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6 16:04:57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語文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現階段,仍有部分初中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人文教育對于學生的重大意義,導致在教學環節中缺少了人文教育;大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是簡單地講解課文,沒有深入挖掘課文背后蘊藏的人文精神和內涵進而對學生進行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中也沒有明確提出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教學目的,致使學校和老師都忽略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二、語文教育如何體現出人文教育
1.深度發掘教學內容
初中語文是語文教育的基礎起步階段,其教材內容十分豐富,涉獵范圍也很廣闊。從現代詩詞到古體詩詞,從散文到文言文,從中國名著到外國名著一應俱全。初中語文教材均是中外古今各位名師大家的作品,其意義與內涵都極為豐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發掘將其中蘊藏的人文教育題材進行剖析,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例如,在《沁園春•雪》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分析其內容,更要深入挖掘寫作背景與作者心理情感等?!肚邎@春•雪》是在全面抗日之前寫下,其中不僅描繪了祖國的壯麗河山,更是贊頌了當時的各路革命英雄。表現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以及對抗日的堅定決心。教師通過深入挖掘這些內容,可以熱愛祖國堅決抗日的偉大品質展現到學生面前,給學生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
2.加強與學生溝通促進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多樣全面的,并不是僅限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從廣義層面來講,人文教育包括了道德審美心理交際等方面。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促進人文教育。多與學生溝通,可以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在學習上教師應當多與學生溝通。語文是一門理解記憶性的學科,與數理化等有嚴謹的公式和推理的科目有差異。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教學過程的不足與學生學習困難的地方,雙方進行意見互換。這樣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難點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進,學生也可以明白老師重點想講什么并著重掌握。其次,在生活方面,教師也應當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解惑,幫助學生解決在道德觀念上的一些問題,促使學生心理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最后,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教師雖然貴為師長,是學生的長輩,但對于初中學生而言,長輩帶來的只有壓力。教師自身先放下教師的身份,真心實意地和學生打成一片成為朋友,用自身的言行來影響感染學生,發揮自己作為教師的榜樣作用,才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以及審美情趣等。
3.在語文測評中引入人文教育
現今語文評測依然受到應試教育影響。大部分初中語文單以一個數字將學生分成了三六九等,這對于學生的人文教育是極不利的。語文教學評測應當引入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透過語文評測得以體現。具體來說,首先,應該改變語文評測的模式,取消按照考試分數來劃定學生優良的規則,改用更加有人文精神的模式。其次,擴大語文評測的范圍,將學生的課堂表現、道德素養水平以及平時和學生溝通交流的結果等均納入語文評測的范圍。通過這種綜合考量,才能真實體現出人文教育。最后,引入互評機制。最了解學生的還是學生,學生通過相互評測,不僅可以發現自身的缺點,還可以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這對于學生成長和人文教育都具有重大意義。例如,初中語文教師讓學生互評試卷,可以發現學生互評都是按照標準答案來進行對錯區分的,不存在酌情給分的情況。雖然從語文角度來說嚴格按照標準答案區分對錯不太合理,但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其能夠按照標準答案進行對錯區分,沒有加入私人因素,說明學生之間的評測是很客觀公正的。
三、結束語
目前對于初中語文教師的教育技能要求很高,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強調語文教師的創意教學的能力。創意教學的時代意義在于突破語文教師傳統教學模式、適應知識經濟社會需求、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應對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其重要理念在于:活潑多元、主動參與、資源運用、班級互動、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創意教學即建立健康、積極、活潑、創新的教育體制,促使學校落實創造思考教學,使“教學有創意、學習有興趣”、“學生能將創造力與生活結合”,“培養一流、優秀的人才”??傊?,在知識經濟時代,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體會到創新的意義,并積極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上,面對不同的學生、情境,隨時變化語文課程教材的設計、教學方法的使用、與教師成長的途徑,以發掘出最佳的教學策略,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上。
二、初中語文教師教育技能的提升策略
(一)采取自我導向學習,促進彼此專業素養
自我導向學習是一種歷程,個體能夠采取主動態度、分析自己學習需求、建立學習目標、鑒定學習資源與發展學習策略,這種學習方式,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語文教學中,特別重要。自我導向的學習是學習者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風格,選用適當的學習策略,并能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評鑒的過程。例如,可以采用閱讀模式,閱讀與語文教學工作有關的知識、論文、期刊、報道、網絡資源等。其次,書寫是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其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以及事實、推論等書寫下來,與同事討論、分享后,加以反省。這種活動不僅可以使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察覺隱含于其中的信念、假定、理論、甚或是偏見,而且可將理念加以試驗,由此發展并深化語文教學知識。因此,教師的成長與學習可以是自我導向的學習。語文教師要自己引發學習動機,并獨立持續進行各種學習活動。而且能夠運用基本的學習技巧,安排適當的學習步驟,并有效運用時間進行學習。
