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8 21:54:46
序論:在您撰寫義務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教育改變命運,知識創造財富,學習充實人生。
2、辦好一流教育,爭創教育強市。
3、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和義務。
4、共圖經濟騰飛,共謀教育發展。
5、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
6、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7、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做。
8、支持科學發展觀,促進教育大發展。
9、義務教育是公益性事業。
10、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支教為榮。
11、辦人民滿意教育,營造社會關心支持教育良好風尚。
12、突出教育優先發展地位,全面建設和諧社會。
13、學習創造未來,知識改變命運。
14、積極推進學校布局調整,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15、實行綜合治理,打造平安校園。
16、拯救一個失學兒童,就是拯救一個未來。
17、落實政府職責,強化政府行為,保障教育投入
18、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19、誰擁有了知識,誰就擁有了財富。
20、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21、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發展決定于他在業余時間專心于何事。
22、知識是進步的殿堂,互動學習是溝通心靈的橋梁。
23、有田不耕倉庫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24、保證適齡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是父母的法定義務。
25、貧窮不讀書,窮根難斷。富貴不讀書,富貴不長。
26、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全力創建教育強市。
27、壯志與毅力是事業的雙翼。
28、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9、教育改變命運,智慧引領輝煌。
30、教育就是服務,是學生的服務。
31、全社會都應關心和支持教育。
32、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33、做人為本,德育領先,全面發展,幸福一生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34、依法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35、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36、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37、適齡兒童、少年應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38、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39、學習是進步的源泉,技能是謀生的基礎。
40、放任接受義務教育的子女輟學是違法行為。
41、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
42、教育是事業,其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其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其生命在于創新。
43、學問愈深,未知愈重。
44、家長應依法保證子女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45、教師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46、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全力打造“教育強市”
47、控輟保學,人人有責。
48、志不真則心不熱,心不熱則功不賢。
49、教育的目的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50、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51、人生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
52、社區教育,是創建學習型組織的重要途徑。
53、教學過程即學生的發展過程。
54、實施科教興市戰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地位。
55、提高“兩基”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56、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提升教育品位
57、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58、工作是生活核心,就業是民生之本,教育是立身之源。
59、人生有限,學習無限。
60、建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的素質。
61、教育最大的成功是讓學生學會學習。
62、教師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成長的過程。
63、創新發展平臺,打造一流教育
64、實施素質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和幸福奠基。
65、切實加強基礎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質。
66、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
67、切實加強基礎教育,努力提高國民素質。
68、一份勞動,一份收獲,一份精神,一份事業。
69、學習是素質的修煉,讀書是知識的積累。
70、招用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做工是違法行為。
71、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72、不送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
73、終身學習,塑造美好未來。
74、工作激發學習,學習創造佳績。
75、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
鑒于義務教育的“公共品”特性,義務教育理應由政府提供。為此,政府在義務教育的投資中理應擔負最主要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義務教育產品的足量提供以及義務教育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然而現實卻往往不能夠像理論所規范以及人們所期望的那樣。由于政府自身的特性以及體制等方面的原因,在我國的義務教育投資中實際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府責任轉嫁”的現象。從體制上來看,“分散”是當前我國義務教育投資體制的主要特征,該特征的制度基礎是“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多渠道籌資”。表面上來看這種體制可以起到廣泛調動社會各界投資義務教育積極性的作用,而實際上則為政府責任轉嫁提供了制度基礎?!暗胤截撠?,分級管理”強調調動地方政府投資義務教育的積極性,而實際上卻導致了政府教育投資責任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轉嫁;“多渠道籌資”強調調動社會各界投資教育的積極性,而實際上都導致了教育投資責任由政府向社會的轉嫁。正是由于義務教育投資中存在政府責任轉嫁現象,義務教育資源短缺的矛盾始終未能有效緩解并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同時還伴隨受教育者負擔加重、農民負擔加重、地區間義務教育不平銜加劇等不良后果。為此,我們必須正視并認真對待現實中存在的政府義務教育投資責任轉嫁問題,通過政府責任的回歸來有效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資,促進義務教育的普及和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義務教育投資中政府責任轉嫁的表現、原因及其后果
1.義務教育投資中政府責任轉嫁的表現
義務教育投資中政府責任轉嫁無論在中央改府還是在地方政府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地方政府表現更為突出。中央政府的責任轉嫁主要表現為中央本級財政應負的義務教育投資責任向下級政府轉嫁,從而減輕中央政府對義務教育投資的責任,加大地方政府的責任;地方政府責任轉嫁主要表現為地方本級財政應負的責任向政府以外的社會群體轉嫁,加重社會負坦以減輕政府投資義務教育的責任。
