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02:54:37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學概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人類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已然成形,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面臨著經濟市場全球化的雙重挑戰,因此,對經濟市場中的用人單位而言,高校畢業生無論是什么專業都應當具有一定的經濟學知識素養。而我國大部分高校的經濟學教育在其課程設置上主要局限于經濟類與相關專業上,如經濟管理系、金融學院、經濟學院等,這些主要是以培育專業的經濟金融人才為教學目的的,而在其他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如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等卻沒有經濟類的相關課程,可見高校中經濟類課程普及化程度并不是很高。高校中大部分的學生并沒有系統學習過《經濟學概論》等相關課程,因此對于市場競爭與基本的經濟學領域的知識也沒有了解,從而在后期的就業中就不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造成就業困難的窘境。
二、高校進行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
當前高等院校開展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高校的大學生能夠通過接受相關經濟學領域的學科知識掌握關于經濟學知識信息索取的方式,如可以依托互聯網以及圖書館等途徑,從而掌握相關的經濟學知識;二是學生不僅僅要掌握相關的經濟學知識,同時還應當學會如何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引證社會中所出現的經濟事實,闡述相應的經濟模式;三是高校大學生能夠通過運用所學的經濟學領域的知識進行專業論文的撰寫,如擬定相關課題進行經濟類文章的寫作,從而在論文中闡述經濟學原理以及概念的實際運用等;四是高校大學生能夠做到通過對于專業經濟理論的學習,對政府部門的相關經濟政策的制定可分析其中的利弊;最后就是高校大學生能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同當前社會中的經濟事實相關聯,并在此基礎上應用到現實問題中去,通過分析、探索從而能夠發現新的經濟原理與知識。這五個不同方面的目標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且逐步升華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教學計劃對經濟學的相關知識逐步進行掌握與運用,從而能夠適應市場經濟中用人單位的要求。
三、實現高校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對策
(一)構建同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教學體系
高校的經濟學教育教學應當首先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也就是該學科的教學應當注重本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同時還應當在此基礎上借鑒并吸收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由于現代經濟學這門學科是源于西方,因此西方經濟學自然就會被視為主流經濟學,但是在對于主流經濟學的教育教學進行借鑒吸收的過程中應當認識到西方國家同我國經濟體制與國情的不同之處。也就是說在對于國外先進的經驗理論進行借鑒的時候避免照抄照搬,而是在理解其教學思想與方法的基礎之上同我國的國情相結合,從而整合出一套先進的且符合我國國情的教學體制。在實現經濟學教學體系本土化的同時,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我國經濟學教育教育也應當實現其國際化,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學應當走向世界,而世界的經濟學也要融入中國。正是在這種學術交流過程中實現彼此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最終構建了與我國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需求相適應的教學體系。
(二)適應市場需求,改進教材與教學方法
由于我國當前部分高校中在經濟學的教學上普遍存在著各種問題,因此,筆者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首先,對高校在學科教材的選取上所存在的問題,應當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教材的選擇應當同時展的需求相適應,能夠充分反映時代經濟發展的現狀與需求,在內容上具備理論全面且新穎的特點,并且對于國外優秀的經濟學教材也應當納入到高校經濟學科教材領域中;其次,選取的教學方法應當更新教學觀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師生互動教學以及探究式教學的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于經濟知識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再次,高校經濟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注重知識的學習領會,同時還應當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外,在課程的設置上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將知識經驗傳遞給每一個學生,注重學生分析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構建相對合理的教學考評制度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體制與觀念的影響,高校中對于學生的考評往往是通過單純的考試成績,特別是期末考試成績來開展的,然而這種考評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弊端,就是學生對經濟學領域知識真正理解掌握以及學生對于所學經濟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都難以檢測出來,因此,當前高校應當轉變考評觀念,采用多元化的考評方式,如綜合性考評,即將學生平時成績作為考評的參考依據,融入到最終的考評中;另外,還可以開展實踐性考評模式,通過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來檢測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再就是可以讓學生撰寫關于經濟發展的論文,通過論文的撰寫提升學生對于掌握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與科研能力。通過采用多種考評方式,從而建構起高校教學相適應的教學考評制度,提高教學質量。
(四)注重高校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
1.學生的學習狀況
學院管理工程系金融專業是一個文理兼收的專業,以文科生居多。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據調查分析,68%的學生由于長期在數學學習中遭受挫折,自信心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他們認為“數學是冰冷的符號運算和邏輯推理”“學不完的定理,做不完的題,學數學苦不堪言。”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約占調查人數的70%)認為,升入大學后學數學就沒有用或僅有一點兒用。調查數據顯示,75%的學生認為大學數學不適應專業學習,有同學在問卷中寫道,“我們老師講課認真負責,但是我就是提不起興趣,看不到數學和我的專業到底有何聯系。”60%的學生認為教學方法不好,“老師講得很累,我也聽得好累,結果還是學不好。”
2.教師的教學狀況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都愿意把更多的財力和精力投入到專業課程建設上,數學課課時銳減,這種做法忽視了數學課程的重要性,既打擊了數學教師的使命感,也給師生留下數學無用的錯覺,這些都會影響到教學質量。更為重要的是,多數數學教師為純數學專業出身,對經濟、金融、管理類的專業知識了解不多,不能將數學知識與經濟管理領域知識有機結合,仍講授普通的數學知識,上課講題做題,考試考題,這種“講授+做題”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容易看到數學在其專業上的應用,更易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
3.經濟數學課程改革十分必要
