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1 07:13:00
序論:在您撰寫資本運營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資本運營;模式;特點
一、資本運營模式的分類
(1)實業資本運營。實業資本運營是指企業集團將資本直接投放到生產經營活動所需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之中,以形成從事產品生產或者提高服務的經濟活動能力的一種資本運營方式。其目的是運用資本投入所形成的實際生產經營能力,以獲取利潤并使資本實現保值、增值。(2)產權資本運營。產權是指法定主體對財產所擁有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的總和。產權資本運營是指在產權交易市場上,通過產權交易,使企業資本快速擴展或收縮,從而優化資本結構,使資本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企業選擇的資本運營戰略不同,采取產權資本運營的具體形式也不同,主要有兼并、收購、資產重組、股份制改造等形式。(3)金融資本運營。金融資本運營是指以金融資本為對象所進行的一系列資本經營活動。他主要以有價證券為表現形式,如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同時也有期權、期貨等衍生金融工具。金融資本運營活動的收益主要來源于有價證券的價格波動以及它本身的固定報酬,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其持有的金融資本通過交易升值,達到資本增值保值的目的。但金融資本運營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在選擇金融資本對象時,應考慮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和便利性等幾個方面的因素。
二、資本運營的特點
資本運營盡管是一種經營活動,但與一般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1)以資本導向為中心。資本運營要求企業在經濟活動中始終以資本保值增值為核心,注意資本的投入產出效率。資本運營以存量資產形式所表現的產權為運營對象,他通常會導致產權的轉移,使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而生產經營以產品導向為中心,只注意產品生產開發和產品品種質量,不能導致股權結構的變化。(2)資本增值速度快。資本運營通過兼并、重組、收購等方式,可迅速地擴大資本,使資本快速增值。而生產經營從購入原材料、投入各種生產要素到生產出產品來,銷售后再取得貨幣資金,靠內部積累擴大資本,因而資本增值速度較慢。(3)可分散經營風險。資本運營過程中,由于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經營風險較大。為了保證資本的安全,資本運營可以進行資本組合,利用金融工具回避經營風險。而生產經營過程中,一旦主導產業發生危機,由于經營行為的單一性,經營風險無法分散。
三、影響企業資本運營的主要問題
(1)企業的戰略規劃是影響資本運營的主要問題。企業在進行資本運營的過程中,事前是否進行了科學的戰略規劃以及資本運營的過程是否符合事先的戰略規劃,是關系到企業資本運營和科學有效進行的重要問題。我國的企業在進行資本運營的過程中總是缺乏有效、科學、完整的戰略規劃,只是傳統性的盲目追求企業規??焖贁U大,資產快速膨脹,這對企業多方面的發展都不是很重要,例如,規模擴大后整體能否協調,長期發展中效益的發展以及成長能力的增強,如果一味追求擴大規模,而不注重整體的協調成長,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企業就非常容易出現資金問題,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也必然會導致企業資本運營的績效不佳,甚至企業走向破產的深淵。(2)企業的資本控制體系不夠健全。第一,預算制度有名無實,資金管理有章無序。很多企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有些企業雖然有預算制度,但該制度沒有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等活動的原則性依據,只是有名無實,隨意地人為更改,預算制度只是企業中的一個擺設,并沒有起到它應該有的作用。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沒有一個標準的籌劃和控制,根據領導的個人意愿隨意支配,內部使用也十分混亂,沒有根據應有的比重使用資金,私人占用,挪用生產用資金到長期投資方面,缺乏嚴密的考核依據,成本費用不能按照規劃準備等的現象時有發生,隨著企業運營時間的加長,這些不合理的現象會越來越常規化,甚至根深蒂固,即使企業發現了這個弊端也難以短時間根除。第二,企業的監督考核體系不完善。有些母企業對子公司的投資融資情況資金收支情況對外擔保的詳細情況或者負債情況利潤分配等重大的資金問題掌握嚴重不足。還有一些母公司為了擴大資金規模,盲目隨意地進行投資,并未對投資對象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只是憑關系或者主觀判斷,有的企業領導對自己內部的財務狀況了解不清,財務人員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不了解,而且財政權利也不足,再加上內部審計等制度建立不完善,造成財務管理跟著會計核算運行,而會計核算跟著領導的主觀意志走,這樣使得財務監管疲軟乏力發展滯后,也造成由于上下級之間溝通不及時或者由于隱瞞甚至等出現較大的資金問題時才能發現漏洞的情況。第三,資金使用效率低。很多企業集團的資金集中管理與內部多級法人的資金占用的矛盾凸顯,使得使用率低下。甚至有的企業子公司違背法律多頭開戶,資金難以控制。有的企業集團內部有大量的資金儲備,寧愿用來閑置也不愿為了急需的小額資金割肉,導致子公司的資金短缺,用高額貸款來緩解一時壓力卻造成了高成本運營,財務費用居高不下。
關鍵詞:資本運營;并購
資本運營:是對集團公司所擁有的一切有形與無形的存量資產,通過流動、裂變、組合、優化配置等各種方式進行有效運營,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增值。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人們可以把企業的資本運營分為資本擴張與資本收縮兩種運營模式。資本運營的內涵是以資本最大限度增值為目的,對資本及其運動所進行的運籌和經營活動。它有兩層意思:第一,資本運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配置資源的一種重要方式,它通過資本層次上的資源流動來優化社會的資源配置結構。第二,從微觀上講,資本運營是利用市場法則,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實現資本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資本運營的主體可以是資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是資本所有者委托或聘任的經營者,由他們承擔資本運營的責任。資本運營的對象,或是一種形態的資本,如金融資本,或是兩種形態以上的資本,如運營生產資本、商品資本、房地產資本等。資本的各種形態必須投入到某一經營領域之中或投入多個經營領域之中,即投入到某一產業或多個產業之中,才能發揮資本的功能,有效利用資本的使用價值。資本作為生產要素之一,必須同其他生產要素相互組合,優化配置,才能發揮資本的使用價值,才能創造價值。資本運營的目的是要獲取理想的利潤,并使資本增值。
