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6 15:50:44
序論:在您撰寫綠色會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綠色會計概述
(一)綠色會計產生背景分析
二戰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自然資源長期處于被極度開采的狀態。人口劇增致使需求增加、能源緊張、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資源接近枯竭,這不僅制約了經濟發展,而且影響了人類與自然、生態與經濟的協調。在環境資源惡化和批判傳統會計基礎上產生的綠色會計始于上世紀70年代早期,旨在為保護生態環境,研究生態環境的成本和價值、提供生態環境變化的會計信息。西方綠色會計理論中,以英國鄧迪大學的格瑞?威爾士大學的霍金森、加拿大審計署的羅賓斯坦等人最具代表性,其核心是用會計來計量、反映和控制社會環境資源,目的在于改善整個社會的環境與資源問題。
(二)綠色會計研究的意義
1.綠色會計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
2.企業應確立“綠色經營”理念,綠色會計是綠色經營系統的組成部分。
3.企業應確立經濟和社會環境的雙重受托責任,綠色會計系統可以確認和考評企業的社會和環境受托責任。
4.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修正傳統gdp統計核算方法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企業的綠色會計核算則是宏觀“綠色gdp”計算和核算的基礎。
二、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有關我國環境污染經濟落后與貧窮是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主要根源,但依靠發展污染密集型產業和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不僅不能改善生態環境,反而加重了污染的程度,當經濟增長到達一定階段時,對環境資源的免費使用必然達到極限,我國的環境污染類型已十分嚴重,據世界銀行測算,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每年僅空氣和水污染的損失占gdp的比重就達8%以上。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是以環境資源為代價的。
我國對環保的重視促進綠色會計的發展
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中國應制定環境保護法;1982年,我國將“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寫入《憲法》;1984年,中央將環保提到了“基本國策”的地位;1994年,我國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1997年,“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被寫入《刑法》;2003年,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隨之發展的綠色會計,最初的研究以理論為主,2002年啟動具體實踐,但相關的專業標準建設和完整的會計體系還處在完善中。實行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比較重視環境報告,政府管理機關是最主要的使用者,企業環境報告存在強制型和自愿型并存的局面,且以強制型居多。我國于2001年3月成立了“綠色會計委員會”、6月成立“綠色會計專業委員會”,為研究綠色會計理論與實務提供了平臺,促使綠色會計的盡快建立。
(一)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的必要性
1.我國目前環境資源現狀的需要
目前我國環境資源東乏西富,資源配置與利用不均衡。綠色會計從資源、環境和生態的整體出發,要求企業對所擁有、使用的自然資源、對環境、資源的污染破壞及應履行的治理義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敦促企業轉變“無償使用”資源的錯誤觀念,合理高效的利用資源。
2.建立新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需要
社會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制度基礎,自然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企業要實現長期生存和穩定發展,必須樹立適應環境的觀念。
3.企業適應全球競爭的必然結果
國際上要求企業將自然資源的損耗進行核算,計入損益,產品定價要考慮相關環境因素,綠色會計幫助企業順應國際潮流,增強自身競爭力,更充分地參與國際競爭。
(二)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的可行性
1.綠色會計是環境學等相關學科與會計學相互交叉滲透而形成的,這些相關學科在我國發展已經較成熟,能夠適應綠色會計建立的需要。
2.我國會計的基礎規范工作日漸完善、《企業會計準則》的全面推行,使綠色會計可以借鑒一些理論和方法,上市公司管理人員對環保觀念的認同形成良好的試點工作基礎。
3.相關法律的不斷規范和完善、政府的監督和推動作用,形成我國推行綠色會計的外部政策性基礎。
4.廣大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高,對綠色會計的推行形成良好的監督。
5.企業認識到綠色會計推行帶來產品國際競爭優勢、吸引更多的投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等,會主動實施綠色會計,自愿披露綠色會計信息。
6.國際對綠色會計的不斷推動,發達國家綠色會計實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我們更多的理論經驗借鑒和實務學習案例。
三、綠色會計在我國企業推行的對策研究
(一)我國企業綠色會計推行的準備
雖然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已經具備必要可行性,但還需要很多準備工作。
1.推行面臨的主要困難
(1)從業人員知識結構不完善
目前我國會計人員僅對財務領域知識掌握良好,缺乏環境、生物等方面知識。
(2)計量標準需要時間統一
我國有關資源環境的法律法規不完善,雖然“三綠工程20”,實施顯效,但環境資源方面的統一標準制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3)對經濟事項的反映難度增加
綠色會計計量除了用貨幣計量,還要對事項的原因、性質和預采取的措施、預計成本進行詳細解釋。
(4)稅收方面的缺陷
①沒有專門環保稅種,限制了稅收對環境污染的調控和保護作用。
②現有資源稅,稅檔差距小,征稅范圍狹窄,不能明顯調節資源的合理利用。
③環保稅收優惠單一,稅收政策缺乏靈活性和有效性。
④不同污染物間收費標準不平衡,采用單因子21收費,會使企業規避納稅。
⑤征收方式不規范,排污費由環保部門征收,影響排污資金的使用效果。
2.推行綠色會計的前提條件
傳統會計中的企業,往往只考慮企業的短期利益,對資源消耗無度??朔@一缺點,推行綠色會計,要以下列條件為前提:
(1)提高全民素質,加強環保意識。
(2)企業制定長遠發展戰略,增強從投資改善環維護中取得效益的抗風險力。
(3)制訂各種環境績效衡量指標,完善、科學的綠色會計方法體系。
(4)健全環保法律法規建設,約束、規范人們的經濟行為符合環境發展需要。
3.我國企業推行綠色會計應遵循的原則
以下是根據我國實際,推行中要堅持的原則:
(1)長期性和循序漸進原則
推廣實施綠色會計是長期性工作,堅持循序漸進,分階段有步聚的進行。
(2)靈活性和邊界推進原則
實施綠色會計,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從簡單的事項開始。
(3)系統性和雙贏的原則
綠色會計面臨解決的經濟、環境和社會問題,形成一個系統,要實現經濟繁榮與環境保護同步發展的雙重目標。
(4)強制性和全方位監督原則
政府及相關部門須明確規定企業最低限度的披露,全社會進行聯合監督。
(5)堅持成本效益原則
推行綠色會計應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盡量用少的成本獲取較佳的效益。
(二)我國企業目前環境信息的披露
1.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感淡漠。美國杜邦公司有句名言:“盡量不要在地球上留下腳印”,以少用不可再生資源,將排放物減少到最低為企業發展理念。美國著名的星巴克咖啡宣稱,只要是綠色咖啡,星巴克就愿意出高價購買。星巴克咖啡的ceo奧林。史密斯說:星巴克的最大成績之一,就是說服顧客付3美元的高價買一杯“有社會責任的咖啡”。與之相比,我國多數企業對其社會責任漠視,只注重經濟利益,因環保成本大,污染治理設施要么根本不建,要么不運轉,不惜犧牲企業名譽換回短期經濟利益。
