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8 22:04:39
序論:在您撰寫細化工作方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指導思想
以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建立以生產經營單位(含學校、醫院、影劇院等具有較高安全風險的事業單位,下同)分級分類管理為基礎,以隱患排查治理標準體系為支撐,以網絡信息系統為平臺,以生產經營單位自查自報、部門實時監控為核心的新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體系,健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逐步形成情況能掌握、過程能記錄、責任能明晰、監管全覆蓋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直接監管、安全監管部門綜合監管、地方政府屬地監管責任,切實防范和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二、實施步驟
(一)制定方案,動員部署(2013年11月)
各責任單位根據全市統一部署,結合實際,制定隱患排查治理“兩化”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組建“兩化”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細化工作職責、內容和程序,進行動員部署。
區政府成立隱患排查治理“兩化”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安監局。
(二)調查摸底,分類分級(2013年11月-2014年2月)
1.摸清底數。按照屬地原則,各街辦鄉、管委會分別對轄區內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摸底調查,掌握其類型、規模、產品、原材料、安全生產相關情況等基礎信息,督促填報《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基本情況調查表》(附件1),建立基礎信息電子檔案;區直各行業主管部門對直接監管的生產經營單位同步開展調查,為分類分級監管奠定基礎。
2.分類匯總。在全面摸底調查的基礎上,按照分類要求,對生產經營單位按工業生產、礦山開采、化學品、煙花爆竹、工程建筑、道路運輸、水上交通、人員聚集和其它共9大類進行分類統計(附件2),建立基礎臺帳。
3.監管分級。在9大類企業中,按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風險高低和難易程度分為重點監管、一般監管和自主管理三大類。
(1)分級及監管權限劃分
重點監管生產經營單位主要指礦山、危化品、煙花爆竹以及其它規模以上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單位按規模大小、風險高低、安全監管工作難易程度分A、B、C、D四級。A級按行業分類由省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管;B級按行業分類由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管;C級按行業分類由縣(市、區)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管;D級按行業分類由鄉鎮(街辦)負責監管。
一般監管生產經營單位指重點監管以外的風險程度一般的中、小型生產經營單位。一般監管生產經營單位原則上由縣級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管。
自主管理生產經營單位指風險程度不高的小型、微型生產經營單位。自主管理生產經營單位原則上由鄉鎮(街辦)負責監管。
(2)重點監管生產經營單位分級確認
對重點監管生產經營單位按行業進行分類統計,確定納入本級監管的生產經營單位名單和建議由上級部門監管的名單,并填寫《分級監管生產經營單位名單確認表》(附件3),報區“兩化”體系建設辦公室。
區“兩化”體系建設辦公室根據各責任單位上報的生產經營單位名單,研究確定由區級負責監管的名單,提出建議由市級負責監管的名單。
(三)編制指南,培訓人員(2013年11月-2014年3月)
1.編制指南。按照省安監局分行業編制的《隱患排查指南》樣本,各生產經營單位對照本行業隱患排查標準,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個性化的隱患排查指南,明確排查事項、排查部位、排查頻次、治理要求、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員,為錄入“兩化”系統作準備。
2.建立信息管理員和信息員隊伍。區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各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解放路步行街管委會根據工作任務確定信息管理員;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確定信息員。
3.分級培訓。區行業主管部門、各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解放路步行街管委會的信息管理員和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的信息員由區安監局負責組織培訓。培訓內容為基本信息錄入、企業安全檢查標準、安全隱患自查自報工作的方法及步驟、數據庫操作等。
(四)登錄系統,兩化融合(2014年4月1日-2014年12月)
1.各級信息管理員、各生產經營單位信息員登錄省“兩化”管理系統,填寫注冊信息進行初始注冊,經審核通過后登錄該系統,并補充完善本地、本行業、本單位相關基礎信息。
2.各生產經營單位根據系統提供的《省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標準》或本單位編制的《隱患排查指南》,實施不漏項的安全檢查和整改,并將檢查及整改情況錄入系統。
3.各監管部門根據分級監管權限,對監管對象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程實時監管。對系統反映連續15天沒有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實施有針對性地執法檢查,并將執法文書上傳系統。
(五)總結完善,全面覆蓋(2014年12月-2015年12月)
“兩化”體系建設單位要進行認真總結,不斷完善系統運用。從2014年12月起,請各責任單位分別制定“兩化”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推行。2015年實現“兩化”體系全覆蓋。
三、保障措施
(一)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建設隱患排查治理“兩化”體系是區政府確立的一項安全生產重要制度。為強力推進全區“兩化”體系建設工作,區政府成立區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兩化”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區政府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區長任組長,區政府辦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主任和區安監局局長任副組長,各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解放路步行街管委會及區直各行業主管部門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區“兩化”體系建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安監局,具體負責“兩化”體系建設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推進。
