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4 04:58:01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個性化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般的觀點認為教師的個性是在一定個人個性的基礎上賦予了教師職業所特有的個性,包括教師個人自身的個性和教師職業的個性。教師個人的個性是從心理學上對個人所下的定義,是指一個人能力、氣質、性格以及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教師職業的個性是指教師職業給這個群體的特殊規定性,適應教師角色規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動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心理和行為傾向性。教師個性的顯現和張揚離不開教學這個大舞臺,因此,研究個性化教學是對研究教師個性的關鍵所在。
教師個性是教師個體個性和教師職業個性的統一,同樣,教師的個性化教學也是由教師的個人個性和教師職業共同決定的。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是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特征和需要形成符合教學規律和自身發展的獨特的有創造性的教學。教師的個性化教學不僅強調學生間的差異,也強調學生全面發展與重點突出;不僅強調教師的個性化教學,也強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筆者認為,教師個性化教學在當前更注重教師的個人個性在教學中的運用。從教師的職業個性來看,我國的教師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師職業觀念的制約,教師的教學模式已經固定化,教師缺乏了自身的個性,教育也因此失去了活力。教師自身個性的作用往往是隱性的,力量卻是不可忽視的。
二、加強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價值分析
個性教育不僅包括對學生的個性的培養,也包括對教師個性的培養;不僅包括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也包括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對學生的個性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對教師自身的學習和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在這個層面上理解教育也是對教育理念的升華,因此加強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1.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是學生個性培養的重要途徑
“為人師表”是教師長期以來的教育理念,這也深深的扎根在人們心目中。教師個性及表現出來的行為可以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教師無論是在學識上還是在人格上對學生的表率和導向功能都是毋庸質疑的。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手段和方式的簡易化和豐富化,教師學識地位的表率逐漸弱化,而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所張揚出的個性更為學生推崇。這種人格魅力是潛移默化的,出自于教師自然的表現,對學生的影響卻是多方面深層次的。
教師個性化教學對學生個性的形成有驅動作用。個性化教學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個性化教學由于靈活多變有利于吸引學生的目光;個性化教學豐富多彩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也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起到了個性教學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師個性化的教學注重學生間的差異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還對發揮其特長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2.教師個性化教學有利于提升教育的價值
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是培養創造性的人才的重要條件。人的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有助于教育價值和尊嚴的提升。之所以個性教育在當前倍受人關注,是因為個性教育與創新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是高分低能者。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對于為什么中國本土教育培育不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問題就找出其根源了。個性教育的產生,它孕育的另一層意思就是要培養多樣化的有個性的人才,使個體的個性得到很好的張揚與呵護,促進個體的創造性的發揮,只有這樣,教育的價值才能被社會所認可和接受。
3.教師個性化教學有利于教師個性的施展和自身的成長
傳統文化中,教師在教學時受多種因素制約,比如說,繁重的教學任務、固定化的教學程序、教師應有的威儀等都對教師個性化教學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了自己的個性,也就是教學過程中沒有了教師自己的思想,如果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進行教學,那教師就真正成為了沒有思想、沒有創造的工具了。個性得不到施展,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就難以得到提高,修養得不到提升,教師的成長也就因此而停滯不前。
