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3 12:50:05
序論:在您撰寫管理溝通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恰當地使用電化教學手段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趣的最佳途徑,是激發課堂生命與活力的有效辦法,在現代數學課堂教學中,電化教學手段已經成了最重要的輔助手段,它可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看、去想、去探求;它直觀、形象地特點,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磨擦與碰撞的環境,它突破時空的特點為學生搭建了更為開放的舞臺,對實現數學教學過程的立體化、最優化、最終“活”化具有顯著作用。他為溝通學生與生活,學生與課堂,架起了一座五彩的橋梁。
關鍵詞:CAI學生課堂橋梁
正文: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恰當地使用電化教學手段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趣的最佳途徑,是激發課堂生命與活力的有效辦法,在現代數學課堂教學中,電化教學手段已經成了最重要的輔助手段,它可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看、去想、去探求;它直觀、形象地特點,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磨擦與碰撞的環境,它突破時空的特點為學生搭建了更為開放的舞臺,對實現數學教學過程的立體化、最優化、最終“活”化具有顯著作用。
一、CAI教學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彩虹。
教學的藝術,在于教師對學生的激勵和喚醒,而恰當利用投影、錄像、音樂、計算機動畫等,為不同年齡的對象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將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熱情。低年級的小朋友,學習時尤其需要色彩豐富、形象逼真的媒體課件,教師運用了多媒體技術來表達教學內容,能讓小學生在覺得課堂內容非常豐富、非常有趣。教師還可以運用計算機技術在課件中設計一個卡通形象來參與教學,當學生答對問題時,“小助手”會鼓掌祝賀,答錯了它也會鼓勵加油。這種情境創設不但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而且起到了評價的作用。教師在運用了媒體課件教學中,必須注意創設最合適的教學情境。如:教學“克和千克的認識”時,我在課件中創設一個情節:小明用當天學的知識寫了一封信給爺爺,匯報他的近況,比如他以近50克,每天早上吃30千克雞蛋2個等等。同學們看了這封信后,哈哈大笑,明白了學習要理論聯系實際的道理,這堂課教學效果非常好,印象也很深刻。此外,在學生做練習時,教師還可為學生播放一曲優美的音樂,以助于學生大腦的調節,提高其學習效率。
二、CAI教學是溝通學生生活與課堂的橋梁。
“探究性學習”是美國芝加歌大學施瓦布教學提出來的。他認為學生應該像“小科學家”一樣,以小主人的身份去發現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解決解決這些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要培養探究必須給學生提供大量學習材料。而多媒體教學就恰好具備大容量儲存教學信息的優勢,它可以穿越時空的界限,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有助于培養學生通過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表達及發現問題、利用資源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種探究過程中,不僅有助于學生去建構知識的意義,提高認知水平,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愿意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秘密。
例如:通過直觀演示,學生對單位"1"、平均分、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等分數概念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個東西(一個蘋果、蛋糕)、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如一堆蘋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隊小朋友……)都可看作單位"1"(同時銀幕不斷顯示這些畫面,加深對單位"1"的具體理解——單位"1"小可小到比細胞還小,大可大到整個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將抽象出來的各個本質屬性綜合起來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又如:在學習了簡單的統計初步知識后,為了提高學生對數據的采集、歸納、分析并作出解釋和判斷的能力,以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利用計算機的超越時空,提供大量信息的優勢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為達到此教學目的教材設計這樣的練習:將十字街口來往的機動車輛進行統計,根據統計結果制作統計表。這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就能把生活中的事物活化,給學生架起一做溝通生活與數學課堂的橋梁,是學生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去感知,去學習數學。
三、CAI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渡船
任何概念都是從大量具體事例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學生只有從具體感性材料出發,形成正確的表象,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學生有時對具體事例特別是對由具體事例得出的抽象概念的理解往往容易產生思維障礙。這就要求教師能準確了解并剖析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哪些思維障礙,并能在學生思維障礙處設計一些恰到好處解決思想障礙的感知材料,使之順利實現思維的合理過渡和合理遷移,保證信息傳輸的暢通。CAI教學通過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感知材料,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表象就能有效的排除學生思維障礙,從而順利地理解概念,同時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信息的有效“注意”程度,使學生能夠順利的渡過知識的難點,到達勝利的彼岸。
如當學生學習了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后,學生在計算半圓周長時,常把圓周長的一半誤為半圓周長。產生這種錯誤的原因:一是受圓周長計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響。二是在思維轉折處發生了障礙,沒考慮圓周長的一半與半圓周長二者的區別。此刻,展示半圓圖(弧長和直徑可以分離的動畫)。通過演示并伴以“半圓周長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這一提問,學生就會立刻明白錯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四、CAI是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的鑰匙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揮得越充分,那么知識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教師也能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變抽象為直觀,變表態為動態地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呈現事物變化發展過程,并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構成一個跳動的“思維空間”,就能為學生實現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感知的下跌奠定基礎,往往能立竿見影地為課堂教學排憂解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我們運用了多媒體動畫。首先,在屏幕上出示一幅地形圖,而后,在屏幕左右兩邊給出甲、乙兩地,再分別設置一輛摩托車和一輛汽車,兩車同時相向而行,先標出經過一小時后,兩車各走的路程;然后再標出兩小時后,兩車行駛的第二段路程。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的演示,使相遇問題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理解了行程問題的內涵及解題方法,加深了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掌握。
又如:小學數學內容中的“平均分”是除法教學中的一個難度,特別是平均分的方法,學生更是難以理解。如果采用CAI課件或實物投影,就能變靜為動,直觀地展示“一個一個地分”和“幾個幾個地分”物體的過程,進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五、CAI是發揮學生想象力的翅膀
運用多媒體教學,可為學生提供生動、具體的視覺形象,從而填補小學生表象貧乏的空缺,使他們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提高想象思維能力。
有這樣一道題:“用12根同樣長的鐵絲最多能組成多少個面積相等且邊長又小于一根鐵絲長的正方形?”教學時,先讓學生進行討論。有的同學說最多能組成3個正方形是“品”狀;有的同學說最多能組成5個正方形是“田狀”。有不少學生點頭表示贊同,我卻搖頭,令全班同學疑惑不解。在學生眉頭緊鎖,百思不得其解時,我運用多媒體把根據同樣長的鐵絲架成一個正方體,讓學生進行想象。通過想象,學生茅塞頓開,齊聲回答“最多能組成6個正方形?!?/p>
又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之后,出示這樣一題:把一個棱長為3厘米的正方體表面全部涂上紅色,然后將此紅色正方體切割成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小塊,一共可切多少塊?其中一面、兩面、三面有紅色的各為幾塊?還有幾塊一面紅色也沒有的?
