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06:57:37
序論:在您撰寫職業教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幼兒階段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此階段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教師在發現小朋友在玩完玩具之后隨手就扔掉的行為,教師可以以身作則,撿起玩具,并且對玩具說:小玩具你太可憐了,我撿起你來,看看摔疼了嗎,這樣小朋友則會注意自己的行為,不再隨意的丟棄自己的玩具。同時幼兒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活潑好動與求知欲望強烈的時期,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比較感興趣,比如稍有不留意就會給孩子的安全構成威脅,比如近期幼兒園發生的多起幼兒安全事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幼兒教師缺乏責任意識,他們沒有對幼兒教育形成足夠的重視。
2如何培養學前專業學生的責任心
基于責任心的重要性,中職院校一定要強化學前專業學生的責任意識,通過完善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2.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案例教學培養幼兒教師的責任心單靠書本的知識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職院校要從教學模式改革入手,增加案例教學,通過現實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對責任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講述近些年所發生的幼兒園學生安全事故的真實案例,并且配以相應的圖片,通過這些凄慘的圖片等激起學生對事故原因的分析,以此強化他們對責任意識的重新認識;同時中職院校也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性。
2.2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中職院校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不僅僅表現在對相關學科知識的了解與把握上,而要具備幼師教學的綜合技能,其中教師的責任心是幼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要緊緊圍繞學生的職業能力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優化教學的內容:一是要增加關于培養學生責任心的相關知識,在現有的教學課程中增設責任心培養課程,當然這種責任心培養課程不一定非要按照相關的書本知識或者有關理論進行,可以充分借助社會中的某些實例等進行探討,強化學生的責任心;二是整合學前教育課程,構建以工作任務驅動的課程體系,比如中職學前教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就責任心這一教學任務,整合相關的課程實現教學內容的統一性和流程性。
2.3拓展學前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教師的教學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責任心的培養雖然與學生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是離不開教師團隊的培養,只有教學水平過硬的教師團隊才能為幼師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堅強的后盾支持。中職院校要為教師團隊教學質量的提高創建一切條件,比如鼓勵年輕的教師繼續深造,提高教師的責任心,通過教師責任心的提升促進學生責任意識的增強。
2.4完善實踐教學,為學生創建承擔責任的機會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要加強與社會幼兒園的合作,鼓勵學生深入幼兒園教學一線,了解幼兒教學工作的真實環境,讓他們參與到幼兒教學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幼兒園內的學生性格各異,教師在教學管理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責任心,不僅要關心幼兒學生的生活,還要關心他們的學習,這就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責任心,如果他們任由幼兒學生發展,那么其最終就會對幼兒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被幼兒園所解聘;同時中職院校也要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克服困難的信心等,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故意增設一些難題查看學生在遇到這些難題的表現,并且鼓勵學生通過自我努力實現。
2.5創新教學評價機制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要改變傳統的以考試分數為主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以反映學生職業素質能力的多種考核形式的多元化考核機制:一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考核標準,重視學生的綜合技能,將責任心考核轉化為量化指標,提高對學生責任心、愛心以及童心的考核;二是構建以“平時表現+實踐考核+期末考試”等多種形式的考核制度,增加對實踐表現的考核分析,重視對學生的綜合技能考核。
3結束語
當前,高職教師在職業語言的使用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職業語言素養還需要進一步地提高。在教學和管理中,有的教師語言使用生硬蠻橫,缺乏人文情感,難以激發學生的好感,進而導致學生與教師產生對立情緒,使得教學和管理的實效不盡如人意。實際上,教師與學生之間情緒的對立、誤解的產生,很多時候都源于沒有搭建有效的溝通橋梁,也忽視了溝通憑借的語言的重要作用??傮w來說,當前高職教師職業語言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對普通話重視程度不夠很多高職院校都明文規定了在教學時應該使用普通話。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大江南北。教師在教學時,若只是為了自己的方便和順口,就不分時間和場合隨意使用自己所熟悉的方言的話,那么對于方言區外的那部分學生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一方面,他們很可能會因為聽不懂教師的方言,而失去對某門課程的興趣,另一方面,有的學生也會認為這是教師對他們的不重視,從而在心理上產生抵觸情緒,加大了教學管理的難度。所以,高職教師一定要顧及全體學生的需求和感受,使用好普通話,有意識地糾正自己不準確的發音,使學生都能聽得懂自己所傳達的內容。
(二)語言上對學生的尊重不夠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威,學生對教師只能服從,這也就造成了師生地位上的不平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對學生頤指氣使,反映在語言中則是很少使用禮貌用語,并且命令性指示語的使用較多。這常常讓學生感到自己不被教師所尊重,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大,給教學和管理都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
