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2 21:09:06
序論:在您撰寫現代藝術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前面已經提到,所謂的現代藝術中心就是一個城市傳播文化藝術與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和載體,也是城市居民日常參觀、學習、休閑的地方,是一個城市重要的建筑。例如,本文通過對現代藝術中心設計情況的陳述,運用圓方互融、天圓地方等中國傳統文化理念及基本風格,著重分析了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文化藝術中心設計中的運用?,F代文化藝術中心的設計,從理念、風格與手法上都應該追求現代設計模式的運用,即以現代的技術手段、機器藝術或功能主義藝術為設計的主要架構,形成較為完善的設計模塊。當前我國很多地方現代藝術中心以“圓方互融”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即追求中國傳統的天圓地方的建筑設計哲學與現代設計美感的結合,進一步提升建筑物的美學品質與現代化氣息。眾所周知,所謂的“天圓地方”,是中國傳統的建筑設計的哲學基礎,也是設計風格的一個總結。將天地寬廣與建筑物的棱角分明、圓潤飽滿、中軸線設計等概念有機統一,最終形成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設計模式。所以,當前我國很多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就是要盡可能地吸收傳統中國建筑設計中的凈化思想,并融合現代藝術和空間設計的理念,形成圓方互融的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概念和模式。例如,現代文化藝術中心的景觀系統就是展現傳統文化要素與設計理念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藝術中心“天圓地方”基本設計原則的附著物。例如,文化藝術中心景觀系統的整體分布和概念,以紅色中軸線為界,景觀大體上被區分為左右對稱的兩塊,彰顯出設計嚴格遵循傳統建筑設計的原則,即以天圓地方的設計概念為引導,輔以現代設計的手法和風格。此外,景觀的整體設計外觀多以圓潤飽滿的風格為主,無論是花草樹木的規劃還是濱水河池的布局都要突出圓形的特色,從遠處俯瞰一派古典建筑設計的氣息。此外,景觀節點要已圓形的設計圖案為準,中軸穿插其中,外部輔以裝飾,可謂是和諧統一的極致。另外,整個景觀的設計和規劃圓中有方、方中有圓,即景觀外部的“切割”與“劃分”可謂棱角分明,體現出模塊化設計的現代設計風格,同時由于圓狀的主體景觀完美融合,形成十分自然、舒適的濱水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效果。因此,當前我國諸多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將傳統“天圓地方”的建筑設計哲思與現代藝術空間設計手法相結合,達到了圓方互融、和諧公存的良好效果,整個現代藝術中心的景觀與美學氣質可謂“蔚然成風”,極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時為更好的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做出了貢獻。
2現代文化藝術中心設計展現傳統文化與人性化、藝術化的結合
我國傳統文化要素能夠在現代文化藝術中心設計中得到很好的運用,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具備強大的生命力,能夠為文化藝術中心設計提供很好的幫助;另一方面,傳統文化對藝術、自然和人性的尊重,是傳統文化要素存活的關鍵。所以,必須要把傳統文化要素與人性化設計、藝術化設計完美結合,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設計效果。具體的,在遵循現代設計理念與手法的基礎上,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要將古代中國傳統的建筑設計哲學充分運用其中,形成了較為創新的藝術中心設計模塊,也進一步提升了藝術中心之于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傳統設計風格的主導下,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并未失去其最重要的訴求和功能,即滿足城市文化藝術發展的需要,為城市居民提供高容量、大空間、便捷快速的學習、休閑與體驗的場所。也就是說,新時期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必須滿足“人性化”“、實用性”這兩個原則,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提升建筑設計的實用性與務實性。要知道,新時期的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必須嚴格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則,必須體現建筑物設計的實用性與務實性,即實用而不浮夸、人性而不浪費,這樣才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踐行。