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5 11:43:25
序論:在您撰寫導入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設計選材不正確
課堂導入設計的重點在于明確教學的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很好的辨別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夠選擇準確的導入選材。但是目前的政治課堂導入沒有做到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搜集教學案例,沒有做到對材料進行鑒別和選擇,導致課堂導入的意思表達雖然非常恰當,但是給學生的感覺卻很陌生,不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很好地理解,這就使課堂導入的效果很不理想。
(二)設計形式化
當下很多政治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只考慮這一過程,而不考慮導入的最終目的和效果,只是單純地為這一教學環節而設計。而且導入的形式單一,沒有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詳細的安排,導入的過程中也沒有形式的轉換,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抵抗情緒。這種形式化的課堂導入對課堂教學有非常大的影響,不僅不能將學生引導到最好的學習狀態上,反而使學生一開始就厭倦政治課堂的學習,對教學非常不利。
(三)缺少設計過程
很多政治教師認為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很容易就可以將學生引導進入課堂教學;還有的教師認為課堂導入可有可無,只要把知識交給學生就好了,課堂導入沒有實際意義,因此,很多教師就不做導入設計過程。這種教學觀念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很多學生是認為課堂很有趣才學習的,如果沒有有趣的導入,那么他們就很難被調動進入課堂學習。
二、針對課堂導入設計中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堅持科學性原則
高中政治課堂導入是教學目標中重要的一部分,課堂導入設計要堅持遵循科學的原則,導入內容需要和教學內容和目標有一定的聯系,還必須符合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知識范圍。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目標,有重點地進行導入。政治課的導入有它的獨特性,在導入設計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政治課堂教學的直觀性,采用啟發性學習,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進行。在導入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這樣才能提高導入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二)重視針對性
政治課堂導入應體現出很強的針對性,一定要根據課堂的需要設計,教師應在不同的課堂中設計出不同的導入方法。新課堂的導入要考慮到新舊知識的合理銜接;復習課堂的導入要注意知識的系統化,體現出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同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導入形式。
(三)把握時效性
政治學科的課堂內容大多和生活有密切的關聯性,而且政治知識具有時效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在設計政治課堂導入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時效性這個特征,可以將新發生的一些和政治相關的新聞作為教學導入的素材,因為學生對這些新發生的事是非常感興趣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將貼近實際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作為導入素材,這也可以迅速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有利于學生掌握課堂知識。
(四)增加趣味性
作為一課的開場,導入設計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起到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高效的作用。
1啟發且新奇
課堂導入語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對學生有啟發性,并且新奇有趣,吸引學生。導入語不是裝點門面,是要真正讓學生有深入思考的,所以啟發性很重要。而導入語設計的新奇有趣,才能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學也會事半功倍。
2短時且高效
課堂導入語在一課開始前,它不宜時間過長,一般應該控制在3分鐘左右便可,拖沓冗長倒適得其反。
3因材且因需
因材即考慮學生的特點,因需即考慮學生的需要。在設計導語時,定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閱歷、心理特征、思維特點等。
4一課一設計
導入語設計必須有一定的針對性,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最終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學生的學情來設計,一課一設計,力求多變,設計要考慮本節課的具體內容,不能為了有趣、搞笑而脫離了教學內容,離題千里。緊扣課堂內容才能高效。
二高中語文課堂導入設計的技巧
任何的導入設計都是為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服務的,而語文課堂導入設計的方法也是無統一標準的,不同的教師依據不同的課型、學情以及自己的教學風格而設計。那么這里我只就我的教學案例來談一談我對課堂導入設計技巧的一些思考。
1設置懸念法
