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3 07:15:22
序論:在您撰寫日語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上下關系日本社會學家中根千枝最早提出了“縱式社會”(タテ社會)的概念,他指出日本人在交往中更重視人所在的地域、所屬的組織等類似框架的“立場”,從而形成“縱式關系”即上下、優劣,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所謂上下可細分為三種:第一是社會階層地位的上下,即可作同一組織內職能上下來理解。如在工作場所、學校甚至皇室中都存在,這類也被稱為任何場合都要使用的“絕對式敬語”。第二是年齡的上下。從古至今年齡都是左右日語敬語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依然應當優先考慮社會地位來選擇適當的表達。一般地,比起表現主體對方年齡在上的情況下,多使用禮貌語和尊敬語。第三是經歷的長短,換言之這是一種組織內部的等級地位上下,典型的就是前輩與后輩的關系。不論年齡大小,先進入組織的前輩絕對地位高,也就是后來的后輩們都要對其用敬語。在學校的社團里或是公司等都不例外。所以在日本,有比起能力更以經歷、經驗為先的傳統,即普遍而又嚴格存在的“年功序列制”。雖然現在有逐漸淡化的趨勢,但作為日本三大傳統經營模式之一,其影響卻還不容忽視。
(二)親疏關系比如日本人對初次見面者一定會用程度較高的敬語,而漸漸隨著彼此熟悉,語言表達上就變得隨意許多了。這被認為是心理距離上的問題,當然這也存在明顯的個人差異。另一方面就是有社會性距離所產生的親疏界定,這與日本的“內外關系”(即「ウチ與「ソト)一致。內外是相對的,這個場合為“內”,轉眼可能變成了“外”。所以比較難把握,尤其對外國學習者而言。但是,當上下關系同時存在時,這種內外要擺在前面,可見其重要程度。可以說內外關系是日語敬語使用的核心依據。那么具體而言,“內”即自己家、學校、公司或屬于自己一方集團的人等,而“外”則為不熟知的其他團體的人等。對內不能用尊敬語,而對外則必須要用。但是需注意的是同第三者談及和自己所屬相同的人時要避諱用尊敬語,例如孩子與外人談及自己父母或員工向客戶介紹自己的上司等情況,要降格使用謙讓與或禮貌語來表達。例如「うちの課長は九州へまいりました等。
(三)受益關系受益人與施益人的關系這種本來是一時性存在的關系,如醫生與病患、商人與客戶、老師與學生等,與敬語的使用也緊密相關。因為正確的敬語表現應該是自己方受益但把決定權交予對方。一般地,受益方對施益方使用敬語不僅表現敬意與禮貌,也彰顯出個人修養。即使年長者向年輕的學生問路,也會說「道を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這里的「くださる•いただく作為授受動詞除了表示受益關系,同時也可以體現上下關系。如「社長にこれをいただいたのですか「先輩が弟に本をくださいました等??傊畲笙薅润w現出自己方受益而盡量不顯現出施益于人,這是日語敬語使用的基本原則,也適用于其他多數語言。綜上,人際關系成為日語敬語使用的關鍵,也可以說敬語的語言成立條件除了基本的表現主體、客體及素材外還必須加上人際關系的參與。
二、敬語的語言效果彰顯人際關系
大致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正式&莊重小從書信、演講、宴會和各種典禮等,大到外交的場合,使用敬語往往不是單純地表示尊敬對方,多出于渲染莊重正式的氛圍也是交際禮儀的需要。比如對到場來訪的客人說「今日はわざわざご訪問いただ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您今天特意前來,非常感謝)再如平日里互相交談比較隨便的老同事們一到了會議上做報告或參加公司的某慶典、儀式等,就會突然改用一定程度的敬語表達,這也包含了說話人待人接物的認真態度。
(二)恭維也說是奉承,目的在于討好對方,所以對象一定是地位較高或施恩于己的人抑或是備受眾人歡迎的名人等,例如對專程請來的專家說「白石先生はいつ中國に來られましたか(白石先生何時到達中國的呢)再如店鋪服務員問買東西的客人說「赤いの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お気に入りですか(紅色的這件怎么樣,您還滿意嗎)。
