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0 20:38:25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課程改革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英語教學大綱(課程目標)發展趨勢
縱觀我國半個世紀以來的各層次學校英語教學大綱的發展和演變,可見英語課程特性和價值觀念的變化。除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側重點和優先秩序在發生變化以外,英語課程的性質由單一的工具性在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轉變。通過《1951年普通中學英語科課程標準高中部分(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試行草案)》《1993年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2000年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2007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幾種英語教學大綱的變化可以看出,英語教學目的從語言知識發展為英語交際能力,再包含了思想情感教育、心理素質教育、文化教育,最終為學生的終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按照英語教學的價值取向,醫學生英語學習目的和內容上要越來越科學、全面,以體現終生學習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語言學習目的和手段
交際既是語言學習的目的,也可以成為語言學習的手段。交際在現實是離不開情景的,而文化便是情景的一部分。所以,人文知識的積累和人文意識的培育既是英語學習的目的之一,也是英語學習的手段之一。英語教學中注重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既是個人、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英語學科本身的要求。
(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英國哲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1929)說過:“有充分普通教育的技術教育不能稱之為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更強調學生對崗位變化和職業轉變的適應性,把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看成一個整體。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的21世紀醫務工作者,基礎與通識能力(如知識遷移能力和學習策略)、比較寬宏的視野和廣闊的思考能力、職業知識結構中的工具性知識和技能(如外語和計算機)十分重要,對學生培養運用信息能力和適應信息化時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利用英語教學提高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可能性
(一)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英語學習資源從單一的文本形態,到有聲讀物,到多媒體,內容和形式都越來越豐富。作為英語教學資源主渠道的英語教材也包含了各方面的人文教育的素材。教材的人文精神內涵直接關系著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充分選取、利用甚至整合各種教材提供的相關資源。
(二)多樣化的英語教學手段使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成為可能
在英語教學中具體利用何種手段進行人文教育,已有不少相關研究。如淡化學科意識、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實現語言教學到教學語言的轉變、建立語言教學與社會文化的聯系、強化審美教育、建設校園文化等(于黎明,2006;何鳳梅等,2007;張靜,2006)。在對醫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在科學素養、利他主義、服務精神、對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包容態度等方面對醫學生進行培育。
(三)英語教師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英語教師在知識結構上具備了進行人文教育的基礎。很多教師高尚的師德師風、獨特的人格魅力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具備優秀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教師一定能夠培養出具有優秀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學生。(四)醫學生對提升自身人文素養具有強烈的愿望當代學生在經濟、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價值觀念多元化的趨勢,但是隨著社會、教育和科技的日益發展,大學生越來越意識到人文素養對每一個公民、每一種職業的重要性。特別是作為工作對象是人的醫務工作者,對涉及人的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哲學、文學等人文學科的學習,對自己人文素養的提高,具有比較強烈的需求。
三、利用英語教學提高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內容
(一)利用英語教學形成醫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Health(1983)指出“所有的語言學習都是文化學習。”學習一門外語就意味著學習跨文化交際。因為在外語教學中,學習內容必然包括目的語相關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飲食習慣、節假日、宗教傳統、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美學、信息技術、婚戀、健康、公民等。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英語諺語、成語學習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學中涉及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可以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將來的醫務工作密切相關。
(二)利用英語教學提高醫學生學習策略和工作方法
英語教學應該從可持續發展觀的高度,不僅教會學生相應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而且應該使學生獲得相應的學習策略,這些學習策略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產生積極影響。在對醫學生的英語教學中,特別應注意某些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如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主動向同學或教師請教的態度,這可能會使的學生在臨床工作中能與同行、患者和管理人員比較順利相處。
(三)利用英語教學培育醫學生積極情感態度
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效果與學生積極情感態度形成互為因果,即學生積極情感態度促進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較好的英語教學效果會培育學生積極情感態度。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培養醫學生的情感態度包括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動機、強烈的學習意志、幸福和愉快的感覺、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參與交流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等。
四、利用英語教學提高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
(一)拓展英語教學資源
