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4 04:18:32
序論:在您撰寫總會計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文章分析了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中諸利益主體對企業理財目標的不同要求,認為對企業財權的合理分配與監督,是使經營者理財目標和出資者理財目標保持一致的關鍵。在此基礎上,提出通過改革總會計師制度,在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中建立總經理與總會計師相互合作、互相監督的運作模式,以實現對國有資本的有效監督。
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在出資者和經營者之間形成委托關系是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特征之一。由于委托人和人的目標不一致,公司運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委托人和人的關系是否協調。人們希望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不斷改進,解決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而導致的關系問題,使出資者、經營層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達到最佳結合,促使公司持續健康地發展。本文探討通過改革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總會計師制度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原理與途徑。
一、企業的理財目標
在確定現代企業的理財目標時,要綜合考慮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雇員、顧客、政府及社會等契約關系人的不同利益趨向,不同利益主體對企業理財目標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結構中,總會存在一些對企業起關鍵控制作用、承擔更多風險的主體,而有些主體對企業理財目標的確定不具備決定性作用。
企業在確定理財目標時,需要考慮的利益相關者并不是其全部,而只是其中的關鍵主體。企業的所有權既然屬于出資者,因而出資者的目標必然是企業理財目標的首要決定因素;企業的經營者分享甚至“獨占”了企業的控制權,因而經營者的目標也必然影響到企業理財目標的確定。在企業理財目標函數中,經營者和出資者是兩個重要的變量,而債權人、雇員、顧客、社會等其他相關利益者對企業理財目標的影響只是構成企業理財目標實現的約束條件。
出資者和經營者是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在價值取向和目標選擇上必然會存在偏差。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出資者理財目標是資本的保全和增值,即獲得較高的資本投放收益,并千方百計地要求經營者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就經營者而言,其目標是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即其目標是追求高報酬、增加閑暇時間及避免風險。在不同目標的驅使下,經營者有可能產生背離出資者目標的行為,利用自身掌握企業信息的優勢,或不負責任地毫無創新精神、但求無過的謹小慎微(屬于道德問題);或通過提高在職消費甚至損公司而利己等行為損害出資者利益(屬于逆向選擇)。因而企業理財目標取決于兩者利益的協調。
由于出資者和經營者行為動機和目標選擇的差別,其所簽定的合約也必然是一份不完全合約。而不完全合約必然會影響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各種資源配置的效率。加之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存在,出資者往往處于不利的地位。因此,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費用,保障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的出資者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對經營者行為進行必要的制約。在公司治理結構中,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建立監督機制,促使經營者在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二、對經營者進行財務監督的方式從委托關系出發解決公司治理結構問題的思路,就是要明確和完善對人監督和約束的制度安排。在公司的權力結構中,財權是一種最基本、最主要的權力,因為公司的各種經營活動最終都會通過資金和資產的相互交換或轉移加以完成并在財權上有所體現。企業必須建立起相應的公司財務治理結構,實現對企業財權的合理分配與監督,使經營者理財目標和出資者理財目標保持一致。
這種通過對財權的分配與監督實現對經營者的監督的方式有如下優點:(1)行為控制比較廣泛并具有滲透性。在公司的經營活動中,財權的涉及面最廣泛,大到重要投資、小到日常收支都受其影響。因此,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出資者的控制力和控制范圍,減少失控區域。(2)有利于防止經營者的道德失范。通過財權的恰當配置和約束機制的設立,堵塞資金漏洞,防止利益流失,從而有效抑制經營者的機會主義行為等道德失范行為。(3)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信息對稱是實現各主體利益平衡的關鍵,而在企業信息中絕大部分是會計信息,通過財權的合理配置和監督,可以增加各相關利益主體了解企業信息的機會,減少信息不對稱性和信息失真問題。
因此,對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治理結構中財權的分配與監督進行改進,是出資者實現對經營者監督的一條重要途徑。在許多情況下,由于兩權分離的制度安排,企業的財權更多地給予了經營者,企業的理財行為也更多地表達了經營者的意圖。然而,企業是其出資者的企業,而并非是經營者的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的風險資本提供者,企業出資者應該介入所投資企業的財務管理,企業的經營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也沒有任何理由排斥他們的進入,這樣既可以加強對企業財務活動的控制,又可以加強對經營者財務行為的控制。
同時應該看到,雖然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出資者與經營者存在利益分歧,但從本質上講他們是利益共同體:經營成功產生預期利潤,經營者就能獲取豐厚的薪金并由此實現自身價值,提升社會地位,而出資者自然也能獲得資本收益;反之經營不善,造成嚴重虧損,經營者非但無任何利益可得甚至還會危及自身職位,而出資者也無資本收益。因此,出資者財務與經營者財務之間又必然存在著利益平衡點。
筆者認為,在現行企業制度下,改革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總會計師制度、由出資者直接聘任總會計師,賦予總會計師新的職能,在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中建立總經理與總會計師相互合作、互相監督的運作模式,使總會計師在公司財務管理過程中體現出資者利益,是實現國有資本出資者財務與經營者財務利益“雙贏”的最佳途徑。
三、總會計師制度的改革
改革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總會計師制度改革要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改善企業的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積極推進國有出資人與經營者之間制衡機制的完善,健全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的財務治理結構。改革的主要思路應該包括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增強總會計師的法律地位和管理職能
借鑒美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中把“首席財務官”(ChiefFinancialOfficer,簡稱CFO)提高到與“首席行政官”(ChiefExecutiveOfficer,簡稱CEO)同等法律地位的作法,修改《公司法》、《會計法》和《證券法》等相關法規,增加有關總會計師的條款,規定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總會計師應當由出資人聘任或解聘,并對出資人負責,明確總會計師是企業最高決策層成員人之一,并賦予其相應的權利和責任。
(二)完善各項企業制度,規范企業管理工作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總經理事必躬親的集權管理模式已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從“分層授權責任制”到“企業整體化授權責任制”明確劃分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等的職權范圍及相互之間的委托關系,各部門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各自專長。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要建立起規范的管理制度以及能夠相互制衡和約束的權利分配和決策機制,把企業的發展目標和管理思想變成各項具體的制度,把企業發展的壓力變成每一位管理層工作的動力,讓企業重大決策建立在管理層、決策層集體智慧和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而不僅僅是依靠總經理一人的意志。
(三)合理界定總會計師的職權范圍
公司的權利制衡關系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制度關系。發揮總會計師在公司治理和企業經營方面的作用必須合理界定總經理、總會計師的職權范圍,并要求董事長、總經理尊重總會計師的權利邊界。在瞬息多變的經濟社會中,在錯綜復雜的經營環境中,總經理應該盡可能地發揮總會計師的專業特長,賦予他們應有的權利,信任他們的能力發揮他們的特長,規定他們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總會計師的工作重點主要在于投融資等理財活動和財務管理等技術要求更高的事務,而不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這些低技術含量的工作。
一、會計的歷史定位
1、會計具有重要地位
一般人認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工作廣泛運用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會計人員的手工勞動,不需要現在這么多的會計人員,這些多余的會計人員,應從會計的核算工作轉向會計的管理工作,提高會計工作的水平,更好地為發展經濟服務。在這種條件下,會計更重要。
同時,也有人認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工作廣泛運用電子技術,取代了會計核算工作,解放了會計人員的手工操作,使會計人員面臨著失業的危險。由于使用電子計算機而使會計核算發生了變化,會計工作是否不重要了,會計人員是否會失業?
