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與此同時,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但是,我國社會和政治秩序保持了持續穩定。我國現代化發展中經濟與社會政治之間的這種特殊關系狀況,無疑是對西方傳統發展理論的巨大沖擊,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執政黨堅持和貫徹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于黨和政府的戰略方略和多方面重大有效舉措。在發展實踐中,黨和國家的這些根本原則、戰略方針和實際舉措,是通過多方面機制發揮作用并產生效應的。本文從公民主觀感知機制出發,以人民“獲得感”為矢量,反思解構傳統理論的客觀不平等—相對剝奪感—社會不穩定的邏輯,建構客觀不平等—人民獲得感—社會穩定的分析邏輯。在此基礎上,文章基于全國概率抽樣調查數據發現,中國公眾的社會穩定感知實際上并不取決于傳統理論所謂的社會比較維度產生的剝奪感,而更多地取決于時間比較維度上產生的“縱向獲得感”?;趶V義傾向值匹配的因果推斷方法,筆者確認,時間比較維度上人民的“縱向獲得感”的提高,總體上可以促進社會比較維度上人民的“橫向獲得感”和社會穩定感知的相應提高。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從人民利益和政治主觀感知角度出發,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背景下社會持續穩定的機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