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6 12:09:14
序論:在您撰寫方劑學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方劑最初就是臨床醫家有效案例的真實記載,比如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就是一病一方,一證一方;晉末戰事頻發,整理完成了現存最早的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唐代孫思邈編著的《備急千金要方》,就收錄了他本人長期的醫療經驗;清代溫病盛行,便有了吳鞠通的《溫病條辨》,載方多采自治療驗方。到了現代更有諸多的名醫醫案出版物,為我們方劑學課堂教學提供充足詳盡的案例。如此之豐富的資源,若方劑學教師不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合理的利用,就造成了資源的荒廢。其次,有些病案本身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一些學生本人和家人有可能因為疾病接觸或者服用過某些藥方,那么,當他們再次聽到與之相類似的病案,并且對相應的方劑進行系統完善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就會很容易被調動起來。
2方劑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的優勢
病例導入法在方劑學課堂教學中有相當的教學優勢,首先,課堂從導入病案開始有利于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了傳統方劑學“我講你聽”的弊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促進了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其次,學生通過對一個陌生病例的討論,提高了自己綜合分析方劑的能力,很好的鍛煉了臨床思維能力,為以后投身中醫臨床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我系開設方劑學課程的專業多數都是臨床專業,早接觸、早適應,這點尤為重要。
3方劑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的研究現況
現如今,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已經廣泛應用于方劑學課堂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還有一些研究者對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中病例材料的選擇、病例課件的制作,以及教學方法的具體實施等,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案例材料選擇上,有學者提出以臨床常見方,常見病為主,盡量選取學生熟悉,對學生日后的臨床辨證論治能力具有啟發性的病案。也有專家指出要特別注意選擇中醫名家的病案,既要錄用辨證選方正確、療效確切的病案,也要有代表性的誤診誤治的病案。當然,目前的病例導入法也存在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病案在引入時,臨床表現、癥狀體征被教師歸納的井然有序,學生的辨證論治、歸納總結能力并沒有的到有效的訓練,再加上有些疾病在初次或復次治療后的轉歸及預后也沒有詳細的記載,很難讓學生對該方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也就更無從提及了。在病例課件的制作上,多為口述、文字,更為生動的是由臨床病例制作的錄像。
4結語
【關鍵詞】中醫;《方劑學》;教學
方劑學是研究方劑配伍規律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學習者必學的中醫基礎學科之一。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所培養的中醫人才素質息息相關。根據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應從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兩方面重視下述問題。
1重視藥物配伍的講解
藥物配伍能增強或綜合藥物的作用,是組合成方劑的核心,也是藥物功效的配伍,在方劑學的教學中透徹分析藥對配伍、君臣配伍和佐使配伍,充分讓學生領會“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1.1君臣配伍君臣配伍是方劑結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相互作用決定該方的功效和主治病證,如小青龍湯中麻黃、桂枝為君藥,配伍干姜、細辛為臣藥,重在發汗解表、溫肺化飲,為治外寒內飲的代表方;小柴胡湯柴胡為君藥,配伍黃芩為臣藥,和解少陽,為治少陽證的代表方等等。因此在教學中要著重分析方中的君臣配伍及君臣配伍的形式,除了相須、相使的增效配伍形式外,還包括去性取用、治療主證和主要兼證、治療主因和主證及特定的君臣配伍形式,通過分析君臣藥在方中的作用,讓學生抓住方劑藥物組成的主要部分,提高對復方立法組方、臨床療效等方面的理論認識。
1.2佐使配伍方中的君臣藥還須借佐使藥協助增強療效、制約或降低毒副作用,并使藥效升降走守達病所。佐使配伍也是形成配伍規律的重要因素,說明方劑的組成中每味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影響、相互作用、綜合反應的。特別是特殊的用藥,如清營湯中配伍金銀花、連翹透熱轉氣,體現了營分熱證特點及治療原則;黃龍湯中配伍桔梗宣肺氣而通腸腑;芍藥湯中配伍肉桂防苦寒傷陽;敗毒散配伍人參扶助正氣、鼓邪外出等等,在教學中要重點分析。
1.3藥對配伍藥對是中藥復方的核心,是臨床常用的、相對固定的兩味中藥配伍,是復方的最小單位,它構成簡單,卻具備了復方基本主治功能,是經典復方療效的體現。方劑學中藥對配伍或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以提高療效,擴大治療面。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重要藥對的特性和統一性。如著名方劑桂枝湯包括桂枝與白芍、白芍與甘草、生姜與大棗、桂枝與生姜、芍藥與大棗、桂枝與大棗等多組藥對。既要分析理解方劑組成中的主要藥對,又要歸納總結同一味藥配伍不同藥物所組成的藥對表現出的不同作用,如麻黃配伍桂枝重在發汗解表,配伍杏仁宣肺平喘,配伍石膏清泄肺熱、宣肺平喘等等,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分析藥對的作用,在分析運用和變化運用古方時要抓住主要藥對,或在藥味增減時也力求考慮藥對配伍。
