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5 04:33:10
序論:在您撰寫形勢與政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地市職業教育行政管理是地市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對職業教育方針、政策和相關規定,對地方職業教育事業的領導和管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家十分重視職業教育改革,出臺了多項政策,召開多個工作推動會議,但是地市政府在政策執行中卻存在政策表面化的偏差。那么這種“中央熱、地方冷”的現象表現如何?地市政府究竟在職業教育管理上應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和如何發揮?就這些問題,筆者對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進行研修的地市教育局長和督學進行問卷調研和深度訪談,發放問卷160份,回收問卷142份,有效回收率為89%。從被調查者來自的地區來看,東部地區占27%,中部地區占32%,西部地區占41%,說明樣本所在地區分布比較均勻。
(一)地市政府表面重視職教,實際重視普教。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保障和人力支持的經濟功能已被地方政府認同,職業教育也被列入政府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中。調研顯示,96%的地市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規劃中;81%的地市每1-2年召開一次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這一數據足以說明地市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但是“說起來重要,辦起來不要”的現象依然存在。在投入方面,由于職業學校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培訓,必須配備實訓設備和耗材,學生培養成本高于普高,發達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投入通常是普通教育的2.5倍。但是調研中發現,與普高相比,被調查地區中職學校經費投入高于普高的占26%,與普高一樣的占28%,低于普高的占46%。筆者曾帶隊去東部某省的一個地市級考察,與所料一致的是,該市重點中專與重點中學在校園面積、基礎設施、校長和教師配備上都有很大距離。
(二)地市職業教育管理格局以分別管理與歸口管理為主,政策落實與質量監督不到位。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由教育部門、人保部以及部分行業、企業管理。調研顯示:46%的地市由教育部門和人保部門分別管理,44%的地市統一歸口教育行政部門管理,10%由政府層面統籌管理。也就是說,分別管理和歸口管理形成了當前地市職業教育管理格局。在地市政府在職業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中,大家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政策落實不力”和“缺乏職業教育督導”,都占36%,其次是“多頭管理、政出多門”,占26%,再次是“上級領導不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占10%。在政策落實上,部分地區用于職業教育的30%的教育費附加政策不能落實。為應付上級督導檢查,地市財政部門將這筆經費暫時劃撥到教育局財政上,檢查結束后馬上劃走。局長們戲稱,這是“財政局長與教育局長玩的一個數字游戲”。生均撥款政策執行更是困難,1996年頒布的《職業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地區職業學校學生人數平均經費標準;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財政部制定本部門職業學校學生人數平均經費標準足額撥付職業教育經費?!钡堑侥壳盀橹梗瑑H有10個省(區、市)出臺了職業院校生均撥款標準。在職業教育督導上,2012年,教育部專門頒布了《職業教育督導條例》,由于現代教育督導工作歷史不長,職業教育督導工作更是新生督導項目,很多督學、督導辦主任并沒有從事過職業教育的經歷,專門設置職業教育督導機構和將職業教育列入當前督導計劃中的更是少之又少。在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中,56個職教試點項目中僅將內蒙列為職業教育督導試點,占試點項目的1.8%。
(三)地市政府統籌力度不均,招生問題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統籌協調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地市政府優化職教資源、提升辦學水平、促進城鄉、校企協同發展的有效措施。地市政府在統籌職業教育方面力度最大的是統籌學校布局,為82%;其次是經費投入,為70%;第三是專業設置,為63%;第四是招生和就業,為58%;統籌力度最弱的是師資,為38%。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發展生命線,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發揮統籌主導作用。調查顯示,統籌協調是地市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職責,占66%;13%的地市政府通過政策制定促進校企合作;10%的地市政府直接指導職業學校的校企合作;11%地市政府沒有參與校企合作。由此可見,地市政府將統籌力度主要放在學校布局和經費上,在校企合作上也有少部分地方政府“缺位”。近年來,“招生難”成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首要問題。出現“招生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政府統籌職能沒有很好發揮,缺乏全局性規劃,職業學校缺乏統籌設計,專業重復,造成競爭生源。一些位于地市級的省屬職業學校,由于“地方保護”政策,很難招到地方生源;為了競爭生源,各個學校不得不給學校和老師回扣,購買生源,提高辦學成本,無力改善辦學條件、促進校企合作和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形成了惡性循環。
(四)地市政府主導力度大,學校自不足。政府主導下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有利于職業教育快速和協調發展。但是如果政府包攬太多,缺少市場機制調節,學校自主性就得不到發揮。調查顯示,公辦職業學校辦學經費中92%來自政府預算內財政撥款,7%來自學生學費,1%由學校自籌。《職業教育法》規定了建立多渠道籌集職業教育經費的經費籌措機制,但是,目前公辦職業學校經費以政府投入為主,學校缺乏尋求其他渠道籌資的積極性,多渠道投資機制難以建立。在政府對職業學校的專項撥款方面,用于房屋基建的撥款最多,占74%;其次是用于學校的實訓儀器設備的撥款,占72%;再次是重點建設專業的專項撥款,占69%;最后是對薄弱學校的補助,占66%。由此可見,政府在專項經費預算方面,基礎設施和設備等硬件投入較多。有些局長提出,由于上級主管部門在專項經費預算死板,學校用于校舍加固維修費用和實訓設備購置的經費用不完,而學校卻沒有專項經費用于兼職教師的聘用和特色專業建設等軟件建設。在教師招聘方面,學校也沒有自,地方人事部門按照公務員招錄標準和方式招聘教師,達不到中職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需求。有些地市中職學校校長和副校長都由市委組織部統籌,甚至學校中層干部聘任也必須經市教育局備案。政府在投入和人事管理方面的過分主導,束縛職業學校手腳,不利于學校發展。此外,地市政府或有關部門還為職業學校畢業生提供信息服務,最多的是就業服務,占88%;創業、培訓等其他服務項目占12%。
二、地市政府統籌主導職業教育的思考與建議
地市級政府負擔著地方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在促進地方職業教育發展中,發揮了統籌主導作用。但是調查中發現,地市政府在統籌、監督、保障等方面存在“缺位”現象,即應該政府做到的卻沒有做到,而在管理方面卻存在“越位”現象,即應該放權的地方沒有放權。鑒于此,筆者認為,應該從政策落實、職能轉變和統籌管理三個方面入手,確保責任到位、簡政放權和優化配置。
(一)落實政策,責任到位。地市政府職責到位才能保障職業教育發展。然而從認識到行動存在距離,一些地方政府在履行統籌主導職業教育發展職責時,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調查中也存在著“地市政府表面重視職教,實際重視普教”的現象。其原因可以從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價值沖突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地方政府認識到發展職業教育有利于人全面發展、社會公平和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他們不得不被以分數和升學率為考核標準的政績觀左右。這樣一來,地方政府已經認識到必須重視職業教育,將職業教育納入規劃中,召開相關會議并發文推動職業教育發展,但是在對職業教育的條件保障方面確不如普通教育。因此,應落實和采取相關措施。1.地市政府首先要貫徹落實就業準入制度。一些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招收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員,影響職業學生畢業生就業。用人單位招錄職工必須嚴格執行“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從取得職業學校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中優先錄用。