隨之而來的是重組后的集團企業最敏感地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競爭壓力。為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許多集團企業開始借助信息化手段來全面支持企業的業務發展戰略規劃。信息化已成為集團企業在新的發展時期促進和帶動各項管理工作創新與升級的重要手段。因此希望通過探討集團企業信息化規劃和實施思路,為集團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借鑒。
1、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
集團企業一般都是從事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于歷史的原因,集團信息化水平因行業技術水平、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競爭環境、效益等因素而存在差異。一般來說,技術含量高的、處在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行業競爭壓力大的,經濟效益較好的集團企業信息化需求較為強烈,信息化建設水平也較高。如國內石油化工、電力、航空、煙草行業的集團企業。
總體而言,我國絕大多數集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遠遠落后于跨國企業,甚至與上述集團企業相比差距也較大,基本上處于將信息技術應用局限于單一功能或管理領域的初級階段,離信息技術應用于經營管理的整個流程和應用于集團企業外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根據筆者在大型集團企業的實踐體會,總體來說集團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集團成員企業的信息化基礎差距較大。國內新組建的集團普遍存在成員企業應用水平參差不齊,集團總部和大多數成員企業信息化基礎相對薄弱的局面。
(2)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復雜程度較高。除一些主體業務領域突出的集團企業可以圍繞如ERP這樣制造業通用軟件或行業專業管理系統進行信息化建設外,很多集團企業往往是跨多個行業領域,這導致集團內部成員企業間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和思路各不相同,極其容易形成“信息孤島”。
(3)集團企業較少從企業戰略發展的高度去考慮信息化建設問題。集團企業還未形成定期制訂或修訂中長期信息化規劃的制度,通過這一制度可以定期考慮信息系統能否支持企業未來的業務發展,而不是缺什么就建什么,缺乏總體規劃。
(4)集團企業缺少即懂管理又懂技術的各級復合型信息化人才。集團企業信息化復合型骨干人才匱乏且流失嚴重,使得各級信息化決策人員沒有認識到信息化的本質是管理問題,往往從技術和成本角度選擇高校和純軟件公司進行自行系統開發,增加了項目的風險。
(5)集團企業信息標準化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信息標準體系建設的落后約束了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又由于缺少系統的管理手段和防范措施,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無法滿足應用系統發展的需要。
2、集團企業信息化規劃的必要性
信息化規劃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綱領和總體指向,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實施的前提與依據,其核心內容是要從企業經營目標和業務發展方向中抽取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形成總體的、全局協調一致的信息框架和系統整體模型,為進一步系統設計和實施奠定基礎。
為了在信息化建設中有效地規避風險,集團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都要定期在集團經營戰略規劃的指導下,運用信息化規劃手段來確定未來幾年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發展階段、建設重點、總體方案、所需資源和實施方案。信息化規劃具有非?,F實的意義。通過制訂信息化規劃,集團企業可以圍繞信息共享和協調工作為目標,消除集團內部應用系統間信息孤島,規避重復投資和分散投資的風險,從而提升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信息化規劃的制訂和實施,已成為當前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
3、集團企業信息化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信息化建設以及開發應用標志著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管理工作的現代化水平,用信息化促進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用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推動信息化工作向縱深發展,兩者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過程。因此要以“服務于集團發展、服務于基層應用、服務于集中管理”為目標,抓應用促發展,運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支持集團企業業務發展規劃的要求。
一般來說,集團企業在制訂信息化規劃時首先應注意遵循國家、省市信息化發展戰略和總體部署,然后緊緊圍繞最新的集團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立足于集團和行業實際情況,以超前的思路、開拓的精神和務實的規劃來推進信息化建設。對于那些信息化基礎較薄弱的新建集團企業,筆者建議其集團信息化規劃指導原則應是“統一規劃,統一標準,以信息和資源共享為目標,分步實施,重點先行,基層應用和總部平臺建設并舉”。這些指導原則應貫穿于集團信息化規劃的全過程,同時也是今后集團信息化規劃實施的指導方針和政策依據。
企業信息化是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支持企業各級組織按照科學高效的管理和決策流程去實現企業發展規劃目標的一項持續改進的系統工程。因此信息化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必須根據信息技術在行業中應用的規律來制訂信息化規劃。根據在集團信息化規劃和建設的一些經驗體會,筆者認為在集團企業信息化規劃和實施過程中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1)堅持圍繞集團戰略確定目標的原則。信息化規劃一定要從集團企業經營戰略出發而不是單純地從信息系統的需求出發,避免陷入脫離企業發展目標而進行盲目建設的困境。企業信息化規劃必須符合企業的發展水平和企業發展需求,必須與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相一致。
(2)堅持關注核心業務制定建設重點的原則。信息化規劃應從經營管理的變革出發而不是從技術的變革出發,這有利于充分利用集團企業的現有資源來滿足關鍵需求,避免信息系統無法有效地支持集團企業領導的決策。企業應關心與自身核心競爭有關的核心業務的發展,優先發展與核心業務相關的信息化系統,并在所需的人、財、物的投入上有所傾斜。