(二)利用網絡學習,建立網絡學習社群
就語文教師而言,網絡學習是教師的另類空間,網絡學習是多樣化的,例如虛擬學校、遠距教學、網絡教室等等,可以提供各種不同的學習型態及終身教育的機會。計算機網絡上學習的具體途徑相當多,首先要發展科技信念,如相信網絡溝通便利、能善用科技搜集信息等等。其次,可用視頻會議方式,進行同步學習,如開會或學習,讓網絡上的使用者,可以同時看到畫面,聽到聲音。另外,要提供不同主題的討論,讓教師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多元化思考,并以學生為中心,設置課堂脈絡情境,這有助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將不同討論主題應用在教學實務上。
(三)運用行動研究,落實課程與教學革新
近年來,許多學者認為行動研究是語文教師改進教學與輔導、課程發展、促進專業發展、及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行動研究包括由語文教師個人獨立完成的“個別行動研究”和與其它教師合作的“協同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核心即是反省,反省是促進專業的手段,甚至是專業的本質。專業人員就是運用反省來構思問題,設計與評鑒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師主體思考下,教師可以發出聲音,與同事相互討論教育議題,澄清自己信念與價值。
三、結語
這首先就要求廣大的初中語文教師,要選取合適的、更加適合現代社會教育教學所需要的語文教材內容,使語文教材的知識內容,更加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教材從生活實際當中來,再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去,這樣反反復復,一來二去的,就會產生經驗與體驗,吸取經驗,摒棄不足,這樣不僅僅可以優化語文的教材知識內容,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自體會到了初中語文學科的應用性、開放化和實踐化,把最優質的語文教材知識內容在無形之中,教授給了學生。同時,語文學科,可以直接地鍛煉學生聽、說、讀、寫全方面的能力。所以,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要加強學生對聽、說、讀、寫全方面的指導練習,可以說,一個學生,在他走出校園之前,這個學生身上所具備的口語表達能力與人交際能力,幾乎都是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所鍛煉出來的,在這其中,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起來,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同步發展、協調發展。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內容學到了,掌握了,是根本不夠的,語文教師還要加強引導學生在自己生活的社會實踐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例如,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實踐,去體驗大自然,去親近大自然,使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二、語文教育的開放性
語文的教育特點中,根據我多年來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可以得出,學生最樂意接受的,還是語文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因為語文教育教學的開放性在語文與社會生活的息息相關,緊密聯系上也有所體現。初中的學生學習語文,不應用語文。這樣子,語文的教育教學效果會受到社會生活的檢驗。所以,必須要根據社會與學生的發展實際與發展能力,來采用靈活的教育教學方式來進行語文的教學活動,做到“課堂教學與課外生活相結合,相聯系”。在新修訂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有規定說:“初中的語文教學必須聯系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彼哉f,作為初中語文學科教師的我們,不僅僅是能夠做好課堂教學的任務就可以的,要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的學習與實踐,比如,加強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把語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理論應用到課外閱讀上,學校應該開放圖書館,優化圖書室,讓學生由課堂內教學走向課堂外學習,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可以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主動去學習。學生同時還可以發現和尋找一些自己需要和感興趣的資料和信息,學習和感受到課外新鮮靈活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語文教師精講教材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寫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時候,不僅可以使其快速的掌握語文知識,還能提升學生思想深化水平和文字表達水平。學生的作文可以反映學生看待事物的立場以及思想等特點,如果要寫作優秀的作文,教師就需要著重在中心思想和作文立意的新角度上對作文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有其準確的判斷力。借此教師可以將德育教育與作文相結合的來教授,這樣兩者在互相滲透中達到互相影響的作用,潛移默化的使學生熱愛生活,樹立正確積極和樂觀健康的思想,通過讓學生在作文寫作時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寫到作文當中,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又增加了學生的樂趣,進而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教師在作文教學時,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將自身意見和想法總結,將自身真實想法和感情表達出來,教師加以引導,這樣既能開發學生潛力,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另外,教師對作文進行批改的時候,一要高度重視批改的作文,二要對學生作文進行評點時,將健康的思想融入其中,幫助并引導學生養成較好的思想品質,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憑借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依靠其教學手段,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從而達到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目的。德育教育、語文教學兩者的關系十分密切,其德育教育如果想在語文教學中占有主導地位,就需要教師以教學手段為途徑,正確樹立德育思想,將書本上有關德育內容轉變為教學知識,將德育思想融入到學生思想當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歷來都是以講授法教學的,依靠說教學,無法達到教學目標,況且這種方法也難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所以就需要教師來創造出靈活的教學方法用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組織相關的語文活動,例如慰問和采訪老革命戰士。此外至于古典文學的篇章,教師進行講解時,應與歷史背景結合,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例如教授《離騷》時,應該由學生帶感情的進行朗誦,理解詩人對國家的忠誠,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背誦去理解詩人所抒發的感情,運用正面素材來引導學生塑造思想。
