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2 23:38:07
序論:在您撰寫公共關系課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公共關系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目前,高職公共關系課程教學仍然沿用傳統的上課模式和講課思路,習慣性、程序化的教學法已被廣泛認可。這種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教材為內容,以滿堂講為模式的課堂教學方法,對學生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奠定扎實的學科基礎,無疑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如果在高職公共關系課堂教學中完全效仿,全套常規采用就顯得沒有高職教學特色。這種只重理論教學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自主性和興趣,特別是職業性沒有得到很好的激發。
1.2公共關系課程實踐性教材嚴重不足我國高職院校公共關系教材多為借用本科教材或沿用專科、原成人高校和中專教材,其基本上是“本科壓縮型”,內容偏多、理論偏深、實踐性內容嚴重不足,在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上存在嚴重不足,難以達到高職教學的基本要求。公共關系實踐性教材的不足已成為制約高職公共關系人才培養的瓶頸,給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1.3公共關系課程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陳舊首先,在教學內容方面,基本上都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礎上簡單加了一些案例,理論內容太多,教學內容不夠簡明,使基礎相對薄弱的高職學生難以聽懂所學內容,以至于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其次,教學方法和手段單調,過多的理論講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被激發起來,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在目前的高職公共關系課堂教學中,往往是老師說的多,學生練的少;“務虛”的多,“務實”的少。本來實踐性很強、內容豐富的公關知識教育,也就變成了呆板干澀的“黑板公關”。究其根源,是由于我們的教學缺乏由理論到實踐的轉移,缺乏一種中間狀態。第三,考試形式單一,多數高職公共關系專業以最后的理論考試成績為主?;蚩荚嚨男问讲粔蚩茖W,難以達到教學的目的,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
2改革高職公共關系課程教學的舉措
2.1公共關系課程要加強實踐教學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是以培養職業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其核心質量和標準為“職業行動能力”的培養。因此公共關系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應該加強實踐教學,要按照公關工作程序和每個環節要完成的任務及標準,安排課程的順序和進度,構建模擬化工作情境,使學生獲得“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知識。根據公共關系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可將實訓分為兩個遞進的層次。第一層次,使學生獲得“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知識。在公共關系概述、公共關系的構成要素、公共關系工作程序、公共關系調查、公共關系策劃、公共關系實施、公共關系評估等課程環節實施后,要求學生完成擬設情境的相關公共關系調查報告、公共關系策劃書,并提交書面材料。此階段達到的目標是:熟悉公關工作的工作程序,初步了解其技巧性、操作性、創意性的特點,掌握公關調查報告、策劃書的寫作要領和技巧,激發學習熱情。第二層次,培養學生人際溝通、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形象意識。鼓勵每個小組成員相互配合,上臺展示本小組的工作成果,與同學分享遇到的困難和收獲的感悟,展開廣泛的討論,教師控制每小組展示時間并作最后點評,點評不僅包括工作成果的內容質量,還包括同學上臺的配合、儀表、儀容、儀態、表達是否有創新等。這樣,通過設計各項活動并吸引學生參與,可以同時鍛煉和提高他們的交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
2.2公關教材的編寫要突出高職教育特色高職公共關系課程教材的編寫,既要注意其理論性,還要注意對學生思維技巧培養和訓練。例如處理公關危機、進行公關策劃,既要做到維護組織的利益,又要滿足公眾的要求,而這些都需要有較高的思維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編寫公共關系教材時,就需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是在教材中編入適當的典型的公共關系案例分析。從知識產生和學習的過程看,公共關系專業知識是從公關實踐活動中由感性認識逐漸上升為理性認識并使之系統化、抽象化,而學生對公關知識,特別是對公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則是一個從理論知識的學習至感性認識的結合過程。這就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如果教材只有理論的系統敘述,而無具體感知的案例分析,學生就會對學習內容感到空洞,枯燥,對學習內容的把握就會出現障礙,就可能造成學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或死記硬背,從而導致學生在知識運用上的困難??傊?,在教材相應部分編入具有啟發性、分析性、可討論性的案例,學生就可以據此進行預習、思考和提出討論的問題,也給學生以后復習提供了形象具體的材料。在注意培養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今天,公共關系專業的教材編寫應當注意開放性和自學性,應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和自學。
2014年,教育部明確提出有50%的普通高等學校將逐步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以下簡稱桂航)積極響應,率先加入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課程開發和創新是學校和教師的立身之本,因此,高校轉型路線確定后,課程的改革就成了關鍵。公共關系學作為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自治區級精品課程之一,在應用型課程改革的大趨勢下,以桂林多家企業為實習場地,將“空乘之星大賽”“山水文化節”等大量實踐項目帶入課堂,為課程提供了真實的教學環境,積極地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應用型課程教學模式。
