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3 04:15:20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農業技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農民觀念上的排斥
我國是一個農業古國和農業大國,有著悠久的農業文明,廣大農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另外,由于資金投入、技術服務、文化素質以及社會經濟大環境等方面的限制,造成農業新技術在推廣應用中難度大、周期長、短期效果差。我國的沼氣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都因為質量管理不規范、資金保障與技術服務不到位等各種原因而先后衰落,給農民造成了思想上的陰影。
1.2沼氣生態農業推廣技術上的困難
沼氣生態技術是以沼氣應用技術為紐帶,連接養殖技術、種植技術、農業工程技術等各技術的綜合體系,這套體系隨著各種專門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也受到這些專門技術的發展水平和組合方式的制約。在各地的實際推廣中,形成了以甘肅省為代表的西北地區“五配套”模式、以遼寧為代表的北方地區“四位一體”模式、以廣西為代表的南方地區“豬—沼氣—果”模式。然而,在推廣過程中,不同地區農民掌握沼氣技術的程度不同,沼氣配套技術的發展狀況等因素,都對沼氣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帶來了實際困難。另外,不同地區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也是自己先研究學習然后再進行本地示范性的推廣,這一過程也不同程度地對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造成影響。
1.3缺乏資金和政策的支持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一種,沼氣生態農技推廣同樣也需要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況且沼氣生態農技推廣又是集沼氣建設、種植、養殖為一體的系統性的工程,就更需要豐富的資金支持,完善的政策支持。從目前來看,資金方面,雖然廣大農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也有了一定的資金儲備,但因為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負擔,無法在農業發展上投入大量的資金。如果缺少政府財政的支持,生態農業的發展就無法保障。在政策方面,雖然農村發展生態農業勢在必行,但目前國家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政策法律體系來保障生態農業的順利推廣。在農村侵占耕地、鄉鎮企業污染等干擾著生態農業的建設,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行為仍很突出。
2沼氣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和應用中的困難與對策
2.1加強宣傳教育,培養農民的生態農業觀
為了解決沼氣生態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中思想觀念上的問題,離不開宣傳教育。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政府、學校及新聞出版單位等是教育宣傳的主力,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及農民技術培訓等渠道系統的分期的組織各級干部和農民,進行專門的宣傳、教育和培訓,讓他們認識到國家開展此項浩大工程的重要意義,讓他們在內心引起重視,通過教育,讓他們掌握生態農業技術的基本知識,消除思想上的排斥。
2.2聯系各地實際情況,加快技術研究
各地方政府要結合當地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生態農業發展的全局為出發點,集中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科研部門,抓住適合當地生態農技的關鍵性問題,規劃好推廣項目及資金,設置推廣區域示范點,開展與之配套的相關技術研究。重點要研究出適合本地的沼氣建池技術、種養配套技術、日常管理技術,研究出不同模式的沼氣生態農技體系,讓農民有選擇的空間,用先進完善的技術來支撐沼氣生態農業的發展。
2.3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國家把推廣沼氣生態農業技術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戰略任務,大幅增加沼氣建設的資金投入,這是廣大農民發展沼氣農業難得的機會。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高度上,各地政府要充分認識到發展沼氣生態農業的巨大意義和影響,積極爭取國家的建設項目和資金,并切實的投入到應用推廣當中,積極推出相關政策,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
3結語
1.1農民觀念上的排斥
我國是一個農業古國和農業大國,有著悠久的農業文明,廣大農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另外,由于資金投入、技術服務、文化素質以及社會經濟大環境等方面的限制,造成農業新技術在推廣應用中難度大、周期長、短期效果差。我國的沼氣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都因為質量管理不規范、資金保障與技術服務不到位等各種原因而先后衰落,給農民造成了思想上的陰影。
1.2沼氣生態農業推廣技術上的困難
沼氣生態技術是以沼氣應用技術為紐帶,連接養殖技術、種植技術、農業工程技術等各技術的綜合體系,這套體系隨著各種專門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也受到這些專門技術的發展水平和組合方式的制約。在各地的實際推廣中,形成了以甘肅省為代表的西北地區“五配套”模式、以遼寧為代表的北方地區“四位一體”模式、以廣西為代表的南方地區“豬—沼氣—果”模式。然而,在推廣過程中,不同地區農民掌握沼氣技術的程度不同,沼氣配套技術的發展狀況等因素,都對沼氣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帶來了實際困難。另外,不同地區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也是自己先研究學習然后再進行本地示范性的推廣,這一過程也不同程度地對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造成影響。
1.3缺乏資金和政策的支持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一種,沼氣生態農技推廣同樣也需要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況且沼氣生態農技推廣又是集沼氣建設、種植、養殖為一體的系統性的工程,就更需要豐富的資金支持,完善的政策支持。從目前來看,資金方面,雖然廣大農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也有了一定的資金儲備,但因為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負擔,無法在農業發展上投入大量的資金。如果缺少政府財政的支持,生態農業的發展就無法保障。在政策方面,雖然農村發展生態農業勢在必行,但目前國家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政策法律體系來保障生態農業的順利推廣。在農村侵占耕地、鄉鎮企業污染等干擾著生態農業的建設,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行為仍很突出。