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望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在開課時設置一些懸念很容易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上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對陶淵明有一定的了解,還不夠全面,但單獨拿出一塊來講作者,又顯得枯燥乏味,于是我就在課堂導入語這里做了一些文章,從作者本人角度設置疑問,我邊播放一些圖片,配以適合的音樂,邊吟誦以下內容,最后發出疑問:他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詩人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是開創田園詩的第一人他“種豆南山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安貧樂道,崇尚自然,泯去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返歸“真我”他撫弄無弦琴,“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他是魏晉風流的代表,他用言行、詩文裝點自己藝術化的人生他率真、耿直,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他一路走過,為后人開辟了一座清新、寧靜的“世外桃源”他,是誰呢?在一步步設疑的過程中,最終學生很容易猜到答案。這樣的設疑可謂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使枯燥乏味的傳統式作者介紹內容豐富、有趣了起來。事實上,一般詩歌鑒賞類內容都可以如此操作,從作者的角度設疑一舉兩得。當然對于其他的課型,如小說賞析我們可以從小說中的主要人物角度設疑,傳記作品可以從文本內容本身設疑等等。
2創設情境法
我這里所說的創設情境,主要是教者依托一些圖像、聲音、視頻等現代化手段來設計導入語,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授《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時,我選取制作了這篇演講詞的作者馬丁•路德金演講的部分,并配以中文字幕,把這個內容設計為導入語。結果學生在聽到這段慷慨激昂的演講后,學習本文的興趣完全被激活了,接下來的課幾乎不用老師去如何分析,學生自然而然就體會到了馬丁的思想與情感,并且他們爭先恐后地模仿馬丁的演講,還自創演講詞。由此再一次印證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的道理。創設情境法的優勢在于,能在段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內心,烘托一種很好的學習氛圍。有很多課型是適用于采用現代化手段創設情境導入的。
3故事激趣法
環境設計專業“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中學科競賽的實戰性要求是指學科競賽本身也要真題實做,即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每一項賽事具體的內容、方向和要求,以社會實際案例項目為選題對象進行創新設計,其成果除了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審美性之外,還需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以往的參賽過程中,院校學生確立的選題多來源于結合課堂理論學習的虛擬案例項目,這些選題雖有一定的目標指向,但由于缺乏真實的實踐參與過程,本質上還沒有徹底脫離從理論到理論、從知識點到知識點的傳統模式,以致很難產生真實可行的、極具專業水準的設計創作成果。鑒于這一問題的普遍存在,對目前院校學科競賽參賽和推進模式進行全新的改革和嘗試是必要、可行的,一方面可以積極地將教師主持、參與設計的社會實際案例項目或學校聯盟企業把有的社會實際案例項目引入競賽環節,讓學生圍繞真實的選題進行設計創作,從根本上增強學科競賽的實戰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長期聘請極富經驗的專業設計人員作為校外指導教師進行設計創作指導,從運行機制上為實戰提供堅實保障,力求學生借助對實際案例的參與而獲得第一手項目資料,切實理解環境設計本質與過程,系統把握環境設計各要素之間相互關系,深入掌握環境設計施工方法與技巧,綜合提升專業素養和動手能力,從而拉近學生和行業市場之間的距離,真正體現和發揮出實戰性學科競賽在環境設計專業“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中實戰性學科競賽的作用和意義
學科競賽是環境設計專業“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實施的重要載體和途徑,特別是通過建立以實戰性學科競賽為切入點的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可以對原本單一、固化的教學活動產生多方面重大且深遠的作用和意義。首先,從學生的角度看,實戰性學科競賽除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科學檢測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之外,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構架體系,實現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其中主要包括知識轉化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溝通協作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以及創業就業能力等幾個方面,使學生真正做到由學生向設計師蛻變,成為懂知識、有素質、具技能的專業人才。其次,從教師的角度看,實戰性學科競賽除了可以加強教師與其他兄弟院校之間的聯系、了解最新的專業發展動態、改進現有的課程內容、打破傳統的實踐訓練方法、調整固有的教學計劃、提高專業教學的實效性之外,還可以進一步調動教學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進而不斷加快自我提升,實現自我價值。再次,從學校的角度看,實戰性學科競賽除了可以推動學校完善教學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管理體制、整合教育資源、構建實踐教學新平臺、強化校企合作力度之外,還可以進一步凝練學校辦學特色,彰顯專業優勢,樹立一流教育品牌。最后,從企業的角度看,實戰性學科競賽除了可以提供嶄新的合作途徑和廣闊的研發平臺、給予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儲備之外,還可以進一步為企業塑造良好社會形象,提升社會影響力,并借以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三、“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中實戰性學科競賽的推進目標