2重視證、法、方、藥緊密聯系的分析
中醫的基本特點是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在辨證論治中,證、法、方、藥是緊密聯系和高度統一的,其高度吻合也是方劑學學科知識的關鍵所在,而分析每首名方的證、法、方、藥之間的緊密聯系,要以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和中藥學為基礎。如陽和湯中配伍麻黃是因為其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陽和湯治陽虛血弱、寒凝痰滯之陰疽,治宜溫陽補血、散寒通滯之法,在溫陽、補血、散寒的基礎上配伍麻黃,以其發越陽氣的作用來鼓動氣血流通而收到散寒通滯之功??梢婈柡蜏幸晃堵辄S就涉及了證、藥、基礎理論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通過透徹地分析證、法、方、藥之間聯系,才能讓學生掌握方劑的組方原則、基本結構和配伍技巧。
3重視介紹中醫方劑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及影響藥效發揮的因素
方劑是由藥物組成的。民間有“是藥三分毒之說”。由于藥物因素、或病人的體質因素、或病證的特殊性、或針對用藥的特殊性(如需用藥量大、需用毒副作用大的藥物等)或煎服調護法的影響,方劑不可避免地會在某些疾病、某些患者、或某些特殊狀態下出現毒副反應。近來有關中藥發生不良反應的報道日漸增多,影響較大的諸如日本報道的小柴胡湯的副作用有藥物性肝炎、藥物性膀胱炎、藥物性肝損傷、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及我國的龍膽瀉肝丸的毒副反應等,震撼了大眾觀念中中藥是絕對安全的錯誤認識。
方劑學作為傳授中醫臨床處方用藥的重要課程,有必要重視臨床安全無害地應用方劑。因此介紹中醫方劑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同樣應該成為方劑教學中的必講內容。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當盡可能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有關內容,并將其及時反映在教學內容中,尤其是對具有毒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發生頻率高的方劑應特別強調其使用的適應證、用法、調護、禁用對象、報道中毒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早期癥狀、后果、處理方法。如果已明確方中某種用藥與毒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發生高度相關時則應重點提出,以引起學習者的重視,避免醫源性疾病的發生。
4重視方劑中藥物的用量與用法的強調
方劑中藥量至關重要,標志著藥力的大小,決定作用的強弱;而煎法與服法,對療效亦有直接影響。因此在方劑的教學中除講授一般藥物的劑量和用法外,還須提醒學生要掌握特殊的藥量、煎藥法及服藥法。如吳茱萸湯中重用生姜;補陽還五湯中重用生黃芪;炙甘湯中重用炙甘草、生地,且水酒各半煎服等。同時服藥時間亦有講究,桑螵蛸散治遺尿宜夜臥服;“真人養臟湯”治下痢在飯前服等。
5重視方劑的歌訣記憶
孤立、機械地背誦方劑,花費時間多,效果差。而湯頭方歌是將方劑的組成、功效和主治等以詩歌體裁,編寫成歌訣,讀起來瑯瑯上口,讓學生由誦到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青龍湯:“小青龍湯最有功,風寒束表飲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黃芍藥同?!绷硗庥行┓絼勺跃幦の陡柙E,記憶方便、效率高、經久不忘。還可自編一些趣味歌訣做適當的補充,如三仁湯:“三仁爬竹竿,(厚)樸通滑下(夏)來”等,這樣可以增加學生記憶的趣味性。
6重視方劑之間的聯系對比
有些方劑,組成、功效和主治證有相同之處,在教學中這樣的方劑可互相比較,找出共性,突出個性,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同類方劑中可同中求異,如清熱劑中清胃散與玉女煎均清胃熱,但清胃散清胃涼血,主治胃火上攻證,屬實證;玉女煎清胃熱、滋腎陰,主治胃熱陰虛證,屬實中夾虛之證。不同類方劑中,可前后聯系比較,異中求同,如治泄瀉的方有葛根黃芩黃連湯、痛瀉要方、參苓白術散、真人養臟湯、四神丸。但因每方適應證的病因病機不同,故可作以區別。另有藥物組成部分相同的方劑可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如“桂枝湯”的加減方有小建中湯、當歸四逆湯、黃芪桂枝五物湯;含增液湯的方劑有增液湯、增液承氣湯、清營湯、養陰清肺湯、百合固金湯;小柴胡湯與旋覆代赭湯佐使藥相同等等。
7重視形象生動教學
對于統計學來說,其主要內容是學習統計的方法。由于該科目的學習內容屬于較為實用的理論知識,因此,要針對這一點向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學習思想的灌輸。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統計學,并非是一項純粹的理論學習,它在現實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而學會統計學,再學習本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的時候,就會倍感輕松。改變學生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態度,讓學生明白,來到高職院校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習一種生存的技能,而并非是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而學習統計。
二、讓統計學的教學理論聯系實際