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解答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時,通過投影在銀幕呈現“切割”、“旋轉”、“提取”等動態過程,使學生一目了然,這其間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CAI教學像一座絢爛的彩虹,它吸引著學生的目光,博得了教師的關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在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生活,學生與課堂之間架起座座美麗的彩虹橋。
參考文獻: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各冊教科書
關鍵詞:年級負責制;年級德育管理網絡;參與管理的原則;全員育德的理念;課程育德的方略
黨的教育方針是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據此,德育應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在中學深入推進“和諧育德”教育創新工程的實施,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機制,是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趨勢。為達成此目標,就必須提升學校德育管理的實效性。
在實行年級負責制的中學,以年級為載體構建德育管理網絡可以有效減少學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層次與縮短管理距離,提高執行力與反應力,增強針對性與實效性,使年級成為全體教師真正參與常規德育工作,有效進行德育管理的平臺,從而優化學校整體的德育管理效能。
1構建年級德育管理網絡的意義
年級負責制,就是由同一年級的教師、班級組成擔負教育教學等管理任務的基層管理組織,把年級作為一個與處室(教務處,學生處等)平級的實體來進行管理。
在年級負責制下,同一年級的教師了解本年級學生身心特點,理解年級要達到的德育目標,并且由于組織結構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溝通渠道暢通,因此更易創造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機制和氛圍;構建年級德育管理網絡使年級的德育管理活動既符合學校的宏觀目標,又切合年級的具體實際,從而充分發揮年級管理功效,使整個學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強和優化。
2年級德育管理網絡構成
德育是一個立體。其工作應該是縱、橫向交織的立體網絡,形成管理育人,教學育人,教師學生家長三方互動,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級德育管理網絡的橫向構成
2.1.1“參與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則
所謂“參與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讓員工和下屬參加組織的決策過程及各級管理工作,從而體驗出自己的利益與組織發展密切相關而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參與管理既對個人產生激勵,又為組織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保證。因此,參與管理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能確實促進組織績效的提高。
在年級負責制下,德育管理網絡必須遵循參與管理的原則。由于同一年級的教師有更多的機會與信息渠道了解年級的現狀,理解年級要達到的德育目標,因此更能主動承擔促進年級發展的責任。而且在年級負責制下,教師個人目標與年級要完成的德育目標一致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師群體易達成共識,年級德育目標也易為個人接受,轉化為個體的自覺行動。實際上,年級負責制下教師的自身利益和年級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教師認識到自身參與管理的重要意義,從而真正地參與管理。
2.1.2“全員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員育德”是從參與管理原則中提煉升華出的德育理念,全員德育要求教師做到“三全”,即面向全體、全員參與、全程關注。有一種思想,認為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的領地,德育是課外活動的主旨,將德育脫離于課堂教學之外,將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視為班主任的專利。而事實上,每一位教師都有為學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務的義務。對學生進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為規范教育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并非專屬干班主任。只有全體教師都認同“全員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從彼此封閉的學科教學中走出來理解學生全面發展的意義。
2.1.3“課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課程育德”是實現全員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課教師在年級各個備課組的要求下,結合本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中對學生進行顯性的課程育德,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另一方面,隱性的課程育德尤為重要。隱性課程指的是沒有在課程計劃中顯現,卻是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結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學校常規,教師的人格品質等。德育隱性課程對學生的道德情感具有體驗和熏陶作用,如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關懷、期待、愛心等都容易感染學生,形成情感共鳴,從而主動地接受教師的顯性課程育德。
2.2年級德育管理網絡的縱向構成
年級德育管理網絡縱向由四條具體的實施途徑構成。
2.2.1年級黨支部一年級團支部一年級工會
年級黨、團支部和工會是實現全年級教師參與管理與全員育德的有力保障。黨員教師首先要充分發揚黨員的帶頭作用,率先學習并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形成推進科學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級黨、團支部和工會則定期組織教師開展學習討論,培養教師參與德育管理的意識,提升教師德育工作的理論水平,使年級黨、團支部和工會成為全年級教師學習黨的教育政策方針與推進先進教育理念的堅強陣地。
2.2.2年級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師
年級負責制下,年級主任對整個年級的德育管理工作負責,班主任與該班任課教師共同對班級的德育管理工作負責。在班級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為組長、科任教師為成員的德育導師小組,要求每位教師都參與到德育管理過程中。上課時間,教師是學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既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又應結合本學科特點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把德育滲透落實到課堂教學細節中;課余時間,教師應努力成為學生思想上的引導者,心理上的疏導者,學習上的輔導者,生活上的指導者。從而切實做到顯性課程育德與隱性課程育德雙管齊下。
