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6 17:34:21
序論:在您撰寫文體意識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閱讀和寫作思維,都可以說是一種文體思維。沒有“文體感”就不可能有應有的“語感”,離開“文體”的規定,“語感”便落空。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似乎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從強化現代文閱讀能力訓練的角度來看“以讀促寫”,卻又不乏創意。學生以閱讀范文體會并掌握各種文體特點,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文體意識。
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閱讀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作文教學是閱讀教學的綜合運用和實踐,閱讀指導作文,作文鞏固閱讀。以范文為模,認識理解掌握各種文體,學生再依照著仿寫,最后才是創造。其實,就人們學習語文和寫文章的發展進程來看,完全離開摹擬是不可能的,孩子從嬰兒時期就是不斷地在摹擬中學習的,作文也是有一個“抄寫仿寫有所創造”的過程,宋代大詩人陸游說過“文章切忌參死句”(《贈應秀才》)的名言。但是,他回顧自己的創作過程時,也說過“我昔學詩未有得,殘余未免從人乞”(《九月一日夜溪詩稿有感起筆作歌》),說明他在初學寫作時,也曾經歷過一個“從人乞”的摹擬階段。只有在長期的歷練中,逐漸感悟到“詩家三味”,才達到“天機云錦用在我,裁剪妙處非刀尺”(同上)的境界??梢娭v讀課文教學對學生的作文,特別是文體意識的培養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掌握各種文體的特點。教師在講讀記敘文時,要教學生明確認識這種文體:記敘文主要指記人、敘事、寫景、狀物一類的文章,具體的說,它是借助敘述、描寫、抒情等手段記敘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態及其發展過程,用以表現作者的思想,抒發作者感情的文章。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作為一個從教者,應當教好并引導學生寫好這篇優美的敘事散文,并可以借鑒這篇優美的散文對學生進行有益的作文指導。從敘事角度看,實現這種文體的真實性。在《背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真實”的父親,以及“真實”的我:“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奔彝サ那榫呈钦鎸嵉?;“望父買橘”一段對父親頹唐的背影的刻畫是真實的。學會真實,是指導學生寫作的一個起碼要求。從敘事中把握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和結果)。寫人要通過事來表現,敘事離不開寫人的活動,而人物活動和事情經過又有它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有它的原因和結果,它們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整體反映事物的全貌。《背影》中人物形象的描寫更值得借鑒,就“車站送別”這一段父親買橘時的“背影”的刻畫:從語言、動作、外形、神態描繪的合理,形象鮮明?!芭省⑴?、探、縮”,“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蹣跚”,“我走了,到那邊來信!”……學完這些,父親鮮活的偉大形象就浮現在我們面前。
講讀說明文時,就要讓學生明確說明文的文體特點:說明文是種作者用來介紹事物,闡明事理的文章,它要求說明事物有合理的順序,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給人予科學知識。在講解課文時,一要明確說明文的布局順序,如《蘇州園林》一文,作者葉圣陶一開始就作了“游客”:蘇州園林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必使每個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后將這幅畫的自然美、立體美、細節美、典雅美、色彩美,依次的展現出來,才用先總后分,先整體后局部的結構形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中間石拱橋》則是按照修建時間的先后選擇了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幾座石拱橋來表現我國建造石拱橋的輝煌成就。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說明文的順序,懂得只有恰當地給作文安排一個合理的結構和合適的順序,才能使作文達到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二在學習說明文時,一定要學會正確使用說明方法,講解課文時,讓學生掌握常見的方法:下定義、作詮釋、列數字、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等,用文中的例子逐一學習并掌握好說明方法的基本要素要求,使說明有條理。
講授議論文要明確議論的特點是以理服人,用說理的方法,以簡練、判斷、推理等邏輯形成,直接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證明。學習《談骨氣》一文明確全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論證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一中心論點。引用孟子的“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釋“骨氣”的含義,接著舉三個事例:“文天祥的故事”、“嗟來之食”、“聞一多怒對槍口,拍案而起”。論證有力,觀點鮮明。學生學習這種文體以后,就較為形象地把握住這種文體的特點:議論的主導性、材料的論證性、結構的邏輯性、語言的概括性和觀點的鮮明性。學生通過課堂這一陣地,學習了各類不同文體的精美范文從而能熟悉論文體裁,在這種情況之下,就可以模仿范文格式寫作。比如,學生在學習了《白楊禮贊》《囚綠記》之后,就可以練一練筆,以梅、蘭、竹、菊、松、蠟燭等物為題仿寫,進一步鞏固這些文體的特點。
精美的范文,是我們學習各種文體的典范課堂的講授,幫助學生在范文中掌握各種文體的特點和基本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講解范文,閱讀范文,把握范文,把握文體,明確規范,才能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寫出符合文體要求的文章來。
二、加強文體訓練,深化文體意識
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古人說:“文章以特別為先,精工次之;失其體制,雖浮聲切響,抽黃對白,極其精工,不可謂之文也?!睂懽魉季S是一種文體性思維,人們對信息的整合往往表現為一種文體性處理,文體制約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和作品意義的生成。作文教學要遵守文體,才能得以創新,不能因為“文體不限”而導致“深化文體”甚至”不要文體”寫作,信馬由韁,寫成文體上非驢非馬的“四不像”作文。大談“淡化文體意識”就會對作文教學形成誤導。文各有體,不可忽視,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切實引導學生把握文體特點,按照文體的基本要求進行作文。