2007年11月電子制造服務(EMS)提供商偉創力與旭電合并成新公司,這一舉措可能增強新公司的競爭力,但新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層執行合并協議的情況。合并協議的成功關鍵在于執行。偉創力首席執行官Michael McNamara需要利用他在運營方面的權威來迅速整合、調整和重組有關業務。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新公司的利潤。雙方的合并遠非只是簡單地擴大市場份額。
通過合并,偉創力可以從旭電得到的好處包括:
1 營業額增長。旭電在2005和2006年的營業額曾實現連續五個季度增長,而且它的銷售額在2006年勁升了9%。
2 處于上升之勢的、盈利的醫療業務。據稱旭電在過去三年里贏得了多達20個醫療項目。
3 正在擴張的售后市場與維修服務事業部。
4 擁有110萬美元現金,財務狀況良好。
5 增強采購談判實力,偉創力的銷貨成本可以提高70-80億美元。
雙方合并的另一個考慮可能是品牌與轟動效應。通過這宗數以10億美元計的大規模合并,偉創力得到了一個引人矚目的機會,來向富士康和電子產業中的其它廠商表明,它打算在全球EMS市場中繼續充當一個強大的角色。憑借驚人的增長速度,富士康令電子產業界著迷。但是,偉創力通過與旭電合并,可以得到一個臨時的平臺來發出信號,即“代工制造市場中的重要角色尚未出場。”
偉創力與旭電合并,將對天鴻、Sanmina和Jabil等其它EMS提供商構成最直接的競爭威脅,而不會立即威脅到富士康。這項合并可能為偉創力在思科和Sun Microsystems等客戶中創造機會。
其實分析這次的并購,也是兩大代工企業的戰略選擇。偉創力在2003年之前一直是全世界代工EMS行業的老大龍頭,但是在IT業高速發展的這幾年,偉創力沒有很好的做出相應的調整來趕上這波浪潮,從而被富士康全面超越。到了2006年,偉創力全年的營業額只有富士康的一半,很多優質客戶比如Nokia,Apple等都被富士康牢牢的攥在手上,同時富士康一直在爭取偉創力的主要客戶。而旭電,一直是這個行業排在第三的代工企業,但是年營業額總量只有偉創力的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樣子。由于代工行業有很明顯的規模效應,旭電的經營狀況一直有增長停滯的情況,同時由于和偉創力在主營業務上有比較正面的競爭,這個時候兩家企業的合并,可以強化維系和主要客戶的關系。同時由于業務量的增大,可以吸引之前一直渴望得到生意的客戶的注意,借以希望開展與這些客戶的業務。經過08年09年經濟危機的影響,偉創力的生意全面下挫,但是正是由于之前并購旭電,鞏固了和思科以及北電的業務關系,使偉創力能夠得以支撐,更體現了之前的并購重要性和戰略性。
從以上的并購案例我們可以看到:
第一,企業大合并、規模越來越擴大的趨勢。如今企業分分合合時有發生。跟隨自由競爭而生的壟斷性大企業越來越多,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這種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常以跨國公司的形式出現。無論遠近,只要哪個企業哪門生意有錢賺,只要哪個地方哪個國家有錢賺,合并之風就跟到哪里。小的、中的或一般大的企業都得俯首稱臣了。
第二,合并的過程就是結合對手的優勢、特點,互補互利,共同發展。照理說,在合并之前的偉創力公司和旭電公司都已經是不同凡響的大集團了,但是它們仍然沒認為自己已就是安全的最保險的了,它們仍然沒有覺得發展已到盡頭,現在它們尋找合并的對象,就是要用對方合作者的優勢來補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原先的優勢發揮更大的作用。偉創力曾經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電子服務商,在行業里有很高的影響力,這是優勢。旭電規模要小得多,但是擁有思科,北電這樣的優質客戶,這是它的優勢?,F在二者合并,相互補充,珠聯璧合,增加訂單客戶,擴大消費者,就可以高占市場分額,賺更多的錢。
1中小企業資本運營的動因分析
企業作為一種經濟組織,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資本運營就是以資本最大限度增值為目的,對資本及其運動所進行的運籌和經營活動。因此,實現資本最大限度的增值是企業資本運營的根本動因。而資本運營的直接動因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資本的本質屬性
一方面,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而這個“剩余價值”則產生于資本的生產經營運作過程(馬克思在其《資本論》中的精辟論述)。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客觀上要求社會資本的集中。中小企業通過資本運營,在資本市場上融資,不僅可以為中小企業籌集到一大筆資金,還可以為中小企業打開一條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通道,使中小企業獲得大規模的發展機遇,得以超常規發展。
1.2市場競爭的需要
生存與發展是任何性質企業經營的永恒主題。由于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加劇,導致企業不斷地通過并購行為實現資本的迅速集中,完成資本擴張的目的,以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來自于市場供給主體的增多與市場供給主體效益的增強;另一方面來自市場態勢的變化,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對企業的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技術與管理創新
先進技術的采用可以降低成本,創造需求,擴大市場,為資本所有者創造出高于一般水平的利潤。創新的結果,必然會出現更高效率的生產設備和生產方式,從而使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利潤率上升,最終使資本不斷增值。因此,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而除了技術創新外,企業還應有管理創新,管理與技術是企業騰飛的兩翼,二者互為條件,互為前提。每一個中小企業,都會盡可能地運用其手中的資本,通過創新活動和其他有效方式,追求資本盈利的最大化。
1.4歷史性發展機遇的推動
新經濟形態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新契機;我國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與國有企業改革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新配置資源的良好機遇;中國加入WTO所承諾的產業與市場的更大開放為中小企業經濟發展提供有法律保障的新機遇;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戰略國策為中小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性機遇;金融市場的發育及金融政策的調整為中小企業的更大發展提供了外部動力。
