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0 15:39:06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化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案例教學法比如我們在講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時,先給大專學生講講瘋牛病,瘋牛病的起源,發病機制,讓大家對此產生興趣,開始講蛋白質的二級結構,通過這種教學方法,開闊了大專學生視野,提高了大專學生的學習熱情,完成了教學任務。
1.2問題引導教學法比如我們講糖代謝,軍訓過后為何會肌肉酸痛?過幾天為何癥狀消失?為何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癥狀?
1.3教學做一體化比如我們在講血漿脂蛋白時,把這次課安排在實驗室,讓學生自己采血,自己測測血漿中甘油三脂和膽固醇的含量,再給大家講血漿脂蛋白的種類、功能等,讓大專學生在做試驗中產生思考,在思考中看自己的測定數據。真正做到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
1.4任務介紹教學法在講核酸時,先讓大家熟悉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在課堂上給大專學生他們發現DNA雙螺旋的過程,其中的有趣環節,讓學生在學習中,同時知道一些科學家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為科學奉獻終身的思想。
1.5多媒體動畫比如我們在講酶的作用機制時,采用多媒體動畫,讓大專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酶的作用機制。
2學法學生是否成為學習的主體
學習方法是否科學,首先受教師教育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的制約。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研究與研究學生結合起來。我校大專學生特點:(1)活躍;(2)獨立;(3)求知欲強。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講課時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力,由講改為導的教學模式。
2.1復習先修課程生物化學的最主要的先修課程有機化學,在學習相應章節時,要提前復習有機化學的相應章節。
2.2寫小論文在重要章節的學習前,給大專學生布置寫小論文的作業,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大體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
2.3做題給學生發參考習題,學生通過做題掌握重點、難點,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4協作學習每一章節講完后,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一章得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其終身學習的基本素質。
2.5個別指導針對不同大專學生,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指導方法,愛動手的,給機會在課堂上給大家演示試驗;愛演講的,在課堂上給大家講一講醫學上的小故事。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個性特長的發展。
3.結語
一是堅持早晚自習、陽光晨讀,健全考勤制;二是堅持“考前預警,考中監督,考后總結”,用好“學風監督團”,確??荚囌\信;三是堅持建立健全學業預警機制,通過學業困難學生信息庫的建立,及時更新及保存學生、班委、化學化工學院、家長四方聯系記錄,最大限度幫扶學習困難學生;四是堅持“人機分離”,凈化課堂環境;五是堅持“一對一”幫扶結對子,努力營造勤奮刻苦、篤學好問的良好學習氛圍;完善《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學風建設管理辦法》,確?;瘜W化工學院學風良性發展。
二、以制度為約束,完善學生工作隊伍建設
隊伍建設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決定一支隊伍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組織保障,關注學生成長的貫徹落實,與隊伍建設密不可分,而隊伍建設則要以工作實效為目標,以講學習、練素質、塑形象、做表率為重點,充分調動干部隊伍的積極性。化學化工學院制定了《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導師制”實施辦法》,突出“六看”:一看是否用心,二看是否主動,三看是否負責,四看是否有效,五看是否被學生認可,六看是否有突出貢獻。較好地發揮了導師心理疏導、學業指導、生活引導等作用;通過學生干部素質拓展訓練和學生干部培訓班,在學生干部中開展“作風建設月”,強化學生干部的服務意識,提升綜合素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踐行學生干部“六要”要求,強化化工精神,盡職、守紀、做好服務;出臺《化學化工學院團委學生會部門考核制度》,完善學生工作制度體系,形成了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長效機制。
三、以品牌活動、科技創新為依托,強化素質教育
綜合素質是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化學化工學院以宣傳引導、經費支持、業績激勵幾個方面著手,推動了品牌活動、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開展,強化素質教育。化學化工學院持續開展“新生趣味運動會”“陽光宿舍”“化工之星”“化工達人秀”“家長教師寄語進宿舍”等品牌活動,保持活動主旨,創新活動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其中,達到在活動中感染人、教育人、鍛煉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并借助學校心理健康活動月等平臺,鼓勵并指導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題團日活動及創新黨日活動;依托《化學化工學院科技創新管理辦法》,掛靠化學化工學院科研部,吸納更多的人參與到挑戰杯科技創新競賽、化工設計大賽、大學科技園創新項目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中;加快化學化工學院“一院一品”工作的推進;落實“理論加實踐,四年不斷線”的職業發展課要求,爭取與更多的單位確立社會實踐基地。