作文教學中,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三大文體的訓練是訓練使用文體和文學作文的基礎。要想寫出來的文章合符一定的規范,就要從對主題、材料、結構、語言、表達方式等方面的訓練入手。首先,文體訓練時,明確不同的文體,其主題的顯示方法是不同的,材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用的表達方式也不一樣,語言特點也各異。記敘文中,主題總是隱含在豐富生動的具體材料中,從文章內容自然流露出來,具有隱含性,文中記錄的是事物的具象面,這種文體是采用以記敘描寫為主抒情議論為輔的表達方式;語言生動、活潑形象。議論文中,以闡述道理為主題,具有確定性;材料必須超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表達方式的議論為主輔以敘述,語言嚴密、概括、鮮明。說明文中,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說明對象,主題明確,語言準確、客觀、淺顯;選用的材料符合科學原理,對事物的解釋必須是客觀的、冷靜的,不帶感情傾向的。三種文體特點不同,目的也不同,記敘文動人以情示人以范,議論文曉人以理導人以行;說明文授人以知教人以用。作文教學讓學生要有清晰的“文體感”深化作文的文體意識。
作文教學中,文學類作文訓練:即訓練學生童話、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方面的文學。文學訓練要以課本為依托。如,從詩中發展詩,把意象還原成生活本身,再揉進自己的立體感受,去解讀作者濃縮的感情和思想,只要及時把心中的獨特感受寫下來就成了詩。例如,一位同學閱讀《憫農》詩后忽有所感,寫道:“想起糧食/我心情就全復雜/總有一種神圣/從心靈縱深處蘇醒/在鋤禾日當午的詩句里/站成黃土地的背景……/令我會激動不已/我意識到一顆顆糧食/是一句句結實的語言/在證明著一種命運/牙鑿咀嚼的聲音/……/父輩們滴濕禾下土的汗珠?!边@首詩以《鋤禾》為素材,寫了自己對糧食獨特認識。訓練學生寫童話小說、戲劇,也是同樣之理,我們也能訓練學生寫童話,寫小說和戲劇的作文能力。實際上,作文教學要重視文學訓練。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有意讓學生進行文學創作,這是對學生文學性的文體訓練,也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傊?,作文教學無論是文章的訓練,還是文學訓練,都要加強文體訓練,使寫作遵循文體法則。
【關鍵詞】詩意;闡釋;問題
詩意一詞無論在日常交流、學術話語還是在一些文學作品中都能頻繁見到。日常交流時我們會聽到諸如“充滿詩意”、“富有詩意”之類的說法;學術話語中我們既可見到許多帶“詩意”字樣標題之作,也可從維柯、歌德、馬克思、普魯斯特以及海德格爾等人著述及中國文論中看到詩意一詞;中國文學作品唐詩、宋詩以及西方文學作品如荷爾德林的詩作、《追憶似水年華》等小說中該詞也會被頻繁見到。在生活中,人們也會品味到詩意。迄今,既有如西方學者維柯、海德格爾等人的著作也有如中國學者張思齊的著作《宋代詩學》和邢海珍的論文《文學詩意的范疇界定》對詩意作過闡釋。然而我們并不知道詩意指什么。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倘若說日常交流用語使用詩意一詞其具體所指可以不嚴格追究還說得過去的話,在學術著述或者文學作品中使用詩意一詞就需要認真考究了。就日常交流而言,語言的使用與使用者的生活時空密切關聯,語詞使用帶有某種相對臨時性,隨著該時空的變化,語詞意義也會隨著消失;但就學術著述或者文學作品而言就不一樣了,因為這些作品將會流傳下去被更多的人所閱讀,因而其語詞運用特別是關鍵語詞的運用就需要考究是在何種意義上使用的。鑒于人類對詩意生活的趨之若鶩,這一語詞當然是人類語言中的一個關鍵語詞,因此其所指,尤其是該詞在學術著述和文學作品中之共通性意義需要界定。對此,國內學界有所嘗試,但還不充分,也未取得基本共識。
中國學者運用詩意一詞的情形比較普遍,但專門探討此概念者主要有張思齊和邢海珍兩位。張思齊在其著作《宋代詩學》中指出,“詩意是中國詩學中一個重要范疇。詩意又稱為詩思。所謂詩意,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指詩的內容和該內容所產生的意境。二指事物所表現的類似于詩歌所產生的能夠給人以美感的意境。前者是詩歌本身的本質要素。后者是以詩歌的認知方式作用于其他事物的結果。”可以看出,該定義的出發點是通過詩歌的內容及其認知方式所達到的效果。
在《文學詩意的范疇界定》一文中,邢海珍將國內學者關于“詩意”的界定歸結為“詩意是文學的基本概念”,認為其意義可以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廣普的稱謂,即人在生活中所能體驗到的一切美感形態,當然也包括人類的藝術活動,凡能引發人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均可稱為“詩意”;二是文學藝術的稱謂,即指文學藝術作品中由創造主體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法創作而成的情境和氛圍,并在受眾的心中產生一定的感染效應,這種藝術的美感形態也可稱為“詩意”;三是詩歌文體中的具體稱謂,即指詩歌的意境,詩歌是通過“境”來表“意”,詩意也就是詩的美感。還可進一步拓展,詩是抒情的文體,詩意即是詩人情感表達的基本形態?!本偷谌齻€意義,作者把張思齊在《宋代詩學》中對“詩意”的界定作為主要例證。在此基礎上,作者又主張“應當從‘詩’這個基本前提出發”“更深入地挖掘詩意的基本內涵及發展過程”,最后,作者指出,“所謂文學詩意,就是在文學表達中由作家獨特感受作用而通過語言文字的表意系統實現的美的感染形態?!?/p>
這個界定是目前國內學者根據中國語境對“詩意”這一概念所進行的基本界定,應該說這也代表了國內學界對該概念的基本認識。如果就詩歌或者文學作品的整體情形而言,這個界定是符合基本事實的,正如作者所說,任何一種體裁的文學作品中都含有詩意,詩意“不為詩歌文體所獨有,但它與詩歌文體也有割不斷的親緣關系。任何詩歌以外的其他文體都暗含著詩,它們之中的詩意都是一種‘詩’的轉移,是作家的詩的素養、詩的情懷轉化為其他文體中成為具有藝術氣質的詩意的?!比欢?,仔細分析也會發現,這個界定有問題。原因是作者把“詩意”看做文學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一種“美的感染形態”;這樣,“詩意”就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學的、可以從文學作品離析出來的東西。
這種情況給人的基本感覺是,好像沒有詩,便沒有“詩意”,從語言學存在看,這倒是對的。即使擴展開,沒有藝術就沒有詩意。這是一種。另外,詩意的比喻性意義也很常用。就現在的語境看,的確是隱喻;但應該考察其原始性意義。這一觀點問題在于:詩本身是精神產品,因此,說詩意出于詩歌就有唯心主義之嫌。根本原因在于未科學看到詩意(含其比喻性意義)的真正本質。
