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7 05:29:39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學畢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模式也反映了一個時展的特點并且與之相適應。關于社會學的論文題目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1社會學畢業論文題目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優秀大學生社會學論文題目1.淺析大學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現狀
2.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現狀研究--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為例
3.在華韓國留學生文化智力對文化認同的內隱影響研究
4.大學藝術與禮儀教育滲透研究
5.讀懂“90后”才能獲取真正的生力軍
6.高校學生自殺原因分析及對策
7.關于綜合性大學開設禮儀課程的探索
8.信任與公平:青年社會心態的區域比較
9.淺析生態社會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10.試論專業化.職業性社會工作推進的必要性與發展趨勢分析
11.高校“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幾點建議
12.民族院校家庭經濟困難生社會價值人際交往發展需求研究
13.民國時期女大學生婚姻觀研究
14.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訴求的課程實訓模式--以公關課程為例
15.“社區為本”的兒童保護服務本土化模式創新--以佛山市里水鎮“事實孤兒”保護項目為例
16.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婚戀觀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為例
17.穗.港兩地青年學生的交流與融合
18.90后男大學生穿著行為分析
19.雙語教學在社會工作專業的應用性分析
20.羅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基于網絡大數據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進展
22.對高校經濟統計基礎知識的研究
23.統計學專業就業難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
24.基于社會認同理論的社工大學生專業認同研究
25.新常態下社會思潮的存在邏輯與新表征
26.大學階段數據分析師的培養研究
27.社會工作如何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作用
28.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現象的探討
29.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親環境行為探討
30.高職院校開設禮儀課程的意義探析
31.中國當代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新方向
32.實踐性教學在女性學課程體系中的運用
3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聲望排序及變遷研究
34.基層電大統計學原理教學輔導改革初探
35.社會信任對網絡公民參與的影響--以大學生網民為例
36.“小組工作”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的實踐報告
37.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支持網絡的構建
38.對高校禮儀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
39.性別意識與女大學生就業質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調查
40.國外青少年移動網絡通訊設備使用情況研究綜述
41.甘肅省大學生自殺意念與羞恥感.述情障礙.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
42.農村大學生“訴貧傷害”的社會學分析
43.癥結與解決:受懷舊風影響的大學生戀愛觀
44.關于提高開放電大“統計學原理”教學效果的探討
45.論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的原因
46.家庭依戀模式對杏林學院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個案研究
47.當代女大學生性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
48.大學生親密關系暴力的相關研究評述
49.社會工作人才保障激勵機制研究--以南京市為例
50.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對大學生“低頭族”的啟示
51.湖北高校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狀況的實證分析
52.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調查與分析--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
53.改進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教學方法及其意義
54.信息化環境下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教學改革的研究
55.論當前我國社會的四種非理性文化心態
56.微時代環境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共同體”研究
57.信息技術女性用戶對信息技術設計的影響
58.關于高?!敖y計學”課程的教學滿意度評價
59.大學生親子關系與朋友關系的相關研究
60.常見校園犯罪的法律說明及其預防
法律社會學論文題目選題參考1.涉罪未成年人異地社會調查制度現行做法
2.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調查制度的司法對策--以廣州市的審判實踐為樣本
3.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理解與完善--兼論《刑事訴訟法》第275條
4.我國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別制度引入
5.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險性調查的理念確立和機制構建
6.少年司法分立論
7.“打人命”:農村青年婦女自殺特殊干預的一般意義
8.校園虐童行為模式與預防對策研究
9.社科法學的知識反思--以研究方法為核心
10.自由的女性與女性的自由--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法學的主張及其影響
11.中國青少年網絡犯罪研究綜述
12.“封存”還是“消滅”?--評新刑訴法犯罪記錄封存條款
13.“罪錯未成年人新聞報道的權益保護與法律規制”研討沙龍綜述
14.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辦案機制創新研究--以玄武區檢察院“協作式”辦案制度為視角
15.江蘇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實證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預防現狀為調研對象
16.社區服刑人員社會支持系統調查研究--以上海為例
17.我國少年司法的困境與出路
1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機制研究
19.赦免制度:“寬恕”在國家心理中的體現
20.司法社工職業的獨特性
21.論強制辯護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中的適用--以《刑事訴訟法》第267條為中心
22.我國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立法研究綜述
23.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學思考
24.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區矯正
25.試論青少年法制觀念的培養
26.從性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學研究的未來課題
27.關注弱勢群體--女性主義法學的啟示
28.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觀及其啟示
29.青少年犯罪預防中的“兒童參與”--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新思考