(三)對體態語言的漠視體態語言是人際交往中信息傳遞的一種副載體,它在使用中不需要憑借有聲語言,但卻對有聲語言的理解起著強化作用。體態語言主要包括動作和表情兩個方面。就動作而言,有的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散漫地靠坐在椅子上,使學生覺得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壓迫感,心理上會產生緊張的情緒;有的教師在與學生交談時東張西望、左顧右盼,使得學生對教師的誠意產生疑問,導致其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和溝通的興趣。就面部表情而言,有的教師在與學生談心時,經常會皺眉和撇嘴,這會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覺得教師對他們是不認可的,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對教師的談心也不再積極配合;有的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時候,沒有以殷切的目光注視學生,而顯得目光散漫,這也會讓學生覺得教師心不在焉。因此,應改變教師對體態語言的漠視態度,讓他們意識到體態語言是有聲語言的有效延伸,運用得當可以顯著提高教育效果。
(四)正面語言使用不夠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往往較差,平時聽到的多為教師和家長的抱怨與批評,在進入高職學習時已經積累了很多負面的情緒。然而,一部分高職教師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時還是常常使用負面語言,經常粗暴地用“不能”“不行”“不可以”等話語來回答學生;不能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仍然以批評教育為主,忽視正面的肯定與鼓勵。這些都容易激起學生的負面情緒,使他們對今后的學習感到痛苦和絕望,對教師的教學和管理也持抵觸態度。所以,高職教師要正視自身在職業語言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多種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和消除,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語言素養。畢竟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業流水線上的產品,他們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他們對教師的情感往往是建立在有效的語言溝通基礎之上的。
二、提升高職教師職業語言素養的措施
針對上述高職教師職業語言使用中的種種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和措施,以期對提升高職教師的職業語言素養有所裨益。
(一)準確使用普通話為了使學生準確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避免因方言的原因聽不懂某門課程,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首先,在發音上,教師應努力做到口齒清晰、發音準確,要讓學生聽得明白、聽得確切。其次,在遣詞造句上,教師應摒棄粗鄙的方言俚語,使用通用的詞語和說法,讓學生準確理解教師的意思,避免因詞不達意造成的師生誤解。
(二)在語言表達上尊重學生現代教育理念強調教師和學生地位的平等,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在語言上應該充分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使學生在和諧平等的氛圍中,習得知識和技能。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錘煉自己的語言,表現對學生的尊重]。
1.稱謂教師應該盡可能地記住學生的名字,在課堂上教師若能準確地叫出學生的名字,學生往往會認為這是教師對其的重視,從而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對于叫不出名字的學生,教師也切不可簡單地以“哎”“喂”呼來喚去,可以使用“同學”稱謂。對于記住姓氏的學生,教師可在其姓之前加上“小”字用于稱呼,這樣的稱呼使學生感到很親切,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尊重的個體,從而在教學中更加愿意配合,也很好地化解了教師叫不出學生全名的尷尬。
2.問候教師和學生在校園里是“低頭不見抬頭見”,打照面的時候很多,這就涉及打招呼的問題。有的教師在學生進行問候以后,仍然板著一張臉,嚴肅地點點頭,這種教師學生就覺得不容易親近,自然就拉大了兩者的心理距離。因此,在學生向教師打招呼以后,教師也要熱情地予以回應,可以面帶微笑回答“你好”,對于正好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也可以有一些關心式的回應,例如“最近學習怎樣”“上次給你指出的問題有沒有注意”等。
3.指示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常常會需要使用一些指示性的語言,在使用這些語言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句式的選擇,多使用祈使語氣的句式而不是命令語氣的句式,多用引導式的語句而不是用語氣強烈的反問語句。適當的句式可以使學生樂于接受,心理上也較為放松,進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而不恰當的句式會使學生心里緊張或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給教育教學帶來障礙。
(三)重視體態語言的使用美國心理學家阿爾培特通過實驗證明:口頭語言的效果=7%的內容+38%的聲調+55%的表情。由此可以看出,體態語言的使用在信息溝通和交流就動作姿勢而言,教師和學生談心時,身體應自然前傾,不可懶散地靠在椅背上;當學生向教師講述問題時,教師應耐心傾聽,并頻頻點頭加以回應;當學生說到困難和傷心之處時,教師可以適時地拍一拍他們的肩膀加以寬慰和鼓勵,讓他們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當教師與學生交流溝通時,教師應保持和學生的目光接觸,用專注、堅定、溫暖的目光向學生傳遞真誠的情感和平等的態度。就面部表情而言,無論學生在向教師傾訴什么內容的時候,教師都應該認真傾聽,切不可經常皺眉、撇嘴或露出鄙夷的神色。當學生向教師表達成功的喜悅時,教師應該和顏悅色、面帶微笑,為學生的進步感到驕傲;當學生向教師傾訴苦難時,教師應該面色凝重,為學生的不幸感到同情,表現出心有戚戚、感同身受。
(四)多使用正面語言針對高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動力不足、學習信心減弱的現狀,高職教師在教學中應多使用安慰性、鼓勵性的語言,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三、結語
(一)關于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含義
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就是幼兒教師在幼教工作中自由實現自己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享受著幼兒教育工作帶來的愉快和幸福體驗。具體分析如下:
1.與領導、同事、家長和諧相處。
這些都是幼兒園中重要的人際關系。幼兒教師要尊重并聽從園領導的指示,遵守幼兒園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同事之間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相互支持;要多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最大限度得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只有在各種關系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幼兒教師才會帶著一種積極的情緒投入到工作之中。