其實,無論張思齊還是邢海珍,很顯然,他們都是從“詩”這一概念出發去闡釋“詩意”的,因此,還需要繼續追問;特別是,如果聯系詩歌創作實踐過程而不僅僅是詩歌作品本身考察,更會明確這種闡釋的本末倒置性。其實,當張思齊指出“詩意又稱為詩思”時,已經涉及到了創作實踐問題,只是他沒有深入下去罷了。很顯然,詩思指的是因為某種特別情境的刺激使詩人產生的一種作詩的想法,正是這種想法促使了詩歌作品的產生。因此,具體而言,一首具體的詩歌誕生大致應該經過這么幾個步驟:一是詩人受到某種特別情境刺激,思維(回憶或者想象)被激活,體驗到一種不尋常的生命活力;二是這種活力進而促使詩人產生作詩的沖動和作詩的方法,即所謂“詩思”,如清朝詩人鄭珍《論詩示諸生時代者將至》詩中所言,“我誠不能詩,而頗知詩意: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固宜多讀書,尤貴養其氣;氣正斯有我,學贍乃相濟?!比峭ㄟ^具體的寫作技巧將體驗到東西轉化為具體的詩作。在這些步驟中,其實第一步中的某種特別情境即是真正的“詩意”,這可以從唐詩宋詩以及中國文論中對詩意一詞的使用可以看出來,何其芳曾指出,“詩意……是從社會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來的、經過創作者的感動而又能夠激動別人的”的東西。此外,從本體內涵看,“詩意”并不是“詩”派生出來的,相反,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詩”卻是“詩意”的產物。這在《中國詩性文化與詩觀念》同樣被提到,該書作者指出,持續的社會心態導致了詩需求,這種心態轉化為詩的創作行為和文本構成中,則形成獨特的語言,一項所傳遞的審美心理因素——詩意。詩意的公認程度和普遍心理認同,構成了詩觀念基礎。詩……文化現象……詩的性質在本質上就是文化中的詩性。中國詩史……呈現著對于詩的本體意義的感性認同。這里就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國內學界更傾向于從詩這一概念而不是從具體的生命體驗出發去闡釋“詩意”呢?筆者認為,其中有文化慣性(文化無意識)在起作用。
首先,對該概念的理解很容易受到構詞法的影響。就構詞法而言,中西語境中的“詩意”均屬于“詩”一詞的派生詞;因此,從詩這一概念出發進行闡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次,這還與人的記憶特點有關。一般來說,人們所記住的往往是某種靜態存在的結果,這樣,就詩而言,被更多地關注的是具體的詩歌作品本身而不是其產生的動態過程。這也容易導致這類闡釋方式。第三,文化惰性也起著作用,畢竟,深入闡釋任何一個概念都是艱苦的工作,能進行闡釋已經不易,因此闡述到什么程度并非闡釋者最為關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邢海珍.文學詩意的范疇界定[J].綏化師專學報,2003(03).
[2]張思齊.宋代詩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一、初中生文體意識缺乏的原因分析
從語文教學大綱的演變就可看出各個不同時期作文教學思想的變化:1963年教學大綱初步構建以文體訓練為中心,是追求訓練的序列性、系統性的作文訓練體系,寫作訓練按照三大文體,進行由簡單到復雜的循環往復和螺旋上升的訓練,這種文體訓練體系導致作文訓練日益窄化和機械化;1996年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文體作文訓練開始被淡化;2001年頒發的《語文課程標準》對文體知識則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
新課標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更多的是人文性的剖析,多元化的解讀,很少注意文體本身的教學。再加上近年來,由于起著指揮棒作用的中、高考作文大多是話題作文或者材料作文,且要求文體不限,更是造成了作文教學淡化文體的負面影響,很多老師把淡化文體等同于不要文體,造成大量四不像的作文出現。學生的作文,甚至有導向作用的滿分作文中,為數不少的一部分是類似快餐文化的‘雜色’作文,或出現記敘文議論化,或議論文記敘化,或散文雜感化的現象。記敘文失去了其動人的感性美,議論文失去其深刻的理性美,散文則失去其耐人玩味的意境美,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從文體訓練入手。
二、學生文體意識養成的途徑
在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掌握寫作教學的規律,既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形成多樣化的文體意識,又要讓學生能夠在寫作中形成強烈的文體感。
首先,可以通過閱讀教學文體意識的遷移來培養學生寫作的文體意識。
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辨別文章的不同體裁,對各種類型的文章都要有較好的感知力,初步建構起自己的文體意識體系,同時能將閱讀獲得的文體知識、技能和方法應用于具體的寫作活動中,使他人的寫作經驗向自己的寫作能力轉化。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讀促寫的策略,教師通過對課文表達形式的透徹領悟, 對各類文章特征的深入挖掘,激活學生文體意識,讓學生熟悉并掌握各種文體特征的相關知識,并且下意識地運用到寫作中,使學生在讀中“悟文感”,寫中“出特色”。例如:學習議論文,可以通過閱讀、揣摩范文, 從中積累一些有關議論文的寫作技巧知識,并讓學生嘗試模仿和創作。
第二,要注重在寫作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
特定的內容決定了所應采用的文體,這是寫作的自然之勢。文體學習應該是學習寫作初期的必經之路,因此要進行恰當的文體作文教學訓練。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教材把作文教學集中于綜合性活動學習中,滲透于閱讀教學中,但整體上又沒有完整的訓練體系。在實際教學中作文又是可松可緊的軟任務,缺少作文訓練計劃,沒有訓練梯度,很多學校從初一剛開始就緊扣中考,中考考什么,就練什么。不去按文體的各自特點進行系統的規范的訓練,致使學生文體意識不強,文體界限不清。即使有的教師沒有忘記文體規范的訓練,但也往往是把各種文體程式化,教給學生靜態的文體理論知識,長此以往,機械僵化而耗時低效就在所難免了。
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睂Τ踔袑W生而言,應該著重進行記敘文、議論文的文體訓練 ,只有先打好這兩種文體的基礎,才能寫好其他文體。教師可以根據初中三個年級所需要掌握的文體要求,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培養初中生的文體意識,并按年級來分階段階梯式地進行訓練,逐步培養初中生寫作文體意識。
第三,文體意識的培養應伴隨著思維訓練。
寫作不僅是運用語言技巧能力的訓練,而且也是一種是思維能力的訓練。文體訓練的實質是思維訓練,因此一切作文訓練都必須伴隨著思維訓練。要重視在文體分類訓練的框架下有效地發展學生不同文體的寫作思維品質。初中記敘文的訓練要著重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敘事、抒情類寫作主要靠的是感性認識,要從培養學生的感受、感知能力入手,最終使學生能夠寓感受于形象生動的描寫之中。