30.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證據適用的沖突與重構
31.兒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未成年人輕罪案件非刑罰化處理之構想--以刑事和解為視角
33.未成年人犯罪特別程序之定位
3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中社會調查制度的實際運用與分析
35.論我國未成年人人格調查制度之完善
36.寬嚴相濟語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釋疑及完善
37.可能性與空間考量:精神障礙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法社會學視角下的男性自殺問題研究
39.論大學生犯罪是否從寬處罰及其完善
40.新時期重慶市青少年犯罪研判與對策
社會工作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1、家庭暴力問題解決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2、流動兒童城市適應性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3、北京市社會工作事務所中社會工作者的激勵狀況研究
4、社會工作視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區養老問題研究
5、社會工作教育對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影響
6、關于最低生活保障與社會工作融合的研究
7、災害社會工作的本土實踐:一種優勢視角的分析
8、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婦女社會支持網絡的服務研究
9、社會工作對自閉癥家庭的干預研究
10、社會轉型期青少年偏差行為矯治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11、醫務社會工作實習研究
12、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問題研究
13、整合式社會工作方法介入流動兒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14、軍休干部服務中的社會工作倫理困境研究
15、民辦社會工作機構運行模式研究
16、資源依賴視角下社會工作機構服務質量研究
17、社會工作機構資源動員模式研究
18、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際交往的探討
19、“三社聯動”機制推動廣州城市社區社會工作發展的研究
20、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能力現狀分析
21、社會工作機構人力資源管理滿意度調查
22、新形勢下沿海地區農村社會工作問題研究
23、傷殘人群社會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24、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影響因素及前瞻思考
25、社會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養老的模式研究
26、專業社會工作與中國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探討
27、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
28、欠發達地區社會工作發展路徑探析
29、增權理論視角下面向“三失”青少年的社會工作個案幫扶途徑與方法研究
30、社會治理視角下新疆社會工作示范點的發展研究
31、制度信任視角下的社會工作“嵌入”公辦福利機構問題研究
32、青少年厭學的社會工作個案介入研究
33、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困境與倫理抉擇
34、從社會工作機構的成立看本土性社會工作的發展
35、社會工作視角下和諧醫患關系構建研究
36、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脫離和整合
37、社會工作方法在改善醫患關系中的運用
38、資源依賴視角下社會工作機構服務機制探析
39、社會工作行業組織明確組織使命與發展道路方法的研究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如何保證和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是社會各界極為關注的問題。研究生畢業論文是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體現,是衡量其能否獲得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1]選題是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關鍵,反映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高低。
一、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意義
研究生畢業論文是訓練研究生形成系統思維、運用科學知識、培養其獨立進行科學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應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見解。選題是撰寫畢業論文的首要環節,應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有較大的理論或實踐價值。常言道:“好題一半文”。選題對于科學研究具有普適性價值,選題關系著研究質量的高低。中國正值快速轉型期,社會問題錯綜復雜。面對紛繁的社會現象,研究生是否能選好時代命題,“問題意識”至關重要。
二、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標準與程序
俗語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同理,無標準不易選題。標準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題。本文由收集整理
選題一般采用重要性、創造性、可行性和合適性標準。重要性指研究問題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可以是理論意義,也可以是實踐意義或社會意義,或兼有之。創造性又稱創新性或獨特性,指在選擇確定和確定研究課題過程中具備的特點??尚行灾秆芯空呤欠窬邆溥M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種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適性主要指選題是否適合研究者的個人特點。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宜考慮經濟、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結合自身能力、經驗閱歷、知識結構、操作技術,遵循“以小見大”原則,從熟悉的領域發現問題,運用新視角、新理論、新方法進行研究,重視“小課題”,以小見大。
選題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從感興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問題原型,接著廣泛查閱文獻資料,初步確定研究問題,然后進一步查閱專門文獻,從而將研究問題明確化。同時,對研究問題進行他評和自評。即在聽取權威專家、前輩、同輩意見和看法的基礎上,不斷實行自我修正,使研究問題日漸成熟。最后,確定畢業論文選題。
三、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來源與方法
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來源有二,自選題目或導師承擔的課題。自選題目具有較大自由度,選題水平和個人生活閱歷、研究能力關系較大,呈參差不齊之態。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穩定,能把握研究方向,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靈活性。研究生可根據個人情況擇優而從。勿論何因,“問題”意識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從瑣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選題,取決于自身的人生經驗與閱歷。“學校-學校”型研究生群體生活經驗尤為單一,是不是束手無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對待生活世界,同化他人的間接生活經驗亦是對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經驗的無限補充。個人能夠直接感受或認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更為廣闊的部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來完成。對“閱讀”材料進行“內容分析”“二次分析”來激發“靈感與火花”,獲得選題。
