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7 04:48:19
序論:在您撰寫播音主持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藝術的評價上,我國古代對于高尚、美好的藝術創作界定為雅,即高尚、美好的藝術面貌。古人有雅正、雅樂、雅言等說法,把雅視作美學的最高標準,十分推崇雅的審美類型,而在廣播播音主持中,雅是一種宏大、莊重、深厚的播音風格,這種大氣、方正的藝術風格在播音主持藝術事業的初始階段廣為推崇,現代的一些新聞節目仍然自始至終地堅持這種藝術風格,由此提高節目的公信力,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一些新聞廣播節目等。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藝術風格漸漸有了曲高和寡的嫌疑,失去了地氣,脫離了百姓的實際生活,因此廣播媒體進入市場競爭環境中時,應以市場需求為需要,以收聽率為參考,實現廣播播音主持風格的適當轉型,在傳統大雅的基礎上,加入大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元素,使內容與形式更接地氣、更落地,即所謂的俗,由此來逐步擺脫廣播播音主持的瓶頸,將我們的廣播節目推向更為優質的發展道路上。
2.廣播傳媒播音主持中的俗
在長期的藝術發展中,俗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字眼,很多人為俗貼上了低劣的標簽,將俗與低、庸聯系在一起,而在播音藝術中,所謂的俗指的是被廣大民眾所接受的習慣和風尚等。俗的題材最接近廣大民眾的生活實際,是一種平民化的藝術風格,它的對象感強烈,接近群眾,語言生動有趣。從藝術創作風格的表達上來看,俗和雅是相對的一種審美層次,在藝術的長期發展中,世俗的藝術更貼近生活、百姓,被廣為接受,而純粹的、單一的高雅只屬于少數群體。目前,由于市場競爭的結果,播音主持的俗意味著從高高在上的藝術創作風格轉向人民生活汲取藝術源泉,起到了更好的提高全民素質、引導群眾文化品位的作用。從精神文明建設的角度上來說,廣播媒體具有將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向更高的文化層次推進的責任,具有抵制低俗之風、引導社會風氣的作用。
播音主持專業的根本屬性為新聞性,播音創作離不開新聞性的要求,主要是培養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從事的工作也主要是和廣播電視密切相關。影視配音教學應該緊緊圍繞播音主持根本屬性來展開,以廣播電視實際工作內容為導向,設置與廣播電視工作密切相關的課程內容。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生工作單位主要活躍在廣播電視機構一線,日常工作內容主要以新聞播報,出境采訪,節目主持及配音工作為主。在實際工作中,和配音相關的主要是新聞配音、廣告配音、專題節目配音及一些商業配音。在目前教學體系中對影視劇人物、廣告配音及專題配音課課時安排較多,對新聞配音課時安排較少,與實際需求脫節,較少涉及音視頻軟件操作技能的提升及與音視頻制作單位銜接交流的安排,對學生就業及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不利于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現實需求。結合播音主持專業特點優勢及目前影視配音人才需求實際,可建立以新聞配音、廣告配音為主,專題片配音、影視劇配音為輔,結合課程匯報展示、一線配音人員指導及音視頻軟件學習,培養貼近播音主持工作實際又強化專業技能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專業基本技能及實際操作應用能力。
2教學體系優化策略具體分析
2.1以新聞配音、廣告配音為主
新聞節目是廣播電視媒體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新聞節目不僅包括常見的時政新聞,還包括財經新聞、民生新聞、娛樂新聞、體育新聞及新聞評論等。在新聞節目中,除去出鏡播音員負責導語播報外,新聞主體及結尾部分大都通過視頻畫面與配音結合來呈現,配音工作一般由播音員輪班或由專職配音員來完成,一般播音主持畢業生剛入職新聞欄目組也主要承擔新聞節目的配音工作。雖然新聞配音內容在電視播音主持或新聞播音課程中有所提及,但側重點更多是提升學生新聞播報水平,從配音角度講授內容較少,加之學生新聞配音練習量不夠,很難達到新聞配音的播出要求。在這門課程中,課程內容設置應該以新聞節目配音為主,以適應廣播電視媒體需求及學生就業發展。廣告是目前廣播電視媒體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聲音作為電視廣告的必要組成部分,一般都是由所在媒體廣告部或專業廣告制作機構錄制,一般都由播音員主持人配音播出。對于播音主持從業者來說,廣告配音是日常工作內容之一,所以增加廣告配音課時量,加強對學生廣告配音練習尤為重要。
2.2專題片配音、影視劇配音為輔