當然,在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訓練學生能夠理清文章思路,能對材料進行分析,并概括形成主題的抽象能力。潘新和認為,議論性寫作是中學階段最重要的教學目標。議論類寫作主要靠的是理性認識,要對事物作分析概括,演繹歸納,判斷推理,這些都需要抽象思維能力。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 提高議論文寫作水平。
【關鍵詞】政論文翻譯;譯者主體性;表現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開始關注中國。作為闡釋國家政策方針等重要內容的政論文,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國防等多個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口吻嚴肅,語氣堅定,行文簡潔,旨在解析思想,闡發觀點,達到政治宣傳的目的,具有準確性、政治性、時效性、單義性、客觀性、完整性等特點[1],因此政論文翻譯也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王弄笙指出,政論文政治性、政策性極強,稍有差錯就可能影響到國家的利益甚至國際關系,因此對譯文的要求極高[2]。
1970年代功能派目的論在德國興起,它強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以譯文的預期功能為出發點,根據各種語境因素,選擇最佳處理方法,即譯者的翻譯策略必須由譯文的預期目的或功能決定。在注重譯文功能的同時,目的論強調譯文在譯語環境中的可讀性以及譯文與原文之間的語際連貫,即連貫、忠實原則,但連貫、忠實都必須服從于目的原則。[3]功能目的論強調對文本的分析,認為對文本分析有助于發現翻譯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翻譯的深入研究以及“文化轉向”的提出,譯者的主體性地位也得到了廣泛認可。譯者主體性是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其基本特性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造性。因此譯者主體性貫穿于翻譯活動的全過程。本文將從詞匯、句法、篇章、修辭四個層面分析譯者主體性在政論文漢英翻譯中的體現,以期改進翻譯技巧,做出更好的譯文。
1 政論文漢英翻譯策略
1.1 詞匯
1.1.1 選用正式詞匯
作為闡釋、解析國家政策、方針、指導思想等重要內容的文件,政論文和法規文件一樣也是正式文體,所用詞匯語句嚴肅、正式,盡管某些場合下政論文中有較口語化的表達。在英譯時應選用正式的詞匯與結構,才能更好表達原文的意義和語氣。此時,譯者主體性就得以發揮。
例: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
譯文:Anyone who attempted to change the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dopted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would not be countenanced by the people; he would be toppled.
原句中“老百姓不答應”和“被打倒”有一定口語特點,但翻譯時沒有用表面對應的詞匯來處理。所用的“countenance”和“topple”都是比較正式的詞,更好地表現了原文嚴肅認真的態度。
1.1.2 詞義準確
由于漢語詞匯語義較寬,也較模糊,而英語詞義范圍相對較窄,在漢英翻譯時需根據語境仔細推敲。若只據字面意思翻譯成表面對應的詞匯就可能造成誤譯,甚至影響國家政治事務。因此政論文翻譯中,譯者必須發揮主體性。
例:香港特別行政區將保持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地區的地位。[4]
譯文1: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keep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n independent customs territory.
譯文2: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retain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可以看出兩種譯文主要區別在于“independent”和“separate”,前者與原文“獨立”表面對應,但仔細考慮就能體味出“independent”有某種政治上獨立的意思?!皊eparate”雖不是“獨立”的直接對應卻能準確表達原文意義,即香港特別行政區單獨定稅,而非獨立于中國。
由此可見,政論文翻譯要求譯者不僅有純熟的翻譯技巧還要有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充分了解國家政策、方針、思想,這些都是譯者主體性的體現。
1.1.3 詞語搭配
由于漢英兩種語言自身特點及文化內涵差異,它們在詞匯搭配上大有不同。漢語詞匯語義較寬泛,搭配靈活,而英語詞匯語義具體,搭配嚴格。政論文漢英翻譯時譯者要根據語境選擇符合英語行文特點的搭配,以更準確地表達原文。
例:質量問題雖然經常提,但現在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實地抓。
譯文: We’ve alway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but only in general terms. That’s not enough: we have to give it priority and take practical steps to ensure it.
漢語中“突出地提”和“切實地抓”都是可行的搭配,而英語中名詞占優勢,若使用對應的副詞和動詞翻譯不僅搭配不合理也顯得突兀。因此譯者需改用名詞結構,這樣語義清晰也更符合英語行文特點。
1.2 句法
1.2.1 定語的處理
漢語是竹式結構,英語是樹式結構,漢語趨向左延伸而英語則是趨向右延伸[5]。漢語政論文語言嚴密,前置定語較多。而英語中前置定語較少,趨向于使用后置定語及定語從句,符合英語右向延伸的特點。漢英翻譯時若使用前置定語要注意用詞簡潔,使譯文簡練,也要根據行文需要調整漢語前置定語的位置,符合英語“短-短-長”結構特點。
例: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更加繁榮昌盛的新局面就一定會出現。
譯文: A new situation will emerge in which socialist ideology and culture will flourish.
“新局面”的前置定語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更加繁榮昌盛”,由于找不到一個簡練的能完整表達原文的前置定語,若硬譯譯文就會生澀難懂,因此譯者使用定語從句使譯文結構更清晰、表意更清晰。
1.2.2 并列結構的處理
英語每個句子只有一個謂語動詞,通過詞的形態變化表達意義。而漢語詞類劃分不明顯,動詞使用頻繁,漢語又追求語言形式美、節奏美,常常使用多字字短語或疊詞,因此漢語語篇中多并列結構。這在政論文中尤為常見,譯者在處理并列結構時既可根據需要改變其結構使其符合英語特點,也可保留并列結構保持原文平衡。
例:我們還要積累新經驗,還會遇到新問題,然后提出新辦法。
譯文: We shall accumulate new experience and try new solutions as new problems arise.