二、公共關系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課程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笆濉币巹澝鞔_提出要推動教育的產教融合,一方面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與生產實踐對接。從教育的發展來講,課程的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趨勢。新技術的發展、高校的擴大招生,都給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帶來巨大的挑戰。新形勢下,高校教育必須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根本就是課程的改革。目前,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仍根深蒂固,應用型課程建設大部分重視形式,學生并未從中真正受益,距離職業所需要的能力還有一定的距離。(二)公共關系學傳統課程體系不能滿足需要。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當前大部分高校公共關系學課程結構大同小異,課程組成都是以理論為主的傳統形式,在課程最后階段開展實驗課。教學方式采取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形式,然而,這樣的課程體系屬于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的方式,并不能滿足當前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原本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最終也變成了“黑板公關”,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教師講得多,學生做得少;務虛的多,務實的少。應用型課程的改革,必須打破傳統的課程體系結構,進行重組和創新,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三)師生教學觀念急需改革。教學的前提是學生要知道自己為什么學,教師要知道自己為什么教。部分學生認為公共關系這門課程與自己所學習的專業關系不大,比如空中乘務專業學生認為他們最重要的是民航專業知識,如客艙服務技能、空乘禮儀等,公共關系學學習不會影響到他們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因而忽略了知識的前瞻性和延伸性。教育改革要從改變學生和教師的觀念開始,教師要知道課程設置的真正目的,最終讓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由被動變成主動,讓教師成為學習的主導,培養出適應時展的應用型人才。
三、公共關系學課程改革的具體做法
應用型課程的建設應該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中心,課程設置符合社會需求,實現真正的跨界融合、理論聯系實際。公共關系學的課程改革總體思路是課程開設前,先由教研室和授課教師確定一家企業作為校外的實訓基地,與基地共同商討公關項目,然后將項目帶入課堂,在課堂上根據項目指導學生完成《策劃書》《活動方案》《活動分工》等。課程的實踐階段安排學生到實訓基地完成項目具體操作,最后提交報告,由授課教師根據平時表現和報告評定學生的課程成績。(一)選定實踐基地和項目。應用型課程改革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產學融合的實踐性課堂一定要有合適的場地和項目。目前,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桂航公共關系學教學團隊選擇與桂林大地公共公司、桂林萬達有限公司、桂林東西巷有限公司、桂林草坪小鎮等合作,建立學生實踐基地,與基地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先后聯合舉辦了多屆“空乘之星大賽”和“山水文化節”“中國旅游日”等活動,綜合多方面考慮了可操作性、安全性、現實意義等。(二)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應用型課程改革的首要步驟就是課程的分解與重組。傳統的理論型教學計劃和“理論+實踐”型的教學計劃已不適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應當穿行,實踐課的比例至少達總課程的三分之一,以業務能力的培養作為課程的主要目標,并以通過學生掌握知識和操作能力來評定成績代替傳統的考核方式。邊學邊實踐,將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形成新的課程體系。當然,項目的開展還要考慮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和共享等問題,如圖1,以“空乘之星大賽”為例,將學科體系進行分解,然后重構行動體系,使課程之間不脫節,相互支撐,為專業技能的培養服務。(三)組織公關項目實踐。應用型課程改革并不是將課程變成實習,而是在帶有任務的前提下,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再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公關關系學課程理論知識仍舊很重要,我們不能忽視,不過改革后的理論知識講解結合實際,強調了公關活動策劃書的制作方法的講解,讓學生實踐、調研并動手完成。如帶有“空乘之星大賽”任務的學生就要完成公關“空乘之星大賽策劃書”“贊助策劃書”等,接著邊學習公關實施的方法、步驟、注意事項,邊讓學生思考并進行任務分工,每個小組承擔活動的一個子項目,討論并列舉活動需要的物品、活動具體的流程等內容。接近課程后四分之一時,組織學生完成項目任務。教師要協助學生完成媒體報道,這樣在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同時,也提高了學校、單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四)反思與成績評定?;顒咏Y束后每位學生需提交一份課程報告,將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總結,對活動完成情況自我評定;教師根據平時表現情況和課程總結報告評定成績。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應根據教學情況和學生完成任務情況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形成課程總結,在一定范圍內共享課程改革成果。
四、總結
應用型課程模式更注重高校服務社會經濟的功能,提高了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經驗支撐,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科研平臺,幫助高校和企業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將項目帶入課堂是公共關系學在課程改革中新的嘗試,讓學生在具體的項目驅動下學習,由“讓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由“理論大于實踐”轉變為“知行合一”。然而,改革任重道遠,其中顯露出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改進,爭取全面提升學生的現場應變能力和開發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閆緒 熊越強 單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航空旅游學院
參考文獻:
[1]吳果林,李修清,廖桂湘.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49).
