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8 19:38:57
序論:在您撰寫管理概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國是世界上稻作農業最早的發生地。根據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和對古代植物遺存的分析鑒定成果,中國栽培稻的起源,大約始于公元前10000年前后,整個中國史前稻作農業大致可劃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1.栽培稻的起源
栽培稻的起源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從理論上講,栽培稻的起源,是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野生稻分布區域內。
關于稻作的起源,曾流行過農學方面的、民族學方面的和考古學方面的多種看法。
我曾提出栽培稻起源于中國南方腹心地帶,主要是根據近十年來的兩項考古發現提出的。
一項是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的發現。
另一項是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發現。
這兩項重要發現及初步研究成果,已告訴我們中國栽培稻起源的時間與區域。
中國栽培稻起源時間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中國栽培稻發生的區域可初步圈定在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至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范圍內。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至道縣玉蟾巖遺址的這一區域,從水系上分析,屬長江流域;從地形和氣候上分析,屬華南亞熱帶;而從整個中國的地形分析,它處于中國南方的腹心地帶,即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的腹心地區。
該區域的東部為武夷山,西部為中國地形上的第二級階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為南丘嶺與幕阜山,南部為南嶺。其中,東北部可包括浙江西部仙霞嶺與千里崗之間的衢州一帶。從平面上看,這一地區似呈不規則四邊部,又似呈斜目形。從整個中國南方的地形來看,這一地區位于第三級階梯的西部,屬中國南方的腹心地帶。據此可以認為中國栽培稻是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國南方腹心地區,包括其四周的山問谷地。
2.史前稻作農業的興起
目前考古發現的史前稻作農業興起階段的文化遺存,主要有分布在兩湖平原西部地區的彭頭山文化和分布在淮河上游支流沙河、汝河、洪河流域的裴李崗文化賈湖類型。此外,錢塘江流域也有了新的發現。
彭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環洞庭湖西北至南部的平原地區及湖北西部枝城至秭歸的長江沿岸地帶,其年代約公元前6500~前5500年。表明其稻作農業興起的關鍵性證據,是發現了大量的栽培稻遺存。
裴李崗文化賈湖類型分布在河南省中、東部平原地區,年代在公元前6800~前5800年。目前發現的稻作遺存,主要見于舞陽賈湖遺址。
錢塘江流域的新發現,是近年來在浙江中部盆地的浦江縣上山遺址發現了約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稻作遺存。
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偏晚階段,原始稻作農業除了在洞庭湖區域與鄂西長江沿岸地區、錢塘江流域及淮河上游地區發展外,還擴展至陜南漢水谷地。
3.史前稻作農業的初步發展
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前,原始稻作農業文化已發展至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贛江流域、閩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黃河中下游的部分區域。已發現稻作遺存的有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與崧澤文化、北陰陽營文化,長江中游的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薛家崗文化、贛江流域的拾年山一、二期文化、江淮東部的龍虬莊文化、淮河中游地區的侯家寨文化等,在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中亦有一些遺址出土了稻作遺存。其中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龍虬莊文化、大溪文化的稻作遺存最為豐富,并做了鑒定分析。
這時期稻作農業向北方的發展,已超越了前一時期,到達北緯35°左右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如在江蘇連云港二澗村、河南鄭州大河村、洛陽西高崖等遺址都發現了稻殼印痕。陜西華縣泉護村遺址發現了可能是稻谷的痕跡。黃淮地區是當時的稻粟混作區。
4.史前稻作農業的成熟發展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至公元前2000年前,是中國史前稻作農業的成熟發展時期,有的地區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前后就開始進入原始農業的成熟發展期。
成熟發展階段的原始稻作農業文化,其分布范圍大體與初步發展階段的分布范圍相同,南起嶺南,北至山東棲霞、河南汝州、陜西扶風一帶,西到長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東臨海濱。已發現稻作遺存的有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與石家河文化、贛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嶺南的石峽文化、海岱與皖北地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與山東龍山文化、中原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渭河流域的扶風案板三期文化遺存,以及臺北、臺中、屏東等地。其中以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與石家河文化、樊城堆文化的稻作遺存最為豐富。黃淮地區仍然是稻粟混作區。而嶺南與臺灣等自然食物來源十分豐富的地區,在這時期已確立了稻作的種植。
二、中國史前稻作農業各發展階段的主要文化特征
中國史前稻作農業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是有區別的。
1.栽培稻起源階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在栽培稻起源階段,與栽培稻發生有關的工具等文化面貌的變化,亦有反映。如玉蟾巖遺址新出現了鋤形石器、骨鏟,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中出現了磨制石器,穿孔蚌器的數量增加、個體較大、穿孔孔徑小而圓滑,出現雙孔蚌器,或可稱為蚌耜等。這些新穎的工具是否就是與稻的栽培和收割有關,目前尚不能確定,但應與栽培稻出現的經濟生活有關。
至于與飲食活動有關的陶器,在栽培稻發生之前就已經起源,中國陶器的起源在距今15000年前(1);至栽培稻起源階段,陶器的制作有了改進。如玉蟾巖陶泥(片)中有意識地拌入攙和料;在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發現的陶片,還有繩紋、條紋與素面之分,器型有罐、缽兩種,制法除貼片外,還有泥條疊筑法。陶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因栽培作物的產生而逐步顯得重要了。
2.史前稻作農業興起階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表明彭頭山文化原始農業興起的主要標志還有聚落址的出現。目前已發現彭頭山文化時期的聚落址有近20處,以八十垱與彭頭山遺址的規模較大。八十垱遺址屬低崗遺址,由圍壕和圍墻圈圍,平面呈長方形,近南北向,現存部分南北長約110米,東西寬約70~80米,環繞面積近8000平方米。圍墻頂寬約3米,圍壕在圍墻外側,底寬約3.5米,溝底距墻頂高2米。在圍墻以內已發現多座成排布置的房基及一座海星狀高臺建筑址。彭頭山聚落址亦為低崗遺址,位于八十垱遺址東北25公里,已發現房址、灰坑、墓葬等。房址為平面近方形、面積約30多平方米的地面建筑址和平面呈不規則圓形的小型半地穴式建筑址,保存較差。墓葬18座,為二次葬,每墓都有1至4件陶器隨葬(2)。這種具有固定居住條件、規模較大的聚落址,尤其是帶有防護屏障的聚落址的出現,無疑是以原始農業興起為依托的,而這種聚落址的出現也促進了原始農業的發展。
表明彭頭山文化原始農業興起的工具方面的證據還不多,也許是竹、木質工具已腐朽而沒有保存下來。在八十垱遺址曾發現木鏟與木耒(3)。就已發現的石器而言,打制石器、細小燧石器等是前期文化的延續外,出現了少量磨制石器,如小型石斧等,但不能確定其為農業生產工具。沒有形成專門的石質農業生產工具可能是中國南方地區史前稻作農業興起階段的特征。
與賈湖原始稻作農業大致同步興起的是賈湖聚落址的出現。
賈湖聚落址位于沙河與澧河之間,比河堤低3米左右,面積較大,達55000平方米。在已發掘的2350多平方米內發現房址45座、灰坑370座、陶窯9座、墓葬349座、甕棺32座、埋狗坑1O座,以及數千件陶、石、骨器等。這些都表明當時的聚落規模較大,人口已達到一定的數量。墓葬中出土的5、6、7、8孔笛形骨管樂器、龜甲響器及龜甲上的契刻符號等,反映出當時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伴隨著原始農業的興起而開始發展起來。
賈湖聚落址出土的工具種類較彭頭山文化的為多,有石、骨角、牙器等,以石工具為主,琢、磨制石工具開始大量出現??纱_定為農業工具的有石鏟、石鐮、石刀、石磨盤、石磨棒及骨耜等。磨制石農具的出現是原始農業興起的重要特征。
從聚落址規模及其房址、墓葬、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等內涵分析,賈湖聚落址的原始稻作農業的發展水平似高于彭頭山文化的原始稻作農業的發展水平,但此時的原始稻作農業都處于興起階段。據對賈湖聚落址出土的農業工具、狩獵工具、捕撈工具的數量比例分析,其原始農業經濟比重約占當時整個社會經濟的四分之一以上,狩獵、捕撈、采集經濟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3.史前稻作農業初步發展階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這時期的稻作遺存充分表明,稻作農業在公元前5000~前3000多年間得到了明顯的發展。稻作農業的覆蓋面達到中國第三級階地南方地區的主要區域,稻作農業的規模逐漸擴大,品種也在逐漸優化,產量逐漸提高。尤其是有田埂、配有灌溉設施的稻田的發現,發明這時期的稻作種植進入了小田塊管理的階段,人工對稻谷栽培的農事活動十分明顯。小田塊管理應是原始稻作農業初步發展階段的一項重要特征。
稻作農業生產工具在這一階段有著明顯的發展,磨光石器如鏟、斧、刀等開始較多的使用。最為突出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170多件骨耜,有雙齒刃骨耜、斜刃骨耜、平刃骨耜等幾種,還有骨平田器等。在鲞架山遺址出有木耜、角質鶴嘴鋤,慈湖遺址出有木鋤與木平田器,在草鞋山遺址、青墩遺址、羅家角遺址都出有骨耜,等等。大量骨耜、木耜,以及石鏟的發現,是當時處于耜耕農業階段的重要證據。
在原始稻作農業初步發展階段,手工業和家畜飼養也都有了明顯的發展。其中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出現了玉器、漆器、刻紋白陶的制作與蠶絲編織等。如河姆渡文化中的玉塊、玉璜、漆碗、象牙雕刻、織布機工具與腹刻蠶紋的牙雕小盅等,大溪文化中的刻紋白陶盤等。飼養的家畜除豬、狗外,可能還有牛、羊等(4)
原始稻作農業文化區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此時開始豐富起來。如湖南澧縣城頭山遺址的大溪文化的祭壇、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馬家浜文化的男性塑像、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品等。
這時期的聚落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聚落址密度和單個聚落址面積的增加和聚落功能的完善。其中尤以太湖與杭州灣地區及兩湖平原地區的發展較快。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桿欄式房屋是當時最為進步的木構建筑,澧縣城頭山城址為中國最早的城濠聚落址。這種文化現象與這兩地的稻作種植業發展較快密切相關。
4.史前稻作農業成熟發展階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這時期,在各個區域內反映稻作農業發達程度的農業生產工具,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尤以良渚文化的最為進步。主要是形成了種類較多的成套的農業工具。良渚文化的石質農業工具有犁、斜柄破土器、耜、鏟、耘田器、鐮、侄等,大都制作精細,另有角鋤、木平田器等。石犁、斜柄破土器和耘田器的出現,表明當時耕作技術的提高。石犁用于翻土,雖然對其是借助人力翻土還是牲畜拉犁翻土尚不能確定,但據其形制呈三角形,可確認當時出現了原始犁。耘田器可能是中耕的工具。也可能是用于平田的。農業生產工具表明,良渚文化的稻作農業可能是當時最發達的。