四、做好九項工作,深化四項教育,落實服務保障工作
在這個社會轉型、價值多元化、未來情勢復雜多變的時代,學子們既懷著各種各樣不同層次的理想與憧憬,同時又遭遇到復雜多樣的困擾與誘惑。他們在努力獲取知識的同時,更需要深入思考人生的路徑。從學生主體的角度來看,當代大學校園文化主要以大學生特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精神風貌為核心,以具有校園特色的人際關系、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及其他文化活動為表征的精神環境、文化氛圍。[3]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必須關注當代大學生的當前實際需要和未來發展。建設和諧校園,營造溫馨的育人環境。和諧校園的核心是為教師們能免受各種困擾得以盡情施展教書育人的才華,學生們在良好的育人環境中健康成長。建設和諧校園的核心任務之一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大學校園真正成為教書育人、全面促進學生心靈成長的家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類思想、科技、文娛、體育等校園文化活動與社團活動,從不同層面較好地適應了同學們尤其是新生的多方面發展需求。學術科技類社團活動為同學們拓展知識視野培養專業特長提供了有益的幫助;體育類社團活動在提升同學們體育技能的同時增強了體質也提升了意志力和團隊精神;各類文藝類社團活動為大家提供了進行藝術欣賞和藝術創造的良好氛圍;各類表演競賽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熱情,為同學們展示才藝提升形象搭建了舞臺;校園心理劇緊密結合同學們的校園生活情景,通過揭示大學生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種種沖突為大家提供了心理健康成長的精神力量。近年來我校校園心理劇活動深受同學們歡迎,形式不斷創新,從現場表演轉為后臺表演視頻制作合成展示。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就是主題貼近學生實際,引起同學們的共鳴。近年來,就業壓力對校園文化建設產生沖擊。社會競爭加劇,學習負擔、就業壓力增大,心理負擔加重,越來越多的同學只關心書本、考證、過級,而不重視參加文化活動;活動單一導致人際關系緊張。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使得不少學生面臨困惑又不知所措,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在這種背景下,心理劇才大受同學們歡迎。觀看一場心理劇表演就是經歷一次心靈的洗禮。建設創新校園、活力校園,為同學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搭建平臺。青年學生有著強烈的主體認同感和多方面的才華,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有利于學生通過活動鍛煉自我,進而體驗到通過探索獲得成功的志趣。
二、提升品牌,發揮社團活動的凝聚力
校園文化建設要上一個新臺階,就必須重視建設文化校園。以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努力用富含正能量的校園文化活動引導、熏陶、鼓舞、塑造青年學生。這就需要我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各種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趣味性強的文化、科技、文娛體育等活動,通過吸引學生參加這些高質量的有豐富內涵和發展價值的活動,潛移默化地熏陶他們的思想感情,豐富青年的精神生活,提升他們的道德境界。目前校園文化活動的最主要的陣地就是學生社團。包羅萬象、積極進取的社團文化是高校文化的特色。社團的興起既是大學校園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更重要的是社團為不同價值追求及不同能力、氣質、興趣愛好的同學提供了建立友誼、交流學習、完善自我的廣闊舞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能力特長。社團活動以其多面性、學生參與的自發性,在校園文化生活中扮演著愉悅凝聚、健康身心、激勵創新的角色。通過參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學生可以在活動中進行多種方式的溝通和交流,增加彼此的理解,形成和諧而融洽的人際關系,從而增強了整體的組織性和協調性。同時,社團活動又是一項在群體中進行的活動,由學生自愿參加、自己組織活動,更加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群體凝聚力。
樹立品牌,對各類社團活動加強指導,并通過各種措施給予評比和激勵,以評促建,激發學生們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對社團活動成就進行分類評比,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社團的可持續發展,吸引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各種有意義的素質拓展活動。每年舉行的“校園十大歌手”比賽人氣爆棚,在同學們當中有極強的影響力,科學組織此類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價值引領作用、提升精神境界,幫助學生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樹立社團活動的品牌形象,堅持每年開展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等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形成傳統,擴大影響力特別是要不斷提升活動的水平與品位。我校每年舉行的社團推介、校園歌手大賽、英語話劇大賽、校園心理劇、辯論賽、演講賽、書法攝影比賽、紙橋設計、職業規劃大賽等多項特色文化活動項目,大大豐富活躍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其中大部分活動主要由各類社團承辦。建設好社團,讓學有專長的教師成為有力的指導者,能力強有人氣的同學擔任教練、會長,他們共同發揮著主導和主力的育人功能。為了不斷提升校園文化活動特別是社團活動的水平,教師應成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因為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時還承擔著培育校園精神的重任,而且教師自身的思想品德、治學態度、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等等實際上也構成校園精神的具體要素。學生則必然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校園文化歸根到底是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才能使他們的素質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得以提高,從而實現文化育人的功能。
