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9 18:40:12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學碩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如何保證和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是社會各界極為關注的問題。研究生畢業論文是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體現,是衡量其能否獲得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1]選題是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關鍵,反映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高低。
一、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意義
研究生畢業論文是訓練研究生形成系統思維、運用科學知識、培養其獨立進行科學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應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見解。選題是撰寫畢業論文的首要環節,應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有較大的理論或實踐價值。常言道:“好題一半文”。選題對于科學研究具有普適性價值,選題關系著研究質量的高低。中國正值快速轉型期,社會問題錯綜復雜。面對紛繁的社會現象,研究生是否能選好時代命題,“問題意識”至關重要。
二、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標準與程序
俗語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同理,無標準不易選題。標準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題。本文由收集整理
選題一般采用重要性、創造性、可行性和合適性標準。重要性指研究問題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可以是理論意義,也可以是實踐意義或社會意義,或兼有之。創造性又稱創新性或獨特性,指在選擇確定和確定研究課題過程中具備的特點??尚行灾秆芯空呤欠窬邆溥M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種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適性主要指選題是否適合研究者的個人特點。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宜考慮經濟、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結合自身能力、經驗閱歷、知識結構、操作技術,遵循“以小見大”原則,從熟悉的領域發現問題,運用新視角、新理論、新方法進行研究,重視“小課題”,以小見大。
選題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從感興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問題原型,接著廣泛查閱文獻資料,初步確定研究問題,然后進一步查閱專門文獻,從而將研究問題明確化。同時,對研究問題進行他評和自評。即在聽取權威專家、前輩、同輩意見和看法的基礎上,不斷實行自我修正,使研究問題日漸成熟。最后,確定畢業論文選題。
三、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來源與方法
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來源有二,自選題目或導師承擔的課題。自選題目具有較大自由度,選題水平和個人生活閱歷、研究能力關系較大,呈參差不齊之態。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穩定,能把握研究方向,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靈活性。研究生可根據個人情況擇優而從。勿論何因,“問題”意識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從瑣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選題,取決于自身的人生經驗與閱歷。“學校-學校”型研究生群體生活經驗尤為單一,是不是束手無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對待生活世界,同化他人的間接生活經驗亦是對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經驗的無限補充。個人能夠直接感受或認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更為廣闊的部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來完成。對“閱讀”材料進行“內容分析”“二次分析”來激發“靈感與火花”,獲得選題。
四、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習慣的訓練
選題思維在于懷疑,“問題”意識在于發現。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當然,懷疑并非毫無根據,而是建立在對研究對象縝密思考基礎之上,既是理性思考的結果,又是新研究的開端。“問題”意識并非人人有之,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培養的結果。研究生欲向畢業論文要質量,就要注意“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習慣的訓練。
恰當運用米爾斯“社會學的想象力”、加芬克爾“常人方法論”,有助于研究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根據米爾斯社會學的想象力,研究生可以培養這樣一種心智品質,幫助他們利用信息增進理性,從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即個人對時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爾的常人方法論從日常生活中,破壞“理所當然”的常規,發現常規背后潛藏的社會事實。
此外,宜“勤”宜“懶”,“問題”長存。“勤”指遇事勤思考,拓寬思路,訓練發散思維,培養“問題”意識。“懶”指大膽創新,學會偷“懶”,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養成創新思維習慣。
總之,碩士畢業論文的選題有章可循,“問題意識”是關鍵。“問題意識”是研究的開端,創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習慣的訓練。
注釋:
在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評選中,朱曉軍的《天使在作戰》、何建明的《部長與國家》、黨益民的《用胸膛行走》、王宏甲的《中國新教育風暴》和王樹增的《》最后獲獎。由于作家們對于題材對象的及時捕捉和深入開掘及激情的文學表現,使得這些作品都具備了一種現實、激情、厚重和動人的力量,讀來使人情緒昂然、心靈震撼、見識擴大、深思綿綿,經歷一次現實和歷史社會生活的精神洗禮,對自己的人生會有一種新的理解與感受。優秀報告文學的品質在這些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報告文學的力量也在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縱觀此次報告文學作品的獲獎特點,評委李朝全認為,報告文學是一種不斷行進中的文學樣式,它的發展與時代變遷、社會生活及民族進步,與文學審美新變、受眾閱讀情趣口味變化等都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獲獎作品基本上可以歸入主旋律范疇。五部作品全都深深印刻著作家感時憂世、愛國愛民、人文關懷的情結,體現和貫徹著報告文學作為“文學輕騎兵”積極呼應時代、參與生活、干預現實的偉大稟性。作品情節細節豐富,生動好讀,感人至深,具備小說等虛構文本所難以企及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談到這5部獲獎作品的各自特點時,評委會副主任李炳銀說,這5部作品各有特點,朱曉軍的《天使在作戰》,用最熱切的贊美和最犀利的筆墨對陳曉蘭這位具有天使般美好心靈和勇敢扶助正義的人物,給予了發自內心的敬佩與贊美;同時,通過陳曉蘭的真實打假反腐經歷,表現了她驚心動魄的和醫療腐敗行為作堅決斗爭的情景,給予衛生醫療領域的丑陋腐敗現象非常犀利的解剖和重擊。作品在現實力量、戰斗風格,擔當精神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十分難得。何建明的《部長與國家》,是一部現實的歷史報告,作品對獨臂將軍余秋里在國家能源危機的時候,被中央高層點將出任石油部部長,爾后即統帥石油大軍征戰不歇,最后經過艱難曲折成功開發大慶油田,為年輕的共和國注入生命活力,創造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壯麗業績作了歷史的表現和現實的解讀。作家對于豐富紛繁的歷史大事件的把握和對于人物情感的描繪,都十分成功,使人在感受歷史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有一種現實的領悟。黨益民的《用胸膛行走》,是作家在38次駐守和穿越之后,以自己真實的見聞感受和深刻的體驗,對駐守在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沿線和整個地區的武警交通部隊官兵長期護路生活的動情描繪和文學表現。作家用一個個真實的生死故事,具體地訴說了在這個“生的艱難,死是容易的”地方,官兵們無私高尚的精神,勇敢犧牲的行為和豐富激情的內在思想情感世界,讀來動人肺腑,淚水難禁,被他們的精神感情和命運緊緊的牽繞?,F實的動人生活內容被作家激情的文學描述所點燃,使《用胸膛行走》成為了照亮人們精神的火把。王宏甲的《中國新教育風暴》,是在 如今依然困惑著人們的教育體制改革及教育方式方法變革的時候,用心的、生動具體的通過認真的內外搜索和冷靜的理性比較研究,對于中國正在發生發展的新教育風暴衍生和開進情形的報告。在大量的有關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習慣等的信息呈現、研究基礎上,作家用自己智慧的理解和感悟,提出了不少對中國教育改革有益的見識。作品對現實的關注力量使這部作品很有社會影響力。王樹增的《》,是作家在結束60年后對的一次文學的穿越。作品對大量歷史人物事件和細節的把握充分,在歷史和現實的背景上對進行了個性的新的詮釋,在理想精神的力量和生理抗拒自然力量的頑強等方面,給以更加開放和現實的理解,使這樣人類歷史上的奇跡真正具有了奇跡的意義。這是作家的一次精神和歷史文學的旅行,也是一次史詩的追求寫作,是截至目前表現的最具歷史現實意義和史詩品格的作品。
參加此次報告文學評獎的評委們一致認為,獲獎作品較好地表現了這兩年報告文學創作的水平。因為評獎篇目的限制,還有許多優秀作品未能入選。所以,通過這次評獎的檢閱,在閱讀了參評的125部作品之后,給人的感覺還是欣慰的。報告文學創作,盡管有很多缺陷和不足,有許多值得改進和發展的地方,但實際的情形,決不像有人驚呼的那樣,真的到了需要“拯救”的地步,到了生死“淪落”的關頭。很多人對于報告文學的認識是建立在粗糙的直觀感覺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認真大量的閱讀基礎上,所以,認識的偏差也就難免。在評選的過程中,不少長期研究小說的評論家、編輯,對于報告文學的評價都十分良好,認為報告文學所包含的社會信息和力量,是十分豐富和有力的,閱讀報告文學的感動和思考時常讓自己興趣盎然,心身感動。
(一)回顧搖滾樂在國內發展的歷史,某些或某支搖滾樂隊的介紹,搖滾音樂人個人傳記或者訪談?;仡櫄v史的包括洛秦的《搖滾樂的緣起及其社會文化價值》、鐘子林的《搖滾樂的歷史與風格》和《搖滾樂的興起與影響》、陸凌濤、李祥的《吶喊:為了中國曾經的搖滾》;個人訪談有周國平與崔健一起完成的《自由風格》;搖滾樂隊介紹有周游的《北京搖滾音樂部落》等等。其中,洛秦的《搖滾樂的緣起及其社會文化價值》,從文化方面和社會方面為主,多角度闡釋了搖滾樂的起源與壯大。鐘子林的《搖滾樂的歷史與風格》,則以時間脈絡來構思全文,自搖滾樂的誕生至今,整理了搖滾樂的發展的一系列變化,并且詳細介紹了各個時期的主要搖滾人物的音樂、生活以及創作背景。周國平和崔健合寫的《自由風格》則是以對崔健的訪談錄為主的個人專輯。周游的《北京搖滾音樂部落》則是以介紹北京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20年左右的時間里,北京涌現的一些重要的搖滾樂隊。
(二)搖滾在傳播方式、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說是非音樂類學科上的研究。主要包括像從人類學、傳播學、社會學等角度進行研究。比如,1、新聞傳播學類的有:《邂逅、共生與回歸――身體景觀中的MTV與浪漫“搖滾”》作者鄭建麗,本文解釋了搖滾和MTV結合后的傳播效果。搖滾自己的個性和搖滾樂帶動的歌迷市場還有它所獨有的搖滾精神,和MTV這種相對獨立的藝術形式與偶像制造能力相結合,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邂逅、共生、回歸,在這過程中產生的很多有意思的現象。那么這類型的文章還有2、文藝學方面的《消費時代的音樂文化癥候:中國流行音樂研究》、《搖滾時代》作者王輝;3、社會學方面有《傷花怒放:搖滾的被縛與抗爭》作者郝舫,這篇文章談到了很多搖滾樂存在的社會價值,研究了很多一談到搖滾樂就要涉及的關鍵性問題,例如反叛、搖滾精神、獨立、理想、希望等等,以此來展開全文?!痘绎w煙滅:一個人懂得搖滾樂觀察》作者顏峻,本書的特點非常鮮明,是以研究和市場調查為互補,既有理論研究,又有社會深入的調查體會,包括了21世紀以來不長的中國的小眾音樂發展歷史,追求標新立異,和填充學術空白。4、心理學方面有《搖滾樂的傳播心理學分析》作者崔茜,從心里學的視角進行分析,對于搖滾樂之所以受到年輕人尤其青少年的狂熱追捧,除了音樂本身,在青少年心理特殊性方面進行研究和闡釋。
(三)音樂人類學角度對中國搖滾樂研究。這一類主要從社會學、人文關懷、音樂美學等不同視角進行研究。其中比較有開闊視野,具有較強預見性的文章包括:付菠益的音樂人類學博士論文《宣泄的儀式――中國搖滾樂的音樂人類學研究》、謝力榮的課題論文《南京“地下樂隊”尋蹤》、屠金梅的近代音樂史碩士論文《論中國搖滾樂的反叛性缺失》、周華生的音樂美學碩士論文《狂飆喧囂的感性敘事――搖滾(樂)的存在及其聲音感覺的邏輯》等等。其中《宣泄的儀式――中國搖滾樂的音樂人類學研究》一文中以崔健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崔健的采訪、對中國搖滾演唱會現場的觀察、大陸搖滾市場的調查闡述了大陸搖滾樂的文化內涵,文章的創新點在于把搖滾的演出描述成一種“準宗教”的儀式現場,把構成整場演出的舞臺效果、樂器演奏、歌迷現場吶喊等等看成是儀式現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象征符號”,把這種狂熱的表演解釋成為了一種宣泄儀式?!墩撝袊鴵u滾樂的反叛性缺失》一文中對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大陸自己的搖滾樂誕生至今30年的演變與發展做了梳理,并從搖滾精神中的反叛作為切入點,通過對歌曲譜例與歌詞的研究,闡釋了中國大陸早期搖滾樂作品中反叛是什么,在多年的發展中,反叛一詞的含義的變化又是什么,以及這樣的變化帶來的問題又是什么?!犊耧j喧囂的感性敘事――搖滾(樂)的存在及其聲音感覺的邏輯》一文通過對搖滾樂作為個案研究得出,搖滾樂相對于主流音樂甚至是主流文化是一種獨特的“狂飆喧囂的感性敘事”這種敘事是純感性的,與其他民族音樂、西方古典音樂等都一樣,在發展過程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點,形成了特有的欣賞族群。(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 蕭梅、齊琨:《音樂人類學的實地考察》,載《音樂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導論》(洛秦編),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