會計是千秋大業,凡有經濟活動的地方,都需要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使用計算機進行核算只是改變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變核算的內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內容范圍擴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強了。更需要在新的條件下,以新的、更高的要求對經濟進行會計核算。所以,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在會計工作中,由于使用計算機而富余的會計人員,不是無事可干而失業,而是要不失時機地轉向會計的管理工作。當會計核算工作由于使用電子計算機而發生變化時,會計人員一方面應拓寬會計核算范圍和深化會計核算工作,另一方面應將主要力量和精力,集中于會計管理工作中,用知識進行管理,使會計管理工作達到現代化的水平。會計核算工作的變化,是會計工作進入新階段的機遇,是發揮會計工作作用的新起點。
2、會計的重心在管理
會計工作不等同于會計核算工作,它包括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管理工作兩個方面。
會計是否有管理職能,還有不同的認識。有人認為,會計就是會計核算,不是算帳,就是一個會計信息系統,不具有管理職能。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會計是否具有管理職能,要從會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出發,即從會計工作總體出發,要從客觀的條件和要求出發來分析。會計具有管理職能,是因為:(1)經濟發展的需要。經濟越發展,越需要會計對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以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和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經濟關系。(2)企業、事業等單位管理的需要。企業、事業等單位要進行現代化管理,需要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對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以便促進本單位實現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3)上層建筑的需要。體現上層建筑要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責是: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監督就是一種管理活動。(4)會計工作現代化的需要。會計工作逐步實現現代化,特別是逐步實現會計工作電算化,把會計人員從繁重的手工計算中解放出來,有條件并需要會計人員大量從事管理工作。(5)會計學科分類的要求。國家教委制定的學科分類,已將會計學從屬于經濟學改為屬于管理學中的一門學科,從而確定了會計學的管理性質。
會計管理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工作的重要內容。會計管理的任務,在于通過對經濟活動的會計管理,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營決策和做好財務決策,編制財務計劃并組織財務活動,控制消耗并監督企業經濟行為,檢查財務計劃執行情況和遵紀守法情況,考核經營業績,分析執行情況,挖掘潛力,提出措施,以便促進企業、事業等單位提高經濟效益。
3、建立管理型會計模式
在發展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的重心在管理,需要建立以會計管理為核心的會計模式。人類社會進入以知識為特征的經濟發展階段,將使市場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一個開放系統,需要建立面向市場的會計模式:企業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要強化內部管理,嚴格監督,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相應地需要建立強化會計管理的會計模式;政府部門通過經濟政策、經濟法規和經濟杠桿等,對企業進行調節和規范經營活動,而不是直接干預企業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地需要建立宏觀調控與微觀自主相協調的會計模式;企業要進入世界大市場,參與國際流通,發展國際間的經濟、貿易和技術交往,相應地需要建立面向市場、面向國際的知識管理型的企業會計模式。管理型會計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調控型的會計組織系統;建立開放型的會計信息系統;建立知識型的會計管理系統;建立服務型的會計市場系統;建立競爭型的人才系統。
4、會計要逐步實現現代化
中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當然各行各業都要實現現代化,其中也包括會計工作要實現現代化。會計現代化是指廣泛、系統地運用先進、科學、規范的會計理論、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所進行的會計工作。會計工作現代化包括會計理論現代化、會計方法現代化、會計手段現代化和會計組織現代化。
中國的會計工作進入80年代,1990年11月召開的全國會計工作會議暨全國會計工作“雙先”表彰大會,提出要努力使會計工作向經營管理型發展,要努力學習和運用現代會計管理方法,逐步實現我國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1995年10月召開的第四次全國會計工作會議,在全面總結“八五”期間會計工作取得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未來15年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和方向。1995年12月15日財政部的《會計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在“九五”期間,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會計模式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再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會計模式,實現會計的現代化、法制化。”會計工作要實現現代化,是適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的。
會計工作現代化是一個過程,是會計發展的方向。會計工作要實現現代化,其要求是會計工作要達到先進性、規范性、科學性和國際性;會計工作規范性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的基礎,科學性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先進性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的最高要求,國際性是實現會計工作現代化的最終要求。
二、會計核算向多方面、高質量方向發展
新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的管理,將促進會計核算向多方面、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1、會計核算集中化
經濟全球化使企業的發展與國內外的各個方面發生著緊密的聯系,相應需要會計核算的集中化。它要求會計核算的制度要集中統一制定、分級管理,對經濟活動的核算,要集中全面決算、分級輔助核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管理全國的會計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管理本地區的會計工作?!眹医y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中國人民總后勤部,可以制定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企業根據有關法規的規定,可以制定本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
企業特別是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對經濟活動的核算要集中、全面決算,統一、全面核算資金、銷售、成本和利潤,以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提高市場的競爭力;而對企業集團內部的各級單位實行分級輔助核算,分別核算本單位內部的資金、銷售、成本和利潤,以調動企業內部各方面和人員的積極性。
對小企業,有的可以實行獨立會計核算;有的可以實行記帳,由記帳的單位(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公司等)實行集中核算、全面決算,被記帳的單位進行輔助核算。
2、會計核算信息化
會計核算是一個開放型的信息系統。會計核算的內容是開放的,提供會計信息是開放的,會計信息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關系是開放的。會計核算過程是信息的輸人、加工、整理、傳遞、貯存和輸出的過程;是通過信息發生著與國內外各企業、事業等單位各個方面的經濟與技術的聯系,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是通過信息溝通、處理與國內外各企業、事業、社會組織、國家機構和社會人士等各個方面的經濟、技術與行政的關系,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維護各方面的經濟利益。會計核算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網絡進行的,通過網絡生成和傳遞各種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會計核算生成和提供的會計信息是真實的、全面的、有用的和及時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提供的信息能如實反映客觀存在的經濟活動,不弄虛作假;會計信息的全面性,是提供的信息能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是提供的信息能為國家、社會和個人進行決策和評估判斷作為可靠的依據;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是提供的信息能按照時間的要求及時提出。
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是開放的,既要向國家和社會其他各方面披露會計信息,又要向本單位內部全體員工和其他職能部門披露會計信息,實現財務公開。
3、會計核算規范化
會計核算內容的擴大、復雜和多方面,需要核算規范化。會計核算規范化,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為進行會計核算而采用具有標準性、統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徑。會計核算規范化要求:標準性,會計核算按確定的準則或依據、程序、格式、要求等進行;統一性,會計核算按有關的規定在一定范圍內實行;一致性,會計核算按已有的規定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實施應是相同的。應該說明,會計核算規范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對會計核算的規定,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可以作相應的調整,或修改或充實,使其更符合規范的要求。
在會計核算規范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實行。《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帳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4、會計核算法制化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依法治國當然包括依法治理會計工作,會計核算要法制化。會計核算法制化是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核算工作法制化的“依法”,不僅要依據會計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度來進行會計核算工作,也要依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度中有關會計的規定來進行會計核算工作,還包括依據會計法規制定的本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本單位依據法律規定做出的決定、指示等。會計工作的法制化,是要求會計核算工作的全部和全過程都要依法進行。會計核算法制化的基本特征是會計核算工作依法進行的全面性和強制性。
