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00:06:35
序論:在您撰寫體育工作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摘要:高校體育工作創新體系是融體育觀念創新、教學創新和制度創新為一體的三維構成。推進高校體育工作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樹立健康第一、全面體育、主體體育和適度體育的教育觀,必須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三個結合”,必須改革學生學習評價、課程評價制度和貫徹落實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一、高校體育工作創新體系的基本構成
教育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等方方面面。就一般普通高校而言,其教育工作創新應以提高人才培養量和人才創新精神、能力為核心,確定和21世紀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思想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改革管理制度,調動教和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等。高校體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方面,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具體環節,其創新體系的構成既具有學校整體教育工作創新的普遍性,但在內涵上,又具有本學科的非凡性。因此,高校體育工作的創新體系是構建在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基礎上融體育教育觀念創新、體育教學創新、體育教學制度創新為一體的三維體系。在這三者中,觀念創新是先導,教學創新是核心,制度創新是保證。高校體育工作,只有將三者有機結合,整體推進,才能開創新的局面,在培養具有健康體魄的高素質人才中發揮應有的功能。
二、有關體育教育觀念創新
(一)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觀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目前,以人為本,健康第一,人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基本理念。健康的生存是人的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傳統的“體育—鍛煉—發展體力—做功于物質生產—財富”模式已不適用于知識經濟時代,必須更新為摘要:體育—娛樂—發展智力(身心健康)—功能于知識經濟—財富。其次,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勞動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體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生產觀念改變、閑暇時間增多、生活節奏加快等等方面,人們越來越熟悉到健康的重要性。同時,體育作為促進個人健康的手段和良好的休閑娛樂方式已引起人們的關注。所以,全面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服務于快樂的幸福生活,是新世紀對體育的期盼。就高校而言,培養大學生健康體魄是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黨中心、國務院于1999年6月提出了“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要求,在近幾年的實踐中,高校已逐步把傳統的“體育”在科目和課程上拓展為“體育和健康”。因此,高校體育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必須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觀,努力構建體育和健康教育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樹立全面體育觀
全面體育教育觀所強調的是充分發揮體育的全面性。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摘要:“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脆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完善狀態”。這就十分清楚地把健康作為一個生理、心理、社會等指標相統一的全新理念呈現了給人類,對高校體育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體育不僅包含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而且包含飲食營養、衛生、身體技能技巧和身心健康發展等因素,也包含把握、應用和創造3個發展層面,還包含知、情、意、行等方面。因此,實施全面體育教育,既是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全面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有效辦法。
(三)樹立主體體育觀
主體體育觀所強調的是體育教育的主體性。它具有兩層含義摘要:一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即學生在和客體相互功能中應具有的主體性,其中包括學生自覺地接受知識,又包括學生主動地適應教師;二是教師施教的主體性,即教師應以培養主體性的人為根本宗旨,包括教師創造性地加工教學信息,又包括教師主動地適應學生。主體性是當今體育教育的本質特征和內在特性。它要求體育教師根據學生、教育和社會的需要,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內在的體育需求,創設和諧、民主、寬松的體育環境,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從而達到使學生自立、主動、創造性地參加體育活動,健康體魄,增強身心素質的目的。
(四)樹立適度體育觀
適度體育觀要求必須從“度”的視角去開展體育教育活動。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質和量兩種客觀的規定性,都有質和量兩種規定性的變化。而做為質和量的統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質和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圍,是和事物的質相統一的數量界限。因此,適度體育就是為了保持所需要的體育的質,應當有意識地把體育的量控制在一定的界限之內,不能“過”也不能“不及”。也就是說,要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課的運動負荷應適當,過小達不到增強體質的效果,過大又會引起過度疲憊,影響健康,影響學習。
三、有關體育教學創新
(一)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
深化體育課程改革,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增進其身心健康為核心的教學內容新體系,讓學生生動、活動、主動地得到發展。新體系應既含有人體健康、科學健身、傳統養生、運動文化等理論知識,也應含有技能性、競技性、娛樂性、保健性等內容。通過這種知識的傳授,引導學生進行符合健康要求的學習和生活行為。新體系中活動類課程內容的選擇應以學生為本,淡化競技,注重健身。開設一些有廣泛群眾基礎、大家喜聞樂見、適合終生或不同階段參和鍛煉的運動項目。同時還應開設綜合性、趣味性的運動處方課程,以提高教學的實用性。新體系應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健康成長的規律選擇內容,各學段的教學內容力爭相互配合,相互銜接。另外,要改革體育課程的設置,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彈性化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實現體育課由必修課向選修課的轉變。
(二)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1、變重教為重學。新世紀的體育教學必須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由獨奏者改為導演或促進者。教師只有很好地充當導演或促進者,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學由重教向重學的轉變。“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和練,才是教育的終極目的,也是體育的終極關懷。
