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20:43:55
序論:在您撰寫圖書館應急工作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虛擬化技術;應用
在當前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普遍采用的一項技術為儲存虛擬化技術,這一技術是在數字化建設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并且為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具體來說,虛擬化技術是一種從邏輯角度對資源進行配置的技術,這項技術的特點之一是可以允許多個系統共同操作,并且保證運行的穩定性,另外,在一個系統中同時運行多個程序也是能夠實現的?;谶@一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運用,使得硬件資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成本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 儲存虛擬化技術的應用現狀
在當前的應用中,儲存虛擬化技術還存在十分明顯的不足之處,因為受到經費以及人力資源的限制,一些管理中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例如缺少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操作人員,在經費的投入力度方面也相對緊缺。從設備自身的原因談起,目前圖書館管理中主要運用的服務器為單服務器,在這種操作系統中,服務器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進而圖書館的作用也無法充分的發揮出來。另外在電力消耗方面也存在極大的不足,更為嚴重的是不能有效的保證圖書館的管理系統的安全性。為了能夠應用虛擬技術,其前提條件是有虛擬化服務器提供支援,從目前的形勢上來看,現有的軟件無法達到為虛擬化技術提供支持的作用。所以要想在圖書館管理的過程中更好的運用虛擬化技術,那么就應該加強這一技術的推廣工作,令管理工作者對這一技術具有更多的了解,同時從硬件配置方面下手,以便能夠有效的運用虛擬化技術提高圖書館管理的工作效率。
2 儲存虛擬化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特點
在具體應用的工作中,首先應該設計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能夠運用儲存虛擬化的技術。在構建虛擬化技術的主體框架方面,應該將其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進行設計,分別是存儲層、服務器層、程序層以及用戶層,為了將虛擬化技術更好的應用在虛擬化管理系統中,要將這幾個層次進行有效的配置,以確保系統可以進行更加安全穩定的運行。在虛擬存儲層中,主要是將幾個不同的存儲設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將圖書館中的信息管理集中起來,在虛擬服務器層中,通常會設有一個虛擬機,虛擬機可以對不同的服務器種類提供不同的服務,進而實現操作系統的兼容性存在。在虛擬技術的應用中,各個應用程序都是相互獨立而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性與可靠性的作用,保證圖書館管理程序中更加安全的使用過程。
在應用這一虛擬化技術的同時,硬件的準備工作是相當重要的,首先應該需要滿足圖書館的業務需要,從服務器的資源利用方面滿足硬件的性能需求。因此硬件在準備的過程中需要具備強大的功能,然后擁有相應性能的存儲系統以便對信息進行收集,還需要配有一臺PC服務器,這樣才能由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向現代化的虛擬圖書館管理方向轉移。
3 虛擬化技術在圖書館存儲中的應用
儲存虛擬化技術是一項具有大容量存儲系統特點的技術,這一技術的應用可以滿足一對多的鏡像管理,能夠在異構存儲上滿足快速切換的需要。同時,這項技術也可以將存儲系統中的訪問寬帶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樣存儲系統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負載平衡。具有海量存儲能力的虛擬存儲技術是圖書館系統管理的重要保障,具體來說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拓展存儲容量,滿足圖書館對數據增長的需求。虛擬存儲技術把現有圖書館的各類存儲設備虛擬成一個高性能、大容量的新存儲,結合虛擬服務器可以更方便地擴展容量,更加高效地使用存儲,它能使系統性能更加優化,消除數據存取速度瓶頸,縮短尋道距離,因此加快了訪問和存儲速度。它能滿足不同平臺、不同主機、不同應用的需求,也能滿足數字資源潛在增長且更有效地利用存儲資源,使存儲資源具備高度的按需擴展和動態擴展能力,并且這種擴展不會影響存儲資源的性能。
3.2 方便數據的統一管理,提高數據安全性、可靠性。虛擬存儲技術把圖書館的異構存儲匯集成一個“虛擬存儲池”,實現了無縫的存儲和數據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可以合理制定出存儲資源訪問策略,智能地處理訪問控制列表(ACL),實現多用戶、多應用訪問同一資源的資源鎖機制,防止誤操作和惡意攻擊等對數字資源造成威脅.避免因存儲環境發生故障引起的數據損壞和丟失,發生故障時還能提供快速、高效、靈活的遠程恢復能力,從而大幅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可靠性。
3.3 前臺應用與后臺數據有效分離和動態組合,方便系統管理。圖書館的用戶需求一般具有動態性和不確定性,這也造成前臺應用和后臺數據需求的動態性和不確定性。虛擬存儲技術可實現兩種資源(應用和數據)在物理和邏輯上的分離。裝有不同操應用服務器群異構存儲群作系統的不同服務器可以與一個龐大的集中化虛擬存儲池相連并共享該存儲池,這樣便簡化了存儲容量和系統服務的管理,系統能夠提供負載均衡和故障自動切換,同時也能充分發揮現有系統的性能,從而提供一個高性能、安全、可靠、穩定的存儲和系統管理平臺。
3.4 方便存儲容量再擴展與再分配,實現前期采購存儲設備再利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每年都需要增加大量存儲數據,隨著數據量增加后,圖書館現有存儲容量往往不能滿足要求,而有些數據庫的數據量可能增加較少,初期規劃時分配了大量多余的存儲空間,存儲空間的再分配成為系統管理的難點。虛擬存儲技術可以將存儲器分配成一個虛擬磁盤,用戶可以動態地給服務器分配一定的存儲容量:用戶卸載某一應用系統后,可以將存儲容量返還給存儲池,也可再采購新的容量并動態地加入存儲池中,方便存儲容量的再擴展及再分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今后圖書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將虛擬化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實現管理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對于圖書館管理工作來說,加強對虛擬化技術的運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可以得到資源設施的合理化配置,另一方面,也能滿足資源共享的需要,為數據資源的綜合性應用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希望通過本文對圖書館管理中虛擬化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其更加深刻的變革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高少琛.虛擬化技術在現代高職圖書館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6).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社會對信息的需求量激增,同時對于信息的交互使用要求也愈加明顯。這其中,圖書館往往是信息獲取和交互的最佳平臺。傳統的圖書館對于信息的提供過于單一而落后,與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態勢不相匹配。因而,針對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工作必然面臨著一次必要的創新和改良??紤]到互聯網絡普及應用的程度,開展基于網絡應用的圖書管理工作優化研究無疑是一個非常有益的嘗試。
一、傳統圖書管理工作的劣勢
第一,傳統的圖書管理工作機械而呆板,大量的精力都投放在書本資源的整理和歸檔當中,對于文獻材料等信息資源的整合交互不夠重視,其圖書館內部的采編、流通、咨詢等多項功能多是依靠人力資源來完成,信息化程度和集約性程度都不高,造成了人力、物力資源的重復浪費。第二,傳統的圖書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要素為人流和物流的管理,當中涉及到內部管理中的采編、流通、咨詢和外部管理工作中的閱讀管理和讀者服務等都是依靠“物流―人流”的模式來運轉,而忽略了“信息流”這一要素的重要性。第三,傳統圖書管理工作的組織模式是以等級為基礎,當管理指令發出以后,自上而下要經過多層次管理人員的過濾和刪選,結果勢必導致原本簡單的管理命令在具體實行的過程當中人為復雜化,降低管理的實效。第四,在管理的職能方面,傳統的圖書管理工作行政化思維明顯,偏向于控制和督導,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執行不夠,對于通信交流的服務職能體現不明顯。