會計核算法制化不僅要求企業、事業等單位依法組織和考核會計核算工作,還要求會計工作的管理部門依法管理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核算法制化需要建立、健全會計法規體系。
5、會計核算國際化
會計有中國特色,同時,隨著我國發展對外貿易,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利用外資,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引進管理技術,開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等,會計核算也要國際化。會計核算國際化是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為完成會計核算任務而采用具有國際的相應性、規范性、可比性和適用性的手段、措施和途徑。其要求是:國際相應性,會計工作采用了相應的國際會計準則的內容和要求;國際規范性,會計工作的組織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內容和要求基本上是可比的;國際適用性,會計工作的組織形式和所采用的方法在國際上普遍適用。應該指出,會計工作具有國際性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通過借鑒、協調和統一來達到。會計核算國際化是與國際會計協調的過程。會計核算與國際會計協調的內容,是與國際會計通行規則(主要是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同時,還有與國際會計慣例、會計職業道德,某些地區的國家集團會計規范(如歐洲聯盟公司法協調指令中有關會計的指令),其他主要國家的會計準則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等相協調。
三、會計管理向全方位、知識管理方向發展
新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的管理,將促進會計管理(財務管理)向全方位、知識管理的方向發展。
1、會計系統重視系統管理
會計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結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會計系統既是一個封閉系統,又是一個開放系統,它的運行受系統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會計管理要重視系統管理,即對會計系統的整體進行全面管理。系統因客體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子系統,對子系統也要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進行系統管理,如對成本系統的管理,對資金的系統管理。會計系統因管理條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管理環節的系統管理。它包括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和會計分析,而形成會計管理體系。這種立足管理環節的系統管理,也就是全過程管理。
會計重視系統管理,是全面的管理,但同時,也要注意全面管理中的重點管理,即管理中心——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不同企業,因客觀條件不同而主要矛盾不同,相應會計管理的中心也不同;有的企業以成本管理為中心,有的企業以資金管理為中心,有的企業以銷售管理為中心。
2、會計管理重視人本管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是經濟實力、科技進步和管理水平的競爭,而這些競爭最終又是人才的競爭。重視對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以人為本的管理是要重視對人的培養。會計管理重視人本管理,一方面要重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培養競爭性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并創造條件調動其創造性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視會計人才的管理,培養競爭性的會計人才,并充分發揮其作用。競爭性人才是創新人才。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的發展不斷地創新,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理論,以及各種創新的相互結合。只有持續創新和全面創新,才能保持經濟的不斷發展。發展知識經濟,需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具有創新能力人才的特點是:創新性、全面性、專業性、復合性、適應性、優異性。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既包括在工作中培養,也包括在學校培養。
3、會計管理重視戰略管理
現代企業管理的最顯著特征,是加強發展戰略研究,實施戰略管理。企業要適應市場,制定和實施明確的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戰略和市場營銷戰略,并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依據企業的戰略,相應要研究會計戰略。會計管理重視戰略管理就是重視財務戰略管理。財務戰略是指對影響企業全局,重大、長遠的財務活動進行的決策。企業財務戰略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戰略的中心。
財務戰略分公司財務戰略和事業部財務戰略。財務戰略按其內容分為資金戰略、成本戰略、利潤戰略和競爭財務戰略。財務戰略管理是對財務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的過程。它包括戰略預測、戰略決策和戰略實施等。加強財務戰略管理,落實戰略目標,制定實施的方針、計劃、方案、方法、措施和步驟,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提高經濟效益。
4、會計管理重視無形資產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從對有形資產管理轉而重點對無形資產進行管理。由于投資“無形化”,使企業形成大量無形資產,而這些無形資產主要表現為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源。因而,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實際是對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源的管理。知識產權是指從事智力創造性活動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它包括工業產權和著作權兩大部分。工業產權由發現權、發明權、商標權、專利權等構成。
對無形資產進行管理,企業要以戰略的眼光開發無形資產,擴大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企業開發無形資產除引入無形資產外,主要是自創無形資產。自創無形資產是指自行設計、申請或接受授權等非轉讓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它包括:專利權,如企業發明創造的科研成果;非專利技術,如技術秘密、管理技術、銷售網絡等;商標權,如申請注冊商標,創造馳名商標;著作權,如出版的著作、設計的軟件等;土地使用權;商譽,如培育企業形象等。
5、會計管理重視內部管理
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需要重視內部管理。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滿足企業內部經濟機制的需要,建立企業會計管理系統。企業會計管理系統,包括開展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和會計分析等工作,以便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的管理。
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要以責任會計為主要形式,加強對資產、資金、成本和利潤的管理,而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實行目標管理,以利潤目標為牽頭,或以成本目標牽頭,做到目標明確、責任落實、考核嚴格、獎罰分明。在企業會計管理中,要積極推行各種會計現代管理方法。
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要使會計監督制度化。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違反會計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正確處理與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外部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對單位監督的關系。會計監督與法律規范相結合。
會計監督的內容主要是:監督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監督會計信息的合法性;監督企業的經理、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的貪污、腐化和鋪張浪費行為。
6、會計管理重視知識管理
在發展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包括兩個方面:對知識進行管理;管理者用知識進行管理。
對知識進行管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經濟效益將越來越多地依賴于知識和創新,知識可以低成本地不斷復制和遞增報酬,使經濟增長方式不再是資源依賴型而是知識型;企業要追求適應經濟效益,把知識應用于生產過程中,使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生產力,而其中心環節是創新,離開技術創新就很難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因而企業將更重視知識和創新,重視知識的生產。對知識的生產需要大量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投入。管理者用知識進行管理,即會計管理知識化。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已從產品競爭、服務競爭延伸到知識競爭,表現為工作中的創新和實驗室的創新。只有具備更多知識的企業,才能成為市場競爭的優勝者。使企業的成功取決于知識和創新能力,需要用知識對其加強管理。會計管理知識化,要求企業會計管理部門和管理者,運用集體的智慧和發揮每個人知識的作用,提高創新能力,以便提高進行會計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檢查、考核和分析的管理水平。
四、會計學向綜合化、細化、邊緣化方向發展
新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的管理,將促進會計學向綜合化、細化、邊緣化方向發展。
1、會計學向綜合化方向發展
知識經濟擴大了會計領域,會計向管理領域擴展,向與會計相關的領域擴展,大大豐富了會計的內容,使會計學呈現綜合化發展的趨勢。會計學的綜合化主要是:(1)對全部會計學科的綜合,把各種相互聯系的會計分支學科作為一個總體進行研究,研究它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發展趨勢和規律、理論體系、方法體系和學科體系等,如對《會計科學學》進行研究。(2)對類會計學科的綜合,把各種分支會計學科中性質相近的學科作為一類進行研究,也就是把會計學科體系劃分為不同的學科群(類)進行研究,如對會計基礎學科、會計部門學科、會計專門學科,或對會計人本學科進行研究。(3)對會計學科比較的綜合,將性質相近或相同的幾門會計學科進行比較研究,如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比較研究,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比較研究,中外會計原理的比較研究等。
