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6 16:06:35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經濟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經濟發展情況
從*年以來的10年間,我市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綜合競爭能力不斷增強,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國民經濟保持了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10年滄桑巨變,目前我市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經濟“塊頭”壯大。國內生產總值(現價)由*年的93.6億元增加到*年的343.5億元,年均增長13.8%。工業增加值由*年的25.2億元增加到*年的133億元,年均增長1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年的24.2億元增加到*年114.5億元,年均增長16.8%。
二是產業結構優化。經過10年的產業結構調整,三大產業的比重由*年的42.64:29.27:28.08(“一二三”)調整到*年的23.67:42.29:34.03,呈現“二三一”發展態勢,其中第一產業的比重下降近20%,第三產業發展壯大,占到經濟總量的1/3,10年內比重上升了近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上升了13%多,第二產業平穩增長,始終在經濟總量中占據主導地位,工業興市戰略初見成效.
三是地方“財力”增加。*年,我市財政收入不足5億元,至*年,則增加到18.6億元,增長了2.7倍多,稅收收入從39764萬元增加到139699萬元,增長了2.5倍多,但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卻由1995年的80.35%下降到*年的75.06%,呈現“稅降費增”的局面。
二、稅收發展情況
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的國稅收入也由*年的28568萬元增加到*年的77027萬元,年均增長10.43%。
一是國稅收入總量不斷擴張。十年來,全市國稅收入從*年的28568萬元,到*年增長為77026萬元,總量成倍擴張,規模不斷擴大,凈增了48459萬元,累計入庫國稅收入約55億元,其中近90%為地方收入,也就是說有近50億元直接投入到了孝感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之中。國稅收入規模分縣市從*年完成情況來看,除孝昌之外,其余收入規模都超過了5000萬,其中收入規模過億的有漢川、應城、市直(含市直屬分局和開發區分局,下同),分別達到了24204萬元、14581萬元、12193萬元;云夢縣發展勢頭較好,*年已突破了7000萬元大關,今年計劃為7850萬元。
二是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穩步提高。*年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5.27%,到*年這一比重上升到5.42%,增加了0.15個百分點。
三是國稅收入保持占財政收入較大比重。國稅收入歷來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保持國稅收入的長期穩定增長對保持財政收入的增長和收支平衡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來,國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最高達到58.36%以上,最低也保持在41%以上,平均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46%,對發展地方經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從國稅收入透視孝感經濟
(一)從國稅收入變化來看,孝感經濟發展的成績可喜。經濟決定稅收,經濟增長的速度、規模和結構直接決定著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規模和結構。
1、國稅收入總量的擴張直接反映了經濟的發展。全市國稅收入的穩步增長,與國稅部門推進依法治稅,深化稅收改革,強化科學管理,加強隊伍建設等有著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系,但決定的因素還是經濟,是經濟的持續發展。*年,全市GDP總量為93.6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39.93億元,第二產業27.40億元,第三產業26.30億元;*年,孝感市GDP總量達到343.55億元,增幅達到3.7倍,其中:第一產業81.34億元,第二產業145.29億元,第三產業116.92億元。
2、各經濟成份國稅收入比重反映孝感經濟結構得到優化。以國有、集體、個體經濟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格局已不復存在,私營、聯營、股份制、涉外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如雨后春筍,競相發展。從各經濟成份對國稅收入比重的變化可見一斑。*年,國稅收入來源基本只有國有、集體、個體三種經濟成份,而且主要依賴于國有經濟,比重分別為68.6%、11.37%、16.44%,除此之外,外資有2.26%。至*年,國有、集體經濟國稅貢獻率大幅下降,分別只占22.11%、1.91%,而私營、外資、股份制等經濟成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分別占6.13%、21.02%、37.99%,基本形成了股份制、國有、外資等經濟成份并駕齊驅、“三分天下”的格局。
3、民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梢宰⒁獾?,直至*年,全市國有經濟國稅收入貢獻率仍高居第一,占37.17%,與居第二位的外資經濟22.33%,相差達14.84個百分點,地位似乎相當“穩固”,但僅一年時間,國有經濟國稅收入貢獻率便退居第二。與此同時,股份制經濟成份大幅增長,一年之間分別增加了18.62個百分點。表明“公退民進”成效顯著,國有經濟已悄悄讓出了“頭把交椅”,民營經濟來勢較好。云夢縣情況尤其如此,1993年該縣國有、集體經濟國稅貢獻率達73.2%,個體民營經濟(以個體為主)國稅貢獻率為26.2%,至*年,國有、集體經濟國稅貢獻率下降到18.6%,下降了54.6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國稅貢獻率比重上升到了60.5%。
4、外資經濟成為孝感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資料反映,自從1991年孝感市征收外資稅收3.8萬元,實現涉外稅收“零”的突破以來,至*年外資經濟國稅收入比重達到2.25個百分點。至*年,涉外企業已提供國稅收入16192萬元,占全年國稅收入的21.02%。以云夢縣為例,*年該縣外資經濟供提供稅收不足11萬元,比重為0.36%,至*年,外資經濟提供稅已達1578萬元,收入比重達到了21.57%,呈幾何級數增長態勢。
(二)從稅源分布結構情況,折射出區域經濟運行現狀。稅收作為經濟的一面鏡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各地經濟運行質量,從各地經濟稅源提供國稅收入看,稅源集中于經濟活躍地區。
1、第二產業發展狀況,決定了區域國稅收入規模。從地域分布看,我市國稅稅源主要集中于漢川、應城、市直形成“三足鼎立”的稅源格局,*年共提供國稅收入50979萬元,占我市總收入的66.18%,其中漢川占31.42%、應城占18.93%、15.83%。從經濟運行情況看,這也是我市工業基礎較好,第二產業發展較穩健的區域,以漢川為例,*年,漢川市第二產業占該市GDP的41%,*年上升為45.22%,提高了4.2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年占38.82%,*年上升為42.61%,提高了3.79個百分點。*年漢川市稅源共提供國稅收入5833萬元,占全市總收入的20.26%,*年上升為31.42%,提高了11.16個百分點;而工業基礎較薄弱,第二產業發展不足的區域,在稅收上反映也較明顯。以安陸為例:*年,安陸市第二產業占該市GDP的36.72%,*年上升為39.42%,提高了2.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年占34.15%,*年上升為34.69%,僅提高了0.54個百分點。*年安陸市稅源共提供國稅收入4437萬元,占全市總收入的15.41%,*年為5783萬元,占我市總收入的7.5%,從數量上看,僅增加了1346萬元,從比重上看,下降了7.91個百分點。
2、經濟發展方向,決定了稅源構成。從目前我市梯級稅源日益擴張稅源結構特點,突出表達了目前做強、做大企業,推出品牌、推出拳頭產品的發展經濟的戰略思路。*年我市提供國稅收入過千萬元的企業只有大悟煙廠、安陸棉紡廠、省化工廠、漢川電廠四家,四家提供的稅收共占當年總收入的18.24%,基礎上是普遍開花、普遍弱小的稅源結構,經過10年的演變發展,在經濟發展突出重點,特別是近幾年加快招商引資步伐、企業改制盤活,提高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市場競爭力的經濟大氣候下影響,稅源構成也發生了相應變化。*年我市提供國稅收入過4000萬元的企業就有漢新、漢元、湖北雙環3家,1000萬元至4000萬元的有金龍泉啤酒(孝感)有限公司、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棉紡織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大悟煙廠、湖北省鹽運站、供電、煙草7家企業,*年全市納稅規模過1000萬元的企業共提供稅收收入33226萬元,占總收入77027萬元的43.14%,比*年上升了近25個百分點。