二、基于網絡應用的圖書管理工作的優勢
相較于傳統圖書管理工作而言,基于網絡應用的圖書管理工作更加的人性化和便捷化。首先,從管理思想上來說,后者比前者更加人性化。傳統的模式傾向于制度化的固化型管理,死板有余,靈活不足,不能為讀者提供私人化的個性定制服務。但基于網絡應用的模式則靈活許多,依托于網絡互動平臺,讀者可以通過聊天軟件、電子郵箱等方式與圖書館進行互動,告知需要的具體服務要求,方便圖書館進行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其次,從管理目標上來說,傳統的模式傾向于對有形固定資產的維護管理,而對無形的知識資產的跟蹤服務不夠重視。但是基于網絡的模式則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點,它能夠最大限度的集成現有的知識資源(比如,數字圖書館的建立),從而達到系統效應的優化,實現服務的超值目標;第三,從管理系統上來說,傳統圖書館各自為政,對于圖書資源的共享所做不足。但是基于網絡的模式能夠撤銷時空的壁壘,建立起全球一體化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第四,從管理要素上來說,基于網絡的模式能夠重視對于“信息流”的管理服務,將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由傳統的“物流―人流”二維模式升華為“物流―人流―信息流”三維一體的共享模式。第五,從管理組織上來說,基于網絡的模式能夠在第一時間實現管理指令的網絡交互,極大簡化傳統模式中層層審批帶來的人為阻滯,第一時間實現信息交互與共享。第六,從管理職能上來說,基于網絡的模式更重視虛擬功能的開發,能夠通過網絡交互平臺及時的分享其他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從而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第七,從管理方法上來說,由于人工智能的加入,基于網絡的模式能夠做到決策的信息化和服務功能的網絡化,這比傳統的模式要復合許多,能夠適應現代社會多元化發展的要求。
三、如何規劃圖書管理工作中的網絡應用模塊設置
將互聯網絡應用于圖書管理工作實務,首要的便是要規劃好功能模塊。建立在切實的用戶需求分析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考慮把圖書管理的網絡應用系統規劃成以下幾個大的功能區塊,即用戶管理、圖書管理和信息交互當中。其中用戶管理的模塊設置重點將放在用戶的信息搜集及加密設置當中,用戶信息采集的全面有利于增強圖書采購的實效性,能夠提高圖書的實際借閱利用率,幫助圖書資源更便捷的進行集約統籌管理;用戶信息的加密則有利于保障借閱圖書的使用人其個人資料不外泄,提高用戶的借閱安全感,有助于用戶接受網絡借閱服務,幫助用戶更好的由傳統的線下圖書服務向現代化的網絡圖書服務轉變。圖書管理模塊的建設重在厘清圖書管理實務中的行政負責關系,確實需要保留的行政關系可以保留,但是冗余的圖書管理審批關系則可以進行必要的刪減,從而簡化圖書從入庫保存到上架借閱的流程,提高圖書的借閱流轉效率,使圖書資源不必閑置甚至是空置。信息交互模塊的建設重在建立起龐大容量的后臺數據庫,用以保存和交互圖書的信息數據,從而幫助拓展圖書服務的區域,進而做到線上線下全覆蓋的多元化現代信息服務。
四、結論
關鍵詞:圖書館 流通子系統 讀者 措施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圖書館自動化的普及與應用,各種集成系統軟件的功能不斷地完善。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以下簡稱為ilas)是使用c語言編程,依據《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準則,將以往手工使用采購目錄、館藏目錄和流通借閱等信息存入計算機,由計算機管理的一套圖書館應用系統。該系統具有先進可靠、實用靈活、簡便易檢及標準完善等特點。系統從圖書的訂購、編目、入藏、檢索、流通的基本流程流變為在計算機控制下有序的書目信息流。我館早在十年前引進了深圳圖書館研發的ilsa,經過多年的實際應用改善了業務工作手段和服務水平,使讀者服務工作更趨于科學化、規范化。尤其為讀者外借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準確提供了可行性條件。筆者依據實際工作經驗對ilsa流通子系統在我館實際應用談幾點看法以與同仁商榷。
一、 ilas在流通工作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1、采用ilsa應用系統使館藏書目數據建設更加完善
對于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書目數據庫建設有其特殊的意義和作用,也是應用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最基礎的條件。書目數據建庫是將本館以往藏書根據館藏特點和服務對象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數據庫。我館在2000年引進ilas系統后,基于當時的資金和人力缺少的情況下,全館工作人員排除困難,齊心協力用了近半年的時間,先后粘貼條形碼,再根據題名、責任者、分類號等檢索點查詢標準書目數據源進行著錄,生成條碼庫進入流通,完成了標準化的書目數據建庫工作。通過書目數據庫在我館實際應用,我們感覺ilas流通子系統功能比較完善、性能穩定可靠、應用靈活、可操作性強、易于掌握,而且書目數據庫在內容上豐富,檢索點多,便于檢索,讀者借閱圖書更加方便、快捷、準確,使外借工作更趨向科學化、規范化。為更深層次讀者服務工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對傳統文獻的檢索起到突破性作用
ilas流通子系統中的檢索功能,是它的顯著功能之一,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以往的手工檢索既慢又費力,轉換為計算機檢索書目,既能檢索文獻的借閱史又能檢索文獻的當前借閱情況,提高了檢索的速度,又實現了多途徑檢索功能。對于讀者數據信息,可用讀者條碼進行檢索,也可用讀者姓名或單位進行檢索。從而簡化了相應手段,使檢索結果更準確更簡捷,降低了差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3、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服務工作效益
以往傳統的文獻借閱系統中,讀者從把借書證和索書單交到工作人員手中,到拿到所借的圖書也要幾分鐘時間,每逢借閱高峰時就要出現排隊等侯的現象,自從實現了利用ilas流通子系統后,這種情形幾乎少見。同時圖書借閱實行全開架形式,讀者可以自由選擇,所需文獻自選的范圍大,更能滿足讀者所求,最重要的是簡便讀者借閱手續,也使工作人員從繁瑣的手工操作中解脫出來,減輕工作人員程序化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從而工作人員更有精力投入到深層次的讀者服務工作中。
二、ilas在流通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1、書目數據輸入性錯誤
在對圖書進行外借或圖書當前借閱查詢過程屏幕上提示出錯誤信息“無相應條碼記錄”,最常見的是書目數據錄入中條形碼號的錯誤錄入或遺漏。導致時常出現同書異條形碼號、異書同條形碼號及書名不對,張冠李戴的情況。也有部分新書在流通環節中因輸入數據有誤,計算機不識別而無法流通等現象。要杜絕這些現象的發生,筆者認為ilas系統在書目數據錄入過程中應設計能及時糾正失誤的程序,即在出現錯誤時,能及時中止輸入,并給出改正的提示,以保證館藏數據的正確性,從而使錯誤信息的輸入減少到最小的程度。在出現這些情況無法借閱時,工作人員應及時將此書送回采編部門修改之后再辦理借閱,以確保讀者需求,達到讀者滿意,真正體現“讀者至上”的服務宗旨。
2、在借還過程中圖書條形碼易損、有誤
條形碼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在數據庫內給圖書定位,即每本圖書都有自己特定的條形碼號,我館圖書條形碼號一般由八位數字組成,每個條形碼號都代表特定的某本圖書。條形碼有誤一般有幾種情況:電腦顯示條形碼所標圖書書名與讀者實際所借閱的圖書書名不符,當輸入所借圖書的條形碼號時屏幕上出現的是另一本圖書;圖書實行開架借閱,圖書流通頻率高,條形碼易破損、皺折、脫落,尤其是部分熱門圖書由于借閱率高,在借還過程中掃描儀器經常摩擦條形碼,使之模糊不清;掃描儀器使用不當,失去了作用,導致掃描儀器無法正常讀碼或誤讀碼現象,不能及時辦理借閱手續,影響正常的借閱工作,降低了服務質量。為防止以上情況的發生應采取以下相應措施:一是圖書條形碼上粘貼一張透明膠帶,膠帶的面積要大于條形碼的面積,以防條形碼脫落、磨損,從而有效地延長條形碼的使用壽命。二是正確使用掃描儀器。在借還過程中要將圖書條形碼鋪平,無皺折,將掃描儀器由條形碼上方向下方略懸空后一掃而過,不能抖動,更不能上下移動,僅用光點掃描條文,這樣既不磨損條形碼又不會誤碼。三是發現條形碼破損或模糊不清及時更換條形碼,特別是對出過錯的條形碼重新確認校正打印后更換,以免再出錯。四是工作人員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責任意識,熟練業務技能,在借還圖書時要認真、細致、嚴格把好每本圖書所借還的質量關,以減少工作失誤。
