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4 18:40:43
序論:在您撰寫審計案例分析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根據有關要求,不含B股的境內金融類上市公司年報,在經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同時,還須經境外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而截止2000年底,在滬深兩市中,除含有B股的上市公司外,銀行類上市公司只有三家,即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從這三家上市銀行已公布的2000年年度審計報告來看,許多報表項目存在較大的境內外審計差異。為了說明問題,筆者從中選取若干報表項目的數據作比較,其差異狀況如表一。根據表一的數據,可以將境內外審計差異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1.財務狀況方面的差異:(1)資產差異。三家上市銀行的期末總資產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1.3%;(2)負債差異。除民生銀行沒有負債差異外,其他兩家銀行的期末負債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三家上市銀行的平均差異率為0.4%;(3)股東權益差異。三家上市銀行的期末股東權益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13.5%;(4)每股凈資產差異。三家上市銀行的期末每股凈資產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14%。
2.經營成果方面的差異:(1)凈利潤差異。三家上市銀行2000年度凈利潤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33%;(2)每股收益差異。除發展銀行沒有每股收益差異外,其他兩家銀行的每股收益境內審計數都大于境外審計數,三家上市銀行的平均差異率為29.6%。
3.現金流量方面的差異:(1)現金凈流量差異。2000年度,除浦發銀行沒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流量差異外,其他兩家銀行都有該方面的差異,且其境內審計數都小于境外審計數,三家上市銀行的平均差異率為118.6%;(2)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差異。2000年度,三家上市銀行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境內審計數都小于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率為276%。
不難看出,上述境內外審計差異呈現出兩個特征:一是其差異的存在是全方位的,涉及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各個方面。對于基數較大的指標,其相對差異較小但其絕對差異較大,而對于基數較小的指標,其絕對差異較小但其相對差異較大;二是其差異又都是同向的,不存在同類項目間相互中和或抵消的可能。由此,如果會計信息沒有審計比較,上述差異特征就顯現不出來,那么,會計信息的單向虛增或虛減就不易被發覺,其危害性不可小視。在這方面,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盡管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大公司和大銀行都聘請了“五大”國際會計公司進行審計,但其審計所遵循的是當地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公司和銀行在收到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后不久,其持續經營假設就受到嚴峻的挑戰,不是被重組就是被清算。如果當地政府要求國際會計公司在審計過程中,除遵循當地法定審計要求外,再增加按照國際審計準則要求的審計,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審計差異的補充資料,則會使審計更加深入。這對于揭示企業或銀行潛在的財務危機、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我國管理當局目前已經充分認識到這方面的重要性,并且也以境內上市金融類公司作為試點。然而,揭示差異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縮小或消除差異。
二、差異的主因:會計估計差異
會計信息境內外差異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會計準則的設計差異,另一是會計準則的運行差異。對于前者,只有通過會計準則的國際化來消除;對于后者,主要是通過提高會計及審計人員的素質和職業判斷或估計水平來縮小??陀^地說,上述三家銀行都存在著會計準則的設計差異和會計準則的運行差異,可我們的問題是,造成上述三家上市銀行的會計信息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會計準則設計上的差異,還是會計準則運行差異?經過分析,不難發現:
第一,上市銀行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境內外審計差異,主要是由于貸款呆賬準備金的期末余額差異和本期計提差異所引起的。而按照財政部《公開發行證券的商業銀行有關業務會計處理補充規定》(財會[2000]20號,以下簡稱“20號文件”)的規定,上市銀行的貸款呆賬準備的計提、核銷和風險認定與國際會計準則沒有實質性差異。
“20號文件”中規定,貸款呆賬準備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計提。合理計提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合理的提取方法,另一是合理的提取比例。對于前者,文件規定采用國際通行的五級分類法。這一規定已經改變了原來按期限法(一逾兩呆)提取呆賬準備的做法;對于后者,文件規定不再按統一的比例計提。上市銀行應當根據貸款對象的財務和經營管理狀況,以及貸款的逾期期限等因素,分析其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確定貸款呆賬準備金的提取比例,同時要求上市銀行采用追溯調整法來消化不良資產。而所有這些規定與國際慣例完全吻合,有鑒于此,如果說國內銀行與國外銀行存有差異的話,這只是實務操作中的判斷或估計差異,是由于國內外銀行會計人員的分類和比例判斷標準不同所致,而不屬于會計準則設計或本身的問題。由此,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對上市銀行提取呆賬準備的合理性作出判斷,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通過對三家上市銀行貸款呆賬準備金的境內外審計比較,發現國內外職業判斷的差異比較大,無論是期初、本期和期末呆賬準備金,其境內審計數都遠遠小于其境外審計數,其平均差異分別為106.7%、84.9%和103.8%。有關貸款呆賬準備金的具體差異見表二。