2、會計學向細化方向發展
知識經濟在擴大會計領域的同時,也深化了會計內容。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從實際出發,探討適應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加強經濟管理需要的會計分支學科。會計內容的深化,既是適應客觀需要的過程,也是人們對會計內容提高認識的過程,兩者的結合,才形成某些專門的會計分支學科。在這方面,會計學的發展具有專門性的細化特點,即對某些專門的或特殊的問題進行專門研究。這種專門性會計分支學科的發展,主要是會計學中基本學科——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的細化。財務會計學的細化,如對某方面進行專門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質量會計》、《租賃會計》、《破產會計》、《物價變動會計》和各種部門會計;管理會計的細化,如對某方面進行專門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決策會計》、《經濟責任會計》和《控制會計》等。
3、會計學向邊緣化方向發展
客觀世界是一個大系統。在大系統中的各種子系統及其次系統,都有機地相互聯系,使得研究這個系統的各種科學也相互聯系??茖W的聯系性,為各種科學的融合提供了客觀的可能。進入21世紀,科學融合發展趨勢將更為明顯??萍歼M步為科學融合創造了更好的物質條件,科學研究、經濟發展和管理要求為科學融合提出更多的要求??茖W發展的融合趨勢,向會計學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促進了會計科學的融合發展。
會計科學的融合即會計學的邊緣化,是將其他現代科學的理論、方法與會計學的理論、方法相結合進行研究而發展會計學的過程。這有兩種情況:一是會計學科與自然科學的結合,會計學科將某種自然科學的理論、方法移植或運用到本學科,使會計學科的理論、方法發生顯著的或質的變化,如《計算機會計學》、《會計數學》等;一是會計學科與哲學社會科學的結合,會計學科將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某種學科的理論、方法移植或運用到本學科,使會計學科的理論、方法發生顯著的或質的變化,如《會計哲學》、《會計倫理學》、《會計心理學》、《會計邏輯學》、《會計行為學》、《會計法學》、《會計公關學》和《環境會計學》等。會計科學與其他科學的融合發展,主要是:融合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發展新興會計科學;融合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發展新的會計理論與方法;移入其他科學理論與方法,完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發展會計科學。
五、會計發展在于創新
新世紀會計的發展,關鍵在于創新。
會計要創新,必須要繼續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從一切不切實際的條件、框框的思想禁錮中解放出來,采用辯證法,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理論的運用,著眼于提高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會計創新的新,是相對于原有的而進行的比較。有的是全新的,原來都沒有的;有的是對原有的補充,或充實,使其全面;有的是對原有的修訂,使其完善;有的是對原有的改正(改錯、糾正、訂正),使其正確;這些都是新的因素,都是新的表現,是一種創新。創新的內容主要表現為:思想方面的新觀念、新思路、新認識、新觀點、新理論、新體系等;手段方面的新方法、新程序、新公式、新操作過程、新操作手段、新建議、新措施等;體制方面的新規范。新制度、新模式、新管理等。
評選出的10名十佳總會計師(排名不分先后):
杜建華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主要業績:以效益為中心,以財務管理和資本運營為兩條主線,實現基礎管理規范化、財務管理合理化、管理手段現代化;創新生產經營理念,推動公司整體發展;運用“三化管理”與“三本運作”的新手段、新方法,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承擔重大企業改制和財務改革的組織與實施工作。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實施資金集中管理新模式的做法》、《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模式》,2006年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陳書堂山西省電力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研究政策,利用政策提高了資產質量,降低了經營風險;依法理財,財務集約化管理效果明顯;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提高了公司控制力;積極疏導電價矛盾,推動煤電聯動方案出臺,提高了公司經濟效益。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主持《山西電價問題研究》一書的編寫,參與《財金新詞典》一書的編寫。先后曾獲得“湖北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電力系統各種獎勵十多項。
張忠義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加強資金管理,建立資金使用預警制度,對大集團資金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探索資本運作,使集團公司資本運作方式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建立大集團體制下的經營管理體制和財務運行機制,有力地保證了經營目標的實現。1993年5月撰寫《完善企業經營承包政策的建議》,編入《中國經濟文庫》。1996年主編了《煤炭企業成本費用管理》一書,由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2001年獲得山西省煤炭系統先進工作者,2003年由大同市政府授予“大同市勞動模范”,2005年山西省財政廳授予“山西省杰出會計工作者,”2006年,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個人一等功”。
廉賢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 全力組織國陽公司上市工作;積極研究、創新成本管理方法,強力推行崗位價值精細管理;加強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務監督;加強資金籌措,拓寬融資渠道,實現資本運營;努力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合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參與企業的改制和改革工作。主要獎勵有:2004年3月獲“山西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2007年5月獲“全國煤炭經濟研究先進工作者”稱號,12月獲“2007中國總會計師年度人物獎”。
邢崇榮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副總經理、董事
主要業績:靈活運用資本運營方式,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推進經營管理創新,提升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加大企業經營改革力度,改革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實現企業多元化發展;全面履行總會計師職責,充分發揮總會計師在企業全面運營與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決策者與組織者的作用。在《中國總會計師》、《會計之友》雜志等刊物發表的論文《堅持科學發展觀,創新財務管理體系》、《積極探索中國煤炭集團企業大財務管理模式》等多篇。多次獲得“優秀青年領導干部”、“財會先進工作者”稱號,2006年被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社、中國CFO國際峰會組委會、中國總會計師網評為“2006中國總會計師年度人物”;2007年被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社、中國國際財務戰略管理研究會評為“2007年度十大財智人物”。
賀代將山西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建章建制,完善財務制度建設;積極組織全集團開展清產核資,推動實施財務信息化建設,在集團公司全面推行了會計電算化運用;推進集團土地資產處置工作;推行精細化管理,探索項目成本管理模式,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提高了集團成本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有力支持了集團高速發展。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我省國有建筑企業路在何方》、《加強項目施工的成本控制,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等,2005年和2006年榮獲山西建工集團、省財政廳、省國資委頒發的“優秀經營管理工作者”等多種獎項。
夏蘇萍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公司董事、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組織制定集團資金管理策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參與企業班子重大的經營活動決策和組織實施;致力于企業經營管理創新,在企業內部形成了一套健全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培養了一批精通業務,德才兼備的財務骨干隊伍。1996年11月編寫了《煤炭企業成本費用管理》(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一書,該書已被作為全國煤炭行業高級學校教材。2005年5月《夯實利潤基礎,增加現金流量,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2001年以來先后獲得“省煤炭系統先進女職工”,山西省“三好”女職工,“太原市勞動模范”,“太原市優秀企業家”,“山西省優秀企業家”,太原市“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席金龍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組織修訂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了財務預算制度;合理籌措營運資金,努力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積極籌劃稅收,增加企業經濟效益;規范價格管理,創新開拓市場模式。2007年全年完成銷售收入29.29億元,實現利稅14.06億元,連創歷史新高。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山西省集體商業會計制度》、《以改革求發展以管理求效益》等。2000年省財政廳授予“全省先進會計工作者”、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三等功;2004年參與創造的“以提升品牌競爭力為核心的有效管理”獲國家級一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
