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網絡藥理學方法探究佛手散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成分及作用靶點,明確其抗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作用機制。方法運用數據庫結合文獻挖掘篩選出佛手散(當歸、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收集其靶點,同時通過疾病數據庫獲取子宮內膜異位癥靶點。分析佛手散活性成分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共有靶點,選取共有靶點及其鄰居節點構建'成分靶點-疾病靶點'核心網絡,篩選出關鍵靶點進行GO和KEGG通路分析,將活性成分與關鍵靶點進行分子對接。結果篩選得到佛手散14個活性成分及其248個靶點,子宮內膜異位癥共401個靶點,其中,兩者共有靶點37個。對'成分靶點-疾病靶點'核心網絡進行分析,預測出65個關鍵靶點,主要分為轉錄因子、信號分子、氧化還原酶、核酸結合蛋白、水解酶類蛋白等。GO分析表明,這些靶點與蛋白質、DNA及酶結合緊密相關,并涉及細胞凋亡、增殖和轉錄過程的正調節等多個生物過程。KEGG通路分析顯示這些靶點參與PI3K-Akt、MAPK、HIF-1、Estrogen及TNF等104條信號通路調控。分子對接發現,6個佛手散活性成分與9個關鍵靶點對接成功,其中豆甾醇、洋川芎內酯A、β-谷甾醇與Bcl2、ESR1、EGFR、TNF等靶點具有較好的結合活性。結論該研究為佛手散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潛在作用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線索。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