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2 23:57:06
序論:在您撰寫創新能力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創設主體參與情境,激發幼兒創新的熱情
在教學中,我采取師幼互動的創新教育教學活動,本畢業論文由整理提供鼓勵幼兒大膽創新,還幼兒主體的地位,并為其提供創造的機會和條件?,F在我采取創新教育教學活動,解放幼兒,讓幼兒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想,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用自己的雙手去感受自然和社會是最重要的。這樣成長的幼兒不愁沒有創新的興趣和精神。
在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
1.1呵護幼兒的好奇心,允許孩子犯錯誤。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積極思維的過程。幼兒好奇心很強,能頻繁地提出各種問題,并會自作主張地去解決某些問題,結果會做錯事。這時,教師和父母應主動、熱情、耐心地對待幼兒的問題,決不能采取冷淡甚至反對的態度。對幼兒的錯誤,要積極分析原因,在給孩子耐心講明道理的同時,對孩子的這種探索精神應加以肯定和鼓勵。例如幼兒想知道水的性質,可能會因此而弄濕自己的衣服,教師就不能指責幼兒淘氣,而是要注意正確引導他們。
1.2鼓勵幼兒幻想,幻想是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指向于未來活動的。
人類就是因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動力,世間無數發明創造,都是有了人們所謂癡人說夢般的幻想才成為現實。因此,教師和父母要鼓勵幼兒異想天開,大膽聯想,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例如在“傘的世界”主題活動中,我從多方面引導鼓勵幼兒參與活動,并與他們一同進行討論和大膽幻想,從而大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動力。
1.3要多給幼兒提出問題,設置情境,啟發、引導他們通過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獲得知識、解決問題。
鼓勵孩子獨辟蹊徑,與眾不同,甚至獨立做到“一問多答”。例如在“給你一封信”主題活動這個情境中,我就從怎樣寫信,怎樣設計信封、郵票等入手進行全面引導幼兒去獲得信的有關知識。
2.注重個體差異,使人人獲得成功體驗
幼兒的經驗、興趣、學習方式和發展水平表現出個體差異,要求教師在活動中加強觀察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分層指導,使人人獲得成功體驗。
如在認識種子活動中,一部分幼兒只要求他們說出種子的名稱、形狀等,并進行簡單分類,一部分幼兒要求他們能夠按照多種方法進行分類。這樣,不僅使每個孩子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讓孩子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捕捉契機,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在幼兒生活中,經常綻放出創新的火花,倘若視而不見,任這些教育機遇流逝,就會埋沒幼兒的創新潛能,這是傳統教育的敝端所在。在長期的幼兒教學和生活中,我始終要求自己做一個有心人,不失時機地捕捉每個契機,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一次,園里分給幼兒每人一塊西瓜,吃完后有些幼兒便拿著西瓜皮玩起來,我留心地觀察,看到有的幼兒把西瓜皮當成“電話”,在“喂、喂”地互相打電話。于是我抓住時機,及時加以引導:“小朋友們,西瓜皮還可以做什么?”孩子們這下可高興了。他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做小船、做象牙、做小丑的鼻子……說出了若干個答案。就這樣,我緊緊抓住了這個教育契機,不落痕跡地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超級秘書網
蘇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奧秘之一正在于:幼兒從一個好老師那里很少聽到禁止,而經常聽到的是表揚和鼓勵的話。”“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在于發現每個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東西,發展他們,不去用學校里的條條框框限制他們,鼓勵獨立工作--創新?!币虼?,當幼兒對某一個問題表達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時,我總是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關鍵詞:創新能力企業DVD壓縮碟
DVD壓縮碟現象
早在1999年,我國正版音像制品企業在企業內部,研究運用新制定的MPEG4壓縮技術國際標準,試生產過壓縮碟。然而這項顛覆傳統贏利模式的技術,并沒有為我國音像企業所采用,反而使得我國整個音像行業都處在極度恐慌之中。DVD壓縮碟為何使音像企業如此驚慌?