2沼氣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和應用中的困難與對策
2.1加強宣傳教育,培養農民的生態農業觀
為了解決沼氣生態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中思想觀念上的問題,離不開宣傳教育。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政府、學校及新聞出版單位等是教育宣傳的主力,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及農民技術培訓等渠道系統的分期的組織各級干部和農民,進行專門的宣傳、教育和培訓,讓他們認識到國家開展此項浩大工程的重要意義,讓他們在內心引起重視,通過教育,讓他們掌握生態農業技術的基本知識,消除思想上的排斥。
2.2聯系各地實際情況,加快技術研究
各地方政府要結合當地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生態農業發展的全局為出發點,集中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科研部門,抓住適合當地生態農技的關鍵性問題,規劃好推廣項目及資金,設置推廣區域示范點,開展與之配套的相關技術研究。重點要研究出適合本地的沼氣建池技術、種養配套技術、日常管理技術,研究出不同模式的沼氣生態農技體系,讓農民有選擇的空間,用先進完善的技術來支撐沼氣生態農業的發展。
2.3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國家把推廣沼氣生態農業技術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戰略任務,大幅增加沼氣建設的資金投入,這是廣大農民發展沼氣農業難得的機會。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高度上,各地政府要充分認識到發展沼氣生態農業的巨大意義和影響,積極爭取國家的建設項目和資金,并切實的投入到應用推廣當中,積極推出相關政策,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
3結語
關鍵詞生態農業推廣創新
我國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推廣歷程,依然處于試點階段,可以說生態農業在我國的推廣步履緩慢,這其中既有內部因素的制約,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生態農業推廣緩慢的技術創新內因。
推廣學認為,影響一項創新被采用速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創新的特性。這里所講的創新特性強調的是指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特性的認識,或者說是潛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創新特性,而非技術專家或行為變革者所理解的創新特性。要想推廣我國的生態農業,必須先了解它的技術創新特性。研究表明,影響創新采用的創新特性主要相對優越性、相容性、復雜性、可實驗性和可觀察性。
1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
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
我國1993年開始建立的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51個縣中實施生態農業建設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長分別為8.4%、7.2%和6.8%,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分別高2.2%、0.6%和1.5%。其次是顯著改善了生態環境。經過5年的努力,試點期間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達60.5%,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動了農村社會的進步,拓寬了農林牧漁各業的生產領域,緩解了新的就業壓力,如湖北省京山縣在建設生態農業中產生了“三回流”現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鄉下流,縣外人往縣內流。至1998年該縣農村勞動力有11萬人從農田中脫離出來、轉向林果業、養殖業和二三產業,占農村勞動力的57%。
但是,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v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2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
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認識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畢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容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3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管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掌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掌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4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
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掌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特別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常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
5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創新的采用結果對其他人來說顯而易見的程度。有些創新被采用后不易為人所知,有些創新的采用則一目了然,盡人所知,通常,對大多數創新來說,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關關系。
