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3 01:09:25
序論:在您撰寫會計學結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開發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組織崗位課程教學在教學內容不斷改革的情況下,教材的建設也要同步,適用于會計專業工學結合模式的特色教材應該是由學校和企業合作開發的。編寫的特色教以任務驅動為寫作思路,引導學生步步深入。選擇的教材內容,也應當盡可能滿足崗位需求和能力的形成。按活動項目進行教材的編排,每個活動項目對應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新的教材應該表現出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將“教、學、做”巧妙融合的特點。讓學生在項目引導和任務驅動下產生求知欲,提高職業技能。
2、建立實訓實習基地,加強職業技能訓練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實現一方面要考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大量的實訓機會。首先,院校要加大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在校內建立仿真實訓基地,并根據會計專業分別設置會計主管、會計、出納等崗位,創造高度逼真的職業環境。學生在此情境下,輪流擔任不同角色,教學過程體現了工學結合的思想。學生在角色替換扮演中,既明白了崗位所需要的具體技能,同時獲得了大量的實訓經驗,獨立工作能力大大提升。第二,開展校企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實訓基地。校內的實訓雖然也有一定作用,但畢竟是一種模仿,與真實的就業環境還有一定差別。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合作,將學生的實習基地逐步拓寬倒金融、服務、工業等各個領域。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掌握了正確的工作過程,為今后從業做好充足準備。由此可見,建立實訓基地能幫助工學結合模式的有效落實。
3、創新課程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課程考核方法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也是推行工學結合模式的有效舉措。教學方法的改革應改變過去講授法為主的教學傳統,工學結合模式倡導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提倡啟發式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問題引導法等新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程考核方面,傳統教學以筆試方式進行總結性評價,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考核的內容應該關注技能的掌握,考核方式采用過程性評價。考核的方式也應該更加多元化,引導學生發展多方面的能力。
4、加強教師在職鍛煉,提高專業教師素質工學結合模式的有效實施還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學院要加強教師培訓,建立完善的單位掛職鍛煉制度,鼓勵教師參加多種技能培訓和實踐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開展與外校的合作,借鑒外校名師、專家的教學經驗,優化教學團隊。加強政、校、企三方合作,深化高職會計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高職院校的教學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企業的合作、學校的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更離不開三方的合作。政府要加強對校企合作的支持;學校要加強與企業的交流,拓寬合作領域;企業也要從社會發展角度認識校企合作的意義,擔負起自身在人才培養中所應擔負的責任。校企合作中,學校應當把以企業為中心是作為準則,尋找互利互惠點,實現校企緊密合作。學??稍O立合作資金,支持合作開展。學校還要主動指出校企合作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如政府給予的政策優惠、企業知名度的提高,吸引企業主動參與到合作中來。在課程教學和課程評價中,還可以邀請企業的參與,給予企業人才培訓和選拔的機會,企業通過對學生實訓課程表現的觀察和學生素質的綜合評價,從中為企業選拔出最優秀的人才。這既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又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因此,高職會計專業工學結合的實施離不開政府、企業的支持,應加強三方合作。
二、結論
最新的會計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新鮮出爐啦!大家趕緊上來瞧瞧吧!