2.我國企業對環境信息的披露缺陷。目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還局限于排污申報登記、通過媒體傳遞獲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信息、在產品包裝上標出綠色產品標志等初級披露方式。即使基礎較好的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的環境信息也不多,沒有統一遵循的標準,環境信息披露少且不規范,環境報告目標過于狹隘、內容和方式缺乏可靠性、可比性和透明度,具體的環境信息、資源利用效率等狀況則難以為公眾所知。
3.環保實施中的成敗啟示。據湖南省永州市環保局科研所的數據資料顯示,湖南省永州市環境污染治理顯效,該市空氣質量達國家一級標準,湘江上游水質明顯改善。該市九條水泥公司通過安裝凈回收裝置治理空氣污染,使得工廠職工的肺病患病率大大降低以外,并且每天可回收水泥20噸,以此估算一年可收回投資,冷水灘造紙廠原每小時向湘江排放90噸廢水,嚴重污染湘江水質,后投資水循環回收系統,可回收再用水80噸,并利用回收系統的煤渣制磚,大大地降低用水成本的同時還取得了煤渣再生利用收益,達到了環境、經濟與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與之相反,淮河治理污染不理想,其原因是周邊的企業偷排污水,企業實施環保成本高、違法成本低是眾多地區污染反彈的最大誘因?!?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跡,90年代身心受害?!毙蜗笳f明淮河的污染日益惡化,淮河流域的蓮花味精集團2003年因偷排污水被罰款近1200多萬元,據測算每偷排污水一天,就能省下近10萬元的排污費??梢钥闯觯h保措施如果能夠有利的得到實施,對于企業來說是可以帶來利益收入的,可以以推行綠色會計的實施為契機,改變我國企業的短視行為。
(三)推行綠色會計的對策研究
1.提高企業對環境資源保護自律意識
企業提高環保意識,自覺保護環境可以為綠色會計的實施創造良好主觀環境。
2.創新為主,借鑒為輔借鑒
西方綠色會計理論方法和企業的成功案例,結合我國實際,加速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會計體系,早日與國際慣例接軌。
3.加速綠色會計準則和制度建立,規范綠色會計核算及報告形式
界定綠色會計核算對象,應包括如下的一些內容:
(1)反映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對自然資源損耗:
①環境污染損失:性質如“三廢”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損失,可按復原或避免成本法核算,而類似環保部門罰款的賠償,可按歷史成本法直接計價。
②自然資源消耗:企業經營活動中的自然資源超額消耗,按歷史成本計價。
(2)反映企業對環境所作的貢獻,包括“三廢”控制、補救和減少自然資源耗費等的各項支出,可以通過以下賬戶來進行核算:
①資本投資:與環保有關的工程設備等的購買或參與環保建設投資。
②研究與開發費用:減少企業產品自然資源耗費和提高廢物利用的投入。
④環保行政與規劃費用:維護環境資源的環保支出。
⑤補救措施費用:企業生產破壞環境,對資源環境的補償支出。
⑥復原或回收費用:對資源的恢復和處理廢物的支出。
(3)反映企業改善資源環境而獲得的收益,主要包括:
①企業利用“三廢”生產產品及因此獲得減免稅的收益。
②環保方面業績好的企業,獲得國家對其發放的鼓勵獎金。
③企業通過改善環境,獲得更多的投資、市場銷售擴大和利潤的提高。
④企業實施環保措施后產生社會效益,增加企業的商譽。
(4)綠色會計的報告形式
披露信息的方式除單獨對綠色環境要素考核,還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及報表附注形式。
①資產負債表中增加反映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的內容,來披露企業因生產耗用或損害自然資源負擔的社會責任。
②利潤表將與環境有關的收益和損失納入反映系統,計算得出綠色凈利潤。
③現金流量表補充內容:按照企業經營、投資、籌資活動現金流量順序進行,如購買環保產品產生的現金流量、支付給工人的環境污染補貼費、購買環保用固定資產如排污設備等產生的現金流量、創建綠色商標的耗用現金,保護環境所進行的籌資而產生的現金流量等。
4.形成合理的價格體系國家對資源使用應堅持有償原則,給出明確的價格信號。
5.運用綠色會計理論進行投資估價綠色可行性報告可以幫助投資決策,避免重復性投資和造成環境污染投資。
6.進行企業試點,逐步推廣選擇受關注的環境問題在某些地區或行業作為試點內容,最后推廣、普及。
7.加大綠色會計宣傳教育的力度
保證綠色會計的實施,要加強環保意識教育,大學中增設綠色會計、審計專業課,加強在職會計人員的綠色會計培訓工作,創辦中國綠色會計刊物。
8.推行獎懲制度
嚴懲污染破壞環境行為,獎勵實施綠色會計、治理污染的企業和人員。
9.加大綠色審計力度
環境審計可以促進企業更好的加強環保工作,改善保護環境,有效利用資源。
10.關于改革我國稅制的思考
(1)國際經驗對我國實行綠色稅收政策的啟示
歐盟許多國家實行綠色稅收政策,對廢氣、廢物排放征收環境稅、對一般性廢棄物和污染征收成本支付稅。借鑒國際上環保稅收政策,我國實行綠色稅收應該做到:
①綠色稅收政策不應加重納稅人的總體負擔
執行綠色稅制應保持納稅主體現有的總體稅負基本不變,開征環境稅時,降低企業其他稅賦,將企業繳納的環保方面的收費并入環境稅中,避免重復征收。
②新開征的環保稅要達到稅收的橫向與縱向公平
本著“誰污染誰納稅”與“完全納稅原則”,保持新開征的稅種與現有相關稅種相互協調配合,形成綠色稅收調控體系。
③征收的環保稅款要??顚S?/p>
財政部門編制專門的預算,審計部門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審計,確保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2)稅制的具體構想
針對現在過度消費自然、低度消費人力的情況,可以增加對環境資源使用的課稅,減少與勞動和資本有關的課稅,調整現行稅率稅目,具體如下:
①擴大消費稅的課征范圍,包括用難以降解和無法回收利用的材料生產的產品、預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各類包裝物品、一次性使用的電池及對臭氧層造成破壞的氟利昂等產品。
②適當提高汽油、柴油、鞭炮、焰火等污染性產品的稅率。
③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除土地、礦產、森林,要將草原、灘涂、地熱、大氣、水等納入進來,調整稅額,將對資源的利用的相關環境成本考慮進來。
綠色會計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又稱為環境會計,是以貨幣為最主要的計量單位,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環境污染、開發、防治等支出成本進行計量和記錄,同時對維護環境和進行開發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科學化、合理化地計量和評估,進而實現對環境績效以及相關活動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的新興學科和方法。綠色會計在發展過程中綜合運用經濟學和會計學的相關知識,以科學有效的價值管理為手段,進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相統一的最終目的。作為會計學的延伸與發展,綠色會計是會計理論與環保問題相結合而催生出的,其與現代意義上的會計學具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由于環境和資源利用等問題,致使綠色會計具有差異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綠色會計在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二、基于低碳經濟的綠色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綠色會計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會計的發展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其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綠色會計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對其研究有待于進一步深入,其不同于傳統的企業會計,這對我國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其次,綠色會計因其實施的效果需要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才能顯現,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是以追逐利潤為主要目的,其不惜以資源耗費和環境污染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很多企業并沒有真正實施綠色會計的計量與評估,這給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帶來了困難;最后,低碳經濟下的經濟總量仍然是目前衡量我國各級政府績效的重要標準,地方政府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往往忽視低碳經濟綠色會計的作用,一味追求經濟增長,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動力很小?;谝陨蠋追矫娴脑?,我國綠色會計在發展與應用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二)綠色會計重視程度不夠。