三、創新模式,探索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路徑
通常認為,體育素養依賴于個體的先天遺傳素質,能夠以個體體育學習和環境適應而產生的囊括體質層次劃分、體育知識、體育意識、體育行為、體育技能、體育個性、體育品德等多要素在內的復合型外在表現和能力體現;而文化素養是指個體的言行表現、為人處世等行為所表現出的能夠呈現其所在環境適應能力的文化涵養或者修養,其主要特征通常表現為個體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由此可以將體育文化素養概括為個體依賴先天生理條件,在長期的環境適應過程中結合體育學習和鍛煉,而產生出的個體外在精神表現,以及體育道德、體育能力等內在品質的綜合表現。
二、體育文化素養教育現狀
體育文化素養的培育離不開體育教育,體育文化素養是一種基本的體育素質,而如何全面提升在校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既是現代教育的現實要求,也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必須。由于大學教育所處于特殊時期,在校大學生的思維、認識和判斷能力在此期間已經達到空前高度,這也是大學生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完成其人格社會化的關鍵時期。但時下守舊的某些觀念、過時的授課方式及非理性課程體系結構設置,讓應該極具現代特點的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教育直面了不少困惑。
1.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意識空泛體育意識
某些守舊的人才培養觀念認為,學校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是建立在減少部分智育教育的代價基礎上,由此表現在學校組織體育活動缺乏廣泛的參與意識,導致體育活動普遍缺乏整體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認識到體育運動的健身功能,但忽視了體育運動對于運動個體的綜合鍛煉促進知之甚少,這從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以及其他體育比賽的舉辦就可以看出,參與體育活動的參與意識、協作意識和榮譽感略顯不足。
2.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有待加強體育能力培養
要大力推行全面的大學素質教育,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側重點要關注大學生的體育能力培養,以及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和生活習慣。而體育能力培養涵蓋自身的體育鍛煉能力和協同他人的體育鍛煉教授能力,在滿足運動個體自身投身健康的體育運動的同時,還要具有適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教授他人完成科學、有效、健康的體育運動。一改傳統的重視應試教育而輕視體育的短視教育的教育行為指導思想,要將體育活動置于積極主動地位,要采用科學有效適合個體運動特點的體育鍛煉載體,完成具有個體特色的體育實踐活動,能夠積極準確地評估己有實際鍛煉效果并持之以恒。
3.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有待加強體育品德培養
我國大多數大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傳統的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體系側重于競技體育技能的培養,也側重于傳授某專用體育知識,或許授課教師在傳授體育技能的時候輕于學生運動品德教育,也或許教授的對象即學生疏于簡單的置身感知而未能仿其神而仿其形,這些現象都要求授課教師必須加強大學生的體育道德教育,要有強烈的行為和言談舉止限制及適度教育影響。
4.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有待加強體育行為的休閑化教育
現代體育活動形式多樣,引導大學生進行適度的運動休閑也應成為體育文化素養培養的一個方面,而不應將體育運動局限于傳統的老幾樣。由于運動休閑所處的人文環境是運動者心懷釋然以愉悅之態自主投身于多種體育鍛煉或參與體育鍛煉娛樂性活動,將體育運動和娛樂的交融促成享受生活的快樂支點,由此獲取身心的愉悅和放松,而將原本嚴格的運動規程、運動成績等進行弱化處理,使運動休閑充斥個性化、隨意化、娛樂化,但又不失運動的基本要素。因此,休閑運動應該成為大學校園的時尚。
第五,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有待修正參與體育行為的優良動機教育。人類對于體育需求是終生的。要強調參與體育行為的優良動機是通過運動鍛煉獲取快樂,在強健體魄、實現娛樂的同時,要強化大學生體育動機是鍛煉永恒,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方案的完成不僅使大學生獲得了部分競技體育的技能,同時也獲得了永久參與體育鍛煉的動力,而不是體育測驗的結束就是運動的終結,要通過體育行為的優良動機教育終生參與體育活動。
三、提高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方法
通過體育文化素養教育現狀分析,建議針對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采用以下方法。
1.要教授大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運動原理