2中小企業資本運營的模式
目前我國有許多中小企業面臨困難,其中不少還處于虧損之中。這些企業出現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缺少資金周轉,有的是負債過重,有的是難以打開市場,有的是經營管理不善等。上述面臨困難的企業可歸納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只要稍加扶持,就可以改變困難局面;而另一種則是無法挽救的,只有讓其破產清算。對于前一種企業,可以通過資產重組、企業托管、融資租賃等方法使企業走出困境,扭虧增盈。
2.1破產重組
一般的,破產并不是企業唯一的選擇,而在破產前進行資產重組是使企業走出困境的一條出路。法律意義上的破產又叫破產重組,是指債務人無力償付到期債務時,由全體債權人共同分擔損失的一種法律程序。它是企業在法律保護下最后一次資產重組的機會。如果企業在限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既定的調整目標,企業即被宣布真正意義上的破產。在重組整頓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構建新的資本結構。主要方法是將現有負債逐步轉為收益債券、優先股和普通股,由此減少負債總額。通過調整資本結構,可降低固定的利息費用,緩解資金供需矛盾,使企業的安全邊際增大。
2.2企業兼并
目前我國新興起一大批效益較好的中小企業,其中主要是民營企業以及鄉鎮企業。這些企業都迫切需要資金,擴大生產,把企業做大。那么對于前面提到的虧損企業、停產半停產企業來說,采用兼并的方法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經營策略。這是因為優勢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一種內在的動力,促使它去兼并;而劣勢企業認為被兼并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自然愿意被兼并。
企業兼并的形式有多種,其中包括:①入股式。即被兼并方將其凈資產以股金的形式投入兼并方,兼并方不再承擔其原有債務。這種方式適用于被兼并企業的債權債務比較簡單的情況;②承擔債務式。即被兼并方的企業債務過重,但產品有發展前途,兼并方以承擔該企業債務為條件接收其資產,或彌補流動資本;③重新組合式。即將兩個企業的資產整體合并,形成由一方控股,另一方為子公司。將較大企業的廠、公司業務相近者重組,形成集團化經營。此外,對于資金較雄厚的企業來說,還可以將被兼并的企業購買下來,同時承擔其債權債務。2.3融資租賃
目前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我國的直接資本市場不發達,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講,通過直接資本市場融資的成本太高。中小企業所需要的資金是經常性的、零散的,大銀行又不愿意為其提供貸款;同時我國也沒有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企業要想從銀行這個間接融資渠道獲得貸款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要改革我國現行信用制度的單一化格局,采取多元化的信
用方式,那么融資租賃就是與銀行信貸并存的一種方式。因此中小企業應把這一方式作為一種資本籌措的渠道。
融資租賃有多種實現方式。由于中小企業資金有限,可以采用出售回租的辦法。它是指企業向租賃公司出售既有的固定資產,取得價款,同時又租回使用,使之繼續產生效益,并通過逐期支付現金的方式最后又贖回該資產的一種資本經營方式。采用這種方法是為了在完全不改變對實物資產運用的條件下,靠它取得金融資產。實際這是一種盤活資本存量的方式,并不導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擴大。融資租賃與抵押貸款不同,它屬于非銀行業務,可以不通過銀行作為中介,也不需要他人進行信用擔保,是一種直接利用社會資本的有利方式。對于企業來說,它避免了從直接資本市場和銀行籌資的困難,從而是可以操作的。
3中小企業資本運營的戰略選擇
3.1優勢企業的戰略選擇
對于那些“技術先進,市場潛力較大,在資本市場上吸引力大”的優勢企業,可以采用“優優聯合”、收購兼并等方式實施資本運營,擴大規模。待具備一定條件后再公開發行股票。所謂“優優聯合”是指同等水平的中小企業在市場上相互競爭,但它們的競爭力與大企業比較,相對較弱。因而為謀求進一步的發展,可以兩個或幾個優勢中小企業轉“對手”為合作“對象”,優勢互補,組建較大規模的企業,以實現規模經濟;而收購兼并是指采用購買式、吸收式、控股式和承擔債務式等并購那些優而無勢、劣勢企業(包括大型企業),發展新產品。特別是控股式,運用較少的資本支配控制那些具有優勢資產、廣闊銷售網絡和發展潛力的企業,對促進兼并、盤活資本存量、調整經濟結構具有重大意義。但并購應以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為基礎,謹防忽視成本與風險的盲目并購計劃。通過上述資本運營策略的實施,待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以后,這類優勢企業便可以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吸收社會資金,實現進一步的發展目標。
3.2優而無勢企業的戰略選擇
對于那些“產品適銷對路、技術設備較好,而規模小、負擔重、債務多、資本短缺”的優而無勢的企業,可以采用參股聯合、利用外資嫁接改造、二級市場產權轉讓、無形資產資本化等方式增強企業實力。所謂“參股聯合”是指企業法人共同出資參股,組建有限責任公司,或在企業內部實行勞動合作與資本合作的有機組合,成立股份合作制企業;“利用外資嫁接改造”是資本運營的重要形式。吸引外商共辦合資企業不僅可以引來外商資本,同時還可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二級市場產權轉讓”是指對那些暫時不具備直接上市的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買“殼”上市或者通過自動報價系統向社會公開募集資本,實現規模擴張;“無形資產資本化”是指利用本企業的無形資產優勢,通過營運無形資產為契機來盤活資本、籌措資本。
3.3劣勢企業的戰略選擇
對于那些“資產狀況不良,生產經營不死不活,處于休眠期”的劣勢企業,它們在作為資本運營主體的時候應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租賃、托管、債務重組、轉讓閑置廠房和設備、房地產置換等形式擺脫困境。所謂“租賃”是指利用特殊的方式充分利用其他企業的經營優勢及靈活多變的經營機制,帶動本企業不良資本的盤活;“投靠聯合”是指出讓部分產權或全部產權投靠大企業集團,以換取接收主體更大規模的資本投放;“債務重組”是指沖銷無法歸還的債務,改善資產負債結構和債權債務關系,如債轉股。對于哪些“扭虧無望、嚴重資不抵債”的企業,應及時采取拍賣出售、破產重組等明智的策略,以防止“血本無歸”。
主要參考文獻
[1]倪培兵.現階段我國民營企業資本運營的動因與障礙[J].西北大學學報,2005,(5).
[2]程振峰.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山東行政學院、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1(1).