例如,現代藝術中心的綠化設計與建筑物區域的分割,無論是綠樹成蔭中的寬闊道路還是垂柳下面的休憩地域,都要考慮該藝術中心在設計中關于行人、游客與參觀者的需求,盡可能的為人民、游客、行人提供舒適、便捷與健康的環境。此外,根據現代文化藝術中心建筑物局部設計的傳統文化要素的滲透要求,實際的設計工作也要凸顯實用性的訴求,將空間充分利用,體現出傳統建筑設計的簡約理念。再如,我國傳統建筑設計要求設計必須體現功能的多元化。因此,建筑物占地面積要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區域,范圍極為有限,這為其他服務型功能的拓展與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可能。廣場區域的設計力求符合行人、游客的需求,與外部空間貼合度較高,綠化的設計圍繞整個中心的內部和外部展開,可以確?,F代藝術中心的環境質量、空氣狀況與良好的美化效果。此外,停車場的設計也要十分實用而耐用,要連接文化藝術中心與外部空間,同時開闊的停車場區域規劃能夠滿足海量人群的停車、取車的需要??傮w來看,新時期現代藝術中心的功能布局和設計不僅要充分考慮到現代藝術中心的設計品質和規劃質量,而且以人性化和實用性為指導原則,以傳統文化要素為設計理念,力求發揮出現代藝術中心的最大功能,實現傳統建筑設計與現代建筑設計的結合。此外,新時期現代藝術中心設計還要具備一個很大的特色,即設計空間內大量水、湖泊和植物的應用,這也是傳統文化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設計學的角度分析,水、湖與植物的大量運用,是設計造景的最佳選擇,一方面可以提升設計的品質;另一方面彰顯出現代藝術中心的獨特吸引力。可以想見,在湖光山色之間,品味鳥語花香與潺潺流水,一定可以將人們帶進人山人海的美化境地,從而進一步凸顯現代藝術中心的特殊文化氣質與藝術內涵。
3總結
個性表現就是對自我價值的追求。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A.B.馬斯洛認為人類需求是由低級向高級逐級形成和實現的,人在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后,就會出現新的較高級的需求,并激勵個體去滿足它同時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分為七個層次:生理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社會性需求、自尊性的需求、審美的需求、認知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人的前四個層次需求在中已基本得到滿足,尤其是部分發達地區,消費形式正逐步向后三個層次發展,而后三個層次發展,這也正是中國發展和追求的目標?,F代商業藝術設計是建立在消費者的滿意程度上的,也就是建立在滿足個性需求基礎上,每個人都具有一種個性,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就需要設計提供可能是具有相同使用功能的,但是必須是不同形式、外觀本質組合審美的產品。,現代商業藝術設計重在參與,充分體現消費者個人喜好的形式。藝術設計表現的最終目的就是充分獲得消費者的滿意度,即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高級的需求。藝術設計的最終目標也就是滿足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滿足人的個性消費,現代商業藝術設計以人為基礎充分考慮人的個性發展,使藝術設計得到新的發展。
二、現代商業藝術設計具有時代性
現代商業藝術設計具有時代性表現為兩個方面,即求共現象和求異現象,求共現象是一個社會現象,也可能由于某種社會因素(文化、政治等)的誘導作用。如:“世界足球賽”會引起足球熱,從而產生足球時尚,于是足球產品盛行。這種求共性時尚的追求現象具有普遍性,表現為一種大面積流行的形式。求異現象是一個個體現象,是對自我價值的追求,是由于自我的個性因素(愛好、文化素養等等)起誘導作用,如:有人因為愛好體育,于是對周圍的環境都要求具有體育的氛圍,穿運動服裝,使用體育的器材、圖片來裝飾??梢娗螽惉F象雖然是一種個體目的追求現象但也具有普遍性。總之,無論是從眾的求共想象,還是立異的求異現象,都是現代的人們為了表現存在價值、克服自卑情節、尋求自我滿足的現代思想意思,隨著時代的變化經濟的發展時尚現象會不斷更新,藝術設計師就應具備時尚觀念,為消費者預設更廣大的空間,由消費者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時尚。
三、商業藝術設計具有更豐富的適用性