2、變被動練為自主練。以往的體育教學往往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忽視學生在體育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往往以強迫的方式讓學生被動地練,從而達不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因此,要實現體育教學行為的轉變,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必須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學會自主練習。當然,這種轉變不是削弱對教師的要求,更不是弱化教師的功能,恰恰相反,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師由重視說教向導學或導練轉變,由重視體育課堂教學向重視課前預備轉變。
3、變重視共性為重視個性。過去的體育教學往往是千人一面,簡單施教,強迫灌輸,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效果較差。因此,新世紀的體育教學,既要重視探究學生的群體差異,如男生和女生的差異、班級和班級的差異、年級和年級的差異等,還是重視探究學生的個別差異,如學生個體對體育熟悉、喜好喜好、體育基礎、身體發展水平、接受能力等,尤其是要重視部分非凡學生的情況,在保證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發揮學生的特長,做到因材施教。
4、變強制性體育為引發學生內在需要。過去的體育教學往往是“教者發令,學者強應,身順而心違”,不管學生的喜好、需要、強行施教,從而導致一些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體育教師必須探究和引發學生內在的體育需要。所謂需要,是指有機體對生存、發展條件的需求性和占有性的傾向,內在的體育需要是學生積極參和體育活動的動力。引發了學生的內在需要,才能使愿望動機和行動相統一,才會促使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三)實現“三個結合”
1、普及和提高結合。高校體育是全員體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學生,是終身體育的基礎,也是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目前,重提高、輕普及,重練習、輕教學,重比賽、輕群體的現象,在相當一部分高校仍然存在。這勢必會影響到“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貫徹落實。因此,高校體育工作必須正確處理普及和提高的關系。要深刻熟悉到沒有全員的普及,就沒有全面性的提高。即使是少數人的提高也缺乏廣泛而深厚的基礎。要做到在抓普及的基礎上促提高,在普及的基礎上努力提高競技水平。
2、階段教育和全程教育結合。傳統的大學體育課大部分設置為2年,少數為3年。而事實表明,在體育教學的中后期(即2、3年級)學生素質指標則逐步下降,學生從事身體鍛煉的動力也逐漸減弱。因此,必須改革體育課程的設置模式。通過適當延長課程設置的時間跨度,固定選課學分,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積極引導學生天天參加1小時左右體育鍛煉、開展體育俱樂部等多種形式,繼續和延伸整個大學階段的體育教育,實行大學體育教育的全程化(四年一貫制)。
3、課內教學和課外鍛煉結合。課內教學是體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課外鍛煉是課內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實踐證實,課外鍛煉是高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彌補體育課內教學的不足、鞏固課堂教學所傳授的知識、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能力和習慣,發展學生的體育喜好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功能。長期以來,人們往往重視課堂教學而忽略課外鍛煉,從而使高校體育教育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觀念,努力形成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體系。
四、有關體育教學制度創新
體育教育制度創新的關鍵在于改革體育教育評價制度。目前,體育教育評價只注重橫向評價(學生之間相對差距的評價)。然而,根據不同的目的,體育評價應考慮多角度的綜合性,實行相對評價,著眼于學生學習過程的縱向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
(一)對學生學習的評價
傳統的終結性評價通常采用學期末、學年末統一評定的方式給學生評分,成績評定后課程也就結束。這種方法不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到充分的調節功能,并且也不能顧及學生的先天能力差異、喜好喜好、健康狀況,反而對某些學生產生負面影響,使學生喪失參和體育的動機。因此,要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不僅重視學期末和學年末的體質和健康的評價,更應對學生的健康、體質的變化及其產生原因的過程進行評價。通過對過程的評價,即時反饋、即時有效地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從而達到即時矯正或鼓勵學生的體育學習行為,促進學習不斷發展。同時,要把評價的結果和學生評優獎勵和畢業結業掛起鉤來,以形成學生參加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激勵約束機制。
(二)對體育課程的評價
建立科學的基于三維健康觀基礎上的課程評價體系和建立“以學論教”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通過對學生生理、心理、體質等方面做出客觀的綜合的評定,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和課程效果。另外,從體育學科的特性來看,每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都有真實的感受和評價。體育課程效果的自我評價對個體而言是絕對的,但從評價的具體情況分析,必然具有相對的性質。注重個體的自我評價,是體育課程評價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一)過分強調教學與科研的矛盾對立性
而忽略了它們之間的聯系體育學科的發展、進步首先要從教學與科研兩個方面入手?,F代體育教師必須承認的是,教學與科研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但二者又不可分割,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作為一個學科發展與進步的主體要素,體育教師是體育文化的傳播者,又是幫助學生強健體魄的指導者,只有不斷研究先進的技術、關注學科前沿發展動態,才能夠跟得上時展的潮流,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正視科研與教學之間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二)體育科研經費投入少
科研儀器不足我國傳統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體育教學也難免受到一些影響,傳統的教學思想過于重視文化課程的教育,體育這種偏于素質訓練的學科往往或多或少地被忽視,并且很多人認為體育教學不需要科研,因此,在體育科研方面資金投入不足,科研儀器不夠先進,書籍太過陳舊,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體育教師進行科研的積極性,使得很多科研工作無法進行或者流于形式。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所謂的科研只是為了、評職稱,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并且使科研脫離了體育教學的創新和實踐。
(三)教師知識結構有漏洞
科研信息閉塞,拿不到課題在我國很多學校的體育科研中,教師對科研對象研究不深,課題的可行性較低,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由教師知識結構不合理造成的。另外,體育教師獲取信息的渠道不足。在知識大爆炸的信息化時代,學校的發展依賴于科研,科研則依賴于教師的信息獲取能力。雖然體育教師一般都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并能在網絡上獲取需要的信息,但由于缺乏信息資源的搜索技巧,因此,得到前沿學術信息的可能性較低。目前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體育科技信息的滯后,信息的時效性不盡如人意,加之體育科研獲取信息的渠道問題,使得我國體育科研工作很難順利開展。