2.隨著工作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累
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不斷提升,得到了領導、同事、家長的一致認可,逐步從新手教師轉變為骨干教師,對于工作得心應手,幼兒教師才會投入更多的激情。
3.發自內心愛孩子,并贏得幼兒的信賴與喜愛。
最重要的是幼兒教師要發自內心尊重、愛每一個孩子。幼兒雖然是不成熟的個體,但自從其出生便擁有與成人一樣的權利,同時師幼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教師應平等地給予每一個孩子一樣的愛。以上這些都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
(二)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意義
1.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可以造就與幼兒、家長、同事、領導的良好關系。
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會轉化為洋溢在臉上的笑容,會產生更多的親和力,從而使幼兒愿意與你親近、同事愿意與你交流、家長愿意與你溝通,于是,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會更加融洽,教師也會得到更多的信任和配合。
2.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可以給自己帶來事業上的成就感。
在工作中職業幸福感能為個體創造更多的原動力,可以把職業的幸福感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實現理想,努力接近自己設定的目標。當榮譽的光環照耀在你身旁時,你會感受到職業帶來的幸福。由此教師就可以創造更多的榮譽,幸福就這樣獲得了良性循環。
3.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可以造就生活幸福感。
幼兒教師如果在工作中很幸福,那么在生活中會擴散他的幸福,而且幸福不僅體現在臉上還有心情上,會把這份幸福感染給家人及周圍的朋友。大家都分享到你工作帶來的幸福,會更加支持你的工作,因為你的工作給大家帶來了歡笑與健康。
二、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家長的評價是影響其職業幸福感的外在因素之一。
我國學前教育的歷史不過一百年,在1903年學前教育正式納入學制系統。官方創辦了第一個幼兒園(湖北武昌幼稚園),之后在北京、上海相繼成立了蒙養院,中國第一代幼兒師資,是敬節堂的潔婦和育嬰堂的乳媼,是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女性,具有濃厚的封建色彩。在外界看來似乎還很可笑,婦女走出庭院引起了全國性的轟動。那時的幼兒教師社會地位很低。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獲得。雖然中國學前教育到現在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直到現在,在不少人的心中,幼兒園里帶孩子只是母親或保姆帶孩子職能的一種代替和延伸,職業的神圣感和社會地位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幼兒教師喪失了職業幸福感。學前教育在師范院校早已是熱門專業,近幾年在呼和浩特的教師招考,吸引了大批專業理論水平高、綜合能力強的年輕教師進入幼兒園,這些教師中幾乎全部是大專以上學歷,本科學歷的教師可占一半,幼兒園的師資水平明顯提升。但相對義務教育、高等教育來說,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略低一些,家長乃至更多的人沒有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對幼兒教師也不夠理解,沒有認識到其工作的復雜性與艱巨性。有些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全部的教育責任便給了老師,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幼兒教師要求苛刻,期望過高,幼兒教師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長期這樣下去,幼兒教師會對工作失去熱情,哪還會有幸福感。家長對幼兒教師的態度、評價也會影響其職業幸福感。
2.幼兒教師區別于其他教師工作的特殊性。
首先,幼兒教師工作的獨特性。(1)工作的艱巨性。由于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的獨特性,其工作具有艱巨性。因為幼兒身心的幼稚性,幼兒教師不但要承擔教育責任,還要承擔保育責任,幼兒教師承擔的保育職責是其他各級各類教師都無法比擬的。當前獨生子女增多,幼兒家長對孩子的重視度提升,對幼兒園的保教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兒教師身上的責任加重,要求工作的全面細致性,幼兒教師幾乎要對幼兒生活中、學習中每件事、每個環節都要給予關心和幫助??傊變航處熕龅墓ぷ鞣浅<氈?、具體和瑣碎。(2)工作時間較長。幼兒教師的工作時間相對其他各類教師較長。還是因為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幼兒教師從上班開始精力就要高度集中,甚至顧不上喝水上廁所,得時刻關注班里每一個孩子的活動及應對突發狀況。下了班還要寫教案、教育筆記、教學反思、多種計劃、論文等。私立幼兒園的教師下班時間更是不固定,一天工作平均在12個小時。其次,工資待遇較低。呼和浩特市公立幼兒園工資基本上在兩千元左右。但在我調查的這些幼兒園教師中,所有人都對目前的收入很不滿意。私立幼兒園的工資基本上不到一千元,沒有保險,基本生活保障都難,所以幼兒教師改行的很多。如此大量付出勞動,卻與得到的不成比例,幼兒教師心里怎么能平衡,幸福從何談起。
3.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環境因素。
幼兒園的環境因素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用一句詩詞來形容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且學前教育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則叫做環境育人,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影響幼兒也影響著幼兒教師。幼兒園的物質環境是指幼兒園內的各種物質要素的總和,包括園舍建筑、室內裝飾、場所布置、設備條件、物理空間的設計與利用。簡單地說如果幼兒教師每天工作的幼兒園周圍是個垃圾場,園內沒有活動場地,教室內空間狹小孩子又多,嘈雜聲一片,幼兒教師連休息、備課的地方都沒有,資源缺乏,有好的創意得不到幼兒園的支持,長此下去,也就蒙混度日,或是另尋出路。寬敞明亮的室內環境,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幼兒教師專門準備的備課室休息室,讓幼兒教師感到自己在被關懷,一來到幼兒園就心情舒暢,自然會把這種積極的情感帶到工作之中帶到家庭之中。幼兒園環境中的精神環境,是指幼兒園內的一切精神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觀念行為、幼兒園的人際關系、幼兒園的文化氛圍等。這里我主要想談一談幼兒園的人際關系對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首先,幼兒教師希望獲得領導的支持、肯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提出,領導的賞識是一種重要的激勵因素和手段。因為,對教師來說,它意味著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自己獲得發展機會的多寡、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和獲得成功、工作業績是否獲得認可等。幼兒教師的發展與領導有很密切的關系。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影響幼兒園的發展。幼兒教師獲得園領導的認可,感到自身工作很有價值,增強職業幸福感。其次是幼兒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在工作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牽著教師的心,在對幼兒教師工作的評價和認識上,家長一方面是社會的代言人,一方面是教師工作的直接評價者。絕大多數的家長尊重、信任和肯定他們的工作。這是對幼兒教師辛勤勞動的承認。這種被承認和認可的體驗是一種幸福的體驗。再次是幼兒教師與幼兒愛的互動,在教師與幼兒的交往中,教師給予幼兒愛時,幼兒也會以一份真誠的愛回報教師。對于教師的付出來說,幼兒的愛是最大的安慰、補償和回報。這是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我在多個幼兒園實習過,在我的觀察中發現很多40歲左右在幼兒園當教師超過15年的老師,看到幼兒因為想父母哭鬧、尿褲子、辦錯事,都很默然,甚至生氣地指責,比較煩躁,工作積極性明顯低于年輕教師,得到幼兒愛的反饋較少,職業幸福感偏低。