(1)義務教育投資責任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轉嫁
義務教育投資責任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轉嫁表現為,在現行的義務教育財政體制下由于缺少規范的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義務教育轉移支付制度,義務教育投資責任主要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對義務教育投資分擔比例過小,中央政府在義務教育發展中整體保障和宏觀調控力度過小。據統計,1996年全國義務教育財政預算內撥款中中央財政撥款僅占0.04%;以湖北省為例,1999年中央政府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投資僅占湖北全省基礎教育投資總額的1.5%。這和其他國家中央政府一級財政對義務教育投資的比例相比明顯偏低:如美國1990-1991學年為6.2%,法國為68.4%,日本為21.4%。盡管由于各國體制不同上述數字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各國數據中所表明的中央政府在義務教育中的重要責任則是毫無疑問的。對于中國來講,由于多數地方政府財力都較為薄弱,由掌握了巨大財力的中央政府擔負起更大的對義務教育的投資責任是義務教育經費充足性的重要保證。
(2)義務教育投資責任由政府向社會的轉嫁
義務教育投資責任由政府向社會的轉嫁是指在中央以下各級地方政府所轄區域中,原本應當由各級政府按照職責范圍由本級財政負擔的義務教育投資責任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向民間轉移。其具體的表觀形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以捐資集資的形式轉嫁責任?!叭嗣窠逃嗣褶k”是最典型的轉嫁政府財政責任的表現。這是在義務教育經費不足的條件下地方政府想出的“廣泛發動群眾”的籌集義務教育經費的辦法之一。在這一口號下,義務教育的“義務”幾乎完全成為單方面的——“人民有義務送子女接受教育,同時有義務自己捐資助學”,而政府應當為人民接受教育提供條件的“義務”卻被忽略。人民自己“自愿”捐資助學成為一種被廣為宣傳的“好方法”,殊不知正是在這一極具合理性的口號下,在人們不僅要緊衣縮食交建校費甚至還要浩浩蕩蕩自己搬著桌椅板凳去上學的“教育熱情”掩飾之下,政府的責任悄悄地被轉嫁掉了。
第二,以向受教育者收取各種費用的形式轉嫁責任。眾所周知,義務教育必須“免費”才是真正的義務教育。然而現實中由于政府投資力度不夠,義務教育不僅不免費反而成為各種收費項目云集的地方。義務教育中收費項目繁多的客觀原因是學校經費不足。學校經費不足原本應當由政府增加投資,然而由于政府借口財力不足并未增加投資,于是學校便有了充足的理由收取各種費用。政府盡管不斷收到有關教育亂收費的投訴,然而由于首先是自己投資不力,所以便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以表面上最具“合理性”的“雜費”為例,由于義務教育不能收學費,于是便有了“補充公用經費不足”的“雜費”。然而,公用經費不足是沒有任何理由讓受教育者自己去“補充”的,因為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實施義務教育所需事業費和基本建設投資,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籌措,予以保證”的規定已經非常明確地把公用經費的投資責任交給了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補充公用經費不足”為理由向受教育者收取雜費毫無疑問是政府轉嫁責任的做法。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義務教育還相當薄弱。九年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經費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大量學生不能完成義務教育,關鍵在于輟學和流失的問題不能徹底解決,這既降低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積下成批的低素質人口,甚至成為不斷產生新文盲的重要原因。根據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2000年全國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33年,相當于初中一年級的文化程度,同期城市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2年,相當于高中一年級的文化程度。截至2001年,我國尚有522個縣未實現“普九”,覆蓋全國總人口10%左右的地區。
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滯后,大量初中畢業生無法升學,制約著勞動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據各年度《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全國初中生平均升學率分別為50.7%、50.0%、51.2%、53.2%、58.3%和59.6%,農村地區還遠低于50%。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畢業生不能接受高中階段教育,且地區間存在較大差異。我國目前每年新增農村剩余勞動力有500萬至600萬,其中絕大多數是沒有升入高中的初中畢業生。
義務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發展的滯后性,要求我們必須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滲透職業教育內容,否則,這些不能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和雖已完成義務教育但沒有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學生,一畢業就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升學無門,就業無路,致富無技,步入社會后仍屬于體力型勞動力,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勞動者在擇業過程和就業之后的不適應對職業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沒有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勞動力總體上表現為低素質,在擇業過程和就業之后存在諸多問題。
就業難度加大現代社會的大生產,其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對勞動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來越高,很多用工單位都要求受聘對象具有高中以上學歷或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這說明,低文化和無文化的農業富余勞動力受市場競爭機制的約束,其轉移難度明顯增大,職業選擇的余地也受到比較大的限制。有資料顯示,全國城鎮對熟練工人的需求達58%以上,而我國農村勞動力的技術素質離這種需求相差甚遠。從農村勞動力的后備力量看,即使他們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們在普通學校接受的只是升學模式的教育,很少學到實用技術和從業技能,最終多陷入升學無門、就業無路、致富無技的窘境。
就業崗位層次不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低下既制約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規模和速度,也制約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層次的提高。低素質的“農民工”難以在勞動力市場上和“下崗職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遺補闕”的機會,農民工往往只能選擇在建筑、運輸等部門干體力活,選擇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業,就業崗位層次不高。
就業穩定性差低素質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經濟周期的相關程度增大,一旦經濟過熱,如房地產升溫、運輸繁忙,“農民工”的用武之地就會增多;反之,一旦經濟蕭條,已經成為經濟學家們研究課題的“民工回流”現象就會出現。這樣一來,就使得曾經被一些經濟學家看好的中國特色農民流動就業,隨著經濟周期而上下波動,這一點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現得非常明顯。農村勞動力轉移與經濟周期的固有聯系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來。
可見,無論是從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難度、就業崗位的層次,還是從農民轉業的穩定性來考慮,加強對準“農民工”——農村義務教育畢業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職業教育是當務之急!
