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4 03:36:39
序論:在您撰寫水利實訓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所以又稱戴明環?!叭尜|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如右圖1所示)。按照PDCA循環理論,人們可以把任何一個過程的運行,從策劃、建立、運作直至結果的檢查和持續改進分成四個循環階段:
一是(Plan)計劃?!按_定方針和目標,確定活動計劃”。這一階段類似與實訓教學過程中的“備課”階段。
二是D(Do)執行?!皩嵉厝プ?,實現計劃中的內容”。這一階段類似與實訓教學過程中的“上課”階段。
三是C(Check)檢查?!翱偨Y執行計劃的結果,注意效果,找出問題”。這一階段類似于實訓教學過程中的“評價”階段。
四是A(Action處置/Act糾正、處理)?!皩偨Y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適當推廣、標準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以免重現,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這一階段類似于實訓教學過程中的“總結提高”階段。
由此可見,實訓教學過程是完全能夠應用“PDCA循環”理論來實現質量管理的。下面筆者結合“水利工程測量”綜合實訓教學過程談談實習過程中運用PDCA循環理論的教學質量改進措施。
一、計劃(P)階段:備課時制定詳盡的實訓教學計劃和實訓教學方案
按照PDCA循環理論“四階段、八步驟”的提法,這一階段分為四個步驟:
1.分析實訓教學工作的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
對于“水利工程測量”綜合實訓教學過程,這個步驟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分析目前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需要、知識儲備等,同時還要分析課程的特點和其他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盡量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例如,通過現狀分析后,發現學生對“水利工程測量”的實訓有畏難情緒,總的來說學生覺得“難學”“不愿學”;而另一方面,課程實訓的特點是既要學生掌握各種測量儀器的操作使用技能,又要培養學生在實踐中養成注重“測量精度”的職業素質,總的來說,“教學目標高”,
“難教”。
2.通過現狀分析,找出產生存在問題的影響因素
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要進一步找出產生質量問題的因素,建立解決問題的支點。教師在對學生和教學內容現狀有了充足的了解后,才可以制定計劃來展開自己的教學。例如,對于“畏難”“難學”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后發現大部分技校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許多學生連三角函數也不會運用,甚至連簡單的加減乘除也會算錯,這給計算量較大的“水利工程測量”的學習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且技校學生學多缺乏主動性、怕吃苦、沒有學習壓力;對于“難教”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課程內容計算量大而學生又不會計算,實踐熟練程度、精度要求高而學生紀律松懈等因素。
3.找出各種原因中的關鍵因素
通過前面的分析,這一步主要將所有因素進行全部歸類,用“魚刺圖”(或者表格)的形式,列出關鍵因素。比如對于前面的“難學”“難教”問題、分析出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數學幾何計算能力差。
4.針對主要影響因素,制訂實訓計劃及組織措施
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解決措施,同時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專業的要求、“水利工程測量”實訓的課程性質、教學大綱和實訓計劃的要求,設計和制訂一個合理的“計劃”,它包括教學(情感、知識、技能)目標、管理組織措施(環節)以及具體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學生數學幾何知識十分薄弱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補課計劃,對“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采取對應的組織措施。
二、執行(D)階段:按照擬定好的實訓方案和實訓教學設計組織教學
這一步驟是前面制定的“計劃”的具體實施階段,要按設計好的“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組織。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要注意發現問題,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因素(計劃中)按照計劃中的“組織預防措施”進行預防和控制。例如,采取“每天早晚兩次例會點評”的制度,早晨集合學生布置這天的實訓任務,講解注意事項,做好動員工作,讓學生知道今天應該“做什么”、“怎樣做”;結束時集合學生進行點評。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習缺乏主動性”“紀律松懈”情況的出現。
三、檢查(C)階段:對照計劃要求,檢查、驗證執行的效果
在PDCA循環管理模式中,檢查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實訓教學體系實施過程中,針對實訓教學的特點,可著重進行以下方面的檢查。
1.實訓教學設計完成的檢查
每一個實訓項目完成以后,自我檢查實訓教學設計的完成情況,了解和檢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2.實訓教學計劃執行的檢查
對照“計劃”檢查執行情況和效果,及時總結執行過程中獲得的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
3.實訓教學質量檢查
通過定期考查、考核學生的實踐操作情況,檢查實訓目標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處理(A)階段:實訓教學過程中總結、提高
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認可或否定,這又包含以下兩個步驟:
1.總結經驗
把“認可”的“計劃、教法、組織措施”總結提升為“標準”,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以此為“規范標準”執行下去。如“每天早晚兩次例會點評”的制度就是在長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寶貴經驗,在筆者學校已經成為一個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處置遺留問題
對本次循環中“否定的”,要著重分析原因,制定新的解決措施,以便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去解決,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PDCA循環管理系統。例如,對在這次實訓教學過程中凸顯出來的問題,但又不可能馬上有效解決的,就應該進入到下一階段實訓教學中,采用新的措施來糾偏,如此反復,問題將會越來越少,實訓教學質量將會顯著
提高。
一、引言
高職水利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身心健康,愛崗敬業,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從事中小型水工建筑物設計、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應用及組織管理、施工質量監控及管理、工程概預算和招投標、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能滿足水利工程生產建設單位、水利基層管理單位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了進一步提高高職水利工程專業的教學效果,更好更快地滿足社會對水利工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達到教育部提出的“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為目標,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的高職教育要求,就必須首先開展實踐教學研究。從課堂管理出發,對實踐教學要素、實施、教學評價和課堂效果進行研究和改革。