DVD壓縮碟又稱萬能DVD或HDVD,1999年1月形成國際標準,采用MPEG4壓縮技術。以前只能借助一些播放軟件在電腦上播放,局限了其傳播范圍。從2004年開始,DVD壓縮碟解決了兼容性問題,使得其具有了音像出版物的特征,從專業軟件消費群進入大量普通音像制品消費群。DVD壓縮碟具有容量大、兼容性強、清晰度較好、進入壁壘和生產成本低等特點,一張壓縮碟可以容納10集電視連續劇或8部故事片的內容。所以,這張輕巧的DVD壓縮碟它能夠在短短兩個月內,兵不血刃地讓中國音像業至少10億元的財富化為泡沫。
對于非法使用MPEG4壓縮技術生產盜版音像制品應該嚴厲打擊。但是,如此價廉物美、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新技術,為什么沒有被為正版音像企業采用,卻被盜版光碟生產企業發現、生產和收獲價值了呢?本文擬以此為例,分析企業抑制創新和創新滯后的原因。
企業創新滯后的原因
路徑依賴使企業抑制創新
表面上看是正版出版商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所采取的對抗行動,實際上它是對新經濟模式或者新游戲規則的拒絕,使得在這場技術創新的市場較量中全面敗北。目前音像業的游戲規則是:發行商靠發行碟片的數量收回其購買音像發行權的投資,批銷商靠每張碟片的批零價差計算利潤,出租商亦是如此。當MPEG4壓縮技術1999年成為國際標準時,我國正版音像制品企業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并在企業內部試生產過壓縮碟。但在現行游戲規則條件下,采用壓縮技術,勢必會使整個音像制品碟片數量減少和行業利潤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說,該技術會顛覆傳統的贏利模式。所以,即使在“音像SARS”面前,誰也不愿意主動去改變游戲規則。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表示,不參與DVD壓縮碟的生產,能想到的辦法也只有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全力打擊盜版和呼吁公眾支持正版。
實際上,包括音像企業在內的我國許多企業都普遍存在著技術和市場創新的“路徑依賴”問題。即當一項技術創新從發明到應用,直到技術成熟后,報酬遞增現象出現,從而形成自我強化力量,促使應用現有技術獲得好處的參與者排斥新技術,依賴舊技術。正版企業對傳統盈利模式的投資和經營所產生的既得利益,會牢牢“鎖定”技術經濟模式創新的選擇路徑和步伐。而作為技術和市場創新的新進入者比市場壟斷者有更多的創新激情,成功的技術和市場創新使新進入者成為壟斷者。成功的技術創新也使壟斷者保持新的壟斷,因此原市場壟斷者從創新中獲得的收益比潛在進入者少。通過技術和市場等創新,新進入者可替代壟斷者,但壟斷者只能代替自己,所以這些已經成為壟斷者的企業都不愿通過創新打破游戲規則。
缺乏創新精神是創新滯后的根本原因
企業家不僅需要具有創新精神,而且需要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在一些傳統市場領域,可能對市場潛在機會的敏感應該高于一般意義上的創新。如果說創新是將一種從未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過程中,而對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就是對技術、原料、工藝和商業組織的盈利性應用,否則任何“高科技”都不能轉化為所謂的“產業”。
從正版企業知道并在企業內部曾試生產過壓縮碟這一點上來看,目前包括音像企業在內的許多企業家們,缺乏企業家特質,不僅沒有形成崇尚創新的價值觀和創新精神文化環境,也沒有形成“以創新驅動增長”的新模式。
由于創新不僅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新技術在產業化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暗礁,企業家們總結發現“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一步是先烈”,所以多采取跟隨或模仿戰略。當面臨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時,他們能想到的只有求助于有關部門全力支持和呼吁公眾支持正版,而不是通過技術、市場和渠道等創新和開拓贏得競爭。然而先進的顛覆性技術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它不僅顛覆了現有行業的既得利益,也必將最終導致音像制品行業制定新的游戲規則。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從來就是推出新技術,新技術淘汰舊技術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從來都是痛苦的。舊技術的擁有者因為已經獲得市場優勢,成為這種技術的既得利益者,會竭力反對新技術拒絕推廣新技術,而新技術的擁有者則會補充以至淘汰舊技術,分享甚至取代原來技術擁有者的市場優勢,這是市場競爭殘酷性的體現。這一過程盡管無情,卻保證了整個社會技術的不斷進步,給消費者提供了越來越實惠的產品。
我國企業走出創新滯后困境的途徑
爭做市場的領先者
20世紀的中國多數家電業走過的是一條“比著葫蘆畫瓢”的模仿和跟隨的道路。就連松下幸之助在創業之初也給自己定下了“只仿造、不發明”的章程。如果說在傳統經濟形態下,企業的模仿和跟隨戰略還具有一定的效力的話,在摩爾定律發揮作用的十倍速時代,使得其市場地位、產品地位與被模仿者之間產生了清晰的差距,而當你拿著模仿的東西去和別人在同一個舞臺競技時,贏的機率將是很小的。
明確創新變革的永恒主題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董事長諾曼奧古斯丁說:世界上只有兩類企業,一種在不斷變化,另一種被淘汰出局。我國企業如果不加快速度變革和創新,必然被突然變化的大環境所吞噬,企業為了永續經營,必須變革。電子巨頭索尼的掌門人出井伸之把互聯網和寬頻稱之為劃破制造業天空,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兩顆隕石。例如:網絡點到點的傳播方式,顛覆了許多傳統實體企業關于渠道和財務體系建設的陳舊觀念。從客戶解單、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體系、結算體系完全是按點到點的方式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進入人們生活,實際上給傳統傳媒產品帶來了一個新市場,音像企業必須跟上數字時代的步伐。
樹立創新變革的理念
德魯克說過:“當前社會不是一場技術、也不是一場軟件、更不是一場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場觀念的革命。所以說,真正的競爭對手是無形的,這些‘對手’在我們思想和靈魂的深處。”對于企業來說,決策者意識到市場發生了變化,卻“不愿變化更新”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切失敗,歸根到底是理念和思想方法的失敗。如果我們能夠在理念和思維方式這個根本上解決問題,則無論競爭對手多么強大,最終一定能夠戰勝它。實際上,在大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優勢就是:必須以變革應對變革,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來自比競爭優勢更快的變革,否則只有死掉,成功就是這個概念,今天做成功了馬上拋棄它,重新開始,一定要重新開始。建立新的產業游戲規則
