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2 13:56:42
序論:在您撰寫網絡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網絡教學發展背景
信息時代的逼近使眾多有識之士看到了教育信息化這一必然趨勢,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把中小學的教育信息化列為政府的重大改革項目予以推動和落實,美國從1996年開始全面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以來,至2000年已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據統計,美國已有95%的中小學和72%教室聯上了互聯網,平均每5名學生擁有一臺計算機;歐盟國家和日本、新加坡等國在2003年前后也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韓國早在95年就制訂了為《建立主導世界化、信息化時代的新教育體制》教育改革方案,該方案要求“果斷勇敢地剖析今天的教育,使我們的教育脫胎換骨”,并且認為這是“到達聳立在世界中心的新韓國的最佳之路”。因此我們不難看出Internet的教育網絡已經對傳統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產生的巨大的沖擊。
多年來,學校計算機(演示型)輔助教學的推廣應用無疑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傳統的計算機輔助教育畢竟是遵循了行為主義的理論模式,注重于學習指導,解決教學重難點練習等,其基本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呈現教學內容,學生被動或機械練習,個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夠理想。而網絡環境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建構學習,是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網絡技術下的新的學習理論。這種理論是將學生看成是知識學習的主動建構者,外界信息環境經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轉變成為自身的知識,也是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學生、媒體、教學內容四要素中教師學生這兩個決定性的作用,形成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和結構,共同作用于教學過程,產生協調作用。這種開放性、創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和痼疾。在新形勢下研究和探索網絡環境的下的教學,是適應新世紀教育的需要,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著十分重大意義。
二、什么是網絡教學
網絡教學是一種新生事物,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可以這樣定義:在先進理念指導下,運用網絡資源,在教師指導下,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學習,加強師生交流,加強師生協作研討,優化教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網絡教學是通過網絡進行的教學法,在這一過程中,網絡作為知識與信息的載體而存在,可看作為書籍、視聽、媒介等教育媒體的自然延伸,所不同的只是網絡具有更高的信息容量,也繼承了某些教育媒介的特點;不但可代替傳統教育媒介而存在,功能與效率方面也更強,網絡教學這一概念,可以視為教學的工具或媒體。(2)網絡教學是開發和利用網絡知識與信息資源的過程,在此意義上,網絡成為學習資源,網絡教學則是對此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再生。(3)網絡教學還意味著把網絡作為教學的一種環境,正如傳統的教學發生在教室之內,網絡教學則視網絡為一個大的教室,只不過這個教室已經超越了時空的界限,大得能覆蓋全球,沒有教師與學生之分,沒有區域與時間的判別,因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向任何人去進行學習,你同樣也可成為他人的老師,因此網絡教學概括起來就是:網絡作為教學的工具,網絡作為教學的資源,網絡作為教學的環境。
三、網絡教學的特點
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是集多媒體的長處與網絡的優點于一身,是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 網絡教學過程的交互性。網絡教學最大特點是它的實時交互性,實時交互性是指在網絡上的各個終端可以即時實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之間,通過課件還可以有效地獲得圖、文、聲、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師生之間的交互可以獲得教師的指導,學生之間的交互可以進行協作學習,這種雙向交互活動不僅使學生通過視、聽手段獲取教學信息,而且它還代表著一種學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興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交互學生能及時地了解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并按要求調整學習,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2) 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可以共享資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軟件的共享,核心是軟件的共享。網上資源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形聲兼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學習者在鏈接或教師指導下,可輕松自如地在知識海洋中沖浪。神奇的網絡環境,對教育個性化的形成,對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對實現教學過程要素關系的轉變,對促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3) 多媒體信息的綜合性。多媒體網絡融超媒體和超文本于一體,集圖形、圖像、圖表、聲音、文字于一體,有利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
(4) 教學方式的先進性。傳統教學的中心是教師的教,網絡教學的中心是學生的學。在網絡教學中,教學不再是滿堂灌,學生的學習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學生之間也應是自由的。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組織、調控,并以作業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至于學生的步調、方式、進度、內容的數量和難易程度等則由學生本人決定。