(三)疏遠使用敬語會自然地與對方拉開一定距離,所以敬語又被某些學者稱為疏遠的語言,這又和前面說的內外關系相吻合。眾所周知,日本人的內外有別意識非常強烈,對外部的人如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就一定用敬語。而對內如自己公司內部的人則避免使用疏遠的敬語表達。例如「課長の鈴木でございますか。鈴木は只今席を外しております、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が。(您找鈴木科長嗎?非常抱歉,他現在不在位置上。)本句中對內部上司鈴木并沒有加上“さん”表尊敬,且緊接著用了“ております”這樣的自謙表達,而相反地對來電話的外人就明顯保持距離,用了“ございます”這樣的尊敬語。
(四)親切和藹有時使用敬語還能對聽話對象表達親切,如家里的媽媽對爸爸和自己的孩子們,幼兒園或小學校的老師對小朋友們等情況下就會用「おつまみです「お絵がきですよ等。這就是一種愛意的表現,顯得親切和藹溫柔。
(五)教養&高貴不拘小節、語言粗俗就很難給人留下好印象,尤其是日本人把敬語也看作一種教養性的體現。使用敬語是追求語言的高雅,掌握其恰當地運用尺度,會使對方心情愉悅,促進人際關系上更加親密。敬語中禮貌語的這個功能尤其明顯且女性用得非常多,如「お言葉遣いがお悪くていらっしゃる人もけっこういますね。(現在也有不少言語不注意分寸的人呢)。
[關鍵詞]美國對日本貿易統計數據實證分析經濟演化模型經濟預測
一、引言
利用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歷史統計數據(歷年《美國總統經濟報告》),借助計量經濟學軟件進行回歸分析,找出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演化規律的形式的某些方面,建立美國經濟演化的一個計算機仿真模型,是一個有意義的工作。以此模型為基礎,根據經濟學原理,可以解釋這個模型各個參數的經濟學意義,從而通過對各種參數的調節或變動所導致的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路徑的偏移進行計算機仿真展示,把握住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演化的某些客觀必然趨勢,以及對我國與美國和我國與日本進出口貿易額的影響,預先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從而增強我國的經濟安全保障。
本文研究進行這一工作。
二、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歷史數據的實證分析和經濟演化模型
美國經濟在建國200年所打下的堅實基礎之上,借助其科技優勢、美元的支配地位等有利因素而高速發展。用計量經濟學軟件,我們對其1974年1月~2006年2月的對日本進出口貿易數據進行回歸分析。
1.先進行數據截取:19741月年至2006年2月的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演化數據作為模型創建樣本;用以預測2008年至2020年的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主要指標取值。所用數據來自歷年《美國總統經濟報告》中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指標數據。
2.然后對主要經濟指標系例數據作出散點圖(圖1中的圓圈表示)。
3.據數據散點圖進行回歸分析。函數形式設定:因為經濟系統常態發展具有最大可能值(經濟系統的最大負荷)和對負荷的一定的占據速率(經濟增長速率),因而有可能具有如下的函數形式:
首先確定各參數的粗略估計值。L是曲線最大極限值即經濟系統的負荷,b是曲線的增長速率因子即經濟系統對其負荷的本征侵占速率,a近似是曲線的縮小因子即經濟系統內在的交易費用等耗散因素的作用強度,據這三個參數的意義其估計值可近似由統計數據的演化態勢進行估計。我們取為:L=6000,a=7,b=0.8。