我們知道,貸款呆賬準備金的期初余額和本期計提數直接影響財務報告的利潤總額和資產構成。從上表可以看出,民生銀行在2000年度提取一般準備金后,呆賬準備金金額達到4.70億元,高于會計人員按信貸資產按五級分類法測算應提取的呆賬準備金3.40億元,因此2000年度不再另行提取呆賬準備金;而境外審計師認為:基于穩健原則,應在報告期期初增加計提呆賬準備6.05億元,報告期內增加計提呆賬準備3.25億元。由此造成境外審計的年度利潤總額比境內審計的利潤總額少3.25億元。浦發銀行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境內審計師按五級分類測算后,僅計提3.02億元呆賬準備金,而境外審計師則認為應計提4.92億元。與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相比,深圳發展銀行則足額提取了呆賬準備金,境內外審計結果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該項會計政策而產生的追溯調整,境內外審計的差異較大,境外審計師認為年初應增加呆賬準備金10.43億元,構成了境內外審計師對凈資產審計數的主要差異。由此可見,盡管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都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采納了貸款的五級分類法,但是由于銀行會計人員判斷五級分類的標準,以及按五級分類標準計提的貸款呆賬準備的比例不同,導致境內外審計的巨大差異。
第二,上市銀行現金凈流量境內外審計差異較大,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國內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中的定義與國際會計準則中的定義沒有實質差別。
勿庸置疑,現金流量表的核心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對于現金的定義一般不會產生異議;對于現金等價物的定義,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除贊同一般公認的“期限短、流動性強的投資”外,還認為其應是“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且價值變動風險小的投資”。我國對現金等價物的定義雖與IASC基本一致,但只對“期限短”作了明確解釋,對其他三個條件只是要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職業判斷,這很可能導致企業或銀行主觀臆斷或無所適從,甚至通過“適當判斷”來謀求對自己有利的結果,從而帶來新的報表粉飾問題。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對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確定標準的權威性規定,目前可以看到的只是三家上市銀行年報上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構成范圍的會計政策披露。深圳發展對現金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但對現金等價物給出了“現金等價物是指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且價值變動風險很低的投資及存放于中央銀行可運作之款項”。浦發銀行雖然沒有在附注中披露有關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會計政策,但以表下注解的方式說明了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范圍,它包括現金及銀行存款、存放于中央銀行的備付金。與之相對應,境外審計師則認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現金、中央銀行存款余額、低于三個月的拆放同業和低于三個月的存放同業組成。不難看出,境內外審計師的職業判斷差異,是導致現金凈流量審計差異的原因所在。
因此,上市銀行境內外審計結果的差異,不是會計準則的設計差異,而是會計準則的運行差異,主要是由于境內和境外審計師對會計準則的具體應用不同造成的,屬于會計估計的差異。
三、縮小差異的對策
通過比較分析,上述三家上市銀行2000年度審計報告的境內外審計差異是巨大的。不難設想,滬深非銀行上市公司的境內外審計差異究竟有多大。面對目前的現狀,千萬不可小視,更不能聽之任之,當務之急是怎樣去縮小會計估計的境內外差異。有鑒于此,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關鍵詞:審計基本理論;審計案例;審計教學
一、審計基本理論教學中面臨的困難
審計學是一門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包括審計基本理論與審計實務。從事審計教學的教師普遍感覺審計學課程難教,尤其是審計基本理論,而學生則普遍反映難學、枯燥,其主要原因有:
(一)審計基本理論的內容條塊分割,邏輯性不強
審計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如審計準則、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等條文多,而審計目標、審計證據、審計重要性、風險評估及風險應對等,內容條塊分割、邏輯性不強,需要掌握的東西零星分散,不系統。課程內容條塊分割,邏輯性不強,這一點明顯區別于以報表或賬戶為線索的會計課程,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難以系統把握。
(二)審計基本理論概念多、內容深
審計基本理論概念太多,有時概念之間又相互交叉滲透。審計基本理論涵蓋的內容不僅廣而且深,如對審計證據充分性的把握,對審計重要性高低的評估和對可接受審計風險大小的確認、出具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等,無不含有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不少審計概念和理論是從英文翻譯而來,其語言表述不太符合中文習慣,更難理解。
(三)審計基本理論內容比較枯燥,難以引起學生興趣
教材中審計基本理論,多是說理性的,很多內容是職業道德、審計準則的條文,內容枯燥、晦澀難懂,難以引起學生興趣。
二、審計基本理論教學中應用審計案例的意義
通過案例學習財經類課程是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將審計案例應用于審計基本理論教學具有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審計案例教學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枯燥、沉悶局面,給枯燥的理論增加了鮮活的背景和情節,使審計理論變得生動、易于理解,可引發學生的學習及參與興趣,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思維潛能,促進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
