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9 22:51:53
序論:在您撰寫中國金融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盧正昕董事長對中國金融業在新世紀必須面對的三大挑戰進行了詳細具體的分析:
1、來自新經濟風潮
國際化程度不足,包括國外據點不夠普遍,以及事業體內部通曉國際事務及外國語言的人才仍屬有限??萍技皠撔屡c事業經營的結合不足,包括新科技及新設備在業務上的應用,以及產品及服務上的創新在內。人才的質與量亟待開拓,特別是在人才的彈性與容量方面(譬如能不斷地吸收新知識與新觀念,并將之融入自己的專業領域中)。
2、來自互聯網科技
發展網站的內容網頁、交易平臺、安全機制等的技術人才缺乏;事業體內部了解互聯網的人也不很多??捎糜诨ヂ摼W線上交易的支付工具(譬如信用卡)還不為一般民眾普遍持有。網路傳輸環境(譬如線路鋪設)還不理想(速度等),網絡使用費率偏高,上網人數還不夠多。全面性的網路安全認證體系尚待建立。
3、來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產品線居于劣勢(金融商品種類有限、配套靈活程度不夠);顧客服務力較弱(顧客滿意及顧客需求較不重視);政策配合負擔重(國企的支援);對市場反應鈍化(習慣于固定的利、匯率)。
盧正昕對中國金融應對挑戰提出了十分具體的建議:
一、市場自由化
包括利率自由化(逐步取消利率上下限、建立利率指標、建立短期票券發行及交易市場);匯率自由化(建立外匯市場、設置外匯經紀商、準許民眾及企業持有外匯、逐步放寬匯出入款限額等);開放本國民營銀行設立,鼓勵銀行合并;鼓勵中外合資銀行設立,或外資入股本國銀行。
二、業務自由化
參考國外做法,擴大銀行間辦理之業務范圍;獎勵銀行采用自動化設備;準許并鼓勵銀行設置網路銀行;準許銀行經營金融周邊事業。
三、金融監理合理化
加強控管金融機構之經營風險;金融統計資訊公開;檢討不合時宜的金融法規。
四、督促金融機構改善體制
強制處理不良債權;金融機構與國營企業脫鉤。
五、提升金融機構經營效能
注重人力資源發展;推動以顧客為尊的服務方向;以營運績效為獎勵及報酬的主要依據;兼顧資產品質與業務量;分散風險與收入來源;導入顧客關系管理(CRM)之類的機制,深化顧客往來關系;建立內部管理情報系統,明確營收成本之責任區分;發展內部及外部網路系統,凝聚員工及顧客之向心力;積極與國外同業合作往來,導入新的產品知識及管理觀念。(摘自《中國金融面臨沖擊2000-05-30
“新經濟風潮的出現,互聯網科技的崛起及加入WTO是中國金融業在新世紀面臨的三大嚴峻挑戰”。這是美國遠東國民銀行董事長盧正昕先生日前在2000年外資銀行重點項目合作研討會上演講的基本觀點。
盧正昕董事長對中國金融業在新世紀必須面對的三大挑戰進行了詳細具體的分析:
1、來自新經濟風潮
國際化程度不足,包括國外據點不夠普遍,以及事業體內部通曉國際事務及外國語言的人才仍屬有限??萍技皠撔屡c事業經營的結合不足,包括新科技及新設備在業務上的應用,以及產品及服務上的創新在內。人才的質與量亟待開拓,特別是在人才的彈性與容量方面(譬如能不斷地吸收新知識與新觀念,并將之融入自己的專業領域中)。
2、來自互聯網科技
發展網站的內容網頁、交易平臺、安全機制等的技術人才缺乏;事業體內部了解互聯網的人也不很多??捎糜诨ヂ摼W線上交易的支付工具(譬如信用卡)還不為一般民眾普遍持有。網路傳輸環境(譬如線路鋪設)還不理想(速度等),網絡使用費率偏高,上網人數還不夠多。全面性的網路安全認證體系尚待建立。
3、來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產品線居于劣勢(金融商品種類有限、配套靈活程度不夠);顧客服務力較弱(顧客滿意及顧客需求較不重視);政策配合負擔重(國企的支援);對市場反應鈍化(習慣于固定的利、匯率)。
盧正昕對中國金融應對挑戰提出了十分具體的建議:
一、市場自由化
包括利率自由化(逐步取消利率上下限、建立利率指標、建立短期票券發行及交易市場);匯率自由化(建立外匯市場、設置外匯經紀商、準許民眾及企業持有外匯、逐步放寬匯出入款限額等);開放本國民營銀行設立,鼓勵銀行合并;鼓勵中外合資銀行設立,或外資入股本國銀行。
二、業務自由化
參考國外做法,擴大銀行間辦理之業務范圍;獎勵銀行采用自動化設備;準許并鼓勵銀行設置網路銀行;準許銀行經營金融周邊事業。
三、金融監理合理化
加強控管金融機構之經營風險;金融統計資訊公開;檢討不合時宜的金融法規。
四、督促金融機構改善體制
強制處理不良債權;金融機構與國營企業脫鉤。
關鍵詞:混業經營分業經營金融監管
一、美國金融業經營模式的轉變歷程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美國的金融服務也是通過“全能銀行”即混業經營來提供的。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一場空前的經濟危機,期間美國共有11000多家金融機構宣布破產,信用體系遭到毀滅性的破壞[1]。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銀行、證券的“混業經營”是引發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為了防止危機的進一步發展對金融體系造成更大范圍的破壞,美國國會于1933年通過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將商業銀行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嚴格分離。規定任何以吸收存款業務為主要資金來源的商業銀行,不得同時經營證券投資等長期性資產業務;任何經營證券業務的銀行即投資銀行,不得經營吸收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商業銀行不準經營證券發行、包銷、零售、經紀等業務,不得設立從事證券業務的分支機構。這一規定迫使絕大多數商業銀行退出了股市。接著,美國政府又先后頒布了《1934年證券交易法》、《投資公司法》以及《1968年威廉斯法》等一系列法案,進一步加強了對銀行業和證券業“分業經營”的管制。從20世紀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美國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階段。
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期,是美國金融業的逐步融合階段。大型金融機構在推動混業經營上積極性最高,它們推崇“金融超級市場”、“金融百貨公司”,認為這種超級復合體既能分散風險,又能增強金融競爭實力,提高市場效率,同時也能給消費者帶來實惠。金融專家則認為技術革命和金融市場全球一體化促進和推動了這種金融混業趨勢。至于金融監管當局迫于國際競爭壓力,也不斷改變對金融管制的態度,或明或暗來鼓勵金融機構的多元化經營,在嚴格限制商業銀行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已開始允許商業銀行可以對美國政府及其他聯邦政府機構發行的債券進行投資或買賣,也可以動用一定比例的自有資金進行股票、證券的投資和買賣,還可以為客戶的證券投資進行活動。美國政府在1980年和1982年先后通過了《取消存款機構管制和貨幣控制法案》和《高恩——圣杰曼存款機構法案》等有關法律,放開了存款貨幣銀行的利率上限,從法律上允許銀行業和證券業的適當融合。因此,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當時的美國,金融混業經營取向已得到普遍的認同。
經過“80年代金融改革”,美國金融業“分業經營”的經濟基礎逐步消失,“分業經營”的制度也已經不斷被現實所突破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美國金融業開始進入完全意義上的“混業經營”時期。1999年底,美國國會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至此,在西方世界,由美國創立、而后被許多國家認可并效仿的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時代宣告終結,而混業經營則成為共識。
二、金融業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
金融混業經營是指商業銀行及其它金融企業以科學的組織方式在貨幣和資本市場上進行多業務、多品種、多方式的交叉經營和服務的總稱。一般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詮釋: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銀行業和證券業之間的經營關系,即銀行機構與證券機構可以進入對方領域進行業務交叉經營;廣義的概念主要是指所有金融行業之間的經營關系,即銀行、保險、證券、信托機構等金融機構都可以進入上述任一業務領域甚至非金融領域,進行業務多元化經營。一般經常使用的概念是從廣義的角度來理解金融混業經營的。而金融分業經營是從機構職能方面理解的,與混業經營是相對的,指的是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各自經營與自身職能相對應的金融業務。這種模式下,法律上禁止銀行與證券業務的混合,一個金融機構不能同時經營兩種業務。其出發點是維護貨幣銀行休系的穩定,把存款保險及央行最終貸款者的功能限定在銀行業內,手段是通過法規隔離來防止證券業的風險傳遞到銀行體系。
金融業經營模式經歷過由混業分業再混業的過程,實際上這是隨著經濟
的發展,金融體系結構打破傳統行業分工模式,重新配置金融功能的結果。至于當代金融業經營模式向混業經營演進的動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需求方面的因素:第一、全球競爭的需要。在全球競爭中,金融業規模的大小和業務范圍的寬窄等都將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與發展空間。第二、分散風險的需要。金融行業的高風險性決定了其有通過多元化經營分散風險的動力。第三、追求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需要?;鞓I經營使金融行業的平均成本曲線比普通行業平緩,即具有更大規模經濟潛力,同時,金融行業資產專用性在降低,因此也具有越來越明顯的范圍經濟效應。
供給方面因素:第一、新一輪技術革命推動。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特征的新技術革命極大地降低了金融數據處理與金融通訊的成本,使金融
管理技術開發與金融信息傳播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從而使金融機構業務擴張能力大為增強,可以進入原先不敢進入或無法進入的其他業務領域。第二、金融監管當局的監管理念變化及外部監控體系的改進。監管當局的監管理念從原先的安全性優先轉向效率優先,加上金融監管經驗日趨豐富、國際金融監管合作不斷擴大,金融監管機制日益健全,從而使管理當局有能力對全能型金融機構的業務實施有效的監管。第三、金融工程技術與金融衍生品為風險控制提供了全新手段?,F代金融工程技術的革命性進展,金融衍生品與對沖手段的不斷豐富,也使金融機構控制多元化經營風險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
三、目前中國金融業分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按照國家管理層的初衷,實行分業經營的目的是促使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更加專業化,有利于貨幣當局的監管,可以從總體上提高金融機構的運營質量,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但從近幾年的實踐看,這種金融體系的運行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問題:
1、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自由化和服務多元化的發展,中國作為世貿組織的成員,被要求開放金融市場的最后期限越來越近,即將面臨與西方國家的金融混業經營制度相接軌的所帶的問題,這對中國金融業現行的分業經營制度來講,將是強烈沖擊。中國銀行業將面臨生存的威脅,國外銀行傳統的存貸款和間接融資業務比重越來越小,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已成為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混業經營證券、保險、信托及衍生金融業務成為國際銀行業發展的方向。中國銀行業如果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及早行動,將在未來開放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2、現行金融分業經營制度不利于金融業的規模經營、國際競爭力提高及傳統金融企業向現代金融企業的轉變?,F行制度對銀行業務、證券業務經營的嚴格區分和限制,抑制了市場資金供給來源,人為地割裂了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融通渠道,不利于資金之間的相互融通。銀行、證券、保險的業務品種有限而單調,使行業素質及競爭力不斷下降。在當今世界金融證券化、電子化、信息化和一體化發展趨勢的格局下,完全割裂資本與貨幣兩個市場,只會嚴重束縛我國金融業的發展,窒息我國年輕的保險業和證券業,不利于國有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不利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積極培育和健康發展。