(二)內在因素
1.幼兒教師的工作態度。
幼兒教師對幼兒教育事業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體驗。古今中外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家,把工作干得有滋有味,似乎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工作,如裴斯泰洛齊、福錄貝爾、陶行知等,他們就是以審美的態度對待工作。但實際中有不少幼兒教師工作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把工作當成謀生的手段,感受不到教育工作的樂趣,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結束了。
2.幼兒教師工作中的成就感。
幼兒教師工作的成就感可從兩個方面獲得,一是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不斷提升,二是幼兒的成長進步。幼兒教師工作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充滿好奇心的幼兒,教會幼兒認識自己的水杯、毛巾,成功地組織一堂課,內心都會伴隨著無比的喜悅,看到幼兒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之下健康快樂地成長,認為自己能勝任這項工作并非常有價值,當然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這種職業的成就感是影響職業幸福感的內在因素之一。
3.幼兒教師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影響其職業幸福感。
已有研究表明,那些富有理想、熱情洋溢的教師,以及執著地為實現其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教師,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因為他們過分努力投入到工作當中,精力的消耗會非常大,他們希望通過努力可以獲得成功,然而現實并不總是如愿的,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影響職業幸福感。
三、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途徑
(一)幼兒教師對本職工作應樹立正確的認識
對工作的正確認識,包括對工作的性質和價值的認識。幼兒教師只有對工作的性質和價值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從內心深處接受它,體驗到幸福感。因為每一種工作都有它的價值,從不同的角度看它,便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認為幼兒教師就是看孩子的保姆,什么人都可以干,其實不是這樣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首先我們自己應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幼兒在六七歲時腦重已達成人的90%,感知、注意、記憶、想象、思維、語言都是在此之前形成并逐步發展完善,說明幼兒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有一定專業知識的教師都知道0~6歲,存在著很多不同關鍵期,比如說4~5歲是幼兒堅持性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教師要在這段時間注意對幼兒堅持性的訓練,并告知家長進行配合,可以幫助幼兒擁有良好的堅持性,對幼兒今后的學習或是工作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錯失了早期發展的關鍵期,今后將很難彌補,甚至影響幼兒今后一生的發展。所以說幼兒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幼兒教師的責任重大工作擁有巨大的價值。其次,為什么同樣在幼兒園工作的教師,面對同樣的孩子,有的能從幼兒身上體會到幸福感,有的卻不能,其原因是源于不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如果想從幼兒身上體會到幸福,我們要改變對待幼兒的看法,試著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幼兒,因為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局限,經常會犯一些讓成人看了極其可笑的錯誤。我們作為幼兒教師,在幼兒園里充當“媽媽”的角色,應該理解包容孩子的缺點、錯誤,去幫助他,而不是指責、怒罵、嘲笑。孩子的天真無邪,愛得真摯、純潔,讓許多成人自愧不如。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兒童是成人之父”。中國最早發現兒童的作家周樹人也曾提出類似的觀點。所以,幼兒教師要改變自己的兒童觀,理解幼兒就會減少大發雷霆和誤解幼兒,而且幼兒的好多優良品質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二)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幼兒教師整體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評價,也可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所以,社會應重視對學前教育師資的培訓,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首先,對師范院校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盡可能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并讓學生有機會去幼兒園參觀、見習,從而對幼兒園有一定的了解,在進入幼兒園時不會茫然失措,更容易適應幼兒園。其次,是幼兒園提供各種機會為在職教師充電,或鼓勵他們外出學習。最后,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后,主動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得失,以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幼兒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對于幼教工作的得心應手,便會得到領導的認可、同事的好評、幼兒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會使幼兒教師感到工作帶來的成就感。
(三)建議教育部門針對幼兒教師生存現狀給予制度保障