本論文是在我的導師XXX教授的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完成的。他嚴謹的科學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誨人不倦的高尚師德,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崇高風范,樸實無華、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我。從課題的選擇到項目的最終完成,X老師都始終給予我細心的指導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謹向X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謝XX學院的老師對我的教育培養。他們細心指導我的學習,在此,我要向諸位老師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謝給我提供參考文獻的學者們,謝謝他們給我提供了大量的文獻,使我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有了參考的依據。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感謝寫作論文他們為我所付出的一切。養育之恩,無以回報,你們永遠健康快樂是我最大的心愿。
近些年來,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與創新,金融企業業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金融企業會計作為對金融企業業務進行核算和監督的一門專業會計,也做了全面的改革。具體表現在:
(1)2006年頒布并于2007年1月1日執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將我國的會計理論與實務進一步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金融企業會計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展、完善并趨同與一般企業會計。
(2)金融企業會計還有著與一般企業會計不同的操作規程和核算內容,這些相關規范分散地見于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若干具體會計準則以及監管部門的規章中。因此,金融企業會計與一般企業會計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性。
(3)隨著一卡通、企業銀行、流動銀行、網上銀行等金融新產品不斷的推出,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從核算程序到業務辦理范圍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4)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那種傳統的筆、紙質賬薄、算盤早已與當前的金融企業會計工作不相適應。計算機技術已經在金融企業廣泛應用,電算化和網絡化已成為金融企業會計業務處理的主要工具。為適應以上需要,我們將金融企業會計的工作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務模塊都以相關的制度法規為基準,同時考慮金融企業業務創新及電算化等其他方面的需要。
二、課程內容的選取根據金融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任務
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就業范圍是在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從事柜臺業務、客戶服務、現場管理等工作崗位,這些崗位的許多具體工作如臨柜交易、客戶服務、業務管理、產品營銷、理財規劃、產品推介等都需要熟悉金融企業會計基本理論和實務。其主要原因在于,會計職能在金融企業里面并不是一個獨立部門的職能,它是滲透在金融企業每一個崗位中的。因為金融企業的經營對象就是貨幣,各項業務活動引起的資金活動絕大部分是貨幣資金的增減變動,如銀行柜員吸收存款、信貸員發放貸款等等經營行為必須伴隨著會計核算行為的發生,否則經營業務無法完成,因此,金融企業會計核算是直接參與經濟過程,并創造利潤。所以,會計核算技能是金融企業基層崗位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根據金融企業業務處理與會計處理同一的特點,同時又考慮到金融機構體系中銀行業的主體地位,且銀行、證券、保險是金融業三大支柱,所以在課程內容安排上主要選取了銀行柜臺業務處理、證券業務處理和保險業務處理。另外,為了體現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也選取了三大金融機構的共性業務。
三、課程內容兼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要
金融專業學生畢業時,大部分可能從事的是一線崗位工作,在熟悉各崗位柜臺業務的基礎上,開展會計操作處理。但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其很可能一段時間后走上中高層管理職位或會計主管,會計作為一項基本技能始終貫穿著其職業生涯,學好會計可以為今后職業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上,加入了相關的財經、管理類知識,觸類旁通,比如國際金融會計慣例,宏觀政策對金融企業會計信息的影響的能力,金融行業業務創新對會計的影響等,為學生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好知識、素質和能力準備。
四、以金融企業會計工作流程為基礎,按照教學規律整合和序化教學內容