原始稻作農業成熟發展的另一項特征,是家畜的飼養有了明顯的發展,在一些區域,飼養的家畜已成為當時人們肉食的主要來源。(5)
表明原始稻作農業成熟發展的另一方面的重要現象,是原始手工業的興盛。因為只有農業的發展,糧食剩余,才能允許一批人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這時期,原始手工業開始興盛起來,如制陶、制玉、紡織、髹漆、竹木制做、象雅雕刻和鑲嵌等獲得空前的發展,尤以玉器的制作最為顯著。在太湖及杭州灣地區的良渚文化、巢湖地區的含山凌家灘文化遺存、江漢地區的石家河文化中玉器制作品成為時代的特征。而最為重要的是鑄造銅器的出現,如湖北京山石家河羅家柏嶺遺址石家河文化層中發現了銅器殘片和銅綠石與銅渣等(6)。釀酒業也可能在這時期出現,良渚文化中的雙鼻壺、帶流寬鋬杯、屈家嶺文化中的壺形器、薄胎陶杯等,制作精致,可能是酒器,釀酒是糧食剩余現象的副產品。
原始稻作農業成熟發展的最突出的表現,還有建立在原始農業基礎之上的社會形態的發展。如太湖與杭州灣地區、江漢平原地區的中心聚落群址的出現和原始城址的發展,大型宗教建筑及原始宗教活動遺存、大型祭壇墓地、原始文字的產生,擁有王權與神權人物的誕生等,表明這兩個地區的社會走近了文明社會。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的邁進,無疑是原始農業成熟發展的結果。
三、中國史前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若干問題的進一步探索
1.農業起源的概念
以往,通常將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就作為農業的起源。
其實,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來看,農業起源應該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即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興起。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農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植物經人工干預后轉變成栽培作物,也就是人類栽培作物這種食物生產的最初產生。在栽培作物起源階段,人類社會的經濟形態并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與此相聯系的文化上的變化亦是十分微弱的。
原始農業的興起是指農作物的種植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成為當時居民的一種重要的生計從業活動。農業經濟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明顯的推進作用。與此相聯系的是文化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農作物栽培的起源與原始農業的興起,在考古學文化上的反映有著很大的區別,其發生的時間亦有先后之分。栽培作物起源在前,原始農業興起在后。農業起源研究主要是指這兩項內容的研究。
2.原始農業興起階段的主要特征
從史前稻作農業發展階段及其主要的文化特征可以看出,原始農業的興起與聚落址的出現密切相關,原始農業的興起又使生產王具出現變化,原始農業的興起還使飼養家畜成為可能。
前述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表明,在原始農業興起階段,農作物遺存、聚落址、農業生產工具、家畜飼養等都已出現。而在農作物栽培起源階段,聚落址、農業生產工具、家畜飼養等特征尚未形成。所以,除了農作物外,聚落址、農業生產工具、飼養家畜等都是說明原始農業興起的重要特征。
據此,應將農作物遺存、聚落址、農業生產工具(尤其是磨制的石質農業生產工具)、家畜飼養作為原始農業興起的四大標志。此外,因原始農業的興起,人們的活動內容開始豐富起來,精神文化生活內容自然也就豐富起來,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宗教意識也開始興盛起來。
3.稻作農業起源的形式
關于稻作農業起源的形式,1998年我曾提出:“中心起源、邊緣發展”的看法。即:
大約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在包括野生稻在內的自然食物來源充足的中國南方腹心地帶內,長期過著穩定的狩獵與采集生活的人們,逐漸認識到野生稻的食用價值,并經過長期的觀察,初步掌握了野生稻的生長特征,產生了對野生稻的試種興趣。伴隨著首批試種稻的成功,試種稻規模逐年擴大,稻的野生特征逐漸向栽培特征轉化。其結果,試種稻逐步成為人們穩定的食物來源之一,野生稻變成了古栽培稻。
栽培稻在中國南方腹心地帶起源之后,并未在這自然食物來源充足的區域內直接得到成規模的發展,而是在中國南方腹心地帶西北側的兩湖平原西部地區和可能在其東北側的錢塘江流域率先得到發展。這兩個地區緊挨著中國南方腹心地帶,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區”的邊緣,自然食物來源不如腹心地帶的充足,但是具備發展稻作生產所需的各種條件。當那里的人們掌握了稻作栽培技術,或是帶著稻作栽培技術的人們來到這里之后,發展稻作農業以解決食物來源問題,便成為當時迫切的社會需求。于是稻作農業率先在這兩個地區得到發展,并以其顯著的社會效益影響著周邊地區。伴隨著全新世暖濕氣候效應逐漸北進,稻作農業也逐步向緯度較高、適于稻作生產的淮河流域推進。
“中心起源、邊緣發展”的這一看法,可簡明如下:
栽培稻大約在公元前10000年起源于自然食物來源充足的中國南方腹心地帶,于公元前7000年后發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區”邊緣的兩湖平原西部地區和錢塘江流域,并逐步向淮河流域推進,即“中心起源、邊緣發展”。(7)
現在我仍維持這一看法,并做一點補證。
1998年我提出稻作農業起源的形式是:“中心起源、邊緣發展”時,錢塘江流域還未發現原始稻作農業興起階段的文化遺存,我只是從宏觀上根據一些現象推測錢塘江流域應有公元前5000年前至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原始稻作農業文化遺存。后來,在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發現確認了公元前5000~公元前6000年的稻作農業文化遺存;近年來又發現了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浦江縣上山遺址,為“中心起源、邊緣發展”說提供了新的證據。
上山遺址位于浙江中部盆地,這一帶是連接杭州灣地區和衢州通道的主要地區。
在上山遺址的發現,主要有以下幾項(8)。
(1)發現了可能是干欄式的建筑址,表明當時處于定居。
(2)發現了大量的稻作遺存,主要是陶片中夾有稻谷殼。經初步觀察是一些經人類選擇的早期栽培稻。這種將稻谷殼作為制作陶器的陶泥滲和料,在彭頭山文化中也有發現。是表明稻作農業已經形成的重要證據。
(3)發現的工具有石磨盤、磨棒、石球、穿孔器、礪石,還發現了通體磨制及局部磨制的斧形、錛形石器等。表現出進步的特征。
(4)陶器器形有多種,以盆形器為主,另有釜、罐,還出現了圈足和假圈足器。這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圈足陶器。
以上這些現象都表現出上山文化遺存的進步特征,表明當時的稻作農業已經興起。
同時,我們也看到,上山文化遺存的文化面貌雖然十分獨特,但也存在著與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等文化遺存的聯系。
如上山遺址的穿孔石器,見于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從華南地區穿孔石器的發現情況分析,穿孔石器是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種在特定的生存狀態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工具。
上山遺址發現有這種工具,表明浙江中部盆地的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稻作農業文化遺存,與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栽培稻起源階段的文化遺存有關。證實了我們對錢塘江流域原始稻作農業起源問題的看法和原始稻作農業起源的形式為“中心起源、邊緣發展”的觀點。
現在,根據上山遺址的發現,還可進一步推測,杭州灣地區及錢塘江下游的跨湖橋文化遺存、河姆渡文化,也許還包括馬家浜文化的稻作文化遺存,可能是由浙中盆地上山這類稻作文化遺存發展而來的。這有待于今后的發展與研究來證實。
4.原始稻作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文明起源的作用
我準備從兩個地區,即環太湖地區和兩湖平原地區,來談這個問題。
在環太湖地區,原始稻作農業大約是在公元前4700年以后才開始得到快速的發展。相應的是,那里的社會也是從那時開始快速發展的。如聚落增多,家畜飼養發展,手工業制品種類豐富。
而原始稻作農業在當時社會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則是在公元前4000年以后,即進入崧澤文化時期才開始逐漸發生的。如崧澤文化進期的采集、狩獵經濟的比重,較前一階段有了顯著的下降。這主要表現在文化遺存中的動物骨骼的種類與數量,以及狩獵工具的種類與數量,在崧澤文化時期明顯減少。這說明崧澤文化時期的食物生產(主要是稻作農業生產)的比重較馬家浜文化時期有了顯著的提高。相應的是,崧澤文化的社會又有了明顯的發展。如出現用家豬下顎骨隨葬,反映了開始將家豬作為財富之一,同時也表明家豬飼養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一些文明因素相繼在崧澤文化時期出現,如土墩墓地、墓地中的燎祭現象,出現小玉璧、玉琀等。
良渚文化時期,原始稻作農業進入成熟發展階段,最主要的證據稻作農業工具方面出現了用于犁耕、中耕、收割等種類較多的成套農具,出現了釀酒。與此相應的是,良渚文化時期聚落址猛增,出現聚落群,反映了人口增加;家畜飼養發展,肉食家畜比重顯著增加,原始手工業興盛。更為重要的是,在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環太湖地區,大約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800年前,社會逐漸步入“古國”發展階段。主要證據是莫角山中心聚落群的出現,瑤山、反山等祭壇墓地等的形成。
兩湖平原地區的原始稻作農業大約是在公元前4500年前后的湯家崗文化時期開始得到快速發展的,出現了水田稻。
至大溪文化時期,原始稻作農業在社會經濟中的比重逐漸加大,出現了可能是貯藏糧食的大型陶器。相應的是大溪文化時期的聚落增多。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出現城墻圈圍的中心聚落,制陶業發展,出現祭壇等。
至大溪文化晚期,社會分化逐漸明顯,出現石鉞。
至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屈家嶺文化時期,原始稻作農業進入成熟發展時期,可能已有釀酒。相應的是,社會發展可能進入“古國階段”,主要證據是中心聚落群出現,如石家河聚落群,城成批出現,已發現9座城址,還出現了大型宗教活動場所等。
環太湖和兩湖平原地區原始稻作農業的發展過程及其對文明起源的作用,以及良渚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的文明化過程是在原始稻作農業充分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實例,充分說明了農業是文明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基礎。
注釋:
(1)朱乃誠:《中國新石器吋代幾種主要特征的起源——兼論中國新石器時代開始的標志》,《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中國禮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朱乃誠:《中國陶器的起源》,《考古》2004年第6期。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澧縣彭頭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90年第8期。
(3)裴安平:《澧縣八十垱遺址出土大量珍貴文物》,《中國文物報》1998年2月8日。
(4)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省博物館:《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8年第1期。河姆渡遺址考古隊:《浙江河姆渡遺址第二期發掘的主要收獲》,《文物》1980年第5期。
(5)袁靖:《論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考古學報》1999午第1期。
(6)湖北行文物號占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石家河羅家柏嶺新石器石代遺址》,《考古學報》1994年第2期。
對此,必需采取全局性調整、改善和充實、提高,才能促進機體恢復新陳代謝——機體的陰、陽、五行(肝、心、脾、肺、腎)、氣、血、營衛綜合性的動態平衡,并把它提高到新的、高一級的水平之上;那么,強身祛?!◇w強身、祛除疲勞、過度疲勞和過度訓練,以及機體機能恢復與提高的問題,便迅速地迎刃而解了。這早已為多年來眾多的治療實踐有力地證實。
關鍵詞強身祛疲陰、陽、五行、氣、血、營衛綜合性動態平衡
前言
