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2 22:25:56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教育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俗話說:“教無定法”,而在所有的教學方法 中,趣味性較強的方法總是能夠脫穎而出的,一方面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指引下快樂地學習。數學學習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下是我在“開展趣味教學,打造高效課堂”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大家共勉。
一、 趣味性較強的課堂導入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保證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么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么?”“那么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征。這樣創境入課,像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再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粘貼一個小動物,然后說在小動物的三點鐘方向有一只羊,九點鐘方向有一只狗……讓學生試著找到羊、狗等動物的位置。相信不認識鐘表的小朋友們肯定一頭霧水,這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開始認識鐘表了,在前面導入的鋪墊下,學生對認識鐘表充滿好奇,急于知道幾點鐘方向究竟在哪里,這樣整個課堂就會充滿活力且更加高效了。
二、新授部分的趣味性教學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情景教學法就能提高學生興趣,達到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進行分數大小比較的教學時,可以準備兩塊同樣大小的蛋糕,一個切成四塊,一個切成八塊。先引入幾分之幾的概念,然后做一個游戲,贏了的學生可以上臺來選取蛋糕吃,選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自主挑選,但在拿蛋糕的時候說出自己選擇的是幾分之幾蛋糕。相信先選的學生都會選擇四分之一蛋糕,問他們原因,學生都會說四分之一的蛋糕比八分之一的蛋糕大很多。在這樣的鋪墊下,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大分數越小的數學道理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這就是情景教學法,它來源于生活,緊密結合于生活,能夠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既有興趣又能夠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應用情景教學法教學是構建高效數學課堂中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響應了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另一方面契合了小學生好動好奇的身心特點,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當然這里提供的只是新授教學的一個小小的例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合理有趣的方法,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就真的拿出鐘表讓學生實操,在學習七巧板時真正帶領學生制作七巧板等等,總之教師要設置合理的生活情境,這樣才能夠達成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目的。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發現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存在的問題主要為不能根據學生的年齡安排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之中存在著超齡教學、提前教學的情況。在當前就業壓力極大增加、學業壓力相應增大的情況下,學生為了未來的求職面臨著更多的學業成績上的競爭,這種激烈的競爭在當前環境下已經從曾經的高考競爭、中考競爭逐步發展為小學升初中考試上,過大的學業壓力已經蔓延至小學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小學階段的學生為了小學升初中的階段性考試和選拔必須在學業成績方面有所優勢,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之中也更為重視應試能力。小學教育教學的應試教育化直接影響了不少學校和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之中更多地增添超出教學大綱的教學任務,或是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上有著超前的趨勢。必須指出,這種超綱、超前教育不顧學生的年齡和學習能力,不僅給學生帶來了過多的學業負擔,也容易引發厭學情緒和自信心的打擊,可謂是揠苗助長的錯誤教學理念。不僅如此,不顧學生當前的學習能力提前教學,學生未來可以輕松掌握的知識在當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也是一種事倍功半、得不償失的行為。
二、小學教育教學的改進
針對當前小學教育教學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小學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進行改進。由于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和社會大眾對于應試教育的反思,也由于少子化影響下競爭壓力的減小這一客觀情況,應試教育理念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廣大教育工作者也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素質教育的嘗試和實踐。以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可謂是未來教育界發展的必然趨勢,新課程標準的推出也印證了這一點。同時,在很多城市小學升初中的選拔也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不少城市取消了考試選拔的方式而采取搖號、分地段等方式進行分配生源,為小學生減輕了不少來自于升學的壓力。