(5) 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風格、學習的起點等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在傳統的“教學流水線”上難以實現因材施教,網絡教學克服了這些弊端。多媒體網絡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真實的情境,將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現象帶進了課堂,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得到提高,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6) 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網上的教學內容不僅有本校學科教師編制的CAI課件,而且有來自于不同類型、不同地區學校的課件內容,學生通過比較借鑒,選取那些內容結構組織嚴密的優秀網站或課件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
四、網絡教學的基本結構和模式
學校中心工作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學校要真正為培養一代新人發揮效能就必須從課堂主陣地著手?,F代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中,課堂教學中心從教師轉向學習者,核心在于學習者主動將新的信息和經驗與其原有的知識基礎相融合的過程。因此網絡教學正是適應了建構主義理論的需要,網絡教學模式大體可以分為:
(1)集體教學模式。教師先用常規教學中的講授法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將概念、原理等講述清楚,提供途徑,讓學生在計算機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組討論,協作交流,同時交待任務情景,利用計算機反饋及時的特點,實現化難釋疑、強化應用的效果。放手讓學生自行練習,學生出現疑難問題,可用電子舉手,教師通過監視管理功能,選定有疑難問題的部份學生,組成一個特定的學習小組,學生可以利用語音對話、BBS論壇、留言簿、電子公告欄等展開討論,進行經驗交流;教師同時也可接受學生的咨詢,指導學生解疑,提供幫助,對學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利用廣播功能,可以對典型錯誤在小組或全班進行廣播,迅速進行糾正,以引起學生注意,對有創造性的見解在小組或全班廣播后進行表揚或肯定,以供同學學習和借鑒。這些以群體輔導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可以在輕松環境中學習新知識,促進了學生共同合作的意識,同時也避免了缺少教學網絡時學生上機變成學生自己的活動,使教學處于失控狀態,并較好地解決了學生個別差異性,實現了因材施教,改變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狀況。對教師來說,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的變更和教學方案的調節。
(2)自主學習模式。該模式是利用光盤服務器功能,使每個學生機都能享受CD-ROM,充分利用硬件資源,使有限設備發揮最大的效率,學生利用光盤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難易、進度、并隨時與教師、同學進行交互,一張光盤相當于一個小型圖書館,學生可以共享光盤上的大量信息,在網絡環境中進行個別學習,使課堂教學逐步擺脫傳統的教師中心模式,學生由傳統的被迫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五、網絡教學教師角色的定位
網絡教學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按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進度、學習途徑以達到自身最佳的學習狀態。這些優點是傳統教學教師難以達到的,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資源,學生在短時間內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尋找有效利用的網絡資源,這就需要有經驗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有效指導,因此,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如何確定自己在網絡教學中的位置尤為重要。
(1)教師的主要職能由“教”變為“導”。信息時代,人們很容易從網絡等媒介中獲得信息和知識,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擁有者,學生可能通過各種信息途徑獲取比教師更多、更精確的知識。因此,教師的職責已經不可能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教師的任務更多的體現在“導”上,幫助學生決定適合個體需要和個體實際的學習目標,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動機,培養健康的興趣,發展學生認知、判斷、選擇各種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2)教師與學生建立開放型的合作關系。計算機網絡使課堂全球化,支持地理上分離的學校,研究單位和個體間的合作,對每一個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為公平、開放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課堂中的師生關系發生了巨大轉變,教師與學生的合作關系更加開放,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與自己的學生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進行各種問題討論,在這種環境中相互尊重與信任是合作基礎。傳統的師道尊嚴不再復存,在網絡環境中他們可以自由地探討成長過程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合作研究共同感興趣的問題。
(3)教師應在課程的設計和開發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信息時代里,學科領域間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教師要以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為基礎,決定學生在學校應該學什么,以一系列新技能為基礎來改組課程。教師作為課程的主要實施者,積極規劃課程的內容,制定教學方法和策略,制定課程的評價方法和手段。
(4)教師必須成為一名積極學習者。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成倍加快,面對這一現實,教師在學校里學習的知識對他們的以后教學是不夠用的,必須不斷更新和改造自己知識和技術。這要求教師成為一名積極的終身學習者,并以這種態度來影響所教的學生,教師不僅要關注所教學科方面的知識,還要注意獲取一些其他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動態。
(5)教師將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在網絡上,學習的進度難度都要由學生個體選擇,這就更要求學習者的自覺,這就需要教師去組織、輔導、幫助學生克服惰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形成適合自身方面的學習方法等,以不斷激勵學生向前,保證某個階段的基本發展要求達標。