本文采用問卷法、文獻法等研究方法,借鑒其他學者的研究過程,對赤峰市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經過分析,提出了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途徑。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分層取樣的方法,在赤峰市區隨機抽取六所幼兒園,從辦園性質來看,政府級別幼兒園三所,企業性質幼兒園一所,民辦幼兒園兩所。在六所幼兒園中,省級類幼兒園一所,市級類幼兒園三所,一般幼兒園兩所。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0份,有效回收率為90%。在本研究樣本中,來自市級幼兒園的教師共37人,占總調查人數的41%;來自政府性質幼兒園的教師共59人,占總調查人數的65.5%。從調查對象所在單位級別來看,市級幼兒園教師所占比例大,因為他們更具有群體代表性;所抽取幼兒園樣本中的幼兒教師多集中在政府級別、民辦性質的幼兒園里,因為從我國目前的現狀來看,政府性質的幼兒園仍然是幼兒園的主體,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民辦性質的幼兒園是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二)對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現狀的調查分析。
1.工齡與職業幸福感
本次調查研究顯示,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與其工齡長短沒有顯著關系。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經常能體驗到幸福感的教師比例在上升,但仍然沒有超過一半,總能體驗到幸福感的教師比例有所增加,說明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與工齡沒有顯著關系。對于工齡不同的幼兒教師,體驗到幸福感的時間會有所不同。有的幼兒教師在剛參加工作時就能體驗到幸福感,有的幼兒教師則在工作一段時間后適應了工作環境,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后才有幸福的感覺,而有的幼兒教師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體驗到幸福感。
2.幼兒園級別與職業幸福感
數據分析顯示,在自治區一類幼兒園中,經常能體驗到幸福感的教師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在市一類幼兒園工作的教師;在一般幼兒園中,偶爾能體驗到幸福感的教師比例達到71%,明顯高于其他兩類幼兒園教師所占比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不同級別的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存在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幼兒園的級別影響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從總體上來說,教師所在幼兒園級別越高,其越能體驗到更多的職業幸福感,而在級別較低的幼兒園工作的幼兒教師,其職業幸福感較低。
3.工作成就感與職業幸福感
結合以往研究和本次調查研究可知,目前,赤峰市幼兒教師的工作成就感現狀值得深思。在調查中發現,有一半的教師在工作中只是偶爾能體驗到成就感,經常能體驗到成就感的教師只占13.3%,這說明整個幼兒教師群體工作成就感的水平是比較低的。幼兒教師工作中的成就感對其幸福體驗有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成就感高的教師其職業幸福感較高,而低成就感的教師只體驗到較少的職業幸福感。
4.人際關系氛圍與職業幸福感
經過調查可知,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體驗與其所處環境的人際關系氛圍有很大的關系,其職業幸福感存在顯著差異。能經常體驗到幸福感的教師比例占57.4%,有超過60%的調查者只是偶爾能體驗到幸福感。在調查中,大部分的幼兒教師為女性,覺得自己的工作環境十分和諧的幼兒教師所占比例極小。幼兒教師中男、女比例的失調不僅對幼兒的成長有負面影響,而且也不利于幼兒園和諧人際關系氛圍的形成。調查結果顯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幼兒教師愉快工作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會影響幼兒教師對幸福感的體驗。
5.社會地位與職業幸福感
雖然本次研究中被試樣本主要集中于公辦幼兒園、市級類幼兒園,但數據顯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還是比較低的,從總體上來看,有超過一半的調查者選擇了“等級在5級以下”(級別越高,說明社會地位越高)。幼兒教師體驗到的他人眼中的幼兒教師群體社會地位主要集中于4、5、6級別,并且有超過80%的調查者選擇“在4級以下”。相關研究已經證明,社會地位與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之間存在顯著關系。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是提高其職業幸福感的一種有效手段。
二、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途徑
以上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激發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充分調動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有利于赤峰市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及和諧教育目標的最終實現。
(一)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為幼兒教師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對于發達城市來說,赤峰市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較緩慢,但總體上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作為新一批學前教育發展的重點建設地區,決策者要從幼兒教師的切身實際出發,尋找改革的突破口,調動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改革合理化、科學化、統一化,以幼兒教師為本,進行民主管理、科學管理。在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的基礎上,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提升私立、民辦幼兒園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二)關注幼兒教師,為幼兒教師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
好的環境造就好的心態。社會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協同運作,盡可能地為幼兒教師營造寬松、愉悅的工作環境。針對赤峰市幼兒教育的發展現狀,筆者認為應鼓勵社區幼兒教育的發展,使更多適齡兒童就近入園,提高城市的幼兒入園率,給更多從事幼兒教育的年輕教師提供就業機會,使其感受到幼兒教育的快樂和幸福感。幼兒園管理者應為幼兒教師創設良好的教學、科研氛圍,積極借鑒、學習其他地區的優秀改革成果,使幼兒教師在幼兒園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感受到幸福感。
(三)鼓勵幼兒教師,為幼兒教師的發展搭建平臺
1.應該具備健康的心理