在此基礎上,借助計量經濟學軟件,對統計數據回歸函數的參數進行優化估計,得出精確的統計數據回歸函數完備表達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步驟可能進行多次,以便使殘差最小。最后得出的優化參數值是:L=6546,a=6.7,b=0.9899,殘差值為151093044。
于是我們得到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演化的數學模型(百萬美元):
圖1美國對日本出口貿易額演化模型(據1974年1月~2006年2月樣本數據)
4.據回歸曲線進行主要經濟指標在未來20年~30年(取2008年至2030年作為預測區間)的取值預測(圖1中的加號表示)。
5.據回歸曲線進行經濟系統演化態勢分析:由仿真曲線可以看出,美國經濟加速增長期目前已經越過其相變點(仿真曲線的拐點即經濟增長相變點);但是,仿真曲線顯示,緩慢增長漸漸接近其飽和值還有著巨大的區間(一直延伸到2025年以后);在接近極限點附近(6546百萬美元),就是美-日經濟結構的變革期。
同樣地,美國對日本進口貿易額演化模型為:
殘差為:354647648。相應地,美國對日本進口貿易額模型曲線圖如圖2。
圖2美國對進口貿易額演化模型圖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美-日貿易作為一個大的復雜自適應演化的經濟系統,在美國科技優勢、美元支配地位等有利條件下,各種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得以充分開發,各種比較優勢得以充分利用,各種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得以充分溝通,科技創新借助于因大量引進各國優秀人材而使美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突飛猛進,制度創新隨著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人類文明的各個方面而日新月異,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市場機制和政策機制不斷趨于最優配置,使得美國對日本進出口貿易額總體態勢在經過高速增長長達20多年后,目前處于漸漸接近飽和值的穩定發展的時期。認清這一基本態勢,從各個方面規劃和協調我國對美國和日本的經濟貿易和科技合作等各方面的關系,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高速發展,應該是未來二十年我國對美經濟政策的重要參考。
四、結論
美-日經濟貿易系統是一個紊亂的、以邏輯斯蒂模型為主線演化的、進出口差額越來越大的復雜自適應演化系統,它的演化值將在不發生世界大戰或或嚴重自然災害的條件下,緩慢接近其飽和值14686和6545(百萬美元),經過20年左右的穩定期和一個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再進入新一輪的邏輯斯蒂演化。
【關鍵詞】禪境;日本設計;文化特征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2-188-01
日本的設計藝術常以一種傳統東方的思維方式和感受力來表現作品內容的,有時它借助于鮮明的民族傳統視覺符號,例如和服、茶道、和屋以及傳統書法、傳統繪畫和傳統民俗等飽含民族審美意味的圖形,以典型的日本風格展現在世人而前。同時對傳統的圖案進行簡化,以一種現代的思維方式從傳統文化中提取出適用于當代的智慧。日本的設計藝術以符合現代人的視覺習慣和一種超越東西方文化的姿態,去探索新的藝術設計發展方向。如安藤忠雄的建筑設計、五十嵐威暢的產品設計、三宅一生的服裝設計、佐藤晃一的平而設計,都可以讓觀賞者從其設計作品中感受到一種“靜、虛、空靈”的禪宗境界。
也許是島國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生存環境所致,處于浩瀚大海包圍中的日本,使其呈現出一種既開放、又封閉,既遼闊、又狹窄的地理狀態,這種矛盾的地理狀態由此形成了日本人既排斥、又吸收,既抗拒、又服從,既自尊、又自卑,既勇猛、又膽怯,既愛美、又黷武,既粗魯、又文明的國民特性,體現在藝術形式上則是既自然、又人工;既傷感、又亢奮;既張揚、又含蓄;既傳統、又前衛;既猙獰、又溫情;使日本的設計藝術構成了一幅幅特有圖像的景觀:似是而非,矛盾共生。