(三)義務教育階段滲透職業教育內容最符合農村實際,也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農民的辦學積極性
首先,從教育的角度看,基礎教育系統在我國農村是最正規、組織最健全、農民花錢最多、在農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體系。然而,在許多農村地區,它是否能對農村的社會經濟產生明顯而直接的促進作用卻值得探討。那些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畢業生,那些留在本鄉本土就業的青少年遲遲不能進入角色,或雖然進入角色,卻仍然按照傳統方式從事農業生產。所以,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滲透職教內容,以此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實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農村實際。
第二,從農民的角度看,滲透職教因素可增加他們對義務教育的支持程度,還可增加學生(未來農民)學習的自主參與程度。農民的支持首先表現在是否愿意對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現在是否支持學生完成學業。但是,這兩點均取決于農民是否感到教育對他們有著看得見的效益和作用。學生的參與程度主要是指他們是否對學習有興趣,是否愿意把義務教育的課程學完。然而,依筆者所見,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不少地方,農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學生亦有相當的隱性輟學率,特別是到初三,輟學就有相當的數量了。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的基礎教育脫離實際,農民不予支持,升學無望的學生也實在無興趣學下去了。如果在基礎教育中適當滲透職教因素,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劑良藥。
第三,從社會和經濟發展角度看,由于農村的發展相對落后,人口相對分散,社會分工、職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農村義務教育內容中滲透一些職教內容是符合實際的,也是必要的。
滲透的可能性
(一)義務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內容的理論依據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包括初中階段的職業技術教育。國務院制定的《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要從實際出發,“農村尤其是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地區,初中應適時注入結合本地需要的職業教育內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階段,實行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分流;有的地區可試辦職業初中。”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滲透職業教育內容,培養當地經濟所需的有一定生產技能的勞動者和各種初級人才,符合《綱要》精神。
(二)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內容的特點
現行的各科教學大綱,在“教學要求”中,都強調理論聯系實際,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術,以及這些知識和技能在工農業生產、第三產業、科學技術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教學內容的可解性看,義務教育中的許多內容與職業教育是相通的,這就大大減少了增加這些內容的難度。例如,義務教育中自然科學的內容只要一具體化,就成為許多實用的科學技術;職業道德、法律、社會交往知識,也不過是義務教育中思想政治課的延伸,等等。
(三)新課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機遇
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正式啟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目前全國共有1642個實驗區的3500萬中小學生開始使用新課程。新課程增加了《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歷史與社會》、《藝術》、《綜合實踐活動》,以及高中的《技術》等必修課。新課程所增加的必修課蘊含了大量的職業教育內容。2004年秋季全國范圍內2576個縣(市、區)實施了義務教育新課程,約占全國總縣數的90%,2005年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全面進入新課程;普通高中新課程2004年在廣東、山東、海南、寧夏4省區開始實驗,到2007年,全國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
新課程改革為義務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內容提供了良好機遇。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4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對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指導和支持,緊密聯系農村實際,開設一些職業技術課程。
滲透的途徑方法
(一)加強義務教育文化課中職教內容的滲透
當前,我們應將在義務教育文化課中滲透職教內容作為重點,根據課程特點,結合教材中相關內容,有意識地滲透職業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我國普通學校現行的各科教材,特別是中學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地理,小學的自然學科與生產實踐有著廣泛的聯系,完全可能使學生了解現代生產的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工農業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學知識中的有利因素,加強教學與現代工農業生產的聯系。各科教學都要重視實踐環節,加強觀察、演示、實驗、操作、練習和實習作業,組織學生到實習工廠、實驗園地以及校外掛鉤的工礦、企業、農科所進行參觀、實驗、測量、探求,使學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掌握生產技術知識,將所學的科學知識和原理運用于實際生活,從中培養科學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判斷力、創造力得到發展。
(二)進行農村義務教育與職業教育課程的整合
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課程內容嚴重地存在著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問題,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不能反映農業現代科技、農村社會發展的新內容,同職業需要很少聯系,致使回鄉初中畢業生在思想、心理、技術、勞動技能等方面缺乏從事農業生產的必要準備,難以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這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有必要對現行的農村義務教育課程體系進行反思和重構,在農村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中拓展職業教育課程,使農村義務教育課程和職業教育課程相互整合。要對現行的課程體系中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沒有多少價值的課程進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開設國家規定的課程之外,應當有區別地重點開設農村社區服務、社會實踐課程及勞動與教育課程。這類課程的設置應根據本社區的地域特點及文化需要,體現出鮮明的職業性,為學生畢業后從事農村建設或經過培訓后轉入相應的行業服務。它可以作為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來開發,也可以融入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學習領域中去。
(三)實行“3+1”模式
過去,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實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學5年,初中3年,目前進行的“6+3”模式轉換異常艱難,絕大部分農村地區已經習慣了小學5年的教學體系,不愿意讓孩子多上一年小學,這種思維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從教學綱要所規定的教學內容上看,小學6年過于松散,初中3年過于緊張,這也是廣大一線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的共同感受,學制改革勢在必行。我們認為,實行“5+4”模式比較合適,即小學5年,初中4年。初中實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課學習結束后,根據學生接受水平和實際需要,進行一年的職業教育,使學生掌握初級技能。
