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解決我國污染源在線監控數據缺乏深層次利用、監測數據對污染源不能有效預警的狀況,對企業日常污水排放的污染物進行監控預警,綜合運用層次分析法和頻次分析法,分別確立了在線監控預警的指標體系和污水排放不同警情的閾值范圍,并以某化工廠12個月的在線監測數據為案例對方法進行了驗證.分析結果表明,某化工廠污染源廢水中ρ(氰化物)在0~0.50 mg/L之間,其中88.54%的監控數據分布范圍為0~0.20 mg L,均未超過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Ⅱ級標準限值;ρ(COD Cr)在3.51~499.17 mg L之間,其中51.74%的數據分布在>300~400 mg L之間,接近GB 8978—1996 Ⅲ級標準限值,出水ρ(COD Cr)偏高;ρ(NH4^+-N)在0~45 mg L之間,均未超過GB 8978—1996 Ⅱ級標準限值,其中91.13%的數據低于30 mg L,出水ρ(NH4^+-N)較低.對確定的預警閾值方法驗證結果表明:①依據權重值的大小最終篩選出氰化物、COD Cr 及NH4^+-N為預警指標.②某化工廠氰化物在排放正常、一般、不正常及極不正常狀態對應的閾值范圍分別可設為40%頻次、30%頻次、5%頻次及超過5%頻次所對應的濃度范圍;COD Cr 和NH4^+-N各狀態對應閾值濃度范圍一致,均為50%頻次、40%頻次、5%頻次及超過5%頻次對應的數值.研究顯示,基于在線監測數據并結合相關標準、化工企業排污風險特征和化工廠的生產特征及工藝等基本條件,提出利用頻次分析法確定化工廠各采樣時刻不同警情閾值的方法較為科學合理.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