這種島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也形成了日本民族復雜暖昧、琢磨不透的多重性格。使得這個崇尚禮儀、追求美感、講究藝術情趣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窮兵黷武、殘暴成性的民族。如同日本武士道一樣,剛強與優雅、殘忍與溫柔并存,構成了日本人獨特的白相矛盾的秉性。日本的設計藝術也是如此,它既簡樸,又繁復,既嚴肅又是怪誕,既有楚楚動人溫情的一而,又有張牙舞爪猙獰的一而。
禪宗在日本能夠獨立而突出的發展,是因為禪宗的自然觀,符合本土的神道教義,崇拜自然的思想,加上中世紀的日本民族堅守儉樸的生活方式,與禪宗簡樸的審美趣味一拍即合。盡管日本的禪是從中國所學而來,但演變至今卻發展出不同的風貌,由于日本人重視普遍性地推廣提倡,甚至于社會各界亦參與,并努力使其生活化。
禪,使得日本人單調的平常生活增添了藝術的趣味。試想,如果將禪從日本人的生活中抽掉的話,那么日本的文化藝術將會變得毫無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的性格和日本的文化就是禪。
禪宗也是日本設計藝術所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如果你缺乏禪宗的意念你便很難讀懂日本的設計藝術,自然就弄不清時裝設計大師二宅一生“參禪”時,悟出的設計概念“皺的哲學”的含意;也無法弄懂書法巨匠井上有一“頓悟”后,揮舞出的頗具“禪味”的書法作品,何以能震撼國際藝壇!自然也就無法解讀建筑大師安藤忠雄的作品,為何將白然界的“光”、“聲”、“水”等元素巧妙地納入室內的空間中,創作出了水的教堂、光的教堂,而聞名遐爾。還有設計師佐藤晃一的作品,為何與日本的俳句一樣,可以用純凈的日本語法節奏構成的,畫而凝練而節奏跳躍,在空白處你都能感受到“空寂”的無窮魅力。
但是,當你一旦感悟到了禪宗樸實自然的美學理念,你就會領悟二宅一生的皺折服裝和乞丐服裝,其實是為了呈現出服飾在白然形態下的美感,和布料在撕裂狀態下呈現出的不受拘束的優雅靈氣,展示出的卻是禪宗的靈性和樸實美學!而安藤忠雄的水的教堂和光的教堂,則是將人引入寂靜的禪宗的自然境界,體現出對人與自然的尊重,在為現代人打造一片靈魂的棲息之地的同時,也是一種可以在人的內心深處留下難忘記憶的空間體驗。這種對于水與石、光與影的思考,無論是靜態的或動態的,在安藤忠雄的看來,它們都是整體建筑中自然而鮮活的一部分。
禪宗與設計的結合往往令日本藝術家們心馳神往,浮想聯翩,并成為他們表現自己文化心理結構和審美感受的最佳選擇。因而,在他們的建筑、園林、插花、陶藝等設計藝術理念中,普遍認為“簡單的優于復雜的,幽靜的優于喧鬧的,輕巧的優于笨重的,稀少的優于繁雜的”。所以在他們的創作中,他們常將那些江邊暮雪、山村落日、漁舟晚唱、石幽水寂、山鄉野趣等等,一些含有禪機的意象,巧妙地納入自己用圖形或形態構筑的白由王國,追求一種清遠幽深的意境。在享受自然風物之美的同時,含蓄委婉地傳達出白己的心性所在。
日本的設計藝術中,由于禪宗理念的滲入,而愈顯靈性和深幽,因為禪意的設計藝術,始終表現出一種白然外物的空寂,它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意”,描繪出一個極靜的空靈意境,藝術家們只有內心與外物合一,才能體會到空寂的禪意,方能步入禪宗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之境。日本傳統建筑中那空靈的格子窗所帶來的幻象美,傳統茶室里所透射出的空寂與簡素氣氛,還有古城京都街道所構成的素雅清靜的朦朧美,其實都是在禪宗哲學思想的指導下所形成的美學特征。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技術變革;穩態增長理論;穩態增長模型
1.簡介