對于小學教育工作者來說,小學教育教學過程可以面臨著更小地來自應試教育的壓力和升學壓力,更好地根據素質教育理念和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教學計劃的設計和調整。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在實行小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之中可以更多地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活潑大膽的教學思路、新穎獨到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師可以結合書本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將學生引向書本之外。例如在語文學習中,教師不僅可以講解書本知識,還可以開展講故事、成語接龍等課堂活動。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例進行教學,普及“身邊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的概念。在自然、科學等科目中,教師更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室、帶進校園,結合校園中的植被綠化講解相關內容。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而且寓教于樂的教學手段也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行的良好調整。
三、結語
1.課程設置方面筆者通過調查發現高師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通常存在如下問題:重學科理論課程,輕技能實踐課程;教師技能和特長的訓練不夠,專業技能實訓的時間過少,學生難以形成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學技能;課程開得多,但學生學得泛而不精,缺乏扎實的功底。近年來由于各級主管部門要求開設的課程不斷增加,使得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的課程更加繁雜,造成現行的課程體系最大的弊病就是缺少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技能訓練課程,明顯存在著不合理的傾向。
2.任課教師方面當前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的任課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多數教師能夠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并能將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做到有機結合。但也有部分任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夠豐富,對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情況不甚了解,理論講授與教育實際相距甚遠,他們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等方面仍需完善和提高。此外,在師范院?!爸乜蒲休p教學”的大環境下,很多教師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科研工作上,對于自身教師職業技能的提高關注較少。
3.實踐訓練方面專業特殊性決定開設科目過多,加之任課教師的數量有限,使得每位教師授課門數和課時數都很多,必然導致課堂上學生教學技能訓練的力度不夠。[2]具體體現在:一是教學技能訓練的時間不夠充足。單項課堂教學技能訓練和綜合訓練多安排在開設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的同一個學期內進行,時間緊,任務重,勢必導致訓練不足。二是教師基本功訓練的方式有限。例如“英語書法”訓練,大多安排在學生入學后的第一個學期,每天學生按照字帖和指導材料練習,還要上交大量的技能訓練作業,學生任務繁重,積極性大大降低。
4.受訓學生方面當前,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的學生普遍都能認識到教學技能的重要性,但認識、態度和行動往往不一致,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學習訓練的自覺性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機不高。另一方面,該專業學生教育學和心理學基礎知識欠缺,對于基礎教育和小學生缺乏足夠多的了解,這些都將成為他們在教學技能訓練方面的絆腳石。
二、改進教學技能培養的策略
1.優化培養模式,合理課程設置為了解決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學生教學技能較低的問題,高師院校要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方向,突出師范教育的特色,把對學生進行教學技能培訓列為高師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必修課程,逐步形成教師認真指導和學生自覺進行教學技能訓練的驅動機制,使學生在校期間注重專業知識與師范技能相結合,重視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注重教育科學理論素養的學習與提高,培養他們的小學英語教育實踐能力和對基礎教育改革的適應能力,為將來從事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師資培養,改進教學方法為改進教學效果、提高教育質量,高師院校應加強對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任課教師的培養,使其掌握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理念,并能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此外,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該方向的任課教師能深入小學,進入小學英語課堂,了解小學和小學英語課堂實際運行情況,將教育理論與教學需要完美統一。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到課堂學習與討論中,抓住一切機會獲取有用的知識并發展自己的能力。
3.強化技能訓練,方式靈活多樣為培養該方向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高師院??梢詮膬蓚€方面強化技能訓練:一是加強聽課、說課、評課訓練。首先將理論知識系統傳授給學生,使其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其次運用所學理論進行實踐操作訓練,通過反復練習提高技能水平;最后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以加強管理。二是加強微格教學訓練。使學生對微格教學理論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科學地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可以將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充足的訓練時間,切實提高教學實踐能力。