企業競爭使用的四種成功方法包括:建立優勢層、松動的磚頭、合作和改變規則。改變規則就是拒絕遵從行業領導者制定的“游戲規則”,建立新的游戲規則。依靠改變游戲規則在競爭中崛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瑞典的宜家公司、諾基亞公司和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等一批成功的公司就是拒絕遵從傳統的游戲規則,建立新的競爭游戲規則,從而取得競爭的勝利。
現在競爭的速度和程度都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競爭變得越迅速,競爭者所擁有的優勢也越短暫。管理大師蓋瑞漢默在《領導革命》一書中說道,21世紀是一個革命的不連續的世紀,因此,任何一個競爭規則都將無法被長期“占有”。它只會被打破,然后不斷被新的游戲規則所取代,每一次被打破的過程,就是一次革命的過程。企業任何引以為傲的競爭優勢,都可能轉瞬即失。按常理企業成功之后產生一定的惰性,惰性其實是很自然的現象,將過去的“優勢”發揚光大更是順理成章,可是偏偏繁榮之中孕育著毀滅的因子,稍不留心,游戲規則就會被更改了,企業轉眼又要去面對“死亡的幽谷”。
DVD壓縮碟的出現,有可能促使音像企業建立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和創新精神,打破原來僵化的體制,創建新的市場贏利模式,將技術創新開發、市場創新和渠道創新放在更為重要的地位上。正版音像出版企業如果能夠盯緊市場和技術演化的蛛絲馬跡,把握住未來的走向,打破前面的成功模式,重新調整策略,盡快實現新壓縮技術的產業化,甚至重新架構組織和企業贏利模式,贏回失去的市場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事。
全面考量競爭對手
如果問一家我們的企業家:“對于你來說,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是誰?”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出一連串自己的競爭對手企業的名字,市場經理們常常為強大的同行而擔憂,他們認為這些同行中的佼佼者,是阻礙自身發展壯大最主要的“敵人”。
根據波特的競爭理論,在每個行業中,競爭不止是在原有競爭對手中進行,而是存在著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替代品的競爭、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以及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是行業競爭的一種重要力量,這些新進入者大都擁有新的生產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資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場地位,所以是最重要的競爭力量之一。最終才是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這五種基本競爭力量的狀況及綜合強度,決定著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從而決定著行業中最終的獲利潛力以及資本向本行業的流向程度,這一切最終決定著企業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勇.DVD壓縮碟吞噬五成正版市場[N].經濟參考報,2004
2.梁發芾.DVD壓縮技術不是非法技術[N].南方周末,2004.11
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本人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一、激發興趣,誘發學生創新欲望。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包含著豐富的創新內涵,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改變教學觀念,深化教學方法。小學生有他自己的個性,天真、好奇,容易對各種事物提出問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抓住孩子的特點,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本身內在樂趣,依據學生心理特征認識規律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誘導因素。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能力來體驗探知的全過程,體驗教學美;要善于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有意識地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欲望,推動學習的進程。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以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的身份投入學習的思維活動中,以求不斷獲得新知識,迸發創新因素。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來教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設疑法,情境法,游戲法,導語法,活動法……每種方法都有著不同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而靈活運用,應該認真挖掘語文教材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最終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誘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二、善教善放,指導學生創新方法。
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將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佩服,同時讓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但這樣做只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思想。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學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同時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善于教導學生,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放飛他們自己的想象。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疑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足夠的知識,以促進學生能夠著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發現。我們必須改變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合作學習,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夠漸漸養成敢于除舊、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種思維方式探討所學知識的習慣。