王錦友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組織編制了集團“十五”、“十一五”發展規劃;構建了“集團公司――工程公司――區域性指揮部――一次性指揮部――工程項目部”五級經濟運行的集團經濟運行體系,實現了集團經濟的協調發展;全面推進項目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加強資金管理,貫徹“低成本”戰略。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運行機制》編入第三屆全國工程建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集;《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控機制的建立與運行》分別錄入第十屆“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集”,并獲得多項全國行業創新成果一等獎、二等獎。2006、2007年連續兩年獲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財會工作先進個人獎;2007年還獲得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審計工作先進個人表彰獎勵。
蔚振廷霍州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狠抓會計基礎管理工作;試行會計電算化,獲2007年山西省煤炭工業局會計電算化大賽特別貢獻獎;連續十三年實現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積極參與和承擔重大企業改制和財務改革工作;2006年主持“山西省煤炭企業全面信息化管理試點工作”,通過預驗收,在全省推廣實施。獲得的獎勵有:霍州礦務局授予“優秀管理者”、省總工會授予“財務工作競賽積極分子”,獲山西煤炭工業局“先進財務工作者”、山西省政府授予“債轉股工作先進個人”,2006年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個人二等獎”。
評選出的5名優秀總會計師(排名不分先后):
秦永虎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致力于財務制度建設,創新財務管理手段;積極推進精細管理,注重財務信息化建設;積極參與集團改制上市工作;注重財會理論研究和自身理論素質的提高。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勵有:先后承擔了集團公司的多項課題研究,15篇。2005年主持研究的《財務預算理論與施工企業實際相結合有關問題的研究》獲中國鐵道財會學會軟科學課題成果二等獎。2005年被財政部選拔為“財政部首期會計領軍人才”培訓班學員,2007年4月被太原市科技學會、太原市經委、太原市國資委聯合授予2006年度“講創新比貢獻”科技標兵。
韓珍堂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加強全面預算管理,落實競爭力目標;加強成本管理,依靠科技進步挖潛增效降成本;加強資金管理,保障資金供應;強化投資前期管理,實施投資過程控制;加強長期股權投資管理;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用足、用好國家政策;加速推進信息化建設,強化納稅籌劃和土資產的管理。2002年參與國有特大型企業分配機制的改革與實踐,獲山西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03年榮獲太鋼“2003年度勞動模范”,2005年獲太鋼2005年度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07年獲鋼鐵工業協會“2007年一等冶金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獲太鋼“2007年度特級勞動模范”,2008年4月獲太原市“五一”表彰,榮記“個人一等功”稱號。
貝瑜山西省交通建設開發投資總公司總會計師
主要業績:勤于運籌,積極引資融資,為多條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融資114億元,保障了重點公路工程順利建設;嚴于監管,有效防范了資金風險;忠于職責,確保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精于管理,謹于防范,堅持長期開展全方位內部控制檢查與評價,增強了風險抵御和防范能力。獲得的獎勵有:2005年榮立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一等功;2006年獲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五一勞動獎章”稱號等。
賈鳳鳴山西天脊煤化工投資有限公司副總會計師、計財部部長
主要業績:積極參與公司改制工作;多渠道籌措資金,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組織清產核資,為公司股份制改造創造了條件;積極推進公司上市,為公司順利上市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獲得的獎勵有: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被天脊集團評為“優秀管理干部”,2006年天脊集團給記個人一等功,2007年長治市總工會授予個人二等功。
摘 要:高等學??倳嫀熤贫冉ㄔO是高校財務管理實踐的難點,也是會計制度研究的熱點。其實踐與研究突破應該從高等院校內部財務控制問題出發,探究總會計師制度建設的機制效應與方法策略,更需要創新研究論域,探索高校財務制度建設與學術制度建設之間的二元關系機制,建立健全學術責權與經濟責權的結構關聯。其研究的進一步拓展可聚焦地方高校定位與發展的內在特質,關注制度建設方法經驗的推廣與特色制度的創新。
關鍵詞 :高等院校 總會計師 研究路徑
一
教育部1979年頒發了《教育部部屬高等學校〈會計人員職權條例〉實施細則》,其首次出現高等學校總會計師的制度設計:“凡設立一級財會機構的高等學校,根據工作需要,一般應當設置總會計師,建立總會計師的經濟責任制?!背霸O計的高校總會計師制度的大面積推廣實施在2011年12月教育部首次啟動東南大學等6所直屬高??倳嫀煹墓_選拔任命。其后還有2013年3月教育部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并任命的第二批武漢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10所直屬高??倳嫀?。
2013年11月教育部正式核準公示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章程核準書》,其中包括已公選任命總會計師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東南大學在內的3所學校再次在其大學章程中明文規定落實總會計師崗位設置。
近年來密集出臺政策文件與項目方案有力推動了高校總會計師制度的建立與完善,2010年6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設計了 “公辦高等學??倳嫀熡烧??!苯逃?010年12月了《浙江省部分高校建立高等學??倳嫀熤贫雀母镌圏c實施方案》;國務院辦公廳2011年1月頒布了《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其將長春理工大學列入《建立高??倳嫀熤贫?,完善高校內部財務和審計制度》改革試點項目之中。還有2011年國家頒布《高等學??倳嫀煿芾磙k法》與2012年《高等學校財務制度》都落實了高校設置總會計師的崗位性質、工作職責以及任職條件等系列具體要求,進一步落實法規細則與工作方案。
總會計師制度建設是高校財務內部管理實踐的難點,也是會計制度研究的熱點?!缎滦蝿菹赂咝?倳嫀熤贫仍诂F代大學制度建設中的價值》(2011)《高??倳嫀熤贫茸饔眉坝行苑治觥罚?012)等論文探討總會計師制度的建設內涵與價值意義,《我國現行高??倳嫀煹倪x拔與管理模式分析》(2012)《高校總會計師制度設立后的職權分配與責任分擔問題研究》(2013)等論著關注了高??倳嫀熽犖榻ㄔO、工作機制等實踐問題。高校內部管理制度創建為建立總會計師制度提供了一個可執行的平臺,同時總會計師制度建立將進一步提升高校內部管理的制度與機制。如何系統總結高??倳嫀熤贫冉ㄔO的歷史經驗,從內部財務控制的視角深化高??倳嫀熤贫冉ㄔO的內在機制與方法策略是有待進一步推進的實踐探索與學術研究課題。
二
高??倳嫀熤贫冉ㄔO的實踐與研究必須關注總會計師制度建設與高校內部財務控制的契合度與關聯性,才能進一步總結高校總會計師制度建設的歷史經驗、提升其推廣價值,并在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論域中,深入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設的地方高校實施策略創新研究。高??倳嫀熤贫冉ㄔO問題研究的主要學術意義在于從學理上探究總會計師制度建設的管理學內涵,從實踐上創建地方高校內部財務控制的方法策略。
從歷史發展來看,高等學校總會計師制度建設有著上級工作組委派到內部工作崗位設置的歷史轉變。在內部崗位設置的工作模式之下,我國高??倳嫀煹倪x拔與管理模式經歷了從“內選式”過渡到“委派制”,又有從“外部公選委派”轉向“內部選拔提升”的新趨勢。在總會計師選任制度的歷史審視視野中,崗位職務定位的內設與提升顯示了高??倳嫀煃徫宦殑盏暮诵墓δ堋,F代大學內部管理一方面面臨財務控制與經濟管理權力的頂層貫通的困難,另一方面有著外部委托督查與內部自主管理的對接平衡難題。高校總會計師制度建設問題的研究創新應該從高等院校內部財務控制問題出發,深入探索總會計師制度建設的機制效應與方法策略。
高校內部管理制度的創建為建立總會計師制度提供了一個可執行的平臺,同時總會計師制度的推進將大力提升高校內部管理的體制與機制效力?,F代企業制度創建與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發展對話與融合是其成熟成型的內在力量。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核心關鍵,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各高校制度的建設中,不斷建立和完善高校總會計師制度,選拔有豐富的財務專業知識及經驗的內行專家擔任總會計師,行使總會計師的各項責任,發揮總會計師在高校管理中的權威領導作用,這正是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本土特色彰顯。
高校總會計師制度建設問題的實踐與研究不能就財務問題說財務,只有在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整體視野中才能創新論域空間。其高??倳嫀熤贫冉ㄔO問題的實踐與研究不僅需要聚焦其與高校學術管理制度建設之間的互動性問題,還需要關注總會計師制度建設與高校自主管理制度建設之間的關聯性機制,共同構建學術責權與經濟責權的聯動結構,建立完善“教授治學、校長治?!钡母咝炔抗芾眢w制與機制,實現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
[1]丁紅運.我國現行高??倳嫀煹倪x拔與管理模式分析[J].會計之友.2012(12):107-109.
[2]李娟,鄒曉紅.新形勢下高??倳嫀熤贫仍诂F代大學制度建設中的價值[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8): 83-84.
文化環境是指對會計模式系統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制約和影響作用的各種文化因素的總和。包括思想觀念、價值趨向、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以及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由于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申創造和積累的,體現一個國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財富,因而由各種文化因素組成的文化環境,茬不同的社會必然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文化環境方面的這種差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各國會計模式系統的形成和發展。以下將文化環境對會計模式子系統的影響作具體分析。
一、對會計目標模式的彤晌
會計目標是會計工作的基本服務方向,代表著社會各利益集團政治經濟利益的基本要求。在會計模式系統中,會計目標模式處于最高層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會計模式的基本框架和運行導向,甚至被一些學者作為不同會計模式的標志。
會計目標模式的構建,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必然受其文化環境尤其是價值趨向因素的制約。具有代表性的價值趨向主要有兩種:一是以個人主義為核心,強調個人奮斗、個人創造以至個人冒險的個人價值觀;二是以集體主義為核心,注重群體意識、團結合作、共同奮斗的社會價值觀。
