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3 21:09:31
序論:在您撰寫資金收支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本文介紹了礦區服務系統資金收支兩條線的管理現狀,闡明了目前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資金;收支;兩條線
“收支兩條線”是政府加強對預算外資金管理,實施財政監督的一種有效管理模式,主要指具有收費職能的部門或單位,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應收取的行政事業費(基金)按規定由執收機構(代收銀行或有關單位)收取并全額上繳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部門和單位的人員經費、共用經費和所屬的特殊經費等由財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納入本級綜合財政預算統籌安排。目前,許多企業特別是集團性企業大多采用“收支兩條線”原理實施對企業資金的集中管理,礦區服務事業部便是其中之一。
一、資金收支兩條線的優點
通過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有利于建立高效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系統,可以使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是實現資金集中管理,加強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可以在資金管理與礦區服務系統的長期和短期戰略目標相適應的前提下統籌兼顧
實施資金收發兩條線管理,可以協調好礦區服務系統各單位的收入與支出、籌資、投資等各項經濟活動,加速資金周轉,降低資金成本,有利于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可為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鋪平道路
由于資金集中管理、統一支付。各單位的所有收支活動都由事業部根據預算進行嚴格的審核和控制,使得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得以體現,有效性得以發揮。從而保證了企業整體經營目標的實現。
(三)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有利于建立新型的財務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體系
目前,現代企業管理理論都認為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核心,而現金管理又在財務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因此,礦區服務系統可以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為平臺和切入點,構建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系統,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四)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可以有效規避財務風險
通過分設收入和支出賬戶以及對與收入現金對應的應收賬款進行動態管理,將資產運行和資本運營有效結合,可以規避“小金庫”和“賬外賬”發生的風險。
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引入資金收支兩條線這一新的科學的資金管理模式,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其實現的方式。
二、礦區服務系統資金收支兩條線的實施情況
礦區服務系統結合礦區業務的實際情況,通過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流程、優化賬戶、科學規范運作,使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
礦區服務系統目前的資金管理模式是集團公司層面的“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收入、支出分別開設一個銀行總賬戶,即收入總賬戶和支出總賬戶。收入總賬戶下設收入分賬戶;支出總賬戶下設支出分賬戶。收入賬戶采取零余額管理模式;支出賬戶采取透支與預算撥款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1收入賬戶采取零余額管理模式
開戶銀行周一至周五16:00將各單位的收入分賬戶資金全部上劃到事業部收入總賬戶,16:30將事業部收入總賬戶的資金全部上劃到集團公司礦區服務總賬戶。上劃后事業部及各單位的收入賬戶余額為零。
2支出賬戶采取透支與預算撥款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事業部支出總賬戶實行透支管理模式。事業部每周四向集團公司上報次周的資金計劃,集團公司每周五將事業部上報的資金計劃提交給指定銀行,指定銀行以此額度控制事業部次周支出總賬戶的透支額度。每個營業日,支出總賬戶的對外支付由銀行在額度之內保證對外支付。每個營業日終了,由銀行根據支出總賬戶當日的發生額補平支出,清算后支出總賬戶余額為零。在透支管理模式下,每個營業日開始和終了時,支出總賬戶資金余額均為零。
3拓展網上銀行功能
為確保資金安全,事業部與開戶行簽訂了網上銀行協議,將事業部銀行賬戶全部納入網上銀行監管。事業部對所有賬戶擁有查詢、轉賬權限,并對銀行賬戶實行動態監控,有效控制資金風險。
(二)資金計劃管理
資金計劃是否準確關系到資金結算業務能否順利開展。事業部資金計劃包括年度資金計劃、月度資金計劃、周資金計劃和緊急用款申請。各單位按年、月、周編報資金計劃,按日管理、按周控制額度。當出現突發事件、需要緊急用款但資金計劃又不足時,可以通過緊急用款申請來增補計劃,以確??铐椀募皶r支付。
各單位上報的年度資金計劃、月度資金計劃和周資金計劃,經事業部審核后上報集團公司審批方可執行。集團公司依據事業部上報的資金計劃,對事業部的支出總賬戶進行透支補平。事業部依據各單位上報的資金計劃對各單位支出分賬戶進行預算撥款。
1資金計劃編制
在編制資金計劃時,要與財務預算相結合,參照年度財務預算收支金額,考慮跨年應收應付款項、非付現費用、稅費流入流出差額等因素,科學、合理地編制年度資金計劃。按照礦區服務業務開展情況,將年度資金計劃進一步分解為月、周資金計劃,分期進行資金流入流出控制。
在編制資金計劃的過程中,還要做好三個方面的溝通工作。與領導的溝通,避免由于領導出差等原因造成資金計劃的浪費;與部門的溝通,讓其確定本部門當期的付款金額;與相關業務單位的溝通,確定與其當期的資金流量,作為編制資金計劃的基礎。
2資金計劃執行情況
事業部每月仔細分析資金的流入、流出情況,召開資金計劃執行情況交流會,傾聽基層單位的意見,查找資金計劃執行結果偏離資金計劃的原因,進行內部討論后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將各單位資金計劃執行情況予以通報。督促各單位重視資金計劃的編制及執行,合理預計本單位資金流量,提高資金計劃的符合度。
3未達款項管理
資金收支兩條線運行之初,事業部的未達款項非常多。開出的支票如果不能及時劃走,就要占用下周的資金計劃,因此未達款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資金計劃的執行符合度。針對這種情況,事業部通過采取上報未達款項統計表、與開戶銀行進行周對賬、縮短辦理付款業務時間、將支票返存、專人監控網銀等方式來減少未達款項。
(三)資金結算管理
事業部根據實際工作和付款性質的重要性,將結算業務分為內部結算和外部結算。內部結算是指礦區內部單位相互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款項結算。外部結算是指對礦區以外單位發生的結算業務。
1內部結算
對于礦區服務系統內部發生的勞務結算,通過簽認“內部勞務(產品)資金轉移簽認單”,由提供勞務方持此單據到事業部辦理款項劃轉。
2外部結算
從資金安全和工作效率兩方面考慮后,將外部支出結算分為委托付款和非委托付款。委托付款統一在事業部辦理,非委
托付款由各單位自行辦理。
礦區服務系統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以來,資金高度集中管理,合理優化配置,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資金的運行效率。
三、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存在的問題
礦區服務系統資金收支兩條線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比較平穩,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事業部層面資金結算工作量過大
由于事業部負責整個系統的資金結算,工作量較大,特別是在結算高峰期,人滿為患。
(二)表外資金沒有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
