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單開門微型鈦板固定椎管成形術中重建伸肌附著點的臨床意義及在治療脊髓型頸椎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共39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男26例,女13例;年齡44~76歲,平均63.5歲;兩節段受壓6例,三節段19例,四節段14例。均接受行單開門微型鈦板固定椎管成形術,術中重建頸后伸肌群附著點。隨訪時間14-45個月,術前、術后3個月及末次隨訪時觀察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軸性癥狀發生情況,X線片測量頸椎曲度指數(CCI),MRI測量頸后肌群橫截面積了解頸后肌群萎縮情況,日本骨科協會(JOA)脊髓損害評分表評估神經功能改善率。結果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未出現脊髓及神經損傷情況。手術時間86~140(113.7±34.9)Min;術中出血190~430(296±113.5)ml。隨訪時間14~45個月,隨訪過程中無鈦板松動、折斷及開門再閉現象發生。患者JOA評分由術前的(8.3±2.6)分恢復為術后3個月時的(13.5±3.4)分及末次隨訪時的(13.8±3.7)分,手術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神經功能改善率為(59.8±17.5)%。術前CCI為(16.8±4.3)%,末次隨訪時減小為(15.1±4.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患者頸后肌群橫截面積為(36.2±9.5)cm。,術后為(34.6±9.7)cm^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共6例(15.3%)患者出現軸性癥狀,給予非甾體類藥物及理療后癥狀逐步消失;末次隨訪時根據軸性癥狀評定標準:優16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結論單開門微型鈦板固定術中重建伸肌附著點可有效減輕脊髓壓迫、促進神經功能恢復、降低術后軸性癥狀的發生。該術式在保護頸伸肌群和減少頸椎前凸丟失方面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探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