[2] 參見張鐘汝等,《城市社會學》,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第二頁。
[3] 參見湯亞汀的《西方城市音樂人類學理論概述》,載《音樂藝術》,2003年第2期。
[4] 洛秦:《‘新史學’視野的下的音樂人類學與歷史研究》,載《音樂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導論》(洛秦編),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
[5] 洛秦:《搖滾樂的緣起及其社會、文化價值》,載《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6] 薛藝兵《捕風捉影話田野――音樂人類學田野的中國思路》,載《音樂藝術》,2010年第1期。
關鍵詞:轉述動詞 文學類學術論文 中國作者 英語本族語作者
0 引言
轉述是學術寫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運用轉述可以體現作者對轉述命題或被引作者所持的態度,為作者的評論開啟評價空間[1]。轉述動詞是轉述的重要信號之一,作者可以通過轉述動詞實現言語功能,導入被引用者的聲音,實現作者、被引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對話。恰當使用轉述動詞是作者尋求其交際目的與學科規范之間平衡的一種重要手段[2]。因此,對轉述動詞進行研究是理解作者意圖與學科規范之間關系的起點,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正確使用轉述動詞有助于提高英語學術寫作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實現寫作目的。
1 國內外研究綜述
語言轉述現象一直以來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國外學者從傳統語法、文體學、功能語言學等角度對語言轉述現象進行了研究。傳統語法重點從直接引語、間接引語的轉換關系上關注對他人話語的轉述策略[3]。在文體學領域,Leech和Short把對言語和思想的表征區分成五類:直接引語、間接引語、自由直接引語、自由間接引語和人物話語的敘事性報道,這種分類方法擴大了語言轉述研究的范圍[4]。功能語法學家Thompson則關注轉述動詞的人際意義,指出轉述者對轉述內容的態度主要體現在轉述動詞上[5]。對批評話語分析學家而言,轉述動詞體現了語篇互文性和語篇中的多聲特征[6]。專門用途學者也注重對轉述動詞的研究,他們對轉述動詞進行分類,關注轉述動詞在學術論文中的功能,同時通過引用分析(Citation analysis)關注轉述動詞的使用[7]-[10]。其中,Thompson和Ye將轉述動詞分為三類:研究轉述動詞(Research verb)、語篇轉述動詞(Textual verb)和心理轉述動詞(Mental verb),并分析了各類轉述動詞的人際意義。此后,Thomas和Hawes[8]以及Hyland[10]等人在其基礎上做了類似分類。
國內部分學者從認知語用角度研究引用現象中與認知有關的方面[11],或者研究引語在語篇中所完成的修辭功能[12]。有的學者對學習者學術英語語料中使用的轉述動詞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13]-[17]。也有學者分析了引用的結構形式及其與時態、語態的關系,探討了轉述動詞的類別及功能[18]。
以Hyland為代表的國外學者的研究以英語本族語研究者的學術論文為語料,未涉及母語為漢語的英語學習者對轉述動詞的使用情況。而中國學者的研究中,對學習者學術英語語料的定性及定量研究所選擇的語料大多來自應用語言學;以期刊論文為語料的種類及數量有限,從對比分析的角度探討中國作者和英語本族語作者在學術論文中轉述動詞的使用情況的研究更不多。本研究將在這些方面做一些嘗試。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從Springer電子期刊中選取近十年(2004-
2013)文學類論文共20篇,其中中國作者和英語本族語作者論文各10篇。選擇語料時,研究者還考慮到論文期刊的多樣性及代表性。然后,研究者根據學術論文撰寫的規范要求,運用人工識別的方法記錄論文全文中所有標注了引用信息(作者,時間,頁碼)的地方,對所得語料進行分類統計。首先統計了兩類作者零轉述動詞的使用情況。其次,分別對轉述動詞總次數、使用頻率較高的轉述動詞做了統計。最后,重點統計了兩類作者表示評價傾向的轉述動詞的使用情況,并對以上各類型語料進行對比分析。
3 研究框架
Hyland基于Thompson和Ye以及Thomas和Hawes對轉述動詞的分類,運用過程法和評價法對轉述動詞加以分類[10]。按照過程法,轉述動詞可以分為三大行為類型,即研究行為(指研究者在研究結論或研究過程中對真實世界行為的陳述)、認知行為(指心理過程)、話語行為(指語言表述方式)。而按照評價法,轉述動詞又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表明現作者對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做法持肯定態度;第二類表明現作者不同意或不接受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其做法;第三類轉述動詞不直接表明現作者的觀點,而是現作者通過轉述動詞傳遞被引作者的態度、觀點和評價,具體又可以分為四個小類,包括①被引作者以肯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觀點;②被引作者以中立的姿態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客觀上做了什么事;③被引作者以謹慎的態度提出自己的觀點;④被引作者以批判的態度評價別人的研究或研究結果。
Hyland沒有說明過程法和評價法各自的優缺點,也沒有說明兩者的相互關系。本研究認為,過程法基于研究行為的本質特征,從行為、心理和話語三個方面對轉述動詞進行分類,有利于提高人們對轉述動詞本質的認知,具有理論上的指導意義。而評價法立足于現作者、被引作者以及讀者之間的對話性,旨在區分現作者、被引作者的立場和態度,從而幫助讀者明確現作者的觀點。同時,評價法也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者學術寫作中對轉述動詞的運用能力,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本研究在對比分析中國作者和英語本族語作者轉述動詞時基于Hyland的評價法,首先將轉述動詞分為兩個大類,第一類是現作者通過轉述動詞進入語篇,向讀者闡明自己的立場、觀點和論斷;第二類是現作者通過轉述動詞表達被引作者的態度、觀點和評價,從而間接幫助讀者了解現作者自己的觀點。之所以采用這樣的分類方法,是因為轉述是作者借助語言表述心理的過程,也是意向性自我構建的過程,反映了現作者對轉述內容的認知評判,并通過轉述動詞進入語篇,向讀者闡明自己的科學論斷。