目前保險基金等大額資金都單獨開立銀行賬戶進行核算,沒有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事業部對這部分資金的監管存在空白。
(三)部分多種經營單位資金沒有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
目前,只有一家多種經營單位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其他多種經營單位仍獨立進行資金運轉。事業部對這些單位資金流轉情況不掌握,不利于監管。
(四)對資金收支兩條線實施情況的考核力度不夠
由于考核機制不完善,導致部分單位對資金計劃編制的重視程度不高,在編制過程中沒有充分與相關單位和部門進行溝通,資金計劃執行時符合度較低。需要經常通過增加緊急用款申請來滿足日常的生產經營,且對資金計劃執行情況的分析不夠深入,就事論事,沒有挖掘深層次的原因。
四、對改進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的改進建議,以期優化資金收支兩條線,確保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各項制度及措施落實到位。
(一)設立資金結算分理處,以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在下屬單位設立隸屬于事業部的資金結算分理處,負責部分地理位置相對集中單位的資金結算業務,以分流事業部層面的資金結算業務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方便下屬單位辦理結算。
(二)將表外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在制訂表外資金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對表外資金的管理模式。待時機成熟后,將表外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從而規范表外資金運作,確保表外資金安全。
(三)將多種經營單位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以加強對其監管
將下屬所有多種經營單位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通過實行集中管理,按期編制資金計劃,實時進行網上銀行監控,在有效規避資金風險的同時,進一步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管理成本。
一、資金收支兩條線的優點
通過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有利于建立高效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系統,可以使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是實現資金集中管理,加強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可以在資金管理與礦區服務系統的長期和短期戰略目標相適應的前提下統籌兼顧
實施資金收發兩條線管理,可以協調好礦區服務系統各單位的收入與支出、籌資、投資等各項經濟活動,加速資金周轉,降低資金成本,有利于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可為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鋪平道路
由于資金集中管理、統一支付。各單位的所有收支活動都由事業部根據預算進行嚴格的審核和控制,使得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得以體現,有效性得以發揮。從而保證了企業整體經營目標的實現。
(三)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有利于建立新型的財務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體系
目前,現代企業管理理論都認為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核心,而現金管理又在財務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因此,礦區服務系統可以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為平臺和切入點,構建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系統,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四)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可以有效規避財務風險
通過分設收入和支出賬戶以及對與收入現金對應的應收賬款進行動態管理,將資產運行和資本運營有效結合,可以規避“小金庫”和“賬外賬”發生的風險。
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引入資金收支兩條線這一新的科學的資金管理模式,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其實現的方式。
二、礦區服務系統資金收支兩條線的實施情況
礦區服務系統結合礦區業務的實際情況,通過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流程、優化賬戶、科學規范運作,使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
礦區服務系統目前的資金管理模式是集團公司層面的“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收入、支出分別開設一個銀行總賬戶,即收入總賬戶和支出總賬戶。收入總賬戶下設收入分賬戶;支出總賬戶下設支出分賬戶。收入賬戶采取零余額管理模式;支出賬戶采取透支與預算撥款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1收入賬戶采取零余額管理模式
開戶銀行周一至周五16:00將各單位的收入分賬戶資金全部上劃到事業部收入總賬戶,16:30將事業部收入總賬戶的資金全部上劃到集團公司礦區服務總賬戶。上劃后事業部及各單位的收入賬戶余額為零。
2支出賬戶采取透支與預算撥款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事業部支出總賬戶實行透支管理模式。事業部每周四向集團公司上報次周的資金計劃,集團公司每周五將事業部上報的資金計劃提交給指定銀行,指定銀行以此額度控制事業部次周支出總賬戶的透支額度。每個營業日,支出總賬戶的對外支付由銀行在額度之內保證對外支付。每個營業日終了,由銀行根據支出總賬戶當日的發生額補平支出,清算后支出總賬戶余額為零。在透支管理模式下,每個營業日開始和終了時,支出總賬戶資金余額均為零。
3拓展網上銀行功能
為確保資金安全,事業部與開戶行簽訂了網上銀行協議,將事業部銀行賬戶全部納入網上銀行監管。事業部對所有賬戶擁有查詢、轉賬權限,并對銀行賬戶實行動態監控,有效控制資金風險。
(二)資金計劃管理
資金計劃是否準確關系到資金結算業務能否順利開展。事業部資金計劃包括年度資金計劃、月度資金計劃、周資金計劃和緊急用款申請。各單位按年、月、周編報資金計劃,按日管理、按周控制額度。當出現突發事件、需要緊急用款但資金計劃又不足時,可以通過緊急用款申請來增補計劃,以確??铐椀募皶r支付。
各單位上報的年度資金計劃、月度資金計劃和周資金計劃,經事業部審核后上報集團公司審批方可執行。集團公司依據事業部上報的資金計劃,對事業部的支出總賬戶進行透支補平。事業部依據各單位上報的資金計劃對各單位支出分賬戶進行預算撥款。
1資金計劃編制
在編制資金計劃時,要與財務預算相結合,參照年度財務預算收支金額,考慮跨年應收應付款項、非付現費用、稅費流入流出差額等因素,科學、合理地編制年度資金計劃。按照礦區服務業務開展情況,將年度資金計劃進一步分解為月、周資金計劃,分期進行資金流入流出控制。
在編制資金計劃的過程中,還要做好三個方面的溝通工作。與領導的溝通,避免由于領導出差等原因造成資金計劃的浪費;與部門的溝通,讓其確定本部門當期的付款金額;與相關業務單位的溝通,確定與其當期的資金流量,作為編制資金計劃的基礎。
2資金計劃執行情況
事業部每月仔細分析資金的流入、流出情況,召開資金計劃執行情況交流會,傾聽基層單位的意見,查找資金計劃執行結果偏離資金計劃的原因,進行內部討論后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將各單位資金計劃執行情況予以通報。督促各單位重視資金計劃的編制及執行,合理預計本單位資金流量,提高資金計劃的符合度。
3未達款項管理
資金收支兩條線運行之初,事業部的未達款項非常多。開出的支票如果不能及時劃走,就要占用下周的資金計劃,因此未達款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資金計劃的執行符合度。針對這種情況,事業部通過采取上報未達款項統計表、與開戶銀行進行周對賬、縮短辦理付款業務時間、將支票返存、專人監控網銀等方式來減少未達款項。
(三)資金結算管理
事業部根據實際工作和付款性質的重要性,將結算業務分為內部結算和外部結算。內部結算是指礦區內部單位相互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款項結算。外部結算是指對礦區以外單位發生的結算業務。