教師個性化教學對教師的作用首先表現在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是教師的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是教師把創造性的個性內化到教學活動中,是教師在教的內容、教的形式還是在教的類型及風格上的經驗的總結和新問題的探索,這使教師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教師個性化教學給予了教師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這也就自然有利于教師積極性的提高,教師教學質量也就因此得到了提高;教師高尚人格力量有利于教師威信的確立,教師高尚的人格不僅可以感化別人也能促使教師對自身的人格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三、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實施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開展個性化教學首先要有先進科學的教育新理念。信息時代,事物變化非常迅速,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落后的教育觀念不符合時代的要求,而教師是打破這種束縛的先驅者:在教學程序設計上,教師要靈活多變,反對固定的按部就班的教學;教學內容選擇上,教師的教學要有針對性、趣味性、啟發性等,反對一味的尋求量化的教學;教學方式上,教師要多種方式綜合運用,反對乏味的講授壟斷制;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教師要善于針對學生的優點來評價,反對單一的分數評價法。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個性優勢,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個性需要來定位自己的教學,從而做到滿足學生的需要。
關鍵詞:教師;個性;個性化教學;教學過程
一、個性化教學的涵義
對于什么是“個性化教學”,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
鄧志偉在《個性化教學論》一書中,認為個性化教學的實質是使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嘗試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使他們在個性、社會性和學術性等方面的成長超過傳統的非個性化教學。教師適應學生是學習過程的核心。 [1]
孟秀認為個性化教學就是“教師要針對自身的綜合特質,結合所教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獨特個性、能力結構,并在此基礎上設計的整體教學思路和教學程序”。 [2]
國外學者克拉林則認為,個性化教學就其實質來說,意味著尋求各種不同的變體和途徑,藉以按照各種不同的個人特點去達到一般的培養目標。 [3]
筆者認為,個性化教學就是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和發展為宗旨的教學活動。
二、教師缺失教學個性的原因
(一)觀念匱乏,固步自封。韓愈的《師說》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統的教育觀念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教師被認為是知識的“傳聲筒”、“搬運工”,是保證升學率的神器。在這種嚴酷的禁錮之下,不少教師仍以知識的化身自居,諷刺、嘲弄那些成績差或不愛學習的孩子。
因此,個性教學的健康發展關鍵是要樹立現代教育的新觀念,實現從“服從意識”為主導的教育思想向“獨立意識”為主導的教育思想的轉變;從“專制型”的管理模式向“民主型”的管理模式的轉變;實現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式”的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式”的教學轉變。
(二)循規蹈矩,簡單模仿。第一,很多學校為了方便管理、提高升學率,常常采用教師集體備課這種手段。盡管集體備課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的“個性化”往往會被“集體化”,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獨特見解往往被主導型教案所淹沒,教師在課堂中很難展現自己的個性化教學思維和教學風格。
第二,由于信息化傳播手段的便捷,各種“名師”授課的視頻觸手可得,全國教師們幾乎爭相模仿;各種公開課、示范課,也紛紛成為了教師膜拜的對象。甚至于那些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也由于對有經驗的老教師和“師徒帶教”中師傅的課堂的模仿,而快速地成長為對教學方式得心應手的“克隆者”。
(三)評價單一,追求功利。以考試分數為主導的教學評價,將考試分數作為評價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標準,教師為了“養家糊口”,只能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目標,根本顧不及去發揮個性化教學。這種“重結果、輕過程”、“重表象、輕實質”的教師評價使教師的積極性難以充分的調動。 [5]
很多教師為了快速成名,把大部分的經歷都放在參加各種學歷培訓上,為以后的職稱、晉升做全面的準備。在這樣的情形下,教師就更難有冷靜思考的時候,更難在工作過程中有自己的深刻的感悟和真正意義上的反思,難以把掌握到的知識內化、融合為自身的知識體系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富有個性。
三、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塑造途徑
(一)改變觀念,自我追尋。能否實現個性化教學,關鍵取決于教育者的觀念。教師只有對個性化教學的觀念高度認同,才會在具體的教學中去實踐個性化教學,否則即使創造再好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條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個性化教學。所以,教師應揚棄傳統的教學觀,自覺地樹立追求個性化教學的意識,系統而深刻地掌握現代個性化教學理論,并且針對自身特點設計個人的職業發展策略。筆者認為,個性化教學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本身的素質,如文化素養、學識水平、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另一方面源于教師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思維、教學媒體等。
(二)管理靈活,多元評價。“傳統的教學評價重結果而輕過程,重求同而輕求異,評價目的片面、范圍狹窄、手段單一,基本上就是“考試定乾坤”。 [6]筆者認為在管理和評價方面,至少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學校方面。由于學校把分數、排名、升學率等量化指標夸大成了評價教學質量和教師能力的主要參數,這使得教師的個性優勢和教學實踐被淹沒在大堆的數字之下。有的學校為了調動老師工作的熱情,直接將學生的考試成績和班級總體成績的排名作為老師獎金的主要依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卷面成績上,這樣必然不利于教師的專業個性化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所以學校應該為教師專業的個性化發展創建一個良好的平臺。高校應該加強對教師教育培訓的力度,使他們不斷更新知識、提高素質、和工作效益,慢慢地形成個性化教學觀。高校還應該在評價的過程中,堅持客觀、準確和公正的原則,實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形式考查與效果相結合。