目標是出發點,同樣也是落腳點。在環境設計專業“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下的實戰性學科競賽推進過程中,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任務目標,只有這些階段性目標串聯為一體,才能真正體現出實戰性學科競賽在環境設計專業“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中的無限價值,發揮出其對人才培養及專業發展的巨大作用,具體階段性目標內容如下:目標一:通過實戰性的學科競賽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加速學生從理論學習到實踐應用的有機轉化,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專業能力。目標二:通過實戰性的學科競賽進一步轉變教師的傳統思維方式和教學模式,促使教師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修正學習評價方式,不斷自我充實和完善,深刻把握行業發展和市場動向,并通過獎勵措施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目標三:通過實戰性的學科競賽進一步拉近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距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強調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雙向介入,各自發揮應有的作用,以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專業的實踐環境、切實的技術支持、豐富的資金幫助、科學的評價標準和廣闊的就業市場為導向,最大程度上發揮企業在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目標四:通過實戰性的學科競賽進一步將參賽的成功經驗推廣至環境設計專業的各門課程教學之中,并在此基礎上合理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建立更為全面、科學的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為培養真正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具備扎實理論和技能,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專業人才提供保障。目標五:通過實戰性的學科競賽進一步提高學生環境藝術設計創作作品質量,高質完成學科競賽創作任務,并力爭獲得競賽項目獎項,借以提升學生對專業和自我能力的認同感,增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自信心。目標六:通過實戰性的學科競賽進一步將學生的設計創作成果加以轉化,在行業市場中進行檢測、推廣和應用,努力實現設計創作成果的商業價值,真正體現出產教研的一體化。
四、“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中實戰性學科競賽的實踐環節
環境設計專業“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中,實戰性學科競賽的實踐環節具有一定連續性,且較為復雜,每一個環節相互依存,共同構成整個實踐教學體系,從根本上保證學科競賽目標的有效落實。
(一)賽前的動員組織和準備
多渠道廣泛搜集和環境設計專業相關的學科競賽,在確定參加某一賽事后,教師要對賽事進行宣講,具體分析賽事的主辦機構、參賽規則和參賽要求,并著重指出學科競賽對學生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膳c企業協同制訂參賽計劃,明確職責分工,并結合具體賽事為學生提供多個社會實際案例項目選題,讓學生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能力和專長進行選擇,學校和企業雙方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前期的準備工作。
(二)參賽選題項目設計創作
學生在學校和企業雙方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對參賽選題項目現場進行深入調研,客觀了解項目概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實戰設計創作,其中包括草圖繪制、初步方案圖繪制、最終方案圖繪制等。雙方指導教師要進行不定期的設計創作方案檢查,通過每一次和學生的交流、研討,及時了解他們當前創作的進度,發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技術上的難點等,不斷引導學生對設計創作方案進行調整、修改、完善和豐富。
(三)參賽設計創作方案論證
待學生完成參賽設計創作方案后,學校和企業雙方教師有必要組織學生進行方案論證,包括藝術性論證、審美性論證、實用性論證和應用性論證等幾個方面。學生不但要對設計創作作品進行自我陳述,還要結合指導教師現場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通過這一環節的開展進一步促使學生查找參賽設計創作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借以創作出較為優秀的參賽設計創作作品。
(四)參賽設計創作作品成果轉化
1.使教學成果轉變為企業產品
“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的本質就是把一個社會上實際應用項目通過加工完善,生產出符合企業需求的產品。這個生產過程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生產出的產品既是企業的商品,也是教學模式的成果。
2.促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轉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培養高分人才向培養高能人才的轉變,是教育的永久課題。應用技術型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將來的設計工作能力符合社會企業的需求。“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方式,實踐證明,它適合于培養應用技術型環境設計人才的教學模式。
3.培養學生的良好性格