[2]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
382.
[3]Yule,G.et a1.“On reporting what was said”,ELT Journal,1992,46(3):245-251.
[4]Leech,G.& M.Short.Style in Fiction.London:Longman, 1981.
[5]Thompson,G.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1996.
[6]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7]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
382.
[8]Thomas,S.& T.Hawes.“Reporting verbs in medical journal articles.”ESP Journal,1994(13):129-48.
[9]Swales,J.Genre Analysis:English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Cambridge:CUP,1990.
[10]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Haflow:Peaon Education,2000.
[11]彭建武.語言轉述現象的認知語用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5):359-366.
[12]辛斌.引語研究的語用修辭視角[J].外語學刊,2010(4):67-
73.
[13]胡志清,蔣岳春.沖外英語碩士論文轉述動詞對比研究[J].語言研究,2004(3):123-126.
[14]袁邦株,徐潤英.社會科學論文中轉述動詞的學術考察[J].求索,2008(12):79-81.
[15]孫迎暉.中國學生英語碩士論文引言部分轉述語使用情況的語類分析[J].外語教學,2009(1):53-57,69.
[16]婁寶翠.學習者英語碩士論文中的轉述動詞[J].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5):64-68.
[17]張軍民.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學術語篇轉述動詞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246-249.
[18]唐青葉.學術語篇中的轉述現象[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2):3-6.
摘 要:基于傳統的弱勢地位、政治性敏感地位與旅居海外等原因,中國大陸學者對中國語境下的特殊基督徒群體如婦女基督徒、教職人員以及海外華人基督徒的現狀研究或忽略、或顧忌,或鞭長莫及,出現研究單薄或者成果寥寥無幾的情況。運用社會分層的理論與方法,側重研究特殊基督徒群體的經濟、政治生活以及與海外華人基督徒與中國內地的全方位聯系與影響,應成為今后研究的基本方向。
關鍵詞:婦女基督徒;教職人員;海外華人基督徒;現狀研究;述評
在中國特殊的社會環境中,婦女基督徒、教職人員群體以及海外華人基督徒,或者處于傳統的弱勢地位而為人所忽略,或者處于政治性敏感地位而為人顧忌,或者居于海外而為人難以觸及,他們成了一群特殊的基督徒群體。本文試圖對此三類中國式特殊基督徒群體十年來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評述,還望方家批評指正。
一、婦女基督徒現狀研究
目前,中國大陸未見有婦女基督徒現狀研究的專著。不過,相關的博士、碩士論文倒有數篇值得稱道。陳玉英的博士論文《基督教信仰對婦女婚姻滿意感之影響》(華東師范大學,2011)采用問卷調查的量化研究與深度訪談的質性研究方法,探討了婦女基督徒的婚姻滿意感,發現:基督徒婦女信教年數越長婚姻滿意感越高,基督教婦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婚姻滿意感越低,基督徒婦女婚姻滿意感顯著高于非基督徒婦女,基督徒婦女婚姻滿意感最低的相關因素是沖突處理、休閑娛樂和性關系。信教10年以上的基督徒婦女婚姻滿意感卻在六個維度上顯著提高,包括男女角色、子女教養、姻親關系、金錢管理、沖突處理和感受關愛,原因是婦女信教后在認知層面發生改變,或者深層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婚姻滿意感提高。
王邦虎的碩士論文《鄉村婦女的“天堂之路”》(安徽大學,2010)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對安徽懷遠新河地區的婦女基督徒進行了田野調查,認為婦女歸信的直接誘因是疾病與家庭苦難,信教婦女在儀式中釋放壓力得到解脫,同時在祖先崇拜、喪葬儀式中堅持不跪拜的基督教原則,但最后又不得不參與其中,表現了基督教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沖突與折中。劉延飛的碩士論文《一個農村女性的基督教信仰研究》(中南大學,2011)通過對一個農村婦女基督徒的生活進行長期的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發現農村婦女選擇基督信仰深受農村重男輕女的社會文化影響。同時,信教以后的農村婦女有著向親戚、朋友、鄰居甚至陌生人傳教的相當熱情,這成為農村基督教迅速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李瑾瑾的碩士論文《女性宗教認同研究》(鄭州大學,2007)對鄭州市佛教女信徒與基督教女信徒在宗教認同方面進行了比較研究。許春燕的碩士論文《基督徒心理幸福感、宗教性、壓力知覺及社會支持的研究》(西北師范大學,2011)通過心理學的專業測量,發現男女基督徒在心理幸福感、社會支持、壓力知覺上存在顯著差異:女性基督徒的心理幸福感、社會支持、內傾宗教性得分顯著高于男性,而男性基督徒的壓力知覺、外傾宗教性得分顯著高于女性基督徒。常薇的碩士論文《中國基督教宗教性量表的編制及其相關研究》(上海師范大學,2008)發現在基督徒和慕道友中,女性的宗教性總分顯著高于男性,且女性在宗教性上比較趨同,而男性的個體差異較大。另外,也有學者對農村婦女信徒總體情況、某一地區的婦女基督徒的調查、殘疾婦女基督徒見證敘事以及基督教關于婦女的觀點等方面進行了論述(花傳國,易水霞,2011;趙銀俠,2000;張蓬,尹宏,1988;林連華,2009;王曉春,1991;王美秀,1995)。
二、教職人員現狀研究
李峰的《鄉村基督教教職人員的社會階層分析――以浙南Y縣X鎮基督教為個案》(晉陽學刊,2006年第3期)以浙南X鎮為個案,參照陸學藝教授關于中國社會轉型期鄉村社會階層劃分的成果,考察并發現了該地教職人員的階層分布:基本遍及鄉村社會的各階層,尤以家庭小工廠主和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農民知識分子、雇工以及私營企業管理者此五階層為最,作者認為鄉村教會存在著形式開放性和實質封閉性等特征。
劉建忠的碩士論文《論宗教教職人員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地位、功能與作用》(新疆師范大學,2011)將教職人員與和諧社會建設聯系起來,認為宗教教職人員是溝通人神及黨和政府與信教群眾關系的“雙重橋梁”。他們不僅支撐著宗教的生存與發展,而且通過日常的講解經活動和自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周圍的信教群眾,從而對信教群眾的思想言行、各宗教間以及同一宗教內部不同教派的關系發生影響。宗教教職人員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然優勢,協助黨和政府開展基層工作、倡導并先行對陳舊落后的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教義教規進行改革,尤其是在協助解決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問題時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同時宗教教職人員在帶領信教群眾發展經濟、開展國際民間交往從而擴大我國國際影響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海外華人基督徒現狀研究
