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1 00:56:15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職業選擇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本文在我國文化背景下,基于就業難的社會問題,采用量化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探討當代大學生主動性人格和職業決策困難的內涵,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分析大學生主動性人格對解決他們職業決策困難的有效性和實踐意義。
1.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峻,已經成為我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究其原因,除了客觀的社會環境,大學生自身存在的職業定位不清、職業決策不當、對職場及職業了解不足、不具備崗位要求的某些基本素質能力等問題更是其就業難的關鍵原因。
職業決策是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必要環節。由于種種原因,目前相當多的大學生在做出職業決策時出現困難,影響了順利就業。同時,面對當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就業環境,無論是對應聘單位、應聘方式、甚至是應聘結果,大學生都有很大的自由選擇權,還可以采取一系列主動行為來增強自身的就業能力。就業難的現狀要求大學生更具主動性,從而積極創造自己的就業機會。
主動性人格(Pr0activePers0nality)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具預測力的人格特質。$ateman和Crant(1993)認為〔z7:主動性人格作為一種傾向性的特質結構,存在個體差異,這種差異會影響個體采取行動改變環境的過程。主動性個體主動改變環境,較少受環境約束;他們能識別有利機會,并采取一系列主動行為,直到能帶來有意義的改變。相對而言,不主動的個體表現了相反特征:他們被動地對環境做出反應,消極適應環境,甚至為環境所塑造;他們無法識別機會,更不用說抓住機會來做出改變。
職業決策困難(careerdecisi0n-makingdifficulties)是職業心理學領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杜睿(2006)提出了我國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四因素結構:職業信息探索是指個體主動獲取信息,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職業自我探索是指個體主動探索自我,多種渠道探索自我;職業規劃探索是指個體主動尋求職業決策、職業規劃的信息;職業目標確定是指個體對未來職業發展目標的確定程度。本研究中的“職業決策困難”涉及在整個決策過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困難。
大學生主動性人格對解決他們的職業決策困難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我國對于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對于主動性人格及其與職業決策困難關系的研究更是非常困乏。鑒于此,在我國文化背景下,基于就業難的社會間題,針對大學生的主動性人格和所有大學生都不可避免出現的職業決策困難,研究二者的內涵及其之間的關系,十分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是一個有價值的研究方向。
2.研究設計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問卷法與訪談法相結合,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采用Bateman,Crant(1993)編制的“主動性人格問卷(PPS)”和杜睿(2006)編制的“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問卷,"2個量表作為研究工具。為保證樣本更具代表性,根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男、女生比例,隨機抽取大一至研二的學生,學科覆蓋管理、工科、理科和文科。第二階段采用訪談法對問卷法的研究結果予以支持和補充。訪談提綱根據第一階段問卷法量化分析的結果設計,選取北航大一至研二的30名學生,其中每個年級5名學生,包含3名男生和2名女生。
對回收的有效數據用SPSS17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訪談信息進行整理和總結;結合量化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結果進行分析。
2.2量化研究工具
“主動性人格量表”是單一維度,包含17個項目,采用Likert7級量表計分,從1到7分別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較高,則代表具有典型的主動性人格。在本研究中,此量表的。系數為0.902。
“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問卷”由職業信息探索、職業自我探索、職業規劃探索和職業目標確定4個維度構成,包含16個項目,采用Likert5級量表計分,從1到5分別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說明職業決策困難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總量表的。系數為0.906,4個分量表的。系數分別為0.747,0.656,0.623和0.700。
3.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03份,有效回收率86.6%。其中,男、女生人數比例約為7:3,管理、文科、理科和工科人數比例約為Z:i:2:2,本科、碩士人數比例為3.7:1,農村、小城鎮和大中城市生源人數比例約為5:5:4。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將不羅列數據處理過程。
3.1主動性人格
被試總體主動性人格的均值為79.267,標準差為15.672;男生均值為79.488,標準差為15.401;女生均值為78.744,標準差為16.371。男、女生在主動性人格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平均水平上,男生具有更高的主動性人格。不同學科類別大學生的主動性人格存在顯著差異(p=0.00l)0用Sidak法進行兩兩比較的結果顯示,管理學科學生顯著高于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p1=0.023,p2=0.018,p3=0.003),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無顯著差異。本科生的主動性人格顯著低于碩士生(p=0.009)。來自不同家庭大學生的主動性人格存在顯著差異(p=0.0414)。用Sidak法進行兩兩比較的結果顯示,農村生源顯著低于大中城市生源(p=0.0350),小城鎮生源與大中城市生源無顯著差異。
3.2職業決策困難
女生的職業決策困難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男生伽1=0.004,p2=0.012,p3=0.008,p4=0.029,戶=0.005)。不同學科類別大學生的職業決策困難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1=0.00l,p2=0.0l0,p3=0.005,p4=0.010,p5=0.000)。用Sidak法進行兩兩比較的結果顯示,在總分上,文科生顯著高于理、工科生(p1=0.007,p2=0.003);在職業信息探索維度上,文科生顯著高于理、工科生(p1=0.013,p2=0.025);在職業自我探索維度上,工科生顯著低于管理、文科生(pl=0.026,p2=0.011);在職業規劃探索維度上,文科生顯著高于工科生(p=0.032);在職業目標確定維度上,管理學科學生顯著高于理科生(p=0.029),文科生顯著高于理、工科生如1=0.00l,p2=0.002)。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職業決策困難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1-5=0.000)。用Sidak法進行兩兩比較的結果顯示,在總分上,大一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如1=0.00l,p2,3=0.000),大二顯著低于大三、大四、研一和研二如1=0.00l,p2,4=0.000,p3=0.004);在職業信息探索維度上,大一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伽1=0.041,p2=0.004,p3=0.000),大二顯著低于大三、大四、研一和研二(p1,2,4=0.000,p3=0.003);在職業自我探索維度上,大一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0.003,p2=0.002,p3=0.000),大二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職業規劃探索維度上,大一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1,2=0.000,p3=0.001),大二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職業目標確定維度上,大一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如1,2=0.0l0,p3=0.000),大二顯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總分、職業信息探索和職業自我探索維度上,本科生顯著低于碩士生((p1=0.014,p2=0.00S,p3=0.040);在職業規劃探索和職業目標確定維度上,本科生和碩士生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總分、職業信息探索、職業自我探索和職業目標確定維度上,來自不同家庭的大學生存在顯著差異如1,2=0.00l,p3=0.007,p4=0.003)。用Sidak法進行兩兩比較的結果顯示,在總分、職業信息探索和職業自我探索維度上,農村生源顯著高于小城鎮生源(p1=0.002,p2=0.001,p3=0.009);在職業目標確定維度上,農村生源顯著高于小城鎮和大中城市生源(p1=0.007,p2=0.022)。