對于違反就業準入制度的企業,特別是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相關職業,如衛生醫療、食品生產等行業,加強監管,人保和工商部門要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對違反規定、隨意招錄未經職業教育或培訓人員的用人單位給予處罰,并責令其限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2.地市政府還應保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增長。各級政府在經費投入方面承擔不同的責任:省級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區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撥款,并依法監督執行;地市政府除了保證職業學校教師工資按時發放以外,還必須落實“城市教育費附加安排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應不低于30%”的政策并保障教育經費逐年增長。3.地市政府應落實職業教育學生資助和免費政策和職業學校學生責任保險制度。中職助學金政策一直受大家質疑,原因之一是學生揮霍或亂花助學金,產生不良效果;而中職學校確無經費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辦學條件差;更有甚者,極少數中職學校還存在虛假注冊學生學籍、騙取國家助學金等違法違規行為。最近,江西新余市調整助學金用途,將該項目經費(每年約300萬元)設立為職業教育發展專項經費,用于獎勵為新余企業輸送員工的院校,以及實施集團化辦學、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職業院校。[1]在免費政策方面,已經有內蒙、山西、江蘇、福建、重慶、貴州、青海、寧波、廈門9個省市區免除中職教育學費,免學費資金由財政補貼職業學校,補貼標準從每生每年2000元至6500元不等;25個省實行職業學校學生責任保險全覆蓋。
(二)職能轉變,簡政放權職業教育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一項公共產品和服務,政府是職業學校的投入方和管理方,學校在產權和管理上都依靠政府,增強政府對職業學校管理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和包攬,從而使學校失去了自,不利于調動學校自主性,束縛學校發展。政府應主動轉變教育管理職能、管理內容和管理方式,通過立法、撥款、中介組織、政策引導、督導、信息服務等各種間接手段對學校進行管理。首先,地市政府向職業學校放權。地市政府可以將教師招聘權下放給學校,使學校根據學校專業發展需要,面向社會、企業,公開招聘專職教師、聘用兼職教師、靈活安排招聘時間。上海市醫藥學校具備自主遴選教師的權力,他們將教師招聘分成八個步驟:市場篩選、專家面試、試講、非智力因素測試、校長辦公會議決定、帶教培養、征詢意見綜合評價和正式聘用合同管理。地市政府根據中央制定的《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制定實施細則,直接投入或開發建制。湖南長沙市在市屬公辦職業學校實行流動教師編制不超過教師編制總數的15%-30%(高職為30%),用于聘請校外有技術專長的兼職教師,按照空缺一個編制給予每年3萬元財政補貼的標準執行。其次,地市政府向行業協會放權。行業是連接教育與產業的橋梁和紐帶。行業協會是在行業主管部門指導下形成的自治或半自治組織,代表行業利益。行業協會最了解本行業企業對人才數量和規格的要求。據餐飲行業協會調查顯示,該行業對高技能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需求旺盛,2010年需求量是37.10萬人,2015年為58.25萬人,2020年是64.95萬人。許多企業為不能找到合適的餐飲高技能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發愁。[2]職業教育發展離不開行業指導,2010年,43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2011年6月,《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行業指導作用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意見》出臺。地市政府可以根據上級政府制定的相關規定,將行業人才需求預測、行業工種標準制定和就業信息的提供等功能放權給行業協會。最后,地市政府向中介機構放權。督導檢查也是各級政府的責任和管理手段。我國的教育督導機構一般是教育局內設機構或與教育局合署辦公,這種機構設置方式雖然有利于督導工作的專業化發展,但是影響督導結果的公正性和規范性。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管理職業教育;另一方面,又去督導本地區職業教育辦學情況,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難免讓公眾質疑督導的公正性。中介機構是獨立的第三方,具有公正性和緩沖性,國外的做法是中介機構或行業組織負責對職業教育進行監督和指導。濰坊市教育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中介機構———濰坊創新教育評估中心和教育惠民中心接受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投訴、咨詢、求助與監督;對違規辦學行為進行調查監督和部分學校評估工作。
(一)案件定性不準確上述案件中的某有限責任公司經單位決策作為授權經銷商經營銷售進口食品,并錯誤的認為其銷售的進口食品為保健品,故憑食品衛生許可證有權經營銷售。該公司2008年3月登記成立,成立時辦理了食品衛生許可證,經營范圍,不包括預包裝食品批發兼零售。在工商部門查處后在2011年12月5日辦理了食品流通許可證,經營范圍增加預包裝食品批發兼零售。此次該公司銷售進口食品主要是想通過單位的經營活動為單位牟取利益,而且違法所得亦用于公司的擴大經營。所以,該公司實施的超過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持食品衛生許可證經營食品的違法行為系單位行為。該公司超過核準登記經營范圍持食品衛生許可證無照經營食品的行為,屬于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擅自從事應當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準文件方可從事的經營活動的違法經營行為,應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確定追訴標準。根據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司法局《關于刑法分則部分條款犯罪數額和情節認定標準的意見》第三十三條第八項的規定: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不滿250萬元,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根據公安機關調取證據材料可以證實該公司核準登記經營范圍無照經營食品銷售數額13萬余元,違法所得9萬余元,違法所得數額不符合追訴標準。工商行政部門移交的證據材料顯示,該公司在被工商部門查處時扣押了11箱無照經營食品,應為2500支,以120元每支的購買價格計算購買金額應為30萬元。該公司已經銷售出去的334支以每支415元的售銷價計算銷售價格應為13萬余元。故該公司的非法經營數額不足50萬元,不符合追訴標準。工商部門由于對法律的理解有誤,造成對違法行為定性不準,在案件不符合追訴標準的情況下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
(二)證據收集與固定不規范本案中工商部門在對某有限公司無照經營的食品扣押后,在未作出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決定前解除了扣押,解除扣押的食品被涉案公司自行處理。工商部門作出的扣押及解除扣押文書上均未對扣押物品特征進行詳盡描述,僅列明為11箱。該工商局的做法令此部分證據滅失無法再重新調取核實,只能根據涉案公司負責人的供述和該公司員工的證言,認定上述11箱食品共計2500支,確定購買金額為30萬元。司法機關在證據審查時對行政執法機關對該案扣押物品的處理提出了異議。根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間作出處理決定。對于經調查核實沒有違法行為或者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作出處理決定后應當立即解除查封、扣押。依據上述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間先作出處理決定,對沒有違法行為或者不需查封、扣押的決定解除。本案中涉案公司是存在違法行為的,而且在未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前是不能確定扣押物品不再需要扣押的。正是工商部門對扣押物證的不當處理,致使該案的重要物證滅失,無法再重新調取核實,最終司法機關以涉案公司無照經營數額不符合追訴標準將案件退回作行政處罰處理。行政執法部門固定證據的意識不強、取證不規范的作法給案件認定罪與非罪人為造成了障礙。事后檢察機關向工商部門下發了《檢察建議》,要求該局今后規范調取證據,移送案件,保證移送案件定性準確、證據完善。
二、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案件存在問題的分析
(一)行政執法機關對法律的理解有誤行政執法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時發現違法行為符合《刑法》具體條文的文義時,即認定行為涉嫌犯罪,并不認真查找比對相關司法解釋對具體犯罪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特別是在新的司法解釋對立案追訴標準作出新規定的情況下,行政執法機關由于未及時掌握法律規定的變化,極易對違法行為作出錯誤認定而冒然移送案件。