千人千容貌,萬人萬性格。由于人的思維方式的差異、性格秉性的不同,決定著人們在學習知識和技能時的狀態和效果也不同。“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強調團隊協作通過了解學生,根據不同創新思維能力、技能表現、施工現場跟進等能力進行客觀分析,從而因材施教、深化鍛煉,達到專項專長綜合能力的提高。
4.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是教師指導學生生產出符合企業需求的產品,這樣的生產過程會對學生產生一系列的作用和影響:學生深刻感受到學以致用的真實感,自我社會價值體現的愉悅感,對今后工作價值取向的清晰感,以及看到工作成果的成就感等,從而再次點燃學習興趣的火花,增強學習動力。同時,這樣的生產過程對教師來說,教學實踐與科研研究進行相輔相成的融合,使產、學、研、做真正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二、“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在環境設計教學中的作用
1.教師理念的轉變
觀念決定一切,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有什么樣的作為。教師要從專業教育的高度和深度轉變教育觀念,要認識到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了解設計市場人才供求關系。企業更需要實戰型人才,充分認識到只有實踐才能有創新,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到教育的全過程,以時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更以教育本身發展的需要實現開放式教學,課堂向社會延伸。
2.轉變教學方式
環境設計是一門應用性、實戰性極強的課程,培養出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關鍵是使學生學以致用。環境設計專業課程,如室內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景觀環境設計,可以通過參與實際項目設計,轉變教學方式,把教室變工作室,把工地變課堂。擴大應用型學院與地企、設計名師的溝通和交流,提高學院及環境設計專業的知名度,也能使學生更快地轉化角色,為畢業以后順利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方式轉變的過程中,筆者通過工作室模式培養了多個大三、大四學生,取得了一定效果。其中,有一名2010級的大四學生培養效果比較顯著,成長的歷程也比較具有普遍性。該生從一開始(第一個月)懷著期待而緊張的心情進入工作室,在軟件技能和工作心態的轉變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通過工作室的平臺能夠將設計效果落實到真正的空間中,發現了一些不如意的和缺乏推敲的設計細節,使學生充分調動了主觀能動性,這比教師嘮叨百次甚至千次都更有沖擊力和實質性的教學效果。進入工作室中期階段(第3月至5月),不僅可以接觸到真正意義上的項目,并且體會到了做設計師的樂趣,也是一個實習生向一個設計師轉變的重要階段。該期間由于項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客戶的要求等多方面客觀因素而進行反復修改圖紙,使學生從心里和情緒上都體會到設計不是主觀的繪畫,而需要懂得總結和客戶及時溝通的重要性,這是對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重要鍛煉階段,也是設計經驗積累的階段,更是慢慢了解設計、學著怎樣做設計、怎樣通過設計手段解決項目中的問題,從而將項目圓滿完成。進入工作室末期階段(半年到一年期間),是檢驗階段也是再深入學習階段,在此期間,基本上導師較少操心,并能高效完成項目,也是從設計方案過渡到項目負責人的階段,尤其在施工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無法預料的事情,如圖紙和現場尺寸有偏差,導致大部分圖紙需要修改;材料工程量有誤差,由于沒有及時去復尺,增加了工作量等情況,這不僅要將空間設計得漂亮,更重要的是項目實施期間要經營、管理好每個環節的銜接及監管工作。更鍛煉人的綜合能力和處理問題的全面能力。在該生畢業離開工作室鍛煉時,學生這樣表述:“要問我在導師工作室學到了什么,我還真說不出來,但是我不懼怕未來,這就是工作室給我的最大最好的禮物。”這也是對“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的莫大肯定和教育成果的真實體現。
3.發揮院校優勢,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
大慶師范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發展定位是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根據這一定位,我們在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及管理理念等多方面應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首先,人才培養方案要突出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其課程體系體現的是專業導向而不是學科導向,教學中基礎理論知識必不可少,但更加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其次,新建本科院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必須通過產學研做結合,建立高校和產業界互利互惠合作機制,為地方經濟發展和企業生產提供一線生產、管理、技術開發等應用技術型人才。最后,學校的管理制度要充分重視和突出學生的就業導向,構建以技術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
三、“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應用于環境設計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
1.環境設計教師實踐設計能力
“實戰導入式”環境設計教學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最核心的是設計教師要不斷進行社會實際項目實踐,達到一定的設計高度,形成社會影響力。設計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身應該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
2.設計教師的職業道德及溝通能力