專題節目因為表現形式多樣,且節目主題鮮明,是目前廣播電視媒體最常見的節目形式之一。專題節目特別是紀錄片對配音的要求相對要高一些,需要豐富的配音實踐及熟練的語言表達技巧,大多數專題節目配音對于剛入職的播音員主持人來說難度較大。在影視配音課程中,應從學生工作實際出發,在教學中適量對專題片配音進行理論闡述、示例講解及例稿練習,讓學生能夠明晰專題片配音特點及掌握配音技巧、規律,為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專題片配音奠定良好基礎。影視劇人物配音因為影片選擇面廣,劇中角色眾多,影視情節豐富細膩,對于增強學生語言表現能力、把握人物性格及鍛煉聲音的適應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但遺憾的是,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接觸到影視配音的機會極少,不能做到學以致用。所以,影視劇配音章節的學習可通過對不同類型影視劇進行練習,以增強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為中心來進行教學。
2.3課程匯報展演、一線配音人員指導及音視頻軟件學習
除在課堂中要求學生進行配音練習及回課指導外,可在課程結束時舉辦專業匯報展演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通過對匯報展演中的作品進行反復練習來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并通過作品選拔來激勵學生加強專業練習,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及活動組織能力。如果課程匯報展演條件不成熟,也可以通過將學生作品制作成光盤或上傳到視頻網站的方式來進行。專業教學不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練習提高,還應該走出課堂,到配音制作專業機構進行觀摩考察,并邀請一線配音人員對學生作品進行分析點評,同時邀請他們到校進行專業講座或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盡可能地讓學生走近一線,知曉自己自身水平與市場需求所存在的問題與差距。有效地促使學生明確方向,主動學習。影視配音離不開音頻、視頻軟件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可抽出課時對學生進行音頻、視頻軟件制作指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配音學習階段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學習意識,即配音學習最核心的是語言表達技巧能力的訓練,不能完全依靠后期制作技術來提升配音水平,后期制作只有在配音水平較好的前提下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人們通過語言表達所思所想,語言促進了人際傳播中的交流與理解。播音主持專業作為新聞傳播學下面的分支學科,更是在語言藝術方面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媒體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播音主持人不能不迎接播音主持表達、語言藝術風格展現等新挑戰,以下筆者將談談播音員、主持人如何展現語言藝術魅力。
1.聲音魅力的展現
據筆者所知,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都會進行發聲訓練,力圖盡可能地展現最好的聲音魅力。其中包括發音標準、正確的呼吸、優雅的坐姿或站姿等。發音標準是最基本的專業素質,也是聲音富有魅力的一個前提條件;播音員、主持人一般要求用丹田呼吸,處理好呼吸的節奏是控制語音語調的基礎;俗話說:“坐如鐘,站如松”,主持人的坐姿和站姿體現了其內在的氣質,同時也能消除一定的緊張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把各種不同的語境帶入播音主持中,使受眾產生情感共鳴。這是屬于語言藝術魅力的外在表達形式。
2.強化語言文化功底,擴展知識面
語言的內在藝術魅力主要是指語言內容豐富、富有感染力和創造力。這里就離不開平日里的積累。播音員、主持人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應該有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言語組織多變創新,這里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培訓煉成。另外,因為播音主持是個特殊的職業,經常需要應付很多突發狀況,特別是一些對專業要求較高的節目,更需要主持人在工作之余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這樣不僅對節目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且能適當地給出點評,更能與細分后的受眾有更多的共鳴和對話。
3.口語化、親和力創造個性魅力