(二)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不緊密行政處理決定有具體期限,公安機關立案決定有具體期限,而行政執法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無期限規定,導致一些案件在行政執法機關與公安機關協商過程中,面臨行政執法期限超期的問題。行政執法機關為了避免超期,會在向公安機關正式移送案件之前先行作出行政決定,再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這樣即保證了行政行為不違法,又保證了對涉嫌犯罪行為的追訴。但是,這種作法會使刑事追訴面臨一事兩罰的質疑,而且行政決定的執行會造成證據的滅失。如前所述案例,正是由于行政機關為了保證扣押不超期,在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前作出了解除扣押的決定,致使該案的關鍵證據滅失,無法準確認定違法行為的罪與非罪。
(三)偵查機關易受行政執法機關意見左右行政執法機關對案件的定性雖然不是司法認定的依據,但是偵查機關接受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案件需依據其已調查收集的證據決定立案,易受其意見影響。對行政執法機關調取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據偵查機關需重新調取,使偵查機關立案后經偵查才發現移送的案件證據不足或不構成犯罪,但公安機關又不愿承擔撤案的后果,勉強向檢察機關移送審查,這既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嚴格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案件的定性行政執法機關對案件的定性不能作為司法機關認定案件性質的依據。如,工商部門在查處違法行為時對行為性質是否為非法經營的認定,是依據行政法律法規對于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法律關系與法律事實等作出的確認,具有行政屬性。司法機關對案件的刑事認定是依據刑法關于犯罪的規定、刑事訴訟法關于立案追訴的規定對案件事實、證據進行審查判斷后,作出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判斷,具有司法屬性?!缎谭ā芳八痉ń忉屆鞔_對八種非法經營行為認定為非法經營犯罪,確立了追訴標準,在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非法經營案件定性時要嚴格依法認定,不能受行政機關的影響。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或通報后,公安機關決定立案后依法提請行政執法機關作出檢驗、鑒定或是其他協助的,行政執法機關應當予以協助。對依法認定構成犯罪的案件,公安機關要立案偵查,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由司法機關對涉案行為作出刑事認定。對依法不能認定為犯罪的案件,公安機關要退回行政執法機關作行政處理。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質量IS09001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1世紀是質量世紀,在21世紀的經濟大戰中質量將成為占領市場的最有力武器,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面對經濟全球化,各國政府和企業都注意到,要想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和取得領先地位,必須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質量達到和保持世界級的先進水平,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是貫徹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和進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高等職業教育引人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立或通過由第三方審核的質量管理體系,公開向社會和學生承諾教育教學質量,以滿足社會對學校的需要以及學校自身管理的需要是必要和可行的。
一、高等職業教育質,管理體系認證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現有的資金投人、基本設施條件、教學管理方式等無法滿足迅速增長的學生需要,教育質量問題已經非常突出,按照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建立適合高職教育特色的質量管理體系成為高職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徑。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它的基本原則強調領導作用和全員參與,強調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采取過程方法,持續改進。這種全面、全員、全程的管理,用過程控制、保證產品質量,能確保質量目標、質量方針的實現,體現了質量管理的基本規律。
1.高等職業教育引入IS09001標準,有利于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觀念。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對學校而言,就是必須強化服務觀念,將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作為學校開展工作、謀求發展的重心與焦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斑^程方法”指學校所有教育服務工作都是通過“過程”來完成,只有保證過程的有效控制,才能有效地保證教育結果的質量。教育工作者要從根本上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必須樹立全過程管理的觀念。它的“全員參與”的原則促使學校的每位教職工都明確自己的職責,都能參與到質量管理的全過程中,并體會到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都關系到學校整體教育質量,大大增強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它的“持續改進”的原則,促使學校的每項工作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得到改進,確保學校的工作始終充滿活力和朝氣。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一種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它有客觀實際的操作程序,使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職責分明,從而確保了每個教育環節的質量和效益。
2,高等職業教育引入IS09001標準,有利于規范教育服務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管理是學校永恒的主題,教育服務管理規范才能保證教學秩序穩定和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而IS09001標準正是一個動態的質量管理標準,形成了從計劃、實驗到檢驗、改進的閉環管理模式。IS0900I標準又是一種利用內外信息促進自我完善、持續改進、超越現在、達到卓越績效的管理機制。因此,引人IS09001標準的目標,正是要建立永恒改進的質量管理機制,幫助管理者取得卓越績效,實現永恒發展的目標。根據IS09001標準要求,結合高職教學實際擬定學校質量方針、質量目標,這將使學校辦學方向得到進一步明確。教學管理工作程序文件化,按過程進行控制,明確職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教學管理中的隨意性、隨機性,保障了學校管理工作的計劃性、有效性。按IS09001標準編制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一整套文件,使學校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認真執行,并留下可追溯的記錄。通過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及管理評審等,使學校整體工作得到持續改進。學校管理逐步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內部管理和教學質量可得到質的提高。
3.高等職業教育引入IS09001標準,有利于規范學校教育質蚤管理評價。
目前高等職業學校的教育評價部門主要是上級行政機關,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的檢查與評價的依據主要停留在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等靜態的文本上,其評價主要是以上級主管部門的評價為主,所進行的評價也主要代表專家的意見,學校質量管理工作的考核,主要也不是來自服務的對象。而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由國家承認的認證機關.以客觀的第三者身份.依據IS09001標準的相關條款,對教育質量管理的各項T作進行規范和評價,確認其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具有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能力,是否有充分依據值得社會和消費者信賴。這里的規范和評價十分強調“所有教育服務工作都是通過過程來完成的”,要求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把IS0900標準的相關條款有機而合理地體現于學校的各項工作過程之中,確定各個過程的合理接口和職責權限,建立一套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將IS09001標準應用于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管理,實行教育質量管理ISO認證,符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管理評價要求。