(四)實施綠色證書制度
自1994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農業部《關于實施綠色證書工程的意見》以來,在總結綠色證書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近年來,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門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在農村初中引進綠色證書教育,即要求學生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除取得畢業證外還應取得職業技術培訓合格證。具體做法是:在保證執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礎上,安排一年的綠色證書培訓,學生就有了更為全面的學習和系統掌握農業知識和技能的機會,既奠定了學生升學基礎,又為將來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創造了必要條件。實踐證明,根據本地實際,在農村普通初中階段試行綠色證書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滲透中應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一)加強滲透宣傳,創造適宜的輿論氛圍
農村義務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內容是一種新事物,牽涉到學生、家長、教師、政府和社會等方方面面,必然會遇到不少困難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政府、學校和社會能否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因此,我們認為,要搞好這項改革,當務之急是要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各種新聞媒體大造輿論,宣傳義務教育中滲進職業教育的目的和意義,使社會各方面充分認識這項改革對實現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必須突破傳統的“質量”標準,端正教育內部以及社會各界的教育質量觀,破除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把升學率和各文化學科考試分數當作檢驗、衡量學校辦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質量的唯一標準的傳統,樹立全面發展的新觀念。
(二)教材建設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滲透職業教育內容最重要的問題是教材問題。教材建設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解決:一是文化課中滲透職教知識點,要求教師將教材中與職業教育相關的知識點挖掘、歸納、整理,在講授文化課時有意識地貫穿其中;二是新增職教內容,結合當地實際,組織人力編寫鄉土教材;三是根據“3+1”模式,有選擇地利用其他地區的教材。
(三)教師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是順利實施“普九”階段滲透職教的關鍵問題。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主要有四條:一是通過培訓教育、引導教師樹立職教意識,熱悉職教政策,掌握職教動態,了解職教信息,以便盡快適應“滲透”教學;二是鼓勵現有教師邊教邊學,自我提高,掌握相近專業知識,實現一專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做法,選送部分教師到高職院校進修,培養職教專業教師;四是在社會其他部門選聘部分熱愛職業教育、專業知識豐富、生產技能較高的專業人員來校任教。
(四)實訓基地建設
職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技能訓練,而實訓設施及基地建設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技能訓練的提高。因此,重視實訓設施及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主要途徑有:一是加強校內實習基地建設,要根據所設職教內容,籌措資金,購置專業設施,開設實習基地,使基地建設與師資、教材建設并舉并重,滿足教學需求;二是個別職教內容由于校內條件制約無法開展教學,可通過校外租借、與企業簽訂租用合同等,建立長期穩定關系,保證教學需要。
(五)職教內容的選擇
職教內容的選擇要大膽跳出“農門”,不再局限于傳授種植、養殖技能。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2001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第二產業的比例為49.9%,轉移到第三產業的比例為44.6%,轉移到外地仍然從事農業的僅占5.5%??梢?,未來農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產業的專業技能,針對農村的職業教育應該適應這種需要。要根據本地經濟特點或勞動力輸入地的需求選擇要滲透的職教內容。
參考文獻:
[1]雷世平,姜群英.職業教育發展與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序轉移[J].職業技術教育,2003,(28).
[2]趙北志.關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滲進職業教育問題[J].教育與職業,1999,(6).
[3]趙秀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中的素質障礙與提升措施[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4]郭鋒.農村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課程的整合[J].教育與職業,2003,(17).
“小呀小兒郎呀,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不怕風雨刮……”聽著這首耳熟能詳的《讀書郎》,是否讓您回想起了您的學生時代呢?
我曾經聽媽媽說,以前他們的教室可不像我們的那么明亮寬敞,而是小小的瓦房擠著50多名學生。桌椅也不是全新的,是些舊木板釘成的木桌木椅,學費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接受的。相比之下,我們幸福多了,這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發揮的作用啊!
我記得曾經發生過這么一件事。“媽媽,媽媽!”剛準備上二年級的我急沖沖地跑進家門,手里拿著一張鄰居大姐姐家給的宣傳紙。疑惑地問;“媽媽,這是什么?”我邊說邊把紙遞給媽媽,媽媽接過那張花花綠綠的紙仔細地看,我也在一邊看著,當時的我還小,只看懂了“免除學雜費”、“九年義務教育”幾個字,原來這是一張九年義務教育的宣傳單。過了一會,媽媽轉過頭來高興地對我說:“太好了,國家出臺了九年義務教育政策,以后????讀書就不用花錢了!”說完,她笑著把我摟在懷里。當時,我并不明白義務教育到底是什么?媽媽怎么那么高興?這個疑問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現在,我已經五年級了,通過老師發的《輝煌共和國》這本書,我知道了“義務教育”是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青少年都必須參加,國家、社會、家庭必須執行的國民教育政策。不收學、雜費,人民的負擔減輕了,難怪當時媽媽那么高興!“義務教育”這條基本國策,圓了許多孩子“讀書夢”。我看見過這么一幅畫:一個女孩子扒在桌子上,大聲地喊:“我要讀書!”這呼聲真令人震驚。原來我國還有那么多失學兒童!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后,這些失學的孩子終于得以重返校園,與同學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了,這都是我國日益富強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九年義務教育”的春風已吹進了千家萬戶,我相信,有了“義務教育”后,中國一定會更富強,牡丹花會越開越旺。
完善農村義務教育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體制,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008年秋季,隨著中國城市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全部免收學雜費,中國將正式步入“免費義務教育”時代。此前一年,中國農村已經率先實行義務教育免費。
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各界也存在種種疑慮。諸如免費后各級政府能否確保必要的財政投入?如何從體制上禁絕教育亂收費?義務教育的質量會不會下降?原有數百億元教育負債如何化解?