二、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
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和普及,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越來越多樣化,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注意力、理解力、德育水平等都不盡如人意,而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實訓授課也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對高職水利工程專業在校學生和3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對從事該專業實踐教學的教師進行訪談,筆者將影響高職水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效果的物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觀因素、客觀因素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方案。
1.教師的因素。主要包括師生關系、教師的態度、教學方式、教師的儀表、教師的個性、合適的教學方法等,這些因素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是直接的。高職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體現在實踐操作能力和教學策略分析上,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的互動環節和教學進程,從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力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優劣[1]。以水利工程專業土工測試實訓課程為調研對象進行教師授課能力分析。課程內容:土壤含水率測定。這節課教師先將學生分成6組并選出小組長,然后簡要回顧了土壤含水率測定的原理,將4個實驗步驟和注意要點詳細講解并列舉在黑板上。開始實驗后老師列出進度表,學生每完成一個步驟后向老師示意,檢查合格后老師在進度表中記錄分數,學生再進行下一步實驗,依次類推,學生完成試驗后,組長根據實施情況為成員排序,老師根據該組的進度和完成質量給出成績。實訓過程組織井井有條,課堂氣氛嚴肅活潑,通過這樣的實訓,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被激發出來,小組內分工明確,稱量、計算、記錄井井有條,且6個小組之間自然形成了競爭和技能比拼的氣氛,學生積極性被很好地調動起來,實訓的效果很好。
2.教材的因素。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實踐教學法通過創造某種特定的情境,以項目進行任務驅動,倡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以學生為中心,融 “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中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項目化教學中,課程設計的優與劣直接關系教學實施的成與敗,教材的內容組織應明確該課程的總體目標、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對各個能力訓練項目分別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和考核方案設計[2]。
3.學生管理的因素。在錄取工作以及實際教學與管理工作中,我們可以發現高職院校的生源較之普通院校,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注意力、理解力都存在一定差別,因此高職教師必須考慮學生的知識起點、技能起點和學習態度起點。筆者通過對水利工程專業3個平行班的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觀察發現,每個班級在實踐過程中都有學生在玩手機或聊天,但是人數上卻存在很大差別。同樣的課程、同一個授課老師,但是班風、學風卻不同,由此體現了對高職學生進行管理的重要性。如果無效的班級管理長時間積累,學生互相影響,惡性循環,便會形成難以糾正的積習,最終造成嚴重不良的學習氛圍。因此必須建立適應高職實訓教學需要的管理模式,加強學生思想和心理輔導的比重,從主觀上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3]。
三、提高水利工程專業教學效果的措施
第一,調整高職水利工程專業的課程內容。將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和地方需求相結合,對原有的課程內容進行甄別和篩選,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科技發展和應用技術的聯系,以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任務、過程為參考,精選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第二,增強任課教師的職業教育技能。包括對學生職業認識、職業情感、職業責任、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水利職業思想教育能力,使未來的水利工程一線人員能夠對職業活動有正確的認識并建立職業道德規范。也包括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職業技能教育能力,必須定期選派一部分中青年教師到水利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管理第一線進行鍛煉,了解當地水利工程建設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趨勢,及時補充新知識,鍛煉實踐技能并擴展視野。同時聘用有高超技術應用能力的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帶學生到現場進行教學,加強水利工程認識實習[4]。
第三,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質教育。很多學生入學時對水利工程專業了解不多,可能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導致后來專業熱情和自豪感不高,對自己的未來比較悲觀,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因此應該加強入學時的始業教育,中期的專業教育,畢業前的就業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水利的戰略地位,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知識精、能力強、素質高、會做事、會做人、會生活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學生素質培養方面,要通過對企業需求進行系統化的調查和認真的篩選,進而確定學生素質培養方案,以課表的方式安排學生的素質教育活動,比如第一~六學期,每個學生素質培養方面要參加哪些活動,以什么形式參加,應該得多少分,都應該落實得非常細致。通過人才培養方案,把學生的思想教育、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整合到一起。
第四,與黨建工作相結合,抓好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班風、學風建設應該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入手,建設好班干部、團干部隊伍,加強學生干部的能力培養,充分發揮入黨積極分子的作用,評選優秀團員作黨的發展對象,在同學中間帶好頭。加強制度建設,將學習成績、平時表現、德育考核與評獎、推優、優秀寢室評選、班級評比等聯系起來,充分挖掘學生個人榮譽感和集體榮譽感的巨大潛力,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從學生主體上來講,高職學生大體分布在18~22歲年齡段,是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的最旺盛時期,在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等方面的欲望強烈,他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渴望學會辨別是非,積累智慧,提升綜合素質。因此,構建積極向上的集體氛圍,讓他們實現全面發展和成長,是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