4.高等職業教育引入IS09001標準,有利于教育與國際接軌,提高市場竟爭力。
21世紀是一個“教育國際化”的世紀,加人WTO更加促進了中國教育與國際接軌。中國加人WTO后,最直接的影響是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務項目上做出承諾,許可外方為我提供教育服務。在教育服務提供方式上,允許商業存在,即允許中外合作辦學;對自然人流動,承諾具有一定資格的境外個人教育服務提供者應中國學?;蚪逃龣C構聘用或邀請,可以來中國提供教育服務。這些新情況告訴我們,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竟爭對手不僅有本國同行,還有國外強大的競爭對手。高等職業學校尤其是那些民辦高等職業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面臨著如何使國內外顧客承認、接受和信賴,爭取到更多生存空間的問題。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應是具有國際開放意識,能夠進人世界經濟、文化和技術大循環的高等職業教育,中國應該有一批在國際上具有鮮明品牌形象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需要一套各國認可的質量管理保證標準。IS09001標準是發達國家多年來質量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結晶,具有國際性和先進性。用于高等職業教育可規范學校管理工作,實施系統、透明、文件化、程序化、科學化的管理方式,適應教育國際化發展要求。因此,在我國實施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國際認證,將促使高等職業學校樹立市場競爭意識,提高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能力,從而向國內外社會和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信任,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提升國際竟爭力。
二、高等職業教育質.管理體系認證的可行性
1.TS09001標準的管理原則與方法適合高等職業教育質1管理。
IS09001標準的管理原則主要體現在“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與供方互利的關系。IS09001標準的管理方法主要體現在“過程方法’,和“PDCA’’循環上?!斑^程方法”就是識別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及其在組織中的應用;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確定保證過程有效運行和控制所需的準則和方法;確保可以獲得必要的資源和信息,以支持這些過程的運行和對這些過程的監視;監視、測量和分析這些過程;實施必要的措施,以實現對這些過程策劃的結果和對這些過程的持續改進。"PDCA”循環中P(策劃):根據顧客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D(實施):實施過程;C(檢查):根據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報告結果;A(處置):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我們可以十分清楚地認識到,這些管理原則和方法不僅適用于企業質量管理,同樣適用于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管理。由教育部頒布的《教學管理要點》指出的教學計劃、教學實施、教學檢查和反饋處理的關系正是PDCA循環的體現。因此,IS09001標準的管理理念完全適用于高等職業教育管理。
2.IS09001標準應用范圍包含了教育領城。
IS09001:2000標準應用范圍祖蓋了房地產、信息技術等39個行業,教育列在第37類,并細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技術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梢?,IS09001:2000標準在制定和實施中就已包含了教育領域的應用。
1.高職男女學生群體存在客觀性別差異
(1)心理性別差異
男女大學生在認知、情感、思維等心理特征方面也存在差異,比如在認知上,女性對具體場合的依賴性較強,而男性對具體場合的獨立性較強;在情感上,女生感情細膩而隱含,男生感情比較粗狂而張顯;在思維上,女性偏重感性與形象思維,而男生偏重抽象與理性思維;在興趣上,男生喜歡比較廣泛,追求刺激好玩,女生則興趣比較文藝,喜歡安靜小資的興趣愛好,同時在自信心、意志、成就歸因以及心理問題方面都存在較為明顯的性別差異。
(2)社會性別差異
社會性別,就是指兩性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性別差異及所表現出的性別特征,表現為社會對兩性在社會領域(政治、經濟、文化、家庭等)中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期待。在這種社會屬性上建構起來的隱含的社會性別中存在著大量的暈輪效應與刻板印象,比如“男強女弱”、“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內”等社會性別觀點。在我校同學調查中,76%的男同學和61%的女生贊成類似觀點,從這個差異中看出女性面臨著更多的關于社會性別帶來的社會問題與人生問題。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律與理論角度存在性別差異
(1)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上存在性別差異
高職類院校絕大數專業都存在男女失衡的現象,甚至出現專業性別隔離現象,而在這些專業性別隔離嚴重的專業中,男女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也存在很大不同,政治法律素養、道德行為養成、理想信念教育、就業婚戀觀念以及心理問題關注層次也有所不同,看待與對待問題角度與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在這些具體的思政教育內容中性別教育往往缺位,怎樣在男女比例懸殊較大的不同專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難題。
(2)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上性別差異
美國教育家羅森布魯姆•洛登提出男性傾向于一種陽性的管理模式,其特點是競爭、等級權威、集權領導和理智地分析解決問題;而女性則傾向于一種陰性的管理模式,其特點是協作、領導者與下級配合、非高度集權、在感性熱情的基礎上解決問題。為此,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管理中采取不同的技術處理,對男生多采用競賽方式,而對女生多采取合作方式,在男女學生教育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通過調查發現,男生對“說理教導類”方法的接受程度高于女生,男生為58.8%,女生為46.3%;女生對于“情景感染類”方法接受程度高于男生,男生為41.1%,女生為53.7%,因此對男生多采取理性邏輯說教方式,對女生多用情感感染方式為佳。管理者應尊重并利用差異進行施教,而不是盲視管理。
(3)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上存在性別差異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人的發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的?!边@就要求思政教育要以人為本,著重考慮到男女兩性在接受思政教育內容著力點、接收方式以及管理手段的不同,因此教育者不僅要遵循因材施教等教育規律更要因性施教,根據男女兩性身心發展的特點,采取各種措施克服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開發兩性各自的智力潛力,發展其智力優勢,彌補其智力劣勢,使男女兩性都能得到完善而優異的發展,以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時代特征。
3.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性別問題
首先,學生自我管理方面。高職類院校學生自治管理機構中男生比例仍然較高,以我校學生會為例,男生比例占76.2%,女生只占23.8%。同時理工科專業大多數沒有專門的女生部門,女生往往沒有話語權,切身利益得不到有效的維護;其次,理想信念方面。在高職理工科院校中,對表達宏偉志向的男生大多數人持稱贊的態度,對說出自己遠大志向與抱負女生,公眾普遍持辛辣嘲諷的語氣;上課時,理工科教師對學習好的男女同學成就歸因不同,78%的老師傾向認為男同學聰明靈活,56%教師認為女同學則是勤奮刻苦;第三,職業規劃方面。高職類院校早已普及職業生涯等相關課程建設,但理工科的女生職業生涯規劃則普遍比較模糊,對未來職業沒有合理與科學的規劃;第四,在就業方面,通過對我校畢業生進行電話回訪時,八成女生不同程度感受或者遭到就業歧視,六成女生普遍認為薪資待遇仍然是男生高,有跳槽想法女生也比男生多,64.2%男生表示有就業壓力,而女生則高達88.4%。第五,婚戀方面。調查顯示67.3%的高職類理工科男生普遍不喜歡專業課好于自己的女生,甚至恐懼比自己學歷高的女生進行交往,也印證了女博士是“第三類人”的社會傳聞。
二、性別視角下開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
1.理想信念教育