關于海外華人基督徒的現狀研究,至今大陸還未見有專著出現,僅見美籍華人楊鳳崗的《皈信?同化?疊合身份認同-北美華人基督徒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一書。該書通過對華盛頓特區的一個華人教堂的田野考察,發現,美國華人基督徒既沒有放棄族群認同被動地接受同化,也沒有拒絕融合而簡單地固守其族群認同,而是同時圓潤地建構和重構美國人認同、華人認同和宗教認同(疊合認同)。在疊合認同模式之外,楊鳳崗還發現另外兩種不成功的或適應不良的認同模式:碎片融和、融化融合。
此外一些期刊論文具有一定的影響,值得參考借鑒,如張云《北美華人基督徒影響力分析――基于“軟權力”的視角》(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第5期)、萬曉宏《美國華人基督教會研究:以大波士頓地區為例》(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5期)、李愛慧《當代美國華人基督徒的構成》(世界民族2009年第4期)、方文《疊合認同:“多元一體”的生命邏輯――讀楊鳳崗《皈信、同化和疊合身份認同:北美華人基督徒研究》(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6期)、曹云華《對東南亞華人文化適應的影響》(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2年第1期)、華樺《巴黎華人留學生信仰基督教特征研究――以巴黎部分華人基督教會中的留學生為例》(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新哲《旅美華人教會活動見聞》(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第2期)。
關鍵詞 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 重要他人 作用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Impact of Significant Others on Preschool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YANG Liu
(College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Preschool teacher role socialization is a lifelong dynamic process, the impact of significant others on the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can not be ignored, its main impact are: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by peremptory norms guiding role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authority-oriented person - kindergarten leading role in the long role of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socialization; supporting role of peer groups of preschool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role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role of preschool teachers as well as evaluating the role of parents of preschool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Key words preschool teachers' role socialization; significant others; role
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是指幼兒教師在專業團體中,接受專業規范、教師文化及學校環境下的角色適應過程,是幼兒教師學習并獲得專門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和表現專業精神的終生動態過程。①從個體層面看,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也是“教師角色扮演”的過程。幼兒教師在角色社會化的過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幼兒教師社會地位、幼兒教師家庭因素、幼兒教師個人的價值觀等,其中“重要他人”對幼兒教師的影響不容忽視。②所謂“重要他人”是指幼兒教師對個人的“自我角色”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和群體,他們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發展有著“主導性影響因素”。③幼兒教師在為人師者的任教環境中,園長、同事、學生和學生家長都是幼兒教師較為長期的,互存利害關系的“重要他人”,他們的行為和期望都可能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產生實質性的推動作用或者阻礙作用。④按照性質劃分,幼兒教師任教環境中的重要他人可分為三類:(1)權威導向者――園長、行政人員;(2)同輩團體――幼兒教師;(3)服務對象――學生和家長。本文試圖分析,在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過程中,權威導向者、同輩團體和服務對象對其所產生的影響。
1 權威導向者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影響
權威導向者在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過程中,主要是透過“權威”這一特殊身份,用強制性和引領性的特點來促進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這樣的權威導向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制度權威導向者,是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及由各級政府部門牽頭,組織專家為學校和教師制定正式組織章程、行事規范的權利的團體,可稱為制度權威導向者。另一類是指對幼兒園事務參與管理指導的,以行政代表的身份管理全園的如園長等稱為管理權威導向者。
1.1 制度權威導向者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強制規范作用
