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7 23:02:36
序論:在您撰寫立體農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明代華北農業的粗放經營
華北地區的二年三熟制,有人認為出現于兩漢,形成于后魏[1]。也有人認為始于唐代,但到明清時期才形成一種基本的耕作制度[2]。其實,直到明末清初,二年三熟制始終未能成為華北的種植制度的主要形式。王象晉在《群芳譜》中說:“凡田,來年擬種稻者,可種麥。擬種棉者,勿種,……若人稠地狹,萬不得已,可種大麥、裸麥,仍以糞壅力補之,決不可種小麥?!焙苊黠@,能夠種植水稻、棉花的地區,是華北平原氣候、水利條件較好的地帶。然而據王象晉所說,二年三熟制尚不普遍,其實行的障礙是肥料問題。
華北地區的自然條件遠比南方差,農民很難以自己的土地以外獲得草木灰、河泥等肥料。而華北的社會條件—商業性農業不發達和作物收益性低,又限制了人們購買肥料使用的可能。因此,為了解決肥料問題,北方農民創始了綠肥作物與糧食作物的套種制。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指出:“凡美田之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率皆五六月中驥種。七月八月犁掩殺之。為春谷田,則畝收十石?!笨梢?,在那時為了解決肥料問題,是以犧牲一熟為代價的。
華北地區實現二年三熟的另一個障礙是勞動力問題。這一問題可從明代耿蔭樓在農書《國脈民天》中提出的“親田法”得到說明。耿蔭樓在天啟、崇禎年間在山東臨淄、壽光做知縣,他認為:“青齊地寬農惰,種廣收微?!惫⑹a樓還認為,一戶人家是種不了百畝耕地的。耕作時,應把其中的八十畝照粗放經營方式耕種,其余二十畝則精耕細作。如果年成豐穩,這二十畝的收獲必比粗放經營的八十畝高出數倍。據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引王家賓《青州府志序》,青州的民戶三十萬,耕地為十三萬六千頃,以戶量地每戶平均45畝。青州在明代是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地區。以萬歷六年(1578)為例,北直隸每戶平均耕地為115.79畝。河北與北直隸接近,為117.14畝。山東為45畝[3]。這些省的戶均耕地面積都或等于或超過青州,自然都屬于“種廣收微”的粗放經營之列,是不可能普遍實行二年三熟制的種植制度的。
此外,從人地關系的發展來看,當農民還有大量墾殖荒地的可能性時,是不會以實現二年三熟來提高復種指數的,而明代的情況正是這樣。據《天下郡國利病書》轉述明末一河南地方官的話說,河南各府中開封、汝寧、歸德、南陽等府,明初因荒蕪嚴重,稅糧最輕,經過多年墾辟,“各府之荒蕪,皆盡開墾”。北直隸各府的土地,根據《畿輔通志》卷三十二畝賦志所載數字累計,萬歷年間實丈畝數是492,564頃。比弘治十五年凈增222,859頃,增長了八成[4]。山東各府耕地增長的全面情況資料不足,從兗州、東昌兩府看,其耕地的增長亦屬可觀。兗州府轄濟寧州,舊額糧地4000余頃,嘉靖二十四年丈量后,增加三倍[5]。鄆城縣耕地增長,根據崇禎年間縣志記載,嘉靖年間耕地竟是明初的十二倍[6]。華北地區耕地面積增長如此之速,而未墾荒地尚多。嘉靖《山東通志·風俗篇》說,明朝“承平百余年,休養生息,濟、東、兗頗稱殷庶,而登萊二郡、沂濟以南土曠人稀,一望尚多荒落?!闭f明華北地區墾殖的潛力還是很大的,較多的勞動力流向墾荒,必然使原有耕地勞動力更加不足,只能實行粗放經營,根本談不上實行二年三熟的種植制度,提高復種指數。
[1]萬國鼎:《農史文獻中所見的農作制》,《中國農報》,1962年第2期。
[2]閔宗殿、董凱忱、陳文華:《中國農業技術發展簡史》第109頁。
[3]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乙表32,明洪武、弘治、萬歷三朝每戶每口平均畝地數。
[4]從翰香:《十四世紀后期至十六世紀末華北平原農村經濟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
[5]從翰香:《十四世紀后期至十六世紀末華北平原農村經濟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
[6]從翰香:《十四世紀后期至十六世紀末華北平原農村經濟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
清代二年三熟制的發展
雍乾之際,二年三熟制開始在華北發展起來。至乾隆中期,二年三熟制在華北已較為普遍。在《憲廟朱批諭旨》中有大量關于直隸、河南、山東“收獲之地布種二麥”以及“麥收之地……耕犁布種晚谷秋豆”[1]的記載。二年三熟制得以在清展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種麥的普及。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北方冬季能夠在田間越冬的作物主要是小麥。所以,在二年三熟制復種組合中不能不以小麥為主作物,然而再根據麥收之后積溫的多少與生長期的長短來搭配其他作物。因此,華北二年三熟制的普及程度也就取決于種麥的普遍程度。雍正乾隆年間,華北各省大力提倡種麥,如“直隸各州縣凡高阜之處以及次等洼地悉皆播種冬麥,比舊甚廣,滋長發生,青蔥遍野?!盵2]順德、廣平、大名三府州縣“種二麥者十居八九”[3]?!皷|省農務麥田最關緊要”,“各屬種麥甚廣”[4]。至于河南,“產量唯二麥為最廣”[5]。清政府鼓勵農民種麥,是和推廣二年三熟制聯系在一起的。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司農司奏請飭令地方官查明瘠薄地畝只令種麥時,遭到了乾隆皇帝的駁斥:“地脈肥瘠不同,其播種所宜應聽農民相地土之宜自為布種,可兩熟者,農夫必不甘只令一熟,其只可一熟者,亦不能強之再種”[6]。這也從側面說明當時推行二年三熟制已經相當徹底了。
其二是肥料問題的解決。為了解決肥料不足與二年三熟制的矛盾,北方農民采用了以糞肥代替綠肥的辦法。糞肥的應用同人口的數字成正比。珀金斯在《中國農業的發展(1768-1968)》一書中曾指出:“在明代后期,浙江北部嘉興府施到地里的糞肥,恰好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華南的同一數值相同。那時候,該府人地比率也與三十年代整個華南的人地比率大致相同,大概在人口稀少地區,施用糞肥的數量要少得多?!薄吨赂黄鏁鴱V集》曾說“北方不能用(人糞尿)”,實際上是由于清初北方地廣人稀,而人糞尿來源不足,才得不到相應的重視。這種情況到清代中期才大為改觀。十八世紀刊行的北方農書《知本提綱》把肥料分為十類,把人糞歸入好的肥料中的第一等,而把綠肥歸為一般的最下等。當時山東農書《農圃便覽》也有“人糞為上”的提法,可見,這時人糞已取代了綠肥的地位。北方農民還大力飼養畜力牽引大型化所必須的耕畜和中小家畜,以此來獲得大量的畜肥。我們從康熙末年行刊的《教稼書》中可以了解到,山東的富盛之家,每年都可以從鋪滿地磚、深達丈余的大肥料坑中生產出大量被稱作“池發糞”的肥料,隨著耕畜比例的提高,家畜所具有的肥源性質就更明顯了。養豬也大量地發展起來。據蒲松齡《農桑經》可以看出當時山東流行地主強迫佃農養豬以取得肥料的作法。畜肥的增加和隨著人口增加而來的人糞的增加,解決了華北肥源不足的問題,使華北的二年三熟制迅速發展起來。
其三是人口的壓力。清代的人口問題自康雍之際已見端倪,但真正因人口問題而造成經濟壓力,還是在乾隆以后。從雍正二年至乾隆十八年,直隸人口由3406843人激增至9374217人,凈增175.16%;山東人口由2278305人激增至12769872人,凈增460.50%;河南人口由204917人激增至7114346人,凈增247.14%;而人均耕地卻分別降至7.01畝、7.6畝和10.16畝[7]。人口的激增和人均耕地的劇減造成了糧食供給不足,糧價不斷上漲,驅使農民大量開墾荒地。但是,靠墾荒來增加耕地的可能性必定是有限的,因而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就成為減緩人地矛盾的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人均耕地的減少也為實行二年三熟制準備了充足的勞動力條件。顧炎武在《日知錄集注》水田注中說:“一夫之力,可耕旱地三十畝?!逼阉升g著的《農桑經》也說:“大約春秋田三十畝,必用一人。”尹會一在《敬陳農桑四務疏》[8]中以此作為精耕細作、兼收倍獲的標準。按每戶七口二丁計算,至此,直隸、山東、河南都達到和接近了這個水平。二年三熟制正是在這一時期迅速發展起來。
[1]雍正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山東巡撫岳睿奏折,《憲廟朱批諭旨》第15函,第5冊,第32頁。
[2]《憲廟朱批諭旨》第13函,第6冊,第10頁。
[3]同上,第12函,第3冊,第3頁。
[4]同上,第15函,第5冊,第32頁。
[5]尹會一:《尹少宰奏議》卷2,第20頁。
[6]《大清高宗純皇帝圣訓》卷211,第9頁。
[7]《清朝文獻通考》卷4,回賦4《田賦之制》卷19,戶口1。
[8]尹會一:《尹少宰奏議》卷2,第11頁。
二年三熟制的分布及作物搭配
