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低場核磁共振(NMR)巖心分析過程中,注意到碳酸鹽巖的弛豫時間(T2)分布有時存在如下異常:束縛水狀態下,T2分布中的短弛豫較飽水狀態下更為突出。為了弄清該現象的機理,首先梳理了NMR在多孔介質領域應用的基本理論,然后選取伊拉克一油田上白堊統不同物性類型的碳酸鹽巖進行離心實驗,并將碳酸鹽巖的物性、孔隙結構同其T2分布(包括飽水狀態和束縛水狀態)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了T2截止值法和譜系數法在表征孔隙結構和束縛水飽和度方面存在的問題。結果表明:該異?,F象在孔隙連通性較好的碳酸鹽巖中普遍存在。由于飽水狀態下大孔-微孔間流體分子相互擴散,使得氫質子在多孔介質中均一化分布,這導致飽水狀態下的T2分布也趨于“平均化”(“擴散耦合”效應),而非在離心過程中因孔隙結構改變所致,因而碳酸鹽巖在飽水狀態下的T2分布,更多地是反映孔隙間的連通性而非孔徑大小。“擴散耦合”效應影響了采用T2截止值法計算束縛水飽和度的適用性;譜系數法盡管考慮了“擴散耦合”效應,但是所建立的經驗公式并未考慮生產壓差(或驅替壓力)的變化,因而在實踐中應結合實際的生產壓差變化對譜系數m和b進行修正。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