3、檢索書目數據條件比較單一
在ilas流通子系統查詢功能中,只能從題名、責任者、索取號等檢索項中選一項進行檢索,這樣檢索經常查不出所需文獻,特別是在輸入內容與書目數據庫的內容相差一個漢字、空格及標點符號時都檢索不到所文獻。因此建議ilas系統在升級時,增加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書目檢索條件,這是完全必要的。再者還應設立模糊查尋系統,例如:查詢《螞蟻扳倒大象》,只需輸入“螞蟻”一詞就可以把有關螞蟻的所有書目數據全部出現在屏幕中。這不僅增加了檢索的寬泛程度,同時也減少讀者在所查找的信息中再進一步篩選有價值信息的時間,即節省了檢索時間,又簡化了檢索程度,有利于提高檢索效率,達到檢索專指化。
4、ilas系統操作權限的設置引起技術蔽障
圖書經過采購分編加工后進入不同的借閱室進行外借流通。我館設有社會科學借閱室、自然科學借閱室及文史借閱室等三個不同外借地點。當借還過程中出現文獻館藏地點有誤時計算機拒借,這是由于給予各借閱室工作人員借還權限不同,使借閱室之間不能相互協作借還工作,尤其是給讀者還書帶來極大的不便,讀者由于借出圖書時間長了忘記所借地點,有時需跑幾個借閱室才能還上,給讀者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有些讀者將圖書還到不該還回的借閱室,當工作人員發現后應及時送到所藏的借閱室。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在借還過程中發現讀者還錯地點的書及時解決處理。提示讀者所借圖書在哪里借就在哪里還,以免造成讀者還錯地點。其次建議結合本館的實際設立公共還書處,真正解決錯還書,還錯書的問題。設置工作人員各種不同權限,本意是對ilas系統的一種有益保護,也是對書目數據庫的一種保護措施。但這種權限使讀者服務工作受到一定限制,也給圖書館工作人員之間劃上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圖書館工作人員由于各自工作性質不同再加之工作權限的限制,使圖書館知識與技術而被分割,在某種意義上圖書館工作人員只有分工,而沒有協作可言。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建立一個ilas系統的虛擬操作系統使圖書館工作人員相互學習掌握圖書館知識和技能。讓所有圖書館工作人員來熟悉和掌握整個ilas系統工作流程和各子系統的操作辦法,使圖書館計算機操作知識與ilas流通子系統知識得到普及,有利于圖書館計算機管理和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總之,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促進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流通子系統為流通工作和讀者服務工作提供了先進的服務設施和手段,簡化了工作程序,但流通工作主要還是要靠我們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認認真真、全神貫注、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正視前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困難,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逐步改善流通管理工作。讓我們為把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利用得更好而努力。
參考文獻:
[1]付占娟.ilasii系統借書工作經驗談[j].河北科技圖苑, 2002,(3).
[2]張亞宏.圖書館流通子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 2007,(3).
[3]王民學.從流通的角度對ilas提幾點意見和建議[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3).
[關鍵詞]職業生涯;工作再設計;工作輪換;工作擴大化;核心工作要素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6 — 0090 — 02
現代化圖書館如何加強館員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的問題已經成為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課題。從理論上講,職業生涯由行為和態度兩個部分組成。它是以人的心理開發、生理開發、智力開發、技能開發、倫理開發等潛能開發為基礎,以工作內容的確定和變化、工作業績的評價、工資待遇、職業職務的變動為標志,以滿足需求為目標的工作經歷和內心體驗的經歷。職業生涯設計是指一個人制定職業目標、確定實現目標手段的不斷發展過程。它是一個人一生中在事業發展目標上的戰略設想和計劃安排,要求個人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職業生涯的關鍵在于個人職業目標和現實可能機會的配合上。它是一個有機的、動態的逐漸開展的過程。從以上的定義中,可以看出職業生涯設計主要是以個人為主的一個行為過程。通過對現代人際關系學理論的學習,我認為應以心理激勵因素進行工作再設計,并豐富這一過程,具體方法諸如增加自主性、提供反饋和使工作多樣化等。下文我將詳盡地闡述工作再設計這一現代人際關系學技術系統的基本含義及其在圖書館員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中的實際應用。
一、工作再設計的基本含義
工作再設計是指為了提高館員的工作質量或工作效率而采取的改變工作的一切活動。根據這個定義,常用的工作再設計技術包括工作輪換、工作擴大化和工作豐富化。
工作再設計是提高組織效率的一種獨特方法。原因如下:
首先,工作再設計改變了館員和工作之間的基本關系,而這是長久以來一直是個人際關系問題。對這個問題,科學管理者是這樣處理的:把工作的物質要求與館員的生理特征相結合,然后剔出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人。行為科學家進入后,他們試圖通過改進對館員的挑選和培訓來完善這個過程。然而,和科學管理者一樣,重點仍放在做工作的人上,工作被看作是不可變動的固定物。而工作再設計打破了這個傳統,它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基礎上的:工作本身對館員的激勵,滿意和工作效率就有強有力的影響 。
其次,工作再設計不是試圖首先改變態度,而假定在工作得到適當的再設計后,積極的態度就會隨之而來。注意力首先放在決定工作就如何做。一旦這決定之后,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就會被迫改變舊的行為,很有可能非常喜歡這項新的安排,這樣,對工作的態度也就會是積極的了。
第三,工作再設計有助于個人有機會重新享受因其很好地完成工作而得到的樂趣。這不僅僅是一種滿意感,而且還有一種稱職和對自己評價較高的感覺。人們從中感到自己作為一個人,正在施展自己的力量,正在成長之中。
第四,有時,當組織重新設計了工作和解決了人-工作問題,就會要求進行其它的組織變革。例如,改變了工作,技術問題就會產生,這給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改進整個工作系統的機會。同時也會引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通常是管理者與下屬之間的關系問題,這又給組織一個機會去改進工作系統中有關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監督方面的問題。
二、工作再設計的方法
1.工作輪換是為了減少對工作的厭煩感而把館員從一個崗位換到另一個崗位。如此輪換館員,比讓他們日復一日重復同樣的工作更能使其對工作保持興趣。工作輪換的另一個好處是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個人行為適應總體工作流的前景。第三個好處是個人增加了對自己的最終成果的認識。第四個好處是工作輪換使館員從原先只能做一項工作的專業人員轉變為能做許多工作的多面手。所以這些好處有助于增加工作的激勵。很明顯使用工作輪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倦怠心理。實例:根據古籍建設工作的需要,我館為了加強古籍館員隊伍建設,以全體館員為培養對象,并沒有完全局限于古籍部的現有館員,而是從其他部門選派了人員參加古籍培訓,使參訓人員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也促進了工作的開展。這一實例有力的證明了工作輪換的方法在圖書館員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中的激勵作用。
2.工作擴大化是使館員有更多的工作可干。通常這種新工作同館員所做的工作非常相似。例如,如果張三負責…,李四負責…,王五負責…,這三個人可通過允許他們從事所有這三項工作而擴大他們的工作。這種工作再設計導致高效率,是由于不必把工作從一人手里傳給另一人而節約了時間。此外,由于完成的是整個一項工作,而不是在一項大的工作中單單從事一項小工作,這樣的心理上也得到了安慰。一些研究報告顯示,工作擴大化的主要好處是增加了工作滿意感和提高了工作質量。