網絡教學模式的出現,對于傳統教學必然是巨大的挑戰,但它是否會在短期內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就我國現況而言還有待探索和研究。而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更新教育觀念,對網絡教學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未來網絡教育將促使家庭教育社會化,社會教育家庭化,未來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新學科發展、交叉、滲透,將改變教室中的教與學的方法,人人都必須隨時學習,不斷更新。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應付考試、獲取學歷為目標的教育方式,將逐步弱化,付之以實踐為中心,以獲取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能力為目標的現代教育方式。教師必需從大量的網絡信息中,選擇出那些適合于教學的學習內容,使教學信息的傳遞同學生的學習吸收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發揮網絡教育作用。
網絡教學是社會科技進步、教育發展的產物,它并不排斥傳統教學媒體,然而現代教學媒體又不同于傳統的教學媒體,具有自己的特色,現代和傳統兩類媒體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很難互相代替,沒有哪一類媒體能保證教學目的的絕對實現,只有隨著教學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媒體,才能收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要有一個使學生能夠大膽想象的相對寬松的研究性學習氛圍。
2. 要找到并確定研究的問題。
3. 要有進行研究的多種類型的資源。
4. 要掌握研究方法和獲得結果、得出結論的方法。
5. 要有不受地域和距離限制的交流、討論、溝通的渠道。
為了使學生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網上學習的時候,能夠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應用,樹立起信息是資源的意識,學會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這一工具進行學習,學會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進而培養鉆研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和自信,那么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就要通過以下四個方面的策略來實現:
1. 構架獲取學習與研究資源的高速公路。
2. 提供豐富有效的學習與研究的資料。
3. 開通交流與溝通的渠道。
4. 搭建展示研究成果的平臺。
三、“網上學習型”的必要條件:協作與引導
通過對課例的分析,使我了解到在21世紀學習觀的四個教育之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展中“學會協作”是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目標。“網上學習型”中協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具有以下幾方面的要素:
1.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
2.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互動;
3.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有效解決發生的沖突;
4.對于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
5.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有效途徑。
協作中體現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所以信息技術在網上學習是協作的工具,是需要進行學習的重要內容。
在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的方法與實踐中,必不可缺的條件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協作”以外,還有“引導”。這里體現在教師面對的三個轉變:
1、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轉向既要授業,更要指導和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2、從信息技術用于個人計劃,轉向信息技術既要作為教學內容的演示工具,更要作為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
3、從課堂上教師的顯性主導作用,轉向教師既要有課堂上的顯性行為表現,更要有課外教學設計中的隱性行為表現。
四、信息技術學習與實踐
關鍵詞:網絡教學 多媒體 監控能力
Abstract: with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increasingly fusion, the role of teachers to his reorientation,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ir own network teaching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Key words: multimedia network teaching monitoring capability
中圖分類號: 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網絡教學是教師利用網絡教學支撐平臺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教學資源的管理、教學的實施、教學效果的測試與評價,并利用各種網絡通訊工具進行交流討論的過程。由于網絡教學具有時效性、交互性和個別化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網絡教學不同的教學模式,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使之成為認識的主體,這就要了解網絡教學的教學模式、特點、問題以及應對辦法,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與創新。
網絡教學中教師的定位
網絡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頭腦里自行完成意義建構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習者提供自主學習所需的技能和知識,以及提供各種鍛煉的機會,幫助學習者增強自主、自控和自我責任感,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方面負有重任。網絡教學中,教師的定位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2.1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
教師應該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應該首先對各種來源的信息進行反復研究、過濾、精選、整合,然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作成相應的信息庫,提供給學生,從而真正保證網絡教學的高效和優質。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研究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意向、學習風格、學習層次等,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或培養目標確定理想的教學內容、認知策略、教學步驟。