3、現行金融分業經營制度限制了金融創新。在分業經營制度下,由于銀行參與證券業務受到限制,一些具有轉移風險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無法在市場立足,由此影響到證券機構的市場運作及策略,表現出很強的短期投機性和不穩定性。銀行業和證券業都缺乏創新機制和創新能力。
四、中國現階段實行分業經營的權宜性
雖然金融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但在我國,由于相關的法規不健全、金融領域的監管還缺乏力度,銀行本身的風險意識不高,內部約束機制還未真正得以建立,所以我國目前實行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原則是必要的。我國金融業目前尚未取得混業經營的“資質”,在一種重要的制度選擇面前,現實性是重要條件。對于中國金融業而言,分業經營是權宜之計。具體來講:
1、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首先是市場分割,缺乏流動性。低流動性必然帶來高風險性,中國最大的金融風險并不是來自銀行體系,而是來自股市和債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實行全能銀行制度,勢必將資本市場上的風險轉移到銀行體系內,再加上銀行體系自身的風險,從而使銀行體系內的風險大大膨脹。其次是金融工具種類少且發展極不平衡。目前,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上,國債市場的份額占到60%左右,股票市場為35%,企業債券和基金市場占不到5%[2]。
2、商業銀行改革仍需深化。我國雖然于1996年就提出了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的目標,并致力于解決內部激勵和約束機制問題,但時至今日,不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政企不分、依靠行政約束的國有企業,而且20世紀80年代以來組建的那些股份制商業銀行,雖然產權制度上有所改革,實現了多元化,但在體制和風險控制上仍趨同于國有商業銀行。
3、缺少金融監管的經驗。改革開放已經25年了,但自決定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剛十年的時間,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場經濟,新的金融監管體系的形成以中國保監會的成立為標志剛剛不過兩年多的時間。而美國自建國時開始實行的就是市場經濟,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與之相比,我國監管機構的經驗就顯得十分缺乏了,不具備應付各種復雜的市場行為和違規行為的能力。一般來講,金融監管是用來對付銀行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分業制下的商業銀行都有辦法饒過金融監管,利用其方便快捷、錯綜復雜的資金往來渠道和監管當局開展“貓捉老鼠”的游戲。如在“全能制”下,商業銀行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更會大行其道,這就對金管當局的監督能力和效率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目前,我國金融監管多以強制性措施為主,缺乏科學完善的監管手段,其經驗和能力都不足以應付銀行的“全能制”趨勢。
五、未來中國金融業的經營模式探討
隨著我國金融結構的逐步調整和資本市場的不斷深化,2002年下半年開始,管理層逐步推出一系列以市場深化和放松管制為基調的改革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已突破了有關嚴格分業經營的限制,原來的一些政策逐漸被打破。比如保險資金(資產總額的5%)和三類企業可以間接或直接投資股市;證券公司可以從銀行同業拆借市場按凈資產的一定比例拆借資金,可以進行股票質押貸款,還可以直接上市融資。前不久,中國保監會又批準新華人壽、泰康人壽、華泰財產和平安等4家保險公司入市購買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從上一年末總資產的5%提高到10%[3]。無論是保險資金或其它形式的貨幣資金進入證券市場,還是券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貨幣市場,這些政策上的重大突破都預示著我國金融體制系統化市場變革即將到來,中國金融業混業經營的時代離我們已不再遙遠。
但是,從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現階段的金融發展水平確實又使得貿然推進混業經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因此,在現階段金融監管水平較薄弱、金融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尚待提高的情況下,繼續堅持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格局,并積極探索有效的向混合經營模式過渡的渠道和方式,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建議過渡模式一:各類金融企業按一定比例相互參股,在不改變主營業務的基礎上,以股本為紐帶,相互利用資源,相互進行業務滲透以實現混業經營。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能較好地發揮各金融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利用各自主營業務的特長,實行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其不足之處是當相互參股的各方主營業務發生利益矛盾時,各投資主體勢必根據比較經濟學的原則做出取舍,從而影響合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中國金融國際金融轉型路徑
中國金融改革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歷程,這一歷程伴隨著金融轉型的過程。從長期來看,全球經濟面臨再平衡的問題,而中國經濟則面臨著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這些變化已經并正在對中國金融業產生深刻影響。同時,從金融領域來看,全球銀行業發生著深刻變化,監管機構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為此,中國金融業不僅要關注宏觀經濟的新形勢,而且還要適應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銀行業監管變革和金融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創新和整合。中國必須抓住全球金融轉型的機遇,直面自身一系列瓶頸性難題,堅決踏上金融轉型之路,以期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將重點研究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轉型的路徑,在“中國特色的發展經濟學”的視角下,并根據中國金融的發展歷程,將金融轉型的路徑劃分為:初級發展階段(起步期發展期調整期)進化發展階段(危機期后危機期完善期)高級發展階段(參與期共同期直接期)。
一、中國金融轉型初級發展階段
中國金融轉型初級發展階段(從1978年至2007年):這一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擴張運行的時期。一方面中國的國民經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30年間經濟實現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又積累了大量的矛盾和問題,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經濟增長依靠物質資源的投入來支撐,過度依賴出口拉動經濟,社會保障不健全,城鄉兩元結構的矛盾加劇,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區域性經濟發展不平衡,資源利用缺乏可持續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等。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是經濟的快速增長使經濟總量呈現加速擴張態勢,但充分凸顯了“三大”:經濟規模大,成本壓力大,產能過大;三低:低端,低價,低利潤。
從金融領域來看,這一階段金融轉型取得了輝煌成就,也充滿了曲折與爭議??傮w而言,中國金融業基本完成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金融業已上升為國民經濟的核心產業,并有力地支持了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改革,適應了經濟高速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要。從金融轉型的路徑來看,這一階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步驟:起步期發展期調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國金融體系和結構開始了制度調整的起步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體系和結構出現了變化,最主要表現在實行金融機構多元化,打破傳統制度一統天下的組織結構,建立了二級銀行制度的框架。顯著特點是金融制度變革的發生時期,新機構和舊機制并存,機構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運行機制基本上是舊機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國金融體系走向市場化的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基本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為金融市場建立了初步框架。顯著特點是金融宏觀調控向間接調控過渡,從單一的行政型調控向運用經濟手段轉變。資金管理從統存統貸轉變為差額包干的基礎上,繼而推進到差額控制和實存實貸,由指標管理過渡到資金管理;金融調控也從單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調控向市場化運作機制調整,從開始的控制貸款規模,逐步啟用中央銀行的三大政策工具,發展到以比例管理徹底取代貸款規??刂?。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國金融體系變革進入市場金融體系框架的調整時期,我國宏觀經濟發生了新的變化,由傳統的短缺經濟發展到總量相對過剩、需求不足的經濟。顯著特點是形成“一行三會”格局,銀監會負責統一監管全國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證監會對全國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保監會則統一監管全國的保險市場。而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監管職責,并負責協調三家監管委員會的工作,充當最后貸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中國金融轉型進化發展階段