4.改革實踐環節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是高師院校培養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合理安排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時間,讓學生盡早走進真實的小學英語課堂,切身感受和體會當小學英語教師的感覺;二是要加強對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指導和管理工作,加強檢查監督工作,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見習和實習中來并有較大的收獲和改進。
三、結語
論文格式寫作要求:
1.論文題目為三號黑體加粗居中
2.一級標題應該設置為黑體三號加粗居中(即每一章節的標題如第一章)
3.二級標題應該設置為黑體四號加粗,對齊方式為左對齊(即每一章節的下一級標題如:1.1)
4.三級標題應該設置為黑體小四加粗,對齊方式為左對齊(二級標題下的小標題如1.1.1)
5.中文“摘要”兩個字應該是三號黑體加粗居中,應該設置為一級標題。
6.中文摘要內容字體應該為宋體小四,兩端對齊,行間距為1.5倍或是20磅。
7.英文摘要(abstract)應該是羅馬(TimesNewRoman)三號加粗居中,應該設置為一級標題
8.英文摘要內容字體應該是羅馬(TimesNewRoman)字號為小四,兩端對齊,行間距為1.5倍或是20磅。
9.“關鍵詞”三個字應該是黑體小四,其后為關鍵詞(宋體小四),關鍵詞數量為4~6個,每一個關鍵詞之間要用逗號分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
10.“目錄”兩個字應該設置為黑體三號加粗居中
11.文章正文應該是宋體小四
12.文章正文段落行間距應該是1.5倍行間距或是20磅,首行要空兩格。
13.文章正文段落格式應該設置為兩端對齊
14.文章中出現的圖片,其位置應該是居中,且圖片下方要有中英文對照的說明文字。其中中文說明文字應該為楷體五號,英文說明文字應該是羅馬(TimesNewRoman)五號字體,中英文說明文字位置均為居中。圖片及其中英文說明文字應該位于同一頁。
15.文章中出現的表格,其位置應該是居中,且表格上方要有中英文對照的說明文字。其中中文說明文字應該為楷體五號,英文說明文字應該是羅馬(TimesNewRoman)五號字體,中英文說明文字位置均為居中。且文中表格的風格要保持一致,表格內容的字體,字號設置要統一。表格的寬度不應該超過正文的寬度。表格如果轉頁的話,在隨后的頁面上應表明如:表一(續)
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范例欣賞:
【摘要】隨著社會中各行各業的競爭力度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成為了社會重點難題。特別是計算機行業,近年來的計算機領域快速發展,各高校向社會輸送的計算機人才也日漸提升,同時也加大了就業競爭力度。所以,學生掌握一種制約芯片的電路設計,并且熟練使用一種編程語言,不僅能夠提高競爭實力,也可以增強自身的技術水平。本文中通過面向技能抽考的單片機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技能抽考單片機教學多元化單片機
單片機是一種微型計算機的分支,以體積小、功能全、性價比高等特點著稱,被運用到工業制約、通信設備、信息處理、電器等諸多領域。單片機技術在整個課程中處于核心位置,是電子信息、機電、自動化等專業學科必備技術,也是工科學生就業的一個基本保障。
一、單片機教學目前狀況
單片機教學中,教師以匯編語言版本和C語言版本為編程工具的單片機為學習對象,這種學習策略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單片機指令系統的操作,也可以對單片機軟、硬結合的特點做深一步的單片機原理理解[1]。
“單片機”是一門專業課程,基于電工學、電子學、計算機組成原理學、接口原理及匯編語言學基礎上的一門課程。以上課程是單片機課程的基礎,對單片機的學習能夠起到推動作用,加強學生對相關課程的理解。對于學生而言,單獨的學習單片機課程,沒有專業背景和知識結構的因素影響,將會很難入門[2]。
二、單片機教學的理由
2.1單片機教學的實驗設備單一
教學中使用的實驗設備通常是學校為學生準備好的包含十幾種實驗內容的實驗包,學生對實驗包里的設備進行試驗并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是,通過這種實驗包學習產生的理由是無法提供更高層次的動手實驗,實驗包里的實驗項目硬件已經連接完畢,學生只需要通過簡單的連線就可以使用,導致了學生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少,線路已經固定,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設計轉變線路,在實驗中產生一定的局限性。
2.2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不符
學校的教學策略中,基本以理論為主,造成設計效率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大、理論性過強、語句不易理解等理由,另外由于編程的代碼結構復雜,學生對硬件結構的依賴性比較大,不能夠完全在不同種類之間相互移植。
三、技能抽考在單片機教學中的作用
3.1技能抽考的理論
技能抽考是根據教育學的要求,依照專業特點對學生掌握的專業技能進行標準化的考核,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的雙重考核。具體做法分為三種:制定統一的抽考標準;制作抽考標準的試題庫;根據專業學習的人數,采取隨機籌錢的方式進行學生的獨立抽考。
這種技能上的抽考相當于一種技能競賽,專業技能競賽相比職業技能競賽的方面更為廣闊、參與的學生也比較多、比賽的內容全面,抵制了一直以來的“重技能輕綜合”的不足[5]。
3.2技能抽考在單片機教學中的作用
技能抽考運用到教學模式中,能夠重新建構教學模式,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專業能力、增強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等,使學習中實現車間與教室、教師與師傅、學生與學徒、作業與產品、理論與實踐、教學與比賽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改革,推動學校教育水平的發展。
3.3技能抽考重建教學模式
技能抽考是以學生的綜合實力為評價標準,在學習范圍的完成情況來進行對專業能力的衡量,對能力、策略等進行務實、高效的教學目標。因此,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轉變。從原有的教學方式轉向行動教學方式,讓課堂從理論性教學轉向實踐性教學,以“教學工廠”為實訓教學模式,使車間和教室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