如何讓學生學好理論知識,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就要看教師如何引導教學。例如一個事件的統計,通過不同的方法統計計算的結果一定是不相同的,而最終事件得出的結論應當是相同的。讓學生明白各種統計方法的計算方式,是為了讓學生在應對各種各樣的事件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而并非是要學生做過多的無用之功。統計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應當注重課堂與學生的互動,如果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就說明學生在課堂上是聽講的,千萬不要解決問題的希望寄托在課后。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熱情本就不高,如果把問題留在課下,期待于學生在課下解決,那是幾乎不可能的。因此對于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當堂解決。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該問題的答案或結論是什么。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教師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朝著答案的方向去進行思考。在講述理統計學的理論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舉出實際例子,讓學生清楚明白的學習統計學的統計方法。
三、實施項目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統計學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統計學所講講述的內容。在統計學的教學內容中,主要是講述統計方法統計計算等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形成小組式學習,4-5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在這個教學方法中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力,這在統計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當一個統計方法學習完畢之后,就可以實施這種項目教學法。啟動一個統計項目。由兩到三個小組負責一個統計項目的統計工作,他們相互之間不會做出任何交流,只有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他們采取的統計方法就可以區分出來。只要得出正確的結論即可。每個小組使用的方法不同,他們所用的統計時間也不相同,所以,找出該事件中用時最短的一個小組,就說明他們所用的統計方法是最為恰當的。對于統計工作來說,統計的方法不同,計算得出的結果不同,但是針對同一事件統計出的結論是相同的。因此對于統計學的教學來說,統計方法的使用是沒有對錯之分的,真正值得區分的是統計方法是否得當。而讓學生理解是否恰當的巧妙途徑,就是讓學生親自驗證這些統計方法是否真的適用于統計此類事件。學生通過接受項目,對項目事件進行討論及分析,可以正確判斷該事件統計工作適用于哪種統計方法,一旦確定了統計方法后,只需要注意數據計算過程中的準確性就可以了。那么這樣的項目訓練既可以讓學生迅速掌握統計的計算方法,也可以讓學生熟悉該類事件的數據特點。只要根據特點去討論分析使用統計方法,那么對于統計學的教學就可以輕松很多。當學生最終將統計學課程學習完畢后,可以讓學生負責一個綜合性的事件統計。運用統計學的各種統計方法對事件中需要統計的項目進行統計。當然還是以小組套論的形式進行,在綜合事件中,統計事件多種多樣,而適用的統計方法也是不盡相同,因此,這個測試是對于統計學教學結果的最好驗證。學生將該綜合事件中的統計事件合理應用統計方法進行統計者,則視為運用統計學精到學生,給予成績為優秀;對于該綜合實踐中運用統計方法并不得當,但最終得出正確結論者,則視為不能靈活應用統計學,給予該學生成績為良好;對于使用統計方法得當,而未能得出準確結論者,則視為對統計學的內容未完全領會,對于數據計算等不能精準給予答案,給予這樣的學生成績為及格;而未能完成統計工作的,并且對統計方法混亂不知所用者,則視為對統計學內容未完成學習任務,給予成績為差。如此,項目教學法就完成了。該方法的使用不僅僅可以讓教師知道學生是否理解所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去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還可以開發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讓學生遇到問題時盡可能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四、結束語
“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彼^基本結構就是指“基本的、統一的觀點,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薄皩W習結構就是學習事物是怎樣相互關聯的?!睌祵W思想與方法為數學學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從基本結構學說中來看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學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學認為“由于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觀念在包攝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學習的知識,因而新知識與舊知識所構成的這種類屬關系又可稱為下位關系,這種學習便稱為下位學習?!碑攲W生掌握了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再去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就屬于下位學習了。下位學習所學知識“具有足夠的穩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學習的意義,”即使新知識能夠較順利地納入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學生學習了數學思想、方法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內容。