(四)缺乏高層次研究人員學校缺少科研活動的組織者和帶頭人
一些高素質的科研人才更是稀缺,這對體育教師的科研工作影響非常大,學校沒有真正發揮出傳、幫、帶的教學優勢,激勵機制的執行力度也差強人意,這些都有礙于體育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促進體育科研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路徑
(一)樹立科研意識體育教師要明確科研的目的、過程與必要性
真正做到對科學研究有較強的認同感,有想要進行科研工作的欲望,這是開展科研工作的前提。體育教師還要知道科研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有打持久戰的毅力,有克服各種困難、解決各種問題的心理準備,更要在遇到各種阻力和困難時堅定信心,絕不退縮。
(二)確立正確的科研方向科研方向的確立是體育科研的重點
在確立方向時一定要深思熟慮,尋找適合的方向。最好立足于教學實踐,選擇自己在專業方面所擅長的科研項目,當然,這個研究方向必須具有可行性?,F在許多體育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的科研條件比較差,缺乏必要的設備與資金支持,又有繁重的教學工作,還要訓練各種體育隊伍,此外,還要參加必要的群體活動和社會活動,時間和精力有限,科研工作困難重重。因此,要立足于教學實踐,只有這樣,科研時間與教學時間才可以統一,也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與實驗成本。
(三)確定合理的科研實驗方法與研究手段
上文說到,體育領域的科研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在進行科研工作時一定要注意實驗設計,確定合理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預測所需要的實驗手段、機械或科學儀器,做好實驗記錄。
(四)體育教育管理者要轉變思想
近年來,高考無形中讓無數考生倍感壓力。高考的成績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未來,因此受到高考的壓力,學生們對于文化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無形中強調文化課學習的重要性,從而讓教育工作中,文化課的教育力度不斷加大,造成了教育的傾向性。那么,對于體育教育工作而言,具體的被忽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高考讓文化課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而體育教育工作則顯得可有可無;文化課的學習程度決定了高考中的考試成績,從而決定了學生們的未來。對于文化課的學習而言,學生們幾乎已經到了癡狂的程度。而體育教育工作一直是認為與活動和玩相關的內容,每周的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被學生們也充分利用起來。在中學階段,尤其是高考階段,在體育課上學習文化課的現象非常常見。此外,因為高考中,不是體育專業的學生根本不用計算體育的考試成績,從而讓體育教育在與文化課的對比中,被忽視掉。因此,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學生們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體育的重要性;在文化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任務非常沉重,這就導致了文化課經常出現占課的現象。有時候,為了能夠趕上文化課教學的進度,有些文化課的教師甚至占有學生們的體育課。這就說明,在教師的心中,也沒有把體育教育給予一定的重視,反而認為學生們只要面對高考就可以了,體育無非就是玩。第三,體育教師在對本科重視的程度上不足,并且沒有給予真正的教育重視;這一現象是非常危險的,而且是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的。
作為體育教師,存在部分教師自身對體育教育本身不重視的現象,從而在學生在接收教育的時候,也感到無聊和乏味。而實際上,體育教育是真正能夠發揮學生天性的課程,能夠讓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培養的課程。
2體育教育的優勢分析
學生時期,由于整體教育風氣的影響,高考以及考試成績幾乎成為了學生們的全部,對于教師而言,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們的。因此,體育教育的優勢逐步被學生們所淡化,從而遭到了忽視。實際上,體育教育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并且與文化課之間也不存在沖突的現象。首先,體育教育能夠讓學生們的身心都能夠得到鍛煉;現代教育過多的注重成績,但是對于學生們的身心健康關注卻遠遠不足。身體是一切的基礎,體育教育的重點就在于讓學生們通過體育鍛煉,擁有好的身體。如果身體不好,那么就會影響文化課的學習,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進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此外,體育鍛煉能夠讓學生們更加樂觀開朗,在學習的過程中,這種思想非常重要。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對于學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體育教育能夠與文化課協同發展;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度,當學習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應該學會讓自己的身心放松。體育課程的設置,也是基于這點考慮。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感受到學習壓力的加大,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夠讓學生們在緊張的學習以后,放松身心,讓大腦重新恢復,以助于更好的進行文化課的學習。最后,體育教育課程都屬于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優勢非常明顯,經常進行有氧運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精神活力。學習的過程中是枯燥而乏味的,只有學生們通過良好的體育鍛煉,實現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活力,才能很好的進行學習。
3班主任體育教育工作的重心分析
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們進行體育學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不僅僅是從形式上加強體育教育的力度,更應該能夠從意識方面以及思想方面,讓學生們有感悟,有共鳴。因此,在思想工作方面,班主任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班主任作為學生們的一種靈魂向導,在引導學生們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的體育教育工作重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班主任要給予學生們正確的體育教育引導;班主任要經常給學生們做正確的體育教育引導,有了好的身體才能夠更好的學習,學習和生活都是同等重要的。體育教育是為了能夠全面培養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從而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有良好的價值觀。那么,通過體育鍛煉和體育學習,能夠讓學生們在鍛煉和學習的過程中,享受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身體能夠充分呼吸。
