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4 02:02:45
序論:在您撰寫數字版權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數字出版的傳播途徑很廣泛,是新興的、具有網絡傳播特征的作品數字化的使用方式。數字出版方興未艾,卻有兩個基本要件:第一,必須是經作者同意,以制作復制品形式公開其作品;第二,有關作品必須被復制一定數量,能“滿足公眾的合理需求”。從著作權法上說,這是出版包括數字出版基本的特征。
多媒體技術使作品的形態更加多樣化。數字出版是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是將文字、圖形、語言、音樂和影視動畫等各種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可組織、存儲和控制多媒體信息的集成環境和交互系統,也稱之為電子出版物。1981年,世界第一張CD光盤問世,在音樂唱片中占據絕對優勢的同時,其海量的存儲結合多媒體技術用于計算機數據和資料的存儲發展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多媒體技術拓展了人們的視野及獲取知識的途徑,將人類思想的表現形式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
隨著內容資源在互聯網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網絡出版活動中的版權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作品通過互聯網向公眾傳播的過程,首先是將非數字化的作品(文字、美術、攝影、音樂、動畫、影視)進行數字化處理轉化成數字作品,或在計算機上直接以數字格式創作多媒體制品、數據庫、計算機軟件等;二是提供這些已完成了數字化處理的作品與互聯網連接,使作品由個人計算機傳送到互聯網上,網絡用戶通過互聯網對這些數字化作品進行使用。其中不可避免地出現對作品的復制,用著作權法中已有的復制權可以調整這些行為。為了解決新技術給法律執行帶來的問題,在2001年修訂的著作權法中設立“信息網絡傳播權”,以解決網絡出版中的版權問題。近期,出臺的《網絡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就是針對作品在網絡傳播中的技術鏈接行為做出的行政規范。
著作權法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有一些基本的概念應在實踐中逐步明確,比如,在版權法律規定的“作品”概念中,并沒有“電子出版物”(或多媒體)類別,以至談到有關的版權保護與版權合同時,難以做出細化的規范。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首先看是否具有“獨創性”,這種獨創既有內容的要求也包括技術表現的方式,技術表現形式也可以是一種“獨創”,與內容是密切聯系的。目前,電子出版物有三種類型,一類是數字化作品,主要體現在從紙介質、平面作品制作為“立體”式的多媒體作品,其中有些是具有獨創的作品;二是數據庫,以主題類信息收集、整理并輔之以技術手段的信息鏈,形成各種類型的數據庫;三是互動式作品,即采用多媒體技術,將內容從單項的、線狀的信息,變為多項的、網狀的結構,操作行為也變為互動式交流。主要形式是網絡游戲。
多媒體作品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因為計算機并不是在不同介質、不同“作品”之間轉換,而是閱讀一部有獨創的形式、構思完整的作品。目前,著作權法不可能對每一件新技術誕生的“作品”都一一列入,但隨著版權制度的深入,司法實踐逐步完善,以及電子出版物質量的提高,電子出版物作為一種獨立的形式將受到保護。
二、數字出版的版權產業鏈分析
數字出版的發展,與相關產業之間形成的產業鏈,將帶動傳統出版與網絡出版之間的快速發展與資源整合。從廣義看,出版產業的發展包含兩個基本特征:一是以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的制作、傳播為基礎的;二是內容資源開發和利用形成的產業鏈,在各個鏈接點的核心是版權。版權的增值成為企業成功的目標。
以數字出版中發展較快的動漫業為例,如果把中國動漫市場劃分為制片市場、播出市場、衍生產品市場的話,那么,制作是基礎,播出是龍頭,版權(衍生品)增值是保證。可以說,沒有版權增值,我國動漫業發展前景是不樂觀的。首先看動漫產業鏈的幾個特征:
[page_break]
一是產業化發展是中國動畫業適應市場需求的選擇,也是數字技術、資本經營推動的結果,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動畫作品進入網絡出版中,其傳播途徑更加廣闊,作品使用的空間更加寬泛。
二是在新的產業格局形成過程中,動畫制作將改變小作坊式的運行體制,轉向戰略性合作和開發,有實力、有品牌的動畫企業,是形成產業發展的核心骨干。
三是動畫從傳統媒體融入新興數字時代,創作跨度大,形式多樣,形成投資多樣化、版權多主體的節目交易市場,動畫業的合作及開發將成為版權市場的新變化。
四是動畫作品和卡通形象品牌充滿了商機,動畫衍生產品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數字出版離不開影視作品。作為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高智能、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對于帶動相關文化產業如出版業、電視業、音像業、旅游業、玩具業等的發展具有拉動作用,從而成為部分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版權為核心的相關產業,是新興的產業形態,我們稱之為“流動、開放的金色鏈條”。數字出版產業,將形成一個良性發展的產業鏈,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三、數字出版中的版權貿易
過去,圖書、電影、音樂由出版商決定如何出版,以何種形式出版;到了數字時代,則由消費者決定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什么方式獲得和欣賞作品。音樂、動畫已經出現網絡時代,比如,網絡音樂。音樂作品的傳播把網絡作為一種傳輸渠道,它比傳統渠道傳送有更大的優勢。一個音樂作品,它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以適應不同的終端,比如手機鈴聲、彩鈴、MP3下載。網絡作為一種傳播介質,能夠以豐富多彩的方式下載內容,比傳統方式受到更大的歡迎。
網絡時代出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市場重心轉移,使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權利保護與作品傳播利益平衡中,消費者的能力逐步加強。數字出版是以技術開發與版權增值為核心的產業,數字出版中個性化服務占重要的位置,在未來的發展中必然帶來版權貿易的繁盛。
建立以作品的創作、傳播和使用全過程的版權交易平臺。首先,建立版權交易平臺,通過對平臺管理,建立起版權綜合服務體系,包括登記、、展示、拍賣等信息系統管理,針對不同作品特點和版權需求采取不同的經營策略。其次,推動版權衍生品市場的開發,實現多種載體形式、多種操作模式共存的版權交易活動。目前,最有可能進行產業鏈運作的是音像、動畫、影視、網絡游戲市場。通過衍生品市場開發,把握產業運作規律,開發新的市場空間。
以信息化建設推動版權貿易開展。建立版權交易平臺,要整合出版資源,最關鍵的是這些資源能夠產生交易,擴大產業鏈中版權增值空間。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版權交易平臺是通過合理分工、權利明確、規范操作來確立版權市場規則,這是版權推動產業化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由于市場信息不暢通,真正意義上的作品衍生市場還沒有形成,使產業發生“斷鏈”。
版權信息建設,還包括與創作者、權利人建立廣泛地聯系。一些文化室從圖書轉為直接與作者建立信息網,在作品創作與出版之間形成互補關系。數字出版的發展,使版權經營者既是實體操作者,又能夠把各種功能的、不同領域的合作者吸引過來,共同組成一個項目團隊,開發新的交易市場,形成版權交易的新模式。
以多種功能的版權經營,建立綜合服務平臺。當前,大文化產業中增值快、空間大的部分是內容產業,已經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如何促進資本、技術與出版資源的結合,使投資者與權利行使的關系更加緊密已成為業界的共識。未來出版物市場將出現版權行使與投資多元化結構的特征,投資者不僅關注利潤回報,還關注制作、生產以及版權運轉的整個過程,以降低風險、擴大傳播、進行市場合理分工下的專業化操作。這就是實體化操作的目標。
1.1背景介紹
1)獨立運營模式獨立運營模式是目前視頻網站所采用的模式,該模式中互聯網視頻服務提供商通過在互聯網上部署或租用CDN網絡向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提供互聯網視頻服務。獨立運營模式的互聯網視頻服務商自行購買內容版權,自行審核上線,通過網絡瀏覽器、專用客戶端播放器提供服務,擁有自己的終端用戶。