漢語用“積累”、“遇到”和“提出”三個動詞構成一個并列結構,英譯時改變了并列結構形成主從句。
1.2.3 漢語無主語句的處理
英語是形合性語言,每個句子都有完整的主謂結構。而漢語是意合性語言,主要靠語義實現連貫和銜接,主語可有可無。漢語政論文中無主句很多,英譯時必須合理處理,補充主語或改變句子結構使譯文符合英語行文特點。
例: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譯文: The basic line should be adhered to for 100 years, with no vacillation.
漢語原句隱含主語是“我們”,此處譯者用被動語態來處理,譯文更簡潔,更符合英語特點。
1.3 篇章
Halliday(1985年)指出,語篇銜接手段包括指代照應、省略、替代和詞匯銜接。漢語是意合性語言,語篇的銜接主要靠語義連貫實現,連接詞使用較少。而英語是形合性語言,語篇銜接和連貫主要靠詞的形態變化和銜接手段實現。[6]翻譯時要尤其注意語篇的銜接與連貫,根據漢英語言的不同特點靈活處理。
例:改變現在的政策,國家要受損失,人民要受損失,人民不會贊成,首先是八億農民不會贊成。
譯文: If the current policies were changed,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would suffer. So the people, primarily the 800 million peasants, would never agree to their being changed.
漢語原文缺乏銜接詞,主要靠語義連貫實現,而英譯時添加“if”、 “so”連接詞實現語篇銜接,更清晰地表現語義層次。
1.4 修辭
1.4.1 比喻的處理
劉宓慶(2006年)指出,“漢語重實,重形象,多具體的表現法” [5]。不難發現,雖然政論文是一種嚴肅的文體,但也借助大量比喻,使語言更形象生動。而英語中的比喻較少,且與漢語又很少完全對應,翻譯時要考慮文化差異,靈活處理以免造成誤解,如可改換喻體或利用英語文化中相近的又符合語境的形象來替換原文形象。
例:物價改革是個很大的難關,但這個關非過不可。
譯文: Price reform will be the hardest nut to crack, but we have to crack it.
本例中原句把改革比喻成“難關”,英語中沒有對應的比喻,為保持語言的生動性譯文改變喻體用“hardest nut”,達到了與原文相近的效果。
1.4.2 擬人的處理
擬人在漢語中很普遍,而現代英語中除詩歌外已很少使用?!耙恍┓侨宋锏臋C構、地域等名稱常被擬人化,被視為發出動作的主題?!盵4]這一現象在政論文中尤其多見,譯者應根據漢英擬人手法運用的不同對譯文進行靈活處理,避免其僵化。
例:國防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譯文: Great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漢語的主語由非人物性的“國防和現代化建設”充當,英譯時不能機械地將其作為主語。譯者使用被動語態將擬人化的主語轉為非主語,避免了不合英語語法的結構。
1.4.3 重復的處理
重復是漢語的一大特點,漢語傾向于重復詞匯或句式以求表述準確或增強說服力。漢語政論文中常出現重復,使表達準確、讀者聽者深刻領會。而英語詞匯形態變化豐富,忌重復。單其昌(1990年)指出“英譯文中不要總是用一個詞匯或短語,若用得太多,會使讀者感到厭煩,因此用詞要多樣化”[7]。在政論文翻譯時譯者要靈活處理重復的詞匯或句式,使譯文符合英文特點,更易于讀者理解。
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是時代的潮流。
譯文: The world needs peace. The people want cooperation. Nations aspire for development. Society seeks progress. This is the trend of our times.
漢語重復使用“要”,譯文卻使用“need”,“want”,“aspire for”,和 “seek”四個近義詞來處理,避免單調重復,符合英語詞形變化的特點。
2 結語
不言而喻,在全球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國家、人民關注中國、關注我們的治國方針、路線和政策。政論文漢英翻譯涉及政治,今后這方面的研究必將不斷升溫。目的論為其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政論文翻譯工作者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在準確理解原文、忠實原文基礎上,充分發揮譯者主體性,準確把握目標讀者的期望和文化, 才能實現譯文的預期目的和交際功能[3],獲得更貼切的譯文,為中外政治文化交流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小萍.政治文獻英譯的疑難及其解決辦法[J].山東外語教學,2006(5):109-112.
[2]王弄笙.十六大報告漢英翻譯的幾點思考[J].中國翻譯,2004(1):56-59.
[3]李紅霞.目的論視域下的政論文英譯策略研究[J].外國語文,2010(5):85-88.