四、結論
單片機原理和教學中的自主研發、開放性和創新性,比較容易符合新世紀人才的培養,符合高校的教育規律。在教學中加快改革步伐,加強基礎、培養能力、開拓思維、注重創新、提高素質為教學中心思想,以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素質和動手能里為教學目標,將教學層次加深,全面展開單片機教學的最新模式,為電子信息行業培養大批量專業知識強又掌握應用技術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牛驍.單片機和C語言的教學探討[J].江蘇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1,04:136-138
[2]陳華珍,夏國清.基于單片機系統開發的C程序設計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1,03(09):143-144
[3]張金果,寧亞媛,姜睞.基于Proteus和Keil的單片機教學改革的探討[J].華章,2013,12(23):263+366
科技的飛速發展給我們一個最大的啟示就是這個時代需要創新。創新不僅僅體現在科技方面,還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方面,而教育更需要創新。如何實現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應首先從管理形式上入手。采取“揚棄”的態度,保留傳統管理形式中優秀的成分,去除其中包含的糟粕,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增添前衛的思想、手段等,從而使管理形式適合教育的發展,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效率。學校教育中創新無處不在,管理形式需要創新,教學形式也需要創新。目前,各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例如“杜郎口模式”等。為了能夠有效管理,能夠使學生快樂學習,必須進行創新式的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為學生創造輕松快樂、團結合作的學習氛圍,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再者,必須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使教育也跟上時展的步伐,能夠使學生借助設備上的便利,更好更輕松地進行學習活動。
2.提高教師的意識
教師是學校教育中的主要力量,教師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教學的質量高低。要想實現對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應當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教師的意識上。首先,教師應當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學校應當任用高素質的老師,在應對各種情況時能從容不迫,游刃有余。學校應該在教師的選擇上進行嚴格的把關,使同學們接受優秀教育者的教導。同時,學校應該定期開展對教師的培訓活動,針對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開展有關這方面的培訓課程,對教師進行專門的培訓,定期開展宣傳活動,提高教師的重視程度。此外,還應當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開展各種活動,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協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更加親密的伙伴關系,從而使雙方都能因此受益。
3.創建和諧民主的校園環境
學校一方應該努力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要想使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所處的成長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學校一定要積極地投入到校園建設中,一方面,應當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美化校園環境,加強對校園的安全設施的建設,在教學樓中配備好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硬件設施、電子白板等,注意飲水器等設施的配備,以及對設施定期的檢修,從而方便學生們的生活,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構建民主和諧的校園環境,學生只有在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更好地學習。前面說到“育人”是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對小學生品質的培養,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質和良好人格的形成,使其發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助益的人,那么和諧民主的校園環境就尤為重要了。學校必須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抵制歪風邪氣,杜絕不良行為的發生。學校必須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學習環境得到了保障,有效地管理小學教育教學也自然得到了保障。
4.加強制度建設
當代注重法律的建設,我國更是一個法治的國家,國家尚且需要依法治國,所以,無論什么,都必須要尊重法律,法律是約束我們行為規范的最重要的因素。學校辦學更加離不開法律的制約,從“義務教育”到各種教育法的不斷推出,都表現出國家對教育管理的重視。如何有效管理小學教育教學,就必須充分發揮法律的作用。國家制定相關的教育法來約束學校管理者的行為,學校應當在內部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例如完善評教系統,讓每一位學生對老師進行公正的評判,從而使教師完善優秀的方面,改進不好的方面。學校內部對老師及老師們所帶領的班級進行評比,使教師團隊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關系,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管理班級。還有教師進修制度,對教師進行考核,安排老師進修,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最后要建立一套班級考核制度,對每個班的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實行量化分制度,對班級的表現進行打分,從而約束學生們的行為,使得教育者更好地進行管理。