綠色會計以宏觀經濟作為發展理念,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其本質是以環境保護為視角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主要計量企業的經營績效。其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環境保護,目前對綠色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主要來自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我國經濟在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同時是以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長期以來,政府和企業并沒有真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味追求經濟的高效增長而忽視環境保護,綠色會計更加注重環境效益,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必須要使得政府和企業支出額外的資金,這是企業和政府不愿看到的,兩者并沒有真正地將綠色會計運用到經濟發展上,對其沒有真正的重視。
(三)綠色會計的實施缺乏規范與完善。
我國目前對綠色會計的研究遠遠落后于先進國家,在相關制度設計與實施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之處,這使得在日常的會計實務中沒有完全對綠色會計的要素進行規范,相關的制度與準則很不到位,其實施存在一定的困難。首先,企業的會計行為具有信息不完全性,沒有對外披露所有的會計實務,這就很難對其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其次,目前相關性的法律法規還處在醞釀期,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綠色會計的實施,保障力度不夠也是其難以全面實施的重要原因;最后,在現有的法律基礎上,很多企業往往忽視環境效益而只追求經濟利潤,其在一定程度上漠視與綠色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也給綠色會計的推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四)綠色會計的信息披露缺乏監督。
對綠色會計信息的披露進行嚴格的監督是保證其順利實施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我國相關的監督機制很不健全,企業出于自身的經濟利益,在進行會計信息的披露時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真實性與公允性。由于信息不完全性,社會大眾與政府部門很難對其披露的信息進行深入地有效監督,使得很多企業能夠隱瞞會計信息,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操作空間,綠色會計的信息披露監管的失效,導致綠色會計的發展受阻。
三、推行綠色會計的措施
(一)完善綠色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的完善是保證綠色會計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全面推行綠色會計的同時必須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各級政府部門要通力合作,將綠色會計的核算與監督機制納入《會計法》當中,以法律的形式來確定和鞏固綠色會計的作用和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時,要進一步制定和實施綠色會計準則和相關的法律制度,將經濟發展過程中與環境相關的因素全部列入會計要素中。設立專門的相關性的綠色會計制度,對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一定的拓展,確保綠色會計在實施過程中有強有力地法律法規作為保障。
(二)加大綠色會計的宣傳、執法力度。
綠色會計作為新興科學,還沒有在社會中被廣泛地運用,人們對其的認識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其執行力度較一般的企業會計較小。在推行綠色會計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加強對綠色會計的宣傳與執法力度。一方面,要通過對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進行綠色會計知識的普及,使其充分認識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綠色會計實施之后對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效益,使得全社會增強對綠色會計的認可度;另一方面,在既有的相關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要加大綠色會計實施的執法力度,要以嚴格的法律保障其順利實施,對于沒有實施綠色會計核算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進行嚴格的處罰,使其充分認識到實施綠色會計的重要性。只有從宣傳和執法兩個角度共同出發,才能使綠色會計得以快速的推行。
(三)逐漸統一綠色會計的實施規范。
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差異,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指數也具有很大的不同性,這使得我國在實施綠色會計核算時的難度進一步增加,其實施規范的制定具有很大的困難,因此必須要在綜合經濟發展與環境效益的基礎上逐漸統一綠色會計的實施規范,在全國各地區各企業實行統一的綠色會計實施規范,比如在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進行對比分析時要參考統一的標準,依據統一的原則,在相關的政策法規的指引與保障下逐步全面開展綠色會計,以保證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四)加強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概念最早由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于1987年提出,是立足于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的人類長期發展戰略模式。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關注企業與社會、環境、經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聯系。史蒂芬·肖特嘉和羅杰·布里特在2010年《世界商業》上發表的文章中提出了“可持續會計”概念,指出可持續會計是會計的一個分支,是為生態系統和社會服務的會計,而且可持續會計作為一種信息管理工具和方法,能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和企業責任的發展。
(二)排放權理論