2.2.3年級學生會一各班學生干部一全體學生
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過年級學生會來執行和強化。年級學生會承擔了年級管理中的許多具體事務,如對各班每日考勤、出操、衛生、寢室紀律等各方面的統計與評比或在各種年級活動中起協調組織的作用。并在管理過程中整合各班學生干部資源,使年級學生會干部與班委干部協作管理,使年級管理的形式從純粹由教師負責轉換為以學生自主管理與教師管理相結合的形式。組建年級學生會,可積極調動學生干部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監督的能力。
2.2.4學校一家長學校一學生家長
(一)醫患關系的現狀
近年來,伴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醫患矛盾、醫療糾紛、醫患訴訟以及醫鬧現象等呈現上升趨勢,緊張的醫患關系已經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盡管新醫改已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建設,縮小城鄉的衛生差距;不斷增強與完善法律與保險機制,保障醫生和患者的權利;增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等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醫患關系緊張的現狀,約束一些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醫患關系緊張仍舊是焦點問題??傮w而言,患者不滿情緒增加,醫患雙方缺乏信任和相互溝通。這種信任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在“看病難、看病貴”以及“以藥養醫”的固有認識的影響下,對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存在質疑。當醫務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在診斷、治療過程中,發生矛盾或糾紛時,就容易被激化。一旦這種矛盾或糾紛缺乏有效的宣泄和解決途徑時,就會被擴大化,進而產生嚴重的社會效應,帶來“集體不信任”。這一問題的產生與醫療信息不對稱、醫患雙方缺乏有效的溝通有密切的關系。在醫療行業中,醫患溝通有助于改善思維定勢、增進醫患間的信任,減少糾紛,使醫生與患者實現雙贏。
(二)醫學生溝通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國醫療改革的特殊時期,許多醫療糾紛是由于醫患雙方溝通不夠,導致不信任感增強引發的。通過溝通可以讓醫患之間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勢作用,讓醫患雙方可以了解彼此的心理需求,增強信任感。同時,醫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學科,而且醫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人”,醫療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要專業知識深厚、職業道德高尚,而且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高尚的人文精神,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溝通技巧,能夠妥善應對工作中的突況,在醫療過程中注重與患者、與家屬、與其他醫護人員,甚至是與社會大眾的溝通與配合。當前我國的醫學生溝通技能缺乏令人擔憂,一方面醫學生自身僅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發展,忽視人文素質的提升,不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我國的醫學專業長期受生物醫學的影響,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留下了很多遺憾,在溝通教育方面還很薄弱。因此,醫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換位思考的思維能力亟待加強。
二、醫學生醫患溝通教育的現狀
所謂醫患溝通是指醫患雙方所進行的既包括疾病診治,也包括同疾病診治相關的心理、社會等因素內容的信息交流,這種信息交流主要是圍繞患者健康及診斷治療進行的。醫患溝通教育就是利用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引導醫學生樹立科學的理念,具備良好的溝通技能與應對能力。當前醫學教育長期存在著過分關注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忽視人文道德及人文素質的培養。不少學生在醫患溝通方面,沒有系統的醫患溝通心理學、社會學等知識,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弱,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弱。這種情況將不利于醫學生在今后具體的臨床實踐中,妥善處理醫患矛盾,維護和諧的醫患關系。當前我國醫學生醫患溝通教育存在的具體問題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1.溝通教育課程不系統、不全面。
在美國等一些國家,在醫學課程的設置中,溝通技能的教學是課程的核心環節,每個學年都安排有醫生、患者和社會課程,將醫患關系教育貫穿教育的始終。與西方國家不同,在我國當前的醫學課程設置中,有助于提升醫學生人文素養的課程學時偏少,且內容空泛,關于醫患溝通教育沒有統一的規定、無綱可依,內容分散。
2.教學方法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教學中僅涉及簡單詢問病情、病史,并沒有病情治療交待,醫患之間意見交流等具體的溝通培訓內容、醫患糾紛的案例及問題討論缺乏,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僅僅具備了專業知識,而缺乏必備的溝通知識與思考能力。
3.醫學溝通教育在見習或實習等具體實踐中缺乏付諸實施和檢驗。
在醫學生見習和實習階段,學生擁有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機會,但多數臨床帶習老師包括學生本人都將重心放在了臨床技術上,而對溝通技能相對忽視,錯失了進行溝通實踐的最佳時機。
4.醫患溝通教育考核的標準不科學,不能客觀地評價教育效果。
部分醫學院校針對學生的溝通教育往往通過與固定的標準化患者面對面地交流,并流于固定模式,對先后溝通的內容都有固定要求,這種以分數為考核標準的教育難以收到實效。
5.教師教學中對醫患溝通教育的重視不足。
由于教學科研的學科專業性強、任務重,教師關心學生的專業知識及臨床技能,而對醫患溝通教育長期忽視,缺乏相應的師資力量,研究領域差異大,教學基于經驗,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與專用教材。第六,醫學生自身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和心理素質?,F在,許多醫學生自身缺乏人文知識,法律意識、法律知識淡薄、不足,在遇到復雜情況時,無所適從,不能恰當地應對患者。另外,現在一些新聞媒體,遇到醫療糾紛事件時,會有意炒作,加深了民眾對事件的誤解,同時也給醫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在遇到醫療糾紛時缺乏自信,緊張、焦慮,不敢與人溝通。
三、增強醫學生醫患溝通教育的對策