1內部結算
對于礦區服務系統內部發生的勞務結算,通過簽認“內部勞務(產品)資金轉移簽認單”,由提供勞務方持此單據到事業部辦理款項劃轉。
2外部結算
從資金安全和工作效率兩方面考慮后,將外部支出結算分為委托付款和非委托付款。委托付款統一在事業部辦理,非委托付款由各單位自行辦理。
礦區服務系統實施資金收支兩條線以來,資金高度集中管理,合理優化配置,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資金的運行效率。
三、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存在的問題
礦區服務系統資金收支兩條線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比較平穩,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事業部層面資金結算工作量過大
由于事業部負責整個系統的資金結算,工作量較大,特別是在結算高峰期,人滿為患。
(二)表外資金沒有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
目前保險基金等大額資金都單獨開立銀行賬戶進行核算,沒有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事業部對這部分資金的監管存在空白。
(三)部分多種經營單位資金沒有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
目前,只有一家多種經營單位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其他多種經營單位仍獨立進行資金運轉。事業部對這些單位資金流轉情況不掌握,不利于監管。
(四)對資金收支兩條線實施情況的考核力度不夠
由于考核機制不完善,導致部分單位對資金計劃編制的重視程度不高,在編制過程中沒有充分與相關單位和部門進行溝通,資金計劃執行時符合度較低。需要經常通過增加緊急用款申請來滿足日常的生產經營,且對資金計劃執行情況的分析不夠深入,就事論事,沒有挖掘深層次的原因。
四、對改進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的改進建議,以期優化資金收支兩條線,確保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各項制度及措施落實到位。
(一)設立資金結算分理處,以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在下屬單位設立隸屬于事業部的資金結算分理處,負責部分地理位置相對集中單位的資金結算業務,以分流事業部層面的資金結算業務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方便下屬單位辦理結算。
(二)將表外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在制訂表外資金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對表外資金的管理模式。待時機成熟后,將表外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從而規范表外資金運作,確保表外資金安全。
(三)將多種經營單位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以加強對其監管
將下屬所有多種經營單位資金納入收支兩條線,通過實行集中管理,按期編制資金計劃,實時進行網上銀行監控,在有效規避資金風險的同時,進一步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管理成本。
(四)完善考核機制,使資金收支兩條線落實到位
針對資金收支兩條線考核機制存在的薄弱環節,需要明確執行時的關鍵控制點,量化考核指標,完善獎懲制度。通過定期考核,可以提高各單位對資金收支環節的重視程度,進而科學、合理地編制資金計劃,實事求是地分析執行情況,盡心盡力尋求改進措施,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經濟利益。
關鍵詞: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通信企業
收支兩條線本是政府為了加強財政管理和整頓財政秩序對財政資金采取的一種管理模式。當前,許多大型集團企業也紛紛采用“收支兩條線”資金管理模式,通信企業也不例外。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企業范圍內的資金進行集中管理,減少資金持有成本,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企業構建“收支兩條線”的資金管理模式有幾個基本原則:其一是明確劃分收入資金和支出資金的流動,嚴禁現金坐支;其二是確保收入的資金能夠及時、安全、足額地回籠,并能實行有效的集中管理,減少現金持有成本,加速資金周轉;其三是圍繞企業利潤目標的實現,制定合理的預算安排,保持企業持續經營所必需的最佳現金余額。根據以上原則,通信企業“收支兩條線”要求實行收、支分戶管理,在當地銀行分別設立收入賬戶及支出賬戶,相互之間不得進行資金調撥。收入賬戶包括收入歸集賬戶及一般收入賬戶:收入歸集賬戶用于對外收款,定期對內歸集收入及向上級公司上繳資金;一般收入賬戶用于對外收款及定期對收入歸集賬戶劃撥資金。支出賬戶包括運營性支出賬戶、資本性支出賬戶及其他必須設立的支出專戶。省通信公司對各市分公司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即收入資金全額上繳,支出資金按預算核撥。市分公司對下屬縣分公司實行報賬制管理。
為確保資金運轉的有序、高效,省通信公司擬最終實現“自動型零余額”的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即收入賬戶資金自動清零上劃,支出賬戶資金實行“限額控制、日間透支、日終清算、零余額”管理。由省公司統一與銀行簽定零余額帳戶協定,對每個分公司規定支出限額。每天分公司起始余額為零,可在支出限額的基礎上要求銀行支付,銀行辦理支付后,分公司銀行帳戶為負數,銀行對每天的支出總額進行合計,每天與省公司進行核銷,省公司撥付相應的資金到開戶銀行指定帳戶,分公司銀行帳戶保持零余額。而且各個銀行對于當天清算的資金不按貸款處理,省公司不夠資金進行清算時銀行才計貸款利息。實行零余額帳戶管理可以實現兩個目的:最大限度地將資金保留在省公司帳戶上,可保障省公司有最大量的資金沉淀,實現資金的良性周轉。“自動型零余額”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規定:1、收入歸集專戶設置:省、地市及縣三級公司分別開設收入歸集專戶,各級分公司可以選擇在中、農、工、建中的一家或多家開設收入歸集專戶,但一級公司在一家銀行僅限開設一個收入歸集專戶。如下一級公司在中、農、工、建開立了收入歸集專戶,上級公司須在同行開立收入歸集專戶。2、出透支專戶設置:省公司經營性支出透支戶已在某行開立,相應地,為實現資金透支功能,各市公司經營性支出透支戶必須在同行開立,支出透支賬戶必須專戶使用,嚴禁串用。縣分公司原則上僅限保留一個支出賬戶,不設透支功能,由地市公司直接撥款。收入賬戶資金的歸集要求各級公司的中、農、工、建所有收入賬戶的資金均在每個工作日自動定時歸集至本級公司的同行收入歸集專戶,再自動歸集至上一級公司的同行收入歸集專戶;其他銀行的收入賬戶根據資金的存量和劃撥資金的成本等因素考慮劃撥頻次,原則上其他收入戶最少一周向本級公司收入歸集賬戶劃撥一次收入。支出賬戶資金的透支管理要求省公司定期核定下級公司的支出賬戶透支限額,各支出透支專戶只支不收,日間零余額透支,日終逐級自動清算。
通信企業在落實收支兩條線資金管理模式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加強銀行帳戶的管理。省公司對各分公司的銀行賬戶進行管理和監督,各分級公司所有銀行賬戶的開立、變更、撤銷均需省公司審批后上報集團公司審批,集團公司批準后方可辦理,未經集團公司審批開立的賬戶,視同“小金庫”;各分公司所有銀行賬戶信息需納入資金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賬戶開立、變更、撤消等信息的變動應及時在資金管理系統中更新;省公司對所有銀行賬戶實行統一編碼制度:個銀行賬戶對應唯一編碼,以此作為銀行賬戶內部管理的重要依據;所有銀行賬戶應嚴格按照指定用途辦理資金的收、付業務,嚴禁超范圍使用。
2、強調結算紀律。嚴禁現金坐支:在收支兩條線資金管理模式中,不僅收入的現金不得直接用于開支,銀行收入戶的資金也不能直接用于開支,所有支出的資金來源只能是支出戶。為了杜絕現金坐支,每次收入的現金應及時繳存收入戶,超過規定限額的現金必須通過銀行支付。不準白條抵庫,要確保所有收入的資金都進入收入戶,不允許有私設的帳外小金庫。
3、利用網上銀行在線操作加快資金的結算速度,盡量壓縮資金在結算環節的時間,保證業務處理的及時性。