中國金融轉型進化發展階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這一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調整運行的時期,是由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轉折期,是經濟結構大調整、經濟發展方式大轉變和發展模式再創新的一個關鍵階段。這不僅是因為國際經濟環境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而且過去30多年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因素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面臨的挑戰日趨復雜和嚴峻。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是各種問題和矛盾進行深度調整和尋找解決方法,積聚經濟新一輪發展的動力。
從金融領域來看,這一階段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國內結構調整的挑戰。從金融轉型的路徑來看,這一階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危機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機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
2008年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國際金融危機,并導致全球實體經濟進入嚴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蕩,全球經濟金融進入了危機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體系運行的宏觀環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顯著,金融開放繼續推進,金融創新不斷加強;外匯儲備繼續保持增長,應對外部沖擊能力不斷增強;財政收入、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實際支付能力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總體運行平穩;金融安全網建設繼續推進,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同時,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金融穩定。
2009年無疑是中國金融業挑戰與機遇并存、發展與風險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來,盡管失業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經濟信心逐步恢復,經濟先行指標PMI得到回升,工業實際產出開始回暖,金融市場利差指標恢復正常,消費者信心震蕩回升,經濟增長預期上調,全球經濟金融逐步渡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恐慌而進入了后危機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業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金融機構實力明顯增強,金融市場運行平穩,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國際金融市場逐漸穩定,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逐步鞏固,但影響我國金融穩定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復雜,金融體系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繼續存在,維護金融穩定依然面臨嚴峻挑戰?!笆濉睍r期,是我國金融體系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需要,而走向國際金融市場化的完善時期?!笆濉睍r期,只有繼續貫徹落實金融促進經濟發展各項措施,創造有利于金融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業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發揮危機應急處置機制作用,切實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切實改善融資結構,提升金融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能力;改進金融監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穩步推進金融創新,提升金融業整體競爭力;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為國際金融穩定奠定良好基礎。
三、中國金融轉型高級發展階段
中國金融轉型高級發展階段:當主要矛盾和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積聚了新的積極因素之后,進入高級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成熟運行的時期。其顯著特點是更多地體現出經濟社會成熟發展的特征、成功的運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國經濟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規范、社會文化、技術進步、管理理念等不但體現中國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經濟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化會成為中國金融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從金融轉型的路徑來看,這一階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即從中國參與建立國際金融監管制度及制定國際金融市場規則的程度依次劃分為參與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這是中國金融轉型路徑達到高級發展階段的必然結果。
四、結論
雖然總的來說,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但它基本符合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需要,是我國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初級發展階段的一種必然選擇。事實證明,我國漸進式的金融體制改革,既保證了轉型過程中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實現了自身的改革目標。
但是必須看到,伴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金融體制中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已開始日益凸顯,阻礙著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亟待進一步解決。這集中反映在一方面我國金融資產規模迅速積累,另一方面金融體系的內部效率卻沒有得到明顯提高。衡量金融體制改革成就并不只是規模的擴張,而更重要的是效率的改善。只有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才能有效地動員資本、配置資本,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目前我國的金融體系在結構布局、制度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固有的問題,阻礙了其金融資源有效配置的功能發揮,從而難以適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需要。中國的經濟轉型以“漸進”而聞名,金融轉型更為漸進。但是這種過甚的漸進,實際上已經嚴重損害了效率,客觀上要求提升金融轉型速度。
參考文獻:
1.巴曙松,譚迎慶,聶建康.建國60年金融轉型的進程—基于金融發展的視角[J].金融管理與研究,2009(10)
2.國家統計局.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R].國家統計局,2008
3.許莎雯.“進化發展階段”的中國經濟—“十二五”中國經濟發展展望[A].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4.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分析小組.中國金融穩定報2009[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論文摘要:金融立法既是對金融機構、金融業務主體和金融業務法律關系的規范和調整,也是對金融監督管理者自身行政行為的規范和約束。金融法律制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防范金融風險,規范和調整金融監督管理者、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客戶之間的法律關系,強調對金融機構客戶合法權益的保護,通過在政府失靈的領域強化監督管理,發揮市場在金融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實現金融管制與市場自律之間的平衡和協調發展。
有市場就會有風險,有金融市場就會有金融風險。因此,金融立法的主旨并不是要消滅所有的金融風險,而是要將金融風險控制在金融監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圍和金融機構可承受的區間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金融風險的防范、控制和化解離不開金融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執行。
一、中國目前的金融風險狀況
金融風險作為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由于宏觀經濟政策環境的變化、市場波動、匯率變動、金融機構自身經營管理不善等諸多原因,存在著在資金、財產和信譽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近幾年我國金融風險呈整體下降趨勢,但潛在的風險仍然較大,金融機構面臨的一些風險不容樂觀。目前中國金融體系中有三類風險比較突出。
1.信用風險仍然是中國金融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貸款和投資是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活動。貸款和投資活動要求金融機構對借款人和投資對象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斷。但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金融機構的這些判斷并非總是正確的,借款人和投資對象的信用水平也可能會因各種原因而下降。因此,金融機構面臨的一個主要風險就是交易對象無力履約的風險,即信用風險。
在經營過程中,如果金融機構不能及時界定發生問題的金融資產、未能建立專項準備金注銷不良資產,并且未及時停止計提利息收入,這些都將給金融機構帶來嚴重的問題。除銀行類金融機構面臨很高的信用風險外,近幾年我國證券類金融機構面臨的信用風險也口益突出,相當部分證券公司的資產質量低下。所以,信用風險仍然是目前我國金融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