2)集成播控模式集成播控模式是指視頻內容提供商將內容提供給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臺,由集成播控平臺通過部署在互聯網上的CDN網絡將內容提供給互聯網電視機和互聯網電視機頂盒。集成播控模式下,由集成播控平臺對內容進行審核、上線、統一運營,集成播控平臺擁有終端用戶。
3)視頻服務匯聚模式視頻服務匯聚模式是指由互聯網視頻匯聚平臺匯聚各互聯網視頻服務提供商提供的視頻服務信息,匯聚整理后以視頻門戶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用戶在消費視頻內容時,終端會跳轉到對應的互聯網視頻服務提供商的CDN網絡去獲取相應內容。該模式下,互聯網視頻匯聚平臺擁有終端用戶和匯聚的視頻節目信息,視頻內容由各視頻服務提供商通過各自的CDN網絡為用戶提供。上述互聯網視頻服務的開展,需要有效的技術手段來保護高質量的視頻內容,為多元化、靈活的視頻服務營銷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確?;ヂ摼W視頻服務提供商獲取應得的利益;在引進內容過程中,版權方要求互聯網視頻服務商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保護內容的版權;目前在引進影片、電視劇版權過程中,一般都是獨家授權,為保障互聯網視頻服務商獨家授權的權益,需要有技術手段保護視頻內容的版權,防止內容被非法利用、牟利。因此,需要有效的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支撐,保護運營各方的合法權益,保障互聯網視頻服務運營的可管可控。當前,國際上存在多種DRM技術標準與技術解決方案,包括OMADRM、Marlin、微軟DRM解決方案等;但國外DRM技術標準與解決方案多存在專利授權政策不清晰,專利授權風險大,專利授權政策過于嚴格和授權費用高等種種問題,國外技術標準的等效采用不利于國內視頻服務相關產業的發展。
1.2需求分析
互聯網視頻服務的版權管理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保護內容版權的前提下,支持靈活的商業模式配置,支撐多元化互聯網視頻服務的開展。
2)需要實現互聯網視頻服務的可管可控,確保只有合法的內容通過合法的渠道分發給合法的終端,實現互聯網視頻服務的內容合法、渠道合法、終端合法。
3)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的實施應該具有較高的效率,不應該影響到用戶的體驗。
4)有必要研究提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互聯網電視版權管理技術方案,最大程度上規避國外相關專利,實現自主創新,保護運營各方的合法權益,支撐我國互聯網電視產業的發展?;诖?,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領導下,中國廣播影視數字版權管理論壇成立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技術規范起草特別工作組,著手起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技術規范。2014年5月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GY/T277—2014《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技術規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推薦性行業標準,并予以,該標準自之日起實施。該標準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等單位提出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為支撐,實現自主創新,保障互聯網視頻服務的內容、渠道、終端可管可控,擺脫了對國外專利技術的依賴,大大降低互聯網視頻行業版權管理成本,有效保障我國互聯網視頻行業的安全。本文將對該標準的技術框架、關鍵技術等進行解讀分析。
2技術框架
該標準面向互聯網電視業務應用定義了內容封裝格式、權利描述與授權、權利獲取協議和信任與安全體系等數字版權管理基礎格式、技術機制和方法,其中內容封裝格式定義了受保護內容在數字版權保護系統中的基本呈現形式,包括內容標識、加密信息及獲取許可證必須的信息;權利描述與授權定義了描述數字版權管理系統權利的方法和向內容使用方進行使用授權的技術機制;權利獲取協議定義了DRM服務端和DRM進行安全通信和傳遞許可證的技術方法;信任與安全體系定義了基于PKI系統的信任技術機制,包括內容保密性、身份鑒別和數據完整性。采用該標準定義的基礎格式、技術機制和方法,能夠構造一個端到端的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系統,對互聯網電視內容進行有效的數字版權管理。
3關鍵技術
3.1內容封裝格式
互聯網電視內容分發過程中應分發加密內容。加密后的內容應包含內容標識及獲取許可證所必需的信息,其中內容標識應遵循GY/T260—2012。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需要定義不同的加密內容封裝格式。標準既支持流式內容封裝格式,也支持存儲類內容封裝格式。標準中定義了基于ISO基礎媒體文件格式的打包DRM內容格式(PDCF)、用以支持基于HTTP動態自適應流媒體協議(DASH)的內容封裝格式、基于ISO基礎媒體文件格式的通用加密格式(CENC),以及支持HLS的內容加密封裝格式。
1)基于ISO基礎媒體文件格式的打包DRM內容格式打包DRM內容格式(PDCF)是在ISO基礎媒體文件格式基礎上定義的加密內容封裝格式。PDCF內容格式在ISO14496-12中規定的ProtectionSchemeInfoBox(‘sinf’)的SchemeInformationBox(‘schi’)中定義ChinaDRMKMSBox(‘cdkm’),ChinaDRMKMSBox規定ChinaDRM指定的結構和參數。PDCF內容格式的基本數據結構由相應的基礎文件格式規范定義。上述文件中的媒體數據是以采樣單元為單位存儲的,一個或多個采樣單元組成一個訪問單元,加密操作是對訪問單元進行的,在加密過程中,應在每個加密的訪問單元之前插入ChinaDRMAUHeader。
2)基于HTTP動態自適應流媒體協議(DASH)的內容封裝格式ISO23009-4規定了MPEGDASH的分段加密與認證,MPEGDASH中媒體分塊如果是加密的,其加密相關信息通過MPD文件中的ContentProtection單元來指定。符合該標準的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系統在使用ISO23009-4MPD文件描述時,在ContentProtection的@schemeIdUri屬性中應指定由ChinaDRM申請的唯一編號;在ContentProtection的@Value屬性中應按“ChinaDRM版本/ChinaDRM方案提供商/擴展信息”的方式賦值,通過“/”進行區分,如“ChinaDRMV1.0/CompanyName/ExtendedInformation”。
3)基于ISO基礎媒體文件格式的通用加密格式通用加密格式CENC是基于ISO/IEC14496-12的一種加密格式,這種加密方式使不同的DRM系統能夠解密同一個文件,CENC具體規定見ISO23001-7及此文檔的補充文檔ISO23001-7Amendment1?;谠摌藴实幕ヂ摼W電視數字版權管理系統在使用CENC通用加密格式時,在ProtectionSystemSpecificHeaderBox(‘PSSH’)中,將16byte長的SystemID的前8byte設置為“ChinaDRM”,后8byte保留為0x00;在PSSH的Data部分,應包含獲取許可證的URL;對TrackEncryptionBox(‘tenc’)中的default_IsEncypted或SampleGroupDescriptionBox(‘sgpd’)中的IsEncypted的設置增加對加密算法SM4-CBC的支持。
4)支持HLS的內容加密封裝格式HLS中媒體分塊如果是加密的,其加密密鑰通過#EXT-X-KEY來指定,格式如下:#EXT-X-KEY:<attribute-list>屬性包括METHOD,URI,IV,KEYFORMAT,KEYFORMATVERSIONS。URI用來保存獲取解密媒體分塊的密鑰文件。密鑰文件的格式用KEYFORMAT來標識。該標準對HLS的支持規定為:如果KEYFORMAT=“chinadrm”,表示URI中給出的是獲取ChinaDRM許可證的相關信息。ChinaDRM的不同版本在KEYFORMATVERSIONS中指出,不存在時默認為版本1。
3.2權利描述與授權
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的權利描述由內容、被授權對象、權利、密鑰、密鑰使用規則、計算器和數字簽名等邏輯元素構成。權利描述邏輯結構的元素說明如下:
1)內容內容是數字化的事物,例如圖、文、音頻、視頻、動漫及其集合(如文件、數據庫、軟件、可執行代碼等)等,一切可以數字化的事物都是內容。
2)被授權對象被授權對象是對指定內容相關權利的承載者。被授權對象通過其唯一標識描述。
3)權利權利是使用內容的權利,如:播放、存儲等。
4)密鑰密鑰是指該許可證中所包含的密鑰信息,包括密鑰的類型、算法、密鑰數據等。