[2]張莉莉.應用型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當代教研論叢,2016(8).
關鍵詞:公共關系;課程;實踐教學
隨著整個社會、企業對人才需求觀念的轉變,即從掌握理論知識的人才到掌握技術、技能的人才。這就要求培養人才基地的大學與時俱進的培養動手能力比較強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此,必須在課程教學方面進行實踐教學改革。
《公共關系》課程作為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是立足于傳播學、行為科學和管理學基礎上的新興交叉科學,其核心理論就是樹立形象、協調關系,內求團結、外求發展??梢姡豆碴P系》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具備較強的實踐應用性。因此,對學生來講,學好公共關系不僅可以增強“公關”意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因為素質和能力的基本展現就是待人接物、為人處世和妥善處理好各種關系的公關基本技能。這也是一個學校綜合實力的展現,是學校軟實力的重要表現。
所以,為此目標,教師授課就不能純粹采用、運用傳統的講述法進行教學,而必須盡可能的運用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掌握“公關”技能。
一、目前我?!豆碴P系》課程教學現狀
1、以理論教學為主,基本無實踐,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差
目前,我校各專業的《公共關系》課程的教學形式依然沿用傳統的理論教學形式,基本沒有實踐教學。而且我?;旧隙际呛习嗌险n,實踐教學的操作難度比較大,再加上課程的課時量較少,這就使得教師授課基本上無實踐或少實踐。那么學生也就缺乏實際操作鍛煉的機會,實際操作能力差。
2、課程實訓教材滯后
由于公共關系學研究的范圍廣,適應各種類型的組織,因此相關的理論著作和各種版本、類型的教材種類繁多。但基本上多偏重于理論教學,以提高學生動手和操作能力為主的實訓類教材則很少,使得學生學習和教師實踐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
3、實踐教學的制度、政策滯后,缺乏合理性
雖然,學校大力提倡、鼓勵教師探索研究實踐教學,但與此向配套的相關制度、政策卻滯后,而且有些政策還缺乏合理性。例如,事先沒有明確說明實踐教學對教師的考核依據和課時計算標準,等到課程結束才告知相關程序和標準。而且對于實踐教學的地點要事先層層申請,課后還要上交各類材料和總結等等這些都嚴重挫傷了教師對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因為實踐教學所花費的心血和努力遠遠大于純理論授課,但卻無法得到公平合理的認可和回報。
二、《公共關系》課程實踐教學的建議
1、掌握實踐教學中學生的特點
學生在“教學”中,不僅是教學對象,更重要的則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因此教學活動的設計就必須立足于學生,考慮到現在大學生學習的特點,尤其是我校學生自身和學習特點,按照學習規律,針對性的進行多元化、創新性教學。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應試教育體制下時代寵兒,一方面,從小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壓迫式的接受了很多理論知識,因此到了大學多少對理論教學從心理上有些逆反。另一方面,由于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大學生比較自我,更加注重自我需求和興趣。
我校作為三本院校,其學生的總體特點有其時代大學生特點的共性,也有其個性特點。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我校學生非常清楚目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形勢,也意識到自己動手能力差,與社會、企業要求差距大,在學習、生活中發現自己的溝通、協調、應變、交際、禮儀等知識嚴重匱乏。但另一方面學生又對理論教學缺乏興趣和熱情,從心理逆反。所以針對我校學生的這些學習特點,再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為確保《公共關系》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和突出該課程應用性、實踐性的特點,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新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在課程教學過程應充分體現出以社會、企業為導向,以素質和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課程教學思想。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以切實提高《公共關系》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
2、合理安排實踐教學計劃,鍛煉學生的公關技能
為突出學習《公共關系》課程的直觀性、針對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教學計劃中應根據專業特點和學校實際狀況,合理安排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和計劃。
針對學生喜歡追求新奇性的心理特點,從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新聞熱點事件引入或切入,組織學生對這些熱點問題、熱點事件從公共關系的角度進行分析、點評,已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分析、點評問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公共關系的相關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公共關系的基本技能。并且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在校園內進行各種公關活動,例如運動會期間為自己所在院系進行公關宣傳活動、為自己競選社團等進行公關活動。都可與課程的實踐教學計劃相對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感受公關、體會公關、學會公關。