四、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習慣的訓練
選題思維在于懷疑,“問題”意識在于發現。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當然,懷疑并非毫無根據,而是建立在對研究對象縝密思考基礎之上,既是理性思考的結果,又是新研究的開端。“問題”意識并非人人有之,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培養的結果。研究生欲向畢業論文要質量,就要注意“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習慣的訓練。
恰當運用米爾斯“社會學的想象力”、加芬克爾“常人方法論”,有助于研究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根據米爾斯社會學的想象力,研究生可以培養這樣一種心智品質,幫助他們利用信息增進理性,從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即個人對時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爾的常人方法論從日常生活中,破壞“理所當然”的常規,發現常規背后潛藏的社會事實。
此外,宜“勤”宜“懶”,“問題”長存。“勤”指遇事勤思考,拓寬思路,訓練發散思維,培養“問題”意識。“懶”指大膽創新,學會偷“懶”,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養成創新思維習慣。
總之,碩士畢業論文的選題有章可循,“問題意識”是關鍵。“問題意識”是研究的開端,創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習慣的訓練。
注釋:
論文摘要: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既有社會轉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但問題的根源出在大學生自身,歸根到底,是畢業生個體未能取得社會化的“畢業證書”。從本質上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是一個應該淡看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常態現象。
大學畢業生是我國勞動力資源中的一個優秀的群體,大學畢業生合理、及時而充分的就業,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經濟發展、國家穩定和社會進步有著重要意義。近幾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學校、畢業生及其家長的普遍關注,人們不禁要問,大學畢業生就業為什么這么難?難道高校畢業生真的是供過于求了嗎?本文試圖從社會學的角度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進行分析,以期人們對這個問題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一、就業難的大背景:社會轉型的影響
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首先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復雜的世界性難題。當前中國社會正處在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加速期,表現為從政治中心向經濟中心轉變,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從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變,從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這種社會轉型必然帶來社會環境、教育體制、就業體制、生產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重大變化,并對畢業生就業產生影響。
首先,我國正面臨著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產業結構的重組,特別是傳統產業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學科和專業的培養結構難以跟上這種變化,出現了人才市場上的供需矛盾,造成畢業生就業困難。
其次,在轉型的社會中,社會對大學畢業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對下降,表現為中國傳統的就業渠道吸收畢業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機構大幅度精簡,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畢業生;在歷次政府機構調整中,分流人員基本上是在事業單位中找出路,而事業單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經費緊縮等原因本身也面臨精簡的問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國有企業改組改造、減員增效的措施,使得過去作為接收畢業生的主渠道變得越來越窄。
再次,大學生就業市場不夠健全,市場體系還不夠完善,人力資本價格機制還沒有形成,造成就業信息不靈,就業成本高,難度加大。
最后,社會對大學生的實踐要求,除常規的科研、教學、機關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鎮基層、農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領域,但在現實上,要真正使畢業生進入這些領域,在執行層面上還有許多體制和機制上的障礙要革除。加之畢業生在觀念上一時難以接受而不愿意到這些性質的單位就業,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油然而生。
二、就業難的外因:社會風氣的影響
首先,社會輿論是在心態上影響大學生擇業的一個重要因素?,F在輿論中所反映的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層農村,就要更多地強調犧牲、奉獻,這使得眾多大學生產生畏難心理。社會輿論往往更加關注結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為了成功所需的種種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態。社會輿論要做的是正確引導大學生平視成功,重視過程,但顯然我們的輿論并沒有做到。社會不能正確地向學生傳遞成功的所有信息,僅僅是現象而非本質。年輕的大學生緊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釋放熱情,盲目地評價自身,缺乏艱苦奮斗的必要準備,導致就業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關系就業”風干擾了就業市場,雙向選擇受到了局限。用人單位的“近親”結構造成的就業排外性,干擾了就業市場的“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一些單位只認領導、親戚、朋友遞來的“條子”,不管專業是否對口,能否勝任工作,只要有“來頭”,有“關系”,就照收不誤,搞“黑箱操作”,致使公開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員早已“內定”。在關系就業中,專業錯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級錯位現象層出不窮,一些缺乏專業技術能力,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關系戶”占據著職業崗位,排斥著有專長的畢業生上崗,人為地造成就業困難。地方高校畢業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既沒有經濟基礎,又無社會關系,面對無形的“關系網”,他們更多地只能是無奈與茫然。
再次,用人單位存在“人才高消費之風,要招就招高學歷,“虛榮心”在作怪。雖然這幾年用人機制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為數不少的用人單位存在著門檻過高、人員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動輒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當多的用人單位特別看重工作經驗,希望招來即用,明確表示不要應屆畢業生,這對工作經驗幾乎為零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選擇的自由完全交給了用人單位一方。部分用人單位過分看重學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單位在招聘過程中,對畢業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條件提出過分要求。對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內在水平和能力,這給一些形象一般的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梢哉f,轉變用人觀念對用人單位而言,還僅僅是一句口號。