3.3主動性人格和職業決策困難
不同程度主動性人格的大學生在總分和各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p1-5=0.000)。用Sidak法進行兩兩比較的結果顯示,學生的主動性人格,在總分上,高者顯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2=0.000),中等者顯著高于低者(p=0.033);在職業信息探索維度上,高者顯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1,p2=0.000),中等者顯著高于低者(p=0.015);在職業自我探索維度上,高者顯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2=0.000);在職業規劃探索維度上,高者顯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4,p2=0.000);在職業目標確定維度上,高者顯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7,p2=0.000)。
大學生主動性人格和職業決策困難總分、四維度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3220.327,0.3000.252和0.259。因此,以大學生主動性人格為自變量,職業決策困難總分、四維度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主動性人格對職業決策困難總分、四維度的預測效率較高(R1=0.322,R2=0.327,R3=0.300,R4=0.252,RS=0.259,p1=0.243,p2=0.084,p3=0.060,p4=0.043,p5=0.055),回歸方程有效(p1=0.000,p2=0.000,p3-0.000,p4=0.000,p5=0.000);以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四維度為自變量,主動性人格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職業決策困難四維度對主動性人格的預測效率較高(R1=0.016,R2=0.274,R3=0.537,R4=0.648,β1=0.951,β2=0.521,(β3=0.305,p4=0.213),回歸方程有效(p=0.000)。
4.討論
根據量化分析和訪談的結果,分別對大學生主動性人格、職業決策困難和二者之間的關系展開探討。
4.1主動性人格
隨著社會進步,社會分工的性別界限日益模糊。女性、尤其是知識女性的獨立意識和主動意識日益增強,不甘落后于男性。高校教育對于男、女生具有同等期待,不會歧視女生,也不會對她們降低標準。因此,男、女生在主動性人格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管理學科學生的主動性人格顯著高于其它學科的學生。一方面是由管理學科的專業性質、畢業后的工作性質等因素決定的;另一方面,管理學科學生的就業去向更廣、更靈活,這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和更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以便尋找一份更理想的工作。而文、理和工科生,可能就算采取更多的主動行為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就業去向。
碩士生的就業需求比本科生更強烈,因為不少本科生畢業后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碩士生的經歷普遍比本科生更多,具有更細致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更強的目的性,可能惰性相對弱并更能發現采取主動行為給自身發展帶來的好處。所以本科生的主動性人格顯著低于碩士生。
農村生源的學生普遍畢業后不愿意回農村工作,努力改變命運的信念很強,所以主動性人格較強。此外,農村、小城鎮和大中城市生源的學生,在家庭條件、成長環境上依次更優越。優越可能使人享受安逸、養成惰性,從而降低主動性人格。
4.2職業決策困難
男、女生生理條件有差異且社會角色不同,使社會和家庭對女生的期望相對低,使女生在求職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性別歧視,因而使女生在面臨職業決策時很可能降低自我效能、影響對勝任某一崗位的信心。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知識女性走向職場并獲得成功。雖然女生存在更大的職業決策困難,但是并沒有使她們甘于落后,反而使她們更加努力。
理、工科專業性很強,專業和崗位對應性明顯,一般都是技術崗,所以其學生在做職業決策時方向較明確。管理學科專業性較強,其中一些專業兼具文、理科性質,就業去向較廣和靈活,雖然這是一個優勢,但也是一個劣勢。文科的專業性最弱,職業決策的目標最不明確。所以,職業決策困難是存在學科差異的。
大一學生剛進人學校,主要任務是完成高中生向大學生的角色轉換以適應大學生活,對所學專業和未來職業都不甚了解、且也不急于了解。大二學生已經逐漸熟悉大學生活,專業學習也逐漸步人正規,開始有了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但缺乏科學和系統的輔導。大三學生會主動考慮職業選擇問題,開始考慮求職或者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兩難選擇,其職業決策意識顯著增強。大四學生面臨畢業,職業決策意識更強,從而職業決策困難也更大。研一學生步人新的學習階段,職業決策意識比大三、大四學生有所降低。研二學生再次面臨畢業,普遍選擇求職,少數選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且一般而言,研二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最充分,職業決策意識最強,從而職業決策困難也最大。在訪談中發現,不少大學生對職業決策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職業決策是臨近畢業時的事情”,并不把職業決策看成是持續終生的人生規劃。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輔導的重要性。
學歷是求職的拍門磚之一。爭取更理想的職業是學生本科畢業后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碩士生比本科生具有更強的職業決策意識,從而導致更大的職業決策困難。此外,雖然碩士生的就業面可能比本科生更廣,但他們的就業需求卻更迫切。
相對于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被家庭包辦的更多,成長環境更優越和安逸。農村中獨生子女較少,所以農村生源的學生從小就有更多的決策機會??忌洗髮W,農村生源的學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職業決策的過程中,他們同樣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4.3主動性人格和職業決策困難
大學生主動性人格和職業決策困難是密切聯系的。一般而言,具有較高主動性人格的學生,其職業決策意識出現得較早、程度上也較強,從而職業決策困難更明顯;具有較高職業決策困難的學生,為了解決困難,會發揮出較高的主動性人格。在訪談中,大多數學生認為,更“主動”意味著比別人更早、更好、更有準備的完成一件事情。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主動”采取行動才能比他人搶先發現機遇、才能捕捉機遇,從而能緩解或者解決職業決策困難。
論文摘要:諾貝爾獎獲得者卡尼曼教授提出的預期理論揭示了人們在進行風險決策時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它將影響大學畢業生的職業決策,應該在職業指導中采取相關措施來減少這種認知偏差。
每年的冬春季節,潮水般的大學畢業年級學生就開始涌向各類人才市場,大學生們在這股潮浪中咀嚼著求職的酸甜苦辣,訴說著求職的困難,有人抱怨招聘單位過于挑剔,有人埋怨今年的畢業生怎么這樣多啊!那么,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除了有各種客觀原因以外,是否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呢?大學生在進行職業決策時是否也存在認知偏差呢?20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卡尼曼教授提出的預期理論能夠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一、卡尼曼教授的預期理論
大學生所進行的職業決策,是要在各方面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在多種可能的方案中尋找自己最滿意的方案,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心理學家對于復雜問題的解決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先后有西蒙和卡尼曼兩位教授由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西蒙教授的研究表明,在對一個復雜問題進行決策時,人們不可能搜索到最優方案,而只能尋找到滿意的方案。