5)密鑰使用規則密鑰使用規則包括密鑰索引信息以及起始時間、截止時間、時間段、次數等相關規則信息。在使用密鑰時應按照密鑰使用規則中包含的規則合理使用密鑰。
6)計算器計算器是內容許可操作的一種方式,用來描述權利描述單元的邏輯運算方法。支持與、或、非、異或等邏輯運算。許可證中包括計算器單元的情況下,通過內容、被授權對象、密鑰、密鑰使用規則、權利之間的邏輯運算實現對內容的許可。許可證中不包括計算器單元的情況下,內容、被授權方、密鑰、密鑰使用規則、權利之間是邏輯“與”的關系。權利描述編碼由許可證索引單元和一系列的基本單元組成。許可證索引單元描述許可證的版本、許可證ID和基本單元的數量?;締卧ǎ簝热輪卧?、被授權對象單元、密鑰單元、權利單元、密鑰使用規則單元、計算器單元以及數字簽名單元等。許可證時由許可證索引單元和后續的一個或多個基本單元組成,許可證索引單元應為許可證的第一個單元。許可證中的許可證索引單元和基本單元均由單元標識、長度和數據3個部分組成,單元編碼。標識由2個字節構成,包括類型和索引,第1個字節是類型,第2個字節是該單元在許可證中的索引,用于支持許可證的分段傳輸。單元的索引從0開始,許可證索引單元為許可證的第1個單元,許可證索引單元編碼后的索引始終為0;許可證索引單元后的基本單元的索引依次為1,2,3,…,依此類推。長度是該單元實際數據信息的長度,由兩個字節表示。數據是單元的實際數據。一個許可證由多個獨立的不同單元構成,單元的數量和種類由許可證索引單元標識。一個許可證可用一個簽名完整傳輸,同時也可以按單元分別傳輸。
3.3權利獲取協議
權利獲取協議是DRM服務端與DRM之間用于交換安全上下文、請求和獲取許可證的安全協議。權利獲取協議包括:DRM服務端與DRM之間交換安全上下文的4-pass安全交互協議和DRM請求許可證的2-pass許可證獲取協議。
1)4-pass安全交互協議安全交互協議用于DRM服務端與DRM之間進行完整的安全信息交互。一般情況下,安全交互協議只在第一次交互時執行;但如果需要更新安全信息如DRM時間不準確時,需要重新執行安全交互協議。
2)2-pass許可證獲取協議DRM與DRM服務端通過4-pass安全交互協議建立安全上下文后,可向DRM服務端發起許可證獲取協議獲取相應的許可證。DRM可以根據用戶的交互啟動權利獲取協議,也可以根據其接收到的權利獲取協議觸發器觸發權利獲取協議。權利獲取協議觸發器由DRM服務端或運營系統生成,DRM接收到該觸發器后應根據觸發器的內容啟動安全交互協議或許可證獲取協議。權利獲取協議的消息利用URI的路徑、查詢信息和http報文的報文體進行傳輸。URI固定為“http”,表示使用http或https協議進行傳輸;URI中的域名為DRM服務端的地址,如“”。http報文體中的消息以JSON字符串進行描述。
3.4信任與安全體系
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系統應實現滿足以下安全需求的信任與安全體系:
1)受保護的內容應加密傳輸,許可證應被安全地分發和管理;
2)內容只能被已鑒別和已授權的DRM,按照許可證的要求合理地訪問;
3)DRM應準確依從于許可證中的權利和密鑰使用規則。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系統的信任模型基于PKI體系。DRM系統中的各實體包括內容提供者、DRM服務器、DRM等都向認證中心申請獲得一個數字證書,作為自己身份的憑證。各實體之間的信任關系基于數字證書的有效性。如果DRM的證書被DRM服務器驗證有效,則DRM服務器信任該DRM。相似地,如果DRM服務器的證書被DRM驗證有效,則DRM信任該DRM服務器。
4參考實現
國內外關聯數據研究熱點對比分析
垂直知識圖譜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大數據時代圖書情報人員新能力
國內機構知識庫的最新發展探析
提高紙質期刊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唐卡圖像語義信息的描述框架研究
“暗網”應用情況及監管方法研究
計算機科學領域科研合著網演化分析
詞匯鏈文本表示模型計算方法綜述
國內外高校圖書館網站研究述評
高校圖書館數據分析機制研究
數字化筆記在個人知識管理中的應用
基于產品的組織任務特征研究
知識管理:不要再摸著石頭過河
基于大數據的知識共享方法研究
我國知識創新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
開放創新中介網站特征、案例及啟示
互聯網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模式探討
高校圖書館面向研究生的服務模式探討
國內圖書館轉型發展研究綜述
政府危機管理信息服務建設研究
研究信息專員:內涵、核心能力和服務
ESI助推學科建設作用分析及對策研究
互聯網治理國內研究文獻的計量分析及評述
科學數據開放共享中出版商政策研究
我國信息產業政策研究熱點分析
老年人代際知識轉移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專利發明人人名消歧的研發團隊識別研究
基于解釋結構模型的APP推廣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數字環境下專業圖書館的業務重組和轉型探討
多學科交叉環境下文獻資源保障體系的探索
基于SCI論文的學科領域研究發展態勢與國際地位分析
我國地區大學生元素養的現狀與教育對策
東亞地區研究機構圖書情報學國際發文的計量分析
基于AHP-模糊數學的8所煤炭高??蒲懈偁幜Ρ容^研究
信息素養教育在美國法學教育中的角色分析及思考
公共圖書館面對MOOC版權問題的應對策略研究
在線協作創新網絡的結構演化特性研究
網絡眾包模式下知識轉移過程及影響因素研究
產業集群研究足跡分析——基于網絡可視化視角
試析C2C電子商務信用評價體系的困境及其突圍之道
知識管理實踐與企業市場績效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
知識管理推動創新:國際研究視角與本土實踐
互聯網時代企業“知識+”的概念探微與實踐策略
從我國全民閱讀調查數據看閱讀立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知識管理論壇》獲得首批網絡連續型出版物出版資質
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文獻傳遞工作的數據分析與思考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時間:2014-06-30
一、寫作安排:
1、下載附件中相應專業的論文分配名單的EXCEL表格,用準考證號查找到考生所分配的指導老師的聯系方式并記錄好論文編號(見附件論文分配名單表格中左側A列紅色數字)。
* 提醒:論文編號便于與老師聯系時以示甄別和答辯前查詢分組所用。 2、2014年7月8日前將考生須將論文提綱的電子版發給所分配的指導老師。郵件主題需注明“社會自考XX專業+論文編號+姓名”。 3、2014年7月20日前,指導教師將論文提綱的修改意見通過電郵反饋給考生。
*提醒:如果論文指導老師未能及時將論文提綱意見反饋給考生,請同學主動并迅速地與指導老師聯系。
4、2014年8月25日前考生須提交初稿(通過電郵并短信告知老師)。 5、2014年9月15日前老師反饋初稿修改意見。
6、2014年10月1日前,考生將修改后的論文二稿電郵給指導教師。
7、2014年10月20日前考生根據指導教師的意見反復修改論文(包括封面、目錄、正文、參考文獻等)并需將修改完成的終稿論文(格式完整)給指導老師審核,確認通過定稿后方可打印。
* 提醒:審核定稿后的論文打印一式三份,一份考生自留,另兩份在2014年11月15日來我校答辯報到時提交,勿需再寄來。未經指導老師審核通過的將不予答辯。
二、答辯安排(暫定)
請考生攜帶準考證和身份證于 2014年11月15日(9:00-16:00)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政府管理學院(圣達樓)115室報到并提交定稿的兩份論文,11月16日8:30開始答辯。
特別提醒:
1、具體報到和答辯分組安排請11月11日(答辯前)務必登陸政府管理學院主頁查看具體事宜。
2、查詢分配名單需先下載附件再雙擊打開文件,點擊excel表格右上角的查找,輸入準考證號查找即可。寫作要求及模板下載后按要求撰寫論文。
3、如準考證號和姓名有誤的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4、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請大家通過自己的學習努力去完成,不要成篇幅的從互聯網下載與引用相關文章。如因個人原因
未按時完成論文或未按時參加答辯者,答辯費和報名材料將不退。所有答辯事宜均以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繼續教育中心的通知為準。
5、論文封面和寫作要求均可從public.nju.edu.cn網的“招生就業”欄里本通知附件中下載。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繼續教育中心
2014年6月30日
附件1:考生寫作要求及時間安排(網絡版).doc(必須下載妥善保存至答辯結束)
附件2:201411自考行政管理學論文分配(網絡版).xlsx
附件3:201411自考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分配 (網絡版).xlsx
附件4:本科生論文封面.doc