當今世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健康而強壯的身體,并且在進行各種工作、勞動,特別是體育運動之后,既能夠勝任,又能夠迅速祛除由于工作、勞動和體育運動而產生的疲勞。因此,強健身體,祛除疲勞(即強身祛疲)這個問題與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
現在,由于許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作用,發生健康狀況惡化和身體衰弱的人確實為數眾多,到處都有。所以,有效地增進健康和強壯身體祛除疲勞便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長期以來,探索這個問題的解決一直是世界上康復醫學與運動醫學的重大課題。
“生命在于運動”。有運動,就一定促成機體新陳代謝性狀的動盪;有動盪,就必然加速細胞組織的分解代謝與機體內環境的演變,并進行新陳代謝同、異化作用對立統一關系的重新組合——綜合。在這種重新組合——綜合尚未達到完善——綜合性動態平衡之前,勢必出現原有的新陳代謝同、異化作用對立統一關系——綜合平衡能力與水平的下降、失調以至紊亂,發生機體能力與工作能力的暫時下降,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出現疲勞。這就表明,疲勞是生命運動的必然結果,是由于機體運動而產生生理性改變的客觀存在。當然,亦由此可知,沒有疲勞就沒有機體能力與工作能力的真正體現。所以,在運動醫學上就有“沒有(過度性)疲勞就沒有訓練”之說,這是因為(過度性)疲勞乃是機體能力達到超量恢復必不可少的激發前提;而機體若“沒有超量恢復就沒有機能能力的提高”,這就表明超量恢復與疲勞之間存在著特定的相關,亦即疲勞對于超量恢復有著特定的積極意義。然而,疲勞卻阻礙著人們機能能力與工作能力的發揮和延續,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由于機體生理負擔過重,則可能導致工作能力的嚴重衰退,甚至能危及健康以至生命,“積勞成疾”這個成語便是對此生動的寫照。因此,我們對強身祛疲的研究籍以推遲疲勞的發生,降低疲勞的程度和迅速地祛除疲勞,從而增進機體康復、強壯和提高機體能力便具有現實的生物學和社會學的意義。特別在體育運動中強身祛疲問題的意義則更為重大,長期以來一直是運動醫學的重大課題。
《強身祛疲》口服液乃是國家體委委管課題《強身祛疲丸》的第三代產品,它較之第一代的丸劑與第二代的沖劑更為廣大的運動員與各界人士樂于接受,美味可口,攜帶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其成分有了更進一步的改善與提高,在療效上更上一層樓,它能夠相當迅速地促進體弱者、勞動者,特別是運動員祛除疲勞、康復強壯,提高機能與工作能力,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與運動成績。本文的目的,主要就強身祛疲的有關理論問題進行討論。
2強身祛疲的辯證法
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是新陳代謝。新陳代謝乃生命活動同、異化作用對立統一的整體,人體生命活動的對立統一,就是新陳代謝同、異化作用綜合性的動態平衡。這種平衡狀態的好壞與否,乃是我們是否健康、強壯,是否發生病變的根本性制約和依據的所在。因此,要使我們的身體健康、強壯,就必須對新陳代謝是否綜合平衡這個生命活動的根本性問題予以充分的關注。緊張的工作、勞動,特別是運動訓練、比賽經常對人體的機能潛力進行生理極限和超生理極限的動員,便給機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造成強烈的沖擊,并引起極大的波動極易破壞新陳代謝同、異化作用綜合性的動態平衡,使之發生下降、失調、紊亂以至衰竭。此時,僅僅依靠機體本身的代償恢復和康復能力,常常不能濟事,若長此以往,必將積勞成疾,導致各種運動性疾病的發生。因此,必須借助藥物——補劑等各手段來促進機體的代償恢復與康復(注意,此中不含興奮劑)。因此,密切地關注機體新陳代謝同、異化作用綜合性的動態平衡乃是增進健康、強壯身體、祛除疲勞,提高工作能力的根本關鍵所在。
如前所述,疲勞的標志是機體工作能力的下降,而工作能力則是人體各器系代謝機能綜合平衡總和水平的表現,它是由以下因素構成。
(1)神經——體液——反饋調節的能力。
(2)各種酶體系的活動。
(3)內環境的穩定性。
(4)各種能量物質的相互轉化與供能水平。
(5)細胞的代謝能力,特別是線粒體能量代謝能力與鈉——鉀泵功能。
(6)各器系機能能力的共濟作用的水平等等。
所以,機體工作能力的下降——疲勞,也就是機體各器系機能能力綜合平衡總和水平的下降,是上述諸因素的全局性機能減退,是新陳代謝同、異化作用綜性動態平衡水平的下降是同、異化作用相互關系發生下降、失調紊亂,以至衰竭的必然結果;因此,我們把疲勞、特別是過度疲勞與過度訓練視為新陳代謝機能綜合癥是恰如其分的。這個論斷要比關于過度疲勞是:1.體內能源物質耗盡的“衰竭”學說;2.某些代謝產物在肌組織中造成堆積的“堵塞”學說;3.血液PH值下降、細胞外液水分及離子濃度發生改變、滲透壓改變的“內環境穩定性失調”學說;4.按照巴甫洛夫學派的意見,當工作時大量的神經沖動傳至皮層相應細胞,神經細胞長期興奮導致“消耗”增多,為了避免進一步消耗,當消耗到一定程度時便產生“保護性抑制”的學說,以及疲勞使心肺功能下降的“心肺官能癥”;超限負荷造成內環境急劇改變致使體液調節發生紊亂的“內分泌官能癥”等學說,都來得更為全面和唯物辯證,更能夠最本質地揭示疲勞、特別是過度疲勞和過度訓練的機制。所謂機制,就是生物體發生的某種生命現象,在形態機能上本質的制約和依據。所以,要解決疲勞、特別是過度疲勞和過度訓練問題,就必須從新陳代謝同、異化作用綜合性的動態平衡這個生命的根本問題上采取綜合性的措施才是陽光大道,若試圖以“頭痛醫學,足痛醫足”的辦法來解決疲勞、特別是過度疲勞和過度訓練則是“羊腸小道”。于是,就產生了兩種顯然不同的效果,用“頭痛醫生,足痛醫足”的常規臨床法來治療運動員的過度疲勞與過度訓練則需要3——6個月以上;而我用《強身祛疲液》來治療過度訓練只要十天左右便可解決問題。例如,八六年江蘇省全運會期間,省田徑隊一個隊員發生過度訓練,他的800米和1500米成績分別是2’2”2與4’2”8,服《強身祛疲液》三天后赴鄭州比賽就提高到1’57”和3’58”的超(原最高)水平發揮,教練員和運動員都非常高興、深表感謝,在江蘇省十一屆運動會和86年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凡服用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中國礦院田徑隊服用后,在省大學生運動會上曾打破約二十項省大學生田徑記錄?!斎?,不能抹煞教練和運動員的努力,但《強身祛疲液》確實大大地促進了成績的提高,使運動員達到了空前的競技狀況;而且,僅在幾天之內,實屬難能可貴,運動員的生理生化指標,在服液后均有極顯著性意義的改善和提高。
《強身祛?!房诜哼@種綜合治療和調理的中醫學實質就在于使人體的陰陽、五行,氣血營衛獲得新的生機與綜合平衡,從而振興人身正氣——腎氣、脾氣和肺氣等人身元氣,腎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本、肺主一身之氣,這三氣俱興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強身祛?!房诜鹤鳛橐环N普遍運用的廣譜保健滋補飲料,是依據機體各器官在體弱和疲勞的狀態下可能出現的機能變化與機轉,以及彼此間的內在聯系,來選擇許多種不含興奮劑的保健、滋補及調理性的果品與良效中藥進行相須相使的連環配伍,形成食補食調與藥補藥調相結合的多元性復方。這種多元性復方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實用性,它既能夠適應機體新陳代謝局部失調的矛盾的特殊性,更能夠適應機體新陳代謝發生全局性下降、失調、紊亂以至衰竭的矛盾的普遍性。例如,在八六年“10月19日徐州——青島313次列車上動人的一幕,在列車將要到終點站徐州車站時,有一位旅客忽然昏倒,在我們的列車廣播呼救的情況下,……周春同志及時趕到,協助我們救護病人,……他拿出他新研制的藥品《強身祛疲》口服液使這位病人在昏迷的情況下很快地醒過來,得到了急時治療,脫離了危險。”(節錄徐青線第二包乘組體給徐州師范學院黨委的信)該液銷售以來,各方面人士、男女老少,各種體質的人一致贊揚該液是延年益壽、充沛體力精力、健康成長的佳美補劑,并且更對慢性肝炎等慢性病有明顯的療效,深受廣大服用者歡迎,產品供不應求。
這就表明《強身祛?!烦浞肿龅剑ㄓ^全局、統籌兼顧、積極主動、扶正祛邪;陰陽五行、氣血營衛、綜合平衡、生機蓬勃(這是因為在體弱和疲勞、特別是過度疲勞的狀態下,新陳代謝經常是發生全局性下降、失調、紊亂以至衰竭)。所以,這使《強身祛疲液》具有廣泛而可靠的療效(特別是年老體弱者服后都明顯感到精神煥發、體力充沛、食欲旺盛、睡眠香甜,凡練氣功者服后10分鐘便可感到大小周天全身氣血貫通等等),它可以增進健康、強壯身體、祛除疲勞、提高機能和工作能力。
3《強身祛疲液》配方機理
3.1補氣: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發生氣虛乏力等癥侯。
3.2理氣: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易發生氣滯,亦乃補氣之需;補氣應理氣才能補而不滯。
3.3養血: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易發生血虛暈眩等癥侯。
3.4活血: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易發生血瘀,亦乃養血之需;養血應活血,才能養而不瘀。
氣為血帥,血為氣根,氣血相互依存,以氣血雙補,并輔以理氣、活血,既可以使氣血旺盛,又可使氣血暢通。這樣便可以防治體弱、疲勞者易發生氣虛血虛與氣滯血瘀。補氣、養血又理氣、活血,同時進行則可以大大加強肺氣的功能;肺主一身之氣,從而推動全身氣血運化,激發正氣旺盛。
3.5補陽: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易發生陽虛火衰,使機體運動功能下降;同時亦防治過勞傷陽和勞傷筋骨等癥侯。
3.6滋陰: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易發生陰虛火旺,使機體內臟受到損害等癥侯。
臨床實踐表明,凡氣虛者常兼陽虛,因氣屬陽;凡血虛者常兼陰虛,因血屬陰,故補陽、滋陰乃勢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因為“腎乃先天之本”,體弱與疲勞者,很易發生腎虛、腎虧,或是陽虛、或是陰虛,或陽虛陰虛兼而有之。陰陽互根、相生相長,補陽、滋陰同時進行便可以確保陰陽——內臟與軀體的綜合平衡,從而確保腎這個先天之本。
3.7溫里回陽:溫里回陽是作為一個保險安全系數而安排的,用以防治體弱、疲勞而較易發生命門火衰(如虛脫、休克等)用以確保命門,確保生命安然無恙。
3.8收斂固脫: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易發生汗淋滑脫與大汗傷陰等癥侯。
3.9利水滲濕: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易發生腎水不利和脾虛濕困等癥侯。
溫里回陽、收斂固晚脫利水滲濕是為了輔助補陽和滋陰,以進一步解決腎(氣)的問題,籍以加強腎這個先天之本。
3.10消導化滯,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易發生脾、胃不振、食欲不佳與消化不良等,此舉是為了解決好脾、(胃氣)——后天之本的問題。
至此,人身三元氣——腎氣、肺氣、脾胃氣均獲得改善、加強,從而振興人身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對體弱、疲勞者便起到實實在在的強身祛疲問題。此乃是“通觀全局扶正氣,扶正同時又祛邪”;陰陽、五行、氣血營衛便得以統籌兼顧、綜合平衡。
3.11寧心安神:用以防治體弱、疲勞而易發生心神不寧、睡眠不良等癥侯。
3.12清熱解毒:用以防治因體弱、疲勞而易發生風熱、肝火等癥侯。
3.13調和諸經與藥性:用以調和十二經并使之順利通達,并使各種藥味藥性調和。
當然,這樣劃分只能是大概的,因為中藥都是一藥多用途,這許多種藥味結合起來又形成了多元的交叉相關,從而達到對機體陰陽、五行,氣血營衛得以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的目的。這是因為各種細胞可以根據自己的性狀對復合性藥味進行選擇性吸收,各取所需,各自滿足。這樣,《強身祛疲液》就能夠對綜合平衡已經發生下降、失調、紊亂以至衰竭的新陳代謝進行全面的調整、改善與充實、提高,不僅使新陳代謝恢復綜合性的動態平衡,而且把它提高到新的、高一級的水平之上。從而,相當迅速地達到增進健康、強身祛疲、提高機體和工作能力的目的;運動員則可以創造新的運動技術水平和運動成績。現將有關問題闡述如下:
(1)關于陰陽、五行,氣血營衛的綜合平衡
①陰陽平衡:是通過同時加強陰陽的雙方來達到:陰:是以養血、活血(血屬陰)、滋陰、利水滲濕(津液屬陰)、收劍固晚(可防治津液耗損)等方面來予以加強。
陽:是以補氣、理氣(氣屬陽)、補陽、溫里回陽、消導化滯(加強胃氣、胃屬陽)等方面來予以加強。
②五行平衡:這可以從藥味歸經上反映出來,以達到五行相生。
a肝經:液中有六味藥味入肝經。
B心經:液中有六味藥味入心經。
c脾經:液中有十二味藥味入肝經。
d肺經:液中有九味藥味入肺經。
e腎經:液中有七味藥味入腎經。
(注:該液共由二十味藥味組成)
③氣血營衛平衡、通過同時加強氣血營衛各個方面來達到。
a氣:主要以補氣、理氣等方面來予以加強。
b血:主要以養血、活血等方面來予以加強。
c營:主要以利水滲濕和消導化滯等方面來予以加強。
d衛:主要以補氣、理氣、補陽、溫里回陽等方面來予以加強。
一般體弱、疲勞者必為正氣不足、陰陽失調、五行紊亂、氣血營衛失常,對之采取陰陽、五行、氣血營衛綜合平衡的措施,便可達到強身祛疲的目的。
(2)關于《強身祛疲液》對臟腑的作用
①對心、小腸有:益心氣、溫心陽、補心血(陰)、安心神、清心熱、溫小腸等作用。
②對肝、膽有:清肝熱、濕肝寒、利膽等作用。
③對脾、胃有:補脾氣、濕脾陽、理中氣、祛脾濕、散胃寒、消食積等作用。
④對肺、大腸有:補肺氣、養肺陰、濕肺寒、澀腸止泄等作用。
⑤對腎、膀胱有:溫腎陽、利水等作用。
(3)關于《強身祛疲液》對各系統的作用
①對呼息系統有:祛痰、平喘等作用。
②對循環系統有:強心、擴張冠脈、降低血糖等作用。
③對消化系統有:助消化促進腸喂蠕動等作用。