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不單單是人際交往的能力,更是其職業認知、職業態度能力等的綜合體現。在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現狀下,引導醫學生正確認識溝通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現存問題,在日常的教學與管理中增強溝通教育的實效,將有助于和諧的醫患關系的構建。
1.改革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僅有少數醫學院校開設《醫患溝通的課程》,大部分院校僅是在《臨床導論》《護理學導論》中涉及到溝通教育的內容,導致溝通教育在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少,重點不突出,教學效果不好。因此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把開設溝通教育的專業必修課程,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同時在教學中可以模擬臨床上常見的醫療情景,提高學生的應對和處理能力,還可以邀請校內外的專家舉辦專題講座,以前輩們的良好行醫風范來影響學生,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2.將醫患溝通教育納入到日常的臨床實踐中,用實踐來檢驗理論。
醫學是一門服務患者、服務社會的技術性、社會性很強的學科,應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在見習或實習過程中,帶習老師應將溝通教育滲透在每一天的臨床教學中,在保護患者、尊重患者意愿的情況下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臨床思維與人文素養的結合訓練,讓學生能夠針對不同患者多形式、多層次進行溝通,在實踐中循序漸進地總結溝通經驗,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3.完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良好的規章制度的執行,還需要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來保障實施,各類醫學院校長期以來忽視對溝通教育的評估。以往的考核都是通過書面的或利用固定模式的交流進行考核,缺乏針對性。在今后的考核中,除了側重專業知識外,還應對溝通技能進行考核,可以通過真實臨床考試法,告知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如告知病人壞消息等等,也可以通過調查法與量表法相結合的方法反映溝通教育的實效。同時,在教學測評中,還可以對教師的溝通技能與專業素養進行考評,提高其教學與臨床帶教水平,更好地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
4.加強人文知識教育,重視醫患溝通能力的提升。
醫患溝通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人文技能,在醫學生教育中應占重要地位。加強人文知識教育,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對于提高醫患溝通能力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和代課、帶習教師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同時在教學與管理中增強互動性,給學生更多的提問、溝通、交流的機會。具體可以通過:開辦人文教育的系列講座,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提升醫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樂趣;開展類型多樣、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演講比賽、攝影展、藝術節和科技文化節等,提升其興趣愛好;通過類型多樣的人文社團建設,如音樂類、書畫類、體育類等,組織開展多項社團活動,陶冶學生情操。
5.實施體驗教育,進行社會實踐。
在現實的學習過程中,醫學生往往存在內心理想與社會實踐、社會角色扮演與內心感受等多重矛盾與沖突。通過開展醫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可以將其內隱的知識與外顯的能力相結合。可以組織學生在見習、實習之余,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進社區服務”活動、健康咨詢與教育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與患者或亞健康人員直接溝通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溝通能力。
6.醫學生自身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和心理素質。
1.系統用戶。系統用戶主要包括學??萍继幍墓芾砣藛T,教師和領導。其中,學??萍继幍墓芾砣藛T的主要具體系統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功能,包括用戶管理,科研人員/機構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論文管理,科研項目管理和審核通過學院遞交的項目和成果,進行論文的校級審核和科研信息的;教師需要了解他們提交的論文或者項目等的審核情況和查詢最新的通知等;領導主要需要了解學校的科研情況,并及時根據形式進行決策調整。
2.系統需求??蒲泄芾硇畔⑾到y應包括機構管理,人員管理,項目管理,成果管理,學術活動,科研考核,年度統計和系統維護等部分。系統中各項分類指標需要能夠靈活定制,各級用戶的使用權限也需要能夠靈活設置和修改。系統不僅應具有科研管理功能,還應具有溝通交流功能。具體包括:對科研相關業務進行分類整理,提供標準化、簡潔的管理過程;提供易于使用的信息錄入接口,并可隨時修改已錄入的信息;可按照用戶需要查詢和閱覽相關科研業務信息;可根據用戶需求準確、快速地得到科研業務相關的各種統計報表和數據;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操作界面,并對用戶的業務處理起到指導作用。
3.系統架構。從部署和維護及技術成熟度等方面綜合考量,系統采用目前最為通用的B/S模式,用戶通過Web瀏覽器,即利用Web服務器實現瀏覽器的信息查詢與檢索及其他的各項功能。
B/S架構是一種對C/S架構變化或改進的架構,用戶界面完全通過Web瀏覽器實現,一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形成所謂的3層結構。其優點有開發成本低,部署和維護集中化,操作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數據集中管控等。
4.系統構成。根據系統的總體概要分析,系統具有用戶驗證,系統管理,科研組織管理,項目管理,經費管理,成果管理,學術活動管理和科研資料歸檔管理等模塊。用戶驗證模塊保證了系統用戶的合法性和系統的安全;系統管理為系統用戶管理、功能個性設置、操作權限控制等提供了統一的入口;科研組織管理是開展科研活動的管理單位比如學院、研究所等的管理;項目管理是針對每個項目進行的申請、立項、中期檢查、驗收等過程管理的模塊;成果管理則是科研活動的成果如論文、論著、獎勵、知識產權、鑒定或驗收成果等資料的管理;學術活動管理是在開展科研過程中發生的研討會、報告會、講座等學術活動的申請、審批過程管理;科研資料管理歸檔管理則是科研相關的各類資料的歸檔管理模塊,便于在打量的資料中迅速查找所需的資料。
1 個人數字圖書館的定義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個人數字圖書館作為傳統圖書館的新形式,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推動下應運而生。那么,什么是個人數字圖書館呢?