一方面,要對各種英語教材進行選取和整合,對教材上合適的教學材料可以進行再加工和再創造。另一方面,還應該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真實材料英語的關注。
(二)豐富英語第二課堂
除了開展常規的英語講座,還可以通過英語短劇、歌曲、詩歌朗誦、演講、閱讀、墻報比賽,英文名著電影賞析,英語音頻廣播,英語交友等活動,豐富英語第二課堂。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
在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技術,使學生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方面去了解相關英語語言文化。實物、電影、錄像、錄音、電視、因特網、訪談、書報雜志等都可以開發成有用的教學資源。
(四)探索有效英語課堂教學方法
英語課堂中文化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英語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經驗,教學環境,教學需要等,確定自己應該如何教授文化知識。在教學中把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有機結合、融會貫通,而不是在英語知識講解練習前后補充介紹一點文化知識。還有,英語教師必須意識到,有些文化知識是需要親身體驗才能習得。
五、利用英語教學提高醫學生人文素養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正確對待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關系
英語教學要培養正確的文化觀,首先,作為中國人應該學好本土傳統文化;其次,作為現代的中國人應放眼世界。要使學生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也能寬容文化多元化和異域文化,在本土意識上培養國際視野。不要狹隘、虛無的“愛國精神”和“民族主義”,也不要學了一點英語就“挾洋自重”。
(二)注意顯性文化導入和隱性文化導入的結合
顯性英語課程的文化學習是在英語教材或英語課堂教學中目的明確、形式明顯地向學生展示一些文化內容的材料,特別是一些有形的文化知識的導入,如文化事實和與文化有關的語言現象。其優點在于“它給學生以較系統、較確定的文化知識。而這種知識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為學生自己進行文化探索提供一個基本的認識框架”。(高寶虹,2003)。相反,隱性文化導入就是除了顯而易見的文化內容之外的其他內容和形式,注重內在的、隱含的文化內容。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領悟能力安排內容多樣,形式活潑的隱性課程,如課外英語短劇表演、校園英語廣播、英語經典電影賞析等。
(三)探索醫學生人文教學的細化和整合
高職院校的老師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的,雖然有過硬的英語基本功,但是缺乏專業、行業知識,沒有行業實踐背景和工作經驗積累,對學生后續專業學習和未來工作崗位知之甚少,在教學中不厭其煩地講解詞匯、句型、段落翻譯和語法知識,不能有效地將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能的訓練和他們的專業及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銜接起來,培養學生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的業務能力。
2與專業課程體系相適應的高職英語課程改革研究
2.1明晰高職英語課程目標定位
《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征求意見稿)中指出:“高職英語課程是高等職業教育非英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是為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目標服務的。高職英語課程不僅要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的業務能力,強調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能力為目標。要求各學校根據專業特點,以學生的職業需求和發展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眲Ⅶ炝仗岢鰺o論我們如何強調英語能力在高職高專學生能力構成中的意義,但我們始終不要忘記非英語類高職高專學生能力構成的主體是其專業職業能力,英語能力只是職業能力的輔助成分,因此英語能力必須為其專業能力服務。而惟其如此,英語能力才能在其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發揮相得益彰的作用。因此高職英公共語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目標可以定位為:
(1)高職英語課程必須立足于專業要求,與專業課程體系相適應,為專業能力服務。
(2)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在幫助學生打好英語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技能的同時,應該著重根據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求來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突出實用性和職業性。
2.2構建模塊化高職英語課程體系
2012年12月25日教育部頒發了410個高職專業教學標準,將高職院校的總體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與相應產業對接,與行業緊密結合,從事一線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靶聵藴省睂Ω呗氂⒄Z教學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夯實英語基礎、培養英語職業素養、促進英語與行業融合、使英語為專業課程體系服務。《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征求意見稿)中建議高職英語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英語階段與行業英語階段。基礎英語階段的教學內容可與行業英語階段的教學內容自然銜接。通過開設行業英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動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各??梢罁?,根據本校的專業設置和學生未來就業的行業及崗位(群)需求安排教學內容?;诖艘螅呗氂⒄Z在課程的設置上有必要改變過去單一的英語課程設置,必須根據各專業培養目標和需求,構建模塊化高職英語課程體系。高職英語課程體系由高職公共英語模塊和專業英語模塊組成。高職公共英語模塊由基礎英語和行業英語組成?;A英語為所有專業通用的知識模塊,以基礎英語語法、詞匯等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為基礎,圍繞職場通用共核的工作任務(如職業規劃、求職、工作場所、職業技能等)進行聽、說、讀、寫、譯的訓練,輔之以文化背景和職場知識,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基本技能、基本通用職場技能和職業素質,為行業英語的學習做好鋪墊。行業英語就是講授與某個行業相關的英語知識,也就是使英語教學內容貼近某個行業,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某個行業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它常常結合專業群,提煉出行業典型工作過程和行業通用工作任務并以此為主線,將行業英語知識如行業相關詞匯、術語、常用語法、句式特點等和行業知識有機結合,著力培養學生在某個行業中的語言交流能力和應用能力。它是適合專業群要求的知識模塊,為后續專業英語模塊的學習奠定基礎。專業英語模塊是各個專業英語的組合,為適合不同專業要求的知識模塊。專業英語是傳達專業知識和信息的英語,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詞匯、常用句型和習慣表達,學會用英語表述基本專業理論。通過閱讀前沿論文和原版教材,了解專業發展的動態和趨勢,培養學生借助工具書閱讀和翻譯專業文獻資料和書籍的能力。該模塊化課程實現了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英語綜合素質的遞進上升;它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課程設置,把行業英語作為連接基礎和專業英語的橋梁,加強了課程知識的緊密聯系和銜接,知識面由泛到專,由寬到窄,提高了課程的普適性和針對性,使英語更好地為專業服務;把基礎英語和行業英語作為高職公共英語課程,不僅夯實了學生的英語基礎,增加了職場和行業的相關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中運用英語進行涉外交際的能力,提高了課程的實用性。