第二.有利于記憶。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進構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則很快就會忘記。學習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證記憶的喪失不是全部喪失,而遺留下來的東西將使我們在需要的時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構思起來。高明的理論不僅是現在用以理解現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憶那個現象的工具。
由此可見,數學思想、方法作為數學學科的“一般原理”,在數學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無怪乎有人認為,對于中學生“不管他們將來從事什么業務工作,唯有深深地銘刻于頭腦中的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卻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受益終生?!?/p>
第三.學習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態度的遷移”。這種類型的遷移應該是教育過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觀念來不斷擴大和加深知識。曹才翰教授也認為,“如果學生認知結構中具有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觀念,對于新學習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鞏固的和清晰的知識才能實現遷移?!泵绹睦韺W家賈德通過實驗證明,“學習遷移的發生應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學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類比,才能遷移到具體的類似學習中?!睂W生學習數學思想、方法有利于實現學習遷移,特別是原理和態度的遷移,從而可以較快地提高學習質量和數學能力。
第四.強調結構和原理的學習,“能夠縮短‘高級’知識和‘初級’知識之間的間隙?!币话愕刂v,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的界限還是比較清楚的,特別是中學數學的許多具體內容在高等數學中不再出現了,有些術語如方程、函數等在高等數學中要賦予它們以新的涵義。而在高等數學中幾乎全部保留下來的只有中學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內容,如集合、對應等。因此,數學思想、方法是聯結中學數學與高等數學的一條紅線。
2.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層次
中學數學教學內容從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稱為表層知識,另一個稱為深層知識。表層知識包括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公理、定理等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深層知識主要指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表層知識是深層知識的基礎,是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的,教材中明確給出的,以及具有較強操作性的知識。學生只有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層知識后,才能進一步的學習和領悟相關的深層知識。
深層知識蘊含于表層知識之中,是數學的精髓,它支撐和統帥著表層知識。教師必須在講授表層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滲透相關的深層知識,讓學生在掌握表層知識的同時,領悟到深層知識,才能使學生的表層知識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從而使數學教學超脫“題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氣和創造性。
那種只重視講授表層知識,而不注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是不完備的教學,它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的知識水平永遠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難以提高;反之,如果單純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層知識的教學,就會使教學流于形式,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也難以領略到深層知識的真諦。因此,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應與整個表層知識的講授融為一體,使學生逐步掌握有關的深層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素質。
3.中學數學中的主要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想法,是對數學規律的理性認識。由于中學生認知能力和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限制,只能將部分重要的數學思想落實到數學教學過程中,而對有些數學思想不宜要求過高。我們認為,在中學數學中應予以重視的數學思想主要有三個:集合思想、化歸思想和對應思想。其理由是:
(1)這三個思想幾乎包攝了全部中學數學內容;
(2)符合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及他們的實際生活經驗,易于被他們理解和掌握;
(3)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運用這些思想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機會比較多;
(4)掌握這些思想可以為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打下較好的基礎。