學院學生學習數學主要是“上課記住知識,考試記住答案”,只要將知識記住,就算是成功。這也導致學生只為考試而學,正所謂“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調查數據顯示:有78%的學生認為不喜歡數學課程的主要原因是覺得數學與專業課無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數學時缺乏學習動力。另一方面,由于沒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后續專業課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數學知識,也制約了專業課的學習。此外,高職的《經濟數學》課程和普通高校的數學課程從教學對象、目標、方式來講都有本質的區別。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思想,大膽改革經濟數學課程。高職的經濟數學課程應以應用為主,突出職業性和應用性,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二、課程改革的實踐
1.選用適合的教材
選取適合高職經管類專業的《經濟數學》教材,是課程改革的前提條件。目前,教材的版本繁多,內容大體相同,但質量也存在差距。之前使用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數學》,但其內容與普通數學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做了一些刪減和經濟應用補充。課程組成員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編寫了適合我院經管類專業的《經濟應用數學》教材。這本教材為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公共課規劃教材,突出了數學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貫穿了數學和經管類專業課的聯系,強化了數學應用,淡化了數學推理,增加了數學實踐內容和數學美欣賞等內容。
2.改革教學內容,突出經管類特點
學院管理工程學院會計電算化、國際金融和營銷三個專業中,《統計學概論》《財會管理》《市場調研方法與技術》《個人理財》等很多專業課程都與數學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如彈性分析和邊際分析就利用了導數知識,最優化經濟問題就對應著最值分析和線性規劃,決策風險需利用概率統計來解決等等。拉普拉斯曾說:“數學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人們為了解決科學問題而必須精通的一種工具。”因此,《經濟數學》的教學內容要注重教學的實用性,需要更多地聯系相關專業課程,把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此基礎上,課程組將人類必須的經濟活動選擇為教學載體。對于每個人而言,是指收入、支出、理財三種經濟活動;對于集體或公司而言,指的是成本、收益、利潤。經濟活動是貫穿《經濟數學》這門課程始終的一條主線,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圍繞著這三種經濟活動,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容易產生興趣。
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教學一般是先講數學理論(定義、定理),然后是求解和經濟應用,但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很容易聽到半截就失去了學習興趣。為此,我們將教學過程做了一個大逆轉,先用常用的經濟案例吸引學生,為了解決經濟問題,自然引出數學知識,然后再介紹如何求解,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了。例如,在介紹經濟函數時,我們的做法是:用生活實際中的收入、支出、理財三個經濟案例做鋪墊,通過案例復習函數的概念,引入理論知識,最后再給學生任務自己建立函數。這樣,學生既學習了函數知識,也在實踐中學會了建立其他的經濟函數,提高了學習效果。在案例引入和數學知識講授部分,可采用微課教學的形式,改革學習方式。結合教學內容,我們錄制5-10分鐘的微課視頻,事先發給學生觀看,由于微課內容少,學習目標明確,學生可以用任意的時間學習,和傳統的課堂授課的方式相比,顯得不那么呆板,更易于學生接受,從而增強學習信心。經管類專業學生的思維活躍,在課堂教學時教師的語言盡量生動幽默,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故事性強、實事性強的內容。例如,在講彈性分析時,可拿“中國大媽搶黃金”作為案例;引入洛必達法則時,可以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洛必達是數學家中的“高大上”。用數學小故事來引入數學知識,能活躍課堂氣氛,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小組合作做任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討論、多參與、多實踐。某些比較簡單的經濟概念或經濟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用手機、網絡等信息化方式自己查閱。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創設問題和情境,師生共同探究,帶領學生主動建構新知識,一步步走向成功。這種師生互動的方式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復雜的數學計算與求解,鼓勵學生使用計算器或數學軟件。單純的考試不能對學生做出全面的評價,因此改革評價機制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經濟數學課程可以實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采用課堂提問、任務報告、小論文、平時作業和考勤等方式綜合評定。任務報告在課堂上小組討論完成。小論文是結合專業實際情況,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小建模報告,考核方式是開放的,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幾人合作共同完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學生使用現代化工具。經過兩年的實踐,我們認為這種考查方式不但可以鍛煉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也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是更為科學的考核方式。
三、課程改革實踐的反思
1.教學中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自己建構知識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強調以主體自己的經驗為基礎建構新知識。學生學習活動主要是在學校環境中,在教師的直接指導下進行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支持下,經濟數學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創設與現實情境相類似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自己探究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體會學數學的妙不可言。
2.加強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
經濟數學是數學和經濟學兩大學科的交叉科學,因此,教師在平時不僅要加強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也要注重學習經濟管理類的相關知識以及二者之間的關聯點,恰當地引入實際的案例,既有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也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3.縮小班容量有利于教學的展開
(一)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應定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
根據目前獨立學院學生的自身“文化基礎差,社會活動能力相對較強”的特點,把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定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比較合適的。[6]這意味著,讓學生培養為畢業后能解決實際問題、直接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培養“理論聯系實踐”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教給學生實際有用的理論、積累較多的實踐經驗、形成良好的專業技能。
(二)培養應用型人才所依據基本原則