(二)有利于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
審計基本理論涉及的相關學科門類眾多,內容寬泛,主要涉及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課程。選擇典型審計案例進行講解和討論,可以使各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相互滲透,有助于學生將已學的各科基本理論融會貫通,起到深化理論教學、鞏固相關知識的效果。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審計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接觸到實際問題,提高認知及感悟的能力,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對審計基本理論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弄清審計基本理論。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參與案例的分析和討論,有案情、有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認真研究案例,充分發表意見,積極參與辯論,不斷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理解所學理論打下堅實的感性認識基礎。
(四)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在建立教學案例庫的過程中,教師深入審計實際或通過其他渠道收集大量案例,根據案例案情及教學要求進行分析、篩選、改編和更新,使之典型化和系統化,并在課堂教學中恰當應用,在案例討論中靈活指揮,從而可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業務水平及綜合素質。而教師指導學生剖析審計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也會使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審計基本理論教學中應用的主要審計案例
根據多年的審計教學和一定的審計實踐經驗,筆者在審計基本理論教學中,按照教學內容精心搜集和編寫了若干審計案例(見表1),主要包括兩大類:
(一)真實案例
這一類審計案例主要用于教師課堂介紹、學生參與討論。筆者選擇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經典案例,例如,英國南海股份公司審計案例、羅賓斯藥材公司審計案例、藍田股份有限公司審計案例、科龍德勤的案例等。真實的歷史事件、生動的場景,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探究審計基本概念和理論背后的故事,使較為抽象、晦澀難懂的審計理論具體化、形象化,加深學生對審計基本概念和理論的理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筆者還選擇了張洪濤猝死的案例、河北邯鄲農行被盜的案例、貪污犯胡建軍的案例等。這些案例雖算不上經典,但曾引起媒體轟動或發生在我們身邊,能引起學生對審計理論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
(二)虛構案例
這一類案例主要用于學生課堂討論和課后作業。這些虛構案例緊扣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引導性,將瑣碎的審計基本理論知識系統化。虛構案例運用恰當,能說明和解釋理論,具有代表性,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掌握相關知識。
四、應用審計案例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審計基本理論教學中應用審計案例教學是一種直觀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證明效果較好,教學結束后,學生對教學的評價為優秀。筆者的體會是,要實施好這種教學,應注意解決以下問題:
(一)注意處理好審計案例教學和課堂講授教學之間的關系
審計案例教學通過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討論,提高學生以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個別到一般,但它并不能取代講授教學。講授教學根據審計基本理論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進行啟發式的教學。這兩種教學應該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以發揮各自優勢。
(二)注意處理好審計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
講授教學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角。而審計案例教學中,教師精心準備豐富、適用的案例資料,組織和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啟發學生的思維。所以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主角。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案例教學效果
將多媒體電教演示教學系統、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等先進教學手段和審計案例教學結合起來,一是可以加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學習興趣;二是可以大大增加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提高教學效率,確保案例教學時間,提高案例教學效果。
(四)對學生建立案例學習考評制度
審計案例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特別是在案例討論中的表現,客觀地考核學生的成績。這樣可以較好地檢驗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能力,促使學生努力學習,積極進取。
參考文獻:
1、李小惠.審計學教學案例設計及其運用研究[J].會計之友,2010(4).
【關鍵詞】 公共問責機制; 機會主義; 同體問責; 異體問責; 政府內部審計
一、引言
內部審計是政府部門內部控制的重要要素。我國中央政府部門內部審計的現狀主要為:沒有明確的法律要求;較少政府部門建立了內部審計機構;政府部門內部審計從業人員數量少;多數政府部門內部審計以財務合規性審計為主(劉力云,2007,2008)。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聯邦政府內部審計:有明確的法律要求;多數政府部門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并配備了較多的人員;較強的獨立性;績效審計與財務合規性審計并重(齊獻忠,2006;范文萍,2010)。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差異呢?我們又如何改變這種差異呢?本文從公共問責的視角來探究政府內部審計的生態環境。首先提出一個公共問責與政府內部審計關系的理論框架;然后以這個框架為基礎,分析中美兩國中央政府部門內部審計;最后是結論和啟示。