近日,國家審計署的一份審計調查結果,給出了上述問題的部分答案。
7月4日,審計署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一份題為《54個縣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情況審計調查結果》的公告(下稱《公告》)?!豆妗贩Q,農村義務教育免費在取得成效的同時,部分地區還存在“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擠占挪用教育經費”、“基層義務教育投入減少”等諸多問題。
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鮑國明告訴《財經》記者,這是2005年底國務院法定深化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2006年9月1日新《義務教育法》施行后,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審計調查。調查內容是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一年半間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投入保障和管理使用情況。所調查的54個縣,分布于全國16個省份,涉及西部省份九個、中部三個、東部四個,“以西部為主,兼顧中東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財經》記者注意到,2006年正是中國西部農村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的第一年。到2007年上半年,中國各地農村義務教育已全面免費。據審計署官員介紹,此次審計調查就是為了及早掌握各地執行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的進展,尤其是中央財政資金的使用現狀。
邊“免費”邊“收費”
《公告》顯示,在接受審計調查的一些縣市,義務教育學校存在“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問題。盡管中央自2007年就要求各地農村取消學雜費,只能收取課本費和作業本費,但一些學?!白粤㈨椖縼y收費”和收取“明令禁止的費用”近5110萬元。同時,一些學校還違規代收費1.12億元。
收費的理由可謂五花八門。有的是以捐贈、贊助名義變相收費,有的則以收取補課費、課外培訓費、考試費、考務費、借讀費、擇校費、熱飯費、飲水費、單車寄存費等為理由。而代收費主要體現為收取教輔材料、保險、校服、體檢、疫苗等費用。
農村義務教育全面免費的同時,還存在如此大范圍的“收費”現象,癥結何在?
農村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始于2006年。當年實行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主要包括四項投入:一是全部免除學雜費,免費后的缺口由中央和地方分擔;二是大幅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具體投入由中央和地方分擔;三是中央和地方出資,建立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四是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等。
其中前三項政策,中央和地方分擔的比例非常明確。以第一項免除學雜費的補助為例,對西部地區省份,中央承擔80%,各省承擔20%;對中部地區省份,中央和地方的分擔比例為6∶4。但惟有第四項“教師工資”一事,至今尚無明確的投入政策和分擔比例。
由于中國農村義務教育長期缺乏財政支持,數十年來農村中小學經費捉襟見肘。在現實中,由于農村教師工資太低,或者師資不足,須聘請代課教師,一些學校就從學雜費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給教師發工資或補貼。全面免除學雜費后,農村教師的實際收入實際上下降了。這是決策者始料未及的。
改革后,一方面教師實際收入下降,一方面改革方案中對保障教師待遇缺乏明確政策,這在客觀上就造成一些學校為確保教師待遇不降低,以收取其他費用來彌補缺口。這至少是農村義務教育“邊免費邊收費”的一個深層原因。
審計署行政事業司司長鮑國明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逐步完善教師工資的保障機制,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如果各級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不到位,學?!熬椭荒軓膭e處想辦法”,“目前制度上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
原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現任安徽省政府參事平認為,“教育亂收費”,究其原因,既有基層財政拮據、教育投入整體偏少的問題,也有現有義務教育學校預算制度建設不足的問題。過去農村中小學的收支長期缺乏監督,免費后,雖然中央和地方增加了投入,但缺乏有效的制度遏制“亂收費”的慣性。
事實上,據《財經》記者了解,目前,中小學教師的標準工資按照事業單位管理和發放,但此外的津貼、補貼并沒有也不可能有統一的標準。往往是各地政府按當地財力決定,因此區域、城鄉差別相當大。這也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改革”中教師工資保障政策未能明確的主要原因。
長期從事教育管理的平分析認為,農村減免學雜費后,財政收入較高的地方,教師工資和津補貼都由財政支付,收入與公務員接軌。但有些縣市財力有限,難以給教師發放津補貼。這使一些學校收取“補課費”,以保教師待遇不降低。
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鮑國明對《財經》記者表示,除了上述原因,農村義務教育歷史欠賬較多,也是學?!耙贿吤赓M、一邊亂收費”的原因。
據上述《公告》,2005年底上述54個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負債余額為28.72億元。截至2007年6月底,已償還債務8.63億元,但同期又新增債務6.79億元,尚有負債26.88億元,平均每縣4978萬元。
擠占挪用之憂
《公告》顯示,在接受審計調查的54個縣中,高達46個縣的中小學校和教育、財政部門共擠占挪用公用、校舍維修改造等專項經費1.15億元。從違規縣的比例看,占全部被審計縣總數的85%。《公告》由此判斷:“擠占挪用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的現象比較普遍?!?/p>