2.3加強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影響著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材建設和改革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和關鍵。公共英語課程盡管是各專業的基礎課,但也要服從專業教學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必須與今后的職業需求接軌。在高職英語教材編寫時,應先對專業負責人、資深行業從業人員和已畢業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專業學習、實際工作崗位、職業活動中所需英語知識和技能,結合學生的英語實際情況來選取英語教學內容。在內容的編排上以“基礎英語+行業英語+專業英語”的課程體系來編排教學內容。教材編寫上注重知識的銜接,以夯實學生的英語知識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線,把英語知識、通用職場知識、行業、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相結合,強調知識的普適性和針對性。由于行業和專業較多,英語語言教師可以與行業企業、專業教師溝通,通力合作開發出與專業課程體系相適應的高職公共英語教材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
2.4培養“雙師”素質英語教師隊伍
要建立與專業課程體系相適應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離不開“雙師”素質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然而,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基本都是英語專業出身,缺乏專業知識,沒有企業、行業實踐背景,他們對學生未來的目標崗位群需求知之甚少,這些因素造成了英語教師在教授“行業、專業英語”時面臨很大的困難,成為教學的主要障礙。高職院校在加強專業建設的同時,應該采取措施,培養“雙師”素質英語教師隊伍。鼓勵老師自學、進修或者利用假期到行業、企業學習實踐來彌補專業知識和行業實踐經驗的不足;加強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的合作教學也是完善知識結構的有效途徑;采用外聘等方式將行業、企業中一些英語水平高、有用英語處理涉外業務工作經驗的從業者補充到英語教師隊伍中來,指導高職英語教學。
2.5改進教學方法
《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教職成[2011]6號)中要求實現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目前,高職院校按照此要求與企業行業共同開發了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群課程體系。與此相適應,高職英語課程就是要培養學生利用英語來處理工作過程中涉外業務的能力。這就要求英語教學不能只是以英語知識傳授為主,而是要與具體行業主要崗位群的工作過程相結合,在教學中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各個專業完備的實訓基地等創設仿真的未來工作場景,進行場景教學和模擬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或項目教學法,設計模擬工作任務或項目,努力讓學生進入從業者的角色,訓練他們用語言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配合使用交際法、合作學習法和角色扮演法等,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要針對教學內容和課程的特點,綜合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提高學生英語實用能力。
2.6完善教學評價
高職英語教學要改變以考級、考試為主的評價體系,建立與專業課程體系相適應,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評價采用過程評價、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上課出勤、課堂表現、課后學習、階段成績等方面作出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為目的。終結性評價為總結性評價,指課程結束時,對學生的全面考核,除了傳統的以知識考核為主的筆試外,還應增加口試或多方位的、立體的、綜合性的項目考核,著重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此外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各級別競賽,如: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寫作大賽、湖北省演講大賽、口語大賽,甚至學院內部各類英語競賽,以比賽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一部分,以賽促學,以賽助學。
3結語
Hutchinson和Waters將需求分為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目標需求是指學習者為在目標情景中有效工作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具體可分為必學知識(Necessities)、想學知識(Wants)和欠缺知識(Lacks)。學習需求是指學習者為掌握目標情景中必需的知識和技能而做的一切,包括學習者知識、技能、策略和學習動機等。Richards等認為需求分析是決定一個學員或一組學員的語言需求并視情況優先安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同時利用主觀信息和客觀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將學習者的語言需求進行描述和排序。Pratt等認為需求分析是將識別并確認需求的步驟進行排序,并建立優先級別。在這個過程中,步驟排序要使用到各種各樣的信息收集工具(如問卷調查、訪談和觀察等)。Brown將需求分析定義為一個系統的信息采集過程,其中要對確定課程目標的所有主客觀信息進行分析,以確保在特定領域內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需求。由此可見,需求分析主要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需求(needs)、優先(priority)和課程設計(curriculumplanning)。
二、需求分析在課程設置中的必要性
束定芳等總結需求分析對我國外語學習的重要作用是:(1)為制定外語教育政策和設立外語課程提供依據;(2)為外語課程的內容、設計和實施提供依據;(3)為外語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確定提供依據;(4)為現有外語課程的檢查和評估提供參考。需求分析是課程設置的關鍵步驟和重要理論依據。課程設置是學校根據既定的培養目標,在一定的教育觀和課程觀指導下,進行課程開發及選擇的一系列活動。張紹翔(2001:53-55)、吳也顯(2009:2)、Schube(1989:17-18)等認為課程設置是學校各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由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一系列有計劃的活動,且受一定的教育價值觀和課程價值觀決定和制約。課程設置在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既要體現社會發展的需要,又要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是學校實現教育目的的一種方式。需求分析對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也具有重要意義。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找到學生現有的語言能力和某一專業知識水平與他們預期要達到的能力之間的差距。通過需求分析,教師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課程最終達到的目標,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需求分析指導下的醫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探索