④對肝、膽有:保護肝臟、利退黃膽、抗脂肪肝等作用。
⑤對血液有:增加紅細胞、血紅蛋白等作用。
⑥對泌尿系統有:利尿、祛結石等作用。
⑦對神經、內心泌系統有:鎮靜安神、綜合平衡等作用。
(4)關于《強身祛??诜骸匪瑺I養物質成份
①糖類:有葡萄糖、蔗糖、β——聚糖、淀粉、淀粉酶、糊精等。
②脂類:有脂肪油、亞油酸、鏇磷脂、麥角甾醇、β——谷甾醇等。
③蛋白質:有精氨酸、組氨酸等多種氨基酸。
④有機酸:有構櫞酸、檸檬酸、蘋果酸、茯苓酸、酒石酸等。
⑤維生素:有維生素A、B1、B2、C、PP等。
⑥生物堿:有生物堿、膽堿、生物醇、水蘇堿等。
⑦電解質:有鈣、鉀、鐵、磷等。
⑧微量元素:碘等。
⑨甙類:有強心甙、甘草甙、黃酮甙、菊甙、腺嘌呤等。
⑩粘液質、鞣質、揮發油等。
4討論
4.1《強身祛疲》口服液的今后展望
該液的今后展望在于它的群眾性和廣譜性,物美價廉(有益無害)、男女老少、四時皆宜。實踐證明,該液尤對體育運動、體力腦力勞動、文藝活動、體弱與疲勞和旅游者均有迅速地增進健康、強壯身體、祛除疲勞、提高機能與工作能力和延年益壽的作用,是有速效、高效、長效三性,無任何毒副作用與不良反應。進入市場之后深受歡迎,推廣之后必將產生現實的生物學與社會學意義。
4.2《強身祛疲》口服液研究工作價值
該項研究工作的價值在于我們把強身與祛疲辯證地結合統一起來,運用“綜合平衡”的理論,有力地證明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和標本共治療效更佳,這是對“固體治標”理論的一個推動。同時,我們把疲勞、特別過度疲勞和過度訓練視為“新陳代謝機能綜合癥”,這是正本清源,是對疲勞機理客觀的洞察,對疲勞的研究具有開拓性意義。
一、傳統灌溉工程類型在現今的傳承
中國國土廣袤,地形地貌多樣,氣候變化萬千。既有逶迤起伏的丘陵山地,又有一望無際的平原;既有壯闊的高原,又有緩坦的盆地;既有西部內陸干旱半干旱區,又有東部季風濕潤區。為適應各地水文、地理等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古代人民創制了多種多樣的灌溉工程類型,如引水渠道、陂塘堰壩、陂渠串聯、圩垸、井泉、坎兒井、御咸蓄淡等工程類型,這些工程類型在現今皆得到了繼承??梢哉f,我國當今的灌溉工程類型基本是古代創造而傳承下來的。
引水渠道主要修建于北方平原地區。北方平原面積廣大,因干旱少雨,河流密度不大,古代往往修建長距離的引用河水的灌渠工程。渠首處如河中水位過低不能滿足自流入渠流量要求,則建攔河壩抬高水位引水;如河中水位和流量能滿足灌區要求,則采用無壩引水型式。有壩引水最早的有戰國初在今山西太原晉水上筑壩建的智伯渠,及在今河北臨漳建的漳水十二渠。無壩引水有公元前256—251年間在今四川灌縣建的都江堰等。又因北方含沙量大的河流多,我國很早就引多沙河流進行淤灌和放淤,做到同時利用水、沙資源,既灌溉作物,又改良鹽堿地。漳水十二渠和公元前246年興建的關中鄭國渠皆引渾水灌溉,把大片鹽堿地改良成了沃田。建國以后,有壩引水和無壩引水灌渠發展很快,如陜西省,截至2000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144.93萬公頃(主要為渠灌),新疆省干、支、斗、農四級渠道長30多萬公里[1]。在利用多泥沙河流的水沙資源方面,建國以后成就很大,還打破了自明清以后不敢引用黃河下游水的“”,進行引黃淤灌和放淤。目前,黃河下游已建成各類引黃灌區100多處,灌溉面積達到3000萬畝,每年引用黃河水量100多億立方米,利用黃河水沙放淤改土300多萬畝,發展水稻田120多萬畝,使鹽堿沙荒地變成了良田[2]。
陂塘堰壩主要建于南方山丘區。南方丘陵山區,雨量充沛,但水流容易流失,干旱是農業生產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為此,古代勞動人民因地制宜,創造了多種類型的陂塘堰壩蓄水工程,起到滯洪蓄水的目的。有在溪流上筑壩攔蓄水流的灌溉工程,稱之為“堰”、“壩”、“陂”、“堨”等;有在平地鑿池,或在谷口及高地水所匯歸處筑堤,就地潴蓄雨水的,稱之為“塘”或“蕩”。又平原地帶筑壩攔蓄水的工程現稱為平原水庫,利用天然山丘間的溝谷洼地蓄水的工程現稱為山谷水庫。大型陂塘工程以公元前600年左右楚國在淮南修建的芍陂為最早,兩漢時漢中、南陽、汝南地區陂塘工程很是發達,著名的山谷水庫有馬仁陂,平原水庫有六門陂、鴻隙陂等。東漢時進一步向南方發展,浙江紹興的鑒湖、余杭的南湖工程規模都很大。之后三國孫吳在江蘇句容興修赤山湖,西晉建丹陽練湖和新豐塘等。當時能因地制宜規劃布置陂塘,巧妙地利用地形興建平原水庫或山谷水庫,布設堤壩、水門和溢流設施,形成完整的蓄水工程體系。還創造了陂渠串聯工程類型,以對水資源更充分地加以調節利用,增加灌溉面積,提高灌溉保證率。建國后南方山丘地區大量興建陂塘堰壩工程。如1952年僅四川內江地區就累計新修和整修堰塘5萬多口。因平塘占地多,工程量大,總蓄水量不多,為此當地積極想法改進技術。1953年9月西南水利局組織基點工作組前往長壽縣,經查勘,在葛蘭場不遠名叫“鎖口丘”的地方,修建了當地第一口“山灣塘”。該地形肚子大,出口小,上面有較大集雨面積,下面耕地可自流灌溉。于是利用三面高一面低的地形,在低的一面修筑土壩,長40米,高3米,形成堰塘。此土方與蓄水的比例為1:10,比平塘1:1提高10倍效益。此后四川省水利廳將長壽縣修筑山灣塘的經驗向全省介紹。到1954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級“示范塘”1293口。1955年,“示范塘”迅速發展到17796口。到1985年,全省已有山灣塘61.11萬口,可蓄水261769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715.48萬畝[3]。
陂渠串聯工程古代多建于淮河、漢水流域,工程布置多樣[4]。這種工程類型建國后稱之為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工程主要在南方丘陵山區修建,規模從小型發展到大型,從小網聯成大網,從開發小河流到利用大河流,從一個河系發展到與幾個河系相連。如安徽淠史杭灌區,自1958年至1982年,在淮河水系的淠河、史河及長江水系的杭埠河的上游建成佛子嶺、響洪甸、磨子潭、梅山、龍河口5座大型水庫,這些水庫成為多首制渠首,又沿崗巒起伏的分水嶺修建總干渠2條,干渠13條,以及分干渠和支渠358條,溝通了數條大河,灌區內修建中型水庫23座,小型水庫1100多座,連同塘壩21萬多口,以控制灌區內的地面徑流,灌區內流域之間水資源通過庫塘和渠道可得到調配,使安徽的六安、霍丘、壽縣、舒城、合肥等11縣市和河南的固始、商城等縣的廣闊丘陵和平原900多萬畝農田受益[5]。
圩垸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江平原、湖區、下游三角洲及濱海地區。這些地區地勢平衍,河湖密布,土地肥沃,水土資源豐裕,但易被水淹,沮洳下濕,極大地影響農業生產的進行。唐宋后,大力開河筑圩,排水御洪,興建獨具一格的水網圩田工程,把卑濕的“涂泥”之地,建成富饒的魚米之鄉。如太湖平原唐后期至五代時已建成規整的塘浦圩田水利系統。鄱陽湖區唐代已興修較大規模的防洪堤防工程,至清光緒六年(1880),鄱陽湖濱南昌、新建、星子、九江、都昌、波陽、余干、進賢八縣共有圩堤591所。建國以來,太湖平原繼續加強浚河筑圩工作,完善水網圩田系統。鄱陽湖區新建和整修了圩堤501座,堤線長2500公里,保障農田500萬畝,能抗御21.71米(1983年最高湖水位)的湖泊洪水位;湖區原有易澇面積330萬畝,經治理,使200多萬畝農田達到五年一遇以上的抗澇標準;還初步形成了一個大中小,蓄引提相結合的水利灌溉系統,使湖區農田的有效灌溉率達到80%以上[6]。
鑿井提取地下水灌溉,在地表水缺乏的北方地區很是重要。我國新石器時期已開始浚泉鑿井,春秋戰國時在園圃中鑿井灌溉已較普遍,之后不斷發展,到明清時期華北平原已形成大范圍的井灌區,水井型式多樣。20世紀50年代,廣大農村用于灌溉的水井大部分仍為土井,如華北平原建國初期有各種土井200多萬眼。20世紀60年代以后,灌溉土井漸被機井所代替。進入80年代以來,個體戶承包和聯戶經營責任制的發展,使得各種土井又發展起來。據1982年調查,僅天津、河北滄州、衡水等地區就有各種土井幾十萬眼。如滄州青縣,1982年有真空井6100眼,人工手壓井2000眼,各種大口土磚井5000眼;南皮縣有手壓真空井4500眼,機帶真空井4054眼,磚井358眼[7]。土井主要開發淺層潛水,潛水埋藏淺,雨水易滲入補給。而機井開采的是深層地下水,靠自然補給時間長。目前華北地區的京、津、河北省、河南省北部、山西省中東部已形成聯成一片的大范圍的地下水漏斗區,這是過量開采深層地下水,補給不易產生的重大問題。而開采淺層潛水一般不會引起地下水漏斗區。又淺井開采潛水后,降低了地下水位,有利于防止土壤返鹽,改良鹽堿地的效果顯著。開采潛水井淺,技術較為簡易,所費資金不多,農戶可自行管理應用,經濟上支出節省,適于小農經營。
此外,古代新疆吐魯番、哈密等地開鑿獨特的引取地下潛水的坎兒井,東南沿海防御海潮襲擊的海塘工程,及其他御咸蓄淡工程類型在現今也都得到了繼承和發展。二、傳統灌渠工程技術的繼承和發展
我國古代灌溉工程技術是我國人民在實踐中自行創造的,適應了各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因地制宜,類型多樣,內容非常豐富,不少工程技術在現今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傳統灌渠工程技術的繼承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如建國后都江堰灌區認真總結了興建無壩引水灌渠的傳統技術和傳統施工技術經驗,使這些技術更加發揚光大。水利部和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曾組織人員對溢流過水土壩的傳統技術進行研究和推廣,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又渠道防滲技術各地多利用當地材料發展傳統技術。傳統淤灌和放淤技術在繼承的基礎上也得到很大提高。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建于戰國后期,是聞名于世的渠首為無壩引水的工程,在長期的歲修管理中,積累了豐富的引水、防洪和排沙技術經驗[8]。而防御洪水和清除泥沙是世界水利學界公認的兩大技術難題,都江堰卻破解了這些難題,創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跡。其技術經驗在多方面得到了繼承。一是灌區各分水口廣泛利用魚嘴分水分沙,布置旁側溢流堰(飛沙堰)泄洪排沙。如1962年修建的錦水河分水工程,在蒲陽河石壩子引水處,先在河中心修筑魚嘴,將蒲陽河分成左支清白江,右支錦水河,汛期蒲陽河洪水流量為800—1200米3/秒,錦水河可分洪300—400米3/秒,而錦水河分干渠只能進50米3/秒,多余的水量則由設在魚嘴以下600米的溢流堰泄回清白江,其工程布局與都江堰渠首工程的格局很相似。二是利用彎道環流原理,把進水口設在河道的凹岸,引取清水。都江堰渠首這種布置方式在灌區得到廣泛的應用。如1962年所建蟇水河引水工程,引水比很小,采用無壩引水方式,修筑了弧形導水堤,形成較穩定的凹岸,在凹岸頂點稍下游處建進水閘,推移質沿主河槽左側凸岸排往下游,進水口一直沒有被淤。四川省當今修建的無壩引水灌渠是很多的,其工程技術深受都江堰無壩引水工程技術的影響。如果河道的水位和水量不能滿足灌區引水要求,則需要建閘壩抬高水位或形成水庫取水。傳統技術所筑的壩一般為土石壩、堆石壩和砌石壩。1949年建國后,在水利水電事業建設中,壩工建設有很大發展,到1990年已經修建82900多座水壩,在這些大壩中,土石壩占絕大多數。已建的2680多座30米以上的高、中壩(壩的用途包括引水、蓄水、發電等),土石壩約占80%,砌石壩約占14%,混凝土壩約占5%[9]。采用土石壩可以利用當地材料,節省工程量,這是我國最早修建,并得到廣泛應用的壩型,目前在中低壩中仍大量采用土石壩,說明傳統壩工得到較多的繼承和發展,特別是對過水土壩的研究和應用,成績較大,體現出傳統壩工技術持久的生命力。
在今湖北省荊門市北部的仙居河上,有一座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的趙家閘灰土護面過水土壩[10]。該壩由當地鄉民修建,建成100多年來,經歷無數次洪水過流,1935年壩頂過流水深達3.9米,竟未被沖毀,大壩至今依然完好,能使兩岸3000畝農田受益。趙家閘壩高8米,壩頂長47米,基礎為板狀砂巖,壩身由粘土夯筑,外包1米厚灰土夯筑層。這種由夯實粘土外包灰土保護層作為河道滾水壩的獨特建筑方式,國外從未見有報導。除趙家閘外,百余年前興修的過水土壩還有湖北荊門黃鮑閘,此閘建于1859年,壩高5米,1935年大水堰頂水深達3.9米,未沖毀,至今仍安全運行。此外,山西平遙梅槐頭、黎基壩等也是過水土壩,這些壩都較低,只有5—10米高。
受古老過水土壩的啟示,1958年,清華大學應屆畢業生組成過水土壩設計組,對過水土壩進行不透水面板的試驗,肯定了這種壩型的優點,還提出修建時要注意的技術要求。1975年8月,河南發生暴雨,使50年代治淮工程建成的兩座水庫——板橋和石漫灘土壩漫頂。于是土壩過水問題被再度提起。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對許多省市進行土壩過水的調查,發現1958年后不少地方按清華大學的辦法修建的過水土壩,經多年洪水考驗,運用良好。從1975年起,吉林、安徽還修建了瀝青材料護面的過水土壩。1980年10月,水利部委托吉林省召開土壩過水經驗交流會,將各地經驗進行交流。1983年水利水電科學院在室內試驗的基礎上,先后在山西省嵐縣上明水庫和內蒙古東勝市武家溝建成兩處灰土水泥土過水土壩,經歷數年風化凍融和幾次較大洪水的考驗,工程完好無損,節省工程造價1/3以上??梢?,我們祖先創造的灰土溢流壩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據了解,國內已建成的各類壩中,90%以上是土壩,而其中66%沒有泄洪建筑物。因此,讓土壩的一部分過水,或在已建成土壩上加修溢洪道,也是很現實的課題。故而傳統的過水土壩工程技術仍有發揚之必要。