二、公共問責決定政府內部審計:一個理論框架
(一)公共責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
公共責任是指政府及管理當局作為人接受公共資源的所有者——社會公眾的委托對公共資源進行管理和經營并負有不斷提高公共資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責任。它是一種在政府與公眾間的動態社會經濟關系,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主要包括公共財務責任、公共管理責任和公共社會責任三種不同形態。公共財務責任是人在財務方面對委托人所承擔的責任,公共人的財政收支要合法,保證公共資源使用的安全、完整,并按照公認政府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公共財務責任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財務責任主要通過一系列的財務數據指標等進行計量、確認和報告,對于非財務信息涉及較少;第二,財務責任關注的是各項支出是否合法、合規。隨著公共事業的發展及政府管理職能的變革與擴大,僅強調公共財務責任已不能滿足公眾對人管理行為了解與監督的要求,社會公眾注意到政府的管理效能對公共資源消耗及對公眾服務質量的影響,要求政府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提高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更加關注政府績效及其責任的執行情況,這就是公共管理責任(也稱為公共績效責任)。公共社會責任是人承擔的社會責任。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公眾希望生活在穩定安寧、自然和諧的社會環境與生態環境中,并能更加公平合理地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作為公共人的政府行政及管理機構必須承擔維護社會穩定、保護生態環境及促進公平正義等社會責任(馬睿,2009;鐘曉敏、高琳,2010)。然而,由于委托人與人之間存在激勵不相容和信息不對稱,人有可能背離委托人的利益或不忠實委托人意圖而采取機會主義行為,發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于是隨之而產生的委托成本就困擾著委托關系的良好運行(Williamson,1981;Fama&
Jensen,1983;Jensen,1993;Hart,1995;Shleifer&Vishny,1997)。同時,公共選擇理論發現,在選擇公共物品時,每個個體都是按照經濟人假設的理性進行利弊分析,并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公共物品支出方案。一般來說,并不存在一種超越特殊群體利益之上的公共利益。因此,政府也會失效(布坎南,1988;劉燕,2010;黃汝娟,2010)。
(二)公共問責機制
委托人應對人機會主義行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建立公共問責機制。問責機制是責任履行的追究機制,包括三方面的含義,一是確定人的責任目標;二是獲取人責任目標運行情況的信息;三是評價人責任目標的實現程度,并根據責任目標實現程度給予獎勵或處罰(王光遠,2002;宋濤,2005;馬睿,2009;馬駿,2010)。問責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人機會主義行為的前提條件來發揮作用的。首先,問責機制通過責任目標清晰地表達了委托人的期望,為評價人的業績提供了明確的標準,也為人的努力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人與委托人之間的激勵不相容;其次,問責機制通過人報告其責任目標履行情況,減少信息不對稱程度;最后,問責機制根據人的業績進行獎勵或處罰,可以減少人的激勵不相容程度。雖然問責機制是對應機會主義的手段,如果委托人本身對自己的利益不關心,對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不介意,則問責機制也就不一定需要或者不一定會真正發揮作用。我們不能指望人自己來執行問責機制,這是委托人的責任?,F實生活中,一些機會主義很嚴重的領域長期不能得到抑制,主要原因是委托人不作為或沒有作為能力。
A某某涉嫌金融憑證詐騙案
司法會計鑒定報告
(文號)
×公安局經偵總隊:
一、緒言
應貴總隊的聘請,對A某某涉嫌金融憑證詐騙案進行司法會計鑒定。
案情概述:×年×月至×月,A某某偽造甲公司的印鑒章等,將美元×元從該公司開設在×銀行的賬戶,劃至A某某用“B某某”假身份證開設在×銀行的借記卡美元賬戶,然后通過×銀行的在線銀行電話系統,將美元×元結匯分次轉至用“B某某”假身份證開設在×銀行的借記卡人民幣賬戶?!聊辍猎轮痢猎?,A某某分別在本市×銀行、×銀行等自動取款機(下稱ATM機),提取人民幣現金×元,又從×銀行的下屬營業網點柜面提取美元×元。
鑒定要求:(1)檢驗和確認A某某用“B某某”假身份證在×銀行辦理借記卡的情況。(2)檢驗和確認A某某從甲公司開設在×銀行的賬戶,劃至用“B某某”假身份證開設在×銀行的借記卡美元賬戶的數額。(3)檢驗和確認A某某在×銀行、×銀行等ATM機提取人民幣的數額。(4)檢驗和確認A某某從×銀行的下屬營業網點柜面提取美元的數額。(5)檢驗和確認A某某提取人民幣和美元的資金去向。
檢材提供:A某某涉案的材料,由×公安局經偵總隊提供。
二、檢驗
(一)關于A某某用“B某某”假身份證開設×張×銀行的借記卡的查證
1.經查,×年×月×日,A某某用“B某某”身份證在×銀行開設×#的×張借記卡,并辦理了×銀行在線銀行電話系統個人基本信息注冊(見附件一/1-2)。
2.經查,×年×月×日至×月×日,A某某利用×銀行在線銀行電話系統可自由實現多個賬戶之間的劃款,而且1萬美元以下的交易不需到柜面辦理,可通過在線銀行電話系統自由結匯的功能,先后用“B某某”身份證在×銀行辦理借記卡。這樣,已注冊個人基本信息的×#借記卡作為母卡,×張借記卡作為子卡。具體領卡營業網點和卡號如表1所示(見附件二/3-31):
3.經查,×年×月×日,A某某先作操作試驗,將美元×元存入×#借記卡賬戶,然后于×年×月至×月通過在線銀行電話系統轉賬結匯美元×元,再從ATM機提取人民幣現金(見附件一/32―36)。
(二)關于甲公司開設在×銀行賬戶內美元×元被A某某劃入用“B某某”假身份證開設在×銀行金穗借記卡美元賬戶的查證
1.經查,×年×月×日,A某某填寫匯款申請書,用偽造的甲公司印鑒章等欺騙×銀行,將美元×元(按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同日美元交易中間牌價USD100:RMB827. 73計算,折合人民幣為×元)從甲公司開設在×銀行的賬戶,劃至用“B某某“身份證開設在×銀行的×#借記卡(母卡)美元賬戶(見附件二/1―8)。