教師的專業知識掌握決定了教學的高度和深度,這要求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專業知識,這是“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論的應用前提。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無從談起,有了精湛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良好的師德,用耐心和熱情對待學生,這是因材施教的必備素質。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創造師生共同實踐、彼此探討的學習氛圍。教師是平等中的首位,經常與學生溝通,才能使教學過程有效落實。
3.由理論型向運用型、需求型設計方向發展
“實戰導入式”環境設計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實戰”。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與把握徹底改變空想理論型設計觀念。“實戰”不是虛擬的,是社會實際項目的真做,以滿足社會企業需求。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以實戰項目帶動教學,二是以實際問題激發學習興趣,三是實踐應用啟迪創新能力。
4.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
論文關鍵詞:初中語文,導入語,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作為一門教學藝術,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育智慧在教學中的具體表現。導入語設計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新課的教學質量。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導入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
一、新舊串連,巧用故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看來,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初中語文教材的編寫表面看似龐雜,實質其知識體系嚴密有序。教材中的選文文體、作者、主題、寫法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可利用文與文之間的內在聯系,從學生掌握的知識觸發順勢過渡到新課的講授。當學生找到知識點間的聯系時,自然會領略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從而精神飽滿地、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如教學《醉翁亭記》以文體相同導入,舉出此前學過的《桃花源記》、《核舟記》、《小石潭記》,講解“記”的文體特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景物生理,本文即屬這類;一類是寓情理于景物中,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而《核舟記》的“記”相當于說明文體。
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解讀文本之前引用與課文主旨有關的軼事趣聞,如謎語對聯、童話傳說、成語寓言等短小故事,能夠將學生注意力快速集中起來語文教學論文,輕松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如設計《木蘭詩》導入語:“同學們,在我國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女孩,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團聚。你們知道這個女孩是誰嗎?”當然,運用故事導入,所選用的故事一定要與課文有關,簡短而具有吸引力,要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才能切實發揮導入的作用。
二、有意提問,巧設懸念
心理學認為:思維過程通常是從需要應付某種困難,解決某個問題開始核心期刊。古語又云:“學貴質疑”,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探索。教師在導入語中要擅于結合所講內容及課題特點,有意設置一些既體現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通過問題的分析、解答引入新課。如設計《觀滄?!穼胝Z:“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凱旋而歸,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滿懷激情地寫下了《觀滄?!贰D敲丛娭惺侨绾伪憩F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概呢?又是描繪了怎樣一副宏偉壯麗的景象呢?”學生在注意這幾個問題時,同時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與學習重點,在聽講的時候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奧蘇伯爾認為“認知內驅力”是促使學生學業取得成就的三種內驅力之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設置懸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有效激發學生的認知內驅力。如設計《楊修之死》導入語:“事情發生在魏、蜀漢中之戰的最后階段。蜀兵據險固守,魏不得進,魏軍主帥曹操深感進退兩難。魏行軍主簿楊修恰恰在此關頭從軍中以‘雞肋’為夜間口令這件事上,推知曹操已有退兵之意,未經請示,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又向夏侯惇說明‘雞肋’一語的含義,夏侯服膺楊修的‘先知’,也趕緊收拾行裝。頃刻間,軍心大亂。曹操是否會因楊修摸透自己的心思妒才而殺楊修呢?又將羅織什么罪名來殺楊修呢?請看本文。”
三、介紹背景,生動解題