最后,學校盲目追求熱門專業,也是畢業生不適應社會需要的一個原因。由于就業環境的變化,許多大學盲目追求熱門專業,致使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如出現國際貿易熱、會計熱、計算機熱等,熱門專業一直熱到產出與需求不成比例,出現了嚴重的“短視現象”。其中一些學校在根本不具備開辦新專業的情況下匆匆上馬,師資、教材窮于應付,換湯不換藥。太注重市場需求而不考慮辦學規律,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出現部分“空殼”現象,畢業生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此外,大學生就業難反映了中國大學教育存在著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馴化”、“?;苯逃绞剑瑢е聦W生成為“聽話”的安分守己的規矩人,成為一個個“標準件”,缺乏個性,缺少敢闖敢冒和獨立不倚的精神,滿足不了社會多樣化的需求。就業中的“塞車”和“撞車”現象正是這種教育模式弊病的最好注解。功利主義性質的教育理念換來了“人才滯銷”的尷尬局面。
三、就業難的內因:社會化水平不高
許多畢業生慨嘆“就業難”,但是,為什么有的畢業生就業如魚得水,有些畢業生卻舉步維艱?就業難到底難在哪里?筆者以為,問題的根源出在大學生自身,歸根到底,是畢業生個體未能取得社會化的“畢業證書”。
所謂“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并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它是個人得以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是個人適應社會變遷所必經的途徑。個體應該選擇一條什么樣的道路,采取什么樣的手段,達到什么樣的目的,成為社會化的核心內容。
首先是大學生社會角色轉換不快。大學生是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特定社會角色,決定了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找到一份好工作,更要深刻理解他們所要從事專業的社會倫理意義,培養自己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而現在的畢業生普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沒有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自我角色期待與社會角色期待發生沖突,一些學生的觀念仍停留在“天之驕子”時代,仍以社會精英自居,重實惠、求時尚,只想“到公司去,到外資企業去,到賺錢最多的地方去”,妄想一畢業就能走上管理和領導崗位。二是社會角色素質培養不夠。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是專業學習,大多數人基本停留在“學生角色”的狀態中,“職業角色”的啟發和教育少而又少,難以實現從“學校人”向“社會人”的角色轉換。
其次是大學生的社會流動意識不強。在轉型社會中,人們在社會關系空間與地理空間的流動性更大,特別是職業地位的流動更加明顯,并且知識型勞動者的流動性將比傳統的產業工人要大得多。由于職業和崗位的變動更加頻繁,大學生“一次就業定終身”的現象將不復存在。然而,相當多的大學生還一心想捧“鐵飯碗”,以工作區域來確定就業單位,不屑基層鍛煉,盲目追求“高層、高位”就業,“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意識淡薄,抱著“全民保險,集體冒險,個體危險”的觀念不放,因此,以“精英”自居的大學生的優越感就不可避免地摔落在人潮洶涌的人才市場,消失在用人單位挑剔的眼神中。
再次是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現代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較高,基本上定位于復合型人才,如國家公務員考試、大型企業的面試,通常不限專業,他們需要的是知識面廣、人品好、能力強的學生。而許多畢業生往往有著“優秀”的書本知識,但實踐能力、團隊精神、心理素質、職業道德等方面卻比較欠缺,擇業時又不是根據個人實際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據社會職業聲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單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單位名聲好,“事少錢多離家近”,這種要求與個體素質間存在較大的錯位。某學校提出的“只要素質好,年年工作不難找”的口號既是社會需要的真實反映,也是對大學生培養和鍛煉綜合素質的真切呼吁。
四、就業難的實質:被夸大的“偽問題”
首先,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只是一個客觀的表面現象,是一個“偽”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中國的大學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和有能力吸收比現在多得多的畢業生。
2002年,中國大學畢業生為212萬,而在全國勞動力適齡人口中,大學畢業的勞動力所占比重僅為5%,在非農業勞動人口中,大專以上學歷也僅占20%。2002年我國大學生毛人學率也僅為15%,剛剛進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而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們接近的菲律賓和泰國就分別達到了31%和35%。發達國家正進人普及型階段,高等教育人學率達到50%以上,美國則達到了70%。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中國人力資本的投資遠遠不夠,甚至低于同等發展中國家水平。畢業生就業難,并不是大學生多得“無業可就”,而是大學生.“有業不就”,是畢業生的擇業方向與社會需求發生錯位。
其次,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存在被夸大的可能,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政府的就業政策和其他相關政策的傾斜。大學生群體并非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他們不僅有能力獲得社會媒體的高度關注,而且有能力影響政府決策資源的分配,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和期待,希望維持他們這些社會“驕子”的傳統優惠地位,尋找“精英”待遇。我們不難發現,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政府喊得厲害,學校忙得不亦樂乎,而一些畢業生卻悠閑自在。我國“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是明確的,能不能就業,首先是個人問題。對于國家來說,需要關注的還有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農民工的就業問題,目前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反應已經比較足夠了,畢竟這種關注也是一種公共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把國家公共資源向一部分人傾斜就是對另一部分人權利的侵害。
再次,中國大學生的一次就業率從世界范圍來看絕對不能說低,市場經濟國家大學生一次就業率很少有超過50%的,而2003年7月國家教育部給國務院匯報的是70%的就業率,2004年9月初全國大學畢業生平均就業率也達到了73%。我們比較關注一次就業率,而國外比較關注二次就業率,就是年底就業的畢業生比率,一般為60——70%。而2003年底,我國大學生就業率達85%,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并不低。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就業大學生角色社會化大學生就業市場
大學畢業生是我國勞動力資源中的一個優秀的群體,大學畢業生合理、及時而充分的就業,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經濟發展、國家穩定和社會進步有著重要意義。近幾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學校、畢業生及其家長的普遍關注,人們不禁要問,大學畢業生就業為什么這么難?難道高校畢業生真的是供過于求了嗎?本文試圖從社會學的角度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進行分析,以期人們對這個問題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一、就業難的大背景:社會轉型的影響