第二,教師方面。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至少有九種智能,即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作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幾乎每個人都是聰明的,但聰明的范疇和性質呈現出差異?!疤焐也疟赜杏谩?,學生的差異性不應該成為教育者的負擔,相反,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學生觀,用賞識和發現的目光去看待學生,改變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的標準,要重新認識到每位學生都是一個天才,只要我們正確的引導和挖掘他們,每個學生都能成才。
在教育目標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確定每個學生最適合的發展道路。通俗來講,教師的責任不應該是讓學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不是簡單的要求給學生多架幾座橋,而是主張給每個學生都鋪一座橋,讓“各得其所”成為現實,也就是讓每個學生都來有所學,學有所得,得有所長。教育的價值除了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更在于發展和解放人本身。
(三)共同努力,營造氛圍。從古至今,教師就背負了各種各樣的枷鎖,如“立志樂道,甘于奉獻”、“克己復禮”、“既美其道,有慎其行”、“自美其身,自克自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審視這些在數千年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積淀、傳承下來的教師職業精神,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個性嚴重缺少一種張揚的鮮明和激進的敢為,與現代意義的“開拓創新”、“追求個性”背道而馳。于是,教師的重要功夫就是“修美”、“傳道”和“授業”,老師被定位于神龕中的“先生”受到膜拜,老師消失了作為自然人和人自然的另一個側面,成為社會的一種專業符號,作為“人”的個性特征日漸萎縮。
所以,無論是學校、社會還是家庭應給教師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社會文化氛圍,盡量克服給教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盡可能減少各種不利于教師專業個性化發展的評價機制,允許教師對現行規范的一定偏離,允許教師大膽深索創新,更要允許教師的失誤,充分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給予教師相對自由的教學空間,教書育人的主本地位,以促進教師個性的生成。(作者單位:揚州大學)
參考文獻
[1] 鄧志偉.個性化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2.
[2] 孟秀.試論個性化教學[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7):135-136.
[3] M.V.克拉林.某些國家的個性化教學[J].外國教育資料,1992(6).
關鍵詞: 教學個性 個性化教學 因課制宜 因生制宜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生學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教和學聯絡起來:一方面先生要負指導學生的責任,另一方面學生負學習的責任?!笨梢?,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一對共同體。那么教師應該怎樣教、交給學生什么,才能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接受并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呢?本文從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含義、特點、學校課堂教學現狀等方面進行探索,尋找能夠更好地進行個性化教學的方法。
一、教學個性與個性化教學
(一)教學個性的含義及特點。教學個性指教師作為個體其個性通過與其他教學要素的相互作用在教學活動中的反映。它能被教學對象直接或間接地感知和描述,具有教學上的意義。教學個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不僅是由于教師教學個性的各方面在不同教學過程中、不同教學問題的處理中表現出來的,而且在于教師教學個性中許多特征是不成熟或不穩定的。教學個性包括教學思想、教師情感、教師性格、能力及教育機智等多個方面。教學個性是教師個性心理特征諸方面在教學過程中的綜合反映。
(二)個性化教學的含義及特點。個性化教學也被稱為多層面(Differentiation)教學。主要指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要根據學生個性、興趣、特長、需要等進行施教。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并不是給每個學生不同的課程,而是指教師用不同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在實施個性化學習的課堂上,老師授課的內容和學生應掌握的技能因人而異。學生的學習活動和老師評估學生的測量方法隨著學生個體的需求而不同。關鍵在于所有學生都面對同樣的學習目標,他們的學習成績會接受同樣標準的評估。從本質來說,個性化教學是對所有學生學習需求的回應,個性化教學要識別、期望和欣賞學生的學習差異,理解這些差異并將其整合到教學計劃中。
二、學校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師被當做知識的分配者,學生則被當做知識的消費者。在我國大多數學校的課堂上,教師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課堂為教師所控制。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分配的知識?!疤铠喪健苯虒W方法導致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降低。
(二)教師講課嚴重依賴書本知識,缺乏創新精神。在課堂上,很多教師都是按照書本上的知識照本宣科,而不是帶著學生一起探索知識形成的原因和特點?!皶暇褪沁@樣寫的,你們記下來就行”是大多數教師說過的話?!拔〞摗倍皇恰拔ㄖR論”,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渴求知識的個性。