5.完善學校內部的管理層
如何領導出一個優秀的團隊,管理者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學校的管理也不例外,應當抓好學校內部管理。首先應當細化分工,分配好每個部門的任務,使學校能夠合理有效的運轉,使得每個部門每個崗位上的教育者能夠各司其職。其次應當提高管理者的素質,打壓不正之風,使每一位管理者能夠盡到自己的本分,清正廉潔,為教育工作而盡心盡力。最后各個部門之間應當形成良好的關系網,建立起良好的聯系,不能使每一個環節有脫節的狀況,而要使學校每個進程能夠順利完成。
6.結語
1.安全以及行政管理方面
借助于多媒體設備,行政人員利用電腦,管理學校的后勤情況,如檔案等資料。
2.文字和表格
借助于電腦,將文字等打印出來,可以做墻面,或者是裝飾環境。此外,學校需要處理的表格比較多,應用電腦,制作表格,提供極大的便利。
3.提供專家咨詢的機會
網絡世界資源比較豐富,動畫故事比較有趣,教學方案制作精良,教育理念比較先進,網絡資源可以對教師起到輔助的作用,教師能夠獲得一些信息,并可以和專家進行在線咨詢。通過電子郵件,和其他人實行業務往來。
4.對教學發揮輔助的作用
多媒體設備,借助于現代的技術手段,處理信息,應用模擬技術、仿真等技術,直觀表現圖像。采用技術,多媒體設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比較廣泛。多媒體技術傳輸信息方式出現變化,傳統的傳輸是線性傳輸,現在是全方位的傳輸,具有生動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質量。
5.選擇并共享資源
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是重復的,一線的教師,部分工作具有重復性,教師可以將自己的資料存儲以來,形成資料庫,將資源共享,大家能夠不斷的學習。
二、多媒體設備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1.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課程導入
在課堂教學中,新課的導入環節比較重要。在開始上課時,需要將學生注意力快速的集中起來,為學生創設特定的情境,并引導學生進入其中,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新課導入,學生思維被打開,引發學生聯想,轉變學生學習狀態,改為主動學習,在一種比較輕松的環境下,學生就可以將新的知識掌握。以數學課為例,在講解相遇問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兩個人相對行走場面,對兩人行走方向進行演示,進入讓學生認識到不同的運動方式。應用多媒體技術,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學生對此知識的學習抱有強烈的熱情。進行視頻播放,聽錄音,進而將課題引入,課堂氣氛就會變得比較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趣得以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一直在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教學的過程比較自然,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
2.重點突出
在傳統教學方法中,通常是將教學的重點逐步表現出來,在這個問題上,會占據很大的精力,并且花費時間,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愿意去學習知識。在學習重點方面,教師可以進行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比較生動,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其發揮協同作用,將難以傳達的內容以具體可感的形式表現出來,重點問題突出,難點問題得以解決。
3.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學生如果對某一項事物的學習產生興趣,會產生很大的動力去學習,學生的學習欲望也比較強烈。多媒體技術采用的方法是音像結合,這樣的教學過程比較有趣,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以語文看圖課為例,應用多媒體設備,畫面以動態的形式得以展現,情景比較生動。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
4.借助多媒體設備,對知識進行鞏固練習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
先是把知識變成能力的過程,再則將能力變成智力的過程。借助于多媒體設備,可以實現多種練習方式,訓練的方式比較豐富,可以一題變為多題,也可以一題具有多個解法,新知識得以鞏固,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學生可以有機會表現自我,學生具有成就感。以《分數的意義》為例,練習是根據制定的分數,進行圖形填色。在這種情況下,練習答案不具有唯一性,教師可以應用計算機,給學生創造自由發揮的機會,在將答案填出來以后,教師為學生加油,讓學生繼續想辦法,如果學生填寫的正確,系統會給反饋信息即肯定,如果學生出現錯誤,教師也要安慰學生,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對教師也提出了要求,教師自身需要不斷的學習知識,學會運用現代化的科技,加強業務學習,不斷地進行探索,教師自身的能力會不斷提高。
三、結語
(一)專業培養目標的比較
培養目標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的具體化,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社會對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在各維度上的綜合體現。從6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文字表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如下共同點:
(1)培養目標的定位較為多元。從目標的表述上,6所高校均致力于“高素質的優秀小學教師”的培養,但在具體表述上各有側重,如培養“教育工作者”(學校A)、“應用型小學教師”(學校B)、“本科層次小學教師”(學校C)、“專業人才”(學校D)、“高級應用型人才”(學校E)、“復合型人才”(學校F)等。
(2)培養目標在素質要求上追求全面。6所高校的培養目標,大多數強調人才培養的“一專多能”“能力全面”“素質較高”,從“專業理論素養”“專業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到“教育管理能力”“專業化水平”等方面,均有較高要求。
(二)專業培養規格與素質要求的比較
