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0 22:07:05
序論:在您撰寫市場化進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利率——匯率傳導機制匯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場化
1利率對匯率影響的總體論評
從本質上說,利率是本幣資金的價格,匯率是以本幣表示的外幣價格,本幣幣值是二者變化的共同基礎,這就決定了匯率與利率之間的高度關聯性。
利率平價模型
S=r-r*(1)
靈活價格貨幣模型
S'=(m-m*)-a(y-y*)+b(r-r*)(2)
粘性價格貨幣模型
S=(m-m*)-a(y-y*)-λ(r-r*)+(λ+b)π*(3)
此三方程是西方匯率理論中有關匯率與利率相關關系的重要結論。方程(1)表明了遠期匯率變動率決定于兩地利差,方程(2)表明了均衡匯率分別取決于本國和外國的均衡貨幣存量、實際國民收入和利率水平三組變量,與兩地利差成正相關,方程(3)表明了即期匯率與兩地利差成負相關。
2利率——匯率傳導機制基本理論
2.1利率變動對匯率影響的兩個模型
在金融開放條件下,人們關注到匯率對利率的變動越來越敏感,但往往忽略了導致利率變動的經濟原因。而這些原因的不同將會導致利率對匯率作用方面產生不同的結果。
2.1.1Dornbusch模型
假設前提:購買力平價在長期內成立。
理論模型:關于匯率、利率和物價的長期均衡方程為:Eo=Po+ζ1·rd+ζ2·y-u
式中,Eo表示可持續國際收支下的長期均衡匯率的自然對數,Po為通貨膨脹率,rd代表內利水平,y是實際國民收入的自然對數,ζ1、ζ2為常數,u為偏離系數。
該模型表明,如果一國經濟結構沒有實質性變化,當本幣名義利率上升,意味著中央銀行正在采用調節利率的手段來克服通貨膨脹差異,這時的利率上升將與更高的通貨膨脹預期相聯系,會使國內對貨幣需求降低。人們在增加支出的情況下減少貨幣余額,于是價格隨之上升,由于購買力平價成立,因此本幣貶值,即本國利率和本幣匯率呈逆向運動。
2.1.2利率平價理論模型
如果投資者是風險中性的,國際資本流動將使本、外幣資產的收益率在一價定律的作用下趨于一致,故國內外利差應該等于本幣匯率的預期變動率,據此可得無抵補的利率平價理論公式:
I=I*+Eρ
其中,I和I*分別表示國內外利率水平,Eρ表示預期的匯率遠期變動率。當外國利率和預期匯率沒有變動時,本國利率和本幣即期匯率同向變化,即本國利率提高,本幣升值。但當本幣升值到一定幅度,預期匯率改變,貶值預期產生,人們開始出售遠期本幣,當遠期本幣供過于求時,本幣遠期貼水。
這兩個模型為我們揭示了利率變動所引起的匯率變動的不同結果,即當利率的變動是由通貨膨脹引起時,本國利率提高會導致本幣匯率的下跌;而當人們沒有通貨膨脹預期的情況下本國利率提高時,本幣匯率立即上升。
2.2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的構成
利率對匯率的傳導機制是指利率政策對匯率的作用過程。它的構成要素包括兩個領域,即金融領域和實物領域;兩個市場,即國內和國外金融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等;多個變量,即利率對匯率產生影響的過程處于多個宏觀變量之下,如通貨膨脹率、貨幣供給增長率、投資和消費增長率等;多位主體,即指利率對匯率的影響要牽涉到一國中央銀行、國內和國外的投資主體、消費主體和投機主體等;多種渠道,即利率對匯率發生作用的渠道不是單一的,是通過各種宏觀經濟變量的多重傳導完成的。
2.3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的基礎
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發生有效作用需要宏觀和微觀經濟基礎。宏觀經濟基礎主要包括:利率的調整充分市場化,利率變化能夠通過、影響貨幣供求引起經濟總量的變化,投資和消費等經濟變量對利率變化反映靈敏;存在發達的外匯市場,匯率水平主要由外匯供求狀況決定;國際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微觀經濟基礎包括微觀經濟主體必須對利率、匯率和通貨膨脹率等信號反應靈敏,可以根據市場信號迅速調整自己的經濟行為。根據這些條件滿足程度的不同,在不同的市場化程度、開放度和匯率制度下,利率——匯率的傳導機制會有所不同。因此,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要受到一國具體市場化程度、開放度和所選擇的匯率等條件的影響,在不同的條件和時期下具有不同的表現。
2.4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的途徑
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有直接和間接兩個渠道。利率變動對匯率傳導的直接渠道表現為國際套利資本的流動導致匯率下降或上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當本國利率水平相對高于外國利率水平時,為獲得更高的收益,短期資本將流入本國,市場對高利率國家的貨幣產生較大的需求,導致本國外匯市場上本幣供不應求,本幣即期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反之,本國利率水平較低,則資本流出,本幣匯率呈反方向變化。
利率變動對匯率傳導的間接渠道表現為利率通過改變國內總供給與總需求影響匯率水平。以一國利率較高為例,在投資收益不變的條件下,政府采用高利率的政策,增加了投資成本,使投資需求下降,導致本國貨幣供應量減少,通貨膨脹率下降,增強了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有利于出口;同時投資需求下降,總需求也相應減少,使經常項目外匯支出減少。在外匯供給的不變情況下,外匯供大于求,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
在利率對匯率傳導中,無論是直接或間接渠道預期因素都是不容忽視的。一國利率的調整,會帶來居民對本國貨幣預期的變化,從而對匯率發生影響。預期因素通常與其他因素共同發生作用,有時可以產生數倍放大的效應。
總之,一國貨幣利率上升,通過短期套利資本的流動,將引起即期匯率升值,遠期匯率貶值。反之亦然。
3我國目前的匯率與利率政策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沒有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利率和匯率均由國家統一制定集中管理,分割而治,相關度較低。在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以后,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它與利率和國際資本流動之間的相關性逐漸顯現。在2005年7月21日之前,我國匯率形成機制還沒有完全市場化,人民幣匯率主要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是決定人民幣匯率的基礎,但還有一部分外匯供求關系無法在外匯市場上實現??梢哉f那時的人民幣匯率最主要的變化,還停留在商品市場層次上,利率變化對匯率的影響是通過商品市場實現的,利率平價在中國無法起作用,利率政策對匯率的影響十分有限。一個有力的例子便是,1994~1997年間,人民幣利率遠遠高于國際市場上的美元利率,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在此期間人民幣應貶值,但與之相反,4年間人民幣名義匯率微升了1.8%。
從2004年12月29日的利率上調達到的效果來看,利率變化對匯率的作用更多的是通過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作用及對投資者心理預期的影響來間接實現的。由于資本項目外匯管理和金融市場欠發達,人民幣的利率與匯率無法通過市場機制建立直接的必然聯系,雖然利率的變動可以通過貿易和境內外資金流動影響外匯匯率,進而影響到國際收支,再進而影響國內貨幣供給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但是目前,我國資本項目收支仍受到嚴格管制,外匯市場又是一個封閉型外匯頭寸市場,僅限于銀行間外匯交易,而且國內貨幣市場不發達、它與外匯市場的直接聯系也尚未建立。還有制度性因素的限制,以及微觀經濟主體對利率政策變化的反應滯后,使得利率對匯率的傳導機制的作用采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或者其作用的過程出現一定時間的時滯。因此,利率只能通過影響國內經濟的迂回方式來影響匯率。
利率的變動和匯率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自由浮動之間在一定程度上互起作用,隨著市場開放力度的加大,這種作用越來越高。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內經濟對外貿依存度極大提高,人民幣向自由兌換和資本向自由流動方向不斷邁進。此次匯率制度改革更是將匯率的政府管制進一步降到最低限度,更多的交給國際資本市場的流動和供求關系來決定。利率的變動會影響國內資本的流動,在開放經濟下,各國間貨幣流動程度將越來越高,本幣在外匯市場的供求也受到國內市場對其供求的影響,那么利率這種貨幣政策工具對匯率變動的影響便越來越大,而不論是通過直接的套匯渠道,還是間接的通過影響國內供求渠道,利率——匯率傳導機制肯定會更加有效的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產生作用,由于利率和匯率的相關性進一步加強,利率政策的制定會越來越多地考慮到市場因素以及和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的配合協調。