穩態增長理論是說,如果一個新古典增長模型展示了穩態增長, 然后技術變革必須增加勞動,至少達到穩定狀態。有時候還說,另一種是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但是這確實包含在理論的原始版本中,如果是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在穩定的狀態下,技術變革總是被認為是勞動擴大的形式。這些沒有逃脫經濟學家們的關注,不論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還是在現在,這都是一個非常嚴格的理論。我們常常希望我們的模型表現出穩態增長,但為什么技術變革是純粹的勞動力增加 誘導創新的文獻與費爾納、肯尼迪、薩繆爾森、德蘭大基斯、菲爾普斯仔細考慮過但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相聯系。最近,阿西莫格魯和瓊斯又重新思考了這個謎題。
也許令人驚訝的是,鑒于文獻發展的重要性,我們已經找不到一個明確的觀點和這一理論的證據。并且這就很好解釋為什么恰好結果什么也沒有提出。為什么技術變革的直覺是必須增加勞動?這一結果的證據通常歸功于宇澤的證明,并且毫無疑問的是他證明了這一理論。然而,宇澤主要關注的是哈德羅中立的技術變革(即如果利率不變是常數使資本份額不變的技術變革)和勞動增加型技術變革所展示的相等性和羅賓遜圖形分析的正式確定。當然對于穩態增長要求哈德羅中立的技術變革來說這是很小的但卻很關鍵的一步。但是宇澤的現代讀者將被兩件事所打擊。第一是缺乏穩態增長理論的觀點和直接證據。第二是缺乏經濟直覺,證明方法大多是紙上談兵。巴羅和薩拉 C 伊―馬丁所說的(1995年,第2章)接近提供一個明確的觀點和證明這一理論的證據。然而,他們這一理論的觀點有更多限制: 技術變革是一個增加了速度常數指數的因素,然后穩態增長要求勞動的增加。這就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可能會有一些反常的因素增加扭曲技術變革的可能性,使得與穩態增長保持一致。麥卡勒姆也提出了一個一般理論的證據并且和宇澤的方法非常相似:雖然堅持和宇澤的方法接近,然而直覺的結果仍然難以捉摸。
這一觀點填補了文獻中的空缺。我們提供了一個明確的觀點和證明穩態增長理論的證據,以及為什么要提出這一觀點的簡潔的直覺。
本文的工作報告(瓊斯&斯克林杰2005)包含一個受宇澤觀點(1961)和關注發展直覺啟發的證據。根據我們的工作報告,很多作者提出了更直接的證據。羅素提出了一個快速證明這一理論的數學方法,利用一些方法證明,這些方法來自被稱為平流方程的類偏微分方程的物理文獻中。
2.陳述和證明的定理
穩態增長定理適用于一個部門的新古典增長模型。我們首先精確地定義模型,然后定義一個平衡增長的路徑。我們將遵循通常的慣例也指的是一個平衡增長的路徑作為穩定狀態。根據下面的定義,我們陳述并證明這一定理。
定義2.1新古典增長模型的經濟環境如下所示:
Yt=F (Kt, Lt; t), (1)
Ct+ It = Yt, (2)
Kt = It -δKt, K0> 0, δ≥ 0, (3)
Lt = L0ent, L0 > 0, n ≥ 0 (4)
生產函數F滿足標準的新古典主義屬性:在K和L規模收益不變,K和L的邊際產品遞減。
定義2.2新古典主義增長模型中的平衡增長路徑是一個在常數指數率中所有數量{Yt, Kt, Lt, Ct, It}增長的路徑。
定理2.1(穩態增長定理,宇澤,1961)
假設新古典增長模型建立一個穩定狀態的開始日期記作Τ,人均產出增長速度記作g,并且It > 0,t≥Τ且所有的t≥Τ。
Yt=F(Kt, At Lt;Τ) (5)
當At1/At=g.也就是說,技術變革在穩定狀態是勞動增加。
證據:(斯克里克特,2006)根據生產函數Yt=F(Kt, At Lt;Τ)讓gx表示在穩定狀態下數量x的增長率。然后YT=Yte-gy(t-T)例如,所有的t≥T。
Yt e-gy(t-T)=F (Kt e-gy(t-T),Lt e-gy(t-T); Τ)
因為F體現了K與L的變量回歸,我們可以通過除以指數得到以下公式:
Yt=F(K e-gy(t-T)t, L e-gy(t-T)t;T) (6)
如果gy=gk,結果被證明,并且Ate-gy(t-T)但是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結論的提出――舉例來說,它是一個直接結果模型中不斷的投資率。在更一般的框架中,它遵循一些稍微單調乏味的代數。
特別是,方程(3)需要的資本積累gI= gK。所以如果我們得出gI= gY。要與Yt =Ct+ It 區別開來必須遵循時間t≥Τ因此給出以下式子:
gY= Ct/Yt?gC+ It /Yt?gI.
再次區分這個表達式要遵循時間和以下給出的式子:
gC(gY - gC)Ct =gI(gI - gY)It.