在日常會計工作中,取得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審核并做出職業判斷、選擇相應的賬務處理方法、進行賬務處理,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在這個工作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有多個不同的金融企業業務。按照教學的規律,多個內容放在同一個循環中組織教學的效果通常會大大遜色于按照過程相同內容不同的多個循環來組織教學。因此,本課程在內容組織上采用了按照不同金融企業業務會計核算的多個工作循環的方法組織教學內容。即將日常工作中表現為取得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審核并做出職業判斷、選擇相應的賬務處理方法、進行賬務處理四個步驟且每個步驟有多個金融企業業務核算的工作組織方式整合序化為在每個金融企業業務中安排四個步驟教學組織方式,并以此為載體設置課程的主要學習情境。課程內容主要部分表現為每一個金融企業業務的四個工作步驟,有些重復的過程中如果有相同內容在前面的循環出現以后,在后面的循環中適當省略。
五、合理安排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
與金融企業會計課程配套的實訓教學體系,包括三個步驟:課堂一體化實訓操作、金融項目中心的真實項目操作及畢業前半年的頂崗實習。第一個環節是模擬的實踐教學?!澳M”是指在以實訓室為課堂進行的課程教學中,通過九大)工作項目的工作過程轉移到課堂,保證教學與工作的一致性。此階段學生學習的內容是模擬的工作項目。第二個環節是真實的業務訓練?!罢鎸崱笔侵冈谡n程的某一個學習情境進行的過程中,學生在校內“教學企業”(借鑒南洋理工學院的做法)--金融項目中心進行真實的原始憑證填制與審核的業務,這時的項目是真實的項目。第三個環節畢業之前安排到校外實習基地或其他企業進行為其半年的頂崗實習,安排學生進入金融企業一線個人儲蓄、現金出納、會計核算、銀行卡、客戶經理等崗位進行頂崗實習,是本課程實踐教學的延伸。
六、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技能的教學
【關鍵詞】會計專業;工學結合;模式;探討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要求高職高專在校學生“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使學生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較快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吨袊逃母锖桶l展綱要》要求高等教育“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與訓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
會計專業是高職院校普遍設置的專業,如何體現會計專業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有效地推行工學結合,是擺在高職會計專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就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建立會計模擬實訓室,進行工學結合的會計仿真教學
這是每所設有會計專業的學校都可以做到的。建立與學生規模相當的會計手工操作模擬實訓室與會計電算化實訓室,設置會計模擬教學系統、會計崗位模擬系統、會計業務模擬系統、銀行結算模擬系統、納稅申報模擬系統等,讓會計各崗位的業務都能在會計模擬實訓室中有所體現,并能提供相應的操作模擬訓練。還可以將各環節進行組合,體現不同規模企業的會計業務組合,為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實訓環境。學生可以以會計主管、材料會計、固定資產會計、往來賬會計、成本會計、銷售會計、稅務會計、出納等不同的會計身份進行反復演練,也可以以供應商、采購商、倉庫保管員、企業經理、財政、稅務、銀行、審計等其他不同的身份進行模擬訓練。在校內實訓中,應當將會計手工實訓與會計電算化實訓相結合,讓學生知道會計手工操作與運用會計軟件進行電算化操作的區別與聯系??善刚埰髽I會計人員到實訓現場指導,提高仿真實訓的真實性。
二、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工學結合的會計感性知識教育
根據會計教學的需要,在校外建立必要的會計實訓基地,主要承擔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感性知識教育。在進行會計啟蒙教學之前,可讓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去感受一下會計環境,到企業觀察會計資料,參觀會計工作流程,聽取會計人員對會計工作過程的介紹,使學生對會計工作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可以分期分批地安排學生到校外學訓基地(主要是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一至兩周的短期見習,通過查閱會計資料,參與審計取證等活動增加其感性知識。
三、建立校外頂崗實踐基地,進行工學結合的校外頂崗實踐
校內會計實訓與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會計感性知識教育,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但畢竟只是一種“操練”。為此,學校應當運用各種關系,在校外建立數量較多的校外頂崗實訓基地,為學生的“演習”提供場所。我院在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提出了“第一學期打好基礎、二三學期強化專業、第四學期頂崗實踐、第五學期知識拓展、第六學期畢業實習”的人才培養思路,要求會計專業學生在學習《會計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會計主干課程后,到企業頂崗實踐一個學期,進行會計知識的“演習”。鑒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不可能在一個企業中安排大批的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頂崗實踐。為此,建立校外頂崗實踐基地就成為開展學生頂崗實踐的關鍵??梢赃\用校友會的關系,逐步推進校外頂崗實踐基地的建立。同時可采取“兩人頂一崗”的方法,以減少建立校外頂崗實踐基地的壓力。在學生校外頂崗實踐期間,要聘請企業財會人員擔任會計實踐指導師,承擔頂崗學生的指導任務,會計專業教師定期到各個實踐點進行巡回指導,隨時掌握學生頂崗實踐的情況。
四、建立校內生產型實踐基地,進行工學結合的全真會計教學