因此,在這種形勢下,隨著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利率制度的改革凸顯其必要性。利率改革是我國目前金融改革的核心,市場化利率體系的建立是金融改革的最終目標之一。貨幣當局有必要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中,充分認識到利率在平衡國際收支中的作用,在出臺相關政策時,應充分考慮到利率市場化對匯率水平的影響,以確保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的正常運行。
通過式(3)對市場化指數與經濟增長進行回歸分析。在復雜整體的回歸分析活動中,分析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固定效應回歸分析,一種是隨機效應回歸分析,具體采用哪一種分析方式主要根據分析樣本的屬性決定?;谑袌龌M程模型隨機因素眾多且相互關系復雜的特點,本文選擇固定效應回歸分析方式進行分析。從回歸分析的結果可知,在市場化進程模型中,物質勞動力、勞動力、教育水平和市場化指數M1的產出彈性系數分別為0.51、0.27、0.41、0.043,這也就意味著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作用的前提下,市場化進程每前進1%,國民生產總值就會增長4.2%。通過增長核算的方法對2004年至2014年省際經濟增長因素進行分解之后得到表1的結果。從表1中可以看到,物質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6.83個百分點,勞動力數量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0.37個百分點,教育水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0.64個百分點,TEP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3.70個百分點。因此可知,資本在經濟增長中依舊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在TEP的決定因素中,市場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1.45個百分點,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1.08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0.40個百分點,其他不可觀測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0.77個百分點。由此可知,市場化改革在TEP增長中依舊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雖然不是最大,但是也不容忽視。
二、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市場化知識對市場化進程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進行了定量分析。通過分析可知,2004-2014年,市場化指數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了年均1.45%。市場化進程的推進,進一步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經濟效率的提高,市場化進程為全要素生產率提供了39.23%的貢獻。由于數據收集及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市場化進程的實際貢獻作用可能更大。通過分析發現,我國實現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改革是正確的,市場化是經濟增長的首要貢獻因素。當前,我國市場化改革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但是我國的市場化改革并未完全實現,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市場化進程地區差異、土地市場與資本市場發育不足等。在未來的市場化改革中應該實現:第一,通過要素市場的深化改革促進市場發育,實現資本市場、土地市場、礦產資源市場等制度的健全與規范,實現市場交易公開透明度的提高與市場交易市場化定價,同時要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實現勞動力更為充分的流動,為市場化改革奠定基礎。第二,強化對壟斷經濟體的抑制效果,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壟斷是與市場調節背道而馳的市場經濟現象,是市場化進程面對的重要威脅,所以政府相應的管理機構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防止壟斷現象的發生,并且遏制壟斷現象的影響;第三,減少政府干預,從經濟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政府干預與市場調節是相抵觸的,政府過度干預會影響市場化的進程,所以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應該更多利用經濟手段進行調控,而不是直接干預;第四,提升政治體制改革廣度和深度,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機構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是市場化進程的基礎,只有在更廣泛的范圍提升政府機構和法律法規對市場化進程的適應性,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有效落實。
三、總結
1.專業比較優勢首先,財政專業屬于國家控制專業。目前全國開設財政學專業的院校只有100多所,相對屬于偏少的,因而畢業生供給量與金融、會計熱門專業相比屬于相對偏少的,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緩解供需矛盾的作用。其次,財政學作為傳統專業,原先主要是為政府財稅等相關部門培養高級財稅管理人才,盡管市場化改革致使財政專業從原先專門為政府培養財政、稅務工作人員的財政學專業面臨著較大挑戰,但多年以來與財政稅務部門之間形成的密切聯系仍然能為財政學專業辦學提供了許多的便利和支撐,例如,畢業生實習崗位的提供和少量專業辦學經費。再次,學科內容具有廣泛性。教育部先后在1997年和1998年兩次調整了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專業目錄,而這其中,將管理學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學科門類是這輪調整的重要改革成果之一。在經濟學與管理學相互分離,以及公共管理學科單列的基礎上,財政學科隨即成為了一個橫跨經濟與管理兩大學科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實際上,按照財政學科專業內容或研究對象來看確實如此,其既包括屬于經濟學的“財政經濟學”內容模塊,也包括屬于公共管理學內容的“財政管理學”。另外,這兩大內容模塊之間并非割裂,而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從而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專業內容整體。最近,在教育部2012年新的專業調整目錄中,財政學專業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財政學類下設財政學和稅收學,并且與經濟學類、金融類、經濟與貿易類一起成為經濟學門類下的4個專業類別。雖然在教育部多次專業目錄調整中,總是將財政學歸屬經濟學門類之下,但其轉專業內容依舊是包括“財政經濟學”和“財政管理學”兩大模塊,前者屬于經濟學科性質,而后者則屬于管理學范疇。財政學科從其本質上就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只是教育部在專業目錄調整之后更加凸顯,因此,財政學專業學科內容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廣泛性和綜合性[1]。安徽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作為伴隨學校一起成長的首批專業,一是專業歷史悠久、學科底蘊深厚,積累了豐富的專業辦學經驗。二是在國內同行具有較高地學術地位,分別是中國財政學會、中國稅務學會、財政學教學研究會、稅收教育研究會理事單位。三是具有一定學科建設平臺,財政學專業先后2005年和2010年確定為安徽省教改示范專業與第三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以及財政學科在2008年被評為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四是師資隊伍整齊,學歷、職稱和年齡結構不斷優化。財政學專業共有專職教師2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12人獲得博士學位。教師隊伍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校學科帶頭人1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教壇新秀1名、?!褒埡W者”特聘教授1名,校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5人。另外,還從其他高校和業務部門聘請兼職教授和實踐導師50多人。五是財政學專業畢業生形成規模影響,受到社會各界與用人單位的好評。