附件5: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規范及模板.doc(僅供參考)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學術出版;學術交流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6)12-0160-04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library in Omnimedia era,expanded the field of library service,reshaped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publishing service.On the basis of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holarly publishing,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case study method,collecting the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 cas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Scholarly publishing digital revolu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library and the fusion path s of the two.Libraries should establish omnimedia publishing idea,develop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OA to the user,to promote scholarly publishing to digital publishing and OA publishing development through a variety of patterns,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library to participate in Scholarly publishing,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in China.
〔Key words〕omnimedia era;library;scholarly publishing;scholarly communication
數字技術不斷推進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由于技術環境的改變,媒體邊界不斷地模糊,不同媒體之間融合交錯,由此引來了學術出版界的巨大變革。內容組織方式、書籍呈現方式、網絡傳播方式以及學術出版的商業模式都逐漸發生著革命性的變革。在新舊范式轉換期,跨界合作興起,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數字出版日趨成為主流形態[1]。對于圖書館而言,資源建設已經涵蓋虛擬資源乃至全媒體資源。隨著資源生產方式和評價方式的不同,圖書館館藏建設也要相應地做出變革。尤其是學術出版的轉型,催生著圖書館這一生長著的有機體各種自助出版、個性化出版、開放獲取出版等延伸服務。數字出版激發了圖書館的責任,重塑著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內涵和外延。在全媒體時代著力探討出版轉型帶給圖書館的變革,是圖書館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 全媒體時代學術出版的發展趨勢
“全媒體”即“Omnimedia”,源自美國一間通過雜志、書籍、網站等多種媒體傳播自己的家政服務的家政公司,從此作為傳播學的一個概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圖書館學情報學可以借助全媒體泛指承載信息和知識的各種載體[2]。同新媒體一樣,全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創造了多種新興的媒體形式[3],基于互聯網精神的融合媒體創造了多種出版形式,使得出版也成為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各種出版介質、出版形態,從單屏體驗到多屏互動,從內容轉化到服務創新,技術與文化的互動導致出版業的結構轉移和模式變革,引發學術出版的策略調整與范式轉換。
1.1 學術出版的壓力和學術專著的衰落
技術是出版轉型的重要助推器,數字出版的多業態發展使得傳統出版不斷衰退,學術出版商為了自身發展和利益考慮,不得不進行內容資源的爭奪和跨領域的遷移。學術專著出版不斷被剝離,學術出版領域邊緣化,學術出版商的壓力越來越大,數量銳減,不得不通過增加書目選擇和書目多樣化的政策進行戰略遷移以避免進一步衰落[4]。教科書市場和大眾出版的利益驅動使得學術著作分離,書目日益多樣化。圖書館是學術出版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學術圖書出版的危機對圖書館采購和資源建設都帶來一定的困惑和障礙。
1.2 媒介形態的演變和學術期刊的博弈
新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應用形態創新不同的媒介形態,多種媒介形態和多種信息終端的有效融合使得傳媒產業結構發生巨變。萬物皆媒,新舊媒介共存共融,紙質學術期刊和網絡學術期刊有效銜接,微博、微信、開放獲取APP應用程序,紙質期刊的數字化形態借助網絡介質進行傳播和擴展[5]。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工作中心主辦、《圖書情報工作》雜志社出版的純網絡學術期刊《知識管理論壇》就是推動研究成果公共利益最大化,實施完全開放獲取出版,鼓勵支持自存儲的學術期刊典范。它不僅力圖擺脫傳統紙質出版的羈絆,充分展現新型出版(純網絡出版、開放出版、按篇出版等)的巨大優勢,促進了學術期刊成果的快速、有效、廣泛傳播[6]。
1.3 媒介終端融合與受眾階層的細分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媒介終端不斷融合,數字出版改變了學術出版的空間和時間成本,多種媒介以用戶為中心在一個平臺上整合。用戶在獲得新的傳播工具的同時,從書籍之民逐漸轉化為屏幕之民。文字已經從紙漿里轉移到電腦、手機、游戲機、電視、電子顯示屏和平板電腦的像素中[7]。全媒體時代媒介融合,改變了用戶的視覺閱讀習慣,促成了信息的視覺化傳播。一方面大眾用戶越來越不需要圖書;另一方面精英用戶有更多的選擇去關注自己的圖書,學術出版的受眾也因此得到了重新解構和階層細分。
1.4 產業模式轉型與學術出版的開放存取
出版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出版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形成數字出版,這是出版產業模式轉型的必由之路。數字出版從編輯出版、印刷復制到傳播發行整個出版流程都離不開二進制技術手段。手機出版、微信出版、即時通訊工具等新型數字出版形態不斷涌現,信息載體不斷豐富,內容組織形式變化多樣,基于互聯網不受時空限制迅速擴展和傳播,原有產業鏈分崩瓦解。學術出版要突破瓶頸,必須首先開放自己的資源,徹底改變傳統出版模式的弱點,積極融入互聯網和數字化的大潮中去[8]。開放存取改變了知識交流的傳統模式,有效促進了學術成果的共享和利用,是學術交流和信息共享的新模式和新理念[9]。
2 學術出版數字化變革對圖書館的影響
學術出版泛指與學術相關的各種相關事物,從學術專著到學術教科書,再到學術期刊的出版,包括紙本期刊與網絡期刊,都可以視為學術出版領域研究的內容。學術出版是出版組織和學術科研機構之間聯系的一個重要紐帶。國內以大學出版社為生力軍,大學圖書館作為一種學術性機構,在學術出版數字化趨勢影響下,在文獻采訪、資源建設以及管理和服務等多方面受到巨大的沖擊。
2.1 數字出版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圖書館的館藏結構 互聯網使得數字出版的內容和形式都有了巨大的變化,從怎么讀到讀什么,從傳統印刷思維到在線思維,從所有權到使用權,從閱讀到共享,整個流程的變化都是具體而鮮明的。閱讀媒介多樣化,閱讀內容電子化,閱讀節奏速度化使得數字出版這一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云出版給出版行業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圖書館用戶閱讀習慣的改變,信息內容的數字化也使得圖書館進一步擺脫了紙介質的束縛,圖書館的資源結構更加豐富并無限擴大。數字資源的長期保存和快速獲取,成為圖書館資源建設中的首要問題。
2.2 數字出版改變了圖書館文獻采訪的方針原則