事實證明,從教導學生創新,到放手讓學生創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重要方式。
三、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即“培養學生再次發現知識的探索精神,培養重新組合知識的綜合能力,準備首創前所未有事物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p>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把語文教學與現實實際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創造性學習,同樣我們也應該注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只有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系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創新,敢于打破成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現實實際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在現實的訓練中,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讓他們的創新思維更符合現實。
四、及時評價,增強學生創新信心。
提問可以激發人們去思考、去探索。課堂教學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教師在課前要認真備課,要備教材、備學情,精心設計思考題,這樣的提問才能有的放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設計的思考題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關聯,能引人入勝,引導學生去探索,能調動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引導學生在談論中去尋求答案。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和學生打成一片,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允許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讓學生敢說、想說、會說。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改革中,要根據初中政治學科的特點,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制定課堂改革的目標,要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積極性。教師要發揮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使每個學生都能科學學習,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才。
3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改革,離不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現在的課堂教學,不再是“一本書、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廣泛運用,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化、具體化,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表達出來,教師教學不再是空洞的講解,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特別是現代網絡的高速發展,使學生能放眼世界,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4多多組織活動課,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創新
教師應根據現代教學的要求,結合初中政治課的特點,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社會活動,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增強交際能力;通過活動把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中去,培養學生觀察社會、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能力。開展社會活動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F代學生已經厭煩傳統的說教式教育,一味說教幾乎沒什么效果,甚至是徒勞無功的。而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就受到了德育教育?;顒诱n的形式要豐富多彩。著重是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認識社會。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教師對每次活動都要精心組織,活動形式要不拘一格。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可將知識、趣味、能力有機結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接受教育、培養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5結語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具有創造性的創新型人才,而學術生態環境以研究生為中心,為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各種有利條件和環境支撐,促成創新型人才的產出。從以上分析可得出,學術生態環境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影響重大,且為直接的作用。高校學術生態環境存在諸多生態因子,可概括地分為物質資源環境因子、制度體制環境因子和社會人文環境因子三大類。由于這些生態因子的特性、強度各不相同,對于研究生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說,一旦找到起關鍵作用的“限制因子”,就找到了研究生創新的突破口。同時,學術生態環境中的生態因子不是孤立單獨地存在,而是相互制約、相互組合,構成了多種多樣的學術生態環境。此外,某個因子的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他因子的變化。因此,以上所述的高校學術生態環境三大類因子可以適時調整,重新組合,形成新的“生境”類型。
二、高校學術生態環境與研究生創新
(一)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