雍乾之際,華北平原三省已普及了二年三熟制,但因省而異,普及的程度及搭配的作物又有所不同。河南除最南部一直是實行一年兩熟制外,其余地區普遍實行二年三熟制。即春末種高粱或棉花,秋后種麥,來年麥收后種豆或晚谷,周而復始。在作物中,除小麥外,“高粱為盛”,這是因為河南地屬平原,夏季多雨易澇,“唯高粱質粗而桿長,較他谷為耐水,故種植者廣”[1]。又因為黃河流經河南,兩岸堤長工險,每年搶險都用秫秸(高粱桿),向民間征用較多,因此農民普遍種植高粱,再次是小米和棉花。山東二年三熟制也很普及?!捌碌兀ㄋ字^平壤為坡地)二年三熟……,初次種麥,麥后種豆,豆后種蜀黍、谷子、黍稷等。澇地(俗謂污下之地為澇地)二年三收,亦如坡地,唯大秋概種子……,麥后亦種豆”[2]。作物除小麥外,以豆為多,其次是谷子、子、禾稷等。麥后種豆非常普遍。在蒲松齡(山東淄川人)在康熙四十四年所著的《農桑經》和丁宜增(山東青州人)在乾隆二十年所著的《西石梁農圃便覽》中都有“趕雨種豆”,“且割(麥)且種”的說法。山東種豆較多,一方面是因為清政府征收黑豆以供“京師官兵牧養馬駝需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山東和江南相鄰,“青白二豆,向充江省糧食”[3]。河北在華北三省中是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地區。這主要是受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影響。一般來說,保定以南太行山東麓平原地區,水土條件較好,而“農工亦周到”。其他地方,特別是河間、天津、順天、水平等府,地土多瘠硬或沙堿,“農工亦茍簡”。所以不同地區之間單產高低很懸殊。南部地區較高,北部地區則處于低而不穩的水平。如河間府河間縣,“地鮮膏腴,竭終歲之力,收入頗寡,履畝但得五六斗,七八斗即慶有年矣”[4]。永平府灤州“不知水利,旱澇皆聽于天,計豐歲所收,每畝不過四五市斗”[5]。至于偏遠的山區,產量更為低下,易州廣昌縣在七月即已降霜,該地主要在清明時種麥、豆和五月種粟等作物,即使是豐年,每畝產量也不滿一斗[6]。由于河北北部地區天氣較冷,土壤條件差,作物的生長期短,通行是一年一熟。因為特別種麥需肥多,種植期長,產量低,所以種植較少;而雜糧因為生長期短,適應性強,產量較高,種植較多。因此,河北是華北平原三省中二年三熟制普及較差的地區。直到民國時期,二年三熟制尚不完全普及。如三河縣“有一地純種一谷者”[7]。河北的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谷子、高粱和豆類。其中小麥、谷子占有較大比重。“土俗谷雨種谷,小滿中黍稷”[8]?!胞溂鹊菆觥?,或以種豆或以種禾”[9]。種的禾名叫“六十日還家”,看來是生長期較短的作物,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
實行二年三熟制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首先,從經營效益來看,二年三熟制是一種輪作制,它使土地肥料的缺乏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北方各省,農產種類極多……,凡是充分利用這些不同作物輪植的地方,上等土地無須多施肥料,便可得到很好的收獲”[10]。在河南、山東的二年三熟地區,其基本輪作復種方式是:麥—豆—秋雜,這是豆類作物與谷類作物的輪作復種。在這種二年三熟的輪作周期中,安排一季夏大豆,對維持土壤氮素平衡,保證輪作周期糧食的總收量來說,起到了良好作用。因大豆有強大的固氮能力,據文獻記載,通過種植大豆能為每畝土壤積累氮素20斤,相當于硫酸銨100斤,或粗肥1萬斤。但大豆成熟期晚,不宜直接種麥,經冬閑之后,加強土壤養分的礦化作用,然后種植春谷或高粱,能夠增加產量,而且,二年三熟制是以小麥為主作物的,“通常麥價高于粗糧價格一倍”[11],經濟效益遠較單種雜糧為優。同年,還可以種高粱、豆類、谷子,解決飼料、燃料等問題。
其次,從勞動效益來看,實行二年三熟制的地區勞動期較長。從蒲松齡的《農桑經》和丁宜增的《西石梁農圃便覽》來看,勞動期都在十個月左右,一年間的農活分布,是較為平均的。而一年一熟制的地區一年中最忙的時間只有十幾天,農民的剩余勞動時間較多。而且,二年三熟制的輪作換茬方式及其相應的作物布局,可以使春耕秋耕交替進行,使勞動力、肥料得到合理的調劑,便于實行精耕細作。農民通常是把自己的土地分為兩部分輪耕的。雍正十年,河東總督田文鏡在奏折中描述了河南人民把土地分為兩部分輪耕的情況:“豫省民俗大率廣種秋麥,并無余地留種春麥。間有未種秋麥地畝,皆留以播種早黍、早谷、芝麻、高粱等項”[12]。乾隆十年,尹會一在《敬陳農桑四務疏》中也做了類此的描述。直到清末,《清國事情》還介紹了山東煙臺附近兄弟二人“四十畝地分作兩份,輪換耕作”的情況。農民把土地按作物品種分為第一年和第二年的來種植,三月種高粱早谷,五月種豆,八月種宿麥,使播種前后的各種收獲和中耕鋤草工作也都能合理地安排,從春天到秋天就可以不間斷地分配農活了。而且夏季作物收獲期按品種不同而分布在六月大暑天到八月秋分的特點,也有利于農活的平均分配。
[1]尹會一:《尹少宰奏議》卷2,第20頁。
[2]劉貴陽:《說經殘稿,沂水桑麻話》。
[3]馮柳堂:《中國歷代民食政策史》第237頁。
[4]乾?。骸逗娱g縣志》卷3,《風俗》。
[5]嘉慶:《灤州志》卷1,《風俗》。
[6]乾隆:《易州志》卷10,《風俗》。
[7]《三河縣新志》卷75,第2頁。
[8]《憲廟朱批諭旨》28冊,第71頁。雍正五年四月十五日署理直隸總督宜兆熊、協理直隸總督劉師恕奏折。
[9]王筠:《夏小正正義》第38頁,《叢書集成》1336冊。
[10]《北華捷報》,1883年8月3日,第136-137頁。
[11]景甦、羅侖:《清代山西經營地主的社會性質》,第56頁。
[12]《憲廟朱批諭旨》第11函,第8冊,第43頁。
二年三熟制與華北農業的商業化和集約化
二年三熟制的普及使華北農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首先,自然經濟的農業開始向商業化農業發展。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農民能夠生產出更多的商品糧投放市場,并且逐漸地把原來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部分地解放出來,改種經濟作物。據乾隆時編纂的河南《光山縣志》記載,當地農民“終歲所入,口食所余,悉以出糶”,“鄰縣遠方車騾運載不絕于途”[1]。同期的《羅山縣志》也記載“北人糶販步小車驅驢往來如織,日去米不下數百石”[2]。當時還形成了經濟作物產區和糧食作物產區的分工。如“山東臨清州所需糧食,麥、谷由河南販運。秫梁由天津販運”[3]。甚至有些地區,種植糧食作物完全是為了出售,如河南嵩縣人民食粟、麥而不食水稻。但水稻卻在嵩縣大量種植,其原因無疑是“多得緡錢”[4]。糧食的商品化還表現在踩曲造酒上?!昂幽纤胤Q產麥之區,遂有山西富商大賈挾其厚資乘麥收價賤時在于馬頭集鎮廣收麥石,開坊踩曲。每商自數十萬以至數百萬塊不等”,“耗麥奚啻數千萬石”[5]。乾隆初年,圍繞著禁曲還是開禁在朝廷上引起一場爭論。由于農民手中的余糧必然要找到出路,清廷禁而不止,終于被迫宣布在乾隆三年開禁。
農民不種糧食,改種經濟作物,一方面是因為手中有了余糧,另一方面是受市場價格的影響。如棉花價格高,“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因此農民種植較多。乾隆年間,棉紡業發達的松江,部分原料販自山東、河南[6]。直隸種棉,比山東、河南稍晚,但到乾隆年間,已相當普遍。直隸的冀、趙、深、定諸州“栽培棉花者十之八九”[7]。種煙之利,因“倍于百蔬,五倍于五谷”[8],種植更為普遍。山東的濟寧州,雍正年間“膏腴皆為煙所占,而五谷反皆瘠土”[9],州內業煙者六家,“每年買賣至白金二百萬兩”[10]。直隸、河南種煙也很普遍?!按湃松岜局鹉?,多種煙葉靛苗,稻田漸減”[11]。河南鄧州“縱橫數十里,皆煙田”[12]。其次,粗放經營的農業開始向集約經營的農業發展。歷史上,華北的農業一直是粗放經營。張士元在《農田議》[13]中曾經勾畫出康熙實年華北農業的輪廓,“逾淮而北過山東直隸之境,則平原曠野,千里荒蕪,雖有種禾黍者,亦少深耕易耨之功,歲收益薄。”尹會一在乾隆初年所上的《敬陳農桑四務疏》[14]中,也生動地描繪了華北農業的粗放經營景象:“北方地土遼闊,農民唯圖廣種。一夫所耕自七八十畝至百畝不等,意以多種則多收,不知地多則糞土不能厚壅而地力薄矣,工作不能遍及面人事疏矣?!比欢?,這種情況隨著二年三熟制的普及開始發生變化。乾隆中期以后,華北農業出現了集約化傾向。
華北農業的集約經營主要表現在資本集約和勞動力集約上,它是一種把一定量的生產資料和活勞動,集中投入較少的土地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經營方式。二年三熟制的普及,使華北的農業進入了良性循環;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的增加,使農民可以把部分原來種糧食的土地改種經濟作物,通過出售剩余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獲得農業資金,還可以用剩余的糧食喂養大型牽引牲畜和其他大小家畜。據乾隆二十年成書的《西石梁農圃便覽》記載,山東省青州府日照縣西石梁村丁宜曾家喂養的大型牽引牲畜和其他大小家畜就為數不少。二年三熟地不僅產量高,而且能生產商品價值高的麥和大豆。據景甦、羅侖的《清代山東經營地主的社會性質》一書,山東省濟南章邱縣東礬硫村太和堂李家就是在乾隆中期種植和出售麥子和大豆而發家的。太和堂在光緒時期,除了飼養十七頭耕畜外,還飼養著四十只豬和一百多只羊。這些家畜每年可產肥五千余車。從同書中引用的樹荊堂畢家的事例也可看到,畢家養有十幾頭牛和一百多只羊。這三家都是地主,種植方式都是高粱、粟—麥—黍、豆—休閑的二年三熟制,都飼養大量的大牲畜和大小家畜,積肥都比較多,經營都非常成功。雖說他們不一定能完全代表華北農民的經營方式,但是,這種大牲畜耕作的資本集約的經濟方式,無疑是當時華北地區占統治地位的經營方式。
華北農業的資本集約和勞動力集約還表現在經濟作物的種植上。如種植煙草,“必擇肥地,用十成糞”[15],每萬株需要“灰糞二三百擔,麩料糞水在外”[16]。山東濟寧州,種植煙草和種包谷的人工費用是四與一之比?!捌涔ちεc區田等”[17],種植煙草所需的肥料和勞動力因地區而異。據包世臣的估計,煙草需要六倍于水稻或四倍于旱地作物的肥料;在勞動力方面,也要求是其他作物的十倍多[18]。在河北,還種植著靛藍等經濟作物,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勞動力和肥料的。至于棉花為集約經營的經濟作物,更是無庸置疑的。
總之,華北農業的商業化和集約化是以二年三熟制的普及為開端的,二年三熟制促進了華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就此來說,二年三熟制的普及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經濟意義。
[1]乾?。骸豆馍娇h志》卷13,第6頁。
[2]乾隆:《羅山縣志》卷1,26-29頁。
[3]方觀承:《方恪敏公奏議》卷2。
[4]康基淵:《嵩民種田說》,康為乾隆時人,該書作于1765年前后。
[5]尹會一:《尹少宰奏議》卷5,5頁;卷1,21頁。
[6]葉調生:《鷗陂漁話》卷4,引吳偉業:《木棉吟》。