2.經查,×年×月×日至×月×日,A某某從×#借記卡(母卡)美元賬戶,將上述美元×元,按美元1萬元以下的不同金額,通過×銀行在線銀行電話系統結匯或轉賬,分別轉入以“B某某”身份證開設的×張借記卡賬戶(其中×#金穗借記卡,因已注冊,故未用)(見附件二/9―40)。
(三)關于A某某在×銀行、×銀行等ATM機提取人民幣×元的查證
經查,×年×月×日至×月×日,A某某用×張借記卡,從×銀行、×銀行,×銀行、×銀行、×銀行、×銀行、×銀行、×銀行等ATM機,提取人民幣現金×元。具體取款情況如表2所示。
(四)關于A某某從×銀行的下屬營業網點柜面,提取美元×元的查證
經查,×年×月×日,A某某用×張借記卡,從×銀行的下屬營業網點柜面,提取美元×元。具體取款情況如表3所示。
(五)關于×張借記卡存款余額,以及A某某提取的美元×元、人民幣×元去向的查證
1.經查,截至×年×月×日,×張借記卡的存款余額,合計人民幣×元、美元×元.其中人民幣存款戶人民幣×元、美元存款戶美元×元已凍結。具體情況如表4所示(見附件五/1―4)。
2. 經查,案發后已扣押A某某藏匿在×銀行、×銀行保管箱人民幣×元和美元×元,還扣押A某某藏匿在家人民幣×元;其余人民幣×元(×元-×元-×元), 則被A某某用于消費(見附件五/6―14)。
三、鑒定結論
(一)×年×月×日至×月×日,A某某用“B某某”身份證在×銀行開設×張借記卡,其中×#借記卡為母卡,×#借記卡未用;
(二)×年×月×日,A某某使用匯款申請書和偽造的甲公司印鑒章欺騙×銀行,從該公司開設在×銀行上海的賬戶,將×美元(折合人民幣×元)劃至以“B某某”身份證開設在×銀行的借記卡(母卡)美元戶,然后通過×銀行在線銀行電話系統結匯轉轉賬,分次從借記卡(母卡)劃到其他×張借記卡賬戶;
(三)×年×月×日至×月日,A某某用×張借記卡從本市各大銀行自動取款機提取人民幣×元;×年×月×日,A某某還用×張借記卡從×銀行的下屬營業網點柜面提取美元×元;
(四)截至案發日,A某某劃入借記卡(母卡)美元戶的美元×元,除柜面提取美元×元外,實際轉入各借記卡美元×元,結匯后由A某某提取人民幣×元。上述各借記卡賬戶尚有:美元存款余額為美元×元、人民幣存款余額為人民幣×元。案發后已凍結A某某以“B某某”身份證開設在×銀行借記卡的人民幣存款戶人民幣×元、美元存款戶美元×元;扣押A某某藏匿在銀行保管箱的人民幣×元、美元×;扣押A某某藏匿在家的人民幣×元。
鑒定人:
(簽章)
(司法會計鑒定資格證書號×××)
復核人:
(簽章)
日期:
第二部分文證審查意見
司法會計文證審查意見書
文號
一、基本情況
×年×月×日,公訴人某某某提出委托,要求對A某某金融憑證詐騙案件中的司法會計鑒定結論文書進行審查。
二、審查情況
該鑒定文書存在以下問題:
(一)結論之前,名為檢驗,卻未對檢材特征進行觀察,也未對同一事實檢驗不同的檢材,使用的是查賬常用的簡單的報告方法;
(二)將A某某使用假身份證開設銀行賬戶、辦理銀行卡等,本應由辦案人員調查的事實也列入了鑒定范圍;
(三)直接指名道姓說A某某實施了什么行為,而不是說某某賬戶實施了什么行為;
(四)文書名稱為“鑒定書”,但使用的方法卻是查賬的,尤其是未經任何論證,直接提出了鑒定結論;
(五)鑒定結論基本上重復了檢驗的內容。
三、審查結論
(一)文書名稱改為查賬報告;
(二)以“某某賬戶實施了什么什么行為”,代替文書中“A某某實施了什么什么行為”;
(三)刪除鑒定結論第二項中“……使用偽造的印章……詐騙”等內容。
【關鍵詞】 審計;案例教學;實踐教學
審計課程是一門相對來說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內容復雜且抽象,課程中涉及到的定義、術語和技術規則等條條框框的東西非常多,對于初學者來說在理解上存在很大難度,就使得審計課程一貫給人留下枯燥難懂的印象。傳統的審計課堂教學多側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偏輕實務技能的培養,教學方法局限于灌輸,教學也缺乏必要的案例和實踐,使得審計教學質量不高。在經濟全球化、高新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新會計和審計制度已推出,審計環境日趨復雜,這些因素對會計審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挑戰。審計學課堂教育的不能與時俱進,就更加深了審計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裂溝,審計課程的特點和重點就是要突出其實務性,為了更好地在課堂理論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務技能,必須合理地采取案例教學方式和合理開展實踐教學。
一、合理地選擇案例并建立審計案例庫
審計案例最好是根據來源于審計實踐的第一手資料提煉并整改潤色而成。來自于審計實踐的審計案例會更加通俗易懂,可以加強學生對工作底稿和審計證據等內容的了解,也會讓學生更有積極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的興趣。作為教師,有機會應親身參與會計師事務所與政府審計機關的審計實務工作,既可以獲得實際工作底稿等實際審計的具體案例資料,也可以鍛煉自己的實務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可以參考國內外專家的審計案例書籍和國內外知名事務所網站上公布出的案例,還可以收集財政部、審計署、中注協、證監會公布的處罰公告中涉及財會方面的案件并將其整理制成適用的案例,形成案例庫。
另外,審計教師還應開拓視野,關心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氣候、資本與證券市場??梢詮呢斀浢襟w、報刊雜志和網絡上查找新聞并探索其暴露的問題并做成案例,在收集資料時要注意不能只停留在記者的報道和網絡數據上,應該有自己的專業分析??梢砸龑W生去網絡和報紙上收集各類資料、關注證券市場實事要聞、分析上市公司年報、看相關的評論報道,讓學生把相關公司的各年度年報數據都拿出來分析,獨立判斷事件的真偽,既可增強審計案例教學的生動性和互動性,又可鍛煉學生的會計審計實務操作技能和獨立判斷能力,還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可讓學生實際調查一些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同時請被調查單位來評判學生建議的可行性。
為了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每章每節最好都有一個案例做引導。案例的選擇應與課程密切相關,結合審計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具有基礎性和代表性,可以用來解釋某一個或某幾個知識點或原理性內容。在案例的選擇上,要注意內容比較新、完整且長短適中,適合該章的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案例的把握水平和自身的分析能力有差異,內容的選取要讓學生有可思考性,要結合學生的層次以及接受水平來選擇,綜合性和深度都要適當,以便能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充分討論,對教學起到理想的促進作用。
二、案例教學時需注意的問題
(一)課堂討論方式