1.研究假設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受到學術環境的影響,學術環境由物質環境、制度環境和人文環境組成,共同影響著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具體而言,研究假設1:物質資源環境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具有影響。研究假設2:制度環境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具有影響。研究假設3:人文環境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具有影響。2.研究方法本次調查采取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于2011年4月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進行調研,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70份。所有問卷均由學生當場填寫,可選擇署名或匿名。錄入數據并建立數據庫,并利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總體評價結果調查顯示,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分值為3.40(滿分為5分),標準差為0.829,其中提煉表達能力(2.44)最弱,組織構思能力(3.26)和前沿把握能力(3.26)一般,知識消化能力(3.34)較好。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克倫巴赫系數總體為0.865,接近0.9,說明該問卷創新能力測試部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問卷信度較好,如表1所示。2.學術環境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各個維度的影響(1)學術環境各因素對于知識消化能力的影響按照sig.≦0.05為顯著相關,從表3可以得出結論:影響碩士研究生知識消化能力的環境因素有招生側重點、課程內容面、科研訓練、導師指導的次數、指導的質量和效果。其中,招生側重點與碩士研究生知識消化能力呈負相關,課程面、科研訓練、導師指導學生的次數、導師作用的發揮與碩士研究生知識消化能力成正相關。課程內容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課程面的寬窄直接影響到研究生學術視野及知識面。覆蓋面廣、涵蓋交叉課程的課程設計能夠為研究生提供一個豐富的知識源流??蒲杏柧毷侵R的重要轉化途徑,科研訓練目的是使研究生將課堂上所學知識合理融入實踐中,在實驗中運用知識,檢驗知識,發掘新知識。我國研究生實行導師負責制。自入學以來,導師引導研究生走上正確的科研之路,為研究生掌握知識、運用方法提供幫助,而且在為人處世等方面影響研究生。導師不僅以其高度的責任心,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指導和幫助學生,而且引導學生科學檢索知識、注重積累知識和合理遷移知識,使研究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和正確的方法。招生制度直接關系到生源的質量?;貧w系數顯示:招生制度與碩士生的知識消化能力呈負顯著相關,這反映了目前高校招生對于知識基礎的重視還不夠,調查發現,50.9%是側重綜合素質,而16.8%側重知識基礎。對知識消化能力而言,知識基礎是碩士研究生知識消化能力的前提,知識基礎越扎實,知識面越寬廣,知識結構越完善,其消化能力的總體水平越高。因此,假設2和假設3制度得到了證明,即制度環境中的課程面、科研訓練和人文環境中導師指導的次數、指導的質量效果對于碩士研究生的知識消化能力有顯著的正影響,而制度環境中的招生側重點起到顯著負影響。(2)學術環境對于組織構思能力的影響從表4中可以得出結論:研究生構思能力受到課程前沿性、課程面和科研訓練的影響,均為正相關關系。課程的前沿性使研究生能夠掌握本專業最新研究動態,課程面使研究生能夠涉及廣闊的知識面,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所謂“站得高,望得遠”,有了廣闊的知識面和學術視野,研究生設計的課題更有針對性,建構的模型或提出的觀點更有新意。調研結果顯示,我國高校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前沿性和課程面寬度均處于中上等水平,因此證明了研究生的課程面和課程前沿性與碩士研究生研究構思能力呈正相關。科研訓練計劃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鍛煉提供了一個實踐的平臺,是研究生參與科研活動的一個最直接的機會。研究生從選題到組織構思,再到驗證,培養自主發現問題的意識,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提出設計并進行某種發明創造的能力。調查發現,我國68.5%的高校具有系統的科研訓練計劃,研究生參加科研訓練的人數占到開展科研訓練的72%。因此,假設2得到了證明,即制度環境中的課程前沿性、課程面和科研訓練對于碩士研究生的組織構思能力有顯著正影響。(3)學術環境對于前沿把握能力的影響由表5可以得出結論:課程前沿性、教學方式和實習實踐對研究生前沿把握能力產生顯著性的影響,且均為正相關。課程的前沿性幫助研究生了解最新的專業動向,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課程前沿性是前沿把握能力的基礎和前提。調查發現課程前沿性“中等及以上”占78.1%,說明我國高校研究生課程設置充分考慮到前沿性,有利于碩士研究生立足前沿探究未來發展趨勢。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是研究生教學的常態。隨著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教育方式日漸為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所取代,小組討論、活動不僅使研究生教學形式更加豐富,而且通過討論本專業動態,探究最新案例,使研究生接觸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動態趨勢。社會實踐是研究生接受鍛煉、增長知識的舞臺,也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頭活水”,還是能更好地將科技新成果與社會實際需要結合起來的有效途徑。社會實習實踐有助于研究生及時把握實踐生產中的動態,并將課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緊密聯系起來,幫助研究生在了解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學以致用。因此,假設2得到了驗證,即制度環境中的課程前沿性、教學方式和實習實踐對于研究生前沿把握能力產生顯著的正影響。(4)學術環境對于提煉轉化能力的影響由表6可以得出結論:課程前沿性、科研訓練、實習實踐,導師的影響對于碩士研究生提煉轉化能力有顯著的影響,且均為正相關。課程的前沿性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礎和前提。具有前沿性的課程除了促進研究生把握專業前沿,還能夠如風向標為研究生科研導航。調查發現,我國大部分碩士研究生接受前沿性強的課程,使他們能夠在把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專門的科研訓練計劃是研究生取得創新成績的必要環節。在頻繁、有效的科研過程中,碩士研究生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積極調動創新潛能,以書面論文等形式進行提煉表達,最終形成智力成果。實習實踐是研究生能夠取得創新型成果的動力和源泉。研究生通過實地調研或到一線單位實習,將課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實踐報告或者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也有理工科學生創造出發明、專利等。作為是學生的引路人,導師對學生學術創新、事業發展和人生道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懊麕煶龈咄健?,優秀的導師高標準、嚴要求,以高尚的學術品質感染研究生。如果學生沒有創新,導師啟發研究生再積累、再思考、再探索,直至做出創新成果。因此,假設2和假設3得到了證明。制度環境中的課程的前沿性、教學方式、科研訓練以及人文環境中的導師的影響對于碩士研究生提煉轉化能力有顯著的正影響。綜合以上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學術生態環境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其中課程前沿性、課程面、教學方式、科研訓練、實習實踐、導師的指導及影響、招生制度起顯著作用,即研究假設得到了證明。