[7]嘉慶:《一統志》卷60,東昌府二。
[8]方觀承:《御制棉花圖》跋語。
[9]方苞:《方望溪全集》,集外文,卷11,《請定經制札子》。
[10]乾隆:《濟寧直隸州志》卷3,臧咸:《種蜀黍記》。
[11]包世臣:《安吳四種》卷6,14頁。
[12]吳邦慶輯:《畿輔河道水利叢書》,《水利營田圖說》,磁州。
[13]杜修昌:《中國農業經濟發展史略》。
[14]《皇朝經世文編》戶政十一,農政上。
[15]劉貴陽:《說經殘稿》。
[16]《清代文字獄檔·吳其檔輿獻策案》。
第一部分何為農業補貼
農業補貼是一國政府對本國農業支持與保護政策體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對農業生產、流通和貿易進行的轉移支付。也就是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干預資源轉移到農業領域,以支持本國農業的發展。在入世后能夠對農業的補貼是指針對于國內農業生產及農產品的綜合支持。
在WTO農業多邊協議框架下,農業補貼具有兩層含義:一種是廣義補貼,即政府對農業部門的所有投資或支持,其中較大部分如對科技、水利、環保等方面投資,由于不會對產出結構和農產品市場發生直接顯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稱為農業協議的“綠箱政策”?!熬G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一般農業服務,如農業科研、病蟲害控制、培訓、推廣和咨詢服務、檢驗服務、農產品市場促銷服務、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2)糧食安全儲備補貼;(3)糧食援助補貼;(4)與生產不掛鉤的收入補貼;(5)收入保險計劃;(6)自然災害救濟補貼;(7)農業生產者退休或轉業補貼;(8)農業資源儲備補貼;(9)農業結構調整投資補貼;(10)農業環境保護補貼;(11)地區援助補貼。
另一種是狹義補貼,如對糧食等農產品提供的價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補貼,這類補貼又稱為保護性補貼,通常會對產出結構和農產品市場造成直接明顯的扭曲性影響,一般被稱為“黃箱政策”。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農產品貿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對農產品的直接價格干預和補貼,種子、肥料、灌溉等農業投入品補貼、農產品營銷貸款補貼、休耕補貼等,一般稱“黃箱政策”。屬于“黃箱政策”范圍的農業支持與補貼,叫“黃箱政策”補貼。WTO《農業協定》的“黃箱政策”中規定給予了發展中國家特殊差別待遇,對發展中國家為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所采取的下述支持和補貼措施可免予削減承諾,簡稱“發展箱”。主要包括:(1)農業投資補貼;(2)對低收入或資源貧乏地區生產者提供的農業投入品補貼;(3)為鼓勵生產者不生產違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一般稱此為“發展箱”政策措施。
第二部分我國目前的農業補貼情況與分析
與發達國家比,我國目前的農業補貼水平顯然不高,財政實際補貼的比率大約是2%―3%,總量補貼根本達不到8.5%。之所以在入關時關于農業談判中仍然堅持爭取較高補貼率,是因為這個補貼會自動成為每一種農產品進行“黃箱補貼”的上限,這樣對于我國很多大宗品種的出口影響甚大。所以,這個補貼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我國一些大宗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雖然我國目前的農業補貼水平較低,但按照《農業協定》也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一是符合所謂的綠箱政策的,如我國1996-1998年平均支出為1514.2億元人民幣(182億美元)。主要對農業提供了“一般服務”補貼,達785.6億人民幣(95億美元),占“綠箱政策”補貼的52%;其次是糧食安全儲備補貼,約383.8億元(46.4億美元),占25%;以及自然災害救濟、扶貧、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支持等。而對農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結構調整補貼等,我國尚未列入財政預算科目。二是符合所謂的黃箱政策的。我國在1996-1998年期間實施的“黃箱政策”主要有兩種,1、對糧食、棉花的政府定價收購及保護價收購。98年后政府逐漸縮小了糧食收購補貼范圍,如一些地區的小麥和玉米已經退出保護價范圍。2、農業生產資料價差補貼。如八十年代對農膜的補貼。三是對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箱政策,如國家對農田灌溉設施的投資補貼等。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財政對農業補貼的特點表現在:(1)補貼范圍的普遍性。財政對農業生產流通領域補貼,幾乎涉及到農產品生產與流通的全過程。補貼面較廣,補貼很分散,補貼的作用難以集中發揮,補貼的效果較差。(2)以價格補貼為主,貼息貸款為輔。大多數補貼用于降低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支農服務的收費標準,以及農產品購銷環節的補貼。這些補貼占財政對農業補貼的比重較大。1991年至1996年,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用于糧棉油在流通環節的補貼達1866億元,占整個財政補貼總額的50%,其中絕大部分用于城鎮居民的消費補貼,農民從中間接獲得補貼利益。(3)補貼方式的隱蔽性。長期以來,財政對農業補貼方式多采勸暗補”的方式,即財政補貼資金不直接以財政撥入的方式進行,而是通過流通渠道間接地給予補貼。這種方式體現在農業生產中,帶有一種補質。但這種“補助”并不為大多數生產者所知曉,對生產的直接刺激力度不大,且容易流失。
第三部分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成本及主要構成
分析我國農業生產成本,不妨先分析一下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成本主要構成,因為河南、河北、山東是我國的產糧大省,我們以這些省的農業生產為主要對象進行分析,或許可以說明一些問題。(需要強調的是東北地區因為土地面積較大,情況有所不同,這里的分析不適合東北地區)當前在河南省,農業生產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組成(山東、河北類似),一是土地使用稅和各種提留與統籌;(可以簡單表示為A兩費一稅,平均每人每年八十元;B提留和統籌平均每人每年四十多元,總的費用大約平均每畝為三十元,注:各地區情況略有不同);二是土地耕作費用,平均15元/畝/次;三是種子費;四是化肥和農藥費用,平均大約八十元/畝;五是收割或脫粒費用15元/畝;六是運輸費和人工費。那么我們可以簡單計算這些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主要農作物品種的生產成本。
以此計算這些地區小麥的生產成本為:15元/畝/次(耕作費)+10公斤*1.6元/公斤/畝+23元/50公斤碳銨/畝、18元/50公斤磷肥/畝和40元/50公斤鉀肥或農藥+15元/畝收割脫粒費用+50個人工+每年每畝的兩費一稅和統籌提留費用30元/畝。按照河南、河北、山東的平均經濟水平我們初步估計每個人工價值為5元。則可以看出現階段小麥的生產成本大約每畝總計為157元+250元=407元/畝(因為人工費用國家沒有統一標準,成本計算不一定準確,僅有參考意義)以河南省各主要糧食產地當前的實際生產情況來看(其它幾省情況類似),平均每畝的產量為400公斤,而且還需要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這樣可以粗略計算一下上述幾省的小麥生產成本大約每噸1017.5元,即123美元/噸。
對比于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印度中等小麥為85美元/噸(FOB美灣),美國軟紅冬2號114元/噸(FOB美灣),硬紅冬2號126元/噸(FOB美灣),法國小麥106美元/噸(FOB里昂)可以看出,我國的糧食主產區的小麥并不具有國際競爭力。同樣可以計算上述這些地區其它作物的生產成本,如玉米的生產成本是825元/噸,大豆的生產成本是1480元/噸,也沒有明顯國際競爭優勢。(但是,河南、山東等地的花生和芝麻在國際上有相當的競爭力。因為不是主要作物,這里不做重點討論。)
第四部分我國進行農業補貼的必要性
因為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農業生產還不發達,與發達國家相比,農業生產各個方面的差距都相當大。比如說我國玉米的出口,需要提供40%的出口補貼,才能達到國際市場價格??梢哉f,入世后我國受到沖擊最大的首先是農業。如何在入世后保護農業生產,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是穩定我國糧食生產,保護廣大農民利益的重要保證,也是黨和國家努力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這一切都要求對農業采取補貼和保護措施,以穩定農業生產,逐漸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水平,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也是世界許多國家對國內農業保護的手段之一,從其它國家的經驗來看,這是有效地保護和提高農業生產的重要措施。
第五部分對我國農業補貼的建議政策措施
入世后,對農業的一切政策都要以《農業協定》中規定的農業補貼不超過8.5%為限度。那么,在農業協定的允許的條件下,從哪方面進行補貼最為有效果呢?