(三)框架式思維束縛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很多時候,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在框架結構的限制內,往往問題提出后,教師關注的是學生是否知道“正確”答案,而不是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
(四)固定的課程目標和過分簡單的教學效果評估標準很難發掘學生的創造性和對知識的理解力。對于教師講課,很多學校都會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一致的教學計劃,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的標準。通常情況下,評估標準過于簡單,只是強調學生對常規要求掌握的知識的理解程度,而不是自主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三、教師個性化教學的重要作用
個性化教學是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方式,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對學校、自身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重要意義。
(一)開展個性化教學可以解決目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缺陷。首先,開展個性化教學能夠針對學生的個性進行教學設計,可以很好地彌補學校教育“千人一面”、教育模式標準化、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的不足;其次,開展個性化教學能夠更好地利用教學資源開展針對性教育,解決家庭教育專業化程度不夠高的問題;最后,開展個性化教學可以針對學生個性的不同制訂系統的教學方案,從而解決社會教育存在的系統性缺乏的弊端。
(二)開展個性化教學可以促進教師教學個性的發展。從教師教學個性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教學個性在于教師究竟以怎樣的獨特方式把教育影響施加于學生。因為獨特性的方式集中了教育者思想、情感、能力、才學的精華,并以最生動活潑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它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成就和頓悟等往往產生決定性的積極影響,以至作用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形成。開展個性化教學可以促進教師關注學生、關注所教課程、關注課堂反饋等信息,從而整體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促進教師教學個性的發展。
(三)開展個性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個性化教學的課堂授課中,任課教師針對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同,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時間、教材、內容、學生分組和評估手段,可以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解并開展針對性教育。使學生的個人能力得到提高,獲得的知識更全面和系統,學生的性格、心理、身體都能夠得到發展。通過個性化教學,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得到提高。
四、教師個性化教學與預設的教學目的和考核評估標準相輔相成
在提出個性化教學后,有人會問,個性化教學與學校統一設定的教學目的和考核評估標準是否相悖?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只考慮評估標準。按照既定體制或者根據環境的需要將學生的成績標準化的過程中,當一個學生被遺忘、被忽視或者被開除會發生什么?在沒有個性化教學(關心并回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的情況下,標準通常會轉換成狹隘的對客觀責任的關注,特別是在高風險測驗的情況下。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對學生成就假定客觀的考試成為一種專橫的手段,不僅威脅著評估,而且威脅著課堂教學。
(二)只考慮個性化教學。如果只考慮個性化教學,在課堂上沒有清晰界定的學習標準和衡量學生成就的標準,那么我們看到的會是60年代的個體化項目學習(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不同的項目,事實上沒有合作學習或者來自教師的直接教學),或者是混亂的、無組織的教學,缺乏清晰的學習結果和目標,更談不上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突出學生個性。
實際上,個性化教學與預設的教學目的及考核評估標準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個性化教學的支持,以標準為基礎的課程只能是標準化的,它強調質量的控制和責任,而不是滿足學習者,特別是多樣化學習者的需要。無論這個課程多么深思熟慮,多么啟發思考,學生的聲音也是被淹沒的。同樣,沒有預設的教學目的和考核評估標準,課堂教學或者是“以活動為基礎”,缺乏基本概念,或者課程計劃目標是完全個人化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正是通過對標準和對學生成就測量的了解,教師才能真正了解課程,才能為個性化教學提供有效參數。
五、教師如何開展個性化教學
(一)根據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教材、內容及評估手段等工具。個性化教學不是針對每個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但個性化教學假設教學、活動和評估有充分的靈活性,使不同類型的學習者能夠在大部分時間內學到適合自己的東西。個性化教學的教師應該成為敏銳并具有共情能力的觀察者和傾聽者,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活動。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時間、教材、內容、學生分組和評估手段等工具,幫助學生最有效地學習。
(二)要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在個性化教學課堂中,一切都是有目的的。教師要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明確清晰的成功指標,對學生和自己的教學計劃深思熟慮,非??b密。同時要有目的地設計和組織多層次的課堂變量,以使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大化。