由于企業的體制與機制問題,要建立滿足學生頂崗實踐需要的校外頂崗實踐基地有相當的難度。為了解決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性教學問題,也可以采用建立校內生產型實踐基地的辦法。運用學校師資的優勢,組建會計服務機構,承擔記賬、審計之類的業務,為學生提供全真的會計教學。我院會計專業利用擁有6名注冊會計師的優勢,與麗水某會計師事務所掛鉤,成立了會計服務部,對外承接審計、驗資、記賬、會計咨詢服務等業務,組織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學生,在會計教師的指導下,直接從事企業會計業務的處理和承擔部分審計基礎工作。至今已為數十家企業提供了會計、審計等方面的服務。建立校內生產型實踐基地,既為教師提供了直接從事會計實務的平臺,也為學生提供了參與企業會計業務和審計業務處理的機會,又為當地經濟建設提供了服務,還為學生、教師增加了收入。但校內生產型實踐基地所能提供的實踐機會對眾多的會計專業學生而言,仍是僧多粥少,不能完全滿足會計專業學生全面開展工學結合的需要。可以采用一套資料幾組學生共用的方式予以解決。
五、抓好畢業實習環節,進行工學結合的就業會計教學
會計專業學生通過前述各類工學結合的會計教學,通常能比較全面地掌握企業會計處理的基礎操作技能,能應對企業日常會計業務的處理,但對于多數學生而言,一旦讓其獨立進行某項會計工作時,仍會感到膽氣不足。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抓好畢業實習環節。我院的基本做法是,在第五學期,通過舉辦就業洽談會、學生推介會、網上自我推薦、家長聯系落實等方式,使大部分即將畢業的會計專業學生在畢業實習前就落實了畢業后的工作單位與工作崗位,使實習單位與將來的工作單位相一致,實習崗位與將來的工作崗位相一致,從而將畢業實習成為工學結合的就業會計教學。經過一個學期的實習,使所學會計知識與所從事的會計工作進行有效的磨合,真正達到所學與所干零距離,畢業與就業零過渡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摘要:本文通過對中職會計專業的就業現狀及會計制度所面臨改革進行的簡要分析,提出了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必要性,并探討了該能力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 :中職 會計專業學生 問題解決能力
一、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必要性
1.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就業的需要
相較于高職、本科及以上會計專業學生學習和就業情況的多樣性,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較為明確,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筆者在走訪調查當地企業的過程中,聽到了一些關于畢業生在公司中的真實現狀-——一個在建筑公司當出納的學生居然給企業開出了一張空頭支票,一個在電腦公司上班的學生在盤點好庫存商品后不知如何填寫盤點表,一個在工藝品公司上班的學生在給企業報稅時一臉茫然,無從下手……這些公司對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整體印象就是缺乏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筆者通過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的調查進行分析,發現用人單位對會計專業畢業生提出了業務能力、職業素質、獨立處理問題、自學等多種綜合能力的要求。
2.會計制度、準則改革的需要
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隨著技術革新的飛速進步,知識淘汰更新的周期也不斷縮短,會計改革亦是如此。2013年1月1日起,《小企業會計制度》停止執行,在全國范圍內施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對中小企業的會計處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2014年,財政部相繼對《企業會計準則》中的基本準則第2號、第9號、第30號、第33號、第37號進行了修訂,并了第39號、第40號和第41號三項具體準則。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政策變動,會計人員如果不進行自身會計知識的及時更新,如果沒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勢必要被新形勢所淘汰。
二、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途徑
1.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因為解決問題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涉及相關知識,沒有相應的知識作為基礎,不僅很難發現問題,也缺乏分析問題的基礎以及提出假設所必需的依據。在對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調查中,畢業生認為工作中應具備的專業技能包括憑證編制、賬簿登記、會計報表編制、納稅申報、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及其他專業技能。因此,筆者總結出中職會計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包括點鈔與小鍵盤知識、出納基本業務知識、憑證填制知識、會計核算知識、編制報表知識、成本計算知識、電算化知識、稅收知識、財經法規知識等。同時,會計專業學生也需具備其他學科知識,如語數英等文化基礎知識、計算機應用知識、市場營銷知識、電子商務知識、國際貿易知識等。這不僅符合用人市場需求,也可以為學生在會計問題解決過程中提供必要的知識關聯。