在學習文化課已經非常勞累的時候,能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讓自己身心得到放松,從而實現更好的學習準備。第二,班主任自身在思想上要符合體育教育重心;只有自己認同,才能夠讓別人信服。班主任首先需要讓自己有心理上的認同,才能夠讓學生們真正去接收體育教育。給學生們確立良好的價值觀點,讓學生們認識到。體育活動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學習和體育根本就不沖突,而且是相輔相成的。當學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的大腦和身心都需要有氧運動來補充活力。而體育運動,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氧運動,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們的身心壓力釋放,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即能夠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又能夠感受體育運動帶來的后續效果。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從自身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從而讓學生們也有所感悟。第三,班主任自身也可以與學生們一起投入體育活動中;班主任在班級工作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與學生們一起參與體育活動,從而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在班級中,如果班主任可以一起參與的話,對于學生們的帶動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采用共同參與的方式,也是班主任對于體育教育工作重心的最好體現??傊?班主任在體育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找準體育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根據現存的問題進行合理解決,從而保證在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們能夠意識到學習體育的樂趣與重要性,進而加強了體育教育的效果。
4結語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是依據課程標準各學段學習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規定的活動或內容要求,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和學校場地設備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規劃教學內容的教學文件。它是體育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實施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全面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克服教學盲目性、片面性和隨意性的基本保證。
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計劃主要有:學年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單元教學工作計劃和課時工作計劃(教案)四種?,F依據課程標準各領域“水平一”的目標及其規定的活動和內容,對上述四種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方法及低年級教學計劃試舉例如下,僅供參考。
一、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
學年教學工作計劃也稱年度教學工作計劃,它是以年級為單位,依據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年齡特點,對全年教學內容和考核項目的規劃,是制訂學期教學計劃和其他教學計劃的依據。
(一)制訂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的思路
小學低年級學年教學計劃,是依據課程標準“水平一”各領域規定的活動和內容,選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并把這些教學內容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學年中去。然后,再根據學年授課周數、每周授課時數,以及每年級的各項教材及其設定的課時比例,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學期中去。并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確定測試體能和動作技能的項目。
(二)方法和步驟
1.分析研究低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加強計劃的針對性
在制訂低年級學年教學計劃時,教師應對一、二年級學生的情況有盡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說來,一年級小學生多數來自幼兒園,他們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隊列隊形如站隊、立正、稍息、看齊、報數、原地轉等動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動作和活動性游戲等,但對體育的知識概念還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級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作基礎即接受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訪問幼兒園教師和檢測學生的體能情況以及與學生聊天、詢問等了解學生的身體與心理情況。到了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體育課體驗,對課的活動過程、學習與練習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課堂常規意識和習慣,體能、心理適應能力及同伴關系、群體觀念等都有明顯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問題等。這些情況都是制訂學年教學計劃的有效資源和依據。因此,從了解和研究學生入手,制訂學年教學計劃,有助于教師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和難易程度,將本學段教材內容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年級中去,對于提高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學質量,都具有實際意義。
一學期除節假日外,一般按18周計算;國家教學計劃規定每周上4節體育課,全年實際上課總時數為:
18(周)×2(學期)×4(每周課時)=144(課時)
144×2(每課時按上兩項教材計算)=288(課次)
2.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教學需要,確定各項教材的授課時數。
(三)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示例
1.依據體育課程標準各級目標的涵義和要求,選定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的各級目標,是統領和選編各學段教學活動或內容的依據,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首先要悉心研究領會課程標準的總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的指導思想、理念涵義及目標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依據本學段各級目標要求選定相應的教學內容。
2.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分配好兩個學年的教學內容。
如上所述,學段各領域中的教學內容不是教師主觀隨意安排的,而是依據本學段各領域和水平目標的規定選定的。因此,教師在制訂學年教學計劃時,應先對所確定的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如: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目標的特定要求,考慮哪些內容適于安排在一年級,哪些內容安排在二年級;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分清哪些教材分別屬于哪個目標統領下的內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質、特點及目標屬性,有助于合理地把本學段的教學內容在分配到兩個年級中時,做到目標明確,分量適宜,難易度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