從我國過去的做法看,最主要的補貼進行價格支持,采用保護價格收購措施,相當于對流通環節進行了補貼。但是,價格支持是需要削減的黃箱政策,而且根據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效果并不好。同時按照WTO《農業協定》要求,政府提供的價格支持應針對農產品生產者,而不應該是流通部門。因此,盡管今后價格支持在總量上有一定調控空間,但在支持結構及補貼目標上則需作較大的改革。應通過調整農產品價格支持目標、支持重點,深化農產品流通體系改革,逐步減少對流通環節的補貼,把支持與補貼的重點轉向農業生產者。
關于對農業的補貼具體的措施,我非常同意農業部軟科學委員會“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課題組的建議,重點在以下幾方面:1.盡早改變和改革低效率的價格支持政策,將節省出來的寶貴財政資源,轉為直接補貼等其他對農業的國內支持措施,把“黃箱支持“轉為“綠箱”政策范疇的支出。
1.影響農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農業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對農業競爭力的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各不相同,并通過農產品生產成本、農產品的實際價格、農產品比較優勢變化、實際質量、市場營銷能力和市場占有份額綜合體現出來。
(1)農產品成本。一般來說,成本與競爭力呈負相關,即成本低,競爭力強;成本高,競爭力弱。而在農業經營中,除生產費用以外,農產品的經營規模、區域布局、生態環境、生產條件、加工條件、政策變化等諸多因素也都直接或間接地決定農產品成本水平。
(2)農產品的實際價格。一般來說,實際價格與競爭力呈負相關。即在質量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實際價格越低,競爭力就越高;實際價格越高,競爭力就越低。而且,要通過降低農產品的實際價格來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其難度相當大。
(3)農產品質量。一般來說,農產品質量與競爭力呈正相關。即質量越好,競爭力越強;質量越差,競爭力越弱。而且,隨著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形態已經從產品的價格競爭轉向質量競爭。農產品質量的高低,既決定了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又決定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高低。
(4)營銷能力。一般來說,市場營銷能力如何,既決定了農產品在市場的地位和份額,又直接體現了農業競爭力的大小。積極開展充分的市場調研、恰當的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正確的銷售策略、有效的促銷手段和良好的服務等一系列市場營銷活動,不僅是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的關鍵,也是實現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2.當前競爭農業的發展趨勢
今后的農業競爭,將日益趨于白熱化。競爭農業,也將成為推動農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其總體趨勢為:
(1)從局部性、區域性向全局性、全國性、全球性方向發展。今后,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農產品能否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不僅要比較區域內的產業、產品優勢,還要從全國和全球的產業格局比較中尋求最低成本、最大效益。鄭州市必須站在全國和全球的制高點,認真審定本地區的農產品發展對策,指導產業結構調整,并采用現代化的營銷觀念拓展農產品貿易。
(2)從傳統的經驗指導向信息引導方向發展。要在競爭對手越多越強的條件下取得勝利,關鍵是要充分掌握國內外農業科技發展和農產品供求變化的最新“情報”——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加強信息網絡的建設,發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更迅速、更準確地掌握影響農業發展的各方面信息,將是鄭州市必須盡快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
(3)從低技術水平的開發利用向現代高新技術方向發展。只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才能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做到以多樣化取勝、以優取勝、以廉取勝。鄭州市必須審時度勢地搶占農業科技的制高點,集中力量組織對農業生物工程技術的攻關,推進產業化、規?;a,以及滿足市場對農產品優質化、多樣化、無公害、營養保健和廉價方面的需求,作為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必要條件。
(4)從產后推銷向產前訂單農業、期貨交易方向發展。以產定銷這種被動營銷方式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和無序性,不適應市場農業發展的需要。隨著農業市場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農產品產后市場勢必會被產前的訂單農業和期貨交易所替代。鄭州市必須將訂單農業、期貨交易等貿易方式,作為今后農產品營銷競爭的重要形式。
二、鄭州農業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鄭州市農業與發達國家農業的差距,既體現在資源稟賦、財政及物化投入、市場建設等“硬指標”上,又反映在諸如人員素質、經營機制、農民組織化程度、管理水平等“軟指標”上。
1.觀念上的差距
鄭州市基本上還是傳統的農業觀念,認為農村的主要功能是經濟功能,忽略了農業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而發達國家是現代農業觀念,強調在提高經濟功能的同時,著力發揮其生態功能與社會功能的作用。
2.發展階段上的差距
一般說來,農業分為古代農業、近代農業、現代農業等三個階段。目前,鄭州市差不多是三種類型并存,只有少部分地區進入現代農業階段。而發達國家已全面進入現代農業。
3.農產品質量上的差距
以前,鄭州市農業片面追求農產品數量,忽視了質量,造成農產品質量水平總體較低,并已成為制約出口的隱患。而發達國家的質量農業早已走上了正規。
4.科技水平的差距
目前,鄭州市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為80%左右;鄭州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40%,而發達國家為60%~80%;鄭州市農業研究與發展經費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0.2%左右,而發達國家是5%;鄭州市肥料利用率只有30%,而發達國家則達60%以上。
5.農業開放程度的差距
鄭州市農業的開放程度與其他行業相比有明顯的差距;而發達國家的農業基本上是與工業、服務業等“一視同仁”的。
三、從農業政策的重點內容上健全和完善提升鄭州農業競爭力的公共政策
1.把“三品”打造成我市安全優質農產品主導品牌的政策
“三品”是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的簡稱。我市“三品”的發展要按照“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思路,加快發展,樹立我市農產品品牌形象。在發展“三品”時要以推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為核心,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為主線,保證消費安全為出發點,樹立農產品品牌為基本目標,以標準化生產為主要手段,標志管理為突破口,監督檢查為保障措施,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因地制宜發展有機食品。
2.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健全農業產業化政策
農業產業化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連接整合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通過區域規模化和專業化的農業資源綜合開發,以科技進步和系列化服務為手段,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貿一體化經營。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市場、中介組織,把分散的農戶經營與統一的大市場銜接起來;通過按市場需求組織農業生產,興辦加工和運銷企業,把農產品生產同國內外市場需求銜接起來了,提高了生產者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進而把農業納入了市場化軌道,也為農業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3.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政策
一是以提高農業產品質量為重點,提高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和園藝業,發展高效農業,提高農業的效益;三是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地域格局,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區域結構調整,重組資源要素,提高農業的效率和效益;四是著眼于增加附加值,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水平;五是發展二三產業和小城鎮,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六是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構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格局。
4.構筑多元投入機制,完善農業投入政策措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的投向主要是由經濟效益決定的。而農業投資大多數具有周期長、風險大、比較利益低的特點。所以,政府不但自身要承擔一部分農業投資職能,而且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其他投資主體加強對農業的投資。根據我市近期的實際情況,加強農業投入的政策措施,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嚴格執行《農業法》。充分發揮中央財政對農業投入的引導和調控作用,明確地方政府在支持和保護農業方面的責任,調動地方財政支農的積極性;二是提高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政府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三是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村集體和個人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四是改革農村金融體制,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增加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投入;五是擴大農業利用外資的范圍和數量,吸引外商投資農業綜合開發。
5.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
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設立專門的農業保險機構,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農業保險要逐步對主要農作物進行全程全季自然災害保險和市場保險,改變小階段如小麥收獲時的防火保險的做法。對農作物和家禽家畜進行市場保險難度大,但這是農民最盼望的保險,也是保護農業、調動農民積極性的重要措施,應試行并推廣。還要開設農民最低收入保險,如農民的一年收入達不到一定的數額,保險公司給予適當補貼,保證農民所得,以此來保護農民的基本經濟利益,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6.加強農業科技開發和推廣應用,完善農業科技進步政策
在提高我市農業競爭力方面,農業科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入世對我市農業科技發展提出的新要求,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需要科技發展做支撐。其次,要提高我市農產品的質量競爭力,更需要科技發展做支撐。再次,保護知識產權,對加強我市農業科研力量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二是改革農業科技機構和服務體系;三是建立新的農業科技發展運行機制;四是建立強有力的農業科技保障體系。
目前政府對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是沿襲過去的計劃經濟管理方式,存在著管理真空,并形成部門分割、行業壟斷的缺陷,使農業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在經營權上,外貿部門沒有內貿權,內貿部門沒有外貿權,一個產品經過幾個部門,參與國際競爭的成本就高了。過去由于我們的人多地少,糧食安全有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對農業的管理采取的是一種分段式的管理。比如某一個省,糧食生產由一個省長負責,糧食生產出來以后,就由另外一個省長負責倉儲,糧食要加工,可能是第三個省長,而糧食出口可能是管外貿的省長。從管理部門看,目前在中央一級有8-9個部委是涉農部門。農業局或者農業部管農業生產、農業科研推廣;糧食生產出來后,給糧食部門,棉花給供銷公司,還有輕工食品等等其它部門;如果要出口,得給外貿部門。這種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再加上地區封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形成地方保護主義;內貿外貿脫節,產供銷脫節。這種管理方式解決過去的短缺問題是很有效的,但今后的管理體制設計要以國際化為定位,以提升全民產業競爭力設置管理機構。
大多數發達國家不管農業有沒有優勢,都是實行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的管理體制。也就是農業部門的管理,是從農產品生產的田間開始,最后配送到消費者的餐桌。像中國這樣一種分散的農業管理體制,要與對農業進行綜合管理的體制競爭,顯然是沒辦法抗衡的。
農業政策存在巨大的效益損失
現在的農業政策也是按照過去那樣一種計劃經濟的設計,也就是解決短缺問題,動用一切資源搞農業生產。我們的農業補貼,實際上是給了中間部門、流通環節。比如國家對糧食的補貼,不可能到糧食生產者的手上,而是通過國家訂購制度、保護價制度等等,補給了糧食企業、糧食流通部門,對農業的支持和補貼實際上是不到位的。