3.工作豐富化是一種比工作擴大化更為復雜的方法,它試圖按照赫茨伯格的雙因素激勵理論,在工作中建立心理激勵因素。尤其是,工作豐富化要在館員進行工作時,給他們在計劃、控制節奏和程序方面以更多的職權。然而,工作豐富化也不是不需要代價的,那些沒有決心去做好它的人常常會失敗。如果他們不考慮核心工作要素,則尤其如此。
三、核心工作要素
技能多樣化是指一項工作要求完成多種不同的活動的程度,而所有這些活動都要求有不同的才能。這些技能中最普遍的兩個是運動技能和智力技能。運動技能使人從事“體力”勞動,而智力技能則用于“腦力”勞動。如果一項工作同時需要這兩種技能,那么它就比只需要其中一種技能的工作要更為多樣化。
工作完整性是指一項工作要求全面完成的程度。一個人越多地從事某項工作,他就越要求全面地完成所做的工作,也就是說完成一項工作中主要部分的人有更大的完整性。
工作的意義是指工作對別人的生活或工作產生影響的程度 。當館員看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對別人有很大的影響時,他們就會被激勵去做好工作。
自主性是指工作給予館員的自由、獨立,和安排工作與決定如何執行時的處置權的程度。當人們自己計劃、執行自己的任務,不需要依賴別人的指導或暗示時,他們就會有一種對工作成敗的強烈的個人責任感,同時也會被激勵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工作。
反饋是指工作為工作者直接、清楚地提供所做工作的效果信息的程度。反饋使館員能自己監測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依靠別人為其監測。
激勵潛力分值的公式:
從這一公式中可以得出一個最重要的理論:如果組織想重新設計工作以激勵館員,就必須在工作中納入自主性、反饋,以及剩下三個要素中至少一個。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自主性或沒有反饋,MPS就等于零,因為這兩個要素是乘積關系;同樣,如果所有其他三個要素都為零的話,MPS也為零。
四、工作豐富化設計的原則
1.形成自然工作單位
在許多部門中,館員都致力于提供一種服務,但每個人又不能參與這項工作的全部。在這樣的工作流程中,具體到每一個人,他們都不能感覺到哪部分工作是自己做的。這種工作沒有實在的意義。豐富這種工作的一個方法就是形成自然工作單位,在這里,館員有一定的工作所有權。例如,把基本一項工作完全的交由一位館員完成,其工作指標是這項工作的全部,而不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時間一長,他就會把自己與工作聯系在一起,并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對其他人的價值。自然工作單位的形成有利于產生兩個核心工作要素:工作完整性和工作意義。
2.建立館員-讀者關系
館員和讀者建立良好關系,會導致工作責任感和激勵的加強。建立館員-讀者聯系有利于增進核心工作要素:技能多樣化、自主性和反饋。增進技能多樣化是由于館員有機會在處理和維持同讀者的關系中施展人際關系方面的技能。增進自主性是由于館員對怎樣處理同讀者的關系要負責任。增進反饋是因為館員有機會聽到對他工作表現的表揚和批評。這種良性的互動關系可以使館員能夠更好地發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點,并及時的改進工作。
3.合并任務
合并任務這一原則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基礎上的:把一系列簡單的工作合并成一個新的、更大的工作,可提高工作的激勵程度。工作合并能夠促進兩個核心工作要素:技能多樣化和工作完整性。擴大了的工作要求各種不同的技能,同時隨著人們不斷地完成工作任務,工作的完整性也提高了。
4.垂直負擔
垂直負擔發生在工作的兩個方面----做(doing)和控制(controlling)----之間的鴻溝縮小之時。具體來說,當以前由管理部門承擔的責任,現在下放給館員作為館員工作的一部分時,就有了垂直負擔。使一項工作垂直負擔的若干方法如下:
給館員以決定工作方法和指導或幫助培訓無經驗人員的職責。
給館員以決定什么時候開始和停止工作、什么時候休息和安排工作的先后順序的自由。
鼓勵館員自己解決困難和處理工作危機而不是馬上求助于領導。
讓館員知道更多的有關工作和組織的財務知識,讓他們對影響自己工作的預算事務有更多的控制。
當一項工作被垂直負擔之后,自主性提高了,館員對他們的工作成果有了更大的個人責任感。
5.開放反饋渠道
對大多數館員來說,有許多方法能開放反饋渠道,從而使每個人都能自己監測自己的績效。上面已經提出過的一個方法是,建立直接的館員-讀者關系,從中了解讀者對服務是否滿意。另一個方法是盡可能地給館員自己以更多的控制權。例如,讓館員自己而不是讓領導來檢查他們的工作質量。這樣的變動保證了迅速的反饋,還使人們有機會實行自我控制。把質量控制職能交給館員可導致高效率和高質量。這條原則有助于克服一個最大的人際關系問題,即館員對自己究竟干得如何不得而知。
工作再設計是從管理的層面來規劃和發展圖書館員職業生涯,使這一過程成為有制度保障的系統工程,它可以使圖書館員始終置身于一種被激勵的工作狀態中,從而使全體人員都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參 考 文 獻〕
〔1〕盧家楣.關于情緒發生心理機制的需要—預期假說〔J〕心理科學通訊,1988,(04).
〔2〕葉奕乾、孔克勤.個性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關鍵詞:知識時代 高校圖書館 采編工作 知識收集 知識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4(a)-0254-03
伴隨著科學和技術的重大進步,知識逐漸成為了社會進步的核心生產力并不斷推動著社會經濟發展,可以說我們已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F在,知識資源和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無論是我們個人還是整個社會,無論是我們想問題還是辦事情都也離不開知識資源的幫助。一直以來高校都是知識教育和創新的主戰場,而高校圖書館則更是一直以來都作為高校知識的保存和服務中心存在,并為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提供著巨大的輔助作用。如今在知識時代下,由于知識資源的供給、需求以及其所依賴的技術環境等都相對于過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很多高校圖書館原有的文獻信息收集與組織工作在面對以知識為核心服務時,漸漸變得不再周全。面對新的知識環境,高校圖書館的采編工作也需要做出一些改變,以便可以更好地獲取合適的知識資源,滿足本館知識資源保存和本校師生讀者的需求。
1 知識時代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的環境變化及其影響
1.1 伴隨“知識爆炸”,圖書出版量越來越大所帶來的影響
圖書館是知識海洋和集散地。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隨著現代知識的迅猛發展與廣泛傳播,“知識爆炸”現象應運而生。有人曾以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事例推測:100~150年后,知識的增加將為現在的1000倍,而200~300年后,將要增加100萬倍。用發展的觀點來看,現代技術還正處在幼年時期,其前景不可限量,而“知識爆炸”的局面將不斷延續下去,這是歷史的必然[1]。知識在不斷地增加,最能反映此現象的例子就是作為知識主要載體的圖書數量幾何級的增長。如:2011年全國共出版圖書369523種,與上年相比,圖書品種增長12.53%[2]??梢姟爸R爆炸”每年都會帶來大量新知識、新圖書的產生。而如今的大部分高校圖書館每年不過幾十萬至幾百萬的購書經費,上千萬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因此,許多圖書館想要每年都比較齊全地收集起各類圖書等知識資源已變得不再可能。另一方面“知識爆炸”還會帶來“知識泛濫”現象,這也會帶來知識過猶不及的問題。所以面對“知識爆炸”現象,如何做到使用有限的經費合理布局館藏知識資源將可能是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長期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1.2 出版社與書商數量繁多,圖書水平參差不齊帶來的影響
出版社是圖書編輯和發行的機構,書商是現如今獲取圖書的主流商業機構。每一本書的問世都要經過選題、組稿、編著或翻譯、加工及發行等環節,然后大量的圖書進入圖書館還需經過從出版社—書商—圖書館這一程序。因此,圖書等知識資源從出版到入館之間經常有些滯后,使得以教學、科研為主的高校往往會因為對圖書信息了解不夠及時而制約圖書需求。另外,我國現有五百多家的出版社、千余家的書商,這會大大分散圖書館獲取圖書信息的精力,難以充分獲得最為合適的圖書資源。此外,在市場經濟中,出版社和書商作為市場“經濟人”為追逐圖書商品的利潤最大化,一方面可能出現因對圖書資源質量的要求在效益面前低頭而出現其出版和推薦的圖書所含知識資源大量重復或價值不足的現象;另一方面書商及出版社也可能利用其相對于圖書館的信息不對稱,向圖書館提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圖書信息。這些都可能會造成圖書館出于對文獻信息掌握不充分而盲目采購,降低了知識資源的質量。
1.3 編目數據標準化和圖書館采編工作外包帶來的影響