(三)從國稅收入與相關指標比較來看,孝感經濟發展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
主要表現為,全市國稅收入與同期財政收入、GDP聯系起來看,所占比重呈下滑趨勢,未能與同期財政收入、GDP增長保持同步。
1、全市國稅收入占GDP比重下滑。從全市國稅收入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比較來看,國稅收入增長速度比GDP增長速度要慢;從國稅收入占GDP的比重來看,*年到*年,國稅收入占GDP的比重總體水平只有2.42,*年比重最高為3.1,總體呈現逐年下滑態勢,*年比重只有2.24。據相關資料反映,湖北省*年至*年國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分別為5.0、4.5、4.1、4.1、4.3、4.4、4.3、4.6、4.8、5.0。孝感與全省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2點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第一產業比重較大,第二產業中支農免、三稅產品占較大比重,僅066基地軍工企業、黃麥嶺磷礦、雙環科技、飼料等企業每年免稅額達數千萬元。
2、國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下降。從國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來看,*年占58.36%,至*年逐步降至41.38%,而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年為5.27%,*年為5.42%,反而有所上升,這表明隨著經濟總量的增加,國稅收入和綜合財力得到不斷增強,但國稅收入卻相對滯后于同期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見表二);從全市國稅收入增長速度與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比較來看,*年至*年國稅收入增長速度明顯要慢,財政年均增長14.9%,比國稅收入年均增長速度要快4.47個百分點。
3、百元GDP“兩稅含量”下降。從百元GDP兩稅含量來看,也呈總體下降趨勢。*年百元GDP兩稅含量為2.79元,為十年最高值,至*年,百元GDP兩稅含量下降到1.96元,為十年最低值,十年共下降了0.83個百分點。
4、稅收收入彈性系數“異?!?。從理論上講,稅收彈性系數應在1左右,是最為理想的,因為稅收源于經濟,經濟增長了稅收才有了增長的基礎,如果稅收彈性系數大于1,則說明稅收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國家新出臺增收的稅收政策,如,開征個人利息所得稅;二是提供稅收的產業發展快速,而其非稅產業發展較緩;三是非即期稅收入庫較多,如,清理歷欠、查補稅收等;四是預征、空轉等非正常方式組織稅收,形成當期虛假稅;五是其它因素增加稅收,不增加GDP,或對稅收的增加程度較多。如果稅收彈性系數小于1,則說明稅收增長慢于經濟增長,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國家新出臺減收的稅收政策,如,提高起征點等;二是提供稅收的產業發展慢,而其非稅產業發展較快;三是消化歷年稅收包袱,影響當年稅收增長速度;四是其它因素影響稅收,增加GDP,或對稅收的影響程度較大。一般都是多種因素同時對稅收彈性系數進行影響,因此很難得到理論的稅收彈性系數1,實際較為理想的稅收彈性系數在0.8----1.2之間。從我市近年的稅收彈性系數看,我市稅收彈性系數漸近線波峰過高,最高年度為*年,達2.01,波谷偏低,最低的為*年為0.11。
5、增值稅綜合稅負偏低。從理論上講,經濟指標中的工業增加值與計算工業增值稅稅負的增值額最為接近,因此我們把工業增加值作為工業增值稅的“經濟稅基”,從我們對近10年數據測算情況看,我市國稅工業增值稅10年平均稅負為4.44%,最高年度為*年,稅負為6.86%,最低年度為*年,稅負為3.68%。雖然我市整體工業環節增值稅稅負偏低,但還是有個別行業稅負偏高現象存在,從稅收調查數據分析,我市非金屬礦產業增值稅負擔率比企業實際稅負明顯偏高,主要有非金屬礦產業以及部分電力等行業。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造成這些行業的增值稅負擔率明顯偏高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行業經濟不景氣,市場疲軟,市場需求趨于飽和狀態,產品銷路不暢,毛利率低,導致企業資金困難,造成國家稅收難以收回,實際稅負偏低;二是歷史原因和我國現行的企業運行機制,造成企業負擔過重,難以擔負起沉重的包袱;三是固定資產購進不能抵扣,進項稅額減少,造成理論稅負過高,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使企業的納稅難度加大,導致欠稅過大,形成實際稅負比理論稅負低。如應城的鹽礦、石膏礦以及電廠等生產及供應業;商業環節增值稅稅負為1.91%,最高年度為*年,為3.75%,最低年度為*年為1.35%,商業環節增值稅每年呈遞減態勢。商業環節增值稅稅負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商家之間競爭激烈,一些商業企業為了加速資金周轉和擴大銷售,往往采取薄利多銷,增值稅稅負也隨之下降;二是商業企業容易鉆稅收的空子,管理難度較大,偷逃增值稅的情況較為普遍;三是商業企業面廣戶多,經營方式靈活,經營品種繁雜,財務核算較工業企業差,稅收征管較之工業企業要困難得多。
從我們調查分析情況,結合我市經濟實際情況分析,我市整體增值稅稅負偏低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稅收含量低的經濟總量顯現出強勁勢頭。以工業總產值為標準,將全民所有制和年工業總產值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經濟的實體稱“規模以上”經濟,否則稱謂“規模以下”經濟。按工業總產值統計,近幾年來,規模以上的經濟正在不斷縮小,而規模以下的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由于實體規模小,內部管理不規范,給稅收征收管理帶來一定困難,也是形成稅收與經濟不同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一個區域經濟是否活躍、是否有潛在能力,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水平至關重要。我市高新技術增加值在起點低、規模小的前提下難以撐起區域經濟的一片天地。
三是稅收優惠與藏富于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實。,我國“兩稅”的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減免稅的兩個方面:一是開放開發型的減免,他既包括沿海、沿江、沿邊地區,也包括各類經濟開發區等等的稅收優惠性的減免;二是扶貧救困性的減免,如貧困山區、三線轉移減免,校辦、民政、福利型企業減免,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免、抵、調、退等等的優惠。隨著這類企業的發展,稅收優惠的額度在不斷增大。*年全市減免稅額達1.7億元。落實增值稅起征點的政策,*年減少稅收1000余萬元,*年進一步提高起征點,將會影響稅收減少1100余萬元。
四是非稅收入名目繁多。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普遍表現為“吃飯型”財政體制,它一方面要求稅收多收,另一方面又必須將應納入財政預算的資金轉嫁給地方部門自行解決,各類經濟實體承擔著稅費的雙重壓力,超出一定范圍的壓力,就會形成費大于稅,費擠占稅的現象。
五是統計數據內含“水分”。經濟指標是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經濟指標也是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經濟形象,為宣染環境氣份,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規模,顯示工作業績,很容易在統計數據上下工夫,形成“水分”GDP。因此很難客觀、準確分析稅收與經濟指標之間的各種內在關系,也給我們尋找經濟與稅收合協發展的途徑增加了難度。
經濟結構決定GDP結構,而GDP結構又決定國稅收入構成。因此,經濟結構對國稅收入增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受經濟結構中不合理因素的制約,孝感市國稅收入增長難以與GDP增長保持同步。主要表現在:
1、工業化水平較低。工業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由傳統農業文明向現代化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也是經濟總體實力提高的象征。孝感市產業結構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斷調整,取得了較好效果,結構順序已由一二三轉換為二三一(見圖二)。先看第二產業:*年湖北省第二產業比重為47.8%,孝感第二產業比重為42.29%,比全省低5.51%,基本相當于湖北省*年的水平43.2%;聯系第一產業分析,從*年至*年,孝感市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已由此42.65%降到了23.68%,*年全省第一產業比重為14.7%,孝感高出了近9%;按錢納里模型,當第一產業比重下降到20%以下,二產業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產業時,工業化進入了中期階段。這說明全省平均已達到工業化中期階段,而孝感仍處于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過渡階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比較還屬農業大市;其次看第一產業:孝感第一產業的產業化程度較低,與國稅收入增長關聯度較低的無稅或低稅產值占了相當大的成分,即使這一期間第一產業提供的GDP由39.93億元增加到了81.34億元,凈增41.41億元,但對國稅收入增長的直接貢獻率卻幾幾乎為零;再看第三產業:第三產業中與國稅收入相關的商業企業本身稅收較少,增長不可能很快,并且飲食服務等快速增長部分,又與國稅收入不相關聯,反映到國稅收入上總量上升,比重反而會下降。例如,*年第三產業的GDP占GDP總量的比值為32.65%,*年為34.03%,四年間上升了1.38個百分點,但提供的國稅收入由*年的22.11%到*年的23.22%,僅上升了1.11%;第三產業提供國稅收入占GDP比重也呈下降趨勢,分別為2.33%、2.07%、1.97%、1.8%。由以上分析,第二產業發展不夠,工業化水平較低,成為制約國稅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2、第二產業整體素質不高。行業產品結構合理化是工業企業綜合素質的反映,工業產品的盈利能力、競爭能力、開發能力、創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從行業結構來看,目前孝感市行業結構具有偏重、偏老、偏初、偏加工的特點,經濟與稅收均屬偏重型,傳統行業、加工型行業仍占主導地位;從產品結構狀況來看,其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多三少,即:老產品多,新產品少,一般產品多,名牌產品少,粗放產品多,精密產品少。從孝感品牌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上可見一般。這樣,產品的技術含量低,檔次質量差,決定了產品市場擴張能力及稅源增長潛力均顯不足。*年至*年,從第二產業產值及提供的國稅收入關系上看,*年全市第二產業在GDP中的比重為39.84%,*年上升到42.29%,增加了2.45%,提供國稅收入的比重由*年的70.29%升至*年72.70%,僅增加了2.41%;第二產業提供國稅收入占GDP比重也呈下降趨勢,分別為4.49%、4.39%、3.95%、3.85%。這說明我市第二產業的素質不高,傳統工業比重偏大,具有較高稅收含量的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小,不僅導致第二產業的創新能力弱小,且高產出、低創稅現象尤為突出。
3、企業規模結構的影響。我市的企業規模結構不夠合理。從戶數來看:大的不多,小的太多,大中型企業的比重在全省處于比較低的位次上,難以充分發揮規模效應。以*年為例,全市稅收過5000萬的只有2戶,1000萬至5000萬的只有8戶,500萬至1000萬的只有9戶,50萬至500萬的有92戶。全市50萬以上的只有110戶,不到納稅人總戶數的0.4%;從產值來看:以*年為例,據資料反映,孝感大中型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6.1%,而全省平均為13.7%,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均產值0.59億元,孝感只有0.36億元,這也說明孝感工業企業規模結構狀況是“小而弱”、“小而散”;從提供國稅收入來看:*年全市110家重點企業提供國稅收入占總收入的60.41%,而其它占總戶數99.6%的納稅人只提供了不足40%的稅收,呈“兩極分化”。
4、區域結構的影響。當前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是農村向鄉鎮轉移,鄉鎮向縣城轉移,縣城向大中城市轉移。從經濟、稅源、稅收三個要素的分布狀況看,孝感各縣市主要集中于各地城區,鄉鎮一級基本沒有大的稅源企業,多數鄉鎮國稅收入依賴個體稅收,鄉鎮國稅收入比重很低,各地城區國稅收入總量要占全市國稅收入總量的90%以上;從區域來看,主要集中于孝感城區(含市直屬分局、開發區、孝南)、漢川、應城三地,從*年來看,這三地收入占全市的73.85%,接近全市國稅收入的四分之三,區域分布極不均衡。以孝昌為例,盡管10年來其國稅收入年均增幅高達11.77%,但這只是低基數的增長,至*年總規模還不到*萬,總收入中有近50%為個體稅收,工業企業提供稅收還不到300萬元,年納稅50萬以上企業只有3家,還沒有年納稅過200萬的企業。
四、關于經濟與國稅收入合協發展的若干建議
1、堅持新型“工業化立市”,提高經濟稅源的“含金量”。要大力發展工業,尤其要發展科技含量高、原材料和能耗低、環境污染低或沒有污染的“朝陽產業”。要重點加強和提升第二產業,有計劃分步驟鞏固和充實第一產業,調整和發展第三產業。要不斷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創新能力,徹底改變第二產業高產出低稅收的現狀。要加強工業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做到路網硬化、亮化、綠化、美化,配套設施建設,如水、天然氣、電信、電力、有線電視等管網也要到位。
2、樹立經濟發展觀。稅收來源于經濟,沒有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就不可能有稅收的穩定、快速增長。因此,作為稅務部門要始終樹立稅收經濟觀,把促進經濟的發展作為稅務工作的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地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培育新的稅收增長點。加大對高附加值產業的投入,著力培育潛在稅源和后續稅源。現階段一是要立足現有重點稅源,加大科技投入,運用高科技手段"嫁接"轉化老弱稅源,不斷形成新的稅收增長點;二是對傳統產業進行機制轉換,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產品換代,盤大有限的經濟存量,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3、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要進一步加快改制步伐,努力培養一批在全省有地位的民營企業排頭兵。要堅持以人為本,看準人才,為改制企業選準人才,把企業交給可靠的人,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
這里的“欠發展”是發展不夠或發展滯后的意思,不同于“欠發達”,欠發達是不夠發達,但含有發達的成分,而“欠發展”是一個更普遍而沉重的現實。這里的“區域”更多是指縣域或縣域毗鄰區,因此,“欠發展區域”的定義是指發展不夠或發展滯后的縣域或縣域毗鄰區,即一個以上的欠發展縣或欠發展地區,是以發展地區作為參照物。“欠發展”區域教育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
1.區域教育的方向性偏離
在欠發展區域,基礎教育是教育的主體。由于基礎教育的特征是應試教育,忽視職業技能培養,嚴格與高考對接,為高等教育輸送人才,也幾乎是在為城市培養人才,城市有更強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較低,教育對區域社會經濟的貢獻率很低。二元的社會經濟結構導致了二元的教育與人才結構,欠發展地區人才嚴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約了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觀念的落后與經濟發展的滯后形成了貧困的惡性循環。
2.區域教育結構和教育體系的嚴重缺失
目前區域教育體系基本以基礎教育為主,區域發展所需的職業技能教育發展很慢,而且很不規范。職教的目標也是為了勞務輸出,為地區培養技能型勞動者;農民科普與素質教育幾乎被荒廢;區域黨政決策者及各層次干部的管理與決策教育沒有列入區域教育體系,而他們擔負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決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于繼續教育的程度與有效性;企業家隊伍和企業家精神是影響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業家的培養與教育完全被忽視,依賴土生土長。應按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要求,以區域發展為目標,建立完整的區域教育結構和教育體系,特別重視決策者教育、企業家教育、職業教育和農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和二元教育投資結構