在全面強調個人價值的國家和地區。會計側重于將維護私人投資者的利益作為會計工作的基本方向,形成以投資人利益為導向的會計目標模式。美國是這種模式的突出代表。美國政府及社會公眾都非常重視個人價值,認為個人價值是社會價值的基礎,『有充分實現個人價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進社會價值。這種文化觀反映在會計目標上,認為保護私人投資者利益與維護全社會利益是一致的。而在大力倡導社會價值的國家或地區,會計傾向于承擔社會責任,關心公眾利益。由于社會利益實質上是通過國家利益體現的,這就必然形成以國家利益為導向的會計目標模式。我國社會公眾看重集體主義精神,認為個人只是集體的一分子,個人價值也只是社會價值的一部分,必須服從于社會價值。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的滲透,個人價值開始受到重視,但傳統的價值趨向并未改變。因此,從會計目標看仍然是以服務于國家利益為基本傾向。
二、對會計規范模式的彤巾
會計規范是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工作應當遵循的行為標準,是指導會計行為朝著合法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方向發展的路標。對各種會計法規制度和職業道德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有機組合而形成的體系即為會計規范模式。會計規范展于上層建筑的范疇,體現國家意志和社會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民族文化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其一,會計法規制度的特征與文化價值趨向密切相關,越是強調集體主義和社會價值的國家,會計法規制度的統一性越強,強制力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如法國的\\\會計總計劃\\\、瑞典的宏觀會計制度都具有指令性、統一性和強制性特征,我國的會計法規更是如此。相反,崇尚個人主義和個人價值的國家,則會計法規制度的靈活性越大,強制力越小,如美英等國的財務會計準則。只提供原則性指導,注重專業導向,,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提倡依賴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很少具有強制性。
其二,會計法規制度的執行與\權力差距\大小密切相關。荷蘭學者何斯德在其著名的文化模式中把\權力差距\\\作為衡量各國文化特征的一個重要標準,認為權力差距越大的社會,其成員越是認同組織結構、紀律和社會秩序,對權力的不公平分布越能默認,服從性越強,主觀判斷能力越差。相反,權力差距越小的社會,其成員的服從性越差,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這種文化現象反映在會計法規制度的執行問題上,必然出現:權力差距大的國家,會計人員喜歡按部就班地執行法規制度,對法規制度的完整性和具體性要求較高。不善于進行專業判斷和政策選擇,因此在執行過程中難免會死搬教條,依樣畫葫蘆。我國的情況就基本如此。而權距小的國家,會計人員則喜歡獨立思考,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專業判斷,靈活機動地理解和執行會計法規制度,對法規制度的靈活性及務實性要求較高。美英等國的情況大體如此,法國則截然相反。
三、對會計管理模式的彤晌
會計管理模式是指國家對全社會的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進行組織管理的方式,它是會計工作得以正常運行的組織保證。會計管理模式取決于國家經濟管理模式,但文化環境同樣具有影響作用。如同是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美國和法國,會計管理模式卻大相徑庭,不能說與文化環境沒有關系。在美國,會計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種\協會模式\,民間性會計職業團體的管理權限很大,作用明顯,會計行業的自律性較強,政府的管理作用極其有限。這與結構松散的美國社會的思想觀念、價值趨向、權力差距及思維方式等正好相符。法國的管理模式與我國類似,屬于\政府模式\,即國家基本上控制了全國會計工作的管理權力,民間會計職業團體的管理作用極其微弱,其主要任務是解釋國家的會計法規政策。這與法國比較注重集體主義、權力差距較大、強調社會組織程序、對不確定性問題和不明朗因素
比較敏感等文化特征密切相關。至于我國,從古到今都非常強調集權,包括會計人員在內的所有社會成員都樂于接受來自政府的領導,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組織已成為大多數人的行為準則。因此,我國的會計管理模式更為強烈地表現出政府特征。
四、對會計核算模式的彤吶
會計核算模式是對會計核算的依據標準、對象范圍、程序方法等進行有機組合而形成的體系。其構成元素更多地表現為業務技術和方法,因此受文化等外部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更多地取決于會計的自身運動規律。但如果因此否定文化環境的作用則是錯誤的。美國與法德等國比較,會計核算的保守程度為什么偏低?方法、技術、手段的更新為什么較快?為什么更強調實用性?所有這些問題,都可從美國社會的文化特征中找出合理的解釋。眾所周知,美國人對社會人生較為樂觀豁達,標新立異、求真務實是大多數人的信念追求,重視現實、面向未來是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這種信念追求和思維方式很大程度上成為美國會計人員大膽創新的精神動力。加之會計規范的靈活性、會計管理行業的自律性,留給會計人員發揮個人才能的空間較大,客觀上促使美國的會計核算模式偏向樂觀,技術方法的發展更新較快,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因此更有利于解決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會計問題。而法德等國則相反。這說明社會文化越保守的國家,傳統會計核算方法的市場越大。
五、對會計報告模式的彤晌
會計報告模式是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披露內容、傳遞方式以及使用對象等進行的綜合描述。各國會計報告模式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會計信息的公開化程度不同,二是會計信息的主要服務對象不同。兩種區別的存在都與特定的文化環境有關。一般來講,凡價值觀趨向于個人主義,社會成員要求公平分配社會權力的欲望較強、對社會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回避較弱,能夠直面現實、敢于迎接挑戰的國家和地區,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較高,尤其是投資人和潛在投資者更加關注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會計報告較為公開,披露的會計信息既全面又詳細,并把滿足投資人要求作為首選目標。如美國的會計報告模式,既以信息充分披露又以最大限度地服務私人投資者要求而聞名于世。相反,社會價值觀念較重、權力差距較大、對不確定性因素反應較強、個人成就欲和決斷能力較弱、思想比較保守的國家和地區,會計信息不僅公開化程度低,而且更傾向于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調控的需要。例如,法國、德國、瑞典等國的公司所披露的會計信息一般不超過法律和歐共體指令的最低要求,甚至提供一些經過加工、符合保密要求的會計信息,其透明度很難與美國相比。我國會計報告模式類似于法德等國,即公開化程度較低,強調會計信息為宏觀經濟管理服務。
六、對會計監審模式的彤響
會計監督模式是圍繞會計監督的對象范圍、組織機構、依據標準以及運作方式而建立的經濟監控體系。按照國際慣例理解?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主要依靠內部審計機構,企業外部的會計監督主要依靠社會審計(民間審計)機構。因此,一個國家的會計監督模式是否
健全完善,基本上可以從該國審計業的發展狀況考察,而審計業的發達程度與民族文化密切相關,尤其受到各民族觀念意識的影響。
如果對中美兩國的審計發展狀況作一比較,將會迸一一步證明上述分析的正確性。在美國,不僅社會審計業發達,從事審計業務的注冊會計師的社會地位較高,其中介作用巨大,而且內部審計機構健全,制度完善,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由副總經理專門領導,或由董事會屬下的審計委員會領導,這與美國社會對人性的懷疑不無關系。相比之下,我國對人之本性的傳統看法是\人之初,性本善\,這種文化觀隨著歷史的發展,雖然受到當代人的懷疑甚至批判,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痕跡依然存在,有時還十分明顯,可以說它對我國審計業的發展有直接的阻礙作用。當前社會審計地位不高、活動范圍狹窄、中介作用有限、內部審計不受重視、審計機構及其工作不能獨立,無不與此有關。
七、對會計教育模式的彤晌
會計教育模式是關于會計教育的目標、對象、內容、方法及組織管理方式的總稱。會計教育是人類傳授、延續和發展會計學文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必然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制約??梢哉f,構成會計教育模式的各個因素,都與特定的文化環境存在聯系,所不同的是,各個因素具體受哪種文化現象影響以及受影響的程度大小有所區別。
(一)良好的道德素養。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八個方面。如果用會計人員應具備素質和能力壘一座金字塔,道德素質必然是位于塔的最底部,為根基所在。如果一個會計工作者沒有良好的道德素養,那他的業務水平越高,就越可能給企業、國家造成更大的損失?!罢\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作假賬。”這要求看似簡單,但在錢、權、利的誘惑面前能夠不為所動,能夠控制私心“一閃念”,卻并非易事。會計人員應該具有法制觀念、具有團隊精神和敬業精神。
(二)立體的經濟知識。隨著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影視企業將面臨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和經濟業務,企業要想在錯綜復雜的經濟背景下獲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加強企業管理,以戰略的眼光適時調整企業的拍攝制作、生產經營計劃,而財務部門作為企業重要的管理部門,應該發揮管理的職能,而不僅僅是簡單的記賬算賬,因此為實現財務部門以上目標,必須提高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改善現在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管理職能的狀況,培養具有戰略眼光的兼具高水平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的全面發展的會計人員,這樣才能有利于企業長期的發展。經濟一體化給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作為高級會計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理解市場經濟內涵、把握經濟發展脈搏的能力。了解國際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形勢,把握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趨勢,理順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關系,提高高級會計管理人員的經濟政策的理解能力和企業戰略決策能力。
(三)內外協調的能力。做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不僅需要全面的會計知識、法律知識、經濟知識,而且需要內外協調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內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二是外部協調和溝通能力(如處理與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之間的關系)。由于會計的職能作用,會計人員要確認、計量、記錄、跟蹤各方面的會計信息和會計資料,要與采購、生產、保管、銷售以及科研等環節和部門的人員來往,要全面、系統、總括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要通過對經營活動的處理、分析和匯總,向決策層提供決策依據和生產經營的數據資料。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生產社會化程度較高,對會計人員的對外協調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較高。從一定角度講,企業與工商、稅務、銀行以及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關系,主要是財務、會計方面的關系。如果會計工作者不具備這些環節的協調能力和技巧,就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四)不斷創新的精神。創新是市場經濟時代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經濟活動各個方面的創新,理所當然地會給傳統會計的發展帶來多方面的沖擊,使會計領域在這一新的經濟環境下發生新的變化,產生新的課題,這就需要會計工作者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并根據經濟活動的變革,相應地創新財務與會計的模式,使會計工作適應經濟的發展。