總體來說就是在自己的計算機上,為實現讀書治學的目的,使雜亂無章的信息資源變成有組織的信息集合,通過免費的或基本免費的軟件,將網上的有關信息資源,通過該管理軟件進行存取,在軟件內完成編輯管理,根據個人需求,供其有效利用。個人數字圖書館的意義在于,通過這一軟件系統,對于個人知識儲備的數字化整合可以順利完成,用戶能夠自己創建、維護、使用該軟件系統。
這一新形式的個人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比較,突出的特點是:
(1)數字化。使紙質資料的文獻形態改變,使其數字化。曾經的紙質圖書存放時間較長后,其一、積少成多,體積增大,內容增多,越來越不利于文獻資料的整理和保存,其二、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資料由于保管不善肯定會發生丟失損毀,舊資料查找時也是一個大工程,那么如何處理這些破舊書刊紙質資料?去粗存精選擇性保管顯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那么使其數字化可以妥善保存,不遺失資料的同時更加能夠便于查找。
(2)數據庫化。當今,互聯網上供人免費下載的數字資源日益增多,大家將自己感興趣的文件和資料下載到本地電腦的文件夾中,供日后查閱或使用。但是文件夾不具有數據庫結構,并不能有效的進行檢索文件,當我們下載的文件日益增多的時候,無法有效的管理這些下載的文件,那么,就可以通過個人數字圖書館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在需要時通過搜索引擎,快速準確的查找到目標文件,無論文檔文件還是圖片文件或是視頻文件,均可自動識別并打開后臺運行,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3)檢索功能增強化。因為個人數字圖書館的使用者們并不是專業的情報學工作人員,無法精確的對于所需檢索的內容進行輸入,所以,要快速準確的查找到文獻資料,在檢索功能的設置上要加強,即使是模糊的搜索關鍵詞也一樣能迅速的找到需要的文獻資料?;镜臋z索功能中至少具有字段檢索、單項檢索、截詞檢索、全庫掃描檢索等,并且,各種類型的文件要在統一的檢索界面,使用方便查找快捷,檢索歷史隨時保存便于隨時調用。
2 個人數字圖書館論文管理系統在高校應用的可行性研究與分析
在高校設立個人數字圖書館論文管理系統,不僅為學生讀者帶來很大方便,同時在系統設計初期的可行性研究與分析中得出其具有很多的優勢,下面將通過3個方面詳述分析。
(1)高校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配合校園內完善的網絡環境。豐富的館藏資源,電子文獻資料較全,是高校圖書館館藏的重要特點,面向高校大學生,購買了種類豐富的各類論文數據庫供學生學習查閱,同時自建論文數據資料庫,為學生查閱下載論文資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另外,高校的現代化設施建設完善,如學生宿舍的高速網絡、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校園全網無線覆蓋等,這些設施為個人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現實保障。
(2)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案例,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經驗。美國康奈爾大學圖書館曾成功開發個人數字圖書館平臺――My liberty。用戶可以自行通過該平臺搜集電子資源,既可以來自公共網絡的任何地方,也可以來自校園網絡的內部門戶,在這個平臺上管理、編輯、下載,打造屬于自己的個人圖書館。在國內,浙江大學也曾成功開發“我的圖書館”,系統功能如:新書通告、數字資源定制、搜索引擎、書簽功能、個人信息保護等。雖然開發項目不是完全相同,但這些成功的案例都具有一定的可借鑒性。
(3)數量穩定的受眾用戶群。高校龐大的用戶群體都具有高學識、高素質,比較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網絡通訊知識、文獻檢索知識等,他們無論是論文創作還是課題研發,都需要強大的學術資料支持,這一軟件系統可以為他們提供高水平、多層次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相信廣大師生都能夠廣泛的參與其中,構成穩定的軟件系統的受眾群體。
3 個人數字圖書館論文管理系統的開發構想
根據個人數字圖書館的基本研究發現,個人數字圖書館的數字化、數據庫化特點,以及高等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和環境,以及推廣使用面向的目標群體,非常便于個人數字圖書館論文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利用。
系統初步設計按照功能大致分為四個部分,論文管理模塊、新聞欄目管理模塊、多媒體管理模塊、系統管理模塊。(1)論文管理。作為本軟件最主要的模塊,用戶可以對本地論文進行有效的管理。通過web server技術訪問中國知網、中國萬方數據庫的接口,對類別數據進行綁定,通過類別選擇,分頁加載該類別下對應的論文,論文打開后可在線瀏覽或下載,下載后的論文按類別分類管理,可對論文進行分類,重命名等操作。集下載、管理、檢索于一體,用戶隨時查閱,實現個性化的分類管理。(2)多媒體管理。作為特色模塊開發,添加了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共享的個性化的功能,使用者可以通過管理系統自行上傳下載視頻、音頻、圖片到軟件中,方便同學們在使用論文管理軟件學習的同時寓教于樂,在增長知識的同時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3)新聞欄目管理。這一模塊的設計主要服務于在校的大學生,用戶在這里可以得到關于學術資源的最新消息和校園動態,以及優秀論文推薦等,自己也可申請上傳消息,經管理員批準核實后可自行上傳。(4)系統管理。管理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內容、信息反饋、系統設置、修改參數等項目,主要用于后臺管理工作。