隨著受眾的欣賞水平的提高,對播音員、主持人也有了“個性化”的期待,縱觀現在活躍在媒體特別是電視行業的主持人中,個性鮮明是形成廣大受眾喜愛的主要原因。要做到主持風格獨具一格,口語化的表達是重要要素。比如央視評論員白巖松,他讀書涉獵極廣,但主持時往往語言簡練樸實,評論簡潔中肯,他用受眾能接受的口語化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就是語言個性魅力的體現。除此之外還包括娛樂節目主持人何炅,多年來他塑造的形象讓受眾感到非常親切,這離不開其幽默、風趣、機智的口語化語言表達方式,看他的節目處處可感受到生活氣息,拉近了主持人與受眾的距離。
4.情感和語言藝術融會貫通
播音員、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若能與受眾形成情感交流,通過語言藝術感染受眾、感動受眾將助推節目的成功。電視節目主持人趙忠祥老師曾經說道:“節目主持人應該與觀眾站在一起,想他們之所想?!边@話沒錯,節目主持人應該通過感情與受眾緊密結合在一起,用真誠的語言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同時也可充分展現自身語言藝術魅力。特別是一些情感類節目,更是需要主持人情感的表達,讓受眾的思緒跟著節目進行,對節目內容產生共鳴,最后對節目形成依賴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提到的情感與語言藝術的融會貫通,并不是指胡亂煽情,而是建立在傳播真實情感的基礎上的。
二、結語
所以,電視播音主持人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技巧、內在的知識素養以及對節目整體的駕馭能力。換言之,就是要求電視主持人在語言表達上符合節目內容特點,而且也要注意自身的表情、手勢、節奏和語氣等非語言交際技巧的實際運用,才能更好地完成與觀眾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傳情的功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應該根據電視節目類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新聞調查類欄目,經常運用富有邏輯性的語言表述,不太注意情感的外露和語言的修飾,只是憑借主持人自身的知識結構深入淺出地分析事態的發展和事物的本質,其語言特點呈現出邏輯化和理性化,更能體現出主持人思想的敏銳和睿智。
二、電視傳播規律的綜合作用
除了上文所介紹的兩點之外,在增強播音主持藝術性的過程中,合理地應用電視傳媒也是非常必要的。電視是目前影響力非常廣泛的傳媒方式之一,在大眾文化傳媒中,電視所占有的比重最大,影響力也最廣,那么對其進行綜合應用,必然會促進我國播音主持領域工作人員的藝術素養提升。因此,要有效依靠電視傳媒的力量,發揮其綜合作用,將其獨特的審美特征,采用合理的電視語言來進行表述,從而使其藝術感染力有所增加,這樣一來,播音主持工作人員就要做到以電視節目傳播的基本規律為基礎開展各項工作。首先,要重視電視節目中,聲音、畫面以及語言的合理性,電視畫面要做到連續美觀,要不斷創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其次,播音主持者的語言要與畫面保持一致,主持人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能夠對傳播規律以及審美特征進行掌控。另外拍攝使用的攝像機位、背景聲音等,都是影響電視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做到協調一致,從而滿足人們對于電視藝術審美的需求。
在節目編排上,主持人的主持語句色彩關系著整個節目的感情基調。不同節目類型要求主持人用不同的主持方式去處理。
二、播音主持語言色彩分類
(一)莊重嚴肅《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
(二)熱情生動《春節聯歡晚會》《元宵喜樂會》等;
(三)感人煽情《感動中國》《藝術人生》等;
(四)綜藝幽默《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
三、幾位名嘴的不同語言色彩
(一)楊瀾與《楊瀾訪談錄》
自從楊瀾登上央視的舞臺,她就給人們留下了知性、美麗、智慧、優雅的優質女性的美好印象。楊瀾展現給公眾的永遠都是一個多角度的、慢條斯理的、邏輯緊湊的訪談方式,和其他主持人一樣,即使自己已經擁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知識內涵,但是每接受一個新的采訪對象之前,她仍然要大范圍地搜集資料,了解受采訪對象的各方面的情況,然后抓住訪談的切入點進入正式訪談,她訪談的方式環環相扣,往往能夠漸進地深入訪談的中心點。她從不會去問那些所謂的低智商的問題,它能夠直截了當地讓受采訪者明白她采訪的目的和真正意圖。而這些,往往都和楊瀾智慧的語言色彩有著很大的關系,她能夠用很巧妙的方式問到自己想問的東西,又不會讓別人聽起來顯得突兀和尷尬,語言的語句色彩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運用的語調和語氣都是親切和自然,讓人覺得非常舒服,及時在聊很嚴肅的問題,受訪者也會覺得是在很隨意得聊著很普通的事。這其實和楊瀾掌握的語句色彩以及背后下的苦功有著很大的關系。
(二)朱軍與《藝術人生》