生產政策與銷售政策不配套,與進出口政策也不配套,在這種互相隔離的情況下,政府在政策上支持的效果與初衷是不一致的。農業政策目標實質是針對生產者的,但農民得不到好處,都被消耗到中間環節,實際上存在巨大的政策效益損失。
過去的農業政策設計,主要是考慮解決糧食供給問題,沒有考慮農產品的品質,也沒有考慮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現在考慮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應對問題,要提高競爭能力,感覺在政策上缺的東西太多。比如歐洲的瘋牛病出來以后,騰出很大的牛肉市場空間,按道理我們有豐富的畜牧生產資源,我們的畜產品應該是具有優勢的,但是就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畜產品標準、我們的整個市場體系都是按照國內市場與需求設計的,沒有考慮到歐洲市場的需要,也沒有考慮其他國家市場的需要,因此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沒有任何政策手段能夠動員資源,拿出具有競爭能力的、符合要求的牛肉進軍歐洲市場。今后我國農業政策的設計,要考慮如何提升中國農業的競爭能力問題,要由過去解決短缺問題,向解決質量問題、解決競爭能力問題轉變,現在到了必須大規模調整農業政策的時候。
沒有全國大市場流通體制弊端暴露
流通體制最大的缺陷是,至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形成競爭有序、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大市場,這也意味著失去農產品的價格權力。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流通體制還存在下述問題:第一,市場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批發市場、期貨市場發育不健全,影響了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機會,農產品沒有一個充分競爭的環境,雖然是糧食主要需求方,由于市場的隔離,定價權等于交給了外方,如果不能預先掌控價格變化,對營銷就缺乏一個制高點。我們開放程度較高的產品都應進入期貨交易,不能進行期貨交易的可進入批發市場。第二,沒有健全的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到目前為止,往往是無標上市,無標流通。農民生產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市場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農產品。對于農產品來講,沒有健全的質量標準體系的約束,怎能進入國際市場?怎么能符合人家的要求呢?第三,缺乏一個比較完備的、系統的信息體系。也就是農民種糧食或者是種蔬菜、水果,往往是馬路信息、鄰里信息,沒有辦法得到真實的市場反應與信號。不完備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極大制約了農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凡是開放時間比較早的農產品,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農產品,現在競爭能力已經開始形成。凡是國家管得比較死的農產品,現在面臨巨大挑戰。而且現在流通體系缺乏市場化的特征。所以在國內的市場全面開放以后,要抓緊時間進行調整,真正的讓它市場化、商業化,不能由政府管死。
政府不是競爭主體
以往政府管理的力量非常強大,在經濟中參與的程度比較深,但政府不是市場競爭主體。政府最多是提供一個競爭的環境,公平競爭的環境是政府該爭取的,競爭主體應是企業??哭r民是不行的,但是我們又有多少企業能夠參與挑戰呢?所以我覺得,在目前分散的農戶家庭經營制度下,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有一個制度上的缺陷,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的農業的市場競爭主體。我們現在沒有大的糧商,也沒有大的油商、畜牧商,也沒有什么果商,我們這么多柑橘,但是似乎沒有一個柑橘協會,沒有一個組織來把這個行業組織起來。
在這種分散的農戶和激烈競爭的大市場之間,應該有一個制度創新。創新的重點是:一要培育我們的龍頭企業,尤其要培養我們的航空母艦。二要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行業協會。
沒有好產品也談不上競爭
產品是競爭的起點,也是競爭的終點。市場全面開放后,對農業的沖擊,最可怕的是來自國外企業的競爭,我們不怕美國的大豆、小麥到中國市場,而是怕它的跨國公司來分配和壟斷中國農產品市場,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制度創新來解決競爭主體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有了企業,沒有好的產品也是不行,今后的農產品應該包含四個基本的競爭要素:
第一,品質。要實現農產品的規格化和標準化,像做工業品一樣來做農產品。就像日本市場上的大蔥,不同的長度、不同的規格,有不同的價格,我們應該培養農民有這樣一個意識。
第二,安全性?,F在全球都對農產品的安全性提出懷疑,對農產品有信任危機,不敢吃。像歐洲出現瘋牛病以后,在歐洲吃牛排是很困難的。這意味著,今后中國農產品要參與國際競爭
,首先得讓全世界的消費者信任我們的農產品和食品。因此,我們必須抓好農產品的安全體系建設,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行業,以及我們的農民,應該樹立這個安全觀,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對中國的產品放心。我們不僅要讓國內的消費者、城市的消費者放心,更重要的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對中國的農產品放心。
第三,外觀和風味。既好看,又好吃,這是農產品競爭的最基本因素。
第四,均衡供應,通過技術手段分散上市。農產品是靠天吃飯的,農產品供應就有季節性,不均衡供應,比如說到收獲季節,是集中上市的,到淡季就沒有了。這樣,價格就有波動性特征,對農產品穩定的供給就產生一些風險。如果通過技術、設施能夠熨平這種波動的話,很顯然,這個農產品就能夠保持市場的穩定供給,相應就可以穩定市場份額。
突破壁壘,讓中國的農產品走出國門
中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首先要考慮是否符合國際市場的標準和要求。比如說禽肉,中國本來具有優勢,在國際市場中,價格上的優勢也比較大。為什么現在我們的禽肉進入不了歐洲等市場或者進入的很少呢?就是因為我們國內的很多禽肉生產的廠家,過去沒有考慮歐洲等國際市場的要求或者說它不知道歐洲市場、美國市場有何規定,而歐洲、日本、美國市場的技術壁壘也令人望而卻步。所以,一方面,我們的產品可能不符合這些市場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很難突破這些市場的技術壁壘,由此就難以進入歐洲等國際市場。他說,進入歐洲市場時,國內企業在商業運作時,要考慮與歐洲的營銷商合作,通過歐洲衛生檢疫部門的認可。一般歐洲官方會對養雞廠周圍的環境,水的質量,包括雞舍條件、飼料、殘留等等,都要進行檢查,如果符合它的標準,就意味著你可以得到進入歐洲市場的“通行證”。
由于農產品貿易保護主義在歐洲、日本非常盛行,因此,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也不一定能夠進入他們的市場。政府應在多邊、雙邊貿易談判中發揮巨大作用。某一個國家市場對你的某種產品不一定是開放的,我們的企業、行業組織就應向政府提出要求,讓政府積極談判,這樣才使產品出口成為可能。比如說禽肉,歐盟于1996年8月1日停止了中國產品進入其市場,經過雙方政府的艱苦談判,到今年5月份才僅僅開放了上海和山東地區的市場,對北京市場和其他市場還沒有開放。要想打開所有市場,還需經過政府部門艱苦的談判。
受不了沖擊該怎么辦
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定,我們可采取的貿易政策主要是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對于中國的農產品來講,可以使用關稅政策的產品,但不能采取比承諾條件更高的關稅。世貿組織也有一些配套的保障措施,如反傾銷、反補貼條款等。WTO《農業協定》對關稅化農產品還設置了“特殊保障條款”。日本限制我們三種農產品的時候就打了這個旗號。日本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這提醒我們,如果今后的某一個產品或者某一個產業遇到國外產品沖擊時,應該考慮動用世貿組織的這些保障措施。
第二,關稅配額管理。關稅配額管理不是對所有農產品,對中國來說,主要針對糧棉油糖毛,這些所謂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點農產品。這種管理辦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為農產品設置了一個進口配額,配額內的進口是低關稅,超過配額采取高關稅。所以在管理方式上,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來搞一些管理辦法,盡量把可能的漏洞堵住。
第三個,技術性的貿易壁壘(TBT)。主要是包括像動植物檢疫(SPS)、質量標準等措施。如果別國的產品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就不允許進入市場?,F在爭論比較多的就是轉基因農產品問題,現在美國、加拿大,還有一些南美國家,支持搞轉基因產品。而歐盟、日本等國家,對轉基因產品有限制。這實際上是技術加政治問題。歐盟、日本就利用轉基因問題,限制美國的玉米、大豆進入其市場。TBT是非常復雜的貿易政策問題,要綜合使用,前提是必須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之內,不能超越世貿組織的框架,否則就會引起人家的。
加入世貿后農民怎么辦?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戰略問題。對我們的農民來講,要提高科學種田水平,生產出消費者滿意的,甚至是全世界消費者滿意的農產品。盡可能的走出土地,轉向其他部門。對于基層政府來講,在我們的農業組織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能夠擔起保護農民利益的重任,目前最緊要的就是減少強加給農民身上的一些負擔。
過渡期內的主要對策建議
應對加入WTO給我國農業帶來的嚴峻挑戰,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要抓緊建立農業產業安全保障體系,采取措施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沖擊。
1.深化農業管理體制改革。要抓緊改革目前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與內外貿脫節,管理部門職能重疊、管理環節過多的農業管理體制,針對加入WTO后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國際競爭更趨激烈的新形勢,統一設計和部署農業管理體制。要在明確界定政府職能的基礎上,加強中央統籌協調和宏觀調控的職能,逐步形成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對外貿易一體化管理體制。
2.加強農業國內支持政策,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一,加大對農產品科研、推廣、病蟲害防治、市場信息服務、基建等“綠箱政策”的支持力度。應設立專項育種科研支持基金,加快農產品優質品種選育,縮小與國外農產品的品質差距。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市場信息體系、病蟲害防疫防治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農產品競爭能力。
第二,對進口敏感農產品及具有出口潛力的農產品,根據WTO“微量允許標準”建立價格支持制度,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但應調整補貼結構,由現在補貼流通環節,轉向補貼農
產品生產者。
3.盡快建立農業產業安全保障體系,采取措施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沖擊。
建立農產品進口監測與產業損害預警系統和快速反應機制;有效利用WTO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機制,加強主要敏感農產品的進口管理,提高海關監管水平與效率,堅決打擊和防范農產品走私。
4.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重組與技術改造,重點扶持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體系。要鼓勵建立幾個大糧商、畜牧商等農產品大企業,控制國內市場分配,參與國際競爭。
5.鼓勵組建農業產業行業協會,促進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及外貿一體化管理。農產品行業協會主要負責:提供農產品國際國內市場信息、政策法規咨詢服務;農產品技術研發與服務;國際市場開拓;行業準入管理;國內市場價格及進出口價格協調與管理;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應訴,行業損害調查,貿易糾紛處理等。
6.實施農產品出口促進政策。
完善農產品出口退稅制度,實現出口農產品的“零”稅率;提供農產品國外市場拓展國際博覽會、交易會參展費、裝修費,市場調查、廣告促銷等;對企業開拓新市場提供保險支持;資助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
目前政府對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是沿襲過去的計劃經濟管理方式,存在著管理真空,并形成部門分割、行業壟斷的缺陷,使農業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在經營權上,外貿部門沒有內貿權,內貿部門沒有外貿權,一個產品經過幾個部門,參與國際競爭的成本就高了。過去由于我們的人多地少,糧食安全有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對農業的管理采取的是一種分段式的管理。比如某一個省,糧食生產由一個省長負責,糧食生產出來以后,就由另外一個省長負責倉儲,糧食要加工,可能是第三個省長,而糧食出口可能是管外貿的省長。從管理部門看,目前在中央一級有8-9個部委是涉農部門。農業局或者農業部管農業生產、農業科研推廣;糧食生產出來后,給糧食部門,棉花給供銷公司,還有輕工食品等等其它部門;如果要出口,得給外貿部門。這種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再加上地區封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形成地方保護主義;內貿外貿脫節,產供銷脫節。這種管理方式解決過去的短缺問題是很有效的,但今后的管理體制設計要以國際化為定位,以提升全民產業競爭力設置管理機構。