(3)堅持信息資源共享和安全實效相結合的原則。在規劃各個核心應用系統建設時應選擇具有各業務領域經驗的成熟軟件廠商為主以降低項目風險。在規劃集團統一平臺建設時應重點考慮各應用系統間信息雙向的授權互動共享和高效的協同運作。在達到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目標的同時,應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4)堅持統籌規劃和協調發展的原則。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集團企業制訂統一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信息化規劃和建設必須強調以集團為主導,通過統籌規劃,經費扶持等有力措施來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理順各種關系,規范投資主體行為,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
(5)堅持需求牽引和效益驅動的原則。信息化規劃堅持以需求為牽引,應切忌盲目冒進。除了重視集團層面的信息化建設外,突出核心基層企業是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和原動力,是信息之源。規劃應調動集團各方面的積極性,鼓勵各種資金投入,確保信息化建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6)堅持先進性與經濟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信息化規劃應具有前瞻性,避免出現信息技術與管理手段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的局面。與此同時考慮到信息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在達到同樣實施效果和滿足未來三五年業務發展需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采用成熟可靠、經濟可行的技術和方案,切忌好高騖遠,盲目追求最新技術,增加項目風險。信息化建設采用新技術時也應考慮可實施性,切忌忽視企業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盲目上大項目,搞面子工程。
4、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和架構
某集團公司作為上海著名的國有大型糧油企業集團,在上海的糧油經營和宏觀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信息化建設近幾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它的信息化規劃和實施思路應對其他集團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遵循國家和地方的科技發展指導方針,圍繞集團國資發展戰略,該集團提出了未來五年信息化發展專項規劃的總體目標是“推進四大核心業務的應用系統建設,綜合運用廣域網網絡和數據倉庫平臺,初步建立實現各系統間信息共享的集團信息化應用平臺,為集團領導的宏觀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該集團的信息化建設主要目標近期將圍繞數據平臺、網絡平臺、應用平臺和保障體系建設來開展,以此為基礎形成數據集成模式的集團信息化總體架構;將來為配合集團集中控制的應用系統建設,將利用外高橋碼頭項目。信息化體系建設的成功經驗開展集團內外各系統間應用集成,形成應用集成模式的總體架構。
5、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數據平臺是基礎,網絡平臺是載體、應用平臺是核心,標準化和安全體系是保障。該集團信息化建設的內容也是圍繞數據平臺、網絡平臺、應用平臺和保障體系建設來開展,并根據集團和各公司的經營模式、產品特點、管理流程規劃了信息化建設的階段任務。在此基礎上,堅持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務求實效的原則,穩步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以信息化投入促進效益增長,以效益增長加大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環。
5.1網絡平臺建設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集團信息化的根本保證。網絡基礎設施是所有應用的基礎,是企業信息化的第一步。未來該集團將基本形成以集團中心機房、倉儲中心機房和外高橋儲備碼頭中心機房為通信中心,以集團廣域網為主干,與糧油信息專用網、子公司局域網互聯的數據通信平臺。
5.2應用平臺建設
為了進一步加強該集團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力度,分別進行集團層面的應用系統與四大業務基層應用系統建設,并由此構建整個集團應用平臺。這是集團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實現集團現代化管理的保證。
基層單位的業務應用系統建設是集團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團數據信息之源。因此該集團圍繞四大核心業務重點進行糧油加工企業的系統建設、糧油儲備企業的糧油儲備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糧油倉儲物流企業的外高橋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糧油貿易和零售業務的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系統建設。
集團層面應用系統在繼續完善滿足對外宣傳和信息要求的對外信息門戶、滿足信息共享和內部交流需要的對內信息門戶、基于,技術的分析監控系統等的同時,該集團在集團總部層面還將重點著手對人力資源系統、報表數據采集系統、業務協同系統和檔案管理系統的建設。
5.3數據平臺(信息資源)建設
數據平臺與網絡資源是集團信息化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數據平臺的建設要與網絡建設和應用工程建設同步考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該集團的數據倉庫系統是集團信息化平臺進行數據采集、存儲、處理、、維護、分析的核心。未來隨著集團報表數據采集系統、外高橋碼頭系統和系統實施完成,將進行數據平臺(數據倉庫)的二期建設,爭取將數據倉庫的經營數據范圍覆蓋到所有二級企業,報表數據范圍覆蓋到所有企業。
5.4保障體系建設
信息技術成功應用和效益最大化的一項重要條件是建立統一的信息保障體系。集團企業必須建立和形成符合自身管理要求的信息基礎標準體系(包括數據元素標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要領和邏輯數據庫標準等)、信息管理開發利用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這些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執行,是集團信息化建設避免重復投資、加速信息流通、實現信息授權共享、取得最大效益的基本前提和基礎。
(1)信息基礎標準體系。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信息基礎標準化工作是一項具有知識密集、資料密集、工作量大等特點的基礎性系統工程。它是各個信息系統信息共享、交換和集成的保證。該集團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步驟如下:
第一步:從基礎標準中核心的信息分類編碼標準著手,將外高橋碼頭項目乃至集團內的各類數據進行統一分類標準,為數據集成打下數據基礎。
第二步:制訂統一的平臺和數據接換標準,建立各應用系統集成的技術標準,為應用集成打下技術基礎。
第三步:制訂各應用系統和網絡系統設計開發的規范,優化基礎設施配置規范和軟件開發的質量水平,實現信息化過程的標準化。
(2)安全保障體系。堅持積極防御、綜合防范的方針,在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護能力的同時,重點保障基礎網絡和重要應用系統的安全。
首先采用密碼加密、完整性校驗和實體鑒別等機制,實現局域網互聯過程的安全可信連接和安全通信。
重點任務
具體工作
牽頭單位
完成時限
局內任務分工
詳細任務
責任科室
指導科室