朱軍的愛崗敬業造就了他的許多驕人成績,在中央電視臺這座眾人矚目的最高榮譽電視臺,他沒有放棄過鉆研??赡苁呛退浽谇噲F工作過有關,他主持的節目文藝范十足。字里行間中總是流露著無法形容的吸引人的魅力。無論是幽默還是煽情,他都能拿捏得恰到好處,就拿他的最為出名的一部作品《藝術人生》來講,作為央視的名牌欄目--《藝術人生》。它的節目宗旨是記錄時代人物,可以說從一開始,節目的定位是高起點,在選材上,也下足了功夫。主持人朱軍也因這檔節目,由晚會型主持人,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訪談型主持人,從而迎來了他事業的輝煌時期?!端囆g人生》是一檔有著濃郁溫情氣息的名人訪談類節目。這種風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朱軍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朱軍的主持風格,可以說,他承襲央視主持人一貫的溫情、穩重、大氣的風格。雖然他也開一些玩笑,但從整體上來看,感動、教育意義大于娛樂意義。觀眾總能從中品出一些人生百味,感悟出一些人生哲理。
(三)陳魯豫與《魯豫有約》
從目前學生已完成的自媒體節目數量和質量上來說,被主流采納的幾率尚且不高,這跟主流媒體平臺對內容規格的要求及限制和學生自身制作水平仍有待提高關系密切。廣西的桂中之聲頻率,采用過學生上傳到自媒體上的素材用來制作成節目。視頻方面,如筆者所指導上載于優酷,轉載在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校園網平臺上的《漓院新聞》,從2013至今以創作16期之多,播音主持的學生投入較多熱情,既負責采編,還要負責出鏡,每一期的節目內容和主播的表現都在微博上引起熱議。直接服務了尚無校園電視臺的該校,對于關注身邊事,解決身邊問題的學生們。對于參與到其中的學生都有直接的影響,使得他們對媒體和電視播音主持業務實踐有了直接感性的認識,除了教師教,還有身邊人看的一種模擬主播狀態,有效的提升了實踐教學的環節。從學生構成來看,播音主持與新聞學專業是主力軍,較好的平衡節目采編播一體化的融合,專業之間的互補性較好。指導教師也各司其職,達到臺前幕后的合理分工。從參與實踐的效果來看,學生主播從生澀到熟練,很多參與過節目的學生對自身能力和不足有了清醒的認識。正是因為學生和教師打造了在優酷上的這個自媒體平臺,后來才被學校所采納作為正是的校園對外宣傳的窗口節目。
2自媒體傳播方式的使用思考
2.1專業技能差異的消解
在自媒體時代,不同水平傳播與藝術專業的教育者和學習者面臨著兩項重要的任務:第一是轉變對主流大眾傳播媒體“神秘性”的認識;第二是對本專業和行業中的成見進行消解。在SNS,Blog,Weibo,App等網絡服務成為自媒體的傳播主體時,改變了傳統紙媒和電子媒體為受眾進行議程設置,構建受眾所期待圖景的局面。信息技術為民眾參與大眾傳播、表達意見提供了便利,拓寬了民眾思路,起到了“啟智”的作用。在公共意見的領域,年輕人總是活躍在虛擬世界,尚不能在主流媒體的世界里發聲。因此,因為得不到有效的鍛煉,使得他們初入職場時能力達不到想象的高度。當在需要負責的傳播語境中,青年人進一步成為主體,用獨立思考認識世界,表達自己的觀點,接受網民的檢驗。學會面對質疑和挑剔,能夠進一步穩固他們的職業心態。知名院校的畢業生能夠較順暢的接觸到傳媒行業的實習實踐機會,但一般學校的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過大致相同的內容,在機遇和眼界上,遠不如前者。好在自媒體的繁榮,給了他們一個釋放自我才華的機會,讓自己的作品和吶喊能夠被聽到和看到。作為播音教育旗艦的中國傳媒大學目前對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課程的教學改革和研究走在了最前方,通過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這些自媒體,筆者也密切關注著教育方式的創新,思考如何整合自己的教學思路,這一點上,自媒體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提供的不僅是一個觀看的過程,還有互動交流,發現不足。
2.2專業實踐思路的加強
針對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也多次思考,如何將自媒體巧用到實踐教學中。在出鏡報道一章里,要求學生經過課堂理論和視頻實例的分析后獨立完成完成出鏡報道。筆者將三周的教學內容分為第一周理論,第二周不出鏡只報道的校園新聞,第三周出鏡且報道的社會新聞。其中第二周的內容上傳至荔枝FM的校園新聞報道,選擇優秀的作品在校廣播臺中播放。第三周上傳至優酷,回課時,教師播放視頻,學生進行評議。在第三周拍攝之前,學生通過QQ群組將出鏡報道的內容策劃同老師討論,這個教學過程中,至始至終都在智能手機這個工具上。報道的時間一般不超過3min,能夠較好完成視頻作業的學生都至少嘗試過10遍以上,較好的解決了打結、磕巴的常見心理問題,從實踐中加強心理建設和提高報道能力。等到再使用攝像機拍攝時,學生普遍具備報道思路,不會浪費時間。避免了見到攝像機的生澀感,因為自己動手拍過,能更好的與攝像配合完成報道。
2.3自媒體使用不當的預防