[3]李訊雷.2004年中國證券市場投資策略[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關鍵詞:人力資本運營;企業績效;人力資本
一、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的內涵
人力資本理論自20世紀中葉創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演變和傳播,現在已成為“經濟學中經驗應用最多的理論之一”,被推廣應用于各個應用學科和研究領域?,F代企業的契約理論證明,企業實質上是一種由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組成的“不完全和約”,人力資本產權在企業所有權安排中具有一種特殊決定性的地位和作用,非人力資本產權權能和權益必須通過人力資本的直接參與和使用而間接發揮作用和實現(周其仁,1996)。所謂“人力資本運營”,就是指的這樣一種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即首先通過戰略性投資形成特定技術結構和人力資本存量,進而對這些不同形態和專業化功能的人力資本按照組織目標及要求加以激勵使用、整合配置和協調控制,從而達到人力資本保值增殖的、實現團隊產出和組織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認為企業人力資本的運營需要經過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將社會性資源轉變為企業性資源的階段。人力資源在未進入企業之前屬于一種社會性資源,企業作為用人單位,只有通過選拔、聘用等程序與人力資源主體簽訂勞動合同之后,才能在一定時段內擁有對人力資源的勞動使用權,社會性資源才能轉變為企業性資源。第二個階段是將企業性資源轉變為企業性資本的階段。盡管我們不否認在進入企業之前,人力資源自身已經擁有了或多或少的人力資本存量,但是這種資本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企業的需要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且在知識與技術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人力資本的貶值與折舊也在加速,因此有必要通過對人力資源的不斷開發使其成為符合企業需要的人力資本,或由低增值性的人力資本轉變為高增值性的人力資本。第三個階段是將企業的人力資本存量變現為現實生產力的階段。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本質性差別在于它具有能動性,其效能的發揮不僅取決于外部的環境條件,更取決于人力資本載體本身——人對于外部環境條件的反應。人力資本存量高的人不一定是勞動生產率高的人,許多企業中存在的“出工不出力”的低效率勞動現象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通過合理的配置,激勵機制的設計,使企業人力資本充分發揮效能,是人力資本運營的關鍵。第四個階段是人力資本的維護與擴張階段。由于年齡、生理、心理等自身因素和退休制度、離職現象的客觀存在,人力資本也存在著損耗?;謴秃脱a充的問題,企業只有不斷地對人力資本進行維護和擴張,才有可能始終保持人力資本優勢。
二、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的管理環節
企業=非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周其仁1996)。企業人力資本增值在企業內部體現為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在企業外部體現為公眾(或投資商)對企業的未來認同感增強。人力資本的所有者是企業員工。企業通過人力資本運營,可以有效增強對技術的開發、創新能力,提高管理和生產經營能力,以搶占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如果企業內部缺乏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則在為顧客提供價值過程中,喪失長期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的能力,即核心競爭力,企業將不可持續發展。
1.人力資本投資。人力資本投資是一個多維度、多層面的整體系統,投資主體(政府、企業和個人)通過正規教育、在職培訓、醫療保障、職業流動與“干中學”等途徑使先天的勞動力轉為人力資本的過程就是人力資本投資。貝克爾也認為,人力資本對人力的投資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勞動力流動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的區別主要在于:(1)人力資本具有強烈的流動性,而非人力資本流動性較差;(2)人力資本具有與其載體的不可分離性,而非人力資本是可分離的;(3)人力資本是一種人性化資本,其價值波動較大,而非人力資本是一種物化資本,其價值比較客觀。因此,企業人力資本運用能否“以人為本”,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就成為決定企業生產經營績效優劣的關鍵因素和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管理成功與否的核心問題。
2.人力資本管理。人力資本管理包括人力資源供需分析、人力資源總體規劃、人力資源的招聘、培訓、職業計劃、績效考評、薪酬管理、激勵、發展及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等。人力資本管理是人力資本的再生產過程,其目的在于實現人力資本的價值增值,使企業擁有能長期保持高值的人力資本和能長期保持高績效水平的員工。在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的戰略層面上和操作實務中,制度激勵與管理激勵必須統一納入人力資本激勵使用這個本體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并整合為完整的企業人力資本激勵體系和運作機制。管理激勵措施和實施必須建立在制度激勵的民主基石之上,制度激勵必須為管理激勵的有效實現提供制度前提、組織保障和人文環境。