2.專業劣勢分析傳統財政學主要是為政府部門培養高級財稅管理人才,畢業生就業主要是面向各級財稅、海關、銀行、企事業單位以及高校與科研機構。伴隨市場化改革沖擊,高校財政學專業人才培養需要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為導向重新調整,當前財政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途徑逐漸多元化,除了繼續為政府財政、稅務部門培養財稅管理人才之外,還為海關、公檢法、人大財經委、政府辦公室、發改委以及新聞媒體與電臺等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培養財稅專門人才。當然,財政學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是以面向市場為主:一是在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從事財稅管理、稅收籌劃和稅務等方面的實務性工作;二是在企事業單位和金融部門從事財務核算和涉稅工作,減少單位生產成本與維護單位經濟利益[2]。與其他財經專業相比,財政學專業學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僅處于中游位置。一些著名高校,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財政學專業也僅能達到供需平衡,而這其中除了名校學生確實受到就業單位的相對青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在統計高校學生就業時,是將考上研究生的學生也統計在內,而這些重點大學財政學專業學生考研率相對較高。然而地方性高校財政學學生因自身競爭力不強,以及考研率也不高,因而其就業與其它經濟類專業畢業生相比要差一些,特別是與會計、金融等熱門專業相比。首先,財政學專業原先主要是對口公務員系統,畢業生有穩定的就業去向,但現在政府財稅、海關與公安司法等部門對財政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較小,且崗位競爭壓力大。因為公務員制度改革之前,財政學專業畢業生多數都進入到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這些部門的職工隊伍得到較大的充實。雖然由于國務院各部委進行了多次機構改革,近來許多單位為了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和業務能力,以及提高單位工作效率和效益,需要補充大量優秀的財政專業畢業生。與之同時,當前我國財稅制度設計與財政部門實踐工作不斷嘗試與國際接軌,例如2006年我國實行了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國家各級部門也需要補充新鮮血液,即專業的財稅人才充實公務員隊伍,因而進入政府公務員隊伍對于財政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仍然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于一些地方性高校,例如,浙江財經大學的財政學專業畢業生每年有近一般進入公務員隊伍。然而由于財政學專業畢業生報考公務員時,可供選擇的對口職位大都是在財政局、稅務局、海關以及公檢法等等部門,主要是從事財政管理、稅收規劃和財務核算等方面的職位,由于這些單位工作穩定、收入較高,而且非常體面,因而也倍受考生青睞,幾百人競爭一個職位的場景是一種常態,上崗競爭非常激烈,可以說是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另外與之同時,財政、稅務等政府部門招收公務員也并不局限于財政或稅收專業,一些職位需求被會計、金融、法律和計算機等專業肢解。其次,財政學專業理論性偏強、技能劣勢相對突出[3]。伴隨市場化進程加快,市場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資金來源渠道多樣化,創業型或小型企業明顯增加,對于會計、財務管理和金融等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量大,而這其中主要是因為這些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具有技能性與應用性,從而也致使這些專業的學生就業率高[4]。與之相對,由于財政學專業理論性偏強,許多課程側重于基礎理論,其中一些事務性課程又主要面向政府部門,例如《政府預算與預算會計》、《國債理論與事務》等,顯然與就業市場的技能型和應用型需求存在較大較大差距。因此,多數以就業為目標的學生主要將精力置于考取各種證書上,例如會計從業資格證、理財規劃師等,以增加畢業時的就業砝碼,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財政學專業的學生對本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更不用說進行深入研讀與延伸。而這在地方性高校更為突出,因為地方性高校學生生源質量相對較差,以就業作為其最終目標的學生占比會相對較高。再次,財政學專業在國外高校并不存在與之相對應的專業設置。在國外,一般設立共公經濟學專業或政府管理等專業。因此,國內高校在財政學專業設置、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等方面無經驗可供借鑒,主要是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這也導致一些高校在市場化改革沖擊下,財政學專業仍然按照舊的思路進行,畢業生明顯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另外,正因為僅有極少數畢業生能夠進入公務員隊伍,導致財政學專業的學生在期望值過高與現實“專業不對口”的低層次企業現狀就業使在校學生產生專業迷茫。
二、市場化進程中財政學專業改革取向與人才培養目標重新定位
[論文摘要]按照國際慣例,保險中介由人、經紀人和公估人三類主體構成。我國早已出現了保險人,經紀人也已正式啟用,建立一個完善的保險中介市場,還需要公估人規范執業。本文闡述了公估人產生的背景,分析了其存在的重要價值,指出為完善公估人制度,還須提高公估隊伍人員素質、加強機構設置、建立擔保機制。
[論文關鍵詞]保險保險公估人中介市場理賠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分工細化,保險公估人制度應運而生。我國目前由于保險公估在保險業界起步最晚,業內對其重視程度和應用情況都較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在保險業日益市場化和國際化的今天,充分認識保險公估人的經濟價值,重視組建高效、專業的保險公估人隊伍,實現公估服務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保險公估人產生的背景
保險公估人作為一個專門從事保險標的查驗、評估及保險事故認定、估損、理算等業務,并據此向委托方收取服務費用的機構,是保險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實行專業分工的產物,是保險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市場競爭的加劇促使保險業分工
一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發展規模擴大,技術日趨復雜,客戶投保的風險單位越來越大,標的的技術類型越來越高,單個保險人難以為其承保的不同類型標的長期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保險業務發展需要專業的評算、理賠人員;另一方面,隨著保險人在市場中的增加,固定資產相對較少而主要依靠人力資源運作的保險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承攬到業務并獲利,只有在現有基礎上降低運作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其最有效的操作手段為實現保險分工,分工產生的直接利益將會降低保險人的成本。這一觀點早在十八世紀后期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就已提出,在他的《國富論》中,曾通過對制針廠的考察指出:即使是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單純的勞動分工就足以創造出利益。其理論核心是勞動分工提高生產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我國的保險業發展也充分證明了這一觀點,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壟斷時期,超額利潤可使市場上全部保險作業由一家保險人包辦。而隨著市場保險人主體的增加,市場上展業、承保和理賠不得不越來越多地依靠保險人、經紀人和公估人來完成。根據社會分工降低單位成本的理論和實踐,保險公估人的產生和發展是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二)保險人經營模式的創新呼喚保險公估人
長期以來,國內保險人采取層層上報審批的評估、檢查和理賠管理模式,業務開展常常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據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1999年底的調查顯示,影響市民購買保險的原因,21%的人認為是“理賠太難,理賠時間太長”。這一技術環節成為制約我國保險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創新保險人經營模式,啟用公估服務成為社會現實需要。2000年,我國《保險公估人管理規定(試行)》頒布,同年,保險公估行在上海出現,保險公估業務暫露頭角,使保險人能夠實現由傳統的評估、檢查和理賠管理轉向分權限獨立的模式。即由保險公估人接受保險人或投保人的委托,對標的進行評估、查勘、鑒定、估損,向保險人提供符合客觀實際的公估報告,保險人則依據公估人提供的公估報告進行理賠。公估人制度的透明化,利于保險人業務的市場運作,加速保險展業模式的結構調整,將現在“自營為主,中介為輔”的展業結構逐步過渡到“重要直接業務自營,其他業務中介,強化中介業務管理職能”的展業模式上來??梢哉J為,公估人是保險人理賠部門理賠職能的市場化延伸,保險公估人與保險人之間是市場主體之間的交易活動關系,具有獨立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整個公估活動期間,保險人無權干涉保險公估人的業務活動。借助第三方———公估人的專業技術和中介地位,保險人能及時獲得評估、檢查和理賠的合理評算結果。這一操作與世界保險業通行的運作方式相接軌,是保險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保險公估人的資質評價