(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全面承接落實市政府決定取消、下放和改變管理方式的行政許可事項。
區政府職轉辦、區司法局
持續推進
無行政許可
健全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動態調整行政權力事項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
區司法局、區政府職轉辦、
持續推進
健全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動態調整行政權力事項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
各有關科室
加強“渝快辦”平臺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確保線上線下數據同源,有效支撐“一件事一次辦”“一窗綜辦”等特色服務推廣應用。
區行政服務中心
2021年6月30日
落實“渝快辦”平臺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要求,確保線上線下數據同源,有效支撐依托“渝快辦”開展特色服務的推廣應用。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逐項梳理行政備案事項,規范備案程序,嚴禁以備案之名行審批之實。
區政府職轉辦、區司法局
2021年12月31日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深化減證便民,推廣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逐步擴大告知承諾事項覆蓋度。
區司法局、區發展改革委、區市場監管局
2021年6月30日
深化減證便民,按照市統計局統一工作部署,落實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所涉統計調查事項的告知承諾辦理
綜合統計科
(二)協同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貫徹落實《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標國內先進及全市改革要求推動營商環境實現大提升。
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貫徹落實《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標國內先進及全市改革要求推動營商環境實現大提升。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圍繞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深化企業開辦、辦理施工許可、登記財產、獲得電力等網上辦理便捷度。
區市場監管局、區住房城鄉建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經濟信息委
持續推進
圍繞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牽頭深化登記財產網上辦理便捷度,配合做好其他指標的網上辦理便捷度深化工作。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積極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及時溝通對接,力爭更多授權重慶改革試點事項在黔江先行先試。
區發展改革委
持續推進
配合區發改委積極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及時溝通對接,力爭更多授權重慶改革試點事項在黔江先行先試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三)持續優化網上政務服務效能
建成電子政務外網安全監測和運維平臺,提升電子政務外網承載能力,推動國、市延伸非涉密業務專網與電子政務外網對接整合,持續拓展電子政務外網覆蓋范圍。
區行政服務中心
2021年12月31日
積極對接市統計局,推進依申請辦理事項行業辦理系統同電子政務外網對接整合,持續拓展電子政務外網覆蓋范圍。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貫徹落實“渝快辦”平臺運行管理辦法,加強“渝快辦”平臺和行業系統應用管理,對服務事項、數據共享、模塊應用、信息反饋等進行規范管理。
區行政服務中心、區級有關部門
2021年6月30日
貫徹落實“渝快辦”平臺運行管理辦法,規范應用“渝快辦平臺和行業系統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強化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的規范管理,嚴格落實受理、轉辦、調查整改、結果反饋、用戶評議等工作流程,形成評價、反饋、改進、監督、考核全流程閉環,實現“好差評”主動評價數據全量歸集,差評整改率、回訪率達到100%;加強“好差評”數據綜合分析應用,推動政務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區行政服務中心、區級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
持續推進
配合區行政服務中心,落實強化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形成評價、反饋、改進、監督、考核全流程閉環,實現“好差評”主動評價數據全量歸集,差評整改率、回訪率達到100%;提升主動好評率,爭取實現0差評。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四)有序推進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窗口工作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意識和能力。
區行政服務中心、區級政務服務部門、各鄉鎮(街道)
持續推進
按照“應進必進”原則,確保全部依申請辦理類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區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辦理,同時加強窗口工作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意識和能力。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五)著力推動公共服務利民便民
加快推進高頻公證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實現申請受理、身份認證、材料提交和繳費全程網辦。
區司法局、區行政服務中心
2021年12月31日
加快推進高頻公證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實現申請受理、身份認證、材料提交和繳費全程網辦。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深化“政務+郵政”政務服務雙通道和“黔江政務通”掌上辦事大廳建設,打通政務服務線上下單、上門攬件、郵寄送達、網點代辦等全渠道代辦服務。
區行政服務中心、中郵黔江分公司
持續推進
充分利用“政務+郵政”政務服務雙通道和“黔江政務通”掌上辦事大廳,落實政務服務線上下單、上門攬件、郵寄送達、網點代辦等全渠道代辦服務”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通過區鄉村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大力推廣“黔江政務通”掌上辦事大廳,積極引導企業和群眾通過線上渠道申請辦理政務服務事項,著力提高“黔江政務通”掌上辦事大廳覆蓋率,提升“渝快辦”平臺用戶使用度。
區級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區行政服務中心
持續推進