大多數發達國家不管農業有沒有優勢,都是實行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的管理體制。也就是農業部門的管理,是從農產品生產的田間開始,最后配送到消費者的餐桌。像中國這樣一種分散的農業管理體制,要與對農業進行綜合管理的體制競爭,顯然是沒辦法抗衡的。
農業政策存在巨大的效益損失
現在的農業政策也是按照過去那樣一種計劃經濟的設計,也就是解決短缺問題,動用一切資源搞農業生產。我們的農業補貼,實際上是給了中間部門、流通環節。比如國家對糧食的補貼,不可能到糧食生產者的手上,而是通過國家訂購制度、保護價制度等等,補給了糧食企業、糧食流通部門,對農業的支持和補貼實際上是不到位的。
生產政策與銷售政策不配套,與進出口政策也不配套,在這種互相隔離的情況下,政府在政策上支持的效果與初衷是不一致的。農業政策目標實質是針對生產者的,但農民得不到好處,都被消耗到中間環節,實際上存在巨大的政策效益損失。
過去的農業政策設計,主要是考慮解決糧食供給問題,沒有考慮農產品的品質,也沒有考慮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F在考慮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應對問題,要提高競爭能力,感覺在政策上缺的東西太多。比如歐洲的瘋牛病出來以后,騰出很大的牛肉市場空間,按道理我們有豐富的畜牧生產資源,我們的畜產品應該是具有優勢的,但是就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畜產品標準、我們的整個市場體系都是按照國內市場與需求設計的,沒有考慮到歐洲市場的需要,也沒有考慮其他國家市場的需要,因此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沒有任何政策手段能夠動員資源,拿出具有競爭能力的、符合要求的牛肉進軍歐洲市場。今后我國農業政策的設計,要考慮如何提升中國農業的競爭能力問題,要由過去解決短缺問題,向解決質量問題、解決競爭能力問題轉變,現在到了必須大規模調整農業政策的時候。
沒有全國大市場流通體制弊端暴露
流通體制最大的缺陷是,至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形成競爭有序、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大市場,這也意味著失去農產品的價格權力。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流通體制還存在下述問題:第一,市場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批發市場、期貨市場發育不健全,影響了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機會,農產品沒有一個充分競爭的環境,雖然是糧食主要需求方,由于市場的隔離,定價權等于交給了外方,如果不能預先掌控價格變化,對營銷就缺乏一個制高點。我們開放程度較高的產品都應進入期貨交易,不能進行期貨交易的可進入批發市場。第二,沒有健全的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到目前為止,往往是無標上市,無標流通。農民生產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市場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農產品。對于農產品來講,沒有健全的質量標準體系的約束,怎能進入國際市場?怎么能符合人家的要求呢?第三,缺乏一個比較完備的、系統的信息體系。也就是農民種糧食或者是種蔬菜、水果,往往是馬路信息、鄰里信息,沒有辦法得到真實的市場反應與信號。不完備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極大制約了農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凡是開放時間比較早的農產品,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農產品,現在競爭能力已經開始形成。凡是國家管得比較死的農產品,現在面臨巨大挑戰。而且現在流通體系缺乏市場化的特征。所以在國內的市場全面開放以后,要抓緊時間進行調整,真正的讓它市場化、商業化,不能由政府管死。
政府不是競爭主體
以往政府管理的力量非常強大,在經濟中參與的程度比較深,但政府不是市場競爭主體。政府最多是提供一個競爭的環境,公平競爭的環境是政府該爭取的,競爭主體應是企業??哭r民是不行的,但是我們又有多少企業能夠參與挑戰呢?所以我覺得,在目前分散的農戶家庭經營制度下,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有一個制度上的缺陷,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的農業的市場競爭主體。我們現在沒有大的糧商,也沒有大的油商、畜牧商,也沒有什么果商,我們這么多柑橘,但是似乎沒有一個柑橘協會,沒有一個組織來把這個行業組織起來。
在這種分散的農戶和激烈競爭的大市場之間,應該有一個制度創新。創新的重點是:一要培育我們的龍頭企業,尤其要培養我們的航空母艦。二要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行業協會。
沒有好產品也談不上競爭
產品是競爭的起點,也是競爭的終點。市場全面開放后,對農業的沖擊,最可怕的是來自國外企業的競爭,我們不怕美國的大豆、小麥到中國市場,而是怕它的跨國公司來分配和壟斷中國農產品市場,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制度創新來解決競爭主體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有了企業,沒有好的產品也是不行,今后的農產品應該包含四個基本的競爭要素:
第一,品質。要實現農產品的規格化和標準化,像做工業品一樣來做農產品。就像日本市場上的大蔥,不同的長度、不同的規格,有不同的價格,我們應該培養農民有這樣一個意識。
第二,安全性?,F在全球都對農產品的安全性提出懷疑,對農產品有信任危機,不敢吃。像歐洲出現瘋牛病以后,在歐洲吃牛排是很困難的。這意味著,今后中國農產品要參與國際競爭,首先得讓全世界的消費者信任我們的農產品和食品。因此,我們必須抓好農產品的安全體系建設,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行業,以及我們的農民,應該樹立這個安全觀,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對中國的產品放心。我們不僅要讓國內的消費者、城市的消費者放心,更重要的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對中國的農產品放心。
第三,外觀和風味。既好看,又好吃,這是農產品競爭的最基本因素。
第四,均衡供應,通過技術手段分散上市。農產品是靠天吃飯的,農產品供應就有季節性,不均衡供應,比如說到收獲季節,是集中上市的,到淡季就沒有了。這樣,價格就有波動性特征,對農產品穩定的供給就產生一些風險。如果通過技術、設施能夠熨平這種波動的話,很顯然,這個農產品就能夠保持市場的穩定供給,相應就可以穩定市場份額。
突破壁壘,讓中國的農產品走出國門
中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首先要考慮是否符合國際市場的標準和要求。比如說禽肉,中國本來具有優勢,在國際市場中,價格上的優勢也比較大。為什么現在我們的禽肉進入不了歐洲等市場或者進入的很少呢?就是因為我們國內的很多禽肉生產的廠家,過去沒有考慮歐洲等國際市場的要求或者說它不知道歐洲市場、美國市場有何規定,而歐洲、日本、美國市場的技術壁壘也令人望而卻步。所以,一方面,我們的產品可能不符合這些市場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很難突破這些市場的技術壁壘,由此就難以進入歐洲等國際市場。他說,進入歐洲市場時,國內企業在商業運作時,要考慮與歐洲的營銷商合作,通過歐洲衛生檢疫部門的認可。一般歐洲官方會對養雞廠周圍的環境,水的質量,包括雞舍條件、飼料、殘留等等,都要進行檢查,如果符合它的標準,就意味著你可以得到進入歐洲市場的“通行證”。
由于農產品貿易保護主義在歐洲、日本非常盛行,因此,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也不一定能夠進入他們的市場。政府應在多邊、雙邊貿易談判中發揮巨大作用。某一個國家市場對你的某種產品不一定是開放的,我們的企業、行業組織就應向政府提出要求,讓政府積極談判,這樣才使產品出口成為可能。比如說禽肉,歐盟于1996年8月1日停止了中國產品進入其市場,經過雙方政府的艱苦談判,到今年5月份才僅僅開放了上海和山東地區的市場,對北京市場和其他市場還沒有開放。要想打開所有市場,還需經過政府部門艱苦的談判。
受不了沖擊該怎么辦
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定,我們可采取的貿易政策主要是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對于中國的農產品來講,可以使用關稅政策的產品,但不能采取比承諾條件更高的關稅。世貿組織也有一些配套的保障措施,如反傾銷、反補貼條款等。WTO《農業協定》對關稅化農產品還設置了“特殊保障條款”。日本限制我們三種農產品的時候就打了這個旗號。日本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這提醒我們,如果今后的某一個產品或者某一個產業遇到國外產品沖擊時,應該考慮動用世貿組織的這些保障措施。
第二,關稅配額管理。關稅配額管理不是對所有農產品,對中國來說,主要針對糧棉油糖毛,這些所謂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點農產品。這種管理辦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為農產品設置了一個進口配額,配額內的進口是低關稅,超過配額采取高關稅。所以在管理方式上,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來搞一些管理辦法,盡量把可能的漏洞堵住。
第三個,技術性的貿易壁壘(TBT)。主要是包括像動植物檢疫(SPS)、質量標準等措施。如果別國的產品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就不允許進入市場?,F在爭論比較多的就是轉基因農產品問題,現在美國、加拿大,還有一些南美國家,支持搞轉基因產品。而歐盟、日本等國家,對轉基因產品有限制。這實際上是技術加政治問題。歐盟、日本就利用轉基因問題,限制美國的玉米、大豆進入其市場。TBT是非常復雜的貿易政策問題,要綜合使用,前提是必須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之內,不能超越世貿組織的框架,否則就會引起人家的。
加入世貿后農民怎么辦?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戰略問題。對我們的農民來講,要提高科學種田水平,生產出消費者滿意的,甚至是全世界消費者滿意的農產品。盡可能的走出土地,轉向其他部門。對于基層政府來講,在我們的農業組織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能夠擔起保護農民利益的重任,目前最緊要的就是減少強加給農民身上的一些負擔。
過渡期內的主要對策建議
應對加入WTO給我國農業帶來的嚴峻挑戰,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要抓緊建立農業產業安全保障體系,采取措施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沖擊。
1.深化農業管理體制改革。要抓緊改革目前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與內外貿脫節,管理部門職能重疊、管理環節過多的農業管理體制,針對加入WTO后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國際競爭更趨激烈的新形勢,統一設計和部署農業管理體制。要在明確界定政府職能的基礎上,加強中央統籌協調和宏觀調控的職能,逐步形成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對外貿易一體化管理體制。
2.加強農業國內支持政策,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一,加大對農產品科研、推廣、病蟲害防治、市場信息服務、基建等“綠箱政策”的支持力度。應設立專項育種科研支持基金,加快農產品優質品種選育,縮小與國外農產品的品質差距。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市場信息體系、病蟲害防疫防治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農產品競爭能力。
第二,對進口敏感農產品及具有出口潛力的農產品,根據WTO“微量允許標準”建立價格支持制度,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但應調整補貼結構,由現在補貼流通環節,轉向補貼農產品生產者。
3.盡快建立農業產業安全保障體系,采取措施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沖擊。
建立農產品進口監測與產業損害預警系統和快速反應機制;有效利用WTO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機制,加強主要敏感農產品的進口管理,提高海關監管水平與效率,堅決打擊和防范農產品走私。
4.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重組與技術改造,重點扶持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體系。要鼓勵建立幾個大糧商、畜牧商等農產品大企業,控制國內市場分配,參與國際競爭。
5.鼓勵組建農業產業行業協會,促進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及外貿一體化管理。農產品行業協會主要負責:提供農產品國際國內市場信息、政策法規咨詢服務;農產品技術研發與服務;國際市場開拓;行業準入管理;國內市場價格及進出口價格協調與管理;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應訴,行業損害調查,貿易糾紛處理等。
6.實施農產品出口促進政策。
完善農產品出口退稅制度,實現出口農產品的“零”稅率;提供農產品國外市場拓展國際博覽會、交易會參展費、裝修費,市場調查、廣告促銷等;對企業開拓新市場提供保險支持;資助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
產品的競爭力除了技術、比較優勢之外,還取決于政府的資源配置,現在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農業政策、流通體制三個方面。
目前政府對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是沿襲過去的計劃經濟管理方式,存在著管理真空,并形成部門分割、行業壟斷的缺陷,使農業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在經營權上,外貿部門沒有內貿權,內貿部門沒有外貿權,一個產品經過幾個部門,參與國際競爭的成本就高了。過去由于我們的人多地少,糧食安全有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對農業的管理采取的是一種分段式的管理。比如某一個省,糧食生產由一個省長負責,糧食生產出來以后,就由另外一個省長負責倉儲,糧食要加工,可能是第三個省長,而糧食出口可能是管外貿的省長。從管理部門看,目前在中央一級有8-9個部委是涉農部門。農業局或者農業部管農業生產、農業科研推廣;糧食生產出來后,給糧食部門,棉花給供銷公司,還有輕工食品等等其它部門;如果要出口,得給外貿部門。這種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再加上地區封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形成地方保護主義;內貿外貿脫節,產供銷脫節。這種管理方式解決過去的短缺問題是很有效的,但今后的管理體制設計要以國際化為定位,以提升全民產業競爭力設置管理機構。