1.大型案例不一定適合于課時有限的課堂教學。如果課時充足,也可安排專門的案例分析與討論課,做深度分析。建議教師把編好的案例提前一周發給學生做準備,讓學生在課堂討論之前先熟悉案例做好預習工作,對案例分析有大致的思路并做出初步分析。也可以由老師定題,將案例分析布置成作業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資料,分小組寫出案例分析報告,并在課堂上討論,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自學審計案例還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中小案例比較適合課時有限的課堂教學。教學中,應注意適時穿插引用簡短的中小案例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蛇\用由多個小案例組合成的綜合性審計案例來說明審計證據的收集、審計工作底稿的形成和審計報告的完成過程。案例分析要盡量地符合中國實際。
3.在課堂討論中,案例討論可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一般的大型審計案例都比較難,讓初學的學生一個人獨立回答比較困難,可對全班學生分小組,讓其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每組選派代表上臺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系統闡述,其他組成員可以提出問題來反駁,教師最后做點評和總結。在案例討論中,教師要注意駕馭課堂教學進程,維持討論秩序、把握討論方向,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提出各種問題,并逐一進行分析與討論。為了督促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討論,可以要求學生將討論內容及過程做好記錄并最后提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報告上交,教師對其進行評分,評分結果計入平時成績。在這樣的案例討論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總結案例涉及的主要知識點,總結分析和思考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對各種分析思路進行點評,所以除了應當具備準備和組織案例討論教學的能力外,更應當具備將理論和實踐進行貫通和融合的能力。
(二)多媒體手段的使用
審計課程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如果要配以案例教學的方式,則多媒體教學手段必不可少。利用多媒體、網絡通訊等手段可使教師的課堂講解更直觀、內容更豐富且更具有吸引力,可促使學生學得更快且印象更深刻。不論從理解或記憶的角度來看,多媒體教學都能達到良好的輔助教學效果,它能實現傳統的課堂教學所無法實現的生動效果,還可以增加每節課的信息容量,提高課密度,使授課內容達到傳統課堂教學所無法達到的飽和度,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新意識。
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學生往往反感排版密集的文字版PPT,最好能“刪繁就簡”,把教學內容用文本、圖像、聲音、影畫等形式進行有機組合生動地呈現出來,通過借助多媒體使教學內容實現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的過渡,這樣既可避免滿版的文字或表格給學生造成視覺壓力,也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上,它只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輔助工具,還應與教師的講授和板書結合起來,以達到最佳效果。
盡管多媒體教學有它獨到的優勢,對其還是應采用一分為二的方法來看待。多媒體工具畢竟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太多種媒體的介入可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而導致學習效果不好,不能因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而使其成為教師的“負擔”。要做一個圖文并茂的生動課件,開展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教學,會對教師提出很高要求:教師必須擅于運用office軟件,能熟練掌握類似visio這樣的繪圖工具,最好還會制作flash;教師還應該擅于搜索所需的資料,能很快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任何相關背景資料。
教師還應有快速反應能力,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能快速辨別出所接觸的眾多信息中是否有信息需要保留和分析,是否與所授課程有關。繁重的教學與科研任務使得教師們無暇鉆研多媒體教學設計和分析那么多的信息資料并改造制做為授課所適用的資料。如果過于強調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會導致教師教學負擔的加重,可能會削弱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審計實踐教學的開展
單純的審計案例教學雖然有利于學生增加實踐經驗,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仍不能使學生身處真實的審計工作環境中。除了案例教學和多媒體工具的使用之外,還可以恰當的安排一些實踐性教學模式,如審計模擬實驗、親身到事務所實習等模式,以強化審計案例教學效果。審計學課程實踐性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審計模擬實驗
審計實驗能夠使學生從感性上了解審計的具體操作,使學生在掌握了一定審計理論的基礎上,在實驗室將理論運用于實際。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來籌建校內審計模擬實驗場所,模擬審計場景,為實踐教學提供相應平臺。審計模擬實驗場所的建設包括硬、軟件建設?,F代化的硬件建設需要配備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計算機,需要學校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應有高標準要求。軟件建設是指需要購買一整套專用的審計實驗課軟件。在進行模擬實驗時,讓學生通過計算機抽查被審計單位的憑證、賬簿、報表及其他資料并編寫審計工作底稿,使其對審計中會接觸到的原始資料產生直觀認識并切實體會到如何開展實際的審計工作,可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審計實習