傳統施工技術以寧夏引黃灌區的草土工程(俗稱“埽壩”、“卷?!保┖投冀叩臉q槎、竹籠、干砌卵石等工程最具特色。寧夏引黃灌區,在1960年青銅峽樞紐建成以前,均為無壩引水,灌區普遍使用草土筑壩。如春季歲修,用草土封堵渠口,再進行修浚;用草土修筑渠河護岸,及橋、涵、閘、斗和護坡;修筑臨時性的攔水壩等工程。元代寧夏水工修筑埽工已很出名[11]。灌區千百年來,草土工程一直應用于各種渠道工程。它具有就地取材,造價低,技術簡便,施工快,穩定和防滲漏性好,抗震性強,對基礎清理要求不高,及拆除容易等優點。建國以來,寧夏引黃灌區的草土工程,在各地大型水利水電圍堰工程上相繼使用。如1956年修筑甘肅省蘭州市供水廠,其進水口黃河圍堰工程首次使用草土工。之后,劉家峽、鹽鍋峽、青銅峽、三盛公、陜西省石泉石門電廠漢江進水口圍堰、浙江省黃壇口電站護坦圍堰,1979年援非洲建馬里電站護坦圍堰等,都取得了成功,且費用省,進度快。之后,人們對這一傳統技術經驗系統地進行了總結[12]。
都江堰灌區歷年維修管理都采用傳統的榪槎[13]、竹籠[14]、干砌卵石、樁工[15]、羊圈[16]等施工技術。它們的優點主要能就地取材,技術簡易,施工方便,投資節省。一般應用于截流分水、筑堰護岸、搶險堵口、整治河道、維修渠道、保護橋閘堤堰等工程[17]。目前都江堰灌區歲修截流工程仍用傳統的截流方法,用的是榪槎、竹籠、卵石和黃泥。歲修時內江架設榪槎后,截流合龍只需40多分鐘。這種截流方法人們認為是一種生態型的截流技術,無機械的噪雜聲,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且經濟、合理、安全。
渠道加以防滲措施可減少渠水的滲漏損失,提高渠道有效利用系數,這在水資源缺乏的北方尤其重要。傳統渠道防滲技術措施主要有夯土、砌石、砌磚、鋪灰土、鋪草皮等,這些防滲措施就地取材,施工簡便,經濟實用(比混凝土、塑料薄膜、瀝青材料襯砌省費用),防滲效果也顯著[18],各地多有應用,并不斷改進技術。
灌渠還采用地下輸水管道,這種設施具有節水和省地的優點。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城市中已鋪設地下陶水管道,這在安陽殷墟、鄭州洛達廟商代遺址中皆有發現。元代《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之十三》所載陰溝,即行水暗渠也,是一種用磚砌的暗渠。山西省一些城鎮幾百年前的陶管下水道一直使用至今。20世紀60年代,山西翼城縣利民灌區試驗用陶管修建灌溉輸水工程,但未能成功運行。1974年山西臨汾市屯里井灌區試驗陶管灌溉輸水,獲得成功,多年運行狀況良好,使用年限可達40年。在進行經濟效益分析后,認為這種工程還是比較經濟的[19]。又河南省偃師縣東寺莊1957年就修建了地下瓦管渠道灌溉網[20]。之后,傳統地下輸水管道技術不斷發展?,F在將低壓管道輸水灌溉,簡稱為“管灌”,這一技術已成為目前我國北方地區一種很好的節水灌溉措施。80年代末,水利部將“管灌”作為北方農田全面節水的基礎設施來抓。據統計,目前我國“管灌”面積有4500萬畝,其中河北、山東、河南、北京、天津等省市的“管灌”技術發展很好,僅山東、河北、河南三省的“管灌”面積就達266.67多萬畝[21]。這項技術具有省水、省地、省工、節能、省投資等優點,值得進一步發展推廣。此外,江蘇無錫縣人多地少,為了節省土地,20世紀60年代以后發展“三暗”工程11。“三暗”工程是灌水暗渠、排水暗溝、滲水暗管三者的簡稱,這些暗渠溝皆用灰土筑成,采用的是傳統施工技術。1965年冬無錫埝喬公社劉巷大隊建成第一條灰土暗渠,至1978年春全縣已建成暗渠2588公里,灌溉面積50余萬畝,占農田總數的62%。從1973年開始又進行暗溝、暗管的建設,與暗渠配套使用,形成灌、降、排、調、控綜合運用的立體水利系統,為建設噸糧田創造了條件?!叭怠惫こ膛c明渠、明溝、明墑相比,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灌水快,排水暢,降水效果好,減少滲漏,農機操作方便安全,減少歲修,取材易,造價低,節省水旱田開明溝用工多等許多優點。“三暗”工程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的運用,實是在傳統技術基礎上的創新,這為高速發展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邁出了新的一步。
又石質倒虹管道可視為特殊的地下輸水管道。清代嘉慶十四年(1809),四川合江縣鎖口鄉劉士朝主持修建了一條引水過河灌溉的渠堰,渠道過河處設置了石質倒虹管,全長266米,水頭26米,進出口高差僅0.407米。管道用堅石預先鑿成63.5×40×40厘米的承插式管節,內徑13.5厘米,用糯米粥拌石灰作為管與管間膠結材料,并用這種材料抹平管內壁,以減少摩擦阻力。石質倒虹管能承受較大強度的水壓力,這一倒虹管至今保存完好。解放后此種石質倒虹管在合江縣得到了推廣應用[22]。
我國北方含沙量高的河流多,我國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已進行引洪灌溉和淤地活動,發明了淤灌和放淤技術,以利用河流中的水沙資源。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尤其在宋代熙寧年間,政府曾組織空前規模的大放淤活動,取得選擇適時放淤水情,做好淤田工程,預籌退水出路,正確處理放淤與防洪,放淤與航運等許多技術經驗。這些技術在現代進一步得到繼承和發展。如陜西省傳統引洛灌區,現已突破了引水含沙量不得超過15%(重量比,相當于166公斤/立米)的規定,引進含沙量高達60%(965公斤/立米)的渾水進行淤灌,基本解決了灌區汛期水量供需之間的矛盾,并改良了大片鹽堿地。當今引洪漫地(放淤)已作為水土保持和農田基建的一項內容被得到重視。如關中趙老峪流域是古老的放淤區,下游富平縣境內有引洪漫地34000多畝,是將上游銅川市境內來的洪水泥沙,全部引入地中淤漫。漫過的地,每畝畝產400斤,有的甚至超過千斤,多年來,發生大暴雨,下游都不發洪水,原來的河床,現在變成了農耕地。河北省張家口地區通橋河引洪灌區,面積11萬畝,上游河道流域面積3060平方公里,引洪能力每秒450立米,多年來河道上游洪水基本上全部不出灌區,保護了下游的農田和村鎮。萬全縣在五道沙河沿岸共建大小引洪渠道800多道,總引洪能力達863米3/秒,一般年引洪水總量為2000萬立方米以上,初步達到大水不出縣的水平。由于一般洪水已不流入洋河,從而減輕了下游河道和水庫的泥沙淤積[23]??梢娨槁啬芷鸬搅己玫乃帘3肿饔茫@也可認為是傳統技術在今天的發揚。三、傳統塘堰和開發地下水工程技術的繼承和發展
歷史上山丘區的攔蓄水工程統稱為塘堰、塘壩,有“堰”和“塘”之分,又有山塘(山灣塘)和平塘之分。建國后大力修筑山灣塘,一些南方省區山灣塘已達數十萬座。有些地區對老式塘壩加以改造,以增加其蓄水量。如安徽省肥西縣對丘陵區沖洼里的攔沖塘,將原有塘底挖平,挖出的土墊高塘埂,增加了塘的蓄水深度;或把攔河壩加長增高,成四面筑埂式;在較大沖洼里,根據地形,或在“水深”處建塘,加高塘埂,“水淺”處不建塘,仍為田,或上下沖兩面筑埂成塘;或建成層遞式,高處蓄水灌高地,低處蓄水灌低地,頭層塘的放水渠兼作第二層塘的引洪溝,第二層塘的放水渠,兼作第三層塘的引洪溝,做到有層遞的引蓄,有層遞的灌溉。通過改造,蓄水深增加,老式塘壩蓄水面積與其灌區耕地面積比為1:4.6,改造后為1:9,滿足了淺丘區農田灌溉的需要[24]。
我國北方地區,在地面挖掘或在洼地筑埂形成的攔蓄徑流的工程叫澇池、坑塘等。建國后,北方地區群眾繼承以往的傳統做法,繼續修筑澇池,澇池數量發展很快。如陜西省黃河流域內在1956年有澇池1240座,1985年達8940座,30年增加6.21倍,總容量2588萬立方米。北方陜、甘、晉、內蒙、青、寧、豫七?。▍^)1985年黃河流域共有澇池19.8萬座,總容量8343萬立方米[25]。華北平原滄州地區通過開挖坑塘,攔蓄降雨徑流,滯瀝、除澇、灌溉,取得了治理旱、澇、堿的經驗[26]。原來在20世紀50年代末,華北平原大搞地上蓄水灌溉,不重視排水,造成了土地的次生鹽堿化。進入60年代,只排不蓄,大量水資源白白流失。70年代,大力發展井灌開發利用地下水,但由于深機井布局不合理,使得地下水位普遍大幅度下降,出現了大面積的漏斗區。淺井區多年只采不補,地下水位也普遍下降,使許多淺井報廢,而轉向打深機井。地表水由于連年的干旱和上游節節攔截,河道全年斷流。通過多年的實踐,人們逐漸認識到,要利用傳統的坑塘設施,攔蓄降雨徑流,散蓄散排,解決抗旱灌溉水,雨時將澇水排入其中,只要注意把坑塘蓄水位控制在返鹽臨界水深以下,并與溝渠連通,就不會引起鹽堿化??犹辽疃炔灰松儆?—4米,一般應深5—7米,面積15—30畝,最大不超過40畝。這樣就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旱、澇對立”,“排灌矛盾”,使瀝水轉化為灌溉水源,還能利用坑塘采補地下水。歷史上黃淮平原因為年際、年內的降雨量分布極不均衡,出現水少時強調修筑陂塘蓄水灌溉,水多時強調開挖河溝以排除洪澇和防止土壤返鹽。旱澇堿問題,排灌矛盾得不到妥善解決。而滄州地區在近30年來,通過改進傳統的坑塘技術,積極開挖和改進坑塘,將坑塘與井、渠聯合調控,較好地解決了旱、澇、堿問題,這一方法亦成為治水改土的一條重要途徑。
我國古代在開發利用地表水的同時,也很重視開發利用地下水,主要通過挖泉鑿井加以利用。建國以后,傳統的打井方法和提水機具繼續使用,并加以改良,尤其是開鑿筒管井的技術進展較大。筒管井的雛形在清代已經出現,清代郭云升《救荒簡易書》卷三已載有增加新、舊井出水量的方法:旱年將兩根已打通各節的長竹竿插入井底數丈,則“井水泉”。此方法簡便,又能增加出水量。現代稱由上部直徑較大的筒井和下部的管井聯合而成的井為筒管井。在筒井的井底加鑿管井,可增加出水量;又筒井開挖過深施工不易或不經濟,筒管井則比同樣深的筒井更經濟些。1956年河南省創制了一種鑿井方法,稱為“56”打井法。其井結構上部為8塊扇形磚砌筑,形成直徑為0.5米的小磚筒井,下部為木管管井。這種井取用幾層含水層,出水量大增。之后,筒管井又發展為水柜,即將筒井部分用大的集水坑代替,坑底再加鑿幾個管井。單個井又發展為井群,各井互相通聯,統一集中管理。
開鑿傳統土井的好處是很多的。土井主要開發淺層潛水,埋藏淺,雨水當年即能補給,一般不會產生地下水漏斗區。開采潛水后降低了地下水位,能防止土壤返鹽,達到改良鹽堿土的目的。目前采取井、渠結合,或井與渠、坑塘結合,河道節制閘、深渠與淺井結合等方式。如在枯水季節利用淺井,提取地下水灌溉農田,降低地下水位,騰空“地下水庫”庫容;汛期豐水季節,通過渠道引水灌溉和蓄水側滲,補給“地下水庫”水量。人們已認識到解決華北平原土壤鹽堿化的主要途徑是井渠結合的方法,該地區的灌溉抗旱,也形成以井灌為主,井渠結合的方式。
關于提取井水的工具,群眾也運用傳統汲水工具的工作原理,演化和革新出一些簡易的汲具。如拉水井,其原理與古代渴烏利用筒內形成真空,產生壓強差汲水相同。其制作簡易靈巧:用一根長約八、九米的八號鐵絲,一端接一小小的活塞,塞入一直徑約30毫米的塑料管內,管的下端塞一木制進水活門,上端將露在管外的鐵絲彎成鉤形,然后將塑料管裝入打入地下的外井管里,一個拉水井就做成了。制成一眼拉水井全部費用僅50元(1993年價)左右[27]。由于打井簡便,取水方便,不花水錢,所以拉水井在一些地區推廣開來,幾乎達到每戶一井,甚至一戶數井的程序,有些菜園、瓜地也建造了這種井。
四、傳統圩田水利和海塘工程技術的繼承和發展唐后期至五代吳越時期,太湖平原已形成縱橫塘浦交加圩圩相接的水網圩田系統,皖南沿江平原亦建成一些大圩。宋代以后,圩田建設更加興盛,并發展至長江中游兩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區,更加講究圩田修筑方法,提出“筑堤、浚河、置閘”是筑圩的三項基本技術要素,“缺一不可”[28]。又出現了分區分級控制和聯圩并圩等圩區治理技術。這些卓越的技術經驗在當今得到進一步的繼承和發揚。
太湖下游蘇州地區地勢低洼,歷史上修筑了大量的圩田。建國后,蘇州地區在繼承前人技術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圩區治理的“四分開,兩控制”原則,即內外分開、高低分開、排灌分開、水旱分開,控制溝港水位、控制地下水位,以全面解決洪、澇、旱、漬各方面的問題。許多圩子和圩區治理時皆遵循這一技術原則。如蘇州地區昆山縣同心圩由低洼低產圩田改變成高產穩產農田,重要的就是正確實行了“四分開,兩控制”的水利技術原則。同心圩圩形長方,南北長3.5公里,東西平均寬1.8公里,總面積6.3平方公里(9380畝),其中耕地面積6300畝。該圩是1958年由許多零散小圩聯并而成,聯并前的各個小圩圩岸單薄,河網零亂,田塊碎小,土壤板結,抗洪澇能力低。聯圩時,加高培厚圩堤,同時開挖了一條長3.5公里的中心河。之后又整治圩內水系,發展機電排灌,田間深埋排水暗管,按“四分開,兩控制”原則進行整治[29],提高了抗洪排澇能力,特別是地下排水技術,突破了傳統圩田水利技術,具有很大的創造性。這項技術70年代被江蘇省水利廳加以推廣。到90年代,低洼圩區治理從聯圩并圩,利用老河網,已發展到以治理澇漬為主,實行高筑圩,雙配套(閘站),四分開(內外分開、高低分開、灌排分開、水旱分開),三控制(控制內河水位、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土壤適宜含水量)。一些條件好的圩區,發展田間“三暗”工程,進行暗灌、暗排、暗降,為農業的高產創造了基本條件。于是“四分開,三控制”也成為其他圩區治理的基本技術原則。我國東南沿海很早就修筑海塘工程,以防御海潮的侵襲,保護農田和城鎮的安全,江浙海塘是修筑的重點地段。東漢時已在錢唐縣建防海大塘,三國時孫吳在金山筑咸潮塘,唐代時已在江浙沿海建成系統海塘工程,五代至明清頻繁地興修海塘,不斷改進海塘結構。五代以前所筑海塘都是土塘,之后海塘結構從土塘逐步發展到竹籠木樁塘、柴塘、斜坡式石塘、直立式石塘、魚鱗石塘等,每一類海塘結構又有多種型式,以適應不同的潮勢和土質,同時還修筑了護塘、護灘和挑溜工程。
目前江浙海塘,仍有土塘、各種柴塘和石塘,有些是清代一直沿用到現在,清代修建的條塊石塘和魚鱗石塘,“到目前浙西海塘尚有約80公里,仍屹立海濱”[30]。建國后繼承了“魚鱗石塘”這種型式,在材料等方面加以改進,建成“新魚鱗石塘”。如1955年在海寧縣建筑的“新魚鱗石塘”,塘身上部采用水泥沙漿砌條石,下部采用水泥沙漿混凝土塊,塘頂蓋面石和塘底蓋樁石均為混凝土塊,基樁采用鋼筋混凝土樁,這樣的海塘工程更能抵御洶涌的海潮沖激。在海鹽、海寧、平湖、紹興等地也修筑了一些不同型式的“新魚鱗石塘”[31]。可見結構堅固、耐久的“魚鱗石塘”,今后仍是一種可繼續采用的較好的海塘結構型式。此外,還可借鑒傳統的海塘工程設計技術思想,如根據不同的海岸地質和動力條件,因地制宜采用各種不同的海塘工程結構,使海塘工程更加牢固耐久。