大多數發達國家不管農業有沒有優勢,都是實行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的管理體制。也就是農業部門的管理,是從農產品生產的田間開始,最后配送到消費者的餐桌。像中國這樣一種分散的農業管理體制,要與對農業進行綜合管理的體制競爭,顯然是沒辦法抗衡的。
農業政策存在巨大的效益損失
現在的農業政策也是按照過去那樣一種計劃經濟的設計,也就是解決短缺問題,動用一切資源搞農業生產。我們的農業補貼,實際上是給了中間部門、流通環節。比如國家對糧食的補貼,不可能到糧食生產者的手上,而是通過國家訂購制度、保護價制度等等,補給了糧食企業、糧食流通部門,對農業的支持和補貼實際上是不到位的。
生產政策與銷售政策不配套,與進出口政策也不配套,在這種互相隔離的情況下,政府在政策上支持的效果與初衷是不一致的。農業政策目標實質是針對生產者的,但農民得不到好處,都被消耗到中間環節,實際上存在巨大的政策效益損失。
過去的農業政策設計,主要是考慮解決糧食供給問題,沒有考慮農產品的品質,也沒有考慮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F在考慮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應對問題,要提高競爭能力,感覺在政策上缺的東西太多。比如歐洲的瘋牛病出來以后,騰出很大的牛肉市場空間,按道理我們有豐富的畜牧生產資源,我們的畜產品應該是具有優勢的,但是就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畜產品標準、我們的整個市場體系都是按照國內市場與需求設計的,沒有考慮到歐洲市場的需要,也沒有考慮其他國家市場的需要,因此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沒有任何政策手段能夠動員資源,拿出具有競爭能力的、符合要求的牛肉進軍歐洲市場。今后我國農業政策的設計,要考慮如何提升中國農業的競爭能力問題,要由過去解決短缺問題,向解決質量問題、解決競爭能力問題轉變,現在到了必須大規模調整農業政策的時候。
沒有全國大市場流通體制弊端暴露
流通體制最大的缺陷是,至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形成競爭有序、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大市場,這也意味著失去農產品的價格權力。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流通體制還存在下述問題:第一,市場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批發市場、期貨市場發育不健全,影響了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機會,農產品沒有一個充分競爭的環境,雖然是糧食主要需求方,由于市場的隔離,定價權等于交給了外方,如果不能預先掌控價格變化,對營銷就缺乏一個制高點。我們開放程度較高的產品都應進入期貨交易,不能進行期貨交易的可進入批發市場。第二,沒有健全的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到目前為止,往往是無標上市,無標流通。農民生產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市場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農產品。對于農產品來講,沒有健全的質量標準體系的約束,怎能進入國際市場?怎么能符合人家的要求呢?第三,缺乏一個比較完備的、系統的信息體系。也就是農民種糧食或者是種蔬菜、水果,往往是馬路信息、鄰里信息,沒有辦法得到真實的市場反應與信號。不完備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極大制約了農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凡是開放時間比較早的農產品,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農產品,現在競爭能力已經開始形成。凡是國家管得比較死的農產品,現在面臨巨大挑戰。而且現在流通體系缺乏市場化的特征。所以在國內的市場全面開放以后,要抓緊時間進行調整,真正的讓它市場化、商業化,不能由政府管死。
政府不是競爭主體
以往政府管理的力量非常強大,在經濟中參與的程度比較深,但政府不是市場競爭主體。政府最多是提供一個競爭的環境,公平競爭的環境是政府該爭取的,競爭主體應是企業??哭r民是不行的,但是我們又有多少企業能夠參與挑戰呢?所以我覺得,在目前分散的農戶家庭經營制度下,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有一個制度上的缺陷,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的農業的市場競爭主體。我們現在沒有大的糧商,也沒有大的油商、畜牧商,也沒有什么果商,我們這么多柑橘,但是似乎沒有一個柑橘協會,沒有一個組織來把這個行業組織起來。
在這種分散的農戶和激烈競爭的大市場之間,應該有一個制度創新。創新的重點是:一要培育我們的龍頭企業,尤其要培養我們的航空母艦。二要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行業協會。
沒有好產品也談不上競爭
產品是競爭的起點,也是競爭的終點。市場全面開放后,對農業的沖擊,最可怕的是來自國外企業的競爭,我們不怕美國的大豆、小麥到中國市場,而是怕它的跨國公司來分配和壟斷中國農產品市場,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制度創新來解決競爭主體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有了企業,沒有好的產品也是不行,今后的農產品應該包含四個基本的競爭要素:
第一,品質。要實現農產品的規格化和標準化,像做工業品一樣來做農產品。就像日本市場上的大蔥,不同的長度、不同的規格,有不同的價格,我們應該培養農民有這樣一個意識。
第二,安全性?,F在全球都對農產品的安全性提出懷疑,對農產品有信任危機,不敢吃。像歐洲出現瘋牛病以后,在歐洲吃牛排是很困難的。這意味著,今后中國農產品要參與國際競爭,首先得讓全世界的消費者信任我們的農產品和食品。因此,我們必須抓好農產品的安全體系建設,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行業,以及我們的農民,應該樹立這個安全觀,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對中國的產品放心。我們不僅要讓國內的消費者、城市的消費者放心,更重要的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對中國的農產品放心。
第三,外觀和風味。既好看,又好吃,這是農產品競爭的最基本因素。
第四,均衡供應,通過技術手段分散上市。農產品是靠天吃飯的,農產品供應就有季節性,不均衡供應,比如說到收獲季節,是集中上市的,到淡季就沒有了。這樣,價格就有波動性特征,對農產品穩定的供給就產生一些風險。如果通過技術、設施能夠熨平這種波動的話,很顯然,這個農產品就能夠保持市場的穩定供給,相應就可以穩定市場份額。
突破壁壘,讓
中國的農產品走出國門
中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首先要考慮是否符合國際市場的標準和要求。比如說禽肉,中國本來具有優勢,在國際市場中,價格上的優勢也比較大。為什么現在我們的禽肉進入不了歐洲等市場或者進入的很少呢?就是因為我們國內的很多禽肉生產的廠家,過去沒有考慮歐洲等國際市場的要求或者說它不知道歐洲市場、美國市場有何規定,而歐洲、日本、美國市場的技術壁壘也令人望而卻步。所以,一方面,我們的產品可能不符合這些市場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很難突破這些市場的技術壁壘,由此就難以進入歐洲等國際市場。他說,進入歐洲市場時,國內企業在商業運作時,要考慮與歐洲的營銷商合作,通過歐洲衛生檢疫部門的認可。一般歐洲官方會對養雞廠周圍的環境,水的質量,包括雞舍條件、飼料、殘留等等,都要進行檢查,如果符合它的標準,就意味著你可以得到進入歐洲市場的“通行證”。
由于農產品貿易保護主義在歐洲、日本非常盛行,因此,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也不一定能夠進入他們的市場。政府應在多邊、雙邊貿易談判中發揮巨大作用。某一個國家市場對你的某種產品不一定是開放的,我們的企業、行業組織就應向政府提出要求,讓政府積極談判,這樣才使產品出口成為可能。比如說禽肉,歐盟于1996年8月1日停止了中國產品進入其市場,經過雙方政府的艱苦談判,到今年5月份才僅僅開放了上海和山東地區的市場,對北京市場和其他市場還沒有開放。要想打開所有市場,還需經過政府部門艱苦的談判。
受不了沖擊該怎么辦
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定,我們可采取的貿易政策主要是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對于中國的農產品來講,可以使用關稅政策的產品,但不能采取比承諾條件更高的關稅。世貿組織也有一些配套的保障措施,如反傾銷、反補貼條款等。WTO《農業協定》對關稅化農產品還設置了“特殊保障條款”。日本限制我們三種農產品的時候就打了這個旗號。日本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這提醒我們,如果今后的某一個產品或者某一個產業遇到國外產品沖擊時,應該考慮動用世貿組織的這些保障措施。
第二,關稅配額管理。關稅配額管理不是對所有農產品,對中國來說,主要針對糧棉油糖毛,這些所謂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點農產品。這種管理辦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為農產品設置了一個進口配額,配額內的進口是低關稅,超過配額采取高關稅。所以在管理方式上,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來搞一些管理辦法,盡量把可能的漏洞堵住。
第三個,技術性的貿易壁壘(TBT)。主要是包括像動植物檢疫(SPS)、質量標準等措施。如果別國的產品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就不允許進入市場。現在爭論比較多的就是轉基因農產品問題,現在美國、加拿大,還有一些南美國家,支持搞轉基因產品。而歐盟、日本等國家,對轉基因產品有限制。這實際上是技術加政治問題。歐盟、日本就利用轉基因問題,限制美國的玉米、大豆進入其市場。TBT是非常復雜的貿易政策問題,要綜合使用,前提是必須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之內,不能超越世貿組織的框架,否則就會引起人家的。
加入世貿后農民怎么辦?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戰略問題。對我們的農民來講,要提高科學種田水平,生產出消費者滿意的,甚至是全世界消費者滿意的農產品。盡可能的走出土地,轉向其他部門。對于基層政府來講,在我們的農業組織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能夠擔起保護農民利益的重任,目前最緊要的就是減少強加給農民身上的一些負擔。
過渡期內的主要對策建議
應對加入WTO給我國農業帶來的嚴峻挑戰,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要抓緊建立農業產業安全保障體系,采取措施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沖擊。
1.深化農業管理體制改革。要抓緊改革目前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與內外貿脫節,管理部門職能重疊、管理環節過多的農業管理體制,針對加入WTO后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國際競爭更趨激烈的新形勢,統一設計和部署農業管理體制。要在明確界定政府職能的基礎上,加強中央統籌協調和宏觀調控的職能,逐步形成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對外貿易一體化管理體制。
2.加強農業國內支持政策,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一,加大對農產品科研、推廣、病蟲害防治、市場信息服務、基建等“綠箱政策”的支持力度。應設立專項育種科研支持基金,加快農產品優質品種選育,縮小與國外農產品的品質差距。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市場信息體系、病蟲害防疫防治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農產品競爭能力。
第二,對進口敏感農產品及具有出口潛力的農產品,根據WTO“微量允許標準”建立價格支持制度,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但應調整補貼結構,由現在補貼流通環節,轉向補貼農產品生產者。
3.盡快建立農業產業安全保障體系,采取措施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沖擊。
建立農產品進口監測與產業損害預警系統和快速反應機制;有效利用WTO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機制,加強主要敏感農產品的進口管理,提高海關監管水平與效率,堅決打擊和防范農產品走私。
4.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重組與技術改造,重點扶持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體系。要鼓勵建立幾個大糧商、畜牧商等農產品大企業,控制國內市場分配,參與國際競爭。
5.鼓勵組建農業產業行業協會,促進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及外貿一體化管理。農產品行業協會主要負責:提供農產品國際國內市場信息、政策法規咨詢服務;農產品技術研發與服務;國際市場開拓;行業準入管理;國內市場價格及進出口價格協調與管理;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應訴,行業損害調查,貿易糾紛處理等。
6.實施農產品出口促進政策。
完善農產品出口退稅制度,實現出口農產品的“零”稅率;提供農產品國外市場拓展國際博覽會、交易會參展費、裝修費,市場調查、廣告促銷等;對企業開拓新市場提供保險支持;資助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