由于生態農業畢竟是農業,無論是生產過程或是最終產品,外觀上和其他農業的區別不大,其效益具有滯后性,因而,導致其可察性在短時間內不夠明顯。從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內鄉縣各種生態農業類型1999年比1995年糧食產量增長幅度遠沒有環境效益的增幅大,單從糧食產量這種可察性方面來看,生態農業的可察性就比較低。不過,近年來,我國大力宣傳和發展生態農業,特別是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的成功,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我國生態農業雖然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受各種條件所限,優越性不很明顯,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較復雜、可試驗性和可察性都比較低等特性,決定了其對農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其對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所至),這也正是國內所有生態農業試點均為各級政府組織和扶持,而農民大范圍的自發“學習”卻是一個十分緩慢進程之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劉思華.生態農業若干建設問題研究.中國生態農業研究學報,2001(2)
2張勁松.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12)
3陶戰等.我國“十五”計劃期間推進生態發展的目標和措施.農業環境與發展,1999(3)
關鍵詞生態農業推廣創新
我國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推廣歷程,依然處于試點階段,可以說生態農業在我國的推廣步履緩慢,這其中既有內部因素的制約,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生態農業推廣緩慢的技術創新內因。
推廣學認為,影響一項創新被采用速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創新的特性。這里所講的創新特性強調的是指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特性的認識,或者說是潛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創新特性,而非技術專家或行為變革者所理解的創新特性。要想推廣我國的生態農業,必須先了解它的技術創新特性。研究表明,影響創新采用的創新特性主要相對優越性、相容性、復雜性、可實驗性和可觀察性。
1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
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
我國1993年開始建立的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51個縣中實施生態農業建設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長分別為8.4%、7.2%和6.8%,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分別高2.2%、0.6%和1.5%。其次是顯著改善了生態環境。經過5年的努力,試點期間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達60.5%,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動了農村社會的進步,拓寬了農林牧漁各業的生產領域,緩解了新的就業壓力,如湖北省京山縣在建設生態農業中產生了“三回流”現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鄉下流,縣外人往縣內流。至1998年該縣農村勞動力有11萬人從農田中脫離出來、轉向林果業、養殖業和二三產業,占農村勞動力的57%。
但是,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v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2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
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認識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畢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容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3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管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掌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掌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4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
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掌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特別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常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
5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創新的采用結果對其他人來說顯而易見的程度。有些創新被采用后不易為人所知,有些創新的采用則一目了然,盡人所知,通常,對大多數創新來說,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關關系。
由于生態農業畢竟是農業,無論是生產過程或是最終產品,外觀上和其他農業的區別不大,其效益具有滯后性,因而,導致其可察性在短時間內不夠明顯。從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內鄉縣各種生態農業類型1999年比1995年糧食產量增長幅度遠沒有環境效益的增幅大,單從糧食產量這種可察性方面來看,生態農業的可察性就比較低。不過,近年來,我國大力宣傳和發展生態農業,特別是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的成功,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我國生態農業雖然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受各種條件所限,優越性不很明顯,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較復雜、可試驗性和可察性都比較低等特性,決定了其對農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其對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所至),這也正是國內所有生態農業試點均為各級政府組織和扶持,而農民大范圍的自發“學習”卻是一個十分緩慢進程之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劉思華.生態農業若干建設問題研究.中國生態農業研究學報,2001(2)
2張勁松.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12)
3陶戰等.我國“十五”計劃期間推進生態發展的目標和措施.農業環境與發展,1999(3)
關鍵詞生態農業推廣創新
我國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推廣歷程,依然處于試點階段,可以說生態農業在我國的推廣步履緩慢,這其中既有內部因素的制約,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生態農業推廣緩慢的技術創新內因。