專業培養規格是專業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反映了本專業培養的最基本要求,是新入職小學教師所應具備的最基本標準。從6校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素質要求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在培養規格上,6所院校專業培養規格具有如下共同內容:
(1)在專業理念與師德方面: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具備兒童保健知識與能力,注重個人身心素質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
(2)在專業知識方面:具有廣博的通識教育知識,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一定的小學生保健知識。
(3)在專業能力方面:具有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信息技術處理能力、自我發展能力等。6所高校在專業培養規格上均突出小學教師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兼顧到時展對小學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如藝術素養與一定的外語應用能力。
(三)課程體系結構與學分、學時分配的比較
分析從6所高校制定的課程計劃表來看,課程體系結構一般分為通識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又稱“教師養成課程”或“教師專業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又稱“任教學科課程”或“學科基礎課程”)和教育實踐課程四大模塊構成。從表1來看,6所高校在課程結構設置與學分學時分配比較的具體情況如下:
(1)在學分學時比上,6所高??倢W分幅度為160~18分,課內教學總學分幅度為125.5~154學分,課內教學總學時幅度為2072~2472學時,6校之間學分最大差距2分,課內學時最大差距為400學時。
(2)在周學時安排上,六所高校課內教學總周數幅度為104~112周,課內教學周學時幅度為19.2~22.時,6校之間的平均周學時數差別不大。
(3)在四大課程模塊的學分分配上,6所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學分比例幅度為26.1%~33.4%;“教育專業課程”的學分比例幅度為21.2%~37.6%;“學科專業課程”的學分比例幅度為15.3%~27.1%;“教育實踐課程”的學分比例幅度為10.6%~27.2%。6校在四大課程模塊的學分比例分配上,除“通識教育課程”學分比例差距不大外,其余三大類課程學分比例的最大差距均超過10%,依次為16.4%、11.8%、16.6%,可見各校在課程學分分配上還是存在較大差異。
(4)在四大課程模塊的學時分配上,6所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學時比例幅度為34.0%~40.1%;“教育專業課程”的學時比例幅度為25.3%~45.6%;“學科專業課程”的學時比例幅度為18.9%~34.6%。可見各校在課程學時分配上總體還是呈現出較大差異。
(四)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比較分析
6所學校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學分學時分配情況比較如下:
(1)關于“通識教育課程”中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6所學?!巴ㄗR教育課程”設置比較一致,范圍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學習領域,具體內容基本包括思想政治、計算機、英語、體育等四類課程。在必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上,學分比例幅度為21.2%~26.7%,學時比例幅度為27.8%~31.6%;在選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上,學分比例幅度為4.1%~8.2%,學時比例幅度為5.4%~10.0%??梢姡?校在“通識教育課程”必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上差別不是十分明顯,但在選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上存在明顯差距。
(2)關于“專業課程”①中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在專業必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上,學分比例幅度為35.3%~43.8%,學時比例幅度為44.3%~53.3%;在專業選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上,學分比例幅度為6.1%~17.5%,學時比例幅度為9.7%~20.1%。可見,6校在“專業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上差別較明顯,必修課程最大學分差距為22學分(8.5%),最大學時差距為344學時(9.0%),比例均接近10%;選修課程最大學分學時比例差距均超過1倍,其中學分比例差距接近2倍。
(3)關于“實踐課程”中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學分學時分配:必修課程的學分比例幅度為8.1%~21.4%;選修課程的學分比例幅度為2.5%~11.2%。從學分分配上來看,6校實踐課程的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學分分配差距較明顯,必修課程學分最大差距接近2倍,選修課程學分差距接近4倍。至于學時分配情況,從統計表上來看必修課程差距不大,比較一致的地方是,六所學校都將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等集中(或綜合)實踐課程列為必修課程,但在選修課程上有一定差別,由于各校實踐類課程設置不一致,有些課外拓展課程不便統計學時,導致在學時安排上差別較大。
(五)專業必修課程設置的比較分析
從6所高校專業培養方案來看,專業必修課程設置具有如下共同點:
(1)6所高校專業必修課程的組成部分基本一致,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包括教育類課程、學科類課程、藝術與技能類課程。
(2)在教育類課程設置中,教育學基礎、教育科研方法、課程與教學論課程、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6門課程是6所高?;径奸_設的課程。
(3)在學科類課程設置中,小學語文教學論、小學數學教學論兩門課程是6所高校都開設的課程,現代漢語、寫作、高等數學、初等數學等四門課程是大多數高校開設的專業學科必修課程。
(4)在藝術與技能類課程設置中,教師口語、漢字書寫等教師技能課程是大多數學校開設的必修課程,音樂基礎、美術基礎、舞蹈基礎等藝術素養課程被絕大多數學校列為必修課程,反映了對小學教師專業技能和藝術素養的重視。不過,6所高校在專業必修課程設置上也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表現為:
(1)教育學類課程設置的門數、學分存在較大差別,門數幅度為9~18門,學分幅度為26~46學分。
(2)在學科類課程設置上,課程門數、學分也存在較大差異,門數幅度為5~11門,學分幅度為13~34學分,在學科方向門類課程設置上,大多數學校僅開設小學語文、小學數學2個學科方向,僅2所學校開設有3個及以上學科方向。
(3)在藝術與技能類課程設置上,課程門數、學分也存在較大差異,門數幅度為0~12門,學分幅度為0~24學分。
(六)專業選修課程設置的比較分析6所高校專業選修課程的開設具有如下共同點:
(1)專業選修課程的開設皆是對專業必修課程的補充,力求達到在門類總量上的一種平衡。
(2)專業選修課程的開設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類和學科方向類兩大課程模塊。差異性表現為:
(1)專業選修課程在學分學時上存在較大差別。選修學分幅度為11~28學分,學時幅度為232~416學時。
(2)選修課程的類型上存在差別。四所學校專業選修課程僅設有專業任選課程,兩所學校既設有專業限定選修課程,還設有專業任選課程。
(3)選修課程可供選擇的范圍上存在差別??晒┻x擇的選修課程范圍最多有四大類課程,最少僅一類課程;可供選擇的課程學分與所需學分的比例最高為2.8∶1(50/18),可供選擇的余地較大,比例最低為1.1∶1(24/22),可供選擇的余地較小。
(七)實踐課程設置的比較分析通過比較分析,6所高校實踐課程的開設情況如下:
(1)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等是大多數學校開設的實踐必修課程。
(2)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多數學校開設的實踐選修課程。
(3)創新創業實踐、課外素質拓展實踐等反映時展需要和學生素質提升的實踐課程并未得到大多數學校的重視,僅有兩所學校開設有此類實踐課程。
(4)實踐課程設置在門數上存在較大差異,最多達16門,最少僅3門。
二、討論與對策
根據對6所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比較和分析,我們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主要特點、存在的問題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調整與修訂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與策略。
(一)培養方案的基本特點
1.在培養目標定位與培養規格要求上
培養“本科層次的小學教師”是6校專業培養目標的一致定位,但6校又各有側重,有的偏重于復合型人才培養,有的偏重于教育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有的偏重于學科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6所高校在人才培養規格上要求均比較全面,人才素質結構既包含一名合格小學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如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等,也兼顧到時展對小學教師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如藝術素養與一定的外語應用能力等。
2.在學科歸屬和培養模式的選擇上
在學科歸屬上,6所學校一致同意,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修完規定學分,可以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學校培養目標定位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反映其培養模式的差異。6校培養方案表明,學校A、E傾向于“綜合培養”模式,學校B、F傾向于“分科培養”模式,學校C、D傾向于“綜合培養+有所側重”的中間模式。這也反映了當前我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定位的三種主要模式。
3.在學分與學時分配與安排上
六所高校平均總學分為175.1學分,課內教學平均總學分為140.3學分,課內教學平均總學時為2301.8學時,課內教學平均周學時為21.3學時,課內教學學分學時比平均為1∶16。通識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學科專業課程、教育實踐課程四大課程模塊的學分比例大致為3∶3∶2∶2,通識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學科專業課程的學時比大致為37∶35∶28,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學分比為3.5∶1,學時比為3.4∶1。以上數據表明,6所學校的總學分略微偏高(160~170為宜),課內學分和課內周學時比較適宜,通識教育課程學分比較適宜,但教育專業課程與學科專業課程學分比例(≈1∶1較合適)、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學時比例(≈7∶3較合適)略微偏高。
4.在課程設置上
(1)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沒有較大差異,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學英語、計算機、體育四大塊,學分學時的分配與安排各校之間差別不大。
(2)專業必修課程體系比較全面,涉及教育心理類、學科類(包括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方向)、教師技能類、藝術素養類,各校專業必修課程設置在心理學類課程設置上比較一致,但在其他類型課程設置上是差異性大于共同點。
(3)專業選修課程相對比較集中,主要涉及教育心理類和學科方向類,并呈現出一種對專業必修課程的補充與平衡的特點。
(4)實踐課程相對比較集中在一些傳統項目上,如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是6所高校共同的實踐課程,但在素質拓展性實踐課程的開發與設置上,除少數學校有所重視外,其他高校相對都較為缺乏或忽視。
(二)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上的多元
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的問題,即是回應專業應“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雖然目前在國內,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目標定位在理論上達成了培養“小學教師”的共識,但就具體學校而言在認識上存在較大的偏頗,培養目標的外延較為寬泛,內涵素質要求較高。從湖北省屬6校培養目標來看,6校均傾向于培養具有較高的教學、科研、管理能力,素質全面的優秀小學教師,即“教育家型”小學教師的培養。我們認為專業培養定位明顯存在偏高的傾向,僅靠4年的職前培養是很難實現這一目標的。從世界范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歷程來看,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的成長必然要經歷“師范生———新教師———優秀教師”這樣一個過程,需要一段較長時間的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的磨礪,方能實現“優秀小學教師”的培養目標。