1.協調發展知識、能力和素質原則培養應用型人才,要在課程設置、教學形式、培養方向方面,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素質,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掌握最有用的知識,形成終生學習、適應飛速發展變化的當今社會的職業核心能力。建立合理課程結構首先,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系統完善。其次,適當精簡課堂教學課時,增加實踐內容,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7]。再次,根據實際情況,除了閉卷考試,還可以采取實踐考核、綜合開卷考核等形式進行考核。
2.統一要求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學校根據學大綱開設專業課程的同時,也要根據現實需求和學生情況開設一些適合的選修課,讓學生獲得一定自主性、根據個人情況自由選課,利于的學生個性化發展。加強實踐,突出應用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性和實踐性進行培養。與此相適應的,學院需要增設更多的實踐教學環節,如:課程設計、實驗教學、課程實習與實踐、專業實習與實踐、畢業設計、職業資格培訓等等對學生進行專門培訓;學院也可以開展各類學科競賽、組織各種社團活動,拓展學生素質,加強應用能力,幫助學生快速適應未來的職場生活。
二、基于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經濟學教學改革
(一)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對經濟學教學要求
經濟學作為大學經濟學基礎課程之一,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對經濟學知識和基本方法、規律得到初步掌握,并可以形成對經濟學的整體認識、養成經濟學思維習慣。獨立學院的經濟學教學,側重于培養經濟學的應用能力,具體有以下幾點要求:
1.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并重因經濟學作為大學基礎課程的自身特點,要求教學工作需要注重培養專業性,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并養成專業能力。但基于獨立學院對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要注重對全方面素質的提升,不能有所局限。
2.解釋現象同時說明本質因為西方經濟學主要是對經濟現象的進行的研究,所以經濟現象背后一些因素,比如制度在經濟活動中的影響常常會被忽略。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更多補充介紹這些經濟現象背后本質性因素起的作用,彌補不足。
3.講授理論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實踐性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和概括性較強的課程,教學目標也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能力,所以在教學活動中難免會中獨立學院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但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大大增強實踐性、操作性,用一些開放、互動模式來增強體驗性,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記憶,提高運用經濟學知識進行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目前獨立學院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形式不夠靈活目前獨立學院進行經濟學教學,仍然是以填鴨式教學為主,與學生互動少,沒有把學生體驗當成教學活動的考慮因素,不夠調動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學生課后只是復習課堂筆記內容,很少進行資料查閱分析現實問題,不利于能力形成。
2.教學內容不夠豐富在獨立學院進行經濟學教學,往往根據統一的計劃、使用材來進行教學,沒有考慮到當地獨立學院的實際資源情況、學生素質和社會需求,無法滿足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3.教學考核形式單一在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中,經濟學的考核形式仍然是試卷考試。但僅僅通過一次答題考試顯然無法考核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需要改革,增強其他種類考核形式對學生進行全面工作的評價。
(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經濟學教學改革措施
1.在教學活動中增加教學案例獨立學院中可以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將一些典型經濟案例引入教學課堂,并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分析、思考,形成在具體情境中進行探索思考的能力,培養綜合能力[8]。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分析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等環節,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實際應用能力??梢栽诮虒W過程中結合實踐教學環節,建立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社會實踐的教學體系,緊密結合職場需求制定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實驗、技術實習、社會調研等環節。此過程中,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組織學生更多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方面,應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加大對實習基地建設的資金投入,保持與固定企業的合作關系——即校企合作,定期為企業輸送在校的專業人才。通過校企聯合,建立訂單模式,為學生創造提前體驗職位的條件。
2.根據市場實際需求進行經濟學教學在獨立學院中根據市場實際需求進行經濟學教學活動,指的是:首先要根據學生本身不同的知識基礎來設計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利用他們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其次要在教學活動中考慮到社會需要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聯系我國實際經濟背景和經濟時事,在經濟學理論的框架下,講述不同經濟背景下的就業機會、就業挑戰有何不同等等,來讓學生在感性層面增強經濟學意識。人才培養計劃是促成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通知制定關于培養方、委托者、學習者之間的協議,確定不同負責人的職責,獨立學院負責培養專業人才,而合作的企業負責對優秀人才的招錄,增加校企合作熱度,全面深入地培養人才。采取多樣考核方式,全面評估學生素質對學生能力的考核,要結合獨立學院應用人才培養的要求,采取多種形式來進行。就是說,不可局限于試卷考核,平時考勤次數、聽課效果、論文水平、小組討論能力等形式都可以納入考核因素之中,符合教學目標,讓教學公平,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在校企合作中,獨立學院應與企業協商,使得企業能夠為校內教師提供實地接受培訓、入職上崗、跟班探討、師帶徒的機會,讓教師能夠身臨現場積累實踐經驗,豐富閱歷,并設置相關實踐考核體系,將教師在實踐任職期間的表現、工作完成情況以及晉升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制定審核標準。
三、結論
國際經濟學理論淵源久遠,對國際經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亞當·斯密、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說中的國際貿易理論,其比較利益的思想是現代國際經濟分析的起點,古典經濟學說之后的“邊際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為國際經濟學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學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一門系統的和獨立的理論,它的出現大約在本世紀四十年代,即以凱恩斯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學派興起后不久,幾十年來,國際經濟學研究吸引了西方許多經濟學者的注意力并不斷得以發展,新的方法和學說層出不窮。國際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國際金融理論和國家貨幣政等。最近幾十年來,在以克魯格曼、弗里德曼等經濟學家的推動下,國際經濟學一般理論各個方面方面均獲得了持續和富有成效的發展。 一、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 (一)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 1、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 在國際貿易實踐中,H-O-S理論一直占據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經堅持并繼承了李嘉圖的比較利益論,認為貿易的真正來源在于各國的比較優勢的差異,而并非資源稟賦的差距。