(三)要秉持相互尊重的態度。在個性化教學的課堂上,相互尊重的態度十分重要。一個互相尊重的課堂會使學生因不同的學習經驗而帶來的差異顯得有尊嚴。當學生有不同的水平和不同的興趣時,尊重的教學法意味著每個學生都有與自己的興趣和努力相應的任務、活動和挑戰,每個學生都被給予同等的機會促進自己對概念的理解。
(四)認真把握個性化教學的四個關鍵因素。個性化教學法的四個關鍵因素就是:了解所教的學生,了解所教的課程,有效的教學策略,保持簡單和互動。
1.教師在開展個性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學生學習檔案,了解學生的生物特性、社會影響、社會和情感特征、學業成就和學習偏好,等等,從而將課堂學習和學生的興趣聯系起來。
2.教師要深入了解所教課程,并針對所教課程認真設計,可以通過逆向教學設計、教授重要概念、用問題形成課程內容框架、澄清哪些可以個性化、哪些不能個性化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課程的講解。
3.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而不是有魅力的教學策略。有效的教學策略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課程內容、學生、學習理論和原則等。而有魅力的教學策略則以活動效果為主,不能保證學生高質量地學習,很少考慮實際學習效果。
4.個性化教學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并帶有挑戰性的過程。開展個性化教學不可能一蹴而就。應該先從簡單的目標開始,然后慢慢行動。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和同事保持互動,并進行專業合作,這樣才能夠逐步實現教學目標。
(五)轉變教學觀念,保持自身良好的教學個性。
1.開展個性化教學,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符合新課程精神的現代教育觀念:教學是師生互動、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不僅重結論,更重過程;教學必須時時關注學生的發展與能力的培養。
2.開展個性化教學,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
3.開展個性化教學,教師要加強學習,使自己在理論水平、知識結構、教學能力、研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都處于較高水平,并能夠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
4.開展個性化教學,教師要善于進行教學反思。教師要記錄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整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課堂上學生的問題與建議等,并反思自己的教法、學法等是否得當,有何創新,課堂設置是否有層次感,教學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等等,并及時調整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丁洪濤.教師的職業內涵與專業發展引論.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一、“個性化教學”的模式分析與設計
1. 結合實際對教師、學生進行個性狀態分析。首先,教師要進行個性優劣分析,設計個性教學方式。分析自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的優勢,從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專業知識、性格特點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對學生個分析,建立個性檔案。結合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表,與學生一起研究自身的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優勢與不足,通過階段的教學跟蹤,研究學生的個性發展。
2. 合理的設計“個性化教學”模式。依據教師和學生的優劣狀態分析,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師生的個性優勢可以放大自身的教學優點,揚長避短,更好地為學生設計個性自主發展的教學模式。
學科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總體個性教學模式:課前知識預習——個人學習匯報——課堂分層分組——自由組合交流——師生共同研究——共性個性展現。
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課前閱讀與預習——課堂匯報朗讀——課堂分層分組——自由角色交流——師生共同講讀——個性觀點闡述——知識匯總拓展。
數學課堂個性教學模式:課前知識預習——個人學習匯報——課堂分層分組——自由組合交流——師生共同研究——知識發散拓展。
英語課堂個性教學模式:單詞背誦與閱讀預習——個人學習匯報——課堂分層分組——自由組合交流——師生共同研究——個性對話練習——小閱讀知識拓展。
科學課堂個性教學模式:實驗準備——個人學習匯報——自由組合交流——師生共同演示——個性方案設計。
二、“個性優勢教學”的實施策略
1. 課前知識預習:是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最近發展區和自身學習能力,獨立地進行自學,并提交預習記錄,可查閱資料,可求助他人。
2. 個人學習匯報:上課以后,學生根據自己表述能力和溝通能力,可以向教師或者同學匯報預習的知識,闡述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初級研究的想法。課中時間控制大約在5分鐘左右。
3. 課堂分層分組:教師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知識結構特點分析學生可能組合的情況,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分層和分組,根據學生的差異的需要進行了三個分層:學生分層、施教分層、作業分層。按學生的學習和行為情況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這樣在教和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讓學生互補搭配,盡可能地讓學生的個性優勢在課堂中和教學延伸中最大限度地展現,課中時間控制大約在7分鐘左右。