作為能夠指引人生奮斗目標、提供人生前進動力的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思想政教育尤為重要,怎樣結合不同專業與性別開展高職院校理想信念教育更是值得研究。首先,通過專業教育樹立奮斗目標。新生入學后請專業專家進行職業崗位剖析,尤其是講清楚該專業男女同學將來可能從事的就業領域與崗位,在厘清課程體系與崗位所需要的人才規格的基礎上,逐漸樹立專業理想與社會奉獻精神。其次,結合性別優勢構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性別分析與規劃找到該專業性別優勢,并逐漸構建出適合自身性別的職業生涯規劃,提高自身職業效能。第三,開展挫折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在實現理想信念的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結合自身身心條件積極調解,迎難而上,磨練意志、陶冶品格,豐富人生閱歷。此外,多請男性主導專業中的女性專家或女性主導專業的男性專家為本專業性別少數者進行主題講座,通過榜樣引領示范,堅定專業少數者理想信念。通過職業教育與性別教育合力構建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
2.道德法制教育
受傳統觀念和社會轉型的雙重影響,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在道德觀念上呈現傳統思想和開放觀念并存的現象。一方面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和相夫教子等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戀愛中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畢婚族”和“急嫁族”等現象,使部分女生逐漸形成為了適應和依附男性而導致人格的退化與裂變的錯位的價值觀。在校園里對女大學生開展主體意識為主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尤為重要。首先,高職院校應開設女性或性別課程教育,將其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讓廣大師生樹立先進的性別意識,營造性別平等寬松環境,喚醒女大學生主體意識,逐漸構建正確的自身性別道德體系。其次,在德育人文關懷下,樹立女性“能力本位”全面發展觀,并將此觀念成為女大學生主要價值取向,培養“四自”精神與能力,增強其事業心與責任感,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以女大學生主體意識為核心的價值觀體系。此外,高職院?,F階段主要面對90后受教群體,他們法制觀念與法律意識相對較高,但相比男生來說,女生對維護自身利益的女性性別法律知之甚少,這就需要教育者對女生開展針對性的普法教育。通過專題課程與講座加強法律的社會性別分析,對《勞動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以及《婦女權益保障法》相關女性權益保障的法律學習,讓女大學生知曉法律賦予的權力與義務,引導女大學生追求兩性權利的平等。注重提高女大學生的維權能力,教會她們掌握維權的途徑,并利用法律為自己今后的職業與人生保駕護航。
3.身心健康教育
女大學生在成才過程中面臨著傳統觀念的禁錮、社會角色的定位、生理方面的差異以及就業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內心的各種沖突、矛盾和失衡,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做好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拓展宣傳渠道,尊重身心性別差異,利用校報校網、宣傳手冊以及播放優秀影片,增進男女性別認同,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其次,舉辦關于性別教育的各種身心活動,例如心理知識競賽、心理電影展播、心理劇演出等,普及男女兩性的心理知識,正確認識兩性差異,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第三,開設心理門診以及心理熱線,并建立一支相對專業的心理咨詢教師隊伍,為學生進行及時心理疏導,教會用健康的方式來宣泄不良情緒,調整心態,形成和諧的兩性關系。同時將性生理、性保健知識融入思政課堂體系,使女生逐漸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樹立積極正面的身體意象,在提升內在自我價值的同時,培養獨立自主的個性,塑造健全人格。
4.職業規劃與就業教育
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通過調查就業信息數據分析,在相同條件下女大學生就業機會只有男大學生的86.23%,女大學生初次就業率僅為60.88%,比男大學生低10.22個百分點。很多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感受或遭遇到用人單位的性別歧視。為此,高職類院校應高度重視女大學生就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工作。首先,根據自身性別與所學專業特點,開設專門的性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明確人生奮斗目標、突破障礙開發潛能、提升職業品質與實現人生價值;其次,開設性別就業心理指導專門機構與課程,通過相關課程與教育糾正女大學生擇業誤區,尋找本專業性別優勢,揚長避短,幫助她們增長面試技巧與職場禮儀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事業觀;第三,校方應及時就業訊息,并通過與企業溝通與合作,積極為女生拓寬她們的就業渠道,提高就業成功率,實現順利就業。
5.戀愛與婚姻教育
高職院校校園充斥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愿嫁富二代、”“只要有房,寧當小三”等婚戀觀以及校園中的“畢婚族”“急嫁族”等現象,從側面折射出女大學生“拿青春賭明天”的“走捷徑”的浮躁心態。為此,這就要求我們積極引導女學生形成能力本位的價值取向,樹立遠大職業與社會理想,同時通過教師家長引導與朋輩榜樣示范,讓男女學生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婚姻與家庭的關系,逐步形成兩性并駕齊驅、比翼齊飛、相互幫助的伙伴式的新型婚戀關系。同時將性生理與心理知識、性健康與保健知識、女子防身術等融入到大學生婚戀教育中,引導女大學生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措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幫助男女大學生懂得什么是愛,如何去愛,為將來美好幸福的戀愛與婚姻締造堅實基礎。
三、性別視角下開展高職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研究
1.創設性別課程教育,形成高校思政性別關懷
高職類院校上至領導下至教師應重視性別視角下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處、招生就業處、校團委與思政部具體牽頭,將性別教育與身心健康、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理想信念、道德法制以及婚姻戀愛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教育,與此同時開設女性學等選修課,并成立思政性別研究小組開展性別教育與研究,在開展全程的性別教育過程中,用正確的社會性別理論和方法去教育大學生,引導大學生端正性別觀念,養成良好的性別敏感和性別直覺,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期待,擺脫傳統的性別模式,提高女性就業競爭力,逐漸形成高職院校思政性別關懷,并收到很好的育人效應與社會凡響。
2.增強性別教育意識,營造和諧性別校園環境
秉承“愛與生命”、“差別與尊重”、“情感與責任”、“道德與法制”的性別專題教育理念,開展一系列性別活動,例如知識講座、比賽競賽、宣傳報道、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以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培養正確的性別意識。也可寓性別教育于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中,逐漸形成尊重性別差異,樹立正確性別價值觀,營造出和諧性別校園環境,通過潛移默化的性別隱性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性別意識觀。
3.學校應設立女性管理部門,建立健全性別訴求機制
【論文摘要】中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動手能力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有一批“雙師型”的師資隊伍。本文從“雙師型”教師的特點著手分析了“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的條件。并結合我校的現狀和設想來闡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職業教育也逐漸為人們所重視,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日漸擴大。如何向社會輸送合格的勞動者,保障勞動者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人們逐漸認識到:經濟發展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而教育的關鍵則在師資。教師在教學環節中起主導作用,教師隊伍的強弱將直接影響著教學環節的成敗,具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已是中等職業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加強“雙師型”師資建設是職業學校加強職業技能教學,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十分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由于專業要求的特殊性,使衛生職業教育相對其他行業的職業教育凸顯明顯的“個性”特征。本人從事臨床教學22年,僅就“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問題談一下初淺的體會。