卡尼曼教授對人在不確定情況下進行判斷和決策的問題進行了深人研究,他和特沃斯基根據心理實驗的結果提出了著名的預期理論(或稱前景理論),該理論認為在不確定條件下,人們由于感知覺和思維加工能力的缺陷,不可能對問題作出符合實際的概率推斷,他們通常只是按照經驗或直覺來進行判斷,其結果有可能偏離理性的假設,從而出現下列的認知偏差,它反映出人們在決策中的非理性成分。
1.代表性啟發式錯誤。這是指人們在對事物作出判斷時,只考慮到它的典型特征,而忽視了它在總體中出現的概率。例如,卡尼曼從由工程師和律師組成的百人團體中隨機抽取若干成員,將他們的性格特征簡單地介紹給被試,每介紹一個人時,就要求被試判斷其屬于工程師的概率。在該實驗中,卡尼曼將被試分成兩組,告訴一組被試在百人團體中有70人是律師,30人是工程師;告訴另一組被試在百人團體中有30人是工程師,70人是律師。實驗結果發現,兩組被試在對所介紹成員判斷的結果是基本相同的,并沒有受到百人團體中工程師和律師基本比例的影響,也就是說,人們在作出判斷時只考慮了對象是否符合工程師的典型特征,而沒有考慮他在總體中所占的比例,顯然判斷的結果就可能和實際情況有所偏差。
2.錨定現象。這是指人們根據某些初始信息所作出的初步估計(被稱作錨定)對于最終的決策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最初的錨定不切合實際,那將給進一步的決策造成麻煩,但人們又很難意識到這個問題。例如,讓兩組學生憑直覺分別推斷下面兩個算式的結果:1×2×3×4×5×6×7×8和8×7×6×5×4×3×2×1,學生對于第1個算式的估計值明顯要低于對第2個算式的估計值,這是因為兩個算式的起始值(1和8)在估計中產生了錨定的作用。
3.框架效應。這是指對于同一個問題如果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表述,那么,決策者作出的選擇也會不一樣,即問題的構造方式不同會影響決策者的選擇,例如,在手術前征求病人意見時,告訴他該手術成功的概率為80%,或者該手術的失敗概率為20%,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對于病人所產生的心理效應是不一樣的。
4.小數定律。這是指人們在對期望值作出判斷時,往往會忽視樣本的大小,認為小樣本中事件發生的概率和總體中事件發生的概率相接近。例如,在拋投硬幣的游戲中,人們都知道如果拋投次數足夠多的話,那么,正面和反面出現的次數是非常接近的,顯然這是在大樣本時的結果。但是,如果在某次游戲過程中,連續出現了5次正面,許多人會認為下一次將出現反面,其實由于硬幣是質地均勻的,每一次拋投硬幣時,正面和反面出現的概率都是0.5。那么,為什么會產生上述判斷錯誤呢?就是因為人們把小樣本看作和大樣本具有相同的期望值。
5.損失敏感。這是指在不確定決策中人們對于損失的感受性要大于對收益的感受性,例如,被小偷盜走200元造成的痛苦比單位發放200元獎金帶來的興奮要強烈得多。
6.可獲得性偏差。這是指人們在作出判斷時往往對顯著的、易于記憶的信息給予較大的權重。例如,你的某個朋友在某城市被搶劫了,這件事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你就可能認為該城市的社會治安是很差的,而不管該城市有關治安情況的統計數字究竟如何。
二、職業決策中的認知偏差
卡尼曼的預期理論揭示了人們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決策時的一些認知偏差,大學生在進行職業決策時也是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那么,出現認知偏差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職業決策中的代表性啟發式錯誤。對于某些待遇高、條件好的工作崗位,許多畢業生都認為是非常典型地和自己的興趣、個性及能力相匹配,認為自己最適合這些崗位的工作,于是都涌向這些單位。而實際上這些崗位所需人員很少,在人才市場上所占比例也很小,因此,大學生求職的命中率就很低,這正是由于代表性啟發式錯誤使得大學生在投遞求職信時忽視了該崗位在總體中的基本概率。
2.職業決策中的錨定現象。大學畢業生在開始尋找工作時所設定的目標,對于整個求職過程將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某些心理專業的畢業生,開始就把目標設定在到條件較好的高校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數的幾個高校,但是高校的心理咨詢崗位畢竟有限,因此,就在所難免地屢屢碰壁,這就是錨定現象造成的認知偏差。如果他們能夠跳出高校這個圈子,嘗試到其他領域去尋找心理咨詢的崗位,就可能會遇到更大的求職空間。
3、職業決策中的框架效應。大學生進行決策時,對于每個職業和崗位都有自己的不同表征,這對于職業選擇將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對于到基層和艱苦地方去工作,有人認為是國家的需要,對自己也是很好的鍛煉,有人卻認為那里條件太艱苦,又很難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不是自己的理想崗位。對于同樣的職業,不同的大學生持有截然相反的觀點,這正是由于框架效應產生了認知偏差。
4.職業決策中的小數定律。畢業生在尋找工作崗位時,往往會搜集有關企業的業績狀況,如果近年來該企業的業績較好,就認為這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其實僅僅根據該企業“近年來”的信息所得到的只是小樣本的數據,是不能像對待大樣本數據那樣進行推斷的。畢業生之所以從該企業近年來的較好業績就斷定這是一個有前途的企業,正是小數定律發揮了作用。
5.職業決策中的損失敏感。許多大學畢業生對于待遇低、條件艱苦的地方不愿意去,主要是認為在這些地區工作會給自己帶來損失,并且過分地看重了這些損失,這正是損失敏感造成的認知偏差。
6.職業決策中的可獲得性偏差。大學生在進行職業決策時,總是要參考各方面的信息,其中最容易得到的信息是來自于親戚朋友或媒體宣傳。例如,熟悉的朋友經常說起某個崗位的工作條件比較好,人們就會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崗位。再如,演藝界的明星們經常被各種媒體大肆宣傳,使人們很容易獲得關于大牌明星的各種信息,于是人們就誤認為演藝界到處都是明星,在那里獲得成功的概率很高,于是報考藝術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其實他們成為明星的概率并不像人們想象得那樣高,只是人們很容易就能得到有關的信息,并且會在頭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卡尼曼預期理論對職業指導的啟示
根據卡尼曼的預期理論,大學生和所有的人一樣都可能發生認知偏差,在職業決策時也不例外。那么,學校的職業指導者怎樣幫助大學生減少這些偏差呢?
1.盡量多地掌握有關的信息。在進行職業決策時,首先要盡可能地搜集有關單位和崗位的各種信息,不僅要了解該崗位的典型特征,而且要知道在人才市場上該崗位對人才需求的數量。在了解信息時,不要以偏概全,不能僅僅根據最容易獲得的信息就作出判斷,也不要從小樣本的信息來推斷出總體的情況,在初始判斷時特別要謹慎。只有這樣,才能夠減少代表性啟發式錯誤、可獲得性偏差、小數定律和錨定現象所造成的認知偏差。
2、對問題形成正確的表征。預期理論認為人們在確定效用值的時候并不是以絕對值為參照標準的,而是以某個相對值為參照標準的,并且在此基礎上形成對問題的表征,于是我們對于該相對值的選擇就非常重要。是以那些大腕明星為參照標準,還是以航天英雄楊利偉為參照標準?這將給大學生的職業選擇產生很大的影響,只有對問題形成了正確的參照框架,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
摘要:大學的就業指導和職業輔導工作開展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理論指導和明確的工作思路.由于東西方經濟成熟水平和文化的差異,簡單地套用西方的理論和方法既不能合理地解釋和描述中國大學生的現實擇業行為,也不能有效地實施職業指導。通過分析西方職業理論的適用條件及中國大學生職業決策的環境和個人心理特點,為高校職業輔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
當前高校職業輔導工作主要存在經驗主義和簡單照搬西方職業理論兩種偏頗。經驗主義是指完全沒有理論指導的傳統工作模式。簡單照搬西方職業理論,特別是匹配理論,表現為過度依賴基于匹配理論的各種職業測驗,并直接根據測驗分數進行職業輔導。這既不能合理地解釋和描述中國大學生的現實擇業行為,也不能有效地實施職業指導。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源在于我們對西方職業理論提出的背景及適用的社會經濟環境缺乏理解,更缺乏能夠有效解釋和理解中國大學生擇業行為的、符合中國文化和社會發展階段的有效的職業理論。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西方職業理論的適用條件及中國大學生職業決策的環境和中國人心理特點,嘗試闡述大學生職業決策的生態模型構想,以期對改進高校職業輔導工作有所啟示。
西方的職業決策研究始于20世紀初,Parsons(1908)的開創性研究,至今已經形成了許多較為成熟的理論。圍繞職業決策的相關理論和研究可以歸納為5類:(1)強調結果的個人一環境匹配理論;(2)關注決策過程的職業決策研究;(3)關注職業決策困難(職業未決)的診斷工具研究;(4)關注決策因素的職業價值觀研究;(5)關注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特點的大學生擇業生態模型研究。
一、強調結果的個人一環境匹配理論
早期西方職業決策理論主要圍繞個人的視角展開,關注個人利益最大、效價最高、最適合及個人自我價值實現,強調個人心理屬性或特質與職業要求的匹配。以Holland理論為代表的匹配理論都是這一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職業決策模型。