【關鍵詞】SaaS 高校學位論文 管理系統 系統設計
1 引言
近年來,SaaS模式逐漸成為信息行業和軟件開發的新熱點,相關的概念和產品也陸續走進我們的視野??紤]到SaaS軟件模式在圖書館自動化領域的應用優勢明顯,本文主要研究基于SaaS模式的高校學位論文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 SaaS服務模式下論文管理系統的設計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創新模式。SaaS是采用先進技術的最好途徑,它消除了購買、構建和維護軟件的需要。SaaS具有部署簡單,配置簡單,使用便捷等顯著特性。
SaaS模式下論文管理系統主要由B/S模式建構實現,并且系統設計動態庫結構,管理員可以隨意添加庫,并設計不同的庫結構,每個子庫可以作為單獨的提交系統使用。系統運行于SaaS服務模式下,安裝在服務提供方的服務器上,服務提供方掌握“系統管理員權限”,可以為用戶新建和設計庫。并把每個庫一個單獨系統的形式租用給服務使用方。服務使用方通過瀏覽器訪問系統,并且從服仗峁醬獲得“庫管理員”權限。這樣他們就擁有了單獨庫的最好權限。可以按照需要建立不同權限的管理員。并可以完成從提交到歸檔的所有功能。完全就像使用一個為自己定制開發的系統一樣。省去了購買服務器的成本,也省去了安裝系統,維護系統的人力成本。系統數據都存貯在服務提供方的服務器上,并按時進行備份,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
這樣的服務模式,適用于由較大規模圖書館或者地區中心等有技術能力和設備能力的館作為“服務提供方”,而小規模圖書館(往往技術和設備能力欠缺)作為“服務的使用方”?!笆褂梅健敝恍枰督o“提供方”少許的租用費用,即可使用系統。系統的表結構,操作流程,都可以按照“使用方”要求進行定制,相當于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系統。
3 SaaS服務模式下論文管理系統的實現
3.1 SaaS服務模式下論文管理系統的系統結構
系統由若干個庫組成,管理員可以增加、修改、刪除庫。每個庫都有其基本的結構,每個庫中有兩個核心表:加工表和歸檔表,再配合一些輔助表,如屬性表等等。除了庫的基本結構為固定結構外,每個庫的表結構和運行的邏輯都是配置的,這個配置由系統管理員再初次建庫的時候確定,一旦庫建好后,就不可以再做修改。除此外每個庫有自己的管理員,可以當一個獨立系統使用。加工表和歸檔表的基本功能如下:
加工表:以數據的提交和加工為目的,采用流水線結構,表中數據可以在多種狀態間變化,最終加工和的數據可以通過歸檔,復制到歸檔表。
歸檔表:以保存,后期加工和為目的,采用數據倉儲結構,表中數據可以設定不同狀態,并可以提供后期處理功能,可以通過來給瀏覽用戶提供服務。
3.2 SaaS服務模式下論文管理系統的幾種用戶類型
系統用戶類型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系統管理員、庫管理員、加工表管理員、歸檔表管理員、提交用戶、瀏覽用戶。其中管理員都是以用戶名密碼驗證,提交用戶和瀏覽用戶可以通過用戶名密碼驗證(可以注冊),IP地址驗證,DLAP統一認證,不認證(游客)等驗證方式。主要類型的功能和權限如下:
系統管理員:整個系統的管理員,可以對庫進行添加,修改,刪除和備份等操作,定義庫中表的結構,添加屬性表和其他附加表,定義數據都有哪些狀態,定義某一個狀態需要哪些行為(庫管理員與用戶),規定用戶驗證方式等。但無權管理庫中的數據。
庫管理員:對自己管理的庫有絕對權限,可以管理數據,管理屬性表,也可以給其他管理員分配權限。
加工表管理員:只能管理加工表數據,能看到的數據字段和要做的操作有庫管理員設定
歸檔表管理員:只能管理歸檔表數據,能看到的數據字段和要做的操作有庫管理員設定
提交用戶:給系統提交數據的用戶,登陸界面和管理員不同,可以提交的條數和提交文件的限制由系統管理員配置。對自己提交的數據有管理權限。
瀏覽用戶:可以瀏覽系統好的數據的用戶,系統提供DRM數字版權保護的同時也可以對瀏覽用戶進行限制。
3.3 SaaS服務模式下論文管理系統動態配置行為
系統中所有的操作(除數據的檢索以外),都定義為“行為”,行為分成如下幾種類型:
(1)全庫行為――觸發按鈕在主菜單下。如:數據提交,數據導入,修改屬性表等。
(2)單條數據行為――觸發按鈕在數據細覽頁面和數據列表列中。如:修改數據,變更狀態,下載回執單,刪除數據,歸檔,等。
(3)多條數據行為――觸發按鈕數據列表上方,如:歸檔,,變更狀態,刪除數據等。
(4)附加行為――附在在歸檔,提交,和變更狀態等動作之前或之后的行為。如:計算提交數據大小或頁數,計算應收費用,操作確認等。
4 結語
目前國內高校論文提交流程具有多樣性,多變性,和復雜性等特點,而SaaS模式下論文管理系統摒棄了原有系統中的固定表結構,固定權限,固定操作流程,而是把系統中所有涉及的對象都抽象成“角色”,“狀態”,“行為”三種類型,以方便靈活配置。系統設計的目標是:適應所有以“提交-審核-加工-歸檔-”為主要流程的管理系統。綜上所述該系統更接近于一個“數據加工系統”并可以應用于任何一個圖書館流程化的數據管理系統,具有比較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天津大學圖書館學位論文管理系統.[2016-112-31].http://202.113.6.247/papers/admin/admin_login.jsp.