目前政府對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是沿襲過去的計劃經濟管理方式,存在著管理真空,并形成部門分割、行業壟斷的缺陷,使農業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在經營權上,外貿部門沒有內貿權,內貿部門沒有外貿權,一個產品經過幾個部門,參與國際競爭的成本就高了。過去由于我們的人多地少,糧食安全有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對農業的管理采取的是一種分段式的管理。比如某一個省,糧食生產由一個省長負責,糧食生產出來以后,就由另外一個省長負責倉儲,糧食要加工,可能是第三個省長,而糧食出口可能是管外貿的省長。從管理部門看,目前在中央一級有8-9個部委是涉農部門。農業局或者農業部管農業生產、農業科研推廣;糧食生產出來后,給糧食部門,棉花給供銷公司,還有輕工食品等等其它部門;如果要出口,得給外貿部門。這種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再加上地區封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形成地方保護主義;內貿外貿脫節,產供銷脫節。這種管理方式解決過去的短缺問題是很有效的,但今后的管理體制設計要以國際化為定位,以提升全民產業競爭力設置管理機構。
大多數發達國家不管農業有沒有優勢,都是實行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的管理體制。也就是農業部門的管理,是從農產品生產的田間開始,最后配送到消費者的餐桌。像中國這樣一種分散的農業管理體制,要與對農業進行綜合管理的體制競爭,顯然是沒辦法抗衡的。
農業政策存在巨大的效益損失
現在的農業政策也是按照過去那樣一種計劃經濟的設計,也就是解決短缺問題,動用一切資源搞農業生產。我們的農業補貼,實際上是給了中間部門、流通環節。比如國家對糧食的補貼,不可能到糧食生產者的手上,而是通過國家訂購制度、保護價制度等等,補給了糧食企業、糧食流通部門,對農業的支持和補貼實際上是不到位的。
生產政策與銷售政策不配套,與進出口政策也不配套,在這種互相隔離的情況下,政府在政策上支持的效果與初衷是不一致的。農業政策目標實質是針對生產者的,但農民得不到好處,都被消耗到中間環節,實際上存在巨大的政策效益損失。
過去的農業政策設計,主要是考慮解決糧食供給問題,沒有考慮農產品的品質,也沒有考慮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F在考慮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應對問題,要提高競爭能力,感覺在政策上缺的東西太多。比如歐洲的瘋牛病出來以后,騰出很大的牛肉市場空間,按道理我們有豐富的畜牧生產資源,我們的畜產品應該是具有優勢的,但是就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畜產品標準、我們的整個市場體系都是按照國內市場與需求設計的,沒有考慮到歐洲市場的需要,也沒有考慮其他國家市場的需要,因此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沒有任何政策手段能夠動員資源,拿出具有競爭能力的、符合要求的牛肉進軍歐洲市場。今后我國農業政策的設計,要考慮如何提升中國農業的競爭能力問題,要由過去解決短缺問題,向解決質量問題、解決競爭能力問題轉變,現在到了必須大規模調整農業政策的時候。
沒有全國大市場流通體制弊端暴露
流通體制最大的缺陷是,至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形成競爭有序、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大市場,這也意味著失去農產品的價格權力。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流通體制還存在下述問題:第一,市場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批發市場、期貨市場發育不健全,影響了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機會,農產品沒有一個充分競爭的環境,雖然是糧食主要需求方,由于市場的隔離,定價權等于交給了外方,如果不能預先掌控價格變化,對營銷就缺乏一個制高點。我們開放程度較高的產品都應進入期貨交易,不能進行期貨交易的可進入批發市場。第二,沒有健全的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到目前為止,往往是無標上市,無標流通。農民生產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市場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農產品。對于農產品來講,沒有健全的質量標準體系的約束,怎能進入國際市場?怎么能符合人家的要求呢?第三,缺乏一個比較完備的、系統的信息體系。也就是農民種糧食或者是種蔬菜、水果,往往是馬路信息、鄰里信息,沒有辦法得到真實的市場反應與信號。不完備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極大制約了農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凡是開放時間比較早的農產品,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農產品,現在競爭能力已經開始形成。凡是國家管得比較死的農產品,現在面臨巨大挑戰。而且現在流通體系缺乏市場化的特征。所以在國內的市場全面開放以后,要抓緊時間進行調整,真正的讓它市場化、商業化,不能由政府管死。
政府不是競爭主體
以往政府管理的力量非常強大,在經濟中參與的程度比較深,但政府不是市場競爭主體。政府最多是提供一個競爭的環境,公平競爭的環境是政府該爭取的,競爭主體應是企業??哭r民是不行的,但是我們又有多少企業能夠參與挑戰呢?所以我覺得,在目前分散的農戶家庭經營制度下,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有一個制度上的缺陷,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的農業的市場競爭主體。我們現在沒有大的糧商,也沒有大的油商、畜牧商,也沒有什么果商,我們這么多柑橘,但是似乎沒有一個柑橘協會,沒有一個組織來把這個行業組織起來。
在這種分散的農戶和激烈競爭的大市場之間,應該有一個制度創新。創新的重點是:一要培育我們的龍頭企業,尤其要培養我們的航空母艦。二要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行業協會。
沒有好產品也談不上競爭
產品是競爭的起點,也是競爭的終點。市場全面開放后,對農業的沖擊,最可怕的是來自國外企業的競爭,我們不怕美國的大豆、小麥到中國市場,而是怕它的跨國公司來分配和壟斷中國農產品市場,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制度創新來解決競爭主體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有了企業,沒有好的產品也是不行,今后的農產品應該包含四個基本的競爭要素:
第一,品質。要實現農產品的規格化和標準化,像做工業品一樣來做農產品。就像日本市場上的大蔥,不同的長度、不同的規格,有不同的價格,我們應該培養農民有這樣一個意識。
第二,安全性。現在全球都對農產品的安全性提出懷疑,對農產品有信任危機,不敢吃。像歐洲出現瘋牛病以后,在歐洲吃牛排是很困難的。這意味著,今后中國農產品要參與國際競爭
,首先得讓全世界的消費者信任我們的農產品和食品。因此,我們必須抓好農產品的安全體系建設,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行業,以及我們的農民,應該樹立這個安全觀,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對中國的產品放心。我們不僅要讓國內的消費者、城市的消費者放心,更重要的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對中國的農產品放心。
第三,外觀和風味。既好看,又好吃,這是農產品競爭的最基本因素。
第四,均衡供應,通過技術手段分散上市。農產品是靠天吃飯的,農產品供應就有季節性,不均衡供應,比如說到收獲季節,是集中上市的,到淡季就沒有了。這樣,價格就有波動性特征,對農產品穩定的供給就產生一些風險。如果通過技術、設施能夠熨平這種波動的話,很顯然,這個農產品就能夠保持市場的穩定供給,相應就可以穩定市場份額。
突破壁壘,讓中國的農產品走出國門
中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首先要考慮是否符合國際市場的標準和要求。比如說禽肉,中國本來具有優勢,在國際市場中,價格上的優勢也比較大。為什么現在我們的禽肉進入不了歐洲等市場或者進入的很少呢?就是因為我們國內的很多禽肉生產的廠家,過去沒有考慮歐洲等國際市場的要求或者說它不知道歐洲市場、美國市場有何規定,而歐洲、日本、美國市場的技術壁壘也令人望而卻步。所以,一方面,我們的產品可能不符合這些市場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很難突破這些市場的技術壁壘,由此就難以進入歐洲等國際市場。他說,進入歐洲市場時,國內企業在商業運作時,要考慮與歐洲的營銷商合作,通過歐洲衛生檢疫部門的認可。一般歐洲官方會對養雞廠周圍的環境,水的質量,包括雞舍條件、飼料、殘留等等,都要進行檢查,如果符合它的標準,就意味著你可以得到進入歐洲市場的“通行證”。
由于農產品貿易保護主義在歐洲、日本非常盛行,因此,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也不一定能夠進入他們的市場。政府應在多邊、雙邊貿易談判中發揮巨大作用。某一個國家市場對你的某種產品不一定是開放的,我們的企業、行業組織就應向政府提出要求,讓政府積極談判,這樣才使產品出口成為可能。比如說禽肉,歐盟于1996年8月1日停止了中國產品進入其市場,經過雙方政府的艱苦談判,到今年5月份才僅僅開放了上海和山東地區的市場,對北京市場和其他市場還沒有開放。要想打開所有市場,還需經過政府部門艱苦的談判。
受不了沖擊該怎么辦
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定,我們可采取的貿易政策主要是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對于中國的農產品來講,可以使用關稅政策的產品,但不能采取比承諾條件更高的關稅。世貿組織也有一些配套的保障措施,如反傾銷、反補貼條款等。WTO《農業協定》對關稅化農產品還設置了“特殊保障條款”。日本限制我們三種農產品的時候就打了這個旗號。日本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這提醒我們,如果今后的某一個產品或者某一個產業遇到國外產品沖擊時,應該考慮動用世貿組織的這些保障措施。
第二,關稅配額管理。關稅配額管理不是對所有農產品,對中國來說,主要針對糧棉油糖毛,這些所謂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點農產品。這種管理辦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為農產品設置了一個進口配額,配額內的進口是低關稅,超過配額采取高關稅。所以在管理方式上,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來搞一些管理辦法,盡量把可能的漏洞堵住。
第三個,技術性的貿易壁壘(TBT)。主要是包括像動植物檢疫(SPS)、質量標準等措施。如果別國的產品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就不允許進入市場。現在爭論比較多的就是轉基因農產品問題,現在美國、加拿大,還有一些南美國家,支持搞轉基因產品。而歐盟、日本等國家,對轉基因產品有限制。這實際上是技術加政治問題。歐盟、日本就利用轉基因問題,限制美國的玉米、大豆進入其市場。TBT是非常復雜的貿易政策問題,要綜合使用,前提是必須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之內,不能超越世貿組織的框架,否則就會引起人家的。
加入世貿后農民怎么辦?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戰略問題。對我們的農民來講,要提高科學種田水平,生產出消費者滿意的,甚至是全世界消費者滿意的農產品。盡可能的走出土地,轉向其他部門。對于基層政府來講,在我們的農業組織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能夠擔起保護農民利益的重任,目前最緊要的就是減少強加給農民身上的一些負擔。
過渡期內的主要對策建議
應對加入WTO給我國農業帶來的嚴峻挑戰,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要抓緊建立農業產業安全保障體系,采取措施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沖擊。
1.深化農業管理體制改革。要抓緊改革目前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與內外貿脫節,管理部門職能重疊、管理環節過多的農業管理體制,針對加入WTO后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國際競爭更趨激烈的新形勢,統一設計和部署農業管理體制。要在明確界定政府職能的基礎上,加強中央統籌協調和宏觀調控的職能,逐步形成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對外貿易一體化管理體制。
2.加強農業國內支持政策,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一,加大對農產品科研、推廣、病蟲害防治、市場信息服務、基建等“綠箱政策”的支持力度。應設立專項育種科研支持基金,加快農產品優質品種選育,縮小與國外農產品的品質差距。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市場信息體系、病蟲害防疫防治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農產品競爭能力。
第二,對進口敏感農產品及具有出口潛力的農產品,根據WTO“微量允許標準”建立價格支持制度,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但應調整補貼結構,由現在補貼流通環節,轉向補貼農
產品生產者。
3.盡快建立農業產業安全保障體系,采取措施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沖擊。
建立農產品進口監測與產業損害預警系統和快速反應機制;有效利用WTO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機制,加強主要敏感農產品的進口管理,提高海關監管水平與效率,堅決打擊和防范農產品走私。
4.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重組與技術改造,重點扶持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體系。要鼓勵建立幾個大糧商、畜牧商等農產品大企業,控制國內市場分配,參與國際競爭。
5.鼓勵組建農業產業行業協會,促進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及外貿一體化管理。農產品行業協會主要負責:提供農產品國際國內市場信息、政策法規咨詢服務;農產品技術研發與服務;國際市場開拓;行業準入管理;國內市場價格及進出口價格協調與管理;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應訴,行業損害調查,貿易糾紛處理等。
6.實施農產品出口促進政策。
完善農產品出口退稅制度,實現出口農產品的“零”稅率;提供農產品國外市場拓展國際博覽會、交易會參展費、裝修費,市場調查、廣告促銷等;對企業開拓新市場提供保險支持;資助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