從本質上講,保險公估人的存在和發展,源于其鮮明的個性、獨特的地位和特有的職能,保險公估人以獨立、公平、公正的身份介入保險市場,是準確實施保險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維護保險合同雙方利益的重要保證。
(一)保險公估人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保險公估人的市場定位是接受保險人或投保人的委托,獨立依賴其專業知識、技術能力來處理保前評估、承保中檢查和出險后的理賠工作,為眾多保險人和投保人提供專業保險服務的機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必需居中間立場,保持公正性、獨立性、技術性、中介性、規范性的個性特征。所謂公正性,是指尊重客觀事實,不偏向任何當事人;所謂獨立性,是指不受任何第三方約束,也不將公估結果強加給任何人;所謂技術性,是指內部從業人員既具有專業技術背景又熟悉保險,業務開展時技術熟練、經驗豐富;所謂中介性,是指中介人的活動是接受保險合同當事人委托而開展的,其業務來源于保險主業務;所謂規范性是建立嚴格內部規章制度并依法行事。
通過公估人的個,體現出其經濟價值,表現為公估人接受委托,處理大量的不同類型的評估、檢查、理賠業務,儲備使用專業人員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另外,保險公估人通過向當事人(保險人和投保人)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有效降低當事人成本,實現其又一經濟效益。
(二)在保險市場中,公估人地位獨立且超然
保險市場主體由保險人、被保險人和保險中介三方構成。保險中介人作為保險市場的一個子系統,包括保險人、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估人。保險人受保險人的委托,代表保險人的利益,在保險人的授權范圍內從事保險活動。保險經紀人受被保險人的委托代表投保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開展保險經濟活動。保險公估人既可以受托于保險人,也可以受托于投保人,但它既不代表保險人也不代表被保險人,而是站在獨立的立場上,當保險公估人在保險合同雙方的利益發生沖突,尤其是當賠案發生時,對委托事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公估人的組成人員是由一批既知曉保險法、保險理論和實務,又對相關法律、工程技術等知識有著較深程度了解的專家,公估人接受保險人或投保人委托,獨立依賴專業知識、技術能力來處理保前評估、承保中檢查和出險后理賠工作。
保險公估人完全獨立且地位超然,較易被雙方當事人,特別是投保人接受。在保險評估過程中,其客觀公正的保費確定方案可以緩解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矛盾,在理賠過程中,作為第三方的結論具有相當的權威性,有利于減少當事人之間摩擦,從而維護保險合同當事人(保險人和投保人)的合作關系,保險公估人是保險市場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三)公估人的職能發揮對促進保險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保險公估人介入保險市場,能有效地降低保險商品交易的邊際成本,維護保險雙方的正當權益,對保險人、保險市場的健全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1、能最大限度地規范保險理賠行為
保險理賠是在保險中實現經濟補償的體現,涉及到保險合同雙方的切身利益,賠多了,造成“濫賠”,影響保險人自身經濟利益;賠少了,形成“惜賠”,則損害了投保人的利益,進而影響到保險人的信譽。目前,國內不同保險人對險種的理賠方式規定不同,規范化、公正化的程度也相差甚遠,理賠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管理不嚴,往往發生人情賠付、通融賠付,甚至以賠謀利、損公肥私。保險公估人的業務開展在較大程度上避免了直觀上的濫賠、惜賠,也能有效減少因客觀因素影響而產生的多賠、少賠、應賠而不賠、不應賠而賠的現象。
2、利于實現保險人專業化經營
過去,保險公司通常采取“大而全”的經營方式,獨家一攬子經營保險展業、承保、防災、定損、理賠、追償、資金等保險業務,限制了保險人向專業化方向的發展。市場競爭迫使保險人進行經營結構調整,在具體操作上,采取保持機構精簡,優化人員結構,調整的結果必然使保險人將越來越多的展業和承保委托給人及經紀人,而將評估、理賠業務交由專業的保險公估人處理。公估人應運而生,運用專業化服務手段,來降低保險人經營成本,而保險人借助第三方服務,節省人力物力,縮短評估、理賠時間,同時又提高公司的信譽。投保人也能積極地接受由第三者參與處理的公正、客觀、準確、及時的評估、理賠結果。
3、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公正現象
由于歷史的原因,商檢部門一直以來享有損失后的檢驗權力,官方的評估公司和估價中心在辦理業務時,往往以行政手段強制干預保險的定損工作,嚴重違背保險這一特殊行業固有的技術要求和理賠原則。保險公估人居于非官方的第三方地位接受委托,在保前確定保費率,保險事故發生后,評判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以及如何賠付,并出具保險公估報告書,交由保險人負責審查和賠付,其評估、定損服務能有效杜絕一些強制性的不公正現象,更有利于評估、檢查、理賠工作的合理性、科學性、規范性和嚴肅性。
4、規范和促進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實現公估人定損理算,保險人審查賠付的分工格局,突出保險人在新險種開發、核保核賠、防災防損及保險資金運用等經營管理方面的職能,而將其他環節通過保險人、經紀人、公估人等中介組織的分工合作來承擔,補充和完善了我國的保險市場體系,符合國際保險業的要求和習慣,有利于推動我國保險業經營水平的提高和整體市場的發育完善。
三、從嚴規范,健全我國保險公估人制度
中外保險業發展表明,一個保險市場的成熟和快速發展離不開保險中介市場的支持,公估人作為中介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嚴格規范,加強自我約束,充分體現公估人的公正性、獨立性、技術性、規范性和中介性特征。
(一)嚴格保險公估執業人員資格認定
目前,盡管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公估人的具體要求存有差異,但對保險公估執業人員資格嚴格把關已成世界各國立法的通例,良好的職業聲譽和較高的職業水準是公估人在行業中立足的基礎。為使我國保險公估業能與國際接軌,確保其健康有序發展,就應參照國際慣例,從嚴把握保險公估人員的從業資格,選拔高素質、品行良好人員執業。然而,我國現行相關法律規定不完善,在實踐中,可借鑒相關法律,如律師法、注冊會計師法、保險法中關于律師、注冊會計師、保險人資格取得的規定來具體操作。
(二)規范保險公估人市場準入組織形式
在國際上,獨立保險公估人的組織形式可以采取個人、法人和合伙制,而我國由于行業自律不嚴格、個體資金缺乏、保險監管水平較低,采取合伙或個人制皆不切實際,根據現有法律環境,有限責任公司是保險公估人組織形式的最佳選擇。公估人的成立、變更和終止受《公司法》和《保險法》的規范約束,利于有法可依的協調一些關鍵性問題。保險公估公司的設立,依法規定由中國保監會審批,保監會向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申請者頒發經營保險公估業務許可證,申請者向主管部門繳足營業保證金或投保責任保險,并據此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公司注冊登記手續始得開業;公估人內部組織機構應嚴格按《公司法》中的有關規定設置,形成約束制衡的科學管理模式;其變更、解散也應依據公司章程規定辦理。
(三)創設保險公估業的執業擔保機制
保險公估人是基于保險人或投保人及其他委托方委托,從事保險標的評估、勘驗、鑒定、估損、理算等業務,并向委托人收取合理費用的,其業務不固定,收入欠穩定,管理上也具有非連續和非周密性。另外,保險公估人從事的業務往往技術復雜、專業性強,評算稍有過錯就可能導致保險人或投保人的重大損失,而其地位超然獨立,不屬于保險合同中保險當事人任何一方,對造成的損害必須承擔獨立責任,這就決定建立保險公估人的執業擔保機制的必要性。
借鑒我國《保險法》第127條對保險人與保險經紀人執業擔保機制的規定,參考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狀況,保險公估人執業擔保形式應采用繳存保證金或投責任險的方式,具體操作可采取向中國保監會指定的銀行繳存營業保證金,未經同意不得動用;投保職業責任險的,保險金額不少于應繳保證金,保險期間不少于經營期;或允許繳部分營業保證金、部分投保職業責任險,保險金額不少于應繳保證金差額部分,保險期不少于經營期。執業擔保機制的確定,不僅能夠起到防范、制約、監督公估人的作用,而且能夠達到增強保險公估人執業時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目的。