3、針對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重組教學內容
作為三本院校,我校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現代社會、企業需要的是具備一定動手能力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對于公共關系課程的實踐教學要在培養學生基本專業理論知識之外,更加注重學生的公關能力和人文素質及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所以應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重新調整公共關系的授課內容,突出我校學生公關能力的某一方面,把“點”做強。那么對應的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在確保課程體系的完整和系統性的前提下,然后按照專業特征并兼顧學生興趣,有重點的加強培養、鍛煉學生某個方面的公關技能,以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自身技能,也為其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提供獨特的競爭優勢。
4、多渠道拓展課程的實踐教學基地
要充分利用各類實訓設備、環境,強化實踐教學,本著有條件要上好課,沒有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的也要上好課。公共關系課程的實踐教學無需特殊的環境,只要能夠明確主題,依據環境設計,就能裝飾出所需要的實訓環境。例如,在教室就可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進行單項的公關技能訓練。而在會議室就可進行會議、談判等方面的訓練。在社團活動中心、展覽室等則可進行商品的陳列、展示活動的訓練。此外,還應積極地拓展和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能夠直接觀摩、參與社會上大大小小各類企業的各種公關活動,這些真實的場景、事件,帶給學生的觸動是校內實踐無法比擬的,能夠讓學生在實際中快速成長,提高綜合技能。
總之,無論是從我校的長遠發展,提升其競爭力,還是從提升我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等方面,都應明確《公共關系》課程實踐教學重要作用,并切實的加以合理運用,使教學貼近實際、貼近社會。從而讓學生樂于學和學以致用,提高其公關意識和能力,進而增強社會、企業對我校學生的認可度。最終提升我校在同類院校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譚昆智.公共關系策劃》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
[2]華英芳.《試論實踐教學模式的合理性選擇》遠程教育,2004年
導,指導、啟發使明白的意思;論,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的意思;導論亦稱引論,一門課程的導論是指用較為概括的語言,來論述這一學科的基本的、整體的思想,從而使學習者能夠對該學科有較為整體的、系統的把握,對這門課有概括的了解。這樣看來,一門課程的導論有兩個基本內容:一是概括介紹這門課程的基本內容,二是指導、引導、啟發。一門課程的基本內容的介紹只要諳熟了這門課程的內容,做一歸納、提煉即可。而指導、引導、啟發就比較復雜,因為這就有一個向哪里指導、引導、啟發的問題。
一、導論的方向
應該向哪里指導、引導、啟發呢?這不是簡單的對一門課程的理解和把握的問題,而是對一門課程的一個“形而上”的追問。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形而上”的追問呢?這是由這個追問的緣起決定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意義動物。哲學對意義的探索由來已久,歷史上著名的有:洛克和休謨的觀念論的意義論,穆勒和羅素的指稱論的意義論,維特根斯坦的圖象論、工具論的意義論,戴維森的真理論的意義論,胡塞爾的意向論的意義論,海德格爾與伽達默爾的理解論的意義論。袁祖社(1999)“人生于世,區別于動物者,在于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人為意義而活著,在意義的指引和推動下又去創造新的意義。失去意義,人便復歸于動物?!比说囊饬x動物的本性決定了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和價值取向。作為所有課程學習主體的人,自然在學習任何課程時必然要追問其意義,這是學習者的本能。所以,一門課程的導論應該是向學習者普遍關注的價值和意義的方向,進行指導、引導、啟發。心理學的研究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這個問題,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的心理需要被激發起來后,情緒學習系統就產生一種激情,當教育人員傳授的信息有助于達到學習者的個人目標時,心理能量能涌動起來,產生的復合胺等化學物質滲透到大腦的生物組織中,驅使大腦不斷地產生這些化學物質。
二、公共關系策劃課程的導論
(一)公共關系策劃課程的基本內容
1.公共關系策劃的基礎理論和知識
一是公共關系策劃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主要是公共關系策劃的涵義、實質、基本類型,產生、發展、現狀,策劃的原則、地位和作用,等等;二是公共關系策劃的基本過程。讓學生學習、掌握從公共關系調查材料的分析———目標的確定———策劃類型的提出———創意———計劃———完善的策劃全過程。讓學習者通過公共關系策劃的基礎理論和知識的學習,鋪墊一個進行公共關系策劃活動的理論功底。
2.公共關系策劃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一是專題策劃的知識、技能、技巧,如開業典禮策劃、產品營銷策劃、危機策劃、社會贊助策劃、旅游策劃、會展策劃等。二是綜合策劃的知識、技能、技巧,主要是不同類型的社會組織的公共關系策劃,如生產性組織、商業性組織、服務性組織等。
(二)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導論的方向
關鍵詞:公共關系 教學改革