如果Ct =0,那么等式的右邊必須為0,所以我們得出gI= gY。如果Ct ≠0,那么這個表達式只能得到Ct和It以同樣的速度增長。但是這需要gI= gY。因此gY= gK。
3.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論的陳述中我們假設的是,在最后一步的證據中投資發揮的是積極作用,在這里我們可以得到gY= gK。特別的是,如果投資等于0,當gY> gK時,可能會出現一個穩定狀態,但是前提是資本和勞動力的增加。在零投資下,資本存量下降呈現指數級的速度貶值。因為資本不是輸出的積累,穩態增長定理的邏輯不適用于此。相反,技術變革需要增加資本:第一,以抵消貶值,第二“有效資本”與出口以同樣的速度增長――回見方程(6)。由斯克里克特提出(2006)的理論和證據遺漏了一個條件就是It > 0。
除了它的簡單性,斯克里克特的證明相對于宇澤(1961)的來說有另一個優勢。宇澤的證據結尾處出現一個新的生產函數G,就是F(Kt,Lt;t) = G(Kt,AtLt)。斯克里克特在方程(5)中表示,在原始的生產函數中技術變革是勞動的增加。
4.結論
在新古典主義增長模型中,資本與勞動之間唯一的不對稱是,資本是每一單位輸出的積累,而勞動不是。這種不對稱背后蘊藏的是穩態增長理論 ,這是被確認的證據。
這里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來連接這種直覺與勞動力增加的結果。按照輸出量把雙方的生產函數分開,產生“平衡”表達式1=F(Kt/Yt, Lt/Yt;t)。資本積累和繼承了輸出的趨勢,所以資本產出率在穩定狀態下是一個常量。勞動力沒有繼承這一產量趨勢,所以Lt/Yt低于穩定狀態。為了達到等式平衡,技術變革必須完全抵消Lt/Yt的下降。也就是說,技術的變革必須是勞動的增加。 (作者單位:廣西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著,蕭琛等譯:《宏觀經濟學》[M],華夏出版社,1999 年。
Because of the fiction movie 2012 which describes a horrible scene that the whole world was destroyed by earthquake, volcano and tsunami, the view of doomsday is making a great clamor. Mayans predicted December 21, 2012 is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the sun of 22th will never rise again.
Though it is now seems that this prediction is just a nonsense without any scientific support, it did provoke peoples thinking about environment. In awake of the prediction, we cant help asking why this horrible prediction happen? I think one answer may be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s we all can see and feel, the worlds environment is going downhill with severely polluted rivers and airs. More often we cant see clearly the sun because of heavy air suspended matter caused by pollution. If continues going this way, I think the doomed day will come true if not now, then one day.
In consequences, for the sake of our own life, we should take effort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save this planet. is the alarm bell to human beings that we should protect our planet,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Otherwise, the doomsday will come soon.
[英語CET-4作文:末日論引發的環境危機]:
【關鍵詞】通貨膨脹;金融危機;外匯儲備;投資;金融制度
一、日本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分析
1、非獨立的金融制度是導致危機的根本原因
日本的主銀行體制不同于英美等國的模式,銀行運作缺乏自身的獨立性,嚴格按照官方的命令行事。政府對于金融市場的控制一旦脫離現實基礎,只是為了政府經濟目標而設定金融政策,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沒有立法為依據的金融監管,最終使銀行等金融機構喪失了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