排放權理論源于經濟學中經典的外部性理論,外部性概念最早源自馬歇爾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他的學生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經濟學》一書中將外部性的研究問題從企業活動受外部的影響轉向企業活動對外部影響,他把邊際凈私人產品和邊際凈社會產品做了明確區分,并把兩者的差額稱為外部性。1960年科斯進一步發展了外部性理論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只要產權明確,外部性問題都可以通過協商后的補償得到解決。1968年戴爾斯將科斯定理引入美國水污染治理研究,提出了污染權交易理論。該理論主要思路是:在滿足環境要求的前提下,由政府設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權利即排污權,通常以排污許可證的形式出現,并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一樣被買賣。目前歐盟開展的碳排放交易的概念就來源于該理論。
(三)壞境會計信息披露理論
該理論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去認識。從宏觀角度講進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是國家宏觀管理的需要;從微觀角度看是企業內部管理和自身發展的需要,是投資人、債權人等環境會計利益相關人進行重要決策的需要。同時,環境信息披露也體現了企業的受托責任,有助于減少報表使用者與企業之間環境信息的不對稱問題。
(四)成本管理理論
該理論與傳統管理會計理論相結合從環境成本的控制及內部管理出發,認為企業重視經濟效益的同時要重視生態環境開發的成本,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20世紀90年代物質流成本會計(MFCA)理論的提出是成本管理領域研究的一個重大突破。物質流成本會計是使物質流動及其成本細致透明化的新成本會計,通過追蹤所有原材料及能源的投入與產出,以確保沒有重要的能源、水或其他原材料被計算所遺漏。將物質流成本會計理論引入綠色管理會計,使企業能更準確的測算環境成本從而達到節約能源、降低污染、減少成本的目標。
二、對電力行業的啟示
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企業生產經營中破壞自然環境的情況日益被我國政府重視。1998年我國正式簽署《京都議定書》,碳排放交易概念被引入;2003年原國家環??偩至恕蛾P于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公告》,以法規形式首次規范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要求,隨后證監會、上交所也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做出相關規定。而電力行業作為能源企業、公用事業企業,深入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制定實行綠色發展戰略,努力推進自身的綠色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已開展的碳排放交易和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對電力行業的長遠發展必將產生直接深遠的影響。現分別就這兩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一)碳排放權的會計核算
從2008年至今我國已成立了五個碳排放交易所,分別是:北京環境交易所有限公司、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和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隨著未來碳配額交易政策的正式推出,政府將把二氧化碳減排量作為硬性指標分配到各個企業。這樣一來,碳排放權就將像股票債券一樣在碳排放權交易所進行上市交易,并且形成有效的定價機制。電力行業中的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等綠色減排項目產生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將成為一項可計量可交易的資產,給企業帶來收益。因此加強對碳排放權會計核算的研究,對未來真實公允的反映電力行業的資產狀況、經營成果將會顯得格外重要。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下轄的財務報告解釋委員會(IFRIC)在2004年12月曾推出《國際財務報告解釋委員會解釋公告第3號:排放權》(IFRIC3),用于規范排放權交易會計處理,其中認為碳排放權是一種無形資產。不過,相對于排放權交易快速發展而言,IFRIC3不夠系統且存在著與其他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問題,因此,IASB于2005年6月廢止了IFRIC3。在參考了已廢止的IFRIC3和我國目前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根據企業獲取排放權的目的和用途對其進行資產分類確認,不失為解決碳排放權資產化的一個有效核算方法。當企業獲取碳排放權是為了銷售,則應當確認為一項金融資產;當企業獲取碳排放權是為滿足生產經營需要,則應當確認為一項“無形資產”;當企業在碳排放權存續期內對其用途發生改變時,應對其資產分類進行調整,從“金融資產”轉入“無形資產”,或由“無形資產”轉入“金融資產”。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四類金融資產的定義來看,碳排放權作為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且為近期出售而持有的短期資產,應該更符合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定義,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核算。根據交易性金融資產具體準則規定,碳排放權其初始計量可按取得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即按碳交易所排放權的價格指數確定排放權的入賬價值)作為初始確認金額,相關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資產負債表日應按公允價值計量(即按碳交易所排放權的價格指數進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變動應計入當期損益;處置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同時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于確認為無形資產的碳排放權,其初始計量按照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借記“無形資產”,在后續計量中企業應按照實際排放量對碳排放權進行攤銷,在期末碳排放權應以重估價(即期末的公允價值)作為其賬面金額。碳排放權賬面價值若因重估而增值,增值部分應計入資本公積,若因重估發生減值,減值部分應確認損益。
(二)企業環境信息披露
關鍵詞:綠色會計傳統會計環境
一、我國發展綠色會計的必要性分析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由于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迫切需要在會計體系中建立綠色會計,披露環境信息,推動政府和企業將環境與發展緊密聯系起來進行綜合決策,遏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1.發展綠色會計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綠色會計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必然聯系,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關系??沙掷m發展是建立綠色會計的前提和理論基礎,它的實現必然推動綠色會計理論的研究發展。同時,綠色會計又是實現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綠色會計的建立和應用,也必將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缺少任何一方,則另一方都不能順利健康地發展,決不能將兩者孤立起來,獨立發展。所以,綠色會計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現實選擇。
2.發展綠色會計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傳統的企業發展模式是高投入低產出,必然造成過度開發消耗資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態環境補償能力嚴重滯后,這些都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從企業長遠利益看,只有增大環保投入,重視綠色會計,才能始終保持競爭的優勢。