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導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資結構。目前,國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農村和農民。為什么農村的義務教育問題長期解決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現有的義務教育經費分配格局嚴重不利于農民和農村。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現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中央只負擔2%,省地兩級負擔11%,縣級負擔9%,78%的經費要由鄉鎮這一級來負擔。既然是實行義務教育,就應該是城鄉一體的,都應該由國家來承擔,或主要由省級財政來承擔,不能往下壓。國家每年的衛生經費支出是幾千個億,但是85%給城市,只有15%給農村。這種文教衛生的二元投資結構,嚴重地制約了教育的發展,區域的財力只能勉強支撐基礎教育的發展,根本無力發展區域所需的教育,無法完善區域教育體系。
二、
教育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茖W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茖W發展觀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教育與區域社會經濟的協調問題,但是已經隱含或涵蓋了這一點,這是區域內部第二層次的協調問題。區域協調發展就是區域社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在這一層次的協調中,教育作為一個重要角色,不僅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影響區域社會發展,還影響區域社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教育影響觀念的形成和轉變,影響人力資源的形成,從而影響區域的制度變遷。實踐證明,教育發達和適應的地方,相應地是社會和經濟較發達;相反,社會經濟欠發展的區域,凸顯教育的落后與不協調,并嚴重制約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與區域社會經濟不協調的問題,已經成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但并沒有引起區域的足夠認識。目前,區域教育結構和教育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不能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必須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重新定義區域教育的發展方向、結構和體系。區域教育的首要目標是促進和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欠發展區域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協調的措施
1.調整教育方向
從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高度,重新認識教育的功能與作用,把握區域教育發展的方向,教育的結構、質量和數量必須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以區域的發展為依歸和出發點。
2.完善教育的結構與體系
按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組織的要求,逐步完善區域教育的結構和體系,以基礎教育為重點發展,完善各層次教育,尤其是決策者教育和企業家培養。在為城市和發展地區培養人才的同時,立足區域,培養人才。
3.改變二元教育投資結構
在改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的同時,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對區域教育的投資,有效改變二元的教育投資結構。
4.建立區域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
人力資源是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區域黨政應建立這一共識,從區域長遠發展出發,建立區域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在經濟改善的同時,改善人才就業環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業家和投資者。
5.改革區域教育體制
把教育看作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工作,加強黨和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重視;致力于改善區域教育體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質量與活力。促進教育的多元化、市場化,充分引進市場競爭機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會資本,擴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來辦好區域教育是不現實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現有投入渠道潛力的同時,使教育投入結構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會資本,而要完成社會資本與區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須改革辦學體制和產權制度,促進辦學模式的多元化。
四、結論
教育如果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將促進經濟增長,并使其它發展目標得以實現,否則,將導致人力資本投資浪費,阻礙整個發展過程的展開;教育也將對收入分配和消除貧困產生影響。應改善教育內部結構和二元教育投資結構,使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大力發展區域所需的職業教育和農民業余科普教育,培養學習型社會的氛圍。通過產業發展,改善就業環境,引進發展所需人才,抑制人才流失,遏制落后與人才流失的惡性循環。政府應從區域發展的戰略高度重新認識教育與人力資本。
藝術設計的經濟屬性是它區別其他藝術活動、手工業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關聯構成復雜的社會,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必然導致人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藝術設計通過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創新設計,像其他社會生產力一樣創造社會的物質文明。
1.經濟因素在藝術設計的不同過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從設計到實現設計的全過程中,經濟因素在不同的階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設計觀念的產生階段:藝術設計需要把握設計物由過去到未來形成發展的種種相關因素,然后以創造性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使之成為嶄新的設計方案。其中的經濟因素體現在對原有狀態的經濟價值分析、市場需求預測以及新方案的經濟內容評估等方面。對原有狀態的經濟價值分析,是設計觀念產生的基礎。(2)設計的實施階段:設計的實施過程指的是設計方案由圖紙到生產為實體的過程,對于設計來說,是實際制作的過程。設計在真正付諸實施的過程中,從設計物的試產、批量生產和專利保護等方面均受經濟因素的制約。(3)設計的實現階段:設計物最終要推向市場實現其經濟價值,主要是通過銷售來實現的,當設計物作為商品投放市場,設計師應當及時調查市場反映和銷售效果,綜合反饋信息以改進產品設計和進行新的設計構思。其中,經濟因素不僅體現在設計物的綜合經濟價值實現的過程中,而且作為改進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設計方案的產生基礎,經濟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現代設計之父格羅佩烏斯將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教育理念“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傳播到全世界,使設計終于打破藝術桎梏解脫出來。而在經濟與信息化的今天,我們應提倡“設計與經濟的結合”,設計必須服務于經濟。
2.藝術設計通過預測未來的市場需求來確定設計目標和方向
設計具有強烈的超前性、預測性。“設計”這個概念在許多場合中,也往往被“策劃”等術語代替。這意味著設計與藝術、手工藝活動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過程。在整個市場營銷的組織中,設計占有引導性的地位?!霸O計生產銷售使用”這四個環節中,設計不僅在時間上先于生產、銷售活動,而且設計的市場定位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后兩者的成效。正因為如此,設計前的活動往往比設計本身花費的時間、精力更多。如設計前必須進行大量的市場調查,包括對廠家、消費者、競爭對手、媒體的詳細調查;調查之后的數據要加以統計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劃報告;并且還必須根據市場狀況及時調整方案,以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這就要求設計師的思考必須高度理性化和高度專業化??茖W地進行市場潛量、市場占有率及需求預測,把握設計物實現為實體后在市場中的作用和價值體現,能夠使新的設計方案更加合理,更加準確地適應未來市場,并且通過預測可以得到提高和創造設計物附加價值的理論依據。