為了讓學生真正學好審計學這門課程,學校必須提高對校、內外實踐性教學基地建設的認識,適當增加資金投入。努力爭取與會計師事務所及內控較好的大中型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甚至可以自辦事務所安排學生實習,這樣在校內和校外建立審計實習基地,就可更好地培養鍛煉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學??梢岳煤罴俳o學生安排為期一個月左右的課程實習,實習課程也計學分。在實習單位,應在指導老師的直接監控和指導下,以學生直接充當審計人員的角色來操作為主,這樣可以檢驗其動手能力與獨立判斷能力。也可讓學生利用寒暑假到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平時做審計實驗的時候,每個學生一般只能夠接觸和處理到審計實務中的某部分流程,如果能在事務所實習,則可讓學生參與對公司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個審計流程,可以讓學生對審計流程有個整體的把握,這對理解和掌握審計相關知識會很有幫助。
(三)審計方向畢業論文
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可以由教師將本學科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或值得寫成論文的問題形成論文題庫,交由學生選擇寫成論文,并規定每個學生的論文選題不能重復,讓每個學生獨立完成一個論題。也可以將實習與畢業論文相結合,讓學生在實習單位就實習的情況做畢業論文,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審計實務的理解,使理論與實際更好地結合。
參考文獻
[1]梅丹.我國高等審計教育改革探討――兼談南開大學審計教學的發展[J].教育財會研究.2009(3):53~56
[2]張雪梅.審計教學中的研究性教學方法探討[J].會計之友(上旬刊). 2008(4):70~72
[3]郝曉雁,辛旭.審計學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月刊. 2007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擔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能否培養出滿足需要的審計人才,是衡量審計教學論文成敗的關鍵。筆者認為,審計專業教學論文辦法改革的當務之急,一要明確審計人才培養目標;二要轉變傳統教學論文觀念;三要應用新的案例教學論文辦法。案例教學論文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論文辦法,如何在審計專業教學論文中充分利用,以提高教學論文質量,值得我們探討和思考。
一、明確審計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高等審計專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能在企事業單位、師事務所、管理部門、單位、機構從事審計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按照這一要求,我們長期以來把教育目標定位在培養從事審計職業的工作者。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審計作為一種職業在工作范圍、服務本質和上迅速擴張,出現了審計畢業學生與需求的不適應性。原因在于: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合格的審計人員,而且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和豐富的知識技能、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復合型人才?;谝陨闲枰?,筆者認為審計專業教育教學論文目標應是培養他們作為一名審計人員所應具備的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職業道德修養,使其具有終生學習的能力,以適應審計環境的變化,而不是訓練學生在畢業時即成為一名專業審計人員。
審計學科具有很強的性、實踐性及其與相關學科的滲透性。審計專業教學論文工作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努力實現高素質審計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教育部大力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論文質量和教學論文改革工程”,強調以質量建設為核心,積極推進高等教育的質量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審計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方面由于經濟環境的日益復雜,機和技術的廣泛應用,審計的難度增大,審計風險大增;另一方面,對會計信息質量和及時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進而提高了對審計工作質量客觀性和公正性的要求。面對日益復雜的業務,審計人員不僅要系統掌握本專業知識,具備從事本專業的工作能力,而且還要具備適應未來復雜多變的會計、審計環境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和團隊互助精神。培養一批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協調發展和適應能力強、知識結構完整、職業道德素質高的審計人才,是審計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
二、改革審計教學論文傳統模式
審計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有著獨特的教學論文,而我國高校審計專業教學論文辦法,還是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講授法,課堂教學論文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忽略了教師和學生的充分交流,學生缺少主動提出新問題的探索能力。盡管大多數教師很清楚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論文工作中,往往還是走“填鴨式、滿堂灌”的老路子,嚴重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導致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不能很快適應審計環境及審計業務的需要。這種傳統教學論文模式不能很好地順應審計專業教學論文規律,直接制約著審計專業教學論文改革,未來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它已不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必代之以先進的、合理的、適合學生發展的、能夠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辦法,案例教學論文法的實施勢在必行。