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首先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復雜的世界性難題。當前中國社會正處在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加速期,表現為從政治中心向經濟中心轉變,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從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變,從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這種社會轉型必然帶來社會環境、教育體制、就業體制、生產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重大變化,并對畢業生就業產生影響。
首先,我國正面臨著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產業結構的重組,特別是傳統產業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學科和專業的培養結構難以跟上這種變化,出現了人才市場上的供需矛盾,造成畢業生就業困難。
其次,在轉型的社會中,社會對大學畢業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對下降,表現為中國傳統的就業渠道吸收畢業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機構大幅度精簡,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畢業生;在歷次政府機構調整中,分流人員基本上是在事業單位中找出路,而事業單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經費緊縮等原因本身也面臨精簡的問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國有企業改組改造、減員增效的措施,使得過去作為接收畢業生的主渠道變得越來越窄。
再次,大學生就業市場不夠健全,市場體系還不夠完善,人力資本價格機制還沒有形成,造成就業信息不靈,就業成本高,難度加大。
最后,社會對大學生的實踐要求,除常規的科研、教學、機關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鎮基層、農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領域,但在現實上,要真正使畢業生進入這些領域,在執行層面上還有許多體制和機制上的障礙要革除。加之畢業生在觀念上一時難以接受而不愿意到這些性質的單位就業,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油然而生。
二、就業難的外因:社會風氣的影響
首先,社會輿論是在心態上影響大學生擇業的一個重要因素?,F在輿論中所反映的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層農村,就要更多地強調犧牲、奉獻,這使得眾多大學生產生畏難心理。社會輿論往往更加關注結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為了成功所需的種種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態。社會輿論要做的是正確引導大學生平視成功,重視過程,但顯然我們的輿論并沒有做到。社會不能正確地向學生傳遞成功的所有信息,僅僅是現象而非本質。年輕的大學生緊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釋放熱情,盲目地評價自身,缺乏艱苦奮斗的必要準備,導致就業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關系就業”風干擾了就業市場,雙向選擇受到了局限。用人單位的“近親”結構造成的就業排外性,干擾了就業市場的“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一些單位只認領導、親戚、朋友遞來的“條子”,不管專業是否對口,能否勝任工作,只要有“來頭”,有“關系”,就照收不誤,搞“黑箱操作”,致使公開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員早已“內定”。在關系就業中,專業錯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級錯位現象層出不窮,一些缺乏專業技術能力,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關系戶”占據著職業崗位,排斥著有專長的畢業生上崗,人為地造成就業困難。地方高校畢業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既沒有經濟基礎,又無社會關系,面對無形的“關系網”,他們更多地只能是無奈與茫然。
再次,用人單位存在“人才高消費之風,要招就招高學歷,“虛榮心”在作怪。雖然這幾年用人機制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為數不少的用人單位存在著門檻過高、人員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動輒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當多的用人單位特別看重工作經驗,希望招來即用,明確表示不要應屆畢業生,這對工作經驗幾乎為零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選擇的自由完全交給了用人單位一方。部分用人單位過分看重學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單位在招聘過程中,對畢業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條件提出過分要求。對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內在水平和能力,這給一些形象一般的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梢哉f,轉變用人觀念對用人單位而言,還僅僅是一句口號。
最后,學校盲目追求熱門專業,也是畢業生不適應社會需要的一個原因。由于就業環境的變化,許多大學盲目追求熱門專業,致使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如出現國際貿易熱、會計熱、計算機熱等,熱門專業一直熱到產出與需求不成比例,出現了嚴重的“短視現象”。其中一些學校在根本不具備開辦新專業的情況下匆匆上馬,師資、教材窮于應付,換湯不換藥。太注重市場需求而不考慮辦學規律,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出現部分“空殼”現象,畢業生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此外,大學生就業難反映了中國大學教育存在著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馴化”、“?;苯逃绞?,導致學生成為“聽話”的安分守己的規矩人,成為一個個“標準件”,缺乏個性,缺少敢闖敢冒和獨立不倚的精神,滿足不了社會多樣化的需求。就業中的“塞車”和“撞車”現象正是這種教育模式弊病的最好注解。功利主義性質的教育理念換來了“人才滯銷”的尷尬局面。
三、就業難的內因:社會化水平不高
許多畢業生慨嘆“就業難”,但是,為什么有的畢業生就業如魚得水,有些畢業生卻舉步維艱?就業難到底難在哪里?筆者以為,問題的根源出在大學生自身,歸根到底,是畢業生個體未能取得社會化的“畢業證書”。
所謂“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并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它是個人得以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是個人適應社會變遷所必經的途徑。個體應該選擇一條什么樣的道路,采取什么樣的手段,達到什么樣的目的,成為社會化的核心內容。
首先是大學生社會角色轉換不快。大學生是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特定社會角色,決定了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找到一份好工作,更要深刻理解他們所要從事專業的社會倫理意義,培養自己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而現在的畢業生普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沒有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自我角色期待與社會角色期待發生沖突,一些學生的觀念仍停留在“天之驕子”時代,仍以社會精英自居,重實惠、求時尚,只想“到公司去,到外資企業去,到賺錢最多的地方去”,妄想一畢業就能走上管理和領導崗位。二是社會角色素質培養不夠。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是專業學習,大多數人基本停留在“學生角色”的狀態中,“職業角色”的啟發和教育少而又少,難以實現從“學校人”向“社會人”的角色轉換。
其次是大學生的社會流動意識不強。在轉型社會中,人們在社會關系空間與地理空間的流動性更大,特別是職業地位的流動更加明顯,并且知識型勞動者的流動性將比傳統的產業工人要大得多。由于職業和崗位的變動更加頻繁,大學生“一次就業定終身”的現象將不復存在。然而,相當多的大學生還一心想捧“鐵飯碗”,以工作區域來確定就業單位,不屑基層鍛煉,盲目追求“高層、高位”就業,“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意識淡薄,抱著“全民保險,集體冒險,個體危險”的觀念不放,因此,以“精英”自居的大學生的優越感就不可避免地摔落在人潮洶涌的人才市場,消失在用人單位挑剔的眼神中。