數字出版依托于不斷發展的新技術,出版技術不僅要增加閱讀的便捷性,還要根據不同的移動終端設計不同的傳播方式,以增強數字出版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對圖書館采訪而言,讀者決策采購日益盛行。學術專著在線出版成為可能,學術期刊通過一刊一網一微信等多渠道平臺進行傳播,可以大大簡化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采編流程。例如美國匹茲堡大學采用PDA方式,預設圖書館文獻采購的各項指標,讀者點擊閱讀圖書達到一定數量,就自動觸發圖書館購買紙本書,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的指令,一方面滿足了讀者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圖書館采訪工作更加科學簡便[10]。數字出版使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方針和原則都發生了巨大變革。
2.3 學術出版給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帶來更大價值
全媒體時代,學術交流環境的改變促使圖書館知識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圖書館可以通過提供預出版和編輯出版支持服務來擴大其在學術出版和學術交流價值鏈中的作用。圖書館原來用于文獻采購的費用還可以轉換為開放出版服務費,SCOAP3就創造了將傳統訂購期刊轉變為開放出版期刊,為圖書館介入所在機構的開放出版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徑[11]。圖書館利用自身經費支持開放出版,借助出版服務可以提升服務的主動性,有利于開展個性化服務。不僅起到了出版導向的作用,也在更大程度上實現了圖書館服務的價值。
2.4 信息服務商知識壟斷對圖書館造成巨大沖擊
圖書館作為一種公益機構,在管理和服務中還要同各種信息服務商爭奪用戶。圖書館自身訂購的各類數據庫商,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公司,亞馬遜、京東等各種電子資源的平臺商,都在為用戶提供各類信息服務。致使圖書館用戶大量流失,極大地影響了圖書館發揮學術機構的社會功能。圖書館經費捉襟見肘,數據庫服務商壟斷并且不斷漲價,近期中國知網提價引起國內各高校圖書館熱議,中國知網擁有許多獨家期刊和獨家網絡信息傳播權,版權成本是中國知網提價的主要原因。知識財富的壟斷對知識交流造成極大的障礙,圖書館需要建立更多的公益數據庫,特色資源機構知識庫來對抗信息服務商的沖擊。
3 學術出版與圖書館的融合路徑
3.1 圖書館自主建立出版社
圖書館自建出版社,是開放出版的一個主要途徑。國外有些大學已經將出版社作為圖書館的一個部門,出版學術著作或者出版期刊,對電子圖書館藏和機構典藏知識庫進行開放出版,這種方式在歐美大學的圖書館已經非常普遍。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于2007年創建了研究在線這一機構典藏庫,成功創辦數字期刊,探索開放出版的各種可能[12],也是一個很好的個案。堪薩斯州立大學圖書館建立了NPP(New Prairie Press)出版社,其目的是出版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開放獲取期刊,強調和傳播本機構師生的研究和創造性的工作,并以此作為圖書館的戰略任務[13]。國內不少大學的碩博學位論文庫,為避免數據商壟斷,加強特色資源建設,就拒絕同萬方,知網及維普數據庫合作,僅采用機構知識庫典藏,圖書館自主建立出版社,可以對本館特有的學術成果進行有限或無限的開放出版,在保護作者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成果的交流和共享。
3.2 圖書館與大學出版社合作
我國的大學出版源頭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從南洋公學譯書院、京師大學堂譯書局、山西大學堂譯書院都可看作大學出版的源頭[14]。大學圖書館與大學出版社合作,因為共同隸屬教育機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有效促進校內資源協同創新,開拓高等學校學術資源的管理和利用的新渠道。牛津大學出版社圖書館為耶魯大學圖書館提供專著的印刷版和電子版來促進大學教學和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15]。圖書館對學者的成果進行學術托管,投稿推薦,機構典藏和開放出版,致力于開放獲取大學的學術記錄和研究成果,與出版社發展伙伴關系是圖書館數字出版戰略的重要一環。
3.3 圖書館參與多機構出版聯盟
與出版社合作之外,圖書館與學術協會,在線平臺和新型期刊等建立出版聯盟也是參與學術出版的一個重要舉措。斯坦福大學圖書館建立的Highwire出版社,為多個出版商,多個學術協會架起了學術出版的合作項目和聚合平臺[16]。美國SPARC作為非商業化的學術出版和學術資源聯盟自1998年成立以來,重點致力于開放期刊文獻以及各種開放存取的研究成果,通過自己的開放信息門戶,促進學術資源的開放獲取和共享[17]。大規模多機構的出版聯盟在非贏利的基礎上合作,為學術出版提供了更廣泛的傳播途徑。圖書館參與多機構間出版聯盟,探索新的學術出版路徑,可通過各種有利條件提供定制出版,自助出版和個性化出版,促進學術出版與圖書館融合發展。
4 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在學術出版轉型中的責任
4.1 培養用戶開放出版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的一個重要標準是能否有效地管理和信息,開放出版的信息素養是全媒體時代數字學術素養的有力體現。圖書館員利用專業知識對開放出版進行政策研究和實踐探索,在學術出版革命中發揮引領作用,為科研人員提供出版支持,是開展學術出版素養教育的重要生力軍。北京大學圖書館提供學術出版支持服務,提供期刊影響因子、期刊評價以及按學科建立期刊投稿指南,為科研人員篩選投稿期刊以及投稿地址等,就是圖書館培養用戶開放出版信息素養的最好實踐。
4.2 基于大媒體大出版理念建立圖書館出版聯盟平臺 信息化發展到今天,傳統的媒介理論和思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全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的迅猛發展,大媒體、大出版的理念應運而生,大媒體就是媒介多層次、多種類、多機制的有效整合[18],大出版則是以現代出版的視角審視出版形式、出版要素及其傳播方式。圖書館是學術出版和傳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圖書館出版的聯盟平臺,促成圖書館、學術出版與信息服務商之間合作共贏,平衡互利是圖書館在全媒體時代的重要責任。澳大利亞85%的大學參與了開放獲取出版,大多通過與出版社整合的方式致力于將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免費開放給全世界[12]。
4.3 積極參與教育數字化和出版經濟轉型
學術出版的數字化趨勢使得教育出版機構和教學服務平臺在未來的學術出版中面臨著越來越邊緣化的困境,MOOC課程的迅猛發展加速了教育數字化變革。在線免費課程需要構建相應的學術出版發行平臺。圖書館要積極參與教育數字化和出版經濟轉型,對MOOC教材、大眾及長尾教科書及教輔資料進行深入的調研,了解用戶需求,調整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策略,成為跨平臺的教育資源出版服務商。
4.4 助推學術出版去中介化和許可外包
在學術出版的產業鏈條中,版權歸屬和數字開發是影響其開放出版的主要因素。學術出版的去中介化需要用戶對開放出版的嘗試和對CC協議的認同。圖書館作為一種中介機構,在學術出版中要搶占先機,控制出版內容,培養自己的讀者、作者,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并與之交換價值,對于非核心的出版環節可以通過許可外包實質性縮短出版編輯周期,降低出版成本,在學術出版中爭取主導地位。
4.5 促進學術出版向數字出版與OA出版發展
學術出版的危機與變革引發了圖書館界對學術期刊、學術圖書數字出版、OA出版的探索與思考。結合圖書館機構知識庫典藏與開放獲取服務的經驗,通過開展信息素養教育與開放獲取運動的推進,促進學術出版向數字出版與OA出版發展[19]。圖書館可開展基于專業學術出版的定制服務支持學術出版,挖掘圖書館獨特的內容資源,建立特色出版資源,實現內容資源和機構知識庫出版雙同步。實現學術出版的開放轉型,需要重構圖書館學術交流的業務流程,拓展圖書館社會功能,將信息資源與出版服務有機融合,探索眾籌出版和個性化出版的渠道與路徑,發揮圖書館在學術出版開放轉型中的引導作用。
5 結 語
全媒體時代,學術出版的知識呈現和共享方式都有了深刻變革,基于技術的智媒時代已經到來。在出版領域和圖書情報領域都逐漸進行開放出版的理論探討,但在具體實踐中還有很多思維和視域的障礙。圖書館在學術出版轉型中要學習國外圖書館的先進經驗,以內容帶動出版,實現出版產業鏈延伸與擴展。建立聯盟出版平臺,參與各方利益共贏,平等協作。明晰全媒體時代出版轉型的趨勢與途徑,身體力行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索,提升圖書館參與學術出版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我國學術出版繁榮發展的新未來。
參考文獻
[1]孫波,劉萬國.基于環境掃描的“十三五”高校圖書館轉型探索[J].圖書情報工作,2016,(3):5-11.