總之,我國在數千年修建灌溉工程的實踐中,創造了眾多的水利工程類型和卓越的灌溉工程技術經驗,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杰出的智慧。這些傳統的工程和技術是適合我國各地的自然、地理條件的,體現了因地制宜的原則,所以具有很強的繼承性。從工程類型來看,大致北方多興修引渠灌溉工程;南方的山丘區以蓄水塘壩為主,低洼平原以水網圩田為主,沿海則修筑海塘、堰閘等拒咸蓄淡工程;江淮地區位于南北過渡地帶,多修建陂渠串聯工程。北方還發展井灌,新疆修筑坎兒井等。這些多樣的灌溉工程類型經歷了數千年的實踐檢驗,具有強盛持久的生命力。又傳統灌溉工程多利用當地具有的土、石、木等建筑材料,這些材料經濟適用,施工技術群眾易于掌握,現今各地在修建灌溉工程時仍較多采用。不少傳統灌溉工程技術內涵豐富,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在現今仍能吸收利用,有的甚至能解決技術難題。自古以來工程技術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進步,同一個技術在以往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應用范圍擴大,還常出現創新技術。我們要總結工程技術發展的規跡,尤其要重視探討傳統工程技術思想,如灌溉工程規劃思想、設計思想、水利家的治水思想,水利著作中的水利理論認識,及人們對技術發展內部規律的認識等,這些思想往往能給我們以重要的啟迪和借鑒作用。例如都江堰的系統工程規劃設計思想,北方多沙河水土資源利用的設計思想,區域治水規劃思想等都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珍貴遺產,需要繼續發揚光大。此外,傳統工程技術具有簡便、經濟、實用等諸多優點,我們應吸取其精華,用現代技術改造其不足的方面。如新疆坎兒井,具有能自流灌溉,不用提水工具;水質優良,水流穩定;冬季不封凍,可供全年灌溉和飲用;施工設備簡單,農戶易于操作;水行地下,能減少蒸發和避免風沙的侵襲等優點。但其開挖和維修工程量大,工作環境艱苦,費時費人力,目前掌握此技術的人員已經很少了。所以要改進坎兒井的挖掘技術,采用機械挖進提升設備,改善勞動條件,加強對坎兒井的管理和維護,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建國初期,吐魯番地區的吐、鄯、托三縣幾乎全靠坎兒井及泉水灌溉,后來修建了防滲渠道、小型水庫和機井等水利工程。目前吐魯番地區利用地表水3.88億立米,利用地下水9.94億立米,總的用水量增了幾億立米,但坎兒井水和泉水的水量都顯著減少了,代替它們的是每年用機井提取利用地下水四至五億立米,原來不花錢的泉水和坎兒井水,現在變成了要支付電費和油費的機井水。故有人主張要大搞坎兒井的維修和改建工程,并把它作為今后該地區水利建設的主攻方向[32]。所以我們要認真地總結傳統灌溉工程技術,使之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從而在水利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國自1999年增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來,發展速度非常快,從最初的2所,發展到今天的六百多所。十幾年間,專業建設也是突飛猛進。在中國知網上以“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為篇名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查到三百多篇相關研究文獻,而與此不相匹配的是,《公共事業管理概論》作為該專業的基礎課,相關的建設卻略顯薄弱,以“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建設”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僅搜到不足十篇的研究論文。理論研究的不足導致現實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諸多方面。
(一)教學內容不合理本課程以公共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為指導,以國家相關管理文件及相關法律、法規為定義各個基本概念的依據,對公共事業管理對象(客體),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科、教、文、衛、體等公共事業的管理活動,公共事業管理的一般法律、技術方法,以及公共事業管理的發展進行研究。傳統的課程內容設計主要分兩個體系:一個體系是以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過程為主軸組織教學內容;另一個體系是以公共事業的分類管理為主軸組織教學內容。兩個體系各有側重點,前一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后一個體系的基礎。由于課時有限,公共事業的內容廣泛又龐雜,兩個體系的內容不能全部介紹,因此在教學中往往側重理論基礎。雖然教學內容比較豐富,但是純理論太多,結構不合理。且我國公共事業體制正處于變革的階段,純理論的教學缺乏與實際相結合,有些理論無法學以致用,學生對公共事業活動不能有一個形象的認識,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果也不理想。
(二)教學模式陳舊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教學中也主要以填鴨式教學為主,一般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知識是單向傳授的,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盡管不少教師也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但由于公共事業管理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學生沒有走向社會,自身的知識面不夠寬廣,不能置身于問題情境中,所以對互動的議題摸不著頭緒。許多教師本身也沒有從事過實際的公共事業管理工作,在公共事業管理案例的搜集、整理與分析等方面相當滯后,往往與理論和實際都不掛鉤,難以做出專業化的分析和評價。雙方能力的不足影響了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效果,制約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最后又回歸到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傳統模式。
(三)實踐性教學不足實踐性教學是高校為學生適應社會而設置的教學環節,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的性質要求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在課程教學計劃中,實踐性教學的課時比重在逐步增加。但是,紙質的規定并不意味著學生實踐能力的真正提高。由于學校在資金投入上的缺乏,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落后,許多需要在實驗室和校外實習組織開展的實踐課根本無法操作,教師只能在教室里通過案例講解的形式完成相應的實踐教學任務。實踐教學的學時形同虛設,更重要的是,難以培養出動手能力強,與社會接軌的專業人才。(四)教學考核體系不健全課程考核既是學生學習效果的反映,也是教師教學質量的檢驗。目前,《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基本上以平時出勤、作業與期末一次性考試作為最終的評價。這就導致學生不重視平時課堂的學習,不愿意主動思考問題,只懂得死記硬背、囫圇吞棗,以此來應付考試。結果考試一結束,所學的內容就大部忘掉了。如此的考核方式無法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也不易發現教學中的不足。由于基礎沒有打牢,后續課程的學習也因此受影響,最終專業技能不強,工作難找成為必然的事實。
二、《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一)創新教學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是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組成部分,是學校教學的保證。雖然教學管理制度在一定時期和目的下具有穩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原有的以剛性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制度,由于設置了很多條條框框,限制了教師教學改革嘗試,已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因而必須加以修改、補充和完善。改革的根本在于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制度的標準化與細致化,實現彈性管理,為教師和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從而激發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興趣,實現教與學的雙重提升。
(二)優化教學內容《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的課程性質決定了教學內容既要體現學科的知識體系,又要強調知識的應用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要精心安排教學內容??蓪⑷坷碚摲譃榛纠碚撆c新理論,基本理論是精講和重點講解的內容,以保證學生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新理論可以課上略講配合課后學生的自學研討,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的知識始終與時俱進。公共事業的分類管理以專題討論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理論問題的理解與認識。
(三)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我國公共事業管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提高教學水平與業務水平。因此,學校應鼓勵教師走出去,一方面通過參加學科的專業培訓,與界內的學者與同行學習交流,提高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要與一些公共事業組織有合作關系,在實踐中收獲、豐富理論知識。
(四)重視實踐性教學首先,要加大對實踐性教學的研究和資金投入。教師要積極探索實踐性教學的內容與形式,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學校對在科研立項中從事實踐性教學研究的項目應給予大力支持。其次,加快校內實驗室建設。公共事業管理教學實驗室應是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基礎上、借助模擬、仿真等手段和虛擬環境,進行公共事業管理教學的綜合性場所??梢越梃b已建成類似實驗室大學的經驗,取長補短。第三,擴展校外實踐基地。學校應積極主動與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開展項目合作,在合作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掌握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流程,了解我國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體制和環境。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公共事業管理組織的專業人才到學校做講座,以自身的實踐經驗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習。
(五)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轉變要圍繞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這一目標,所以情景模擬教學法是可采用的有效方法。所謂情景模擬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將公共事業問題和公共事業管理的過程虛擬再現,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以此激發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這種教學模式將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在一起,實現了課堂主體參與的多元化,抽象知識的形象化,教學過程的動態化,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與掌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公共服務意識及綜合素質。
(六)完善課程考核體系有效的課程考核體系應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考核也是多元化和全方位的。首先,要打破期末“一考定終身”的做法,增加期中考試的環節,期中和期末的成績各為總成績的40%,其余的20%為出勤、課堂表現(聽課態度、提問和討論)、作業等,這樣就避免了“平時不努力,期末忙突擊”的不科學的學習方法。其次,試題形式要靈活多樣,變以記憶為主的知識性考核為知識考核和能力素質考核相結合。因此機械記憶類的考試題目比重將逐漸減少,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小論文和調研報告類的題目比重不斷增加。同時,采取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的方式,以考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要注重對考核信息的分析和反饋,發現教學中的盲點和弱點,為以后教學的改進提供依據。