隨著新技術發展,圖書館采編工作趨向電子化和集約化,編目數據也越來越趨向標準化和規范化。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文獻編目的標準化文件,如GB3792系列文獻著錄規則、《普通圖書著錄規則》、《中國機讀目錄通訊格式》以及新近修訂出版的《CALIS聯機編目手冊》、《中國文獻編目規則》、《中國分類主題詞表》等。還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更是已經修訂到了第五版[3]。編目工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大大提高了文獻著錄質量和效率,有利于集中編目與合作編目的發展,節省了人力、物力資源,同時這也使圖書館編目工作外包成為了可能。
隨著知識資源的爆炸式增長和知識服務的日益廣泛深化,不少圖書館越發突顯了采編人員不足的問題。由此,大部分圖書館將眼光轉向市場,以“采編業務外包”這一市場行為來優化圖書館工作、節約成本、縮短加工時間?!安删帢I務外包”是指將圖書館采編部門的某些業務以合約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外包給外部的專業公司[4]。當前圖書館的采編工作外包包括圖書數據編目以及蓋館藏章,貼條碼、磁條、書標等。待加工完畢后,圖書館再進行圖書驗收、登記、統計以及數據審校等工作。圖書館采編業務外包,既提高了采編工作效率,又有利于解放圖書館人員,也為圖書館有精力做更多知識資源深層次管理與服務提供了條件。
1.4 讀者角色與需求的變化,為高校采編工作的服務理念帶來了改變
隨著知識總量不斷膨脹以及知識經濟時代對效率的需求,快速、簡潔、而又準確的知識需求越來越成為主流,享受閱讀大多數情況則是與休閑放松結合在了一起?!白x者”這一稱謂也正越來越多的被“知識受眾”[5]所取代。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面對如此的知識受眾和需求,傳統意義的文獻資源保存和利用越來越難以滿足當前的需求。
適應時代,而不是被時代淘汰,知識管理和知識服務等新的知識理論與實踐開始逐漸取代文獻信息管理和利用而成為主流。2002年賴瑞·普賽克(Larry Prusak)提出第二代知識的管理的概念,即從分享開始,推動學習,最后實現知識創新型組織的過程[6]。由此,知識管理這一概念逐步被引入圖書館領域,因為圖書館的目標也正要通過其對知識的收集、分享、重組和創新等管理來實現知識的傳播與利用,使知識受眾得到更需要的知識。新的時代環境下,通過科學的知識管理發展適應于本校師生的知識服務將成為各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1.5 新物聯網技術革命,更進一步促進圖書館傳統服務模式的改變。
新興的物聯網技術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可以使圖書館通過智能標簽更為便捷和安全的管理知識資源,同時通過無線電波感應,還可以快速定位圖書位置,而不必再受困于曾經的圖書亂放和錯架等問題,這既有利于圖書管理歸位又有利于讀者的查找利用。如今國內外已有不少圖書館使用此類技術,如:美國現已有約2%的圖書館開始使用RFID技術,全球范圍內約有8%的圖書館使用了RFID技術。而且,世界大型圖書館應用RFID技術的速度正以每年30%的速率增長[7]。國內的集美大學誠毅學院以及深圳市圖書館等也都在幾年前開始使用該項技術。當然目前來看RFID系統的使用成本還比較高,但目前我國RFID產業鏈發展迅速,其成本也在不斷降低。現在每一個電子標簽已經可以做到0.4元人民幣[8],這將大大有利于未來更多高校圖書館通過使用新的技術與系統開展知識服務工作。
2 知識時代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應對策略
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挑戰與機遇總是并存。知識時代高校圖書館外部與內部環境的種種變化,即為圖書館做好知識采編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也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因為這些變化一方面造成了傳統圖書館工作越來越難以解決當前不斷增長的知識資源與知識受眾需求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帶了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技術和知識管理及服務理念的進步。知識時代不是一蹴而就,高校圖書館完全有時間和準備在這不斷發展變化的時代逐步通過人員培養、科學規劃、工作重心調整等的改變來更好地改進圖書館知識采集和管理工作,以期可為師生知識受眾提供更加方便、準確、快捷的知識服務。具體來看,需要逐步做好幾下幾方面工作。
2.1 知識時代高校圖書館需要培養適應知識服務的新型采編人員
知識時代,面對著更為廣闊的知識海洋和更加挑剔的知識受眾需求,再繼續以傳統的文獻信息服務模式應對高校師生的知識需求顯然已不合時宜。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新時期師生知識受眾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廣泛與深入。因此高校圖書館應該在盡可能保證知識資源的完善性和系統性基礎上,開展既符合時代與科學發展方向又能最大程度滿足知識受眾需求的新的知識型采編工作。亦即采編工作,一方面應該以知識受眾需求為導向,為其提供可以滿足其需求的相關知識產品和知識服務,另一方面還要以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為導向,通過組織和創新,主動提供各類知識給知識受眾,深化圖書館知識傳播、知識服務和知識教育的功能。知識型采編工作的開展,必然要求采編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圖書館學的知識和技能,更需要掌握一個或幾個學科的科學知識。這樣的采編人員才能既很好地完成知識分類和主題標引、建立和完善知識目錄等知識管理工作,又能通過編撰知識文摘、評論、綜述、學科歷史及其發展方向等知識組織和知識創新工作,拓展和深化知識服務。
2.2 知識時代高校圖書館應該做好適合本校的知識資源結構規劃
知識時代,許多高校圖書館對于日趨泛濫的知識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一一采購與保存。畢竟不同的高校有著不同的學科設置和側重點,同時不同類型的高校也有著不同層次的教育研究計劃和學生培養目標。作為以高校知識服務為導向的高校圖書館,其根本作用主要在于完善本校的知識資源,為本校的教育和科研服務,為本校的知識受眾提供知識。因此,建立適合本校的知識資源結構模型,并以之為依據收集和管理知識資源將會顯得更為科學可行。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對館藏知識結構、知識利用情況、師生構成比例、學科構成比例及其發展態勢等調查,以本校教育、研究目標和知識需求為依據,形成每年的知識資源建設規劃,用以滿足不同專業師生的知識需求。同時在此基礎上,高校圖書館還需要突出本校、本館的館藏特色,并通過對已有知識資源的內容結構、時間結構等的調查、分析和研究,不斷調整館藏知識資源結構,強化知識資源的全面性、時效性和價值性。
2.3 知識時代高校圖書館應該根據需要積極采用多種途徑和手段獲取知識資源
知識時代的高校圖書館的核心應該是知識與知識受眾和諧發展。傳統的圖書館圖書資源采購多是以書商為中介進行,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圖書館的知識資源采購范圍。因為一方面并非所有的知識資源都會有當年的、公開的出版發行圖書,如若干年前所出版的圖書、古籍文獻、灰色文獻等;另一方面也并非所有的當年公開出版發行圖書都可以通過書商處買到。在這些按固有渠道無法采購的知識資源中,有時也會有不少資源是完善圖書館館藏知識體系所必要的或者是有知識受眾所必須需求的。為了更好的進行知識管理和知識服務,完善本校圖書館的知識資源體系,為知識受眾提供更完備的知識資源,高校圖書館應該立足于本校學科發展和教育、科研需要,并在此基礎上兼顧各類型知識需求,在科學完善固有資源采購模式的基礎上同時開拓更多形式和渠道的知識資源采購,豐富本校知識資源。
結合近年不少高校圖書采購方面的探索和改變,綜合起來高校圖書館知識采購可通過以下幾方面工作獲得更科學的效果。首先,開展學科館員和專家采訪制度。這一制度主要是指圖書館將知識資源按學科門類進行專業化分工,組成負責各學科知識采購的學科館員,由各系部專業推薦各學科領域專家教授作為選書顧問,共同完成符合本校的學科知識資源采購;其次,在學科和專家基礎上,輔以知識受眾需求為導向的讀者決策采購制度,所謂讀者決策采購,即PDA(Patron Driven Acquis itions),是一種新興的圖書采訪模式,根據讀者的實際需求與使用情況,由圖書館確定購入[9]。通過讀者決策有利于促使采購對象更加清晰和具體化而且根據需求而決定的供給,也更有利于滿足知識受眾的知識需求;再次,高校圖書館不僅需要有科學的知識資源采購依據,最重要的還是在于知識資源收集的結果,即是否收集到了滿足本校知識資源體系和知識受眾需求的知識資源。因此,知識時代下,高校圖書館還應該以更加開拓的視野,多方向、多途徑、多層次的獲取知識資源。例如,可以網上書店、出版社等直接購書;也可以開展讀者購書圖書館付費活動;另外對于一些通過書商和出版社采購不到而又有利于本校學科知識資源建設或有知識需求的圖書資源如,各種古籍、舊書、二手書以及灰色文獻等還可以通過各種獨立書店、二手書市場等多種途徑來收集。
2.4 知識時代高校圖書館需要聚焦以知識資源內容為核心的知識管理和組織工作