強化其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要通過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體系的實現,提高大學生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提高大學生對于體育意義、體育規律的認知水平,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通過大學體育學習,感知參與運動的心理體驗,增強對于其他學科知識的深刻理解,通過運動獲取穩定、持久的終生參與運動的動力,學會終生享受運動帶來的愉悅,并將這份享受內化為永恒的精神需求,促使大學生接受這個理性的選擇,將體育的隨性喜好轉變為個性標志。不僅如此,還應該教授學生終生獲取更多的獲取體育知識的途徑,促使大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科學性、系統性、完整性,在增強大學生的體質的同時,培養其良好的健身習慣,使體育教育事業體現為大學生未來的終身服務意識。
2.要培育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要通過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體系的實現,通過加強大學生對于多種競技體育運動規律的學習,引導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強烈興趣。通過舉辦多種形式、多范圍比賽,如院系或社團運動會,單項比賽、師生對抗賽等,形成規模、匯聚成傳統。做好院系體育活動的宣傳活動,形成較好的體育運動輿論導向,可以通過報刊、專題宣傳廣告欄目,或者提供專業體育雜志、期刊等,或組織校園文化陣地,要為大學生深度理解體育運動提供知識性、趣味性、競技性俱佳的媒體支持,以體育運動沖擊大學生的視野,吸引大學生,豐富其校園生活。也使大學生在娛樂中鍛煉體魄和意志,在參與中養成健身習慣,提高其活動能力。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既能夠促進體育健康功能發揮,又能夠準確定位體育的內涵和外延。
3.通過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習慣
塑造其良好的人格品德。面對多樣化的體育運動,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喜愛個性化、自由度范圍豐富,大學生的在思考和選擇,促使其能夠正確地、恰當地評估其體育態度,展現其運動天賦,獲得并持久擁有對于體育鍛煉的濃厚興趣。同時,體育運動的協同性訓練,也能夠促進師生、同學關系的融洽,以及和諧學習氣氛,有利于運動積極性的大范圍傳播,形成良好的正向能量。而這種正向能量,能夠默化師生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加師生親切感、可信度,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大學生在愉悅氣氛中生活、學習的習慣。嚴格艱苦的體育鍛煉磨練,將形成大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堅強的意志,嚴謹、規范、務實的作風,在持久的體育鍛煉中內化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這就是體育文化素養教育最為成功的關鍵所在。
此外,要通過改革體育教學方法,加強健身理論教育力度,以及開辟適度數量的高校健身娛樂場所,以滿足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需要。
四、結束語
具體包含:宿舍環境清潔、整齊、優雅、舒適;根據現有條件,按學生的實際需求,設置相關的功能室;開展受學生歡迎的各種有益活動,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各宿舍成員人際關系良好、和諧友愛;宿舍有序、安全、文明,宿舍成員精神面貌好;各宿舍成員養成文明、有禮、通達的品質。此外,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還在于逐步深化思想教育、黨建、心理咨詢、專業學習等進公寓工作,充分發揮宿舍的育人功能。
二、年級集中住宿模式下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難點
1.按照院、系集中住宿,有利于院、系老師深入宿舍開展工作,有利于院、系統一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從而營造具有本院、系特色的宿舍文化,此外,還有利于發揮院、系高低年級學生間“傳、幫、帶”的作用。然而,實施年級集中住宿后,同一片區或同一棟樓有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學生的學院意識逐漸淡化,而宿舍意識逐漸增強,彼此間有不同的導向及約束標準,因而會影響院、系所開展工作的效果,也給年級集中住宿模式下的宿舍文化建設帶來新的要求和挑戰。
2.實施年級集中住宿,由于同一片區或同一棟宿舍樓中學生千差萬別,這對后勤服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宿舍管理人員大多是外聘人員,他們的思想觀念和素質一下子還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會產生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激化矛盾。
3.實施年級集中住宿,同一片區或同一棟宿舍樓中學生眾口難調,難以營造統一的宿舍氛圍。要做到凝聚人心,達成共識,這對工作的內容和工作的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實施年級集中住宿,同一院系的學生分布在多棟宿舍樓,給學院學生工作隊伍開展工作增加了時間、精力等方面的成本。
三、年級集中住宿模式下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對策
從按院、系集中住宿轉變為按年級集中住宿,學校要充分認識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急迫性,加強這方面工作的理論研究,并付諸于實踐。同時,理順關系,加大投入,實現學生宿舍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過渡。
1.提高認識,加強理論研究,多管齊下