3.根據學年、每周授課時數和季節規律,分配好兩個學期的內容。
根據以上思路,現列舉學年、學期、單元教學工作計劃和部分教案,供教師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計劃時參考。
表1一年級學年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示例略)
表2二年級學年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示例略)
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的制訂
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也稱教學進度。它是依據學年教學工作計劃安排的教學內容和規定的教學周數、每周教學時數,以及各項教材的時數比例,結合季節、氣候特點和學校實際情況制訂的。它是制訂單元和課時教學計劃的依據。
(一)幾點說明
1.下面試舉的一年級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示例)所選編的教學內容,是依據表“一年級學年體育教學工作計劃”中的教材編制的。
2.每周授課時數是按4課時安排的;每課時安排兩項教材或活動(一課時為兩課次),但體育基礎常識課、身體測量課和地域性活動課等,每課時可以安排一項教材或一項教材1~2課時完成。應注意學與練結合、室內與室外有機結合。
3.在所試舉的學期教學計劃中,沒有確定體能和動作技能的測度項目。在實際制訂計劃時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加以規定。
4.在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時,還可安排“機動課”時間(一般安排2~4課時),以便對各種原因的停課或薄弱環節等進行適當彌補和調整。
(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示例
表3一年級第一學期體育課教學進度(示例略)
三、單元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
單元教學工作計劃也稱單項教材(包括課題單元)教學計劃。它是依據學期教學計劃中某項教學內容或活動(一般為測試項目或發展體能效果好、動作技術較復雜等重點教材或連續進行的課題活動)及其目標制訂的課時教學規劃。通過對某項教材或課題活動的統籌設計、逐課實施,能夠確保教學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一)方法和步驟
1.依據該學段領域和水平目標的要求,按照學年、學期教學計劃中該項教材的課時規定,提出每次課的目標要求和教學重點。
2.結合學生的情況和教學設備條件,安排教法步驟和組織措施。
3.最后一次課進行終結評價(重點評價學生的參與態度、學習進步程度和簡單的運動技能掌握情況)。
(二)單元教學計劃示例(僅供參考)
一年級持輕物擲遠單元教學計劃(示例略)
四、課時教學工作計劃(教案)的制訂
課時教學工作計劃也稱教案,它是依據學段水平目標的規定和學期教學進度(包括單元教學計劃)中課時教學內容的安排,制訂的教學實施方案;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基本依據。高質量的課時計劃,是順利實施課堂教學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和基本保證。為此,教師要悉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以確保教學有效地實施和目標的達成。
(一)制訂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思路
(二)課時教學計劃示例
課時計劃的形式多種多樣,這里提供的是依據水平一的目標及本學年、學期計劃中選編的部分內容或活動,僅供參考。
體育課的設計(教案示例)
培養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是小學階段體育課的重要目標之一,為達到這個目標,將其歸納為:“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這里的“練”是發展能力的手段,而“樂、動、玩”則是培養學生興趣的生動體驗。
論文摘要:采用“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和“教師工作壓力調查量表”,測查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和工作壓力。結果表明: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較高,教師對反映教師社會地位的職業認同和基本工作環境的同事關系和環境與資源的滿意度較高,而對反映具體工作狀況的領導與管理、付出與回報和工作任務與壓力的滿意度較低。性別、職稱和教齡等因素對工作滿意度有一定影響。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的關系較為復雜,其中社會因素壓力和人際關系壓力對工作滿意度的預測力較高,分別具有負向的和正向的預測作用。工作壓力未必完全導致工作滿意度的降低,某些特定的、適度的工作壓力會導致工作滿意度的增高。
0前言
組織成員的工作滿意度是衡量其對工作態度的一個基本指標,反映了對工作的整體評價。工作壓力則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一個重要方面,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密切。體育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助人職業,社會認可度較低,發展機會較少,工作壓力較大,極易形成較低的工作滿意度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從而影響教師的工作績效,嚴重者甚至產生離職現象,給個人和組織帶來極大損失。因此,了解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狀況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是目前組織管理特別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新課題。
綜觀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國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國內的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由于研究的時間短,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有待進一步拓展和驗證。目前,國內外已有的研究結論,不論是在工作滿意度的個體差異上還是在工作本身、工作回報、領導管理等其它工作滿意度層面上,都存在頗多的不一致結論。目前對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理論研究較多,實證研究較少,少數的成果僅留在經驗性的表面描述上,未作深入的分析。另外對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和工作壓力關系的研究還缺乏權威性的研究結論和調查數據支持。鑒此,針對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加強高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特征的研究,探討工作滿意度與工作臟力的關系,將會為社會、學校、教育行政機構了解和認識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和工作壓力問題提供客觀的理論依據.為體育教師隊伍的管理與建設提供必要的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被試
我國部分高校體育教師405名,其中男教師276名,女教師129名。
1.2研究工具
工作滿意度的測量采用“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該量表根據黃桂梅編制的“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進行修訂,量表共有6個維度,60個題目,其中領導與管理維度18個題目,環境與資源維度t1個題目,同事關系維度11個題目,付出與回報維度7個題目,職業認同維度8個題目,工作任務壓力維度5個題目。采用Likert量表5級記分,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別計1—5分,部分題目為反向記分題目,得分越高,則表明被試的工作滿意度越好。量表的Cron—bacha系數為0.9445,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分量表的a系數從0.6991到0.9363,信度水平較高。分量表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系數在0.496~0.884之間,且相關顯著,內容效度比較理想。各分量表之間的相關系數在0.112--0.309之間,6個維度之間具有較好的相對獨立性,具有一定的結構效度。