根據個人一環境匹配理論,一個理想的職業決策基于決策者對自我的了解,對環境即工作世界的了解以及對兩者之間匹配關系的了解,其暗含的假設是:(1)自我是穩定的,并且當事人能夠有效地認識自我;(2)職業或工作世界是穩定的,并且決策者有充分的信息途徑獲取工作世界的信息;(3)自我特征和職業工作所要求的屬性之間的匹配關系是穩定的,并且決策者能夠有效地了解這種關系。而事實上,我們更有理由相信:(1)自我是發展變化的,特別是對于成長中的大學生而言,并且個體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重新認識自我和建構自我,對自我的了解也是相對的、發展變化的;(2)現代社會的工作職業本身也是不斷變化的,并且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獲取工作世界信息的途徑是有限的;(3)工作世界的變化將導致工作所要求的與之匹配的個人屬性的變化。因此,盡管個人一環境匹配理論被廣泛運用于職業輔導領域,但該理論總體上是一種靜態的人格觀和機械匹配的思想,其主要局限在于忽視了人的可塑性和職業選擇的變通性。從已有的實證研究結果看,個人一環境匹配理論假設匹配的職業決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職業決策,個人的特點和他所選職業的特點相一致將產生更高水平的主觀幸福感,像滿意、穩定和成就等,但這一假設并沒有得到實證的支持,適合與匹配并不是優化的職業生涯決策結果的良好預測指標。
總之,個人一環境匹配理論作為一種靜態的人格觀和機械匹配的思想,忽視了人的可塑性和職業選擇的變通性。它提出了一個理論上的理想職業的目標,但忽略了人的發展過程及在此過程中不斷深人的自我了解和對工作社會的了解。并且它所強調的能力和興趣與職業屬性的匹配本身也存在著內在的邏輯矛盾,如人們有能力做的事情往往是沒有價值感的,即缺乏興趣的。
二、關注決策過程的職業決策研究
論文摘要:采用測量法對373名大學生的合作競爭傾向與社會適應、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除了職業選擇適應性和生活自理適應性之外,高競爭者在其他維度上的得分都顯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學學習適應性和環境總體認同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高合爭者。(2)高合爭者在自我評價、職業信息、問題解決及總分上的得分都顯著的高于高競爭者和低合爭者,而在目標選定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低合爭者。
1問題提出
當今的社會要求個體既要有積極的競爭精神,又要有良好的合作態度。作為個體差異的合作與競爭素質對于青少年的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自從新精神分析學家霍妮對過度性競爭進行研究以來,合作與競爭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研究。Kelley和Stahelski(1970)認為合作與競爭是同一維度中的兩極,它們是相互對立的?,F實中存在著合作者和競爭者兩種穩定的個體差異,他們具有不一樣的世界觀,而且對于別人的合作競爭傾向也有不同的態度。后來有研究者對此進行了擴展,認為個體存在從利他主義到競爭取向的動機連續體,由此區分出四種類型的個體:競爭、個人主義、合作、利他主義。以往的研究表明,合作與競爭可以看作是個體穩定的人格傾向。受經濟學領域關于合作與競爭可以并存而且能夠實現雙贏的啟發,謝曉非等從人格的研究角度出發,認為合作與競爭是獨立的二維結構,它們相互交叉之后可以區分出四種不同的人格傾向,即高合爭者、高合作者、高競爭者、低合爭者。他們編制量表進行測量并驗證了理論假設,對四種類型的行為特征進行了分析。
合作競爭傾向與其它心理特征的相關關系是研究的另一個重點。在理論上,合作與競爭傾向和個體的社會適應及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適應的概念、結構、形成機制、影響因素及評價工具等方面都進行了深人的研究。在影響青少年社會適應因素方面,大致可以分為外在的環境因素和內在的個體因素。其中的個體因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人格因素;三是前兩者整合起來的自我應對策略。皮亞杰的認知論認為,個體的適應過程是同化與順應的動態平衡過程,兩者的相互配合就形成個體對環境的適應。當今社會上的各個領域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同時,要完成復雜的任務,僅僅依靠個人的努力是無法實現的,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團隊。為了達到與環境的同化與順應,個體需要具有既合作又競爭的特質傾向。至于這些特質傾向與社會適應的各維度具有怎樣的關系,正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對大學生的職業決策具有重要的影響。有助于理解和解釋學生的職業選擇等職業行為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行為的有效性。Taylor和Betz把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定義為個體對自己能夠完成與職業決策相關任務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認為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包括五個方面:自我評價能力、獲得職業信息能力、目標篩選能力、職業規劃能力以及職業決策中的問題解決能力。有研究發現,具有合作與競爭傾向雙重品質的員工中,管理者比一般員工多,私營企業比國有企業多。雖然個體差異對自我效能的影響已有大量的研究,但關于合作與競爭差異對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還沒有發現。鑒于以往的研究大多把合作與競爭分開進行各自的相關分析,割裂了它們之間的關系。本研究使用謝曉非等人編制的量表,對合作與競爭傾向的四種人格特征在社會適應和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方面表現出的不同特點進行探討。
2研究方法
2.1被試
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在廣東省選取三所大學共400名本科大學生作為被試,得到有效問卷373份,各年級學生數相當,其中女生237人,男生136人。
2.2研究工具
2.2.1合作與競爭人格傾向量表
采用謝曉非、余媛媛等編制的《個體合作與競爭人格傾向量表》。該量表包括合作、競爭2個分量表,其中合作分量表共有13個項目,包括包容性、互惠性、合群意愿三個維度;競爭分量表共有10個項目,包括過度競爭、自我成長、超越他人三個維度。該量表共有23個項目,均按照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5點評分。該量表把合作與競爭看成是兩個垂直的維度,這兩個維度相交分出四個象限,代表四種不同的合作競爭類型。以被試得分的上下27%為界限,將高低27%合作傾向與競爭傾向的被試分為高合爭者(高度合作傾向且高度競爭傾向)、高合作者、高競爭者與低合爭者(低合作傾向與低競爭傾向)這四類人群。合作與競爭分量表信度分別為0.85,0.71,同時該量表通過驗證性因素分析表明具有良好的構想效度。
2.2.2社會適應性量表
采用盧謝峰等編訂的“社會適應性量表”閻,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數值為0.88;內部一致性良好,均在0.58-0.78之間,而量表的a系數為0.89;分量表與總量表同質性較好,量表的預測效度值為0.74??偭勘碛蓪W習適應性、人際適應性、角色適應性、職業選擇適應性、生活自理適應性、環境總體認同和身心癥狀表現七個維度組成。量表除了七個維度60個題目外,還加有6個社會期望性題目。
2.2.3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量表
本量表由趙馮香對Betz和Taylor編制的“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量表一簡式”(CDMSE-SF}進行修訂而成,將量表命名為“職業決策量表”,包括五個維度:自我評價、職業信息、目標選擇、未來規劃和問題解決。正式量表有25個項目,每個維度5小題??偭勘淼膬炔恳恢滦?。系數為0.940。
3結果分析
3.1合作競爭傾向與社會適應之間的關系
3.1.1合作競爭傾向與社會適應之間的相關分析
對合作競爭傾向各維度與社會適應各維度的皮爾遜相關表明,過度競爭維度與社會適應的各維度都存在著非常顯著的負相關,超越他人與生活自理適應性和身心癥狀表現也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同時,包容性和自我成長與社會適應的各維度存在極其顯著的正相關,而互惠性只與人際適應性存在顯著相關。
3.1.2不同合作與競爭傾向類型的大學生社會適應的比較
以社會適應的總分及其七個維度為因變量,以不同的合作競爭類型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除了職業選擇適應性之外,其它的維度及總分上不同合作競爭類型的差異都達到了顯著性水平。經過事后多重比較(Scheffe)發現,除了職業選擇適應性和生活自理適應性之外,高競爭者在其它維度上的得分都顯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學習適應性和環境總體認同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高合爭者,其它維度并不存在顯著差異。
3.2合作競爭傾向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之間的關系
3.2.1合作競爭傾向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之間的相關分析
對合作競爭傾向各維度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各維度的皮爾遜相關分析表明,包容性、合作意愿和自我成長維度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各維度之間都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互惠性只與自我評價維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而過度競爭與自我評價、目標選定及問題解決存在顯著的負相關。
3.2.2不同合作與競爭傾向類型的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比較
