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灌木層作為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其生態化學計量特征將有助于揭示森林生態系統物質周轉和養分循環等生態功能。該研究選取青海省7種主要優勢林分——白樺(Betulaplatyphylla)林、毛白楊(Populustomentosa)林、紅樺(Betula albosinensis)林、青扦(Picea wilsonii)林、山楊(Populus davidiana)林、圓柏(Sabina chinensis)林、云杉(Picea asperata)林為研究對象,采用野外取樣和室內實驗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林分林下灌木層不同器官(葉、枝干、根)及其表層(0–10cm)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相關性。結果表明:7種林分間灌木(葉、枝干、根)P含量、C:P均沒有明顯差異性;山楊林、圓柏林、云杉林的林下灌木(葉、枝干、根)N含量、N:P高于白樺林、毛白楊林、紅樺林和青扦林,C:N則相反。圓柏林的林下灌木生長受P限制,其余6種林分的林下灌木生長受N限制。7種林分間土壤有機碳(SOC)和總氮(TN)含量呈現出明顯差異性,而總磷(TP)含量則差異不明顯。相關性分析表明,林下灌木(葉、枝干、根) N含量、C:N、N:P與土壤TN含量、C:N、N:P呈極顯著相關性,而P含量、C:P與土壤TP含量呈顯著相關性。冗余分析表明,林下灌木層植被C、N、P含量及生態化學計量特征受到土壤化學計量特征及各環境因子的共同影響,其中土壤C:N、海拔、年平均氣溫、年降水量為主要影響因子。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