再次是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現代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較高,基本上定位于復合型人才,如國家公務員考試、大型企業的面試,通常不限專業,他們需要的是知識面廣、人品好、能力強的學生。而許多畢業生往往有著“優秀”的書本知識,但實踐能力、團隊精神、心理素質、職業道德等方面卻比較欠缺,擇業時又不是根據個人實際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據社會職業聲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單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單位名聲好,“事少錢多離家近”,這種要求與個體素質間存在較大的錯位。某學校提出的“只要素質好,年年工作不難找”的口號既是社會需要的真實反映,也是對大學生培養和鍛煉綜合素質的真切呼吁。
四、就業難的實質:被夸大的“偽問題”
首先,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只是一個客觀的表面現象,是一個“偽”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中國的大學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和有能力吸收比現在多得多的畢業生。
2002年,中國大學畢業生為212萬,而在全國勞動力適齡人口中,大學畢業的勞動力所占比重僅為5%,在非農業勞動人口中,大專以上學歷也僅占20%。2002年我國大學生毛人學率也僅為15%,剛剛進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而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們接近的菲律賓和泰國就分別達到了31%和35%。發達國家正進人普及型階段,高等教育人學率達到50%以上,美國則達到了70%。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中國人力資本的投資遠遠不夠,甚至低于同等發展中國家水平。畢業生就業難,并不是大學生多得“無業可就”,而是大學生.“有業不就”,是畢業生的擇業方向與社會需求發生錯位。
其次,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存在被夸大的可能,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政府的就業政策和其他相關政策的傾斜。大學生群體并非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他們不僅有能力獲得社會媒體的高度關注,而且有能力影響政府決策資源的分配,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和期待,希望維持他們這些社會“驕子”的傳統優惠地位,尋找“精英”待遇。我們不難發現,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政府喊得厲害,學校忙得不亦樂乎,而一些畢業生卻悠閑自在。我國“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是明確的,能不能就業,首先是個人問題。對于國家來說,需要關注的還有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農民工的就業問題,目前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反應已經比較足夠了,畢竟這種關注也是一種公共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把國家公共資源向一部分人傾斜就是對另一部分人權利的侵害。
再次,中國大學生的一次就業率從世界范圍來看絕對不能說低,市場經濟國家大學生一次就業率很少有超過50%的,而2003年7月國家教育部給國務院匯報的是70%的就業率,2004年9月初全國大學畢業生平均就業率也達到了73%。我們比較關注一次就業率,而國外比較關注二次就業率,就是年底就業的畢業生比率,一般為60——70%。而2003年底,我國大學生就業率達85%,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并不低。
一、優化完善政府在大學畢業生就業中的職能
1、加快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經濟是基礎,發展經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造成我國當前大學生失業現象的一個最主要的外部原因是大學畢業生過多地涌入人才市場,造成人才相對供過于求。因此,國家應該加強宏觀調控,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擴大服務性產業,從而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就業空間,以解決其失業問題。
2、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和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在我國雖然憲法賦予了男女平等的權利,但是并沒有制定在求職中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規,導致女性在求職的過程中遇到公然的性別歧視卻束手無策。因此,“國家應該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遏制性別歧視的法規”,[2]并制定出明確的對就業歧視行為進行懲罰和賠償的制度。使得那些有嚴重性別歧視的用人單位得到相應的懲罰,從而促進就業公平,保障女大學生的就業。同時,還應該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通過社會保障制度將女職工生育保險責任由單位承擔改為由國家承擔,以減輕企業錄用女性的成本,從而增加企業錄用女性的積極性”,[3]創造男女公平競爭的就業環境。
3、加強宏觀調控,完善相關制度
一方面,針對現在大城市的大學生較多,用人單位不斷地提高用人標準,造成人才浪費和落后邊遠地區急需人才的用人單位則得不到人才的現狀。我國政府應該加強宏觀調控,對到邊遠地區或經濟落后的地區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比如退還學費給予生活補助、提高工資待遇和生活條件等,吸引大學生到這些地方去就業,從而緩解就業壓力,同時也可以促進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國家應該加大人事和戶籍制度等相關制度的改革力度,減少體制對大學生就業帶來的限制,讓這些制度不再成為阻礙人才流動的主要因素,使大學畢業生在更大的空間和范圍內流動和就業,從而有效地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降低大學生的失業率。
二、用人單位應樹立合理的用人觀
1、淡化性別意識觀念,充分發掘女大學生的優勢
在傳統的觀念中,用人單位普遍存在著歧視女性的現象。其實女性也有其自身的優勢,比如女性的職業穩定感和忠誠度要高于男性,女性有天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從事文字整理、編輯、翻譯、接待洽談等工作女性比男性更有優勢,而且女性相對男性有較強的忍耐力,大多數女大學生耐心持久、態度認真、工作負責,這正是每個用人單位所需要的。[4]因此用人單位不應該用傳統的觀念去看待如今的女大學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適時調整人才觀念,合理地選聘人才,充分發掘女大學生的優勢。
2、注重長遠利益,合理地儲備人才
很多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只注重短期效益,如果新聘的大學生在一段較短的時期內不能為企業創造出大的利??,就將其解聘,從而就導致了一些大學生的失業。事實上,很多大學生由于剛走上工作崗位沒有工作經驗,再加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其實踐能力較差,其潛能一下發揮不出來,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才能發揮出來。所以企業不應該只注重其短期利益,應該從其長遠利益來看,合理地儲備人才而不是頻繁地解聘人才,這樣既有利于大學生才能的發揮和就業,也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三、學校要改進人才培養方式
1、加大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使高等教育適應經濟發展