目前學術界在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高校應重視抓好課題立項等契機,組織相關人員對這塊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逐步從具體實踐中總結與歸納一些有規律的特點,從中找出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措施或機制,并用理論指導實踐,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學生住宿管理委員會、學生宿舍物業管理公司、后勤產業集團、各相關職能部門、學院及學生宿舍自我管理組織要緊密配合,精誠合作,形成全校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2.按新的思路建設學生宿舍文化,努力提高教育服務質量
年級集中住宿模式下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思路必須統籌規劃,科學有序。與此同時,要提高教育服務的質量,及時處理學生的各類報修及出現的問題,不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要建立正常的信息渠道,加強溝通,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并形成制度,聽取意見,改進工作,對于學生合理的要求必須及時加以解決,對于學生不合理要求,要做耐心細致的疏導和解釋工作,從而實現優質高效的服務。
3.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實現服務育人
從目前的管理人員的構成和知識結構來看,突出的問題是年齡普遍偏大,學歷普遍偏低,雖然工作態度及工作責任心尚可,但工作的效果有待增強。這些人員常常忙于應付檢查衛生、傳呼電話、登記會客、維修設備等簡單事務性管理,對新知識、新形勢的吸收和與學生在知識和思想上深層次溝通存在困難和障礙。因此,必須優化宿舍管理和服務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采取公開招聘、引進等多種手段盡快調整隊伍結構。通過請進來培訓、走出去的學習和在崗學習的途徑,普遍提高管理和服務人員的知識水平,開拓他們的視野,讓他們適應學生素質教育和按年級集中住宿宿舍管理工作的要求。
4.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三自功能”
創建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確立學生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才能和潛力的發揮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平臺,要大力抓好學生宿舍樓管組和學生宿舍黨員工作站等學生組織的建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等“三自功能”,創設鼓勵創造、追求創新的和諧氛圍。
5.因地制宜,創建各具特色的宿舍文化
第一,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素養。大學是人生接受系統知識教育,形成思想道德觀念的重要時期。經過中學的教育,大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能力強,也容易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大學時期的傳統文化教育為大學生修身提供了良好的榜樣。想要實現中國夢,這就要求大學生首先樹立自身良好品格并將這種良好的品格傳遞給家人、朋友;再將這種良好的品質帶入社會,形成一股以新時代大學生為首的思想素養正能量;最后團結全社會的力量,實現中國夢。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現代人學習的思想品質?!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的豁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為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道等等對于大學生思想素養的形成有很好的引導方向。第二,有利于培養大學生愛國情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愛國主義具體表現為一種國家民族危難時深沉的憂患意識;一種以中華民族的興盛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一種為中華民族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的崇高奉獻精神;一種作為中華兒女所具有民族氣節與民族自尊[2]。國家榮譽感、國家自豪感是每個愛國人士都能感受到的熱烈的情懷。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不變的追求,是中國傳統文化經歷數千年的沉淀告訴我們的最動人的故事?!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日知錄•正始》)中國夢的實現關系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我們每個現代人應當承擔的責任。第三,有助于大學生適應社會。在經濟、科技迅猛進步的大潮下,當代社會充斥著一些消極因素。譬如為了個人利益破壞社會規則、一些不誠信的現象等。在物質世界的誘惑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很容易受到沖擊。堅實的思想指導的缺失會讓大學生在當代社會中的發展受到阻礙。未來中國能否實現中國夢與大學生的個人素養緊密聯系,社會的進步有賴于大學生的正確抉擇與奮進。中國傳統文化根植于我們的骨髓,傳統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地位是不可撼動的。正確的思想指導能讓大學生在抉擇時保持正確的是非觀;面對龐大的信息有明確的分析能力;在誘惑面前保證本心。社會進步離不開青年的一代,堅實的思想素養的培育為青年一代的前途打下近視的基礎。
二、消極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封建意識濃厚。歷經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封建統治遺留的家長制、等依然影響著青年人的思維。青年本應該是最具有創新力,最具有活力的時代,家長制在極大程度上講禁錮了青年創新思維的發揮;中國傳統文化體現著中國人保守的作風。受“中庸之道”的影響,中國人處事保守。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保守的思想并不能更好的實現民族復興,創新能力的發揚和培育是發展的必然選擇。創新能力的發展有兩點要求。第一,大學生對新奇事物的接納與探索。青年是思想最為活躍、心態最為純凈的時候,面對新奇的事物,青年往往有不一樣的思慮和考量。然而更深入的了解就要求大學生必須具備厚實的知識基礎。第二,高校教育條件的配備。當代青年生活豐富,高校應該為大學生的創新道路創造更多的挑戰。青年喜歡探索未知的事物,良好的競爭環境更利于青年人的創新思維的成長。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正應該是充滿朝氣和活力,充滿創新力和奮斗精神的年紀,保守的思想很容易使青年喪失活力。因此,為了避免這些消極影響,面對龐雜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選擇的繼承發揚。