互聯網上的自媒體工具,為信息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各種信息、觀點,隨著百度、谷歌輕松拿下。便捷之外,要警惕“拿來主義”濫用習慣的養成。信息的冗余是互聯網在播音教學使用上面對的大問題。很多的學生在做新聞評論節目時,其觀點和材料幾乎完全參照自媒體上的內容。評論上失去了獨立分析、判斷的能力,覺得看了背了自然就是懂了,自己懶得去調查、交談。因此,教師在策劃審題階段也要進行把關。這首先要求教師做到對學生所使用素材進行了解,便于避免指導時的“亂點兵”。同時,教師應該在微博或QQ上進行話題的布置和銜接順序的選擇。從而避免學生的懶惰習慣和刻板思維的形成。推薦較好的官方微博給學生,每一條新聞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以作業的形式,要求學生完成在相關微博下的一句話評論,教師解答,把課堂和課下的教育結合起來。
3自媒體使用方式的發展趨勢
3.1強強聯合
自媒體再新,成為主流尚且還需時日。如果學生制作的節目如果能夠把握住傳統媒體的標準,被吸納和采用相互融合,才是播音主持教育中實踐教學最大作用的發揮。服務于地方的文化經濟建設,引發思考和關注才是“發聲”教育的主要作用。如何突破校園新聞的節目內容和形式,關注服務地方各項事業建設,仍是教師在教學和引導學生實踐方面需要思考的問題。
3.2整合資源
播音主持專業更加注重對學生業務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科的特殊性以及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使該專業的授課模式區別于其他學科。目前,全國大多數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采取“大課”和“小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按笳n”即理論課,課堂上教師“一對眾”地系統講解專業理論知識與實用技巧,教師與學生的實踐互動較少。課堂上教師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有:第一,講解法。需要識記的基礎理論,教師多是“單方灌輸式”講解,學生以聽、記、思為主;第二,示范法。涉及播音主持技巧的知識,受學生人數與授課時間的限制,教師多以自身進行示范播讀為主,以個別學生練習為輔;第三,案例法。教師結合實例對相關理論進行解讀,便于學生理解。但一般實例不具有普遍性,同時,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導致該理論在運用過程中不能發揮很好的實踐指導作用?!靶≌n”則10—15人為一組,在專業的播音微格教室授課。“微”取“微型”之意,“格”即“分類”。微格教室是一個縮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學環境。學生在微格教室進行實踐學習,老師采取“一對一”的授課方式,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逐一指導播音主持實踐。“小課”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一,講解法。小課的理論講解區別于大課,小課把大課枯燥、無味、生澀的理論知識形象化,結合學生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解釋,讓學生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以便課后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比如關于“氣息控制”,如果將呼吸原理與氣息控制技巧結合,使抽象的科學理論轉化為學生的具體感受,在理論的指導下切身體會到生理上的運動感覺,學生就能更加準確地掌握氣息運用的技巧;第二,講評法。課堂上教師以點評學生播讀為主。每位同學逐一進行稿件播讀,教師有針對性地逐一點評;第三,帶播法。小課實踐時間較充足,針對優秀的播音作品,教師會帶領學生逐句逐段地進行播讀訓練,強調學生對教師技巧的模仿。
二、教學模式與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
(一)忽視學生個體差異
在播音主持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教學大綱與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宏觀安排教學計劃,學方式,但卻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比如,本節課講少兒節目主持,所有同學都必須進行實踐練習,然而有些學生無論是聲音條件,還是形象氣質,完全與“少兒”特征與節目需求相脫節,此時學生就會帶著“情緒”學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應付完成實踐,更有甚者直接曠課,造成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種種情形,除了學生個人因素外,關鍵在于教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不提倡學生在課堂上盲目地跟隨自我興趣,但教師可以有選擇性的參考學生個人興趣展開教學,以學生為主。如上例,擅長節目策劃的學生可與擅長少兒節目主持的同學分組合作完成節目的前期策劃方案;擅長評論的同學可以讓他對進行少兒節目主持實踐的同學作出相應的有效評價;擅長影視表演的同學可以根據節目需要角色客串;擅長攝影攝像的同學可.