新李嘉圖主義以一種比較動態的、長期均衡的分析來解釋國際貿易。新李嘉圖主義貿易理論把收入分配置于整個的突出位置,并貫穿分析的始終。 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與李嘉圖理論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圖是從各國生產的角度即從各國的生產特點不同和勞動效率的高低不同上來解釋比較優勢的差異;新李嘉圖主義不僅從各國生產的角度來分析和比較各國的比較優勢的差異,而且,同時強調要從各國分配領域、從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的動態角度來分析和比較各國比較優勢的不同。 新李嘉圖主義的代表斯蒂德曼認為他的貿易理論是把分析的重點放在貿易與被生產的生產資料、利潤、工資和經濟增長的聯系上,特別地,斯蒂德曼強調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論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圖主義的價格決定方式,影響價格的因素主要是生產資料投入系數,勞動投入系數,分配率。由于一國生產某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是由生產技術、分配關系(表現為利潤率、利息率和工資率)、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程度等三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因此不同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比較優勢的差異不僅表現在生產技術、生產條件、勞動效率等差異上,而且不同國家由于分配關系的不同也會導致產品的比較優勢不同。而影響分配關系變動的一個重要影響是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程度。這樣,處于不同經濟增長階段、處于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比較優勢就自然不同。
2、克魯格曼的貿易理論思想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以李嘉圖以要素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原理為代表,但是實際國際貿易中大量貿易是發生在同類產品內部,70年代末以來,保羅·克魯格曼提出“規模經濟作為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解釋,他在產業內貿易理論有關基本假設和結論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各種模型深入闡述了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的關系,成功的解釋了戰后國際貿易的新格局。保羅·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以成熟的壟斷競爭模型(張伯倫壟斷競爭)來分析規模經濟以及產業內貿易。 克魯格曼認為在“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式下的市場體系中,產業部門的擴張是通過廠商數目的增加(更大的規模經濟)相結合而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每個國家都以其生產的產品供應世界需求,因而我們就得到了雙向的產業內貿易,若各國擁有相同的要素稟賦,就不存在產業間貿易(各國生產等于本國消費量的競爭產品),而存在大量的產業內貿易。 張伯倫壟斷競爭部門的更低單位成本的 更多商品種類對每個工資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產業內貿易帶來的社會凈福利將抵消收入分配(要素價格)上的矛盾,從而使貿易自由化獲得普遍支持。
[2] 根據斯蒂格里茲的規模經濟與多樣化消費之間兩難選擇的模型,克魯格曼建立了一個由規模經濟而不是由要素稟賦或技術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規模經濟內在于廠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規模報酬遞增條件下的國際貿易,最終得出結論或要素稟賦差異的結果,相反,由于與勞動力增長和區域聚集類似的貿易效應,貿易可能僅僅是擴大市場和嚴密、有說服力的收益遞增條件下的貿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在貿易理論中的地位。 克魯格曼又考察了規模經濟、產品差異與貿易型式的關系。競爭的經濟被允許貿易時,即使它們有著相同的偏好并從貿易中得益??唆敻衤职l表了《產業內專業化分工與得自貿易的利益》該理論模型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理論中完全競爭和規模收益不變這兩個基本假定,使新貿易理論向規范化方向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二) 新貿易政策理論的發展 貿易政策理論是較早發展起來的國際經濟學理論之一。
早在本世紀20年代末,作為“新重商主義”的凱恩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一書中就指出:“政府的機能不能不擴大,這從19世紀政治家來看,或從當代美國的理財家來看,恐怕要認為是對于個人主義之極大侵犯,然而我為之辯護,認為這是一切現實的辦法,可以避免現行經濟形態的全部毀滅。”[3]在國際貿易方面凱恩斯主張政府干預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利用貿易順差保持國內充分就業。 本世紀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義占據了經濟理論的中心位置,主張政府應該對國際貿易進行適度的干預。作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認為:“自由市場的存在當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競賽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解釋和強制執行這些已經被決定的規則的裁判者,時常所做的是大大減少必須通過政治手段來決定的問題范圍,從而縮小政府直接參與競賽的程度。”[4]
1、 貿易保護理論的新發展 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大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在貿易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形勢下,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紛紛出現。DominickSalvatore在的《國際經濟學》一書中列出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包括:自動出口限制,技術、行政與其他法規限制、國際卡塔爾、傾銷、進出口補貼等。[5]目前較為代表性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包括:地區經濟主義新貿易保護論、國際勞動力價格均等化保護論以及環境有限新貿易保護論。 1994年,英國學者蒂姆·朗和科林·海茲在《新貿易保護主義》一書中提出,地區經濟主義新貿易保護論“旨在通過減少國際貿易和對整個經濟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樣化,讓它朝向地區或國家內生產的最大化方向發展,然后以周邊地區作為依賴對象,并且只把全球貿易作為最后選擇。”[6]其代表人物是英國學者蒂姆·朗和科林·海茲。
他們認為在目前的世界環境中,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問題比其期望解決的問題多,鑒于自由貿易無法解決貿易與發展、貿易與環境等問題,因此必須用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取代它,新貿易保護主義主張:首先要加強地區間合作,實施新型的地區主義“自力更生應該成為國家內部以及一個地區的國家之間的一個共同目標,這樣可以使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最大程度的滿足需要和提供服務,如果經濟活動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務,那麼他們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就會降低,經濟增長會受到無情競爭的影響也會減少,當生產和就業必須一致為了滿足地方需要而服務時,就應該重新將經濟活動定位,使其擺脫出口導向的模式。”[7]