三、營造和優化學術生態環境,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
本研究從營造和優化學術創新的整體環境出發,基于學術生態顯著因子———課程教學環境、科學研究環境、導師育人環境等學術生態環境的子系統,嘗試提出優化適合創新的學術環境以提升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建議。
(一)學術氛圍倡導自由民主和寬容,營造自主創新
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植根于高校的創新環境。寬松、自由、誠信的學術環境是創新的保障。營造寬松的學術氛圍應尊重研究生的好奇心,允許他們有不同于導師、權威的觀點,寬容他們的錯誤和失敗,形成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自由的學術氛圍應保證研究生發表學術觀點、探討學術問題、質疑和批判權威不受干涉,保證研究生有權利參與教育管理評議,并能夠自由行使參與學術的權利。徹底改變僵化的管理制度,摒棄權威式的管理態度,,使研究生從被命令、被訓導、被擺布的地位提升到主體性地位上來。營造誠信的學術氛圍。受到社會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目前論文抄襲現象反映了研究生急功近利的心態,高校應當鼓勵自主創新,倡導嚴謹治學的學術態度,嚴懲學術造假和學術不端行為。
(二)課程教學注重知識面和前沿性,改革教學模式
應明確各類課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礎課和選修課是為了構建全面的知識結構和提高綜合素質能力,專業基礎課是核心基礎和精髓,專業課反映專業領域的重大成就和前沿問題,注重學科交叉與融合。多選用反映最新成果的教材,加大學科前沿知識所占分量,拓展國際化視野。多開設實踐活動課程,以提高研究生實踐操作本領。增設研究方法課程,使研究生運用科學方法分析、解決問題;增加任選課比重,激發研究生個體興趣和求知欲。開設論文寫作、學術規范等課程,促使研究生提高表達水平。改變單純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應采用討論式、探究式、案例式多種方式鼓勵研究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勤于探討,大膽質疑,勇于批判,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三)科研訓練鼓勵風險和創新選題,加強過程管理
在西方,其學術發展是由一整套制度來保證的,如公認的學術準則和規范,嚴格的學術訓練,公正的學術評價制度,以及透明的學術評價程序。針對我國研究生培養,我們也應當借鑒和反思。在選題階段倡導研究生選擇立意新、起點高,有一定難度的題目,風險選題要求研究生具有獨立的構思能力、嚴密的邏輯、敏銳的觀察以及開闊的視野,同時極大地鍛煉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論文實施階段加強管理和監控,按照論文創新的評價標準對研究生進行開題答辯、中期檢驗的考核,針對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實行延期答辯。同時加強學術道德建設,通過宣傳教育使研究生明確學術道德的基本要求,把學術規范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形成誠信的學術人格。完善研究生學術的激勵制度,要針對研究生的層次性以及所學專業的差異性,實施有效的激勵手段和方法,將激勵方式、激勵內容與研究生的個性特點及專業的特性相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激勵效果。
(四)導師育人堅持學術和人格引導,發揮集體優勢
導師直接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創新方法的運用、創新思維的啟發和創新品質的塑造等方面。首先,導師是研究生學術領域的引路人,也是研究生創新的引導者、激發者和欣賞者。導師要在了解學生研究興趣的基礎上,結合導師研究優勢,力求使碩士研究生的課題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創新性。第二,導師的水平不僅表現在學術水平上,也表現在導師卓有成效的指導風格上。導師應當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科研精神正面感染碩士研究生。第三,在培養過程中,導師應培養研究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科學分析、大膽質疑、勇于批判的良好習慣,營造一個與研究生共同探討學術問題的環境。建立平等對話的師生關系,教師將學生看作與自己平等的、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尊重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的質疑甚至批判,使研究生真正成為學術研究的主人。導師的指導水平還與自身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因此在導師選拔聘任方面,應選撥具有交叉學科、跨學科學歷背景的導師,或者建立導師組協同指導研究生,鼓勵研究生跨學科選題,使學生有機會與其他領域的學者交流,充分發揮個體專長和集體效應。
(五)社會實踐建立實習和創新基地,促進產學研用
一、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有序地訓練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教材提供的教學內容,只有典型的例題和扼要的說明,少有詳細解說,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簡單地“教教材”而是認真鉆研教材,將教材深層次地提示出來。結合教材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推理訓練,讓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思路,發展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形成。如教學按比例分配應用題,我在教學時先設計一組復習題:
條件:某車間甲、乙兩組人數比是3:4
問題:(1)全車間人數共分成幾份?每份占車間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2)甲組人數是乙組人數的幾分之幾?