2.操作風險多發是我國金融業風險中的一個突出特征。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界定,金融機構面臨的操作風險:一方面來自信息技術系統的重大失效或各種災難事件而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源于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金融機構對各種失誤、欺詐、越權或職業不道德行為,未能及時做出反應而遭受的損失。從近幾年我國金融業暴露出的有關操作方面的問題看,源于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機制失效而引發的操作風險占了主體,成為我國金融業面臨風險中的一個突出特征。不斷暴露出的操作風險,不僅使金融機構遭受了巨大財產損失,而且也嚴重損害了我國金融機構的信譽。這與我國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戰略目標極不相符。
3.跨市場、跨行業金融風險正成為我國金融業面臨的新的不穩定因素。近兩年,隨著金融業并購重組活動的逐漸增多以及金融業分業經營的模式在實踐中逐步被突破,跨市場、跨行業金融風險正成為影響我國金融體系穩定的新的因素。目前跨市場、跨行業金融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目前已經出現了多種金融控股公司組織模式,既有中信公司這一類的以事業部制為特征的模式,也有銀行設立證券經營機構和基金管理機構這一類的以金融機構為母公司的模式,還有以實業公司為母公司下屬金融性公司的模式。另一方面,銀行、信托、證券、保險機構在突破分業經營模式過程中,不斷推出的各種橫跨貨幣、資本等多個市場的金融產品或工具隱含的風險。如銀行推出集合委托貸款業務和各類客戶理財計劃等等。
實踐表明,跨市場金融風險有上升趨勢,尤其表現在以實業公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金融控股公司或準金融控股公司所實施的資本運作方面。由于橫跨產業和金融兩個領域,涉及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多個金融部門,資本運作形成了“融資一購并一上市一再購并一再融資”的資金循環鏈條,運營中存在著巨大的風險。由于起點和終點都是金融部門的融資,一旦資金鏈條斷裂,各金融機構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
二、從金融法制的角度看我國金融風險的成因
我國金融體系中各種高風險是多年積累起來的,是國民經濟運行中各種矛盾的綜合反映。經濟體制的轉軌,社會環境的變化,金融體制的不適應,監管手段的落后,以及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是造成我國金融體系中存在高風險的原因。我國金融體系中存在一些高風險尤其比較突出的三類金融風險,在很大程度上與一些法律制度的缺失或不協調有關。具體表現在:
1.有關征信管理法規的缺失,影響了征信業的發展和金融機構對借款人信用狀況的評估。通俗地講,征信就是收集、評估和出售市場經營主體的信用信息。征信體系是為解決金融市場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而建立的制度。近幾年,我國現代征信體系的建設開始起步。對企業和個人的征信,由于直接涉及公民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等問題,是一項法律性很強的工作。但在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中,由于尚沒有一項法律或法規為征信活動提供直接的依據,由此造成了征信機構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等關鍵環節上無法可依,征信當事人的權益難以保障,嚴重影響了征信業的健康發展,進而造成我國金融機構對借款人信用狀況的評估處于較低水平。企業或個人在金融交易活動中存在多頭騙款、資產重復抵押、關聯擔保等違規行為,未能被相關金融機構及時識別而導致資產損失,與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滯后有很大關系。
2.現行企業破產法律制度的嚴重滯后,非常不利于金融機構保全資產。企業破產法律框架下對金融機構債權人的保護程度,直接關系到金融企業資產的安全狀況。當前有關企業破產的法律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對債權人的保護。就破產法中的制度構建而言,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破產管理人制度沒有建立起來,現行破產法律規定的清算制度弊病很多,在清算中往往漠視債權人的利益;就程序而言,現行破產法律在破產案件的管轄與受理、債權人會議、監督制度等方面的規定不很健全,這也進一步削弱了法律對破產債權人保護的力度。作為金融機構債權保護最后手段的破產法律未能充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這就可能導致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不斷形成和累積,面臨的信用風險增大。
3.金融詐騙和違反金融管理秩序行為刑事責任追究法律制度的缺陷,不利于防范金融機構在操作經營環節出現的風險。操作風險多發是目前我國金融業風險中的一個突特點。這其中又以金融詐騙行為和違反金融管理秩序行為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損失最大。當前我國金融詐騙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提供虛假信息而進行的金融詐騙。例如信用證詐騙、票據詐騙等。二是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但通過有意提供虛假財務資料為企業的利益騙取資金。目前涉及金融機構的欺詐大部分是第二類。我國《刑法》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金融詐騙有明確規定,但對上述第二類欺詐行為,《刑法》中并沒有明確,對此只能通過《合同法》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
4相關金融主體和金融業務法律制度的缺失,放大了金融體系中的一些潛在風險。前面曾提到,目前跨市場的金融風險的增加正成為影響我國金融體系穩定的新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缺乏對這些新的金融主體和金融業務,從法律制度方面及時進行規范有關。在金融業務方面,對最為活躍的跨市場金融產品——各種委托理財產品,目前銀行、證監、保險監管部¨各自按照自己的標準分別進行監管,但缺乏統一的監管法律制度。由于現有的法律制度無法解決與金融控股公司有關的法律問題,金融機構開拓的新業務缺乏嚴格的法律界定,潛在的金融風險必然要加大,并容易在不同金融市場之間傳播擴散。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定義,日前我國金融機構承受的這種跨市場風險,實際是一種法律風險。
當前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和發展正向前加速推進,同時防范金融風險的任務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和艱巨。從長遠看,我國的金融法制建設既要在金融立法方面下功夫,也要在金融執法方面強化執法的嚴肅性,真正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就金融立法而言,我認為核心的問題是要樹立科學的立法價值取向?,F階段的金融立法價值取向應當是:以“二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體現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把金融立法工作的重點放在推動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規范金融創新法律關系、提高金融監督管理的協調性和有效性以及充分利用市場自律監管上來。具體而言:
1.金融立法要有統籌、科學和全局的眼光,日前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都已經進入了改革攻階段,原來采取的單獨推進的改革策略已經難以適直當前改革開放的需要。金融立法也應當圍繞這一轉變,確立統籌規劃、科學立法的思向。保護金融機構存款人、金融品投資人的利益永遠是維護金融機構信譽的重要因素。當前應當強調對于基礎金融法律關系的研究,同時做好金融創新產品的法律關系的規范,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在許可金融機構推出創新產品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對于投資者知情權、收益權等合法權益的保護。
論文摘要:金融立法既是對金融機構、金融業務主體和金融業務法律關系的規范和調整,也是對金融監督管理者自身行政行為的規范和約束。金融法律制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防范金融風險,規范和調整金融監督管理者、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客戶之間的法律關系,強調對金融機構客戶合法權益的保護,通過在政府失靈的領域強化監督管理,發揮市場在金融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實現金融管制與市場自律之間的平衡和協調發展。
有市場就會有風險,有金融市場就會有金融風險。因此,金融立法的主旨并不是要消滅所有的金融風險,而是要將金融風險控制在金融監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圍和金融機構可承受的區間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金融風險的防范、控制和化解離不開金融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執行。
一、中國目前的金融風險狀況
金融風險作為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由于宏觀經濟政策環境的變化、市場波動、匯率變動、金融機構自身經營管理不善等諸多原因,存在著在資金、財產和信譽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近幾年我國金融風險呈整體下降趨勢,但潛在的風險仍然較大,金融機構面臨的一些風險不容樂觀。目前中國金融體系中有三類風險比較突出。
1.信用風險仍然是中國金融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貸款和投資是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活動。貸款和投資活動要求金融機構對借款人和投資對象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斷。但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金融機構的這些判斷并非總是正確的,借款人和投資對象的信用水平也可能會因各種原因而下降。因此,金融機構面臨的一個主要風險就是交易對象無力履約的風險,即信用風險。
在經營過程中,如果金融機構不能及時界定發生問題的金融資產、未能建立專項準備金注銷不良資產,并且未及時停止計提利息收入,這些都將給金融機構帶來嚴重的問題。除銀行類金融機構面臨很高的信用風險外,近幾年我國證券類金融機構面臨的信用風險也口益突出,相當部分證券公司的資產質量低下。所以,信用風險仍然是目前我國金融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
2.操作風險多發是我國金融業風險中的一個突出特征。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界定,金融機構面臨的操作風險:一方面來自信息技術系統的重大失效或各種災難事件而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源于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金融機構對各種失誤、欺詐、越權或職業不道德行為,未能及時做出反應而遭受的損失。從近幾年我國金融業暴露出的有關操作方面的問題看,源于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機制失效而引發的操作風險占了主體,成為我國金融業面臨風險中的一個突出特征。不斷暴露出的操作風險,不僅使金融機構遭受了巨大財產損失,而且也嚴重損害了我國金融機構的信譽。這與我國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戰略目標極不相符。