(一)對用人單位目標情景分析——明確培養目標
專門用途英語與學生今后的實際工作和職業發展密切相關,對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有重要影響。醫學英語的課程設置不僅要體現英語的培養目標,還要體現該專業的復合型、應用型特色。以素質教育和突出應用能力為主線,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培養具有較強英語交際能力和醫學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醫學英語人才。
(二)對學生的需求分析——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
需求分析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需求分析特別是學習需求分析能夠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條件、學習者知識、學習者技能和策略及學習動機等,并幫助學生認清學習目的,使他們最大可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調動起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學生學習需求分析,重新設置大學醫學英語課程,在二個學期的大學英語學習的基礎上,第三學期開設“醫學英語術語學”和“醫學英語閱讀”兩門課程,第四學期開設“醫學英語視聽說”、“醫學英語翻譯”和“實用醫學英 語寫作”等課程,強化從事目標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專業知識。
(三)對課堂教學需求分析——突出能力訓練,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行動過程,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課堂教學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提供更多關于學習者和課堂環境的相關信息,包括學習者感到目前缺乏的能力,學習者喜歡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習者對課堂教學所有因素的感知及滿意度等。通過需求分析,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認知,實現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轉變,如增加課堂討論和互動交流,精講多練,小班授課,團隊學習等。在課堂上進行醫學語境英語下的實用英語訓練,突出專業英語特色,提高學生目標場景下的應用能力。
四、結語
[關鍵詞]大學英語評價體系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師注意到了教學評價在課程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并開始了相關研究,隨之而來的要求改革我國現行教學評價體系的呼聲也日漸增多。而我校目前的大學英語評價體系又如何呢?筆者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我校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育存在重知輕能的傾向,因而其主要的評價方式為終結性評價,即采用考試、考核、測驗等一次性檢驗方式,以成績高低來判斷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教學質量,考試等同于評價。我校也不例外,雖然有時也會考慮學生的平時成績,但所占比重不大,一般不會超過總分的20%,且只是在每學年的最后一次評定學生成績時才會予以考慮。終結性評價方式雖然有著易于量化的優點,但在當前強調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它給我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卻不容忽視。
1.造成嚴重的應試教育現象。由于成績作為最終的評判標準,終結性評價方式無疑過分強化了分數的作用。學校行政部門為了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將英語等級考試與學生獲得畢業證書掛鉤。這種方式不可否認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它所導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整個校園形成一種片面追求分數的現象,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只為考試過關,順利畢業。開設大學英語課程的真正意義為人所忽略。
2.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長期、過多地依賴終結性評價,以考試為唯一手段,不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表現的評價,忽視成績后面不同的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成績決定一切,這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學生很容易產生焦慮或者悲觀、失望的情緒,有的甚至會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這種消極情緒極易使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缺失,因而容易出現越學越差、越差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現象。
3.傷害了教師教學改革的熱情。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許多專家和學者及一線老師對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校目前仍沿用舊的評價體系,這種忽視非智力因素而以單純的分數來決定學生優劣的標準無法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更無法有效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它極大地挫傷和遏制了教師對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改革與探索的積極性。
4.不利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F代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獨立的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學習者,即自主性學習者。只看重學習結果不重視學習過程的終結性評價使得學生完全處在被動局面,只有當課程結束時才能以考試成績這種唯一的評判方式來確定自己學習的成敗,而此時再想采取措施改進學習已為時過晚,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無法幫助其成為自我監控、自我激勵、不斷進步的自主學習者,不能真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5.有違公平原則。我校的部隊生和地方生在招收渠道和英語基礎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卻使用同一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即學期末的考試且采用同樣的試題和及格線一錘定音。雖然部隊生在入學初始比地方生多開設了20學時的預備級課程,但這短短的20節課怎能補上幾年的英語學習差異?這種一刀切的評價方式不但無法給學生一個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而且還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及實際需求,人為地加大了學生學習的緊張和焦慮情緒,造成英語學習情感障礙,不利于英語學習。
