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年夏天,作家朱文給幾十位寫作的同行發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后來以《斷裂:一份問卷和五十六份答卷》為題在當年《北京文學》第10期發表,引起熱議并迅即發酵,這使得問卷本身及圍繞其產生的聚訟紛紜成為20世紀末一樁標志性的文學事件。關于這一事件之于1990年代文學的終結意義,如其對新生代文學走向的影響,對民間和體制外立場寫作姿態的塑造,對祛魅后的個體與歷史的強調等等,批評界已多有討論,發起者本人日后亦有解釋和說明。那么二十年后的今天,回看這樁名為“斷裂”的事件,就會發現,“斷裂”一面固然制造了類似“行為藝術”般的“斷裂”話題和姿態,一面也暗暗地建構或者說詢喚著一條“頹廢”或虛無的文學譜系——這不僅是因為發起者朱文包括韓東他們對自我文學立場的標榜,也不僅是問卷答案中那些令讀者和批評界瞠目結舌的虛無態度,還因為“問卷”本身即含著某種價值離散的預制,生長著鼓吹文學的“消極能力”的端倪。因此可以說,正是“頹廢”為“斷裂”問卷的調查提供了一種語境意義上的辯護,這種文學理解在新世紀的寫作中不斷獲得呼應和繼承,直到今天,由頹廢所含孕的所謂“屌絲”“廢柴”“Loser”“喪文化”和“佛系生活”等形形色色的城鎮無聊體驗已然成為頗有勢力的文學景片,描寫他們混沌的生活和虛無的道德也自然成為我們表征當下的重要角度。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