藝術設計被認為是適用所有人群,是一種“通用設計”。現代商業藝術設計極富人情味,它追求平等的理念、期盼得到他人的尊重。通過設計師的預設,建立一系列方式,使所有的人不論他的身體條件、智力條件、經濟條件、等客觀條件如何,都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條件充分追求自我需求,這與人本主義理論所倡導極富人情味的關愛設計內容無不吻合,通過各種形式讓消費者從設計中找到了他所能理解的情感語言,達到了情感訴求的目的?,F代商業藝術設計能滿足不同特征、不同類型的人群,這里有兩層意思,其一,具有包容意義,即是適合所有的人,不論是人的年齡差別,還是人的身體條件,或是智力條件,都可以獲得相應的滿足。因此,這種包含是廣泛的,它主要反映了的適應面。其二,是具有選擇的余地,這種不同滿足的通用性并非是指設計追求統一標準的模式化,或者是缺乏個性的機械化,而是提供不同選擇富有個性的設計方案。也可以認為它是一種“菜單”的模式,而這種“菜單”的應用,還需要消費者參與、選擇,通過這種互動式的消費使這些“菜單”得以實施。藝術設計提供了在不同經濟層面上的人群的消費需求,如同飯桌上的拼盤,有經濟實力的可選擇高檔精美的沒有經濟實力的可選擇實惠價廉的?,F代商業藝術設計類似這種“菜單式”的模式,滿足了在不同消費層次上的消費需求。因而獲得較高的滿意度。商業藝術設計能使現代經濟活動“產消共贏”把“產消共贏”作為現代經濟戰略目標,“產消共贏”在經濟學意義上是相對零和而言的,意即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產消雙方的關系不再是“此消彼長”的簡單的線形關系,而是指在經濟活動中互利互惠、共同得利。然而“產消共贏”的關鍵其實是消費者滿意度,在經濟活動中消費者想獲得的就是只要樂意繼續消費這種滿意,生產者也就找到了生產的市場空間,從而形成了這種雙方滿意的良性的“產消共贏”的經濟活動?,F代商業藝術設計就是依據“產消共贏”原則,而建立的新的產消關系,現代商業藝術設計是設計師為消費者設計的一種消費方式,讓消費者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的過程中,設計師首先必須掌握和了解消費者的消費信息,通過設計師的構劃和設計,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設計、創造的空間,消費者的這種設計、創造活動,不但獲得了一種參與的滿足,同時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被尊重的感覺,這種心理需要的滿足,提高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從而加深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講,使消費者滿意的產品是不可戰勝的。
四、現代商業藝術設計符合綠色設計原則
1.1墻體
傳統的墻體結構多為石墻或者磚墻,雖然外形古樸,但是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觀點,而以蘑菇石為材料的貼面墻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墻體設計的主流趨勢。同時,隨著墻體材料的改觀,墻體的種類也豐富起來。例如擋土墻、隔音墻和浮雕墻等,尤其是現代化的玻璃墻更是在墻體設計中比比皆是,其堅硬的質地和良好的透明度使得墻體不僅滿足了分割空間和防衛功能,而且藝術性更強,可以給身處其中者更多的藝術感受。
1.2小品
硬質景觀設計中小品的種類繁多,例如雕塑、花架、坐凳和健身器材等,這些小品設計可以在硬質景觀設計中起到很好的點綴作用。以坐凳的設計為例,設計師在布置坐凳時既需要前面有寬敞的視野,又要坐凳空間周圍的景色怡人。同時,設計師還需要從安全防護性的角度考慮,注意為坐凳設計提供輔助設施,例如花池、臺階和矮墻等。這樣既可以為園林參觀者提供良好的休息條件,又可以滿足其精神享受和安全性方面的心理需求。
1.3景觀構筑
現代園林的景觀構筑主要為燈柱、檢查井、雨水井和垃圾桶等必要的景觀設施。在傳統的景觀構筑設計中,其藝術性常被設計師所忽視,從而影響了現代園林建筑設計的整體美觀效果。隨著設計經驗的積累和思想意識的提高,景觀構筑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也逐漸引起設計師的重視。例如,在設計檢查井蓋時,設計是可以對井蓋顏色進行合理地設計與搭配,以豐富多彩的圖案進行修飾,這樣既可以將井與周圍的環境設計融為一體,又可以起到獨特的視覺效果,使園林景觀設計令人耳目一新。
2現代園林軟質景觀藝術設計
2.1園林植物
植物造景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設計師將草本植物、藤木、灌木和喬木等合理搭配,充分發揮植物在色彩、線條和形體結構等方面的自然美,從而形成和諧美觀的畫面,給參觀者以美的享受。為了保證植物造景達到預期的效果,設計師需要對植物的生長速度、種植區域地質、小范圍的氣候和受季節變化的影響等多種因素等綜合考慮,使植物造景的形狀、色彩、數量和成活率等符合園林景觀設計的要求。同時,設計師還需要在保證植物成活率的基礎上,結合植物造景的藝術原理,形成疏密結合、層次分明和群落結構豐富的植物景觀。
2.2水體
水體分為噴泉、溪澗與瀑布等形式的動水和湖與潭等形式的靜水,其為園林景觀充滿了活力與生機。因此,設計師在水體設計中需要充分發揮水體特點,使現代園林景觀動靜結合,構成活潑生動的畫卷。以噴泉設計為例,設計師可以將其設計為音樂噴泉,并輔以光影配合,增加噴泉的變換效果,從而讓觀者得到全方位的藝術享受。同時,設計師需要盡可能地借助自然水體,不露人工雕琢痕跡地將其嵌入園林景觀中,這樣既可以使觀者仿佛身在大自然之中,又可以體現出設計者的匠心獨運。
3結語
在實踐的現代高等藝術設計教育中,只有先按照現代社會的需求,從人才培訓計劃入手,先抓好各藝術設計專業的較為扎實的藝術素質教育,又有合理的技能教育,合理安排理論和實踐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待各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