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機制的評價內容和方式直接限定了大學英語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及教育方向,而原有的終結性評價方式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因此教育部最近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明確提出“教學評估分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兩種”,即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應改進現行的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考試制度,增加形成性評價的內容。
二、形成性評價理論和實踐
形成性評價又稱為過程性評價,是在某一項教學計劃、方案或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為使教學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不斷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及時地獲得反饋信息,改善教學進程,提高教育質量。形成性評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其學習過程,試圖通過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來改善學習結果,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評價的監控者。及時準確的反饋信息,一方面,能幫助學生迅速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探尋更為有效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還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細致、深入地分析總結各方面的經驗和教訓,調整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這種評價方式使得大學英語學習者不再盲從于各種考試,而是將接受知識與運用實際、提高效率結合起來。由于強調以發展的眼光來客觀評價個體的發展,有研究表明,如果使用得當,形成性評價方式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的學習收獲,對原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幫助更為明顯。它從認知、情感、交際、自我管理等多方面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控能力、自我評價能力,使學生成為策略型的學習者。因而為學習者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改革我?,F行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
鑒于我校目前的情況,筆者建議改革現行的教學評價體系為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體系。同時,為了不過多加重師生的負擔,要盡可能地使其在操作中簡便易行。具體實施方式建議如下。
1.設計問卷調查表,全面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況。通過調查學生英語學習的歷史、現況及存在的問題,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風格、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等,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師的教學方案,調整教學步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建立綜合評價體系,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在操作中,我們要改變以往考分決定一切的評價方式,通過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在教學中應起的作用。其中終結性評價主要由期末考試的分數決定,而形成性評價則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施評價,它不但強調評價主體多元化(即學生、同伴及教師三者均參與評價),而且注重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內容涉及教學的各個方面,包括課堂表現、課外活動、書面作業、學習效果、口語測試、平時測驗和小組競賽等課內外學習行為,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主觀的因素。
3.實施量化評估,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并結合學生實際,合理設計每個階段學生應達到的標準,并給出具體參數以供量化評分。比如,可以根據教學大綱以單元為單位制定評估表,列出期望達到的能力目標,分為“自評”、“同學評”和“老師評”欄,評價內容可包括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努力程度、學習結果和學習中的長處及不足等。通過這種循環促進的有機評價體系,可以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正確、有效地評價自己的學習,并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4.建立學生學習檔案,增強教學針對性。可以系統收集一段時期內與學生學習有關的全部資料,如作業、聽寫、小論文、錄音帶等,以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努力程度、進步軌跡及取得的成就。教師通過對檔案袋的分析和整理,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這些資料來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5.實行試卷難度自主選擇,期末綜合評定成績。期末成績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個階段的量化評估結果給出綜合評定、建議,學期總評成績=期末考試50%+平時評價(即形成性評價)50%。期末試卷可按照試題難易程度而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且賦予不同的學分,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擇相應難度等級的試卷,修得不同學分。這樣,就能給學生創造一定的挑戰,從而避免地方生“吃老本”不思進取而部隊生即便怎樣努力也難追上的局面。
四、改革中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形成性評價有著諸多傳統評價方式所不具備的優點,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對此,我們應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1.角色意識轉換的問題。教、學雙方都應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新的評價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不再是課堂活動的主宰者,而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監控者;學生才是學習與評價的主體,要真正使學生參與學習與評價的過程,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從而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自我監控,提高學習效果。
2.評價信度的問題。形成性評價在實施中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評價標準的不一致。不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可能相差很大,學生自評和互評時所采用的標準也可能不一致,即便是同一位教師在不同時間也可能由于一些非評價性因素(如學生的性別、外貌、人際關系、與教師的關系親疏等)而判斷標準不一。因此,在形成性評價中應注重把握評價標準的科學性、一致性、全面性和可行性,同時還應加強對評價信度的研究。