3.跨市場、跨行業金融風險正成為我國金融業面臨的新的不穩定因素。近兩年,隨著金融業并購重組活動的逐漸增多以及金融業分業經營的模式在實踐中逐步被突破,跨市場、跨行業金融風險正成為影響我國金融體系穩定的新的因素。目前跨市場、跨行業金融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目前已經出現了多種金融控股公司組織模式,既有中信公司這一類的以事業部制為特征的模式,也有銀行設立證券經營機構和基金管理機構這一類的以金融機構為母公司的模式,還有以實業公司為母公司下屬金融性公司的模式。另一方面,銀行、信托、證券、保險機構在突破分業經營模式過程中,不斷推出的各種橫跨貨幣、資本等多個市場的金融產品或工具隱含的風險。如銀行推出集合委托貸款業務和各類客戶理財計劃等等。
實踐表明,跨市場金融風險有上升趨勢,尤其表現在以實業公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金融控股公司或準金融控股公司所實施的資本運作方面。由于橫跨產業和金融兩個領域,涉及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多個金融部門,資本運作形成了“融資一購并一上市一再購并一再融資”的資金循環鏈條,運營中存在著巨大的風險。由于起點和終點都是金融部門的融資,一旦資金鏈條斷裂,各金融機構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
二、從金融法制的角度看我國金融風險的成因
我國金融體系中各種高風險是多年積累起來的,是國民經濟運行中各種矛盾的綜合反映。經濟體制的轉軌,社會環境的變化,金融體制的不適應,監管手段的落后,以及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是造成我國金融體系中存在高風險的原因。我國金融體系中存在一些高風險尤其比較突出的三類金融風險,在很大程度上與一些法律制度的缺失或不協調有關。具體表現在:
1.有關征信管理法規的缺失,影響了征信業的發展和金融機構對借款人信用狀況的評估。通俗地講,征信就是收集、評估和出售市場經營主體的信用信息。征信體系是為解決金融市場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而建立的制度。近幾年,我國現代征信體系的建設開始起步。對企業和個人的征信,由于直接涉及公民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等問題,是一項法律性很強的工作。但在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中,由于尚沒有一項法律或法規為征信活動提供直接的依據,由此造成了征信機構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等關鍵環節上無法可依,征信當事人的權益難以保障,嚴重影響了征信業的健康發展,進而造成我國金融機構對借款人信用狀況的評估處于較低水平。企業或個人在金融交易活動中存在多頭騙款、資產重復抵押、關聯擔保等違規行為,未能被相關金融機構及時識別而導致資產損失,與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滯后有很大關系。
2.現行企業破產法律制度的嚴重滯后,非常不利于金融機構保全資產。企業破產法律框架下對金融機構債權人的保護程度,直接關系到金融企業資產的安全狀況。當前有關企業破產的法律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對債權人的保護。就破產法中的制度構建而言,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破產管理人制度沒有建立起來,現行破產法律規定的清算制度弊病很多,在清算中往往漠視債權人的利益;就程序而言,現行破產法律在破產案件的管轄與受理、債權人會議、監督制度等方面的規定不很健全,這也進一步削弱了法律對破產債權人保護的力度。作為金融機構債權保護最后手段的破產法律未能充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這就可能導致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不斷形成和累積,面臨的信用風險增大。
3.金融詐騙和違反金融管理秩序行為刑事責任追究法律制度的缺陷,不利于防范金融機構在操作經營環節出現的風險。操作風險多發是目前我國金融業風險中的一個突特點。這其中又以金融詐騙行為和違反金融管理秩序行為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損失最大。當前我國金融詐騙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提供虛假信息而進行的金融詐騙。例如信用證詐騙、票據詐騙等。二是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但通過有意提供虛假財務資料為企業的利益騙取資金。目前涉及金融機構的欺詐大部分是第二類。我國《刑法》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金融詐騙有明確規定,但對上述第二類欺詐行為,《刑法》中并沒有明確,對此只能通過《合同法》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
4相關金融主體和金融業務法律制度的缺失,放大了金融體系中的一些潛在風險。前面曾提到,目前跨市場的金融風險的增加正成為影響我國金融體系穩定的新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缺乏對這些新的金融主體和金融業務,從法律制度方面及時進行規范有關。在金融業務方面,對最為活躍的跨市場金融產品——各種委托理財產品,目前銀行、證監、保險監管部¨各自按照自己的標準分別進行監管,但缺乏統一的監管法律制度。由于現有的法律制度無法解決與金融控股公司有關的法律問題,金融機構開拓的新業務缺乏嚴格的法律界定,潛在的金融風險必然要加大,并容易在不同金融市場之間傳播擴散。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定義,日前我國金融機構承受的這種跨市場風險,實際是一種法律風險。
當前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和發展正向前加速推進,同時防范金融風險的任務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和艱巨。從長遠看,我國的金融法制建設既要在金融立法方面下功夫,也要在金融執法方面強化執法的嚴肅性,真正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就金融立法而言,我認為核心的問題是要樹立科學的立法價值取向?,F階段的金融立法價值取向應當是:以“二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體現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把金融立法工作的重點放在推動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規范金融創新法律關系、提高金融監督管理的協調性和有效性以及充分利用市場自律監管上來。具體而言:
1.金融立法要有統籌、科學和全局的眼光,日前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都已經進入了改革攻階段,原來采取的單獨推進的改革策略已經難以適直當前改革開放的需要。金融立法也應當圍繞這一轉變,確立統籌規劃、科學立法的思向。保護金融機構存款人、金融品投資人的利益永遠是維護金融機構信譽的重要因素。當前應當強調對于基礎金融法律關系的研究,同時做好金融創新產品的法律關系的規范,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在許可金融機構推出創新產品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對于投資者知情權、收益權等合法權益的保護。
2.金融立法要堅持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取向。在調整金融監管關系的立法方面,要強化商業銀行、券商和上市公司等經濟主體在建立完善的、良好的法人治理結構方面的機制,強調金融機構的自律作用,保障金融機構在經營中的自,并注意為金融機構的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吸引了大量的外資,外資的大量流入使得外商投資的技術投入通過多種渠道溢出到我國經濟中,成為我國技術進步的重要來源。
資本作為國際要素流動的重要方式,將對我國經濟融入全球化產生長遠影響。從中國經濟的實現背景來看,經濟開放對我國經濟的作用日益增強,外商投資作用舉足輕重,而技術進步也越來越成為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廣義而言,技術進步既可以依賴于自身研究、開發,也可以借助于對外界的模仿、吸收、消化和創新。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是外資在東道國的經濟促進力。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FDI)技術外溢金融業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和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興起和發展,帶動了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則成為最大受益者,利用外資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強有力的助推器。
隨著我國銀行業全面開放時代的到來,跨國銀行的進入和發展這一趨勢將會在金融全球化和中國日益融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得到不斷的強化。面對外資銀行的激烈競爭,完全采用限制、抵制的措施是不可取的,它不僅違背了市場競爭規律,同時也必將為國際社會所詬病,加劇國際摩擦。為實現既減少摩擦,充分發揮跨國銀行進入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又保護本國銀行業這一看似矛盾的目標,政策組合和互補已成為重中之重,而只有充分掌握跨國銀行進入我國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才能對癥下藥,尋得良方。
二、FDI對我國企業技術進步影響的理論分析
(一)經濟增長理論中的技術進步
國內外的理論研究表明,技術進步是促進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潛在經濟發展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先驅,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曾指出,增長的動力在于勞動分工、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后來的經濟增長理論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技術進步的研究,從哈羅德、索洛的外生技術進步、熊彼特與庫茲涅茲的創新驅動的技術進步到以羅默、盧卡斯為代表的新古典增長理論的內生技術進步,這些增長理論都強調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二)FDI影響技術進步的渠道分析
我們知道,FDI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渠道:作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直接影響;通過影響“國內資本積累”,間接影響經濟增長;通過“外溢效應”影響技術效率,間接影響經濟增長。在這里,對于分析FDI對技術進步的影響渠道,我們可以分為通過直接效應影響技術進步、“外溢效應”影響技術進步以及通過影響“國內資本積累”,從而間接影響技術進步這三個渠道。若FDI僅僅是“投資”或者僅僅影響“國內資本積累”,從本質上說,它與國內資本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隨著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人們不再認為技術水平和技術進步速度是外生的,在這個新的增長框架里,FDI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投資”,其影響也不再局限于“資本積累”,它還通過該過程影響我國的技術效率。
三、FDI進入我國金融業的背景與現狀分析