大力推廣“黔江政務通”掌上辦事大廳,積極引導企業和群眾通過線上渠道申請辦理政務服務事項,著力提高“黔江政務通”掌上辦事大廳覆蓋率,提升“渝快辦”平臺用戶使用度。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六)全面落實政務服務“跨區縣通辦”
深化第一批、第二批“跨區縣通辦”事項辦理深度,全面承接落實第三批“跨區縣通辦”事項,2021年12月底前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互通、無差別協同辦理。
區政府職轉辦、區行政服務中心、區級有關部門
2021年12月31日
無
嚴格落實“跨區縣通辦”全流程監督管控機制,積極與其他區縣探索并明確事項辦理流轉具體程序,逐項細化崗位職責、資料傳輸、聯動方式等,對收件受理、過程辦理、辦結送達等環節實現全程跟蹤、實時反饋。
區政府職轉辦、區行政服務中心、區級有關部門
2021年12月31日
嚴格落實“跨區縣通辦”全流程監督管控機制,積極與其他區縣探索并明確事項辦理流轉具體程序,逐項細化崗位職責、資料傳輸、聯動方式等,對收件受理、過程辦理、辦結送達等環節實現全程跟蹤、實時反饋。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七)統籌推進“跨省通辦”和區域協作
貫徹落實《重慶市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渝府辦發〔2020〕124號),鞏固深化2020年底實現“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工作成效,承接落實好市政府要求2021年底實現的“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
區政府職轉辦、區行政服務中心
按時序推進
貫徹落實《重慶市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渝府辦發〔2020〕124號),鞏固深化2020年底實現“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工作成效,承接落實好市政府要求2021年底實現的“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全面承接并做好第二批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統一政務服務事項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事流程等要素,2021年底前實現同一事項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標準受理、無差別辦理、行政審批結果互認。
區政府職轉辦、區行政服務中心
2021年12月31日
全面承接并做好第二批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統一政務服務事項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事流程等要素,2021年底前實現同一事項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標準受理、無差別辦理、行政審批結果互認。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探索推動黔江區、秀山縣、張家界市、懷化市、湘西州、恩施州、銅仁市七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戰略合作,推進社保、養老、公積金、戶口遷移、市場主體登記、婚姻登記、生育登記等領域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積極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和深度。
區政府職轉辦、區行政服務中心
按時序推進
探索推動黔江區、秀山縣、張家界市、懷化市、湘西州、恩施州、銅仁市七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戰略合作,推進統計領域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積極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和深度。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八)著力提升網上辦事深度
立足“一網通辦”“全程網辦”,優化再造審批服務流程,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比例,提升在線辦理成熟度。
區政府職轉辦、區行政服務中心
2021年12月31日
立足“一網通辦”“全程網辦”,優化再造審批服務流程,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比例,提升在線辦理成熟度。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渝快辦”平臺交辦投訴處理事項響應率達100%。
區行政服務中心
持續推進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渝快辦”平臺交辦投訴處理事項響應率達100%。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推進證明類材料在線申請、開具和應用。
區政府職轉辦、區司法局、區行政服務中心
2021年12月31日
推進證明類材料在線申請、開具和應用。
各有關科室
(九)持續提升政務服務便捷度
2021年3月底前,區、鄉兩級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2021年版),確保數據同源、同步更新、同頻服務。
區政府職轉辦、區司法局
2021年3月31日
按照區、鄉兩級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2021年版)動態更新調整我局政務事項,確保數據同源、同步更新、同頻服務。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修訂完善“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再梳理公布一批“零材料提交”“容缺受理”等事項清單。
區政府職轉辦
2021年9月30日
配合區政府職轉辦修訂完善“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再梳理公布一批“零材料提交”“容缺受理”等事項清單。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持續推進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2021年底前,全區依申請類事項實際辦理時間比法定時限平均減少80%以上、平均跑動次數不超過0.3次、即辦件事項比例達到40%以上。
區行政服務中心
2021年12月31日
持續推進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在2021年底前全局依申請類事項實際辦理時間比法定時限平均減少80%以上、平均跑動次數不超過0.3次、即辦件事項比例達到40%以上。
各有關科室
辦公室
(十三)大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加強“雙公示”信息歸集,推進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中對“紅黑名單”逢辦必查,落實聯合激勵和懲戒措施,開展15個重點領域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區發展改革委
2021年12月31日
加強“雙公示”信息歸集,推進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中對“紅黑名單”逢辦必查,落實聯合激勵和懲戒措施。
統計綜合行政執法支隊
辦公室
一、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