三、總結
關鍵詞: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問題;對策
水利灌溉是人類改造以及適應自然的集中體現,其是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業現代化生產的基礎和前提。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但是水資源嚴重匱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對實現農業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水利灌溉一定要結合當地農業發展以及水利條件,優化配置水利資源,挖掘其內在潛能,當地政府還要根據自然條件以及使用規律,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明確水利灌溉的發展措施以及重點內容,進而發揮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
1提高農田水利灌溉管理質量的積極意義
當前,水利灌溉在農業生產中占據關鍵地位,并且其作用也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而逐漸顯現。因此,為了充分會其作用,促進當地農業以及經濟的穩定發展,一定要強化管理質量,提高使用效率。水利灌溉管理可以實現用水秩序規范化,減少水資源浪費的情況,推動用水方式實現透明化、民主化以及公正化,有效緩解當地農戶的用水矛盾,避免出現用水糾紛的情況。
2當前農田水利灌溉中存在主要問題
2.1管理思想落后。當前,我國在對水利灌溉開展管理的過程中,基本還是沿用計劃經濟時代下的模式,管理部門的主要領導和工作人員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和舒服,在工程看管、抗旱抗汛以及防洪用水等方面,依然運用計劃經濟時代的方式,缺乏現代化的管理意識,難以應對新時期下的農業需要。2.2管理體制存在缺陷。當前,我國水利灌溉管理沒有自主經營權,主要通過管理以及建設方獲取經濟效益,而管理部門為了促使農戶多用水,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導致出現水資源被大量浪費的情況。同時,水價定位不合理,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節約用水的作用,但是農業卻沒有得到實際優惠,導致農戶節水意識依然淡薄,缺乏節約用水的積極性。2.3管理經費不足。隨著我國水利灌溉工程的增加以及農業的快速發展,管理費用也持續增加,但是資金投入卻明顯不足,導致很多水利設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養的維修,進而逐漸失去既有功能。而由于資金不足,很多管理人員工資水平偏低,難以激發其工作熱情,對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也帶來一定影響。
3優化水利灌溉管理質量的相關對策
3.1加強思想認識。管理單位一定要在思想方面明確目標、提高認識,水利資源是促進我國農業發展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管理單位一定要樹立科學的節水觀念,并且進行科學調度、科學管理,依靠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促進自然與農業的和諧發展。同時,管理單位還要積極推廣節約用水觀念,完善管理目標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為了充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相關部門要結合當地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管理模式,并且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為企業用水提供便利,加強對企業用水的管理和引導,進而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利用。3.2健全管理制度。首先,提高水利灌溉工程的利用效率,管理單位要通過合理的收費制度對水資源開展綜合管理,促使農民認識到水力資源保護的積極意義,進而幫助其樹立節水觀念,通過節水實現對現代化種植的協調。確保農業正常生產;其次,規范用水秩序,為了保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杜絕出現水資源被大量浪費的情況,促進水利灌溉管理發揮其功能,管理部門一定要對灌溉體系進行合理而系統的規劃和調整,只有確保用水秩序良好,才能促使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減少用水糾紛的出現;最后,制定科學的管理策略,結合水利灌溉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管理策略,可以實現其有效運作,在完善收費工作的同時,避免在收費中出現問題,同時,制定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當地農業的生產效率,實現經濟價值最大化,對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節約用水、精耕細作以及用水透明化方面可以起到顯著作用。3.3強化管理機制。建立以及完善水利灌溉管理機制,是促進農業生產穩定以及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對其管理機制進行深化改革,還可以為水利灌溉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相關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深化機制改革、將經濟效益納入到當地財政預算中,進而確保水利灌溉的正常開支,促進管理單位的健康以及正常運行。3.4加強設施管理。對水利設施開展管理基本是由水利部門負責,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義務和權利,針對水利設施做好相關管理工作,提高水利設施管理的工作質量。同時,相關部門還要不斷創新,通過科學的措施加強設施維護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5加大資金投入。水利設施保養維護、灌溉渠道清理維修都需要一定資金作為基礎,但是地方政府以及中央財政投入有限,不能滿足當地水利灌溉管理的實際需求。這就要求當地水管部門要與地方政府進行有效的協調和溝通,提高地方政府對水利灌溉的重視程度,并且爭取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僅為水利設施維護和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4結語
總而言之,農業是我國支柱性產業,關乎到社會穩定以及人民幸福,而農業發展不僅僅是當代的經濟問題,也是民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在水利灌溉方面我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相關部門一定要正視問題、分析問題,制定科學的應對措施解決問題,進而提高我國水利灌溉的管理質量和技術水平,促進農業穩定以及健康的發展,為人們和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作者:徐霖侃 單位:江山市水利局
參考文獻
[1]周求文,何同喜,周芬.小型水利農田灌溉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16-117.
[2]劉大安.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9:297-298.
[3]黃榮華,阮清波,黃祥東.淺談良慶區農田水利灌溉存在問題及對策[J].廣西水利水電,2009,2:79-82.
小管出流灌溉系統是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研究開發成功的一種微灌系統。它主要是針對國產微灌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灌水器易被堵塞的難題和農業生產管理水平不高的現實,打破微灌灌水器流道的截面通常尺寸(一般直徑為0.5~1.2毫米)而采用超大流道,以φ4PE塑料小管代替微灌滴頭,并輔以田間滲水溝,形成一套以小管出流灌溉為主體的符合實際要求的微灌系統。主要適宜于保護地蔬菜、花卉栽培中應用,在保護地應用該項技術時可配合地膜覆蓋,以降低保護地環境濕度。小管出流灌溉系統具有下列特點:
(1)節能、堵塞問題小、水質凈化處理簡單小管灌水器的流道直徑比滴灌灌水器的流道或孔口的直徑大得多,而且采用大流量出流,解決了滴灌系統灌水器易于堵塞的難題。因此,一般只要在系統首部安裝60~80目的篩網式過濾器就足夠了(滴灌系統過濾器的過濾介質則需要120~200目)。如果利用水質良好的井水灌溉或水質較好水池灌溉,也可以不安裝過濾器。同時,由于過濾器的網眼大、水頭損失小,既減少能量消耗,又可延長沖洗周期。
(2)施肥方便果樹施肥時,可將化肥液注入管道內隨灌溉水進入作物根區土壤中,也可把肥料均勻地撒于滲溝內溶解,隨水進入土壤。特別是施有機肥時,可將各種有機肥理入滲水溝下的土壤中,在適宜的水、熱、氣條件下熟化,充分發揮肥效,解決了滴灌不能施有機肥的問題。
(3)省水小管出流灌溉是一種局部灌溉技術,只濕潤滲水溝兩側作物根系活動層的部分土壤,水的利用率高,而且是管網輸配水,沒有輸滲漏損失。據北京海淀區試驗,可比地面灌溉節約用水60%以上。
(4)適應性強對各種地形、土壤、各種果樹等均可適用。
(5)操作簡單,管理方便。
這些特點正好與當前我國果樹栽培管理水平相適應,因而該項技術自1978年在北京市海淀區果園試驗以來,很快得到推廣應用。
(二)小管出流田間灌水系統的組成
小管出流田間灌水系統包括支、毛管道及滲水溝。如圖4-19所示。滲水溝可以繞樹修筑,也可以順樹行開挖。前者多用于高大的成齡果樹,并稱之為繞樹環溝,溝的直徑約為樹冠直徑的2/3;后者則用于密植果樹,或葡萄園、蔬菜等,一般每隔2~3米用土埂隔開,故又稱為順行隔溝。滲水溝的作用是把灌水器流出的水均勻分散地入滲到果樹周圍的土壤中。
目前,干、支、毛管和小管采用PE塑料管,為了減緩老化,延長使用壽命,并方便果園田間管理,均埋于地表以下,小管灌水器在滲溝內露出10~15厘米。
(三)小管出流灌溉系統的設計
1.小管規格的選擇目前國內可供選擇的塑料小管有內徑d為3毫米、4毫米、6毫米等三種PE塑料管。應根據流量、技術可行性與經濟性等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規格。對于φ3、φ4和φ6小管,常用流量q(升/小時)在不同工作水頭H(米)情況下的小管長度,如表4-22所示。
由表4-22可以看出:
(1)內徑d為3毫米的小管其優點是在一定的毛管長度下,流量較小。因此可采用較小的流量和較大的工作水頭,灌水均勻度對地形變化影響小,且支管流量小,有利于減少系統投資和增大輪灌組的面積。但是,在大株行距(4米×5米以上)和輕質土壤的果園,毛管采用雙向布置時,要求小管出流量達120升/小時以上,小管計算長度往往達不到安裝要求。另一方面內徑為3毫米的小管尚沒有制造出專用接頭,一般是直接插于毛管上,插入長度不易掌握,毛管內產生的局部水頭損失不易估計,而且可能插入深,小管進口與毛管內壁接觸,小管時流受阻,甚至不出水。這種安裝方法對毛管打孔要求嚴格。如果打孔太小,會出現"卡脖",打孔偏大則出現漏水。
(2)內徑d為4毫米的小管在工作水頭4~6米時,常用流量范圍內的長度L=1.01~3.71米,這在技術上是可以接受的。這個工作水頭雖然對灌水均勻度反應較內徑為3毫米的小管敏感一些,但按照1/1500~1/1000地形圖的地形誤差,相對比例是比較小的,是可以允許的,采用較大流量時,可用較高工作水頭,以保證安裝要求的長度。目前國內已有內徑4毫米小管的接頭,完全可以克服內徑為3毫米的小管安裝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3)內徑d為6毫米的小管,則出水量和灌水均勻度對小管的長度反應敏感,一般不采用。
因此,目前選用內徑d為4毫米的PE塑料小管作為灌水器是合理的;在采用小流量而水頭較高的地方,可用內徑d為3毫米的小管,但要安裝合適。
由實驗測得φ4小管的經驗公式見式(4-33),該式可用于確定φ4小管的長度:
2.小管灌水器的結構小管灌水器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種是φ4PE塑料小管與φ4塑料接頭連接毛管而成;另一種是用1個穩流器與φ4塑料小管連接插入毛管而成。第一種的價格比第二種便宜,但水力計算較麻煩,為了滿足設計均勻度,必須計算出沿毛管每根小管的長度。第二種小管長度可以不必計算,只要滿足安裝的需要即可。其缺點是目前使用的補償器流量偏小,只有40升\小時。對于大果樹每株樹可以插兩個灌水器。
3.小管灌水器的流量小管灌水器的流量應滿足在滲水溝內具有較高流速,在開灌后的很短時間內水流封溝,以達到沿溝水量分布均勻。常用灌水器流量為80~120升/小時。輕質上應取高值。
4.滲水溝的結構滲水溝的橫斷面結構如圖4-20所示。試驗表明較深窄的滲水溝水流封為較快,但是其結構往往由開溝工具決定。目前多用鐵鍬開挖滲水溝,橫斷面呈梯形,溝底寬b=10~15厘米,h=12~15厘米。
(四)毛管直徑與允許最大長度
在工程規劃設計中,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多以長系列法進行興利調節計算,但有時或因工作周期短,或因進行多方案比較,中小設計流域可能還受資料條件的限制等,典型年法還是有其獨到的作用。在供水水庫的興利調節計算和水電站的水能計算中,由于供水過程是較為均勻的,典型年法和長系列法的成果較為接近,而對灌溉水庫來說,由于其需水過程是不均勻的,有其相對的需水高峰,因此,選擇不同的典型年份求得的灌溉庫容與長系列成果可能差異較大。本文以貴州省遵義縣水泊渡水庫為例,說明典型年選擇中應注意的問題。