在教授新課時,先向學生介紹與課文有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寫作的當時時代特點、政治經濟狀況、作者的生平游歷等,是啟動學習積極情緒切入點,能夠有效地排除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產生的一些疑問或障礙,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如《唐雎不辱使命》:“這篇文章所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一場外交斗爭的情況。戰國時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相繼剪滅各諸侯國,前225年滅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企圖用‘異地’的政治騙局不戰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一事。”學生了解唐雎赴秦的政治形勢就容易理解課文了。再如教學《過零丁洋》時,一開始穿插作者文天祥的經歷:“元軍直下廣東,欲徹底消滅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不幸被俘,被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元統帥張弘范派人請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杰語文教學論文,文大義凌然,堅拒寫書,以一首七言律詩表明心跡。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過零丁洋》。”通過介紹作者,可以可以使學生了解一些文學常識,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標題,即“文眼”。有些標題含義深刻,耐人尋味。教師如果從解題入手來導入新課,那么對于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習也大有裨益。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標題很有特色,“這個題目告訴我們課文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前后兩部分的內容,那么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到底怎么樣呢?”解題導入法的最大優點就是能拓展課文的背景材料,同時這種解題的方法也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新課的渴望和興趣,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新課導入方法。
四、概述情節,自敘經歷
對一些篇幅較長的小說或敘事散文可采用概述情節來導入。如導入《社戲》:“前一部分主要寫‘我’在北京看過的兩次戲,一次是在北京的戲院,戲院里嘈雜、擁擠、混亂的環境讓‘我’非常的厭惡。另一次是募集水捐,因為捐款的方式是買戲票,因此機緣巧合的又看了一次戲,但卻遭遇尷尬,沒有看完便離了場,兩次看戲給‘我’的感覺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寫了‘我’在趙莊看戲的感受和經歷,魯迅在寫這部分的文字中飽含著深情,表現了魯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和深刻眷念。”概述課文內容,可以讓學生對本文有個清晰的宏觀把握,從整體感知過渡到章節段落,深刻領會文章的脈絡層次和篇章結構。
學生對發生在自己身邊尤其是教師身上的故事,特別感興趣。教師要抓住好這一切入口適時導入新課核心期刊。如教學的《我的母親》一文時,教師可引用自己或讓學生自告奮勇地講述切身經歷之事來導入課文:“我的母親,對別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對自己卻十分嚴厲,生活中很少有微笑,有時責罵自己時,還不允許我哭出聲音來。她雖然嚴格地管束我,卻又時時地疼愛著我,她是慈母兼任嚴父。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的《我的母親》中,作者又會為我們講述一種怎樣的母愛表達方式呢?”如此導入,真實感人且緊扣文章主旨,為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了很好的鋪墊。
五、創設情境,直觀演示
英國教育家羅素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教學語言應當是導火線、沖擊波、興奮劑。”教師在導入語設計中可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文本轉換為可感一幅幅圖景或一種意境,從而激起學生情感的浪花,身臨其境地感受其藝術魅力。如教《春》時,教師或學生背誦描寫春天的詩句:“二月春風似剪刀”、“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等,讓學生通過古詩文的意蘊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或想象,情不自禁地進入“春”景之中。如教學《海燕》,教師以充滿激情的言語導入:“有一只海燕,在孕育之時,它高翔語文教學論文,渴望暴風雨;在逼近之時,它搏擊風浪迎接暴風雨;在即將來臨,它反復呼喚暴雨風。”使學生沉浸在驟然而下,一觸即發的革命氣氛之中,對文中的海燕形象,對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產生感情共鳴,喚起深刻體驗。
初中生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偏重感性認識,在教學中借助具體的實物、圖片、動畫、音樂、影視等教具,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真實性。如在教學《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時,可以制作幾張羅布泊的幻燈片,不僅給學生以藝術美的享受,還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悅耳動聽的音樂可以使人產生愉悅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會使學生快樂地進入課文,接受新知識。如教學《水調歌頭》,播放王菲《但愿人長久》等,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適度運用教具,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總之,語文課堂導入語設計方案很多,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究總結。導入語的設計應根據具體教學的目的、內容、風格、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切勿只圖表面的熱鬧,追求形式花樣,或是占用過多的時間削弱其他教學環節。導入語創意設計來源于教師素養,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需不斷地提高自身素養。
參考文獻:
[1]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年.第9頁.