在現代高等藝術設計教育中,首先應該確定傳統和現代兩種教育模式應該是并存的,缺一不可的。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培養的學生,應該是具有比較高的藝術素質功底和藝術創造能力,又有很強的信息處理和軟件操作能力,以及社會實踐的能力的。通過對我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現狀的分析,我認為加強傳統藝術設計的教育是當務之急。高等教育中藝術設計的教育,不僅是一種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種社會行為和文化行為,這就要求職業院校的藝術設計教育不能庸俗化、簡單化和遵從簡單的實用主義。
理解“學以致用”要從精神之用和物質之用、間接之用和直接之用、即時之用和長期之用多角度去思考藝術設計教育和教學工作。加強傳統藝術設計的教育就是強調藝術設計是一種社會行為和文化行為,從根本解決簡單化、庸俗化去對待藝術設計教育,提高學生藝術素質的同時,開創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藝術設計不能只講究實用,更應從精神方面去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作為一個合格的高等院校的藝術設計系,教育教學的目的就必須使學生達到藝術和實用相結合,符合社會的需求和發展。
我們應該知道,有很強藝術功底的人,學習信息處理和軟件操作技術是很快就能掌握的,但一個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軟件操作人才,要想很快地提高藝術創造水平,那是很難做到的。因此,高等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的思路應該先重點加強傳統藝術基礎課的訓練和提高藝術素質,再施以現代藝術設計中的信息化處理和軟件課程,兩者相結合,才能造就適應社會的人才。
(一)卷草紋在紡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卷草紋的設計多取忍冬、荷花、蘭花、牡丹等花草,它的造型是經過處理后,呈現出一種S形波曲狀排列構成二方連續圖案。因為花草的造型大多呈現出卷曲圓潤的特點,所以就被稱之為卷草紋。早在漢代的時候就出現了卷草紋,到了唐朝以后,卷草紋達到了鼎盛時期,逐漸的擺脫了傳統中忍冬花的造型設計,不是僅僅停留在對于線條的追逐,更加講求豐滿的肉質。卷草紋作為敦煌裝飾藝術中具有特色的紋樣,主要的設計是在卷草紋的藤蔓上配置牡丹花、茶花、蓮花、石榴等形象,并且與連綿不斷的枝莖相組合,再加上一些葉、花、果實的搭配,將飛禽立于枝頭,表現出的景象就是一派生機盎然。在這種設計之下,卷草紋姿態就會有一種流動感,體現出一種婉轉自如,似是而非,別具特色的花枝葉蔓。卷草紋在紡織藝術的設計之中的應用,就應該選取一些適當的圖案,將其鑲嵌到紡織品之中。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借鑒卷草紋的那種流動感,體現出它的婉轉自如。對于紡織藝術的設計來說,應該學習的是卷草紋中對于肉質豐滿的追求,不要僅僅停留在對線的追求。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設計工作,創造出更加完美的紡織品。
(二)蓮花在紡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蓮花是佛教的四大古花之一,同時也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的九大象征之一,在佛教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稱為圣花。蓮花所表現出的是圣潔與吉祥,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代表,因此可以作為一個主要的佛教象征。從古至今,人們對于蓮花的喜愛就沒有停止過,最看重的當屬其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因此,如果將敦煌藝術中關于蓮花的因素設計進去,就可以提升紡織品的品味,提升其藝術性。
二、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應該慎重地選取設計的元素。敦煌藝術中涉及到的種類繁多,其意義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紡織藝術的設計之中,應該慎重取材,選擇合適的元素設計到紡織藝術之中,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出紡織藝術中的敦煌色彩。比如。荷花,在印度就是堅貞純潔的象征,而在日本則是祭奠亡者的意思。因此,對于紡織藝術的設計,應該根據當地的文化,結合敦煌文化,更好的促進紡織業的發展。其次,應該有準確的市場定位。紡織藝術的設計,最主要的是為了讓紡織品更具藝術性,取得更好地銷售業績。因此,要注意市場的消費對象,這樣才能更好地將紡織品銷售出去。敦煌藝術可以說是佛、道、儒的共同產物,所以在紡織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兼顧文化與市場,實現紡織業的更好發展。最后,要注重傳承與發展。在進行紡織藝術設計之中,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原有的敦煌藝術之中,不僅要對敦煌文化進行傳承,還要進行適當的發展。只有在繼承了傳統的文化基礎上,再進行一些適當的創新,這樣才能實現紡織藝術設計的更好發展。