第五,將學評教落到實處,重視反饋和整改。高等職業教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師的授課水平和課堂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師生之間建立教學相長的平等關系,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平等伙伴。教學質量評價必須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基本內容包括教書育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語言、教學態度、教學組織、授課藝術、因材施教、學習指導、教學效果等多方面。學生評教的數據應該分類進行統計分析,將學生的要求和教師的欠缺之處反饋給授課老師,以便整改和提高。目前老師只能得到一個評教的分數卻摸不清前進的方向,學評教的作用并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四、結語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水利行業從業人員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設生產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不足的矛盾日趨突出。以浙江省為例,2011年統計結果顯示,水利系統職工中大專以上人員僅占57.3%,其中水利及相關專業人員占34.4%。同時,技能型人才總量缺乏,全省水利系統具有技師及以上資格人員僅有1081人,約占職工總數的8.7%;高層次、復合型、創新型水利人才尤其緊缺;水利人才開發培養和資源優化配置機制尚不完善,不能適應水利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為加快高素質水利人才隊伍建設步伐,適應新時期水利事業改革與發展需要,實現水利與水利隊伍建設的同步發展,需要加強水利人才培養工作,不斷提升水利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的比例。從行業用人角度看,高職層次的學生將是今后基層水利人才隊伍后備的生力軍。因此,高職水利工程專業教學應該不斷總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從教師、教材、專業建設、學生管理、教學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改革,不斷提升教學效果和育人水平,為新時期水利事業的發展打好基礎。
1課程的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課程不同于其他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基礎課,具有如下特點:(1)實踐性強。課程涉及大量具體工程的特殊施工機械、復雜施工方法等,學生普遍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對講授的內容不容易理解。(2)知識面廣。本課程的學課本內容之外,還涉及到工程測量、建筑材料、工程力學、建筑結構、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水力學、水工建筑物、水電站等課程相關內容的運用。(3)政策性強。本課程的學習涉及到大量國家、地方和行業有關工程規范、規程、標準、法規的運用。(4)靈活性高。對應一個具體施工過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機械、施工方法,同時一個時期常用的施工機械、方法是與當時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經濟水平相適應的,因此本課程的內容必然是靈活的。
2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建設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是我院水利工程類專業的重點建設課程之一,我們無論是在課程內容、授課方式還是在課程體系上都做了一些改革。本課程的內容是非常繁多和雜亂的,章節之間沒有嚴格的邏輯關系。要把所有的內容都講完,課時即使增大一倍也是不夠的,同時也是沒有必要的。這就需要對所講授的內容進行重新組織和安排,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邏輯清晰,有針對性地做到一部分內容精講、一部分內容略講、一部分內容不講。如鋼筋混凝土工程這幾章,由于其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范圍最廣、牽涉的施工工序比較復雜、影響質量因素非常多等特點,是授課的重點和難點,需要精講;砌體工程這一章節,雖然其應用范圍也較廣,但其施工工藝相對較為簡單,故而對其略講即可;吊裝工程,因其應用范圍相對較少,可留給學生自學。從課程內容上繼續強化常見工種的學習,要求掌握常見工種的施工工藝、施工機械、質量安全要求,通過這些學習結合施工實習,學生可以取得中級鋼筋工或混凝土工職業資格證書;建筑物施工將原來的各單項建筑物施工按類型合并為土石建筑物、混凝土建筑物、地下工程等,將原有各類型建筑物共有的內容合并,重點學習各種類型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施工質量安全保證措施等。實踐教學內容包括課內施工機械設備演示、施工工種技能訓練、施工方案擬定綜合練習等,學習施工操作技能及制定施工方案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工程施工的理解。
3師資隊伍建設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課程的特點之一是實踐性強。可以想象,如果一個教師沒有參與過具體的施工過程,而要求其生動地講出來,那么他所講的內容必然不豐富、不實用,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我院非常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師培養,授課教師由三類人員構成,一是大學本科或研究生畢業后直接從教的;二是從施工單位引進中級職稱以上的工程技術人員;三是有針對性地聘請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對前者,我院安排他們在施工單位頂崗實習1~2年,從事工程實踐鍛煉,并在我院的企業———水源建設監理公司兼職,這樣不僅有教學經驗,而且有實踐經驗;對從施工單位引進的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我們著重進行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培訓,引導他們如何將具體工程實踐與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此外,我們還有針對性地聘請一些工程技術專家給學生作專題報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這三種方式,我們培養了一批教學經驗豐富、能進行具體工程實踐的“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他們既熟悉工程實際,又了解畢業生的職業要求與崗位群;既能進行理論教學講解,又能從事實踐教學工作,還能承擔一些實際工程的設計與工程監理,產學研緊密結合,有力地促進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4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
對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這樣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完全依靠課堂的講授是不夠的,還要補充以直觀性的教學手段來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實踐中我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4.1采用實物、圖片教學
在授課過程中輔助以真實的施工機械、設備、工具、過程的圖片以及部分實物或模型,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我院建有施工實訓中心,有水利水電工程常用施工機械設備。在講到某一工種的施工時,我們將學生帶到施工實訓中心進行教學。同時在網上收集資料,給學生展示教師利用各種機會拍攝的施工機械設備、施工現場照片,如爆破鉆孔、裝藥、起爆、鋼筋綁扎、組合鋼模板拼裝、混凝土攪拌、運輸、混凝土澆筑、截流施工、隧洞爆破開挖等照片,增強學生對施工過程的認識。
4.2現場參觀實習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庇嘘P資料表明,現場參觀所獲得的信息量比在課堂上單純聽講要大得多,且印象更加深刻,同時現場參觀又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手段。于是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注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附近可供參觀的建筑工地進行介紹。在專門的施工實習期間,安排學生去在建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實習,參與各種工種施工,從中熟悉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現場布置、工程施工進度安排等知識,加深學生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認識。