[4]王大偉,魏清光.漢英翻譯技巧教學與研究[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5]劉宓慶.新編漢英對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
關鍵詞:英語寫作 文體意識 強化
一、引言
近二十年來,雖然外語教學一直提倡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相對其它技能的培養來說,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投入仍然相對不足。尤其是最近幾年以來,英語作文教學的狀況更令人擔憂。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導向問題,即:人們對作文體裁意識的逐漸淡化,文章體裁的教學逐漸被人們冷漠,近幾年,這在高考和大學的英語作文中有所體現。這勢必影響到大、中學生的英語作文意識和作文質量。教學實踐表明,無論對中學生,還是對大學生加強英語文體意識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強化英語寫作文體意識,并從幾方面闡述了如何對大學生英語寫作文體的培養。
二、寫作文體的強化
1.文體意識的強化
(1)文章體裁圖式的強化。由于其深層的原型理論的原理,圖式理論現已被人們廣泛運用,用以指導各種語言學習活動。原型被認為是某一類或一組典型的人或物。人們心中的許多心理概念實際上都是原型,即用典型的實例來定義某一個概念。例如:鳥的原型更像體形較小并且能飛的一類鳥,而不是諸如鴕鳥之類的大鳥,更不是在天上的飛機。在如此原型的基礎上,人們的心中有了固定的圖式,其學習便得到拓展和延伸。就文章體裁來說,掌握了某一種體裁的“原型”,無疑能節省作者在此方面的注意力資源,專注于其文章的實際創作。一般來說,英語作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等文體。從應用的角度看,更能分出便條、通知、報告、各種書信等種類繁多的英語應用文體。給學生講授各種文章體裁的“原型”,使其能通曉相關的話題創作,無疑是英語寫作教師的一個重要責任。讓學生做到所謂的“成竹在胸”,就是要讓其在某一體裁的原型圖式的驅動下,迅速表征出其恰當的心理構思。所以,對各類體裁進行講授,強化體裁意識,是獲取體裁知識,建立體裁圖式的最直接手段。
(2)通過閱讀強化體裁意識。閱讀作為一種傳統的學習方法,仍然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手段。廣泛的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增長知識,更能提高學生對各種文章體裁的認識。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第一,教師要做到對學生進行閱讀習慣的強制性培養。通過如此強化,好的閱讀習慣可從無到有,到進一步鞏固,最后形成隨意的、自愿的閱讀。第二,在幫助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培養閱讀習慣的起始階段,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幫助,即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前提下,提供支架,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逐漸獲得獨立的閱讀能力,最終養成自愿的閱讀習慣。第三,要引導學生閱讀各種體裁的文章,使閱讀材料盡量豐富、多樣,即“多而雜”。有的學生更傾向于閱讀某一類體裁的文章,更鐘情于某一作家或作者的作品,因“此舉”使其感到“舒服”或“輕松”,而對其它體裁類型的文章有較強的排斥心理,這對其文章體裁的心理構建和成長是相當不利的。此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合理引導,才能達到讓學生通過閱讀知曉各種文體的目的。第四,鼓勵學生對閱讀的文章體裁進行總結并以書面的形式呈現,類似于進行讀后感的寫作?!白x而不思”和“思而不寫”,都不能促成認識的深入,達不到使體裁思維內化的結果。
2.寫作的文體強化訓練
(1)運用過程寫作法進行強化訓練。過程寫作法是相對成果寫作法而言的。過程寫作法就是將寫作看成是一種過程:教師評閱學生作文的依據不僅是學生最后作品的質量,還注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完成的步驟及其過程的完成質量。這些步驟是:寫前階段(頭腦風暴等)草稿段落結構調整、選詞、句子的增刪等檢查拼寫、語法等整理、發表、上交。為什么要鼓勵運用過程寫作法對文章體裁進行強化訓練呢?這是因為,程序性的知識或過程性的知識容易被人們記住。按照動機理論,學習目的對學生的動機行為有影響。學習目的分為近期目的和遠期目的。過程寫作法由于“忽略”了最終的作品質量,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學習的各個步驟。伴隨著每個學習步驟的完成,是學生的喜悅和相當的成就感。成就意味著更大的動力和鼓勵。成就動機與學生的英語成績存在正相關。因此,過程寫作法暫時回避了成果寫作法中對語法、句型、標點、拼寫、組織等的嚴格要求,使學生在相對寬松的過程里體驗各種體裁的寫作。教學實踐表明,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講授是很難讓學生真正接受的,因為在極為被動的課堂狀態下,他們的學習動機水平相當低下。當下正在提倡“Teach me, I know.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原因就在于學生從參與和體驗中得到involved,其學習熱情被激發,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其心理學習資源,學習效果因而倍增。避免枯燥的說教式的寫作教學,代之以“參與式”的過程寫作教學,是使英語文章體裁“深入人心”的很好方式。
(2)運用寫作測試進行強化。調研表明,無論授課質量多么精彩,講授內容如何豐富,沒有測試的強化,學生就很難真正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相對于詞匯、語法、句型、拼寫等比較具體的知識,文章體裁知識是比較抽象而不易于被理解的,對其掌握亦顯得更加困難。通常有些學生,雖然平時對各種文章體裁爛熟于心,但在實際寫作時,尤其是在寫作考試的時候,往往不能正常發揮。析之緣由,有幾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心理的焦慮過重,因為平時寫作測試訓練不多,容易造成測試緊張。其次,是對寫作題型的不適應,對作文命題理解有誤,導致寫作方向不準確。再就是,缺乏臨場的應變能力:周圍突發的各種細微的事件或變化都可能使其寫作心理受到很大的影響,使各種原有的文體“圖式”猛然間被拋到“九霄云外”。對此的解決辦法就是對他們進行多次寫作測試,以獲得寫作考試的適應性、獲得在緊急情況和陌生環境下的寫作考試“免疫力”。由此可見,在進行文體寫作教學時,只有對學生寫作考試的適應性進行強化,并且做到持久性和延續性,方能使抽象的英語文章體裁扎根于學生的心中并得到及時、恰當的運用。
三、結束語
要寫好英語文章,必須準確把握文章的體裁屬性。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文體屬性,即其“體”,才能明了文章的“義”,才能運用恰當的手法對有關的命題或題材進行表征。不加強對學生的文體教學,其寫作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只有識其體,才能知其義,進而曉其用,最后得其法?!绑w、義、用、法”實為一體,在閱讀時如此,在英語寫作時更是這樣。
參考文獻:
[1]郭奕勤:《介紹閱讀的效力》,《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1。
[2]張國榮:《“支架”理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9。
[3]Tompkins, Gail E.Teaching Writing[M].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2000.
[4]秦曉晴等:《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在結構》,《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1。.