實行地區性貿易保護主義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結構中的不利地位,同時也可以保護環境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新貿易保護主義還主張為使地區經濟發展,來實現貿易平衡和保護世 界環境,這就需要一國根據預期的出口量控制進口量并且要使兩者嚴格平衡,并制定高標準的進出口限制規則。 國際勞動力價格均等化新貿易保護論的基本觀點是:由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工資水平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如果西方國家不對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限制,將會造成發達國家工人的工資水平向低收入國家的工資水平看齊,從而導致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發達國家應該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性產品實行貿易限制。進入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受到低增長和高失業率的困擾,增加了大工業的保護,抵制發展中國家的進口,1993年發展中國家將近1/3的出口產品受到發達國家的配額制和其他非關稅壁壘限制。
環境優先新貿易保護論主要表現在借保護世界環境之名限制國外產品的進口,保護本國衰退的劣勢產業,其主要論點是:由于人類生態系統面臨巨大威脅,在國際貿易中應該優先考慮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為了保護環境任何國家都可以設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控制污染產品進出口,同時任何產品都應將環境和資源費用計入成本,使環境和資源成本內在化。
2、國際貿易的內生性增長的新理論 長期以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的增長可以帶動國內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是新觀念、新技術、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傳播媒介,國際貿易可以充分利用沒有開發的國內資源、刺激國內生產者提高效率,同時通過市場規模的擴大,貿易使勞動具有了經濟規模性,因此國際貿易可以稱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為了從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的長期關系角度進一步揭示國際貿易產生的正面作用,經濟學家羅莫和盧卡斯提出了內生性增長理論,他們認為一國減少貿易壁壘并促進國際貿易后,將長期取得加快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效應,這主要因為國際貿易可以使該國加快技術引進、吸收、開發以及創新過程,擴大生產經濟規模,減少價格扭曲提高資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場競爭下的新貿易政策理論 不完全競爭的貿易政策理論認為市場結構的類型決定了行業的競爭程度和貿易形式,因此依據國內外市場結構的狀況來選擇指定貿易政策可以在貿易自由化進程中最大限度的保護國家利益。80年代初以來,以布蘭德、斯本色、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以“戰略性貿易”為核心的新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認為,在規模收益可變和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政府干預的貿易政策只要使用得當能夠使一國從相對自由貿易中獲益。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經濟學家根據不同的市場結構,討論各種貿易工具如關稅、配額、進出口補貼和進出口稅等,在各種市場結構下的運用結果,得出了不同市場結構下應該運用的最佳政策工具,與此同時,他們還指出在寡頭市場結構下,貿易政策可能會使干預者獲得有利的“戰略效應”,并通過抽取和轉移他人經濟利潤以及獲得更大的外部經濟來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貿易理論對市場運行的優化、干預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積極的理論意義。
(1)不同市場結構中貿易政策的制定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將其研究領域集中以下兩種市場結構中貿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 考慮戰略互動作用對出口市場的影響。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在假設一國市場上的國內公司具有市場力量,并同具有市場力量的國外公司競爭基礎上,對政府施加的貿易政策如何影響公司行為以及市場運行結果進行探討,這就是所謂“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對于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他們根據80年代初提出的布蘭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場下廠商進入對貿易政策選擇的影響和“一致性推測”的寡占行為,指出廠商進入的可能性進一步削弱了出口補貼促進進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強了出口稅收鼓勵進出口的作用,同時“一致性推測”這種寡占行為對于自由貿易是最佳的。
② 探討國內市場上戰略互動的 影響。 他們在假設具有市場力量的國內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基礎上,探討政府政策的作用,這就是所謂“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對于這一問題,克魯格曼首先經過對外部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進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經濟基礎上的“出口促進型進口保護理論”,即將外部的規模經濟作為獨立的幼稚產業加以保護。另一方面,克魯格曼建立了一個存在規模經濟和寡頭壟斷市場下,以貿易保護促進出口的模型。 通過這一模型可以看出 ,國內公司的邊際成本與國外公司的邊際成本成負相關,通過關稅保護可以提高國外公司的成本??唆敻衤€把研究與開發、學習效應與國內公司的邊際成本聯系起來,認為貿易保護會導致研究與開發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經濟效益提高。[10]
(2)貿易政策工具的選擇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在對不同市場結構下的貿易政策工具進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在現有的不完全競爭的模型下,有關最佳貿易政策工具的選擇方式:在國內外的市場結構均為完全競爭情況下,自由貿易政策是最優的,但是當一國商品的進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程度的優勢時,關稅可以改善貿易條件并提高福利;在國內外市場結構均為壟斷競爭的情況下,貿易形式表現為規模經濟與產品差異的行業內貿易,這時對差異產品征收最佳關稅可以改善貿易條件和提高福利;在國內市場是完全競爭但國外市場是壟斷情況下,可以通過將國外企業的超額利潤抽取一部分作為關稅;在國內市場是壟斷但國外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情況下則可依據國內產業發展情況,采取關稅或配額政策;在國內外市場都處于壟斷時,可以依據不同的貿易模型如古諾雙頭壟斷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羅·克魯格曼則認為如果某個國家的政府能夠設法保證占領本個某一市場的企業是本國企業而非他國企業,就能以犧牲他國的產業為代價,確保本國企業在這一產業領域內的發展,也能夠提高本國的國民收入與福利。
他與詹姆斯·布蘭德合作發展了國際雙頭壟斷模型,在這一模型的基礎之上,他假設有一個本國廠商和國外廠商,在國內外市場中進行競爭,在本國開始征收進口關稅的情況之下,外國廠商在國內市場的交貨成本上升,其邊際成本上升,本國廠商產量上升,邊際成本下降,這將最終導致在國內外兩個市場中,本國廠商的銷售量上升,外國廠商銷售量下降,本國廠商不僅加強了在國內市場上的優勢,也加強了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從而將在出口市場中獲利。[11]克魯格曼因此認為政府可以實行對每個產業加以保護的政策,直到該產業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場上的優勢為止。