以參與節目錄制設備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得到加強,學生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鞏固,學習效率極大提高。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已經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有一定的語音基礎,教師在實現學生基本功培養的教學任務與目標外,還應為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優勢的展露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學生的個性優勢得到極大程度的展現,不至于出現精英人才趨向于大眾化教育的悲劇。無論是節目策劃、新聞采寫、新聞播音、新聞評論、綜藝節目主持,還是詩歌朗誦、影視配音、攝影攝像、影視表演、后期制作,學生個體的差異致使學生的興趣、性格、氣質截然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發掘、培養并利用學生的優勢,使其在節目創作過程中都能發揮所長,而非“流水線式”的生產作業,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張揚,優勢得不到發揮。學生會因為自己某方面的“技不如人”而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影響以后的發展進步。
(二)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播音主持專業較強的實踐性促使高校有意識地增強播音主持實踐教學,但課堂實踐遠遠不能滿足行業對播音員與主持人的實際工作要求,以至于學生陷入走上工作崗位而無法適應工作的尷尬境地,這其中既包括工作必需設備的操作,還包括所學理論對現實問題的分析。比如,很多高校教學資源有限,教師課堂上對攝像機操作技能的理論講解也只能是讓學生了解為主,無法實現人手一臺,進行現場操作指導。即便有時以組為單位分發一臺,學生較多,分配給每位學生的操作時間較短,何談熟能生巧呢?再比如,新聞播音要求一定要播出“新鮮感”,那么“新鮮感”到底由何而來?課堂練習實例都具有典型性,在老師的分析指導下,同學們都能很快達到播讀要求。但新聞時時都在更新,每篇稿件的新鮮點都不同,對直播間的播音員來說備稿時間有限,此時課堂所學的尋找新鮮感的固定思維模式甚至會對播音員尋找稿件“新鮮感”,激發強烈播講愿望產生消極影響。教學環境畢竟不是真正的工作環境,學生的接收心理與工作截然不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實戰”意識,教師通過自己的業界實踐經驗,隨時向學生提出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結合實際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即興口語教學內容少
即興發揮能力是一個主持人專業素質高低的顯著體現。隨著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節目內容日益出新,節目中的活躍因素越來越多,受眾對主持人高標準的要求絕不僅僅局限于主持人優美的音色。尤其是現場直播節目或綜藝晚會,太多的不確定情形需要主持人依據節目現場動態做出生動得體的“即興主持”,以此烘托節目氣氛,溝通參與各方,展現節目的整體和諧性。主持人的這種臨場應變能力在播音與主持教學中被稱作“即興口語”。據調查,當前我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育,以常見的“宣讀式”與“播報式”朗讀訓練為主,導致學生多停留在“見字出聲”的層面,在鏡頭前也只是擁有一個良好的聲音條件與形象,如果拋開文字稿,學生的即興創作則處于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全媒體語境下,要求主持人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而這種能力不僅僅是學生在有稿狀態下的“自我表達”,即朗誦與主持串詞朗讀,還包括口語表達與溝通交流。極大多數高校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所高校開設了即興口語表達相關課程,但相較朗誦與主持硬課程而言,其所占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這既是播音主持專業轉型教育面臨的新問題,同時也對專業教師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教學生把既定文字稿“說”活?如何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做即興主持?如何創設現場直播情境,激發學生“現場感”?如何提升學生的即興口語傳播能力?這些都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認真思考對待的問題。
(四)節目教學環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