總之,隨著我國加入WTO,保險業日益國際化和市場化,我國保險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在保險行業中最后出現也是目前最不完善的保險公估人更加存在著如何加快市場化進程的問題。認識公估人的重要性,在實踐中完善相關制度是應對保險業國際化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葉朝暉·保險公司職能的市場化和保險中介人[J]·上海保險,2000、11·
關鍵詞:市場化進程電力企業培訓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電力行業的不斷升級的需求,特別是社會培訓力量的迅猛崛起,使得電力行業培訓不得不與時俱進,在充分發揮自己原有特點的同時,努力充實和完善自己,改善培訓環境、加強培訓管理、完善培訓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牢牢地站穩電力培訓市場,為電力行業多培人才培好人才,進而開發社會培訓市場。
一、市場化進程中的電力企業培訓需求分析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電力企業是一種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知識、技術更新的任務相當繁重。加入WTO為我國電力企業培訓的發展提供了干載難逢的機遇,同時也給企業培訓帶來極大的挑戰。從目前情況看,我國電力企業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高;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資源相對不足;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術工人的培養狀況遠不能滿足電力企業安全生產、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需求。在這種現實面前,電力企業培訓工作應該推行什么樣的策略和模式,從而實現兼顧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確保國家競爭力的提高和企業、員工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同時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我國加入WTO。企業將面對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企業培訓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手段,不僅要注重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新規范的教育培訓,也要注重人才潛能的開發,注重培養開拓型的能力和方法,突出創造力開發和創造性思維培養。此外要適應競爭愈演愈烈、變化節奏越來越快的新形勢,培訓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也因此必將從企業的邊緣走向企業的中心。新形勢下電力企業培訓工作需要做新的調整,首先,電力企業培訓對象重點發生了變化,從只注重個體培訓走向注重團隊培訓。現代企業不僅需要出類拔萃的人才,而且更需要學習型團隊,需要全體企業員工都注重學習,注重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其次,電力企業培訓的內容也需要調整,培訓必須注重員工創新能力、人文素質、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同步塑造和提高。電力企業培訓應該抓住當前改革和發展的機遇,緊緊圍繞企業的戰略目標,加強教育培訓的系統性、完整性和規范性建設,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教育培訓體系,創新教育培訓方法和內容,切實提高教育培訓效果,從而實現電力企業智力資本運作與擴張,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加強培訓管理創新,提高教育培訓工作質量
首先,電力企業的培訓工作要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工作方針、政策及本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生產經營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系統可行的培訓規劃和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開展培訓。完善的制度體系是電力企業開展培訓的基礎保障,也是實現培訓效果的根本前提。其次,要樹立以人為本、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理念,大力營造有利于人才培養成長的體制、機制和環境,營造培訓成才、崗位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良好氛圍,把每位員工的潛能和價值都充分發揮出來。最后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培訓質量保證體系(即執行ISO10015培訓質量體系標準),制定有關培訓工作程序,規范培訓行為,確定科學的評價標準,不斷提高培訓質量。三、充分利用局域網的優勢,利用現代培訓技術手段開張培訓工作
電力企業培訓工作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培訓技術手段。從現代培訓技術的特點分析,積極采用多媒體技術、遠程教學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培訓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增大培訓的信息量。改善了教學和學習的條件,有利于個別化訓練。其模擬的現場情境,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效果。為培訓員工實際操作技術提供了一個經濟、安全的環境。此外采用了遠程培訓的方式,可以節省培訓費,達到優化培訓資源共享的目的。遠程教育是企業教育培訓的發展趨勢,在電力企業的教育培訓中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電力企業專業技術性強、下屬單位分布廣、員工分散不易組織集中等客觀因素,遠程教育系統能夠很好地為電力企業員工提供學習、培訓、考試、作業、交流、調查、統計評估等多功能服務,能夠實現對電力知識進行自學、培訓、練習、網上考試、調查、交流和資料查詢等功能。近年來網絡教育與培訓已取得了迅猛的發展,例如美國企業網絡培訓市場2000年為1,1億美元,2003年預計可達11.4億美元。在我國,雖然傳統的企業培訓模式還占據著90%的企業培訓市場。但無論如何一種新的企業培訓趨勢正在各行業領域形成.而且在未來會愈加明顯。
同時現在很多企業利用局域網的優勢,開辟網上培訓論壇,在MIS系統中開發培訓管理,試題庫管理軟件等,對員工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通過網上提出,由相關人員回答,共全場職工學習。還有“網上答題,開心辭典“等一系列的知識競賽,比賽內容包含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為一體,一改以往強制生硬,枯燥乏味的培訓形式。
經濟全球化必然帶來教育培訓的全球化。企業職工培訓也必然向市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電力企業必須堅持以培訓推動市場開發,以市場促進培訓的原則;不斷強化自身特色。同時要創一流培訓中心,不但要與國內聯合,還要與國外培訓機構聯合,引進國外先進理念、先進技術,最終達到打入國際市場的目的。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證券市場的發展推動會計準則的發展。但是我國證券市場的制度缺陷、股權結構的不合理、市場發育程度的不成熟及證券市場的監管不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進程。
會計準則國際化是近年來國內外頗為流行的一個概念,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是時代的潮流,是未來財務會計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共同的課題。從各國會計準則產生與發展的歷史看,證券市場是推動會計準則產生與發展的動力,我國也不例外。當今,證券市場的日益全球化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使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成為我國必須面對的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一隨著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其時會計準則的推動作用也更加明顯。不容忽視的是,我國處于經濟轉型時期,證券市場雖然有了一些長足的發展,但是仍不夠完善,其內在矛盾的存在導致證券市場基本功能難以發揮,高度投機違背證券市場的交易原則,顯現出幼稚和不成熟的特點。這種不成熟和幼稚的證券市場同時也制約著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進程。
一、證券市場的制度缺陷影響會計準則的目標