此外,符號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以及極限思想等在中學數學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體現,應依據具體情況在教學中予以滲透。
數學方法是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這些策略與人們的數學知識,經驗以及數學思想掌握情況密切相關。從有利于中學數學教學出發,本著數量不宜過多原則,我們認為目前應予以重視的數學方法有:數學模型法、數形結合法、變換法、函數法和類分法等。一般講,中學數學中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是在數學思想指導下,運用數學方法,通過一系列數學技能操作來完成的。
4.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模式
數學表層知識與深層知識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這就決定了他們在教學中的辯證統一性?;谏鲜稣J識,我們給出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一個教學模式:
操作——掌握——領悟
對此模式作如下說明:
(1)數學思想、方法教學要求教師較好地掌握有關的深層知識,以保證在教學過程中有明確的教學目的;
(2)“操作”是指表層知識教學,即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操作”是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基礎;
(3)“掌握”是指在表層知識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表層知識的掌握。學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數學表層知識,是學生能夠接受相關深層知識的前提;
1.1開放式計算機實驗實訓教學能夠滿足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開放式計算機實驗實訓教學能夠充實實驗教學的內容,提高試驗教學的效果,使試驗教學緊跟時展的潮流,而且還能夠構建虛擬的試驗環境,使學生能夠深刻的感受到書本理論知識與實際實踐的不同。
1.2開放式試驗實訓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開放式試驗實訓教學的自主性較強,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
1.3開放式試驗教學促進了實驗室的發展
開放式試驗教學改變了傳統的試驗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實現了實驗儀器的充分利用,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2計算機開放式實驗實訓教學體系的建設
開放式計算機試驗實訓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陷和不足,為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創造了條件。但是由于開發式計算機實驗實訓教學在我國發展的時間有限,所以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的進行改進。
2.1硬件設備
開放式試驗實訓教學對實驗室硬件設施的要求較高,要求計算機必須具有較高的配置,同時實驗室的設備還要及時的更新換代,確保實驗設備是最新的。此外,還要確保試驗設備的數量能夠滿足學生的要求,避免出現“一套試驗設備多人使用的現象”。因為如果很多學生共用一套試驗設備,那么部分同學可能無法根據自身的想法進行試驗,這極大程度的降低了學生試驗的積極性,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2.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時更新思想觀念
構建開放式試驗實訓教學模式首先必須及時更新思想觀念,教師應摒棄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確保自身思想能夠跟上時展的潮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情況、性格特點的了解,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3給學生提供自己操作的機會
計算機實驗方面的內容需要進行實際上機操作,如果無法保證上機時間,學生也不可能完成一些比較復雜的題目,計算機實驗實訓教學要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計算機的機會,是其在反復試驗和不斷摸索過程中尋找答案。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往往會重復簡單的操作,只會使用老師介紹過的軟件,當軟件變化和操作不同時就會很難解決。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是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目的,無論硬件和實驗室的開放時間,都必須給予足夠的保證,教師在學生需要幫助時,給予方法上的指導,讓學生動手自己操作。
2.4建立開放式考核制度
在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過程中也應執行開放式考核原則,教師根據學生課題研究的成果進行考核,改變傳統的考核方法,開放式試驗能給學生提供長時間的學習以及模擬訓練。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接受開放式教學,將被動接受改變為主動探索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開放式實驗實訓教學有利于學生真正學到知識,發揮自己的能力。
3結語
【關鍵詞】基礎會計;教學;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賬務處理程序
對于初學者而言,基礎會計屬一門全新的課程,其理論體系和學習方法,甚至語言表述與以往學習過的課程迥異,從而導致入門難;而且基礎會計講述的內容較多且分散,使得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抓住重點。為使初學者學好基礎會計學這門課,首先應了解這門課程的結構體系。