2工程概況
遵義縣水泊渡水庫地處貴州省的北部,位于烏江的二級支流上,工程壩址以上集水面積241km2。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40mm,多年平均徑流量1.13億m3,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供水的中型水庫,總庫容6550萬m3,設計灌溉面積11646.5hm2,城鎮日供水4萬t。灌區位于遵義縣南部,是貴州的糧食主產區之一,作物組成以水稻為主,兼有小麥、油菜、玉米、茶園等糧食和經濟作物,復種指數1.8~2.0,灌區多年平均干旱指數0.75,為一般干旱區,以夏旱為主,特別是伏旱影響最大。變化規律為三年一小旱,五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
流域屬無資料地區,其徑流計算以鄰近的湘江站為參證站,采用水文比擬法結合降水修正來推求,用水過程則根據歷年各種作物的設計節水灌溉定額推求。在所選用的1971~1996年資料系列中,豐平枯年份分別占9年、8年、9年,且包含了1975、1986、1993年等中等干旱年及1972、1981、1990年等大旱年,以及1977、1991年等豐水年,因此,其來、用水過程代表性較好,這為以下的分析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水庫P=75%設計年來水量8840萬m3,P=85%設計年來水量7800萬m3。
3典型年比較
根據規范要求,該灌區位于南方多雨區,作物以水稻為主,其設計保證率的范圍為75%~95%,本文主要針對P=75%和P=85%進行分析;調節性能的研究范圍為不完全年調節至完全多年調節。灌區作物以種植中稻為主,并且以中稻的需水量為最大,其灌溉期為5~8月。根據湘江水文站水文年及(5~8)月平均流量系列,/%P=75%典型年選擇1975、1979、1980、1993年進行比較,P=85%典型年選擇1972、1981、1986、1990年進行比較,各典型年的年及(5~8)月平均流量和經驗頻率見表1、表2。
表1P=75%典型年比較表
ComparisonoftherunofffortypicalyearswithP=75%
--------------------------------------------------------------------------------
年徑流
(5~8月)徑流
年份
--------------------------------------------------------------------------------
Q(m3/s)
P(%)
Q(m3/s)
P(%)
--------------------------------------------------------------------------------
1975
7.41
74.07
12.4
62.96
1979
6.68
85.19
11.1
70.37
1980
7.65
66.67
10.4
77.78
1993
7.13
77.78
11.6
66.67
設計值
6.87
75.00
10.9
75.00
--------------------------------------------------------------------------------
表2P=85%典型年比較表
ComparisonoftherunofffortypicalyearswithP=85%
--------------------------------------------------------------------------------
年徑流
(5~8月)徑流
年份
--------------------------------------------------------------------------------
Q(m3/s)
P(%)
Q(m3/s)
P(%)
--------------------------------------------------------------------------------
1972
6.98
81.48
8.38
88.89
1981
5.17
92.59
8.13
92.59
1986
5.50
88.89
10.4
81.48
1990
4.03
96.30
5.83
96.30
設計值
6.09
85.00
9.14
85.00
--------------------------------------------------------------------------------
由表可見,對P=75%來說,1979年全年及(5~8)月實測流量與設計值最為接近,其它年份來水均比設計值豐沛;而對P=85%來說,1981、1990年的經驗頻率均高于設計頻率,實測流量均小于設計值,1972、1986年的經驗頻率和實測流量與設計值相近,另外,1990年干旱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其重現期為50年一遇,1972年干旱排第二位。單從年和(5~8)月平均流量來說,P=75%典型年份選擇1979年較好,P=85%典型年份選擇1972年較好。
典型年年內徑流分配過程以湘江水文站實測徑流過程進行同頻率修正,用水典型按長系列用水量進行選定,灌區P=75%年用水量6060萬m3,P=85%年用水量6540萬m3。為進行不同調節性能的比較,假定不同的年用水量放大系數(即表3、表4中的K),求得各個用水量相應的用水過程,進行長系列和典型年法興利調節計算,長系列法求得的庫容作為設計庫容,成果見表3、表4。從表中可見:
(1)在P=75%的4個典型年中,以1975年為典型求得的庫容與設計值最為接近,而以最理想的1979年為典型求得的庫容為最小。各典型年年庫容與設計庫容的比值,最大為1.42倍,最婿為0.36倍。
(2)在P=85%的4個典型年中,以干旱最嚴重的1990年為典型求得的庫容與設計值最為接近,而以比較干旱的1972年為典型求得的庫容為最大,其它年份的庫容均小于設計值,特別是年及(5~8)月平均流量的經驗頻率均達92.6%的1981年為典型求得的庫容遠小于設計值。各典型年年庫容與設計庫容的比值,最大為1.41倍,最婿為0.13倍。
表3P=75%不同典型年的年庫容比較及年內虧水折算系數成果表
Comparisonofyearlystoragecapacityofeverytypicalyearand
conversioncoefficientofyearlydeficientwaterwithP=75%
--------------------------------------------------------------------------------
項目
K=0.54
K=1.00
K=1.08
K=1.28
K=1.46
K=1.58
K=1.67
K=1.76
--------------------------------------------------------------------------------
1975年
652
1599
1813
2376
2973
3452
3835
4176
1979年
240
821
936
1544
2320
2859
3293
3679
V年(萬m3)
1980年
186
868
1029
1663
2439
2979
3413
3798
1993年
616
2037
2277
2915
3456
3832
4135
4403
--------------------------------------------------------------------------------
長系列V興(萬m3)
520
1435
1733
2434
3137
3788
4244
4635
--------------------------------------------------------------------------------
年內
虧水量
313
1107
1730
2288
虧水
庫容折算系數
0.524
0.304
0.237
0.201
--------------------------------------------------------------------------------
調節性能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完全
年調節
年調節
年調節
年調節
多年調節
多年調節
多年調節
多年調節
--------------------------------------------------------------------------------
那么為什么不同的典型年求得的庫容差異如此之大,而且與典型年選擇的結論完全相悖呢?可以從歷年的徑流過程及灌區干旱特性來分析原因。雖然各個典型年的全年和(5~8)月的平均流量和經驗頻率與設計值較為接近,但其分配過程各異,因此,求得的庫容千差萬別。各典型年5~8月逐旬平均流量過程線見圖1。圖中可見:
表4P=85%不同典型年的年庫容比較及年內虧水折算系數成果表
Comparisonofyearlystoragecapacityofeverytypicalyearandconversion
coefficientofyearlydeficientwaterwithP=85%
--------------------------------------------------------------------------------
項目
K=0.50
K=1.00
K=1.19
K=1.35
K=1.46
K=1.55
K=1.63
--------------------------------------------------------------------------------
V年(萬m3)
1972年
877
2771
3498
4114
4542
4905
5231
1981年
86.6
1029
1993
2783
3332
3797
4214
1986年
443
954
1924
2714
3263
3728
4145
1990年
737
2040
2538
2959
3454
3919
4336
--------------------------------------------------------------------------------
長系列V興(萬m3)
646
1967
2731
3573
4336
5346
6473
--------------------------------------------------------------------------------
年內
虧水量
271
1389
2180
2877
3508
虧水
庫容折算系數
0.714
0.443
0.404
0.496
0.609
--------------------------------------------------------------------------------
調節性能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完全
年調節
年調節
多年調節
多年調節
多年調節
多年調節
多年調節
--------------------------------------------------------------------------------
(1)P=75%:1975年屬中等干旱年,6~8月較干旱;而1979年用水關鍵時期7~8月來水均勻;1980年干旱月份較少,6、7月份來水較豐沛;1993年徑流分配過程較惡劣,5~7月來水較枯,其年庫容為最大。因此,P=75%典型年選擇1975年為宜。
(2)P=85%:1990年伏旱自7月份持續到8月底;而1972年的徑流分配過程相當惡劣,5月下旬的徑流量占(5~8)月徑流總量的40%以上;1981年的來水豐枯交替出現,徑流分配過程則較為均勻;1986年雖5月和8月來水較少,但5月份的用水也少。因此,P=85%典型年選擇1990年為宜。
圖1各典型年5~8月逐旬平均流量及均值過程線
Thetendaymeanflowdischargeanditsaveragevalueintheperiod
fromMaytoAugustineverytypicalyear
總之,由于典型年法要進行同頻率修正,移用的是其徑流分配率,因此,在選擇典型年時,除了注意年、灌溉期實測流量和經驗頻率與設計值相近外,還應注意徑流過程的代表性及灌區的干旱特性,可選擇多個典型年分析、比較,以期選擇最合適的典型年份,既經濟又合理地確定水庫規模。
4典型年法年內虧水的處理方法
當水庫調節性能高于完全年調節時,當年來水不能滿足需求,需進行多年調節。一般認為,水庫的興利庫容由年庫容和多年庫容所組成。年庫容由所選典型年推求;多年庫容攔蓄豐水年的多余水量以補充枯水年的年水量的不足,多年庫容一般用線解圖法推求,這里提出一種較為簡便的方法,就是將年內虧水按系數折算到興利庫容中。對于供水水庫,年內虧水可全部作為興利庫容;對灌溉水庫而言,因其用水過程不均勻,有相對集中的灌溉季節,水庫可進行多回運用,因此不可能將年內虧水100%地計入庫容,根據分析,從表3、表4可以看出,設計保證率愈高,年內虧水折算系數愈大,P=75%為0.20~0.50,P=85%為0.40~0.60;對于同一保證率來講,以剛剛跨入多年調節時為最大。在省內其它地區,當流域的徑流特性和灌區的作物組成、灌溉制度、復種指數等差別不大時,也可能存在著上述的變化規律。
另外,在現場踏勘或成果框算時,如果已知每畝田所需的灌溉庫容,就能較快知道設計灌面所需的灌溉庫容,從而確定水庫的大致規模。對本灌區而言,P=75%時,完全年調節到完全多年調節每畝田所需的灌溉庫容為190~240m3;P=85%時,則為210~360m3。當灌區的干旱特性及流域徑流特性基本一致時,每畝田所需的灌溉庫容相差不大。如:黔東灌區的道塘水庫,P=85%每畝田所需的灌溉庫容為220m3;獨山南部灌區的譚堯水庫,P=75%每畝田所需的灌溉庫容為183m3(兩庫均屬完全年調節性能)。
5幾點結論
1.在灌溉水庫的徑流典型年選擇中除了要求年、灌溉期徑流實測值及經驗頻率與設計值相近外,同時徑流的分配過程也要與設計保證率相匹配,可結合灌區的干旱特性選擇多個典型年份進行分析、比較,以合理、準確地確定工程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