(3)乙組人數是甲組人數的幾倍?
(4)甲組人數是乙組人數的幾分之幾?
(5)兩組各占全車間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由于這些知識已滲透在平時教學中,通過復習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比和分數、百分數的互相轉化,為學生認識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掌握多角度思維分析作鋪墊。
復習后地示例題:農業專業組計劃在24000平方米地里播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播種平方米數的比是3:2,兩種作物各播種多少平方米?,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思考討論:
(1)專業組計劃在這塊地播種幾種作物?
(2)“3:2”說明兩種作物各有幾份?
(3)從題里可知把24000平方米平均分成幾份?兩種作物各占24000平方米的幾分之幾?
通過啟發引導討論分析,學生就很容易掌握這類題的解題方法:
3+2=5
24000×3/5=14400(平方米)
24000×2/5=9600(平方米)
解答生啟發學生總結解題方法,再出示兩道簡單題作鞏固。在鞏固解題的基礎上,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參照復習題,兩種作物的比是“3:2”可以轉化成什么?也就是說將例題轉化成以前學的什么類型的題?誰能說說自己的思路?學生經過啟導思考,集體討論交流,解題材思路擴展開去,使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得升華,學生能很快地想出其他解題的方法:
(1)歸一法24000÷(3+2)×2=9600(平方米)
24000÷(3+2)×3=14400(平方米)
(2)分數法24000÷(1+⅔)=14400(平方米)
14400×⅔=9600(平方米)
(3)和倍法24000÷(1+1½)=9600(平方米)
9600×1½=14400(平方米)
(4)百分數24000÷(1+150%)=9600(平方米)
9600×150%=14400(平方米)
通過挖掘教材的因素,使學生對解題方法理解深刻,記憶牢固,學得靈活,同時又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不斷擴展和深化,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進行分析思考訓練,探求同的解題途徑,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就得發展,智力得到開發。
二、擴大訓練的領域,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近年來,我在數學教學中,嘗試通過“問題擴散”、“條件擴散”的訓練形式,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流暢性和靈活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目的。
1、問題擴散:
如“六年級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是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根據這題把問題擴散為:
(1)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2)男生人數占全級人數的百分之幾?
(3)女生人數占全級人數的百分之幾?
(4)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百分之幾?
(5)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百分之幾?
通過這一組問題的訓練,學生不僅能從不同角度,不同的方位理解百分數的知識,而且能提高多角度思路分析的靈活性。
2、條件擴散:
如: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是甲車的¾,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根據“乙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是甲車的¾”條件擴散為:
a)車乙比甲車每小時少行¼
b)甲車比乙車每小時多⅓
c)甲車是乙車每小時行的1⅓倍
d)甲車與乙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比是4:3
e)乙車與甲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比是3:4
f)乙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是甲車的75%
(一)設立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要切實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素質及能力
高校要首先明確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醫學生在讀期間的科研培養與實踐。如在學校學術委員會下設置“大學生科研管理辦公室”,組織科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負責醫學生科研培養與實踐的評定、審核及監督。學校團委、學生會等部門負責具體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包括科研經費的管理和學生科研檔案的管理等。其次,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優化醫學本科生的科技創新環境,確保學生科研工作的高質、高效開展。學校應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并不斷完善一系列與大學生科研創新培養有關的規章制度,深入推進醫學本科生科研服務管理,如設立獨立于教學學分之外的科研學分,必須修夠一定的科研學分才能畢業;建立醫學生科研項目管理細則、科研經費使用及監督準則、導師的選拔制度、激勵措施等,積極引導并鼓勵醫學本科生進行科研創新。只有設立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創造良好的科研創新環境,確保學生科研工作規范化和可持續地進行。
(二)優化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模式新學科、新的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當代醫學模式的轉變
21世紀的新型醫學人才需要具備綜合運用知識,獨立分析與勇于創新的素質。然而,醫學科學發展的超前性與醫學教育的滯后性是我國當前醫學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學校的課程設置決定著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知識及能力結構,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醫學院校課程設置的改革對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醫學人才至關重要。我國醫學院的培養模式基本為:基礎課—臨床課—實習模式,學科的系統性、專業性強,基礎與臨床分離,理論與科研實踐脫節,學生知識面狹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學態度和科技創新能力。醫學院的課程設置應遵循現代醫學教育及人才成長的規律,圍繞新的人才需求將傳統知識理論和技能內容與結構進行分化和重組、模塊化,形成醫學內容緊密銜接、交叉滲透,科研理論與實踐相互反哺,知識、素質、能力協同發展的新課程結構。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在醫學生的課程學習中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與興趣。采用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在實驗教學中通過開設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并找到答案,實現教學與科研的全面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學生需要導師的管理與激勵由于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