3.人力資本整合。所謂“整合”(integration),是指基于放大組織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結構功能及效應,而對組織內部各種因素和力量進行重組、調整及磨合的戰略管理過程。企業人力資本整合,就是通過協同調控組織成員的目標動機和行為傾向,使他們自覺地把自己的人力資本潛能調動起來,并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轉化為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實現人力資本系統1+1>2的整體功能的過程。由于人力資本是依附于組織成員的個人行為而發揮作用的,組織成員的個人行為傾向性對其人力資本效用的發揮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企業人力資本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組織行為的整合,是組織成員在互動中調試自己行為以適應組織目標的過程。人力資本整合實質上是為了提高人力資本存量的利用效率,使人力資本存量最大化地轉化成人力資本價值,以取得人力資本的協同效應。在企業重組和整合過程中,面臨著兩種不同的技術傳統、管理傳統、文化傳統的沖突,從而面臨著技術整合、管理整合與文化整合的任務。一般認為,企業重組和整合將產生兩個方面的規模效益:一是人力資本整合后物質資源集約化運營的優勢;二是人力資本整合后人員集約使用的優勢。因此,企業重組和整合既是物力資本重組更是人力資本整合,既是物力資本整合更是人力資本的整合。經過整合的人力資本激勵體系和運作機制,基本框架和內容包括以上人力資本管理的兩個方面:一是企業薪酬制度體系的設置運作;二是績效考核評估制度體系的設計操作。4.人力資本擴張。人力資本擴張是通過人力資本運作,實現人力資本的內涵和處延的擴大,在使企業得到更好發展的同時,促使人力資本的增值,實現人力資本投資者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人力資本擴張是人力資本張力的外在表現。人力資本張力即資本自我增值、自我擴張的能力,它體現了人力資本存量轉化為人力資本價值的能量,反映了資本要求不斷增值的本質屬性。人力資本存量與人力資本價值是兩個不等的量,人力資本存量是凝聚在人身上的人力資本的結晶,它可以用積累人力資本過程中所花費的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之和來表示;人力資本價值是人力資本存量在最理想運營情況下所能產生的最大收益的現值。人力資本價值和人力資本存量的差值愈大,人力資本擴張的潛力愈大。因此,靜態地看,人力資本擴張是在指人力資本存量一定的情況下,最大化人力資本價值;動態地看,人力資本擴張過程是指不斷放松約束條件即人力資本存量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人力資本價值最大化的過程。我國企業人力資本存量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因人力資本貶值和人才創新能力不足,人力資本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實現。
三、企業人力資本的運營策略
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企業并購浪潮風起云涌,其結果使具有不同意識形態、民族文化背景和價值觀走到一起,并成為同一個社會經濟組織的成員,同一家公司的員工,因此,公司人力資本人文性質的多元化、多樣化將是大勢所趨。我國加入WTO后,外國跨國公司大量涌入國內市場,在開放統一的市場環境中各類企業員工來源和構成將不可避免地走向多樣化和多元化,如何將這些具有不同人文性質的人力資本有機整合起來,對于企業組織運作和總體績效具有直接影響。在這樣的社會和市場環境中,企業人力資本競爭將日趨激烈,企業如果沒有有效地凝聚人心,保持和整合人力資本的政策策略和技術措施,就很有可能陷于被動挨打的局面和四面楚歌的境地。因此,搞好企業的人力資本運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人力資本的選拔。選拔的核心是使被選拔人員能真實地顯露自己的個性、素質、潛能和工作能力,使企業能較為全面地了解被選拔人員的水平和比較準確地預測在未來的表現。由于選拔屬于事前評估和選擇,因此,需要建立科學的選拔機制。
2.人力資本的開發。企業人力資本開發的內容主要應包括企業文化教育、潛能開發、職業培訓等方面。對于基礎性的潛能開發,企業應持積極鼓勵的態度,可提供部分資助并在時間安排上予以照顧,但員工個人應對其負主要責任,承擔全部或絕大部分開發成本;對于企業文化教育和職業培訓,由于開發的目的是形成為企業所用的專用性人力資本,企業應負主要責任,在內容、時間、資金、師資和廠所等方面應統籌規劃,合理安排。
資本運營是市場經濟中的一種經營手段。它以利潤最大化和資本增值為目的, 以價值管理為特征,將經濟體內的各種資源、要素(包括機器等有形資產或信譽等無形資產在內),視為有經濟價值的資本,通過這些資本的兼并、重組、參股、控股、租賃等資本市場中的各項操作,進行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動態調整。報業資本運營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投融資操作, 把我國報業迅速作大做強, 以小資本控制大資金,擴大報社的控制力,增強報社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目前,盡管存在政策方面的限制,但一方面報社的發展對資金存在著迫切的需要, 另一方面報紙高額穩定的投資回報率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也極大地吸引著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和上市公司。 因此,近年來報紙通過多種間接方式不斷地進入資本市場。
1.報業的資本運營業務集中于廣告、發行、制作、印刷等擴展業務和增值業務
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關于報社、期刊社開展有償服務和經營活動的暫行辦法》中,準許報紙的廣告、 印刷等經營活動獨立出來進行市場化運作,組建企業、公司。就是說在現有政策條件下,社會資本不能對報社主體進行投資,但國家并沒有限制對報紙廣告和發行等擴展和增值業務的投資。報紙的資本運營就局限于廣告、策劃、發行、印刷等報紙的擴展業務和增值業務,在采編部門與經營部門、采編人員與經營人員兩分開的基礎上實現報社可經營性資產的保值增值。
2.各種資本運營的手段在目前得到不同層次的運用
報業進行資本運營的手段有多種方式。如通過信貸市場、證券市場、債券市場、金融租賃市場、商業信用等等來實現報社規模的迅速擴大。國家報業主管部門對業外資本進入報業領域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因此,在目前報業集團整體直接上市無望的情況下,報業與證卷市場的融合往往采用 “迂回戰術”,如借助買殼上市等。從現實上說, 目前運用最多的手段還是信貸、兼并、 多元化經營等傳統的手段, 而通過發行債券、進行金融租賃、利用商業信用和外資等方式則運用較少,使我國報業集團的資本增長緩慢。
3.大型企業集團積極通過間接方式進入報紙行業
報紙的稀缺性和報社的高收益率使一些大型企業集團通過注入資本、參股、控股某些報社的廣告、發行、印刷公司,或者借助下屬公司的名義力、報,或者與報社共同組建傳播文化類公司等各種名目,進入傳媒領域。如《羊城晚報》與上市公司廣東高速公路網絡有限公司合組了蘋城晚報高速網絡有限公司,其控股的羊城報業廣告公司迅速與李澤楷旗下的TOM公司以2.3億元互換股權的形式結為聯盟。巴士股份注入《上海商報》5000萬元, 占其50%的股份,并與《上海商報》共同組建了上海商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對該報實施市場化運作等等。
4.我國報業資本運營集中于專業性、市場性較強的報紙
我國新聞主管部門雖然明確規定新聞媒體不能上市,不能接受境外資本的資助,但從實踐看來,這種政策的限制主要局限于各種黨報等政治性強的報紙。而市場類、行業類等專業性報紙則表現出較大的優勢。這些報紙往往專注于某一領域,市場運作相對容易,風險較小。并且政策壁壘、準入門檻低,業外資金的注入對國家宣傳喉舌作用的影響不大。只要保證報業集團控股和編輯業務不受干預的條件下,商報、經濟報、行業報紛紛吸引國有大中型企業集團注資。而外資在不能直接經營中國傳媒業的條件下,轉而尋找自己優勢大、而我國較落后的領域作為突破口,誕生了一批帶有外資傳媒背景的報紙,如《計算機世界》等。