二、藝術設計伴隨著人類的生產勞動的產生而產生
就藝術設計這一創造性的活動來說,它是伴隨著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和器物文化的出現而出現的。它實際上就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造物活動,是人為實現實用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物化勞動形態。這種造物具有一定的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因而是一種藝術質的造物”。
人類的歷史是從制造工具開始的,藝術設計的歷史之河也從這里發源。當人類的祖先把一塊石頭敲打成用來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時,最早的設計活動就開始了,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設計產品。這種工具的創造首先符合實用目的,同時也顧及到了用起來方便、省力,以引起主體的。它的制作過程具備了設計所要求的從預想、選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備過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結合于一體。最早制作勞動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獵人,是人類第一批設計師。
工具的制造是人類自我革命的開始,也是人類區別于其他物種族類的根本。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藝術品,差不多都是與人的生活最緊密相聯系的工具和食用器。這些就是我們人類早期之藝術設計。藝術設計于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隨著人類的科學文明水平的提高,藝術設計也越來越科學化,其技術性也越來越高,藝術設計逐步成為了一種有目的的創造活動,成為了協調人和環境、個人和社會、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手段。
三、藝術設計與社會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1.社會經濟的發展是藝術設計繁榮的基石
藝術設計的技術性、經濟性、文化性決定了只有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才有藝術文化的繁榮。從藝術設計本身的發展來看,現代設計的起源有兩個顯著特征,其一是勞動的分工,其二是生產工藝的改進使得大規模生產和低消耗成為可能。藝術設計的每一次飛躍和進步,都處在因社會分工而造成的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時期。首先,因為社會經濟發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質的提高,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商品的物質,而越來越重視消費過程的精神享受和審美,社會需求加大、人類文明和審美情趣的提高,為藝術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其次,社會經濟高度發達時期也是社會觀念大變革、大解放時期,為藝術設計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思想和思維空間。
知識經濟是繼工業經濟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的直接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設計藝術將成為人類十分主動和相當自覺的一種行為。大至建筑、環境、公共藝術、城市規劃,小至食品、服飾、生活用品、勞動工具。總之,人類一切生存空間、物質和生活方式,都要經過精心而富有創意的設計。人類將生活在一個經過了設計并不斷被設計著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之中。也就是說,在這個新世紀,設計本身將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將成為一種歷史沿革的文化。知識經濟為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機遇與土壤。時代的變革,經濟形態的變化,為設計藝術的創新發展將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因素,設計藝術也必將以自身更為完善的運作體系,更好地為社會經濟服務。
2.藝術設計的發展是社會經濟騰飛的翅膀
藝術設計是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產物,藝術設計同樣也是一種生產力,在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藝術設計發展的原動力在于滿足人的需求。人類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欲望和要求稱為需求。按照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論,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藝術設計的市場取向就是以滿足需求、引導需求、創造需求為目標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藝術設計所帶來的,不僅是精神上的愉悅與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藝術設計是把預期目的和觀念具體化、實體化的手段,是人們進行經濟建設活動的先期過程。它的本質是人們對將要進行的經濟建設活動作出藝術化的設想和籌劃。總體來看,這種設想和籌劃是進步的,發展的,甚至是超前的。從這個意義上,也說明了藝術設計是一種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藝術設計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國為代表,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設立或制定專門的工業設計部,把設計業作為國家經濟整體的一部分。二是以原東南亞“四小龍”為代表,政府直接參與設計的實施。其目的是把設計作為國家綜合性經濟改革的一種手段,如通過調動本地工業的多種資源激發設計,以便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推出高附加值的產品。三是以日本為代表,日本千葉大學著名學者宮畸清教授在介紹日本經濟發展的過程時,談到日本產業振興和經濟增長有三要訣:一是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領先一步的工業設計;三是不斷完善的經濟政策。這三者相輔相成,其中,工業設計對日本經濟的騰飛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各個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來看,“藝術設計也是一種生產力”“設計就是經濟效益”的說法并不過分。藝術設計不再是對客觀世界的簡單反映,它強調創造性與個性,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通過藝術設計,可以提高產品的科技、藝術含量,提高產品的審美附加值,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中國加入“WTO”已經成為現實,我國的經濟運動模式和產業結構更新也將因此而發生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二十余年,中國的設計產業發展迅猛,且設計產業是伴隨著經濟不斷成長起來的,特別是知識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對設計產業的適時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現在或未來,藝術設計都會以強大的推動力和自身優勢服務于經濟的發展中,推動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騰飛。
參考文獻:
[1]凌繼堯、徐恒醇《藝術設計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2]徐曉庚《現代設計藝術學》[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09
[3]荊雷《設計藝術原理》[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09
[4]陳望衡《藝術設計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07
[5]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一、藏族習慣法中的經濟法律規范對藏族社會經濟的規制