傳統的圖書館文獻編目主要是把圖書分類,然后編目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等文獻特征信息,并以此為依據管理和查找文獻資料。知識時代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如果想要快速具體地從圖書館資源中挑選最適合知識受眾需求的知識資源,傳統的這些編目信息指向顯然并不確切,畢竟簡單的文獻特征未必能充分顯示文獻所蘊含的知識資源。為了讓知識受眾在閱讀之前對知識資源有詳盡的了解,以便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學習及科研方向更為接近的資源,高校圖書館就不能再僅僅只聚焦于文獻特征為主的編目活動,還需要更積極地開展以知識內容為中心的知識組織與知識管理活動。
首先,采編工作需要盡可能地對知識資源的內容做更充分的介紹。如,顯示出知識資源的內容提要、作者介紹、關鍵詞以及參考文獻、相關聯文獻等信息,這樣師生們就可以更快速準確地獲取知識資源。
其次,還需要利用電子網絡技術的超鏈接功能并通過使用計算機文字、圖像相結合方式,組織知識網結構圖或知識樹結構圖并輔以分級查詢功能。這樣一來,既可以查詢各級學科及其相關知識資源又可以查詢某年該學科的相關知識;既可以先查書目、也可以先查作者,之后再根據情況進行下一級查詢。
再次,知識時代的高校圖書館為了更好的提供知識服務,做好知識宣傳和知識教育工作。還需要在圖書館已有館藏知識的基礎上,對圖書館館藏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組織和創新。即通過知識的概括總結、細化分解、解釋說明等方法,編制各類型文摘、簡報、書評、綜述以及學科前沿知識和學科歷史知識等,這既有利于為知識受眾提供更加直觀的知識,提高圖書館知識的利用效率,又有利于增強圖書館的教育和知識推薦功能,提升圖書館學術價值和影響力。
3 結語
知識時代,一方面知識作為重要資源,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人們對于知識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無論學習、工作還是休閑;另一方面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又反過推動著知識的進一步拓展和深化。高校圖書館是以知識為載體為教育、科研及師生生活提供服務的。其采編部門必須更積極地收集知識并做好知識的管理和服務,同時加強知識創新工作。從而更好地將知識供給和知識需求有效地對接起來,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準確、方便、快捷的知識服務。
參考文獻
[1] 莊超凡.圖書館在“知識爆炸”時代應有的對策[J].圖書與情報,1982(4):25-30.
[2] 2011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上)[EB/OL].(2012-08-06).中國圖書出版網,http://.
[3] 田昊.文獻編目標準化探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7):68-70.
[4] 王春生.國內圖書館采編業務外包研究述評[J].圖書情報研究,2010(1):37-41.
[5] 王子舟.圖書館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61.
[6] 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識[DB/OL].(2011-12-06).百度文庫,http://.
[7] 李玉山.RFID在圖書館應用的現狀和問題[J].中國電子商情(RFID技術與應用),2008(3):14-16.
關鍵詞:開放服務模式 ;高校圖書館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2)0210604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擔負著保障學生學習對文獻信息需求的重任,保證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和學生的生命安全是高校圖書館的重大職責。當前各高校圖書館為了方便學生學習,紛紛推行“藏、借、閱、咨”一體化服務模式,讀者人數大量增加,館藏文獻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以成都理工大學圖書館為例,該校圖書館自2002年全面推行“藏、借、閱、咨”一體化服務以來,讀者到館人數成倍增加,每日接待讀者穩定在10000人次以上[1]。在開放服務模式下,讀者可以便捷地進出圖書館,在圖書館內自由閱覽,圖書館已經具有眾多公共場所的屬性,建立這種具有高度動態性特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機制是當前各高校圖書館共同面臨的問題和嚴峻挑戰。各高校圖書館只有更加重視安全工作,面對新情況,分析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措施,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預案,從容應對各類突發安全事件,才能有效保障圖書館及廣大師生的安全。
一、圖書館突發安全事件的特征及
危害 圖書館突發安全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危害讀者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損壞國家財產以及其他產生嚴重后果的事件。圖書館每日進出讀者眾多, 保管的各類文獻集中而珍貴, 一旦發生災害, 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將不可估量。
突發安全事件具有高度緊迫性、不確定性和破壞性,事件在毫無預見的情況下發生,十分偶然,常常是“第一次”,幾乎沒有規律可循和經驗可用,用常規性規則很難判斷;事件進展迅速、瞬息萬變,在各種誘因綜合作用下,會出現次生、衍生、耦合、變異、擴大等變化,蔓延迅速,釀成危害,輕者造成秩序混亂,重者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突發安全事件的破壞性不僅表現在直接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可能對社會的穩定造成重大影響。
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資源和讀者密集場所,具有較高安全風險性,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遭受的損失和不良影響將難以估計。2008 年3 月13 日南京東南大學火災, 10 個實驗室被燒毀, 師生積累多年的學術資料付之一炬, 老學者們十分痛心, 淚流滿面, 遺憾終生。1994年吉林省吉林市圖書館發生的大火和2004年德國魏瑪“安娜.阿瑪麗婭公爵夫人圖書館”遭受滅頂之災所引起的事故教訓更需要各高校圖書館深刻汲取[2]。各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分析所處地區發生地震、雷電、冰雹、颶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可能性和疫情、傳染病、恐怖襲擊、騷亂等形勢,進行科學地評價,采取嚴密的措施進行預防,并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安全事件,制定科學、有效的應急預案,將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降到最低。
二、制定應急預案的原則
應急預案是針對要發生的安全事件而制定的應急計劃,是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行動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它是在分析、評估圖書館潛在的危險性、突發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造成后果的嚴重性的基礎上,圖書館應急機構對突發安全事件在組織保障、技術保障、設備保障、物資保障、資金保障、人員配備、協調機制等方面做出的具體安排。
應急預案的制定堅持依法編制、科學系統、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分類分級、統一指揮、迅速反應的原則[3]。
(一)依法編制
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圖書館應急預案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圖書館內各級組織、工作人員和讀者必須嚴格遵守和服從。
(二)科學系統
應急預案是在對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進行科學評價的基礎上制定的,其指導思想、方針、產生程序是科學的,應急預案的內容和目標是非常明確、具體的,對人員、物資、設備、技術、信息等進行的系統安排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預防為主:應急預案本身就是一個預防計劃,其根本目的是預防安全事件發生,或者減少事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三)以人為本