[5]郝 玫:《英語成績與成就動機、狀態焦慮的相關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
時事評論的定義與定位。新華社總編輯何平給“新華時評”做的定位是:“顧名思義定位在‘時’上。‘時’就是時事、時勢、時世、時政、時局、時弊,時評就是圍繞‘時’字做文章?!卑凑者@個定位,我們理解“時評”就是“時事評論”“時勢評論”“時世評論”“時政評論”“時局評論”“時弊評論”。回溯時評發生發展的歷史,結合今天發展的形態,是否可以作出如下的歸結:時評是新聞媒介常用的一種時事評論文體,是緊密結合時事、時局、時政、時弊即時發表的簡潔明快、短小精悍、尖銳潑辣的政論性文字。(徐兆榮:《談如何寫好時事評論》)
時事評論從新聞屬性上講,它是報紙新聞的深化和延伸;其社會屬性是站在大眾的立場,緊追社會熱點,力圖用通俗的語言,透過新聞現象,幫助讀者看清事物的本質。與此同時,時事評論還向廣大讀者傳播先進的理念,為法制建設和市場經濟鼓與呼。這既是讀者的需求,也是報紙質量和品位的體現。由此可見,時評要緊緊圍繞提高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注重輿論引導的時機和節奏,采用受眾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不斷增強輿論引導的靈敏性、針對性、實效性;時事評論要堅持“三貼近”,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不斷增強輿論引導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堅持及時準確表明權威觀點,回應社會關切,做到好中求快、準中求快、深中求快,努力搶占先機、贏得話語權、掌握主動權,牢牢掌握輿論的制高點,不斷鞏固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
呼喚“血性”的評論。時事評論既要充滿激情,又要富于理性。寫時評沒有激情,溫吞水是不行的。充滿激情,就是時評的寫作不能是溫良恭儉讓,不能躲躲閃閃、吞吞吐吐。激情之外,還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斷、理論的闡釋。時評說到底還是講道理的文體,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就是要擺事實、講道理。在這里,分析說理是時評的靈魂所在。時評的寫作需要“以事實為依據,以道理為準繩”。這里說的“道理”自然應該包含法律、法規、政策、紀律、道德等為社會所普遍公認的律則和價值標準,這應該成為時評寫作的一個基本原則。因此,時評的寫作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
在文壇盛行功利主義的文化氛圍下,評論員的獨立身份和獨立人格已經淡化。時事評論秉筆直書的確有“諸多不便”,“別人做得,我卻寫不得”的尷尬也較為常見,但這并非一個有“血性”的評論家所為,一個沒有血性的評論家是寫不出真誠、率直而不乏真知灼見的評論來的。我們需要那種合乎時宜,“及時雨”式的評論;需要尋求那種激濁揚清、匡正時弊的評論;呼喚那種一針見血、酣暢淋漓的評論;渴望那種客觀公正、有思想深度、風趣生動而又富于邏輯力量、鋒發韻流的評論。
時評呼喚平民意識。平民意識,就是站在普通的人民大眾的立場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其核心是站在普通群眾的立場上,特別是要站在弱勢群體的立場上來看問題,來分析問題。說得直白一點,所謂平民意識,就是大眾意識、百姓意識、弱勢群體意識。也就是說作者在寫作時評時,要堅持“三貼近”原則,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寫出人們喜聞樂見的時評來。撰寫時評文章,要時刻關注老百姓的醫療、衛生、就業、收入、住房等民生問題,思之所思,悟之所悟,言之所言。2008年以來,《河南城鄉經濟報》開設“三日評彈”欄目,這些時評有三個鮮明的特點:強烈的平民意識;關注社會熱點難點;注重用事實說話。以平民化的視角,發掘主題,關注民生,反映民意,效果顯著。
呼喚有個性的時事評論。重視和加強報紙的評論是提高報紙質量和輿論引導水平的關鍵。2007年3月初,《開封日報》以“干成事”為主線,連續發表了3篇評論員文章,即《一論干成事》、《二論干成事》和《三論干成事》。這3篇文章立論正確,論據充分,給人以啟迪和力量。文章以干成事這條主線貫穿始終,就影響我們干成事的不良因素和怎樣才能干成事等問題,層層剖析,給讀者作了明白的交代。文章緊接著分析了當前影響干成事的突出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怎樣才能干成事?文章指出,一是要樹正氣,抑歪風。二是要正導向,立規矩。主要是著力健全選人用人的規則和程序,努力做到以干成事為出發點去選人用人。三是要抓具體,勤督察,要完善督察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明晰,獎罰得當。四是要敢創新,善總結,這樣才能少走彎路。作為地方黨報,能夠圍繞如此重大課題,緊跟市委工作部署,連續組織如此既有規模又有聲勢的評論,為突出發展主旋律營造濃厚氛圍,確屬難能可貴。
時評不能成為擴散虛假信息的工具。2010年3月30日,河南中原新聞網站刊登了河南洛陽市洛龍區法院、檢察院的聲明,對新聞媒體報道的河南洛陽“美女不配合被判有期徒刑”的新聞公開予以澄清,認為這則新聞是對法院、檢察院名譽的“惡意詆毀和誹謗”,并且要求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值得人們深思的是,這則虛假新聞最早出現在互聯網上,但很快被一些傳統新聞媒體借助于新聞評論傳播開來。從表面上看,相當一部分報紙的時事評論是抱著懷疑的目光看待這一新聞的,但是一些新聞評論工作者把虛假新聞作為由頭,展開無限的遐想,從而使得那些在互聯網上流傳的虛假新聞得以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在客觀上起到了擴散影響的作用。這些打著公開批評的幌子傳播虛假新聞的新聞評論,已經擊破了新聞評論的職業道德底線。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新聞評論工作者,必須學會去偽存真,謹慎地使用互聯網的信息。不能聽風就是雨,或者以批評的方式公開傳播虛假新聞。
論文關鍵詞:從功能對等角度看公示語的翻譯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中國與國際問的友好往來及經濟合作日益增多, 對外聯系和國際交流日益頻繁。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即將舉行的背景下,中國與國際問的友好往來及經濟合作日益增多, 對外聯系和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對外宣傳材料不斷譯為各國語言。各大城市也加快腳步與世界接軌,一個突出的表現為在城市面貌上,公示語逐漸采用中英雙語來表示。公示語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示語是指公開和面對公眾,告示、指示、提示、警示與其生活、生產、生命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也就是說,公示語是以公眾為對象,以文字或圖形的方式進行傳遞的信息服務。隨著這一語言文體的出現,也出現了另外一些隸屬于公示語的文體,包括標示語、標識語、警示語等。作為城市面孔的公示語是給所有到中國來的外國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國名片。因此,漢語公示語的英譯代表一個城市的面貌,其目的是要在必要的場合能夠指示、提示、警示、幫助到中國來的外國人士更加方便的學習、旅游和工作。