早在吐蕃王朝之前,青藏高原各部落在固有習慣基礎之上形成了穩定的習慣法規范。吐蕃王朝建立以后,統治者一方面通過習慣法來保持與各民族部落的領屬關系,另一方面將一些習慣法吸收到王朝統一的法律之中,使之上升為成文法,作為在吐蕃王朝控制區域普遍適用的法律規范??梢哉f,習慣法是吐蕃法律的淵源之一。之后經宋元明清等局部或統一的中央政權時代,部分習慣法經受住了法制文明的洗禮,尤其是其中的經濟法律規范,在藏族社會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藏族習慣法中的經濟法律規范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盟會習慣法
早在藏族處于原始社會時期,各部落為了聯合起來保護自己、打擊他人,經常以“盟會”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其政治聯盟的性質是顯而易見的。到了吐蕃王朝時期,隨著青藏高原統一程度的加強,盟會制度不僅反映王朝與部落的領屬關系,更主要的是將雙方的經濟關系法律化。一方面,王朝保護各部落的經濟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各部落應向王朝交納一定數量的牲畜或其他財產作為經濟義務。盟會已成為清查財產、征收賦員的重要手段。王朝越強大,這種經濟權利和義務關系越穩定。相反,在王朝日漸衰落的情況下,各部落則表現出不盡經濟義務,時叛時服的情形。據《舊唐書?吐蕃傳》記載,“贊普與臣下每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殺犬、馬、牛、驢為牲,咒曰:爾等咸須同心共力,共保我家,惟天地神祗共知爾志,有負此盟,使爾等身體屠裂,同于此牲。”直到清朝末年,青海藏族部落還按這種習慣會盟,到期不赴盟,要受到懲罰?!斗返诹鶙l規定:凡會盟已給傳知,如有推故不到者,千戶等罰犏牛13條,百戶等罰犏牛6條,管束部落之百長等罰犏牛5條。①由此也可以看出習慣法向成文法演變的歷史軌跡。到了11世紀角廝啰政權興起以后,尚無完備的成文法律,而是通過“盟誓”“祭天”的形式來維持王權與部落之間的臣屬關系,以確保王朝的政治經濟利益。
(二)自然與生態保護習慣法
世居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自古就形成了保護自然和生態的習慣。尤其在佛教成為主導性宗教之后,由于受“佛戒殺生”禁忌之影響,他們一般不捕殺野生動物,諸如河魚、禿鷲、田鼠、黃羊等。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習慣逐漸上升為具有一定強制力的普遍適用的習慣法。后來,這種習慣法還以成文法的形式頒行和宣講,歷代達賴和歷任攝政每年宣講《日壟法章》,規定不許傷害山溝里除野狼以外的野獸、平原上除老鼠之外的生物,違者皆給予不同懲罰的禁令。理塘毛埡地區的土司規定:不能打獵,不準傷害有生命的東西,否則罰款。打死一只公鹿罰藏洋100元,母鹿罰50元,藏羊(或巖羊)罰10元,獐子(或狐貍)罰30元,水獺罰20元。①理塘木拉地區禁止人們挖藥材,不論挖多少,是否挖到,也不管是在自己的地里或他人的地里,都要罰款。1人挖藥材罰30藏元,2人罰60藏元,余類推。理塘拉木地區不準砍神樹,也不準到其他頭人轄區內砍柴,對上山砍柴者罰藏元12-30元,越界砍柴者除罰藏洋10元外,還得退回所砍的柴,并沒收砍柴工具②。顯然,藏民族很早就意識到自然和生態環境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作用而加以保護。由于高原地區特殊的脆弱的生態遭到破壞,是很難恢復的,所以藏族習慣法對自然生態的保護反映了藏民族法律文化的地域特點和科學性。在草原保護方面,“輪牧”是千百年來不變的非正式制度,也是藏民族保護草場,促進牧業良性發展的習慣法。搬遷輪牧的日子,也要遵從這種無形的法律,由部落首領擇定良辰吉日統一進行,對早搬、遲搬、錯搬者均給予經濟處罰。
歷史上藏族社會經濟法律的內容十分豐富,并表現出多元性的特點。主要表現在藏族習慣法、藏區成文法和國家制定法三個層面上。本文首先從盟會習慣法、自然與生態保護習慣法、經濟責任習慣法、以罰代刑習慣法四個方面考察了藏族習慣法中的經濟法律規范,然后考察了吐蕃時期和元明清時期地方政權成文法典中的經濟法律規范,還論述了宋元明清中央政權在藏區的經濟立法,最后指出歷史上藏族社會的經濟法律是藏漢蒙多民族法律文化相互交融的產物。因此,藏族經濟法律文化包含著巨大的法理學價值。
茶文化如茶道、茶藝、茶俗、茶禮之類清新淡雅的片斷是人類悠久流長歷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寶,大唐盛世在政治經濟文化的推動下,茶文化在社會發展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論文主要從茶的起源、發展及文化的形成過程和內容,研究其作為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內涵及對其他領域的連帶作用,引起人們以對本民族文化的共鳴。唐朝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因而對茶飲文化發展有強大的推動作用。繼而出現的陸羽《茶經》等文字著作是對茶文化發展從飲食到文化的高度總結和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茶葉的種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飲乃至于茶具、習俗,使茶文化從純技藝升華為精神文化,并集中體現在茶道文化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流芳全世界。
關鍵詞:
唐代;茶文化;茶經
1.緒論
茶文化廣義上包括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即茶具、茶館、運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禮、茶藝等等,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指其人文科學內容。而本論文則從廣義的方向入手來研究中國唐代社會經濟對茶文化的推動以及茶文化對后世之影響。從茶物質開始,在延伸至與其相關的人文精神素養。“茶文化是茶的物質產生和飲品利用過程的物質、記憶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總和,其內容包含物質層面,技藝層面和精神層面。”[1]隨著唐代疆域的擴大,飲茶文化也逐漸從南方傳播開來。直至邊疆地區,對后世在經濟、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響深遠。如唐代有言:“自鄒、齊、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2]可見,飲茶、販茶在唐之前已經廣為流傳與普及。飲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時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無“茶”字,只有“荼”的記載。茶圣陸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論茶,斗茶,將茶發展出其專屬的文化品位,則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強經濟、融合文化、豐富藝術、促進交流、開源國庫的作用,有著無法預計的社會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會經濟對茶文化的推動
秦漢之際,中華民族的祖先飲茶始于藥用。有言“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爾雅》記載)。南北朝時佛教興起為茶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而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到了唐代,隨著國力、經濟的大力發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發展條件。安史之亂后,雖然經濟有所動蕩,但茶文化的發展趨勢仍未受到影響。正是在這種多元的文化氛圍下,茶飲文化正式的開始了發展和壯大。由此,茶葉貿易,貢茶制度,茶書著作,茶禪聯系都蓬勃發展起來。
2.1唐代茶葉貿易的盛行。
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東南的一個集散地,經濟交易十分頻繁。唐中葉以后,由于交易的經一步推進,使得茶葉文化從南向北擴散,呈網狀結構覆蓋全國。陸羽在《茶經》中更是羅列了無數的產茶州縣,現階段已經明確知道的茶業產區已有四川、陜西、湖北、云南、廣西、貴州、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覆蓋大江南北。這樣的網狀結構,在唐代這樣的廣泛交流時代,為茶葉的傳播和茶風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條件。
2.2貢茶制度的施行。
由唐代開始,朝廷開始在名茶產區設立貢茶院,由官府監督。當時最著名的貢茶院設在湖州、常州以及顧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將上好的明前茶上貢至朝廷。貢茶制度勞民傷財,每次運輸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有其負面性。但另一方面該制度確實對茶葉質量的提升意義非凡?;始绎嫴枇晳T的發展帶動民間飲茶消費,當時宮廷里產生的許多新興茶飲模式成為民間習俗的風向標。自唐代開元以來對茶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甚至在產茶地設下御用制茶場。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葉稅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發展。