一、“雙師型”教師的含義和特殊要求
1.1“雙師型”教師是對職業學校非文化課教師的素質要求。職業學校通常將課程分為文化課和專業課,根據所教學科不同,又將教師分為文化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所謂“雙師型”教師是對專業課教師(非文化課教師)而言的。目前對“雙師型”教師含義在職教界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一是“雙證書”。既取得普通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又取得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二是“雙職稱”。即取得教師職業技術職稱,又取得其他職業的技術職稱;三是“雙素質”。既要求具備勝任專業理論課教學,又具指導專業實踐教學的素質;四是“多素質”。既要求具備教育家的素質,又要求具備工程師、技師的素質和能力。這些觀點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雙師型”教師的基本特征,但有些觀點如“雙證書”、“雙職稱”過于簡單化。有的觀點如“多素質”又過于神秘化。筆者認為“雙師型”教師就是在教學中,能夠把專業理論和臨床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師。他們應該具有在本專業臨床一線工作的經驗,有能夠勝任專業理論課教學和實踐課教學的能力。
“雙師型”教師的核心在于教師的“雙素質”?!半p師型”教師最顯著特征是把專業理論與臨床實際結合起來,高效率地教會學生。按照上級的教學要求教師要達到讓學生“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這不是獲得證幾個證書或幾個職稱就能解決的問題。證書或職稱只表明具備某種單項職業資格或能力水平?!半p師型”教師所追求的是各種單項知識、能力、經驗結合和綜合表現,體現出來的是教師的“雙素質”。應該說證書或職稱是“雙師型”教師的必備條件,但絕不是證書或職稱的簡單疊加。道理很簡單,單項素質的簡單相加,并不能完成綜合性的任務。
1.2“雙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對教師的特殊要求。我國《教師法》規定,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教師法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這是《教師法》對教師的一般要求。作為職業學校教師除符合《教師法》對教師的一般要求外,還應該有以下特殊要求。
1.2.1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履行生產崗位職責的實踐能力,是任職頂崗所必需的實用性職業技能、專業技術和技術應用能力。包括熟悉技術工作的內容和操作流程,掌握職業技術規范,熟練的專業技術操作能力。基本的實驗能力和設計能力等。
1.2.2具有綜合職業能力。職業教育通常采用以橫向為主的模塊式課程體系,要求教師具有知識、技能的橫向聯系和綜合運用能力。“雙師型”教師既能在教學崗位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在生產崗位完成生產任務。他們是教學行家,也是生產能手,能將各種知識技能相互滲透、融合和轉化。
1.2.3具有本專業臨床一線的工作經歷。親身經歷的臨床案例和書本上有著許多區別,只有在本專業一線的經歷。才能獲得本專業實踐經驗。成為“雙師型”教師應該具備這樣的經歷。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及其培養對策
2.1“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
目前,雖然從國家、省、市,包括中等職業學校都非常重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實踐能力的要求,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由于辦學機制和人員調配機制的制約,致使教師比例、結構不合理?!半p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仍然不高,整體素質不強。據有關部門統計2007年,遼寧省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2.4萬人,其中“雙師型”教師0.36萬人,占15.4%。由于對“雙師”的理解有岐義,統計中有拼湊的因素,實際情況未必達到這個比例。以我校比例,學校建校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現有專任教師196人。其中專業課教師100人,占教師總數的50%。絕大多數為大學畢業后(有很大部分是成人本科)直接分配到我校工作。沒有在醫院工作經歷的教師。且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到了50%,這些教師缺乏專業實踐經驗和必需的專業技能,缺乏職業教育教學基本素質。按上述標準統計,我校有“雙師型”教師7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l%,離遼寧省“十一五”師資培養計劃提出的“到2010年,“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的比例應不低于60%”的目標還有不少差距。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2.1.1“雙師型”教師行業經歷普遍不足,“雙師型”教師來源單一。以我校為例,約95%的“雙師型”教師是醫學院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教育工作的,來自臨床一線的專任教師鳳毛麟角。并且,職后鍛煉的機會少,有臨床實踐經歷的教師只占專業課教師總數的5%左右,絕大多數教師的行業經歷呈空白狀態,實踐能力普遍不強,導致專業課教師從教時間越長,臨床實踐能力越弱,尤其是與行業動態接軌的實際應用能力相當匱乏。導致只會按課本內容“講疾病”而不會真正看病、治病、護理病人。
2.1.2“雙師型”教師培養體系不夠健全。職業學校專業門類繁多,參差不齊,組織“雙師型”教師的專門培訓操作困難,運作成本高,且培訓專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適合學校需求。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往往教學任務較多,專業課教學的替代性差。由于受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多數專業課教師外出培訓與交流的機會很少,部分教師從未外出參加過培訓學習,參加“雙師型”教師專門培訓不足,導致教師不了解新的職教精神,缺乏現代職教理念。2.1.3“雙師型”教師的人才調配機制尚未建立。目前,職業學校人事分配體制仍然建立在傳統的師資配備觀念與模式上,沒有充分體現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資源的獨特性。衛生學校一直沒有自己的附屬醫院,教師定期到關系醫院進修學習制度在主管局(衛生局)未形成政策性文件,教師只是進修生的身份,這種年年進修的狀況不光增加了學校的費用,對“雙師”的影響也很大,某種程度降低了雙師,特別是高級職稱教師參加臨床實踐工作的熱情。(況且我校高級講師占專任教師的46%)。
2.2“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對策
2.2.1開展師范類學生和醫學院校學生的“雙證書”教育。就目前來看,衛生學校教師的來源仍然是師范院校畢業生和醫學院校畢業生。因此,作為職業學校培養師資的工作母機——高等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和醫學院校應進行“雙證書”教育,即學生在畢業時既獲得學術性證書又獲得職業技能證書,這樣既縮短了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周期,又能從源頭上解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問題。
2.2.2建立靈活的用人機制,充實壯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首先,在學校財力允許的條件下,建立靈活的學校用人機制,充實壯大“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解決“雙師型”教師短缺的措施之一。其次,吸納高職院校的初步具備“雙師”素質的本科畢業生充實師資隊伍。現在的許多畢業生在高校已取得了高級和中級職業技術證書,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當今,把他們接收到職業學校中來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然后在工作崗位上再對他們進行培養和培訓,使他們較快地成為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
2.2.3對專業教師進行在職培訓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重點。
2.3教師擬訂個人的雙師素質的培訓提高計劃專職教師都要定出個人的雙師素質培訓提高計劃。計劃要具體,具有可操作性。要寫明:每學期在什么時間進行技能技術的學習和實踐;爭取在何時考取何種技能技術證書。計劃經教研室討論,上級部門審核,嚴格執行,每學期檢查。