[2]姚宏宇,田溯寧.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系統工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3]葉玲莉.SaaS發展趨勢與挑戰[J].計算機世界,2016,(第4期).
[4]http:///wiki/Cloud_computing.
作者簡介
馮坤(1980-),女,天津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天津大學圖書館,中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檢索,開放獲取,信息資源管理。
馬勝(1980-),男,碩士學位。天津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館自動化,信息系統研發,軟件設計。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城市軌道交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023-02
一、基于“卓越計劃”的城市軌道交通類畢業設計(論文)實施現狀
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其不僅是學生整個大學四年所學知識的融會與應用,更直接影響該校本科教學質量的高低。教育部辦公廳曾于2004年《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就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教學過程質量管理、帶教導師職責和論文選題等相關內容做出了明確說明,各地高校也相繼出臺了加強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管理辦法,同時還針對畢業設計(論文)的現狀問題、過程質量控制、導師評分體系、管理模式等開展了各類教學教改研究。為貫徹和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重大改革項目的開展,教育部在2010年推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并于同年度在在國內遴選60余所國家重點和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率先實施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本科專業試點。作為國內第一家以專門培養城市軌道交通專業人才的行業特色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在其產學合作單位——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相繼在2010年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本科專業方向,2011年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本科專業方向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和第二批卓越計劃試點,自2010年以來,城市軌道交通學院3個卓越計劃專業的在校學生數為480人,約占學院本科學生的85%。2013年年底,首批國家卓越計劃試點專業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就將如期展開,畢業設計(論文)作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企業培養方案中最重要的實踐環節,該環節實施得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質量。為了保證國家卓越計劃首批試點專業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于2013年年底的順利實施,城市軌道交通學院一直積極從事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改革實踐與探索,主要包括:
1.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立題必須貼近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并與軌道交通企業就業前的見習實習相結合,緊密圍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維護保障現場實際開展實戰性的項目工作。
2.積極開展“雙導師制”畢業設計(論文)帶教計劃,每年都聘請相當一部分上海申通地鐵集團及其他軌道交通企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企業帶教導師,與校內教師共同完成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立題、過程指導、論文評閱和答辯等工作。近年來,“雙導師制”指導本科畢業生的人數已占總人數的15%以上,僅學院交通運輸(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2011—2013畢業設計(論文)企業帶教導師就涉及上海地鐵、無錫地鐵、寧波地鐵、杭州地鐵、鄭州地鐵等共計13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完成本科畢業設計(論文)34篇。
二、基于“卓越計劃”的城市軌道交通類畢業設計(論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率先采用校企合作實施“雙導師制”指導城市軌道交通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方面的大量探索及實際操作過程中,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發現該方案的實施主要存在如下三個問題:
1.學生參與實踐程度不高、與帶教導師溝通不頻繁。采用“雙導師制”的城市軌道交通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立題工作主要由企業導師確定,因此選題類型豐富,貼近運營實際。單以交通運輸(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近年來采取“雙導師制”指導的本科畢業題目就涉及到行車組織、客運管理、安全管理、班組管理、新線接管、運營網絡化、設備管理等多個方向。企業導師極其希望學生通過為期半年時間的畢業設計(論文)解決現場實際問題,但部分畢業生受就業單位實習、培訓、考研或出國等各方面因素影響,真正系統地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現場實際調研和相關實踐的機會較少。同時,由于企業導師均為相關企業高級管理或專業技術人才,部分學生因膽怯心理而不敢主動聯系企業導師,企業導師也時常會因為工作繁忙而疏于對學生的監督,最終導致雙方因溝通不及時而造成論文進度滯后、論文關鍵問題處理不清等相關情況的發生。這些均會對論文的撰寫工作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