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鮑國明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財政投入的錢必須??顚S谩_@次改革所涉及的“兩免一補”資金、農村中小學校公用經費、校舍維修改造經費及教師工資,都有不同的來源渠道、補助標準、具體的分擔比例,并且規定了明確的用途,不能相互擠占。
如“兩免一補”資金和農村中小學校公用經費,是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轉和教學需要的,就不能用來發放工資或用于基建、償還債務;有些學校的校舍不足,或危房急需改造,那么中央和地方安排的這部分資金,就不能用于其他方面。
但由于農村義務教育歷史欠賬較多,加上個別地區經費的分擔責任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同時縣級財力有限,有些經費沒有完全到位或到位不及時,造成了相互擠占和被挪用。
在擠占挪用的資金中,有三項費用尤其值得關注。據審計調查,1.15億元被擠占挪用的資金中,“用于教育主管機構日常辦公經費1016.84萬元,占8.85%;用于償還債務844.99萬元,占7.36%;用于購車等其他支出126.09萬元,占1.1%。”
這三類擠占挪用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這三種支出都并非用于教育本身。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所謂“償還債務”是否屬于“普九”債務;至于其他兩項,則完全屬于侵占教育專項資金。尤其是一些教育主管部門把本應補助學校的1017萬元專項資金充作日常辦公經費,完全違背了中央免費義務教育的初衷,也顯示出義務教育撥款體制的巨大漏洞。
據《財經》記者了解,在接受審計調查的54個縣中,有的教育主管部門竟然挪用50萬元教育專項資金用于蓋辦公樓,最惡劣的甚至私分教育經費。這類問題已引起國務院領導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視,目前有關責任人已移交相關部門調查處理。
《公告》同時顯示,在被擠占挪用的1.15億元中,用于教職人員經費的共計6513.51萬元,占56.7%,是挪用經費的主體。這說明,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問題尚存在一定投入缺口。
據記者了解,此次農村義務教育免費,中央對地方的補助是按免費前各地上報的正式教師和學生數為基礎,并不包括代課教師,甚至也未考慮義務教育免費后重新返回學校的學生數,這些教師和學生的成本無從開支。這可能是教育專項經費被擠占挪用的一個原因。
據平分析,中部省份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學校,長期大量聘用一些特定學科的代課教師。由于這些“代課教師”缺乏正式編制,他們的收入沒有固定合法的來源。這種農村教師的“結構性缺編”,就造成了一些學?!皝y收費”,或一些地區“挪用公用經費”來發放教師的工資和津補貼。
所謂“結構性缺編”,是指有些地方語文、數學課程的教師太多,但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教師短缺。在現有教育管理體制下,校長無法辭退過剩的、具有正式編制的教師;而迫于教育競爭和家長的要求,學校只能聘用代課教師,去教授上述師資短缺的課程。
在義務教育免費前,這些代課教師的工資,學??蓮碾s費中支出。但免費后,學校完全失去了收入來源。為了確保一些課程的師資,有的學校就選擇從上級撥付的學校公用經費上“打主意”。而公用經費按其本意,應用于義務教育學校的日常運轉,不能用于教師工資。
對此,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民認為,整改的關鍵是嚴格執行新《義務教育法》,分析問題的深層動因,從制度上予以解決。對審計發現的諸多問題,中央決策者應嚴格甄別。
“如果擠占挪用是為了解決教師工資,那就應完善政策,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如果是用于不正當用途,就應依法懲治,決不姑息?!彼f。
教育內部改革勢在必行
據記者了解,為確保農村義務教育投入需要,2007年11月,中央決定完善原有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改革方案,決定從2007年起三年內,新增經費470億元左右,用于給農村中小學免費提供教科書等。
至此,全國為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所支付的成本,由原定五年內投入2182億元增至2652億元,未來有望繼續增加。與此同時,2007年底中央決定用三年時間,清理化解現有500多億元農村“普九”債務,并對首批14個試點省份給予“適當補助”,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投入超過210億元。
雖然近年來中央和地方財政增加了巨額的財政投資,但農村義務教育依然困難重重,這不能不引人深思。
此次審計調查表明,全面免除學雜費后,中國義務教育出現諸多新問題。諸如一些農村教師實際收入有所下降,而學校需要的“臨時聘用人員”失去收入來源;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統一發放后,如何激勵公立學校教師的積極性等,都是決策者必須解決的難題。
同時,由于農村義務教育長期未納入財政預算,現存教育投入管理和監督體制也存在諸多漏洞。專家預計,審計所發現的上述種種問題,短期內不會消除,完善農村義務教育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體制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諸多公共政策專家指出,要有效縮短這一過程,根本之策在于在加大投入的同時,盡快推進教育內部的體制改革。
當務之急,必須完善現有教育財政投入管理體制。平分析說,目前在教育專項資金監管上,財政局和教育局分工、職責并不清楚。相關財政投入和資金管理上都缺乏必要的監督,這是造成行政部門未能按時撥付或擠占挪用的深層原因。
與此同時,諸多學者也指出,應汲取國際先進經驗,結合事業單位改革,調整中國現有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從根本上改變現有教育行業“管辦不分”問題。