三、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融入社會環境來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在教授語文的過程中,應該促使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并且身臨其境地感受這個時代的變遷,不斷積累和加強情感沉淀,慢慢滲透德育教育,從而使學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質不斷提升,最大程度發揮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在網絡迅猛發展的影響下,還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讓學生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和閱讀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具有豐富的情感,并拓展學生的視野。網絡有其優勢的一面,但也要在應用時注意其不良影響。通過網絡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閱讀量,這是其優勢,但網絡上也存在著大量的不良文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注意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抵制網絡不良文化,避免學生沉迷網絡、誤入歧途。正確引導和幫助學生對網絡的運用也已成為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任務。要選擇一些新穎的閱讀主題或閱讀任務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而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方向。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在使用網絡時遇到的不良文化這種現象,共同研究抵制不良文化的策略,不僅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辯論能力,還可以對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提出自己的建議。
四、在語文教學中將德育的滲透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
通過語文教學,教師在當今生活當中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既而提高其道德素質。道德是通過行為來體現的,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學生通過課本學到的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團結友愛等優良品德,都只能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重視卻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行為活動,兩者無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就造成了教育與實際行動相悖,是教育最大的失敗。我們要的德育教育是通過提高學生道德水平,提高其思想境界,并用于服務生活、指導生活,使德育自然化。教師應了解學生的生活現狀,將德育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德育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使學生道德素養全面提高。具體的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交流機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閱歷提出個人的見解,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將道德準則與生活相統一,利于其道德規范與準則的內化。
五、結語
初中語文教材和文學作品中包含著美的情感、美的形象,是美育教育的素材。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帶領學生充分挖掘其中的審美價值取向,在遵循初中語文教育體系的一般規律的同時,也按照審美的規律來組織和運用材料。帶領學生愉快的接受美與善的熏陶,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學習中的美。此外,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應該使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感受客觀存在的美,產生美觀,欣賞美。比如在初中語文教學素材中有很多美得素材:《小石潭記》、《春》、《岳陽樓記》等,這些文章中描寫的祖國的大好山河,景象或壯麗、或優美、或神奇,都能激起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傊?,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鑒別事物美丑,引導其學習鑒別藝術美,發現藝術美,感受藝術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二、教學活動中營造美的氛圍
氛圍,簡而言之就是氣氛和情調。它由許多因素構成,其中最有價值最活躍的是人的情感和人的活動。教師是美育的實施者、組織者,是學生審美對象和美感的誘發者。教師的形象、教學活動本身蘊含著巨大的美育資源。教師優雅莊重的形象和談吐,流暢的教學組織,漂亮的板書,甚至得體的服飾都會為學生創造一個美的學習氛圍,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給學生的感官造成滿足感,這起到了潛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從最普通的課文解讀來說,教師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優美意境中,激發學生對美好情境的向往,對生命、自然的關心,使他們受到美得熏陶,美的感染。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以輔助以音樂,視頻,畫面等多種手段,幫助學生進入課文情境,調動學生情感投入,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一百個讀者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所以,教師還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個性體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表達個人對文章的理解,抒發自己對美的感悟。除了在學校、在教室個學生營造美的氛圍,還可以組織學生的戶外活動,去掉廣大師生身上的繩索,讓其能在校園外的廣闊世界中接觸大自然,在社會的廣闊舞臺上接觸美、感受美、了解美。如對大自然中的園林、天氣景物、美好山水、可愛動物等等,社會生活中感人的人和事,這都需要學生親身參與才能觸發真情實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從美好的大自然中從分汲取美的營養,提升美的素養,增強對美的辨別能力。