5.我國報業當前資本運營的規模較小
我國的報業是一個必須經過嚴格審批方式進入的特殊行業,從事報業是一種政府特許權。理論上講,整個媒體市場的規??梢猿^1000億元,但由于體制方面的原因,業外資本實際進入的規模估計僅僅30到40億元。而從國際上看,美國的《紐約時報》、 日本的《朝日新聞》都是上市公司,可以向整個社會融資,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二、我國進行資本運營的風險分析
投資報業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產業政策風險(體制風險)
目前我國處于經濟體制轉軌時期, 國家政策對報業發展的影響非常關鍵。我國對報業實行高度控制,許多程序必須按照行政的方法來配置和調動社會資源,所以政策層面的任何一種松動或約束都會對報業投資者造成較大影響。雖然市場競爭促進了報業的產業化,高收益率促使報業投資領域地下交易的逐步明朗,但對于這種投資,國家并沒有明確的政策來肯定其投資主體的合法性,更沒有明確規定具體投資領域和投資所占的比例,也沒有一部相關法律法規對報業資本運營雙方的義務和權利進行界定,只能根據現有不同部門的規定解決爭議,容易發生沖突,也容易留下法律空白,造成無章可循的狀況。所以投資者現在投資報業具有未來的不確定性。再加上現有行業外資本投資報業只能獲得一定期限的經營權和收益權,而不能獲得報紙的實際控制權,如果國家政策將來發生變化,投資可能付之東流。
2.實施風險
我國報業脫胎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現在處于產業化、規?;?、市場化的轉變過程中。通過資本運營,可以推動報業經營體制的轉變。但按照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特點, 企業要自主經營、 自負盈虧,具有獨立的法人財產權,應有一套獨立運行的投資管理程序,建立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制定規范的財務監管制度。在與資本市場對接的過程中,還應建立一套與報業體制相配套的規則。這個轉變過程是一個對以前否定的過程,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必然會帶來許多實際的操作困難。
3.投資風險
一方面,報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具有“影響力經濟”――信譽資源的性質,擁有與受眾聯系這種其他行業所沒有的無形資產,具有強大的融資能力。所以使業外資本進入報業的資金要求越來越高。業外資本的高投入,是進入報業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 國家對報業籌集資金的使用上有一定的控制,這使其主營業務范圍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因此,報業集團不能完全根據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來決定資金的分配。
4.市場風險
市場是反復變化的,本身就是風險的代表。世界上沒有必然的贏家,也沒有必然的輸家。資本進入報業,成敗除受政策風險影響外,更與報業本身的競爭狀況,市場定位、受眾接受程度等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投資者沒有進行正確的市場預測,市場風險還是很大的。也就是說,報業雖然是一個高回報率的產業,但并不是每一個進入這個市場中的人都能會獲得收益的。
三、進一步擴大我國報業資本運營應采取的措施
1.加快我國報業體制改革,使其成為獨立產權主體
在沿襲報業“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原則上, 明確我國報社的產權主體地位,使我國報業集團成為自主經營、 自負盈虧的法人主體。報業集團有權利也有資格自主經營所擁有的經營性資產,有權利決定自己的資金投向,以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報業機制改革的目標。改變我國報業資本運營主體和客體模糊的情況。主體要突破傳統的國有主體概念,應有一個單位專門負責對國有報業資本運營的監督,切實承擔起主體的權利和義務。還應該在政府和報業集團之間建立一個中間地帶, 即報業資本經營公司, 以實現我國報業資本的保值增值。
2.加快信息、咨詢等中介機構的建設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的社會,信息的獲取對于加快我國報業資本運營有重要的作用。報業的資本運營不僅僅是在本行業領域內進行,它需要第三產業的大力支持。例如, 它需要信息、咨詢等產業提供支持資本市場的動態與前景;需要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提供資產、負債狀況, 以及企業的真實價值;更需要律師事務所對報業資本運營中間發生的問題提供符合法律的解決措施等等。但現階段我國第三產業發展并不充分,這些也在阻礙著報業資本運營的進行, 因此,政府應大力彌補這些不足,利用自己的信息等機構來提供報業集團所需要的種種信息。
3.政府應切實發揮作用,保證報業集團作用的正確發揮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麻煩。我國報業擔負著主導社會輿論方向的宣傳喉舌作用。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我們之所以要進行報業的資本運營, 主要是因為我國報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太大,無法與國外優秀媒體進行競爭。政府應在其中發揮依法監管的作用,謹防國外、 民營資本在某一媒體領域中占據壟斷地位。并按照重點扶持的政策,在稅收、信貸、信息等方面給與支持與優惠, 以建立跨地區、跨媒體、跨行業的代表性報業集團, 防止國有資本的流失。并完善我國報業資本運營的相關法律法規,改變法律空白的狀況。
盧文兵以前從事的是餐飲行業。小肥羊算上加盟店的收入有六七十億,這個規模在內地餐飲業里排名第一。但在人口只有700萬的香港,一個未上市的餐飲公司年銷售額也可以有這么大。除這家公司外,香港還有幾家年銷售額幾十億元的大型餐飲集團。為什么香港餐飲業的集中度如此之高,而內地餐飲業的集中度如此之低?
這是因為中國的餐飲業習慣自我積累,掙點錢,開一家店,掙點錢,再開一家店;10年開了10家店,20年開了20家店。這也是中國很多民營企業的慣常之路,但香港的公司不是。以美星為例,它和一家房地產公司合作,每當有樓盤開業的時候,美星餐飲就跟著進駐,所以它發展得很快。另外幾家則是通過上市保持了很好的發展。而本土自我積累型的企業發展太慢,想要快速發展,就需要借助外部的資金與力量。
傳統民營企業借助外部資金時有兩條路:一是銀行貸款;二是民間借貸。但這兩條路都很難走。
小肥羊曾經找過銀行貸款。2004年底,小肥羊要囤積來年秋天前的羊肉,于是找銀行貸款。銀行要抵押物,小肥羊沒有;銀行讓小肥羊找擔保公司,擔保公司也要抵押物,因此無法貸款。
盧文兵找到小肥羊的開戶銀行——包頭商業銀行。盧文兵表示,包商銀行要是給小肥羊貸款3000萬元,以后就長期合作,小肥羊明年年初增資擴股,會增加大量資本金,這次要是貸不了,以后就不合作了。銀行內部協商后,最后批了這筆3000萬的貸款,但是利率上浮70%。
第二年小肥羊增資擴股1億元,兌現了承諾,將這筆錢存在了包商銀行。2006年后,又進來2億元資本金,小肥羊就有了3億元現金,不需要貸款了??蛇@時,銀行卻希望其貸款,還給出了很優惠的政策,利率下浮30%。