[2]黃革、呂嵩松.初中語文新課程課堂導入語設計的特點[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3]易梅先.試論初中語文課堂導語設計[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年第6卷第3期.
1.音樂課堂導入的原則
教師善"導",學生方能"入"。我們在設計新課導入時,也要遵循一些原則:一是實際性。教學導入必須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實際進行設計,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年齡特點、喜好等去設計;二是趣味性。對于任何一門課程,學生只有對其建立了濃厚的興趣,才能自覺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打開思維和想象,進入對知識的探究與渴求世界中;三是啟發性。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
2.音樂課堂導入的方式
精心設計好"開場白",在導入設計的新奇性、目的性、藝術性、知識性、啟發性、拓展性上下功夫,充分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以求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1 導入設計要有新奇性、目的性。導入,就是為了將學生引進課堂。新授課前五分鐘,是學生興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時期,音樂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獵奇心理,精心設計好"開場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的奧秘的目的。 可運用:
(1)懸念法。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需要創設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例如在欣賞音樂作品前先創設一些懸念,拋出啟發性問題,如看看你是否能聽出這首樂曲是民族風格還是西洋風格,有什么樂器演奏?你是否知道曲名,由誰作曲?
(2)渲染導入法 。渲染導入法就是利用學生對故事有特殊興趣的心理特征,課前精選一段與課題相關的故事題材作為開場,能使學生對藝術作品尤其是大型藝術作品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作為順利欣賞作品的過渡。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因為樂曲內容取材于著名的傳說,從梁山伯與祝英臺相愛、抗婚到雙雙化作蝴蝶的情節,敘事性很強,所以一開場可為同學們講述了古老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
(3)律動參與法。所謂律動參與法,即給學生創造一種參與音樂律動的環境,讓學生置身于某種音樂情景下,通過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迅速縮短與作品之間的時間距離和與作者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在氣氛的渲染下和教師產生共鳴,激發興趣, 體驗情感,然后進入新課教學。在這需要提到的是,教師創設的這種情境要自然適度,律動動作要切實可行,難度不能過大,如果過于渲染造作,就會讓學生產生"假"的感覺,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欣賞情趣,反而會影響新課教學。
2.2 導入設計要有藝術性、知識性。黑格爾說:"音樂是最情感的藝術。"通過音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符合藝術學科形象思維的特征,要"動之以情,感之以形,滲透于理"。同時,力求以優美、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吸引學生,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激起學生的審美體驗,讓學生在美與情構筑的藝術天地里盡情體會音樂的魅力。因此,導語設計應尤其強調知識性,讓導語和教學新知識緊密結合,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註意力??蛇\用:
(1)情境導入法。特點是:形象、直觀、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長江之歌》欣賞課教學可采用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影音材料《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江河萬古流》,使學生進入氛圍,再初次欣賞《長江之歌》,并設計問題。用此方式可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使視覺、聽覺相互沖擊,充分的展示了長江的寬廣與博大,調動起學生內心對長江無比深切的贊美和依戀之情,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2)歌唱導入法。歌唱導入法是指在新課呈現之前組織學生演唱歌曲,引導學生進人喻快的心境。例如在教唱歌曲《東方之珠》時,可請一位同學用卡拉OK形式演唱《我想有個家》,因此歌屬流行歌曲,多數同學較為熟悉,臺上同學的演唱能牽動著臺下同學的心。運用卡拉OK形式演唱與主題密切相連的歌曲內容開場,顯得自然貼切,不僅豐富了主題內容,而且增大了知識容量,不乏是一種很好的開場形式。
2.3 導入設計要有啟發性、拓展性。作為一節課的開頭,導入能引導學生迅速走進所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打開思維,并且能啟發學生思考,向更深更廣的課堂內容延展開去。 可運用:
(1)誦讀導入法。音樂本身具有非語意性、模糊性的特點,在欣賞過程中,有時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借助朗讀詩歌開場,一語道破主題,為情緒情感推波助瀾。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導入設計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人的思維活動不是憑空產生的,必須借助某種環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創設的情境,正是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外部條件。用艷麗奪目的彩圖和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新課可以撥動學生的心弦,吸引他們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如《鋤禾》這首詩是講農民勞動辛苦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的道理。導入課文時可出示多媒體視圖課件《老農鋤禾》讓學生細致觀察,教師有感情敘述圖意:“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烈日下,一位農民爺爺手握鋤頭鋤地,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頭上的汗滴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直落。他舍不得歇一會兒,擦擦汗,繼續鋤起來。同學們,這位農民爺爺辛苦嗎?糧食來得容易嗎?今年我們就來學習《鋤禾》這首詩?!?/p>
二、聯系實際 導入新課
實際生活中有不少現象,學生往往能感覺它而不能理解它。一旦把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便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因素,從學生親身經歷的實際問題導入新課。如《要下雨了》一課,可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下雨之前小燕子總是飛得很低,大群大群的螞蟻往高處搬家,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了《要下雨了》這一課我們就知道了。”
三、直觀演示 導入新課
采用直觀教育能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橋梁。因此,采用直觀演示導入新課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了材料,能引起學生尋求探索方法的興趣。如《烏鴉喝水》一課,可以這樣導入:教師把盛有半瓶水的瓶子放在講桌上,然后慢慢往瓶子里放小石子,讓學生觀察瓶子里的水面的變化情況。學生回答出觀察的現象之后,教師談話:“有一只聰明的鳥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喝到水的,這節課我們學習《烏鴉喝水》。”
四、故事誘導 導入新課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愛聽有趣的故事。教師若能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因素,變學生的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月光曲》一課,教師可把貝多芬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在兩百多年前,一位德國少年出身宮廷歌手世家,自幼跟從父親學音樂,17歲就擔任音樂老師??伤髞韰s失去了聽覺,對于自己的坎坷命運他并不氣餒,以超人的毅力創作了眾多舉世聞名的音樂作品,成為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這位作曲家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課文《月光曲》的主要人物――貝多芬?!?/p>
五、謎語引路 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營造歡樂、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有重要的作用。如《小猴子下山》一課可這樣導入:“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出個謎語,看誰先猜中。謎語的內容是:又有腳來又有手,有時爬來有時走,走時好像一個人,爬時好像一條狗?!睂W生們經過認真思考猜出謎語后,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猜得很對,是淘氣的猴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小猴子下山》。”
六、巧設懸念 導入新課
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提出帶有懸念的問題來引入新課,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司馬光》一課可用這樣的導語:“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幾個小朋友到花園里玩,有個小朋友上到花園的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剛好掉進假山下面的大水缸里,缸里的水滿滿的,旁邊又沒有大人,眼看小朋友有生命危險,這該怎么辦呢?在緊急關頭,司馬光急中生智,他是怎樣救出小伙伴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司馬光》”。
興趣是求知的良師。教師應有針對性、創造性地設計導入,力求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從而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得到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