由于審計行業是一個高智力行業,對審計人員與一般財會人員在專業素質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集中體現在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對審計職業判斷的依賴性,而職業判斷的依賴性又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審計人員的專業實踐經驗,這種職業的特點使得審計專業教學論文比其他學科更加注重基于實踐的案例教學論文。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各國有關專家意見的調查,案例研究對能力、人際關系能力的培養、知識的傳授、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知識保留的持久性方面都具有獨特的作用。隨著教育教學論文觀念的更新和知識信息時代的到來,審計教學論文改革已成為審計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深入探索審計教學論文規律,廣泛實施案例教學論文辦法,以便在教學論文辦法和教學論文內容安排上適應全面培養審計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三、運用審計案例教學論文
學校不能滿足學生到師事務所進行直接實習的要求,但可以積極采取間接實踐形式,如校內審計模擬操作、課堂案例教學論文等有效形式。案例教學論文法是指審計專業教師以案例為基本素材,提煉和采用審計實踐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對原理、和道理進行解釋,將審計理論知識描述以案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進入審計情境現場,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突破教學論文中的難點,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專門技術辦法。案例教學論文主要不是研討理論本身,而是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踐問題,它要求學生實現從理論到實踐體驗的飛躍,在于它不僅使學生能夠獲得知識,而且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鍛煉,它適合對審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能力的培養。
審計專業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論文法時,適當地選用案例教學論文形式,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論文目的、不同的教學論文階段、不同的教學論文課程選用不同的審計案例教學論文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種:
(一)案例教學論文與理論教學論文相結合,以理論講述為主,再結合相關理論講案例。比如在講授《審計學原理》課程時,由于學生剛接觸專業知識,可以理論講授為主;教材中對審計業務約定書的講解,只是寫明應包括的和層次,學生學習時感到抽象,又不好掌握。教師如果將一份真實的審計業務約定書或帶有一些不完善、有毛病的審計業務約定書交給學生判斷,學生學習時就會感到直觀實際,教學論文效果明顯提高。
(二)以案例講述為主,將理論融于案例之中,通過對案例講授、分析和討論,歸納理論。比如在講授《效益審計》課程時,可以案例講述為主,將理論融于案例之中。如講解對企業進行財務報表延伸的效益審計時,教師可以先從案例庫中選用某單位連續三年真實合法的財務報表及有關資料,要求學生根據案例資料做好編制動態比較財務報表、測算各項評價指標、對比標準進行評價等多項工作;在此基礎上教師適當地提示學生們自己分析,獨立完成上述業務操作過程;接著在小組相互交流,在班內討論,評選出學生完成情況的等級;最后由教師對這次實際業務的操作進行講評,總結出學生們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
在整個教學論文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來闡述審計理論知識,把抽象的理論寓于生動具體的案例之中,通過分析并提示學生思考,便于學生對審計理論知識的領悟和鞏固;不僅可以突破教學論文中的難點問題,克服死記硬背,而且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可以不斷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家審計管理創新實踐與思考》一文,在對國家審計管理創新的理論基礎進行闡釋的基礎上,分析了現有國家審計管理模式現狀與弊端,結合陜西審計管理工作實踐,從計劃管理創新、現場管理創新和審理稽核創新等三個方面開展了實證研究和探討,在法律政策、機制制度、組織管理和技術操作層面,對國家審計管理創新進行了梳理提煉和經驗歸納,針對國家審計管理創新的構成要素,提出了進一步強化審計管理創新的保障機制,主要包括:組織、技術、制度和人力保障機制,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政府審計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徑與實現機制》一文,基于國際金融危機的視角,從金融危機理論及其生成機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政府審計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目標;對政府審計維護金融安全的免疫功能進行了定位;分析了政府審計應對金融危機發揮免疫功能的自身優勢;在描述當前我國金融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探討了政府審計維護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徑;構建了政府審計應對金融危機、維護金融安全的機制框架;并從審計理念、方式方法與技術手段等層面提出相應策略和建議。
《經濟案件線索審計研究及其案例分析》一文,以研究經濟案件的本質屬性、特征、表現形式為切入點,從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點上,探尋挖掘經濟案件線索的有效路徑,并通過大量的審計案例,對審計在發現經濟案件線索的總體思路、主要方法和技巧等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多層次分析和論證,運用多種學科及相關理論,歸納、梳理和提煉發現經濟案件線索的科學有效的審計方法,為審計查找經濟案件線索、加大審計執法力度、提高審計監督水平提供了思路。
《國家審計機關聘用審計風險防范研究》,主要從聘用審計的委托關系、聘用審計的動因、聘用審計的作用、聘用審計的過程管理和基本指標評價等方面構建出了一套國家審計機關聘用審計風險防范體系,充實和豐富了現有國家審計理論,同時為構建合理科學的聘用審計風險防范體系提出了科學的建議。
這次由審計署組織的2010年至2011年全國審計機關優秀審計論文評選活動中的參評論文共193篇,其數量與規模較以往明顯增多,經專家評委匿名打分評審,通過審計署領導批準,共評選出優秀審計論文70篇(其中一等獎10篇,二等獎20篇,三等獎40篇)。從這次論文評選結果的分布情況看,主要包括審計署機關7篇;地方審計機關40篇;特派辦和派出局19篇;審計署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