2.2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
教師的引導是學生能順利自主學習的保證,學生的自主探究,需要得到教師的協作。學生受其身心未成熟狀態的直接制約,其自主性往往與依附性并存,能動性與受動性并存,創造性與模仿性并存。在這種狀況下,教師應該誘導學生的學習動機,輔導學生如何提取有效信息資源,指導學生如何掌握學習策略、如何自主選取適當的學習目標和最佳學習途徑等。另外還要引導學生看到自主學習的成果,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2.3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
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處于控制地位,而是一個特殊的合作者,在適當的時候給學生以必要的引導和補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協作、研討,不斷促進學生在合作的學習環境中發展、創新。在合作過程中,從教師的角色定位中折射出的刻苦鉆研、示范引導、精誠合作等職業美德,是一種豐厚的精神文化,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在實施終身教育的社會中能夠不斷地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同時,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智慧可以被整個合作學習群體共享。
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的內容
在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從主講者轉變為學習過程與資源的設計者和開發者、 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協作者、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和評估者。隨著教師角色的改變,教師教學能力的內容也隨之有了相應的變化。為適應網絡教學環境的特殊要求,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從以下幾方面充實與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3.1網絡媒體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能力
毋庸諱言,在進行網絡教學之前,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即應用網絡信息和多媒體技術的能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能夠熟練應用網絡技術,就能夠成功實施網絡教學。網絡教學情境強調新的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因此,教師還需具備網絡媒體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網絡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理念的整合。英語教學強調語言的交流與意義的協商,如何更新教學理念,利用網絡媒體的交互性特征對英語語言教學過程進行重構,是教師應當具備的能力。(2)網絡信息與教學資源的整合。網絡教學強調教學內容的延展性,即不僅僅限于以教材為中心設計的電子教案和課件,還要廣泛搜集網絡資源以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3)網絡自主學習模式與教學策略的整合。為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將師生之間關系和角色重新定位,從學習者的需求與特點出發選擇和合理利用合作學習、問題解決等教學策略,使之與網絡自主學習模式進行協調和整合。
3.2輔導與監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對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適時輔導與監控是提高網絡課堂教學效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教師針對網絡學習不同階段特點實施輔導與監控,有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提供正確導航。特別是剛剛接觸網絡學習的學生,對網絡學習往往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自主學習進度,這時教師的輔導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適時進行自主學習策略的講解和示范,同時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注意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網絡課堂的特殊性,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有著更加廣泛而新鮮的內涵。例如,教師能否根據網絡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需求設計教學目標,制作教案和教學計劃,能否順利地開展網上教學、網上交流,網上答疑、網上批改作業等,以及能否對學生網絡學習效果進行科學而有效的評價,這些都體現了教師對網絡學習過程的監控能力。
一、網絡教學是時代的產物
(一)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網絡教學成為可能。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行協商會話、協作學習),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這有利于情境創設和大量知識的獲取與保持),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這種方式組織建構的知識庫、信息庫浩如煙海,并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現、主動探索,還有利于發展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因而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即促進學生關于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學媒體或其他學習環境無法比擬的。
(二)社會的發展使網絡教學成為必要。
打破長期以來統治各級各類學校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主要靠教師向學生灌輸,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被動狀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推進我國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人材的成長,必須明確認清教學過程的本質,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把改變傳統的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創建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作為當前各級各類學校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創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二、網絡教學是基于網絡技術的教學