2.專業培養特色上的模糊
我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自設置之日起,目的就非常明確,即培養“本科層次小學教師”,落腳點是“小學教師”,“本科層次”是針對原有培養模式下小學教師學歷層次偏低、學科程度不高和發展潛力不足等問題而提出來的。那么小學教師,相對于其他學段的教師而言,在專業培養上其特色應該是什么呢?在這個問題上,不少學校尚未進行過深入思考,現有的培養方案或沿用中師的“淺泛型綜合式”培養方案,或沿用高師培養中學教師的“學科本位”式培養方案,或采用當前多數高校采用的文理“分科教學”的培養方案。國外不少發達國家在專業培養特色上更注重小學教師“怎么教”的素質與能力的培養,相對弱化“教什么”的知識與能力。專業特色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到培養模式、學科歸屬、課程設置等一系列問題。
3.專業學科歸屬上的矛盾與糾結
由于在專業特色問題上不明確,因此,在專業的學科歸屬上也存在含糊的認識,雖然6所學校一致同意在學生修完規定學分的基礎上頒發“教育學學士學位”證書,但在一些學校的專業培養方案中,還是存在諸多矛盾的地方。關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學科歸屬問題在國內學界一直存在爭論,即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從學科歸屬上來看,到底是屬于“教育學”學科,是屬于語文、數學等具體某一學科,還是屬于“雙專業”學科。從學位授予情況來看,6校又一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顯然存在相互矛盾之處。
4.課程設置上的兩難分立
鑒于小學教育的全面性、基礎性、綜合性特點,要培養合格的“本科層次小學教師”,就既要兼顧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雙專業教育”(教育專業課程與學科專業課程并重)的專業個性,又要兼顧“綜合培養+有所側重”的專業特性,在課程設置上如何平衡,這就給專業課程設置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6校培養方案來看,課程設置中的兩難問題不可避免,一方面表現為課程設置“師范性”與“學術性”的“游離”,同教育學專業和其他學科專業相比,小學教育專業在“師范性”上難以與教育學專業相匹配,在“學術性”上難以與學科專業相抗衡,“師范性”不足,“學術性不高”的問題必然會阻礙專業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課程設置“綜合培養”與“分科培養”的“分立”,取向于“綜合培養”的課程設置模式導致學科專業的喪失,取向于“分科培養”的課程設置模式又導致教育專業的迷失。
5.課程數量與質量要求上的分野
湖北省作為全國較早開設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省份,在近20年的發展中,專業設置雖已形成一定規模,但在專業發展與建設方面參差不齊、各自為政,各校之間尚未達成明確共識,“協同創新”的意識有待加強。從培養目標定位來看,雖然共識大于分歧,但在專業課程設置的數量和質量上來看,顯然是分歧大于共識。譬如專業總學分差距最大達2分,專業必修課程學分差距最大達22學分,專業選修課程學分差距最大達17學分,實踐課程學分差距最大達30學分,教育專業課程數量差距最大達9門,學科課程數量差距最大達8門,實踐課程數量差距最大達13門。同為省屬高校同一專業,但在課程設置數量與質量上卻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對小學教育專業知識構成的基礎與范圍的認識不足,對具體課程設置對小學教師從業影響力的分析不夠,反映了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特性認識不深,對課程資源整合能力不強。
(三)培養方案調整和修訂的思路與策略
1.結合小學教育、小學教師的特點,科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
小學教育屬于基礎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階段,小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如何培養道德高尚、知識豐富、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的“人”,為小學生的發展打造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制定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時,應處理好一元與多元、基本取向與多元取向的關系,在堅持基本取向的基礎上兼顧多元。即在堅持圍繞培養“本科層次小學教師”的基本取向上,構建素質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養學生具備成為一名合格小學教師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又要培養學生具備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創新等綜合知識、能力與素質,為將來造就小學教育專家、優秀校長奠定基礎。
2.堅持“綜合培養”思路并賦之新的內涵,打造專業培養特色
關于小學教師綜合培養問題,國內學術界在設計理念上基本達成共識,爭議較小,但在釋義和實踐操作層面存在明顯偏差。也就是說,現在存有爭論的難點是“課程如何綜合”的問題。我們認為,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應堅持“綜合培養”思路,從小學教育教學和兒童認知規律出發,賦予“綜合培養”思路新的內涵,凝練和打造專業培養特色。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應在建立“雙專業”(即教育專業和學科專業)的學科基礎上,堅持“綜合培養”的思路,打造專業培養特色。專業培養方案的制訂,既要體現高等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共性”,即大學普通教育的通識性;也要體現高等師范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個性”,即教師教育的雙專業性;更要體現“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特性”,即小學教師教育的全科性與綜合性。
3.依據教師專業標準,逐漸規范專業課程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