FDI作為私人投資的一部分,會直接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但是根據資本邊際產出遞減的假設,這種作用是短期的,吸收FDI的我國最終會向該經濟體的長期穩態收斂,FDI對我國產出增長不會有持久影響。
(一)外資進入我國銀行業的背景
1.金融全球化對銀行業的影響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球金融活動相互聯系日益緊密的一個過程,其內容包括金融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頻繁流動、金融機構的跨國經營、金融市場的全球聯動等,其主要表現有貨幣的全球化、資本的全球化、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全球化等。
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廣泛擴展,不斷改變著全球銀行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從而對全球銀行業的經營發展產生強烈影響。金融全球化掀起了全球金融業大規模跨國并購浪潮,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爭奪市場,各國跨國銀行都希望通過擴大規模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競爭能力。單個銀行的規模效益畢竟是有極限的,“超級寡頭”之間的跨國并購成為了擴大銀行規模的一條捷徑。金融全球化加快了金融創新速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信息產業等高科技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有力的刺激了金融創新。新興市場的迅速崛起,也為銀行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所以金融機構的創新活動達到了空前規模。
2.經濟開放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家就已經依次開放東部沿海地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點和先驅。
⑴從一般意義上講,一個國家經濟越開放,就有更多的外國投資者進入投資。一個開放的經濟體更能受到投資者得青睞,因為它能給投資者帶去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自由度。
⑵第二,一個開放的經濟往往也是一個更加有效率的經濟,快速的生產,迅速的物流以及快速的消費給外商帶來極大利益,投資企業選擇這樣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才更有利可圖。這樣,一個國家越開放的地區接受的外資以及由此產生的溢出就越大。
⑶經濟開放的中東部地區,人民的思想和觀念更接近全球化,更容易接受且愿意學習新鮮事物,包括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文化理念等等,并學以致用,用于自主創業以及創新之上,他們這無疑是一個新技術的良好孵化地。
⑷經濟開放的東部和中部地區,人們的消費觀念頗具全球化,更熱衷于購買外商企業的產品。
⑸經濟開放的地區政策比較明朗,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商政關聯比較緊密的國家,選擇經濟開放的東部和中部能夠讓外資企業更好的經營,安心透明的經營。
(二)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經營現狀分析
1.外資銀行重點發展高技術產品
諸如開展高技術含量的網上銀行、現金管理、銀團貸款、項目融資、貿易融資等產品,這樣既可以規避物理網點較少的劣勢,又可發揮自身的優勢。外資銀行的長處不僅體現在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而且具有強大的為客戶量身定制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也即發揮核心產品的優勢為不同客戶提供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最終產品,這是贏得客戶、擴大市場份額的關鍵所在。
2.從競爭到強調合作
在大舉擴張的上世紀90年代,無論是在經營指導思想還是實際市場運作上,外資銀行都強調同國內銀行進行市場競爭。然而,入世至今,外資銀行同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首的中資銀行進行市場競爭時,在營業網點、客戶資源和人文環境方面均存在劣勢,因此現階段外資銀行的經營策略主要是強調同中資銀行合作,以彌補其自身的劣勢。
雖然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時間不短,但是他們對于本地客戶的了解有限,相比之下中資銀行卻擁有多年的客戶交往關系和完備的客戶信息。中國企業在與中資銀行的長期合作中,已經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銀企關系。同中資銀行合作,外資銀行一方面可以分享中資銀行的客戶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發揮自身在金融創新方面的優勢為客戶打造“量身定做”的金融產品。
3.充分發揮技術優勢
外資銀行的進入引入了新的技術和專業技能,從而增加了當地客戶可獲得的金融產品數量,因此外資銀行的存在提高了效率并促進了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外資銀行擁有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優良的資產,還擁有發達的全球分支和客戶網絡,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內部風險控制能力以及成熟的金融產品等。中間業務需要先進的網絡硬件和軟件系統作為技術保障,在技術支撐方面和全球覆蓋面程度上,中資銀行明顯落后于外資銀行。在經營外匯業務方面,外資銀行具備靈活的風險控制方式、便捷快速的服務程序和較為寬松的擔保條件。進入中國市場后,外資銀行除了開展傳統的優質服務外,還會大力推廣和開發金融衍生產品服務。
(三)外資銀行對中資銀行的影響分析
1.對中資銀行客戶營銷模式的影響
盡管中資銀行不斷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并不斷改進客戶營銷及服務水平,但與外資銀行仍存在較大差距。從目前來看,產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對“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的貫徹程度不夠。
外資銀行成熟有效的市場細分和客戶定位機制與中資銀行粗放的客戶分類方式形成對比。無論是在進入中國市場前還是在中國市場的經營過程中,外資銀行均十分重視通過市場調查來了解客戶需求,結合自身的經營特點鎖定相應的目標客戶,對特點不同、需求不同的客戶往往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對于不屬于其目標客戶的群體則設置相應的服務門檻。中資銀行在長期經營過程中雖然已經擁有了龐大的客戶基礎,也開始著手搜集客戶數據,但還缺乏一整套有效的客戶細分和定位機制,導致對客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遠沒有到位。
目前中資銀行客戶經理制的推行主要集中在客戶經理培育階段,致力于提高客戶經理素質、改善與客戶的溝通及加強對產品的熟悉程度等問題,而外資銀行已經形成了客戶經理培育的有效機制和運作體系,轉而強調為客戶經理提供強有力支撐的內部支持系統。
2.有助于進一步強化國內商業銀行的經營約束機制
對國內企業來說,的確有些事情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有些帶有共性的問題,大家也許都習以為常了。但作為一個外來者,他們就更容易看清楚。境外戰略投資者能夠促使我們加強管理,加快改進不足之處。他舉例講,建行的許多機構和網點,是在過去的歷史條件下購置的,當時并不要求有完備的產權手續。但是,要股改,首先產權就必須明晰,就要求必須完全按法律制度辦事,必須有明確的產權,并且經過中介機構的確認。特別是在外資戰略投資者詳盡嚴格的盡職調查面前,有任何問題都會暴露出來,迫使你必須盡快完善手續,改進管理,此外別無選擇。這樣對我們工作的標準提高了很多,對管理要.求也提高了很多。這正好促使我們朝國際水準的商業銀行方向去努力。
3.國際性金融風險
銀行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就意味著金融資本項目的開放,那么中國原有的在1997年用以應付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固若金湯的防御體系就要被動搖,金融發展中不穩定的因素就會增加。二十多年來的金融改革,由于中國沒有融入全球經濟,我們的腳基本上還是踩在地上,可以“摸著石頭過河”。戰略投資者的引入,促使中國的銀行徹底要融入到全球經濟中,中國的銀行業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金融市場包括國際性的金融危機的更強烈的影響,如果中國商業銀行不能及時地提高應付國際性金融風險的能力,在未來一定時間,很可能會觸到金融危機的“地雷”。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南美金融危機,主要原因是本國政府缺少應付國際性金融風險的能力,外國金融投資者也擔當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四、提升外資銀行對華技術溢出的政策建議
外商直接投資及其技術溢出效應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外資也加快了進入中國銀行業市場的步伐。本章以對外資技術溢出效應的理論、實證和政策分析為基礎,提出新時期促進外資銀行技術溢出的政策選擇。
(一)政府方面
1.提高中小企業勞動力的素質,增強人力資本的外溢效應。
FDI在我國技術溢出的渠道有多種,但無論通過哪種渠道,人力資本的積累都能間接地促進我國的技術進步,影響FDI技術溢出效應的強弱。人力資本以勞動者為載體,體現了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是科技進步的重要源泉。一般來講,勞動力素質越高,其學習和模仿能力越強。一部分接受過跨國公司培訓的員工后來為當地企業雇用或者自辦企業時,素質較高的勞動力更有可能把由此獲得的技術、營銷、管理知識擴散出去,成為推動當地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根據新增長理論,人力資本的外溢性,非競爭產生正的外部效應,人力資本的積累一方面可以直接促進本國的科技進步,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吸收貿易溢出的國外先進技術的能力,從而更有效地分享發達國家的R&D成果,間接地提升了本國的全要素生長率。忽略人力資本會高估進口貿易溢出的R&D資本存量對我國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鼓勵企業從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增加企業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投入。這是我國R&D活動結構能否得到改善的關鍵。政府應增加對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領域內的企業)進行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支持和資助,注重提高和增強企業從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能力,鼓勵和促進科研機構及高等學校與企業在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領域的合作。
2.完善金融服務
由于研發機構都是資金密集型的運作模式,因此良好的金融服務也是吸引外資研發機構落戶的條件。第一,可由政府操作建立有關金融機構,以國有投資或股份制投資形式,直接對外資企業的經濟運作提供金融支持;第二,盡快設立各科技園區科技研發基金,制定基金管理條理,以扶持各園區內的技術創新活動,對外資項目的核心技術創新,可以在貸款利息、期限和還款方式上做一些優惠。第三,鼓勵外資企業帶動與其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外資金融機構落戶湖北,一方面可提高湖北金融產業的外資利用水平,促進金融機構的技術進步,另一方面也為外資項目的增加了融資渠道。