制度權威導向者是指有著頒布正式組織章程、行事規范的權利,通過法律法規對幼兒教師角色進行強制性規范的重要他人,有著鮮明的特點是保證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強有力的制度力量。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以下簡稱《專業標準》)。是制度權威者對幼兒教師的強制角色規范,是定義者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來促使幼兒教師形成一種對教師角色“自我”的解釋。制度權威導向者的規范化、制度化的角色要求迫使幼兒教師為了繼續留在教師崗位,唯有遵循權威導向者這一重要他人為其塑造的角色形象和期待,表現專業角色。
1.2 管理權威導向者――園長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引領作用
在幼兒園中,最重要、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無疑是該組織的領導者――園長。園長的管理風格直接影響著教師角色社會化的進程,園長作為幼兒教師的領導者,是“一個幼兒園的靈魂”。園長對全園的一切事務起指揮督導作用,園長的領導方式與良好的學校氣氛密切相關。園長作為幼兒教師的重要他人,是既具有權威管理性領導師生共同努力實現教育實踐活動的工具性重要他人,也是滿足幼兒教師個人需要的情誼性的重要他人。葛樂士(N. Gross)等人于1965年所發表的《全美校長職務的研究》(The National Principalship Study)表明校長以專業顧問的態度來引領教師教學,那么學校的教學效果較佳,會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促進教師專業順利發展。⑤同樣,園長對幼兒教師的管理權威在理想狀態下應是一種“專業權威”,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平臺,尊重教師專業活動的權利,積極思考教師的“專業自”。
2 教師文化――同輩群體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支撐作用
幼兒教師要實現其角色社會化,在幼兒園環境中,與同事正式和非正式的社會交往也具有相當的影響作用。⑥陳金菊調查廣州市區幼兒園環境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證研究表明,幼兒園各個變量都會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教師文化。⑦教師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同輩群體的規范又是形成教師文化的重要因素。所謂同輩群體又稱“同伴群體”或“同輩團體”是指具有共同的價值觀、興趣及活動,處于相近年齡(或同年齡)和發展水平的人而組成的群體。同輩團體作為教師角色化的重要他人,是一種無形的、隱蔽的影響,對幼兒教師角色化是潛移默化的,蘊含于教師的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幼兒園同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也是其專業社會化必要條件,良好的教師文化和同輩團體互助合作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具有支撐作用。特別是新教師的專業化,常常取決于教師同事之間的接受程度和認同程度。⑧
同輩群體對有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幼兒教師處于同事團體中,同輩團體對幼兒教師傳遞同輩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多數教師喜歡依據自己的方式來處理幼兒園班級事務,也能尊重其他老師的處理方式,老師之間互相尊重、分享、協商問題合作研究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形成一種比較好的教師文化氛圍。合作協同的教師文化氛圍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是一種支撐作用。
教師同輩群體提供給幼兒教師入職后所需要學習的新角色和社會技能,并促使幼兒教師個體對教師同輩群體產生認同感,影響幼兒教師個體的言行,由于作為權威代表的專家和園長都是占據支配地位的規范性重要他人。
3 服務對象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影響
3.1 幼兒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推動作用
在教師角色社會化發展的過程中,鮮少有人注意到關注幼兒對教師角色社會化的重要性。根據束從敏針對10名幼兒教師的深度訪談,調查幼兒教師獲得職業幸福感的原因,結果表明對于老師的付出來說,孩子的愛是最大的安慰和補償,也是她們在工作中體驗到幸福的重要原因。⑨在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進程中,幼兒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幼兒教師在角色社會化的過程中,對于教學中的成就感,是同時來源于自己和兒童的共同的成長和進步的。在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師幼互動質量與教師教育策略的提升,專業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有效的師幼互動能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促進教師角色社會化。尤其在貫徹《綱要》的今天,教師和幼兒在活動中真正互動起來,也更能顯示一位教師的專業水準。幼兒與教師的角色社會化是在師幼互動的交互作用下相互影響的。
3.2 家長對幼兒教師的角色社會化的評價作用
教師是以教育教學工作這一特殊勞動來換取經濟報酬的職業,幼兒教師在充當“受雇者”這一角色時,不得不要考慮到家長這一重要他人的角色期待。家長作為教育資源的享用者,對幼兒教師的角色期待不僅能夠折射出家長對幼兒的教育觀點,更重要的是對幼兒教師自我角色評價有著重要作用。胡福貞在其研究中指出,幼兒教師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會頻繁地進行外部參照比較,其中四種典型的參照物之一就是家長對自己的信任和認可作為評價自己工作的依據。⑩
據張帆對幼兒教師與家長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絕大部分的家長和教師都將對方視為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認識到彼此為同一個目標――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家長對幼兒教師角色社會化的直接、間接的影響能夠對幼兒教師產生最為緊迫的心理壓力,并潛在地改變幼兒教師的角色行為。家長通常對幼兒教師的品評無需太多的教育理論的支持,往往是來源于日常生活的經驗與交流。孫瑞權在幼兒教師專業認同感對教師專業發展影響的個案研究中,有教師在訪談中表達“我覺得家長的信任和尊重是我工作的最大的動力,至于幼兒教師地位低下也就不很重要了。家長更加體驗到了我們的辛苦,當家長都對我的工作很滿意時,我就覺得工作很值得了。”
注釋
① 謝維和.教育活動的社會學分析―― 一種教育社會學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4:119-124.
② 彭云.重要他人: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者[J].當代教育科學,2012.11:34-36.
③ 吳康寧.教育社會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44.
④ 周艷.教育社會學與教師研究[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112-118.