三、結語
首先,現代藝術設計的民族化可以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我國近現代藝術很大一部分都在盲目的跟隨西方抽象主義和形式主義藝術風格,而在發展的歷程中淡化了民間藝術的重要價值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民的審美價值觀,崇尚西方文明的觀念也在不斷滋生和蔓延。只有深入研究民族民間文化,使其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發揮民間文化在經濟、文化建設中的獨有藝術魅力,才能使得我國的藝術發展道路走的更為長遠,最重要的它能喚醒人們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了解我國民間文化的發展淵源,這是一個民族的發展之本、立足之本,是現代藝術設計工作者應深刻認知的一點。其次,現代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發展可以弘揚我國優秀的民族工藝文化精神。將現代設計藝術史和民間工藝美術發展史相比較,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在本源上是極其一致的。我國民間藝術文化的發展遵循著從藝術構思到創造實踐,再到完整藝術設計理論形成這一科學的藝術發展模式,重拾民間工藝文化設計精神,實踐由“藝”到“物”而重于“用”的創造理念,才能發揚富有東方藝術哲學的現代工藝美術體系,使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藝術設計自立、自強。再次,現代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發展可以豐富現代藝術設計元素。將民間美術元素融入現代藝術設計中,能使現代藝術設計更有內涵、更有生命線性和可對話性。現代藝術設計語言逐漸趨于單調、重復,藝術作品的生命力不足。將民間美術藝術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和再造,挖掘民族美術藝術的寶藏,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取之不盡的資源,為現代藝術設計作品注入“靈魂”與“思想”。
二、民間美術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啟示
1、造型設計啟示
中國民間美術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廣大勞動群眾以最簡單的工具和最樸素的思想創造了中國特有的造型藝術體系。這個體系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的結晶,它傳承了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精神。我們對民間美術“形”的繼承并非拘泥于完整的形式沿襲而是著眼于再創造,將民間美術“形”的深厚內涵和完美形式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起來,賦子傳統民間美術新的內涵,或者將傳統造型的造型方法與表現形式運用到現代設計中來表達設計理念?,F代藝術設計在造型上可以充分借鑒民間美術的造型。第一,在設計思想上,充分借鑒民間美術“不拘一格”的造型風格,生活中的種種事物都可看作形象設計的源泉,并借助主觀審美對其進行再創造,以形成獨特的風格。第二,在造型的取材上,可以充分汲取民間美術中寓意深刻的意象造型,為稍顯冷硬的現代藝術設計添加人文情懷和生活氣息。譬如現在藝術設計中龍鳳紋飾的運用,將這些帶有民族寓意的紋飾運用到現代感極強的現代藝術設計中,會增添更多獨特的民族韻味,散發出獨特的藝術幽香。
2、色彩運用啟示:配色鮮艷
色彩是藝術設計的靈魂所在,現代藝術設計在色彩運用上亦借鑒民間美術的色彩精髓。民間美術起源于民間生活,而民間生活在歲月的洗禮下形成了民族性的色彩觀。如我國的木版年畫、剪紙、皮影、木偶、風箏、彩印花布、刺繡、面具等,無不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賦色體系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首先是五色觀的運用。這種五色觀源于中國傳統的五行觀念,將“東、西、南、北、中”的空間觀念搭配五色,形成了東方主青色、西方主白色、南方主赤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黃色的獨特五行色彩組合。其次,中國傳統觀念中對“吉祥如意”的追求可以延伸到色彩上,由文化觀念導致的色彩審美取向在對“吉祥如意”的表達上可見一斑。民間美術多用鮮艷的顏色,諸如“紅紅綠綠”來表現“吉祥”。譬如裝飾節日的民間年畫作品,多以紅色作為主調、黃色作為輔調,用以突出吉祥喜慶、紅火熱鬧的氣氛。這種將世俗愿望與藝術形式相交疊的形式,在感受吉祥喜慶的氛圍之時,也帶來了濃郁的藝術氣息。民間色彩本身的現代化色彩傾向也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創作材料。在現代藝術設計中,這些色調鮮艷的配色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譬如,在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中,紅色等鮮明喜慶的色彩最適宜表達歡慶之情。因為純度較高的紅黃色調,與民間色彩的色彩特征——明快響亮、鮮艷絢麗等有著藝術上的相同點。這種主觀性的色彩調配蘊涵著傳統色彩觀念對大眾的精神需求,可以將現代藝術設計的獨特藝術性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3、民族之魂的傳承