再后來,盧文兵投資了一家馬鈴薯企業,貸款利率也要上浮,有些銀行還要求繳納50萬元的信用費。這對民營企業非常不公平,銀行業績增加了,但民營企業的資金成本也高了。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喜歡銀行,但是銀行不喜歡民營企業。中國的銀行貸款結構有問題,民營企業獲得貸款的可能性非常小,尤其是小微企業,基本貸不上款。小肥羊現金流特別大,在國外貸款是沒問題的,而在中國貸款要看資產規模,哪怕是一堆沒用的資產也行。
當前,中國的金融利率還是受管制的,這使得民間借貸大量存在。去年內蒙古發生了好幾起高額利息的民間融資,其中包頭有兩三起,不僅在內蒙古,在長三角、珠三角也出現了很多中小企業主跑路的情況。
民間借貸通常二分、三分利,一年就要20%、30%的收益。在中國,很少有行業能達到這個收益,做實業基本上不可能靠民間借貸賺錢,所以企業最好別走向民間借貸,一旦走向民間借貸,離死就不遠了。
從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
那么,民營企業如何打破靠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的傳統融資方式呢?從銀行的間接融資轉向私募的直接融資是不錯的選擇。未來,中小民營企業私募融資的比例將顯著提升。
201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金融“國十條”,其中一條是放寬創業板的上市條件。此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政策變化,就是搞場外交易,比如中關村、天津泰達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交易平臺等。場外交易市場、新三板上市交易規模都在擴大,甚至內蒙古也有股權交易所在籌辦。小微企業的未來融資將從民間貸款、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直接融資已經有成熟的模式,先是天使投資,之后是VC投資,最后是上市。
直接融資有幾個好處:一是引資;二是引智,吸引好的團隊;三是定方向。一家企業被風投投資后,企業就變成毛驢,風投變成趕驢人,每天拿著鞭子讓企業快跑。企業如果不引進風投,自己慢慢發展,弄多大算多大;一旦引進風投,它跟你對賭,你發展慢了,就得多給風投股份。企業有了外力的督促,就會發展得更快。
在直接融資之前,你要想好自己是否真想做大。我接觸過很多民企老板,有的民企老板沒有很大的胸懷,覺得一年賺一兩百萬挺好,有車、有房、能出國旅游,沒必要搞大。事實上,不同的發展模式取決于老板的價值觀,如果覺得企業不大、自己經營也蠻好,那就不要苛求自己。一些企業上市后,社會壓力很大,有點問題就被媒體炒得很厲害,創始人睡不著覺,頂著壓力忙公關,各種事兒很多。中國民營企業環境不好,大家必須理解這點。
如果你決定了融資,選擇做大及上市之路,那么就要從現在開始規范,不規范會有很大風險。中國的政策環境越來越要求規范,如財務規范、稅務規范等。不難發現,現在上市越來越難,想在銷售利潤方面做點文章,幾乎沒有可能性。有家企業為了早一年上市,想去補繳之前一年的稅。盧文兵勸那個老板千萬不要這么干,一旦你去補稅了,就證明你之前偷稅漏稅了,稅務局據此處罰就更麻煩了。
另外,直接融資進入后,會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我原來在內蒙古體改委工作,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的時候,當地國有企業大量破產,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們調研后發現,當時國家沒給企業投入多少錢,所有資本都靠銀行貸款,企業實際上都是在給銀行打工。與此對應的例子是京東商城,它一開始就虧損,虧損了很多年,如果從銀行拿錢,后續虧損還不上貸款,資金鏈很可能就斷了,但它是從資本市場拿錢,一輪輪拿,虧得起。所以,企業要注意資本結構,比如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的比例。傳統民營企業都希望固定資產多些,習慣于先弄一塊地,然后蓋一棟房子,再添點設備。這個理念是好的,但像耐克、阿迪達斯這種企業,幾乎沒有固定資產,包袱特別小,賺錢特別靈活。
一些企業沒有處理好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的關系,把流動資產貸款用做固定資產投資,也就是短貸長用,這種做法風險很大,一旦后續無法再從銀行貸款,資金就循環不起來,就會出問題。
投資人關心什么
私募融資之后,投資人關心什么?一是團隊,二是商業模式,三是核心競爭力。
加入小肥羊前,我曾在蒙牛工作。很多人以為,蒙牛是一家固定資產很大的企業。但實際上,蒙牛早期的工廠土地基本是政府白給的,廠房也是靠政府補貼建的,生產設備則是靠融資租賃,每年利樂包達到一定耗用量,幾年以后設備就歸蒙牛所有。這樣一來,土地、廠房、設備都有了,蒙牛只要投入些流動資金就行,而它有時還向政府要流動資金,基本上屬于輕資產公司。此外,蒙牛的奶牛是老百姓養的,各地經銷商都是打多少錢發多少貨,不賒欠一分錢貨款,這樣奶源和渠道問題也解決了。
這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模式。當年蒙牛沒錢,只能利用社會資源。一個企業商業模式設計得好,就可以占用上下游資金。采用經銷商制時,蒙牛給了經銷商很高的利潤率,在高利潤的刺激下,經銷商的投入越來越大,蒙牛銷售額也越來越大。隨后蒙牛調低利潤率,只有以前的一半甚至1/3,這意味經銷商要做出以前幾倍的量才能獲得同樣的收入,但此時經銷商已不可能放棄和蒙牛的合作,因為它之前的所有投入都是為蒙牛做的。蒙牛的錢干嘛去了?都打廣告了。
三聚氰胺風波時,蒙牛沒有死,它不可能死。設想一下,有100萬奶農在為蒙牛服務,如果蒙牛死了,那奶牛怎么辦,奶農怎么辦?此外,還有無數經銷商、無數奶站甚至運奶車等,蒙牛的鏈條上綁定著四五百億元的資產,政府只能保護蒙牛。
和蒙牛同城的另一家牛奶企業,最后因為商業模式不對垮了。在營銷上,蒙牛的策略是經銷商必須先打錢,然后蒙牛才發貨,賣得越多折扣越大,通過這個杠桿來調節經銷商。但那家牛奶企業不是,它是辦事處直銷制,在很多城市設立辦事處,辦事處去賣貨,最后貨放出去了,貨款卻難收回來。此外,這種模式需要大量資金,10個億的銷售額,至少有五六億元壓在渠道上,存貨占用了很多貨款。而蒙牛把產品賣給經銷商,每個經銷商都給蒙牛創造幾千萬元利潤。
在供應鏈外,生產、營銷、品牌建設等環節,都有很多創新的商業模式,比如漢堡王和肯德基、麥當勞等公司的做法。漢堡王這家公司沒有一家直營店,只有一家加工廠,其他都是加盟店。每個加盟店需要一次納加盟費,之后每年再交品牌使用費,以及按照營業比例交廣告使用費,購買它的產品。漢堡王的總部只負責做漢堡。一個加工廠,對應無數的加工店,無數加工店每天給加盟店配貨。
肯德基剛到中國的時候也是這樣,幾乎所有的店都是加盟店。后來肯德基做大了,才不斷地收回加盟店。麥當勞的加盟店很多,但做得也很好。肯德基、麥當勞在中國的一次性加盟費大約600-800萬元,每年再按比例收廣告所得費。這就是國外大公司的品牌魅力。河南有家餐飲企業,真正的直營店只有四五家,其他六七百家都是加盟店,做得非常好。加盟店通常一家收三五萬元加盟費,六七百家就有兩三千萬元,這個就是做資本運營。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有好的商業模式并不等于有好的盈利模式。有的企業商業模式很好,但是找不到盈利模式,這個也是不行的。以雙匯為例,雙匯在中國肉制品業中排名老大,在全球大約排前五六位。它的盈利模式靠賣肉嗎?不是!