教育系統是中國最龐大的事業單位,耗費的公共財政資源在縣級占據一半以上,但在教育內部,長期以來“監管者責任”和“舉辦者責任”集中于教育行政部門,這造成諸多積弊。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作為國家出資者代表,掌握著公立學校的“人事權和撥款權”,學校缺乏用人的自;另一方面,教育部門還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對轄區內的教育服務質量進行監管。由于教育部門與公立學校關系密切,實際上很難對私立學校一視同仁。同時,由于監管責任和舉辦責任合一,教育部門也很難有效地監督教育服務質量,尤其是公立教育的服務質量。
“9+3”,即在9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對藏區孩子提供3年的免費中職教育。
這是四川探索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創舉。
2009年,四川省財政投入2億多元專項資金,為實施這項計劃提供了強有力的財政支持。 按照規劃,參加“9+3”的藏區學生,每人每年免除學費2000元;在前兩年中,每年生活補助3000元,第三年生活補助1500元。對于交通、住宿、書本等雜費,每生每年補助1500元;新生還有冬裝補助300元。與此同時,到內地中職學校就讀的藏區學生,整體被納入當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 優惠的政策,重新點燃了藏區貧寒學子的讀書夢想。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和諧社會;流動人口;流動兒童;基礎教育
目前,建設和諧社會最主要和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是加強關愛城市農民工,他們約占目前中國流動人口的70%,地位也最為尷尬和特殊。對城市而言,他們是農村來的,是農民;而對于農村而言,他們已經脫離了農村,不再單純地屬于農民,就是這種尷尬的角色造成了多數流動兒童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即使有幸進入學校,仍然沒有機會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些問題如鯁在喉,刺痛著我們關于美好和諧社會的憧憬。筆者限于學養,無法縱論,謹就所涉獵的哲學、社會學、教育學等知識提出若干淺見,敬請學界同仁批評指正。
一、流動兒童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不和諧”問題
流動兒童主要指6~15周歲,隨著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從農村來到城市并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有學習能力的兒童少年。據估計,全國現有流動人口約1.3億,約有300萬流動兒童面臨受教育的困境。
1.輟學現象嚴重。相當一部分流動兒童得不到相應的教育機會,被迫或主動放棄了受教育的機會。2005年由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兒童中心共同立項,財政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助了目前全國范圍內針對流動兒童生活狀況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調查。這項調查歷時一年,在北京、深圳、武漢、成都等9個大城市,訪問了12000多名流動兒童的監護人和7800多名兒童。在調查中,3~6周歲流動兒童入托比例為60.7%,低于城市戶籍兒童入托率;6周歲兒童中有46.19%沒有接受入學教育;超齡現象也比較嚴重,有近20%的9周歲的孩子還只上小學一、二年級,13周歲和14周歲還在小學就讀的占相應年齡流動少年的31%和10%。另外,在學兒童的童工問題也比較突出,在失學的12~14周歲的流動兒童中,有60%的人已經開始工作。
2.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流動兒童的心理問題日益嚴重。流動兒童往往存在很強的自卑心理,性格大多內向,不容易與同學和老師溝通。由于流動兒童介入城市和農村這兩個群體之間,他們無法短時間內適應城里的生活,也不愿意再回農村;孩子因為父母的流動性大頻繁轉學,使一些流動兒童錯過了最佳受教育的時期。所以,他們最后形成的價值觀念即人格核心,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
3.流動兒童的家庭經濟條件和學習環境較差。大部分農民工居住在房價便宜的城市郊區或者城鄉結合部,環境雜亂,住房擁擠,不可能為子女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同時,父母忙于生計,起早貪黑,家長有心無力,很難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即使有時間寧可用于自身的娛樂也不愿過問孩子的學習,甚至有的家長對于老師家訪都不聞不問。此外,家庭收入剩余有限,用于教育的投資也嚴重不足。
4.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學條件差,師資弱,流動性大,辦學合法化問題很難解決。
5.優質教育需求矛盾問題。
6.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缺位。流入地政府和公立學校沒有將流入兒童少年平等地視為當地的教育對象,不認為是一種必須承擔起來的責任。[1]具體表現為,政府有關部門,如公安、勞動、教育行政部門尚未建立統一的監管機制,對流動兒童的總體情況了解不夠透徹和全面。特別是存在為數不少的非法流動人員,他們結構復雜,居住分散,自由,有關部門難以把握他們的行蹤。即使進人政府監管的合法流動人員,有關部門也沒有建立相應的信息資源庫和信息傳遞渠道。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流動兒童教育沒有明確的管理主體和責任人,沒有專門為其服務的社會體系,于是外來工子女的求學變成了完全的自發行為,由于人地兩生,一些學生四處奔波卻入學無門。而在城市的一些公立學校,由于生源不足,校門大開卻來者寥寥。這種狀況既給農民工帶來諸多不便,也造成了現有教育資源的空置浪費。由于政府的這種態度,導致到目前為止全國雖然出臺了一些有關促進流動兒童接受教育的制度,但執行的力度和實施性并不強,流動兒童的上學之路依然艱辛。
二、建構和諧社會,改善流動兒童教育
造成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出現“不和諧”問題或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已經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了較為深入詳細的分析,在此,筆者僅就如何改善這些問題提出若干淺見。
(一)舊觀念的扭轉