堅持“統籌兼顧、分步實施,統一規劃、資源共享、統一管理、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整合利用現有網絡資源和不斷完善權屬登記系統服務功能為重點,盡快建成與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并軌的基礎信息設施,架構集應用、宣傳、管理與服務一體化,在全縣居于先進行列的政務、業務管理信息化體系。
(一)信息公開統籌兼顧原則。以公開為原則,對我縣房產和重點工程工作所有非信息及部門的相關規定,分別在我局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網站。
(二)行政權力網上運行分步實施原則。創新部門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和運行方式,以上網運行為原則,構建覆蓋我局行業管理、行政執法權力的電子化機制,保證部門行政權力陽光運行的要求真正實現。
(三)統一規劃,同步實施原則。按照縣政府統一規劃,在局機關及所屬二級機構同步實施,在本系統內整體推進房產和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行政權力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四)求真務實、注重實效原則。以建立房地產市場和重點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為主線,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全面推進我局電子政務建設工作,做到規范標準、整合資源、信息共享、節約高效。
二、具體措施
(一)根據縣政府《關于做好電子政務辦公系統有關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設立專門機構(信息中心),抽調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具體負責局系統信息網絡的總體設計、局域網站點設置和信息安全體系設置,為局系統信息網絡及其設備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服務,并對網絡設備進行集中統一管理。
(二)各相關內設股室及所屬二級機構要指定專業人員從事信息錄報工作,由局辦公室牽頭邀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對信息人員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
(三)凡涉及我局的所有行文在紙質材料上報簽發的同時,一并由相關領導進行網批。各相關內設股室及所屬二級機構每個月的工作計劃、小結及宣傳報道等在紙質材料上報的同時均需實行網報,信息宣傳稿件每月不得低于3條,并記入年終考核。
(四)各相關內設股室及所屬二級機構每天登錄進入辦公系統,瀏覽信息,收閱公文,及時準確安全地處理好公文,確保電子政務建設扎實有序開展,具體任務:
1、人秘股(辦公室):主要負責國家、省、市、縣近年來出臺的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政策以及我局出臺的規范性文件的匯總及網報,所發通知及文件需一并通過電子政務系統進行下發。
2、交易中心、產權產籍股、開發辦:盡快實現房屋權屬登記系統與市局數據庫的聯網。結合我縣房產部門工作實際,適時開通網上房地產,實行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網上簽約和備案。適時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情況和近期動態。
3、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推廣使用住房保障信息系統,擴大統計覆蓋面,實現對保障對象的動態管理以及全縣保障性房源的有效監控,及時全縣房改工作的基本情況和近期動態。
4、維修資金管理中心:實現科學的賬戶管理、快捷的資金劃撥、動態的信息反饋、簡易的信息查詢,提高維修資金的收繳、管理和使用效率,為業主、物業服務企業、開發建設企業、政府主管機構和專戶銀行提供高效的交互平臺。
5、物業管理股:主要負責全縣物業管理的基本情況和近期動態以及小區業主的網上投訴。
6、住房保障股:主要負責全縣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設和管理基本情況及近期動態。
7、工程股、工程技術股:主要負責全縣重點工程建設公告、政策法規、質量管理及建設動態。
(五)信息中心具體確定1名文件收發員和系統管理員專門負責電子公文的傳輸、接收和網絡維護等工作。及時對全縣房產和重點工程建設的具體事宜及相關數據進行網上,對各相關職能股室具體業務和相關材料網上下載工作和信息工作進行動態考評,積極推廣應用電子政務辦公系統。
四、組織實施
建立我局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機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按照全縣的統一部署,抓緊推進落實。
(一)組織領導。局成立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組,組長由書記擔任,副組長:,各相關內設股室及所屬二級機構負責人為成員,并指定專人為信息員,確保我局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二)工作步驟。我局信息化建設工作分三個階段推進:
1、制訂方案階段(3月28日~4月5日)。根據縣政府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我局信息化系統建設的實際,研究制定《縣房產和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電子信息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并報縣政府辦公室。
2、實施建設階段(4月5日―4月30日)。根據縣政府《關于做好電子政務辦公系統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依據《縣房產和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電子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分頭組織實施。
①根據縣政府提供的“市電子政務系統”,建立統一的電子平臺系統,對各權力運行流程進行明確,建立對外受理系統,完善全局系統的網站建設。
②對人員進行系統的操作培訓工作,確保相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電子系統的正確、準確運行工作。
為進一步提升公務員對信息化與電子政務的掌握了解與實際應用能力,切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全面推進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協調發展,根據國家、本市公務培訓有關要求,結合《關于開展區公務員“全員學本領,崗位大練兵”活動實施意見》五年培訓規劃,決定2008年在全區公務員中開展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有關活動方案如下: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全區廣大公務員加深對推進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工作重大戰略意義的認識,掌握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網上辦公實務,了解信息安全在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提高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工作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
二、培訓對象
全區處級及以下公務員。