公共關系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與應用性都比較強的新興學科,它與其他學科例如營銷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都有著密切關系。通過該課的學習,能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從公共關系課程的學科特點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教學觀念、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課程改革。[1]
一、改革教學觀念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雙向活動,需要雙方互相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已經不適應當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從實踐中獲得新的教學經驗,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改革教學觀念。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方面的培養,在課堂中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發展個性的同時提高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由于公共關系學的應用性特點,教師應加強課程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能將知識運用于生活,做到學有所用。教師在設計課程與組織教學的過程中,不單單負責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組織并指導學生,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作為教學主導,應結合課程特點,改革教學觀念,以“豐富理論,加強實踐,重在意識”作為公共關系學的教學理念,為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
二、改革教學內容
當前公共關系學的教學內容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教材內容比較籠統。高校的課程時間比較有限,教師完全不能在課堂上講完所有的教學內容,只能針對性地對公共關系學的概論部分進行講解,引導學生理解課程設置的目的與課程學習對學生的影響與作用,在整體上分析教學內容與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只能對教學內容有個整體的認識,不能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與技巧。二是教學內容混亂。教師通過概論部分的講解,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然而實際教材中的概論部分包括了“原理”、“實務”和“禮儀”等方面,有限的教學時間加重了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三是教學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應用。概論部分的知識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實踐這一環節,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導致實際工作能力無法得到鍛煉與提升。針對上述若干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改革教學內容:
1.整合教學內容
將原先公共關系學籠統而又混亂的內容進行系統地歸納,使每章的教學內容都比較簡潔清晰、有條理。比如可以設置公共關系的“概論”、“組織機構與人員設置”、“工作程序”、“實物操作技能”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對“何為公共關系”、“由誰來公關”、“如何做公關”、“公關做什么”進行系統地講解。
2.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在公共關系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鍛煉技能與技巧。教師應在授課過程中增強對理論知識的實踐力度,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例如,在理論教學時增加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并組織學生制定公關方案、設計問卷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參與課堂,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一味地通過課堂講解,對知識進行傳授,學生不能真正地掌握公關技能,盡管學生能夠用理論知識回答教師的問題,也只是紙上談兵,缺乏實踐應用能力。由于公共關系學實踐操作性、應用性強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方式不適用于該課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不只是擔任知識的傳授者,更應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操作,能夠正確處理日常交際關系與突發事件,讓學生真正受益于所學知識。
1.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時間比較長,已經普遍應用于教學中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通過在教學中穿插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教師還能在課程結束后組織一個大型的討論會,就所學的公共關系內容展開深刻討論,讓學生對課程的所有知識有個全面、系統的認識。案例教學法在公共關系課的實踐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還能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2]
2.模擬教學