一、民間美術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民間美術是指百姓在日常生活所創造出來的一種美術形式,經由口傳身授將當時的審美意識傳承延續的藝術,其具有生活適用性、民俗文化性以及藝術審美性的特點,并將自身的審美觀、價值觀融入藝術創作,這也是民間藝術最主要的特色。此外,民間美術在基層人民中誕生,其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以豐富,包含著各式各樣的民間美術形態。即使它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以物質的形態出現,但其本質依然是一種精神象征。
二、現代藝術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藝術在設計過程中逐漸擺脫物質實體的限制,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重要的文化體現,反映出不同地域的審美風格?,F代藝術作為當代文化與美學的綜合性表達手段,在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逐步滲透,所以,對于現代藝術設計的認識應該是全方位與多角度的。對于現代藝術設計來說,其主要以體現社會意識而存在,能夠將當代社會的審美意識反映出來。現代藝術和民間美術的主要差異在于現代藝術在設計中受到科技發展的影響,并以科技的發展為基礎。因此,科技的發展不僅對現代藝術設計的設計對象、設計方法具有重要的影響,還拓展了現代藝術的設計思維。
三、民間美術和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探討
1.現代藝術設計源泉來自民間美術
優質的藝術素材常常源于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生活經過藝術家的提煉、篩選及潤色后就具有了濃厚的藝術氣息。民間美術是民間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其在現代藝術中以源頭的形式存在,并主要表現在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物質作為民間美術的重要載體,是民間美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神則反映出當代人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追求,是民間美術的思想結晶。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民族文化,現代藝術設計中重要的設計靈感來源就是豐富的民間美術。因此,設計者要不斷采納與吸收民間美術的精髓,從而創造出獨具一格的藝術作品,進而在推動現代藝術發展的同時將中國輝煌燦爛的民間文化傳承下去。
2.民間美術深化現代藝術設計創造力
民間美術對于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其創作視角所具有的獨特性以及設計方式所具有的開放性給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無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民間美術主要通過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結合,充分表達出創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應用民間美術,不但可以培養設計者的想象力,還能探索與發現素材所具有的規律性,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和思考事物,促進思維的發散性。
3.現代藝術設計借鑒與應用民間美術
隨著各種現代藝術活動的開展,更多的中國藝術品逐漸走上了國際化道路??梢园l現,走上國際化道路的藝術品其成功之處就在于立足本土文化,借助中國傳統文化豐富作品的內涵與意義。這在現代藝術對民間美術的借鑒應用中得以體現,這對于創作出更好的現代藝術具有重要的啟示。
4.兩者之間的文化內涵共通
在創造民間美術的過程中,必須堅持藝術理想與人生理想的價值觀念,將這些因素融入創作主題,將人民生活的情感接通,融入自身對于生活的熱愛和美好的心愿。伴隨民間美術的廣泛應用與現代藝術的設計實踐,不論是時間上或是空間上都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民間美術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也是現代藝術在設計中需要汲取的重要精華。此外,民間美術的設計主題還能充分激發現代藝術在設計選材中的靈感,讓民間美術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創作靈感來源,從而促進兩者之間文化內涵的共通。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