[2]吳建中.轉型與超越:無所不在的圖書館[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33.
[3]田海明,盧玲.學術視域中的現代出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7.
[4]約翰.B.湯普森.數字時代的圖書[M].張志強,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165-167.
[5]杜敏.不同媒介形態下學術期刊的共生與變革[J].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111-120.
[6]知識管理論壇編輯部.《知識管理論壇》開放獲取出版政策聲明[EB/OL].http:∥/paperView?id=0,2016-05-06.
[7]凱文?凱利.必然[M].周峰,董理,金陽,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92.
[8]李忠孝,閆曉宇.積極參與教育數字化,傳統出版社應著力向產業鏈兩端延伸[J].科技與出版,2014,(8):7-12.
[9]黃肖俊,呂肖慶.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130.
[10]董濤,張靜,張茵.“讀者決策驅動”(PDA)應用視閾下的圖書館角色重申與轉型[J].圖書館,2014,(6):110-112.
[11]曾燕,鄭建程,趙艷,等.SCOAP3:開放出版新模式及其影響[J].圖書情報工作,2013,(1):37-42.
[12]王雅菲,范軍.澳大利亞大學圖書館的開放獲取出版新模式[J].現代出版,2015,(5):72-76.
[13]Bolick,J.Getting the Word Out:Academic Libraries as Scholarly Publishers[Book Review].Muccie,Mary Rose.Portal:Libraries andthe Academy15.4,2015:769-770.
[14]范軍.略論民國時期的大學出版[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36-144.
[15]鄒美辰.耶魯大學圖書館和牛津大學圖書館就數字內容問題達成協議[J].圖書情報工作動態,2015,(8):24.
[16]程文艷,王永芬,王珉.大學出版與圖書館的協同發展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5,(11)128-133,91.
[17]吳林娟.學術出版和學術資源聯盟的開放存取實踐研究[J].出版廣角,2014,(12):115-117.
一、 統計說明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數據庫》為統計源,以篇名和關鍵詞分別作為檢索入口,以“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作為檢索式,以精確檢索的方式,共檢索到文獻152篇,去除不符主題和重復的文獻,得到相關文獻119篇,并根據結果從論文年代分布、論文期刊分布、地區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結進行統計分析。
二、 統計結果分析
1、 的數量及年代分析
論文的發表數量反映了該學科的研究水平和發展程度。而某一時期論文數量的多少, 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該領域學術研究的理論水平發展速度。表1是有關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論文的年代分布情況。
表1 論文年代分布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總計
論文數
3
1
8
9
8
13
10
18
16
20
13
119
比例%
2.52
0.84
6.72
7.56
6.72
10.92
8.40
15.13
13.45
16.81
10.93
100
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紀以前的數量很少,僅占總數的3.36%。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文獻數量總體呈逐漸上升趨勢,并在2007年達到高峰,說明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經歷了到由關注、到認識了解、再到探討、實踐、及經驗總結的研究過程。另外,從表1中還可以看出,2008年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相關文獻比前幾年略少,這一點值得注意。
2、 論文的發表期刊分析
研究論文的來源期刊不僅是了解該領域的空間分布特點,掌握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還能為文獻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據,為讀者提供指導,還可以了解各刊物的辦刊特點,有利于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進一步促進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的發展。
本文所統計的119篇文獻,分別發表在72種期刊上,總體比較分散,但是論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對集中性。從表2中可以看出,圖書情報類專業期刊發表的論文數所占比例最大,達到了57.14%,說明圖書情報專業期刊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文獻的主要來源。表3列出了最多的前20種期刊,共發表了論文69篇,占論文總數的57.98%,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報源。根據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區所載論文量要占總論文量的1 /3,可以將前8種期刊認為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 期刊類別分布情況
期刊類別
期刊種數/種
論文數/篇
論文所占比例%
圖書情報專業期刊
27
68
57.14
學報
15
16
13.45
其他
30
35
29.41
總計
73
119
100
表3 期刊分布
期刊名稱
數/篇
所占比例%
情報科學
8
6.72
圖書情報工作
6
5.04
圖書館學研究
5
4.20
現代情報
5
4.20
中國圖書館學報
5
4.20
情報雜志
4
3.36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4
3.36
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3
2.52
圖書館論壇
3
2.52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3
2.52
高校圖書館工作
2
1.68
圖書館雜志
2
1.68
情報學報
2
1.68
河南圖書館學刊
2
1.68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
1.68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
2
1.68
科技資訊
2
1.68
電腦知識與技術
2
1.68
甘肅科技縱橫
2
1.68
中國科技信息
2
1.68
3、 論文被引情況分析
在統計的119篇文獻中,被引的論文共有篇76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十篇文獻如下:
表4 論文被引情況分布
論文題目
著者
刊名
年份
被引次數
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網絡信息資源
管理(一)——從技術角度的分析
馬費成,陳銳
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8-1-15
122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體系研究
吳慰慈,張久珍
情報科學
2001-1-25
69
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網絡信息資源
管理(三)——從人文角度的分析
馬費成,陳銳
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8-5-15
33
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網絡信息資源
管理(二)——從經濟角度的分析
馬費成,陳銳
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8-3-15
32
基于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
黃明杰,張萍
圖書情報工作
2002-6-18
27
試析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特點
李瑩
情報科學
2000-4-25
27
網絡信息資源的知識產權管理研究(3)
——數字圖書館版權保護技術及其規避行為的法律對策
邱均平,陳敬全
圖書館建設
2003-5-25
27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論綱
靖繼鵬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0-5-15
26
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與管理研究
王海波,湯珊紅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3-5-25
25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初探
皮介鄭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1-3-25
24
從表4中可以看出,以上十幾位作者撰寫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論文被引次數都很高,說明其論文影響力大,可以看作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領域重量級的論文,尤其是武漢大學的馬費成等人寫的“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一文被引頻率最高,無人能及。
4、 論文作者分析
(1) 作者合著情況分析
研究論文的合著現象, 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論文的深度和廣度, 以及該研究領域的學科性質和研究方法等;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點以及影響合作的主要因素, 有助于組織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時期內刊物載文的篇均著者數, 合著率則為刊物合著論文篇數與論文總數之比。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論文的作者合著情況見表5。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論文主要以個人獨著為主,共82篇,占所有論文的68.91%,但從整體上看,每年的獨著論文數時高時低,在2005年達到高峰,總體呈現出很不穩定的狀態。另外,從表5中還可以看出,每年的論文合著率也很不穩定。這充分說明,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相互滲透和綜合發展, 合作研究將會成為當今科學研究的一大趨勢。
表5 論文作者合著情況
形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計
比例%
獨著論文數/篇
1
7
6
4
9
10
17
11
8
9
82
68.91
2人合著論文數/篇
3
1
1
3
3
1
3
9
3
27
22.69
3人以上合著論文數
2
1
1
2
3
1
10
8.4
合著度
2
1
1.13
1.56