2.4利用沒課的時候或寒、暑假安排專業教師到醫院、科研單位進行專業實踐。以往教師進修都是以醫生的角色,隨著我校以護理專業為重點的轉變,面對著新的教材模式、新的思維語言環境,應在進修時以醫生、護士的雙重角色,來身臨其境,適應教學。因為沒有自己的附屬醫院,只能依托關系醫院進行合作,由于醫院對學校師資的渴求度不同、以及教師的層次不同,所以在“雙師型”隊伍建設中,迫切需要衛生行政部門的具體政策(如:主管局的某個科室專門有人管理學?!半p師型”教師和醫院所屬科室的協調關系,保證雙師教師能和臨床很好的銜接,是主人而不只是進修生)和周邊醫院的大力支持。
2.5加強進修培訓。學校要積極組織專業教師參加省級或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為教師繼續深造學習創造條件。通過培訓,拓寬了專業教師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雙師”素質。同時,鼓勵青年教師繼續學習深造(報考研究生等),提高學識水平和專業能力。
2.6為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搭建平臺。根據辦學實踐,校各科多組織多參與教研活動(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參加各類教學基本功(如護理技能大賽、專業課的操作比賽等),以此直接促進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2.7通過教師間“拜師結對”,以老帶新等方式,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提高。
三、暢通醫藥類教師執業資格證書考試報名的渠道
目前,我校醫藥院校的畢業生,也參加臨床實踐,但還無法直接報考執業資格,報考的教師必須通過非正式渠道才能通過衛生行政部門的審核報名考試,但注冊就沒可能了。這成了制約衛生職業學?!半p師型“師資隊伍構成的瓶頸;上級要求“雙師型”的百分率,主管局就應該開通綠色通道,上下達成一致。
四、建立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機制
一是安全生產普法宣傳工作深入人心。充分利用每年開展的“安全生產月”活動,采取一系列新的宣傳手段和方式,將原來面向企業、面向職工的宣傳,逐步發展為面向社會、面向全體市民的更廣泛的宣傳,貼近企業、貼近職工、貼近市民,突出“以人為本”的宣傳理念,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大宣傳普及面;同時加強培訓教育,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社會知曉率不斷提高,執法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二是嚴肅事故處理和隱患的整改。突出做好“三強化”:即強化安全生產檢查力度,結合兩節、兩會、“五一”黃金周、暑期、“十一”等重點時期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采取領導帶隊、專家參與的形式,對全區高危行業和重大危險源進行抽查,發現隱患,責令整改。20*年以來,全區共出動檢查組8000多個,檢查各類企業5*0家,發現各類事故隱患5321處,整改48974處,整改率為97.8%。強化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隱患嚴重且整改不力的企業或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嚴格行政執法。20*年以來,全區共制作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文書721份,其中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62份,罰款114.45萬元,處罰生產經營單位183個,責令停產整頓89家、關閉56家。強化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的力度,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生產安全事故依法進行了查處,嚴肅實行責任追究。20*年,全區共查處各種生產安全事故40多起,按期限應該結案35起,實際結案39起,事故結案率為98%,依法處分了負有責任的64人。
三是依法規范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行為。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涉及我局的4項行政許可事項以及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保留以及調整了行政許可事項2項。積極推進政務公開,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將審批項目的依據、條件、程序、時限、辦理機構等向社會公示;成立了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科,初步建立了規范、透明的行政審批運作機制。規范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程序,編印了《亭湖區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實用手冊》,制定了《亭湖區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案件審理工作規則》和《亭胡區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文書規范》,修訂完善了24種行政執法文書,執法工作基本規范,適用法律依據準確,執法程序完善,處罰的范圍和種類比較合理,自由裁量權運用基本適當,維護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良好形像。
我區安全行政執法工作穩步發展,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與依法治安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總體執法水平和執法質量不高,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有些安全生產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意識還不夠強;行政執法的各項制度建設滯后于安全生產形勢發展的需要,行政執法規范性文件數量不多,給實際執法工作帶來困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處罰行為不規范,行政處罰范圍較窄,偏重于對死亡事故的調查處理與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種類不完備,只注重經濟處罰,而對停產整頓、吊銷有關證照及資格的處罰較少;自由裁量權適用上不夠嚴肅,對個別案件經濟處罰適用上處理不當,實際處罰決定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額度,有的失之于寬;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素質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等。
針對這些問題,當前和今后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法制意識
一是樹立職權法定和權責統一觀念。任何行政職權的取得和行政權力的運用都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作為安全監管部門,行政權力的取得和運用必須要有法律法規依據,符合法定職能界定要求;同時確立權力與責任對等原則,行使行政權力必須承擔相應責任。二是樹立法律權威觀念。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權威,嚴格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得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法、以權廢法。三是樹立依程序行政的觀念。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的行為時,必須遵守法定程序,同時行政機關在行政決定過程中應當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這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養成,在安全生產實踐的磨練中造就,在安全監管系統形成學法、講法、守法和從嚴執法的濃厚氛圍。
二、加強安全生產依法行政制度建設
行政執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多個制度要素和環節。如,行政執法主體制度、行政執法程序制度、行政執法評價制度、行政執法責任制度、行政執法救濟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和運行情況直接反映一個部門行政執法水平的高低。應當說,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在這些制度建設方面還很不完善,很不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要從實際需要出發,在《安全生產法》的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則指導下,抓緊研究制定各項制度和配套性文件,對過去法律法規中不相適應的內容加以修改、完善,盡快形成較完備的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制度體系。安全生產制度建設是一項需要集體智慧來完成的工作,安全監管部門要發揮作用,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切合實際地制定各項安全生產依法行政的指導性文件和制度,以更好地適應依法行政的需要。
三、堅持執法務必從嚴