但在這些雙語公示語中, 有很多英譯不規范甚至有明顯語用錯誤的現象, 這不僅未能達到使用雙語公示語的最初目的,同時還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作為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部分,研究公示語翻譯意義是極其重大的。目的既然是為了實現跨語言文化的交際實現原作意圖英語論文題目,譯者應根據具體譯文,抓住原作意圖,靈活選用恰當的翻譯策略。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是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提出的兩種翻譯策略。語義翻譯重視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力求保持原作的語言特色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完整再現語言的表達功能論文范文。交際翻譯的關鍵則在于傳遞信息,讓讀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動,發揮語言傳達信息、產生效果的功能(賀學耘,2006)。交際翻譯的重點是根據目標語的語言、文化和語用方式傳遞信息,而不是盡量忠實地復制原文的文字。馮國華、吳群定義忠實為對應“原文的內容意旨和風格效果,而不是原文語言表達形態”(馮國華,2001),也是這一理論的延伸。倪傳斌和劉治曾提出在公示語翻譯中應遵循“簡潔、明了、語氣得當、規范化和適度詼諧”五原則 (倪傳斌,1998) 。呂和發也提出公示語的語言風格了解公示語的功能特點和信息狀態,翻譯人員便容易判定公示語的語言風格、詞匯詞性選擇。例如可以用名詞、動詞、動名詞、詞組、短語、縮略語、現在時態、祈使句等形式來表達。但嚴格禁用生僻詞匯英語公示語的詞匯,選擇非常重視公眾化(呂和發,2004)。有時也可配以圖文使人們更容易理解公示語所傳達的意義。
但目前公示語翻譯存在的問題表現為缺乏跨文化意識,使得外國人不能很好理解其所表達的意義等。有些翻譯錯誤的出現問題是由于從事漢英翻譯的譯員語言功底不過硬所致。劉利音指出公示語漢英翻譯存在的問題有拼寫混亂、語法錯誤、中式英語、語意模糊、文化誤解等問題。(劉利音,2007)文化上的差異,尤其是中西方文化差異,導致了人們對同一事物或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釋。英漢兩種語言不但在語言系統、語言結構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而且在語言的使用方面也往往受文化因素的制約。我們在使用中英雙語的標識語時,有時會因文化差異而導致交際困難,甚至鬧出笑話。趙湘提出了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例如文化差異導致文化誤讀、文化差異誤導文化信息的獲得、文化差異導致語義不對應。(趙湘,2006)史航在分析標識牌中英語使用不規范案例總結出“中國式英語”、用詞不當、語法錯誤、拼寫錯誤、漢語拼音混用以及諧音等造成翻譯不正確(史航,2009)。
公示語的翻譯是—個復雜的過程英語論文題目,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如文化習慣、場合等,對于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比比皆是的錯誤現象,在翻譯過程中要引起足夠重視。公示語的翻譯究竟應該遵循何種原則、追求怎樣的譯文呢?許多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異的見解。紐馬克(Newmark)按照布勒(Buhler)的語言功能理論將所有文本劃分為:表達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號召型文本(vocativetext)。表達型文本主要強調原作者的權威地位,較少考慮讀者的反應,如文學作品、權威性言論和私人信件等。信息型文本強調的是真實性和語言的外部現實,如教科書、學術論文、報紙雜志和文章等。而號召型文本強調以讀者為中心,號召讀者按照作者意圖做出反應,如通知、說明書和宣傳廣告等。翻譯方法應該依文本類型而定。紐馬克主張,翻譯以信息功能為主的文本和以號召功能為主的文本,宜主要采用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translation)的方法,翻譯的重點是根據目的語的語言、文化和語用方式傳遞信息,而不是盡量忠實地復制原文的文字。(Newmark,1988)黃友義提出“外宣三貼近”(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的原則。(黃友義,2004)羅選民在首屆全國公示語翻譯研討會上作了《關于公示語翻譯的幾點思考》的主旨發言,指出公示語是社會用語的一個組成部分,有著十分清晰的基本特征:公眾性、功利性、多元性、創新性和簡明性。(羅選民,2006)呂和發認為,由于公示語具有嚴格的規范性、標準性和沿襲性,進行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必須在漢英兩種文化中對相同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語進行一對一的漢英對譯。(呂和發,2004)童祉穎指出公示語的翻譯要盡量遵循借譯原則,采用國際通用表達方式;把握英漢文化差異,將譯文讀者的文化習慣放在首位;適當的注意修辭知識,(童祉穎,2007)力求所翻譯出來的公示語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公示語的雙語效果主要是為了能給那些在中國卻只懂一點點中文或不懂中文的外國人提供一些方便,使他們在生活中能感受到方便和舒心。因此英語論文題目,雙語公示語的最前提的作用就是要達到語言清晰明了,意思表達清楚,沒有歧義,即達到原是語言的功能對等效果。并且功能對等也是最基本的翻譯要求論文范文。
功能對等理論由美國人尤金·A·奈達(Eugene Nida)提出,奈達師從幾位著名的結構主義語言大師,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語言學家,曾任美國語言學會主席。但這位在學術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遠離學術重鎮,默默地在美國圣經協會供職半個多世紀。他一生的主要學術活動都圍繞《圣經》翻譯展開。在《圣經》翻譯的過程中,奈達從實際出發,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譯理論,最終成為翻譯研究的經典之一。奈達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對等”。所謂“功能對等”,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
為使源語和目的語的之間的轉換有一個標準,減少差異,尤金·A·奈達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根據翻譯的本質,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翻譯理論,即“功能對等”。在這一理論中,他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達有關翻譯的定義指明翻譯不僅是詞匯意義上的對等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的對等,翻譯傳達的信息既有表層詞匯信息也有深層的文化信息。“動態對等”中的對等包括四個方面:1. 詞匯對等,2. 句法對等,3. 篇章對等,4. 文體對等。在這四個方面中,奈達認為“意義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語的文化意義并阻礙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學翻譯中,根據奈達的理論,譯者應以動態對等的四個方面作為翻譯的原則準確地在目的語中再現源語的文化內涵。
事實上,在漢語中很難找到一個完全與英文對等的句型來表達同樣的內涵。于是,譯者將源語的深層結構轉換成目的語的表層結構,即用目的語中相應的詞匯直接說明、解釋原文的內涵,以使譯文讀者更易接受譯作。根據奈達的翻譯理論,文化差異的處理是與從語義到文體將源語再現于目的語緊密相聯的。只有當譯文從語言形式到文化內涵都再現了源語的風格和精神時,譯作才能被稱作是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