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對通信企業具有積極意義。首先,它實現了真正的財務集中管理,將全部營業收入納入全面預算管理。它實現預算內外收支的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增強企業宏觀調控能力,提高資金集中使用效率。分公司開設收入專戶,收入一旦進入專戶,資金權屬省公司,各級分公司均無權借用,在最大限度內保障了資金的集中。它實現了財務經營的規模效益,避免整個企業在資金籌措、資金運營等方面的低效率;同時可以將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通信企業通過集中收入,將全部的資金先集中在省公司,再通過全面預算的實施將分公司的運行成本撥付下去,除了正常的運行成本外,分公司只有依照總公司的統一部署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的集權性得到加強。其次,收支兩條線使收入的真實性得到了保障,最大限度內減少虛報收入:長期以來,基層企業報喜不報憂,企業領導為政績,在業務收入為基礎的考核體制下,千方百計提高收入,甚至不惜采取做假賬、利用核算漏洞增加收入。收支兩條線對這種做法在制度上和根本上進行了約束,收入只要進入收入戶就會向省公司歸集劃轉,不會存在虛假收入。而從前實行收支差額管理時,分公司只用上繳差額,在存在大量資金進行周轉的前提下,甚至可以采用一面列收入,一面出成本的方式,使收支差額不受影響,水分將持續性地增長并被隱瞞,直到下一任領導上任后,才有可能暴露,給上級部門的收入、支出預算都帶來巨大的影響。再次,實行收支兩條線,省總公司集中了資金,就可以由省公司統一支付大宗物品采購資金和適合集中支付的其他資金。市縣分公司在批準的預算項目和額度內自行決定購買何種商品和勞務,但款項由省公司來支付,資金直接支付給商品和勞務供應者而不再通過任何中間環節,這樣可以掌握每筆資金的最終去向,從根本上杜絕了克扣、截留、挪用資金的腐敗現象??傊笆罩蓷l線”的資金集中管理辦法使通信企業財務管理更加先進,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巧梅.論企業應用“收支兩條線”的資金管理模式[J].太原科技,2006,(7).
[2]曹選剛.集團企業資金管控模式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9,(17).
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蒸蒸日上,特別是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和深入實施,是我國科技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一大批重要成果涌現出來,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科技競爭力不斷增強。但是,政策、資金以及市場環境等方面的不完善也給企業自主創新帶來嚴峻的挑戰,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自主創新的推進。特別是企業創新資金的不足以及科技創新風險的存在企業的科技創新很難在市場上進行成功的融資。因此,從稅收政策和金融政策兩個方面探討企業自主創新的現狀和建議是非常必要的。
一、支持科技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分析
(一)稅收激勵政策現狀
近些年來,為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稅收扶持政策,鼓勵企業科技創新。這些稅收扶持政策對于推動我國企業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從總體上看,稅收政策對于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沒有形成足夠能量的激勵機制。主要表現在:
1.對研發環節給與支持的稅收激勵政策只占很小的比例。稅收激勵只是對已經形成科技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已經享有科研成果的技術性收入實施優惠,而對技術落后繼續進行技術更新的企業以及正在進行科技開發的活動缺少鼓勵措施,使企業只關心科技成果的應用而不注重對科技開發的投入,不利于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3.稅收政策的制度性缺陷,抵消了政策優惠的力度。生產型增值稅對高科技企業發展的抑制作用;企業所得稅內外有別導致內資企業稅負偏重,嚴重制約企業的積累和發展能力,是長期存在的制度性因素。總體而言,稅收政策產生的效應,制度性缺陷的抑制力更強。
4.稅收優惠政策并沒有根據各個稅種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稅收優惠形式的特點形成科學的激勵機制。由于忽視了稅種之間的內在聯系,一個稅種少征,往往另一個稅種多征,形成各稅種之間政策效力相互抵消。
5.對于高科技人員的優惠措施較少。我國現行稅收政策中對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沒有明確的個人所得稅優惠。這些問題的存在既不利于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業人才的積極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使大量人才外流。
(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建議
稅收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政府宏觀調控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稅收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財力基礎,而且運用稅收政策還可以激勵企業逐漸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主力軍,有利于創新成果的轉化。因此,必須創造更適合的稅收扶持與激勵政策,來適應目前科技進步,尤其是自主創新以及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要求。
1.制定上下游產業鏈協調的稅收政策.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企業自主創新的重點應該放在自主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的環節上,因而我國針對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應該由偏重產業鏈的下游向產業鏈的上游轉移,即從生產銷售環節想開發研究環節轉移,確立企業的研究開發環節為稅收激勵的重點。
2.建立起對所有企業適用的具有普惠制的創新激勵機制?,F行的許多優惠政策仍然存在諸多限制,只有部分企業可以享有優惠政策,而自主創新不是局限在部分企業,而是所有企業。因此,應當取消現行優惠政策中不合理、不公平的限制性條件,使特惠制變為普惠制。
3.改革增值稅,加強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加速推進增值稅轉型改革,擴大增值稅改革的試點范圍,實行地區與行業相結合的辦法。擴大增值稅增值范圍,實行全面征收。適當擴大高科技行業享受增值稅優惠的范圍。對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實行零稅率,做到徹底退稅,使其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增強其競爭力。
4.加大對科技人員的稅收優惠政策,拓寬高新技術企業的籌資渠道。我國現行稅法幾乎沒有針對高科技人才的稅收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在實際企業發展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勵機制。強化對高科技人才的優惠主要體現在個人所得稅方面,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高科技人才個人所得稅免征額,對高科技人員在技術成果和技術服務方面的收入減征,特殊成績獲得的各類獎勵津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5.完善稅收制度,形成制度性的稅收激勵。建立起臨時性與制度相結合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并在稅收制度的設計上從整體上考慮稅種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各稅種優惠形式的特點,各有側重,從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共同發揮作用。
6.增加對科技環境保護的政策傾斜。針對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等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活動,稅收應給予特別優惠,這種優惠政策能加強我國的政策導向,有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推動我國節約型、生態型社會的建設。
二、支持科技自主創新的金融政策研究
(一)金融支持政策現狀