幼兒教師是否具備健康的心理是做好幼兒教育的前提,具備健康的心理能夠保證幼兒教師的教學出發點積極向上,能夠引領幼兒在啟蒙教育的階段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保證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近年來,我們經常在電視,網絡或其他媒體看到幼兒教師虐待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稍有不滿意的地方,就對兒童拳打腳踢,給兒童造成極其嚴重的心理陰影,很多孩子因此而變得沉默寡言,嚴重的違背了我國幼兒教育的目標,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的活動中,應時刻不忘調整自己的心理,始終維護和保持健康的心理,保證幼兒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2.具有職業道德情操
在幼兒早期的成長過程中,成人的呵護與關懷是至關重要的,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也就是所謂的“愛心”,幼兒具有一顆比較脆弱,好奇以及上進的心靈,在與外界接觸的過程中,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這就難免會受到傷害或給老師帶來“麻煩”,這時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幼兒教師的關懷和鼓勵,而不是幼兒教師的大聲呵斥,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孩子的上進心也會被打擊掉,”教師的愛是無私的,純潔的,要針對每個兒童自身的優點,因材施教,愛心育人,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孩子的潛能,達到幼兒教育的目的。
3.具有廣博的知識
作為幼兒啟蒙教師的幼兒教師,應當具有廣博的知識,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在一個人一生求學過程中,幼兒教育起著基礎教育的作用,接受幼兒教育程度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后續教育的發展,同時我們的幼兒在接受外界新鮮事物的時候,天生就具有好學多問的習慣,在看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經常會問“為什么”,如看到奔跑的汽車排放的尾氣,會問“汽車為什么會排放尾氣”“排放的尾氣有毒嗎”,看到“天上的星星”會問“星星離我們有多遠”“星星為什么會發光”等,這時就需我們的幼兒教師用自己廣博的知識轉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答,如果我們在面對幼兒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不知如何回答,同時看到孩子一張張充滿求知欲的臉龐,我們心里又作何感想?加強自身的知識的學習,廣覽群書,才能為孩子的教育提供堅實的后盾。
二、禮儀教育
我國擁有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在國際上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教育應從幼兒教育開始抓起,而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教育的參與者和實施者,針對幼兒教師的禮儀教育就更不可缺了。
1.行為服飾穿戴要大方、得體
現在的幼兒教師大多是90后的女孩子,性格較活潑,思想較前衛,追求時尚是每個女孩子的心靈需求,但是這并不代表幼兒教師可以身著奇裝異服,穿著性感露骨的服裝,戴著金手鐲,大耳環出現在幼兒教育的環境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求學道路上的領航者,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幼兒階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認為老師那樣的穿戴“很好看”,一有機會就會效仿,同時幼兒教師的行為舉止要規范,不能在幼兒園里追逐游戲,大吵大鬧,更不能對別人大聲批評,指指點點,長此下去,這種不良行為會使孩子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無疑是不利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的活動中,遵守幼兒教師服飾穿戴規范,行為舉止規范,服飾穿戴要大方,整潔,行為舉止得體,從而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2.儀容要適度
愛美是每個女孩的天性,對于很多時尚的女孩來說,化妝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適當的化妝可以讓女孩看起來更加美麗,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對于我們的幼兒教師來說,淡妝是最合適不過的,或是不化妝亦可,切忌濃妝,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濃妝艷抹,紅指甲,紅腳趾,紅嘴唇,白白的臉蛋,遠看像“妖怪”,近看像“”,與幼兒教師的身份格格不入,這樣的妝容即是對孩子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貶低,適度儀容,妝容得體才是我們所提倡的。
三、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社會階層分化日漸明顯。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課題組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組織資源、經濟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占有狀況為標準,將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基本形態劃分為五個等級:一是社會上層。包括最高層領導干部、大企業經理人員、大私營企業主、高等級的學者專家等。二是社會中上層。包括中低層領導干部、大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中小企業經理人員、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及中等企業主。三是社會中層。包括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小企業主、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四是中下層。包括個體體力勞動者、一般商業服務業人員、工人、農民。五是生活處于貧困狀態并缺乏就業保障的工人、農民和無業、失業、半失業的人群。其中,上層、中上層人士占總人口的比例不足10%,中層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5%-20%,余下部分為中下層及底層,占70%-75%。根據各階層對幼兒教育不同的需求傾向,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需求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0%的最優質的學前教育服務,15%—20%的良好學前教育服務,70%-75%的基準化的學前教育服務。現實困境是,2000年后,我國幼兒園供給總量下滑,不同性質幼兒園的比例也發展了變化。例如,2000年我國的幼兒園結構中,集體辦園約占46%,教育部門辦園占20%,其他部門辦園9%,民辦園約占25%。而到2010年,情況則完全改變了,民辦園成為幼兒園的主體部分,占比約為68%,教育部門辦園19%,集體辦園僅為10%,其他部門辦園3%。與此相對應的是,當前我國社會中下層和底層人民對基準化的學前教育需求大致占學前教育需求總量的70%-75%,而收費相對低、并且質量有保障的公辦園、集體辦園僅占幼兒園總量的30%左右,并且絕大部分的公辦園、集體辦園的首要招生對象為公務員、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的子女,提供給普通民眾子女的名額非常少。另一方面,盡管當前我國民辦園已經占據幼兒園總量的65%以上,成為學前教育供給的事實主體,但與公辦園、集體辦園相比,在同等保教質量下,民辦園的價格往往更高,或者是游離于保教質量標準之外的低質低價。在我國質優價廉的公辦園尚屬稀缺資源,“僧多粥少”難免會引發家長的激烈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園除了供給短缺之外,“入園難”還是一種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與此同時,幼兒教師的供求關系仍存在結構性失衡現象,主要表現為層次性失衡和區域性失衡。