4.3采用多媒體教學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是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過程,一般短的可能1~2年,長的可能5~8年,更長的甚至十幾年都是有可能的。短暫的現場參觀不太可能對一個建筑物的施工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時還有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藝、施工機械、施工事故案例等平時不容易看到,多媒體教學恰恰可以起到此方面的彌補作用。我們水工教研室結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精品課程建設,進行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通過兩年多的建設,收集了大量施工圖片,制作了施工導流動畫,錄制了300余分鐘的視頻。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學生能很好地理解各工種、各種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所采用的施工機械設備;課后學生還可利用網絡課程進行復習鞏固,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學習效率。
5考試考核方法建設
根據高職教育的目標定位和課程特點,考試形式應該是靈活多樣的。然而,我們以往基本偏重的是卷面考試這一形式。最終的成績評定則以期末和期中成績的一定比例綜合而成,不注重平時的形成性教學測評。這種考察評價機制,實際上僅僅反映了學生的記憶能力,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無法體現。而且,這種考試形式會造成學生產生“重學輕用”的觀念。考試改革的的基本思路是:
(1)考試考核成績組成
總成績=基本操作技能40%+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施工工藝閉卷考核40%+施工組織、施工方案的討論及分析10%+網絡資源利用、施工新技術的認知報告10%。
(2)實施方案
①模擬實際操作考核結合《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性強的特點,在校內施工實訓場所模擬實際工程,進行鋼筋、模板工種的實際操作,考察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操作技巧。②閉卷考核結合施工工程,以閉卷的形式考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施工工藝,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③施工組織、施工方案的階段性討論及分析在某些相關章節內容后,模擬工程的施工組織、施工方案進行討論,針對學生的分析、現場答辯進行綜合評定。④對施工新技術的認識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熟悉國內外施工新技術,并寫出心得體會,根據“報告”的內容評定成績。
6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關鍵詞:水利工程制圖 課程定位 課程體系 教學目標 研究方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b)-0159-02
1 課程定位、課程體系及教學目標
1.1 課程定位
《水利工程制圖》是一門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經過調研分析:水利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從事水利工程的現場施工、中小型水利工程輔助設計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運行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各種工程圖樣的識讀,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崗位上能夠直接指導實踐工作。在水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數學和計算機文化基礎是本課程的基礎課程,而本課程又是為后續學習《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及頂崗實習等專業課程奠定基礎。因此,《水利工程制圖》在水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1.2 課程體系及教學目標
依據“本科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普通工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調整編制水利專業工程圖學課程體系如下(見圖1)。
1.2.1 知識目標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
(2)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具有一定的繪圖技能。
(3)理解水利水電行業制圖標準及有關規定,并有一定的應用能力。
(4)能依據工程形體正確繪制其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和標注尺寸。
(5)能識讀樞紐布置圖中各建筑物的布置情況及建筑物與地面的連接關系。
(6)能識讀常見水工建筑物建筑結構施工圖中工程形體的形狀和尺寸要求。
(7)了解房屋建筑圖、道路橋梁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8)培養計算機繪圖能力。
1.2.2 能力目標
具有正確應用制圖標準相關規定的能力,具有識讀水利工程圖中所示工程形體的形狀與尺寸的能力,具有計算機繪制水利工程圖樣的能力。
1.2.3 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能正確應用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標準,作風嚴謹;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刻苦學習的學習態度。
2 課程整體設計
2.1 課程設計的理念
該課程教學設計的理念是:“基礎性、實踐性、實用性”通過工程案例將理論知識和工程實際緊密結合,融理論知識與實訓為一體,加強技能和能力的訓練,促進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盎A性”是指本課程為理工科學生的一門技術基礎課,訓練空間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其它任何課程不能代替?!皩嵺`性”是指該課程與水利工程實踐緊密相連。“實用性”是指該課程在水利工程領域中應用范圍廣,實用性強。
2.2 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在進行課程開發時,首先建立課程團隊。由課程負責人、企業專家、課程教學骨干教師構成的課程團隊,統籌課程建設的全面工作,共同完成以下關鍵性工作:
(1)以應用型能力培養為重點,制定體現就業需求的課程標準。以職業崗位和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為主線,按工作過程的不同工作任務和工作環節進行能力分解,細化成若干能力點,然后得出本課程的應用能力標準。
(2)根據工作領域所需的工作任務以及職業能力確定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結合工作崗位對教學內容提出具體的要求。
(3)以學習性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4)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設計綜合運用的教學方法。
(5)進行教學實施和課程評價。
課程設計的合理與否需再次深入企業調研。課程如此開發循環進行,直到用人單位滿意為止。
3 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計
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將必須夠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素質教育、能力培養融為一體,突出培養應用能力這條主線,構建本課程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選取。
3.1 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內容的選取