三、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兩部分。理論知識包括電子政務理論、信息安全知識和信息化規范性文件等內容;實務操作包括Office操作技能和區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使用操作。
處級干部重點掌握查詢、審批等辦公自動化系統功能;科級領導干部重點掌握辦文流程和Office基本操作;科級及以下公務員全面掌握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使用,熟練掌握Office操作技能。
四、培訓形式
(一)集中培訓
1、由區信息委、區人事局統一組織各單位信息化與電子政務骨干人員辦公自動化系統應用技能培訓(含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組織的網絡安全培訓)。
2、由各單位根據實際,開展信息化與電子政務應用培訓,重點解決學習培訓中遇到的難點、疑點問題,加深對相關知識技能的了解和掌握。
3、由各主管單位根據工作實際,開展業務信息系統專業應用培訓,熟悉掌握業務信息系統應用,提高業務信息系統應用效率。
4、由區人事局、區信息委組織各單位人事干部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熟悉掌握組織人事干部業務系統,提高應用能力。
(二)個人自學
登錄區辦公業務網(,通過“區公務員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系統提供的學習資料及課件,學習理論知識,練習實務操作,把握信息化與電子政務有關知識要點,熟練掌握區辦公自動化系統功能。
(三)網上自測
通過“區公務員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系統,進行網上模擬測試,熟悉測試內容,為達標測試做好準備。
(四)技能競賽
組織區信息化與電子政務技能競賽,以賽促訓,以競賽檢驗培訓的實際效果。
五、培訓考核
培訓結束后,將采取上機操作的形式,對公務員參加培訓情況進行達標測試(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學員可不參加測試)。測試分理論知識測試和實務操作測試,兩項測試均通過者視為培訓合格。公務員培訓考核結果將作為公務員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無故不參加培訓或培訓不合格者,當年度考核不得評為稱職(含)以上等次。各單位公務員培訓情況納入本單位年度目標考核。
六、培訓步驟
培訓歷經9個月,分前期準備、宣傳動員、學習培訓、達標測試、技能競賽和總結評比六個階段(具體安排見附表)。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2008年3—5月中下旬),確定全區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具體內容,開發公務員電子政務培訓系統,編制達標測試和競賽題庫,完成全區新版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安裝,調試工作。
第二階段:宣傳動員(6月中上旬),召開全區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動員會,對公務員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進行部署安排。
第三階段:學習培訓(6月中下旬—8月),組織各單位信息化與電子政務應用的骨干人員進行區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培訓,同時參加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組織的網絡安全培訓。各單位就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活動進行再動員,結合單位實際制定活動方案,開展專題輔導,組織學員進行網上自學、自測等。
第四階段:達標測試(9月),組織全區公務員進行網上達標測試。
第五階段:技能競賽(10月),組織全區公務員信息化與電子政務技能競賽。
第六階段:總結評比(11月),對培訓工作進行總結,評選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七、有關要求
(一)加強領導。在全區公務員中開展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是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進一步轉變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勤政廉政建設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各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全區公務員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活動由區公務員崗位練兵領導小組總負責,區委組織部、區人事局負責組織協調,區信息化委員會負責培訓內容的具體實施。各單位要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負實責具體抓的培訓工作機制,落實責任科室,指定專人負責。切實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培訓工作積極、有序地開展。
一、工作目標
1、建設一支技術精良、保障有力、反應快速、服務到位的現代化技術支持服務隊伍。
2、探索中小學信息化工程后續發展的資金保障機制。
3、確保中小學信息化工程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為農村黨員干部教育服務。
4、降低設備維護服務成本,提高設備完好率和使用效率,做到政府滿意、學校滿意、群眾滿意。
二、組織機構
1、成立隸屬于*市教育信息技術中心,由信息中心組織建立起覆蓋全市的技術支持服務體系,為學校提供設備技術和設備應用的支持服務(見附件)。
*市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增掛*市信息化工程技術支持服務站牌子,擴大服務范圍,確保全市信息化設備的安全運行。
2、各學校要成立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有一名校級領導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各校要設立一名信息技術專干,負責本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規劃、管理、培訓、應用及技術支持服務。
3、按地理進行技術服務區域劃分,信息技術中心為總站,下設四個分站:東片分站、北片分站、西片分站和鎮內片分站。由總站技術人員包片,每個分站聘任1~2名兼職技術人員協助工作。形成一個“中心—片—?!钡娜壖夹g服務體系。
4、由信息技術中心牽頭,成立*市技術服務協會,統領各分站工作。建立并吸收各校技術人員參加的QQ群,以網絡的方式及時溝通解決應急性技術難題。
三、經費保障
加大投入,為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資金保證。教育信息化建設主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信息化建設所需資金。各學校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投入重點,優先安排。最大限度地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引入市場運行機制,實現“誰投入,誰開發,誰受益”。
1.爭取政府對信息中心日常辦公經費有所投入,保證信息化工程技術支持服務常設機構工作正常運行。
2.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及網站建設的有關規定,每年投入60萬元資金,用于中心網站的軟件、硬件的安全維護、技術支持以及相關人員的培訓等。其中,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按照支持服務體系的考核等級,每年撥款30萬元(每月撥款三萬元左右)、再爭取政府每年配套30萬元資金,用于信息化工程的技術支持服務具體相關工作,做到??顚S?。