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在新舊經濟體制的劇烈摩擦和尖銳時抗的夾縫中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是摩擦雙方和時抗雙方相互妥協和不斷磨合的結果。因而我國的證券市場從產生那一天起,就帶有先天不足的制度缺陷。(1)體制缺陷是我國證券市場第一個主要的制度缺陷。由于行政權力和行政機制的大規模介入,我國證券市場被嚴重行政化了,已經成為有計劃的資本市場。(2)機制缺陷是我國證券市場的第二個重要制度缺陷。由于競爭機制、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的三重缺失,我國證券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發展和進取的動力與源泉。我國的大多上市公司是由國有企業改造而采.由于行政的介入與市場機制的缺失,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轉軌不轉制”的情況。
時許多上市公司來說,最主要的變化只有兩個方面,一是“翻牌”(改名稱為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圈錢”(在上市時按高水平的溢價募集巨額社會資金)。(3)功能缺陷是我國證券市場第三個主要的制度缺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證券市場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是資源的配置和再配置。為了實現這一功能,證券市場必須具備如下條件:價格形成的機制必須是市場化的,市場上聚財——用財——生財機制是健全完善的。然而在我國,公司上市后,保配股資格成了許多管理者和經營者甚至政府時企業“關愛”的心照不宣的目標。這樣,資源合理組合和優化配置的功能基本失敗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失敗了:在“聚財——用財——生財”這條因果鏈中,剩下的惟一功能就是聚財,即人們常說的“圈錢”功能了。(4)規則缺陷是我國證券市場的又一重要制度缺陷。從市場的角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應是證券市場的立法基本出發點和立足點。
由于這些制度缺陷,使得有計劃的證券市場一方面要支持國有企業上市圈錢,向投資者轉移風險;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欺詐,保護投資大眾的利益。這是一個無法兩全的目標。正是這樣的目標,使得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必須同時為國家、企業、投資者三方服務。我國1993年出臺的《企業會計準則》中提到:“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需求,滿足有關各方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需要。”可見,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制定的目標是要滿足政府、有關各方和企業內部經理人員三方的利益,而且似乎把政府的利益放在首位。這實際上是“有計劃”證券市場的必然結果。把三方利益關系人的利益要求同時作為會計準則制定的目標,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在同一會計準則體系規范下的同一會計信息要同時滿足三方利益關系人的要求,首先的前提必須是:這三方關系人的利益不存在任何的沖突。顯然.這一前提是不成立的從證券市場高度發達的國家來看,會計準則制定的目標一般定位在民眾利益上。會計準則的民眾利益一般表現為它所規范的財務信息是否有利于社會資源配置的優化,是否根據普通民眾的利益要求來規范企業的財務信息披露行為。目前,在國際范圍內普遍流行的國際會計準則、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等,大多是以民眾利益為目標的。從長遠觀點看,我國證券市場終會完善、健全,會計準則的制定目標應當定位于民眾利益,把政府看作是眾多投資者的一員。
二、股權結構的不合理影響會計準則的價值取向及制定
與國外大多數國家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相比,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存在著特殊性:(1)股份復雜,股票流動性差。我國上市公司的普通股份被人為地分割為具有不同流動性的國家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等。國家股幾乎不具有流通性,法人股只有極小流通性.只有占比例不高的社會公眾股具有充分的流通睦,這也使股權結構處于比較穩定狀態。(2)國有股處于控股地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程度較高,其中最高可以達85%左右。我國占據控股優勢的國有股中首先是國家股股東,其次是法人股股東,并且均不能流通。由于國有股高度集中不流通,而社會公眾股一般比較分散,難以集中。
因此,在上市公司中,主要是國有股控股。國有股“一股獨大”,必然影響我國會計準則制定中價值取向原則的設定。會計準則制定的價值取向原則從理論上可以歸納為三個:用戶優先原則、送戶優先原則和中立原則。用戶優先原則是指會計準則制定者在進行會計選擇過程中,以最大化用戶(投資者)的效用為先決條件,而不管它對其他利益關系人的影響;送戶優先原則是指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以最大化送戶(經理人)的利益為前提;中立原則是指會計準則的制定者在會計準則制定的過程中,不考慮用戶或送戶任何一方的特殊利益,而僅以社會總福利最大化的標準來加以選擇。我國證券市場上股權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政府利益在各種利益關系中的主導地位。以政府利益為導向的會計準則制定就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于是出現了我國會計信息應滿足國家、有關各方和企業內部的各種需要的提法。我國奉行的這一中立原則在操作上存在較大的難度,而且縱觀我國現有具體會計準則,主要是借鑒國際慣例,而這些國際慣例多是以用戶優先原則為導向的。那么這就有可能與我們所持的中立原則相違背,就不太適應我國當前證券市場的情況。美國等會計準則比較完善、發達的國家,他們奉行的是用戶優先原則,而這一原則的選擇也主要出于對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考慮。要使會計準則能夠促進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它首先就必須能夠使投資者從所制定的準則中獲益。
中國獨特的股權結構,使得政府的行政職能、經濟調控職能和所有者職能結合在一起.股權約束就滲透了社會政治目標,帶有行政干預的屬性。我國這種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地位、國有控股的經濟模式.導致會計的重.心是國有企業.會計目標是一種政府導向型的目標。這對會計準則的影響體現在:由于政府在整體上是企業最大的投資者,也是絕對最大的產權主體,它兼有代表產權主體和權威性兩重特性。所以.我國財政部是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即由政府機構負責制定會計準則。用博弈論來理解,這種政府管制下的準則制定,似乎也就成了由博弈的一方來制定規則的格局。因此,政府作為準則制定機關,使我國的會計準則不單純是一種技術規范,它同時也是政府規章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借助于國家機器的強制力得以貫徹。企業、少數股東對政府進行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缺少敏感性利益驅動,很少直接干預。會計準則直接關系著利益分配的舍理性,政府色彩太濃。會損害其他方的利益,會計準則也無法真正代表廣泛的社會利益。
三、證券市場的發育程度影響我國會計準則體系
同經濟發達國家比較,我國證券市場發育仍不夠成熟。我國證券市場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興起,發展的歷史較短,證券市場規模狹小,國內證券市場的容量小。2000年底股票市場的市價總值為48091億元.僅相當于美國的一、兩個基金的規模。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夠突出。2000年底股票市場市價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79%,仍遠低于周邊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在100%的水平。證券經營機構能力弱、風險高、業務范圍窄、經營行為不規范。機構投資者占市場投資主體的比例偏小。截至2OO1年底,中國機構投資者占全部投資者的比例不到20%,而在一個成熟的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是市場上的主導力量,一般占40%~60%,在市場中發揮重要的穩定作用。
由于我國證券市場運行機制不完善,公開、公平、效率程度低,上市公司的數量和影響都不大。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者雖然較多,但廣大中小投資者主要是證券市場的“投機者”。而且受教育程度有限,他們并不過多地關心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缺乏對財務資料進行分析的能力和知識,對企業提供相關、可靠、可比的會計信息的要求自然就不如證券市場發達國家的投資者那么迫切,人們并不過多關·是否有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作出規范。并且,由于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規模都較小,還沒有形成一種“產權文化”的氛圍,人們仍然習慣于按有關法律或會計制度對會計實務作出處理。于是形成現在這種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并存的準則體系。但從世界范圍來看,會計準則已成為會計規范的主要形式,隨著企業通過證券市場融資的比例增大,人們越來越需要會計信息的公開流通,會計準則也變得日益重要了。在這一大趨勢下,我國也應加大會計準則制定和實施的步伐,逐步取消會計制度,盡快走上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的道路