3.1.1 制圖基礎模塊教學要求
(1)掌握制圖的基本標準及有關規定,能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具有一定的繪圖技能。
3.1.2 形體構成與表達模塊教學要求
(1)能閱讀和繪制組合體視圖。
(2)能依據三視圖繪制正等測圖和斜二測圖。
(3)能依據工程形體正確繪制其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和標注尺寸。
3.1.3 水工圖模塊教學要求
(1)培養繪制、識讀水利水電工程圖樣的能力。
(2)掌握水利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3)了解房屋建筑圖、道路橋梁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3.1.4 計算機制圖模塊教學要求
熟練使用AutoCAD的各種工具、命令,快捷、準確繪制水利工程圖。
實訓內容:以二維圖形的繪制為重點, 將所做的水工模型用CAD軟件進行繪制。
3.2 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3.2.1該課程的重點
(1)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組合體的繪圖與識圖;
(2)工程形體的表達方法;
(3)水工圖的識讀;
(4)計算機繪圖。
3.2.2 課程的難點
(1)制圖技術標準、規范及其應用;
(2)組合體視圖識讀;
(3)水工圖的識讀。
3.2.3 解決辦法
(1)借助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技術,以及讀圖搭積木,通過150多道組合體的搭積木訓練,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組合體的讀圖能力,為突破立體表面的交線難點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課堂教學與直觀教學相結合。安排學生參觀水工模型陳列室、實際水利工程,進行實物模型教學和現場教學,增加感性認識,通過圖――物對照現場參觀,提高了學生識讀專業圖的能力。
(3)計算機繪圖按照實例圖形的繪制特點講解相關命令,然后讓學生上機操作,學生學起來有目標性和成就感,在計算機繪圖理論課后安排18學時計算機繪圖綜合實訓,目的是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能力,進一步強化使用AutoCAD的技能,達到熟練、快速、準確繪圖的目的。
4 該課程實施教學的設計方案
《水利工程制圖》課程設計的特點是構建工學結合的立體化學習環境與教學模式,融理論知識與實訓為一體,加強繪圖技能和識圖能力的訓練,才能培養科學素質中的思維能力和工程實踐中的應用能力,通過以下教學環節促進本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4.1 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
我們以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即成為水利行業受歡迎的應用型專門人才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起點和依據,對原有的教育中不合理的重教法輕學法、重進度輕效度、重理論輕實踐、重學科的完整性、輕知識的應用性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等進行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專業制圖識讀能力特別是應用創新能力。
(1)課堂教學主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兼顧問題提問法、讀圖搭積木實訓法,注重師生互動、講練結合,課堂學習氣氛好。
(2)專業制圖教學與工程實際相結合進行現場教學。安排學生參觀校內水工模型室,灌區實際工程進行現場教學,增加感性認識。
(3)計算機教學與職業技能考證結合,與計算機制圖大賽相結合,綜合實訓引入工程實際案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專業制圖綜合實訓:采用項目導向法和自主教學法相結合
4.2 課程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等教學手段
積極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和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升課堂的品質和內涵,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教學效果。具體如下:
(1)《水利工程制圖》課程反映圖形圖像的內容較多,用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徑。我們通過工程圖片、PPT、視頻等方式將工程實體展現出來,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極大的提高教學的效率。
(2)開設開放性實訓課,進行三維實體造型等內容訓練,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3)開展技能比賽、計算機繪圖職業資格考試。
4.3 加強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水利工程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教學是本課程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保證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達到1:1。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課堂識圖繪圖訓練與作業;制圖綜合實訓(含參觀水利樞紐工程2天)、模型制作、計算機繪圖綜合實訓。
為了提高學生識圖能力,本課程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組合體視圖識讀采用“學中做、做中學、教―學―做”一體的模型搭建法教學模式,專業圖識讀采用“項目導向實訓”模式,用灌區實際工程圖紙作為學生制圖綜合實訓的內容,學生分小組根據實訓指導書讀專業圖,通過現場教學圖――物對照,最后按老師指定的水工圖做模型,并且手工繪制自己所做的工程圖。
這種教學方法都特別強調在團隊學習中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在互相合作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整個教學過程從傳統教學的注重“教法”轉到注重“學法”,注重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一個咨詢者、指導者和主持人,使用輕松愉快的、充滿民主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從教學過程的主要講授者淡出。在這種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知識”,而且還能“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他人交往”。通過各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學生的識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動手能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及就業技能方面等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提高。為后續專業課學習和課程設計及工程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4 建立科學課程考核方式
制圖課程考試形式與成績評定采用過程性考核占30%,專業實訓占20%,期末考試占50%。過程性考核主要是考核作業、答辯、實踐、測驗,期末考試檢驗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專業圖綜合實訓成績評定以答辯、小組互評、老師點評進行綜合評定。這種考核方法兼顧了學習的過程控制和最后的總結提高。
4.5 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反饋調節
教師通過多渠道如課堂氣氛、學習積極程度、作業、測驗、實訓課成果獲得反饋信息后,教師做出及時評價,并對教學活動作恰當的調節,保證了課程教學效果。
5 結語
課程組全體教師在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水利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在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教材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課程的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課程不同于其他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基礎課,具有如下特點:
(1)實踐性強。課程涉及大量具體工程的特殊施工機械、復雜施工方法等,學生普遍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對講授的內容不容易理解。
(2)知識面廣。本課程的學課本內容之外,還涉及到工程測量、建筑材料、工程力學、建筑結構、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水力學、水工建筑物、水電站等課程相關內容的運用。
(3)政策性強。本課程的學習涉及到大量國家、地方和行業有關工程規范、規程、標準、法規的運用。
(4)靈活性高。對應一個具體施工過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機械、施工方法,同時一個時期常用的施工機械、方法是與當時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經濟水平相適應的,因此本課程的內容必然是靈活的。
2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建設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是我院水利工程類專業的重點建設課程之一,我們無論是在課程內容、授課方式還是在課程體系上都做了一些改革。本課程的內容是非常繁多和雜亂的,章節之間沒有嚴格的邏輯關系。要把所有的內容都講完,課時即使增大一倍也是不夠的,同時也是沒有必要的。這就需要對所講授的內容進行重新組織和安排,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邏輯清晰,有針對性地做到一部分內容精講、一部分內容略講、一部分內容不講。如鋼筋混凝土工程這幾章,由于其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范圍最廣、牽涉的施工工序比較復雜、影響質量因素非常多等特點,是授課的重點和難點,需要精講;砌體工程這一章節,雖然其應用范圍也較廣,但其施工工藝相對較為簡單,故而對其略講即可;吊裝工程,因其應用范圍相對較少,可留給學生自學。從課程內容上繼續強化常見工種的學習,要求掌握常見工種的施工工藝、施工機械、質量安全要求,通過這些學習結合施工實習,學生可以取得中級鋼筋工或混凝土工職業資格證書;建筑物施工將原來的各單項建筑物施工按類型合并為土石建筑物、混凝土建筑物、地下工程等,將原有各類型建筑物共有的內容合并,重點學習各種類型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施工質量安全保證措施等。實踐教學內容包括課內施工機械設備演示、施工工種技能訓練、施工方案擬定綜合練習等,學習施工操作技能及制定施工方案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工程施工的理解。
3師資隊伍建設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課程的特點之一是實踐性強??梢韵胂?如果一個教師沒有參與過具體的施工過程,而要求其生動地講出來,那么他所講的內容必然不豐富、不實用,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我院非常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師培養,授課教師由三類人員構成,一是大學本科或研究生畢業后直接從教的;二是從施工單位引進中級職稱以上的工程技術人員;三是有針對性地聘請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對前者,我院安排他們在施工單位頂崗實習1~2年,從事工程實踐鍛煉,并在我院的企業———水源建設監理公司兼職,這樣不僅有教學經驗,而且有實踐經驗;對從施工單位引進的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我們著重進行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培訓,引導他們如何將具體工程實踐與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此外,我們還有針對性地聘請一些工程技術專家給學生作專題報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這三種方式,我們培養了一批教學經驗豐富、能進行具體工程實踐的“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他們既熟悉工程實際,又了解畢業生的職業要求與崗位群;既能進行理論教學講解,又能從事實踐教學工作,還能承擔一些實際工程的設計與工程監理,產學研緊密結合,有力地促進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4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
對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這樣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完全依靠課堂的講授是不夠的,還要補充以直觀性的教學手段來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實踐中我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4.1采用實物、圖片教學
在授課過程中輔助以真實的施工機械、設備、工具、過程的圖片以及部分實物或模型,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我院建有施工實訓中心,有水利水電工程常用施工機械設備。在講到某一工種的施工時,我們將學生帶到施工實訓中心進行教學。同時在網上收集資料,給學生展示教師利用各種機會拍攝的施工機械設備、施工現場照片,如爆破鉆孔、裝藥、起爆、鋼筋綁扎、組合鋼模板拼裝、混凝土攪拌、運輸、混凝土澆筑、截流施工、隧洞爆破開挖等照片,增強學生對施工過程的認識。
4.2現場參觀實習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有關資料表明,現場參觀所獲得的信息量比在課堂上單純聽講要大得多,且印象更加深刻,同時現場參觀又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手段。于是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注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附近可供參觀的建筑工地進行介紹。在專門的施工實習期間,安排學生去在建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實習,參與各種工種施工,從中熟悉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現場布置、工程施工進度安排等知識,加深學生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認識。
4.3采用多媒體教學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是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過程,一般短的可能1~2年,長的可能5~8年,更長的甚至十幾年都是有可能的。短暫的現場參觀不太可能對一個建筑物的施工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時還有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藝、施工機械、施工事故案例等平時不容易看到,多媒體教學恰恰可以起到此方面的彌補作用。我們水工教研室結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精品課程建設,進行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通過兩年多的建設,收集了大量施工圖片,制作了施工導流動畫,錄制了300余分鐘的視頻。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學生能很好地理解各工種、各種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所采用的施工機械設備;課后學生還可利用網絡課程進行復習鞏固,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學習效率。
5考試考核方法建設
根據高職教育的目標定位和課程特點,考試形式應該是靈活多樣的。然而,我們以往基本偏重的是卷面考試這一形式。最終的成績評定則以期末和期中成績的一定比例綜合而成,不注重平時的形成性教學測評。這種考察評價機制,實際上僅僅反映了學生的記憶能力,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無法體現。而且,這種考試形式會造成學生產生“重學輕用”的觀念??荚嚫母锏牡幕舅悸肥?