為了使我國的高等教育與當前的經濟結構相適應,更好地促進學生就業,學校必須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一方面,學校要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建立適應市場和社會需求的學科和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應當確保教育機構與產業結構調整保持一致,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配置資源,從而使教育符合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學校一定要審時度勢,根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對人才需求的科學預測,及時做好專業設置的適應性工作和改革工作。發展社會急需的新專業,改造社會需求量不大的老專業,與時俱進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5]改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模式,開設具有專業特點和實踐性強的課程,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應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其具有競爭優勢。
關鍵詞: 大學畢業生 社會適應心理問題 對策
一、大學畢業生面踏入社會面臨的的全新環境
近幾年來,部分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更為復雜的人際關系、較為獨立的生活環境等,很難適應,從而產生焦慮、壓抑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心理問題,就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會導致偏激的行為,對個人、社會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和惡劣的后果。一般而言,學生從初入社會時的心理盲目適應,經過心理不適應,再到心理基本主動適應,其周期需要3―5年時間。自我意識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強的人,往往適應期要長一些,反之則短一些;心理比較脆弱、自我調控能力差、缺乏辯證思維的人,往往適應期要長一些,反之則短一些。由此可見,大學畢業生職業社會化的關鍵期就在畢業后的頭幾年。
二、在適應社會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
1.理想和現實的極大反差讓大學畢業生產生焦慮心理。
大學生畢業生擁有無數個理想、美夢。但面對實際的工作、生活環境,不少人不能馬上適應下來,不能從基層做起,感覺和理想中落差很大,就產生了焦慮的心理。還有大學生對現在工作中復雜的技術也很難適應,感覺所學的知識遠遠不夠,而且理論和實踐相差很大。從而讓他們感覺到很大的危機,調節不好會形成心理問題。
2.復雜的人際關系讓大學生產生壓抑感。
人際關系適應是社會適應的重要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在大學畢業生的社會適應中,人際關系適應最好,無論是和領導、同事還是朋友,他們絕大多數人都覺得關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畢業生在適應周期內承認自己在人際適應上有壓抑感。這種壓抑感往往從正式開始工作即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烈,在達到頂點以后逐漸回落。它由以下三種感受組成:一是個性失落感。大學時期允許個性在適當程度上發揮,而工作團隊則是一個強調共性的地方,于是一些畢業生在與人相處時,過于壓抑自己的個性,甚至為了某些需要而偽裝自己。二是層級擠壓感。剛從學校到社會工作,一般都要從最低的層級干起,即使同事們并沒有壓制年輕人的主觀動機,但在工作上,尤其是在心理上,職場新人總是會感覺到來自職務地位的種種壓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進入職場的人習慣于與自己的同學、同齡人、同一批進入工作崗位的伙伴等作比較,比較的結果常常是優越于別人的方面被忽略,而遜人一籌的地方被放大,由此也容易產生壓抑感。
3.生活的壓力讓大學畢業生心理矛盾感加重。
生活適應是大學畢業生社會適應的基本內容。在學校里面,大學生主要是面對學業問題。走上社會之后,大學生面臨著婚姻、家庭等諸多問題。調查顯示,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感到很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占大多數,一般情況的占中等,不大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占極少數;在政治生活、經濟生活與社會地位方面,感到很好和比較好的占30%以上,一般情況的占50%以上,很差和比較差的占15%左右。部分畢業生適應較差,是因為隨著職業生活的全面展開,剛剛從業的激動興奮漸趨平緩,好奇心逐漸消失,隨之而來的是許多矛盾和沖突的產生。
三、大學畢業生在社會適應中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
1.環境的變化。
高科技發展對人的專業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未來社會充滿了競爭,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綜合化;知識不斷生產和創新,瞬息萬變。高科技的發展,信息時代知識的猛增與更新速度的加快,必然對人的專業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客觀上決定了大學生走向社會后的不適應性。所謂生活技能是指個體能夠采取正確的、適當的行為,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戰的能力。大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基本上處于與社會隔絕的狀態,對社會缺乏了解和認識。剛進入工作崗位,會遇到許多新的問題,有許多東西需要重新學習。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劇,現不少大學畢業生總會發出“做人真難”、“活著真累”的感慨。
2.知識、能力的不足。
調查顯示,畢業生在工作中明顯感覺到知識不夠用、能力不足。這說明大學畢業生的業務素質還不算高,他們在知識、技能和能力方面實踐上還明顯不足,特別是當今時代,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對人才規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一些重要科研課題、技術革新項目與一些邊緣學科,往往僅具備某一方面的專業知識是不夠的。社會和學校的群體不同,有的畢業生在學校期間通過鍛煉培養了自己的組織、協調等方面的能力,但走上社會面臨復雜的群體,應對這些人際關系上還顯得不是很適應。
3.工作、生活實踐經驗缺乏。
大學畢業生之所以在離開學校后的社會生活中表現出強烈的矛盾感,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實踐經驗,涉世尚淺,容易想當然地想象社會生活的美好,而又往往脫離現實條件。具體來說,一方面,從小到大,家庭教育忽視生活技能的訓練,較少提供給他們生活實踐能力培養的機會,他們養成依賴性,遇事易激動,情緒缺乏控制,處世不夠老練。另一方面,學校教育多是傳授理論知識,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識講解,也缺乏真槍實彈的實踐。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礎上,通過練習獲得的,只有通過反復練習才能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繼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生活技能的培養是以探究體驗為主要形式的實踐活動,只有把智力活動和操作活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重視直接體驗和經驗學習,才能使多方面的實際能力得到培養。工作上更是如此,在學校主要是理論的學習,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有相當的差距,平時也缺乏到工作一線鍛煉的機會,所以一踏上工作崗位,便感覺缺乏實踐技能,導致焦慮等心理問題。
四、心理問題的疏導對策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大學生畢業生形成穩定的心理狀態。
(1)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在一種健康、融洽的關系中生活、學習和發展。優化校園文化環境,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活潑的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學習競賽、名家講壇、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識,并以活動為紐帶,培養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促進人格的自我完善。