二、當前會計隊伍現狀分析
(一)從業人員中存在“黑戶”現象。根據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的規定,會計從業人員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但實際情況是現行會計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屬無證上崗,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各級財政系統對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管理不嚴,使得不少持證人員根本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而是簡單的考取資格證書,這部分會計人員的素質往往是不高的,還有一部分會計人員認為能做帳就行,無須取得上崗資格,在有些部門單位,領導認為有證無證無所謂,任用會計人員隨意性較大,而與此相反的是部分持證人員不能上崗,造成人才資源浪費。
(二)性別結構嚴重畸形———女多男少。按性別結構分析,會計人員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女性會計居多,甚至在很多企業中全部都是女會計。這一現狀與目前我國整個會計市場的現狀是相吻合的。這種趨勢的變化主要和女性的社會角色以及會計工作特性所決定。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在于:女性做事更為細心和認真,且女性工作的穩定性更強。但在財務方面能夠升職至高層的還是男性居多,其原因主要在于:男性對企業或事物的宏觀把握和認知這方面的能力更強;身居高層,壓力也會更大,而女性可能由于家庭的原因會導致精力分散,更安于現狀。
(三)學歷結構、職稱結構不合理。據有關數據統計結構上顯示,持證會計人員中具有本科學歷及以上、大專學歷、中專學歷、高中學歷、初中及以下學歷幾等。它是一個兩頭尖中間大的橄欖球形??傮w來說,中專及以下的學歷占45%左右,幾乎占了近一半,表現為學歷偏低,文化素質不高。要特別說明一點的是,全日制本科會計類專業學歷的比重少之更少。據有關資料可知,會計隊伍中具備初級以上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仍然偏少,具備初級以上會計人員占全體會計人員的比重不到30%,而高級資格人才更是甚少。它充分反映了會計隊伍的業務素質普遍不高,這與會計隊伍人員對自身要求不高有關也與部門單位對會計人才的任用制度不當有關,積極鼓勵各單位應加強實行會計從業人員的個人收入同職稱等級掛鉤制度,從而激發廣大財會人員求知的積極性。
(四)文化產業意識淡薄,影視會計核算經驗欠缺。順應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勢頭,橫店影視產業將進入“破解瓶頸,轉型升級,加速發展”階段,堅持以構建影視文化產業集群為主線,努力把橫店影視產業打造成亞洲最大、全球著名的影視產業基地,把影視文化產業培育成為東陽市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順應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群構建形勢的發展,這對經濟集群中的會計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拔幕a業”這本是新興產業,而對于我們大多數會計人員來說是傳統定義上的工業型會計人員,他們所熟知的是有關生產型企業的整盤賬務程序及核算方法,而對于新的影視會計核算是無從下手,只能僅憑其已有的經驗。更甚至的有些會計人員就文化產業概念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一味的看電視劇、電影,而不知其是如何出品的,更不用說明白其中的核算奧妙了。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之中的諸多:“摸著石頭過河?!?/p>
三、提升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建議及措施
(一)加強對企業會計人員持證上崗監督檢查。政府財政部門要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勵無證會計人員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報名考試嚴把會計市場準入關,而且應盡可能地調查了解行政區域管理范圍內的無證上崗情況,加大查處力度。規范考前培訓制度,要求無證會計人員在一定的時間內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同時要和稅務、工商、金融等部門聯合發文明確規定無證會計人員不得辦理納稅申請,營業執照申領等業務,加大對企業主會計人員任用規范監管的力度,對不符合規定的堅決辭退,以確保提高持證上崗率。目前會計人員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水平不高,特別對于私企而言更是,企業招聘會計人員多是任人唯親,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因此,企業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嚴格規范會計人員招聘,嚴格按照招聘程序進行招聘,對會計崗位的人員要把好入口關,對未持證人員堅決不用。
(二)平衡男女會計人員比例。這種會計人員男女比例過于懸殊的狀況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時應適當考慮一下平衡男女會計人員比例的問題,嚴格規范會計人員招聘。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文化素質。針對會計人員學歷低的現狀,可以鼓勵高中以下學歷的人員參加函授中專學歷教育以取得中專文憑。對于數量比較多的高中學歷的會計人員,可鼓勵其參加網絡、函授、電大、自考等學歷教育以取得大專、本科學歷;對于已取得大專文憑的會計人員,則鼓勵參加會計本科學歷教育。政府財政部門及企業要出臺一些政策給予適當的補助,補助金額限于學費,以調動廣大會計人員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會計隊伍整體的文化素質。
(四)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當前會計人員行為失范相當普遍,當務之急是要盡快提高會計人員的自我修養和職業道德水準。一方面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特別是誠信教育,要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全過程,注重培養“忠、真、善、廉、思、學、韌、勤”的優良品質,真正把“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會計人員要加強自我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強化職業道德意識,牢固樹立誠實守信的職業操守,增強對就職單位的忠誠度和對事業的責任感,牢固樹立“誠實守信是會計人的執業之命、會計行業的靈魂”的信念。
(五)建立文化產業意識,進一步深化影視會計學習。浙江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將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發揮文化產業發展引領作用,堅持做強做大影視產業不動搖,切實發揮影視產業的帶動力和輻射力,積極引導和鼓勵多元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努力形成“一主多副、競相發展”的文化產業整體格局。公司旗下的財務部,主要是面向各個影視企業提供財務記帳服務。對于多數會計而言,為了適應影視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接受新的專業的財務知識,順應時代的發展,順應大的經濟環境變化。利用現有傳統的會計理論知識結合影視相關內容進行不斷深化學習,特別是要熟識影視會計基本核算辦法,使之更好地指導實際工作,學會融會貫通,為各入區企業帶來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 會計盈余功用; 價值相關性; 盈余質量
一門學科的發展和演化,尤其是革命性的巨變,其直接的動因是研究者“設問方式”的改變。縱觀會計學科的發展史,其“設問方式”大致經歷了三次角度的轉換:第一階段,側重于從“語法”(syntactical)角度對會計問題進行研究,主要回答“怎么做會計”(how to do)的問題;第二階段側重于從“語義”(semantic)角度對會計問題進行研究,主要回答“什么是最好的和應該采用的會計方法”(what to do)的問題;第三階段側重于從“語用”(pragmatic)角度對會計問題進行研究,主要回答“會計信息是否有用,有什么用”(why to do)的問題。在此階段,會計盈余功用理論得以產生并迅速發展。信息觀(information perspective)、計價觀(valuation perspective)、契約觀(contract perspective)就是會計盈余功用理論的代表性觀點。目前,會計盈余功用的實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研究
自1968年鮑爾和布朗(Ball & Brown,1968)在《會計研究雜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發表“An Empirical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一文以來,實證研究范式就被廣泛應用到會計學領域當中。目前有關會計盈余有用性的實證研究文獻主要集中在“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研究上。Holthausen & Watts(2001)指出,雖然這些研究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是其所使用的模型都是相通的。從理論上看,“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研究,根源于各種證券定價模型,而且,無論采用何種定價模型,最終都能轉換成會計盈余和股票報酬率之間的關系模型。例如,信息觀下的收益模型是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而計價觀下的價格模型則是由現金股利折現模型演化而來的,如Ohlson模型就是在現金股利折現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干凈盈余”假設(clean surplus)推導出股票價值與凈資產賬面價值及未來盈余的關系。此后有關“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通用模型――證券定價模型的基礎上展開的。