三、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構建中國夢
傳統文化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引領,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向有著指導作用。中國夢的構建就是要求青年將自己的夢與中國夢相結合,為了自己和國家的未來不斷進取,最終實現雙贏。同時潛移默化的將奉獻精神、愛國主義節操、團體榮耀等優秀的品格融入青年的思想行動中,使社會文化煥然一新。
(一)建立高校傳統文化教育體制
孔子云“君子不器”而中國的應試教育使得很多大學生成為了學習的工具,學習的僅僅是知識。這種“知識”被視為大學生未來走向社會得到工作的唯一機會。而極少注重學生思想素質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培育。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應該講求“德才兼備”高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開拓,更要重視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培養。薄弱的信念無法支撐沉重的中國夢,只有堅定信念,并不斷的為之付出努力,中國夢才能實現。同時,高校也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的環境,培養大學生明辨是非,發現真善美、往真善美的優良思想。
(二)引導大學生思想方向
大學生作為活躍的青年群體,必將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思想觀念有助于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助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大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更加深入。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帶來的不僅有新鮮的食物,還有浮躁的氣息。懶惰的思想、逃避責任的做法、不誠信的現實同樣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此時如果有著正確思想的引導,大學生就會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可信的。同樣也會知道自己應當怎么做。這樣導向性的思維會逐漸在大學里形成并發揚,會讓大學生更好的樹立自己的理想;更好的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更好的實現中國夢。
(三)為大學生的行為提供榜樣
(1)激趣。
作為一種社交活動表現形式的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具體到一個班級群體或是社團群體,大學生群體間易于形成三種類型反應,分別為積極響應型、消極回避型以及不冷不熱型。造成這種明顯區分的一個內在因素乃是大學生自身的興趣點存在高低不等表現。從另一方面看,對于進入高等院校的大學生而言,與中學時期明顯的區別在于他們是作為獨立生活學習的群體。進入獨立生活學習階段的大學生,在思想意識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漸趨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社交方式的自主性選擇上。作為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組織者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大學生群體內部興趣差異的前提下,無法以高壓命令的生硬手段推動活動的開展?;诖?,筆者在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組織的具體實踐中牢牢抓住興趣這個關鍵點做文章想辦法。近年來的文化藝術活動組織實踐經驗表明,微博的使用在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也即激趣方面起到了正面積極的作用。為了能與微博使用頻率高的學生更好地良性互動,筆者不僅注冊了微博,還通過與學生特別是文藝活動積極分子在微博上建立活躍活動關系。通過這種方式,在學生學習以外的生活社交等時間內筆者加強與學生在網絡虛擬空間的互動,扮演起亦師亦友的角色。
(2)參與度。
通過充分利用微博這一大學生普遍喜歡并使用的信息化媒介工具,筆者激發起學生共同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興趣。這為進一步開展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開好了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具體開展過程中,微博的進一步使用使得學生在參與度上比以往也有了更大的提升。微博因其自身的特點在傳播廣度上具有其他社交工具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大學生個體使用微博的在自己的微博好友圈內一些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能夠引起廣泛的“圍觀”關注,甚至是積極響應。筆者在利用微博組織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過程中也發揮了微博這一優勢,通過組織班級內學生或是文藝社團學生共同策劃活動主題,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參與到了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中來,有效地提高了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的參與度。
(3)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