3.評價過程耗時費力。形成性評價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研究教學大綱、教材、教法和學生,并且對每一位學生都要提供及時、準確的指導和反饋,同時還要及時調整教學,以保證教學質量,因而整個過程十分耗時費力。由于我校英語教學基本都是大班授課,班級人數眾多,授課任務繁重,教師有時難免力不從心,對學生評價不足,反饋不及時。因此,教師應當正確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設計形成性評價方案時要注意遵循簡便可行的原則,盡量不加重師生的負擔。
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作為教學評價手段有著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在教學中應當有效地將二者結合起來,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評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還應加強對評價體系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使評價逐步做到指標全面化,標準科學化,主體多元化,方式多樣化和結果人性化,從而真正發揮評價應有的作用,激勵和引導學生學習,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林蕓,宋艷萍.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成人教育,2006,(9).
[2]鄒慧民,蔡植瑜.實行形成性評價,改革現存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普通高中有高考,職業學校有技能比賽,這句話很好地界定了技能比賽對于職業學校的重要性,但是前幾年很多學校為了在技能比賽中出成績,紛紛加大對技能比賽的投入,各種技能比賽的工作室應運而生,確實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技能比賽的進程,但是隨著比賽的深入發展,很多問題也出現了,典型的就是技能比賽覆蓋面太窄,無法兼顧到全部的專業,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為嚴重的是我們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少部分人身上,并不能體現當初開展技能比賽的初衷,對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貢獻也很有限,發展出現了瓶頸,如何使技能比賽更好地為教學的實踐服務,如何更好地以賽促改,以賽促教成為所有職教人的共同話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重要分支,要科學地實現技能比賽和日常教學的無縫對接從而使技能比賽更加有利于全部學生,有利于這個職業教育的發展,就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
2商務英語課程改革和嘗試
1)教學理念,在國家級以及省級技能比賽方案框架下進行課程的整合和開發,將英語項目技能比賽國賽和省賽的方案融入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前期選擇目前部分科目進行試點,在實踐中檢驗教學效果,實行基于工作場景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前期選擇語言類課程進行試點,逐步推廣到商務英語所有專業核心課程,下面以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正在進行的前期三門語言類課程為例進行說明。開發過程如下:前期研討:商務英語教學團隊以及商務英語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進行研討教學任務包和資源包積累:對三年級三門課程教授內容進行調整(技能比賽方案+工作場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形成任務包和教學資源包集體教研:通過集體教研的形式對初步形成的教學任務包和教學資源包進行探討和修訂校本教材:初步形成校本教材并在實踐中檢驗效果,形成“真實任務包”和教學資源包。
2)教學目標上,由注重知識獲得向注重技能操作實踐轉變。課堂教學不再以傳統的課文講解和知識點學習為重點,而是突出提高在真實工作場景中利用英語解決問題的實訓能力,通過討論、模仿和以及實際操作,不斷提高英語實踐的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技能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手段和內容,由傳統教學手段轉向多樣化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及真實場景模擬實訓室的運用。以目前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商務英語教學團隊正在進行的三年級英語語言類課程改革為例:前期將商務英語專業三年級語言類(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聽說以及商務英語基礎教程)課程進行整合為商務英語語言綜合實訓教程。每節課按照情境描述和職場應用以及職場風采三個大的方向來設計和分配任務。
4)教學評價上,從傳統卷面測試轉向以工作考核為主的綜合性評定。通過改進教學評價的方式,督促學生增強知識轉化為技能扥能力,同時提高社會交際能力??己说男问蕉鄻踊?,模擬相關企業進行績效化考核。
5)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商務英語教學使用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型教學模式。該模式是按照商務英語專業的專業面向以及英語項目技能比賽的國賽和省賽的方案,將課堂教學過程分為六個階段。教師在全面熟悉國賽和省賽的比賽方案的前提下,充分和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中行業專家進行廣泛的研討,針對不同工作任務進行教學設計,初步形成教學資源包和模擬任務包,例如:接聽商務電話、客戶交往、工作匯報、產品推廣和介紹、參加商務會議、商務談判、函電、國際貿易操作等。課堂活動的設計應使學習者能將其語言技能和商務知識運用到商務工作實踐中去。每一次課程都是每一個工作任務的完成過程,每個任務都要經過行業專家的檢查確認后才能寫入“檢驗任務包”通過集體教研和行業研討最終形成“真實任務包”并保持隨時更新。該任務型教學模式可以達成以下目標:圖片描述很多都是工作場景的描述和注意事項,沒有統一的固定答案,學生可以在一定框架下自由聯想和發揮,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诠ぷ鲌鼍暗娜蝿辗峙湟灿欣诎l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最終達成培養社會和企業所需的高級技術人員的教育要求。
3結束語
專業英語,也稱專門用途英語,顧名思義,它是專門針對某個專業某個領域的英語知識,是與學習者的專業領域緊密相關的英語課程。在當今時代,專業英語是與職業院校學生今后職業生涯向更好方向發展所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根據學校歷屆畢業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工作中有一定英語基礎者在碰到相關英文方面的問題時(如閱讀圖紙標準、機器使用說明、機器設備操作英文指令等),普遍能很好地獨立快速解決,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因此,掌握一定的專業英語知識對職業院校學生來說意義非同小可。專業英語這門課程對授課教師來說更是比較特殊,通過名稱不難理解,它重在英語,又涉及一定的專業知識,因此在一些職業院校這門課程是由專業課教師來擔任教學任務的。無論是專業課教師還是英語專業教師,要上好這門課,二者各有利弊。專業課教師專業知識豐富,但往往在英語發音語音語調等方面有所欠缺,而英語專業教師則專業知識比較欠缺。如果能把二者的利融合在一起是最好不過的。對英語專業教師來說,要上好這門課,就要在專業知識方面多讀多看多聽多學,多領會貫通,以彌補課堂上專業知識方面的不足。
2目前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當前職業院校專業英語課程的安排大都是在基礎英語之后,也就是前兩個或三個學期進行大學英語第一、二或三冊的學習,第三或第四個學期進行專業英語的學習。這樣的課程安排符合英語學習者的認知規律,也能滿足職業院校重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但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令人不太滿意的地方。比如,以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在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問題值得思考。