知識經濟時代已到來,學校應培養學生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使之養成通過多種途徑來查詢資料、利用多樣資源去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會計專業學生可以經常瀏覽以下網站:中國會計視野、會計網、中華會計網校、東奧會計在線、鳳凰財經等。同時學校應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進行圖書借閱、期刊瀏覽,以開發學生的信息需求,初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此外,學校還應該組織各種特色的讀書報告會、講座等活動,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汲取自己所需資源充實自己的知識面,為今后學習、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解決積累知識儲備。
2.完善學校的實訓環境
中職學生偏向于喜歡需要動手、接近實際工作的實操類課程的學習。因此學校可以適當、合理地加大此類課程的設置,在經費可行的情況下可以引進具有場景模擬形式的財務軟件,同時完善教學所需的硬件,調動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進而激發他們解決會計問題的熱情。一是開設手工模擬實驗室,主要用于手工模擬教學,在實驗室內應設置相應的會計崗位牌,如出納、總賬報表、薪資、固定資產、往來款、存貨等崗位,以利于操作時的分工協作。同時,應模擬財務辦公環境的設置,配備裝訂機、驗鈔機、印章等會計實訓用具,以會計崗位為導向,同時設置銀行結算、納稅申報模擬工作臺,為學生提供仿真的職業環境。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通過與實際就業環境相一致的會計崗位體驗,正面感受到了社會激烈競爭,不僅能起到驗證和鞏固理論教學的作用,還能有效地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有利于升華學生的會計職業情感。二是學校同時應開設電算化會計模擬實驗室。這些實訓環境的改善都能使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得到鍛煉,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3.優化教材的內容設置
中職會計教學必須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不僅要考慮教學層次,而且要根據當地的實際就業情況,調整教學側重點。筆者發現目前會計專業畢業生中,少數成績優秀的通過高考進入高等職業院校繼續學習,除此之外,其他的畢業生有少部分集中在臨海市的中小企業,從事與財務相關的小崗位,如負責出納、統計、收銀、倉管、基層辦稅等工作,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畢業生就業的崗位是不對口的,比如從事文秘、售貨員、營銷員等職業。
因此,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要依據就業崗位進行調整教學,因畢業生在出納、倉管、統計等崗位就業較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這些崗位進行傾斜,對原教材相關內容作些補充、延伸,突出崗位的問題解決訓練。例如,在講解企業財務會計中貨幣資金的核算時,可以結合出納實務進行擴充;在講解存貨的取得與發出時,可以結合倉管業務進行實操等。這樣學生在解決實際會計問題時才會融會貫通。
當地的社會需求是中職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就臺州當地經濟而言,中小企業居多,而小微企業數量更是達到10萬家之多。財政部要求2013年起小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而臺州中小企業數量如此龐大,就要求我們要在現有的課程中適當增加小企業核算課程,使畢業生一進入小企業就能上手做業務,提高解決實際業務的能力。
4.提升教師的師資水平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教師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從目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師隊伍的構成來看,絕大部分并非師范出身,其中,剛畢業的年輕教師占了很大比例,而從事過企業財務工作、具有一定實戰經驗的專業教師嚴重缺乏,因此中職學校要加強會計教師素養,提升會計師資力量。
《教育部關于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的意見》要求,中職專業教師每2年必須有2個月以上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
因此,學校應積極與當地各類企業合作,開展交流,有計劃地安排會計專業教師下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踐。教師在參與實踐中增長自身的業務能力,同時積累豐富的會計教學素材,使教與學更加生動,貼合實際問題的解決。另外,中職學校可以拓寬會計教師引進渠道,從會計師事務所、企業中選拔一些專業基礎扎實、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會計人員擔任學校的實訓指導師,提高實訓教學質量,使學生更易在實際經驗中獲得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適時更新會計知識,時常關注財經熱點,給學生最新、最正確的會計信息,這樣才能給學生的問題解決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關鍵詞:服裝專業 畢業設計 教學模塊 過程監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8-167-02
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本、??平虒W中最后一個教學環節,對于服裝設計專業而言,畢業設計(論文)是提高學生在專業理論與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綜合能力,是對學生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全面檢驗,也是學生對本專業所學知識深入研究、探索得到的感悟與體驗。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論文)不同于其它專業,它直接反映學生從整體策劃、設計構思、服裝板型設計、工藝設計及管理設計項目的能力。因此,畢業設計(論文)主要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設計內容方面必須圍繞設計主題展開,同時根據當前的流行時尚以及市場需求,結合畢業設計(論文)主題方向,以多種表現形式,突出實踐性、原創性的特點,從而為過渡成為未來的“準服裝設計師”作好鋪墊。