3.發展綠色會計是加強我國環保意識的需要。從綠色會計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綠色會計是在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嚴重惡化、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受到威脅的背景下,人們在分析了傳統會計局限性的基礎上提出的。環境狀況的惡化對經濟活動主體提出了新的要求。人類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不斷從自然界取得資源,同時又將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廢物排放到環境中去。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人類要求從自然界取得的資源越來越多,同時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廢物也就越來越多。排放的廢物超過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就會導致生態失衡、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各國的環境問題又共同造成了全球性的環境問題。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各國提高了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在世界范圍內尋求合作以解決治理環境的國際協調問題。
4.發展綠色會計是與國際接軌的需求。發達國家對環境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減少污染、節約資源成為了新的國際熱門話題。綠色會計在國際上起步較早,目前已經進入了較深入地研究階段,包括制定綠色會計準則等。我國要想和世界接軌,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會計作為企業之間交流的語言首先應該具有國際化的水準。所以在國際趨勢向綠色會計轉變的時候,我國應該堅決的進行綠色會計的研究與實踐。
二、綠色會計在我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對環境問題比較敏感。我國環境立法的不健全,而且在實際生產中地方局部發展與全局環境保護在利益上有沖突,造成了相關法律執行不嚴格。制度的不清晰,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因此企業對環境問題普遍比較敏感。
2.企業設立相關綠色會計科目少,并且對環境負債的估值偏低。企業對已發生的環境支出和環境收入,會計反映明顯不足。以臨時性或突發性環保支出為例,其實際發生率約為75%,但企業實際單獨立賬率僅為18%。企業對構成環境負債的或有事項存在僥幸,因此對環境負債的估值偏低,會大大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
3.缺乏相關的專業人才。我國對綠色會計的研究主要是專業學者進行的,由于沒有開設綠色會計的相關培訓,導致企業中懂得綠色會計的人才并不多,這成為我國企業中實行綠色會計的障礙。4.制度不完善,目前仍缺乏可操作性的會計準則。盡管我國一些企業已經意識到了環境會計的重要性,也有披露環境信息的動機,但遺憾的是,環境會計研究還停留在學者們的書齋里,還未形成可操作性的會計準則,還不能滿足實務工作的要求。
三、對我國發展綠色會計的建議
1.增大綠色會計的宣傳和教育力度,引起社會更廣泛的關注。建立實施綠色會計不僅是一個會計問題,同樣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既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拋棄經濟發展。因此,必須得到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同時通過開展社會宣傳,可以加強全國人民的環保意識教育,使綠色會計逐步被公眾、企業和市場接受。
2.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加大獎懲力度。進一步完善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加大對破壞環境的懲罰力度,并加強監督環節的執行力度。用法律來約束企業對環境的破壞行為,規范執法部門的執法行為。
3.修訂我國的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加進會計要素,并且必須在報表中披露,會使企業在制定規劃的時候考慮環境、資源成本,從而避免企業行為的短期性;規范相應的會計處理方法,便于會計人員的迅速掌握與實際操作。
4.不斷提高企業財會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企業財會人員素質,一方面要讓企業財會人員充分了解綠色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交叉相關學科知識,從而使國家有關環境政策能夠被嚴格執行,綠色會計實務工作能正確開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財會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修改或擴展綠色會計目標,進一步完善我國綠色會計的理論。
參考文獻:
[1]李麗華:環境會計在我國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林業財務與會計,2005
[2]肖維平:環境會計基本理論研究.武漢:財會月刊,1999
[3]李芳:試論“綠色會計”在我國的建立[J].財會研究,2003
[4]劉潔卉:建立綠色會計的必要性和措施[J].審計與理財,2005
[5]仵宇慶:綠色GDP與我國環境會計發展的現狀分析[J].財會研究,2006
[6]熊亞:可持續發展下的綠色會計初探[J].會計之友,2005
[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
近些年來,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和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已經在警告人類,實施綠色會計迫在眉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開始研究綠色會計,但并未受到很大重視。進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綠色會計的研究才步入正軌。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綠色會計研究已取得以下成果:一是確認了綠色會計的四個基本假設,即會計主體假設、可持續經營假設、環境保護假設和多重計量假設;二是把綠色會計同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一樣作為會計學的一個獨立的分支;三是確認了綠色會計的要素,比如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應作為資產確認,人口污染、排放應作為負債確認,環境成本應作為成本費用確認;四是在傳統財務報表的基礎上完善了綠色會計報告,增加了一些項目,如環境權益、社會資產、環境收益等。但是我國的綠色會計還有眾多不完善之處,比如從理論方面來說,那些對公司的會計實務操作和財務報告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的法律法規基本未提及環境事項。從實務方面來講,很多公司對于環境有關的會計計量和確認沒有清晰的標準,公之于眾的環境會計報告又很不完整,并且缺乏可比性。
二、我國推行綠色會計受到的制約因素
(一)我國經濟發展水平
相比西方先進國家,我國的經濟水平還比較低,綠色經濟未能得到充分發展,但很多地方卻盲目照搬西方先進國家的經驗,而不顧本國國情,導致綠色會計在中國經常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中國的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他們在技術和經營理念上比較落后,只追求利益,不顧對環境的污染,而且他們一般扮演者低廉的勞動力的角色,利潤低,也無力再為保護環境花錢。對中小企業來講,綠色會計對它們只是額外負擔,沒有直接好處,所以中小企業沒有發展綠色會計的動力,對綠色會計沒興趣是必然的。即使是大企業,也多是喊喊口號,擺個樣子,很少真正做到??偠灾?,追求利潤是我國企業的唯一目標,而“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還只停留在試點的程度上。在我國現階段,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比較矛盾的,很多時候二者無法兼顧,導致綠色會計發展十分困難。我國環境方面的法律不健全,由于利益沖突中央規定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有時候得不到地方政府的執行。比如,中央要求提高企業的準入門檻,而地方為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利益,不管是否會破壞環境,對外來企業照單全收。近年來,一些東部地區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轉移到了西部地區,雖然確實帶動了那些地區的經濟發展,但對其長遠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國家針對綠色會計制定的法律還很不完善、不清晰,使得企業有機可乘。