4. 自由組合交流: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個性的發展,可以根據對本節課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和預習的效果以及在分層分組中的表現,讓學生重新自由組合,交流自己每個環節中理解的知識體系。在小組學習時,“自主學習組以“放”為主,“放”中有“扶”的方式進行教學。“扶”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自學提示”上,課堂上放手讓他們自學、互學,通過自主學習、相互交流、討論匯報等形式,獲得知識,發展學習能力。課中時間大約控制在5分鐘左右。
5. 師生共同研究:通過前4個環節的研究與交流溝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大大加深,淺表問題已經解決,這個環節需要教師對學生感到困難的知識進行引導與提示,對共性困惑的問題共同研究與解決。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優勢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個性優勢。課中時間大約需要10分鐘左右。
關鍵詞:初中個性教學
1、我們為什么要搞個性化教學的實驗研究
社會變革,越來越強調對學生自身經驗的尊重和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視,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先要有個性化的意識。新課程、新課標的推出,給語文教學一個嶄新的天地,也給語文教學以機遇和挑戰。我們要調整心態、步調,穿新鞋走新路,為新時期的教學做出自己的貢獻。
2、個性化教學的實質
個性化教學的實質就是“以人為本”,尊重人(教師、學生、作者、編者)的思想、情感、體驗和感悟。所謂的個性化教學是指以“個性化的教學內容”為中介,師生雙方具有的個性化的教和學的共同活動。具體的說,就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落實“以人為本”的現念,遵從學生個性發展的宗旨,選擇個性化的教學中介,通過教師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組織和引導,注重因材施教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化的學與教師個性化的教融為一體。在此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與思考、情感與體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換而言之,語文的個性化教學就是在語文的實際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努力,在師生對話、學生與文本(作者)的對話、生生對話等系列過程中,為學生搭建一個平等的對話平臺,讓他們的個性有一個自主、健康的發展空間,從而就避免了以往的“考試得高分的乖學生、乖孩子缺少主見、缺少創新、缺少能力,結果社會不認可”的怪現象。
3、在教學中落實
3.1 個性化的教
個性化教學包括兩個方面,即教師個性化的教和學生個性化的學,如何體現教師的個性,我認為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要善于發揮自己的特長,二是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1)發揮自己的特長,我本人很喜歡新詩,也喜歡朗誦。所以在第三冊是個教學中,我就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課上我用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誦感染他們,課下把自己喜歡的作品推薦給他們,那一時期,在班上掀起了讀詩和寫詩的熱潮,為了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我組織他們召開詩歌朗誦會,分為“我讀詩”、“我愛詩”、“我寫詩”三部分,學生們把自己對詩的理解和喜愛,用朗誦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節課也受到了專家的好評。
(2)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講課,不能僅限于教參上的內容,教師自己首先要對文本有一個深入細致的理解,對于教參,要像魯迅在《拿來主義》中所說的:占有、挑選,為我所用,不能照本宣科。 舉例:《柳毅傳》的教學。要做到這一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求教師要豐富、深刻、有底蘊,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完善自己,學無止境、教無止境,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使自己先成為一個具有多方面素養的人,然后才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
3.2 個性化的學
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閱讀是學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可以代替。我們往往會因為課時緊、任務重、學生能力差等原因,以講代讀,這種包辦代替的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學生永遠學不會自己閱讀,更不要奢望他們會有自己的見解。
教師要有傾聽的習慣。對學生的發言要聽得進去,不要問完了就想著自己的答案,學生說的與自己的答案吻合還好,不吻合要么批評,要么迫不及待的將答案說出來。教師應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與學生對話,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給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
對學生個性的發言要重視、鼓勵。讓他們養成用于發表自己獨到見解的良好習慣。舉例:《柳毅傳》中對錢塘君的看法,對主題“義”的認識。以及對《促織》主題的看法。當然隊顯然是錯誤的認識要及時給予更正,舉例:《紀念劉和珍君》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
了解學生的生活,激活他們的思維。有人說六年一個代溝,有人說三年一個代溝,說明我們和學生的思想差距越來越大,要想在課堂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有個全方位的了解,這也就是所謂的“備學生”吧。舉例:《流行歌曲與語文》,針對學生喜歡聽流行歌曲的情況,我要求學生分組學習,“流行歌曲中的古詩詞”、“流行歌曲中的意境美”、“流行歌曲中的修辭”、“流行歌曲中的哲理”……學生經過充分準備,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
3.3 個性化寫作
關鍵詞:教師;個性化教學;學科教學知識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4289(2012)06-0052-02