(一)優勢之一是海量資源與共享。
學習者可以在任何一個網絡終端查詢和訪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種信息源,對選擇出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加工和存儲?!叭魏稳?、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一個章節、開始學習任何一門課程。支撐網校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服務的關鍵一環是課件,就是網校的教材。課件既有網絡版,又有光盤版。所以,如果你真的畏懼網絡,同樣可以通過光盤版的課件參加學習。課件既有文字又有圖象、動畫、解說等多種信號,非常生動。課件的制作十分復雜,包含了授課老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心血,而使用起來卻十分的簡單,上課時你只需的就是用鼠標點擊就可以瀏覽課件,完成學習。
(二)優勢之二是遠程交互與協作
由于互聯網的出現,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與教師交流,無論他們在哪里。學習者可以在任何一個網絡終端和教師或其他學習者直接通訊(進行咨詢、輔導、討論和交流)。轉貼于 由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為學習者提供圖文音像并茂的、豐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機界面,能為學習者提供符合人類聯想思維與聯想記憶特點的、按超文本結構組織的大規模知識庫與信息庫,因而很易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習者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如果你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可以隨時提問。
網上提問的界面類似于聊天室,你只要把日常問題輸入,就可以得到即時回復,另外還可以通過BBS、E-mail等多種形式與老師和同學、老師討論問題,交流學習心得。
三、網絡教學的根本特色
(一)交互性最具特色和優勢的根本特性。
交互性也是網絡技術其它特性的核心,它使網絡技術其它特性的優勢更突出,功能更強大。一個網絡教材的應用價值,是否能被其它媒體所替代,是否是高層次高水平、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教材,也取決于它是否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功能。智能化教材是前所未有、面向未來的新型教材,也是網絡發展的方向。
目前,相當比例的網絡教材,對交互性開發應用的不夠,或者說,只是寬泛意義和簡單意義上的交互性。交互性不僅表現在信息的控制、組織、傳遞,更重要的是能對信息內容和形式進行分解、加工、改造、轉換、新建,創造出一種新的信息內容和形式,并從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的知識或驗證知識。這是其它媒體難以做到的。其核心意義是可改造可新建的可變性。與信息的靈活呈現,簡單的判別等有著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交互性起到的作用,也不僅僅是節省學時,減輕教師勞動,豐富信息量和表現力等一般的意義。
(二)充分運用發揮網絡人機交互性強的特性。
網絡人機交互性實用性體現在實驗課、操作技能訓練、教學實習等許多方面,在教學中大有用武之地,便于找到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和創新點。
如:“IE瀏覽、電子信箱、Web、網頁設計”等技術,教師教學時,可以在微機上進行正確和錯誤對比的操作示教,學生也可以在“網上”反復進行操作練習。能有效地實時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效果,過去學生學習“硬件資源共享”的有關內容,不可能在微機上進行練習,現在學生可以上機操作反復練習,教師指導也方便及時,大大縮短了知識轉化為技能的距離。
四、網絡教學的其他特色
(一)網絡教學是信息素養的教學
學習者在網絡教學中,表面上看是通過網絡技術掌握知識,其實在此同時學會運用網絡技術探究式地學習與協作式地學習。因為知識總量在加速膨脹中,個人學習能力再強也不可能試圖萬事通,現在通過網絡技術我們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選擇自己所需的內容,此時培養信息素養最重要,暢游在知識的大洋中而不致于被淹沒。
(二)網絡教學是平等的教學
在網絡教學面前,人與人之間沒有國界,沒有貴踐,或許有個人能力的高低,但更多的是共享與合作,并且不扼殺個性。這是教學的理想境界。
(三)網絡教學是終身的教學
關鍵詞:網絡教學;教學模式;教學主頁
中圖分類號:TP391.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15-0000-02
Analysis of Online Teaching
Zhang Yongjun
(Northern Beijing Vocatiomal Educatiom Institute,Beijing1014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lassification model for online teaching,proposed based on local area network (multi-media network,video on demand network), Internet-based on the teaching model (individual study,1 to 1,1 to the many, many)of teaching.And were discussing various teaching model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flo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network time-sensitive teaching,sharing,interaction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nline teaching model can guide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teacher,give full play the main role of the students.Finally,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twork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Keywords:Online teaching;Teaching;Teaching home
進入21世紀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Internet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已經成為一種現實。所謂網絡教學是指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或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取學習的知識。當然它還包括教學資源調度,教學計劃管理,學生學籍管理等。由于網絡教學具有時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個別化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網絡教學不同的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這就要了解網絡教學的教學模式及其特點,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與創新。