我們知道,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內在的框架體系和嚴謹的邏輯關系,只有了解它的內在結構、主要框架,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其實質內容?;A會計這門學科就如是,當我們認識了它的基本框架和內在規律以后,學習起來就會得心應手。所以初學者應從其切身的實際入手先學習這一課程的內容體系、體系中各部分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課程內容體系中重點、難點等。簡言之,應使學習者腦中搭建一個這門課程的整體框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再添加相關課程內容,將各知識點內容連接起來,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一、基礎會計課程各章的相互聯系
為方便對基礎會計這門學科體系作系統介紹,筆者先將結合目前各學校開設的基礎會計課程所包括的主要內容歸入相關的篇章:第一章會計基本理論;第二章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第三章復式記賬;第四章借貸記賬法的運用;第五章會計憑證;第六章會計賬簿;第七章財產清查;第八章會計報表;第九章賬務處理程序(會計核算形式)。
(一)從賬務處理程序的簡略圖(圖1),看相關各章之間的彼此關系
會計工作的起點是填制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體系中的基本環節;真實、完整和合法的會計憑證是登記會計賬簿的依據;為保證會計賬簿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企業的財產進行清查;根據核對的會計賬簿定期編制報表。
(二)分步驟演示各章之間的相互關系
1.根據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如圖2所示
原始憑證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辦理業務手續的書面證明,是編制記賬憑證的依據。如收據、發貨票、借款單、車票、收料單等。記賬憑證需要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進行填制。
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這一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流程,從圖2中可知,這一過程需要四章知識內容的鋪墊。下面通過一實例說明。
例1,A公司銷售商品一批給B公司(商品已發出),貨款10000元(不考慮稅金),收到一張經承兌的商業匯票。作為A公司來說,收到的是商業匯票,并未收到貨幣資金,是一項應收而未收款的權利的增加,即一項資產增加;作為B公司來講,并未付出貨幣資金,是增加了一項應付而未付款的義務,是負債的增加??梢娺@一筆經濟業務對于A公司和B公司兩個會計主體來說,產生出不同的權利和義務,需要對會計主體加以認識;作為A公司,雖然在銷售當期沒有收到貨款,但能否在當期確認收入,這涉及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基礎——權責發生制。而權責發生制的應用是建立在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基礎上的,狹義的確認是解決了入賬的時間,而入賬的金額為多少,這關系到計量屬性。具體到計量屬性,一般要考慮會計計量屬性和會計計量單位,同時需要會計人員具有相關的會計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素質。從以上過程可以看出,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這一流程涉及到的內容有:會計的對象、會計對象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會計的基本前提(如會計主體、會計分期、持續經營、貨幣計量)、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會計核算的基礎(權責發生制)等相關的會計基礎理論,這些在第一章中進行闡述。
例2,接上例,A公司在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情況下確認了當期收入時,接下來應如何記錄呢?此筆業務假定不考慮稅金,A公司應作如下處理:
借:應收票據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
這是通過會計分錄的形式對這筆經濟業務所作的反映,會計分錄中的“應收票據”和“主營業務收入”是會計科目(或會計賬戶),會計科目或會計賬戶與會計對象要素是密切相關的,即會計科目是會計對象要素具體分類的項目。而為什么運用這兩個會計賬戶反映此筆經濟業務?“應收票據”和“主營業務收入”各自核算的內容是什么?這需要學習第二章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的內容;會計分錄中的“借”和“貸”是借貸記賬法下的記賬符號,為什么要在借方反映應收票據,貸方反映主營業務收入,這是第三章復式記賬——借貸記賬法學習的相關內容。一種方法的學習,尤其是記錄經濟活動的借貸記賬法的應用,一定要結合具體的經濟業務方能進一步理解并正確使用。所以第四章借貸記賬法的運用是對前三章內容深刻領會的過程。
會計分錄這種記錄經濟業務的方式一般常在教學中采用,在實際工作中,是將會計分錄上所反映的內容體現在記賬憑證上(教學中可參看記賬憑證的格式),當然記賬憑證上除反映會計分錄的三個要素,即借貸方向、會計科目、金額外,還需填列日期、摘要、編號等相關內容。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是在第五章會計憑證中講解的。
2.根據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或原始憑證登記會計賬簿,如圖3所示
通過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可以反映和監督每項經濟業務的發生和完成情況。每張會計憑證所記載的只是個別經濟業務的內容,它們所提供的核算資料是零散的,不能全面、連續、系統地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某一類經濟業務和全部經濟活動情況,且不便于日后查閱,為此需將分散在會計憑證中的大量核算資料加以歸類整理,提供系統、完整的核算資料。因此就必須設置和登記會計賬簿,這是第六章應講述的內容。