1)教學內容:所選用的教材專業針對性不是很強,不能突出與本專業直接相關的英語知識和技能。目前,市場上的各類專業英語教材,適用于本科院校英語學習者的居多,教材的編寫大都是選取了科技文章中的幾段作為每章的內容,重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科技文獻的能力,這類教材比較偏重知識性、閱讀性。而職業院校關鍵是要鍛煉學生動手做的能力,能按照要求做出來,重技能性、應用性,可以說適合職業院校這一特色的工科類實用性專業英語教材少之又少。
2)師資力量:教授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師通常都是英語文學或語言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基礎英語知識方面無可挑剔,但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欠缺,如何在專業英語課堂上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是個問題。
3)教學方法與手段:當前,在專業英語教學課堂上由于課程性質、課時限制、多媒體設施的匱乏等諸多因素,教師通常最常用的授課方法就是詞匯解釋、句子理解與翻譯,教學方法手段比較單一。
4)學生學習:對學生來講,有其他專業課知識作為基礎,在專業英語課的詞匯、句子理解上并不存在多少困難,但由于他們本身薄弱的英語基礎,要記憶起來就比較難了。
3基于職業能力的立體化專業英語課堂的構建
結合上述分析,當前的專業英語教學必須要轉換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需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教與學都要與市場、職場所需緊密相連,才能更好地適應職業院校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根據這一思路,就要從多層面、多角度來考慮專業英語的授課,最主要的是要以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構建多角度立體化的專業英語教學課堂。所謂多角度立體化就是指課堂不能僅限于單一層面,只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而更要注重學生技能、能力的培養提高。具體來講,要從以下幾方面著眼考慮,以改善增強專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1)教學內容的選定。教材的選定要更有專業上的針對性,適合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要多通過企業調研、專業分析及對畢業生調查訪談等方式來獲取第一手信息。以機械制造類專業為例,據調研,該專業的畢業生能用到的專業英語方面的知識主要有產品圖紙、技術標準、工藝文件、檢驗文件、產品配套的使用操作說明書等,這些大多是英文模式的。另外,多數產品工件都由電腦托制,當中所使用的設計、制造、工藝、分析、模擬軟件等基本上都是英文版本的,所以課堂上就要著重培養他們閱讀圖紙、標準、說明書以及使用英文軟件等方面的能力。
2)師資方面。首先,英語專業的教師自身必須要加強學習,制訂好個人的學習計劃,從多方面提升自己所欠缺的專業知識,如:多閱讀專業英語的相關書籍;多去實習車間觀察學習了解各類機器設備;多去各類企業鍛煉參觀學習,了解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最新的機器設備使用等,以拓寬自己的視野,增長專業方面的相關知識。其次,學校也要秉承“請進來走出去”的理念,多請相關專家學者來學校交流傳授經驗,也多派任課教師去外校接受培訓、學習交流,多為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創造機會條件,搭建平臺,做好橋梁和紐帶。
3)合理利用多媒體,改變課堂單一授課模式。多媒體在直觀形象生動地傳遞信息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專業英語授課如果只是教師干巴巴地講,學生聽起來是乏而無味的;但如果合理借助多媒體這一工具的話,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多媒體的合理利用能夠極大吸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東西變得生動形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注重企業文化理念、人文知識的注入。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優秀的企業文化在做支撐,每位成功人士的背后也都有自己成長的經歷,每項產品、每個創造發明背后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專業英語課堂上多借助這些,既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提高他們在職場上的職業能力,也能為課堂增添活力,吸引學生的興趣,增強課堂授課效果。
5)倡導專業課里滲透英語詞匯。專業教師在講解專業知識的時候順帶把重要的自己懂的英文單詞給學生做一介紹,這樣也能發揮知識正遷移的作用,更能加深學生對英文的理解和記憶。
4結語
1.教材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
目前我校使用的幾本教材在內容上基本上都涵蓋了旅游的“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但這些傳統的旅游英語教材大多都存在語境不真實、語言過時、語言點單一以及練習題的設計刻板等問題。為改變這一現狀,后來我們又改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吳文婷和吳云主編的《旅游英語》。這本教材最大的優點就是更注重了學生英語聽說語言技能的訓練,這些聽力材料大多比較新穎,也都打上了民俗、歷史、人文和科技發展的印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聽力能力更能豐富自己的人文社科知識。但是這本教材和以往的教材一樣都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缺少具體性、針對性和地域性。教材的起點相對于高職生來說還是有點偏高,教師在課堂上又不得不對一些語言難點進行分析和講解;而且內容又過于豐富,導致無法在有限的課堂內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缺少針對性和地域性以及課堂任務重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專業知識欠缺
在商務英語專業開設這門技能課,最大的長處就是學生的英語基礎相較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要扎實很多,從學生做聽力以及口頭表達等部分的練習時可以很明顯地反應出來。但是這些學生由于缺乏旅游學的相關知識,在一些專業問題的討論上明顯感到吃力,經常是一問三不知。因此教師要花時間和精力對這些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補充。而這些專業知識的補充有時也會擾亂課堂的節奏,使得課堂顯得凌亂、不夠連貫。
3.專業教師復合能力欠缺
目前,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專業教師均為取得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位的年輕講師,這些教師都是畢業后直接從事于教學工作,雖說英語語言基本功扎實,但旅游專業的相關知識在從教之前基本為零,更沒有旅游行業從業經歷。由于缺乏旅游行業知識和對旅游市場的不了解,多數情況下教師把旅游英語課堂當成了語言學習課堂在進行,沒有把英語技能和旅游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那么學生就無法把英語知識和旅游專業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在實踐中也就是簡單粗暴地把想表達的中文翻譯成英文,從而忽略旅游專業術語的表達以及一些旅游行業的英語慣用表達方法。
4.教學設備和方法落后
高職院校旅游英語的教學一般都是在普通教室完成的,有些教室雖然配備有多媒體設備,但是教師大多也只用來演示PPT課件來輔助教學,教學方法基本上還是采用比較傳統的教授法。大多教師比較注重語言基礎知識的訓練而忽視了語言交際能力培養。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互動大打折扣,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缺少主觀能動性。而旅游業是一個因時而變的行業,要把握這個行業的脈搏,做好這一行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就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時時站在行業的前沿,了解行業動態,這樣才能夠不與行業脫節,快速地融入到崗位中去。但是經調查,教師和學生們利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來關注旅游行業的非常少。