1.63
1.46
1
1.06
1.44
1.75
1.38
—
—
合著率%
100
12.5
33.33
50.00
30.77
5.56
31.25
60.00
30.77
—
—
(2) 作者地區分布情況分析
分析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區圖書情報學項目研究的基本情況,揭示各地區科研創新能力的大小,為國家統一協調項目研究力量和項目分布提供參考數據。在統計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關于我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論文遍及了全國的28個省市自治區。表6表明發文最多的前10個省市分別為湖北、北京、湖南、黑龍江、吉林、廣東、山東、遼寧、浙江、河南和甘肅。這10個省市共計發文87篇,占論文總數的73.11%。這一方面說明這些地區是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水平最高、最普及的地區。其中,尤其是湖北省,數最多,遠遠領先于其他省市地區,此外,湖北省的論文中絕大多數都是武漢地區發表的,特別是武漢大學,說明在研究我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方面湖北武漢地區有很強的一批專家和學者,對該領域有著自己比較獨到的見解,為該領域的發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地區分布非常不平衡,地區差異很大,其他地區也應該積極努力,投入力量,緊跟上全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腳步,使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更上一層樓。
表6 論文作者地區分布
地區
數/篇
所占比例%
湖北
20
16.81
北京
9
7.56
湖南
9
7.56
黑龍江
9
7.56
吉林
7
5.88
廣東
7
5.88
山東
6
5.04
遼寧
6
5.04
浙江
5
4.21
河南
5
4.21
甘肅
4
3.36
5、 論文的內容主題分布情況分析
從統計分析可知,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論文內容分布極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基本理論研究 這類論文一般都是對網絡信息資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構成要素、類型、特征的研究,論述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現存問題或必要性的。在調查中,共有33篇論文探討了這方面的內容。調查顯示,國內學者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認識多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學”中新近產生的一個分支,并沒有達到能成為相對獨立學科的程度。在調查的論文中,并沒有專門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學”及其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體系結構、學科性質、相關學科、研究方法、學科史及未來發展、學科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等的論述,而多是在對“圖書館學”、“情報學”及“信息研究”等學科,進行學科研究總結與展望時,提到“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方向的研究進展。而論述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資源管理是三種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約化,即信息資源的技管理、信息資源的經濟管理和信息資源的人文管理,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背景,即信技術、信息經濟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構成信息資源管理的三維構架。
馬費成、陳銳的《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信息資源管理》系列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別從技術、人文和經濟的角度討論了面向高速網絡的信息資源管理、組織和利用的問題。而靖繼鵬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論綱》在分析比較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與傳統信息資源管理差異的基礎上, 概論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內容。其主要研究內容則為信息資源管理的主要業務環節, 其模式是信息技術、信息經濟和信息文化三維構架。賈春華的《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值得關注的幾個基本問題》,較專注地分析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中重點領域、最新進展和未來展望。他認為網絡信息資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幾個重點問題是網絡信息資源分布特點與規律的研究、網絡信息資源組織研究、網絡信息資源檢索和網絡信息服務等方面。另外,尹艾藍、李曙光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討》則創造性地把書簽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書目控制管理模式列為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模式, 把人文管理、技術管理列為管理手段。
(2)企業與圖書館網絡信息管理
主要是企業與圖書館如何開展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收集與構建工作。本次調查中,涉及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論文共有18篇。劉海燕等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時代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對策建議。曹秋霞的《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探析》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在加強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改進的幾個問題。張麗輝的《淺談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改進》分析了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及網絡信息資源服務的改進策略。冷伏海、孫揚民的《面向我國中小企業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業的信息需求與管理的基礎上, 結合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特點, 給出了面向中小企業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模式及針對這種模式的實施過程。
(3)描述與組織研究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中心環節就是:如何準確、全面揭示每個網絡信息資源的內外特征,并通過有序組織,來調整網絡信息資源的無序狀態。可見,對網絡信息資源揭示與組織,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業內人士探索研究的重點之一。在本次調查中,共有14篇論文涉及到這一領域。
袁紅梅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模式——元數據》中提出了元數據的3 種格式,4 種類型,討論了元數據在網絡信息資源組織中的應用。丁曉紅的《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芻議》針對網絡信息資源的特點,介紹了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組織管理的原則和幾種方式, 進一步提出網絡信息資源對圖書館工作的影響及圖書館應采取的對策。王海波、湯珊紅的《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與管理研究》論述了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組織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并對如何更好地組織與揭示網絡信息資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對未來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方式,學者們提出的設想是:“從組織者角度,網絡信息組織要簡便,擴充性、專業性、及處理能力都要強;從用戶角度,網絡信息組織要易于查詢,滿足個性化需求;從技術角度,網絡信息組織應向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識組織的方向發展,并逐步實現知識挖掘?!薄?/p>
(4)信息開發研究
信息資源的開發是開展信息服務的基礎與前提,信息服務在信息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合理組織的基礎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網絡信息服務更是以信息資源的網絡化開發為前提。在本次統計中,共有7篇論文涉及了這一領域。
王懷惠的《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與開發》概述了網絡信息資源的概念、特點及分類, 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了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中值得重視的技術, 提出了網絡信息資源開發的建議。辛春華在《論我國信息資源網絡化的開發與管理》在分析我國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信息資源網絡化開發的戰略目標與利用原則, 探討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配置及其優化。
(5)系統管理的研究
主要涉及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總體過程、策略、方案及有序運行的條件、機制與障礙等微觀環境的研究。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構成的,調查中有7篇論文是將其作為一個總體來進行討論的。如:《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系統的基本要素及其運作機理探討》中,作者鄧克武提出“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系統的運作機理包括:網絡信息的采集和網絡信息的組織。建立一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對特定的網絡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經常剔舊納新,是非常必要的?!瘪R惠君在《談構建安全的網絡信息環境》中則針對網絡信息的特點,分別從技術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會角度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進行探討,從而創造綠色、安全的網絡信息環境。