許多醫學院校都采用醫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進行自主課題科學研究模式。學生的培養方案受到學生科研興趣和導師研究方向的雙重影響,學生可主動參與并協助導師完成已有科研項目,或通過導師的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選題設計、實施、成果整理、、專利申請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訓練,培養學生今后獨立開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學生實施科研創新的過程中仍存在大量問題有待解決。
1.導師的管理
導師作為醫學本科生科研創新的引導者,導師的科研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導師可能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科研任務、臨床業務,部分導師帶教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生的科技創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實施“導師遴選上崗”等系列措施,由醫學生科研管理部門遴選具有高尚的品德,淵博深厚的專業知識,思想政治素質高,教學態度端正,治學風格嚴謹的導師,形成“臨床導師+科研導師”的導師組,公布導師研究方向,學生根據自己的科研興趣選擇導師組,導師組分別在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分階段開設醫學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設計等課程,系統地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科研技能。導師根據學校課程的安排,有針對性地設計科研項目,讓學生進行科研實踐,促進醫學本科生醫學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的連貫與銜接,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科研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實行導師考評制,通過教學督導隊不定期對導師進行考評,連續2次考評不合格導師將受到相應處罰,對優秀導師進行表彰及獎勵,提高導師培養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積極性。學校可通過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建立交流合作機制,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講學或優秀青年教師外派進修等,提高導師科研水平。
2.學生的管理
首先,醫學本科生應打破年級、專業、性別等限制,根據共同興趣自由組建科研團隊。項目組成員的年級和專業差別、知識結構、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別等應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不同年級學生的理論基礎及基本實驗技能不同,低年級學生的課余時間相對較多,思維活躍,高年級學生課余時間少,但專業技能和知識結構上較低年級學生優越,能有效帶動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因此應分別吸納低年級和高年級本科生共同組成科研團隊,以梯隊式結構保持團隊的可持續發展?,F代醫學的發展應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整體醫學的發展,所以吸取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科研團隊,學科間的交流合作更能促進新穎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學生科研潛力的發展。其次,部分學生科研熱情不高,依賴性、投機性強,缺乏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科研管理部門及導師組應加強對學生的選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熱情的學生,系統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嚴格質控學生的科研過程,爭取教學資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學校應建立合理的獎勵制度,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優秀論文、成果評選,并按照相應標準給予獎勵,選拔優秀學生校間互訪、交換培養,營造出良好的科研學術氛圍。
(四)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完善的科研平臺是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保障
目前大部分醫學院校在學生的科研活動中均設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在政策與科研經費方面鼓勵學生申請科研項目,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科研素質。然而,由于學生基數大,學校師資、設備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項目資助項目多但金額小,項目內容不能系統深入開展,學生科研素質的提高有限。學校應拓寬科研經費來源渠道,廣泛吸取社會資金來校設立科研基金,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助力度,購置先進的、精良的儀器設備和技術手段,創造更多的科技創新條件。學校在有限的資源配置下可通過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網絡平臺,為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的宣傳培訓、項目申報、評審答辯、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撐,提高師生參與率、加強制度創新、提高組織管理水平。還可以設置虛擬課題競賽,科研團體在導師組的指導下,查閱文獻,撰寫標書,參加虛擬課題申請競賽,學校對優秀課題給予重點培養、資金資助、表彰獎勵等,這種虛擬研發的手段可有效緩解開展創新活動師資、經費、設備不足等問題,在有限資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醫學生的科技創新素質。
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