近年來,為了促進科技產業的發展,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國已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及相關優惠政策,如加大科技貸款的投入總量,鼓勵企業的技術創新行為等,這些都對促進科技型企業的自主創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也看到,當前我國仍處于經濟轉軌時期,投融資渠道比較狹窄,金融產品較少,尚不能完全滿足投融資主體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受到了金融環境的制約與影響,許多自主創新企業面臨發展困境,整體技術裝備水平也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發揮不強。目前我國政府資金主要針對產業的支持,直接針對產業項目,計劃經濟比較濃厚而時常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則更多的采用間接平臺,建立機制,營造環境,相比之下,后一中方式更容易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
2.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可以利用的投資工具形式單一,從而導致了金融機構在針對中小企業開展業務時,所承擔的風險與可能的收益之間不對稱的問題,結果嚴重影響了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積極性。
3.風險共擔機制。在努力實現雙贏的同時風險共擔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們只能實行全額的擔保,這樣的作用基本將金融機構的風險轉嫁給擔保機構,不利于發揮各方面的作用。
(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政策建議
發達和完善的金融業是推動企業自主創新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強大的資本市場將對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行為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完善企業創新的金融機制,將金融服務重點轉向自主創新,加大金融系統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通過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促進自主創新更好更快的發展,實現金融改革與科技創新的良性互動。加強和完善對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機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充分發揮政府導向作用,完善鼓勵企業創新的信貸政策和投融資政策。一方面,要整合政府資金,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積極運用政策調節手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支持企業創新,加強政府資金與金融資金的相互配合,通過基金、貼息、擔保等手段引導更多的資金支持自主創新與科技成果產業化。
2.政策型銀行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政策性金融機構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的規?;谫Y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項目、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項目等提供貸款,給予重點支持。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所需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的進出口,提供融資支持。
3.通過改善金融環境,促進商業銀行對自主創新企業的服務。商業銀行對國家和省級立項的高新技術項目,應根據國家投資政策及信貸政策規定,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商業銀行對有效益、有還貸能力的自主創新產品出口所需的流動資金貸款,要根據信貸原則優先安排、重點支持,及時提供多種金融服務。政府可以建立企業自主創新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和擔保基金,引導商業銀行開展對自主創新企業提供差別化、標準化的金融支持。
4.加快中小企業板建設,設置中小板“綠色通道”一是加快發展對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盡快恢復中小企業板的融資功能,為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發展上市設立“綠色通道”,降低門檻,簡化程序,縮短時間,減少費用。二是強化中小企業板監管措施。三是推動中小企業板制度創新。推進上市準入制度創新,建立適應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退市機制,推進全流通經濟制下的交易與監管制度創新。四是加大中小企業上市資源的培養力度。
5.積極推進金融工具創新。金融機構要努力進行金融工具創新,如對重大科技專項資產實行證券化、發放可轉換債券、票據貼現等低風險業務等,既可以使銀行降低風險增加收益,又可以有效彌補企業創新的資金缺口,實現科技和金融、企業和社會多贏共利的目標。
[關鍵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攤余成本金融資產減值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需要考慮減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而在隨后的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和第四十八條分別規定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也就是說雖然都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不必考慮減值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卻必須在一定情況下考慮減值,其原因僅僅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了當期損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被計入了所有者權益。這種對于以同種計量模式計量而公允價值變動處理結果卻不同的做法本身就有待探討,卻又由此引發了考慮減值與不考慮減值的巨大差異。
本人認為,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各資產項目的會計計量與核算方法在原則上應當是統一的,即不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而且它也應當和其他各項能夠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一樣,在資產負債表日不需要考慮減值,完全可以根據公允價值變動的結果在調整資產賬面價值的同時調整當期損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合理性
1.為什么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了“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而在后面幾條的相關具體描述中卻刻意回避了“減值準備”這個詞匯,即使像《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6)》這樣的權威解讀資料在相關案例中也沒有使用“××資產減值準備”科目?!镀髽I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規定是“資產負債表日,……,確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按應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原計入資本公積的累計損失金額,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
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外,其他所有應考慮減值問題的資產,在確認減值損失并計提減值準備時的會計分錄都是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準備”科目,只有該資產例外,在確認減值損失時借方計入當期損益而貸方卻轉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并沖減原資產賬面價值。筆者實在想不出這么做的理由,難道是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留下的隱患?