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是關鍵。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不執行,就會成為一紙空文。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行政執法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
一是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職權法定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安全監管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切實依法予以維護,不使守法人吃虧;對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敢抓、敢管,不使違法人得利。強化程序意識,依法完善有關執法程序的制度和規則,加大對程序違法行為的追究力度。推進行政執法公開,保障當事人和利益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救濟權,確保程序正當、合法。行政執法人員要牢固樹立“不作為是違法”、“不嚴格執法也是違法”的思想觀念,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搞好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確保各項法律制度的貫徹實施。
二是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精神,依法界定執法職責,科學設定執法崗位,規范執法程序,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行政執法考核機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對違法執法的人和事,不管涉及什么機關、什么職位,都要一查到底,堅決依法予以追究。不僅要追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亂紀作為的行為,還要追究違法不作為的責任;不僅要追究違法機關的責任,也要追究有關行政執法人員的責任。
三是要進一步強化執法監督。建立健全規范性的內部監督制度,加強對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的指導,建立和完善定期執法分析制度,全面掌握執法動態,評估執法效果,研究和改進行政執法的方法和措施,調整執法工作的重點,做出正確的執法決策,減少執法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制度和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審查制度,對年度、季度和月執法工作超前做出決策,有計劃、按步驟開展執法工作。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并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準則和處事原則。是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指導方針,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理論教育,做好宣傳和普及工作,讓廣大青年學生了解的相關知識,弘揚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從大學生方面來看,有效的大學思政教育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史,并從中吸取精華知識,結合實際生活,從而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樹立為黨和國家服務的理想。從高校方面來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利于糾正以往教育教學中的偏差,及時掌握思政工作未來的方向,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發揮校方的指引作用,提供較多的實踐活動,鍛煉大學生的堅強意志,為黨和國家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從黨和國家的角度來看,提高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利于繼承和弘揚先輩們的革命精神,不斷地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并在此基礎上使其掌握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知識,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旋律,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增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實現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結合。課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僅僅只是背誦并掌握思政理論知識,并沒有與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這就導致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難以有效地發揮出來。而日常的思政活動一般都要求大學生參與到社會中,例如,一些課題研究、社會服務、志愿活動和文化調研,等等,這些活動需要與理論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最后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平時的實踐活動中發現了問題,則應積極地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并將這些問題拿到課堂上進行討論。在思政教育的考核中,要把學生的平時表現和思想實踐活動作為衡量指標,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于活動中。
(二)創新學生的黨建工作,讓黨建工作更具有實踐意義。堅持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關口前移”,充分發揮校院(系)兩級學生黨校的作用,建立起從普通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的三級學生黨校全程培養體系。在開展黨建工作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在黨員的帶動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黨建活動中,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和奮斗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在創新黨建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發揮學生黨支部對學生活動的指引作用。
(三)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切性。當前,除了要關注大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因為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研究顯示,大學生大多喜歡面對面的心靈溝通,因此,校方應該針對不同專業和不同年齡的學生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進行合理的心靈教育。此外,學校還可以投資建立心理咨詢室,指導學生的思想,為學生提供心理幫助和支持。
(四)擴大實踐活動的平臺,創新實踐模式。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會實踐是一個關鍵的項目。因為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不僅可以開闊眼界,還可以鍛煉自身的各種能力,所以,社會實踐受到很多大學生的青睞。相關研究發現,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最喜歡的思政教育形式。高校要將學生的發展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真正地幫助學生成長,使所安排的社會實踐活動與學生的需求相適應,提高對實踐工作的重視程度,為實踐活動提供良好的保障,包括經費的投入、師資力量的投入,等等。另外,學校也要對實踐基地做好考察,盡可能地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讓學生從中得到最深刻的啟迪教育,從而使社會活動具有實踐意義,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落實日常的思政教學工作。
(五)提高輔導員的思想道德素養,加強師資力量建設。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支配力量,直接關系著實踐活動的最后成果。在招聘輔導員的時候,高校要嚴格選拔,重視輔導員的政治素養和實踐能力;在輔導員任職期間,校方也要加強對輔導員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輔導員考核制度,并嚴格按照標準執行,設立考評考核機制。除此之外,校方要定期對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提高輔導員的思想道德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這樣才能保證其更好地輔導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