教師工作壓力的測量采用“高校教師工作壓力的調查量表”,該量表根據許延禮“教師工作壓力調查量表”修訂而蔚,量表共有7個維度45個題目,其中領導與管理壓力維度10個題目,工作負荷壓力維度9個題目,學生因素壓力維度5個題目,人際關系壓力維度5個題目,自我身心壓力維度7個題目,社會因素壓力維度5個題目,職業發展與晉升壓力維度4個題目。問題采用Likert量表形式,分5級記分,分數越高表明壓力感受越大??偭勘淼腃ronbacha系數為0.83,分量表的a系數在0.55~0.82之問,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每個條目與量表總分的相關在0.32~0.68之間,表明該量表有較好的內容效度。7個因子的貢獻量均在5.1%以上,共解釋了58.65%的方差,7個因子在結構上反映了教師工作壓力的主要來源,具有可解釋性。量表效度較好,可用于實際研究。
1.3研究步驟與方法
研究采用匿名的方式進行集體測試,統一指導語,當場收回,共發放調查量表690份,回收546份,其中有效量表405份。所有數據統計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完成。
2研究結果
2.1被試工作滿意度的人口統計學特征
調查結果表明,高校體育教師在工作滿意度的職業認同(3.43±0.54)、環境與資源(3.26±0.47)和同事關系(3.24±0.37)維度得分超過中值3,領導與管理(2.87±0.48)、付出與回報(2.93±0.59)、工作任務與壓力(2.82±0.59)維度的滿意度較低。
2.1.1工作滿意度的性別特征。從表1可以看出,男性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所有維度得分均高于女教師,其中付出與回報、職業認同和滿意度總分的差異具有顯著性。
2.1.2工作滿意度的職稱特征。調查結果表明,職稱越高者其工作滿意度總分越高,在同事關系維度,職稱越高者其滿意度越低,除同事關系外,教授在工作滿意度的總分及所有維度均高于其他職稱者。除同事關系維度外,工作滿意度在不同職稱上的得分基本呈兩端高中問低的“u”形。職稱在付出與回報、環境與資源、領導與管理、工作壓力和滿意度總分上均具有顯著性的主效應。詳見表2。
2.1.3工作滿意度的教齡特征。調查結果表明,在同事關系維度,教齡越長者其滿意度越低。滿意度總分以及付出與回報、環境與資源、職業認同和領導與管理維度在不同教齡上的得分呈兩端高中間低的“U”形。在工作壓力維度,教齡越長者的滿意度較低。其中教齡在付出與回報、職業認同和同事關系維度上主效應顯著。詳見表3。
2.2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的關系
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考察高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的關系,如表4所示,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各因子的關系較為復雜,即存在正相關關系也存在負相關關系,且相多為低相關關系。只有付出與回報和領導與管理滿意度與社會因素壓力呈較高程度的負相關,工作任務與壓力滿意度與工作負荷壓力呈較高程度的負相關。
社會因素壓力、自我身心壓力、工作負荷壓力、人際關系壓力和領導與管理壓力因子進入付出與回報回歸方程,其中社會因素壓力、工作負荷壓力和領導與管理壓力因子對付出與回報有負向的預測作用,自我身心壓力和人際關系壓力對付出與回報有正向的預測作用,五個因子的聯合解釋量為36.7%,其中社會因素壓力的解釋量達到21.5%。社會因素壓力和職業發展壓力進入了環境與資源回歸方程,其中社會因素壓力對環境與資源的滿意度有負向的預測作用,職業發展壓力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兩個因子的聯合解釋量為3.7%。
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以工作壓力總分及各因子為預測變量預工作滿意度,結果如表5所示:
工作負荷壓力因子進入職業認同回歸方程,且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因子的解釋量為1.5%。學生壓力、人際關系壓力、職業發展壓力和領導管理壓力進入同事關系滿意度回歸方程,其中人際關系壓力和職業發展壓力對同事關系有負向的預測作用,而學生壓力和領導管理壓力對同事關系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四個因子的聯合解釋量為11.9%。
社會因素壓力、人際關系壓力、領導與管理壓力和工作負荷壓力因子進入領導與管理滿意度回歸方程,其中社會因素壓力、領導與管理壓力和工作負荷壓力對領導與管理滿意度有負向的預測作用,而人際關系壓力則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四個因子的聯合解釋量為25.2%o,社會因素壓力因子的解釋量達到13.9%。
工作負荷壓力、自我身心壓力、領導與管理壓力和工作負荷壓力進入工作任務與壓力滿意度回歸方程,其中工作負荷壓力和領導與管理壓力對工作任務與壓力滿意度因子有負向的預測作用,而自我身心壓力和工作負荷壓力則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四個因子的聯合解釋量為20.8%。
社會因素壓力和人際關系壓力進入工作滿意度總分回歸方程,其中社會因素壓力有負向的預測作用,而人際關系壓力則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兩個因子的聯合解釋量為13.3%
3討論與結論
3.1被試的工作滿意度特征分析
教師對反映教師社會地位的職業認同和基本工作環境的同事關系和環境與資源的滿意度較高,而對反映具體工作狀況的領導與管理、付出與回報和工作任務與壓力的滿意度較低,與高校目前的基本情況相吻合。
女性教師對其付出與回報和職業的認同度較低是其工作滿意度較低的主要因素。
在職稱方面。教授的工作滿意度較高,與其一般擔任行政領導工作、對學校各方面的認同度較高有關。講師在學校中性屬于相對不太受到重視的群體,因而其滿意度較低。而助教及以下職稱者的工作滿意度較高,主要是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和期望值的達成相近有關。
在教齡方面。低教齡者對教師角色具有新鮮感,較容易得到滿足,而高教齡者多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就動機有所下降,容易得到滿足;中等教齡者易對教師工作失去新鮮感,且對工作的不滿開始有所增加,因而其工作滿意度較低。
論文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與數理統計法對福建省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析,調查結果顯示:福建中職體育教師在社會地位,薪酬福利,考核評定,培訓進修等方面滿意度不高。因此,學校管理者通過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優化結構等方法提高教師工作滿意度,以有效提高中職體育教師教學工作成效。
前言
體育教育是中職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體育教師是中職教學工作的主體,是中職體育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所謂教師工作滿意度是教師對其工作與所從事職業以及工作條件與狀況的一種總體的、帶有情緒色彩的感受與看法。在中職體育教育管理中,工作滿意度主要指體育教師對工作的期望、工作環境、社會地位、工作報酬、福利津貼、進修晉升和人際關系等之間協調一致的程度。工作滿意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職體育教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進而影響到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此外,它還將制約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的發展。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既可以增進中職學校體育教師身心健康及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為學校正確地認識體育教師對工作的滿意狀況,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優化完善相應的激勵機制提供依據。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從福建經濟學校、福建省稅務學校、福建寧德財校、漳州農業學校、福建工業學校、福建理工學校等57所福建中等職業學校中隨機抽取28所中職學校共計120名體育教師,向其發放問卷,回收103份,回收率86%,其中有效問卷為94份。