2、銀行經營錯位是加劇泡沫的重要誘因
銀行作為信貸雙方的中間人,正是為了彌補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的。銀行減少了交易費用,降低了風險和資金的成本。但是銀行作為資金保管與運營的人,在信息不對稱、缺乏有效監管的時候,銀行可以出于自身利益進行信貸,為了獲取高收益而投向高利潤、高風險的行業,甚至會營造適合投資環境來保證自己的投資收益。
3、日本政府在經濟擴張階段不恰當的貨幣政策
從日本政府的貨幣政策來看,應該說在此周期中存在比較明顯的失誤。主要表現為在經濟擴張時期實行降低利率放松銀根的擴張政策。由于日元自1985年12月的“廣場協議”后大幅升值,為了消除日元升值對經濟的不利影響,日本政府隨后采取了金融緩和政策。1986年1月30日起,日本銀行分數次將官方貼現率從1983年以來的5%降至2.5%的歷史低點。并持續容忍接近或超過10%的貨幣增長速度。這項政策一自持續到1989年5月方做出調整。這一寬松的金融政策帶來了大量的富裕資金,促進了金融機構擴大貸款和整個社會的信用膨脹。
4、忽視了對土地、股票等資產價格的控制
在此周期的擴張階段,由于批發物價和消費物價水平比較穩定,而傳統的日本金融政策是以一般物價水平作為參照的,這種判斷成為實行擴張性政策的根據之一。而卻忽視了對土地、股票等資產價格的控制。對此日本政府自身也己經認識到,并且在大藏省的專門報告“資產價格變動的機制及其經濟效果”中表示,今后在經濟運營方面除物價走勢外,與前相比要更加重視資產價格的走勢。
5、不動產貸款控制不力
在對不動產貸款的控制方面,雖然大藏省較早就對銀行的不動產貸款采取了行政上的干預措施。但是總體上看并沒有什么成效,原因就在于金融機構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了大量的繞開行政管理的迂回貸款,銀行回避管制的動機與非銀行金融機構本身開拓新業務的企圖相結合,最終導致大量迂回貸款流向不動產市場。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因此成為繼城市銀行和地方銀行之后的不動產貸款主力。經濟轉入收縮后,這些貸款大量成為不良債權,許多金融機構更因此而破產。同時,暴露出金融機構具有忽視對借款人進行審查的傾向。
二、日本金融危機對我國目前潛在的通貨膨脹的警示
根據分析日本的金融危機和我國處于經濟繁榮期的實際,在控制貨幣供給和擴大貨幣需求的原則下,提出如下建議:
1、加快金融制度建設
穩步發展金融自由化,提高金融系統的獨立性穩步發展金融自由化,提高金融系統的獨立性,保證金融政策對整體環境的穩定作用,是保證經濟穩定高速發展、防范金融泡沫的重要環節。通過金融自由化,保證金融信息的公開性,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促使資本更有效地配置,避免過高的泡沫風險;加強金融系統的獨立性,減少外界的干預,可以使得金融系統減少不良資產累積,更好地處理泡沫風險,從而實現經濟整體安全。使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成為真正的商業銀行。
2、加強銀行監管
由于銀行信貸存在投機行為,所以要加大對銀行發放貸款的監管,謹慎控制銀行盈利性的經營和投機。銀行可以從事股票和房地產等虛擬資本的投資,這是出于資本配置的需要;人為的炒作虛擬資本,而將炒作的成本由社會承擔就是錯誤的。同時,加大對借款人償債能力的審查,減少資本的過度投入,防止經濟過熱和壞賬的出現。
3、積極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加強外匯管理
我國房地產價格和股價的飆升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際投機性資本大規模流入我國,這也證明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與人民幣升值預期對境外投機資金的巨大吸引力。因此,繼續推進已經有成效的人民幣匯率改革,實現人民幣的緩慢升值,防止其過快升值。同時,由于外匯儲備的快速增加給人民幣升值帶來很大壓力。因此要加大外匯儲備的管理,加強對海外的資本投入,扶持更多的大企業走出國門。
4、采取積極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
在目前的股市繁榮情況下,要密切關注股市的變化,并加以政策引導,特別是要注意適用貨幣政策進行調整。在目前的情況下,要提高利率。同時,擴大投資面,引導貨幣的需求,努力創造有效需求。
5、對土地、商品房等資產價格的控制
實行嚴格的土地審批制度,實現土地的有序有效供給。防止開發商的圈地、屯地等行為。另外,還要努力控制房價的上漲,防止泡沫的擴大。
6、拓展投資渠道,鼓勵全民創業
由于國內人們投資渠道的單一,多數資金流入了股市和房地產。因此,要拓展投資渠道,引導過剩資金的合理流向,比如發放國債等,減少資金對股市、房地產的壓力。
另外,放寬投資領域,使得更多的被國家控制的行業如鐵路、航空等部門向民間資本開放,使資本都能獲得平等機會和高額回報。同時,鼓勵全民創業,讓更多人參與到實業中去,那樣,可以擴大對資金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減少資產泡沫,為經濟的長久、穩定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參考文獻】
1、曹龍騏.金融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