1.層次性失衡。伴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基本普及,師資數量供需矛盾發生了新的變化。尤其隨著我國人口控制政策的有效實施,小學適齡人口開始減少并逐漸向初中推移,高中學歷人口逐漸增加,使我國當前的教師供給關系由總量緊缺向層次性失衡轉變。從目前的師生比來看,小學教師總量過剩,初中教師呈過剩趨勢,高質量的幼兒和高中教師嚴重欠缺。
2.區域性失衡。對于廣大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幼兒教師依然嚴重缺乏。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素質不高與當地缺少培養學前教育師資的高等院校有關。以浙江省麗水市為例,麗水市為經濟發達省份中的欠發達縣域,只有兩所大專院校――麗水學院和麗水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前均沒有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畢業生。唯一一所開設五年一貫制大專學歷層次教育的學校是由原省級示范性中等師范學校改制后的麗水中等專業學校,該校學前教育專業建設雖然有20年的歷史,但受學校性質和辦學層次的制約,只能以掛靠其他高校辦學的形式來求得生存和發展,專業發展相當緩慢;其次是該市部分縣(區)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都開設了三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無序,師資力量薄弱,生源底子差,層次低,因而高學歷幼兒教師的匱乏成為制約麗水市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作為經濟大省,浙江早在2005年就實行二級師范體系辦學制度。當時只有浙江師范大學、寧波大學、溫州大學等高校開設學前教育本科專業,且招生面前全國,數量有限。相當一部分生源在畢業后繼續讀研,或者進入研究機構,經濟欠發達的縣域一級幼兒園幾乎沒有學前教育本科生前來就職。多樣化的學前教育需求與師資供給的矛盾在浙江省顯得十分突出,縣域鄉鎮幼兒園中相當一部分教師是從富余的小學教師轉行過來,同時還招收了大量的普通中職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以麗水市為例,該市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麗水學院從2009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學前教育本科生,招生規模為2個班級80余人,大部分畢業生回到戶籍所在地,或者流失到杭嘉湖等經濟發達地區。根據麗水市教育局部分統計,2013年全市幼兒教師上崗持證率僅為47.8%。大量的鄉鎮民辦幼兒園由于教師工資待遇低,各類社會保險沒有按照規定執行,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很大。浙西南地區鄉鎮幼兒入托難、入園難情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當地政府難以解決的問題。
二、多措并舉全面提高幼教師資水平
基于上述事實,從社會公平和國家干預社會發展的角度考慮,普通民眾和弱勢群體的幼兒教育需求應該由政府來滿足。在幼兒教育市場中,公辦園要體現財政支持的意義,而民辦園則體現市場調節的意義。在幼兒教師的培養上,不管是東部地區還是西部地區,本科、??啤⒅新殻ㄓ變簬煼叮┤齻€層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依然需要共同存在,特別是后兩個層面的師資培養顯得尤為迫切。正因為如此,黨和政府才在今年的全國職教會議召開之際頒布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并以戰略性的目光提出要“優化職業教育城鄉布局?!薄耙诔擎偦ㄔO中科學規劃職業教育,院校布局更加貼近所服務的產業和社區。新增高等職業學校主要向中小城市布局。根據各主體功能區的定位,推動區域內職業院校科學定位,使每一所職業院校集中力量辦好當地經濟社會需要的特色優勢專業(集群)?!备鶕鲜鲋笇枷?,我們以江浙閩粵等經濟大省為例。這些省份企業眾多,從中西部涌進數量巨大的外來務工人員是支撐當地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但他們作為第四、五個級次群體,其子女入托、入園和當地大多數鄉鎮農村居民的要求一樣,只需要收費低廉、質量有一定保障的基準化的幼兒教育服務,他們希望自己在工作時,孩子能夠有玩伴,幼兒園有較好的硬件設置和師資條件,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品德以及一定的興趣愛好。在這些省份中,有相當一部分中等師范學校歷史悠久,特色顯明,聲譽很好,屬優質教育資源,應留在教育系統,不要流失。所以,主要應鼓勵他們合并到師范院校中,成立幼兒教育學院,培養幼兒教師;或升格為高等幼兒師范??茖W校;少數學??梢暜數氐膶嶋H狀況而改為普通高中或職業學校。在這方面,福建、江蘇等省借助《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這股春風,改革成績斐然,普通民眾子女入托、入園受益匪淺。在浙江,雖然實行二級師范體系制度,但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遠遠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無論浙東還是浙西,浙北還是浙南,各縣域幼兒園師資仍以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學前教育??飘厴I生為主力軍。在相當一部分鄉鎮幼兒園中,中職學前專業畢業生構成當地師資主體。如果按照浙江省二級師范體系制度,這些師資明顯無法達標,理想與現實之間構成了嚴重的背離。其實,職業教育并不是低層次教育,中國需要構建現代職教體系,中職、高職可以向本科、研究生延伸,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也可以相互融通?!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也明確把師范教育納入到現代職教體系,學前教育師資既可以實行中職校與高職?!?+2”分段培養,也可與應用型本科院?!?+2”分段培養;高職??膳c應用型本科院校聯合進行“3+2”“5+2”分段培養。像浙江這樣的經濟大省可參照福建等省市的經驗,將麗水中等專業學校(原松陽師范)等這些原本有著20余年學前教育辦學經驗的省級示范性師范學校與相關院校整合,或者單獨升格高等幼兒??茖W校,扶持其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實力,明確其作為區域性幼兒師資培養的核心基地地位,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