以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總分及其五個維度為因變量,以四種不同的合作競爭類型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不同合作競爭類型在職業決策效能各維度及總分上的主效應都達到了顯著性水平。各維度經過事后多重比較(Scheffe)發現,高合爭者在自我評價、職業信息、問題解決及總分上的得分都顯著地高于高競爭者和低合爭者,而在目標選定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低合爭者,其它類型上的事后分析沒有發現顯著性差異。
4討論
4.1關于合作競爭傾向與個體社會適應的關系
一般認為,良好的社會適應是指個體不斷地學習或修正各種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掌握社會生活的技能,遵守社會規范,能與社會環境保持一種平衡的和諧關系。它是通過個體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行為活動而實現的。本研究的數據分析表明,包容性和自我成長這兩個因素與社會適應的各個維度都存在極顯著的相關。包容性是指個體在與他人的共同活動中,能夠考慮到他人的想法和意見,顧及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而競爭中的自我成長主要指個體重在發揮自己的潛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努力讓自己做到最好?,F實社會正是需要這種具有包容心又希望通過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人。特質心理學強調個體的基本特質對社會適應的作用,當個體的某些特質與現實社會的期待和要求相一致時,這種平衡狀態就會促進個體的社會適應。相應地,本研究中競爭維度中的過度競爭與社會適應各維度存在著極顯著的負相關也說明這個問題。新精神分析學家霍妮就認為社會適應中的過度性競爭是一種病態人格—神經癥。過度的競爭或病態的競爭是指個體為了提升自我價值而不擇手段和代價去爭取勝利,這種人具有控制、攻擊、冒險和貶損他人的傾向,同時取得勝利已經成為這種人無可選擇的需要。過度的競爭心理與正常的競爭具有三個方面的不同:過度的競爭者不斷將他自己與他人進行對比和衡量,即使是在無須如此的情況下也是這樣。二是過度競爭者需要的不只是要取得比別人更大的成就,或者比他人更大的成功,而是要獨領或者鶴立雞群。三是過度競爭者對其他人有一種強烈的敵視態度,因為一個竟爭者的勝利就是另一個競爭者的失敗日。顯然,過度的競爭者是我們不提倡的,這種不擇手段和代價去爭取勝利可能在短期內會達到他想得到的目的,但在長期的社會適應中對自己和社會都不會帶來好處。
社會不僅需要積極的競爭者,同時也需要良好的合作者,競爭與合作是人類存在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從本研究的結果看,高合作者在社會適應的總分及各個維度上的平均得分都是最高的。除了職業選擇適應性和生活自理適應性之外,高合作者在其它維度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高競爭者,同時高合作者在學習適應性和環境總體認同上的得分也顯著高于高合爭者。無論是學習適應、人際適應,還是角色適應及環境認同,我們的社會還是比較認同善于合作的人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畢竟與更廣泛的現實社會有所差別。他人所參與的競爭活動沒有社會上的激烈和殘酷,相反,他們面對更多的是如何與同學和老師相處、如何適應大學生的一些角色轉換,如何安排學習之外的時間等。具有高合作傾向的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應該具有更好的適應性。
4.2關于合作競爭傾向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
本研究表明,合作傾向中的包容性和合作意愿及競爭傾向中的自我成長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各維度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我們知道,自我效能并不是指一個人的真實能力,而是對自己行為能力的自我評價或信心。它主要受到自我成敗經驗、他人替代性經驗、社會勸導、情緒狀態等方面的影響。合作意愿是指在與他人合作過程中,個體能夠享受共同活動所帶來的愉悅感。當個體意識到別人的付出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時,他會為了達成目標而與他人共同努力。無論是互惠性、合作意愿還是自我成長,這些特性都會得到社會的認可,促進個體與環境的和諧,也會增強對未來職業的信心。Ryckman等人經過研究認為個體的競爭性存在兩個相互獨立的維度,即過度性競爭和個人發展性竟爭。具有個人發展性竟爭這種良好競爭傾向的個體在完成目標任務時,并不過分夫汪結果的輸贏,!角是更關注任務本身的樂趣。他們更關注的是自我發現、自我提高以及任務本身的完成而不是與別人進行比較,他們向往的是個體成長而不是通過貶損別人來提升自己:對于這樣的個體,其他人并不成為他們發展道路上的障礙,相反的是能夠給自己提供學習和友現自我的機會。雖然個人發展性競爭的個體也渴望成功和勝利,但他們并不以犧牲他人為代價;顯而易見,個人發展性競爭正是本研究所認為的白我成長兌爭維度它是我們社會所提倡的,一個人不但要敢干競爭,還要善于競爭。這樣的人格傾向就會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與此相對應的是過度競爭,它與自我評價、目標設定和問題解決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前面已經論述,過度競爭是我們社會所不提倡的,它會降低個體的自我評價,給個體帶來更大的壓力。
從合作競爭傾向的類型上看,除了未來規劃維度之外,高合爭者在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總分及其它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一于低合爭者。從現實需要出發,具有合作與競爭傾向雙重特質的個體應該是社會所期望的。這樣的人既能顧及他少、與團體的利益,并從中體驗到合作而帶來的愉悅感,又能發揮自身的潛力,力圖超越他人而表現得更加優秀。同時我們也發現,高合爭者在自我評價、職業信息、問題解決及總體上的得分也顯著高于高競爭者,而且高合作者在總分上也顯著高于低合爭者、由此是否說明在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上,合作因索比競爭因素具有更大的相關性呢。這有待于今后的進一步研究。實際上,與職業決策效能相關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個體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其中個體因素中已進行研究的因素有情緒特征、一般能力、社會地位、種族認同以及相關的人口學變量。人格特征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中,本研究只從合作與競爭的維度進行探討,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對這方面的關系進行更深人的探討。
5結論
(l)過度競爭與社會適應的各維度都存在著非常顯著的負相關,超越他人與生活自理適應性和身心癥狀表現也存在顯著的負相關。而包容性和自我成長與社會適應的各維度存在極其顯著的正相關,互惠性只與人際適應性存在顯著相關。
(2)除了職業選擇適應性和生活自理適應性之外,高競爭者在其它維度上的得分都顯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學習適應性和環境總體認同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高合爭者。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參考國內外各種有光職業決策困難的研究成果,以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為主線,對職業決策的理論與模型、影響職業決策困難的因素、職業決策困難干預方式、職業指導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1職業決策的理論與模型
首先是職業決策精神觀。RichardS.Sharf在其著作《應用職業發展理論到咨詢》中,把Miller-Tiedeman的畢生職業理論(LifecareerTheory)和Bloch和Richmond的相關概念結合起來,認為他們的理論代表了職業決策的精神觀。持有精神觀的研究者把工作看成一個能滋養一個人的精神和發展自己的場所。Miller-Tiedeman認為,個體應該重視來自選擇的各個方面的信息,而不是關注對與錯的答案。其次是職業決策的認知信息加工觀。Peterson及其同事將信息加工理論應用到職業決策中并提出了四種假設。他們用信息加工金字塔來說明個體職業決策中的信息加工過程,認為個體的信息加工包括三個成分:知識領域、決策技巧領域和執行加工領域。最后是職業決策的PIC模型。PIC模型中涉及7個基本概念,即職業的有關方面、可選職業的核心方面、方面對個體的相對重要性、方面內水平、方面內偏好、有結構和無結構信息、敏感性分析。
Gati等人認為,職業決策過程的本質是找到與個體的偏好和能力最兼容的可選職業。在多數情況下,廣泛嘗試所有的可選職業是不實用的。所以,他們把職業分成具有不同目標、過程和結果的三個主要階段:(1)預先篩選可選職業;(2)深度探索有希望的可選職業,該階段目標是確定一些既有希望又適合個體的職業;(3)選擇最適合的職業(ChoosingtheMostSuitableAlternative)。
2.影響職業決策困難的因素
2.1職業決策專業影響