2.3茶書發展及流傳。
唐代社會經濟推動茶文化發展的標志性產性—茶書興盛,對茶文化系統理論性研究愈加廣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陸羽所著《茶經》問世以來,陸續撰寫了《茶記》、《顧渚山記》等卷,系統介紹采茶、制茶、煎茶、飲茶之法并分列等級[4]?!缎绿茣?陸羽傳》記載:“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以。”[5]另外詩僧皎然、張又新、溫庭筠等著作《茶訣》、《煎茶水記》、《采茶錄》、《十六湯品》、《茶述》、《茶學大典》、《茶譜》等較為著名。這些茶書將飲茶學問詳細地論述,更加推動茶經濟貿易的發展。
2.4茶禪關系的發展。
由于茶味先苦后甘,與禪境十分相像,故自東晉后,飲茶便被列入禪規之中[6]。僧徒行蹤遍布全國,也使南方飲茶之風傳播到北方。茶對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層面,茶道所言清雅、寧靜、和諧、自由儉德等精神領悟與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曉茶品、體驗自然、又可以通過觀茶色品茶味,識解佛性。總而言之,其共同特點在于,領悟自然的神妙。[7]同時,寺廟因為其清幽雅致、古樸無華的環境,成為了文人墨客與僧人進行儒釋文化交流的絕佳之地。這些活動與交往,擴大了茶文化的傳播。[8]
3.茶文化對飲茶物品貿易的帶動
《茶經》對采茶天氣、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詳細說明,[9]明確了茶文化除茶葉貿易外,還存在飲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飲茶器具總共有二十八種,并稱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則稱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為兩類,一種是陸羽所言,乃文人學士所用。二是在陜西出土的金銀、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孫貴族和宮廷所用。比如風爐、水方、碗、札等,平時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還是備齊全套,否則,“茶廢矣”。
4.結論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飲文化經過了漫長的孕育期,在唐朝國富力強的時代以空前的速度發展起來,極大的影響了后世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甚至人民的想觀念和意識形態,除了與飲茶實物的貿易外,茶文化在茶館、家庭消費等奠定了不容忽視的基礎,迄今不衰。茶飲已逐漸藝術化,國際化。
作者:光梓宜 汪翔 單位:西安交大附中 安徽大學
參考文獻:
[1]《論茶文化的理論與實踐》,鄭永球
[2]《封氏聞見錄》,[唐]封演著,《雅雨堂叢書》本
[3]《茶經》,[宋]陸羽著,1956,百部叢書集成,藝文印書館出版
[4]《神農本草經》,作者不詳,約成書于秦漢時期
[5]《新唐書-陸羽傳》北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
[6]《飲茶與禪修》,沈柏村,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2000.5
[7]《中國唐宋茶道》,梁子著,1997,陜西人民出版社
【關鍵詞】經濟法;社會經濟;功能
經濟法與國家經濟政策的聯系緊密相聯,社會性顯得極為突出。經濟法的功能主要體現在社會關系問題上,一個是社會經濟主體影響著社會經濟,一個是反映經濟主體經濟行為的影響考察,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要素加以集中規范。
一、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的內在涵義
經濟法從不同的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從內容來看,它是與社會經濟的關系最為緊密,與經濟基礎有更明顯的、更直接的關系。在經濟生活中充當了調整兩個主體之間的第三者,起著調整的作用,帶有經濟性的特點。經濟主體作為主要要素直接決定著社會經濟的平衡與失調,實現經濟法的社會功能,對整個社會經濟帶來影響。因此只有通過調整影響經濟主體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經濟法的根本目的。
二、完善社會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之探析
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從兩個層面進行剖析,一個層面是經濟法影響社會生活的有機體,反映的是經濟法的社會職能,另一個層面是對人的經濟行為的約束,反映的是經濟法的規范職能。從社會職能上看,它具有以下的功能特點:
(一)權利和義務的分配功能
權利和義務是貫穿法律和部門之間的紐帶,是法律社會價值的一種實現方式,是法的核心內容,其處于主要的、決定性的地位。兩者的對立統一關系決定了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根本利益。社會經濟分配有兩種,一種是以市場為主的對不同經濟活動在社會資源使用的權利,這是直接的促進,是經濟法功能的起點。另一種是國家政府以及其他主體對資源和資本的強制干預配置,這是間接的促進。是在市場分配基礎上的查漏補缺,對國民利益再分配。部分人有權力從事資源的支配,同時也要在利益平等的基礎上,承擔著一定程度的義務和責任。倘若他的活動結果對局部不造成損害,但會間接的對整個經濟的破壞,這種利益偏離了公平的籌碼,就會有國家政府或其他主體這些市場外的力量進行干預分配,使社會利益分配在經濟法的權衡籌碼之下,保持相對平衡狀況,利益基本維持在一個水平之上,以求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安定。比如食品安全問題,食品企業在贏取利益權利的同時,要保證完成食品的安全責任義務,否則,中國保監會就會采用管理機制,依法進行查處。
(二)經濟信息傳遞功能
作為社會活動的有意識形態的有機體――人來說,在參加任意經濟活動之前,都會事先考慮事情的發展順序和達到的最終結果、影響最終結果達成的多種內外在因素和交流信息,加上法律的可為與不可為行為的規定,當在事情的結果大于成本估計值時,并且這一經濟活動能夠帶來盈利時,經濟主體就會決定實施這一計劃,做出正確決策。
在整個經濟活動發展過程中,經濟主體人都是相互之間發生經濟往來活動,沒有這種來往,自然也不會形成經濟過程。因此在與另一經濟主體發生經濟活動前,會有意識的探聽獲取有關他人的一切相關信息,在法律的范疇內,最終實現經濟活動所要的結果。經濟法的經濟信息傳遞功能,就是有效的將經濟主體之間的信息給串聯起來,達成一座橋梁作用。例如產品《龍牡壯骨顆?!罚藗冊谫徺I它之前,并不了解產品制造者的具體情況、產品性能及生產過程,而在法律認可的途徑,如電視廣告、海報等形式,使人們信任這一產品,并進行購買,形成了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交易活動。如果沒經濟法的保證與存在,人們對產品的信任程度不一定那么高,交易活動不會存在或者成功的概率很低。
(三)激勵功能
利潤最大化是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的最大愿望。經濟主體從事經濟活動都在追功逐利,出于自利的愿望,借助法律的激勵力量,調整行動方向,達到經濟目的。比如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為了引進外國投資者在中國的投資,加快中國的經濟發展,增大就業渠道,制定了外資在國內投資五年內享受免稅的優惠政策,當地的政府也對外商投資企業給予了最大的贈地等措施,這一法律激勵效能,大大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相反,國家為了抑制環境污染的擴大,對于有重污染的企業進行了叫停和重罰等措施。這都是經濟法中對社會的激勵作用的體現。
(四)節約交易費用功能
在任一個經濟活動過程中,發生費用是在所難免的,沒有無本的經濟活動。也就是說,要發生經濟交易,必須在行動之前就會有成本的投入,有費用的支出。比如尋找交易伙伴、弄清伙伴地址、產品設計及質量確認成本等都必須有費用的開支。經濟法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最好的節約能手作用,提供有效的人際關系,縮減經濟主體的經濟交易費用,提供有效的傳播媒體,減少經濟主體的探索費用。比如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電視媒體的廣告宣傳,都為經濟活動和消費活動提供了節約成本的功能。
經濟法的功能取決于經濟法的本質,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機制效能,對市場經濟起主導和調節作用,在符合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下,運用國家強制干預,以協調為基礎,保證維護市場經濟正常有序的運作,促進市場機制的完善,對市場機制矯枉過正,消除或緩解個別交易對整體經濟的反彈,實現經濟主體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全面推進我國總體經濟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石文龍.論經濟法對國家功能與形象的培育與塑造――基于楊紫@《國家協調論》的法理分析[J].金陵法律評論,2010(02).