在教育改革不斷走向深化的今天,課堂教學研究的關注點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教學方式變革成為當下課堂教學研究的主流。從教師發展的角度看,教師構建適合自身特質的個性化教學方式成為教師發展的新追求。在發展教師個性化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通過對教師知識的研究,我們發現,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PCK是教師教學的知識基礎,它與教學內容相關,具有實踐性、個體性和情景性等特征[1]。它直接關系到一個教師如何組織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方法,更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
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方式必須立足于學科,將學科的知識內容、學習對象相結合,通過適當的路徑與教師已有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進行融合。
一、在對話中發展教師PCK的有效途徑
PCK的生成和發展是一個不斷建構的過程,發展教師PCK最有效的方式是“對話”,通過對話使PCK從隱性走向顯性,由獨享走向共享。根據對話的對象和目的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與學科教學內容對話。主要是解讀本節課知識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包括其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及價值,在整個學科教材體系和所教學段中的位置和作用,在本知識單元中的所處位置和作用,以及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內容的聯系等。由此使知識處于一個縱橫聯系、系統、整體的知識結構中,而不是一個個分散、零散的知識點。
第二,與教學環境對話。主要是解讀環境信息,包括充分注意并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材料,根據教學現場及時調整教學形式或內容,以此來營造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推進教學活動。
第三,與學生對話。課前解讀學生,包括了解學生已有經驗、普遍的能力水平,預計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明確學生學習的方式、學習風格,預設能夠適應學生學習方式、風格的教學方法、手段等。課堂中與學生的對話包括:充分給予學生表達的自由和機會,和學生實現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察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障礙,及時地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歸因,并形成相應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這種對話使課堂教學成為一個師生共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的PCK正是在這樣的對話中不斷發展的。課后解讀學生,包括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進一步的學習需求,了解學生對于課堂學習活動的感受等。
第四,與自己對話。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PCK具有的“個體性”特點,決定了如果沒有教師個人的思考、反省,自然不會有PCK的快速積累。這種自我反思既包括以教育敘事(日志、故事、案例等)形式呈現的著重于書面積累的反思,也表現為教師職業生涯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著重于即時反饋的教學反思(課前、課中、課后)。當然,這兩者都需要長期的積累、歸納和梳理,通過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由新手教師向成熟教師、成熟教師向專家教師不斷成長。這種自覺的、主動的梳理、系統化的過程正是教師建構并鞏固PCK最核心的要素。
第五,與同伴、專家的對話。這種對話主要形式是相互聽課。對話的內容包括教師自己對學科本質的認識、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和思考、對教學中困惑的解決等。教師通過充分展現自己的思想、明確表達自己的思考與困惑來引導專家、同行將具有“隱含性”“個體性”的PCK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自己從中吸取最為精髓的部分,經過加工和建構,納入自身的認知體系,使之成為自己所具有的PCK。
在課例研究中與同行、專家對話的前提是自己在觀課之前主動思考,了解執教內容,并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生的困惑點及解決策略等方面進行預設。在觀課中帶著任務,有明確目標指向,及時觀察并記下執教者在相關問題處理方面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學生相應的反應,對話才可能提升自己的PCK。PCK形成后,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方式也就逐漸形成了。
二、PCK與教師個性化教學方式的形成
PCK具有個體性和實踐生成性,這也意味著教師建構PCK的過程同時也是形成和完善個性化教學方式的過程。個性化教學方式的成型是建立在教師PCK成型的基礎之上的。
第一,學科知識是教師發展個性化教學方式的重要基礎。從教師知識的層次來看,有研究者建構了一種金字塔模型,該模型的塔底是學科知識,第二個重要成分是關于學生的知識,塔尖是PCK,它是不同因素之間多方面整合的結果,且不排除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2]。教師知識基礎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PCK被明晰化后,PCK受到了人們的充分重視。但不論是在金字塔模型中,還是在大量的實踐研究中,我們都深刻地認識到:教師的知識結構是一個復雜的、多維的、動態的結構,多種知識實際上是交叉相融的,之間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聯系。
學科知識是教師的一種最基本的學科素養,扎實深厚的學科知識使教師具備知識的聯結能力、多種方法解題的能力、溫故而知新的能力、知識縱橫聯貫以及探究能力。學科知識的內涵包括:一是學科的知識,主要指學科的概念、規則以及概念之間的聯系;二是關于學科的知識,意指作為一門學科本質的知識,即學科觀。