職業決策受畢業生自身專業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已經接受了大學為其規劃安排好了的課程教育,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并為大學生走上職業崗位做好了充分準備,有利于大學生從事相關專業,并在其相關領域有所發展乃至促進相關專業的發展。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大學專業教育直接影響大學生在走_L崗位前的實際擁有的能力。毫無疑問,擁有較高能力的大學生有更強的職業競爭能力,在職業決策上也有更廣的選擇余地,而能力較低的大學生則會因缺乏競爭力難以讓自己獲得專業對口的職業甚至要被迫選擇專業不對口的職業,繼而影響其對職業的決策。不同個體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并且客觀的社會需要也更是不盡相同,比如,有些大學生所學習的專業是就業冷門,不易就業,或者同期畢業生太多,競爭壓力過大,等等。
2.2擇業心理影響
大學畢業生擇業受其擇業心理影響。大學生擇業心理是指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般心理特征。在一般情況下,有些大學畢業生會希望尋求一個地處經濟發達地區,待遇優握且有發展前途,讓其“有面子”的工作職業;有些大學生則是希望可以回到家鄉.或者是到西部地區.利用所學促使一方發展??偠灾?,這和大學畢業生自身的職業價值觀不同有重要關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到其職業價值觀,影響到自身的職業決策。并且,不同的人擇業要求不同。不同的人對不同的職業認識及態度不同,進而擇業要求不同;同時,即使面對同一個職業,不同的人也會因為自身的種種因素而有不同的認識或態度,繼而擇業要求不同。另外,不同的人對其自身的認識評價不同,即每個人的自我效能感不同。自我效能感最初被定義為,人對自己為獲得預期結果所需施行的行為能力的信念,之后又擴展為:“人們所具有的,對影響其生活的事件施加控制所需能力的信念?!币虼耍绊懘髮W生職業決策的并不是指大學生實際擁有的能力,而是指其自身的情緒調控、學習潛力、自我調節及自律能力等。Taylor和Betz的研究結果表明:影響職業決策的因素不僅包括職業決策技能的發展,而且包括對一些具體的職業決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為重要。即個體的低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阻礙了個體的職業探索行為和職業決策技能的發展,使得低職業決策效能者無法作出有效的職業決策。一些研究還表明,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還調節著職業決策中的焦慮水平,應付職業決策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決策水平就越高,焦慮水平越低。
2.3社會環境影響
在職業決策過程中,大學生還要考慮一些外在的環境問題,比如歧視問題中的性別歧視。職業類型按性別分類,反映了社會對兩性應該從事相應工作的傳統觀點。雖然現代的性別歧視不像幾十年前那么嚴重,但不少職業本身帶有一定的性別選擇,比如多數要求重體力勞動的職業多偏向選擇男性;另外,某些用人單位在進行招聘時也會有性別選擇,這就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職業決策。又如乙肝歧視,一些用人單位或者職業拒絕患有肝病的大學生就業,甚至為大學生職業決策造成一定困難。并且,不同職業其本身的工作環境有所不同,某些職業本身的工作環境較為嚴苛,比如噴漆車間等,也會影響到大學生的職業決策。而在職業決策的過程中,大學生難免遇到向往職業和工作環境喜好相悖的矛盾,這也會成為大學生職業決策的困難。另外,家庭或重要他人的意見、社會重大事件的影響,以及當下社會總體經濟的景氣程度,等等,都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決策。根據EliGinzberg的觀點,早期個體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或職業培訓,明確自己的職業選擇。也就是說,人們根據自己的不斷學習和了解,慢慢熟悉相關職業直至具體化,并縮小自己的實際選擇范圍,最終確定自己的職業。但是,如何整合已有的知識元素并幫助自己確定職業,也就是理想的實際化過程,也會給多數大學生帶來相當的困難,影響職業決策。
2.4擇業動機
人們找工作不僅僅只是為了謀生。動機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很顯然,工作可以換取各種具體的獎賞,如薪水、職稱、名譽等,這些組成了影響職業決策的外在動機。在某種程度上,人們比較認可清教徒式的工作倫理,即“工作本身就很重要”的觀點。鑒于這些看法,工作被認為是一種有意義的東西,它本身就能給人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等等,這些組成了影響職業決策的內部動機。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產生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時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決策,甚至使其在其職業決策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矛盾,繼而成為職業決策的阻礙。
2.5焦慮對職業決策的影響
近二十年來,焦慮對于職業決策困難的影響成為了職業決策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Goodstein(1965)提出,作出職業選擇需要特定的信息和技能,面對所需信息和可以培養特定技能的機會時,焦慮可能會妨礙個體獲取信息以及利用這些機會來培養所需的技能,從而影響個體作出有效的職業決策。
3.職業決策困難的干預方式
職業決策困難的干預有幾種方式,概括地說,學校職業指導的主體干預方式有三種:一是職業指導課程,二是職業發展團體輔導,三是個別咨詢。叫職業指導課程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常用的職業決策干預手段,由就業輔導老師介紹當前的職業現狀與前景,讓學生們對自己的職業有一個總體的認知,但由于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個體的差異性無法兼顧。職業發展團體輔導則是由專門的老師對學生進行職業培訓與職業規劃的指導,對師資要求較高,只有少數高校才能做到。個別咨詢是最具個體性、獨立性的職業決策干預方式,它采取面對面的交流方式,職業指導老師要對學生個體的興趣、職業傾向、性格有比較準確的把握,能夠提出一些實際且有效的職業指導意見。這種干預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與財力,高校無法普及。且個別咨詢的干預方式已經市場化,如職業決策分析師、職業規劃師等職業的出現。
4.職業決策研究對大學生職業指導的啟示
【關鍵詞】高職院;煤炭行業;安全;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
2011年10日6時,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私莊煤礦發生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5人死亡,8人生死不明。該事故是2011年以來全國煤礦發生的第一起特別重大事故,損失極為慘重,社會影響惡劣。在這個崇尚生命的時代,面對上述血腥的煤礦安全事故,不僅令社會中的人們毛骨悚然,也誘發了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產生了諸多的心理問題。如何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使他們擺脫就業過程中的心理問題,筆者欲對這些問題作些探討。
一、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過程中凸現的心理問題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種評價主體在自評過程中對心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進行不對稱的評價,實質上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種消極的情感體驗,屬于性格的一種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評價過低,或者對自己所從事的某些活動進行有意識或無意識(潛意識)進行自我否定?;蛘咭蜃陨砟承簳r的困難覺得低人一等而感慨。比如部分大學生由于出身貧寒,生活困難,與別的同學相比,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實太差而感到自卑。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所產生的自卑心理,從對象上看,主要是采礦、通風、礦山機電、選礦等煤礦主體專業的學生(90%以上的學生來源于農村),從內容上看,他們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生活單調、遠離都市的臟、苦、累、險的工作,社會地位低,甚至連對象都難找,讓人看不起。酗酒鬧事、為爭口所謂的“氣”打“氣架”,或者爭風吃醋打“醋架”,因上述原因受處分的學生中,據統計,80%以上是這些專業的學生。
2.恐懼心理。恐懼心理是恐懼主體在真實或想象的危險中,個人或群體深刻感受到的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具體表現為:神經高度緊張,內心充滿害怕,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確判斷或控制自己的舉止,變得容易沖動混亂。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的恐懼心理,主要源于煤礦血腥的安全事故,如上述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私莊煤礦事故。筆者對283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問題是:在這個崇尚生命的時代,你對曲靖市師宗縣私莊煤礦事故有恐懼心理嗎?結果表明:258人有強烈的恐懼心理,占91.16%,17人有一般的恐懼心理,占6%,8人沒有什么感覺,占2.84%。在有強烈的恐懼心理的群體中,煤礦主體專業的學生居于絕對數量。