四、證券市場的監管不力影響會計準則的執行
強調會計準則內容的國際化固然重要,但是確保會計標準的有效貫徹和執行同樣重要,兩者缺一不可。近年來,我國在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基礎上,已制定了16項具體會計準則,在會計準則制定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我們也應看到,這些具體會計準則的執行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近幾年,我國證券市場出現了許多案例,如瓊民源、銀廣夏等虛構收入、提供假報告。藍田股份等虛增資產、隨意調劑利潤等都與沒有有效執行會計準則有關。
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歷史較短,監管手段不足,監管機構的職能有待加強。我國證券市場監管比較薄弱,其主要原因在于證監會監管權力不充分,證券監管在職能和地區上處于分割狀態,從而影響監管政策的效率。各級市場的監管分屬于不同的機構和部門,在多元化管理體制下,出現權力的爭奪和責任的推卸,各部門之間不協調,空耗各部門、各企業的大量資源,協調不周出現的漏洞又造成監管的盲區。這種多元化管理體制也有悖于市場經濟的自由性原則,導致市場失靈。政府經常使用政策手段監管證券市場。使股市成為政策市、消息市,政府變成證券市場上的最大的“莊家”。這些都影響到證券市場對有關會計準則的有效執行。一個制定得再好的會計準則。如果得不到有效執行,就會成為一紙空文,會計準則便形同虛設,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曼是無從談起。
論文摘要:隨著金融全球化越來越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金融不再只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正確地認識金融全球化的利益和風險,對于保持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尤為重要。如果只看重其利益而忽視其風險防范,就有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在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開放程度不斷提高、金融創新日趨活躍的今天,我國企業整體競爭力不斷加強,但也面臨著巨大的金融風險?;怙L險的關鍵是完善我國的金融體系,提高自身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加強國際合作,爭取更為有利的國際經濟金融環境。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夠有效地規避全球化進程中的風險,充分享受全球化的益處。
金融全球化在給世界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使得各國在金融風險發生時難以獨善其身。2007年4月,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及其對全球經濟產生的巨大沖擊,給各國政府再次敲響了警鐘,同時也給各國政府加強國際金融業務合作、協同防范金融風險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發展中國家由于其自身金融體系不健全從而對金融風險的抵抗力顯得脆弱,所受到的影響也往往更大。因此,分析和研究金融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如何進行風險防范與監管就成為國際金融界關注的焦點。
一、金融全球化過程中我國金融業凸顯的風險分析
1978年以前我國的金融處于高度的金融抑制和非國際化狀態。1984年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分水嶺,之后我國開始建立起以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三大行業為支柱的金融產業,我國金融體制改革開始加快,在這個過程中我國也不可避免地參與到了金融全球化的過程中。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金融安全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更提高了各國政府協同防范金融風險的共識。我國金融體系雖然近年發展很快,但仍然不完善,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環境變化時就有可能被放大并產生金融危機,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銀行業
我國銀行業遵循審慎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分階段地對外開放,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特殊原因,我國銀行業存在著特殊的問題。
1、信貸質量差
近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持續增加,信貸質量惡化。這些不良貸款的增長,在銀行發生信用問題時風險有可能被放大并成為金融危機的導火索。銀行業的持續發展導致銀行業進入一種表面繁榮,在這種表面繁榮之下實際上隱藏了一系列的矛盾和不足。房價虛高,房地產泡沫不斷膨大,房屋空置率超過國際警戒線并有繼續擴大的可能,不可避免地給銀行造成大量壞賬。所以,國家必須投入大量精力去處置銀行信貸質量,否則銀行業就極有可能發生危機。
2、資金來源單一,資金缺口大
我國銀行資金來源主要以單位和居民存款為主,其中尤以居民儲蓄存款為主。由于目前銀行大部分為國家所有,在有國家信譽做保證的情況下,人們普遍沒有存款方面的顧慮。盡管如此,基層單位卻依舊出現資金供給小于資金需求的現象,放貸方面普遍存在著盲目放貸、違規放貸的問題。
3、資本充足率低
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規定,銀行資本金率不得低于8%,但我國銀行資本金率長期與此相差甚遠。與此同時,風險權重資產也非常之高,其抗風險能力可想而知。高風險、低資本的現狀暴露了國有商業銀行抵抗風險能力方面的問題。
4、內部監控機制薄弱
我國銀行業依舊缺乏良好的權力監管機制,業務流程不科學,監督不力,表現在對操作風險認識不足、風險防范意識差、組織結構設計不合理、治理機制不完善以及監管法律不健全等方面。銀行業作為經營貨幣的特殊行業,按理應是內部控制機制更為嚴格的部門,但屢屢發生的內部監守自盜問題,說明現有銀行內部控制機制尚存缺陷。因此,改善銀行業的內部監控機制,對銀行業來說已是迫在眉睫。
(二)證券業
我國證券業自1992年以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我國股市自建立起就遺留下很多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先天性的缺陷使中國股市很難擺脫政策市和暴漲暴跌的困境,這使得國內證券市場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減弱。
1、股市暴漲暴跌,股民投資心態不穩定
我國股票市場受政策影響很大,政策取向的變動在市場上得到充分反映,并通過炒作成倍放大。由于政策的不確定和獲取政策信息的不公平,市場炒作中追漲殺跌的慣性很大。因此,滬、深兩市自開市以來就表現為股價的暴漲暴跌,價格波動幅度巨大,這除了市場操作的因素外,也充分暴露了股民心態的不穩定和股票市場的過度投機。
2、證券業融資渠道有限
目前大部分證券業融資都是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極其有限。從發達國家相對成熟的資本市場來看,債券融資占到整個融資渠道的大部分。美國資本市場中債券的發行規模和當年未償還的債券額度都分別占到總量的50%以上。美國公司債券的籌資額度為同期股票籌資的3倍,成為美國公司主要的籌資渠道。由于這種籌資渠道不僅僅能吸取大額資金,而且能夠傳達一個積極的市場信號,顯示公司的經營能力和市場信心,因此,美國公司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
3、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科學
我國上市公司多數是國有企業通過改制而來,國有股占絕對比重,“一股獨大”現象突出,導致了我國公司特殊的委托問題——“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使銀行債權約束表現出無效性,債權人不能成為公司的股東,無法進行股權的治理。一旦出現國際股市的異常,“內部信息”相應放大,就會人為加大股市的不穩定性,引致垃圾股驅逐優良股的現象,從而降低股市的質量,增加股市的風險。
(三)保險業
我國保險行業自建立以來,30年中均保持年30%的增長速度,但作為新興資本市場,仍然存在很大的風險。
1險公司的資產實力相對薄弱
與國外市場相比,中國的保險公司實力普遍比較弱。2001年后隨著中國加入WTO、金融市場開放,中資保險公司規模小的弱點日益凸顯。
2、資金運用效率低