3.改善招商投資軟環境,增強外國投資者信心
在政府職能人員的任命上,要嚴格把好關,減少和杜絕人情關系的操作,任命真正具有公仆意識、市場觀念和開拓進取思想的人員;另一方面,要特別強化監督機制,規范行為,盡快從制度建設上把干部的局部利益引入全局利益中,從源頭上轉變觀念,從機制上保證服務的到位,促其依法行政。
應盡快對外界樹立投資環境有錢可賺、有章可循的新形象??梢越I化的招商網站,宣傳利用外資的政策法規、行業規劃和發展戰略,介紹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推介各地招商項目資源和招商重要活動,宣傳成功的投資典型。
4.形成全社會、多渠道、多形式的R&D投入體系
加強R&D投入,要形成全社會、多渠道、多形式的R&D投入體系。改善原有的資金來源渠道,在現有的科技投入基礎上拓寬渠道,逐步加大R&D投入。我國財政科技撥款不僅支持既D活動,而且也支持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以及科技服務等非R&D性質的科技活動。顯然,財政科技撥款的數量,尤其是用于R&D活動的比例,是影響R&D/GDP比值的關鍵因素之一,國家財政科技撥款應保持穩定、持續增長。政府應加強對重點科技項目轉化為生產技術所需資金的支持,并通過資金的引導,推動企業在聯合攻關的過程中逐步積累自身研究開發的實力,從而使企業成長為加速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真正主體。企業科技投入也是影響R&D/GDP比值大小的關鍵性因素,而這又是由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決定的。
(二)金融業層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認為,以技術進步推動產業升級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但是,技術的創新與商業化是一項不確定性極強、商業風險極大的活動,創新型企業又普遍規模小、發展前景不確定、缺乏信用積累和擔保資產,很難從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中籌措到大量資金。在此,唯有資本市場才能與創新活動結成互動關系。資本市場在籌集生產資金、改善企業經營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提供稅收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發展資本市場應該是我國利用外資的一個重要策略。
1.加強企業對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
人才是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也是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金融業必須高度重視和尊重人才,要制定發現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人才培養體制。要加強對技術人才的引進,從金融業層面應該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創造吸引人才的各種條件,比如從薪資、福利方面,金融業可以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靈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低薪+獎金”的模式,“獎金”的設定可以根據工作性質和人才層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計量標準和評價方式;從職位方面,金融業可以在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機制,使人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二是引進人才的方式可以在與科研部門或高校聯系合作中,發現和挖掘人才,也可以積極的從大企業挖掘人才。三是要加強對科技人員的在崗培訓和繼續教育,只有整體的人力資本素質提高,金融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人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培養人才是基礎,吸引人才是重點,用好人才是關鍵。要堅持把能力建設作為科技人才資源開發的主題。加大對人才工作的投入,優先發展科學和各類教育事業,為各類人才不斷涌現和充分發揮作用奠定堅實基礎。要合理引進現代化建設急需的科技人才,加快推進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要建立良好的制度環境,政策環境和人文環境,建立以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為導向,有利于優秀科技人才一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一能的選人用人機制。
2.拓展各大銀行在中西部地區的腳步
可以對資金實力雄厚的,重點基礎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信譽良好、具有發展潛力的跨國企業提供低息大額貸款,以滿足資金流動的需要。銀行還應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中小企業的金融需要及特點,創新產品,整合產品組合,增強產品的適用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適應市場需求。要積極開展各種表內外授信和融資業務,引導企業由單純貸款需求向綜合金融服務需求轉變,緩解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矛盾,實現與中小企業共存共贏的可持續發展。安排有潛力的跨國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或者債券進行籌集資金,擴大企業的資金來源。
3.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發展金融創新。大力推廣和發展基礎產業債券,可轉債,產業投資基金等等各種金融創新工具,作為企業融資的有效手段,解決企業從成立到生產,重研發投入到運用到生產過程,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以及面臨巨大的風險的大難題。
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提升對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建立以金融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機制。對我國金融業來說,來自FDI的技術溢出是一個被動的過程,這一性質決定了FDI技術溢出的有限性。我國金融業要充分利用這些有限的技術溢出,必須有足夠好的學習意識和技術能力,這通常來自自主研發和革新的經驗積累。因此,增加自主研發投入、加強自主創新意識,是內資企業提高技術能力和競爭優勢的根本。
4.拓展業務領域,挖掘潛在市場和客戶。
中小企業信貸和農村金融是有著廣闊發展前景的市場。由于信息披露、資產規模等因素達不到要求,中小企業很難從資本市場籌得資金,也不能發行債券,因此比大企業更需要銀行信貸.而農村金融具有貸款額度較小,當地信用文化、社會關系等對貸款的安全性更重要等特點。與外資銀行相比,中資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業務區域集中,對本地區的情況比較熟悉,能夠更方便地了解中小企業和當地農村的情況,為其提供童身定做金融服務,因而具有顯著優勢。
5.充分利用國際資本流動帶來的機會改善銀行經營。
國際資本流動在全球范圍的流動有利于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國際資本流入有利于我國引進先進的技術經驗,這點主要體現在外商直接投資等形式的長期資本流動,因此我們應鼓勵、推動外國直接投資等中長期資本的流動。放寬對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的限制,既是對WTO有關協定的遵守,也是基于外國直接投資與其它形式的資本流動相比,發生逆轉的可能性較低,也有助于擴大資本輸入國的就業機會和帶來高新技術和管理經驗,即具有一定的正的“溢出效應”。另一方面,中資企業的境外投資有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可以首先對有競爭力的企業和產業適當放松境外投資的限制然后再循序漸進的擴大開放范圍。而對投機,套利等短期資本流動則應采取措施加以限制。就金融市場而言,國際資本流動促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形成,使得各國銀行間的資金往來、信息交往更為密切,對促進銀行創新、完善自身經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正確引導下,銀行金融資本的流動還將推進銀行的重組,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從而有利于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但我們在選擇引入外資方式時,必須慎重。
在保證不喪失控股權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國際戰略投資者。目前中國銀行業的國際戰略引資都是以現金購買普通的股票股權方式實現的。但在國際上,大部分投資并不是普通股票,更多是債券,甚至是可轉債等等。中國應增加投資工具種類,完善投資市場。另外,由于歷史和體制的原因,國有商業銀行在資產質量、盈利能力、服務對象以及國際化程度等諸多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的過程中采取的策略和定位也需要區別對待,有必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
6.利用監控功能對國家重點產業的進行融資支持
對某些產業實施適當的融資限制,避免重復建設。運用資本市場股票價格,各類分析報告等形式的信息披露則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公平交易和競爭,起到資源優化的作用,同時又極大的促進了企業的進步與自我鞭策。此外,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不盡完善和規范。有必要對其進行規范和發展。擴大市場規模,增加供給,加快發展企業債券市場,增加信息透明度,構筑金融信用等級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發展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和規范各類金融中介。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六、小結
對FDI技術轉移動因的研究表明,技術差距的存在是引起技術從跨國公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原始動力,而且在技術差距的作用下,FDI的技術轉移會引發我國國內技術轉移的連續進行。但技術轉移的順利進行要求主體之間的技術差距必須處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否則將會制約FDI技術轉移效應的發揮。從技術轉移的主體來看,跨國公司利用FDI實行技術轉移主要是基于實現全球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和利潤最大化的目的,我國利用FDI獲取技術主要源于FDI所具有的一攬子性質。
由人力資本流動所產生的FDI技術溢出效應主要與我國人力資本在跨國公司質量優化的程度以及企業間人力資本流動密切相關,前者主要受跨國公司經營階段和研發戰略的影響,后者主要與跨國公司和我國企業在薪酬福利、培訓、個人發展空間等方面的差別以及人力資本偏好有關。
由競爭所引發的FDI技術溢出效應,是跨國公司通過“戰略跟隨”行為以及優于當地競爭對手的有利因素影響我國市場結構而產生的,FDI通過競爭對我國技術的影響最終取決于技術示范、技術競爭和技術鎖定效應的綜合比較結果。
參考文獻目錄
余文娟FDI對我國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影響的分析[D]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8月:10-11