2.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處理的合理性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六條和前述《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的相關規定告訴我們,應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而《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八條得規定又告訴我們“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又在191頁具體規定了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公允價值恢復的會計處理為“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也就是說企業持有的符合條件的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減值后,在一定條件下其價值是可以恢復的,但是確認減值損失時應計入損益,而價值恢復時卻要通過所有者權益。如此處理的合理性,筆者實在不敢茍同。無論從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一貫性要求出發,還是借鑒其它資產減值恢復的會計處理,確認減值和價值恢復的會計處理都應當是同步的。即如果確認減值損失時計入了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那么資產價值回復時的正確會計處理也應當是沖減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超級秘書網
3.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減值處理的合理性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六條,關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金額確定的規定是“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銷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后的余額?!?而對于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減值金額的計算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法,反倒是《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6)》通過案例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本案例實際上是比較簡單的,由于債券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都為3%,所以2006年12月31日可以按照當日公允價值和期初攤余成本直接計算減值損失金額為200000元(800000—1000000),而如果債券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同,再計算減值損失金額恐怕就沒有這么簡單了。也就是說該案例無論計算資產減值損失金額還是計算資產價值恢復金額,都是用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減去當日債券的攤余成本,并不是真正反映公允價值的差額,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計量原則。筆者認為,絕不能將“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兩種截然不同的計量模式對同一資產項目同時使用,不但增加了會計處理的難度,也未必就能切實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由于“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本身就不能保證客觀公允。實際上,如果完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無論資產減值損失金額還是資產價值恢復金額都應當是期初、期末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當然要扣除到期利息對公允價值的影響。
三、結論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取消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認定,采用與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資產一樣的會計處理方式,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變動情況調整資產賬面價值和當期損益,不考慮資產減值。而如果必須接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這一特殊規定,也必須采用與其他資產計提減值相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即將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并同時計提減值準備,而不是直接沖減資產賬面價值。同時,既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那么也應當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減值損失金額和后續的價值恢復金額。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
20世紀90年代,金融危機接二連三地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相當嚴峻的挑戰。綜觀影響較大的三次金融危機(1992~1993年的歐洲貨幣體系危機、1994~1995年的拉美債務危機和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盡管它們爆發的具體原因千差萬別,貿易收支的長期失衡和投機資本的無序流動卻是基本的共同點。深入探討貿易收支和短期資本流動在金融危機形成中的作用機理,對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防范金融危機的再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脆弱的貿易收支平衡是發展中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經濟基礎
在虛擬經濟運行日益獨立于實體經濟的今天,金融危機的發生固然有金融市場運行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實體經濟的失衡。從貿易收支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來看,只有保持貿易收支的平衡,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經濟資源才能確保繼續參與到全球資源的重新配置進程中去;如果能長期保持貿易收支順差,則意味著通過參與國際分工,發展中國家加強了對本國經濟資源的利用,其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幣值穩定目標的實現將更有保障。這種情況下,金融危機在發展中國家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問題在于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收支極不穩定,貿易平衡通常很難實現,全球也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做到持續的貿易收支順差;相反,貿易收支逆差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常見現象。持續的貿易收支逆差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資源大量閑置,導致國內經濟全面失衡,并進一步引發金融危機。從這個方面看,脆弱的貿易收支平衡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內在原因。
發展中國家貿易收支的不穩定性來自于其所擁有的競爭優勢的相對性。當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其經濟全球化的過程,發展中國家必須遵循比較優勢的原則參與全球資源的重新配置,這就決定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中所獲取的只能是一種相對競爭優勢。這種相對競爭優勢與發達國家所擁有的絕對競爭優勢相比,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相對競爭優勢本身具有一種內在的不穩定性。與絕對競爭優勢相比,相對競爭優勢具有極強的可替代性。依靠這種競爭優勢所取得的成本優勢、質量優勢和效益優勢等隨時隨地會被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對手奪走,因而在擁有相對競爭優勢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競爭非常激烈。
第二,相對競爭優勢所帶來的比較利益有越來越少的趨勢。比較利益的存在是以生產要素的不流動為前提條件的。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水平的提升,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大大增強,比較利益的空間明顯地受到壓縮。在缺乏足夠效益支撐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收支更有可能出現惡化的局面。
第三,相對競爭優勢的不穩定性常使發展中國家貿易結構跟不上比較優勢的變化。隨著經濟理論的成熟和實踐經驗的豐富,發展中國家為發展經濟而展開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大大縮短了比較優勢和相對競爭優勢變遷的時間。當比較優勢發生變化而經濟結構調整滯后時,發展中國家貿易收支出現赤字就不可避免。
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只能擁有相對競爭優勢,而相對競爭優勢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這并不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在貿易收支上必然處于長期逆差的狀態,而是僅僅提供了這種可能。事實上,真正摧毀發展中國家相對競爭優勢并使發展中國家貿易收支長期處于逆差狀態的是伴隨著資本項目自由化而來的短期資本無序流動。
二、短期資本的無序流動是發展中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外部原因