(二)會計實務操作
綠色會計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其理論與實物的結合還很不完善,實務操作主要由以下幾個主要難題:如何用貨幣計量各種環境成本與收益,缺乏準確且可操作性強的的定量方法和指標體系;如何把消耗的自然資源與破壞的生態環境,即環境成本,以一個合理的分配指標,在各個單位、企業、部門之間分配;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強制性不強,要求不清晰不明確,企業不會自動的為保護環境而增加支出;綠色會計的核算對象和報告不規范、不統一,缺乏可比性。
(三)我國會計法制建設
我國的會計法規中涉及綠色會計的內容很少。立法水平相對西方國家還比較低,執法部門執法不嚴,使得法律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國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企業處罰太輕,無法形成足夠的震懾力。從制度上來講,當前我國沒有一套可操作性強的綠色會計準則。我國雖然已經頒布了包括《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專門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但是比起西方發達國家來說立法水平還比較低,而且在執法過程中執法部門時常表現出的執法不嚴使得法律的效果大打折扣?,F在我國一些企業雖然已經認識到綠色會計的重要意義,也有向社會大眾披露環境信息的意愿,但我國目前還未有要求企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強制性規定,導致大部分企業不會主動披露綠色會計信息,尤其是對本企業不利的綠色會計信息。
(四)會計人員素質
綠色會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不僅需要會計人員具備會計技能,掌握經濟管理知識,更需要掌握大量與環境有關的知識,以及綠色會計的披露與核算方法。盡管從總體經濟發展上來講我國已經能算是一個強國,可是會計從業者的職業水準和專業素養與經濟的發展速度依然是不成比列的,擁有高學歷、高素質的會計從業者的數量偏少。大部分會計從業者受的都是傳統會計教育,他們會計知識的結構嚴重失衡,知識更新的速度更是跟不上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變革。固然不同行業的會計之間是有所區別的,可是綠色會計是一個新興的會計分支,研究綠色會計的工作主要是由那些并不參與實踐的專家和學者來完成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出一套完善又系統的綠色會計理論來供廣大會計從業者們學習,更不要說進行綠色會計的專門培訓,也沒有一系列健全的的法律法規可以供廣大會計從業者們遵守和參照,導致在中國企業中真正懂得綠色會計的會計從業人員很少,中小企業又比較抵制綠色會計,會計人員學習綠色會計的積極性不高,這些因素形成了在我國推行綠色會計的人才方面的障礙。
三、對我國發展綠色會計的建議
(一)政策扶助
作為一個跨世紀的大工程,綠色會計涉及范圍廣、內容相對復雜,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要得到我國政府機關和社會大眾的高度重視,并大力加強全國人民的環境保護知識教育。其中包括加強學校的環境保護基本常識的教育,在小學和中學設置環境保護常識宣傳課,在大中專院校設置與綠色會計和綠色審計相關的專業課程。強烈建議在《全國環境初級教育行動綱要》中加入落實綠色會計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的相關內容,同時加快對企業中會計從業人員的綠色會計培訓,盡快籌辦中國專門的綠色會計刊物,以加大對綠色會計的實施和宣傳力度。讓社會大眾充分意識到,在全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還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實現經濟與社會、環境與人類的和諧發展。既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一味的追求經濟發展,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完全不顧經濟發展。采取一定的政策和措施,為我國綠色會計的建立和推行指明方向。綠色會計在進行核算和計量時,要嚴格遵守國家公布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和法規,以及與之相關的會計法規和準則,謹慎處理企業同環境之間的關系。相關的政府行政管理機構應該對企業最低限度的環境資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確的、強制性的規定,同時鼓勵企業自覺主動的向社會大眾和政府相關部門或組織提供綠色會計信息。
(二)加強監督
在會計法中明確加入綠色會計的計量與監督,用法律的形式保證了綠色會計的作用和地位,這是保證它能夠得以貫徹落實的最強有效的方法。自然生態環境是我國社會大眾和國民經濟賴以生存的的資源,無論是社會大眾還是企業、政府,都享有使用自然生態環境的權利和保護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的義務。只要法律條文中明確指出所有企業必須對本企業所損壞的那一部分生態環境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那么這種賠償就必然導致一部分經濟利益會流出企業。這樣一來,所有企業的環境行為后果就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會計核算體系,就能通過企業財務報表真實地、公允地、合法地反映出企業所發生的一切環境事項。為此我國政府應該抓緊完善會計和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使得企業綠色會計的內容納入會計法律中,為推行綠色會計創造最根本的法律保障,這是保證會計理論能夠付諸實踐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在推行綠色會計制度時,政府相關機構一定要對企業最低限度的綠色會計信息披露做出強制、明確的規定,并執行嚴格的獎勵和懲罰制度以激勵中小企業實施綠色會計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大力加強環境保護方面的執法力度,實現獎懲分明,用對環境破壞的罰款所得來的資金,創建一個用于獎勵那些舉報污染和破壞自然生態環境,還有在綠色會計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的綠色會計基金。健全對企業應負社會責任的考核機制,加大社會各階層對綠色會計的監督。綠色會計所揭示的信息應該充分的反映出企業對保護生態環境所負有的社會責任。對某一公司的全面評估應該把公司創造的的社會效益與產生的社會成本相對比,以最終獲得的社會利潤為標準,從整個社會的層面全方位地衡量公司業績,最終達到保護社會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并有利于我國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除此之外還可以要求公司把綠色會計報告納入財務報告中,作為財務報告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年終一起呈報,并且在網絡上公開,使得公司的綠色會計報告更加透明,有利于方便社會大眾對公司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行為的監督與考核。
(三)健全制度
盡快建立我國的綠色會計制度,制定我國的綠色會計準則。建立和推廣綠色會計,并不僅僅是會計領域的問題,還涉及到廣泛的社會問題和復雜的環境問題,因此要聯系我國具體國情來制定綠色會計的制度和準則,建立并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具體來說,可以在會計要素中加入有關環境和資源的內容,強制性的要求企業在財務報告中予以披露,最后由具有資質的事務所對該報告進行獨立審計。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公司只追求短期經濟利益,并且還可以借此來規范相關的會計處理方法,幫助企業中的會計從業人員更快的理解和掌握綠色會計并能夠進行實務操作。