一、基于局域網上的教學模式
(一)多媒體教學網的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的流程。多媒體教學網絡的教學模式。由于這種教學模式基于教室里的多媒體局域網,它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有許多相同之處。教師在課堂上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網對學生進行授課,在這個教學模式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把準備的多媒體CAI 課件放入服務器,以便上課調用,這些課件起輔助教學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信息處理系統是對教、學信息的處理。使教學雙方隨時能得到反饋的信息。
2.教學模式的特點主要。(1)支持互動式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時,可將教師機的屏幕(圖像、動畫、文字)語音(音樂等)實時廣播給任意指定的個別、部分或全體學生。也可對學生機實現個別、部分或全體的輪流監看、監聽。隨時與學生機共用鍵盤和鼠標,進行對話和可視化輔導,實現交互式教學需要時可指定學生機為教學實例。(2)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多媒體技術,能夠促進教師改進教育方式,使有創造性的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更為出色。把教師的教學與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上的難點。(3)有利于大班教學。傳統的大班教學的效果一般可能不如小班。但如何上好大班課,這是很值得我們考慮的因素,學校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材的需求),大班教學成了事實。多媒體網絡的教學平臺為教師上好大班的課提供了一個新的教學環境。隨著教學班規模的增大,了解學生個人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但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由于可以實現互動的教學活動,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這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做到的在這里都可做得更好。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里,教師再也不需要擴大自己的嗓音和加強手勢及臉部表情,或者如何書寫大字以使坐在后面的學生看得清,因為大屏幕的投影機及網絡的廣播功能,教師再不需憂慮傳統的大班教學的煩惱,可專心一意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學設計。(4)充分整合教學資源。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水平,選擇或編制CAI 課件,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注意收集各種的多媒體素材(這些素材可能來自其他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自己的工作總結,甚至是學生的習作等)。在提出某個課件的需求時,即注意課件的科學性,又注意它的教育性和藝術性。最后在計算機專家、教育心理學家,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MCAI課件精品。這些MCAI的精品放在網絡上,供師生們共享。(5)提供科學的教學測量手段。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系統提供課堂教學信息系統,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科學的測試和評定,以提供確切的學生學習數據供教師教學決策作為依據。例如,學習過程的測試,包括課堂上實時反饋的學生信息,學生對問題的態度、反應和回答問題的用時等。以及使用網絡標準題庫測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然而對學生建構性、創造性學習的測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基于VOD教學模式
關鍵字: 網絡 教學平臺 優勢
我們借助學院完善的校園網絡資源搭建了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網絡課程教學平臺(http://learn.sjzpc.省略:808),并在平臺上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活動。建設此平臺主要是為了解決日益凸顯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問題。下面就平臺的功能與特色加以介紹,以便于進一步地推廣與研究。
一、教學平臺介紹
1 特點
(1)易用性。只要具備一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上網基礎的教師,就可輕松地在網上創建自己的課程,并指導學生利用課程資源。此外我們在網站首頁放置了教師使用手冊與學生使用手冊,以方便大家的使用。
(2)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模式。任務驅動、專題學習的課程都可在平臺上得到很好的支持??梢灾С中〗M化學習、支持討論,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機制的建設。
(3)豐富的教學活動。設置了討論區、答疑區、聊天室、作業提交、測驗,與常規課堂比較,討論區能給學生提供更多表達個人觀點的機會,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2 主要功能介紹
(1)課程資源管理。每門課程均設有一個獨立的資源存儲空間,教師可以方便地上傳各種教學資源。平臺支持常見的Flas、音視頻等多媒體素材,可以掛接常見的課件,并支持HTML類型的文件資源的在線編輯。
(2)測試題庫功能。平臺支持在線測試,每門課程包含一個獨立的題庫功能。題庫支持選擇、判斷、填空等在線測試題型。教師可以隨機、手工進行出題,試卷支持試題打亂排序、答案打亂排序、限定考試時間等功能。
(3)多種在線教學活動模塊。平臺支持的在線教學活動模塊包括:Wiki、討論、練習、調查等。這些功能模塊與網絡上常見的類似功能有很大區別,所有模塊都是針對網絡教育進行了優化與改進,教師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模塊開展教學。
二、利用平臺開展教學活動的優勢
1 更好的支持教學
通過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有效地管理教學資源,并能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為了更好地支持學生的主動探索,在平臺上除了為學生提供各種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還可通過為學生提供一些與專業相關的優秀網站和專業論壇,鼓勵學生瀏覽專業網站,參與各項專業活動,以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培養學生利用網絡獲取資源、主動探索進行學習的習慣。