2.企業導師與校方導師權責不清晰。畢業設計(論文)由企業導師和校方導師共同帶教,能充分發揮企業導師的豐富實踐經驗和校方導師的專業理論知識。一般而言,企業導師根據現場實際問題確立論文題目,并針對論文撰寫思路、采用計算方法和具體內容進行指導和建議,是整篇論文的主要帶教導師。校方導師主要負責對論文撰寫過程中涉及到的專業理論進行解釋說明,并負責整篇論文在最后定稿時的格式校對,輔助企業導師共同完成學生畢業論文的帶教工作。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導師時常因工作忙碌而忽略與學生的溝通,認為有校方導師監督,學生會抓緊完成論文,但校方導師則會因為企業導師負責學生專業內容而對學生不加以過多干涉,從而導致學生時常處于“兩不管”地帶,對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和按時完成有非常大的影響。
3.論文實際應用的評價體系不完善。采用“雙導師制”的城市軌道交通類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主要來源于軌道交通企業,旨在解決軌道交通企業在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但學生在經過18周的畢業論文撰寫后,如何對學生設計成果的實用性進行評價仍有待完善,比如:研究結論能否使問題得到解決?設計方案能否應用于現場?研究方法能否推廣實施?……同時,企業方對畢業設計論文研究成果的認可度、重視度也缺乏全面的評估體系,因而可能使參與“雙導師制”的城市軌道交通類畢業設計(論文)與普通論文相似,不能充分體現企業導師指導帶教的優勢。
三、基于“卓越計劃”的城市軌道交通類畢業設計(論文)實施過程中突出問題的解決嘗試
1.將畢業設計(論文)撰寫與就業單位實習緊密結合。針對學生因受就業單位實習等情況影響,而未能系統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相關現場調研的情況,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提出將論文撰寫與就業單位實習相結合的探索實踐,即在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時就充分考慮學生就業情況,如該生已與某地軌道交通企業簽訂三方就業協議,則優先安排該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雙導師制”帶教計劃,由未來任職企業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擔任企業導師,針對未來任職企業的實際情況開展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該方案不僅能有效保證學生投入畢業設計(論文)的時間和工作量,企業導師還能安排帶教學生前往涉及論文相關問題的崗位進行跟班實習,真實了解問題產生的各種原因,使畢業設計(論文)充分結合現場實際,研究成果也將更具有工程實際意義。不僅如此,該方案還能幫助學生更進一步了解未來的任職企業,在畢業設計(論文)完成過程中增加對任職企業的歸屬感,而企業導師也能在帶教過程中充分認識帶教學生的優缺點,并在日后給予相關工作建議。經過學院近幾年畢業設計(論文)的實踐探索表明,該方案實踐效果較好,深受企業導師和學生的普遍認可。
2.加強企業導師和校方導師間的溝通,明確雙方權責。企業導師與校方導師權責不清晰的情況主要由于企業導師、校方導師和學生三方面溝通缺陷所致,為此,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在充分考慮三方人員的實際情況和具體操作可行性后,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對此進行改進嘗試:(1)提高選聘要求以加強校企雙方導師的溝通。對于企業導師而言,除了需要在相關軌道交通企業任職,擁有較為豐富的現場實踐經驗外,還需要擁有高級(含)以上職稱,能對學生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與幫助。(2)敦促時間節點以加強導師與學生間的溝通。參與“雙導師制”帶教計劃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其主要撰寫方向和撰寫內容由企業導師負責,一旦學生和導師疏于溝通,論文進度在前中期階段就會普遍滯后。針對該情況,學院將進度指標明確為校方導師職責,要求校方導師在聯系自己帶教學生的同時,敦促雙導師制畢業設計學生的論文進度,并及時將進度情況與企業導師溝通,以提高學生對論文時間安排的合理性,保證論文按時間節點完成。
3.將企業方評價納入論文考核評價體系。畢業設計(論文)的考核評價體系主要由帶教導師自評、評閱老師互評和答辯成績共同組成。其中,自評教師主要從學生論文運用的理論依據、數據處理方法與結果、工作量飽滿程度、積極主動性等方面進行考核,互評老師主要從論文格式規范、闡述內容正確性、條理清晰、結構嚴謹、語言流暢等角度進行評定,最終的論文答辯則主要從思路清晰、論點明確、回答問題準確性等方面進行打分。為了更好地了解“雙導師制”論文的實際應用情況,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還將企業方評價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從現場可操作性、方案可推廣性、實際應用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幫助了解學生畢業設計的真實情況,同時為下一屆論文選題工作進行有效指導。近年來,經過論文考核評價體系發現,通過“雙導師制”完成的畢業設計(論文)不僅能有效幫助現場實際問題的解決,還能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進行提升。如2013年上海申通地鐵集團在13號線試點站長責任制,企業導師制定了“城軌車站站長責任制管理模式利弊分析研究”題目,對于站長責任制問題進行調查及需求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海地鐵第一運營有限公司周捷工程師指導的2011屆本科畢業論文“軌道交通車站設施設備布局對大客流疏導作用的影響”,結合車站實際情況對于不同車站內部布局下的大客流疏導問題進行重點分析,該畢業論文的研究對于車站客流組織工作有較大的指導性,得到了運營公司的一致認可。
基于“卓越計劃”的城市軌道交通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作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重要實踐環節,應將所學理論與現場實際進行有效結合的“雙導師制”畢業設計(論文)帶教方式作為主要應用方式。同時,加強學生與帶教導師的溝通、落實學生的現場實踐、明確企業導師和校方導師的權責劃分、完善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價體系等也是有效落實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強落實、總結完善、有效監督,才能使城市軌道交通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真正做到現場對接度高、設計效果理想、軌道交通企業滿意。
參考文獻:
[1]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5-20.
[2]王強,張治明.畢業設計質量評價體系的探討和實踐[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19(2):47-49.
[3]饒家輝,王宏娟,周虛.推進本科畢業論文模式改革探析[J].實驗研究與探索,2012,(3):160-162.
[4]甘勇,甘杜芬,熊彬.影響應用型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因素與對策研究[J].高教論壇,201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