三、加強誦讀,尊重學生個性
俗話說:“書讀百般,其義自見”。誦讀是初中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默讀是個體活動,便于閱讀者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能提高讀者的閱讀速度,側重于知識的梳理。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能夠以聲音增強原作力量,誘發讀者通感,喚起其內心現象,激發美感,有利于讀者感受到課文意境,在班級范圍內的朗讀能引發群體效應。聽到聲音,讀者會不自覺的進行審美判斷,更真切的感受作品的氣勢和情韻,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受到感染,怡情怡性。教師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特點,讓學生具有初步的語感,有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此外,朗讀是學生對內心情感的抒發,課文中同一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朗讀節奏、語氣、緩急,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心情表達,這充分體現了學生對作品的領悟,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不會限制審美主體的自覺意識。朗讀是美的創造,也是審美判斷的外化。同時,由于審美主體的個性化是圍繞課文內容的中心,因此其審美評價、審美情趣仍大體趨于一致,這就保證了審美認同感,使得情感和理智,想象和感知均衡發展。
四、提高學生評價鑒賞能力
學生應該對未知世界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于嘗試新方法,走進新領域。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評價鑒賞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審美能力,有利于其主動創造美的意境。教師在培養學生評價鑒賞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教師應該積極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學生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啟發和誘導,教師的文學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文學作品評價的投入程度和興趣多少。第二,教師應該有機整合學生的評價鑒賞能力與其他初中語文能力。教師應該以靈活多變的培養方式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比如在課文朗讀時,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獨特性,在字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行用詞造句,在分析文章結構時,讓學生分析作者思路發展等等。第三,教師應該努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個體知識的儲備決定了其評價、鑒賞能力的高低,個體知識面越寬廣,評價能力和鑒賞能力就越強。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舉辦作品閱讀競賽,演講比賽,話劇表演,詩歌朗讀等多種活動,將課內課外聯系起來,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其鑒賞能力。第四,教師要進一步增強學生思維的批判性。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因而在美育教育時,不僅要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也要培養學生對其不足之處做出理性批判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利用現代的眼光和歷史的觀點公允的評價人事物,這樣才能真正使美育教育對學生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五、結語
例如,教師在講授《我與地壇》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對親情有更深層次的領悟和感受,可以將朱自清的《背影》推薦給學生作為課外拓展閱讀材料。通過對這兩篇文章的對比學習,學生會更深刻地體會到《我與地壇》中母親的無私大愛,以及母親的堅韌和無所求的大愛是如何砥礪作者戰勝殘疾之軀和苦難命運的。接下來,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引導學生去發掘在現實生活中,母親對自己的無私大愛,使學生對親情、母愛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在感動的同時,自身的人文素養也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二、初中語文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徑
利用多媒體,提升教學成效。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以及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多媒體可以整合多種教學資源,具有極強的表現力,使教師的授課內容更容易為學生接受和消化。因此,很多語文教師都會通過多媒體來準備課件和備課,使所教授的內容更生動、形象,視覺效果更強。這樣,學生會更加樂于接受新知識,對語文教材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更顯著。
1.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性
學生之間存在著個性差異,每一名學生都具備一定的特點。因此,人文教育不能一概而論,教師在具體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傳道授業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作為一名一線語文教師,一定要明確一點:每一名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同,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消化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對每一名學生都有所兼顧,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給予每一名學生同等回答問題的機會。對于學生表現出的問題和弊端,教師要及時予以糾正;對學生表現出的好的一面,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使學生更具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此外,語文教師要將大部分學生感到理解困難的內容列為教學難點,進行重點突破,使學生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得到整體提升。