3.抑郁心理。憂郁心理有時也稱徘徊心理,它是一種情緒低落、言行謹慎、遇事多慮甚至焦慮的心理現象。往往會使行為主體疑而不決、寸步難行、斗志衰退,喪失機遇,有時后果會不堪設想。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的就業范圍主要是煤炭行業及一些艱苦行業,其內在的抑郁心理主要表現為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難有保障、今后的幸福指數不高等特點。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盡管煤炭行業大量需求人才,但相當數量的畢業生過分強調職業的功利價值,而不考慮國家與社會的需要,不愿意到條件比較艱苦的地區和行業去工作,在猶豫不決中喪失了良好的就業機會。同時,在憂郁心理的背后還隱藏著依賴心理,即期望或依靠父母和親朋好友出面四處奔波,到處找關系、托人情找工作,當別人為自己找的工作不和心意時就大發脾氣,抱怨父母或親朋好友等。
4.逃避心理。逃避心理也稱回避心理,即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與社會及他人發生矛盾及沖突時,不能自覺地解決矛盾、沖突,而躲避矛盾、沖突的心理現象。煤炭高等職業院校一些大學生(尤其是來自城鎮、父母是政府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的大學生)在職業規劃和就業過程中的逃避心理主要表現為:職業生涯規劃中有相當數量的學生不愿到煤炭行業中生存發展,這在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得到佐證;在校內招聘會中,非煤炭行業單位熱鬧非凡,學生如潮涌動;一些學生甚至不參加校內招聘會,企圖在校外招聘會中尋找就業機會等等,這都是內在逃避心理的外化,導致許多大學生錯失就業機會。
5.無奈心理。無奈就是解決問題時沒有辦法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態度。筆者曾對283名大學生(煤礦主體專業學生192人,非煤礦主體專業學生91人)進行抽樣調查,問題1:畢業后,如果在其它行業能夠順利就業,在同等收入條件下,你愿意到煤炭行業工作嗎?統計結果表明,有217人不愿到煤炭行業工作,占76.67%,有66人表示可以考慮到煤炭行業工作,占23.33%,這部分學生又以采礦、通風、選礦、煤化工專業居多,這是由所學專業就業領域所決定。問題1的調查結果說明,一方面,大學生向往美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的心理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也符合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現時代的青年大學生缺乏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問題2:當在其它行業實在找不到工作時,而在煤炭行業容易就業,你愿意到煤炭行業工作嗎?統計結果表明,有269人愿意到煤炭行業工作,占95.05%,只有14人不愿到煤炭行業工作,占4.95%。問題2的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表現出一種別無選擇的無奈心理。
二、幫助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走出就業心理困境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輔導思路
1.運用認知療法,指導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走出自卑心理。認知療法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的總稱。其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認知有關。認知療法常采用認知重建、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最為關鍵。心理學理論指出:具有自卑心理的人,總是過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極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積極的一面,缺乏客觀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如前所述,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是覺得在臟、苦、累、險的煤炭行業工作,社會地位低,沒面子,頗壓抑。這是認知的誤區。要幫助大學生努力提高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客觀地分析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對煤炭行業進行認知重建。(1)職業有類別之分,但無貴賤之分。(2)煤炭工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15年,我國的煤炭需求量將達到15.8億噸,到2050年,煤炭在我國的一次性能源中的比例仍將保持在50%以上。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各行各業的發展需要煤炭工業的大力支持。(3)要為做一名煤炭工業建設者感到欣慰。(4)要為當前煤炭行業人才緊缺,容易就業擁有知足心理。據教育部統計,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680萬人,就業形勢嚴峻。在許多大學生難于就業的背景下,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要為自己容易就業充滿信心,而不是自卑。
2.運用放松療法,指導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走出恐懼心理。放松療法的基本原理是:一個人的心情反應包含“情緒”與“軀體”兩部分,如果能改變“軀體”的反應,那么“情緒”也會隨著改變。也就是經過人的意識可以直接把“隨意肌肉”控制下來,再間接地把“情緒”松弛下來,建立輕松的心情狀態。基于這一原理,放松療法就是通過意識控制使肌肉放松,同時間接地松弛緊張情緒,克服恐懼心理,從而達到心理輕松的狀態,有利于身心健康。
3.運用心理置換療法,指導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走出抑郁心理和逃避心理。此方法是心理疏導者在直接對受挫者進行挫折疏導時所用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疏導者在對受挫者進行疏導時,要設法使雙方在心理上調換一下位置,即疏導者要設身處地為受挫者著想,急其所急,難其所難,滿腔熱情地給予指導、幫助;同時受挫者也要能設身處地為疏導者著想,相互理解,顧全大局。比如,對于出現抑郁心理和逃避心理的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心理上要和他們互換位置,以師生平等的地位為基礎,耐心聽取受挫者的言論,當忠實的聽眾,并從其心聲中分析出哪些是正確的,那些是錯誤的,那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出主意,想辦法,解決心理問題。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親近感,信賴感。
4.運用心理暗示療法,指導煤炭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走出無奈心理。心理暗示療法在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中有著廣泛的作用。在大學心理教育中,暗示療法就是有一定身份、地位、威望、學識的教師通過語言、眼神、情境或行為等方式,讓大學生在“思想潛入心,潤心細無聲”的自然狀態下接受暗示者的正確意見或觀點,并以陽光的心態和積極的行為去付諸實踐,最終取得良好的暗示效果。比如,就全國來講,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但煤炭行業目前對人才(力)資源的需求空間卻比較大,而煤炭高等職業院校的大學生卻因種種原因到該行業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大學生說:“到煤炭行業就業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在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第六章第一節(職業活動中的道德與法律)、第二節(大學生的擇業與創業)時做了精心的準備,課堂上進行了巧妙的講授,即心理暗示教育。比如: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邁進大眾化時代,基本上是素質教育,而不是過去的精英教育,也就是大學生基本上已成為一般的普通勞動者,社會看待大學生的思維更加理性,視覺也從“仰視”變為“平視”。其實靜心而論,一朵“普通的鮮花”插在“牛糞”上,也許是其最聰明的選擇。試想,一朵普通的“鮮花”若插在高貴的“牡丹花”叢中,誰又會認為你是“鮮花”呢?世界也真小世界又太大,觀念一變天地寬,只要能生存、能發展、能實現才能和人的價值的地方都能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能人。
參考文獻
[1]郭祖全等.金融危機時期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哲學思維教育[J].管理學家,2009(07).
[2]Nelson--Jones,R.,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London,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82.
[3]錢銘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05.
[4]人民教育出版社師范教材中心.心理學(修訂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02.