以上費用用于全市各中小學設備的管理、維護、農村遠程教育設備的維護、農村遠程教室的維護、中心網站的維護與軟件的升級等費用支出。
四、工作流程
(一)資格認定
1、教育信息技術中心要制定技術人員標準,按標準對片分站和學校技術維護員進行實際考核認定后,頒發資格證書,并備案。
2.實行動態資格管理。教育信息技術中心要每年組織有關專家對片分站及校技術員進行1~2次資格認定,對于考核不合格的服務技術人員取消其資格。
(二)維修程序
1、學校信息技術專干是學校設備維修的第一責任人,負責設備故障的排除,或上報服務站。
2、服務站在接到設備故障報告后,根據實際情況采取QQ群或派專職人員或委托片分站技術支持的兼職服務人員上門進行故障確認和排除。
3、硬件故障,屬于質保期內的設備,應通知該設備企業的售后服務機構上門維修。對送廠家返修的,應安排備件,進行臨時更換使用,確保不影響學校使用。對已過質保期的設備由服務站派專職服務人員上門維修、更換。
4.對于服務站和企業售后服務機構在維修中出現無法解決的問題,將報大連市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協商解決,服務站對維修結果進行回訪和確認。
五、技術培訓
1、教育信息技術中心負責對兼職技術支持服務人員和學校信息技術教師進行培訓。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精神為指導,圍繞“創新教育、精致學校、高效課堂、幸福師生”工作主題,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更高水平教育現代化建設為目標,以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應用和整合為核心,以提高教師和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推進“三通二平臺”工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全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主要目標
1.加大投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前,實現農村教學點光纖“校校通”。
2.加強學校信息中心管理,開展學校信息中心星級創建活動。
3.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全部建成數字化校園。
4.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50%的教師接受教育技術中級培訓。
5.完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新建優質教學資源500G,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6.開展網絡教學教研,實施同步課堂,同步教研,促進教育均衡。
7.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促進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多媒體課堂使用率達60%以上,為構建高效課堂提供技術支撐。
8.加強校園網安全管理,確保系統信息安全。
三、工作任務
1.提高數字化辦公水平。加強縣教育信息網和學校門戶網站、學科專題網站建設,做到網站設計科學合理,內容及時更新。進一步擴大辦公平臺的使用范圍,實現公文管理、資料交換網絡化,節約辦公成本。推行電子備課,從2013年春學期起,全縣中小學逐步使用電子備課平臺,從紙質備課向電子備課轉變,提高工作效率。
2.加快數字化資源建設。要充分利用省市級資源平臺,加強資源共建共享工作,不斷擴大優質資源的覆蓋面,提高現有教育資源應用效益。進一步整合資源制作力量,通過開展優秀課件、優秀電子教案、優秀課堂教學實錄評比等活動,開發一批新的優質教學資源。充分發揮縣內名師示范作用、引領作用,搭建教育名師大課堂視頻平臺,宣傳、推廣名師的先進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提高全縣教師教學水平。要依托名校,建設網絡學校和網絡課堂,推進網絡教研,讓優質教學資源在全縣全面快速共享。充分應用現有的網絡視頻會議系統開展同步課堂教學活動,縣城學校、中心小學每學期要與村級學校至少進行兩次以上交流。做好省級優質資源的征訂、推廣和使用,要按小學每生12元/年、初(高)中每生16元/年的省定標準,訂齊訂足資源,實現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全覆蓋,達到“優質教學資源班班通”。
3.提升師生信息素養。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在初級培訓的基礎上,逐步開展中級培訓,特別要加強學校領導、教學研究人員、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培訓,使他們能熟練利用信息技術探究實踐新的教學方式;要開足信息技術課程,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要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課外學習的深度融合,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的教學模式,鼓勵教師開展網上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實名網絡學習空間發展教師、學生,力爭在3年時間內,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推動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
4.提高平臺管理水平。要進一步建設并運行好兩個平臺。一是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要做好省級平臺優質教育資源的推介宣傳,為課堂教學直接服務,實現資源共享;要加大資源建設力度,不斷豐富資源庫內容,每年每位教師要上傳課件、教案不少于100件,不斷提高我縣優質教育資源在省優質資源庫中的占有比例。二是建設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包括學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學生成長管理信息系統、教師管理信息系統、教育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教育裝備管理信息系統(中小學圖書管理平臺、計算機房使用管理平臺、實驗操作管理平臺)等,要強化教育基礎數據的采集、處理和管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要做好動態管理和監控,促進系統應用、管理和監控,確保圖書流通率、計算機房使用率和實驗操作率,發揮教育裝備在教學中的作用,要加強系統的網絡安全管理,為教育決策和教育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和技術支撐。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h教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由黨委委員和電教中心、教研室、計財科、督導室等科室負責人組成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計劃制定、工作部署和推進。各學校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工作標準,落實工作責任,做到每項工作有專人落實,專人管理。要加強網管員隊伍建設,落實網管員工作待遇,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制定教育信息化專業人員評聘辦法,以高素質人才隊伍支撐教育信息化高水平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