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郝蘇民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民族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語言學家與教育家,精通蒙、藏等多種民族語言,研究興趣廣泛,學富五車,著作等身,其學術思想影響采遠。任何一位學者思想的產生都不是其突發奇想或苦思冥想的結果。他的遭際、他周圍的環境、他的人生際遇等等諸多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思考方式及價值觀表達,進而體現和反映在其文化實踐活動中。本研究以郝蘇民先生《絲路走廊報告〉一書為窗口,透視與分析先生從事西北民族文化研究六十余年之人生、學術與心路歷程,討論其知何將蒙古語言作為文化因子透視民族文化習俗。在跨文化比較中揭示相鄰民族文化之間的影響、交流、互補的歷史與認同軌跡;分析其知何克服作為少數民族學者身分的文化研究主位視角及本位主義,并透過黨窗口來理解先生在不同的環競中知何將人生與學術加以串聯,最終融為其文化研究與學術思想之中。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