5.學生缺乏實際演練的真實環境
高職院校旅游英語這門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它應該是較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英語來實際地為游客提供服務的能力。該課程應該是在教學中實踐、在實踐中教學。但是目前該課程在我校的實施并沒有注重與企業的合作,實踐課大多就是課堂上的情景練習。這種實踐與真實的語言環境還是很大的差異性,并不能很好地用來檢驗教學效果。
6.課程考核和評價的方式單一
目前該課程在我院的考核方式主要為期末終結性評估,考試形式為筆試。這種考試大多還是以測試學生書面的英語語言基礎為主,題型多為語法、閱讀及翻譯,但這種測試很難判斷出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與外國游客交流的語言應用能力。盡管筆者在這門課的教學實踐中對期末考試題型做了一些修改,增加了一些專業術語配對題、旅游業相關知識的問答題以及旅游應用文的寫作(迎送辭、旅游日程安排或旅游景點介紹的撰寫等),但這些對習慣于死記硬背的學生來說只要準備充足還是能夠很好地應付考試,一樣也難以真正地衡量出學生旅游英語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課程的具體改革方法和措施
1.明確教學目標,有的放矢
我們在商務英語專業開設此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合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需要擴大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面。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首先就是就業教育,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2.根據地方旅游特色,開發校本課程
我們學校的大環境是處在浙江省這樣的一個旅游大省,而我們學校所處的橫店影視城更是全國知名的影視旅游產業基地,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資源來編寫一本合適的旅游英語教材作為課程的補充教材,這樣不僅可以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快速上崗,為相關的旅游企業輸送有用的人才打開通道。
3.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并根據行業崗位的需求設計課程體系模塊,選取教學內容
我們可以開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以旅游活動流程的基本環節為參照,真實地模擬旅游行業運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情景,把一個個具體的任務鏈接起來,如接機、酒店入住、餐飲服務、購物以及沿途景點介紹和講解等組成課程內容,通過這些導游工作基本環節情景的模擬,開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授課方式。例如:每學期開始時按照現實生活中的旅行社、旅游公司的運作模式,將同學們分組,各小組按照每次任務的不同再在組內進行角色分配,然后合作完成各個旅游活動的具體任務。在做景點講解之前各小組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合作翻譯出某一旅游景點的解說詞,然后各小組之間交換對同一景點的英文解說,比較別人組與自己組翻譯的異同,然后取長補短,最終得出一個既方便理解又讓游客印象深刻的譯文。在這個語言應用能力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專業能力。
4.加強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由于既具備豐富的旅游專業知識,又掌握了較強英語語言綜合技能的雙語教師的缺乏,使得旅游英語的教學只能由非旅游專業的英語教師來講授。盡管他們會在課下為了課堂內容的完整性和專業性而補充自己的旅游專業知識,但是終究只懂皮毛,并不能讓自己的專業知識成為一個體系而清晰地傳授給學生,很多時候旅游英語課堂也變成了重語言知識點和語言技能的講解而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所以旅游英語這門課程的教師必須是既具備旅游專業知識又能熟練運用英語語言,能夠融會貫通,才能培養出適應國際競爭需要的新型旅游人才。因此,校方應竭盡全力地去培養一批能夠勝任旅游英語教學的老師,提供專業培訓,努力的提高教師素質。
5.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就是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教育教學的優化,提高教學效率。它是當代社會教育工作者應該掌握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能之一。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專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運用網絡搜索旅游信息。讓學生了解最前沿的旅游行業動態,可以更有利于學生的實踐為將來的從業提供更好地過渡。而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這種聲像教學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6.組織學生實地演練,實現真正意義的學以致用
旅游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應該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訓中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真正地為旅游行業提供應用型人才。我們學院周圍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學院還處在知名的橫店影視城內,橫店影視城被譽為“東方好萊塢”,也是我國著名的影視旅游產業基地。而且校內也有酒店可供學生們實地演練。所以除了課堂教學,教師應該積極地組織學生去景點或者酒店去進行實地演練,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構建自己的知識,積累英語導游經驗。在完成各項旅游任務的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真正地體驗把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實際工作中的意義,而且也能夠讓他們直接感受旅游行業的文化氛圍與運作要求,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7.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拓寬其知識面
旅游英語是一門跨學科性質極強的課程,要真正地掌握好這門課程,學生需要具備豐富的地理、歷史、人文、交通等方面的知識。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旅游業也不斷發展,其相關知識更新較快。為了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師有義務給同學們提供一些最前沿的行業動態。讓學生了解與旅游實踐相關的各國最近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有利于他們更順利地開展旅游工作。
8.改革課程考核與評價方式
旅游英語的考核方式不再沿用僅僅以期末考試作為最終評價的傳統考核方案,而是采用過程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期末考試)分別占60%和40%。過程性評估由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30%)和小組項目(30%)組成。小組項目是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各景區去實際演練并拍攝出一個10-15分鐘的視頻回來,然后教師在課堂上播放由學生和老師共同評出分數。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