二、 國際金融理論和政策 1997年發生在東亞地區并波及到整個世界的金融危機,推動國際經濟學界對國際金融一體化發展、國家貨幣政策、國際資本流動、匯率制度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金融和政策理論有國際金融安全、克魯格曼的貨幣匯率理論、國際貨幣一體化等。
(一) 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負面影響 世界經濟的全球一體化趨勢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出一個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體化則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由于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分工的發展,經濟國際化對世界金融一體化提出了客觀要求。隨著電訊技術的普及和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跨國銀行空前的海外擴張,國際銀行業競爭加劇發達國家積極開拓、控制新興市場等等,國際金融一體化發展迅速。此外,各國金融管制不斷放松,國際投機活動的加劇,以及為逃避各國政府種種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舉措國際金融一體化趨勢經過80年代的發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國際金融一體化一個,對促進世界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一般認為,世界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出了國界,使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聯系,進而形成世界范圍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整體?;蛘哒f,是指世界各國均參與全 面的經濟合作并到任何一國或經濟領域的變動均會引起世界經濟整體 動狀態。世界金融一體化是指各國或地區在金融業務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賴、影響而產生的逐步聯合成為一個整體的趨勢。 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表現是:各國金融政策傾向一體化;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重點是離岸金融市場與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證券投資國際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國際化,這是世界金融一體化最突出的表現,它包括貨幣兌換自由、資本在行業間轉移自由和資金進出自由。
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對國際經濟體系構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1、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國際主權 首先,世界金融一體化使得主權國家金融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削弱,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特別是國際金融一體化加深了世界各國在經濟領域內的相互依存,各國所執行的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國際收支的調節政策和國際儲備的管理營運,都將對其他國家產生較大的影響,這已經成為各國中央銀行不得不共同處理的問題。其次,國際資本力量的強大于國家主權的相對弱化,冷戰后,國際市場的統一、金融自由化的加快、技術革命的促動,使國際資本空前擴張。
第一派別的經濟學家主張,將馬克思所概述《資本論》研究對象中的生產方式理解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中介,即生產力不是直接決定生產關系,而是通過生產方式影響生產關系。
將物質生產方式理解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中介,進而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決定生產關系?!皼Q定”一詞意味著單方向的影響,在“生產方式決定生產關系”中,代表著只能是生產方式決定生產關系,而生產方式不能反過來對生產方式起作用。從時間維度看,“具有決定性的事物”在前,“被決定的事物”在后,而具有“適應關系”的兩個事物可以同時存在,不存在時空的差異。我認為這種觀點是不妥的。在現實的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不存在脫離生產關系的生產方式。一定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必然有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體現其中;反過來,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也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之中,而不能夠存在于其外。按照這樣的理解,手推磨的生產方式,是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志;同時,封建社會封建地主和農民的有一定人身依附關系的特有的生產關系也就蘊含在這種生產方式之中。同樣,蒸汽磨的生產方式,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表標志,同時,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建和雇傭工人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也就包含在這種方式之中。與此相適應,揭示封建社會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政治經濟學,其直接的研究對象就是手推磨的生產方式。同樣,揭示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政治經濟學,其直接的研究對象就是蒸汽磨的生產方式。
二、廣義生產關系學說
第二種派別經濟學家的觀點是則認為,將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生產方式理解為生產關系,即一定生產資料基礎之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包括生產關系,交換關系,分配關系和消費關系)。我們知道,在學術界,“廣義”的規范性范式是內涵規定性少,外延范圍大。然而,這里定義的“廣義”更像是“總和或綜合”的意義。如果真的要給廣義生產關系下定義,也只能是適用于一切社會經濟形態的定義,即一定歷史階段的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經濟關系,進一步地,如果“廣義的生產關系”是由生產關系,交換關系,分配關系和消費關系構成的經濟關系系統,那么,前者與后者就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我們不妨看看《資本論》序言中的經典語句“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边@里的“生產方式”是“廣義的生產關系”,從而句子前后成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但是,引文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后面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并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這個定義抹殺了“相適應”一詞的內在邏輯關系。所以說,某些學者用“廣義生產關系”代替“生產方式”是不正確的,不符合馬克思原意的。如果承認生產方式具有自然和社會二重屬性,也就是承認生產方式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那么《資本論》序言中的那句話在邏輯上是可行的,因為這里的生產方式絕不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簡單加總,而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有機統一,是一個新事物。
三、生產的自然形式和社會形式的辯證統一