陳璐FDI在中國銀行業的技術外溢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11
詹向陽,鄒新馬,素紅.中資銀行迎接外資銀行全面競爭的策略研究.金融論壇.2006年第7期:8
付爭光外資銀行戰略投資者進入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9月:45
董博雅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技術進步效應研究[D].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35
崔秀麗科技因素對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影響的實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12月:35
楊仙麗浙江工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FDI對我國全要索生產率的影響—基于溢出效應的分析2008年1月:43-44
王滿于潤全面開放后外資銀行競爭態勢的比較分析現代商業:23
[關鍵詞]金融危機風險泡沫
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經濟走勢出現了較大的不確定性,首先是產生了通貨膨脹現象,2008前三個月,CPI指數分別達到了7.1%、8.7%和8.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尤為劇烈,08年一季度食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1%,并且市場對價格上漲的預期仍然很強烈,其次是中國股市發生了劇烈了震動,自07年10月創下新高以來到08年4月22日跌破3000點,上證綜合指數累計跌幅達已超過50%。第三,從較為長期的角度看,由于人民幣匯率存被低估,外匯儲備不斷攀升,導致外匯占款過多,國民經濟面臨著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大量的資金進入股市、房市,造成泡沫,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設想。第四,美國的次級債問題實際上已經把美國的信用風險分散到了全球,中國也不能例外。綜合以上原因,人們對于我國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的擔憂與日俱增,一些學者和專家甚至指出,中國爆發金融危機已不可避免。
所謂金融危機,是指資產價格急劇下跌與許多金融和非金融企業破產為特征的金融市場的大動蕩。在世界有幾次比較大的金融危機,一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金融危機,即所謂大蕭條時期;二是1987年美國股票市場的暴跌波及全球;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爆發的一系列金融危機,包括阿根廷金融危機、俄羅斯金融危機、墨西哥金融危機,尤其著名的是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這些歷史上著名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金融體系運行狀況進行研究有助于我們判斷中國是否會發生大規模的金融危機。
一般來說,金融市場爆發危機是由經濟體系失衡引起的,具體來說,分為國際收支失衡、資本市場失衡和借貸市場失衡。下面筆者就來就來具體分析這幾種情況,并結合歷史上金融危機的經驗和中國的實際來判斷中國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一、國際收支失衡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金融危機大都發端于此。一般來說,由國際收支失衡引起的金融危機的國家都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匯率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往往出現了經濟不景氣,政治動蕩等現象,繼而國民對本國貨幣失去信心,對美元等外幣需求上升,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必須拋出大量外匯收回本幣,但是隨著負面消息繼續出現,貨幣當局最終無法捍衛固定匯率,宣布貨幣貶值,導致本國貨幣崩潰。以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泰國的情況為例,在發生金融危機之前,泰銖一直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主要盯住美元,隨著泰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降低與經常項目赤字的持續上升,泰銖被高估,泰國央行被迫發出大量外匯維持固定匯率,到1996年下半年,泰國金融市場就出現了擠提風潮事件,1997年2月,國際游資又大規模拋售泰銖,1997年7月2日,泰國放棄已實行十多年的聯系匯率制度,當日即貶值19%,8月,泰國政府宣布暫時關閉16家金融機構,還宣布境內外泰銖實行統一匯率,從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再度掀起拋售泰銖的狂潮,東南亞各國的經濟聯系十分密切,和泰國一樣,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匯率也急劇下跌。那么中國會不會因為國際收支失衡而發生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呢?應該說不會。首先,中國自從實行匯率改革以來,就已經不再采用固定匯率制度,雖然由于央行的干預,人民幣匯率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扭曲,但是,與東南亞國家的情況相反,人民幣匯率不是被高估,而是被低估了,從2005年7月21日至2007年4月30日,人民幣已經累計升值超過13%,并且還有升值的預期,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貶值預期。其次,中央銀行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外匯儲備由01年的2000多億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6000多億美元,儲備規模居世界第一。有了如此之多的外匯儲備,就可以有效抵御國際炒家的投機,避免外匯市場發生劇烈動蕩。所以,我國因為國際收支不平衡而引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二、資本市場失衡
資本市場決定著金融資產的價格,當資本市場失衡時,將會引起市場的恐慌,大量拋售證券,發生資本市場崩潰從而引發全面性的金融危機。美國八七年發生的股災就是資本市場失衡引起金融危機的著名案例。在八十年代,由于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成功的經濟政策,美國經濟進入了繁榮時期,股市也水漲船高,產生了明顯的泡沫,直到87年夏天,股市仍然一片繁榮,但是到10月份,由于一系列的利空消息,如逆差增大,財政赤字嚴重,使投資者產生了擔憂,泡沫開始破裂,10月14日,道指下跌95.46點,創下新紀錄,10月16日,下跌108.35點,10月19日,也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市下跌了508.32點,跌幅為22.6%。這場金融危機還蔓延到了全球,歐洲、亞太地區的股市也出現了暴跌,例如,10月20日,恒生指數跌去33.5%。87股災使美國100多家銀行倒閉,股民損失慘重,很少再購買住房導致不動產市場價格下跌。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與美國當時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首先是經濟連續保持高速增長,其次,從股指的角度看,自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探底至998點至2007年10月16日達到歷史最高點6124點,上證指數上漲了500%以上,在其后的半年時間里,上證指數又縮水50%以上。因此,從下跌的幅度來看,中國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股災”。然而,再仔細分析一下中國與美國的差異,筆者認為,股市的下跌不會上升到金融危機的程度:第一,中國的股市畢竟是一個政策市,換句話說,官方對中國股市有足夠的控制力,而且調控股市手段多樣,如在股市大跌時出臺利好政策、政府官員講話,或是召集基金公司集體進行“窗口指導”,還有國資委等政府機構直接動用手中的資金救市等,例如,今年4月22日,當股票跌破3000時,政府立即進行3000點保衛戰,當日即收大陽,4月24日,出臺印花稅下調利好,股市幾乎全線漲停。另一方面,盡管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通貨膨脹等一些問題,但基本面并沒有走壞,高速增長的預期沒有改變,因此,只要政府釋放利好,市場預期馬上改變,股指再創新高也不無可能。第二,即使股市發生崩盤,災難也不會蔓延到銀行體系,八七股災之所以會引起美國100多家銀行倒閉,是因為這些銀行有大量的股票、債券抵押貸款,1987年5月,美國銀行對股票債券的抵押貸款達388.9億美元。而在中國,企業主要利用股票市場進行融資,投資并不多,法律也不允許從銀行借入資金進行證券投資,因此,當股市崩盤時,不會產生企業虧損從而給銀行造成壞賬的情況。當然,也法律也不允許銀行投資于證券市場,因此,在中國,即使發生股災不會引起銀行業危機,真正可怕的是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這一問題。
三、資金借貸市場失衡
資金借貸市場失衡引發金融危機事實上就是信用危機,其原理在于,為刺激經濟,央行采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資產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銀行發生大量壞賬,資金鏈斷裂,從而引發擠兌現象,羊群效應使得這種現象很可能蔓延到整個銀行體系,造成大量銀行倒閉,整個國民經濟受到巨大打擊。上世紀80年代簽訂廣場協議后,為了應對不利的國際收支環境,日本政府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放松了信貸,銀行放出大量房地產抵押貸款,加之日本土地本來就比較稀缺,日本的房地產價格猛漲,當時日本土地價格是美國的三倍多,1989年,日本央行三次上調再貼現率,利率提高后,借款人無力償還利息,導致銀行壞賬,房地產泡沫破裂,到1997年日本住宅用土地比1989年下跌了約30%,商業用地下跌了約50%,8家住宅金融公司(住專)中有七家倒閉,這也給銀行帶來了大量的壞賬,從而導致了日本經濟一蹶不振,至今仍未完全恢復。針對中國近年來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情況,有許多專家呼吁謹防房地產泡沫破裂,關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一方面,房地產市場有沒有泡沫是一個問題,泡沫理論本來就不是一個成熟的理論,格林斯潘說過:“泡沫只有在它破裂的時候才會被證實”,一些學者用房價與家庭年收入只比來測算泡沫是不妥當的,這個比率高只能在社會學的意義上證明房價高,在經濟學上測算泡沫應該用新房空置率比較合理,但是從技術上來說這一指標目前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定性地說,筆者認為,中國房地產價格高很大程度上是供需引起的,經濟學認為房地產的供給長期的比較固定的,但在中國有一個周期問題,大量的城市單元住房都是在80年代興建的,20多年過去后,這些住房在面積和結構上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要求,所以對新住宅的需求是很大的,這自然引起房價高企;另一方面,有幾個原因使得房價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一是供地從緊的政策使房地產新增量有限;二是目前的政策目標是穩定房價,而不是使房地產價格下跌;三是由于全球通脹,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房地產價格走高,基于以上幾點筆者認為,中國因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