基金項目:共青團云南省委課題《高職院大專生心理及行為“亞健康”問題研究》(云青辦【2006】8號)。
作者簡介:
龍勇(1978—),男,碩士研究生,講師,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
關鍵詞:職業選擇影響因素女大學生
職業選擇是人們對自己和工作形成清晰概念的發展過程;是個人選擇與其才能、價值觀、興趣、所期望的生活方式相一致的職業的匹配過程;是人們尋找可選擇的職業信息以便作出決策的過程。
一、女大學生的就業困境與職業選擇特點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80萬人,“十二五”時期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近700萬人,就業形勢嚴峻。女大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征、性別歧視等原因,就業更加困難。據麥克斯研究院的調查顯示:截止2010年2月底,女大學生的就業率比男生低8.5%。
女大學生就業難就表現為:求職經歷艱難;擇業的時間較長;擇業的工作單位較差;職業選擇成本高;選擇職業的范圍、機遇不如男生,對所得到的工作的滿意度也相對較低。同時女大學生職業選擇也呈現出與男生不同的特點:
(一)選擇行業集中于傳統女性職業,職業范圍窄
(二)職業選擇追求的工作層次、職業聲望的地位低
(三)受從眾心理影響,在職業選擇過程中存在盲從現象
(四)職業質量低
二、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
針對于以上女大學生就業困境和職業選擇的特點,本文就女大學生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主要從以下4個維度:
(一)個人因素
帕森斯(Parsons 1909)在《職業選擇》一書中指出,“明智的職業選擇”必須考慮三個主要的因素:“第一,準確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態度、能力、興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第二,懂得在不同領域獲得成功所需要的條件和環境,即在各種職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各種職業的利弊、報酬和晉升機會;第三,對以上兩部分事實相互關系的明智思考與準確認知?!?/p>
因此,在職業選擇中,個人因素包括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自我效能感、能力、性格等。
1.職業興趣
多項研究表明,不同職業的從業者具有不同的職業興趣,二者相匹配的從業者,能更加積極思考和探索,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更容易取得成績,并且能較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約翰.霍蘭德(John Holland1959)認為職業選擇是一個職業與人相匹配的過程。而人們在選擇職業時總會表現出自己自己的個性,人們會選擇與自己的職業興趣相匹配的職業。胡艷紅(2003)指出,大學生職業興趣在性別上存在差異。男生比女生更具有現實型興趣,女生比男生更具有常規型和藝術型職業興趣。正是由于女大學生在職業興趣上的特殊傾向,使得女大學生在職業選擇上更傾向于常規型和藝術型的職業,如會計、秘書等。
2.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是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對職業活動所帶來的利益的社會判斷取向,職業價值觀不同,所選的職業也不同。楊貞(2011)通過對北京市女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的問卷調查發現:女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特點是1.職業價值觀上強烈的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2.職業價值取向多元化趨勢;3.職業評價標準越來越來利益化;4.就業期望較高。相應地在職業選擇時表現為:不單追求工作的穩定性,更多的考慮工作的經濟收入等方面的因素。同時經濟收入作為社會職業評價的一個重要的標準,也影響著女大學生在擇業時對企業的薪酬待遇較為看重。
3.職業自我效能感
在職業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研究表明,擇業效能感與職業選擇有很大的相關性。職業自我效能感是Betz和Hackett于1981年根據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論提出來的,是指個體對實現與職業選擇相關任務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覺,是自我效能感在職業選擇中的體現。
由于本身的生理特征、用人單位的性別歧視和偏見等其他社會原因,女大學生的就業狀況長期不如男大學生理想,就業的質量較差,工作受到限制等現實情況的存在,導致女大學生擇業時的壓力較大,對自我評價較低,自卑心理較重,最終自我效能感也較低。同時教師的期待也會影響女大學生的職業自我效能感。早期的研究表明,大學教師對女生的職業期望相對較低。較低的職業期望,一方面使得老師在對女大學生提供求職指導信息和職業忠告時會更多的傾向于一些傳統職業方面的;另一方面,這會傳遞給女大學生一些負面的信息,“老師對我的期望不高,是不是因為我能力不夠呢?”這就可能會影響其自信心,降低其職業自我效能感。
較低的職業自我效能感,使得女生在職業選擇中對自我的評價低,不敢于嘗試非傳統的女性職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職業選擇的范圍。
4.能力
能力是指人們成功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它是成功完成某項活動的必要條件。每種職業都有相應的能力要求。而女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弱點就是過于看重學習成績,忽略能力的培養,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知識與能力脫節,工作能力、社會實踐和適應能力與男生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女生在擇業時思想較悲觀、成就動機較低,導致其獲取職業信息的積極性不強,在職業信息的收集能力上也較男生低。
5. 對將來生活方式的選擇
由于女大學生生理上的特殊性和大學畢業后的年齡也達到婚育階段,因而,女大學生對未來生活方式的選擇主要是處理好婚姻家庭和工作之間的問題。如今,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女大學生就業難現象突出,女大學生的對待婚姻和工作,呈現出“曲線就業”的傾向:“畢婚族”、“校園媽媽”、“急嫁族”等現象。相關研究表明,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有可能預見將來工作和生活的矛盾,這種預見會削弱女性的職業興趣和職業動機。從而會把女大學生引入低水平、低聲望、以女性為主的職業中。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的經濟狀況
有研究表明:家庭經濟條件影響女大學生畢業去向、工作地、就業途徑的選擇。首先,家庭的經濟狀況決定了女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水平的高低,進而當女大學生在考慮職業選擇時對薪酬的預期水平就會有所差距。其次,經濟狀況好的家庭一般社會地位和人脈資源較貧窮家庭有優勢,對女大學生的就業能夠提供更多的社會資源的支持,而且女大學生在就業時也較為依賴父母。最后,家庭的經濟狀況還會影響女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有研究表明,在女生中,城鎮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明顯高于農村學生。
2.家人的支持
家庭作為大學生在職場求職的后盾,對大學生職業選擇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父母的支持對于女大學生選擇非傳統職業的影響極大。從事非傳統職業的女大學生面臨更大的工作壓力、更不利的工作條件和較低的工作滿意度,而且由于性別歧視的影響,女大學生在社會上得到的支持也較少,這就需要家人的支持與鼓勵,幫助女大學生樹立自信心和增強勇氣。很多研究成果都介紹了職業成功的父親是如何成為女兒確定自己職業時的榜樣和信心源泉的。
(三)社會環境因素
1.社會職業傳統
性別刻板印象是社會對男女兩性的概括的印象。社會觀念認為女性應該愛交際、天真、溫暖、溫柔、依賴、富有同情心、言語流暢,這些理想特征與人際關系、情感表達有關。這種性別刻板印象,一方面會使女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受到社會對女性的認同模式的作用,使她們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接受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在進行職業選擇時也會調整目標和方向以選擇與這一刻板印象相符的傳統女性職業。另一方面,這也會形成用人單位對女大學生的偏見。如認為女大學生更適合傳統女性職業,在招聘一些非傳統女性職位時就會更傾向于招聘男性。
而且由于在非傳統女性職業領域缺少成功女性的榜樣,女大學生就更加傾向于傳統職業。
2.社會就業政策
隨著國家的就業政策由“統包統配”轉變為“雙向選擇”和“自主擇業”,這一政策增加了女大學生自主擇業的機會,但是同時也給用人單位選人的自,性別偏見等歧視現象突出,更加不利于女大學生的就業。2010年《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狀況調查報告》指出:被訪的女大學生中,有56.7%的女生在求職過程中感到“女生的就業機會少”,更有91.9%的被訪女大學生感受到用人單位存在明顯的性別偏見。
同時國家積極鼓勵女大學生創業。2011年9月29日由全國婦聯、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和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共同主辦的 “女大學生創業扶持行動暨女大學生創業季”在北京啟動。今后,女大學生創業將會得到更多的扶持。
3.朋友和同齡群體的影響
從女大學職業選擇的特點第3條,已經談到了朋友等同齡群體對女大學生職業選擇的影響。這些同齡群體的職業目標和職業選擇的結果會給女大學生擇業時產生影響。
(四)職業信息
職業選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人職匹配的過程。在進行自我分析的基礎上,對職業進行信息搜集和認識,綜合考慮作出職業選擇。職業信息的內容主要包括職業的供給和需求、工作責任、工作前景、收入、福利等。
肖盛陽(2008)對湖南省大學生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調查發現,工作特性、工作崗位的如意性對女生的影響大于男生,而且男女差異顯著。而在對單位條件的考察方面,收入和福利待遇,工作前景、自身能力的發揮和組織的人際關系所占的比重較高。劉繼亮等(2003)通過對華東師范大學的300余名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女大學生在擇業時十分在意工作的穩定性、福利保障和壓力的大小??煽闯觯髮W生在職業選擇時較為看重企業的工資福利、工作的穩定性和實現自我發展。
綜上所述,女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受到個人、家庭、社會環境和職業信息等4個方面的共同影響,據此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女大學生要增強自信心、調整期望,家庭給予更大的支持,學校開設專門的女大學生就業輔導等,以促進女大學生就業,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現狀。
參考文獻:
[1] 格林豪斯等.職業生涯管理[M].王偉,譯.第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07-118.
[2] 閔君.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6-9.
[3] 王沛.大學生職業決策與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0-11.
[4] 胡艷紅.大學生擇業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與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23-24.
[5] 楊貞.女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15-18.
[6] 縱瑞雪.男女大學生職業選擇心理源動力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28-29.
[7] 陳書崇.淺析影響大學生職業選擇的因素分析[J].內江科技,2009(10).
[8] 肖盛陽.湖南省大學生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43-43.
[9] 李繼亮,沈維宇,吳薇.大學生擇業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性別差異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調查報告),2003(10):50-51.
[10] 郭建鋒.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