眾人皆知,任何生產都是由生產的主體—勞動者和生產的客體—生產資料構成的或者說任何生產總是勞動者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下,借助勞動資料作用于勞動對象的經濟活動,所以說,生產方式,即生產的方式,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有機結合形式或者說是生產要素(經典的三要素論)的結合形式。顯然,這是最一般、最抽象意義下的生產方式,適用于任何社會經濟形態(社會經濟類型)。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經濟形態的特殊性表現在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特定的結合方式上,這里的結合既有技術形式的結合,與生產力相關;又有社會形式的結合,與生產關系相關。實際上,既然商品經濟時期的生產活動總是通過社會分工進行的,那么這個歷史階段的人們的生產活動必然發生兩方面的關系:一是自然關系,表現為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技術方式;二是社會(生產)關系,表現為勞動的社會組織方式。因此,生產方式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具有二重屬性:自然屬性-反映生產力的內容和社會屬性-反映生產關系的內容。既然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屬性的內容,所以也就不存在生產關系可以脫離生產方式而獨立存在的問題了。馬克思曾說,“在一定的生產方式本身中具有其活生生的現實性,這種生產方式既表現為個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又表現為他們對無機自然界的一定的實際的關系?!?/p>
運用生產方式二重性原理不難看出,“協作—工場手工業—機器大工業”在現象形態或者說在形式上表現的是勞動或生產的自然形式的變化,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自然形式或技術條件的演變,反映了勞動的自然形式的內容。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這些“形式”的變化,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勞動對資本的形式上的隸屬”發展為“勞動對資本的實際隸屬”,反映了勞動的社會形式的內容?!皡f作—工場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的演變過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逐漸建立過程,是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向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轉變過程,是工人階級與資本家階級矛盾升級的過程,是生產社會化和社會分工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這個演變過程不僅有物的自然的關系,還有人的關系,而且后者是本質的、最重要的。它們表面上是生產工具的更新換代—手工到大機器,表面上是生產力方面的內容,其背后卻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即生產關系的內容。因此,這正是馬克思的歷史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的體現,馬克思總是運用由現象到本質,由形式到實質的方法論剖析(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如果拋棄了這個方法論,就會犯割裂生產方式或勞動方式二重性的錯誤,從而使得《資本論》研究對象的研究方向偏離正確軌道。
四、總結
(一)專業不同而教材相同的問題
經管類的開設的專業眾多,而不同的專業培養的目標自然就不盡相同。故此,要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有目的、有擇性的制定相適應經濟法教材。但事實上根本不存在這種為不同專業編寫不同經濟法教材的事,所以至今很多學校還是用同一種教材來教學。這種通用性的教材很容易忽視學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異,這樣的做法非但不會幫助學生提高成績,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給學生造成學習上和心理上的壓力。
(二)沒有多少重要的社會實踐課程
經濟法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而經管類院校也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所以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重視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只是經濟法的課程不多,學生也沒有稍多法學理論基礎,使得社會實踐和課堂講授之間產生沖突;課堂講授的時間不多,就會導致學生的理論基礎打不好,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如果課堂講授的時間過長,雖然會讓學生打好理論基礎,但會占去學生過多的時間不能去社會上參加實踐活動。長期如此,會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很可能對經濟法課程也產生抵觸情緒。
(三)考核方式不及教學目標多樣化
經濟法是理論基礎,但不同的專業要學習的經濟法重點不會相同,應該針對不同的專業學習不同的課程,考察不同專業的教學目標。但現在很大一部分學校還是讓學生學同一部教材,考同一種試,同樣以成績來衡量學生和教師的水平。這種模式看起來合理,其實是對不同專業學生的一種不公平??荚嚤旧砭褪且环N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手段。就好比勞動課程能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寫文章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促使學生廣泛閱讀;閉卷考試能讓學生增強記憶力;寫文章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促使學生廣泛閱讀;演講比賽能鍛煉學生的口才和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如果教師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生用多種考核手段,一定能增強學生的專業課成績,綜合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如何展開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
(一)專業課程和專業需求匹配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除了要選用合適的教材以外,教師也應該創新教學計劃,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實際需求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專業教授不同的專業知識,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除了要講授經濟法的基礎知識以外,還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及時對教學計劃和重點做相應的調整。像針對會計專業的學生,教稅法、銀行發、會計法等等;國際貿易的學生要教國際貿易法、反傾銷法、合同法之類的。要有針對性的滿足不同專業的學生。另外,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國內國際熱點新聞,對于和專業相關的問題和修改、增訂的法律要及時的對學生講解,不能讓教學內容和時代脫軌[2]。
(二)適量讓學生去實踐
課堂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終歸到底還是為了讓學生多多了解一些理論知識,而知識的目的又在于運用,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得讓多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才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轉化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由淺入深的為學生講解,密切聯系和經濟法專業相關的組織機構,在學生和機構中間架起一座橋梁,讓相關的組織機構多為學生提供實習或實踐的機會,也讓學生的能力有用武之地。
