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磷是制約黃壤生產力的重要限制因子,提高作物的磷效率是農業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探討不同施肥模式對水稻干物質和磷素積累與轉運的影響,為黃壤稻田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論依據?!痉椒ā恳劳?2年的黃壤(水田)長期定位試驗,選取其中6種施肥模式:不施肥(CK);不施磷肥(NK);平衡施用化肥(NPK);單施有機肥(M);1/2有機肥替代1/2 NP (0.5 MNP);有機肥化肥配施(MNPK)。除CK和MNPK外,NK、NPK、M、1/2 MN處理為等氮量165 kg/hm^2,施磷量依次為P2O5 0、82.5、79.4、81.0 kg/hm^2,MNPK施N330 kg/hm^2、P2O5 161.9 kg/hm^2。于水稻分蘗期、開花期及成熟期,采集水稻植株樣品,分析比較各處理水稻產量、干物質和磷素積累與轉移特征、磷肥吸收利用效率的差異?!窘Y果】水稻產量、干物質和磷素積累量大小順序均表現為MNPK> M> 0.5 MNP> NPK> CK> NK。磷素積累快速增長開始(t1)和結束(t2)時間均較干物質積累提前2~8 d和5~20 d,且磷素積累快速增長持續時間(Δt)也較干物質縮短了4~12 d,表明磷素快速吸收較干物質早,且持續時間短。處理NK、NPK、0.5 MNP、MNPK干物質最大增長速率(Vm)出現時間(t0)以及t1、t2分別比CK和M處理滯后5~10 d、1~4 d、6~16 d,Δt延長了1~14 d。各處理干物質和磷素積累的Vm均表現為M、MNPK> 0.5 MNP、CK> NPK> NK。水稻籽粒干物質積累量主要來源于花后干物質積累,磷素積累量則主要來源于花前磷素積累向籽粒的轉運,各處理花后干物質積累率為29.5%~43.4%,施用化肥各處理顯著高于CK和M處理,各處理花前磷素積累率為60.5%~85.6%,大小為CK> NPK、M> NK、0.5 MNP、MNPK。與NPK處理相比,M和0.5 MNP處理磷肥吸收效率、磷肥偏生產力、磷肥利用率分別顯著提高了0.43kg/kg、48.9 kg/kg、40.8個百分點和0.26 kg/kg、32.2 kg/kg、25.3個百分點?!窘Y論】黃壤地區水稻栽培中長期缺磷不利于花后干物質的積累,也不利于花前磷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