所謂資本項目自由化,盡管國際上對其還有爭議,但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它指“國際資本交易本身及其支付和轉移均不受限制,并且不僅支付和轉移的作出,而且居民接受非居民的支付和轉移也可自由進行”。[1](P.48)出于對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紛紛推進資本項目的自由化,從而大大促進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發達國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也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國際金融市場發展的歷程表明,盡管已經有發展中國家的參與,然而當今高度自由化的國際金融市場卻是建立在絕對競爭優勢基礎之上的,資本自由流動特別是短期資本的流動僅僅是適應了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受金融深化理論的影響,發展中國家尾隨發達國家不僅在國內實施金融自由化,在對外的資本項目領域也快速解除管制。但由于發展中國家經濟比較落后,國際資本的流動特別是短期資本的流動客觀上極易對建立在相對競爭優勢基礎之上的國民經濟形成一種有效的金融抑制,從而阻礙和破壞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匯率機制本來是發展中國家調節貿易收支平衡的最主要手段,但在短期資本無序流動的影響下,失去了它應該發揮的傳統作用。首先,由于貿易收支不再是發展中國家外匯市場上決定匯率的惟一因素,有的甚至已不是主要因素,只擁有相對競爭優勢的發展中國家為了減少對外經濟交往中的風險和成本,通常只能實行固定匯率制,至少也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其次,由于比較優勢的充分發揮和相對競爭優勢的形成是一個系統且長期的過程,而短期資本的反應迅速得多,發展中國家調整匯率往往未得其利,先受其害。第三,由于外匯匯率與貿易收支的關聯度大大下降,發展中國家調整匯率并不一定能夠達到調整貿易收支平衡的預期效果。第四,由于貨幣市場的靈敏度遠高于商品市場,匯率在政府干預下常常會出現超調現象。第五,由于預期在短期資本流動中的巨大作用,發展中國家調整匯率取得成功往往不是在貿易收支惡化而是在貿易收支狀況還比較好的時候。所有這些都意味著,短期資本的自由流動已經大大壓縮了匯率機制在發展中國家發揮作用的空間。
再從資本流動機制上看,短期資本流動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甚至更為不利。第一,總體而言,發展中國家在資本項目收支上處于絕對劣勢地位,屬于資本凈流出地區。相對競爭優勢也許會帶來較高的收益,卻伴隨著極高的風險,發展中國家利用資本流入來彌補貿易赤字只能作為一種特殊情況來處理。第二,短期資本在發展中國家停留時間的長短完全取決于發展中國家相對競爭優勢的大小。當比較優勢未充分發揮時,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飽受資金短缺之苦;當相對競爭優勢較為明顯時,短期資本一擁而入,經濟發展又會受到過熱的困擾。第三,實踐證明,短期資本的大規模流動除了使匯率過高或過低、變幻不定外,還會不適當地抬高利率,使有限的資金不是流向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商品和勞務生產部門,而是流向不具有比較優勢又發展滯后的虛擬經濟部門,增加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泡沫,從而削弱發展中國家的相對競爭優勢,惡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抑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第四,短期資本自由流動最直接的危害是掩蓋發展中國家貿易收支失衡的事實和嚴重性。由于短期資本在表面上維持了發展中國家國際收支的總體平衡,發展中國家對貿易收支失衡引起的國內經濟失衡普遍重視不夠,導致國內經濟矛盾日積月累。當短期資本的這種彌補功能達到一定極限而經濟結構又尚未根據比較優勢的變化進行調整時,僅僅是短期資本的停止流入就足以引發一場金融危機了。從這種意義上說,貿易收支失衡是表面現象,只要發展中國家的相對競爭優勢失去,金融危機就開始醞釀,短期資本流動發揮的作用不過是使金融危機的醞釀時間有長有短,金融危機爆發的嚴重程度有強有弱罷了。
短期資本的無序流動之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肆無忌憚地破壞發展中國家的相對競爭優勢,使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長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卻得不到發展中國家應有的重視,根本原因在于對美國經濟學家錢納利和斯特勞特提出的儲蓄和外匯“兩缺口模式”的誤解。傳統理論認為,資本自由流動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外資。事實證明,資本自由流動所吸引的大多為短期資本,真正對發展中國家提升競爭力有幫助的長期資本流入與資本自由流動的關聯度極小,而短期資本的流入不僅不能彌補儲蓄缺口,相反還會對國內儲蓄產生擠出效應。另一種觀點認為,資本自由流動能提高國內經濟效率及生產力。實際情況是,智利、日本、中國大陸及臺灣等經濟體均是在沒有實行資本自由流動的情況下獲得經濟高速增長的。其實資本項目自由化帶來的資本流動在什么情況下才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早有定論。日本著名學者小島清教授提出的“切合比較優勢原理”的實質就是國際資本的流動必須與本國的比較優勢結合起來才能有效促進經濟的發展。[2](P.444)美國經濟學家丹尼·羅德瑞克的實證分析則干脆得出資本項目的自由化與經濟增長之間并沒有任何關聯的結論。他明確指出,“當一個國家缺乏正確控制、規制手段和宏觀經濟管理框架時就貿然向國際資本流動開放金融市場是特別危險的”,而“即使具備上述保障,短期資本流入也是極不穩定并具有較大風險的”,[3](P.23)由此可見,讓資本流入發揮正面的積極的作用是有條件的,相反,脫離現實的資本項目自由化特別是短期資本的自由出入對發展中國家的危害卻是巨大的。作為“金融深化”理論主要倡導人之一的麥金農近年指出,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資本項目的外匯自由兌換通常是經濟市場化最優次序的最后階段”,[4](P.14)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就在于此。從目前情況看,一國推進資本項目自由化最有可能帶來的好處大致有三點:①有助于建立地區或全球金融中心;②有助于使本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③有利于本國居民對沖來自國際貿易的風險。然而,由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于落后、全球化程度低、金融市場規模過小且發育不完善等原因,這些好處發展中國家根本無法享受。發展中國家推進資本項目自由化最主要的后果只能是降低短期資本的流動成本,使短期資本可以在發展中國家大進大出,隨心所欲。這種短期資本不僅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相反它通過削弱發展中國家本就很不穩定的相對競爭優勢而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形成了一種事實上的金融抑制。而如果要避免這種抑制,發展中國家就必須做到使短期資本流動帶來的風險與本國競爭優勢的大小強弱協調起來。
三、資本項目的自由化在發展中國家應是一個漸進過程和最終目標
從長遠角度來看,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實現趕超發達國家目標之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形成相對競爭優勢這一基本格局是不會改變的,這也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將始終處于防御地位,貿然讓落后的本國經濟與高度自由化的國際金融市場全面接軌,只會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即使想通過資本項目的自由化來引進短期資本,也應與本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對短期資本的利用能力結合起來,因此資本項目的自由化在發展中國家只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和最終的目標。
目前,發展中國家在推進資本項目自由化時,應側重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第一,牢牢把握相對競爭優勢這個中心,以具有比較優勢和比較利益的貿易收支平衡作為抵御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種風險的基礎。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收支平衡雖然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卻是發展中國家惟一有可能有效加以控制并用于彌補非貿易逆差特別是資本逆差的國際收支項目,它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穩定增長的最主要的保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應確保貿易收支帶來的盈余足以抵擋短期資本恐慌性流出給國民經濟帶來的沖擊,本國的外匯儲備和外匯資產足以償還一切形式的外債特別是短期外債。
第二,根據國民經濟的承受能力,逐步開放資本市場。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實體經濟部門最具有競爭力也最先得到發展,而虛擬經濟部門特別是金融服務業不僅發展滯后,而且要長期落后于發達國家。面對高度國際化和自由化的金融市場,如果意識不到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基礎上的重大差距,盲目照搬發達國家的做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很容易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抑制。發展中國家開放資本市場的步驟與力度應取決于它對發展中國家相對競爭優勢的影響。由于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收支盈余常常擔負著彌補資本項目收支逆差的重任,所以資本市場的開放不應從根本上改變發展中國家國際收支的平衡狀況,不能因為存在資本的凈流入就對貿易收支的失衡喪失警惕。歸根結底,發展中國家開放資本市場,目的不僅僅是引進外資,而是通過引進外資增強國民經濟的競爭力,鞏固貿易收支平衡,保證國際收支的總體平衡有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三,根據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合作與金融監管。在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的時代,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發展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一國發生的經濟或金融危機往往會馬上蔓延到其它國家。當代國際金融市場雖然從總體上適應了發達國家和跨國資本發展的需要,但仍然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沒有建立起一套保護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機制。發展中國家在穩步開放國內金融市場的同時,也要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合作和金融監管,以便從整體上降低國際金融市場給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風險和危害。如,全球最后貸款人的空缺、監管機制存在漏洞、各國缺乏協調和合作機制、國際債權債務破產程序出現空白以及資本項目開放制度安排等問題得到解決,將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金融危機發生的次數,減少金融危機帶來的危害。當然,要從根本上杜絕金融危機的發生,關鍵仍在于發展中國家自己能夠處理好國內經濟的平衡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相對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焦海松.關于資本項目自由化涵義的討論[J].中國外匯管理,1997,(6):46~48.