(四)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
綠色會計的推行方式,要符合中國社會的具體國情。從相對準確、簡單明了和便于理解的綠色會計核算科目開始,對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產品,采用不同的核算標準。先在傳統的會計核算體系的基礎上探索性地推行綠色會計核算體系,取得一定的經驗后,再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推廣實施。近年來,我國開展了綠色會計的委派制試點工作,并且繼續向縱深發展,試點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應該抓住“委派制”這個機會,借此來推進綠色會計在我國廣大中小企業中的發展,強化綠色會計的引導作用和監督功能,避免會計信息失去其應有的真實性和公允性。并且在此基礎上卓有成效地監控企業的各種經濟行為,使之能達到符合環境保護的標準。同時,嚴格負責地審核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再加上監督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增加了綠色會計在我國中小企業中推廣的可行性。
(五)加強教育
加大綠色會計的宣傳教育,大力提升會計從業人員在綠色會計方面的水平。當下綠色會計在我國還屬于新鮮事物,社會大眾對綠色會計的各個方面還不太了解??梢酝ㄟ^普及社會宣傳教育,使得綠色會計能夠逐漸被企業、市場和社會公眾接受,從而加速綠色會計在我國的普及和應用。培養具備專業素養的綠色會計人才,綠色會計是由會計學、生態學、環境經濟學、可持續發展學等多門學科相互融合相互交織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不是普通的會計從業者能夠掌握和勝任的,要培養具有綠色會計專業素養的、具有全面扎實的環境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并且充分了解綠色會計基本理論與實踐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交叉學科知識的專業人才,從而使國家相關的環境政策能夠得到嚴格貫徹和落實,綠色會計的實踐工作才可能得以順利開展。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我國已經進入低碳經濟時代,而在低碳經濟時代背景下,如何合理協調企業與資源之間的關系成為當前經濟發展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而綠色會計是以鼓勵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為目的的,因此在新經濟形勢下實施綠色會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建立綠色會計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需要
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主要內容就是在滿足當前經濟發展又不損害未來利益的基礎上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因此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結構要以低碳環保為核心,而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大多是以高能源消耗為基礎的,因此必須要建立綠色會計,通過綠色會計體系督促經濟結構向低碳環保方向發展。
1.2建立綠色會計是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快計模式與經濟發展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我國的會計制度也在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我國會計由單純的傳統會計、管理會計到人力資源會計再到現在的綠色會計都是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而發展的,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我國經濟發展必須要以低碳環保為核心,因此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用到環境會計,這種經濟發展趨勢對綠色會計的發展是一種有利的支持。
1.3建立綠色會計是強化企業內部的環境管理工作的需要
基于當前企業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自然資源的現狀,企業內部管理模式實施綠色會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綠色會計可以幫助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將環境成本也納入到企業的成本支出體系中,這樣有利于企業改變以往的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方式,提高了經濟的整體效益。
2新經濟形勢下綠色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關于綠色會計的論述比較多,但是針對我國新經濟形勢下發展綠色會計中存在問題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少,本文則以我國新經濟形式環境為背景,分析我國綠色會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綠色會計理念還不成熟
綠色會計的發展理念主要是從我國宏觀經濟角度出發,從社會環境利益方面考慮企業的經濟發展,而不能從企業各方面的經濟利益衡量,但是就目前綠色會計的實效運行情況看,綠色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還非常的少,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業中幾乎沒有綠色會計的概念,甚至一些會計人員連基本的綠色會計概念都沒有。
2.2缺乏完善的綠色會計體系
我國綠色會計研究要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企業在會計工作中應用綠色會計體系的案例非常少,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對綠色會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會計實務中還是不能準確系統的對綠色會計的要素、計量以及記錄行為進行規范,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也不全面。比如現在我國相關會計制度的不健全導致在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中,只會在上市公司的照顧投標書中披露環保因素信息,而對于環保問題而產生的債務等信息卻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
2.3政府及社會對于綠色會計發展的監督力度不足
環境關系到每個人的切實利益,因此環境污染治理需要每個人履行其職責,依靠社會群體的力量治理環境污染,但是目前我國的環境治理主要是依靠環保部門的監督與控制,而社會群眾以及媒體等對環境污染問題實施監督,而沒有一定的處罰權等,這樣就會導致許多社會環境污染問題依靠環保部門的單一監督與管理很難實現環境污染治理工作,這樣一來因為監督力度的缺失,再加上實施綠色會計對企業沒有產生直接的效益,因此企業實施綠色會計的動力不大。
3新經濟形式綠色會計發展的對策
3.1提高社會對綠色會計的認識
為改變綠色會計在會計實務中的缺失問題,應該從提高人們對綠色會計的認識方面入手,通過宣傳綠色會計,提高綠色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一是政府部門要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加強對綠色會計理念的宣傳與指導,引導人們對綠色會計實施的意義以及重要性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二是加強對綠色會計理論的研究,豐富與創新綠色會計的內含,將綠色會計理論與企業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實現綠色會計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發展和環保的要求;三是實現綠色會計與企業的經濟利益的掛鉤,讓企業明白實施綠色會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進而通過企業實施綠色會計提升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