所謂的模擬教學,是指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模擬方式參與公共關系的具體事件中,讓學生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處理公共關系,并從中得到體驗與收獲。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模擬商務談判或者辯論賽等教學活動,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辯論,活動大致可以分為材料準備、課堂實踐與教師點評三個步驟。模擬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真正參與實踐,通過組內合作與小組競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多媒體教學
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學越來越呈現信息化趨勢,在公共關系課程中應用現代化技術,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大量減輕教師上課時的任務,減少教師板書的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F代化技術的應用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共關系課程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需要培養應用性人才。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公共關系教學,根據學科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改革教學觀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相結合,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實現學為所用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公共關系課程;互動
中圖分類號:G642;C912.3-4
前言
我國早在20 世紀 80 年代引進公共關系的理念。隨著公共關系的普及和時代的發展,很多高校也開設了公共關系課程。高校設置公共關系課程目標是讓學生樹立公關意識,提高公關素養和掌握公關技能。但是,中國的公關教育仍處于探索階段。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關系課程教育仍然以理論教育為主,學生的公關技能還有待提高,還不能達到公關行業的要求和標準。針對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參與式教學既能提高高校公關教育的教學質量也能滿足社會的要求。通過參與式教學,學生作為課堂參與主體和平等的一員,能積極主動融入到課堂學習互動中來。學生對公共關系課程的參與程度越高,就越能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嘗試在教學中適當的引入參與式教學方法,試圖更好地提高高校公關教學的效果。
一、公共關系課中應用參與式教學的必要性
(一)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通常都是以老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授課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缺少互動。這樣沉悶的教學方式必然會降低學生對公共關系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缺乏主動性。課堂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方式,在公共關系課程的設計上,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課程要求,因材施教,鼓勵學生自主去學習。
(二)參與式教學方式的適用性
現代教育的理念“以學生為本”。高校素質教育應該以啟發學生主動學習為目的。而參與式教學方式正好實現了這樣的教學效果,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并得到了高校的廣泛采用。參與式教學,注重以參與者為主體,教與學的統一。它不僅讓教師關注教學的質量,還要注重整個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性,通過合作、共同交流來解決問題,全方位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并能營造出和諧、輕松、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
(三)公共關系課是一門應用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當前,在校的大學生普遍以“90后”為主,他們獨立、個性、開放,善于發現問題。但由于他們的生活條件優渥、依賴性強、參與社會實踐能力欠缺。出現了一些高分低能、人際關系差等的學生。面對全球化經濟的發展,高校大學生必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因此,把參與式教學應用于公共關系的課程教學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激發其主動參與到課堂交流的欲望,使學生樹立公共關系意識,明確認識到公共關系在現代管理中重要作用,掌握溝通的技巧,有助于培養學生提高公共關系的協調處理能力。
二、參與式教學在公共關系課中的實施效果
(一)增強師生互動,改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由于缺少互動和溝通,使得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相對較弱。
公共關系學參與式教學促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相互間的友情。在參與式教學中,老師地位弱化,學生能從消極的聽眾轉變為主動參與者,教師不再是主導課堂而是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這就加強了師生互動,師生關系變得親近。老師和學生互相尊重,學生以平等和老師互動,不用擔心因為說錯話而被老師責備,從而改變了學生壓抑、被動的學習狀態,給學生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實現了老師和學生同臺講課,學生直接參與課程的設計。學生挑戰性、刺激性的學習心理變得強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能愉快、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