(1)考試考核成績組成
總成績=基本操作技能40%+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施工工藝閉卷考核40%+施工組織、施工方案的討論及分析10%+網絡資源利用、施工新技術的認知報告10%。
(2)實施方案
①模擬實際操作考核結合《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性強的特點,在校內施工實訓場所模擬實際工程,進行鋼筋、模板工種的實際操作,考察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操作技巧。
②閉卷考核結合施工工程,以閉卷的形式考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施工工藝,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③施工組織、施工方案的階段性討論及分析在某些相關章節內容后,模擬工程的施工組織、施工方案進行討論,針對學生的分析、現場答辯進行綜合評定。④對施工新技術的認識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熟悉國內外施工新技術,并寫出心得體會,根據“報告”的內容評定成績。
關鍵詞:人才培養 課程體系 課程 教學改革 項目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C
DO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62
1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專業結構的調整,高職教育的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社會各行業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如何培養出更優秀的高職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所面臨的也是繼續解決的共同問題,而高職專業改革與課程體系改革的進展及成效,又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所以如何大力有效地推進高職院校、專業改革、課程與教學改革,成為當前急需研究解決的課題。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以下簡稱“水工專業”)作為學院的重點專業,在專業教學團隊老師及專業建設委員會專家指導下,花了近兩年的時間,通過大量的社會調研、企業訪談、企事行業專業咨詢與評估等,研討有效的專業改革和課程體系改革途徑。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一主線,三層次,五模塊,進階人崗”人才培養模式:即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一條主線,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懂設計,會施工,能管理”)、方法能力和綜合素養;對接國家及行業職業標準和崗位群的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實現通用能力、專項能力和綜合能力的三層次訓練;緊跟市場需求,適應不同崗位需求,設置重力壩設計與施工、土石壩設計與施工、渠系建筑物設計與施工、水閘設計與施工、水電站廠區建筑物設計與施工五個模塊實施選擇性教學;充分利用行業企業資源,實施認崗、跟崗與頂崗實習,進行職業能力進階人崗,與就業崗位能力無縫對接。
在提煉總結的人才培養模式上,居于課程設置項目化、教學內容任務化、教學組織靈活化、教學過程開放化、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思路改革教學內容,逐步推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根據典型工程項目分解工程任務,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基礎進行教學。形成項目化教學課程體系。
新的課程體系整合優化教學資源和課程設置,以校企深度融合為切人點進行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改革。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與重組,注重實用性、技能性,加強實踐性教學。立足于服務與發展,以適應社會和行業的需求。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技術》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水工建筑物》與《水電站》兩門課程整合優化而來的一門適應現代高職教育教學需要的特色課程。
2 適應現代水利高職教育的內容調整優化
《水工建筑物》與《水電站》兩門課程是中國幾十年來從中專、專科、到本科的特定專業課,兩門課程包含部分與專業不密切的水機等內容、部分內容重復,另外部分內容過于學科化。在進行課程內容優化時,根據水工專業及水利行業特點組織課程項目內容,根據高職??平虒W要求突出應用性特點,按照工程項目設計、施工、管理的一般工作過程編排章節內容。由此,經過精心組織,編寫出了《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技術》這本獨具特色的教材,教材即囊括了所有常用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又避輕就重,突出最常用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每一種建筑物又自成體系,按照一般的工程項目工作過程編寫,充分體現其模塊化、項目化特色。
3 課程教學實施軟硬及教學手段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我們建設有比較完善的水工模型實訓室(參看感性認知)、專業一體化實訓室(結合專業軟件及工程項目、邊學邊練邊做)及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實訓基地(以實際實施工程為依托,實現真實現場再現,把工地搬進課堂,把課堂帶人工地的真實仿真教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要求就是要實現現場教學,讓學生在“教中學、學中練、練中學”。在教材內容及順序編排上,充分考慮這一教學的要求,保證課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內容可以實現現場教學或者一體化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直接接觸工程項目、直接現場學習、脫離單一課堂理論教學模式,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
4 項目化實訓教學設計與實施
為進一步鞏固專業化教學效果,鞏固學生綜合掌握知識技能,切實推行項目化教學。我們又把《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技術》的教材及教學環節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技術》作為專業通識教育,主要讓學生認知所有可能用到達到與水相關的各類建筑物的概念、作用、基本構造等。第二部分為專項教育(項目化教育),將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中比較重要的、典型的按項目化過程分別組織編寫了《重力壩設計與施工》、《土石壩設計與施工》、《水閘設計與施工》、《渠系建筑物設計與施工》、《水電站廠房設計與施工》五本綜合實訓教材,作為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技術》基礎之上的鞏固提高的專項項目化實訓教材。此五本教材均已實際典型工程資料為基礎,按照工程項目一般的勘察、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的過程組織編寫教材內容,工程項目貫穿整本教材。
5 特色教學方法彰顯教學效果
第一,采用“問題解決”教學法使學生逐步學會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每個子項目開始設置案例,每個任務前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并解決問題,讓學生更明確要學習什么。
第二,采用瓦動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三,通過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了學生對抽象的建筑物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第四,在實驗(訓)室或實訓基地現場教學,增加直觀性,加深印象。
第五,實訓項目化教學。每個項目給出一個實際工程案例資料,在長達一學期的教學活動中,每一個項目以教學團隊、項目化實訓教材為基礎,以典型實際工程項目為主導,師生共同協作,以工程項目工作過程為基線,主要以討淪、互動方式實施每一個環節。在整個環節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協調配合,分階段組織學生進行工作總結及方案評審,不斷優化完善各實施環節,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不僅學習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職場中的溝通、協調、組織、與管理能力的共同培養和提高。
6 結束語
現代高職教育,任重而道遠,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探索適應高職教育特點的項目化教學。全國20多所水利高職院校的水工專業這一傳統的面廣的專業,到日前為止,幾乎沒有哪一所學校的課程體系與專業課程改革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在此,我們從自身特點出發,推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專業培養方案改革、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環節的設計與實施、高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等,旨在盡微薄之力探索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如何進一步完善提高,還需要依靠大家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田明武.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
【2】田明武.水閘設計與施工【M】.黃河水利出版社,2014.