3.2建立健全完善的綠色會計體系
基于我國經濟結構的現狀,發展低碳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為實現我國低碳經濟,需要各級政府部門要將綠色會計納入到經濟管理工作中,發揮綠色會計的環保功能。①國家立法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綠色會計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國出臺了許多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但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而且現有的會計體系多數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因此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確定綠色會計的地位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②加強綠色會計理論研究,我國要積極吸取國外的先進經驗與研究成果,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的同步發展。
3.3強化環境審計力度
基于綠色會計不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因此在具體的會計實務中,企業選擇綠色會計的動力不足,它們不會主動披露對環境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也不會主動披露因為環境污染成造成的負債信息,因此政府部門以及社會中介機構要強化對企業的環境審計力度,通過對環境問題的審計,實現綠色會計在社會中的發展。同時我國也要建立科學獎罰機制,對于破壞環境的經濟行為要給予嚴厲的制裁,而對于實施綠色會計的企業以及人員要給予一定的獎勵。
3.4大力培養綠色會計人才
1.1有利于改善中國嚴峻的環境現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但高消耗、高污染卻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一直如影隨行,雖然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資源衰竭、生態惡化、環境污染、疾病增多,等等,中國環境已經到了不能承受之重。嚴峻的現實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呼聲,都要求在經濟發展考量時將環境成本納入其中,建立起綠色會計制度。
1.2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發展與環境關系密切。建立綠色會計,一方面,能夠完整、全面地反映和監督包括環境在內的企業活動,引導和監督企業通過社會經濟活動去保護資源,維護生態環境,從而有效解決傳統會計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社會環境的惡化直接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發展。通過綠色會計核算,積極協調企業與環境資源的關系,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可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3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目前,中國正處有史以來的最快發展期,由于中國人多、地少、資源人均占有量低,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粗放型增長方式,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就不可能持續。然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除了要依靠科技手段外,還要在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下功夫改變過去企業在行使配置資源權時不考慮成本代價的評價體系,盡早完善綠色GDP替代GDP考核機制。則將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盡快轉變,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1.4有利于對外貿易的正常進行目前,環境保護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發達國家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環境,一方面將高污染行業或企業遷往發展中國家,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的自然環境為代價實現企業行業高額利潤的穩定,另一方面,在進口產品中,設立各種綠色貿易壁壘,千方百計地將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產品拒之門外。因此,我國必須盡快建立自身的綠色會計體系,既有效保護我國自然資源,維護我們的綠色家園,又能在對外開放中突破發達國家設置的各種綠色貿易壁壘,實現產品的正常出口與貿易,發展我國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會計發展的對策建議
2.1加強教育,增強國民的環保意識建立綠色會計,不僅僅是一個會計問題,也樣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當然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在社會廣泛要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背景下,我國既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拋棄經濟發展。兩者并不是完全的矛盾對立關系,是可以協調統一發展的關系,我國要實現兩者兼得,就必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全體國民的環保意識教育,同時得到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使綠色會計在思想上、意識上逐步被公眾、企業和市場理解與接受。
2.2完善法規,加大獎懲力度一方面要修訂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建立健全企業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資源計價的方法,并且必須在報表中披露,使企業在制定規劃的時候考慮環境、資源成本,從而避免企業行為的短視性;規范相應的會計處理方法,便于會計人員的迅速掌握與實際操作;另一方面,還要完善綠色審計制度,綠色審計要站在公眾利益的基礎上,以事實為依據,重點在自然環境、社會資源等方面全面衡量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通過其職能的發揮,對社會企業的經濟行為實施有效監督,對違紀違規行為加大懲治力度。
2.3強化學習,提升專業人才素質為了推動綠色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綠色會計知識的學習培訓勢在必行。綠色會計是由會計學、環境學、生態經濟學、可持續發展學等多門學科交叉滲透而成。但是我國的會計人員基本上由會計、財務、審計和其他相關專業人員所組成,缺乏相應的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知識,從而制約了綠色會計的有效推行??梢酝ㄟ^加強在職會計人員的綠色會計培訓工作,一方面讓企業財會人員充分了解綠色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相關學科知識,從而使國家有關環境政策能夠被嚴格執行,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財會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知識,盡快適應綠色會計的社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