2.師生關系民主化
關鍵詞:語文 教學 美育
美育就是用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美好的東西,對人進行審美觀念與美的價值的教育,使人完美品格、蕩滌心胸、豐富感情、開拓思路、增長才干,具體表現在培養和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
語文教學中,需要進行美育的發掘與滲透,已經成為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種途徑和重要園地。它對激發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等足多方面,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美好的愛國熱情,加強他們對生活、對親情、友情等更深層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言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一、在語文教學中實現美育。
是語文教學應有之義,現行的《全日制中學語文大綱》就明確規定了語文教學目的應包括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觀”,但認識僅止于此,無以理解它為何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要對此有透徹的理解、認識,必須對美育與語文教學的內在聯系,對語文教學實施、貫穿、強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討。
1、語文教學內容所具有的審美屬性,決定了語文教學與美育有著必然的聯系,二者相互依存、互為條件,語文教學的過程必須貫穿美育,美育通過語文教學得以實現。
2、從方法論的角度看,語文教學是實施美育的優選途徑。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選擇多種入手處進行美育。引導學生接觸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學生從大自然中獲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導學生接觸異彩紛呈的社會生活,使學生從社會美中去辨別善惡美丑,塑造美的心靈,都是美育的途徑。但是,藝術美可以使學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體驗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談到社會生活美和文學藝術美時曾指出:“因為兩者都是美,但是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有普遍性?!闭驗槿绱耍瑥乃囆g美入手去進行美育就能實施更高層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學美育中,藝術美則是重要的審美對象,藝術學科的教學則是實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徑。其中,語文教學以其課時多、內容廣博的特點,自然地應成為實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徑。
二、指導學生“賞美”,欣賞藝術美
1、語言美。
高爾基就曾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語言是文學的主要工具。可見,精美的語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濟南省略的冬天,語言都樸實清新,精美生動,讀來令人陶醉其中,余味無窮。發掘文中的語言美還要關注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因為這也是使文章語言更見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運用了許多精彩動人的修辭手法,他筆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葉、脈省略脈的流水、裊娜的荷花、漂浮的輕霧,筆墨不多,而光、影、聲、色俱在眼前,繪出了一幅空靈的荷塘月色圖??梢?只要充分發掘文中的語言美,就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音樂美。
杰出的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經說過:“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是三個鍵,一個數學,一個文本,一個是注意。柏拉圖曾經說過:音樂教育的靈魂,應該使用。音樂,被稱為靈魂!的語言,因為音樂是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鳴。學生,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培養自己的氣質,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鼓勵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音樂教育的審美。
三、語文教學中的美是豐富的,進行審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樣的。
根據語文科的特殊性和語文美育的實踐經驗,可側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去進行美育。
1.在美讀過程中充分感受美,審美感受力指的是通過對審美對象的課文審美感知,獲得從形式到內容的整體的、直接的把握領悟,從而發生審美愉悅的一種能力。它的核心是感知,如果對課文中審美因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若明若暗,那就無法對審美對象作整體或部分的反映。人們認識事物是從對事物的感知開始的,美也是通過人的視聽感官進入人的心靈的。因此,感受美是審美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2、語文教學活動中,由于審美對象的顯現是以課文為主的,所以語言文字便成為學生直接感知的材料。因此要利用語文教育中的聽讀教學,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眼要看,口要讀,耳要聽,以語言文字為媒介來感受課文的形象,接受課文的美的熏陶。而美讀則是聽讀教學中感知美、獲得美感的主要途徑之一。
3、通過聲情并茂的反復吟誦,能傳達作品和諧婉轉的韻律,再現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通過美讀能把訴諸視覺的無聲文字轉化為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借助課文的語言文學描述,通過再造想象的活動,在頭腦中再現課文的情境,從而進入作品中的意境,引起心理上的和審美聯想,并在反復吟誦中達到“目視其文、口發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藝術效果。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學中,教師就可用較為舒徐、輕柔、欣喜的語調語氣,使學生從堅韌的春草、溫柔的春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和璀璨的百花這些鮮明的形象中感受并領略散文內容的意境美、語言的形式美(包括繪畫和音樂美)。又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文中對偶句密集,對仗工穩,讀來極具回環美,整齊美,富有音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