(二)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
想要充分發揮參與式教學在公共關系課中的效果,教師們就需要提高備課的質量。首先要認真的研讀教材、視頻等相關的參考文獻,選擇合適的題材,找出重點和難點。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考慮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公共關系課的興趣,以提高上課的效率。教學中切忌使用僵化的思維、空洞和單調的語言去講述公共關系的理論。老師可以案例結合理論,如“水門事件”“非典”等大量社會上出現的各種事實案例,并結合國內外形勢變化的新特點,及時更新和補充理論的內容,通過精心的準備讓學生認識到公關的力量和魅力所在。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室結合文、聲、圖、視頻等來抓住學生的視線,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公共關系的理論。使學生提高了對理論知識的感悟能力,并且主動參與課堂交流,創新思維,分享觀點。在課堂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拋磚引玉,引起學生們的注意。也可以在授課中配合辯論賽、案例分析、頭腦風暴法、游戲等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去探求答案,提高他們觀察和應變的能力??傊處熢诮虒W中要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說、多讀、多寫。
(三)創造社會實踐機會
由于現在的高校學生主要以“90后”大學生為主,很多大學生不喜歡都理論學習,對理論學習提不起興趣。如果在公共關系課堂上,老師采用傳統的說教模式不僅會讓自己感到疲勞,同時也會使學生感到更加無聊,對課程更加的沒興趣。因為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單靠說理論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為了達到學與用的統一,老師要積極開創社會實踐機會。根據高校學生的個性和年齡特點來引導學生學習和實踐的主動性。通過分組,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參與教學活動,在合作交流中主動去尋求知識,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如會場的布置和迎賓、班級活動的策劃和實施、招聘模擬、產品推銷、慰問敬老院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了公共關系的重要性,并能在實踐中鍛煉公關技巧。從而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秀方.高職院?!豆补P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J]. 職業技術教育,2013,(32):34-35.
[2] 高玉貴.高職院校公共關系學課的有效性探析 [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6): 160.
[3]周燕.淺談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0):30-32.
關鍵詞: 高職生 公關關系學 通用能力
近年來,國家及省教育部門都十分重視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意味著高職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技能訓練,還要強化職業素養的培養,切實提高其通用能力。所謂通用能力,就是普遍適應各種工作的基本能力。時下,高職院校在各種評估機制的左右下,過于注重崗位的技能性訓練而忽視對學生通用能力的培養,導致培養的高職生通用能力普遍缺失。公共關系學是一門現代管理藝術,涉及面很廣。通過該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素質、廣博的知識修養,進而形成全面的跨專業、可遷移、可發展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創新和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這些能力是現代社會和未來社會職業人所必須具備的通用能力。如何在公共關系教學中培養高職生的通用能力?筆者從多年從事高職公共關系課程教學的實踐中感悟到,公共關系教學應有公關的味道。具體說,應把握以下三個環節。
一、形象公關,培養興趣
第一課的先入為主直接影響學生今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第一課應針對學生對新課程新老師的好奇,不是先做自我介紹,而是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對老師作出評價。在教者的提示下,短暫的沉默,然后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有的說老師著裝規范,有的說老師很溫柔,有的說老師的教學不走尋常路。就在這時,我總結了一句:“其實,老師這是在形象公關啊,穿著符合身份、年齡、職業的特點;在你們的好評中進行自我形象的推廣?!庇眠@種談話式的教學方式很自然地引出公關的話題。然后順勢引出第二個話題:公關是什么?引出八種公關形象化的說法:
一是公關就是爭取對你有用的朋友;二是公關就是90%靠自己做得對,10%靠宣傳;三是公關就是討公眾喜歡;四是廣告是要大家來買我,公關是要大家愛我;五是公共關系是人和的學問;六是公共關系是博得好感的藝術;七是公共關系就是內求團結,外求發展;八是公共關系就是良好的行為、公眾的欣賞。
