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評價學術首先應據作者所處時代,考察是否超越前人;其次方是基于評價者時代,考察與該領域進展之關系。如果材料不足,可以不說、少說,但不可妄說。為避免"積非成是而無從知,先入為主而惑以終身",對非議或誤解黃侃古音學說的評說,務必依據原典、正本清源,以免貽笑后人。林語堂(1928)對之冠以"循環論證",不知配對認知圖式,"文調過高"而學識不足,晚年似有所省悟。張世祿(1936,1964)盲從林說,拘于"當前一般公認",不解古本音在等韻一四等的歷史語言投影原理,不知《廣韻》乃"古音之津梁"正是"投射研究法"的早期表述。王力(1978)批判其"一無是處、唯心主義、壞影響"等關鍵詞,至今有人讀后驚出一身冷汗。王力對黃說多從《文字學音篇》了解,以至于對黃說和錢說時有不分。更無從知黃侃功夫在《五雅古韻表》《爾雅、方言、釋名、廣雅聲類表》《古韻譜稿》等。李開(2002)證明以一四等韻為古本韻合乎現代音系學的優化和對立原理,與循環論證無關,然提及"黃侃中經錢玄同受到高本漢的間接影響",其證據鏈未核,未查閱黃侃《音學八種》。黃侃古音學說的精粹在于音理—音史—音證的系統方法論,及"客觀歸納→主觀演繹→文獻驗證→聲韻互證"的途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