(2)加強心理訓練,增強心理素質。大學畢業生們應主動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一些心理問題的鑒別方法和基本的心理調適辦法,比如通過聽音樂、看電影、閱讀書籍等發泄心中情緒,可以有助于畢業生們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減少情緒波動的頻率與劇烈程度,減少發生心理問題的概率。大學畢業生的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而且是保障家庭和睦、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
2.正確認識自我,確定新的人生起跑點。
論文關鍵詞:中等職業語文教學 人才培養 教學改革 主導地位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結構、規格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就要求中等職業教育結合實際在教學思想及教學模式方面進行全面改革。語文具有人文性、知識性、基礎性和工具性的特點,中職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實踐能力,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中等職業在培養數量和質量上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能應用型人才。
現階段我國的中職教育課程結構設置并不合理,由于社會產業結構的迅速調整和職業崗位的不斷變化,許多課程的內容顯得相對陳舊,知識的更新與教材內容滯后的矛盾日漸顯現,課程設置和教材改革滯后于現實需求,專業課程偏重學科建設,強調學科的系統性,忽視學生綜合能力有培養。這個問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表現尤為突出,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與傳統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之間的矛盾仍很突出,教師仍然是“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一張嘴”,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仍在沿用。教師大都只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和簡單的模仿練習,偏重于理論型、知識型邏輯思維訓練,因而學生難以獲得事物具體表象的支撐,語法概念、人文倫理、文體表達方式、語體風格、語文結構在不少學生的頭腦里只是干巴巴的知識條文,缺乏活靈活現的具體形象,更缺乏日后工作中的實際運用能力。由于語文教學的欠缺,使學生對抽象概念出現較多的文言文和一些科技文的理解產生困難,影響了學生全面思維的發展,認知和實踐能力較差。用這種方法培養的學生顯然是“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這不僅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也嚴重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語文教學是一種融知識與能力為一體的工具操作性很強的教學,是科學教學的基礎。弱化了這方面的培養,就會導致學生只強調學技能的職業特點,而忽視個人發展的文化內涵,使他們在掌握從事某種崗位技能的同時卻無法達到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文化程度,在走向工作崗位時,因其專業技能低,文化素質較差,而難以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求。
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主要是指其服務于適應職業社會需要的教育教學質量,即培養具有通專多能實用型、適用型、適需對路的中等職業技術人才,其核心是教育與經濟的結合度,是畢業生的認可程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走向市場后給社會帶來的物質與精神利益的多少,則會成為中等職教生存與發展的制約因素,因而要把全部的精力用于研究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上來,使其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促使人才規格質量培養與勞動市場的流向趨于一致。為此,中等職業語文教育尤其重要,作為科學文化學習的基礎學科,與有效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學習、職業素養、自學能力、心理素質等有著密切聯系,在教學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局”的主導地位和事半功倍的效能。
創新教學模式,為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提供平臺。在學生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各種情感、態度、意志、興趣對技能的養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職業教育中作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特點的語文教學,應在選文和教學形式上下功夫,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在職業方面的審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養,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讀職校當工人低人一等”的思想在語文教學中選取一些歌頌當代勞動者的詩歌、散文。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角色互換扮演等形式讓學生經歷審美和情感體驗,正確認識到勞動者的光榮和偉大,找回自信;組織學生聽取有突出貢獻的勞動模范做典型報告,寫出感想認識,語文課上進行評講,使學生了解成功者背后的付出;以語文教學為平臺,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良好的理性思維和分析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經營能力、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
語文教學由于自身的特點,其人文性在解決學生各種非智力因素對專業技能形成影響的問題上有著獨特的優勢。一個人的道德和品行的體現,如對人的接納、容忍、理解、尊重關懷和愛護、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行為,體現出極大的社會性和人生價值追尋。作為職業學校的語文課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與專業課教師溝通,互相配合,結合學生專業學習的具體問題,積極探索語文教學的各種新途徑、新方法。通過語文教學不斷地轉變學生的觀念,增強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動力,強化學生學習和練就專業技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教育,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獲得適應將來就業所必需的專業技能。
實行靈活模塊的教學策略,體現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教學中把語文課編為文選預讀訓練、寫作訓練、口語交際訓練、文刊板報編輯與排版訓練四個能力模塊。每個模塊分為基礎語文能力訓練和職業語文能力訓練,既重視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基礎知識的提高,又適應和滿足技術專業的需要,從而強化學生今后崗位實踐活動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崗位工作需要的“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廣泛的語文實踐活動是提高語文教學時效、培養學生把握語文的能力和提高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
把教材變為學材,提高以專業為本的教學程度。語文教學不能做簡單的課本執行者,應該做教學方案的編輯,做教學實踐的導演,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的學生需求把學校選定的教材改變為“學材”,如針對機電類專業,增設或加強說明文、產品說明書等應用文方面的教學訓練內容;針對土木建筑專業,就增設或加強古今建筑物詩詞、散文和專業技術性文體結構的講解。教學中盡可能地把教學課程內容貼近學生的專業需要,提高以專業為本的教學程度。增強語文教學實踐的專業性和有效性,教師自身具備的知識不能僅僅停留在語文課教學范疇內,需要不斷學習開設的所有專業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帶著“任務”進入學習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將語文教學與學生今后崗位實踐活動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