最早對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進行實證檢驗的文獻仍然是鮑爾和布朗(Ball & Brown,1968)的那篇經典文獻。該文采用事項研究(event study)方法,將1957~1965年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261家上市公司按照盈余未預期增長分為“好消息”和“壞消息”兩組,通過觀察兩組上市公司的市場反應發現在盈利公布前后一個時窗內,資本市場確實能對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做出反應。應當注意的是,Ball & Brown(1968)在進行研究時假設所有公司在收益與報酬率的關系是同質的,即不考慮樣本公司的報酬/收益關系在橫截面上的差異。同時他們也指出,在平均意義上市場未預期盈余對股票的非正常報酬率具有一定的解釋能力,但通過統計技術的處理后,也許掩蓋了一個重要事實,即市場是否會對某家公司的盈余“好消息”或“壞消息”比另一家公司報告的盈余“好消息”或“壞消息”反應更加強烈?Beaver、Clarke & Wright(1979)選取1965~1974年(NYSE)276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對市場未預期盈余和股票超額報酬率進行回歸(即收益回報模型)。研究表明,不同上市公司盈余的市場反應實際上是不同的,開創了盈余反應系數(ERC)研究的先河。此后,有關盈余反應系數的研究逐漸成為信息觀下學者們進行會計盈余信息含量研究的主流方法,但也備受質疑。Lev(1989)研究發現,已有研究文獻所得出的可決系數(R2)普遍偏低,短時窗(2~3天)收益回報模型的可決系數(R2)通常在2%-5%之間,長時窗(一個季度或不到兩年))收益回報模型的可決系數(R2)也只有5%-7%。對于可決系數(R2)偏低的原因,學者們給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非理,這顯然有悖于資本市場有效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價格模型(Ohlson模型和Feltham-Ohlson模型)打開了股票估價的黑匣子,確立了會計盈余在決定股票內在價值中的直接作用,對從計價觀視角進行會計盈余是否具有價值相關性的實證檢驗產生了深遠影響。Frankel & Lee(1998)采用不同國家的數據對價格模型進行檢驗后發現,絕大部分國家價格模型對股價的解釋力度都超過了70%。此后,國內外學者嘗試使用收益模型和價格模型兩種研究設計對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進行更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Francis & Schipper(1999)同時運用價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對1952~1994年間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變動趨勢進行了研究。價格模型的回歸結果表明,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呈逐年遞增趨勢,而收益模型的回歸結果則得出與之相反的結論。Ely & Waymire(1999)對APB會計準則時代(1960~1973)和FASB會計準則時代(1974~1993)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支持了Francis & Schipper(1999)的觀點。Lev & Zarowin(1999)的研究卻得出了相悖的結論,他們發現無論使用收益模型還是價格模型,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均呈下降趨勢,Lev & Zarowin(1999)將出現這種差異存在的原因歸結為研究區間的不一致。
國內對于此問題的相關研究主要有,王躍堂、孫錚、陳世敏(2001)采用收益模型和價格模型對1997年、1998年自愿執行三大減值準備政策和未執行三大減值準備政策的A股上市公司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從價格模型來看,三項減值準備政策的執行并沒有改善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但是從收益模型來看,這一政策的執行降低了每股收益的價值相關性,提高了每股凈資產的價值相關性。趙春光(2003)運用收益模型和價格模型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變遷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在1995年至2001年經歷了一個先升再降的過程,并且在1996年或1997年達到頂點。其中,每股收益和收益與凈資產聯合的價值相關性、當期盈余和當期盈余與盈余變化聯合的價值相關性均存在上述趨勢??梢园l現,獨立進行盈余質量價值相關性研究的文獻非常之少。國內首次把盈余質量價值相關性從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中分離出來進行獨立研究的文獻是柳木華(2003)發表的《盈余質量的市場反應》一文。柳木華(2003)在借鑒Lev & Thiagarajan(1993)和Haw et al.(1998)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取了3類共8個基本信號對上市公司的盈余質量進行計量,并以此為基礎對盈余質量是否具有價值相關性(或者說市場反應)進行了實證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市場反應與基于財務報告基本信號的盈余質量計量正相關,即盈余質量高的樣本組的盈余反應系數比盈余質量低的樣本組的盈余反應系數大,并且盈余質量對未來一年的盈余變化具有顯著預測力。
二、以價值相關性作為評價標準對會計準則有效性進行實證檢驗的研究
以價值相關性作為評價標準對會計準則有效性進行實證檢驗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我們了解不同準則下會計信息(主要是會計盈余)的作用,并為不同準則之間的比較甄選提供可量化的證據。Amir,Harris & Venuti(1993)選取在美國境內上市的來自20個國家的外國公司作為混合樣本,他們分別采用事件研究、收益模型分析以及賬面市值比分析三種研究方法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與其他國家的會計準則相比,按照美國GAAP調節后的會計盈余和股東權益不僅在總體上具有增量價值相關性,而且對調節數據進行分解后的一些項目也具有增量價值相關性。Auer(1996)選取從瑞士會計準則改用歐洲準則(EC)和IAS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結果發現EC和IAS下的會計盈余具有更強的價值相關性。不過Eccher & Healy(2000)卻得出了相反的研究結論,即本土會計準則優于國際會計準則。Eccher & Healy(2000)以同時發行AB股的中國上市公司為樣本比較CAS和IAS的有用性,研究發現在B股市場,IAS下與CAS下的會計盈余和應計項目具有相似的價值相關性,而在A股市場,CAS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更高。
國內學者基于同一市場對不同會計準則下會計信息的相對價值相關性進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是想為我國進行會計國際協調有無必要提供實證證據,但結論并不一致,有些學者認為會計準則體系應當保持中國特色。如潘琰、陳凌云、林麗花(2003)研究發現,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提供的會計盈余數據比按照國際會計準則提供的盈余數據具有更強的信息含量。因而當前我國的會計準則建設仍應考慮國情,不應當全盤照搬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洪劍峭、皮建屏(2001)研究發現從會計收益和股票回報的關系來看,1994年至1999年間,國際會計準則下會計收益和股票回報的相關性并不比國內會計準則下會計收益的價值相關性高,經過國際會計準則進行調整的調節數據也并沒有為投資者帶來增量信息。但是也有部分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我國走會計國際協調化的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王立彥、馮子敏、劉軍霞(2002)在Amir et al.(1993)的基礎上,研究了19家同時在A股市場和H股市場上市的公司根據不同會計準則編制的兩套報表的信息差異,結合市場回報率/會計盈余相關模型和市價與賬面價值比分析模型對報表中的關鍵數據進行了回歸分析。實證結果表明,兩套報表之間的會計盈余數據調整值和股東權益數據調整值對股票市場年度平均回報率和市價與賬面價值比存在顯著影響,即這些調整值能夠增加會計數據與市場回報率之間的相關性,從而進一步驗證了海外資本市場要求中國國內公司在其市場上市必須披露不同財務報表的合理性。此外,李曉強(2004)采用回報率模型(Return Model)和調整后的市值模型(Adjusted Market Value Model)所進行的研究也支持這一結論。遺憾的是,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以盈余數量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單獨進行盈余質量與會計準則國際協調關系的文章并不多見。王建新(2005)對會計準則國際協調化問題進行研究時,以是否提高盈余質量作為中外會計準則的比較標準。在文章中,王建新(2005)對會計準則國際化協調進程及效果兩個方面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在形式上基本實現協調的情況下,實現了一定程度實質上的盈余質量協調,或者說由于兩種會計準則體系本身的原因導致的盈余質量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同時還表明了在我國目前的制度環境條件下,即使完全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也不能顯著改善會計盈余質量,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三、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目前有關會計盈余有用性的實證研究文獻主要集中在“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研究上。雖然這些研究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是其所使用的模型都是相通的。從理論上看,“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研究根源于各種證券定價模型,而且,無論采用何種定價模型,最終都能轉換成會計盈余和股票報酬率之間的關系模型。例如,信息觀下的收益模型是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而計價觀下的價格模型則是由現金股利折現模型演化而來的,如Ohlson模型就是在現金股利折現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干凈盈余”假設(clean surplus)推導出股票價值與凈資產賬面價值及未來盈余的關系。雖然證券定價模型對檢驗會計盈余是否有用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同時也應當看到,完全以證券定價模型作為通用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會計盈余功用理論發展的桎梏,以致到現在我們對該理論的研究仍然無法找到新的突破口。根據對現有文獻的分析,筆者認為會計盈余的有用性不應僅局限于會計盈余與股票價格的相關性研究,還應當體現在會計盈余能否提高以及如何提高證券市場的資本配置效率上?;诖?,筆者提出會計盈余功用理論的實證檢驗應當有兩個分支:一是檢驗會計盈余在股票定價方面是否有用,其通用模型是證券定價模型;二是檢驗會計盈余在引導資本配置方面是否有用,其通用模型是資本配置效率模型。
【主要參考文獻】
[1] 王躍堂,孫錚,陳世敏.會計改革和會計信息質量[J].會計研究,2001.7.
[2] 王建新.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協調進程及其效果研究――基于滬深AB股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5.6.
[3] 李曉強.國際會計準則和中國會計準則下的價值相關性比較――來自會計盈余和凈資產賬面值的證據[J].會計研究,2004.7.
[4] 柳木華.盈余質量的市場反應[J].中國會計評論,2003.7.
[5] Holthausen,R.W. and R.L. Watts,2001,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 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 No.1-3,pp:3-75.
[6] Ohlson,J. A.,1995,Earnings,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1,661-687;Feltham,G.A. & J.A.Ohlson.1995. 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on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1:689-731.
[7] Frankel,R.,Lee,C.,Accountingvaluation,market expectation,and cross-sectional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1998,25:28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