“和”作為哲學范疇,是指不同東西的統一,即“以它并它謂之和?!保ā秶Z·鄭語》)用現代哲學語言說,“和”就是一與多的統一、多樣性的統一。傳統哲學認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陰陽相生異味相和”;“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國語·鄭語》)。世界上只有兩種或幾種不同東西統一在一起才能產生新事物,發生質變。如此理解,“所謂和諧,如果用哲學語言來表述,,是指矛盾雙方的辯證統一性、同一性、一致性、協調性、共處性、平衡性、適應性。矛盾雙方的統一性,不是相互吃掉對方,也不是相互分裂、對抗,而是相互依存、滲透,相互促進、轉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存在的條件?!盵2]當我們用這樣的和諧觀念去重新審視流動兒童教育問題時,想必是另一種心態:流動兒童學校作為與公辦學校處于對等的地位,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而是相互協調、依存、制約、公平競爭、促進發展;流動兒童并不必然的與城市兒童爭奪優勢的教育資源;流入地政府敢于承擔流動兒童的教育并不必然對其城市造成巨大的經濟和人口壓力,為農民工解決孩子受教育問題使它們無后顧之憂,更安心貢獻于城市的發展;通過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對正在執行的義務教育管理制度等提出了挑戰的同時,也促進了其進行改革和發展,進而促進整個國家教育法律法規的完善;流動兒童教育問題到目前為止對于建構和諧社會的康莊大道來說是大煞風景的,但它同時也暴露了我們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我們不斷的改善、發展。綜上,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應該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來接納流動兒童,剔除一些不合理的屏障,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和生存環境,使整個社會的發展更加和諧一致。
(二)具體措施的實施
1.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首先要打破城鄉二元分布的格局,具體表現為打破戶籍制度的障礙;改變過去傳統的以“公辦學?!睘橹行牡膬r值取向,追加對民校的教育投入;等等。給予流動兒童以相同的受教育權和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實現兒童真正的教育權利和教育機會的平等,這對于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等都有著積極意義,這也是“和諧社會”與“和諧教育”[3]的最基本要義之一。
2.要實現真正的教育權和教育機會的平等,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財政、稅務、公安、司法、勞動保障、民政、計劃生育、工商、物價等部門積極配合。所以要發揮政府的領導職能,進一步明確流動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流入地政府的責任,這樣做到權責明確,不會出現由于權責的真空而導致流動兒童無人接受,無人管理,各級政府或部門之間互相推諉。同時,政府還要轉變對打工子弟學校的態度,將對民校的管理納入到公辦學校的體系之內,使公、民辦學校享有同樣的政府待遇,而不是像沒娘的孩子一樣無人看管。
3.在辦學形式上要堅持以公辦為主、民辦為輔的原則,探索多樣化的辦學模式。具體的執行模式要根據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但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教育資金的投入是底線。
4.在流動兒童義務教育管理方面,應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符合民工子女教育特點的管理制度。[4]
在這方面,最為突出的是學籍管理問題。由于流動兒童的流動性很大,導致學籍管理混亂,不利于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考核,也不便于學生接受系統的教育。這就要求對它們的學籍實行動態管理,允許學生“來去自由”,既可以控制輟學又可以提高辦學效益。另一個焦點是民校的財務管理??蓪嵭惺罩蓷l線做法:教育行政部門對民工子弟學校的財務采取委派轉專人負責,納入統一管理;收費方面,各學校允許學生按分期付款,暫時拖欠部分款項,對特別困難的學生學校應減免部分或全部費用,對中途轉學的可按實際就學時間返還部分學費。[5]
5.在今天法治社會的大背景下,要想解決流動兒童教育問題,還要有法律法規的支持。目前政府雖然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使得這些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不夠徹底,一些地方政府自身對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管理也是“頂風作浪”,更不用說那些打工子弟學校。
6.筆者以為,對一些想返回原籍讀書的學生要鼓勵和支持。這就要求兩地政府做好協調和接受工作,為返回的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做到一視同仁,做到“不歧視、不怠慢、不惡語中傷”,保障返還的學生沒有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
流動兒童教育出現上述“不和諧”問題是伴隨著社會發展而必然出現的問題,但并不是說只能被動去接受。流動兒童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推動者之一,理應受到社會的關注,理應享有與普通公民一樣的教育權。把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解決好,適應日益增強的社會流動性需求,推動其教育走向和諧,也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候靖方.杭州市民工子弟學校調查報告[J].教育研究,2002,(1).
[2]趙學勤.城市流動兒童基礎教育問題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1,(2).
[3]張斌賢.流動人口教育研究的現狀與趨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