一、經濟法的功能和構造
(一)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
經濟法的功能是在社會經濟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制定的,它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并且能夠更加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對現有政府預設的經濟法規范進行政府調控。希望通過政府的干預和采用的措施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這是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產生的最大的作用。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還體現在經濟法和社會法之間的關系上,不能單純的從一個單一的側面看待經濟法和社會經濟的關系,而是要多角度、多方面的綜合看待這兩者的關系。從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入手,充分認識和評價經濟法產生的行為后果在整個社會關系中的作用。
(二)經濟法功能的構造
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主要從以下兩點中體現出來,一是從經濟法對社會活動中主要參與的經濟主體產生的經濟活動的影響來體現,二是經濟法對社會總體經濟的作用和影響來體現。經濟法與社會活動中的經濟主體有直接的影響,反過來經濟主體也對社會經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和作用,并且這種影響和作用是直接的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經濟法影響和誘導著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使其影響著未來的經濟活動,然后可以通過這種影響來調整經濟主體和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經濟法制定的主要作用就是這個。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影響主要通過影響參與者的活動來實現,因此要想知道經濟法對社會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不僅要了解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經濟法所產生的作用,也要觀察構成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每個部分,也就是經濟主體所產生的經濟活動對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
二、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
在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影響進行研究時,首先要了解社會經濟的功能,社會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社會整合功能,二是行為的導向功能,三是文化的傳遞功能?;蛘咭部梢詮男畔⒆饔?、約束作用、整合作用和激勵作用這幾個主要方面進行分類。雖然在對社會經濟的功能進行分類的看法上不一致,但是從分類的內容上看又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我們在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研究時,要從多方面進行研究,不能僅僅集中在一點。社會經濟如果要迅速的發展,那么就要具備兩個重要的條件,即協調和動力,這兩個條件影響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基本制度,所以經濟法要具備以下幾項重要的社會經濟功能。
(一)權利義務分配功能
法律對權利和義務的分配功能是經濟法的基本功能之一,通過對權利和義務的分配與協調,對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有重要作用。權利和義務在法律的各方部分都得到了體現,通過對權利和義務的分配體現了法律的價值,所以權利和義務是法律的基本核心內容,權利和義務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這種關系法律的基本運行機制起著決定的作用,對社會角度的人和經濟法角度的經濟主體的利益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作用。關于社會經濟的分配方面,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資源和資格的分配,這主要是分配不同的經濟活動的參與條件,對其進行法律規定,在進行經濟活動時要符合法律資格,經濟主體在取得資格的基礎上行使社會資源方面的權利。另一方面是經濟法對資本和資源干預分配,這在經濟利益的平衡方面和資源的分配干預方面,都會對社會中的不同要素產生不同的影響。
(二)經濟信息傳遞功能
在開展一項經濟活動以前,需要對從事的經濟活動及從事的主體進行性質的確定,同樣也要對經濟行為和后果進行預測,所以在進行決策之前,要對這種預期的行為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經濟主體的行為。在決策中,影響評估結果的要素有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具有足夠的經濟信息為依據,才能充分發揮經濟法的作用,為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提供必要的信息傳遞,根據各種優惠政策和限制條件確定經濟活動的開展。
(三)激勵功能
在社會經濟中,經濟人追求的使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活動中經濟主體大多存在著自立性、理性和朱雀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特征。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在追求利益時,來自利益的追求是動力,同時人也存在著理性的約束,這種約束可以保證人在追求利益時的可靠性。同時,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在經濟利益的分析活動中,也會始終處在核心的地位,這使經濟法激勵功能的直接體現。人是經濟行為的主體,對利益的追求使得人們在參與經濟活動時形成鼓勵和促進的正面效應,在激勵中經濟行為才會努力實現經濟活動的信息表達,所以要對經濟活動的結果進行賞罰。經濟法的激勵會對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向產生一定影響,這會讓人們不斷改正自己的偏好,嚴格按照經濟法規范經濟活動的選擇,來實現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經濟法的激勵功能對社會利益主體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經濟活動和行為中有著明顯的激勵效果。
(四)節約交易費用功能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只要存在交易,就一定會產生相應的交易費用。所以在進行交易時,要先確定交易伙伴和交易產品,然后再確定交易費用,這些交易費用包括談判費、合約費、監督履行合約的費用等,要對這些費用進行詳細的核算,然后才能得到準確的交易成本數據。節約交易費用體現了對經濟法的遵守。遵循經濟法體現在參與經濟互動的過程中,體現了人與人、人與經濟之間的關系的協調處理,同時也可以通過必要的人際關系降低交易成本。對于有針對性的經濟法的創建,要根據經濟活動的變化,依靠權益保護單位提供的相關信息,通過法律手段對自身經濟行為給予保障,再通過法律的形式確定該信息屬于真實可靠的經濟信息,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交易費用,保障經濟主體的利益。
三、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一)經濟法的調控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轉型
中國經濟轉型的啟動與推進都與經濟法有著密切的聯系,政府可以通過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直接出臺經濟政策法規作用于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來直接影響市場機制,而我國通過制定和完善經濟法這種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來推動和重塑市場主體、構建市場主體、確定市場規則的運行,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轉型,彌補了商品市場自身的不足,促進了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二)經濟法影響著勞動力市場
中國商品市場的形成具有自發性,同時也有我國政府的調控,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產生使市場自發與政府主導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的勞動就業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家分配轉變為市場經濟下的自主擇業的新型就業體制,少不了勞動法等經濟法律法規的指引和保證。經濟法促進了勞動力來源的豐富性,促進了勞動用工制度的完善,也對政府促進就業進行了督導,從而促進了勞動力市場的發展。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