1.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2結果與分析
2.1福建省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工作社會地位滿意度從圖1可以清晰看出,,福建省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自己工作地位的滿意情況不容樂觀。只有8%的教師對自己中職學校體育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表示很滿意,選擇較滿意的占18%,選擇基本滿意的占29%,值得注意的是,選擇較不滿意的占36%,選擇很不滿意的占8%。
筆者認為,一個地區的職業教育與該地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福建省的社會經濟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我省的職業教育也處在迅速發展的階段。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職業中等??茖W校的學校體育也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培養德智體全面協調發展的中職學校生方面的作用和貢獻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一些傳統觀念的慣性影響,作為中職學校體育教育一線工作者的體育教師,其工作的重要性、做出的貢獻往往不被重視和認可,甚至不乏偏見。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工作社會地位的提高,既有賴于廣大中職學校體育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高專業水平、提升自身形象;也需要相關領導的重視與支持,需要社會的認可與接受。
2.2福建省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學校考核情況滿意度人力資源績效考評是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活動的依據,也是調動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管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估體系,是進行有效激勵的基礎。如能正確評價中職學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成績,將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工作動機,促進學校體育發展目標的實現。調查表明,73%的體育教師認為現行的學校考核辦法不合理或者相當不合理,認同學??己说膬H為21%(見表1)。學校考核涉及了體育教師的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考核辦法的合理與否,無疑將直接影響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由此,筆者建議,中職學校體育教師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學校完善考核辦法,積極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促進體育教學工作考核的公正與合理,真正起到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的導向作用;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塑造良好的體育教師形象。通過內練素質,外塑形象,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及社會地位。
2.3福建省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薪酬與福利滿意度從統計結果看,福建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工資的期望比較高,只有2%的教師認同現在的工資狀況。而且這2%的教師都是高職稱教師。96%的體育教師認為工資應該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5%的教師持無所謂心態(見表2)。據雙因素理論,對教師的激勵有直接和間接兩種,工資、薪酬屬于保健因素,一般不會直接起到直接的激勵作用。然而,還必須注意到,雖然隨著福建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教師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也得到了較大改善,但今年的物價上漲,房價飄升,加之長期以來中職學校體育教育的價值缺乏社會認可和重視,相對于中職學校其它學科教師的收人而言,體育教師的平均收人還較低,廣大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工資收人有較高的期望值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對體育教師而言,對工資收人的期望其實就是還沒有得到滿足的需要。根據馬斯洛需要理論,這種需要完全可以影響其行為。在對福利方面的訪談中了解到,多數體育教師對福利情況不太滿意,認為單位福利津貼分配方案需要進行改革。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的公平理論,當教師認為報酬不公平時,就會感到不滿意,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由此,筆者建議,中職學校學校應充分考慮不同對象在不同時期的需要,采取靈活多變的獎勵形式來滿足人的不同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以此充分調動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更好的體育教學效果。
2.4福建省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培訓進修滿意度調查發現,福建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單位的培訓進修情況并不是很滿意。持滿意態度的只占總數的13%,高達58%的教師表達了不滿,其中有16%的教師處于很不滿意的狀態。35歲以下的教師有87%表達了對培訓進修制度的不滿。近年來,學校進行了一系列的體育教學改革,而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中職學校體育教育改革需要廣大體育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跟教學一線保持密切聯系的首都體育學院理論學科部副主任楊鐵黎教授,針對當前體育教師自身素質總體不高的情況,也曾大聲呼吁,必須加強體育教師基本技能和體能的培訓。有針對性的進修培訓,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各方面素質,開發其潛能,以便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中職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筆者建議,學校管理者應該克服“重使用、輕培養”的傾向,加大培訓進修力度,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素質和能力,使其更好地勝任中職學校體育教育工作。
此外,研究發現,在上下級關系方面,福建中職學校體育教師較多認為和上級領導關系一般(52%),認為關系非常和諧的只占了10%a。研究結果提醒學校管理者,體育教師是新時代的人力資本,是自己的朋友和親密伙伴。管理者應改變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注意加強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只有這樣,體育教師才能在領導者的賞識和尊重中獲得源源不斷的激勵。
3結論與建議
從研究結果不難看出,目前,福建省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體育教育工作的滿意度情況不容樂觀,表現為: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社會地位不太滿意,對學校對體育學科的考核認可度不高,希望薪酬和福利津貼方面能得到提高和改善,對培訓進修方面不太滿意。針對研究結果,筆者認為,這里有體育教師自身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有著社會及學校管理等方面的諸多原因。為此,有必要提出如下的幾點建議:
3.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學校應認真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教育法》《體育法》等政策法規,切實把學校體育工作與體育教學放在適宜的位置;尊重體育教師的教學等工作;在考核評定、業務進修等方面,一視同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對ms位福建省高校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從中了解到福建高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現狀及特點,結果表明:女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高于男教師;不同年齡的高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存在著顯著差異;高學歷者對工資待遇、工作壓力和工作環境的滿意度低于低學歷者;工作滿意度的高低與職稱的高低成正比關系。
引言
工作滿意度是一個和工作生活質量相關的問題、是組織成員態度的一個特殊部分、即對特定對象的情感判斷。這種態度影響人的行為、甚至身體健康。教師“工作滿意度”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它是教師對其工作與所從事職業以及工作條件與狀況的一種總體的、帶有情感色彩的感受與看法。它不僅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密切關系、而且與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關系。體育教師的工作非常有特色,與其它科目相比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教學形式、教學環境和承受的工作壓力是有差異的,而在不同教育階段,上述方面也會有明顯差異了解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狀況對于增進高校教師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在考慮工作滿意度地域性、時間性的基礎上,參照已有的工作滿意度測評量表,設計調查問卷,了解福建省高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現狀及特點,以期達到增強學校體育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方法與測量工具
向福建省15所本科院校(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學院,閩江學院、福建工程學院、莆田學院、華僑大學、泉州師院、廈門大學、廈門理工學院、漳州師院、龍巖學院、三明學院)體育教師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5份,回收率92。5%,其中有效問卷178份。其中男性97人,女性81人;35歲以下55人,35-45歲86人,45歲以上37人;博士5人,碩士62人;學士111人。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1.3測驗工具
設計工作滿意要素總和評定量表。量表的編制分三個步驟:
1)對高校體育教師實際工作中的滿意因素進行假定性分析。假定影響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的因素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具體為:①工作成就感。如體育教師工作中的成就感即所做工作得到認可和贊揚,工作本身具有挑戰性和興趣,工作的發展前途等;②工作壓力感。如體育教師工作中的強度、難度,包括繼續教育、教學、科研以及職務晉升的壓力等;③公平的報酬。工作中產生的價值與工作的實際是否一致,利益分配的公開性與公正性,晉升的機會及職稱評定的公平性等;④人際關系。包括體育教師工作中的領導關系、同行或同事的關系,以及師生關系等;⑤外部環境。包括國家的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體育教師在全社會的地位,高校與經濟的結合,居住區域的生活環境等;⑥體育教師人格與工作的匹配,即個體的人格特點與職業環境的匹配程度。
2)依據假定,盡可能細化,擬出包括46個封閉式、1個開放式項目的預選量表。
3)請福建省15所本科院校200名體育教師作為被試,對預選量表中47個項目給予必要性程度評定(5分法)。通過聚類分析,以0。30負荷量為取舍點,使每一條目僅負荷在一個因子上,結果見表1。中的個因子解釋了項目總方差的93。4%。提示了自我實現、工資待遇、人際關系、工作壓力及生活環境5個因子是影響福建省體育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因子。該問卷的四周再測信度0。85,經SPEARMAN-BROW公式校正得到總體樣本的分半信度0。82至0。86之間,各指標均很理想,驗證性因素分析中擬合指標2/DF=4。0,可以接受;殘差枝葉圖呈正態分布,且大部分集中于0的周圍,說明模型的擬合程度良好,由此證明該問卷結構成立。
二、結果與分析
2.1福建省高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差異分析
2.1.1不同性別組工作滿意度因子的差異比較
由表1可知,就整體而言,男女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差異顯著,女性工作滿意度有高于男性的傾向,女性對高校的社會成就感及工資待遇方面的滿意度優于男性教師,但在人際關系方面,滿意度低于男性教師,在工作壓力及工作環境因子上男女教師差異不顯著。
2.1.2不同年齡組工作滿意度因子的差異比較
由表2可知,就整體而言,不同年齡的高校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存在著顯著差異。隨著年齡的增加,教師的社會成就感、工資待遇及工作環境滿意度逐漸提高,但是年齡越大的人,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越低;中年人比年輕人及年長者認為工作壓力感更大。
2.1.3不同學歷級工作滿意度因子的差異比較
由表3可知,就整體而言,不同學歷的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存在著顯著差異。不同學歷的體育教師因工資待遇、工作壓力和工作環境的不同,工作滿意度不同,表現出高學歷者對工資待遇、工作壓力和工作環境的滿意度低于低學歷者;而在社會成就感和人際關系方面,不同學歷的教師其滿意度差異不明顯。
2.1.4不同職稱組工作滿意度因子的差異比較
對不同職稱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測量結果作方差分析后可以看出(表4),由于職稱因素,社會成就感、工資待遇、人際關系、工作壓力、生活環境5項滿意度上作用較為明顯,其中在社會成就感和待遇上差異非常顯著;而在人際關系、工作壓力二項滿意度上無顯著差異,由于在當前,職稱是對教師教學成績、學術水平、教學經驗的某種肯定,且與工資等物質待遇緊密相關,一般而言,職稱越高,工資也越高,個人在學校和社會上的地位必然也更高、影響也更大,自然會受領導的重視。
三、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總體上,福建省高校體育教師工作的滿意度良好,但存在著年紀越輕、學歷越高對工作滿意度反而越低的現象;男女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存在差異,女性教師工作滿意度優于男性;省會城市的教師工作滿意度優于中小城市的教師。
2)就社會成就感而言,年長教師、骨干教師、高學歷教師、省會城市教師的滿意度分別高于年輕教師、非骨干教師、低學歷教師及中小城市教師。
3)就工資待遇而言,女教師的滿意度高于男教師;年長教師的滿意度高于中青年教師;非骨干教師高于骨干教師;省會城市教師高于非省會城市教師。
4)就人際關系而言,高學歷、骨干教師、年輕者、男性教師的滿意度分別高于低學歷、非骨干教師、年長者及女性教師。
5)就工作壓力感而言,年長教師工作壓力感輕于年輕教師;骨干教師、高學歷教師高于非骨干教師、低學歷教師。
6)就工作環境而言,年長教師、低學歷教師、非骨干教師、省會城市教師的滿意度分別高于年輕教師、高學歷教師、骨干教師及中小城市教師。
3.2建議
1)要滿足高校體育教師自我發展需求。對高成就欲望的體育教師,分階段地適當增加其工作的難度,增加工作的挑戰性,并對其給予足夠的關注,可以激發其斗志。對工作與性格調適有困難的教師,盡可能幫助其規劃職業生涯,增加他們在工作中的樂趣。
2)要處理好對體育教師的嚴格要求、關懷和尊重之間的關系,想方設法為他們排憂解難,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各種合理需求,使他們置身于集體的溫暖之中,提高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