推廣學認為,影響一項創新被采用速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創新的特性。這里所講的創新特性強調的是指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特性的認識,或者說是潛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創新特性,而非技術專家或行為變革者所理解的創新特性。要想推廣我國的生態農業,必須先了解它的技術創新特性。研究表明,影響創新采用的創新特性主要相對優越性、相容性、復雜性、可實驗性和可觀察性。
1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
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
我國1993年開始建立的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51個縣中實施生態農業建設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長分別為8.4%、7.2%和6.8%,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分別高2.2%、0.6%和1.5%。其次是顯著改善了生態環境。經過5年的努力,試點期間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達60.5%,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動了農村社會的進步,拓寬了農林牧漁各業的生產領域,緩解了新的就業壓力,如湖北省京山縣在建設生態農業中產生了“三回流”現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鄉下流,縣外人往縣內流。至1998年該縣農村勞動力有11萬人從農田中脫離出來、轉向林果業、養殖業和二三產業,占農村勞動力的57%。
但是,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v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2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
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認識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畢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容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3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管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掌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掌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4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
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掌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特別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常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
5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創新的采用結果對其他人來說顯而易見的程度。有些創新被采用后不易為人所知,有些創新的采用則一目了然,盡人所知,通常,對大多數創新來說,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關關系。
由于生態農業畢竟是農業,無論是生產過程或是最終產品,外觀上和其他農業的區別不大,其效益具有滯后性,因而,導致其可察性在短時間內不夠明顯。從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內鄉縣各種生態農業類型1999年比1995年糧食產量增長幅度遠沒有環境效益的增幅大,單從糧食產量這種可察性方面來看,生態農業的可察性就比較低。不過,近年來,我國大力宣傳和發展生態農業,特別是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的成功,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我國生態農業雖然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受各種條件所限,優越性不很明顯,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較復雜、可試驗性和可察性都比較低等特性,決定了其對農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其對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所至),這也正是國內所有生態農業試點均為各級政府組織和扶持,而農民大范圍的自發“學習”卻是一個十分緩慢進程之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劉思華.生態農業若干建設問題研究.中國生態農業研究學報,2001(2)
2張勁松.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12)
3陶戰等.我國“十五”計劃期間推進生態發展的目標和措施.農業環境與發展,1999(3)
生態農業主要是運用農業生態原理,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農業。在現代農業生產中,這種新型的農業,不僅具有良好的生產性能,提高生產的效率,還能夠節省生產的成本,節約能源,進而實現農業環境的自凈與農業資源的可持續使用??v觀這種新型農業,生態農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屬于多目標、多功能、多層次以及多成分有機組合的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內部,結構有序、內外交流、開放循環以及關系協調發展。在微觀層面上,其利用多層次的物質循環與綜合利用,進一步提高能量轉換與物質循環的效率。例如,在生態農業系統內微生物可以利用植物作載體,可以將植物的秸稈、樹葉以及草等植物進行加工處理,生成飼料,飼料可以喂食牲口,牲口的糞便又可以養蘑菇、飼養其他的動植物,將飼養的動植物喂食另外種類的生物。如此循環,就形成了市郊生態系統。由此可見,微生物在生態農業系統中的應用非常重要的。
2微生物技術對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作用