在實踐研究中,形成了個性化教學方式的專家教師在對學生思維特點的了解、診斷學生錯誤、突破難點的策略都表明,他們對學科的本質把握、對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及相關概念的組織都比新手型教師有著更為透徹的理解。
第二,對學生的深度理解是教師個性化教學方式形成的關鍵。在舒爾曼和格羅斯曼的研究中,PCK成為專家教師和新手型教師、高成效教師和低成效教師的分水嶺[3]。這也意味著,PCK在教師個性化教學方式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實踐研究中我們也發現,新手型教師和專家教師的最大的本質性的區別不在于對學科知識、教學知識的掌握,而在于對學生知識的把握。PCK主要包括:學科最有價值的知識,學生最易理解和誤解的知識,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系以及恰當的教學策略。而學科最有價值的知識、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系都屬于比較顯性的知識,它可以通過職前教育、資料學習、職后培訓等途徑直接獲取。而對于學生最易理解和誤解的知識、如何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等,卻是新手型教師的最大掣肘。教師的成長規律決定了新手型教師更多關注的是自身的教學行為,而專家教師則更多地關注和呼應學生的思考。
立足學生立場,實現知識轉化,這是PCK內涵中的核心因素。大量的課例研究表明,雖然在教學設計方面,我們不能明顯看出專家教師和新手型教師的差異,也就是說,“紙上談兵”時,大家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甚至學歷更高的新手型教師能為自己的教學設計找到更多有力的理論,似乎更有說服力。但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專家教師的教學設計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在把握學生特點、引導突破難點等方面都顯著地高于新手型教師。而新手型教師這種理念和行為之間的巨大落差正是由于對學生知識的理解不夠所造成的。
參考文獻:
[1]楊彩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本質、特征與結構[J].教育科學,2006,(1):60-61.
[2]廖元錫.PCK——使教學最有效的知識[J].教師教育研究,2005,(6):39.
和其它行業相比,我們面臨的是一群最具活力、最具生機的人群,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個人世界。再和其它學科相比,我們的學科更具人文性,收入教材中的篇章無不彰顯著古今中外文學大師們的鮮明個性。面對這樣的學生,面對這樣的教材,我們的語文教師怎能沒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應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方式,不能再讓結論的統一性和教學的程式化束縛我們的手腳,應在專業化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個性化。
首先,教師的個性化發展應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顯著標志和突出特征。
語文教師若不追求個性化的教學思想和技巧方法,就不可能真正落實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創造、個性、獨特風格,這是我們語文教師發展的最理想狀態,唯有個性化的教師和個性化的教學,方能培養出具有創造特質的人才。
其次,教學的個性化應具有明確的標志,包括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狀態。
教學的個性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教師的教學具有個性風格,善于發揮自己的教學特長,培養有個性、有創造性的學生;二是指學生的學習富有探究精神和自主能力,能在教師的啟發下獲得良好的個性發展。教師的個性決定著學生的個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精神、氣度、情緒等個性品質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個性的張揚也應包括自我解剖和自我完善。在教學中,要使教師的個性真正成為一種教育力量,就必須把個性的彰顯與閱讀文本的個性化情感和思想與學生的成長和諧地統一,形成充滿張力的教學流程。當個性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心靈的交流形成生命的活力,語文的個性化教育和教師的個性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性化的教學要求教師進行“錯位發展”,各具所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如特級教師魏書生、李鎮西、于漪、錢夢龍等,他們有的側重感情,有的追求導讀,有的培養能力,有的發展智力,有的張揚民主,可謂各具特色。
再次,語文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應體現在平日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中。
如一味地統一進度,案,統一練習,統一講評,搞“標準化”生產,將無法形成個性特色。新的課程改革,就是要給教師更大更自主的教學空間,讓教師更多地發揮主體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成了實施新課改的關鍵。教師成了“教學共同體”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其氣質、風格、情感等個性品質對學生都有著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說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那么,富有個性的語文教師則是最具感染力的經典,因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使他們更具人格魅力。
要發展自己的個性首先要發展自己的思想。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們就不可能放飛學生的思想,因為學生有了自己的思想,教師就會難以應付。長此以往,必然會壓抑學生的思維發展,導致學生雖長著自己的腦袋,里面卻裝著別人的思想;雖然長著一張嘴,卻只會說別人教會的話語。
教師要有思想,就必須博學,要求教師自身必須具備盡可能多的文化素養。因此,各門學科尤其是人文學科,都與我們的專業有關。說到底,就是大專業與小專業、小語文與大語文的關系,兩者之間的鏈接、碰撞,必將創造出新思維的火花。
最后,要形成自己的個性,必須有真正能用于實踐、便于操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