⑤ 馬和民.新編教育社會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91-112.
⑥ 唐彬.重要他人研究述評[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0.9:23-25.
⑦ 陳金菊.影響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幼兒園環境因素之研究[D].廣州大學碩士論文,2004:22.
⑧ 周艷.教育社會學與教師研究[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100.
⑨ 束從敏.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3:89.
⑩ 胡福貞.幼兒教師自我評價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2008:180-183.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近代廣東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研究以華南理工大學唐孝祥教授及其碩士生發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學位論文為代表,在研究對象上集中在廣東的三大僑鄉,主要包括唐孝祥《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2003)、賴瑛《興梅僑鄉近代建筑美學研究》(2005)、吳妙嫻《近代潮汕僑鄉建筑美學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廣府僑鄉建筑美學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這幾部著作和論文進行詳細的評析。唐孝祥的《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是一部從建筑美學視角對近代嶺南建筑文化進行剖析的理論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鑒了現代美學和建筑美學的理論成果,在生存價值論的哲學基礎上提出了有關建筑審美文化機制的四層次說和建筑適應性理論,以此為理論工具,作者對近代嶺南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進行了框架式的探討。在論證嶺南三大僑鄉建筑審美文化機制和建筑適應性的基礎上,《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進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這一頗有啟發意義的概念,用來概括廣東僑鄉的建筑審美文化精神,作者總結道:“從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僑鄉建筑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強烈的時代性和獨特的文化性”①、表現出“鮮明的開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創新性特征②”;興梅僑鄉“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對傳統儒家文化的認同和持守……形式多樣的客家僑鄉建筑充分顯示了對自然、社會和人文的高度適應性……建筑選址的風水觀念反映了客家僑鄉對建筑環境的審美選擇”;而潮汕僑鄉建筑則表現出“博采眾長的開放品格”、“經世致用的商業意識”、“精雕細刻的炫富心理”③??梢钥闯?,相較于現有的僑鄉建筑研究文獻,《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表現出了相對宏觀和系統的視野,它不局限于對某種單一的僑鄉建筑風格進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聯系的方法,論述了不同區域、不同建筑現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驅動力,以及受不同歷史地理條件與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影響,不同地域僑鄉建筑的發展所表現出的不平衡性。總的來說,《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對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點式的,它為建筑美學在僑鄉建筑領域的研究確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堅持主客體相互契合的辯證思路原則,而方法則可以概括為反映建筑審美標準辯證性的審美文化機制四層次說和建筑適應性理論。在唐孝祥教授指導的三篇碩士論文中,這些原則和方法被遵循和應用,使得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賴瑛的碩士論文《興梅僑鄉近代建筑美學研究》(2005)主要從審美文化背景、審美屬性、建筑美的表現形態、審美文化個性幾個方面來論證興梅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特征。在審美文化背景的相關章節中,作者將興梅僑鄉的文化精神概括為:“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價值取向,慎終追遠、重本溯源的宗親觀念,自強不息、無私回報的文化心理”④,這是該文對主體審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體方面,除了對自然適應性和社會適應性的一般性探討外,該文主要概括了興梅僑鄉建筑人文適應性特征,即“重貴輕富的價值取向,趨吉避兇的藝術追求,進退兩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現形態,即“千姿百態的建筑樣式,禮樂相濟的文化意境,獨具一格的環境模式”⑥,最后。根據主客體相契合的原則,作者概括了近代興梅僑鄉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嘗試性的文化開放特征,恪守傳統的美學特征,基于堂橫屋的建筑性質特征”⑦。朱岸林的碩士論文《近代廣府僑鄉建筑美學研究》(2006)在論文結構上和賴瑛的論文基本相同。主體方面,該文將近代廣府僑鄉的文化精神概括為“重商崇利、開拓創新的價值取向,開放融通、博采眾長的文化心理,戀祖愛鄉、實業興國的民系觀念”①??腕w上,廣府僑鄉建筑的人文適應性特征被概括為“積極主動的開放品格,匯通中西的融合思維,勇于創作的創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現形態上,該文主要從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環境三個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吳妙嫻的碩士論文《近代潮汕僑鄉建筑美學研究》(2006)比起前面兩篇論文有了一些新的視角,主要體現于該文對僑資與僑鄉建筑發展關系較為系統的探討,該文總結了近代潮汕華僑投資的一些特點,包括投資房地產業比其他行業利潤更有保障;地區城市人口增加,有發展房地產業的需要;以及傳統心理和市政建設對房地產業的推動等。此外,該文也同樣從主客體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僑鄉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體上,潮汕僑鄉的民系精神表現出:“尊儒重商、開拓創新的價值取向,團結自強、博采眾長的民系心理,微觀技巧、經驗直觀的思維方式,精美細致、雅俗共賞的審美理想”③,在客體上,潮汕僑鄉建筑的審美屬性表現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與時俱進的時代性,內涵深厚的人文適應性特征”④??偨Y來說,近代潮汕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特征表現為:“(城鄉)建筑形制發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術的務實性及建筑裝飾的炫耀性”⑤。前者來源于“潮汕民系保守與開放的二重性心態”⑥,而后者則“體現了潮汕民系務實與虛榮的矛盾心理”⑦,“這種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體文化與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時體現了經驗性文化及商業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響”⑧。以上三篇碩士論文以《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所建立的建筑美學理論為指導,深化和拓展了廣東三大僑鄉的建筑審美文化研究。由此我們得以更加全面的認識廣東各地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特征,如廣府僑鄉建筑的崇商重利、積極主動的開拓創新;興梅僑鄉建筑的重貴輕富、恪守傳統與嘗試性的文化開放;潮汕僑鄉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觀技巧等。若對三者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其各自的審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鄉土文化、儒家主體文化、西方外來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結果,由于華僑群體的建造行為正是他們在中西文化抉擇中自覺與不自覺的一種心理反映。是拋棄傳統的建筑觀念,對西方建筑文化全盤接收,還是兼容并包,擇善而從,這并不是一個單項選擇,不同地域的華僑群體生存方式不同,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產生多樣的僑鄉建筑風貌。