2 學習任務的布置
通過平臺進行教學設計,以時間為線索管理教學內容,像播放一部電視連續劇那樣,將教學內容合理編排,事先要將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并注意教學內容上的銜接。要考慮學生在學習前、學習中、學習后的需求,使他們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更有效地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和應用。對于作業的布置,同樣的一個題目如果能用論壇與Wiki可以有效地開展討論,就沒必要以提交作業的形式進行,因為前者是在交流互動中學習,既有自己的思考,又能學習別人的觀點。平臺上提交作業與傳統教學上的提交作業的效果基本等價,只是形式發生了改變。
3 充分發揮互動與個性化的魅力
【關鍵詞】 網絡學習環境;學習平臺;學習環境設計
網絡課程一般指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師生往往處于異地,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與愛好,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進度與學習步驟。教師處于輔導、服務的地位,所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化、個性化、能方便獲取信息資源的網絡環境是成功遠程網絡學習的重要因素。依據現代的教學設計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一個面向學生的學科教學――學習平臺系統一般應包括管理模塊、學習工具模塊、協作交流模塊、網上答疑模塊、學習資源模塊、評價模塊和維護支持模塊幾個子系統。
1 管理系統
主要是執行教務管理和教學管理,含注冊登記、權限設置、公告、咨詢等功能。教務管理模塊主要是對學生基本情況、學習情況、選修的課程等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如:鑒定學生身份、聯系方式等信息,了解學生情況。同時,也可以把相應的管理信息、教學要求(如建立學習小組、學習社區)等信息通知給學生,即做好學生的管理、溝通工作。為順利進行教學和方便學生學習服務。教學管理(學習引導模塊)是進行一門課教學管理的地方,主要用于公布整門課程的課程要求,主要的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學生在這里可以了解到課程的主要課程要求、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習的階段、步驟,教學安排信息,學生可以根據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教學管理模塊可以根據課程的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如公告板、論壇、研討會等方式,構造出教學服務性信息交流輔助系統。
2 學習工具模塊
網上學習支持平臺要向學生提供一系列輔助學習工具,以支持學生在網上的學習和探索。如筆記本功能,可以使學生方便的存儲所需要的網上信息,或記錄下創作的靈感。學生利用書簽可以標記所感興趣的內容,以后再看。學生學習記錄可以記錄下學生學過的知識點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方便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對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做出調整。也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此外,還有網上搜索工具、學生主頁制作工具、學生作品展示工具等等,總之學習工具模塊是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形成個性化的學習環境的工具系統,是面向學生學習的支撐平臺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3 智能型遠程協作學習平臺模塊
“教育的最高形式是對話”。遠程教學――學習環境中最大的特點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時間與空間上是分離的,學生往往處于個體、獨立的學習環境中。以前的遠程學習往往因為不能實現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及時的交互而影響學習效果。網絡教學較其它形式教育媒體環境最突出的優勢就是能以其實時或非實時的交互方式方便地實現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對話與協作。同學之間可以通過E-MAIL 、BBS進行非實時討論,也可以通過視頻會議系統、聊天室等技術進行在線討論,相互交流意見,求助解疑。這些交互技術實現起來并不是非常困難,在一般的網絡教學平臺中都有。但在討論學習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爭論激烈,脫離主題的現象。當然集體討論可以通過邀請教師在線對討論的內容、問題進行調控,指導和幫助,解疑。但多數情況下,教師處于離線狀態,優秀的學習平臺除了方便的交流工具外,更應該有智能性的(Agent)系統進行監控,對學生的討論進行幫助。新加坡肯特崗數碼研究院現正在研究的思維工具就是一個智能性的學習幫助系統,除了能解答學生的一些疑問外,最主要的功能是對學生在討論與學習過程中進行監控、指導。
4 網上答疑模塊
對于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得到解決。如通過電子公告板、或通過 E-MAIL 發信給老師、同學請求指導。但在網絡教學平臺中,還都單獨設立了網絡學習答疑模塊,作為師生相互交流的窗口。在當今的眾多的網絡教學平臺中,可行答疑系統中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學生提交問題后,系統轉發給教師,一定時間后,教師將答案再提交給系統;另一類是自動答疑系統,在某些學科范圍內,學生提交問題,系統首先進行關鍵詞切分,再進行Web數據挖掘,找到知識庫中的類似問題的答案提交給學生,如果知識庫中不存在類似問題,將問題轉發給教師,再由教師將答案提交給系統,同時將該題目以及解答納入到知識庫中,但別的同學在問到相似問題時,可以直接給出解答。
在調查過程中學生常常反映提出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答,或得不到滿意的解答。教師也往往由于問題太多和不知提問題學生的實際水平而難以做出及時、恰當的答復。智能性的答疑系統常常建立在學生的學習模型的基礎之上。在有了不同學生的學習檔案后,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模型以及學習記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能夠做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答復。
5 面向過程的個性化智能評價子系統
新的教學模式能否實現,關鍵在教學評價。雖然在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服從與教學目標。但教學評價卻對教學、學習的具體實施起導向作用,所以在基于網絡的遠程教學――學習環境中,要真正擺脫出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真正的體現學習者的主體地位,達到學習的個性化,建立新型的評價制度是遠程學習環境的建設必要條件,是衡量學生學習活動效果的方法和調控學生學習方向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適應學科特色有兼顧學生個性的評價方式才能真正實現學習的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