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主要限于銀行存款以及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中國保監會指定的中央企業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這樣的限制導致了我國保險資金大量囤積于國有銀行,存在著較大的利率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每一次利率的變動都會使保險公司蒙受巨大的利息損失,降低了資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3、保險公司缺乏有效監管
雖然我國1995年頒布了《保險法》,1997年頒布了《保險人管理規定(試行)》,1998年頒布了《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定(試行)》,2000年頒布了《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但我國仍然未形成完善的保險法律法規體系。在保險監管方面,我國1999年成立了保監會,對保險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國保險業發展比較迅速,而保險監管組織和制度建設相對落后,這就導致監管不到位。同時,保險業規模較大,細節繁瑣,其內部監控也沒有達到快捷有效的程度,這些缺陷的存在進一步加大了保險業的市場風險。
二、金融全球化過程中我國金融業應對風險的措施
(一)完善我國金融體系,提高自身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
1、完善市場競爭體制,提高金融業競爭能力
第一,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將政府工作重心逐步轉向培育市場競爭機制和競爭能力、維持金融秩序、鼓勵金融創新、加大監管力度的軌道上來。從我國國情看,國企改革和政府行為是與國有商業銀行產權制度改造密切相關的外部條件,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所存在的問題是造成國有商業銀行競爭力低下的重要外因之一。為此,必須從整體上把握國企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的內在聯系,加快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再者,在傳統體制下,政府為了挽救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經常干預銀行的貸款決策,不但加大了企業的依賴性,也使得銀行的競爭力不斷減小。目前,急需對國有商業銀行內部進行治理,建立經營權、所有權和監督權分立的制度框架,形成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擺脫政府的行政干預,使銀行的市場化經營獲得制度上的保證,真正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的經營機制,實現與政策性金融的徹底分離,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機制和嚴格的激勵與約束機制,規避風險,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第二,積極發展民間金融機構,構建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營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國有銀行由于體制上的弊端,一直不能為民營經濟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這一方面造成民營經濟的金融服務缺失,另一方面使國有商業銀行缺少體制外的競爭,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競爭力。因此,積極發展規范的民間金融機構,培育金融業競爭機制,已成為我國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此舉既有利于民營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營造競爭的金融業體制環境,使國有金融機構的改革獲得必要的壓力和動力。第三,金融機構要適時調整貸款結構,關注那些具有國內市場需求前景,能夠推動國內消費結構升級的大中型客戶,在貸款規模上向它們傾斜。避免過度依賴外向型企業的傳統習慣,以提高風險資產的風險分散轉移能力,優化貸款結構。
2、加快金融創新
針對目前我國金融創新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政府首先要修正過去主要以行政手段為依托對金融創新所采取的單向驅動行為,代之以宏觀間接調控機制,正確引導企業的金融創新沖動,控制金融創新所可能帶來的風險。其次要打造金融創新的微觀基礎,選準創新的突破口,實行金融制度、金融業務、金融組織創新,并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借鑒國外資本市場先進經驗的基礎上,走一條既符合中國特色又同國際接軌,并能有效防止金融風險的金融創新之路。我國金融機構之所以缺乏自主創新的動力,與金融機構本身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缺乏激勵和約束機制不無關系。
3、加強金融機構風險資產價值計量和風險度量
要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風險資產定價方法和定價工具,對金融機構的風險資產及時計量,并結合我國實際進行創新,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風險資產定價體系。在風險度量方面,要大膽引進國外已經成熟的度量模型和度量工具,組織力量進行研究和改進,通過實際檢驗,逐步建立更科學、更符合我國自身特點的風險度量模型和工具,為決策者提供詳盡的風險信息。
4、加強金融監管
第一,加強對金融業的內部約束。建立有效的內部監督系統,確立內部監控的檢查評估機制、風險業務評價機制以及對內部違規行為的披露懲處機制,做到對問題早發現,早解決。建立嚴格的授權制度,各級金融機構必須經過授權才能對相關業務進行處置,未經授權不能擅自越位。要實行分工控制制度,確保授權授信的科學有效性,建立對風險的分割控制。第二,進行金融業行業自律建設。要對所屬成員定期進行檢查,包括業務檢查、財務檢查和服務質量檢查;要對成員經常性業務予以監督,包括對業務運作的監督指導,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違規行為的預防與處理。第三,加強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完善金融立法,以規范各種金融業務的運作。央行及金融監管當局要強化金融執法的力度,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市場交易和市場退出的相關法規,建設良好的金融運行環境。第四,建立風險預警和危機處理機制。重視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確保銀行的清償力;提高呆賬準備金比率,充實風險準備金;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保護存款人的利益,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建立國家專門的金融危機防范機構,統一權限,協調行動,以便在危機發生時高效率地解決問題;完善援救性措施,對遇到臨時清償困難的金融機構提供緊急資金援助。在整個宏觀層面,應加強國內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互通管理,并同國外相關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實施對金融市場貨幣流量的監控,并制定相應的風險預警標準,及時將有可能引致金融風險的信息傳到各金融機構,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
(二)加強國際合作,爭取更為有利的國際經濟金融環境
第一,加強與跨國金融機構的母國監管當局的信息溝通,按巴塞爾要求對金融機構實施全方位監管,對不符合監管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要堅決予以阻止。第二,針對流進與流出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資本,建立相關的動態跟蹤數據,與相關國家實現數據互換,使資本流動特別是短期資本的流動置于國際監管之下,為政府間多邊監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據。第三,鑒于現有國際金融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已跟不上金融全球化發展的步伐,我國應同有關國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參與新的游戲規則的制定,促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職能的轉換。加強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有效合作,擴大話語權,以期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國際金融新秩序。面對此次危機給美國帶來的困境,加大對國際主流金融機構的股權投資,以獲取知情權和控制權。投資策略上應選擇積極穩健的分散組合,以取長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