盡管現有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總體來說該領域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作為審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體研究仍較為薄弱。主體審美心理沒有客觀的測量標準,華僑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對其界定只能依靠對主體行為和建筑現象的解釋。但現有研究往往從建筑現象做宏觀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對主體的社會構成,以及主體行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對于僑鄉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學的特征。諸如“開拓創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實上是建筑反映出來的主體精神,這些精神特征不僅見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飾、家具等等其他物質資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審美文化特征應當更加類型化。這方面研究的缺失實際上反映了對主客體聯系認識的斷裂。第三,關于近代廣東僑鄉建筑文化地域性格與經濟、政治、思想等社會因素的相互作用關系,現有研究還較為表面化。社會經濟政治對于建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這種影響如何參與到具體建筑形態的塑形過程中去,這是研究的難點之一,也是現有研究往往回避的問題。第四,現有研究較為忽視僑鄉建筑審美文化與僑鄉社會變遷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說,雖然他們認識到僑鄉建筑文化是文化沖突和融合的結果,但仍然使用相對靜態和孤立的視角來考察建筑現象,而忽視其動態和過渡性的審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個建筑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的現實意義還有待深入挖掘。僑鄉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體系沖突、分化、整合與調適過程在民間演進的生動實例,與當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鮮有研究討論近代廣東僑鄉所發生的建筑文化適應現象對當代建筑創作的借鑒意義。
解決以上學術缺憾的關鍵在于,尋求某種視角,或是某個概念,或是某種方法,來統合主體與客體,以及各種學科視野。正如唐孝祥認為,“美學的學科邊緣性和建筑美學的邊緣交叉性質,決定了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研究在對象上的復雜性,在目標上的多樣性和在方法上的綜合性”①。這一觀點對于廣東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研究也同樣適用。但是難點也出現在這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將傳統的建筑學重客體的研究傾向與主體研究結合起來,以及如何將傳統的建筑學重現象的研究傾向與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視角結合起來。從而解決現有研究中各種視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聯系的問題,這里,我們試圖引入“空間”概念作為建筑審美文化研究中聯系主體與客體,建筑學與其他學科視角的一條橋梁。這里的“空間”不是單純的建筑學意義上的空間,而是表現為多學科交叉視野的重合點。在社會學中體現為空間社會學,在經濟學中體現為空間經濟學,在心理學中體現為環境心理學等,空間概念的不同層面為各學科視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廣東僑鄉社會處于空間轉型的歷史階段,傳統空間模式被逐漸消解,新的空間模式開始擴張,這是其建筑空間、經濟空間、政治空間、思想空間、藝術空間等各層面空間內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間與其它人工環境共同構成抽象空間的物質基礎,通過這種方式,各學科視角的僑鄉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統化,同時我們也可以初步得出一個結論,即近代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體現出過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動了社會的空間變革,同時也是社會空間變遷的結果。見表1。通過考察近代廣東僑鄉建筑所推動和反映的社會空間變遷特征,可以得出另一個推論,即近代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眾性,它表現為一種“建筑風尚”。由于社會空間不會因為孤立的、偶然出現的新空間形式而發生變遷,只有當一種新的空間形式為大眾予以認可時,我們才能說整體的社會空間發生了變化,也就是社會空間變遷,因此這里涉及到空間轉型的動因、發展機制和結果。首先,從動因來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長階段都存在著空間的擴張現象,即通過對空間的占有,來實現文化原型的自我復制和繁衍。然而,客觀空間的有限性則預示著增長的極限,導致了不同空間模式的沖突,近代廣東社會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間沖突的表現;其次,從發展機制來看,空間文化模式轉型是一種質變過程,與常態下的線性擴張不同,這一過程的空間擴張呈現指數化暴漲的特征,在物質實踐上表現為某類建筑形式的流行熱潮,流行既可以從原有空間模式的母體中產生,也可以通過跨文化方式產生,“當一種習俗經歷了跨文化傳播,就可能演變為另一文化圈內的時尚并被再次流行。當然,此時尚已非彼習俗,它是一種經過了異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時尚”1,近代廣東僑鄉西式風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這一規律,國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異于西方本國人的審美經驗,在模仿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文化誤讀和自由發揮的情況,因此僑鄉建筑普遍呈現出中西合璧的特點;最后,從結果來看,在流行階段以后,空間的擴張或衰落消失、或衰趨于穩定、前者僅表現為一時的建筑風尚,后者則成為穩定的建筑風格,然而還有第三種結果,即介于二者之間,這也是近代廣東僑鄉建筑文化的演化結果,它們沒有成為主流的空間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組成部分。
縱觀近代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基礎研究已取得了較為堅實的成果,但仍存在廣闊的學術空間有待后繼者深入發掘。筆者認為,主客體研究的聯系性,以及建筑學視角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性是深化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研究的關鍵所在。而加強聯系性的途徑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廣泛意義上的“空間”概念,從這一概念出發,我們可以發現建筑審美文化與近代僑鄉社會空間變遷之間的互動關系。從審美文化的性質和地位上來說,僑鄉建筑是近代民間建筑本土自主演進的一種途徑,具有大眾性、流行性和開放性的特征,它們參與到對傳統地方建筑體系進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間文化模式的歷史潮流中,在民間建筑從近代到現代的轉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僑鄉建筑審美文化成為廣東兩省僑鄉空間文化模式創新和發展的動力源泉之一,在推動廣東地區的城鄉建筑和社會發展,延續文化傳統,促進僑務工作開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