【3】徐國賓.水電站【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
【4】張智涌.重力壩設計與施工【M】.黃河水利出版社,2014.
【5】張磊,由金玉.土石壩設計與施工【M】.黃河水利出版社,2014.
【6】雙學珍,田明武.渠系建筑物設計與施工【M】.黃河水利出版社,2014.
【7】匡會建.水電站【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關鍵詞】灌溉排水工程技術;課程項目化;改革
1、課程項目化改革思路
本課程項目化改革以職業崗位為導向,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以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課程的建設開發,設計成立基于工作過程、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項目化課程。課程將原來的“農田水利學”、“節水灌溉技術”兩門課程有機地整合為一門區域針對性強、實踐性和開放性強的專業骨干課程。課程內容適應工程水利向民生水利、資源水利的轉變,以服務“新農村”建設為核心,以灌排工程建設與管理為課程發展態勢,引入符合南方地區特點的工程項目,以灌排工程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為主線,進行課程設計。
課程的重點在實踐教學環節,該環節內容基于崗位工作過程進行設計與開發。開展企業調研并結合專家意見,采取與相關企業的主要業務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制訂本課程的教學大綱,尤其是課程項目內容的開發。通過對崗位工作過程分析,得出在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時應該具備哪些能力、需要哪些知識和具備哪些素質,圍繞這些能力、知識和素質進行課程設置,對原有的課程進行解構和重構,把原有理論性課程重構整合為既有設計,又有灌排工程施工和運行管理等專業知識的理論實踐一體的課程,豐富了"灌排工程技術"課程的內容,真正實現以工作過程為主線設計教學內容,充分體現課程的崗位針對性、開放性和實踐性。
2、項目化改革實踐方案
2.1項目的開發
項目教學的核心之一是項目的開發,設計的項目要求能負載工作領域所有的專業知識。在項目構建方面,我們認為要打破思維定勢,圍繞職業能力的實現,以滿足理解工作過程為基本原則,將學科性課程中有關的理論知識按照一定的規律分配滲透到各項目中去,學生在項目的逐個完成過程中來掌握這些知識。通過對水利工程專業的學生進行崗位分析后,確定了以服務“新農村”建設,培養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生產一線需要的高素質崗位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進行項目的開發。
“灌溉排水工程技術”是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骨干課程、特色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獨立地從事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工作,適應灌排工程建設管理一線崗位,使其具備認識和解決工程建設中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诠ぷ鲘徫环治?,以灌排工程建設管理一線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將本課程設計為兩個大項目:一是灌排渠系工程,二是噴微灌工程;每個項目又由子項目、任務構成;每個項目均經過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三個環節來完成完整的工作過程,概括起來為“兩個項目,三個過程”。
2.2教學模式與方法的設計
1)項目引導式--教師布置項目任務,設置教學情境和角色,學生查閱現行標準和規范進行自主決策,完成必要的準備工作;針對每個學習項目中的“工作任務”,按照“六步法--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進行教學設計,并且將水利行業、企業的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引入課程。這樣,學生在具有真實職業情景的學習氛圍中,感受灌排工程工作全過程的實踐,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實現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同時,鍛煉與人合作、與人共事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專業水平及整體素質都有顯著提高。
2)案例式--針對地區灌排工程特點,選取大量的工程實例,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考案例,結合項目任務邊學邊做,做中學,做中教,使理論教學和實踐緊緊相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互動討論式--教師進行小組點評與總結,啟發學生思考,鞏固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在各個項目訓練過程中,采用階段性討論的教學方法,讓每組學生匯報其成果,把問題與心得跟其他同學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既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4)考證驅動--教學內容與水利員、全國建造師、水利監理工程師等職業崗位資格考試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把崗位資格考證納入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熱情,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促進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與提高,形成比較系統的課程知識體系。
2.3考核評價模式的探索
為適應項目化課程和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改革,融入專業技能等級認證和崗位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內容,實行“知識+技能+態度”的形成性過程考核模式,此模式既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考核,又重視學生職業態度的考核與評價考核內容及要求與職業崗位對知識、技能、態度的要求相一致。每個子項目成績按100分計,其中:知識占30%、技能占40%、態度占30%。在考核評價模式的改革中逐步探索建立社會化評價制度模式,由社會相關企業、行業進行評價,結合行業、企業的工作實際,結合“雙證書”模式進行評價,并充分發揮專業建設委員會作用,進而建立項目課程培養質量的社會化評價制度。
2.4生產性實訓項目的實施
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發揮“校內職場”的生產與教學功能,尤其充分利用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湖南省農科院實訓基地,注入學習元素,設計豐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開展生產性實訓項目。利用校企合作單位實習基地,一方面,學生在校直接參與行業企業真實的生產項目,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合一,邊學邊做,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另一方面,學生利用暑期到校企合作單位頂崗實習,校內外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提高工作實踐能力,實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2.5網絡課程的建設
依托精品課程,加強網絡課程的建設,真正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拓展教學資源,網絡資源庫包括電子教案、課程錄像、教學課件、專業技能標準、工程案例庫、試題庫等多種專業教學資源和國外優質資源,形成“課堂學習+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模式,開題網絡互動、探討,建立教師與學生間的網絡交流平臺,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教師可通過網上課程教學管理平臺,進行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實施學習階段目標的考核,建立交流反饋機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