(6)信息服務研究
網絡信息服務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戶的“前沿”,網絡的應用、信息特征的轉變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詢工作產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調查中關于信息資源服務研究的論文有4篇。
譚兆民的《試論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與服務》提出了開展網絡信息資源服務的6種方法:網上導航服務、公共網上查詢服務、館際互借和文件傳送服務、系統開發服務、聯機檢索服務和因特網網絡資源服務等。朱淑蕓、朱鉅鋒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與服務》就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資源管理與服務工作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丁立萍在《現代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趨勢與對策》中提出目前圖書館信息服務存在著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無序、信息開發膚淺, 館員素質低, 信息人才缺乏等問題。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是圖書館工作的戰略重點, 應對網絡信息資源加強管理, 開展多層次的文獻信息服務, 加強特色館藏建設, 提高讀者服務的信息質量, 加強文獻信息隊伍建設, 使圖書館信息服務具有資源共享、特色化和社會化的發展趨勢。
(7)信息政策研究
主要是用國家機器的手段進行的控制與引導、制定相應法規的研究。有5篇文章論及國家信息資源政策,如《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政策調控與實施機制研究》、《淺論我國信息網絡環境的政策體系》等。還有就是對網絡信息資源的知識產權法律研究。
查先進的《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國家信息政策》闡述了高速信息網絡環境下的國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國家信息政策目標和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國家信息政策內容框架。彭晨曦, 尹鋒的《國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政策法規建設及其啟示》通過國內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政策的對比,在分析了國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政策法規建設的重要特點與趨勢的基礎上,對我國信息政策法規的建設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8)信息檢索研究
探討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策略、檢索工具改進、及新的支持技術的研究論文,在這次調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蕓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與檢索的工具——全文檢索系統》介紹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與檢索的工具—全文檢索系統的功能特點、構成及在圖書館的具體應用。
王純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 搜索引擎》認為搜索引擎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眾多, 各具特色, 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類型與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用戶可依此選擇合適自己的檢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幾個內容外,還有許多涉及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很多內容, 如管理的標準化體系、網站資源管理、知識管理對其影響、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員的思維結構、人才培養研究、目錄學及計量學的應用等。
通過論文調查,筆者發現,國內對于用戶的分析研究,用戶利用網上信息資源的研究:如用戶網絡信息需求的決定因素、表現形式與滿足方式,用戶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行為與心理,用戶潛在信息資源的開發、用戶的教育等很少??赡芘c我國網絡信息資源建設起步晚、條件落后的情況以及用戶的信息意識薄弱有關。但是,隨著我國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相信有關這方面的論文會越來越豐富,相關理論與方法會越來越成熟。
三、結語
美國只有2.49億人口,但其出版業卻異常發達。據ISBN權威出版部門鮑克出版公司的統計顯示,美國現已發出87000多個出版者前綴。1998年美國登記注冊的出版社就達9000多家,其中,年銷售額在3000萬美元以上的大型出版社為40家,前20家規模最大的出版社的年銷售收入占全美出版業總銷售收入的75%,利潤占50%。其余絕大多數都是年出版1至3種圖書的小出版社。這些出版機構除了少數由政府管理外,絕大部分是私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其出版活動不受政府干涉,政府只是通過法律和經濟手段規范出版業行為,進行宏觀調控。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每年平均生產圖書240億冊,人均占有圖書約100冊,可以說,美國人用于購買書刊的開銷是世界上最高的。1997年美國共出版新書6.8萬種,印數22.8億冊;1998年美國出版新書5.6萬種,一直穩中有降,但卻全面覆蓋了人類文化各學科。我國無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3億多人口,市場潛力巨大。然而,至2002年全國僅有出版社568家(包括副牌社36家),期刊8187種,報紙2038種。2001年全國共出版新版圖書9.14萬種,重版、重印圖書6.3萬種,總印數63.1億冊;2002年出版約為17萬種,其中新版約10萬種,重版重印7萬種,總印數68.7億冊(張);期刊出版28.46億冊。2002年,全國出版社資產總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200家;銷售收入1億~5億的有50家;5000萬~1億的有60家;1000萬~5000萬的有90家。我國出版機構之間雖然在規模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但遠沒有達到美國出版業那樣的巨大反差和行業壟斷。目前,我國尚沒有一家能與時代華納相抗衡的出版集團,規模普遍偏小。我國圖書市場的增長速度雖然遠高于西方國家,但是,我國人均書刊消費水平卻遠遠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當然,圖書作為一種精神產品,其銷售往往受制于國家經濟的大環境和國民素質的水平。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出版市場也必將展現出更大的市場空間。
二、中美出版市場運作比較
美國出版機構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際出版業的巨人,有賴于三個方面的發展:一是國內購買力強勁;二是國際圖書進出口業的迅猛發展;三是出版公司跨國運營。
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個國家經濟上的強盛必然會帶來文化上的發展。美國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民眾的文化水平也一直處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發展,從而帶來了國內強大的購買力。
文化產品的進出口,一直是美國進項較大的業務。據1999年8月6日《環球時報》載:美國控制了全球75%的電視節目的生產、制作,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電視中,60%~80%的節目來自美國,而美國自己的電視中,外國節目占有率僅有1%~2%;美國影片產量占全球影片總產量的6%~7%,卻占有了全球總放映時間的50%以上。美國書刊進出口業務也非常卓著,目前共有圖書進出口公司85家,出口公司8家。據美國商業部的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圖書出口在1997年達到18.9億美元,比前一年上升6.8%。據國際知識產權聯盟公布的經濟報告顯示,美國自1977年以來,版權貿易的增速是美國經濟增速的兩倍。2000年,美國版權產值達到4572億美元,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4.9%。美國版權出口額大大超過其他傳統產業部門,并且安排了430萬人就業。相比之下,我國的版權貿易對外出口額幾乎是一個可以忽略的數字。據《世界圖書》雜志1993年公布的數字,全國圖書年出口總額僅為世界圖書年貿易額的0.04%。1999年,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統計,我國書刊(含音像、電子出版物)出口總額為1527.47萬美元;2000年為1633萬美元;2001年出口額僅為1800萬美元,進口額為8000萬美元;2002年全國圖書、報紙、期刊累計出口899157種次,1740.58萬美元,金額下降1.32%。這些數字不僅不能與發達國家同日而語,甚至與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臺灣、香港地區相比,都存在著很大差距。
美國的出版集團大都是以圖書經營為重點的跨媒介、跨地區經營的媒介集團,在多種不同的媒介之中,出版集團往往同時經營數種媒介業務。此外,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發展也已成為出版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美國連鎖書店鮑德斯,2001年員工已達3萬人,在美洲、歐洲、澳洲和亞洲擁有869家傳統連鎖店和349家超級書店。2000年鮑得斯總收入達33億美元,其中,在美國以外地區的經營收入約占2/3,達21.92億美元。美國的《讀者文摘》,目前已有48種版本19種文字發行到世界各地,每月讀者有近1億。這家公司還制作13種語言文字的圖書、音像制品和電視節目在24個國家銷售。
與國外出版集團跨地區、跨媒介的經營相比,我國的出版集團只是近幾年為了針對加入WTO以后歐美對中國市場的進入,通過行政和政策手段而形成的,并且多半是以省區為主的行政式組合。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當然,這種組合方式也是由我國特定歷史時期和自身的發展特點決定的。對于出版業,我國更加注重它的輿論導向作用,常常把它視為建設精神文明的基地。所以,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市場化與輿論導向之間的矛盾,便成為我國出版業改革的關鍵性問題。以地區分立和在國家行政干預管理下形成的以省為單位進行的集團組合,其實并沒有解決出版市場地區分立的問題,并且,我國的出版集團實際是出版社之間的聯合,圖書出版經營往往成為集團的主要業務。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出版集團都還沒有形成成熟的跨媒介、跨地區的經營結構。
三、出版理念與經營運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