2005年盧文兵曾去雙匯考察。雙匯產業布局非常好,飼料、養豬、屠宰、分割,之后豬肉進入超市便利店,豬蹄硬殼做藥,排骨做成骨膠原,還有各種火腿腸。盧文兵細看之后發現,雙匯的肉餡、里脊肉、排骨等都不賺錢,那什么賺錢?骨頭賺錢。骨頭被做成骨膠原,利潤率特別高。高到什么程度?百分之五十,而且沒有其他企業做,就雙匯一家。當時方便面企業的大骨湯都是從日本購買的,技術源于日本,雙匯引進這個技術后,享有了3年的高利潤期。除骨頭之外,雙匯火腿腸起初的利潤還可以,后來也不高了,那靠什么賺錢?靠火腿腸包裝膜。雙匯從日本引進了火腿腸的塑料薄膜,利潤也非常高,因為當時中國生產不了。
所以在商業模式中,首先要研究行業發展規律,確定哪段賺錢、哪段不賺錢。做企業不可能所有環節都賺錢。有些業務可以不賺錢,但是一定要有幾項賺錢的。要找到盈利模式,找到賺錢的環節。
靠并購發展
以前,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通常有三種類型:一是自我積累型;二是外力推動型;三是并購發展型?,F在,小微企業想做大,絕對不能單靠自我積累,必須靠外力推動。以近幾年發展很快的雙匯為例,它基本上把各個省的肉聯廠都收購了,成為中國最大的肉制品企業,集團銷售額達到500億元。
小肥羊發展也是靠并購。2004年底時,小肥羊有上百家加盟店,直營店只有16家;2010年底時,直營店從16家增加到240家,其中至少購買了五六十家加盟店,貢獻了很大的利潤。小肥羊收購加盟店時,給每家店3倍市盈率及一半裝修款,如果對方不賣,就取締對方到期后的加盟權。被收購的五六十家店,平均每家店增加100萬元利潤,總共有五六千萬元,每股收益增加五毛。小肥羊賣給百盛時的市盈率是35倍,給加盟商3倍的市盈率,卻得到了30多倍的市盈率,增加了10倍,很劃算。就此而言,小肥羊的資本運作是并購發展的一個典型。
未來20年,中國企業面臨很大的并購機會,可以通過并購重組發展壯大,這不僅適合于上市公司,也適合未上市企業?,F在很多大集團為什么發展這么快?絕對是靠并購,因為并購以后容易產生壟斷利潤。當前,大國企在并購,民營企業也在并購;并購既有同業的并購,也有產業鏈上下游的并購。假設你的商業模式挺好,有融資能力,團隊也挺強,想上市怎么辦?收購3-5家同行企業。
比如盧文兵投資的一家生物疫苗公司,現在銷售收入是1個億,利潤三四千萬元,如果我們在同行業找到一兩家企業,收購或是合并,兩年以后就可能上市了。此外,還可以在產業鏈上下游做并購,比如疫苗是賣給養雞場、養豬場的,就可以收購一個大的養雞場、養豬場。所以企業小不可怕,關鍵是看是否理解了并購的門道。
有的老板會覺得,自己的企業不可能上市。大約2007年時,包頭有一家做鋼鐵的民營企業,銷售額100多億元,利潤有6個億,行業排名100位以后。在這種情況下,這家企業上市的可能性一點都沒有。中國鋼鐵行業是被并購、被重組、被關閉的對象,能生存就不錯了,所以只有一個辦法,趕緊賣給包鋼,賣掉就賺了,賣不掉5-10年企業就完了。
所以如果想上市,就要先分析所在的行業,如果一輩子也做不進行業前100位,上市就一點可能性都沒有。如果是一家民營企業,在行業排名也比較靠前,怎么辦?賣給別人。就像朱新禮(匯源集團創始人)講的,做企業就像養兒子一樣,等長大了就像賣豬一樣。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只要你企業各方面做得好,利潤率也好,它肯定想買??梢宰寣Ψ礁冬F金,也可以換股,這樣就能坐享股東收益。
企業家通常需要具備四種能力
第一,造物的能力。即產品制造能力,一個企業家要為社會、消費者奉獻最好的東西,價廉物美的東西。第二,造事的能力。會講故事,能夠說服消費者,說服合作伙伴。企業上市,股民關心的并不是上市前的事,而是上市后會有怎樣的發展,所以會講故事很重要。第三,造勢的能力。第四,造人的能力。搭建團隊,為企業的發展培養人才。
關鍵詞:企業集團資本運營模式
當今世界經濟格局已進入以大公司、大集團為中心的時代。我國已經明確以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作為今后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重點,中國企業正面臨以增強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的戰略轉型期。。所謂資本運營,就是對集團公司所擁有的一切有形與無形的存量資產,通過流動、裂變、組合、優化配置等各種方式進行有效運營,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增值。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把企業的資本運營分為資本擴張與資本收縮兩種運營模式。
一、 擴張型資本運營模式 資本擴張是指在現有的資本結構下,通過內部積累、追加投資、吸納外部資源即兼并和收購等方式,使企業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大。根據產權流動的不同軌道可以將資本擴張分為三種類型:
1、橫向型資本擴張 橫向型資本擴張是指交易雙方屬于同一產業或部門,產品相同或相似,為了實現規模經營而進行的產權交易。橫向型資本擴張不僅減少了競爭者的數量,增強了企業的市場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業的結構,解決了市場有限性與行業整體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的矛盾。
2、縱向型資本擴張 處于生產經營不同階段的企業或者不同行業部門之間,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的企業之間的交易稱為縱向資本擴張??v向資本擴張將關鍵性的投入產出關系納入自身控制范圍,通過對原料和銷售渠道及對用戶的控制來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3、混合型資本擴張 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之間沒有直接投入產出關系和技術經濟聯系的企業之間進行的產權交易稱之為混合資本擴張?;旌腺Y本擴張適應了現代企業集團多元化經營戰略的要求,跨越技術經濟聯系密切的部門之間的交易。它的優點在于分散風險,提高企業的經營環境適應能力。
二、收縮型資本運營模式 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指企業把自己擁有的一部分資產、子公司、內部某一部門或分支機構轉移到公司之外 ,從而縮小公司的規模。收縮性資本運營是擴張性資本運營的逆操作 ,其主要實現形式有 :
1、資產剝離 資產剝離是指把企業所屬的一部分不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資產出售給第三方 。資產剝離主要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1 )不良資產的存在惡化了公司財務狀況;(2 )某些資產明顯干擾了其它業務組合的運行 ;(3 )行業競爭激烈 ,公司急需收縮產業戰線。
2、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是指公司將其擁有的某一子公司的全部股份 ,按比例分配給母公司的股東 ,從而在法律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
3、分拆上市指一個母公司通過將其在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上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
4、股份回購股份回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一定途徑購買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 ,適時、合理地進行股本收縮的內部資產重組行為。
三、 資本運營創新模式的探索 1、TCL集團―整體上市模式 2004年1月,TCL集團的“阿波羅計劃”正式得以實施。即TCL集團吸收合并其旗下上市公司TCL通訊,實現整體上市。這是企業集團資本運營的一個里程碑。集團整體上市將給集團以更大的運作平臺。
2、德隆集團―行業整合模式 一個產業規模很大、很分散,怎么整合?德隆的選擇是,把資本經營作為產業整合的手段。通過資本經營,收購同行業中最優秀的企業,然后通過這個最優秀的企業去整合和提升整個行業。
3、海爾集團--產融資本結合模式 當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于對資本需求的不斷擴大,就會開始不斷向金融資本透;而金融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也必須要尋找產業資本支持,以此作為金融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于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就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重視資本運營的戰略地位,借鑒成功的運營模式,并在現實的運作中不斷地探索和創新,這對我國企業集團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范恒山資本運營•理論脈絡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