這些形象化的說法,都是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公關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請客送禮的庸俗關系。然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公關案例,突出“公關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特點,強調每個人都離不開公關。這就讓同學們對這門課程有種親切感,激發同學們對這門課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這種通俗易懂的談話式教學方式,讓學生懂得公共關系這門課程不是那么高深莫測,不是那么枯燥無味,不是不著邊際地想,也不是信口開河地說,而是真誠努力地做,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最后用洛克菲勒的一句金玉良言“公共關系是無價之寶,我愿犧牲太陽底下所有財富去獲取它”來結束本次課教學內容,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這種談話式的教學方法,不僅適用于第一課的教學,其優勢在于它不是居高臨下的指導,而是平易近人的交流,師生的互動在同一層面上,學生更容易進入學習和討論思考狀態。
二、精選案例,“請君入甕”
除了運用談話式的教學方法外,筆者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就是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介紹,把學生的思路從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引入教師設置的“公關實踐”中。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啟迪思維,充分發揮同學們的創造性能力。在公關課堂教學中,筆者善于從三方面入手精選案例。
1.選擇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這些同學們熟悉但不懂得包含什么公關原理的身邊的事情,通過師生共同對案例的分析,總結歸納帶有普遍性的公關原理。這種理論是學生“親身實踐經驗”的總結,是學生的“直接”經驗。這樣的案例一經分析,同學們就對這部分公關理論豁然開朗了。例如,在講解樹立全員公關意識時,列舉同學們親身經歷的學院教學評估的案例,回憶當時的情景,“人人都是得分手,人人都是失分手”,分別列舉同學們得分的細節和失分細節。要想學院在評估中有個好成績,除了學院各方面努力外,每個同學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會對評估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對同學們身邊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無論正面或是反面的,都給學生以更多的啟迪和借鑒,也更有助于同學們把這些公關意識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2.選擇教者自己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同學們對老師親身經歷的事情比較感興趣,從老師在處理公關事務的得失中受到啟發。筆者在教學中,經常把自己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人相處中遇到的困惑及處理這些問題中的收獲和同學們分享,讓學生真正體會知曉公關的真正意思在于運用公關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真正理解公關這門現代管理藝術的真諦。
3.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選擇那些報刊、書籍、網絡上的典型公關案例。網絡上新近發生的事件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在課堂上,我們分析過肯德基的蘇丹紅危機案例,分析過海爾名牌戰略路線,分析過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報道中的問題和教訓,分析過康師傅“水源門”事件處理的成功和失誤之處,分析過日本的核電站泄漏事件與世界各國新聞媒體對核電站的強烈關注,等等。通過分析報刊、書籍上的典型公關案例,學生們不僅學會關注時政,多渠道掌握信息,而且提高了對各種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
無論是列舉哪種類型的公關案例,在分析時教者都要合理地引導,對學生們總結的答案,給出恰當的評判,保證分析沿著預定的目標進行,逐步接近案例中所包含的公關理論,使學生在分析思考中提高公關實踐能力。
三、引進“外援”,開闊視野
公共關系是一門應用性極強,實務操作能力要求極高的學科。公關專項訓練涉及的內容面很廣,公關老師對某些具體問題的研究難免有膚淺和不專之處。教者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資源,把金牌名師請進實務課堂,既能讓同學們對某一方面公關訓練內容有更高層次的理解,又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領同學們不斷鉆研和拓展相關的專業訓練內容。例如講到公關關系溝通和協調時,筆者分別請余世維博士講解《溝通的藝術》、翟鴻燊教授講解《高品質溝通》;在講解公關禮儀時,分別請金正昆教授講解《商務禮儀》、臺灣禮儀教母周思敏講解《時尚禮儀》。通過這些碟片精選部分的播放,結合具體的實訓內容,筆者進行有效的點撥處理,讓出講臺,使教學內容更精彩,學生學得更有激情。學生不僅知道這些名家大師們對這些問題的論述,而且知道如何更好地拓展這些方面的知識,提升自己的職業形象能力和溝通協調綜合能力。
以上具體實踐,只是筆者在公共關系課堂教學中就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通用能力方面的一點嘗試。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訓練提升同學們的通用能力的方法遠遠不止這些,例如在公關策劃部分,對我們所在地區的旅游資源進行調查,根據調查材料寫出策劃方案;根據不同專業培養目標,在公關課堂教學方面培養同學們的通用能力途徑也不完全一致。無論采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應把學生的特點考慮進去,把“公關”意識融入公共關系的教學中,真正做到學習公關,知曉公關,應用公關,提升學生的通用能力,培養出順應時代變化、未雨綢繆的復合型高職人才。
參考文獻:
[1]唐菀.論公共關系教學與高職學生通用能力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0,19.
[2]熊月強.提高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思路[J].中國成人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