1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塊”的構成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是對學生在畢業前進行綜合訓練階段,也是服裝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階段。在多年的教學中,實施“模塊式與過程監控相結合”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專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是將服裝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的整個過程分成不同的教學模塊。其次是按各教學模塊的特點,確定學生完成的時間、內容和要求,專業教師將按每個模塊的特點要求,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訓練。另外,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學校可根據各個模塊要求,分別對指導教師和學生完成情況實時監控和考核。實踐證明該教學模式是一套管理有序且實效性強的教學方式。如圖1。
2 按服裝專業教學模塊分階段教學,指導教師將對整個過程進行實時監控
2.1 服裝專業畢業調研階段
畢業調研是學生們收到老師下達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后,針對畢業設計內容進行的前期準備工作,既是學生走向社會之前了解社會與市場的過程,也是為畢業設計(論文)收集資料、素材和尋求論據的過程。一般可以采用采訪錄音、問卷調查、參觀交流等多種形式。畢業調研的地點根據不同選題來確定,例如到沿海城市調研服裝市場動態與當前流行趨勢,到知名服裝企業調研服裝設計、生產及企業管理制度,到服裝零售市場調研櫥窗展示、各類服裝飾品的特點與銷售及各類銷售人員的服裝消費觀念,到面料市場調研當前的面料、輔料狀況為后期制作做好準備等等。此過程中,專業教師一般采用定期集中或通過網絡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指導學生如何現場進行調研,如何將調研的素材進行整歸納,最后形成一份具有充分依據的文字材料。調研結束后由學生上講臺主講選擇調研的過程,收集素材的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下一步擬定選題的想法,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提出建議和意見,在專業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相互之間交流與互動中,專業教師的實踐知識同樣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
2.2 收集服裝主題設計相關資料及選擇論文選題階段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是學生自覺參與專業理論研究與專業實踐的過程。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學生首先明確自己的畢業設計(論文)方向,定位及整體規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親自參與論題選擇實踐。此教學環節是在畢業調研過程中穿行,在實施選題方向之前,專業教師可提示出幾個選題方向。即:(1)與國內外服裝設計大賽主題相吻合的設計主題;(2)與企業合作進行成衣產品開發或流行趨勢預測的設計主題;(3)研究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課題;(4)研究服裝展示、品牌、企業形象及服裝市場營銷的課題;(5)研究民族、民間服飾文化的主題;(6)研究服裝流行趨勢、傳播媒介信息網絡、電子商務的課題;(7)研究服裝CAD技術、人體計測與服裝造型的課題。要求學生每人至少選一個課題,同時課題研究要求學生需盡可能的結合自己的設計實踐進行選題。針對選題范圍通過圖書館、網絡及服裝期刊等方面收集查找相關資料。畢業調研及收集資料階段結束后,指導教師將組織學生講解論文選題的思路,和學生共同分析、篩選適宜的選題,對選題進一步考察、論證,同時要求選題應具有典型性(理論研究與創作實踐結合),最后確定選題;此過程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又利于深化學科知識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2.3 確定服裝設計方案階段
選題確定以后,指導教師將根據選題的已知要求、條件和學生交流,并對學生進行具體分組,初步擬訂設計方案。設計方案內容包括:畢業設計預案(色彩、款式、風格、面料分析)、設計草圖、服裝效果圖(設計一個系列服裝5—10套)、服裝款式圖及工藝設計說明等,同時要求學生對每系列設計方案分別進行可行性分析,最后確定最佳設計方案。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學會全面、綜合考慮在創作實踐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處理方法,即:服裝的面料、服裝的款式、服裝造型、服裝色彩、服裝工藝及配飾等整體協調與統一。
論文關鍵詞:高職;會計專業;教學
教學環節是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但目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育觀念、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實踐教學和師資方面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高職會計專業的發展,使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的學生不能滿足社會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如何針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呢?