2.1微生物在肥料中的作用利用特定培養的微生物,在可調控環境條件下將廢棄物、污染物降解和轉化,從而解決和控制污染問題,進而為作物提供養分。例如: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生物有機肥就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對獸禽糞便、農業廢棄物等進行降解和轉化而來的。這種肥料不僅能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作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還能改善植物根際的微環境,促進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利用,提高產能,同時還減少了合成化肥的使用,減少了合成化肥對環境的污染。由此可見微生物技術將成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最有價值和生命力的方法。在農業生態環境面臨嚴峻形式的今天,微生物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2.2微生物對農藥的降解作用隨著化學農藥的大規模使用,其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近年來有學者發現微生物對土壤和水中的農藥降解起主要作用,目前已經分離出能降解農藥的微生物類群,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等。因它們受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和限制,所以難以大規模使用。近期又有學者提出利用微生物產生的酶來降解農藥殘留。由此可見,如何更多、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解決農藥殘留是生態農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2.3微生物在大型生態農場中的作用在大型生態農場生產與建設的過程中,大量的排污系統使得生態環境遭受到前所未有嚴重的破壞。近年來,養殖場的規模與數量每年都以單調遞增的速度增長?,F代的養殖場將新技術、新設備引進來,進而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操作,養殖場的生產能力持續增長的同時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系統破壞、能源供應緊張的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微生物圍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與廢物進行處理。經過微生物的處理技術,有機廢物就會轉化為能源、肥料、化工產品甚至是食品。
2.4微生物技術在庭院生態農業系統中的作用眾所周知,庭院經濟營養項目較多,集約化程度較高,土地利用率較高,資金周轉與積累較快。其對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在發展庭院生態農業系統的過程中,微生物在其中的應用被人們所接受。庭院生態農業系統中的糞便與生活垃圾進入發酵池,可以直接改變生活環境。這樣的方式構成了多層次、多途徑與多功能的庭院生態農業系統。在庭院生態農業系統中,人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將為生物技術應用于其中,使其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3結語
1“三誘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
1.1頻振式殺蟲燈
頻振式殺蟲燈主要是利用光、波、色、味4種方式誘殺害蟲的一種物理防治方法,無污染,對人畜無毒,對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雙翅目及膜翅目等40余種害蟲具有良好的誘殺效果,當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某區自利用頻振式殺蟲燈以來,蔬菜田棉鈴蟲的田間落卵數量以及蟲量明顯降低。試驗數據表明:掛燈區平均落卵2.8粒/百株,無燈區為12.2粒/百株,約降低了77%;掛燈區平均蟲量1.5頭/百株,無燈區7.9頭/百株,約降低了81%。可見頻振式殺蟲燈對蔬菜棉鈴蟲的控制效果非常明顯。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防治害蟲,在消滅大量害蟲的同時,能減少來年蟲口密度,最大限度減輕害蟲對農產品帶來的危害;能夠減少化學防治次數和噴藥量,進而減輕對農產品和環境的危害;根據誘殺結果,可對害蟲發生趨勢做出預測,有利于提出預防措施,實現對來年病蟲害的科學防治。
1.2黃板
黃板誘殺技術是利用害蟲趨黃性誘殺農業害蟲的一種物理防治技術,綠色環保、成本低、可自制,可在蔬菜地、茶園、果園中使用,主要用于防治茶蚜蟲、潛蠅成蟲、粉虱、薊馬等小型昆蟲。在田間使用的時候,可用竹或木細棍支撐固定,棋盤式分布,懸掛方向以東西向為宜,只要方法正確,就會有很明顯的防治效果。以某區蘋果園為例,在果樹開花前懸掛16.5cm×25cm黃板,掛上之后不摘除,6月下旬收回檢查發現黃板誘集蚜繭蜂的效果最為明顯,調查益害比為1235:192=1:0.16??梢婞S板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應。
1.3性誘劑
性誘劑是利用昆蟲成蟲性成熟時,釋放性信息素引誘異性成蟲的原理,將有機合成的昆蟲性信息素化合物用釋放器釋放到田間,通過干擾雌雄減少受精卵數量,達到控制靶標害蟲目的的新型綠色防控技術。該方法成本低,操作簡單,無毒無污染,主要防治對象是小菜蛾、煙青蟲、斜紋夜蛾等害蟲,符合生態農業發展目標。陜西鳳翔縣蘋果栽培中,未使用性誘劑前,每年食心蟲發生面積約為總面積的76.92%,農藥使用量和投入費用以及人工投入費用很高。使用性誘劑后,群眾每年只需防治3次就能將害蟲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商品果產量平均提高了364kg/667m2,農藥使用量及相關費用都大大降低。
2防蟲網阻隔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
防蟲網阻隔技術是以物理阻隔方式阻隔害蟲進入危害和繁殖。采用防蟲網阻隔技術不僅能夠阻隔害蟲繁殖,還能適當調節小生境中溫濕度,對炭疽病、軟腐病等有一定的預防效果,適用于生態農業生產。實際生產中可采用22目的防蟲網,對于煙粉虱,可采用30~60目的防蟲網。比如,江蘇省目前以小白菜為重點的防蟲網覆蓋栽培蔬菜面積在不斷擴大,農戶純收入也不斷提高。當前,該項技術已成為一項成熟、高效的現代農業技術,已被列為江蘇省農業技術主要推廣技術。
3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實施方式
實施植物保護新技術時,單純使用物理防治技術顯然不能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必須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生態防治等多種手段相結合,對于化學防治,應盡量限量的、科學的使用農藥藥劑,確保農產品安全、無污染的生產。為了保證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更好實施,首先,應建立準確的病蟲害測報系統和監測點,有關工作人員分工協作、全面監測、全面總結、科學研究,及時掌握害蟲和疾病的發生、發展動態,并及時、準確地將情況匯報給相關部門,以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其次,建立專門植物保護控制隊伍,為農民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將植保新技術、新技能傳授給他們,使他們能夠做到病蟲害的科學防治。再次,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朋友正確認識到,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和利用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意義,使其具備最根本的病蟲害防治技能,為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