要求應急預案把保障圖書館內人員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同時要求通過增強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防范能力,依靠圖書館工作人員減少發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或降低事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四)分類分級
制定應急預案時,要對可能造成圖書館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的安全事件進行分類,并針對各類安全事件類型、影響范圍、危害程度、表現形式等進行分級應對,制定具有很強針對性的分類分級應急預案。
(五)統一指揮
應急預案中明確統一的指揮權限,由于應急的關鍵在于快,往往不允許進行充分協商,因此應急行動的統一指揮和協調是有效開展應急救援的關鍵。
(六)迅速反應
應急救援不允許耽誤時間,要求一切響應都要快,快能制止危害擴大,快能降低解決問題的難度,快能降低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應急預案的內容
制定應急預案的前提是對潛在突發安全事件進行風險評價,風險評價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三個環節,如圖1所示。風險識別是根據高校所處地區、環境,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和自身安全事件進行分析認識的過程,只有認識到風險的存在,才會真正采取措施進行防范。風險評價是在對各類安全事件發生的原因、性質、發展過程、演變規律、發生概率等進行科學分析,對事件危害嚴重程度進行評價,制定風險控制級別標準。高校圖書館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根據突發安全事件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影響程度和處置難易程度等情況采取四級風險控制機制[4],一級為特別重大安全事件,二級為嚴重安全事件,三級為較重安全事件,四級為一般安全事件。風險控制就是采取措施對風險進行控制,避免或降低風險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應急預案就是控制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預案行文如同應急操作手冊,即按突發事件發生前、發生中、剛結束的幾個階段,規定每一步的操作內容和要求,突出事前預警、事件響應、應急處置和事件善后等各環節的應急工作措施。如應急救援行動的指揮與協調;各工作組的職責分配;應急救援中可用的設備、設施、物資、經費保障和其他資源;緊急情況下館內人員的安全轉移、撤離的安排;事故災害發生時保護人員生命、圖書館財產、設施和環境安全的措施;現場恢復、善后處理等。
圖1 風險評價程序示意圖高校圖書館的應急預案應針對突發安全事件的類型和風險級別進行專項制定,制定應急預案時,要充分考慮高校圖書館所處的自然條件和空間環境、內部結構、設施情況、工作人員素質和讀者安全意識等因素[5]。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包括預防程序、準備程序、應急程序和恢復程序。
(一)預防程序
就是對高校圖書館可能發生及衍生的安全事件進行分析,為防止安全事件發生或降低其危害程度所制定的辦法和采取的措施。
(二)準備程序
就是做好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準備,包括對應急組織、人員隊伍、物資器材、設備設施等作出安排,以及組織演練和開展安全知識培訓等工作。
應急程序:是突發安全事件發生后的響應措施,是應急預案的核心內容,開放服務模式下的高校圖書館應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誰當班、誰負責”的原則,在突發安全事件時對人員響應、信息傳遞以及物資、設備調度等方面作出部署和規定,包括警報與報警、指揮與控制、事態檢測與評估、讀者疏散與安置、貴重物品轉移與管理、搶險與救災、警戒與治安、醫療與衛生、公共關系處理等各種工作程序。
(三)恢復程序
是在突發安全事件的威脅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件和恢復生產、生活、工作和社會秩序所采取或者繼續實施的必要措施,包括對突發安全事件造成的損失進行統計評價;制定救助、補償、撫慰、撫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查明突發事件的原因,總結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經驗教訓,制定改進措施;以及對應急救援過程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人員給予表彰或者獎勵,對造成安全責任事故的人員進行處罰等作出規定。
以火災應急預案為例,火災是對圖書館安全威脅最大的一種災害。圖書館被國家列為一級防火單位,其安全重要性非同一般?;馂膽鳖A案應包括館舍重點部位的布置和人員的位置,初期火災滅火方案和疏散措施,火災前、中、后階段圖書資料的搶救轉移方案、火災現場的醫護搶救等。一個完善的預案能使館員在火災發生時冷靜應對,并且按程序實施應急方案,不會造成驚慌失措、手忙腳亂、無所應對的局面。
四、實施應急預案的保障措施
(一)物質保障
高校圖書館應對突發安全事件,必須具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消防報警系統、消防滅火系統、應急供電系統、應急照明系統、應急通訊系統、應急指揮廣播系統是必須建設的;滅火器、破門、破窗工具等器材根據圖書館規模和結構必須配備齊全;圖書館內部分布圖、重點部位標識、疏散路線圖、應急電話表等必需張貼在醒目位置;對講機、手提喇叭等通訊設備、器材,安全帶(繩)、安全樓梯、毛巾等逃生器材,以及擔架、藥物等救生物品,根據各高校圖書館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配備。
(二)機制保障
圖書館要建立健全監督保障機制,指派專人負責,必要時,還應設置急辦公室。定期邀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和綜合管理等方面的專家,對圖書館的安全狀況進行評價,為應急管理工作提供決策建議、專業咨詢、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使應急管理軍事化、措施科學化、指揮程序化。制定預警報告,發出風險警報,預警報告分為平時狀態、警戒狀態、戰時狀態,使常規應急物資與戰時應急物資相補充,常規應急設備與戰時應急設備相適應,從而構建具有全面性、層次性、集成性、操作性的應急管理體系。
(三)信息保障
應急響應突發事件的關鍵在于快和準,快能夠保證突發事件得到及時處置,準能夠保證突發事件得到正確處置。迅速了解突發事件狀況、進展情況,準確把握突發事件本質特征的關鍵,就是建立突發事件通訊與信息系統。根據突發事件類型、性質、特點,在應急預案中預先對通訊與信息的人員、內容、范圍、設備、設施做出安排,在突發事件處置和恢復階段,必須保障通訊暢通,指派專人或部門進行信息,避免因信息失真耽誤突發事件的處置,或因信息錯誤產生其它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四)宣傳教育保障
定期在廣大師生中深入開展宣傳工作,提高讀者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十分必要。在圖書館張貼告示,發放宣傳單,讓讀者正確掌握避災減災知識;設立公告欄,各種通告,公示圖書館的布局圖,指示逃生線路,讓讀者熟悉應急疏散路線等,都是重要的宣傳教育措施。圖書館員還可以深入院系,以講座形式逐一講解圖書館應急預案要點,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宣傳教育工作要做到制度化、規范化、長期化。
(五)應急演練保障
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 提高讀者對應急預案的實施能力與實踐能力,使讀者一旦遭遇緊急情況,可以保持頭腦清醒,做到臨危不亂。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每周有限的閉館時間, 分期分批組織應急演練,指揮讀者有序疏散,組織讀者從各個樓層對應的應急出口逃生,以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不斷完善應急預案。
五、結語
開放服務模式下的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覽的自主性強、流動性大;館內書籍、設施多屬易燃物品,許多圖書館還珍藏了大量文物和古籍等。在社會各種安全事件頻況下,各高校圖書館要結合自身情況,做好應對各種突發安全事件的準備,制定科學、合理、可靠的應急預案,從容應對各種突發安全事件,盡最大努力降低圖書館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參考文獻:
[1]李勇,葉艷鳴.高校圖書館“藏、借、閱、咨”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10.
[2]段小虎.圖書館消防安全:隱患、制度和法律責任[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6,(4):23-25.
[3]張濤.地方公安機關應對預案建設研究[D].西北大學碩士論文,11.