總體說來,民辦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具有良好的素質特征:思維發展快,思想敏銳,不保守,精力旺盛,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有廣泛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隨著生理與心理的發展,青年教師的自我意識、獨立性、自尊心、事業心、責任感、社會歸宿感等也都得到了發展和增強。他們的理想、信念、世界觀基本定型,但仍然有很強的可塑性。由于年輕,具有活力,知識新穎,所以容易與學生交流思想,深受學生的歡迎,在教學中易于取得成果。從社會背景來看,青年教師多出生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社會大背景分析,他們在個人經歷上不曾遇到過大風大浪,面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國內商品經濟大潮不斷高漲,物資豐富的社會環境,導致青年教師身上表現出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相互交織的現象。比如,他們辦事效率高,專業技能強,但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有些青年教師自信心強,集體榮譽感強,但缺乏服從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而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教育的發展靠的就是苦干與協作);有個別教師甚至形成“金錢萬能”的錯誤認識。一次,在心理學沙龍中,筆者認識了一位外語教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在介紹自己的履歷時,她說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外企做翻譯,因為和同事處不好關系,一氣之下辭職;第二份工作在一所培訓機構任教,因為和學生家長吵架,被辭退;目前在合肥一所有名的民辦院校任職,8月中旬才進的學校,很多人羨慕她這份工作,她說正在考慮辭職,為何?“新生開學報到那天,老師們忙到晚上7點才下班,卻沒有加班費,太摳!”從她的談吐看出她是一個很有才情的女教師,但是思想激進,缺乏服務意識,擔心吃虧。這種現象在很多青年教師身上都有所體現,對此,學校應加以重視,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認識,并完成自己的專業發展。
二、民辦職業學校青年教師的心理類型及其表現
在民辦職業學校的教師成分中,青年教師占大多數,因各自的教育背景、擇業觀念、就業期望等不同,他們在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心理也各不相同。
1.觀望型。此類青年教師既有個人追求,又能做好本職工作。例如,有些教師在執教的同時刻苦攻讀,考研、考博、考編,他們好學上進又能自覺遵守校紀、校規,認真工作,盡職盡責,但一旦能繼續深造或考編成功,他們就會離開民辦學校,這部分員工占10%左右。在民辦學校任職,是他們磨練自己,提升業務能力的良好機會,但是他們的付出與鉆研成果積累了民辦學校的校園文化。
2.敬業型。此類青年教師能把本職工作放在首位,他們對學生有耐心,也有愛心,對學校的政策大力支持,同時又積極進取,不斷給自身“充電”,以新的知識為工作補充能量,以“身正為范,學高為師”來要求自己,尊重自己。隨著政府對民辦學校的支持,市場經濟政策的合理化,全國多所民辦學校的發展態勢良好,加上高校擴招帶來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這部分教師的比例逐年提高,通過對合肥5所不同層次民辦學校的不記名問卷調查,發現70%以上的年輕教師愿意堅守民辦學校的執教崗位。他們是民辦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言行理念以及教學成果將會形成一個學校良好的隱形課堂,是一個學校人文環境的堅實基礎,對學生和學校發展都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3.動搖型。此類青年教師受近幾年來全國范圍內的普高熱和高職大幅擴招影響,有的青年教師對職業教育或民辦教育能否持續發展失去了信心。他們基本上能夠完成工作任務,但是不關心學校的發展,教書是暫時的職業,為了“混口飯吃”,對學生的熱情不夠,對工作持敷衍態度,這類教師占10%左右。4.跳板型。此類青年教師思想活躍,但紀律松弛,沒有把民辦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而是把民辦學校當作進入社會的一塊跳板,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不服從管理,稍有不如意,便立即辭職,這部分教師占10%的比例。由于第一種和第四種青年教師的存在,導致民辦學校教職工流動性較大,也給學生心理留下不少陰影,嚴重時甚至有可能導致學生對學校失去信任。馬斯洛把人的社會心理需要分為五個等級: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價值實現需要。只有低級需要得到滿足了,才會產生高層次需要。根據對青年教師心理特征以及現實表現的分析,我們必須認識到青年教師的心理需要。民辦學校的人力資源部不能僅僅盯著年輕人的業績,還應把對青年教師的心理管理當作民辦學校一項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來對待,以便更好地發揮當代青年教師在民辦教育事業中的“領頭羊”作用。
三、加強民辦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心理疏導的著力點
1.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正當、有益、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民辦學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滿足青年人的廣泛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的活力,豐富和活躍他們的課余生活;更可以使他們旺盛的精力得以釋放,滿足他們的交際需要。校團委、工會不僅僅應組織開展各項學生活動,同時也要組織教師開展各類球賽、棋賽等文體活動,在節假日或周末組織青年教師就近郊游,組織室外拓展活動,讓年輕人在活動中醒悟道理,在活動中獲得心理上的依賴感和安全感。
2.對青年教師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加以積極引導。民辦教育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來發展學校,教職工的任務和責任相對較重,各種紛繁復雜的事務容易讓教師產生疲憊、消極情緒,所以民辦學校的管理者要鼓勵青年教師加強自我意識,正確理解和評價自身能力。在《教育法》和《教學大綱》規定的范圍內對學生的教育及班級管理工作可以不盲目順從老教師的經驗說教,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創新思維,尊重青年教師獨立性的發展,鼓勵他們形成別具一格的工作方法與風格,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3.維護青年教師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推動青年教師積極向上的動力,青年人自尊心都很強,民辦學校管理者要善于注重培養、激發和保護青年教師的自尊心,這也是培養青年教師不可缺少的內容。青年人往往社會經驗不足,對人毫無防備之心,說話真誠直率,神采飛揚,這樣往往遭到中老員工微妙地反感。于是“高調”一詞如同一道緊箍咒扣在年輕人的頭頂,慢慢消耗了年輕人的激情,扼殺了年輕人的創造性。在工作中,如果青年教師由于經驗不足導致工作失誤,不要一味地加以責罰、處分,否則必然會制造對立情緒,使工作難以開展。對于已經意識到錯誤并且情緒沮喪的青年教師,要從其它工作或角度肯定他們的成績,鼓勵他們,開導他們,協助他們走出消極狀態。事實上,青年教師大都剛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不久,便擔負起教育學生的責任,他們自身也需要教導和關心,他們的積極情緒不僅在學校對學生是一個榜樣,也是當今社會需要的正能量。
4.正確引導青年教師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點對于提高年輕人的精神文明與心理健康有指導意義,學校領導理應對青年教師的愛美之心進行具體的外表審美教育,如女教師的外在形體應該整潔、大方;也可以用藝術形式,如文學、音樂、電影、繪畫等對教師進行具體的審美教育,陶冶他們的情操,激發他們對學生、學校及教育事業的熱愛,并且將優良的文化傳承給學生,真正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