一、當前高職會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程體系單一,教學內容重復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施的以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環節組成的課程體系,仍然是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沒有按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設置課程,另外沒有按照技能實踐和職業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課程內容與職業需要相脫節,實習實訓的絕大部分內容也是賬務處理,其實是準則、制度講解的繼續,是將平時做在作業紙上的作業改做在賬冊、憑證上而已,使實踐課內容缺乏實效性和針對性。
(二)教育觀念仍停留在“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上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學生習慣于依賴教師和教材,教師講什么就是什么,缺乏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缺乏創新能力,再加上會計知識的原則性和規定性較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相對滯后
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按部就班地以教科書為依據,實施“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上課記筆記,下課學筆記,考試考筆記,學生思維閉塞,把記憶當做接受知識的唯一途徑。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對知識的應用,學生也許學會了怎樣編制分錄,怎樣編制報表,但在如何利用這些生成的信息幫助解決日益復雜的企業與會計問題方面顯得不足。另外,教學手段落后、單一,主要的教學仍是依靠“黑板+粉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十分有限。不能將原理與實務,手工記賬與會計電算化、會計核算與分析加以有機結合,不能滿足各種層次的高職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的需求。
(四)成績考評單調,實踐能力測試不足
學生成績考評基本上沿用傳統的閉卷、筆試形式的期末考試評價方式,僅以一次成績作為成績評價標準,缺乏科學性,忽略了實踐能力的測試。成績考評體制的不合理,嚴重影響了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鍛煉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對學生的職業發展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五)教師的實踐經驗缺乏
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實用型人才的重任,這就決定了它對教師隊伍的建設,特別是對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有著特殊的要求。高職專業的教師不僅要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并能及時掌握專業方面的新信息、新知識。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高職會計專業的發展,使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的學生不能滿足社會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現有的高職會計教學方式,是時展的要求,也是高職會計教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解決措施
(一)轉變觀念、注重實效
作為一線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必須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充分認清高職教育目標。樹立“教師為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導地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實際會計崗位需求作為教學的方向。教師在加強理論研究的同時,更要注意會計實際工作經驗的積累,及時更新知識,以及計算機財務軟件的應用。
(二)改革課程體系,整合教材結構
對傳統的學科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注重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與針對性。一是對教學內容,根據國家有關制度、政策的變化進行及時更新,如對《財務會計》內容及時補充了新會計準則的內容,對專業主干課程之間的重復性內容,則在編制教學大綱時進行協調。
應根據會計結構的新變化,會計發展的新領域,全面設置相關課程,尤其是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先進的會計理念、新穎的會計制度等,更深入地進行會計領域與策略的研究,經營風險與會計風險的研究等。在具體操作上,可通過開設專業講座的形式來完成上述內容的學習。會計教學不僅要妥善運用咨訊科技,同時亦需與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及統計分析等領域相結合,使學生具備科技整和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教學的形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教學中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暢導新的教學方法。啟發式討論法引導學生思考,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效率和效果。案例教學法、課堂演示性、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種很好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在教學手段上多媒體教學要大力提倡,此外應鼓勵學生通過相關的參考書、全國會計師與注冊會計師中有關會計實務的內容、網絡信息等進行多渠道地學習,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國內的“會計從業資格”與全國“注冊會計師”等從業資格證書的考核;鼓勵會計專業的學生跨專業、跨學科選修課程,以彌補知識結構上的不足。這樣既將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進行恰當的融合,又挖掘了學生學習的潛能,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會計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教師。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會計教師的綜合素質,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勵會計教師參加會計職稱考試,以加快“雙師型”隊伍建設;二是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會計教師到社會上做會計兼職工作,參加會計學會、審計學會及相關學術社團組織并任職,承擔財政、稅務、銀行及企業組織的財稅培訓工作,以提高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從而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三是采取內引外聯的方式,結合教學進行教師培訓。
(五)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