1科學化管理
1.1加強目標管理醫學圖書館的目標管理是由醫院管理者與圖書館工作人員為完成同一任務,共同協商擬訂出的管理目標,由此形成層層分解到每個員工的自我目標管理體系,并依此制定工作計劃,自我調控管理活動,適時考核工作業績,進而實現預期目標的管理活動及其方法。醫學圖書館是為醫療、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必須加強其目標管理,切實為臨床醫務人員提供有效的文獻資源。在臨床應用方面,新技術層出不窮,臨床科研人員必須及時掌握有關情報,避免重復別人的工作。選題時查閱文獻,可尋求選題的依據和價值,完善科學假設;設計時查閱文獻,有助于確定實驗對象、樣本大小、施加因素、指標的制定及誤差的控制等方法;在論文撰寫階段,也應查閱有關文獻,討論實驗結果,加深理論認識,提高論文質量。因此,加強醫院圖書館目標管理,就是要盡可能地為醫療、教學和科研提供相關的專業文獻,優化資源,優化管理,并根據管理者的各自職責及個人能力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管理和服務方式,以實現預期目標。
1.2強化組織管理醫學圖書館是專業性圖書館,其服務對象較固定,文獻的收藏較專一,規模相對較小,因而在加強組織管理時除應充分考慮人、財、物等直觀的顯性要素及職位、職權、職責和利益等抽象的隱性要素外,在圖書館組織的劃分上,還應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一些必要的分組。在管理體制上,充分考慮組織內部環境,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發揮其組織管理的最大的效益。
1.3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使醫院圖書館的各種工作有章可依,照章辦事,為實現科學化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據,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被讀者理解和接受。如對還書難這一問題,通過嚴格的執行管理規章制度就可得以有效解決。
1.4完善物力管理廣義的圖書館物力資源主要包括經費、館舍、設備和館藏文獻等物質條件。物力的管理重點在于對文獻資源的管理。在嚴格管理條例的基礎上,要從系統性、實用性、開放性、情報性和服務性對文獻資源進行管理。一是系統性,要求醫院圖書館根據本院臨床需要及專業設置、學科發展方向、科研動態全面系統地收藏國內外較高水平的論著、有關的中西文核心期刊和相關期刊及其他相關文獻。二是實用性,要求從文獻的重要性、利用率、作用對象綜合考慮,實施管理。從使用對象看,專業性讀物,科研用書,學術性著作種多冊少。從期刊利用率高低看,新到刊、利用率高的過刊、利用率低的過刊要區別對待。三是開放性,要求館藏資源向讀者開放,改善管理方式,樹立"藏乃為用"的觀念,實現資源共享。四是情報性及服務性,要求圖書館及時跟蹤科技動態,調整文獻資料的收藏重點及采購方向,特別是二次、三次文獻,通過分編,使之能成為各級醫務人員方便利用的信息資料。此外,經費是支持圖書館系統運轉的重要保證,醫院應根據其發展規劃,對經費的使用時間、方向、數量進行綜合平衡,合理確定經費開支項目。以補充藏書為重點,有計劃添置復印、縮微、聲像、計算機等設備管理原則等。
1.5科學的時間管理時間的管理著眼于速度、效率??茖W制定文獻在各個環節、工序上的運行時間,制定采訪、編目、圖書保管、借出、歸還的時間,提高圖書的流通速度,提高有效工作時間,嚴格控制文獻在各部門運轉的時間,減少無效時間。盡量延長開放時間,為讀者提供最大的方便。
1.6注重信息管理由于圖書館事業正進入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發展新階段,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和用戶需要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醫院圖書館信息的管理應著眼于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收集、傳輸、處理、控制和使用。建立電子閱覽室和局域網,引進書目式和全文醫學數據庫,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數據庫。在文獻加工處理方面,及時系統地提供文獻檢索服務,介紹文獻的選擇方法和閱讀方法。在服務方式和手段方面,應開展復印、委托復印、中外文檢索、參考咨詢、全文查詢、互聯網服務、電子郵件傳輸等。
2提倡管理創新
2.1管理理念創新圖書館能否適應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關鍵在于管理思想、觀念的創新。實現資源共享、共建應成為圖書館管理的重要理念,管理思想必須實現以下轉變。首先,從一般化建設向特色化建設轉變。網絡時代的圖書館站在一個宏觀角度來考慮資源建設問題,把資源建設建立在合作和共建的基礎之上。各個圖書館在分工的基礎上,應加強自己的特色化建設。其次,在圖書館的發展途徑上創新。圖書館必須轉變發展觀,樹立競爭與協作的思路,克服傳統圖書館獨立、封閉的辦館模式,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的協作,建立圖書館聯盟,加強合作,走共同發展之路。再次,在圖書館的職能與功能認識上創新。在圖書館管理活動中有許多新問題需要以創造性的思路來解決,管理者只有主動探求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圖書館的發展才會有新的活力。
2.2管理制度創新應根據制度的構建原則和運作機制進行制度創新。從管理體制等變革創新人手,實現人事、財務、分配等制度的全面創新,科學制定制度、合理配置資源,宏觀和微觀創新并重,采用縱向繼承、橫向移植和綜合創新的方法,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其次要構建創新的制度體系。創新制度體系可以從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綜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機構和業務部門的設置、工作內容、職責范圍的制定、管理權限及編制、管理者的職責及部門責任制和崗位職責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對各類人員的要求標準及考核、晉升、獎懲的方法,還有人、財、物的礎。三是業務工作制度,是為業務部門和專業人員就具體的業務工作制定的操作規范,主要涵蓋文獻工作的采、編、藏、閱、咨詢等相關制度,以及信息技術服務等相關規則。四是讀者服務規范,主要明確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和義務,體現圖書館服務至上的原則和主客體的相互依賴關系。
2.3服務管理創新除繼續以傳統的服務內容、方式、方法為讀者服務之外,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服務創新。一是建立網絡化綜合服務體系。圖書館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既可實現館與館之間文獻信息資源的互補和共享,還可完成網上采購和聯機共享編目。這樣,在各圖書館和信息、服務機構之間便能構成松散又統一的社會化網絡信息、綜合服務體系。二是開展網上信息導航。面對網上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用戶需要圖書管理員提供詳盡的有針對性的網絡導航服務。還可以進一步開展學科導航,為用戶提供學科咨詢服務。三是拓展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圖書館的主要職責是通過提供文獻信息資源,保證完成其教學、科研任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文獻信息傳遞的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變化,在傳統的外借服務、閱覽服務、參考咨詢服務、信息檢索服務、館際互借服務等服務之外,還應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幫助讀者解決利用圖書館和查閱文獻信息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管理人員的培訓
3.1崗位培訓按照崗位工作的需要,進行上崗前達標性、基礎性或上崗后適應性、提高性等一系列規范化、制度化的培訓活動。這一培訓是按照一定的規范,有目的、有組織地對圖書管理人員業務再教育活動。這種措施的實施,是由現行圖書管理工作者的實際狀況決定的。對圖書管理工作者,特別是初涉及此領域的圖書管理人員,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培訓大致分為以下兩個內容:①基礎資格培訓,圖書管理人員在上崗前未達到標準,不具備上崗資格需要進行培訓。使全部在崗的圖書管理人員都能基本勝任本崗位工作,這種培訓對圖書管理工作者特別是初涉圖書管理工作者非常重要,要抓住機會,學深學透,為工作打好基礎。②適應性培訓,也叫應急性培訓或專題培訓。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開發、運用,某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崗位需要進行專門的適應性應急培訓,如圖書檢索查新、計算機管理培訓等。它的特點是培訓對象單一,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技術性強,專題視需要而定,靈活掌握。這是圖書管理工作者在具體分工后根據自己工作對象的不同而進行的培訓,這是對做好本職工作,成為本專業的行家里手所必備的條件;是真正意義上的立足本職的對象培訓。這種培訓內容比較全面、系統,注重領導科學、管理科學和現代科學技術在圖書管理工作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