3.根據會計賬簿記錄定期或不定期地與財產物資進行核對即進行財產清查,如圖4所示
由于賬簿記錄各項財產物資的賬面數額與實際結存數額會產生差異,如在會計記錄中出現漏記、重記或計算錯誤,而財產在保管過程中由于受自然和其他原因的影響發生數量和質量上的變化等情況,為了保證會計賬簿記錄的真實、正確,為經濟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財產清查,查明各項財產的賬存數額與實存數額的差異以及發生差異的原因和責任,以便采取措施尋找防止差錯的有效辦法。這樣做,也便于對發生的差異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辦法調整有關賬面記錄,做到賬實相符,這是第七章的財產清查。
4.根據會計賬簿記錄定期編制會計報表,如圖5所示
企業、事業等單位對經濟業務的日常核算是通過賬簿進行連續、系統的登記和計算,這些賬簿記錄可以提供豐富的會計信息,對于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和實行會計監督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賬簿反映的經濟活動的狀況不夠概括,且賬簿資料也不便為其他職能部門使用,更不便為企業外部的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使用。因此,為充分利用會計信息,需根據賬簿資料定期編制會計報表。這是第八章會計報表要講述的內容。
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這是基本的賬務處理程序。由于各核算單位的性質不同、規模大小不同、經濟業務量多少存在差異,可以選用不同的核算形式,它融匯前面各章節的內容于其中,這是第九章賬務處理程序的內容。二、基礎會計教學中理論與實際工作方法的比較
(一)教學手段與實際工作方法的迥異
在該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所采用方法的不同之處。為了教學方便,在會計教材中,講述復式記賬法時,有會計分錄和“丁字賬”,初學者往往弄不清楚會計分錄與會計憑證以及“丁字賬”與會計賬簿的關系,或者不能把它們聯系起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強調會計分錄和“丁字賬”是教學中記錄經濟業務的手段,在企業中就是編制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
通過比較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在教學中采用的手段和實際工作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使學生明白理論與實際的差異,提高今后的學習針對性。下面對比教學中采用的手段和實際工作中的方法舉例說明(表1)。
(二)案例比較分析兩者的不同
會計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僅僅記住一些理論而不會應用是不行的。根據認識的規律,在認識的過程中,要完成兩次質的飛躍。即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理性認識到實際應用。會計的學習和教學必須很好地完成這兩次飛躍,最后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很好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通過案例教學,加強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的理解,對會計基本方法的運用和對會計基本技能的訓練,將會計專業知識和會計實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之能夠真正掌握,針對各種業務進行準確而獨立的賬務處理,從而為學生今后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基礎。下面通過實例說明兩者的差異。
例3,從銀行提取現金7000元這筆經濟業務。
1.原始憑證的不同
(1)實際工作中,此筆業務的原始憑證為現金支票的存根,見表2。
(2)教學中采用的手段是用語言文字表述:原始憑證——現金支票的內容,即從銀行提取現金7000元。
2.記賬憑證的不同
(1)實際工作中這筆經濟業務需通過填制付款憑證來記錄,見表3。
(2)教學中采用的手段是用會計分錄替代記賬憑證,即:
借:庫存現金7000
貸:銀行存款7000
3.會計賬簿的不同
(1)實際工作中需要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等賬簿,下面以現金日記賬為例說明(表4)。
(2)教學中采用的手段是用“T”型賬。
注:在手工記賬時,空白的記賬憑證和會計賬簿比較容易獲取,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各種格式的記賬憑證和會計賬簿(必要時可準備些車票等原始憑證),這樣理論與實際緊密相連使教學更為直觀,便于理解。
三、結論
總體框架體系的搭建可使整個知識體系變得一目了然、十分清楚,為初學者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初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在教學中的應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會計的實用性很強,通過案例教學,將會計專業知識和會計實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使學生能夠真正對各種業務準確地填寫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進行賬簿登記和成本核算,以及掌握主要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并能獨立處理特殊及較復雜的工業企業所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其今后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基礎。
盡管會計環境等諸要素會影響到這門學科的內容,教學中面臨的教學對象層次也有所不同,但筆者認為這種方法可以為學習該課程或其他學科提供一種思路。
【主要參考文獻】
[1]唐順莉.《基礎會計》課程中的實踐教學[J].科技資訊,2007.34.
