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古近系大汶口組及朱家溝組含水巖組5眼施工鉆孔及55眼井孔調查資料,通過巖心、地下水常規離子組分及氫氧同位素樣品測試結果,研究大汶河流域中上游萊蕪盆地、大汶口盆地古近系含水巖組分布特征、物性及富水性、地下水化學及補給循環特征。結果表明:富水較好的大汶口組上段位于盆地腹部偏北,含水層巖性為半固結砂礫巖,水化學類型HCO3-Ca·Mg型為主;朱家溝組含水巖組位于盆地邊界斷裂下降盤,含水層巖性為溶蝕發育的灰質礫巖,水化學類型復雜多變?,F代大氣降水作為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蒸發濃縮作用,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溶解及人類污染活動參與了地下水化學組分的形成。歸納總結3種古近系不同類型含水巖組地下水富集規律:構造裂隙控水模式、半固結含水巖組裂隙孔隙水富集模式和灰質礫巖裂隙巖溶水富集模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