(三)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為不同專業的學生需求,需要對經濟法專業學生的考核要在內容和方式上都進行創新。要打破傳統的單一考核模式,建立科學、公平的評價體系,就要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以及評價體系。其一,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看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否達標,要將此成績作為課堂成績,以此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增強綜合能力和專業素質。這樣做既讓學生盡量多的掌握和應用經濟法理論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繼而鞏固相關知識。其二,在期末以閉卷考試來審核學生的專業知識。主要有選擇(考核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判斷(考核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案列分析(考核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三個部分組成,旨在幫助學生多掌握知識內容,并且提升學生的記憶力,為以后學生的考試或工作夯實基礎。還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考試的內容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也要根絕不同的情況進行評價。這樣的考核才是公平的。
三、結語
一、獨立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公共空間設計》課程特點及定位
以南華大學船山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課程建設為例,雖依托于母體高?!爱a、學、研”、“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模式,但有著自身的獨立性與發展特點。其中,《公共空間設計》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適用對象為大三年級學生。該課程的先修課為《CAD裝飾制圖》《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室內設計原理》《居住空間設計》,目的是全面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并建立起學生對整個專業的全面、系統認識,同時也是公共空間設計課的知識基礎。公共空間設計課程運用先修課程中所學到的各種藝術處理手法進行空間功能布局與設計項目訓練,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藝術創作能力為前提,強調理論與實踐技能的內在關聯性與邏輯統一性。如何在課程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公共空間設計的核心知識與設計技能,不斷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這成為公共空間設計課不同于其他專業必修課的顯著特點。
二、獨立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公共空間設計》課程教學設計思路
如上所述,獨立學院需要結合環境設計專業的特點及行業對于相關人才的需求構建一套完整的公共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思路,采取“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的循序漸進的思路進行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1.課程目標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需要確切的目標。公共空間設計課程的總體目標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知識目標,需要學生掌握概念、功能、設計的前提與思考、設計的表現手法;一個是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具備公共空間功能規劃能力、施工圖與效果圖表現能力、設計實踐與綜合管理能力、項目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而言,能夠學以致用才是關鍵。適用于獨立學院的公共空間設計課程目標應具備發展性:第一,引導學生重視并掌握基本原理與基礎知識;第二,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在實踐中驗證理論;第三,引導學生自主的樹立問題意識,能夠結合實際能動地吸收知識。2.課程內容設計。公共空間設計涵蓋的空間類型較廣泛,在理論和實踐跨度上具有交叉綜合的特點,大量的知識點與有限的課時是首當其沖的矛盾問題。公共空間設計課程內容可以有的放矢,分為兩大部分,其中設計1以辦公空間、餐飲空間為核心;設計2以商業展示空間、娛樂空間為核心。除此之外,重難點不突出、內容不能適時更新也是一大現實問題。如今,在設計觀念轉變、建筑趨向一體化的形勢下,僅僅講授功能單一的公共空間無法順應時展的需要。以建筑綜合體設計內容為核心的公共空間設計課程包含居住、辦公、餐飲、商業、展示、娛樂、觀演空間等,將其概括為辦公綜合體與商業綜合體兩大模塊,這對于獨立學院學生來說更具有實踐的指導意義。3.課程方法設計。公共空間設計課程的教學既有很強的理論性,也有很強的實用性。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讓獨立學院的學生獲取充分的職業能力。針對該課程發展性目標的特點,可將課程教學方法設計為專題教學法、分組教學法、模擬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專題教學法突破課程教學大綱的局限性,通過擬定若干個相互關聯又各自獨立的設計專題,經過系統的整合,讓學生把握最前沿的行業動態和知識點。分組教學法是建立在專題教學的基礎之上,將學生分組并圍繞特定的專題展開教學,激發競爭意識并調動學習積極性。模擬教學法主要環節為創設情景,模擬項目實施全過程,通過多媒體或實物投影展示的方式,讓學生更形象、更直觀地理解教學內容。項目教學法將學生帶入真實的項目環境中,以任務為導向進行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4.課程評價設計。公共空間設計課程的教學評價形式較為單一,僅以課堂平時表現和設計作業作為主要評判依據。多層次、綜合性的評價體系才能將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因此宜采取校內外結合的評價形式,包括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一是從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出發,通過調研報告、文案撰寫、設計制圖與表現、PPT答辯、考勤與課堂表現等幾個方面來考核;二是從學生的實踐能力出發,通過實習單位的專家評估,包括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建立起動態的評價系統,使教學更接近行業標準。
三、獨立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公共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1.專題式教學策略。專題式教學主要是將教學內容以專題的形式分階段進行,每個專題有著獨立的教學主題,具有體系化與針對性的特點。在公共空間課程教學設計過程中,根據先修課程與輔修課程的特點,設置辦公綜合體與商業綜合體兩大不同階段的專題內容。從居住空間設計到公共空間設計1的學習,就是從家裝思維向工裝思維的轉變過程。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具體設置“SOHO居家辦公—商業辦公間—辦公綜合體—餐飲”的專題銜接;公共空間設計2的專題教學思路為。“商業綜合體—酒店綜合空間”。每一個專題都包括理論與實訓環節,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2.模塊化教學策略模塊化教學主要是將教學內容分為若干個單元模塊,并采用講授法、討論法、調研法、實驗法等多元綜合化的教學方法進行針對性教學。模塊化教學往往與專題教學有機融合,才能起到以點帶面、系統化的教學效果。公共空間課程模塊化教學的構建就是建立在專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將其劃分為若干個模塊。例如:商業綜合體專題劃分為展示、賣場、餐飲幾大模塊,模塊之間可自由組合,可以自主選擇“展示+賣場”、“展示+餐飲”、“賣場+餐飲”等多種組合形式,將每個知識點與整個知識體系進行整合,提高專業學習質量。3.報告式教學策略。報告式教學的傳統形式是聚焦某個特定的主題,采用講座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對知識形成整體的意識。本文闡述的公共空間設計課程報告式教學與傳統形式有很大出入,包括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面。其中,教學主體不是教師或者專家,而是學生,將室內設計競標的方法理論與實訓專題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上臺匯報PPT,教師與部分學生組成答辯小組,全程模擬室內設計競標階段的全過程。報告式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提高教學指導的效率。
作者:張穎 單位:南華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
參考文獻:
[1]周芬芬.南華大學獨立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4(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