(一)明確教學目的
教師要給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企業實習機會,在機械加工現場為學生講解機械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強化教學目的性。企業實習內容也應該有針對性,要與《機械基礎》課程緊密相連,如機械傳動、液壓傳動等有關的基礎知識、使用特點以及工作原理;知曉并掌握機械傳動的原理、工作特點以及機械零件工作特性;如果可能學生還可以學習到一些維護以及使用機械設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通過實習,學生對《機械基礎》課程有關知識將會理解得更透徹,教師在理論知識教學時也能更輕松,學生對機械工作原理、流程等也更容易理解。如在定軸輪系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帶領學生參觀普通車床的主軸箱,給學生講解并讓學生自己體驗齒輪傳動的特點,這樣一來,教學目的更明確,也將知識更直觀更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理解起來也就更加容易,記憶起來也更加牢固和深刻。
(二)強化師生互動
在新課程改革、網絡信息時代以及素質教育的三重沖擊下,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是十分重要的。高中職《機械基礎》課程的有效教學要求教師要具備專業的豐富的知識,能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在設計教案時教師要充分結合當前實際,用比較直觀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呈現出來,緩解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畏難情緒。對于重點和難點知識教師還要與學生一起討論,允許學生說“不”,允許學生提出“質疑”,允許學生提出“問題”,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交流。除了教學中的互動外,在課程作業上教師也可以與學生互動,對于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分析和講解,鼓勵學生大膽求教,最好是在課堂上解決問題,一來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二來避免學生問題堆積,影響后續知識的學習。在分析講解問題時,教師要盡可能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讓學生自己感受解決問題,收獲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三)理論聯系實際
鑒于《機械基礎》課程知識復雜、抽象、實踐性強等,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的有效連接。如在機構和機器的概念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運用實際生活的例子引導學生記憶:自行車屬于機構,電瓶車以及摩托車都屬于機器,它們能實現能量的轉換,電瓶車可以實現電能到機械能的轉變,摩托車可以實現化學能到機械能的轉變。又如在導桿機構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聯系到農村家用的手搖抽水機,讓學生明白導桿機構的工作原理;通過自卸翻斗車自動卸下貨物的原理讓學生掌握曲柄搖塊機構;通過縫紉機踏板機構,讓學生掌握曲柄搖桿機構的死點位置。
(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在以往《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中通常處于主體地位的都是教師,很多時候學生都是被動學習知識,這對學生學習來說是很不利的。加之,很多教師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時都是直接羅列課本的知識,照搬下來傳授給學生,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維運轉,死板接受知識,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空間,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以及創新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這就需要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清晰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還應設計盡可能多的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討論,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還可以開展辯論活動,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在競爭中進步,這樣也能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五)注重多媒體教學
在以往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具模型很簡單,圖以及實物都很小,不具備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學效率和質量都很難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也是似懂非懂,迷茫懵懂,借助多媒體展開《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正好能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可以將復雜圖形、圖表、難點問題等都直觀化和形象化地展示出來,相較于傳統教學中的掛掛畫以及粉筆板書來說能節省更多時間,知識點也更加直觀和清晰,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必然涉及到各種機械的運動,借助多媒體教學將機械的運動過程以及原理都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能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此外,直觀、生動的動態化圖畫也更能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造思維能力。在傳統的教學中,不論教師怎樣講解,配合怎樣的圖片,如槽輪等比較復雜的機構學生都很難想象出它的運動規律和過程。運用多媒體就可以將這些機構的運動過程和規律動態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其運動規律與過程學生都能一目了然,自然就能很快掌握其運動原理,讓以往認為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
二、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