[2][日]小島清.對外貿易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
[3][美]丹尼·羅德瑞克.讓開放發揮作用[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4][美]羅納德·I·麥金農.經濟市場化的秩序[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倪瑛.資本項目自由化:開放還是管制?[J].國際經濟合作,2000,(4):43~44.
[6]李山,李稻葵,朱天.中國應否允許國際資本自由流動?[J].國際經濟評論,2001,(7/8):13~17.
[7]高海紅.資本項目自由化:模式、條件和泰國經驗[J].世界經濟,1999,(11):3~11.
本文在分析了我國現代政府會計與傳統預算會計的區別之后提出構建政府會計的的設想。在國外,預算會計和政府會計的概念是有區別的。西方預算會計的核算內容,主要是政府預算資金的收支活動,政府會計的范圍則比預算會計更為廣泛,還包括了那些并不反映為預算收支的政府資金運動。我國至今還沒有真正建立政府會計,即使有,也是政府的預算執行會計。隨著經濟國際化的發展,政府會計標準也趨于國際化。為加快預算會計向政府會計體系轉換的進程,作者建議重新構建我國的政府會計體系。為此應先從現代政府會計與傳統預算會計二者的區別出發?,F代政府會計與傳統預算會計不只是名稱不同,更主要的是內容不同、職能作用不同。預算會計是反映政府的預算收支及其結果的會計,現代政府會計應是現代政府財務會計,即以財務收支為主導的政府會計。也就是說,現代政府會計除了包括傳統預算會計的內容外,還要完整、系統、連續地反映預算收支對政府財務活動產生的累積影響。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如下。
1會計對象不同預算會計以預算資金及其運動為對象,以預算年度為會計期間,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當年的預算收支及結果。現代政府會計以政府單位為會計主體,除了包括預算會計對象外,還包括整個預算資金的連續運動及累積結果,將國有資產及政府的債權、債務的價值運動也作為政府會計對象。
2會計基礎不同歷史上,世界各國的預算會計和政府會計都是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基礎,近年來,隨著預算體制改革和對政府會計信息需求的不斷擴大,權責發生制的政府會計逐漸成為各國政府會計的主流和改革方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的大部分國家已進行了政府會計基礎改革,改革后采用的會計基礎分為三種:修正的權責發生制、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以及完全的權責發生制。GASB的第34號準則公告則要求政府會計根據財務報告視角采用雙重形式的會計基礎:政府整體報告、企業基金使用完全的權責發生制,政務基金使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規定,除事業單位經營性收支活動采用權責發生制外,一般都采用收付實現制。對預算收支業務,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基礎,有其優點,但政府會計,由于其會計對象擴展、會計目標擴大,為了客觀、真實地反映政府財務活動及其財務狀況,保證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會計確認基礎不應采用單一的收付實現制,而應采用修正的收付實現制,即在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對某些會計事項要采用權責發生制。
3會計模式不同由于政府會計資金來源的特殊性,在其使用上,往往要限定用途,即通過預算限定。因此,為更好地體現??顚S迷瓌t,現代政府會計應從傳統的預算會計模式擴展為基金會計模式。我國應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基金會計模式。
4會計要素不同我國預算會計有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個要素,這種劃分體現了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區別,基本上符合國際慣例。但與GASB規定的政府會計要素作進一步比較后,發現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以下差異:首先,資產定義方面不同:GAS對資產定義的內涵是一種財務資源,我國則將其定義為一種經濟資源。其次,GASB為了區分各年度的財務受托責任,將基金資產(負債)與固定資產(長期負債)分開處理,我國并未進行區分。中美兩國政府會計要素差異具體。
5財務報告不同首先是財務報告的目標不同,現將中美政府財務報告目標的區別進行比較(具體見表2)。傳統預算會計提供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是為政府部門、各級人大服務的;現代政府會計提供政府財務報告,政府財務報告應全面反映政府財務業績、與受托責任相關的財務及非財務信息。其次是財務報告的組成和具體內容不同,政府財務報告要復雜得多。最后是政府財務報告由于其使用者的廣泛,為證明其客觀公允性,一般需要進行財務報告鑒定,而傳統預算會計是不需要進行會計鑒定的。長期以來,我們強調預算會計是預算管理的工具,預算會計主要為加強預算管理提供有關信息資料。由于預算分期,預算管理的重心主要在于預算當期的財務收支,預算會計也就自然把核算的重點放在當期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及結果方面。從另一個方面看,會計理論界也沒有對預算會計與政府會計的區別與聯系作深入的研究。作者認為,應從政府財政、財務收支的角度重新構建我國的政府會計,預算會計應當作為預算執行會計融合在政府會計之中。超級秘書網
因此,作者主張,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應當合二為一共同組成政府會計,國庫會計執行政府總預算出納保管業務,收入征解會計執行政府總預算收入業務,基建撥款會計執行政府總預算的基本建設支出業務,三部分都參與財政總預算的收支運行,因此也是政府會計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預算會計應逐步向政府會計擴展,而且我國正嘗試構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標準體系。因此,建立政府會計體系是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長期目標和思路。建立政府會計,有利于政府職能的轉變,是適應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客觀真實地評價政府的公共受托責任,滿足國家宏觀管理的需要,實現其會計目標。因為政府會計與預算會計相比,其涉及的會計事項要比預算收支復雜得多,政府會計應當對整個財務收支情況及財務狀況承擔受托責任??傊覀兿嘈?只有不斷地吸收其他國家政府會計改革的優秀理論、思想、技術和方法,我們才能在強壯自身的過程中不重復發達國家的曲折和彎路,才能使自身的落后狀態盡快適應其最新的發展,從而實現后來者居上!正如諾曼•馬克斯所說,當今時代帶給我們的是挑戰和機會。
雖然我國在會計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但我們堅信在未來的發展空間里,只要我們正視問題并堅持努力開拓,一定能找到符合我國政府會計的實際理論、技術和方法,以期更高、更遠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杜雁.基于公允價值的寫作論文我國政府會計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5,10.
[2]王娟.我國政府預算會計改革的研究.天津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